吾国与吾民读后感(专业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6:19:17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专业17篇)
时间:2023-11-24 16:19:17     小编:FS文字使者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书籍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的文章形式。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借鉴和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一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真正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也就几个人:鲁迅,林语堂,辜鸿铭。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前有辜鸿铭,后有林语堂,而林氏成就最高,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也最透彻。林语堂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的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精神阐释给了世界,阐释给了全人类,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精神。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一生最关心两件事:文化,文章。文化是要去研究出来,思考出来,从社会里悟出来,从典籍里读出来;文章要写出来,表达出来,不仅用母语表达,还能用英语表达。有学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用很简洁的话:读书,思考,写作。语堂先生也是过的这种生活。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杰出之作,他将中国社会一点点的解剖,把这个社会的弊病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前进着,与此同时一些封建糟粕也跟着沉淀下来,深深驻扎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越来越匮乏,我们不停的呼吁,却怎也抵不过人性的退化。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郭美美,卢美美?为什么不断的有人把金钱往自己的口袋中囊括?《公共精神的缺乏》一文中,开头便指出“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

的确,在中国人的本性中,习惯性的组成家庭的势力。五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家天下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我们早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便在制度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这种个人主义,以另外一种崭新的方式,存活在社会中。它就像是病毒般,可以自己不断的变异,从而产生新的个体并且在人群中广泛传播。

如今,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大多数人选择了漠视,只有极少数人勇敢的上去搀扶。我为什么说勇敢?有多少人上去帮忙了反而被人反咬一口?在一起案件中,有位老奶奶受人帮助后千恩万谢,当得知自己需要支付一大笔治疗费用时,马上翻脸不认人,最后闹上了法庭。法官判定被告人罪名成立的理由是“你没有撞到她,你怎么会去扶她?你有犯罪的倾向,所以罪名成立。”被告人只能吃哑巴亏,不是不愿相信,而是不敢相信。这个社会太美丽,美丽的让人不知所措,无法辨别是真是假,所以只能选择沉默。我们的心灵太脆弱,经不起猛烈地折腾,与其面临伤害,倒不如勇敢的放弃……公共精神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丧失的。个人主义体就现在老太太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怪罪于别人承担医药费。而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侵害,选择漠视……人性的冷漠啊,多么可悲。

吾国之殇!吾民之悲!林先生的书,是一面铜镜,让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去理性对待我们人性的弱点,建立正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二

林先生本书中表达的观点或立场,我并不完全赞同,好歹过去了一个世纪,思潮改向回流不知几何,也无甚可执着争辩的必要。但作为深受传统中国礼教浸淫,又得以学贯中西的作者的独特视角,使本书上升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林先生在当时给“外夷”展示中国文化之作,却在百年后,让传统文化不幸遭灭顶之灾的我们看了新鲜。(不知这算不算“出口转内销”了:p)而当时那样一个中西方文化初次交融的时代,对于现在身在异邦求学的我,也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林先生是位典型的中庸派,那么个文言白话,中西思想大战得不可开交的时代。他只摇摇头摆摆手:有什么对错好挣,大家都有道理的嘛。至于有人批判他,给他戴不爱国的帽子,他也只无辜的缓缓说声:我并不是不爱国的……别人称赞他,轻视他,他都不为所动,总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赏他的鸟写他的小文章,一副云端里懒得看厮杀的悠哉样子。真的被惹急了的时候,骂人也骂得温吞。他的文章里没有经世济学的大智慧,也没有钱钟书那些犀利的小聪明,只是不紧不慢的说:“你看,这件事是这样的”,却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拿来做枕边书再适合不过。

可是,倘若某事某人严重违背了他的原则或价值观,属于“大逆不道”之类。他也是毫不客气的,譬如《武则天传》。评价一位执政者,单单从它的性别或取得政权的手段就予以定性,然后从一个主观鄙视的基调上一路铺开,显然武断。有人说他作武则天传讽刺慈禧,故而有失偏颇,我深表怀疑——那他选择苏东坡又有什么政治意味了?倒是配合之前的中庸,温吞等特质,我实在不能不把他鉴定为儒家思想的贯彻者——贯彻得理想而忠贞。“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骨子里全是传统礼教的那一套呢。

林语堂先生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生活、日常饮食及人生的最后归宿,都有精辟的见解。读后,细思,被著者的理性和睿智所折服。在写到中国的学府制度时,说,“总说一句,无人能相信,亦不能使人相信,谓把心理学,宗教,推销术,英国史这样叠床架铺的累积起来,可以培养出一个有学问的人。没有人相信,也不能相信,谓试验一个人对于莎士比亚乐府体会程度,可以用下述的方法:解释莎翁名著的一节,或叫他回答依利莎白时代的惯用语。”

我们不得不关注教育的后果。走出校门的学生,素质如何?对于素质,有人这样说: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全忘掉,剩下的就是素质。果真这样,学生把“莎翁名著的著作日期”和“依利莎白时代的惯用语”全忘掉,教育的苍白就会显现出来,我们不愿意看到。

足以让人欣慰的是,新课程为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科教学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命的发展。以前从未有的教育现象进入了课堂,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星星之火必定燎原”,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绝好的开头。

《吾国与吾民》成书于1934年,距今已有七十个年头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但根深蒂固在个体和我们的民族的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变的。让你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让你窥到自己身后的影,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三

久闻《吾国与吾民》大名,知道它是林语堂先生的成名之作,是用英文撰写的,也知道书的原意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几年前,我也在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中看到过几个章节,非常喜欢他的文风。但把这本书完整而认真地读完,却是最近的事。

《吾国与吾民》诞生的重要促成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对这本书作出过评价:“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外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研究、描述中国人的书有很多,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系列,到《第三只眼看中国》之类外国作家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这些后来的作品都极难超越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吾国与吾民》。依我看,其关键就在于其作者林语堂先生多样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个中西文化的混血儿,林语堂既在中式文化中深深浸染过,摸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饱受过西方教育,能够跳出中国看中国。

“幽默”一词,是林语堂先生的杰作,他将英文中的humor创造性地如此音译。而幽默的风格也自始至终地贯穿着这部《吾国与吾民》。若不是有创作背景介绍,读者几乎很难想象,这本书竟是写于最动荡的年代。诚然,每一个读书人都关心国家的前途,但林语堂没有学鲁迅,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的书中,没有字字句句都剑拔弩张。他仿佛独处于世外,心平气和而又无比诚挚地,澄清着淤积的历史偏见,展列着沉淀的璀璨文明。

为求客观公平地评价中国,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林语堂自己认为“必须要摆脱主观意识、既成观念,不受武断思想的左右、排除西方观念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完全像感觉自己跳动那样去感觉事物,由自己心的眼睛去观察事物。”

事实证明,林语堂先生的确几近完美地完成了这个重任。读《吾国与吾民》,可以感到作者似乎是在往一张一尘不染的白纸上作画,清晰干净无比。他从文化差异中捕捉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灵巧而又不偏不倚,绝非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而能为。

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的一段话最令人感慨:“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挠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比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林语堂先生不是不爱祖国,也不是如书中写的那样“无可无不可”,而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虽然千疮百孔,仍有极强的生命力,绝不会为外族轻易毁灭。这样热忱又冷静的情怀,如今的所谓学者们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

即便才情达到如此高度,林语堂先生仍然保持着若谷虚怀,“我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接受人们对我的批评。”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的根刨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但依我拙见,时代的发展已经转变了太多的传统观念,书中很多论断在今天早已不能适用,这一点在分析中国人心灵的女性化和妇女生活的章节中尤为明显。

林语堂先生能够凭着自己对民族的了解,预测中国在抗战中的胜利。但他毕竟不是传说中可以用水晶球预测未来的吉普赛人,无法料想几十年后的社会面貌。这一点,作为读者,我们当然要十分理解,还要理解到:读书不能尽信书。

话说回来,判断一部作品伟大与否,绝不能用后世的视角来审视,而应当回溯到创作的当时当地,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考量。《吾国与吾民》的创作出版至今已经80年,依然对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内涵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样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伟大的。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吾国与吾民》必将继续穿越历史的隧道,拨开眼前的迷雾,对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娓娓道来。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四

在选课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选了现当代文学赏析这门课程,之后又听其他同学说这个老师是一位非常有趣同样也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老师,因为这个缘故,在老师的作业要求下,我选择了这部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先生本名叫林和乐,是福建龙溪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吾国与吾民》是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的。在林语堂老先生的作品中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有《生活的艺术》《我的话》《苏东坡传》等等。

《吾国与吾民》一书由称作为《中国人》,很清楚的让人从字面就可以理解到一些意思,另外它还有一个英文书名是“mycountryandmypeople”,这部书不仅仅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国出现危机,中国人民慢慢的变得麻木,对于国家的发展显得无所适从,林语堂作为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又以崭新的理论,探究了潜在和必然的希望,断言了中国是伟大而不会轻易分解的。在当时的中国发展之下,有许许多多的中国青年对于中国的.发展阐述了诸多观点,但是往往都是一些局限于表面的事物。而林语堂先生林语堂用一种客观而冷静的态度勾勒当时的中国,用含蓄的口吻道出中国人性格养成的历程,是为了让中国人了解国情,冷静的解决问题。

《吾国与吾民》这一本书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中日战争之我见,在每一章中都具体描写了中国事物的发展,点点滴滴的文字中都透露了作者渴望救国,深切爱国的感情。在《中国人的性格》这一章中,林语堂先生写出了中国的特点,他有力批判性的文字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腐败的所在,而不是官方,或许只有身处其境,才能明白林语堂的一番心思。从历代以来,中国沦为封建社会,历代的领导者很多都是消极迂腐,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中国人也变得消极避世,成为侵略者眼中的羔羊,林语堂对这些社会残留的问题都进行了分析解释。

在林语堂的书中可以找到这样的一句话“我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甚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扰担忧,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林语堂先生是多么的热爱祖国,但是他不是溺爱,而是勇于对批判,从多方面让人们认识到真正的中国。

而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受侵略严重的社会了,中国进步了,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社会真的是没有暴力,没有侵略的完美社会吗?不是的。要想达到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仅是需要我们做好表面文章,更需要我们从内在出发,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这本《吾国与吾民》,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出现了。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五

“文章合为时而著”.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时时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只有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自身也被同时赋予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动荡的、混乱的,一个庞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显得模糊而朦胧,让人无所适从。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林语堂也是这批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看到当时的中国“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混乱、最受暴政之苦、最可悲、最孤弱、最没有能力振作起来稳步向前的国家”.当时从个人和周围人群对中国命运的焦虑和担忧中,林语堂却又以崭新的理论,探究了潜在和必然的希望,断言了中国是伟大而不会轻易分解的。

中国为什么会陷入此种境地。

求和的心态。中国人的发明力是走和平路线,发明炸药是为了制作爆竹来庆祝祖辈和父辈的生辰;发明指南针似乎更多的是为了占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人则用指南针帮助他们远渡重洋找到了中国,而之后又用火药帮助他们轰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用呢?心态是关键。国人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崇尚“以和为贵”,主张化干戈为玉帛,而不少西方人则显得更为霸道,崇尚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热衷于挑衅,唯恐天下不乱。求和心态势必会处于守势,那么被动挨打也就成了必然。中国在经历了近代与外国侵略者的多次交战后被彻底打怕了。在遇到冲突时,更多的是选择容忍,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就卑躬屈膝、忍气吞声地默默接受,没想过要还击,也没有能力去还击。这种求和心态在1883年的中法战争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在军事上并未失败,但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妥协,最终导致了外交上的失败。再联想到中国足球历史上在多次只要打平就能出线的情况下,最终都以失败而收场;对比今年世界杯预选赛上法国队在首轮0:2落后的局面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球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还能再翻盘的),最终在法兰西球场3:0完胜乌克兰,高卢雄鸡最终昂首挺进世界杯,不免感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当你失去了应有的进取心,而只是一味的“求和”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只能是毁灭。体力退化。“轻视体格上之勇武和活动,并普遍地懈怠于奋斗生活,密切地影响到体力的退化。”这不禁让我想到如今的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的学生因为有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平时很少参加户外运动,即使参加也只是局限于体育课的40分钟,而且有时候对于毕业班的同学来说这短暂的40分钟也很有可能被其他课的任课老师随意占用或是瓜分;另外即便是参加锻炼也大多是缺少专业人员的专门指导,瞎折腾,运动缺乏针对性,就拿刚刚结束的本科生体能测试来说,有些同学已经提前几个礼拜就开始做准备了,但结果还是挂了,我想这除了和自身身体素质有关之外,缺乏科学的训练才是关键;再者缺乏必要的锻炼环境,偌大的操场草坪上一块“正在养草,请勿入内”的告示牌曾经阻挡了不知多少孩子们渴望踢球的热情。这么一想,中国足球一年不如一年、似乎再难冲进世界杯的现状难道不是一种必然吗?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如今的现状令人担忧,长期缺乏锻炼导致体力退化,体力退化导致面对挑战时力不从心,进而影响到自信心,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那么,在与外来势力的抗争中身处劣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又为什么能成功的生存下去。

家族制度。巩固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当首推中国的家族制度。回顾历史,中华民族革新大约每间隔八百年为一个转变的周期,促成这种定期改革的是内部道德机构的腐化,而非外来的侵略。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处于被压迫的环境下仍然能够吸收侵略民族的新血统,同时又不丧失本民族特性并保持固有文化的存续。另一方面,当我们与家族意识脆弱的异族接触时,野蛮的少数民族最终必乐于加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从而中国的家族制度将中华民族永远结合为一个整体。当然了,家族制度也有它的弊端,“退一步海阔天空”、“万事忍为先”的品质被过度发展,进而演变成为对暴政的屈服和逆来顺受的扭曲心理,只会把中国引入更为痛苦和艰难的境地,同时伴随着扼杀个人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其表现为轻视少年热情的根性,轻视改革社会的新企图,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结果中国青年老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环境造人,中国青年很快理会这个道理,因此他们不再憨头憨脑,硬撑革新社会的计划,反而学会了柔顺、安分、韬晦、服从。由此,他们开启了充满普遍感性的圆熟人生。科举考试。另一巩固中国社会机构的文化力量是中国社会上基本上不存在固定阶级。因为地位晋升的机会绝对公开,人人都能够通过考试制度来获取功名。同样在当今社会,高考应该是最公平、最公开、最公正的选拔类考试,任何人都不得挑战高考的权威。一方面,高考为很多贫家子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宝贵机会,通过高考他们的自身价值被得到认可,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另一方面,高考为国家的各个方面输送了大量优秀的高级人才,使得整个国家即便是在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仍然能够不屈不挠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万难,直至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就成了“中国能成功地生存下去”的有力保障。

归田思想。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体格上与道德上的健康状态。林先生有言:“生活在乡村里的人不易腐化,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容易腐化”.回想当年,曾国藩身居显要,手握兵权,在给他子侄辈的家信中,反复殷切教诲要以奢侈生活为戒,以耕种菜圃为勉,以施肥养猪为务,是希望借朴素来保持家族繁荣的目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就我所知,曾氏子孙历经六代依然兴盛;而在当代荣毅仁、荣智健领衔的荣氏家族同样经历了四代不衰的辉煌。再放眼当下,大众的焦点对准了官二代、富二代,其中有个别的也确实不够争气,肆意妄为,让父辈们很难堪。我想,这难道都是年轻一辈的过失吗?试问,假如他们的父辈们自身的品行都如曾国藩、荣毅仁那般注重“慎独”、以朴素为本,那他们的后代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下势必也会成长为出类拔萃、品德高尚的栋梁之才。朴素不但能令家族的繁荣持久,也同样能使一个国家的繁荣持久,永远“成功的生存下去”.

《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智慧的书,是一部思想与现实交相辉映的著作。中国究竟能否继续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探讨这个问题,并且想要得到一个令自己和大家都信服的理由,并非易事。正如作者所说:“这是长期痛苦思索、阅读和反省的结果。”由此启发了我:在大学阶段就一定要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而这个目标又应当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戚戚相关;要勇于担当起道义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毕竟,即便是身处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忧患啊!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六

《吾国与吾民》成书于1934年,距今已有七十八个年头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变,生活方式也在变,但根深蒂固在个体和我们的民族的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变的。让你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让你窥到自己身后的影,这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林先生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透彻理解,还在于他把中国的精神文化阐释给了全世界,在中国还处在比较封闭的年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话说回来,判断一部作品伟大与否,绝不能用后世的视角来审视,而应当回溯到创作的当时当地,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考量。()《吾国与吾民》的创作出版至今已经80年,依然对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内涵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样来看,这部作品无疑是伟大的。正如所有伟大的作品一样,《吾国与吾民》必将继续穿越历史的隧道,拨开眼前的迷雾,对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娓娓道来。

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的一段话最令人感慨:“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挠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比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林语堂先生不是不爱祖国,也不是如书中写的那样“无可无不可”,而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虽然千疮百孔,仍有极强的生命力,绝不会为外族轻易毁灭。这样热忱又冷静的情怀,如今的所谓学者们不知道还有几个人可以望其项背。即便才情达到如此高度,林语堂先生仍然保持着若谷虚怀,“我欢迎人们为我辩护,也接受人们对我的批评。”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的根刨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但依我拙见,时代的发展已经转变了太多的传统观念,书中很多论断在今天早已不能适用,这一点在分析中国人心灵的女性化和妇女生活的章节中尤为明显。

《吾国与吾民》诞生的重要促成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对这本书作出过评价:“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外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研究、描述中国人的书有很多,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系列,到《第三只眼看中国》之类外国作家的作品,不胜枚举。但这些后来的作品都极难超越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吾国与吾民》。依我看,其关键就在于其作者林语堂先生多样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作为一个中西文化的混血儿,林语堂既在中式文化中深深浸染过,摸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饱受过西方教育,能够跳出中国看中国。

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着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七

读完林语堂老先生的《吾国吾民》被其深刻朴实的文字所打动。他用最朴实的语言陈述了他心目中的国家状况。这样一段话给了我深刻的记忆“我堪能坦白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他的一切困恼分忧,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他将调整自己,一切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由此可见,林语堂先生的思想及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及焦虑。本书从九个部分讲述了先生眼中的祖国。其中《中国人的德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让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中国人的各种品行。

德性,在中国文中呈现出来的是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的了解自己,亦能了解别人。而德性的力量亦可称为心的力量。一个人德性上的成熟在于不断的领悟智慧。在先生看来,圆熟,是中国国民一种典型的、综合的品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儒家理论之基础,意为:学习知识旨在培养是非(光明正确的品德)判断能力,然后才能发扬光明正确的品德。通过书籍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一个人的品德,臻于领悟人生及人性的美好及缺陷,臻于领悟事事的可求与不可求,臻于领悟人类努力之必须,并能适应融入这一切,便成就了国人所谓的圆熟老成,所谓的睿智通达。往往此等德性的修进,得利于儒家的宿命论。宿命论乃和平与知足的源泉。儒家刻板又充满宿命的自强不息,道家自然却不乏冷漠的大智慧,佛家清心寡欲间的大彻大悟。(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两千年来的中国,儒释道三家并存,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又陈腐固执、锈迹斑斑的文化,锤炼就了我们这等可赞可叹可悲的德性。

忍耐,是中国人的美德,然而在这里作者把忍耐三大恶劣德性之一。中国人的忍耐能力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曾经忍受暴君虐政,无政府种种惨痛,而且把这种忍受看成是顺应自然之法则。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去忍耐,古代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说,忍耐的结果是好的,但是并非都是如此,忍耐的特性已经让我们失去了追逐自己个性的能力,亦或追逐幸福的可能性。当然在家庭里面,我们竭力互相忍耐包容,能够使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和谐幸福。,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面对的是近于屈辱的灾难面前,或者是非对错面前,我们如果依旧选择忍耐的话,我想这并不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美好的品德,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我们这种忍耐的品质贯穿于生活当中,只要家族制度的存在,只要社会建立于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已一个分子的身份生活语和谐的社会关系中,那很容易明了忍耐。

无可无不可,我想这种品行产生于社会环境中而非人的本性。不是没有是非,而是不能论是非,不是我们生性冷漠迟钝,只是自我懦弱不能抗衡正义。长大以后的我们,是非面前,有几次可以不看别人的眼色,抬头挺胸,直抒其怀,慷慨陈词。因为数千年来个人权利没有宪法的保障,只有模棱两可的消极态度才能自保,才最为稳妥自然,此一德性,无异于王八蛋之发展其甲壳,所以,大街小巷之间,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到处是中国人特色的无表情凝视无可无不可,似乎是很释然的,但是实际却是缘于无奈。林先生把这种无奈归结为社会的法治的欠缺,由于人们的生活没有确切的保障,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律可循。这确实也有其道理。而由这“无可无不可”所衍生出来的是人情冷淡,安全第一,墙头草的精神。更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之类的词汇教导人们不要冒进,不要激动,绝对不能意气用事,要三思而后行。最终还要告诉你,你的生命不是你自己的,是父母给的,所以个人没有权利将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诸如此类等等。于是人们变得越来越胆小,始终超不出群体而树立自我。

我们在《水浒传》见到了鲁智深的侠义心肠,他成为了很多人的偶像。因为他的勇敢。

与打抱不平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可在当今社会,我们看到了许多并非我们想看到的景象。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不断嘱咐着不要多管闲事,惹祸上身。因为什么?使国人变得如此麻木,面对坏人却不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去阻止他的行为,而是以一种观望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使坏人会变得更加猖狂,变本加厉的做坏事,到时候受伤害的人会更多。其实,每个人都在担心着如果阻止了坏人则会招来报复,而没有人能够保护他。国家的法律并不是很完善,当然这与中国的国情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可以理解,但是公众的导向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偏差,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反思。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写过的文章“”讲到了中国的“看客”比较多。看客的产生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民众的麻木是多么可悲。

“一日,寒山谓拾得:今有人辱我,侮我,慢我,冷笑笑我,藐视目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则奈何?拾得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受他,敬他,苦苦耐他,装聋作哑,漠然置他,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由此看来,老子提倡的妥协让步的思想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从我国的文学中就有所体现,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退一步着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经常以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状态生活着。这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

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林语堂把它们称为三种恶劣的德性。他们麻痹了中国人的组织力量,吞噬了中国人的社会公共意识。是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的始作甬者。

和平,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品性。中国人是全世界最低能的战士,因为他们是理性的民族,她的教育背景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和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思想。他们不好战争,因为他们是人类中最有教养,最能自爱的民族。我们都知道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痛苦以及巨大的损失,我想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讨厌战争的。在中国,和平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战争的存在与否,还包括人们所期望的一种生活状态——向往安宁,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东西方对待和平的问题是存有很大差异的大多西方人拥有的豪爽、热情、冒险意识和英雄胆略等等高尚的品质,在中国只赋予了少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对生命的珍惜,对不无痛苦和忧愁的生活,坚强执着的热爱,对于安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知道战争的代价太高,我们不喜欢打仗。我们持有较高的理性,让我们成了最低能的战士。这原是我们的美德,但不幸而残酷的事实是:战争不因为不喜欢就可以远离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有战争才能消灭战争。这样我想起了清末时候我们不断的妥协退让,正是因为这种妥协,使国家面临着灭亡的危机。面对国家的灾难或者屈辱,我们不能一种“不战”的状态存在。所幸,八年的抗日战争之后,我们终于站了起来。以强有力的回击浇灭了侵略国家的火焰,才赢得了独立。所以有时候战争也是消灭战争的一种方法。

耐的,但是如果忍耐到了极限呢?一为“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这多半是行侠仗义之人所为,一般百姓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这么做;二为“忍无可忍,仍须忍”,如何忍?此时知足便派上用场了。说是知足,实际上并非是知足,而心中实际还存有欲望。最终知足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必须在内心做一番,有可能是非常激烈的自欺欺人的思想斗争,最终权衡利弊(当然安全安定第一),舍去自己的欲望,而选择一个还算能够接受的借口,接受眼前的事实。于是乎,可以将欲望暂且抛之脑后,得片刻的满足与欢乐,可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等问题再次出现,内心的斗争继续上演。人们对于此非但不反感,而且还有些乐此不疲。“退一步海阔天空”,亦或“知足常乐”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百姓们困苦的时候的一颗糖。

至于“幽默”幽默者是心境之一状态,更进一步,即为一种人生观的观点,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中国人真正的幽默无非两种,一种为真正的智慧的思辨,而另一种则为无谓的,有时候甚至是无聊的狡辩,北方人称其为“抬杠”,至于此词的由来,不得而知。前者能够博得智者之间的会心一笑,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为了给无聊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君子动口不动手”,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更喜欢动口,致使抬杠的技巧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此幽默明显不同于西方之幽默,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保守性”,在当今时代可能不属于一个褒义词,尤其在现今发展如此快的社会之中,保守便等于落后,这就是现代人对于“保守”的诠释。但是在林先生看来,保守性是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的丰富之表征,是一种值得羡妒的恩赐物。”在他看来,正是孔老夫子给我们的保守性,保住了我们的文化的独特性。让中国文化在多次被少数民族统治之后,能够保存下来。最重要的是被统治者同化了统治者,而且不止一次的取得了成功,这也许可以成为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奇迹。除此,现今时代的保守性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文化积累下来的沉淀,同时给与我们的包括不好的一些方面。在清末,我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想这样也是中国的保守性的一个因素造成的。现如今,我们不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林语堂先生的这本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的状况。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习俗习惯,各方各面都有所涉及,可见老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具有比较深刻的观点。在艺术,家庭制度,女性地位,思想,宗教,教育方法上都有其独到的见解。虽然在书中,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一些典型性的事例,但是确实非常全面的总结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及传统。值得我们广大的中国人不断的思考与总结。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八

《吾国与吾民》是文学家林语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用英文写成的著名作品,从多种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并感受中国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作者将本书分为“基本要素”和“生活”两大部分。在“基本要素”这一部分中,作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与心理。而在“生活”部分中,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人的审美与生活方式。

《吾国与吾民》一书内容很多,其中不乏有使我格外感兴趣的内容。在作者看来,中国人最富刺激性的品性是“老猾俏皮”。所谓“老猾俏皮”,就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圆滑、忍耐和实利主义的性格。中国人的俏皮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的《道德经》和其开创的道家思想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道教给予中国人民一种麻痹的感受,使中国人感到精神愉悦,将人民从严酷的儒家思想中解脱出来。但是,老猾俏皮这一精神特性也束缚了人民的创造力,使人以消极态度为人处世。

旧中国人的个人主义观念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在旧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精神的缺乏。在中国的传统中,是没有“社会服务”这样的东西的。曾经的中国人在思考、解决问题时,往往并不考虑他人。这一点可以体现在中国流行的游戏中,中国常见的扑克、麻将等游戏都是以玩家各自为战为中心的。但是,旧中国的个人主义并不是以本人为中心,而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为家族谋利益常常是个人行动的出发点。所以,我们说曾经的中国社会像一盘散沙,这一盘散沙中的沙粒并不是一个个个人,而是许许多多的家族。

作为一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写成的作品,《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必然存在一些不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内容。现代中国家族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人们的公共精神也大为提高,现代中国社会的特权和腐败现象也大为改善。此外,中国人民之间的地域差异远没有从前那么明显。最重要的是,旧中国人圆滑消极的生活态度已被积极进取的新生活态度所取代。

但是,虽然经过了时代的变迁,中国人民总有一些独特的品格不会随时间逝去。顾全大局、爱好和平、懂得知足和幽默风趣等优良品格不仅没有消逝,在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品格更加显得重要。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对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对于旧中国人思想和生活中的.封建迷信、人云亦云和徇私舞弊等,我们应当坚决唾弃。但是,一昧地推翻传统思想,全盘否定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失稳妥的。我们应当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合理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使自己更有修养、更加稳重。

《吾国与吾民》用英文写作,面向西方读者。这本书向西方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又生动的中国社会。作者在这本书中表现的感情不仅有对中国现状的遗憾,更有对伟大中国光明未来的无限期待。我相信,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伟大的中国必将绽放出无限的光彩。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九

《中国人》也就是大名赫赫的《吾国吾民》的最早全译本。于是得闲便翻看起来,整个阅读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也有趣很多,时时能读到让人露出会心微笑的文字。然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复杂的书,作者林语堂先生在写书之时正值国难当头,而新旧思想的碰撞无处不在,他成书的立意甚高,自然免不了牵扯进很多当时的政治局面,窃以为作者对于当时复杂的局势所抱持的观点还是书生了一点。但我在此不想也不会谈大事,世事有因果,不用我多说。想来想去,我也只能写点和现实生活有关的琐事罢了,虽然这样的品论不免是断章取义的,或者这样的观点根本就是作者最不想读者所落入的偏见,但70年过去物是人非,同样的文字由不同时代的人读来,感受想必都是大相径庭的。

此书的笔者林语堂先生是近代是一位语言大师,此书是他用英文书的,根本立意就上让外国人理解中国,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作者对于当时政局的见解。而林先生自身“文化条件”就决定了他能完成这样一项貌似“不可能任务”,他出身中国传教士家庭,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游学海外多年,但同时又拥有浑厚的古文根底以及对各路传统学说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他的着眼点和所抱持的观点就变的十分有趣了,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上。而全文通篇都用那样一种中立的,有别于以往的,甚至带点西洋人特有的.天真的口吻来阐述我们所司空见惯的日常的一切。可以想见这样的书在当时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而在70多年后的今天,读此书却又别样的感触。对身在今时今日的我们而言,那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早已经不再是笔者当年的新鲜事物,转而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却渐渐褪色。这样的变化而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本无所谓对错,存在即是合理。但不可避忌的事实是,传统文化的断代现象。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庸》里孔子的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翻译过来大概是:中庸之道本来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为道了。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林语堂会把孔子的这句话放在书的首页。看完这本书,我可能明白了。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先查了下这本书的创作背景,那是在20世纪的中国,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的中国,一方面传统的思想、生活方式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一连串外来势力的侵略和欺辱,人们对外来文化有所接触和接受,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动荡、转变的时代,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待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国家传统的文化、理念等都感到茫然若失。在这种情况下,林语堂先生,写下了这篇《mycountryandmypeople》。旨在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正如赛珍珠在这本书的序所写“它满足了所有以上这些要求。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由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摘录于p8)对于这一点,我十分赞同。

看着这本书,毫不夸张,有时每看一页,我都有很多的话想要表达出来,但是那一时的想法又有点缥缈。原因应该在于,尽管隔这本书最开始创作时间已经过去了80多年,中国的改变担得起“翻天覆地”这个词。可是,我还是能从那些字里行间看到我自己的身影,看得到很多当今中国人民的形象。我不知道这一点是好还是坏,而凭我现在的个人素养,我也觉得要我从整体去全面的把握这本书,可能有点难度,于是乎,我就聊聊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人。

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第一章里,谈了很多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而很显然,现在,这种南北方的差异还是存在并且比较鲜明)、退化、新血统的混入、文化的稳定性等方面。我想谈谈我对文化稳定性的一些看法。

阶级。”(摘录于p47、48)。

关于中国的家族制度,我一直深有感触。在初中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自己家的一本家谱。上面记录了我的曾爷爷以及我曾爷爷等等他们的姓名以及配偶的名字等。拿到那本比较破旧的本子,我饶有兴趣的研究了很久,一种莫名的兴奋持续了好久。我想这种兴奋感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面对家族宗谱会产生的一种敬畏、感激、好奇、自豪的情感。没有人刻意的教导过我们关于祖宗、家族该有的态度和情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却已经根深蒂固于我们的血液之中。

所以,直到现在,尽管人们的家庭观念有所淡薄,但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仍是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而人们思想中那种努力奋斗、光宗耀祖的思想也没有消失。尽管有部分原因是政府对传统文化上的一种倡导,但是仍旧离不开传统家族制度的影响,这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在古代,这种家族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团结、统一的一有利因素,在当代仍是。

而近来我在研究明朝的宦官制度时,研究宦官这个人群的来源时,却也感受到中国深远流长的家族制度是宦官这个完全悲剧化的群体的刽子手。为了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正,所以在一夫多妻的帝王贵族家族里,便用“刑余”过的男子来伺候其妻子。在我看来,这是我们古代社会中最黑暗的制度之一。然而关于家庭制度有千千万万的观点也有千千万万的方面,在此,我只是简单描述自己的观点。

另外一个促使社会安定的因素是中国完全没有固定的阶级。这一点,在我最近研究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深有感触。在最近看的《晚清绅士与公共危机治理》里有一句话对此解释的相当清楚:科举提供了一条最大可能的选拔才能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使社会不断进行阶级的对流,也对政治和社会产生稳定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性格和心灵。

那些词,我恍惚也能看到许多当代中国人民的形象。下面我将谈谈我对书中说道的几个中国人的性格的看法。

1、遇事忍耐。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写道“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结果,即过分稠密的人口和经济上的压力等等,使人们只有狭小的生存空间;这种品质又特别是家族制度的产物,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人们试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摘录于p63)。

对于这段话,我感触特别深刻,看了一遍又一遍。其实就是几句浅显易懂的话句,却不仅震撼了那个年代,也震撼这21世纪的我。在当代中国,这种忍耐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拥挤狭小的生存空间、昂贵的房价、超级大堵车、永远的加班加点的工作、昂贵的医疗费用等等。可是人们仍能忍耐下去,并且总能找到活下去并活的相对自在的勇气和动力。不能不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

可是表现在另一方面,遇事忍耐也表现在面对不公平、不平等时的忍气吞声,表现在看到不公正的事情的的旁观。面对车上的偷窃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很少会出来指责他;面对饭店的逃税行为,人们总是在忍耐,并且对自己助长他逃税而获得的小惠小利而乐在其中;面对马路上的撞人逃走事件,人们经常在忍耐,因为这不关自己的事等等。

其实书中写得很好,人们力图消极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由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想法的保护。这在20世纪混乱的中国是如此,现在社会也仍需以此为鉴。我国现在的法律政策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不高不到位,人们要想真正高水平的享受生活而不是经常性的忍耐,还需政府、社会很长远的努力。

2、超脱圆滑。

在我刚刚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总觉得“圆滑”是个贬义词看完这部分的文章,我想它或许就是个贬义词吧。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持怀疑态度。超脱圆滑的最大优点是能使人老成持重,性格温和......”

其实一想起超脱这个词,我立马想到老庄、想到中国古代那些田园诗人,他们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淡薄的生活,这一点与后文中写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后一提起圆滑这一点,我却也不能不否认。站在今天我的角度来看待当今的许多中国人,的确是有着这个性格。

在书本中,作者描述中国人圆滑,是这样写道的“我们可以伟大到不信任律师,不信任法庭......我们可以伟大到可以制定相当繁文的缛节,然而我们也伟大到可以把这些缛节看作是生活这个大玩笑的组成部分......我们伟大到可以声讨罪恶,但同时可以对罪恶无动于衷......”

看着这些字句,我突然一阵迷茫。作者虽然是以着一种诙谐的口吻来描述这些,但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沉重的。中国人有着圆滑的性格,既是一种好的方面,说明了其不过于拘泥,但是描述的这些,却无法让我轻松起来。时至今日,我们国家的人们,都能用“圆滑’描述,但是不能排除,相当部分的我们的国民是可以用诚恳忠厚来描写的。

当代,我们国民,仍旧不是很信任法律,信任法庭,但这部分恰恰说明了政府职责在这方面的缺失。没有指定完备的法律,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这些还需努力。人们在网络上对一个个罪恶的事件争相谩骂,口诛笔伐,但“小月月”事件还是层出不穷。

我国公民在方面的素质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妇女生活。

最后谈谈我对林语堂先生写的这章——妇女生活的看法。

权力,主张社会分工,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等等。后来,儒家礼节对封建女子的束缚愈加严格。从“贞节牌坊”、“裹脚制度”、“姬妾制度”等等可以看出。其实,这些不用多说,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在封建礼教的制压下,妇女的地位和一种生活状态。尽管文中有写到,事实上也如此,在封建大家族中,最高掌权人很多是女人,例如《红楼梦》中的贾母,杨家将中的佘太君,但是这些女性的崇高地位是在我国另一个流传千年的家族制度下影响的,同时也是封建礼教制度对她们辛勤养育儿女、维系大家族的一种“奖励”。

而在现在,尽管妇女的解放运动开展的相当顺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重男轻女”、女性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不过我觉得对于这一点,真正是需要我们女性同胞自己的权力意识的觉醒,然后努力去争取,去获得他人的尊重。

最后,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觉得自己看的太晚,生在、成长在这个国家,这个可以在前面冠以无数个各种各样的形容词的民族里,我感到骄傲。当然,尽管这种骄傲一开始是学校教育的灌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骄傲逐渐深入骨髓。可能她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尽人意,但是想着那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那历经沧桑的文化底蕴,都无法不让我们爱上这个古老、悠远的古国。是以我特别喜爱这个名字《吾国与吾民》,我努力去感受作者写这本书时的复杂的心情。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我想我明白作者把这句话放在书扉的原因。孔子说这句话时,是希望人们不要远离人群,追求“道”也要贴近生活,贴近人群,贴近家人。而作者在写这样一本描述我们中国和中国人的书本时,他肯定也是基于他在生活中看到的、感知到的一切。而在我看来,爱这个国家,我们就应该以一个贴近生活的角度去观察,观察中国的古今得失、现在的困境、未来的发展;去感受中华民族的悠远;感受中国人民的特点;去思考我们爱这个国家、恨这个社会的原因。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一

《吾国与吾民》,共有九章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吾民,主要介绍中国人的的精神层面,包括中国人的特征、德性、心灵和人生理想;第二部分讲吾国,主要介绍中国人的生活层面,包括妇女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以及生活的艺术。我最欣赏的是第一部分,林语堂先生对国民的剖析和批判颇有见解。在第二部分,他列举出国民生活的诸多领域,描绘了国人生存的基本风貌,并提出“艺术与人生而为一”的美学理想,恐怕也是他想借以改善国民素质的一个期望吧。

林语堂先生从中国人的南北差异说起。北人粗犷勇武,南人纤细文弱;北人崇斗,南人善商。虽然南北风俗悬殊,但共同的文化是把中国人民结合为一个民族整体的基石。在巩固中华民族持续力的文化力量中,有三条重要的纽带:一是家族制度,二是科举制度,三是崇拜淳朴。“家庭,是中国人文主义的标记。”在中国,家国一体,中国人的家族意识甚至高于种族意识。“家族制度的存在,使子孙蕃育,扩大民族之量,而考试制度之施行,则选拔才智,鼓励求学,提高民族之质”。同时,返璞归真的田园理想根植于一般中国人的意识之中,古人相信“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体格上和道德上之健康状况”。中国人推崇“清淡之幸福”,这是先民对文明的一种辩证取舍,既知道文明之利益,又明白它的危险性。中国人民保留着近于儿童般淳朴的原始天性,在林语堂看来“中国在文化是年老了,而种族的生命却还年轻”。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思想的合一,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灵。在塑造人格和德性方面,“道家精神和孔子精神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民族生命赖以活动”。当顺利发皇时,中国人人都是孔教徒;失败时,人人都是道教徒。儒家积极入世,道家消极遁世;儒家重人伦,道家任自然;在这人世的沉浮之间,中国历代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找一个介乎工作姿态和游戏姿态的平衡点。于是,林语堂看到中国人德性的最高理想——圆熟,可谓圆滑成熟,也可谓老于世故,此乃中国人中庸精神的最好概括。中庸,即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林公认为,中庸之道,是华夏子民极重要的生活轨范,也是他们自名国号曰“中国”的一大原因。此外林公还看到,中国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从古到今之所以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的国教,乃是因为中国人爱悦此生,这与儒家精神的`现实主义和重现世性密不可分。

中国人不好战,归功于儒道和谐的人生教育。儒家尚仁,提倡“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希望用道德之力把社会结合起来,在仁义礼信基础上建立社会秩序。而道家主张清净无为,“绝圣弃智”,回到无知无欲的状态,这样天下便没有利益纷争。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与西方人崇武尚斗的不安定精神相比,中国似乎显得老成稳重,而欧美则少壮方刚。

中国人的和谐观还衍生出了知足、忍耐、无可无不可与保守性的民族特质。中国人民具有超凡的忍耐力,这既是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国人惯以逆来顺受、为虎作伥的愚昧与麻木。中国人自足、保守,缺少西方人强烈的开拓和冒险精神。但这种知足常乐的人生观,却使中国人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人生究竟有有何种意义?西方为此不断探索却没能找到一个圆满的答语,而中国的先哲早已洞察出人生的真谛。在东方哲学里,“人生的真正目的,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在林语堂看来,“一切智识之目的,在谋求人类之幸福”,即他坚信一切智识的使命,是使人不失为“人”,并善享其生存。当他看到欧美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对原始人性的侵蚀,看到人沦为工具的可怕异化时,他呼吁“这个世界好像需要一个宗教……机械为服役人而制造,非为人为服役机械而产生”。

中国还是一个崇尚学识的民族,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传统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农民、工匠和商人都景仰读书人,因为他们是社会精英,赋有特权又受人礼遇。这种崇学尚智的民族传统,带来了的科举的兴盛和文化的繁荣,也使中国人常受过分聪明的累,表现出老滑俏皮的一面。与西方人阳刚型的性格相比,林语堂独具慧眼地看到中国人女性型的民族气质。中国人心性灵巧,思维方式感性、具象,依赖直觉,不好逻辑推理,这些近乎女性化的特征,形成了中国人最大的一个特点——重情理,与西方人重学理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女性化的民族气质,便可以知道中国文学得以昌盛,成为“诗的国度”之原因;也可以知道中国人情大于事理,法制传统不足之根由;还可以知道国人普遍缺乏科学之精神,自然科技远落后于欧美,所以今日才要大力倡导“科教兴国”之战略。

这便是我读林公《吾国与吾民》的一些感触和札记。在这本著作中,林公语言非以优美取胜,而是闲谈见长。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二

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众。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有不需要他们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年前花了约三四天读完了这本书,期间断断续续。我所买的版本是台湾学者黄嘉所译,文本中带着些文言。总觉得看这类书如果在刚看完就强求自己说出个所以然来,有些不可行。部分书适合细细回味,如这本,看完觉得似乎有所得,却萦绕心间说不出,需要时间消化一下。在生活中看到某个场景,我又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本书中作者所说的话的时候,心里忽然有所悟了:讲的还真对。

由于这本书涉及面比较广,我想就中国人的为人处世这方面讲讲我的看法。

看《吾国与吾民》这本书的初衷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念头:找答案,或许这听来有些奇怪。

去年算是看新闻比较多的一年,不管是世界的还是单单中国的。有些是主动去关注,有些是“被动”接受。在看完一些负面报道之后,我不觉去思考中国人这个群体到底有怎么样的特征,为何这个社会有很多不良观念已根深蒂固,不能轻易动摇。这种心情一直持续了很久,也一直没有想明白,到底我太年轻,涉世不深,没真正了解这个社会。我忽然想知道这个社会背后的价值观念,人性等一些问题,还想知道为什么有些腐朽落后竟然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我就打开了这本书。

林语堂这本书总体讲了中国的基本要素和中国人的生活,然后又随之细分,整本书的风格既有史料,也有自己观点,语言诙谐,不深奥。再加上林语堂功底深厚,又对典故信手拈来,作为读者并不会存在看不懂这本书的问题。在元素中,他讲述了地域之差决定的南北方人习俗、性格、生活之差异,还讲了中国人的德行、心灵,以及佛儒道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生活这一块则涉及政治,文学,女性地位以及中国人闲暇生活时的艺术。

可以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人的德行这一处内容,因为我从中看到了现在还存在大部分中国人身上的东西,包括我自己也有。诚如作者所言,中国人圆熟,善忍耐,林语堂甚至戏称“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中国人又对事对人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

林语堂对这个现象也持辩证态度,他探究行为本源,觉得大家是受了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儒家作为两千多年来的最具影响力的学说,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固然其有精华,也有糟粕。就拿中国人的品性忍耐来说吧。中国自周代起,重家族血缘关系,当时是为了政治。发展到现在就是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古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我们都知道,古时刑罚严酷,若一人惹了杀生之祸,灭族时,会殃及整个家族。再者,寒门之士立志考取功名也为了振兴家族。可见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舍生取义或者大道以家为核心。固然这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但由此衍生出来中国人与人之间爱面子,重人情在某个时候会不利于一个国家法治的进步,现在其实我觉得挺拖累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人情之重在整个社会都能见到影子。譬如,一个人因犯罪被公安局拘留,家人的第一个反应必定是寻个关系好的,认识的,去把那人“捞”出来。甭管那种关系有多远,家人也会想法设法拉近关系。又比如在一些地方办事要塞钱,更有人以此为业,比如驾照,一天能赚很多钱。我不知道是该对这个现象抱怎么样的态度,是应该笑着说这个创造了就业岗位呢,还是大肆批评,愤怒地说:“怎么这样?”恐怕得到的答案会是――现在都这样吧。此外,贪污受贿也是个大问题,《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后,对打击贪污贿赂严厉,这也是个好趋势,我们都希望为政为官者清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大多数人终归是无法脱离社会的,无法跳脱这种种密集的关系网。人既然是处在社会群体中,免不了被束缚,在我看来是挺无奈的,但改变不了的是别人,能坚持的是自己的本心,不妨少一些随波逐流的行为,少一些盲从心理。现在社会的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其实挺多人会在不知道真正情形是什么情况下,随意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此行为不可取。我觉得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透露出人们的某种心理,如果稍加研究兴许会很有意思。如果有精力,我会继续看看与人性,社会心理学,大众心理学有关的书。毕竟一本书不可能告诉我所有。

这个社会向来是弱肉强食,常言道“人善被人欺”别被别人当软柿子,林先生说忍耐是中国人的“绝技”,其实我觉得当忍则忍,不当忍没必要忍,不必事事遵循那些凛然大义,像是你宽容就有美德一样。一味地退让,也许会让自己得不偿失。如佛语里所说的别和消耗你的人一起,对有些人不妨敬而远之。每个人都不是圣人,也有脾气,不必事事忍气吞声。虽然主流是“和我没关的事情我何必要管”,但如果真的有一天被伤害的人是你,周围的人都熟视无睹,你还会这么想麽。难道中国人就这么冷漠没有爱心麽?我现在的态度是虽然我人微言轻,在某些事情上仍坚持发声,我还对改变现状有所期待。

人如果活着连希望都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岂不是很可怜?

至此,我还挺喜欢鲁迅的那句话的: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风墨澜简书作者,浮生多忘事,平生多妄言。不定时写文。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三

《吾国吾民》是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长篇小说,通过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描绘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共和国的演变过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坚毅和智慧。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受震撼和启发,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

段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各种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比如李逵,他虽然是个土匪,但在关键时刻毅然选择投身革命,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和“大义”。还有曹操,他聪明绝顶,但却用计谋挑拨离间,背叛了朋友,这个形象体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外敌时的机智和胆识。

段三:情节的跌宕起伏。

《吾国吾民》的情节紧凑而曲折,一波三折。从最初的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到近代社会的民主运动和革命浪潮,再到共和国成立和建设的艰辛过程,每个情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的冲突和矛盾,充满了戏剧性和较量,更加突显出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艰辛历程。

段四:对中国人民的敬意。

《吾国吾民》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经历各种艰难和挫折时的无畏和坚持,彰显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和韧劲。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要倍加珍惜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继续努力,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段五:启示和展望。

《吾国吾民》这部小说唤醒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在感叹中国人民的伟大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坚持开放和包容的思想,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道路。同时,我们也应以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为榜样,发扬勇敢、坚毅和智慧的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总结:

通过阅读《吾国吾民》,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这部小说给予我们启示和激励,让我们坚定走好前进的道路,努力创造更好的明天。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四

《吾国吾民》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本重要著作,此书发表于2020年,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提出。阅读《吾国吾民》令我深受启发,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习近平的领导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我对此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吾国吾民》着重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独特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但在全球化和经济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习近平在书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简单复制西方的模式,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道路,注重实践和创新。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因为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

其次,《吾国吾民》强调了人民目标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指出,发展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为人民谋利益、发展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发展才能够真正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在这个观点下,我深感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来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实现国家的崛起和繁荣。

再次,《吾国吾民》强调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习近平认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稳定和秩序的保障。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对此深表赞同,因为法治不仅能够保护人民的权益,提高社会公平度,还能够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和国家的形象。通过坚持法治原则,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稳定和发展。

此外,《吾国吾民》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更要注重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坚守传统、追求进步的根基。我深深认同习近平的观点,因为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它,使其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只有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最后,《吾国吾民》强调了中国的国际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责任承担起国际事务的重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合作,通过平等互利的方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深信,通过中国的努力,我们能够为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阅读《吾国吾民》,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的领导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深信,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将会继续稳步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我也深感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和美丽。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五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春节嘛,最是一年闲暇时,得闲拜读林语堂先生的着作《吾国吾民》,旧时传统与现时新风两相对比,感触颇多,下面简单分享一些心得供大家把玩。

过年回家,阖家团圆,辞旧迎新。遵照春节的习俗,当然要有吃团年饭、守岁、拜年等节目,在我们乡下,甭管是团年也好,还是拜年也好,围着火炉唠嗑聊家常无疑就是压轴大戏了,颇有围炉夜话的味道。亲戚朋友坐在一起,当然得有话题了,可以是家长里短,但更多的还是在年轻人身上,爸妈当然要过问我有无对象了,亲朋好友那也是必须的,甚或邻里之间也要问上一问,总之身为局中人,想躲也躲不掉,相信在座诸位或多或少都有些感同身受。在林先生笔下,对恋爱与求婚也有专门的描述,婚前的恋爱在古时中国是一个禁果,未出阁的女子多养在深闺,结婚的仪式方是恋爱合法的正当仪式,在这种环境下,相互爱慕的男女双方要如何秘密幽会互诉深情呢?可以是灯节晚上观灯,可以是利用年幼的弟弟充当青鸟使者,也可以是通过红娘暗通消息,总的来说还是有诸多不便之处。虽说过年时被拉着谈论有无对象、甚或直接相亲比较受伤,但是相比旧时的社会还是要幸运多了,一则热恋中的男女可以通过微信视频、手机电话等方式保持联系;二则现在社会父母更为开明;三则交通更为便利,相见更为容易。有感于旧时的约束,现时的婚恋自由就显得尤为可贵。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倘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法,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好像对于一个人,吾们倘非知道他怎样消遣闲暇的方法,吾们便不算熟悉了这个人。中国人总是愉快的,总是高兴的,总是韵味无穷儿敏慧,大多数人仍保持他们的和蔼和兴致。林先生认为只有在极度闲暇时,个性方能彰显,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中国人在极度闲暇时会做的事情,例如搓麻将、啜茗、猜谜语、嬉戏小孩、街头闲逛等,这许许多多的事情延传至今。春节的娱乐项目当然少不了搓麻将、逗弄小孩儿了,当然也少不了逛街采购年货了,这也是一个欢乐的.春节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春节传统便是这样得到延续。

有人说过,对中国人精神的理解最透彻的,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有成就的作家就是林语堂先生。读完此书深感赞同,希望大家可以在得闲时沉下心来读读此书,去感受林先生对中国精神文化的透彻理解,去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六

看到一个人,我们会观察他的面貌、体型等基本特征,进一步接触我们会了解他的品行、性情。一方面我们会在他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去了解他的习惯、性格、人生理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又会从他所在的家庭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方方面面转而分析他的性格、理想等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社会等对他产生的影响。这是我看完《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之后,对“如何去了解一个人”这一问题的简单思考。显然这只是针对“一个人”而言,而对于一群人、一国国民而言,要想清楚了解、分析他们,这个过程会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却要复杂的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观察的视角也要更多样。而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总结就更加困难。但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确是成功对国人进行深刻分析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可谓是“一面影射中国人的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中国人形象,典型的中国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国家。这里仅谈一谈,林先生对“中国人德性”的深刻分析。

《吾国与吾民》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给西方人看的,其中各方面的分析,也自是在国人与西方人的对比中,表达观点,体现见解的。在分析比较中,林语堂先生用“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八个词概括了中国人的主要特性,其中,有些实乃恶性,而非美德。有些则为中性品质,它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如,忍耐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性;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

圆熟。

圆熟,显露出一种静止而消极的力量,而非年轻的活跃和进取的力量。中国人总是把心的地位看得太高,以至于剥削了自己的希望和进取欲。并在无形中形成一条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强求的,因而放弃了这个企望。古语云,“退一步着想”.中国人往往无盲进的态度。

但是中国人的圆熟,也自有他的优点,它使我们显得更加沉稳,处事时能够更加冷静、镇定。

林先生还认为,我们的圆熟,并非自书本中得来,而出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见了少年的盛气热情,会笑出鼻涕。他们讥笑少年的躁进,讥笑‘天下无难事’的自信,所以中国青年总是被教导在长者面前缩嘴闭口,不许放肆。”(p72)。

忍耐。

“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人将忍耐看作崇高的德行,我们总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谋求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的空间,个人认为“吃苦耐劳”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忍耐”.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并不只是一味的忍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底线,在超越底线之前,我们都会因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容忍了对方的无礼或者霸道等。有时,我们忍耐也是有目的的,所谓的“蛰伏”,应该有这层意思。为了以后的飞黄腾达,而甘于在时机不成熟的当下,默默无闻,忍受各种身与心的劳累,不断装备、完善自身,蓄势待发,待机遇出现时,从而快而准的稳稳抓住,一飞冲天。但有时,忍耐过了头,又会被视为懦弱,视为一种安于现状,不愿付出努力去改变当下的处境,去争取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无可无不可。

无可无不可,看到这个词,想来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一种消极或者说不积极的'态度,对某件事情或所有事情的一种冷淡,漠不关心。可做可不做,如果不是有他人拉着你,或者某些其他外力的逼迫,我们可能压根就不会去理睬某件事情。好多的中**亲会告诫自己的儿子:“少管闲事,切莫干预公众的事。”古语也云,“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人身上之所以常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实属中国社会上个人权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缺乏权利保障的环境中,“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无疑是一种最稳妥和安全的做法。这种冷淡的品行,也并不是生来就有。我国的青年人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对各种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慨绝不亚于西方人。只因干预外事惹了祸,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那种激进和愤慨的性情,就被消磨掉,而慢慢“学乖了”,不会再有第四次、第五次。古语又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认为,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不足。只有你个人能力足够强大了,也才能去过问其他事情,而不至于受伤害,影响到自己。当然,在当今社会,我国不断发展,各种社会不公平,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事情依然广泛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老滑俏皮。

林语堂先生在用这个词表达中国人的一种德性时,还是比较中性的。就个人看法来说,我觉得正面来说,老化俏皮表现的是一种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形成的睿智和从容。负面来说,则有一种油奸巨滑的感觉,各种实利主义的人生观,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也好,通过收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也好,最终能够选择一条完全对自己有利的道路,有人会利人利己,而有人可能会损人利己。林先生认为“老滑俏皮”这种冷淡而又实利的态度,源于老子的道家精神,且往往是“老人”才具有的品性。“当一个人年纪长大了,他发展了低飞的天才,而他的理想又糅合以冷静的慎重的常识,加之以大洋钿之渴念,实利主义因是为老头儿之特性,而理想主义则为青年人之特性。”(p84)年纪越来越大,看问题也会越来越现实,二十左右的小姑娘不大会为了金钱目的而嫁人,四十岁的女人,不大会不为金钱目的而嫁人(她们认为那样更稳当)。如鸽之仁慈与如蛇之智慧,是俏皮的两大属性。联想到中国的老人时,我们总会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面露慈祥微笑的老人,看着他因为顽皮而哭闹的小孙子,说着“这算什么”、“没有关系”之类的话语。显现着一种因岁月流逝、历经各种世事沧桑之后的睿智、沉稳和镇静。

和平。

大多数中国人不喜欢冒险类的运动,却感兴趣与寻常平凡的世界。因为我们具有无限的忍耐力,不辞辛苦的勤勉和责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理性,宽宏的气度,和平的性情。

我们爱好和平,因而很多事情都趋于一种“中庸”.我们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愿意谅解,愿意妥协,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我们提倡做人不应“锋芒太露”,我们坚持“勿逼人太过”,并将其作为一种“个人修养”.我们是理性的民族,因之道家的出世思想糅合以孔教的积极鼓励,养成一种和谐的人生理想。在我们自己看来,这没什么不妥,但在思想激进的人看来,这并非一种理性思想,反而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知足。

提到“知足”,我们常会想到“快乐、幸福”.因为知足,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仍觉得很快乐。林先生在文中提到,“幸福问题最后都可以收缩为个人欲望问题。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曾经宣称自己是一个快活人,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欲望。当他见了一个小孩子双手捧水而饮,索性把自己的饭碗也摔掉。”(p98)没有欲望,自然也就没有各种矛盾和苦恼。但是现世中又有几人能做到没有欲望,达到一种看透人生空虚,看破红尘的境界?虽然我们做不到如此极致,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一种“积极争取,坦然面对”的心态。“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p99)这也是林语堂先生总结的中国人之“知足”的精义。很简短的一句话,却也意义深刻、精辟。

幽默。

对于“幽默”这一词,我所想到只有某个人很风趣、他是大家的“开心果”,能够我们带来各种有趣的故事。但是林语堂先生将“幽默”作为中国人德性之一进行叙述和分析时,却将这一词与人生、与中国的各种社会现象等联系到一起。读这一小章节时,我总能处处感觉到林先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觉得某些行为非常可笑、无法理解。很多只是点到为止,却并没有深入的挖苦。具体原因我并不清楚,但想来可能因为文章篇幅限制;也可能因为是在向西方人分析国人,语气不宜太过尖锐;也可能是其它多方面的原因。林先生认为,幽默是一种人生观的观点,是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人生是一出大趣剧,而我们人类仅仅是其中的傀儡,一个人把人生看得太认真,遵守图书馆章程太老实,服从”草地勿准践踏“的标牌太谨饬,常让自己上了当而给长老的同伴笑话。”(p105)。

书中提到,中国人幽默会见之于行为和文字两方面,且见之于行为者,往往多与见之于文字者。文字上,陶渊明的作品、杜甫和李白的诗中等都可以见到相当的幽默。行为上的幽默往往体现中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作者打趣的提到“直到如今,著者尤不能辨别送葬和婚娶的仪仗两者之间有何区分,如非最后看见了棺材或者花轿。”(p105)林先生还将中国社会中,对待事情“不庄严”的态度,视为一种中国式幽默。

保守性。

林语堂先生认为保守性有时是一种自大的表现,太过满足于现有状况。但当其受到某些外力的强烈刺激后,就会被突破,而走向进步。

可见,这些个德性,各有独特的方面,却又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分不开来。圆熟的人,又显得老滑俏皮;爱好和平,容易知足,则又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艰苦和屈辱等;很多事情无可无不可,不乐于去和别人争,顺其自然,显得消极,却又无不有利于营造和平的氛围。

吾国与吾民读后感篇十七

古时边境异族侵犯,中原大地多于混战分裂后复归于统一,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则中华始终为中华,不过是政权更易而文化融汇,却并不曾为真正外来势力所倾覆。究其原因,有当时交通联络不甚紧密,世界尚处相对封闭之状态,故发起战争者多为周边民族;而边境民族多为夺中原政权而来,处于统治之时反倒更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以控制下层汉族基体。现在看来,古时混战结果实则是异族与汉族间互相吸收同化而使中华民族更趋庞大之过程。

然论及中国近代之西方侵略者,这性质则大为不同。彼时正当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世界孤立状态被打破、航运发达,西方资产主义者艳羡中国之地大物博而催发“黄金热”,乃为利益所趋到达中国,及后更上升为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之政事,便谋划发动殖民地侵略。古言“利益熏心”,西方资本主义者本为利而来,而又与中国隔千万里重洋,对于中华文化无甚了解,仅有的便也只是好奇甚或反感不理解,这利益的.巨大吸引以及心理上的不甚苟同便让西人有了吞并蚕食四万万人民之中国的可恶念头。

然为何中国能在这悠久并历经周而复始分分合合的历史中生养至期颐之龄?而又在西人大举入侵时顿陷崩溃与毁灭?这似是类于“成也萧何败萧何”之事。中华民族之“德性”是其“优越的生存本能,一种新奇的、超自然的、非凡的活力”,“他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这一“德性”,正如书中“猪”“狗”之说,“狗往往喜欢咬弄猪,而猪只能报之为‘唔嗯’”“他甚至竟或愿意变成一只真正的猪,因为它的生活实在够舒服。所以也不致羡慕狗……他唯一所巴望的是:狗不要来纠缠他,好让他独个儿自在着”。中国倒希望独个儿自在着,倘若说西人能予中国以缓步使之自在发展,中国必是遵于自然继续温和而极缓地平静呼吸着。但历史车轮驶过一地,碾过一方,怎会忽略了庞然中国。非洲原始部落尚不得置身其外,当哥伦布的历史之船驶向非洲土地,这既是原始部落人民深重灾难的开始,也是历史所赐予的考验。而中国如此耀眼于东方,又如何能逃脱历史的磨难呢?幸而吾国因民族庞大、幅员辽阔,方勉勉强强躲过覆灭之灾。

而民族“德性”,如书中所说,中国人则有“圆熟”、“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拣其一似皆非积极优秀,甚乃为消极恶性,然失其一者,似又非为真正之中国人。大多生长于欧美各国的华裔人士,虽有黄种样貌、中国血统,但其价值观念、内里品性表现于其行事作风当中却是完全西式的。细究此等德性,其中可寻偏于自然之影子,模糊而矛盾多样,却又是无可言说的和谐。正如中国人烹饪时常说的盐适量、水少许、火候一定,并无西人几克、几分、几度之精确考究,但偏偏中国人更善于烹调且美食如许。中国人因之德性模糊而矛盾多样,他便欲求心的地位,而不复虚劳以争取不可达到之目的,由此便显“圆熟”,他会循规蹈矩地行走、脚踏实地地劳务,前方有旗帜鲜明,他便知那正是他该走的路,而冒险进取则少有出现在其头脑中。于是,他还会了“忍耐”,因其要如虔诚教徒般行走、劳务,故此他又“保守”,同时这也使其能包容任何的边境异族,甚至神奇地吸收融汇,正如大海所能兼容并蓄纷繁杂乱之水生动植物。如此种种,似乎冥冥之中受着某种力量的牵引,中国人生就了古怪而和谐的诸多“德性”。

如此说来,中国人之德性似又使其成为可爱又可恨之人。则对待诸如民族“劣根性”问题,实应慎重,中华民族之绵延流长与此等“德性”休戚相关,关于此等“德性”,不可否认其中确存劣等之可能,怕只怕揭其坏絮之皮便可显其优良之内。正如书中所言:“有时他的祖系自尊心理占了优越,而正当的自尊心理与无意义的古热,只隔着一线之差,则甚危险。有时他的羞耻本能占了优势,而真切的革新愿望与肤浅的摩登崇拜,又只隔着一线之差,当亦不妥。要避免此等矛盾,确乎非是轻易之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8318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