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美学论文(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08:48:37
最新音乐美学论文(通用16篇)
时间:2023-11-02 08:48:37     小编:XY字客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手法,生动地描写人物、事件或景物的一种文学作品。在写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复制粘贴和简单概括,要有自己的见解。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写作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音乐美学论文篇一

摘要: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誉满全球,其美学思想更是其思想的精髓之一。一定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美学家之一,他在美学上的贡献体现在诗教、乐教或艺术教育等论述之中。在孔子之前,虽然有关于美的论述,但大多是只言片语的言论,没有形成系统的美学思想。而孔子之美学思想则较为系统完善,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出发,对先前的美学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并向前发展了它,以前所未有的形态,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构架。

关键词:论美;感美;审美;用美;美学思想。

一、孔子论美。

(一)孔子认为美要符合“仁”。所谓“里仁为美”(《论语99里仁》)就是讲的这种美。里仁,代表村里的生活非常文雅温馨,孔子认为这就是“美”。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的美学以“仁学”为基础。孔子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99八佾》)也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的里面没有“仁”的精神作主宰,只去讲究外在的礼节,此时,再去追求什么音乐之美,便没有意义了。所以孔子强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99阳货》)即“美”并不是只看外表的玉帛或形式的华丽,也不是只从表面听些钟鼓声,就以为美,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而是内心里先被“仁”感动。孔子论美的要义必先符合“仁”,孔自特别重视“温柔敦厚”的诗教,正是“美”符合“仁”的最好证明。

(二)孔子认为美要符合“善”。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美学和伦理学的问题常常结合在一起。如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又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99尧曰》)孔子强调之从政应当遵循五项美德、摒弃四项坏的习惯。那何谓五“美”呢?孔子在此处表面上虽用了“美”字,但实际内容却指“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99颜渊》)故而,孔子所言之“美”与“善”明显是相通的。孔子论美,要符合中庸、符合善。

(三)孔子认为美要符合“真”。孔子所论之“美”与“真”也是相通的。事实上,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善真彼此旁通,且有一贯性,相互联结。孔子的“吾与点也”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真”的追求。曾点之“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整个气氛代表一种既无造作,也无矫情,轻松自然、平易近人、亲切真诚的“真”情景。

二、孔子感美,即孔子美感经验形成论。

(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即审美主体首先应有理解力,加上被欣赏客体的特性,才能产生美感经验。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99雍也》)根据孔子的看法,如果一个人本身比较倾向仁厚型,他会较喜欢山,觉得山很美。那么这种喜欢山的美感经验是如何形成的呢?此中“智者动”,是一种主体的智力活动,隐含着对主体性的肯定。审美主体要先有种意向去喜欢山,而山又能表现出厚重的现象,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形成“仁者乐山”的美感经验。

(二)主观的生命情调首先要有充分的人文素养,然后才能深刻体悟意境之美。孔子曾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99述而》)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先需经过三层教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然后才能修养出高尚的美感与品味,即达到“游于艺”的境界。由此可见,孔子所认定的美感经验,指的是审美主体的心灵先需经过高尚其志的升华,等充分变化气质之后,才能产生高雅的品味,进而追求意境之美。中国艺术特重意境之美,可说深受孔子“游于艺”的影响。

(三)根据孔子的看法,美感经验的'形成,除了审美主体经过仁学的熏陶外,还因为主体性向的不同,才会有不同的抉择,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经验。这种原创性的观点对中国艺术影响极为深远,既开创了中国艺术重“写意”而不重“写实”的传统,也同时肯定了美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通,心中一定先要有高度的人文修养,然后才能对艺术珍品欣赏与“会意”。

三、孔子用美,即孔子美学思想教化社会的作用。

孔子的突出贡献还在于把美学作为一种进行社会教育的工具,即通过美育,提升个人的精神人格,进而提升社会高尚风气,从而匡正人心,端正治国之道,也就是要通过艺术的功能来不断激浊扬清,以美育辅助为邦之道、治理国家。如孔子反对“郑卫之声”,就是因为他认为郑声是“淫声”,“雅”“颂”是和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99阳货》)。这也是《乐记》中明确强调的道理:“乐之道,与政相通”。孔子的美育思想在他提倡的“诗教”“乐教”中均可见一斑。

四、结语。

本文从孔子论美、孔子感美、孔子用美三部分来浅陋论述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意在唤起世人对孔子美学思想在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音乐美学论文篇二

对美感经验着墨最多的杜威(johndewey),不仅着重于探究师生间教学互动过程中所蕴含的美感体验,也主张课程应透过完整经验,使经验的主体能专注于经验的过程中,使个体内在理性与感性达到融合的状态,同时在经验过后能获得完满自足的美的感受。这里的经验主体不仅指涉教师,最主要的是幼儿。教学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的一件“作品”,教师与幼儿既是“做”,也是“受”的对象。换句话说,杜威的经验观不只是重视课程经验要能引发个体内在完满的感受,同时也重视经验过程中,相关人、事、物间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想象力”和“艺术”对人们的启发,希望透过美育可以使个体破除习以为常的态度,产生不同的视野进而丰富生命经验,还希望能改革过度理性化的教学与课程,让学校重视美育的影响,最后希望藉由美育来改变社会,打造一个和谐共荣、自由民主的社群。将艺术中有关鉴赏与批评的观点应用于课程当中,研究者认为他在《启蒙之眼》中指出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多种表征形式,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舞蹈家或是作家等,皆有与世界有关的重要事物要诉说,对于肯定多元认知与意义的诠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多元的美学观点,除了有助于研究者重新省思自身的教学模式与过于制式化的课程经验外,如何将课程经验“艺术化”也包括了理解幼儿对于经验的感受,以及本身对于课程互动过程中各种条件因素的敏锐性,教师不单只是如研究者所述无意识的教书匠,而应是具有个人意识的艺术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幼儿透过教育的过程,摆脱社会意识与主流价值的操控,使自身得以自由地存在,这才是研究者最终所关心的问题:如何使幼儿得以展现其主体自由的意志。

二、美学价值就在于它重新审视了课程中幼儿的主体问题。

以及对课程意涵的扩大与充实。而随着美学如何激发幼儿主体性,并使之得以展现的主张不同,也在课程上形成不同的课程美学派别。就此目的看来,同样也借助美学做为主体展现的另一种途径的。傅柯的生存美学思想,是从各种权力论述与社会脉络中来思考人可以如何存在的问题。如前所述,当幼儿进入到教育体系开始,幼儿本身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主流意识与价值的影响,而且经由各种评量机制与学校制度的运作,幼儿不自觉地成为规训下的主体,就傅柯看来,这其实是论述实践的结果。过去研究者习惯以“唯有念书才能换取好的未来”这种主流意识来思考课程问题,致使课程成为知识训练的场所,深究其原因其实也是一种论述实践的结果。傅柯提出生存美学思想的目的,正是积极寻求身为人的“能动性”。他透过自身对于界限的体验与超越,不仅展现出人与权力论述抗衡的那一面,也呼应了前述研究者在教学现场中的困境与无奈。更重要的是,他从古代希腊人对性活动的道德反思而发展出各种具自我意志的节制风格所获得的重要启示,揭示出人作为自身的统治者,对自身的行为实践所行使的自我决定的能力。换句话说,傅柯的美学观不在于探究课程中的美感经验,或是探究课程本身蕴涵的艺术性,而是着眼于人的“自由”与“解放”,探讨人一方面既能满足自身的欲望,一方面又能妥适地生存的生存艺术。因此,许多的课程美学观点虽也是重视幼儿的主体经验,以及探讨如何展现主体性之问题。但研究者认为,傅柯的生存美学思想从主体的解构与重构来探究人的“存在“问题,能有助于我们重思课程目的与经验之合理性,也响应了研究者自身所遭遇的教学困境。这也是何以研究者聚焦于探究傅柯生存美学思想的原因所在,为的就是寻求课程的另一种可能性。

美的客观论始自古代毕氏学派起就奠下了基础。他们主张”美”乃是内在于事物本身,它们必须合于某种秩序、规则,才能算是美的事物。而当时,认为宇宙万物所蕴含的自然法则是一切美的事物之法度。这样的观点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其它学者身上,同样获得了支持与延续。正是认为人为之美必须符合自然法则的这种观点,使得艺术的目的为透过”模仿”来呈现事物美的属性;而艺术家的职责则在于为我们呈现出美的原理原则。总的来说,主张美是客观属性的论点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说法,且一直持续至中世纪。

美的客观性内涵区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美是物质对象的形式规律或自然属性,例如事物的比例、秩序等,尤以建筑或是雕塑最为明显;另一派是认为美是表现在对象所体现的某种客观精神上。

举例来说,透过乐理的教学,我们认识了各种和旋、曲调的规则;同时经由各种乐由的欣赏,我们方能掌握美妙的音乐之原理原则,而这有助于我们在聆听乐曲时对各种音乐曲目进行审美的判断。又或者是绘画的学习,学习者必须掌握某些调色的原则、比例的掌握以及物体位置的安排等,将这些元素加以组合后,才可能成就一幅好的作品。总的而说,美学的客观论者提供了我们美是具有特定本质与秩序的概念,使“美“不再是不可言喻的抽象名词,而是仍有其遵循的方式。但这种客观论的说法却无法解释,何以同样一件事物,对不同的人来说却具有不同的美的感受。而持反对论点者,则从美的主观性来说明这一现象。

音乐美学论文篇三

民族:满族特长概括:4年音乐教学经验。

身高:163体重:55。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所学专业:音乐表演。

毕业学校:广西艺术学院毕业时间:

户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现所在地: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

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喜欢和勇于迎接新挑战。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不限到岗时间:1个月内。

月薪要求:面议要求提供住宿求职状态:

工作地区: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广西区南宁市西乡塘区。

技能专长。

本人是音乐专业毕业生,,熟练音乐专业知识和音乐教育类知识。本人乐观开朗,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我虽毕业两年,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音乐美学论文篇四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经常被比喻为经历了一场“语言学的革命”。事实上,这是一次对人的观念的革命,传统的“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念被“人是语言的动物”的观念取代了。从而,语言成为研究人的现象的门径。对人类的各种文化活动的研究,都得从语言这个中心辐射出去。既然人被看作是一个有待于读解的本文,那么,不管是人的日常经验也好,还是哲学经验、宗教经验、文学经验乃至科学经验,都必须从语言的角度来把握和分析。本世纪以来,西方对文学现象的研究,的确充分体现出了语言的绝对要求。

然而,接受美学却是在反纯本文主义和纯结构语言运动的精神指导下形成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把符号系统封闭起来,进而把本文结构绝对化,必然会把人的历史经验排斥在外。这一指责显然是针对巴黎结构主义和太凯尔小组的。接受美学根据一种新的历史主义的要求,站出来与唯本文主义争辩。

这一要求是由联邦德国的文学史教授、文艺学专家赫伯特·耀斯于六十年代后期到孔斯坦泽大学任教授职时明确提出的。当时,他就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危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随后,他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一九六七)和他的同事沃尔夫冈·伊泽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九七0)出版,这被看作是接受美学进入角逐舞台的标志。

耀斯邀集了一批从事文学的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到孔斯坦泽大学,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通过这个小组的研究和出版物,他们完成了从文艺语言学向接受美学和效果美学的转向。从此,接受美学走出了孔斯坦泽的学园,走出了联邦德国,成为欧美文学研究和美学界的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

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就是从纯语言学的视野转向了历史的视野。但是,它并没有抛弃语言学的优良传统,相反,它倒是始终坚持本文结构的原则。接受美学所要引进的是历史的理解这一重要范式,并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这场向接受美学的转向很类似于二十年代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中发起的转向,即不再把先验意识而是把历史的解释作为自己的新的基础,但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海德格尔却并没有抛弃。看来,自从德国在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系列极为重视历史的大哲学家(黑格尔)、大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思)、大文化史家(布克哈特)和大历史学家(兰克)之后,历史意识已成为日尔曼学者的一个传统,他们再也不愿放弃历史的理解这一范式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毕竟是可以通过改塑来形成的,并非只是接受既成的模式,或只是修修补补。

接受美学转向历史的理解固然有社会思潮的原因,这就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改革(大学机构的民主化、科学理论界的修正)浪潮,大学生对资产阶级的科学观念的反抗运动,和对语言学教育的因袭教规的普遍反感。但是,更主要的动力则是来自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首的德国哲学解释学的历史理解概念。耀斯明确承认,加达默尔的解释学经验的理论,以及从效果史中去认识所有历史的理解这一原则,是他的方法上的前提。接受美学是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所以,不少学者把接受美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支派来看待,耀斯也经常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文学解释学。

接受美学关注的不是文学本文的结构,而是对文学本文的理解的历史性。在耀斯看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文的效果和意义,取决于作品在当前历史中的读者的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际过程;再就是各个时代的读者接受和解释一部作品本文的历史过程。在这里,尽管始终不离开作品的语言意义场,重心却是在力图把握艺术理解的历史经验。

这里有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接受美学继承并推广了胡塞尔现象学后期和整个哲学解释学所倡导的反主体主义的思想传统。人并不是世界的唯一主体,人的构成本文,也就是人的语言在历史中所形成的种种文化,也是主体。两者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它们相互解释,相互说明。正如狄尔泰所说,人是什么,只有人的历史才能回答。反之,历史是什么,也只有人才能回答。要研究作为主体的人,仅仅分析人的心理结构是不行的,必须从人的语言举及语言的诸构成物入手。离开了语言及其构成物,人什么也不是,主体主义的困境在于,只抓住主体的人一方,只注意主体的结构,则什么也看不见。人只有在镜子中才看得清自己,这个镜子就是人的语言及其构成活动。

反之亦然,只关注语言的本文结构,其意义仍然得不到明确说明。本文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它的人的理解意识之中,没有读者的艺术经验和理解意识,本文的意义结构始终是封闭的。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欣赏的理解和理解的欣赏之中。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解释,它们依据的就是解释学的问与答的逻辑。接受美学的研究就是在这种问与答的逻辑中展开的。

正因为如此,接受美学针对巴黎符号学派把本文结构绝对化的做法,才把读者摆到了与之相对立的主体地位。

但是,重视读者在揭示作品的意义上的重大作用,又不是接受美学的全部意图甚至主要意图所在。要是接受美学的主要意图只是在于恢复读者的地位,那么,它就只是在复述前人而已。早在三、四十年代,布拉格语言学派的首领穆卡洛夫斯基和现象学美学的宗师茵加尔敦就分别提出了“空白”说和“不定点”说。认为作品中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去填充和确定,作品的意义才最终完成。事实上,早在五十年代,欧美的一些极为普通的文艺研究学者也懂得从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结构中去考察文艺作品。接受美学并非不知道穆卡洛夫斯基和茵加尔顿的研究成果,相反,它公开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研究的前提。望文生义地以为接受美学就只是重视读者,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接受美学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呢?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乃是以艺术经验为主的历史的审美经验,它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的。

原来,接受美学重视艺术经验的出发点与哲学解释学是不同的。它的出发点是马克思的交换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哈贝马斯的文往理论。耀斯强调,如果不把艺术经验的交往因素考虑在内,对艺术经验的考察就是不完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分配与交换的循环模式对耀斯启发很大。哈贝马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提出交往理论,以语言的交互作用的关系概念来更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上的生产关系概念,意在于以历史意识的交往关系来说明人的经验。这就是他的历史的批判解释学。耀斯正是以此为根据,力图在一个文学的交往系统的环境中,去把握历史上的某种生活世界中的艺术经验。这是一种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过程的历史学,所谓效果史和接受史都具有社会历史意义上的规定性。文学的交往活动成为艺术作品的意义理解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的问题是,接受美学从社会历史的交往活动关系中来突出艺术经验,其意义又何在呢?这恐怕是理解接受美学的最终理论意图的关键。

在接受美学看来,艺术经验使人摆脱了具有控制关系的历史,使人的行为具有价值的独立自主性。在每一时代,都有一些社会意识形态在压制人只的艺术经验,使艺术沦为统治者的奴役形式。古代的某些艺术禁令,现当代的各种宣传媒介,都在损害人的价值活动。但艺术经验总是一再反抗禁令,拒不解释教规,或者以发展种种新的艺术技巧和形式来否定意识形态的控制。艺术经验具有难以驯服、难以驾驭的性格。正是借助于艺术经验,人才得以拒绝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解释,而坚持自己的解释。

同时,艺术经验也是人自身获得社会解放的条件。艺术的接受不是一种被动的消费,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赞同或拒绝的审美活动。所以,伊泽尔指出,阅读就意味着准备怀疑我们自己的信念,并允许它们受到批判。艺术经验不仅解放人的生活经验,使其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且解放人的内在经验和对世界的信念。

因此,耀斯把诗称为创造的活动,把审美称为接受的活动,把净化称为交往的活动,而净化的活动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艺术经验使人的日常经验发生质的变化,就是净化。耀斯十分注重分析艺术经验与生活世界中的其它感性经验以及宗教经验的区别,其意义也在于此。艺术经验是人的解放的车轮,在耀斯看来,它可以同哲学思辨竟争。

但是,又不能忘记,对交往关系中的艺术经验的分析始终没有离开语言场。任何经验离开了语言,都无从谈起。所有经验都是由语言形成和表达的,而语言恰恰是社会的交往关系的原始结构。对艺术经验的分析必然以艺术的语言为依据,这就又回到了艺术作品的本文及其接受理解上来了。

接受美学的研究与结构主义一样,经常也陷入一些烦琐的细碎的语言分析,我们不应被这些过于精细的工作所迷惑,而忘记了接受美学的终极意图。同时,我们也要懂得,要达到象接受美学提出的那种意图,又必须从对艺术经验的历史性理解的语言分析的细致工作入手。

不管接受美学理论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它起码提醒我们,对文学现象的研究始终不应忘了艺术的价值意义,即艺术的超越性功能。只有艺术才给世界带来审美的意义。事实上,如果一个世界丧失了审美的价值,这个世界是没有透明性可言的。我们不能因为文学研究曾长期受到“庸俗社会学”(其实根本够不上“社会学”一词,不过是意识形态决定论而已)的影响,就一概排斥文学的道德和社会意义,只作纯本文的分析研究。问题恐怕在于如何通过艺术经验去寻求和表达真实的道德和社会价值意义,否则,我们就还是窒息艺术经验为好,以免与意识形态同一化。在我看来,我们研究接受美学的意义正在于此。

音乐美学论文篇五

在音乐欣赏这一环节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是怎样对音乐作品进行能动的再创造的伊瑟尔在其接受美学理论中提出了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这种“召唤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充满“不确定性”和“空白”,具有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所有这些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驱动力。当一部音乐作品以其鲜明、优美的旋律激发起听众的激情、想象时,欣赏者就会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及独特的理解置入音乐作品中,并通过本身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具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来。当欣赏者将作品具体化后或许会有一些对作品的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可能是作者也不曾意识到的东西。

2、音乐史的形成离不开接受者。

当我们打开音乐史册,不难看出,传统的音乐史几乎是一部反映音乐创作的历史,音乐史中所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作曲家居多。因此在考察音乐史的过程中也应把接受者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我们讨论音乐接受者对音乐史的形成的影响之前,先来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接受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历时性,即垂直接受;另一个是接受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共时性,即水平接受。前者指的是,一部音乐作品一经产生,它将要面向的不仅仅是当时代的接受者,而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要受到不同时代的接受者的欣赏和理解,同时也就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后者指的是,即使一部音乐作品在同一时代,也要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的欣赏。所以,因为审美主体的差异,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即便我们肯定了接受者对于音乐史形成的影响,当我们在考察这种影响的时候,也要将接受者对于作品的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待一部音乐作品。

二、音乐理解的多解性与共同性。

1、多解性。

接受美学家强调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他们认为在考察接受活动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接受个体的存在。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接受者的核心作用就体现在审美主体对作品的理解上。音乐理解是音乐审美的高级阶段,审美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理性的双重满足。在整个音乐实践过程中,作为音乐作品的接受环节,可以说,音乐理解不仅体现在接受者和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它还直接影响到音乐创作活动。因为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音乐接受,只有通过音乐接受这一环节一部音乐作品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而音乐作品能否被人理解接受,理解接受者有多少,这常常也是衡量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2、共同性。

接受美学虽然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但并未走向“读者中心论”。该学派也从未放弃过对“本文”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从未否认过客体的共同性。多解性虽然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但它们在最基本的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共性。在音乐理解活动中无论听众的理解多么具有创造性,都不可能脱离开音乐作品本身对他的制约和规定。否则音乐理解活动就会成为无端的臆想。

三、音乐审美活动的交流性。

首先,作曲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创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作曲家具有中心地位。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创作置于社会和时代之中。音乐家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他们对社会动态有着敏锐的反应,并以此做为音乐创作的思想依据。作曲家不会毫无目的地去从事创作,他们的创作情绪的由来以及灵感的激发都基于对生活的感受。因此,作曲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心理个性和思维方式等,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式英雄的形象,符合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他本人的理想与希望。

其次,音乐审美活动的表演环节。与文学、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呈现方式不同,音乐艺术活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在音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表演环节。前面我们从音乐理解的多解性的角度谈了音乐表演者在在其表演中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演奏中掺入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果说音乐创作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的话,那么音乐表演则是对作品的第二个创造过程,即“二度创作”。作为二度创作,音乐表演的本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一度创作的忠实传达和再现,这是使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二是对作品的再创造,用以填充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

最后,音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接受活动。音乐审美活动的第二环节也即由音乐作品到欣赏者这一阶段,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一个人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是天生就有的,它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有关,欣赏活动既可以在有意识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是个性审美经验的累积。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对音响的感知,即在音响中感知到音色、力度、和弦的协和与不协和等音乐的外部特征,但这并不妨碍个体对音乐的欣赏。听众就是依靠这种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的情绪,并开联想活动。音乐理解则是在音乐欣赏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听众并不只是单纯的感知音响体验音乐的外部特征,而是能够充分理解作品,在意识中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并以此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以达到对音乐的完满的认识。

音乐美学论文篇六

王国维一生并不很长,研究学术也不到30年,却能够在哲学、美学、诗学、考古学等多方面颇有建树,说明其研究能力非常强。他开启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在他对美学的思考中渗透着他对于生命的深度关切和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并且他也在为寻求一种对生命的超越而努力,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努力就是其美学思想的灵魂所在。故以此为基点研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即要知其人,论其世,就必须了解其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从小到成年的生活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了解王国维,要探究其研究的格局,进入其学术思想的精神腹地,就必须了解其精神状态、生活背景、以及内心的诉求。王国维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凝结了他个人对生命的关怀。

王国维的一生可谓是悲剧的一生。4岁时,母亲凌氏去世;11岁时,祖父去世;在他30岁时,他的夫人莫氏去世,同年他的继母也离开了,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50岁时,他的长子王潜明也先他而去。这样的家庭变故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对于“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的王国维。忧郁的性格,悲惨的家庭变故,家庭经济的重担,这些都对王国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性格上也异常敏锐。恰恰在他青年时代,正好又面临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冲突交织、文化秩序也相当混乱的年代,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根本找不到出路。以学术为性命的王国维,热爱自由,有着玄远高迈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抱负。陈寅恪为其撰写的碑文写到:“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王国维思想的形成,除了他自身性格造就外,还必须要提到的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对王国维悲剧观的影响很深,甚至可以说,王国维的“人生悲剧”观直接来源于叔本华。那是因为他和叔本华基于相似的人生感悟,所以从一开始接触叔本华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王国维已经流露出对生存现实的本能的厌倦和失望。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欲望就是人们对所拥有的始终觉得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的状态,“苦痛是也”。即使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但很快就会充斥新的欲望,生活就是欲望无休止的重复,所以他觉得“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欲望驱使人们为了实现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所谓的“努力”,穷其一生而被桎梏在欲望的`世界之中,而一生却得不到片刻的休憩与安宁。

王国维对于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探寻找不到出路,这是他最大的灵魂之苦。那么,人处在“此桎梏之世界中”,有没有解脱之道呢?王国维说,这就是美、艺术。“故美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他认为,人世间的万物,都和人存在着利害关系,而只有艺术才能摆脱这种关系。艺术可以使人解脱,即它是无功力的。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大部分来源于他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的感触,都是源于生活的,但是现实生活的悲苦和黑暗又不断促使他去寻求真理和光明。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的局限性,理想和现实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试图通过学术研究,探索宇宙人生真理。在他看来,真理便是永恒,它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对于真理的追求,并非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是将其与对人生的某种洞见和人性的自由发展相互联系。创造者可以摆脱个体的私利而保持个性自由,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人生的超越,不再局限于当下的自我,而进入广阔的人生境地。王国维认为,美属于更高的精神领域。对美的欣赏与接受也是人内在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需求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欲望、物质利益和实用目的。同时,美不同于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因为它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它只是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世界。王国维强调的艺术独立和形而上意义的本意所在,就是主张审美和艺术的价值要使人的情感感到完满和自由,从而拯救自己的人生。

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所必须提到的一个词是“境界”。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所谓的境界是指真情、真景高度交融的一种审美状态,这种“真”的状态渗透着审美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追问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在作品中,如果要称其为“有境界”的作品,那么作者则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书写,只有这样的真情、真景才能真正的打动人、感染人。那么所谓“真”的体悟就是指艺术家在观察事物时,要注重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艺术就是作家强烈感情自然流露的结晶。这种对于“真”的体悟,必须要通过“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方式才能获得。

王国维在美学上最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的“古雅”概念。它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具有人文意蕴和生命意志的艺术类,其中成为了中国艺术可玩味和欣赏的审美中介的是实践性和具有人文气质的“真本”,这与王国维对中国艺术的终极关怀相呼应,即关注人文修养与人品修为。“古雅”论达到了对美最深刻、最终极的内涵和意义的了悟与洞悉是因为它可以把艺术与人文精神内在地联系起来。

王国维是本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反思,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在终极意义上对诗意人生的执着追求,以自己的心血浇灌出了他那些弥漫着生命之思的美学文字。在这位美学思想家的深处涌动的是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关切。先是对现实人生的荒谬和悲哀之后,借助审美之弦,才能奏出生命超拔的乐章。这种审美精神的张扬,表征的正是一份对生命意义深沉的价值关切。王国维内向、忧郁的性格并不完全来自其对个人生命意义的悲观、压抑。王国维不是一个整天只钻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他具有很强烈的人文关怀。审美人格是指美学意义上的人格,是指人的一种精神需要。陈景望先生曾经指出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审美人格。他说,自由才是审美人格最大的特点,而具体则表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人活着,并不是简单为了一个或某个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本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纯功利的,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超功利的。

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心理人格,而审美的作用便是陶冶人的情操,它以高尚的审美精神,让人们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忘掉利害关系,从而得到最纯粹的快乐,这也是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现在的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的物欲也在不断膨胀,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能与人们的幸福感同日而语,故人们愈发感觉到精神上的空虚。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致使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再加之功利之心很重,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关注身外之物,而很少考虑内心的精神需要,因此压抑感越来越重。所以,现在的人更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审美人格,我想这应该也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所在。

音乐美学论文篇七

音乐之所以不需要任何媒介直接影响听众的情感,主要依靠的是表情艺术的表现性的抒情性。而且表情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这样的表演才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完整表演。所以,声乐学习者不仅需要锻炼自身的听觉能力,还需要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二度创作来增强声乐作品的表现力,使声乐作品更加充实、完美。要想更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绪,表演者需要做好熟悉作品的案头工作,还需要依靠听觉记忆才能领悟其特点。由于声乐教学主要依靠听觉,属于抽象的感觉教学,所以不管是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学习者都要学会聆听,反复多次的聆听后才能对声乐作品进行评价。而且声乐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觉训练有足够的重视。由于人的声音具有独特性,声乐教师需要依靠聆听来辨别每个学生最自然、最本质的声音,比较后进行点评和指导,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自己能够判断声乐发声的优劣,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在歌唱表演中展现音乐美学中的“美”

不同的歌曲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带给听众,不同的歌曲中也存在着不一样的美。有的歌曲旋律激昂、节奏富有动感,给人以活力;有的歌曲节奏舒缓或带有伤感,给人以温情或寂寞;有的歌曲充满正能量,让人积极向上。所以,声乐学习者在学习歌曲时,对音乐美学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可以通过音乐美学的学习进行了解。歌唱者对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了解了之后,能够对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本意予以很好的了解,在表演时才能有很好的表现。在音乐学习时要对声音的技巧、歌曲的处理予以掌握,同时在自身作品中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学会,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美中的优美、壮美、喜剧美、悲剧美、崇高美等等。

三、在声乐教学中要运用好音乐鉴赏能力。

不同歌唱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演绎相同的歌曲时每位歌唱家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相应的改变,以致产生了有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平时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要予以重视。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要多多聆听。各类复杂的声乐作品是声乐学习者要不断接触学习的,在不断聆听各种音乐作品时要做好笔记,做好音乐作品的分析,对其中的音乐处理予以掌握,培养好内心听觉。其次要运用内心听觉来熟悉、分析音乐。对于一部声乐作品,歌唱者要先在脑海里呈现出作品的整体表现效果,再进行演唱。歌唱者对一部声乐作品要先在头脑中慢慢形成稳定、精细的声音,然后形成内心听觉。在看谱分析研究作品时,就要运用内心听觉,心中形成作品的旋律,在头脑中演绎出作品真实演唱的情景。最后是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思想情感。不同的歌者演唱同一首作品时,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因为歌者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这就要培养歌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底蕴。不同的音色会给作品以不同的味道,歌唱时要尊重原词的意境,吐字清晰连贯,声音平衡流畅。

四、有关歌唱技巧训练的一些建议。

大部分初学者都不太注意自己的声音,缺乏个人的声乐审美观,使学生的内心听觉和声乐的学习发展受到影响。教师要在学习之初就树立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

1、对同一声部歌唱家演唱的曲目进行模仿。学生在没有掌握扎实的声音技巧的时候,不要贪图高音和技巧的表现,这会伤害自己的声带和信心。这时要征求教师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再根据教师给自己定位的声部,选择同一声部歌唱家演唱的曲目来听、模仿,要以培养自身的歌唱听觉为目的,认识自己的声部特点。

2、对于学习阶段要正确认识。初学者会有不自然阶段,出现声音不统一的问题,这就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用身体的各个器官来歌唱,做到外松内紧,学习新的声乐技巧或到一定阶段时,要用特殊的方式来训练歌唱肌肉。

3、不能贪大,有些学生为了高音的洪亮,没有注意自己声乐的特点和优点,而盲目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觉得在有回响的教室或澡堂练唱时,声音最好听,这是由于学生没有达到一定水准的共鸣能力。因此,不要在有共鸣的房子练歌以及歌唱时选择难度大的歌曲。

音乐美学论文篇八

通过人发出的声调再加上语言并用人们的歌唱表演表达出对音乐情感和音乐性质的艺术形式,被称之为声乐艺术。可是作为艺术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代音乐美学却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状态,这并不是几天功夫就能学得会的。现代声乐表演艺术也在得到了现代音乐美学的帮助下,变得更加赋有现代性魅力。所以,对于二者的结合是未来声乐艺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只有将二者更好的进行融合,声乐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相应的对音乐表演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表演者能在演奏音乐时,将自身的灵魂与想要表达的请看全部注入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让音乐也能赋有灵魂。而这说来简单,对于表演者来说就是相当困难的。表演者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素养以及对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可是音乐的本身是不存在表达力的,这需要音乐家成为一个桥梁,将表演和音乐进行充分的结合。不仅如此,抛开音乐不谈,乐器的伴奏也是重要的道具。演唱者会利用歌唱与乐器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抒发,音乐的表演是游走在创作与欣赏之间的一种存在。因为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音乐世界会如此的异彩纷呈。灵感不同创作感觉就会不同,即使是一件作品也会被风格感较强的两个创作者变得好不相同。总而言之,音乐各种形式的表演都属于音乐美学的一部分,而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者音乐效果的传递。

(一)音乐美学现象学理论是音乐创作的重要理论指导。

就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上来看,现象学美学绝对称得上是重要的内容。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音乐家罗曼就曾发表过关于现象学美学的相关论文,此论文的发表,也为日后对其的研究有了更加详细的理论基础[1]。不仅如此,罗曼还在这篇论文中说明了哲学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前者是与人的意志无关且不受意志影响的;而后者则是依附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且也是意志发生一定变化时,会产生变化进行转移的。对于音乐美学的现象学研究时,主要是从主观性这一方面进行研讨的。哲学现象时有哲学家胡塞尔第一次提出的,不仅如此,他还是罗曼的教师,所以会对罗曼产生较大的影响。正所谓艺术是人类最高层的精神文明,声乐作为它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创作要始终将人类的意志作为核心。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优秀的艺术家时刻都会这样想,并获得人们的深切喜爱。每个时代的声乐表演艺术都是具有一些明显特征的。在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音乐的特征就是革命歌曲,旋律多以斗志昂扬为主;而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由于西方舶来品的日益增多,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这时期的曲风更加具有多样性,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从中我们也快可以看出,音乐的创作是离不开人们的意志的。因此,在现象学理论被提出之后,音乐作品的创作变得有了理论依据[2]。

(二)在声乐表演“同一性”中对现象学理论的应用。

现象学音乐美学将“同一性”解释为是具有特异性的。其中说到,剧本与乐谱是声乐表演的两大参照物,且剧本与乐谱是两种可以独立的个体。简单来说,演奏者按照乐谱来进行乐曲的演奏,每个人会因为个体间的差异而让与乐曲有不同的感觉,且差异性也很明显[3]。对于这个问题,相关音乐家们也做出了讨论。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利用现象学美学就能对此问题加以解决。结论中说道,乐谱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创作与表演的一种记录形式,可是人类作为一种独立的个体,具有相当强的灵活性与多变性,这是随着意志与需求进行改变的。而且相同的音乐作品也会出现演绎上的差异,演唱者在保留了作曲家原有的精神下,将个人感受融入到歌曲当中,就会形成很强的个人风格。就用《我爱你祖国》这首歌为例,这首歌就曾被很多演唱者演绎过,每个演唱者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叶佩英老师曾经演唱过的版本,相当富有艺术色彩又充满爱国热情,让人印象深刻[4]。还有,呼斯楞演唱的《鸿雁》,作者实在不舍兄弟之间情谊以及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歌词,作品中“天苍茫,雁何往,心中的是北方家乡”就是对家乡的思念。这些独特的演唱都让人们感到印象深刻。

(三)音乐美学释义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美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在这其中就有释义学,虽然它是发展中才形成的,但是也为现代美学发展带来了生机与血液。很多人一直以为狄尔泰是提出释义学美学的第一人,因为它不仅将历史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真实还原,还将历史进行了一个客观的解释,可是对于声乐表演艺术却只字未提,没有涉及。释义学美学在不断发展下,已经在二十世纪被正式纳入了音乐的表演艺术中。而完成并开创这种形式的则是克莱茨施玛尔,在其大力的推进下,声乐表演艺术也靠着释义学美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5]。另外,当时的声乐表演也非常具有时代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时代风气能够很好的加以融合。可是由于当时一些不可抗力与其他因素的影响,让此种音乐并没有深入到音乐的本质当中。一直到伽达默尔提出了具有深刻性的音乐作品,才让释义学美学的相关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现象学音乐美学指引声乐表演艺术能够进行深度发展。

现在关于现象学美学的研究者们认为,在现象学美学研究的所有对象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意向性非常强,当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意向性较强的事物。这种情况,就会为表演者的表演提供了难度,表演者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还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创造性以及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完成一次对声乐作品合理的二次加工,然后将这部艺术作品尽可能的进行合理修改,让其可以发挥它的最大意境,从而完美的展现在广大的观众面前。

(二)释义学美学为声乐表演艺术提供更加强大的理论支持。

音乐作品的存在状态相对特别,它是一种非语义性的存在,却又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寓意。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将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更要将作品本身的意义进行最大化诠释。在这方面,如果用现代美学的眼光来看,声乐的表演并不是对乐谱的呈现,而是要给作品第二次生命,将自己的情感与心情全部都寄托在作品中,让观众能够深刻的进行感受。

综上所述,现代音乐美学派系较多,而最为主要的两部分也就是现象学与释义学两种学派,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就是通过对这两种学派的理解和延伸,并保证了长久的音乐发展道路。现在是新时代,对于声乐音乐需要更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年轻的音乐人不应该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于乐谱和乐器中,因为那些都只是你创作的工具,真正的主人是你自己。只有现代风格浓厚的创新性音乐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将现代音乐美学完美的融入到声乐当中,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3]刘承华.中国古代声乐演唱美学的历时性展开——从《师乙篇》到明清“唱论”的历史演进轨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2):7-14.

音乐美学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各级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音乐自古以来就可以给人以感受美、认知美的感受,可以让人们在感情上融入音乐当中。而美学教育又称美育,是通过培养人们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感受美方面的能力;(2)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鉴赏美方面的能力;(3)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两方面的能力;(4)培养并且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育对德育、智育和体育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美育通过用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从而使他们接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国民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美育又是国民教育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其中,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既有数学、哲学、逻辑学的抽象性,又具有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明确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功能,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是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的可塑性极高,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在逐渐发展。

本文根据音乐的科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重新思考音乐审美教育对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探讨研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音乐审美教育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以及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这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音乐教育,其教学的重点在于从音乐的音响出发,使孩子们听到音乐就感到快乐、喜悦,能让他们从参与音乐中感到愉快,并培养他们具有在未来生活中探求音乐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还要强调人文性。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当适当地结合“学生的初级经验”来进行发现性地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向内心体验音乐的表现价值”以及“启发学生的幻想,去进行自我的音乐发明和塑造”。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

20世纪初,美国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萨姆尔・科尔在美国教育协会会议上说:“音乐教育的更崇高、更宏伟的宗旨,是使一代大众歌唱音乐并热爱音乐。”音乐教育界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应使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受到音乐的熏陶,赞赏音乐、热爱音乐才是音乐教育之魂,因此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应当先让其体验音乐的美感。具体的实施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较贴近学生生活,宜于学生体验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从审美角度看,“美”依赖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作为引导者,应当适应学生的需要,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给予更大的注意,营造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境,使课堂与情境融为一体,促使学生自己与客体(音乐)进行沟通,在意境中感受到美,并且将音乐基础和基本技能学习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通过审美的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而音乐审美的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对于审美的享受,同时又能够激发他们进行活跃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音乐印象进行想象,并且调动他们注意不同音乐印象的音乐要素进行相互对照,从而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反应的线索。

2.思考力。在音乐学科教学上,应从以前“记忆能力”向“思考能力”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思考能力,首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丰富的音乐音响,扩大对音乐的积累,同时通过音乐审美实践使他们对音乐具有自由变换的能力。学生的思考应当在行动中进行,用时加以思考。在课堂上应该把歌唱、律动、合奏、欣赏等综合起来,进行即兴的节奏、旋律的问答,注意培养他们将以往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创造美,这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综合性教学阶段。一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可以表现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水平上,能够进行表演、弹奏、歌唱是创造,但能够进行各种设计的学生便具有了一定的自觉意识,会主动地把美带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是一种美的创造,也是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具体展示,因此发展创造力性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指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的需求、接受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不是学习者适应课程。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机械识记、被动模仿,缺乏操作、动手和创造的机会,这样不仅会扼杀青少年儿童的天性,其创造力更是会窒息。

从整个音乐教学结构看,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等)和音乐技能(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都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内容。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保证、促进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不是让教学活动发挥一般性地教传知识技能的作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在整个音乐教学结构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一切音乐的教学归根结底都是审美教育,离开了音乐审美的准则和原则,音乐教学就有可能沦为机械、僵化和纯技巧的境地。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给予青少年儿童最大限度与效度的良性影响,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性格以及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意识,还能让他们的天性得到崇高文化修养的陶冶,让他们纯洁的心灵得到美化。总之,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发展。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将音乐审美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参考文献:

[1][日]高狄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章车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教师丛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王少云.也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j].音乐研究,2006,7(下旬).

[6]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1,(2).

[7]赵蕴平.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增刊).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

摘要:中国传统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关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学派以和为代表,他们也不提倡,甚至是否定音乐。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多辨证的观点,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在(《经》第十六)在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对统治阶级主张无为,对被统治阶级主张无知,因此,他反对一切欲望,而声音、颜色、味道正是引起人们欲望的根源,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爽,”(《道德经》第十二)所以要统统取缔。

而庄子对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希望能够过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理想生活,因此他对一切科学都是抱着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他说:“五音乱耳,使耳不聪”,(《庄子·天地》)对音乐也是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家既然崇尚清静无为,爱好当然在题材上就偏重于山水美,它的“天人合一”观必然向往宇宙和人的合一,上凡道家思想浓厚的人,大多是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寄情山水、自然或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自我观照,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她借用了梅花的自然属性,钢筋铁骨的性格,不畏严寒的精神,隐喻知识分子的人格美,用清虚朗畅的泛音,三次出现梅花主题b,穿插a、c、d音乐作为烘托陪衬。梅花的洁身自好,清雅高旷,是作者对人格美的物(乐)化表现,此曲是一首小型套曲,后部带有戏剧性,似梅花笑绽枝头,笑弄风霜,其韵昧令人回响不遗。道家不仅主张自然之美,而且追求境界无限,因此在音乐上就追求“神余言外”和“弦外之音”。同一时代一首咏梅诗句,可和此曲对照,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陈人何逊)。这首乐曲使我们不仅可以见到道家崇高自然,更可以体昧到道家主张自然和人的统一,以自然观照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组成部分。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与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名,生于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禁止音乐。墨子再三强调:“为乐,非也!”意思是,“从事音乐活动是不应该的啊!”

为什么墨子会这样说呢?墨子说:“如果是对百姓有利的,那么我是不敢禁止的。”战国时代的君王为了追求糜烂的生活,而大兴歌舞。为了制造乐器而征用大量,为了追求音乐的享受而把劳动力男性抓去跳舞和乐。而那种华丽的音乐却不能使百姓得到任何好处,所以墨子极其痛恨这种“音乐吃人”的现象,反对由于对音乐的需要而阻碍生产,坚决要求禁止音乐。此外,儒家宣称音乐可以消弭祸端,使得人们变得高尚,国家昌盛。墨子针锋相对地指出:音乐不能解决当时的三大问题——老百姓没有食物、缺乏衣服、没有休息时间。此外,音乐不能让骗子的人停止欺诈,不能使强大的停止欺凌弱小的,不能消除战争,不能让那些贵族停止对平民的蔑视,不能消除盗贼。所以在当时,墨家认为音乐是必须被禁止的。墨家音乐美学思想存在了一段时间后就消亡了,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仍以儒道二家为主。

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的音乐的影响深远,至今所使用的音乐美学还源于传统。它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主导思想,也是几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我们作为现代人,要学会取传统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以传统的的音乐作为根基,运用好的音乐手段、方法为中国音乐,为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一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中华先民的审美意识可以追溯到未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从原始先民通过劳动摆脱了动物状态开始懂得装饰自己,便出现了最早的审美意识活动,其审美意识就已经产生了。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中华美学思想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的社会属性与情感属性。只有具有“中和”情感特征的才是“和乐”,这就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

魏晋时期阮籍在其论乐专著《乐论》中,一方面以“和”作为乐的顺乎自然的本质属性,要求以协和阴阳的音声去适万物之“情气”,另一方面在音乐生活中继承乐教思想,要求“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礼作乐“使天下为乐者,莫不仪焉”。嵇康在《琴赋》中以平和之声为琴音乐美的特征,在琴声具“自然之和”的基础上描写琴音的美妙。他讲的“礼乐之情”是以“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角度讲“平和之乐”对人心的作用。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问题上有较多论述,他视恬淡、平和为琴乐与“正始音”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中以政不和故人心不和,人心不和故音不和的角度强调“乐之和”在于“正——心——音”之音的关系是否和谐。从音乐与人心的关系认为只有能够协调民心,“顺气正声、为群情之影响”的音乐才是“和”乐的,才是美的音乐。哲学家朱熹在《紫阳琴铭》中对琴乐审美明确提出“养群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体现了他对琴乐中和美的认识,即“中和”美的实现有赖于通过自我修养达到人心之正性。

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中国美学思想史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之一。《溪山琴况》提出二十四况,其中“和”是最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溪山琴况》开首即写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这表明了“和”作为琴乐审美范畴,在《琴况》中具有其他诸况不能替代的地位。“和”在《琴况》中具有多义的内涵,如“和”况以琴乐陶冶人之性情,琴乐的实施目的在于使人心“和”,这具有社会伦理学的意义。“和”在《琴况》中与音乐审美理想有关,强调“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艺,要获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谛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和”是《溪山琴况》的主要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主要线索。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是我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优秀传统,至今这种美学传统仍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但“和”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今日的“和”已不是儒家仅用于“雅颂之乐”的中庸之和,而是与多种非“和”品质相互融合的优美、平和、细腻的美学品格。

参考文献:

[1]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z].学苑出版社,1999.

[2]邢煦寰.通俗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陶伯华.美学前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杨春时.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二

流行音乐以其极具魅力的特点,给传统音乐、音乐审美理念以及音乐创作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不仅使我国音乐的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流传,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中国流行乐的美学特质以及审美意义进行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审美内容人性化。

流行乐是对比于传统音乐而言的,我国流行乐真正流行时间大约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受到集体文化影响,讲究以集体为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后来随着流行音乐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也让人们的个体意识以及个性得以彰显,也可以说流行音乐改变了人们的集体意识的审美观念,使人们的审美内容更趋向于人性化。以公众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难免遇到困难,导致其对生活的状态进行思考,而流行乐几乎涵盖了所有范围的情感,使受众的感情得以宣泄,尤其在爱情方面,流行乐中涉及爱情的歌曲,从各个层面、多种视角进行解读,也能够证明流行乐更为贴近生活,趋向于人性化。此外一些流行乐作品涉及一些人性话题,会通过对生存环境、社会一些重大事故进行反思等。例如: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便反映了一场缆车事故,在歌词中体现出父爱、母爱的伟大,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这便是流行乐人性化的体现。

(2)审美包装时尚化。

在流行乐的引导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需求得到提升,也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便是时尚的来源。流行乐作为人们时尚的引导者,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升,也得到有效提升,而流行乐创作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让流行乐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环节,而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唱者逐渐为人所知,这便是明星的来源。当明星与时尚结合,广阔的舞台、梦幻的灯光、浑身散发着时尚气息的绚丽着装,无一不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不仅在音乐方面让人们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流行乐作为时尚的引导消费产品,不仅引领时尚潮流,也是审美包装时尚化的代表。

(1)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以往的大众音乐中,人们往往作为听众,静静聆听表现者宣泄个人情感,对于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种聆听方式是享受,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众审美。随着人们观念不断改变,如今音乐文化逐渐从聆听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所有人的情绪,如某歌星演唱会,万人共同演唱,这种震撼,让所有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不仅能够宣泄个人的情感,还能帮助自己喜欢的歌星完成一首曲目。這种对于音乐欣赏观念性的转变,深化了大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使人们对音乐拥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让所有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得以体现。此外,一些ktv的推广普及、大型音乐竞技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唱歌软件如《唱吧》的流行,都为人们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也让人们在宣泄个人情绪之余,对音乐的好坏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使大众对于音乐审美领域从自在审美变成自我审美[1]。

(2)体现了音乐的人文精神。

在过去,高雅严肃的音乐,并不是所有人能够享受的,而随着流行乐的流传,音乐逐渐趋向于大众化。流行乐起点的核心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以及为大众娱乐而创作,因此,流行乐具备浓重的人文精神和平民化色彩。也因此,音乐从高雅的传统音乐逐渐转变成为所有人能够接受的流行乐,才是体现出音乐人文精神的主要原因。而且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其依靠极为张扬的个性、具有时代意义时尚色彩的审美以及一些对于生活、社会问题具有批判性的歌词,都在冲击人们的主观意念以及其原本的社会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流行乐也可以作为人们批判传统的有利武器,在社会价值中,其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的音乐价值,这也是音乐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流行乐从出现,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根据本文分析可知,作为大众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基于中国流行乐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1]王磊,李建林,魏玲,秦庆昆,王江奇,李慧敏.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06-110.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三

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讲授地理、民俗等其他知识点时,总有学生怀着质疑的目光问“这是音乐课的内容吗?”好像脱离了音乐本体,脱离了和声曲式的音乐,那还是音乐吗?从世界音乐的许多教材和专著上都或多或少有关于自然环境、历史渊源的章节,然而对其与音乐的关系、渊源的讲解并不多见,其实每一个事物之间的关联都是一张网,互相制约与影响,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我建议应加强对以下几个知识点的讲授:

一、加强对自然地理、生存环境的了解。

有关世界音乐的绝大多数专著、教材中,自然、地理知识总是没由来地独成一章,与后面的民族音乐的章节略显脱节。然而事实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审美等,甚至是绘画、音乐等。尤其是在各民族传统的乐器中,常常可以看到其材质、音响效果与当地风土人情、自然结构的密切关系。例如:在东南亚等气候湿润的适合竹子生长的环境中,当地人民往往就地取材,利用竹子制作出大量的生活用品,甚至是乐器,如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摇奏和击奏乐器——安格隆。所以,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除了对音乐本体的介绍之外,我们还应介绍当地自然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塑造,对文化的形成,以及对音乐种类产生的影响,甚至是对音乐审美追求的影响。自然环境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这样既脱离了世界音乐教学的主旨,学生也不容易在这个部分找到认同感,所以此章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其他音乐学科所匮乏的一面,将整个文化连接起来,让学生对文化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学生的世界音乐学习。

二、加强对建筑史、美术史的了解。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认识到美术、建筑等艺术文化对音乐的影响。音乐的风格往往不是跳脱于当地的美术、建筑等艺术特征,而是相互影响,如我们所熟知的巴洛克音乐,“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指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风格盛行后,被人称之为巴洛克时期,而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巴洛克”一词最早用于建筑艺术中,批评建筑师把更适用于金盒子和餐具等小物品的装饰用到大型的建筑装饰中。建筑风格特点是规模宏大,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和大量精细甚至奢侈的装饰。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了美术而且还影响很多其他的艺术领域,音乐大致承袭了同时期其他的艺术风格,也富有华丽、装饰、壮观等倾向。是来自于建筑,建筑中的雕刻等绘画又常常有乐器的身影,在世界音乐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作为一名引路人,带领学生去探索这条未知的且充满情趣的道路,而不是像导游一样,带着学生走马观花,掠光浮影。世界音乐与各类艺术的丰富内容,应该被进一步地探索发现。

三、加强对历史、战争的了解。

为什么对于学音乐的同学,历史、战争等相关知识也应该有所了解呢,我认为,只有对此民族的前世今生有所认知,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他的音乐呈现如此的样子。比如北美音乐中的爵士、蓝调,拉丁美洲的雷鬼音乐等,随着流行音乐的大兴旗鼓而被全世界的年轻人推崇,事实上,这些音乐的来源都离不开被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的非洲黑人,例如:蓝调(blues)就是由美国黑人创造逐渐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美国黑人的先人都是从非洲贩来的黑奴,从登上美洲大陆伊始,就一直用血和泪书写着黑人的苦难史,直到现在,黑人的饱受歧视、贫苦不堪的命运依然没有结束,一直以来,他们用歌声来倾诉心灵的创伤,听来非常忧愁哀怨,与英语中“blues”(蓝色)一词所带来的“忧郁”情感基调相符合。这样的历史是许多同学没有学习或了解到的内容,增加这个部分的了解后,才能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意义,体会不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才能加深对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四、加强对礼仪、风俗的了解。

各国的不同礼仪风俗除了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影响了对音乐、乐器的产生和使用。一如在东南亚的代表性音乐形式“甘美兰”,单看乐器种类不算丰富,材质也大多是铜质、竹质的打击乐,但其在东南亚最初的使用场合多用于宗教仪式和各种庆典,如巴厘岛的甘美兰乐队常用来作为进场曲和散场曲使用,乐曲亦被视为神圣的,能够赶走邪灵,所以这些乐器被认为是有灵性的、有神明附着在此,人们不可跨越乐器,如果不尊重乐器,也就意味着对神灵的亵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对东南亚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礼仪规范的了解,理解音乐本体之外,也需要让学生明白这种音乐类型的文化背景。才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与音乐。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王洲编著.世界民族音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四

第一,音乐作品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结合生活体验来进行乐谱记录的过程,许多艺术家习惯于结合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完善的构思,来将头脑中的种种思想透过音乐细致地传达出来。在此期间,要注意搭配好音乐作品的曲式还有旋律,这样才能确保作品问世后是独一无二的。由此看来,音乐艺术的创作和表现,需要经历非声音形态的表现对象选择、声音形态的听觉对象匹配、作品乐谱的形成等环节,任何环节都不可忽略。

第二,在进行音乐艺术表演期间,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其存在模式。表演者想要充分展示出一些音乐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就要先读懂乐谱,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各类音乐符号转变成为和谐的声音形态,再配合相关乐器和演奏技巧进行优美的呈现。所以说,在音乐表演期间,音乐艺术的存在形式由音乐符号、想象的音乐形象,转变成为现实的音乐作品。

第三,音乐作品欣赏环节中,听众会自觉地对当中的旋律、节奏进行整合,借此加深对音乐作品还有艺术的了解认识。在此期间,听众群体正经历着想象作品、加深情感体验、形成认识结果、做出综合评价等过程。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五

我是个热爱音乐的人,喜欢音符索绕身边的美妙感觉。我会为了一首想听却总是听不到的歌而怅然若失,会为了一张cd上的一首曲子跑遍城市所有的cd店,会为了自己喜欢的歌手的声音而激动得忘乎所以……音乐的魅力是无法估量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几乎让全世界成为它的俘虏,成为它永远忠实的fans。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也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上个时代的校园民谣是当时音乐的`主宰,叫得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高晓松。高晓松的歌词是一条青春的河,轻而易举地将人浸润。老狼《同桌的你》听上去很是舒服,也很惬意,不知寄托了多少人青春时代的甜蜜梦想。

以前,音乐人在众人眼中必须是全能的,会作词、作曲和演唱。现在的音乐将过去颠覆,开创了我们特有的音乐新时代。我想首席代表必是jay——周杰伦,昨日双截棍舞得很漂亮的无名小卒,今日声名鹊起的实力歌手,明日万众瞩目的天皇巨星。他的迅速走红并未带来太多惊叹的目光,似乎在意料之中,他的专辑销量一直居高不下。有人批评说他咬字不清,我认为这也正是他的独特出众之处。他的大多数歌都是自己作曲的,一种modern的曲风,糅合了一种蒙眬感,让意韵与心境得以含蓄却又淋漓尽致的呈现,让曲韵的表现力和张力及其鉴赏性得到极致发挥。或是躁动不羁,或是温婉缠绵,百变风格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音乐的突出特点——张扬个性。周杰伦应该算是当今流行歌手中很成功的一位了。我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人以为jay的作曲及演唱方法是非常成功的,极少数持否定意见的人也只是不喜欢他曲子的风格和类型而已,可见周杰伦的音乐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遗憾的事是jay不会作词,不过会不会作词在当前似乎关系不大,很多歌手是连曲也不会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严格地将音乐人和歌手区别开来的原因。jay的歌被广为传唱理所应当,但我建议大家不要一味地模仿。jay对于他的字音清晰问题可以处理得很好,如果大家盲目模仿,一旦丧失了原来良好的发音能力,可就要抱憾终身了!

说完了周杰伦,我不知道该谈谁了,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娱乐圈里,想找到一位时代的代言人,也着实不是易事。每个人心中皆有杆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对时代音乐的认识,所有的都要留给你们自己来细细品味。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六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本质韦伯《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的本质。

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对单一到近现代的复杂多变,音乐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如今,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乐海洋中的人们也许很少深思过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对人类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关于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即音乐究竟表现什么的问题,自音乐产生以来便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同时也吸引着人们为之探索,并导致了一门专门学科一音乐美学的诞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都曾孜孜以求,在音乐本质问题上耕耘播种,著书立说,形成众多的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仍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权威理论。但是这些流派和学说的存在,对于音乐本质问题的探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音乐王国的奥秘,进行音乐欣赏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造型说是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模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模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的,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的。

表情说以感情论作为立论的根据,在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地把音乐的内容看做是人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仅仅与具有完全直接性质的内在精神运动有关,可以说是与没有思想的情绪的音响有关系”。

快乐主义的音乐美学倾向在古代就巳出现。该倾向认为,音乐不能模拟任何东西,不能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素具有纯形式的性质,而音乐所给予人的快感,类似于烹调艺术产品、吃饭和饮水带来的快感。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与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形式主义则完全诉诸于理性,但两者都否定音乐内容。

(五)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的享受。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同理性,把纯粹而狭隘的职业性提到首位,将音乐外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人类的情感等隔离起来。尽管以上理论的美学观点各不相同,但各派理论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自音乐产生以来,西方音乐以不同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体裁形式为标志,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流派和思潮。各个时期的流派对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情绪、净化灵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在音乐艺术的大千世界里,各种美学标准和艺术需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类别、形式和体裁,这一切都体现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并且,还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丰富和发展。因此,很难用美学观点来解释音乐的全部本质和意义。但是,各种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了解、探索和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观照和体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65204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