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9:27:08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精选15篇)
时间:2023-11-24 19:27:08     小编:JQ文豪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培养。写总结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整理了一些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一

应届毕业生要怎样写一份求职简历来定位自己,以下音乐表演个人简历表格为参考!每个人的简历都有不同而网上下载的简历也五花八门,本站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音乐表演求职简历参照资料!

姓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1年7月。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6月。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学院:上海师范大学。

所修专业:音乐表演(交响乐团)。

居住地:上海市市辖区黄浦区。

求职概况/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兼职。

期望地点:上海市市辖区,,

期望职位:实习生应届毕业生。

意向概述:应届毕业生。希望得到更多的实习学习机会。在不同的.职位上获得对将来工作有力的学习实践。会努力学习职位需要的技术内容。并会努力工作。

教育经历。

时间院校专业学历。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工作单位职务。

7月-208月上海农商银行总行经贸部实习生。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机:

qq/msn: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二

可能是因为妈妈喜欢音乐的缘故吧;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就受着音乐的熏陶吧;可能是因为音乐总能缓解我内心的疲劳吧,所以,我也是从小就对音乐充满热情。

音乐就是我心中的春天。

有一个周末,原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可妈妈却早早地来叫我起床。我心中的委屈便在四周蔓延开来。床就像被一个巫女施了咒语一般,我才坐起来,便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又将我掰了回去。克服了重重困难,我终于从床上“爬”了下来。

我刚刚起床,妈妈便又让我背书,还一边嫌弃着我起床速度慢。我终于气不打一处来,所有的委屈愤怒都集中到了一起,忍不住对妈妈吼道:“你说什么啊?大早上起来,就说说说说说!烦不烦啊?”顿时,妈妈就像泄了气的气球,看了我一眼,无奈地摇摇头,慢慢走开了。

可是,我心里一点也没有那种胜利的喜悦,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自责和内疚。

我抬头望向窗外,树上一片叶子也没有,孤零零的,地上也只有乌黑的泥土,没有一丝那春的气息。

街道上的人也蜷缩着身体,弓着腰,顶着寒风十分艰难的向前走着。

突然,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我的`鼻子越来越酸,终于,一滴晶莹的眼泪夺眶而出,落到镜片上,而后慢慢滑下脸颊。

也许是心中的惭愧吧,我跑去向妈妈道歉。妈妈笑了笑说:“能听到你的道歉,妈妈很高兴真是感觉春天都被你带来了。”我听了一愣,说道:“不,是音乐让春天来!”随后,我们都笑了。

我的心在那一瞬间豁然开朗,沉重的心情也被我扔向了九霄云外。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音乐,是它告诉我:“要听妈妈的话,要用功读书,其实她只是不想我输……”

音乐给我带来知识,音乐给我带来做人的道理,音乐给我带来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音乐让春天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三

音乐艺术作品属于一类有机整体,经过了审美和非审美式的整合处理。特别是在同一作品当中,这类融合更加有倾向性。譬如一些轻音乐或是抒情曲艺术作品,重点凸显审美价值,却对一些非审美价值进行弱化处理。现代音乐艺术展现形式更加注重审美、非审美价值的自然融合,毕竟只有两者高度统一之后,音乐作品才显得更为优美动听且富有内涵。归根结底,就是借助特殊的审美滤镜,来将一些科学知识、道德价值观等非审美价值要素巧妙地穿插进去,使得音乐作品本身的魅力增强、内涵更加丰富。

另外,保持音乐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完美的音乐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往往彼此关联缜密,相互契合[3]。事实上,音乐艺术作品在内容上显得比较独特,主题明确,而为了更加精准、完整地表达这部分音乐内容,就要求适当的音乐形式作为支撑。所以说,许多创作家都习惯了基于内容和形式的依存、制约关系来展开补充式创作,利用音乐形式把控着音乐内容的描述,配合音乐内容锁定音乐形式的筛选方向,不至于在表现过程中出现情感突兀、节奏紊乱等不良现象。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四

在整个音乐文化中,音乐美学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而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探讨也变得尤为重要,顺应现代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向。基于音乐美学视角,加强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可以发挥出艺术作品的魅力,并加强音乐作品存在方式--感象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等层次之间的融合度,将其渗透到音乐作品的方方面面,进而满足音乐美学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以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为论点,旨在提高音乐美学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音乐美学来说,是音乐学和美学的融合,具有美学、艺术性等特点。而在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问题,这已经成为了诸多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因此,基于音乐美学视角,要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艺术作品。

在音乐作品中,音乐美学贯穿始终,所以音乐美学存在于音乐作品的三种存在形式中。音乐作品与客观事物有着明显的区别。音乐作品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结晶,一旦脱离了人类,很难充分体现出音乐作品应有的价值。对于音乐作品来说,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感知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进而针对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感知层。

感知层,是艺术作品外部的感知表象,是艺术作品自身客观属性和感知者内在感性的结合体,其中,表层的物质材料、颜色、速度等是艺术作品外在属性的重要构成内容。然而艺术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主要是由于艺术作品自身具有客观属性[1],并注重情感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将艺术作品赋予全新的生命力,成为能够传达人情感的重要工具。要想将艺术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必须要高度重视自身客观属性、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等。在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中,要提高对感知层内容的重视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有着十分广泛的范围,在一场音乐演出中,要从视觉、听觉以及心理等方面来进行情感的传达。基于感知层视角,符合创作者音乐创作的目标。音乐与人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在音乐创作者不断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促进了音乐美学体系的形成。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关系着美学、音乐史学等,对于任何一个分支都能划分出具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感知层的内容。在音乐美学视角下,感知层的存在方式就是这些由美学理论和音乐结合的各种音乐理论,增强乐谱演奏的生动性,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美学在感知层的存在可以看出,符合音乐创作的表演的基本需求,有效落实音乐美学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指导。通过音乐与网络的发展,为人们接触音乐作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条件,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要仔细品位与研究,而音乐作品留给人们的情感印象,就是音乐作品在感知层所体现的情感,将音乐美学思想灵活渗透在音乐作品之中,展现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意象层。

基于音乐创作者对音乐作品赋予的情感进行分析,意象层比感知层的深度更高一些。对于意象,主要是指想象中的存在,音乐美学在意象层中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个人要结合自身的主观医院来解读音乐作品。比如在聆听一首歌曲时,人们觉得好听,这就是对音乐感知层的解读,然而对于具体好的地方和存有的缺陷,不同人的见解是不同的,这种见解差异就是音乐美学在意象层存在的体现。音乐作品层次的构成主要包括感知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意象层在感知层和意蕴层的中间环节,发挥着承接的作用。要想将意象层承上启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主要是指意象层可以有效指导感知层的情感表达,并深化和升华意蕴层。音乐作品情感的升华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程铺垫良好的情况下,听众可以在音乐情感不断深入过程中,进而满足音乐终极的情感目标。所以音乐创作者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技巧,并提高对音乐美学情感表达的高度重视,善于积累经验。音乐美学在意象层的存在,要求音乐创作者要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和音乐素养。在这一过程中[3],有助于音乐创作者更好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并彰显一定的艺术气息。

(三)意蕴层。

对于意蕴层来说,在音乐美学存在方式中处于最高峰,不同哲学家或艺术家在意蕴层传达艺术情感方面,其表达方式存在着极大地差异。音乐创作者将对生命和生活的解读渗透到音乐作品之中,使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对于一首经典的歌曲来说,好听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于值得对该歌曲进行仔细研磨和品味,而在品味过程中,就是音乐作品第二层意象层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以《iwillalwaysloveyou》歌曲为例,该歌曲是当时热度极高的单曲,将歌曲中的意象表达地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对爱的追求与向往。针对意蕴层,很难找出一首共同意蕴层的音乐作品,但是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美学在意蕴层的存在方式,可以直达每个人的心灵。音乐创作者将自身的情感和灵魂通过音乐作品体现出来,可以增强听众的内心共鸣,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强大魅力。基于音乐美学视角,音乐美学的最高层次着重体现出音乐作品对人性的思考与剖析等。

(一)加强对现代音乐美学的深入思考。

1.音高控制。在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过程中,要想顺应音乐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要摆脱大、小调体系中存在的局限性,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音乐语言天地。在丰富人的听觉感性形象和增强音乐表现力等方面[4],要加强对现代音乐的探索。其中,利用理性设计作主导的音乐构成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出音乐感性想象力和音响的影响力,保持理性与感性这杆天平的高度平衡。2.节奏问题。在节奏方面,现代音乐要善于突破传统音乐的束缚,增强音乐艺术的魅力,除了表现为丰富多彩、极具动力的节奏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动态化特征,比如跳跃、灵活等,进而为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现代音乐在节奏方面,也存在着推崇理性的倾向,为了能够突破传统节奏的样式,更好地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在听觉方面,诸多现代音乐对节奏提出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要求[5],一旦超出演奏控制和听觉感受的范围,将会严重影响到审美作用的发挥。3.音色问题。在音乐发展历程中,音色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通过乐器的使用,突破了民族的界限,人类的乐器可以成为音乐可用的音色。在现代音乐中,音色使用的范围迅速拓展开来,诸多乐器都可以被视为音乐材料。在音乐创作中,音乐替代旋律、和声是顺应时代发展所需,然而现代音乐也存在的音色随意使用的现象,也就是过于强调音色的多样性,没有对音色的结合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音乐发展历史中,音色变化是音乐作品的重要推动力,而随意使用音色损坏了作品良好的收听效果[6],而且动力性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合理使用音色。

(二)通过音乐作品创作、表演、欣赏等方面来体现。

首先,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于艺术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来说,大都经历了生活体验、记录乐谱等环节。艺术家在结合生活体验和具备完整构思以后,可以通过音乐将头脑中的东西进行传达。同时,艺术家还要对音乐作品的曲式和旋律等进行充分考虑,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大致经历了非声音形态的表现对象-声音形态的听觉表象-形成作品乐谱等过程。其次,在音乐作品的表演活动过程中,可以感受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表演艺术家要想将音乐作品的独特性充分体现出来,要高度重视乐谱,在演奏之前,要深入分析和思考乐谱,将音乐符号转变为声音形态,通过演奏乐器或表演手段,可以实现单一声音形态向优美音乐形态的顺利转变。因此,在音乐表演过程中,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经历了音乐符号-想象中的音乐形象-现实音乐作品等过程。最后,在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听众在听音乐作品时,可以将听觉获得的旋律或节奏在大脑中进行整合[7],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听众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想象联想认识作品-增强对作品中情感的体验-形成对音乐作品的认知与评价等过程。

(三)注重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

艺术作品属于有机整体之一,是审美和非审美的结合体。在同一艺术作品中,这种融合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轻音乐或抒情曲等,着重体现出审美价值,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非审美价值。对于艺术作品中审美价值和非审美价值的融合,非审美价值功能往往融合于审美价值因素中,实现“寓教于乐”。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科学知识、道德伦理观念等非审美价值因素,要将其融合在审美价值层面,通过审美“过滤”,进而有效增强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并保持审美价值与非审美价值的高度协调与统一,两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创造出最为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基于音乐美学的角度,必须要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层、意象层以及意蕴层等存在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体会每一种存在方式中存在的差异,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音乐美学研究领域中,要提高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现代音乐美学的深入分析,尤其在音高控制、音色以及节奏等方面,并借助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表演以及欣赏等方面来实现彰显出音乐作品的魅力,通过多种渠道来感受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增强听众的情感共鸣,提高听众的审美情操,在音乐作品中感受情感的流露与渗透,真正实现情感与音乐作品的完美融合于渗透,将音乐美学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充分发挥出音乐美学的价值。

[1]王冰。音乐美学的学科结构特点和音乐作品的感性回归—评《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3:97.

[2]闾鹏。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关系探微[j].戏剧之家,2015,10:101.

[4]栗林林。一部关于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理论探究的学术专著—评《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114.

[6]李响。音乐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关系探微[j].大众文艺,2016,20:7-8.

[7]李昕。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现代交际,2015,10:104.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五

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原则,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创造力,这样才能将表演中熟练的技巧、表演艺术体现出来。另外通过音乐美学,还能将声乐作品的特征、风格用独特的视角演绎出来,并引起观众的认可,因此,对声乐表演而言,音乐美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和美学的结合体,同时音乐美学也是音乐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的本质是对音乐的美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音乐形式、音乐特征、人类想象、情感、感知等与音乐的关系。音乐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是通过理性的方法对音乐艺术进行探究,音乐美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对音乐形式进行探究。利用音乐美学,能极大的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提高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

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的基石,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的本质。在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情感、意图、利用作品传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通过音乐美学的应用,能实现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音乐创作,并从音乐美学的审美特点出发,将节奏、音高、音程、音色等声乐的基本形式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往往对表演者的审美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进行鉴赏,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感触去演绎作品,可以说声乐表演是表演者内在感触和外在感知有效结合的审美活动,这就需要利用音乐美学来提升声乐表演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声乐表演的欣赏性。由此可见,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在与观众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审美对象,对于表演者,也就是声乐表演的主体,其表演有演唱、外在形式两种情况,表演者的表演是构成审美对象的基础,而观众的视觉、听觉、意识是审美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时,需要从表演主体和观众两方面进行。

3、1声乐表演中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

对于声乐表演,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过程,其表述的内容是表演者内心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表演者在实际表演中,承担着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任务,是声乐作品首次创作(作曲家创作作品)和作品三度创作(观众对声乐作品的欣赏)的连接桥梁,表演者不仅需要将作品本身的内涵表现出来,还需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声乐表演中,是通过视觉、听觉共同实现的,声乐表演本身就是表演者个人[文秘站:]审美情感的外在体现,因此,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与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有很大的关联。

在声乐表演中,人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不同的表演者,即便演唱同一首歌,演绎出来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表演主体的音乐文化修养有一定差异,导致其审美观念也存在一定偏差,最终造成演唱效果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只是将没有灵魂的音符书写在乐谱上,作品的情感、内涵都需要表演者自己体会,并赋予作品生命力。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很喜欢真人演唱表演,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欣赏表演者个体的创作性表演,这里面渗透着表演者的智慧、情感,这是非真人表演无法代替的。

人们之所以普遍喜爱音乐,其主要原因是音乐表演经过不同表演者的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会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有很多优秀的表演,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让作品的情感、内涵更加形象,因此,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是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声乐作品二次创作的重要环节。

3、2声乐表演中观众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历史风格,不同时期演绎出来的声乐作品有不同的效果,同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很多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会在作品一次创作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理解、风格及情感,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审美价值,但是表演者的审美并不能代表观众的审美,表演者必须结合所处时代进行作品演绎,这也就是音乐美学中的“尊重作品历史背景,用当代人的眼光进行表演”。只有用当代人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实现作品的当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获得最佳的声乐表演效果。

对于不同民族的观众,其音乐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当前声乐表演中,作品的旋律、节奏、音阶、曲风、结构等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拉丁民族的音乐,其风格注重热情,并且带有一定的轻浮气息,这种风格有很多观众难以接受,但对拉丁民族来说,这是最优美的音乐;而对于日耳曼民族的音乐,其风格典雅含蓄,含有深刻的哲学含义;嘻哈音乐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精神。因此,声乐表演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结合观众的审美意识,演绎满足观众审美要求的作品,这样才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得预期的表演效果。

在声乐表演中,“情”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激发观众想象的重要元素,优秀的表演者会在对作品进行处理时,注入自己的真是情感,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唤醒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而言,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元素,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必须将注重自身的情感体现,对作品进行再次发现、再次创作,挖掘作品每一个情感元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利用优秀的情感表现能力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很多时候表演者的情感投入过于虚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因此,声乐表演必须注重情感的真实投入。

4、总结。

声乐表演本身就是将艺术和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情感、理智完美结合的艺术美,通音乐美学,能对声乐表演进行深层次的修饰,提高声乐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因此,表演中必须充分重视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作用,结合优秀的表演技巧、真实的情感体验,演绎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给观众一种艺术美的精神享受。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六

流行音乐以其极具魅力的特点,给传统音乐、音乐审美理念以及音乐创作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不仅使我国音乐的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流传,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中国流行乐的美学特质以及审美意义进行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审美内容人性化。

流行乐是对比于传统音乐而言的,我国流行乐真正流行时间大约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受到集体文化影响,讲究以集体为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后来随着流行音乐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也让人们的个体意识以及个性得以彰显,也可以说流行音乐改变了人们的集体意识的审美观念,使人们的审美内容更趋向于人性化。以公众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难免遇到困难,导致其对生活的状态进行思考,而流行乐几乎涵盖了所有范围的情感,使受众的感情得以宣泄,尤其在爱情方面,流行乐中涉及爱情的歌曲,从各个层面、多种视角进行解读,也能够证明流行乐更为贴近生活,趋向于人性化。此外一些流行乐作品涉及一些人性话题,会通过对生存环境、社会一些重大事故进行反思等。例如: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便反映了一场缆车事故,在歌词中体现出父爱、母爱的伟大,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这便是流行乐人性化的体现。

(2)审美包装时尚化。

在流行乐的引导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需求得到提升,也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便是时尚的来源。流行乐作为人们时尚的引导者,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升,也得到有效提升,而流行乐创作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让流行乐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环节,而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唱者逐渐为人所知,这便是明星的来源。当明星与时尚结合,广阔的舞台、梦幻的灯光、浑身散发着时尚气息的绚丽着装,无一不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不仅在音乐方面让人们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流行乐作为时尚的引导消费产品,不仅引领时尚潮流,也是审美包装时尚化的代表。

(1)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以往的大众音乐中,人们往往作为听众,静静聆听表现者宣泄个人情感,对于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种聆听方式是享受,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众审美。随着人们观念不断改变,如今音乐文化逐渐从聆听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所有人的情绪,如某歌星演唱会,万人共同演唱,这种震撼,让所有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不仅能够宣泄个人的情感,还能帮助自己喜欢的歌星完成一首曲目。這种对于音乐欣赏观念性的转变,深化了大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使人们对音乐拥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让所有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得以体现。此外,一些ktv的推广普及、大型音乐竞技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唱歌软件如《唱吧》的流行,都为人们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也让人们在宣泄个人情绪之余,对音乐的好坏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使大众对于音乐审美领域从自在审美变成自我审美[1]。

(2)体现了音乐的人文精神。

在过去,高雅严肃的音乐,并不是所有人能够享受的,而随着流行乐的流传,音乐逐渐趋向于大众化。流行乐起点的核心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以及为大众娱乐而创作,因此,流行乐具备浓重的人文精神和平民化色彩。也因此,音乐从高雅的传统音乐逐渐转变成为所有人能够接受的流行乐,才是体现出音乐人文精神的主要原因。而且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其依靠极为张扬的个性、具有时代意义时尚色彩的审美以及一些对于生活、社会问题具有批判性的歌词,都在冲击人们的主观意念以及其原本的社会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流行乐也可以作为人们批判传统的有利武器,在社会价值中,其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的音乐价值,这也是音乐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流行乐从出现,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根据本文分析可][知,作为大众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基于中国流行乐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1]王磊,李建林,魏玲,秦庆昆,王江奇,李慧敏。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06-110.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七

民族:满族特长概括:4年音乐教学经验。

身高:163体重:55。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所学专业:音乐表演。

毕业学校:广西艺术学院毕业时间:

户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现所在地: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

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喜欢和勇于迎接新挑战。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不限到岗时间:1个月内。

月薪要求:面议要求提供住宿求职状态:

工作地区: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广西区南宁市西乡塘区。

技能专长。

本人是音乐专业毕业生,,熟练音乐专业知识和音乐教育类知识。本人乐观开朗,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我虽毕业两年,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音乐一类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是随着要求的攀升,我国音乐在发展中不仅需要在音乐演唱、乐器等方面得到提升,在音乐表演艺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中,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方面做出简易的分析,期待可以更好的推动音乐在我国的发展。

社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快速的发展,音乐领域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音乐表演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核心也越来越被重视。音乐艺术中的音乐美学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音乐的发展趋势和成果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音乐表演艺术在音乐美学中占比也很重,它们是相辅相成地存在的内容。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音乐美学的帮助和奠基,现代音乐美学也需要音乐表演艺术作为内研究的对象。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中,现代音乐美学给予了很多灵感与帮助。

音乐美学是音乐本质和音乐规律的基础理论科学,其中内容涵盖广泛,它与音乐史、音乐技巧理论、音乐作品评论分析、社会心理学、哲学都有着重要的联系。现代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音乐美学被定义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左右[1]。现代音乐美学同音乐美学一样包含了社会学、哲学、音乐技巧理论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现代音乐美学是按照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和丰富的精神为基础,对人们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进行细腻的分析,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的表达人们心中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审美态度等。随着社会对音乐的重视,现代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理论技巧、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对音乐表演作品的分析等内容,对音乐表演艺术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帮助。

现代音乐美学涉及内容广泛,包含哲学、审美、社会心理学、音乐表演艺术等内容。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现代音乐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表演艺术是现代音乐美学的表现之一,也是对现代音乐美学的实践。音乐表演艺术是对音乐进行创作和表演,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音乐表演的美感需要和生活、社会的审美一致才能称之为音乐表演艺术[2]。音乐表演是极富艺术性和实践性的,是音乐表演者和音乐欣赏者的重要沟通桥梁。一部富有和音乐欣赏者大致相同的审美态度的作品才能让欣赏者感受到音乐表演的美感。因此一部优秀的音乐表演作品可以展现音乐美学的价值和内涵,通过演奏者的表演可以传递音乐的魅力,使欣赏者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音乐表演艺术是深刻体现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现代音乐美学的延伸[3]。音乐表演者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因为音乐表演艺术需要的知识和内容很多,表演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升自己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心理表达能力,表演者在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和心理表达能力也需要现代音乐审美的帮助。

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仅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更高,对于精神的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人们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之一,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深度提升音乐表演艺术的价值和音乐表演的技术。

在现如今的音乐美学发展中可以看出,现代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重要部分。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音乐家罗曼就曾发表过关于现象学、美学的相关论文,此论文的发展也为日后对其的研究有了更加详细的理论基础。在罗曼的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哲学和人们意志的影响,在后来对于音乐美学现象的研究中,是从人们主观意识进行研究的[4]。艺术是人们精神文明的表现,音乐表演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表演中需要创作,这种创作形式也是满足人们需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每个时代,艺术对于音乐的审美态度都不相同,在现代的社会中进行音乐表演作品创作是需要深刻的了解现代社会对音乐的审美态度,而现代音乐美学中有关于社会学、哲学、现代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论、音乐表演技巧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提升创作者对社会审美的理解和音乐表演技巧,因此现代音乐美学可以帮助音乐表演作品创作者提供音乐理论帮助的。

(二)有效的提高音乐表演者的审美水平。

音乐艺术中包含的知识种类复杂多样,对于音乐表演者而言,是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社会认知要求的。一个音乐表演者在进入音乐艺术生涯后,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审美认知水平,才能与时俱进跟的上时代对于审美的要求与变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表演者[5]。音乐表演是现代音乐美学的一部分,因此一个音乐表演者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就必须经得起音乐美学知识和音乐技巧的多方面考验,在这个考验的过程中,表演者的审美认知水平是表演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除了学习音乐表演时需要经得住现代音乐美学中的知识考验,一个音乐表演者从台下走到台上,音乐美学的指导和帮助是必不可缺的。随着时代的推进,新的音乐作品不断的涌现,音乐表演者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对自身审美水平的进行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的。现代音乐美学就可以帮助音乐表演者反思自己,从而提高表演水平成为一个优秀的表演者。

(三)现代音乐审美可以帮助表演者充分的认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音乐表演者想要表演好一部作品,不是仅仅需要表演者高超的技术,还需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和原因。表演者对作品背景和意义的了解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加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在表演时才可以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到作品中,使表演有了灵魂。现代音乐美学中有大量对于音乐表演作品的研究和分析,还有对音乐表演作品分析的方法。现代音乐美学中有关对音乐作品进行美学理论上的分析和划分,例如:作者在创作音乐作品是想要发生某种意向、作者在创作时的思路等[6]。创作者在创作出一部音乐作品时,作品就有了特定的气氛、特质,作品中的这些东西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和表演者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表演者在表演欧洲中世纪的作品时,就需要展现出特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背景下的情绪。因此表演者在表演之前必须对作品有所了解,才能准确的把控感情的收放和对作品特质的表现,现代音乐美学可以有效的帮助音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的分析与把控[7]。

(四)注重现代音乐的时代变化。

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充分的融入现代社会的元素,不能拘泥于传统音乐表演的模式中。在表演过程中,不仅仅要了解作品、体现作品的特定历史背景,也要对作品做出创新,反映出新时代的风貌,加上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来说,音乐作品具有作曲者的思想特征,而表演者对于一部作品现代化的表达,不仅仅是对于音乐表达,也是为一部作品赋予新的生命与动力[8]。因此,现代音乐美学对于音乐作品水平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正确的看待音乐表演艺术的地位,明白音乐表演为当代观众呈现了什么;在音乐表演时不能生搬硬套,寻找音乐作品中的生命力,使得音乐作品具有现代化的味道。

(五)融入表演者的真实情感。

音乐美学现代的研究就是怎样将感情融入到音乐表演过程中,其实在音乐发展的历程中来看,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表演作品都有着作者的真实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表演者在表演作品时需要建立在历史文化背景中,了解并诠释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只有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思考、思想情感和历史背景还有现代社会背景相结合,才能真正的诠释作品的情感和时代意义,并具有当代的味道。对于现代美学的深度了解,表演者才能更轻松的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赋予作品新的灵魂[9]。

音乐表演的发展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创新和创作。在音乐美学中的现象学中指出美学具有很强的意向性,这也就是说艺术具有很强的意向性。音乐创造者和音乐表演者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音乐知识水平和历史知识,还需要具备强有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才可以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或是全新创作[10]。音乐作品中蕴含了作品本身的意义和表演者的思想情绪,同时也具有音乐作品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表演者对于现代音乐美学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表演者在表演时进行二次创作,使观众耳目一新;欣赏着对于音乐美学的了解可以使自己更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和内涵。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是音乐表演艺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动力,它可以推动音乐表演艺术的创作和对新时代的理解[1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行业都在飞速发展。艺术也同我国各行业一样发展速度迅猛,我国音乐领域在快速发展中取得了的重大的成就。艺术发展的同时,音乐表演艺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接受,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音乐美学,在音乐艺术的不断探索中,音乐表演艺术与现代音乐美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音乐美学的发展促进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表演者对于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视和把控,可以提升表演者的表演技术,从而促进了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因此现代音乐美学为音乐表演艺术带来了很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1]杨莹。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析[j].黄河之声,2017,20:98.

[2]李锋。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当代音乐,2017,20:8-10.

[3]崔勇。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225.

[4]张卉雨。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新闻传播,2017,01:101+103.

[5]肖彬。简谈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6,17:77.

[8]邓文欢。探讨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音乐时空,2015,15:73.

[9]范浩杰。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4,07:134.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九

声乐艺术是语言升华和民族特性而赋予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最大的特性是让语言拥有了音调、节奏和旋律,加上演唱者明亮动听的嗓音表现出来,那种带着演唱者的情感,传送歌词要表达的意思,美妙动听,生情并茂,感人至极。声乐能作为艺术首先要好听,不论是低沉雄浑、高亢嘹亮的男声,还是清丽典雅、丝绒般的女声,只有好听才能入耳。声音好能把歌词正确地表现出来,声音好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干瘪、枯燥、沙哑的声音一方面无法表达歌词所表述的内容,另一方面让听者感到不舒服。这就是为什么从事声乐艺术的人士很重视声音的训练和不断学习声乐技巧的原因。然而,歌唱者只能表现好听的声音是不够的,能称得上是声乐艺术,其可贵之处在于歌声中有情。在声乐艺术表现中,“情”是主导,是声乐的灵魂,也是它优于乐器充满魅力所在。

正因为声乐艺术能把“情”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才感染人。声乐艺术要求演唱者必须关注对“情”的理解和体会。这就要求演唱者在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都要下功夫。还要在体验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加阅历,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喜、怒、悲、哀、恨,都要得以体验,才能让演唱者有“情”。这些学习和体验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需要演唱者融入到社会,不断积累才能在演唱中真正表现出带“情”的歌声。另外,在歌唱中如果能很好的表现“情”,还能为创造好的声音带来帮助。很多成功的声乐艺术表演者因为在歌声中恰当地表现“情”,使声音感人动听,起到了“以情带声”的'作用,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老一辈的歌唱家王坤在歌剧《白毛女》塑造喜儿这个角色时,就到基层农村去体验生活,抓住了生长在贫苦农民家女儿的感受,在舞台上用富有情感的声音表现了喜儿这个歌剧角色,王坤老师在演唱时,喜悦时声音甜美清脆,悲伤时撕心裂肺,演唱惊动全场,引起观众的共鸣,成为新歌剧声乐艺术的典范。

我们都知道话剧表演靠的是语言抑扬对比;舞蹈靠的是刚柔变化;影视剧靠的是镜头的变化。声乐艺术也是靠变化。它要靠音乐旋律和强弱的变化,还要靠歌词提供的情感的变化,用歌声塑造形象。歌唱者在表现声乐作品时,首先要理解声乐作品的主题,以及旋律、节奏、音色、音量、风格和民族性等。然后用声音所造一个主题鲜明的形象。歌唱者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把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技巧融合到一块儿,再用富有情感的声音表现出来。歌唱者做对了这些才能塑造出新的形象,从而引起共鸣,焕发斗志。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如:吴碧霞在《八月十五月儿明》这首典型的说唱风格的歌曲演唱中,完美地把“声”和“情”结合在一起,感情真挚,即表现了喜悦,又表现了悲切。用歌声完美地讲述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八月十五送月饼的一个小故事,让听众一下子就认识了一个鲜活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其实,很多声乐作品通过歌唱者的演唱都能让听众感觉到它的形象。如:听了宋祖英的《好日子》你能感到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听了李光羲的《祝酒歌》举国欢庆胜利的情景油然而生;还有歌唱爱情的、歌唱美好生活的、歌唱祖国的,举不胜举,这正是声乐艺术无穷魅力所致。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有些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这也是造成初中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大部分教师总喜欢把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为学生不自觉学习,上课不愿听讲,课后不愿完成作业。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不愿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没遇到一个好老师。

【论文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生活实际;重视实验鼓励。

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如果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种认识,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就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1.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权威是指学生在崇高人格的养成、文化知识的占有、人生经历的丰富诸方面对教师作用的认可和对教师形象的崇拜,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核心地位非常明显,学生的自主性难以真正体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想。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改变,增强民主与平等观念,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强化问题意识。

2.语言幽默,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语言风趣态度随和,可亲近学生同时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教师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莫等闲,屏气观察再加热,反应完毕冷却后,停止通氢(气)为结束;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三个字上放慢速度,给人一种似警告的威言。接着实验的前两步按常规操作,后两步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当大家看到试管里的氧化铜颜色变为红色后又变为黑色,全都惊奇不已,寻思之余,又为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双含义的领会而眉开眼笑,并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顺序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顺口溜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积极性大大增强。

3.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存在的化学现象时,往往引以自豪,感到满足,这种满足会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极大兴趣,充分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此外,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化学反应及现象,能更好地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分析引起“11.15伤害特大火事故”的原因,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使他们深刻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实用性。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音乐与绘画作为艺术门类的“连理”学科,它们能够视听相通,音画互感,但又有不同,本文通过阐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来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音乐绘画感通共性个性。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可见,音乐与绘画有着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共性,它们都是表现艺术家心灵深处微妙复杂的情绪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但同时从理论上讲,这两种艺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各自具有独立的个性。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通过音响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感官,以“描情”擅长,表达人的心灵;绘画则是空间的艺术,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于人们的视觉感官,以“状物”取胜,表现事物的造型。本文通过阐述二者的共性和个性来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音乐与绘画的相互感通。

音乐直接诉诸人的心灵世界,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它能够和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感通,激起“诗情”和“画意”的审美通感效应。而在音乐的审美通感中,听觉与视觉的相互感通是最为活跃的。

(一)音乐中的画意。

音乐与绘画作为艺术门类的“连理”学科,能够视听相通,音画互感,我们可以在音乐审美中充分感受“画意”的通感之美。

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这首作品直接取材于俄罗斯艺术家格尔曼的绘画,是他对亡友画家格尔曼个人画展的一篇侧写,共分十个段落,并且每一个段落的小标题都是原画的标题。渥尔顿的管弦乐《普茨茅斯的一角》取材于罗兰逊的一副风景画,这类作品听众可以根据标题的提示,通过想象去捕捉具体的视觉形象。柴可夫斯基在谈及他的交响曲《弗兰切斯卡达李米尼》时说:“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勃为但丁《神曲》所做的插图中《地狱的旋风》一画,大大激发了我的想象。”其实,早在17世纪后半叶,库普兰《莫尼卡姐姐》、《胜利的缪斯》等乐曲色彩艳丽、纤巧多饰的风格已经会使我们想起与他同时代的画家乔托的作品。

(二)绘画中的“音响”和“伴奏”

抽象派绘画大师康定斯基是第一个真正从内在情感关联的角度尝试将音乐展现在画布上的人。他在1910年创作出有如色彩的音乐般的第一批作品,如《哥萨克人》等。他认为:每一个形体都有一个自己的内容,世界上几乎每一种形体(物体),都在向人们倾诉着,他把这个内容称之为内在的“音响”;而它们在形式之间建立起的和谐,他称之为“伴奏”。他指出,抽象艺术家就是要去揭示并学会利用这些内在的“音响”,去不断地研究形式之中的那些独特的“音响”和“伴奏”所具有的丰富表现力,也就是点、线、面以及色彩本身所传达出来的某种心理感受,还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像音乐一样,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和谐与震动。康定斯基为绘画与音乐构建了一座奇特的桥梁,用一幅幅画作描绘出一首首乐曲,让人们能够“聆听”绘画,“描绘”音乐。

二、音乐与绘画的共性因素。

苏珊朗格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因此,音乐与绘画也有相通之处,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使艺术表现更臻完美。

(一)色彩。

曾经有音乐家这样说过:“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色彩原是绘画的基本属性,却常移植到音乐领域中。如音乐术语“和声色彩”、“调性色彩”等等。印象派作曲家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提出挑战,认为色彩效果应该在音乐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在和声方面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决的二度音的和弦,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并列),创造出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绘画的纯色并列一样。物理学家牛顿对乐音的振动频率及颜色的波长关系作过研究,认为音乐中的“c、d、e、f、g、a、b”这7个音的音高,分别相当于“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19世纪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认为单簧管与玫瑰色、长笛与蓝色、铜管与红色关系有某种对应性。

(二)调子。

也有画家这样说:“像和弦一样和谐的颜色”。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也认为:“所有色彩像音乐和弦般共鸣合唱”。像音乐借用绘画的名词“色彩”一样,绘画也借用音乐的名词“调子”来形容色彩的'性质,主要的色调称为“基调”。各种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感受。红、橙、黄是暖色调,相当于音乐中的大调式,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而绿、青、紫是冷色调,相当于音乐中的小调式,给人寒冷、宁静的感觉。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斯克里亚宾都认为调性中充满了色彩而且是明显的,并把各种调性与具体的色彩相对应。如:c大调--白色、红色;g大调--棕色、金色、橙色、玫瑰色;d大调--黄色;a大调--玫瑰色;e大调--蓝宝石;b大调--铁青色;#f大调--灰绿色;bd大调--暗淡的紫色;bf大调--沉闷的黑色;f大调--绿色。

(三)线条。

音乐中的旋律体现在纵向的音程关系和横向的时间关系上,二者缺一不可。所以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线条可以说是音乐中最主要的绘画性因素。绘画中的线条是构图的基础,它的线条方向最终将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音乐中的线条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线条,人们不可能从音乐的线条中感受到某种具体的形象,因此,抽象派的绘画比其他流派的绘画更接近于音乐,现代派的古典音乐更能体现音乐艺术抽象性的特征。

三、音乐与绘画独立的个性。

尽管音乐与绘画有这么多的相通之处,但音乐毕竟是一种听觉艺术,与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是不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是心灵与听感官制作的艺术,而绘画则是心灵与视感官制作的艺术。在所利用的媒介上,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其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它凭借乐音来创制听觉意象,通过乐音流动把细微复杂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而绘画则是与手合作,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媒介使心中构思的意象物态化;从产物上看,音乐在时间中展开,是由连续运动着的乐音组合成的动态的时间意象,呈现为一种流动的线的形式,而绘画则是一种视觉意象,通过视感官,呈现为一种静态的和空间的形式,是一种静态艺术、空间艺术;音乐还是表演的艺术,音乐必须通过表演才能把作品传达给听众,实现其审美价值,因此,它是需要由表演进一步再创造的艺术,如果一部音乐作品产生以后,没有经过二度创造--表演,那么它就是一部僵死的符号,没有任何社会价值。只有进入表演阶段才能把它激活,也才能使它产生一定的审美价值。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说“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而绘画则是在画家创作完成后就可以直接供给人们欣赏。因此,音乐艺术的特性为:“以声音作为基本表现手段,以情感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表演在时间中展开,最终诉诸于人的听觉的一种艺术形式。”而“绘画艺术是心灵通过视感官与操作感官(手)的合作,掌握相应物质性材料和媒介(如色彩、线条等),从而创造二维空间即平面意象的艺术。”综上所述,音乐与绘画既有相互融合的共性,又有各自独立发展的个性。它们始终都是伟大的艺术,并永远激励着热衷于艺术事业的人们不断奋斗和前进。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十二

摘要科学是人们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活动,要求人们崇尚真理,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民主宽容。艺术是人们审美的追求,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其直接的目的是求美。反对雷同,强调个性,其表现的过程体现自由性,其结果通常呈现多样化。科学与艺术都讲求创新,最终都要求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境界。

《辞源》对“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哲学是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自然科学又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科学。”对“艺术”的定义:“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通常包括诗歌、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艺术设计等内容。有人认为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并且它们的研究手段也有所不同,怎么能够进行二者的沟通?艺术与科学之间是有一条空间地带,而实际上这条地带还很宽广,但是它们之间终究还是有很多的交叉点,而恰好正是这些交叉点使得艺术与科学之间是可以沟通的。

1艺术与科学的共通之处。

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共同性所以可以沟通。共通之处成为二者沟通的前提。艺术与科学最终的目的都是造福于人类的,普希金说过“科学家和作家的队伍,不论其性质如何,总是处于教育冲锋和文化进军的前列。”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的前进过程中,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每个艺术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完成使命的,但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中实现的,结果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掌握客观世界的方法,创作过程本身以及反映世界的手段都是非常接近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通过这些前人的论述可以看出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而这种紧密决定了二者之间是可以进行沟通的。

艺术和科学都是追求真,善,美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尽力在创造的事物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本质和高度智慧,艺术和科学均是人类创造的,所以其中肯定包含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真善美就是其中的一项。爱因斯坦说“我虽然不能证明科学真理必须被看作是一种其正确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但我毫不动摇地确信这一点。无论如何,只要有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实在,那也就有同这个实在有关系的真理;而对前者的否定,同样就要引起对后者的否定。”毕加索说“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一种让我们明白真理的谎言,至少是能让我们了解真理的谎言。艺术家必须知道让别人相信他谎言中的真实性的手法。如果他在作品中只显示出他找到的并一再寻找的掩饰谎言的方法,他就永远成不了任何事情。”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毕加索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指出了科学和艺术所追求的真理。科学追求真理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艺术追求真理有些人会提出疑问,但是经过历史的洗涤艺术确实也是追求真理的,席勒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把现代病态社会转变为理想境界的手段,而且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回想起幸福童年时光的东西,它开启真理的道路。

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崇尚美追求美的,钱德拉塞卡写道“人们如何按照文学或艺术批评的方式把科学理论当作艺术作品来评价。广义相对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是一个美的理论。”由此可见他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一种艺术作品,而且把它看作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数学家g·h·哈代说“数学家的模式,就像画家和诗人的模式一样,必须是优美的;这些思想,就像色彩或字句一样,必须以和谐的'方式统一起来。优美性是第一道检验标准:这个世界没有为丑陋数学准备长久的地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科学理论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都是具有一种必然性的美。拉斐尔的《圣家族》这件艺术作品,画面上的每个人的位置都恰到好处,都是不能更改的,一旦更改了就不在美了。同样的道理,在某种程度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只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爱因斯坦运用的一般物理学原理就会明白,爱因斯坦只能导出这样一个引力理论,而不能导出另一个根本不同的引力结论。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十三

音乐与文学是最动人心弦的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从远方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两束光芒四射的浪花,时聚时分,跳跃向前,他们在相互促进中不断繁荣,在相互渗透中蓬勃发展。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的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的多种结合方式来表达其思想内容。

一、西方音乐的题材。

文学属于想象的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语言和文字,但是语言文学不直接形成形象,它靠词义的概括性去描摹形象,描摹的内容是具体的,确定的。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材料是声音,声音是音乐家按一定的审美原则创造出的乐音,听众通过乐音的组合产生一定的“形象”。相对于文学,音乐是抽象的,要依靠听众听觉去感悟。所以说音乐是通过声乐器乐来表达,文学是通过文字笔墨来表达。然而,优秀的音乐家却可以巧妙的把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结合在一起,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的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想当然,浪漫主义对欧洲音乐发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以其自己的风格特征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而浪漫主义音乐崇尚自由与激情,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作品富有诗意的表现,在特征上浪漫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浪漫主义音乐的题材大多选材于文学,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几乎都是取自德国的抒情诗,特别是歌德、席勒、海涅、缪勒的诗作为数最多。作品中浪漫的和声处理及抒情的自我表现,丰富的幻想,炽热的感情,使歌曲达到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门德尔松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是他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是他为莎士比亚同名喜剧写的配乐,内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诗意的幻想,把听众带到了莎士比亚戏剧梦幻、戏谑的气氛中。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韦伯,他创作的《自由射手》,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此歌剧追求幻想的情趣,表现了善良终究会战胜黑暗的美好理想。柏辽兹是十九世纪标题音乐的倡导者,他赋予标题以动人的力量和音画的表现,他甚至在每一乐章前都冠以详细的'文字说明的标题,以便于听众能按作曲家的原意来理解交响曲的内容,使交响曲成为易被大众理解的体裁,柏辽兹的作品题材多取自文学,如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交响序曲《李尔王》(莎士比亚),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拜伦),戏剧康塔塔《浮士德的责罚》(歌德),以及他的唯一声乐套曲《夏夜》,根据法国诗人戈帝埃的诗写成。

二、中国音乐的题材。

文学属于想象的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学不只接形成形象,它靠词义的概括性去描摹形象,描摹的内容是具体的,确定的。而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塑造形象的材料是声音,声音是音乐家按一定的审美原则创造出的乐音,听众通过乐音的组合产生一定的“形象”。相对于文学,音乐是抽象的,要依靠听众听觉去感悟。所以说音乐是通过声乐器乐来表达,文学是通过文字笔墨来表达。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中国文人墨客和音乐家把=者也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经典之作不乏之例。在乐曲和歌曲两方面,举不胜举。在乐曲方面,乐曲《春江花月夜》那甜美、安适、恬静的曲调,表现了在江南月夜泛舟于景色如画的春江之上的感受,同时它取材于初唐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春花春月,流水悠悠。此外,中国民乐家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月夜》、《空间鸟语》、《竹影摇江》等都吸取中国古诗词中的精华,充分表达中国弦乐和古诗词的清虚淡远的境界。另外,在歌曲方面,歌曲《在水一方》,音律婉转悠扬,歌词取自于《秦风,蒹葭》《虞美人》歌词是唐朝李煜同名词的原版:歌曲《相见难》为李商隐同名词的原版: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元力百花残……再者,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歌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可在盛唐时期诗人李白的诗中发现。歌曲《寂寞沙洲冷》来源于苏轼词。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大胆借鉴,用现代手法创作出了大量的音乐佳作,它们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古文学的精髓,音乐与文学取得了珠联壁合的艺术效果,更说明了音乐和文学有不解的渊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外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和音乐的分析,通过对中国文学与音乐的阐释,我们得知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许多音乐取材于文学,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回顾相关的文学韵味,在文学作品中体会抑扬顿挫的音乐情。音乐与文学在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们开始起于同一渊源,虽然在后来的发展中又体现出自己的独特特征,但是他们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用不同的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相信它们会被更好的发展和创新,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身心更加愉悦。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十四

摘要: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四塞之国”。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关中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中国鼎盛时期的代表汉唐艺术体现了宽容自信、热情向上、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国式审美关中人文汉唐艺术。

引言。

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关中学子,能够根植于这片沃土来研习艺术,无疑是幸运的。也许是这片土地太具神秘感了,对于我来说熟悉和陌生经常会交织在一起,如果把关中大地比拟成一个人的话,他必定是具有多面性的。这种丰富性格的形成也源自于他历经了十三个王朝漫长的洗礼,然而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其鲜明个性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周、秦、汉、唐四朝。

关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缘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关中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背靠第一级阶梯的高原山地,下临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关中南有秦岭横亘,四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关中本是一个极富战略色彩的说法,意为四塞之中。四塞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关中周围大小关塞甚多,历代亦时有损益。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口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这四关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的族居地和墓陵都在关中地区。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谈到文化离不开历史,关中的历史几乎就是陕西的历史了。从东到西,都有着悠久的过去。关中是中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源地,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了文明。渭南的大荔猿人和龙山文化遗址;西安的蓝田猿人和半坡、姜寨遗址;宝鸡的北首岭遗址都是黄河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体现,展示着这片土地五千年前的辉煌。周秦至唐,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半部的历史,也基本都是围绕着关中而展开。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一统局面中,有两次是以关中为基础完成统一的。秦汉和隋唐都是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为基础统治天下。在这段历史当中既有残酷、血腥、闭关自守,也有温情、宽厚与兼容并包。

二、汉唐文化艺术特点。

汉唐文化是中国文化繁荣阶段的代表,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向上精神的一种象征。汉代正是中国思想文化的辨证期,西域的开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丝绸之路使汉文化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世界文化给予极大的冲击。而唐代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进行“对外开放”。作为文化的代表汉唐艺术所体现出的是更多的是宽容与自信并存。

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关中大地上孕育的汉唐时期的雕塑就是中国式审美的典型表现。

1.浑然天成的统一。

即艺术的整体感,大到汉唐墓园的整体构思营造,小至每一件雕塑作品的刻画都是始终统一在一个整体的氛围之中。或因山为陵、或以墓冢形还原祁连山千余年前硝烟滚滚的战争场景,都是在营造一个整体的气氛,在这种整体感的统领下再依靠感觉和理解出发,通过取舍、夸张、变形甚至抽象,用写意的手法突出每一个对象的特征,使每一个局部都和整体产生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就是典型的例证,这些动物的描绘看似与陵墓所表现的整体无关,但恰恰正是它们活化了自然环境,赋予陵墓一种天然气象,象征性再现墓主征战建勋的环境,这不仅在形式上是一种创新,于当时流行的形式之外另辟蹊径,而且在陵园造型艺术观念上也是就一种突破,它已经在原来的厌胜辟邪寓意上增加了再现生前环境、表达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新层次。

2.简洁风格与非凡气度。

尽管汉唐时期是中国的鼎盛时期,但其艺术风格却是简约自然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并没有泯灭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在汉唐时期的石雕中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雕塑语言是并存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其概括简约的艺术风格,相反其多变性使雕塑空间更具充分的自由性。如霍去病墓石雕所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对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使石兽的造型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唐代对动物、人物的刻画都是出于一种崇尚丰满、健美、刚强的造型审美心态,崇尚力的凝聚形象。形式在写实状貌的基础上刻意追求丰满强健的'形象感染力。素有“东方第一狮”美誉的顺陵走狮是唐陵石雕成熟期的作品,其造型雄伟,气势磅礴,眉宇间无不体现出威镇环宇,昂首天外的雄风。大气至极却有细腻有佳,而这种细腻并不复杂,恰到好处,使得石雕具备了统一大气的完美气质。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

3.含蓄的感情表达。

把艺术当作传情达意的手段,重视立意也是汉唐艺术的一大特点——寓情于景、于物,象征性的艺术处理给予了观者极大的想象空间。汉霍去病墓前对各种猛兽动物的描绘,早已超出了具体表现的人或兽的本身,他们造就的不仅是祁连山这个自然环境。而最终想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祁连山所代表的一代名将霍去病坚韧的性格和他所创建的丰功伟绩。

再来看看作为霍去病墓群雕的主题性雕塑——马踏匈奴,那蜷缩双腿,蓬乱须发,左手握弓,右手持箭,还要垂死挣扎但又面露无奈表情的匈奴人被那坚实有力,气宇轩昂战马不可一世的踏于脚下,悬殊的抗衡场面不正是在深刻的揭示正义力量坚不可摧的主题思想吗?看那神态机警而威猛的吊睛白额大虎,顶部花皮紧蹦,肢爪强劲有力,长尾巴搭于背部,将猛虎在等待猎物前的小心与谨慎表现的淋漓尽致。石雕巧妙的运用了石块本身的起伏变化以及纹理特征准确的勾勒出猛虎雄健丰满的体魄。特别是动势的准确把握将“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人石棱中”的意境充分展现在观者眼前。

然而用于传情的载体,唐人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更注重于洋溢着自我的豪迈。唐代在汉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加以继承并发展。唐陵石雕结束了东汉以来墓前石雕多样性表现的造型倾向而将其引向全面程式化。石雕设置寓意已由前代的神灵护卫变为犬马群臣,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在新时代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认识。以人作为主题的回归是大唐时代精神的体现。

综上所述,汉唐艺术代表了热情向上,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民族精神。成就于他的是关中大地这片沃土,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今天的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研读那些曾经由冰冷变的炙热的顽石。尽管他们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所带来那股势不可挡的民族霸气,感受那用创造性、兼容性和自信心打造的博大的胸襟。予以学习、予以生活、予以自省。

音乐美学声乐艺术论文篇十五

籍贯青岛市居住地青岛市。

民族汉政治面貌团员。

毕业院校中国海洋大学专业音乐,舞蹈,作曲。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联系方式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e_mail:

qq/msn:

教育经历9月至6月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音乐表演专业。

在部内的工作中参与并成功的举办了校内第三届音乐节和18届歌手大赛。•大二至大三上学期任校会副秘书长一职在职期间全面负责校会内日常事务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会议的召开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展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校会的工作中学会了组织、分配、协调工作、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和各项事物要分配到人手等做事做人的原则。•大三由于校会工作表现突出被系邀请担任系会副主席一职。在职期间曾组织艺术团为多处退休干部及敬老院老人义务演出。

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小提琴机能,适于教学。

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大方,对人热情,对工作一丝不苟,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求职意向所有职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347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