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负责表现。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以保证文章的规范性和流畅性。想了解总结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一些范文示例。
地理课说课稿篇一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能初步运用于实际,进行简单的互动探究。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课一开始,教师展示黄川草莓图片和相关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展示出本节学习目标,做到“心里有数”,这样利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整节课,共设置了三个教学内容,内容链接上有序、紧实而无杂乱,显示了教师较为扎实的“基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多媒体没用上,但学生表现较为突出,表现能力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利于师生间的互动。
整节课在讲解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链接上教师运用的言语较为合情合理合时,拿捏的尺寸恰当而又不罗嗦,这显示了教师良好的基本功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值得肯定。
整节课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知识的部分较多,一利于学生进行识记和理解知识点,二是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3分钟速记,起到对重难点的掌握和识记,是好的。
本节课一大特色是教师讲解得清晰明了、透彻,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步步推进,层层解剖。
总之,教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董老师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很强,用语简洁、准确、清晰、规范,制作的课件生动、形象,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地理课说课稿篇二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第一课时,“东南亚”是我们开始学习的一个分区,是世界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亚洲”的深入,是帮助学生“走近国家”的基础。
《东南亚》一节教材,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和城市分布、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本节教材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教材利用“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的地形”、“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几幅图和对应的活动,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特别突出了东南亚处于海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众多地处热带的临海国和岛国,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气候,进而影响到东南亚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教材在介绍了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地区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几点: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读图能力;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
重点:是东南亚的位置、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运交通上的地理意义。
难点:是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学生提出疑问,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图的习惯和能力,图文结合。
2.思:即思考,通过学生提问启发,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各小组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1.学生阅读课本,并小组质疑。
2.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的东南亚景观图片和气候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新授课。
知识储备,复习测评。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同时归纳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为学习东南亚提供学习方法。
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地理课说课稿篇三
本学年我参加了xx市中小学xx教育网上学习,选修了其中的《地理评课实例分析》,认真学习了课程知识及参与了学员之间的互相讨论后,我对地理评课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总结下来,可以分为八个角度。
这里的从教学标准的角度进行评课,包含三重涵义。
一重是从比教材高一个级别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来评课,一重是从执教教师制定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来评课,还有一重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评课堂教学目标本身。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进行评课,着眼点比较高,要求评课者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比较熟悉,能够将执教者的实际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想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评课,我们在听课时候最好先看看有关的课程标准,在评课的时候最好读一下有关的课程标准,让参加评课的老师有所共鸣,因为老师们不会把课程标准背下来的,需要提示的。
一般情况下,执教教师不会照搬照抄课程标准来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往往根据课程标准、自己的学生状况、自己的教学环境、自己对教学资源的组合、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来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这也是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表现。
如果是听有准备的公开课、展示课,执教教师一般备有写明具体教学目标的教案,评课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一、二、三来组织自己的评课思路,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评课。这样的评课,使执教教师回到自己执教的起点,回头一看,登高一看,会豁然开朗的。
如果有的执教老师事先没有准备教学目标,评课老师也可以请执教教师先谈一谈,让大家明白执教老师的意图,便于大家沟通。
比如,必修2中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是一堂家常课,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目标。我们就需要去查一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看看这一堂课是怎样处理教材的。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课,我觉得在实践中,是大部分场合、大部分地理老师评课时切入的角度。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课,首先就是评教材的处理;然后是评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具体材料和教师的具体表述。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进行评课,评课时的题目可大可小,评课时的话语可多可少,评课的时间可长可短,评课的空间比较大、自由度比较高。
特别在教学有难度、内容有深度、表述有争议的时候,对教学内容的评课,往往能引起共鸣或者讨论。这个时候,评课者对“科学性”“学科性”的把握就要起作用了。
大多数同行教师的评课,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在地理知识和技能问题上进行研讨,对执教教师、参加评课的教师无疑是有利于专业发展的。
评课的.时候,也可以从教学的组织角度来评课。
过去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组织比较简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在上面讲,以讲台中心;学生坐在下面听,一行、一排成秧田式;教师一般是以教材或者地图为教学内容,以板书、板画、板图来串联教学过程。
现在的学生不一样了,不是“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年代了;现在的地理信息传播的方式不一样了,现在的教学手段、演示技术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教学的组织角度,主要就是看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法。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实施方法是否有序、灵活,都是值得细细举例说明的。
教学组织得如何,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如何、“配合”得如何,既是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也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外在表现。
在听课过程中,我是很注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看教师的教学组织的。我特别反对事先“排练”过的教学组织,因为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映教师能力、智慧、创造力的课堂教学,而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表演”。
评课的时候,还可以从教学技术角度进行评课。
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多媒体教学能力,普遍具有信息技术能力。有的还懂得利用虚拟地球、网上地图等工具,扩充了地理资源,使高中地理教学的空间大大拓展,也使地理事实的空间性、时间性比以往得到了更好的展示,使地理思维的综合性、比较性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从教学技术的角度进行评课,要看新颖性,更重要应该看有效性,要看经济性。这个经济性,不是说省钱的经济性,而是说教学上的经济性。看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不是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看是否使得难点、重点教学内容变得容易解决了,看是否使得教学效益增加了。
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也改变了,许多教室有了大屏幕,许多老师制作了课件,地理课堂教学技术的确和以前不同了,技术已经影响和改变着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关注这个角度。
评课的第五个角度,是从教学效果角度进行评课。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如果一堂地理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其它的教学目标、组织、技术等等,就谈不上好了。
但是从地理教学效果切入进行评课,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从哪里去看、怎样去看教学效果如何?看出教学效果如何,才能评论教学效果如何。
如何看地理教学效果呢?
一种是看集体或者个人的当堂地理测验、或者地理测试的效果,如果有测验或者测试,当然可以看出效果。
一种是看教学效率,在40分钟里面,教学容量如何、预定目标是否完成。
一种是看学生的集体反映,思维是否积极、气氛是否活跃。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进行评课。
每个老师在教学上都会有所长有所短的,在教学中有的老师的心情也会跌宕起伏。第一年的青年教师,也有他们的朝气和锐气。
尤其是进行公开教学或者展示教学的老师,一般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一般总是有一些新鲜的招数给人以眼目一新。
如果这种新鲜的招数能够促进教学、提高效果,那就是“亮点”了。
出现了“亮点”,评课的老师就应该抓住,通过评议使得“亮点”光大,使同行们得以借鉴。
评课的角度还很多,比较容易切入的角度是评教学环节。
一般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环节可以分为:引入、新课、读图用图引起的教学高潮、巩固训练、小结作业五个环节。
比如从某一环节去评课,从“引入”环节入手,也可以评出很多。至少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新教师、中青年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公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有时候还要比一比课堂教学基本功。其实,我们评课时完全也可以从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角度切入进行评课。
一般的中学教师的基本功,有共通的地方。如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板书等等。
地理老师还有自己的基本功,那就是地图能力。地图能力中有板图能力、读图能力,还有指图能力。
以上不同的评课角度,并不是全部的、全方位的角度,只是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视角。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切入,比如教学方法。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评课,可以深入一些;从多个角度切入,可以全面一些。千万不要一个人八个角度一起来评,搞成一言堂,全被你一个人说完了,没有研讨的氛围,也没有意思了!我们地理老师大家是同行,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评课,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
至于如何看一堂好的地理课,一堂好的地理课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很难说的。说好,说几分好;说不好,几分不好,很难笼统下个结论。教研员给别人打个分,也只是教研员的个人标准,而且往往是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比较的结果。其实,适合这个老师、适合这个班级、适合这个教学内容才是“好”的。
最后,借用一个高级地理教师的评课语录来结束我的论文:虚拟一个评课思路;多评细节少下论断;设身处地提出问题;科学性问题不放过;鼓励为主批评为辅;适当比喻幽默调侃;总结得失有所提升。不轻易写评语;实事求是写评语;根据评价表项目写评语;根据评课意见写评语;根据课的类型写评语;根据教学特点写评语;根据研究课题写评语;多赏花少摘刺“但是”里面有鼓励。
地理课说课稿篇四
本次教学活动中,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区域地理——中亚”部分内容进行同课异构的课程设计,并选取了金山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现场教学。有幸参与旁听后,我发现两位老师在内容的选取,教材的处理,课堂组织方式,以及学生的引导等方面都存在着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
在内容选择与教材处理方面,两位老师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是课堂知识点安排的方面又有共同点,可以很清楚两位老师都基于全国卷的问题组织形式进行课程知识的处理,注重围绕一个核心要素多方面设置问题并着重探究地理规律与地理特征成因。
林老师主要选取“中亚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对农业活动的影响”两个知识点,结合常见的区域地理考察方式,包括气候类型与地理位置,降水分布与水汽来源,地形特征描述,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描述,盐度等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将知识点整合成探究活动。在课程设计中,选取自然环境三个重要组成因素——地形、气候、河湖,重点针对中亚地区典型地理事物——内陆湖进行深挖,由表及里,从特征到成因再到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拓展。注重区域地理整体性分析,尤其重视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表象特征的成因分析,着重强化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提取信息能力。
郭老师主要选取“地理位置特征和范围”和“地形”两个知识点,主干知识不多,但是每一个点的处理很细致。通过学案式的安排,将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行细化和建构,给学生提供了详细且富含条理性的思维模板。在课程设计中,重点强调全面化,细致化。以中亚为背景将每一个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结合图像、题目进行细化理解。并以中亚区域定位为切入点,回顾了三种常见的区域定位方法。而对于地形更是从特征描述,细致到结合特殊地形成因,比如沙漠(丘)地貌成因,细致到微观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如沙漠对气候的影响等。着重学生知识的建构与思维模板的建立。
总体上,两位老师在课堂组织上都很重视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与启发式教学,但具体落实又有所差异。
林老师没有采用学案,但是问题设计着重承接性以及引导性,层层递进,逐步深挖,往往上一个问题就引出下一个探究活动的背景。而在引导的时候点到即止,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思考空间,思维量充足,而在答题训练的时候非常重视答题思路的引导,并细致地纠正学生存在的思维误区。总体上达到了新课标理念里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一要求。
郭老师采用学案,将课程里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罗列、挖空,结合相关的题目,图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成答题模板的建构,结合相关的题目与背景资料,将思维模板进行活用,引导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
总结两节课,获益良多,林老师将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整体性以及区域特征成因分析糅合在问题探究的处理形式很值得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而郭老师对于思维模板的建构对于复习课的知识点整合很有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学生的主体不同,该次同课异构主要是面向金山中学的学生,与面上的学生学情不同,所以在具体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学情进行调整,增加更多背景材料,延长思维时间,细化引导问题的设置,由更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
地理课说课稿篇五
9月中旬,为了加强“学案式”导学的应用力度,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促进与交流,把学案式导学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校举办了“学案式”导学示范课活动,今天上午听了刘海燕老师的《中国的交通》,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出来供同行们思考。
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突出重难点,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积极参与到学案式导学的学习讨论之中。
2.严格按照“学案式”导学的五个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授课,能够调动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课堂预习交流有充分的准备,合作探究讨论激烈;课堂点拨当中积极与学生交流。
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
教师在处理教学最后的几分钟稍微有些紧迫,在进行合作探究第三题的时候,学生回答的个数较少,虽然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进行完了这节课,但是习题部分没有进行处理,略感遗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时间的安排,在学案式导学的课堂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地理课说课稿篇六
“海陆变迁”一课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第一节对地球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明白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
(二)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教材首先运用实例揭示地形的沧桑变化,指出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接着利用大陆漂移的过程、六大板块示意图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形象生动地演绎地球的变化。
学生刚刚学习了“大洲和大洋”,知道了七大洲四大洋分布概况和世界主要的山脉分布,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方法的运用。
(一)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发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初一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难点:大陆漂移,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我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我选择以下的教法学法:
教法:故事导入情景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交流展示法。
(一)故事导入,讲故事辨别真伪,从而引出课题《海陆的变迁》。
(二)新知探究。
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陆的变化,并根据所出示的三组图片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并强调人类的活动对地貌的改变非常微小。
承转:海陆在变迁曾经有人发现了吗?他是怎样发现的呢?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魏格纳生病时的偶然发现。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轮廓非常吻合,魏格纳受到启发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接着我再播放课件点击大陆漂移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
1、两亿年前的地球有几块大陆?
2、6500万年前这块大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现在地球的海陆轮廓如何?
4、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的变化趋势如何?
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
正确的论断需要科学的依据来支持。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该假说成立?教师利用道具模拟演示,引导学生得出三个有力的证据——轮廓相似、有相似的古底层、有相同的陆地生物,证明大陆漂移说是成立的。引导学生认知魏格纳在科学探索之路,并学习他的毅力和勇气,渗透情感目标。
承转:许多地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板块构造学说。
这部分内容我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我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自学教材“板块的运动”框题,归纳总结板块学说的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备好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和描好的六大板块轮廓图,组织学生进行六大板块的剪图拼图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描、剪、拼的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最后问各小组:在“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看图交流,明确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第二步不仅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有关,世界上许多地理现象的形成也和板块运动有关。指导学生读课本图“红海东非大裂谷分布图”“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分布图”,并让学生代表利用道具演示(板块相对运动拱起成山,相背运动分裂成海),引导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
1、红海的面积为什么在不断扩大?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2、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
3、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碰撞挤压地表会发生什么变化?
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沧海桑田的漫长历程瞬间演示,将地表事物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形成同时呈现,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板块运动如何引起海陆变迁。
(三)拓展延伸。
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地震带来的灾难及怎样逃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这样安排的:
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和分布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我在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板块学说的主要理论。
(五)巩固练习(随学随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板书设计是条框式,简单明了,条理清楚,教师边讲解边板书便于学生巩固掌握。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和基础的不同,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针对学有余力并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
地理课说课稿篇七
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多月了,我又参照地理课程标准重新回顾了这段时间的地理教学。这段时间的地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了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地理课的开展紧扣“学议导练”模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就如何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讲”的有效性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地理课堂。初中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地理知识十分的多。如“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啊”、“为何冬季白天时间短”、“潍坊夏季为什么吹东南风”等等,我们能够适时引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增进他们对于某些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学到温带季风气候的时候,学生不明白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的区别,适时引用生活中他们对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感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地理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应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讲究教学的实效性,不能不提到数学课堂中两个非常有价值的要素:学生间的差异和学生的错误。
我们常常把某些学生看成是“差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不捣乱就好。其实有些时候,适时的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差学生”去解答,再给以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起码会将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认真的巩固。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别,注重整体,提升能力才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要善待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些错误是有共性的,学生也许会因这些错误而增进对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学习欧洲气候,在问到欧洲气候海洋性明显的原因时,七班姜永琪回答时将北大西洋暖流划分到了“海陆因素”,其他同学补充时能够指出错误但解释不了原因。碰到这这种出了初中教学范围的问题,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合理把握形象解释。如果就此放过,会让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知识点留下猜疑。不利于整体知识的掌控。
地理课说课稿篇八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夏炜老师: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新梅老师: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周玉霞老师:指教《西亚》她流利的普通话,潇洒的表情,渊博的知识,高效的调控,使课堂锦上添花。她设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靠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学。建议风趣幽默。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
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地理课说课稿篇九
本课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
1、编者思路:
(1)教材前后联系: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
b、地形特征。
c、气候特征。
(2)教学难点:
a、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b、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学会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利用学生对日本的熟悉,引导其自主探究,关键问题“引而不发”,不用成熟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是有意义的。
c、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教学前要求学生先去搜集有关日本的资料,事先对日本有一定的印象。
[日本映象]。
倾听、感受、思想。
培养学生独立积极搜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思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过渡讲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日本”了解一下这个国家自然环境。出示日本自然地理结构图。
[讲述]。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了解一下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情境创设]。
利用日本地形图找出的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______岛、_____岛、_____岛、______岛等四大岛屿以及附近的小岛组成,东临洋,西临海。
日本的纬度位置是。
你会自己分析英国的地理位置吗?
[组织学生交流]。
以“牛刀小试”的形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通过设问:“结合日本国土形状,你能从上面的表格用简短语言概括日本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
强调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人口密度大。
设问:“有人认为:火山、地震是上天对日本人发动二战的报应,对吗?”
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
出示地形示意图让学生有个形象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读图,完成相应的练习。
设问:“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
[设情境,学生讨论]。
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
学生比较“大陆性特征和海洋性特征的含义?”
[复习小结]。
出示本课思路分析结构图。
[练习巩固]。
课本:
调查身边的日本事物。
思考:假如你是日本首相,依据日本自然条件你会如何发展日本的经济?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依据最新的课程标准,我将通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五说”来进行阐述。
首先,是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教材以一系列的设问入手,能够引起学生想要探索的兴趣。讲述了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关系,使得学生知道地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本节课对学生以后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否感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考虑到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欠缺,我将制定以下的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学习地理的意义,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来说一下学生: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然科学这门课程中接触过一定的地理知识,相对来说还是对地理比较感兴趣的。但他们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整体认识,在上课中比较随便,在学习方法上更加欠缺。加上这个年龄段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这一特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启思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问题启思等教学方法,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教学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学。教师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本着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积极探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的思路是:创设情境——问题启思、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一)创设情景、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是这样课堂导入的:(播放一张蓝猫的卡通图片并给以录音)提出一系列地理问题:如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从而引入第一标题——揭示地理之谜。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配音创设情境,设计疑问,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问题启思、合作探究。
让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疑惑不解的问题。归纳这些问题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从而引出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在学习这三小标题的内容是,结合讨论活动题中图片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教师提出一些相应方面的地理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方面列举一些其他的地理知识的例子。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的讲解、补充、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拓宽知识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做到启而不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
(三)归纳总结。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虽然有些问题现在还不能很好的解释,但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锋与天气。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锋与天气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并可以联系具体的天气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
冷暖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与什么天气现象有关,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锋面的定义。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把握与锋相关的基础概念,我会进一步提问: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2.锋的分类。
对于锋的分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重点让学生把握分类的标准——按照主导地位的不同,能够说出锋的分类即可。
3.冷锋及其影响。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冷锋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过程。通过画示意图以及播放冷锋过境的动画,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什么是冷锋?
(2)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3)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4)过境后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老师向学生讲授冷锋的构成要素和冷锋的基本形成过程。然后着重强调的是冷锋的降水区域和移动方向。最后由老师总结出冷锋过境前中变化情况的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冷锋过境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能够使得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最后在通过表格的方式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巩固。
我会提出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得出: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设计意图】能够将学生实际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需要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归案概括的能力。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二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台湾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分析省级区域特征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爱国热情的重要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重点。
1、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依据:由于地理位置是分析自然地理特征的关键,而自然地理特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节课学生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依据: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也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的一个难点。
前几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地理概论的相关知识,而对区域地理特征,学生尚有较强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另外,通过一个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利用图形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分析方法来思考问题。
为了突出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采用“读(看)——议——讲”结合法、读图讨论法等。
本课中,我大体从以下两方面来渗透学法:首先,针对初中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这一生理特点,我以活动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其次,鼓励学生从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导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以阿里山图片为背景,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提问)阿里山在什么地方?(答)台湾。
(讲述)阿里山只是台湾省众多美丽风景中一个,台湾省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丰富的资源,被称为我国的宝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一起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依据:《阿里山的姑娘》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利用美丽的阿里山引入台湾,便于开展教学。
整个教学类容安排以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明确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1、投影“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完成在图中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
2、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________穿过中南部,地跨_____带和___带。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_________,北临____,东临_______,南临_____,西隔________与________相望。
范围主体是台湾岛,此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3.6万平方千米。
3、投影“台湾——中国神圣领土”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计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各相距多少公里?
二、自然地理环境。
1、采用的学习模式是投影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图,由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分布特点。
2、教师对难点问题设问,引起学生思考重视,如地形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3、穿插“阿里山”与“玉山”等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操。
地形:以____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__部,地势__低__高地壳运动较活跃,多_____。
河流:河流水流,____丰富。最大河流是_______最大湖泊是_____。
自然资源:深林资源、农作物、矿产、水产和海盐。
三、发展中的经济。
(合作探究)读“台湾岛交通及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思考:1、说出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和铁路线的分布特点。2、台湾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为基本特色,试从地理位置加以分析。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分析地形、地理位置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人口与城市。
这一部分内容简单,直接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五、小结。
由于时间问题,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口述知识结构,对重点问题进行复述。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八)年级第章第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区域地理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本节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促于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为学好(区域地理)高中地理知识,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与地图的知识,能初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利用文字、图像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观测、实验、调查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地理事物,积累地理表象;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或成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交流表达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注意活动)。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我们知道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激励竞争教学法(2)问题探究法(3)合作讨论法(4)趣味教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内容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激情导入2.讲授新课3.课堂小结4.板书设计5.布置作业。
各位评委,本节课,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做到了教师有意沉下去,学生激情浮上来,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四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板块运动学说”是“海陆变迁”这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六大板块与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3、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不断探究的学习态度。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设问:地震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片,视觉冲击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认识六大板块。
教师ppt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六大板块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设计意图:通过御用地图展开讲解,能够提升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
2、板块运动。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代表什么样的运动?
(2)这些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山脉。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拉伸使地表发生断裂,易形成海洋和裂谷,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碰撞使地表隆起抬升,易形成山脉,例如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
设计意图:通过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的对比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理解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建立起地理分析的思维。
3、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分组讨论并展示。
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板块运动和火山地震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内部较稳定,边界较活跃。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
教师总结: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介绍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课后请同学预测地中海和红海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五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1、说导入: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说新课教学: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六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一章中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影响》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说起、阐述我的教学观和教学设计。
首先我对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自然、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传统地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教材选取了民居、服饰、饮食三种,因为它们既可以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又能给学生直观感受,同是时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自然环境深深影响着文化的起源和兴衰。这一部分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归结,又是学习区域特征和差异的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主要的民居形式;了解主要少数主要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了解我国主要地方菜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了解,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依据课标和本课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
由于初一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将各种地理要素综合在一起分析得出结论比较困难。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待进一步培养,所以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
那就要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无定法,以学定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课学生宜采用地理观察法、分析综合法、对比分析、读图思考法,自主探究来进行学习。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需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新课程倡导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何在本课中渗透学法呢?
第一,运用地理图像。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重要载体。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地理事物,对地理图像、地理事物进行理解、想像、分析,利用景观图片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
第二,在合作中相互启发。通过对主要民居形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学习。
第三,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观察,地理比较,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和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方法,需要有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实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我选取的主要教学手段有:利用课本景观图、地理图册有关景观图、地理填充图册、师生收集的资料和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作适当修改后为我所用。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能将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显示在屏幕上,利用丰富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地理问题。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是充分挖掘这些地理图像图表资料的功能和内涵,灵活选取和利用,服务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现地理教学特色。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出,在学生困惑与思维的障碍处予以启发,在学生思维困顿与卡壳处相机点拨,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愤启悱发,举一反三”。
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识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需要,在本课中,我将采用图像导学、问题启发、合作讨论等相结合的教法,以合作讨论为主,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法。
学法、教学手段、教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学法是核心,是基础,教法、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的。
下面叙述我设计的一个教学片断:
学习民居活动设计。
1、播放有关我国主要民居形式的视频和景观图片,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让学生要展示图片,可以表演,可以举出例子,重点要求说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教师小结,利用课件补充学生未讲到的,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
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开放过程。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得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真正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焕发出活力!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紧紧围绕地球运动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进行学习,而昼夜交替则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它对我们以后学习时差和昼夜长短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且,学生对昼夜交替的学习有利于透过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规律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解释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想象。
(2)能够读图判读晨昏线,并能够运用晨昏线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挂图解释昼夜现象,运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运用教学挂图分析晨昏线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本质性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
1。重点:晨昏线的判读和特征及运用。
2。难点:晨昏线的判别和特点。
3。重点、难点确立依据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晨昏线特征的运用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运用之一。
根据本节内容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根据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运用教学挂图,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晨昏线的特征,同时辅以情景创设,采用设问式教学方法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主动去理解知识,运用学习成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地球仪,地图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一些小问题 (如在同一时间里,为什么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
本节课程教学我将从导入、新课教学、两个环节进行。
我的时间分配如下,新课导入三分钟,新课教学十九分钟,总结一分钟。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因此我通过生活中的白天黑夜引出昼夜现象,再指出日复一日白天黑夜往复交替的事实,从而引出昼夜交替现象。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明确关系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现象呢?),为了实现学生由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到从空间上进行地理规律的分析的思维角度转变,我写一副对联(人间豪杰立地顶天,天外来客俯视星河)来对学生作出引导,通过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宇宙空间角度来认识昼夜现象,点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概念,并明确这是由太阳和地球双方的特性决定的。接下来通过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再指出相对于静态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则是动态的,让学生明确昼夜交替是在昼夜现象的而基础上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
2。步步引导,合理过度
在上面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通过生活中日复一日的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得出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这里的一日是指太阳日(24小时),在这里要强调我们的研究对象为地球和太阳,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所以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再指出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3。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让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指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在这里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挂图形象直观的出分界线在空间上表现为一个圈。再指出,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构成的,通过生活中清晨日出和黄昏日落的自然下现象引导出晨昏线的判读方法,即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分界线为昏线。在这里要强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通过教学挂图来分析晨昏线的特征,针对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的这个特点,以赤道为例补充说明球体上大圆的知识点。在特点中重点强调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六点,昏线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十八点,并指出这点在以后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以及将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即可得出,作简要解释即可。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比较简略,易于突出重点,有利与学生对重点知识把握,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八
《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指出其领土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理解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提升了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美国的领土组成和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比较。
分析美国在工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教训。
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说学法: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的引导者,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
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本课:出示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继续提问:同学们对美国知道多少呢?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让学生自读课文内容,把自认为重点的知识划下来。然后让同学们学生回答美国国旗的名称、星区和条纹区的含义。
美国领土由本土48个州和1个特区、2个海外构成。
学生自读教材内容,通过读统计图分析、讨论、总结的方式思考: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怎么样?可以从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角度进行思考。
学生归纳自己的观点,教师补充:美国的经济概况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内的工农业总产值,二是对外贸易。三个要点:一是工农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对外贸易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三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通过教师讲解,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
一方面是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美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介绍美国“夕阳工业”与新兴工业的竞争状态,指出美国的三大工业区。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美国的农业和工业情况,并对美国的地理位置进行了了解。请同学们课后搜集美国的相关资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地理课说课稿篇十九
1、说地位和作用:
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边疆地区,它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自然资源丰富;新疆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和农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新疆作为案例有鲜明的代表性。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疆自然环境特点,能绘制新疆“三山夹两盆”简图;。
(2)会运用地图描述新疆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得出其制约因素——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新疆地形与城市分布图、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和有关材料,师生一起绘指制新疆“三山夹两盆”简图,让学生理解新疆的自然条件及其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协调观念。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山夹两盆”地形特点及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难点:
(2)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树立人地协调和哥持续发展观念。
1、本课运用读图分析法、讲解法、绘图法、启发式教学法。
2、教学突破:
(1)对于“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色:运用板图使学生加深印象,借“疆”字巧记。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讨论法等。
1、说导入:以“羊肉串”导入,直接明了。
2、说小结:较简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说板书设计: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本人的设计思路:动脑筋精心设计,尽量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从温故知新中学习,减少学生负担;想办法突破教学重难点,另外还查找较多的资料,相比较而言,学生准备不是很充分,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和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所以以后还要从放手让学生积极查找资料,主动学习方面,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效果较好,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顺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美中不足之处:学生胆子较小,回答问题没有平时积极踊跃。
地理课说课稿篇二十
此次出课正赶上高一地理总复习期间,第二轮综合复习基本,马上就要会考了,在会考考纲中有明显的规定,读图分析题占30分,以中等难度为主,属于知识的灵活运用。有必要将学生掌握得并不太好的内容综合复习一下,特制定了本课题。知识点涉及地图的定向、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但容量大,而且效果好。
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图,地图的定向属于初中地理的内容,但有不少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另外这部分知识也是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知识,有必要进行复习,日照图的判读,是高中地理上册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必有的内容,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会考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判读等压线图,在图上判断高、低压中心;空气运动方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等。气候类型图的判读也是会考的考点之一。因此,我将日照图的判读和等值线图的判读及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重点;将等压线图的判读和日照图的判读定为本课的难点。
由于是专题复习课,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括起来,形成方法。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一)地图的定向。
采用三个练习题,让学生总地图定向的方法,教师及时总,概括出地图定向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向;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定向,同一条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同一条纬线表示东西方法。
(二)日照图的判读。
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利用本人依自己思路制作的课件,讲清日照图的类型,然后让学生判断各种日照图中的晨昏线、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情况,最后总出日照图的读图要点:晨昏线的判断依地球自转而定,地方时的判断应在赤道上进行(日出6时,日落18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判定应掌握计算的方法。昼长情况应看该点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提高效率。
(三)等值线图的判读。
从等高线入手,带出等压线,重点落在等压线图的判读上,引导学生判断高、低压中心、天气状况、风向和风力的大小;温带气旋中锋面的判断及锋面天气的判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多说多写多做。
(四)气候类型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图的判读应抓住基础知识,气候类型的分类和特点。具体区分时应掌握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判断,然后总方法,辅以练习。
这是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课,我觉得应该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及时将素材积累起来,形成备课素材库,以备后用。同一学科应制作本学科的网页,收集各单元、各章节的素材,积累起来,形成一种共享资源。同时,为本课题的题做好准备工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8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