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我们应该追求高效的时间利用,而不是单纯追求多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总结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一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位置、范围和首都。
(1)位于我国的西南面,属于南亚,也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濒临水域;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3)主要邻国:东北部:中国、尼泊尔、不丹;东部:缅甸和孟加拉国;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隔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
(5)人种:主要为白色和黑色人种。
(6)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有人预测印度在本世纪中叶将会超过中国,称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7)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8)首都:新德里。
2、自然环境:
1、主要地形区: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2、主要地形及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3、主要河流:恒河,从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被印度人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
二、水旱灾害频繁。
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雨季为6月至9月,旱季为10月到次年5月)为主,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绿色革命:由于人口增长太快,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60年代后,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3、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4、水稻、小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较少的高原山区。
5、主要经济作物:黄麻、棉花和茶叶等。
三、发展中的工业。
1、主要矿产资源:煤、铁、锰。
2、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产地,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点:新德里:首都;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最大的城市;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最大的港口;班加罗尔:印度软件工业中心。
4、工业特点——发展中的工业。
独立后在原有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的基础上,发展起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高新技术产业如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备注:读图掌握印度主要濒临水域,邻国、地形区、河流和城市。
课后练习。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
b.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
c.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之一是英语普及。
d.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2/3的业务。
解析: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软件大国,其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印度每年承包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产业约占全球软件外包的2/3。
答案:d。
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a.加尔各答b.孟买c.新德里d.班加罗尔。
解析:加尔各答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班加罗尔是印度新兴的工业中心。
答案:b。
印度容易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西南季风的影响。
d.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解析: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答案:c。
印度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师过渡:那么运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1.说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五个学习活动揭示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金锁链条件”以及日地距离、地球体积质量大小、公转自转的周期的长短对“金锁链条件”形成的影响。
(2)、情境教学法:展示太阳系运动示意图,让学生从地球的形状、运动特征分析得出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图表探究:学生通过阅读“太阳系的行星基本数据”和“太阳系示意图”分析“金锁链条件”的形成。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合作探究:课前收集有关行星的基本数据、环境特征以及地球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分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过渡:下面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我直接切入主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自转公转的运动示意图(上堂课已经阅读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行星的形状、运动特征,能否发光发热,分析归纳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样,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生命物质存在需要哪些基本的条件呢?展示南北两极白雪皑皑的景观图片、高大雪山的图片、热带沙漠地区干旱的景观图片、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前面三张图片与中纬度湿润的沿海平原景观相比较,同学们觉得造成景观迥异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通过观察、读图分析比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三个“金锁链条件”的结论。
活动三:展示地球宇宙环境中太阳的稳定性、安全性的材料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运行轨道特点,让学生共同讨论:
1、假如太阳光照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2、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运动有什么特点?对地球上生命形成有什么影响?
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归纳得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辐射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
活动四:阅读太阳系行星基本数据表,小组通过数据对比讨论分析:
1、地球的体积和质量(与水星、金星相比)对“金锁链条件”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2、如果日地距离太远或太近(与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相比),情况会怎么样?
4、如果地球人要“移民”到其它行星,你认为哪颗行星最合适?说明理由。(我先收集有关太阳系中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或卫星)。
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揭示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形成原因。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三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
(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本节配置了许多的“活动”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围绕相关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教学,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合作与探究、对比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将地理知识生活化,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及其商业网点布局和发展的影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2)学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培养学生参与城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
通过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资料、信息,采用多媒体演示手段通过各种图片资料,强化对学生的感受,更好地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根据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得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的各种图表,案例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料讨论,对比,分析并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1.导入新课:通过问卷调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新课讲授:要了解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就先跟学生们一起复习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再通过读图分析比较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通过补充知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衰》来分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对第二部分“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也是通过上面的顺序即先对商业网点相关知识作一下简要的提问,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交通条件对对商业网点密度,对商业网点位置,对集镇发展的影响。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依靠具体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对集镇发展的影响。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四
(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知识―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根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板书)二、农业生产与人口压力。
1、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不利。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引入)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之它的矿产资源丰富,印度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力条件,但由于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资源被大量掠夺,经济落后。只有在印度独立后,不仅农业得到了发展,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印度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板书)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提问)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对哪种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矿产资源)。
(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
目前,印度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总结: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畸形,只有采矿业、纺织业比较发达。独立后,印度重视培养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了民族工业。其中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印度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
(提问)印度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展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归纳(农矿产品与工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用表格表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引入)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另外三个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也可提问学生)。这四大古国创造的绚丽多彩的文明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但是在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遭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宣布独立,1950年才正式成立印度共和国。印度保留了很多古老的传统,比如它的饮食和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示)世界文明古国。
(牛―印度教)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玄奘到西天取经,目的地是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今天在印度第一大宗教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
(简要介绍印度是一个宗教复杂、民族众多的国家)。
(展示)印度地形图、印度气候类型图。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
(展示)(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于热带,光热充足)。
(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
(展示印度农业分布图及降水量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承转)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
(展示)印度粮食人口对比表。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
(教师总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印度。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探究活动。
利用课下时间收集资料,在课上任选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收集印度有关的资料,介绍印度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内容,办一个知识竞赛或表演。
2、讨论:人口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是什么?
3、上网收集印度与巴基斯坦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的原因,关注二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和中国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五
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 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 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 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 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4、 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归纳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主要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引入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六
本次说课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在必修1、2、3的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同时,本节又是学习必修2,3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可以说: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关于人地关系教学的转接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及体现。
教学难点: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知识目标:。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基本内涵;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利用地理过程图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及组织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去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1、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案例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如果将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会无从着手,但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2、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体会到,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会学习”。在学法的指导方面,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看图、读图以及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每一个主要知识点的教学,我都遵循: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理论的教学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复习知识:水循环的意义、大气环流的意义、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选取较浅的知识点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整体性的教学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
第一个教学目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内涵。
(1)利用93页的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2)阅读92页“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文章,并通过填空提问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3)通过92页案例1的分析,利用学生在生物课学到的有关生物循环的知识,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4)归纳小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二个教学目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阅读课本94页的文章,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有效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问题:a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利用课本95页的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b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c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样说明统一演化规律的?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书本96页案例3,阅读图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并利用一副地理事物联系图,将森林变化而出现的环境的整体相应发生变化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准确分析地理事物如何相互联系的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归纳总结的目的是点明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并强调学生注意掌握本节的重难点知识。
4知识迁移,拓展能力。
(1)利用西北内陆环境整体性表现比较突出的案例,利用地理事物联系图,使学生重新复习巩固新课内容—整体性的概念,并更加明确“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表现的内涵。
(2)阅读资料“以色列的沙漠奇迹”,回答下列问题:
a、以色列人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b、这个案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呼应了前面教材分析中提到的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关于人地关系教学的转接点,因为只有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所以我设计了这两道题目。为即将开始学习必修2做好伏笔。
5布置作业。
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
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b.地域差异。
c.地带性d.非地带性。
5、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七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第__章第__节,题目是________.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就教材、教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展示一下我的说课设计。首先说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
首先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整个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贯穿本节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来指导生产生活。
其次说说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有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原理性比较强。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图,减少文字叙述,主要是问了增强直观性,以减轻难度。这符合"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地理就是在地图上说理"的地理学科特色。
3、教材内容有较强的比较性且知识前后联系密切,可采用比较法教学。
4、学生在以前的知识中有相关知识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关认知。因此,教材内容对学生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5、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材选材的实用性原则。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如下三位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
分析:
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地理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及科研,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通过对本课中原理性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每节课教师都在这些方面对学生有积极期望,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学生会逐渐具备这些能力,并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根据对目标的确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内容的重难点。
重点是:
确立依据:1.这部分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现实生活联系特别密切。
2.涉及到知识较多而且比较难以综合。高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本节课问题时相对较弱。
难点是:
依据:1.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对高一学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较弱,难以理解。
2.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
以上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再说说教法和学法设计。
一、教学方法。
"以学定法"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按照问题去读图读书,先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独立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且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3.以地图为载体的情景教学法:对这节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插图,将其制成富有动感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变成简单直观的图像,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地图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线索,有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倡导"教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地理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本节课的学法指导如下:
1.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及图表。培养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学会知识迁移,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指导生产生活。
2.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包括图表、投影、视频等电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中所设计的教学法指导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法呢?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分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七个环节。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及建构主义中提到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他们都或多或少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些知识积累或生活认知"的理论,因此,我设计课前复习环节。提问的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助于课堂教学程序的随机调整。
二、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地理图片。创造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引入新客。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这样导入,可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授新课。
环节一:1、问题导学。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学生先自己完成问题。自己学会一部分知识,对重点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逐个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2、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刚才对学生自学情况的了解,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突破重点。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上认为:学生在每节课上课的前25分钟的时间,注意力最稳定。因此就在这段时间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在学生的自学及教师的点拨中,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逐渐到位。
环节二:1、教师出示问题。该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难点。
2、学生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并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每节课的后20分钟,学生注意力逐渐不稳定。可以设置讨论活动,在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突破,不会的学生逐渐学会,已经学会的学生在向其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了分析归纳、对比综合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四、巩固复习。
在对重难点都学习完之后,教师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巩固习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主动探索学习,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并让学生品尝到学会的滋味。
五、课堂小结。
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然后教师出示本节课知识体系。
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六、作业布置。
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体现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延伸巩固。选做题选择开放性的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说说板书设计,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书就是现在展示的这些。其余详细知识点在多媒体幻灯片上还有展示。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了说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问题导学、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地理图表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课程设计符合新课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特点,也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八
4、通过讲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
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
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
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
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归纳表格。
4、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对农业生产压力大。
对于工业生产与主要的城市,可以采用谈话讨论法,重点培养观察、分析“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的能力:
1、印度有哪些工业部门?
2、印度工业区主要分布何处?为什么?
3、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4、归纳表格。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印度景观图片;印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印度景观图片(也可为相应的投影片),这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第二节印度。
(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知识—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根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板书)二、农业生产与人口压力。
1、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不利。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开放性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修水库等等。
(板书)3、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归纳板书)。
【板书设计】。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关于“印度”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及其中心城市。
【教学难点】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发展的自然条件。
【教学用具】印度农作物分布图;矿产资源的分布与主要工业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之它的矿产资源丰富,印度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力条件,但由于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资源被大量掠夺,经济落后。只有在印度独立后,不仅农业得到了发展,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印度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板书)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提问)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对哪种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矿产资源)。
(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
(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
目前,印度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总结: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畸形,只有采矿业、纺织业比较发达。独立后,印度重视培养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了民族工业。其中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印度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
(提问)印度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展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
(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归纳(农矿产品与工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用表格表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归纳板书)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三个城市,确认这三个城市在图中的准确位置,展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简要介绍这三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城市。
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相关的印度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外,另外三个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也可提问学生)。这四大古国创造的绚丽多彩的文明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教师总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但是在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遭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47年宣布独立,1950年才正式成立印度共和国。印度保留了很多古老的传统,比如它的饮食和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示课件)世界文明古国。
(牛—印度教)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唐玄奘到西天取经,目的地是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今天在印度第一大宗教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
(简要介绍印度是一个宗教复杂、民族众多的国家)。
(课件展示)印度地形图、印度气候类型图。
(学生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
(课件展示)(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位于热带,光热充足)。
(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
(课件展示印度农业分布图及降水量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承转)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
(教师总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一、文明古国。
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农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
探究活动。
利用课下时间收集资料,在课上任选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收集印度有关的资料,介绍印度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内容,办一个知识竞赛或表演。
2、讨论:人口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是什么?
3、上网收集印度与巴基斯坦有关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的原因,关注二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和中国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九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水旱灾害和印度农业》,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七章第三节《印度》,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与人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知识,来分析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关系;接着讲述了印度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教材还安排了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及矿产分布图以及三处学生课堂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本节用意在于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能够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教材的这种安排,也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地阐明人地关系。
据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识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基本知识。
达到能够利用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理解南亚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要求,确定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的关系既为教学重点亦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故确定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把本课教学用一课时,关于印度的水旱灾害首先通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灾害的无情,接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讨论分析南亚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关于印度农业部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印度的年降水量与农业带的分布等,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让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首先是前提测评:复习印度人口特点及印度的地形特点?
接着请学生自读课文“水旱灾害频繁”,说说印度气候有何特点?板书。这一部分内容不多,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
下面师生共同总结: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
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害,利用图片与新闻,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灾害的无情,激发同情心。
印度人民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
但是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依然显得有些不足。是什么因素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那旱季与雨季的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和最少的月份相比要差多少?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频繁的水旱灾害呢?
请同学们读南亚季风图,比较分析1月、7月盛行风向有什么不同?西南季风对印度的降水有何影响?完成p38页的表,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变化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共同总结:我国也是季风气候,我国也同样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请结合我国的国情,讨论该如何治理印度的水旱灾害?大修水利工程,引导从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借鉴经验。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活动不稳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转承:印度的农业。
1.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人口众多,使得印度在20世纪上半叶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每年进口大量的粮食。20世纪60年代后,印度的粮食生产由不能自足到自给有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使粮食生产有这么大变化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通过启发式提问,安排了如下一系列小组讨论活动。
1.读资料“绿色革命”,说说它有什么意义?它对我们的家乡农业生产有什么启发?
2.通过对比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与地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说水稻和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量有什么关系?(通过展示师生共同总结。)。
3.接着通过讨论棉花、黄麻、茶叶的分布与地形、降水量的关系。在此,我把全班分成五组,请每一组同学讨论一种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结果。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居多,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的副食分肉食和素食两类,但是印度人不吃牛肉。
印度菜的一大特点就是糊状菜居多,而且还加以各种色素,因此常有黄的汤,绿的糊,红的泥。如果没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是很难习惯的。此外,无论在家庭还是餐馆,印度人认为生水是最好的饮料(建议最好煮沸),餐桌上总会有一杯凉水。
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压力大,经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样样都落后的,大力发展科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开拓高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是发展中国家逐步赶上世界经济水平的最佳途径。请大家预习“发展中的工业”。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
1、概况:位置――亚洲南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十亿,居世界第二位。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
2、地形特点:自南向北明显的分为三部分: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气候特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4、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5、农业。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6、发展中的工业。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新德里:首教,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锋与天气。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锋与天气是《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节中第一部分的知识,主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锋、气旋与反气旋等常见的天气系统,并可以联系具体的天气现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说出气团与锋的概念,能够判断冷锋和暖锋;会说明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锋的组成与分类。
【难点】。
冷暖锋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通过分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思考诗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与什么天气现象有关,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锋面的定义。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能够把握与锋相关的基础概念,我会进一步提问:回忆冷暖气团的性质,想想冷暖气团相遇时会怎样运动?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冷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密度大而重,在锋面的下面;暖气团密度小而轻,在锋面的上面。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思维永远由问题开始”,在地理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课堂氛围,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与学的作用。
2.锋的分类。
对于锋的分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重点让学生把握分类的标准——按照主导地位的不同,能够说出锋的分类即可。
3.冷锋及其影响。
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冷锋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过程。通过画示意图以及播放冷锋过境的动画,讲解冷锋的锋面天气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1)什么是冷锋?
(2)过境前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气压、气温是怎样的?形成怎样的天气?
(3)过境时有哪些天气现象?
(4)过境后本地区受什么气团控制?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老师向学生讲授冷锋的构成要素和冷锋的基本形成过程。然后着重强调的是冷锋的降水区域和移动方向。最后由老师总结出冷锋过境前中变化情况的表格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冷锋过境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能够使得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最后在通过表格的方式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句】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对其进一步的巩固。
我会提出问题: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影响吗?
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得出: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设计意图】能够将学生实际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过渡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需要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
根据冷锋的学习思路,预习暖锋。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归案概括的能力。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我采用的是纲目式的板书,它能够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二
4、通过讲述印度独立前后的经济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了解印度工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的工业区。记住印度的主要城市。
5、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教学建议。
关于“印度”的教材分析。
印度是南亚面积和人口第一位的国家,所以其自然条件与南亚的差不多,为了避免重复,本节重点突出了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代印度的疆域与现在的印度疆域不同。为避免将地理课上成历史课,重点从古代印度的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物产、宗教与语言等方面阐述。
在“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主要侧重农产品的分布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对农业生产的压力,辩证的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于“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印度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明确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进而了解印度主要的城市。
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只有在独立后经济才有较快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
关于“印度”的教法建议。
印度是世界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世界文明古国,首先应使同学了解文明古国的含义,了解印度灿烂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资料进行演讲,或通过媒体资料介绍印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印度的近代历史状况,为后面经济发展打基础。
对于印度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部分,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读图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归纳表格。
4、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得出人口增长过快对农业生产压力大。
对于工业生产与主要的城市,可以采用谈话讨论法,重点培养观察、分析“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的能力:
1、印度有哪些工业部门?
2、印度工业区主要分布何处?为什么?
3、主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
4、归纳表格。
关于“印度”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
【教学难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印度景观图片;印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印度景观图片(也可为相应的投影片),这是哪个国家的?
(板书)第二节印度。
(提问)谈谈你对印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板书)。
一、世界文明古国。
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民族与宗教。
(引申提问)世界上的文明古国除了印度外,还有哪几个?大家知道这四个国家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课外知识—紧邻大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注意总结)农业—生活—交通。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光热(位于热带,光热充足)、水(降水适宜较好,多就涝灾少就旱灾)、土(土地肥沃,广阔的冲积平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提问,出示印度农业分布图)。
印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根据地图及所学内容分析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发展农业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农业生产与人口压力。
1、农业发展的条件:有利、不利。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提问)印度是个农业大国,但是粮食出口较少,请分析原因?
(出示印度人口增长曲线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人口增长太快,数量巨大,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取得的成果,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压力。
(引导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粮食的矛盾?(开放性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种田;提高单产;培育良种;修水库等等。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重点: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指导】老师:同学们打开地理地图册《南亚》这部分,找出南亚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并对这些地理要素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师提问】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北部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教师提问】在各个地形区内部地势起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印度主要包括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平地低地多,耕地面积广。
【教师提问】南亚的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备备为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典型。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
【重点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
shapemergeformat。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南亚主要有三条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思考探究】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四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失败之处。
1、运用与印度有关的图片配以解说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本意是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文本设计过于冗长,精彩部分不够突出,使效果不如预想。
2、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五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0°。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水文: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佛教-斯里兰卡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1.有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有: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六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第二软件国,仅次于美国)。
2.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第二大海港,人口最多城市(第一大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3.南亚地区在每年的3-5月出现热季,气温高达45℃以上,原因是什么?
此时夏季很少登陆,阴雨天少,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迅速升高,而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气流的南下,形成岛上特有的热季。
地理课印度说课稿篇十七
今天下午听了我们高一地理学科组郭老师在252班所授的课-----《河流地貌的发育》,让我获益匪浅,也引起我的一些感想。现就几点感受略为阐述。
首先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方面来把握制定教学目标,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学科特点和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重难点设计准确,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和新课标的要求是相符的。
其次能科学合理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质疑点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高,每一教学环节紧紧围绕目标,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第三、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熟悉的长江视频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同时注重地理模型、景观图片的运用设计,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我认为郭老师这一节课有这么几个亮点:
1、注重落实。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很重要。郭老师能够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后及时批阅导学案,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以及存在的困惑,从而很好的了解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使得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通过对自主学习知识的订正和学生的质疑点拨,使每位学生都能对本节教学内容有了清晰的梳理;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地理模型、图片、演示视频等多种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从而使学生对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有了明确的认识;最后又通过思维导图和巩固练习,进行归纳提高,从而使本节内容得到进一步落实。
2、学科味浓。这节课一方面体现了直观性强的特点,河流地貌本身就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教学中郭老师能够充分运用地理模型、河流地貌发育过程的演示视频、相关图片,设计了“身临其境”栏目,把地理知识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另一方面还体现了联系实际强的特点,本节课不仅从导入时就引用了大家熟悉的长江视频吗,而且选取的图片也是学生能够熟知的地理事物,如长江三峡、黄河三角洲等,这样不仅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板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导图,既科学合理,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自然,举止从容;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富有启发性。
当然,对这一节课我也提出我的一些建议:
(1)教师虽然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的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稍显沉闷。教师要给出时间和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互动,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郭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是一节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课改理论相结合的优秀课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