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精选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6:53:13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22篇)
时间:2023-11-25 16:53:13     小编:雅蕊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经历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之处。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但要保持独立思考。下文是一些通用的总结写作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化学毕业论文篇一

笔者经走访一些企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涉及饲养技术员、农户支持技术员、化验室检测员、业务员等岗位,学生均表示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如化验室检测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技术,以进行疾病的诊断;饲养技术员、客服专员和业务员等岗位则更需要坚实的动物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以解答农户的技术咨询和新疫情的分析与判断。

1.2重组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构成方式与实际运用的方式相似程度、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成正比。为了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结合学院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开课40学时,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将理论知识体系按照由易到难来编成(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机能生物化学)3个项目,其中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项目设3个子项目(核酸、蛋白质、酶等);物质与能量代谢项目设5个子项目(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机能生物化学项目设2个子项目(水与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对各项目中理论性太强且实践应用不多的内容进行删减,以便于教师教、学生学。

1.3配套案例。

为顺利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共设计了34个与动物疾病防治、时事案件、人类健康相关的生物化学教学的案例。如根据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项目的特点设计了农药中毒与急救、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及功能介绍、镰刀型贫血病、疯牛病、克雅病、蚕豆病———g6pd酶缺乏等12个教学案例;针对高考设计了物质与能量代谢项目吊瓶班、减肥药的危害、低血糖与休克、牛羊营养代谢病、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等19个教学案例;机能生物化学项目设计了产后瘫痪急性缺钙、血红蛋白尿症缺磷等3个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将物质在动物体内微观的代谢过程变得宏观可见,且与身边的案例相联系,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实训内容。

根据学院现有的实训条件及各班开展动物养殖的情况,将本课程的实训内容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综合分析性实验项目和探究创新性实验项目(3个模块)。1)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以掌握基础技能为目的,包括“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个任务)。2)综合分析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包括肝脏中酮体的生成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动物血糖测定等(4个任务),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和综合分析性实验项目均为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完成。3)探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学生能力拓展项目,开设牛乳中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不同饲养条件对动物血糖的影响(2个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或自选题目进行科学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试验方案,最后撰写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研究和撰写打下基础,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1.5考核方法改革。

为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纪律成绩、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四个方面。纪律成绩考核上课出勤率、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和作业成绩)、实训成绩(实训操作、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试为笔试。课程综合成绩评定的比重分配为:学习纪律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5%,实训成绩占30%,期考成绩占45%。

行动导向法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为此学院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法的动物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库,既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又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2.1“教”资源开发。

资源库将教学内容重组为3个教学项目和10个子项目并结合各自子项目开发多媒体教学素材,内容包括教学详案、教学课件、图片助学、上课录像、案例分析、项目测试等内容,教学课件和案例分析均图、文、动画并茂,将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生动的flash动画模拟,再配以真实场景的教学录像和相关的图片素材,表达生动、丰富的知识,创设形象、仿真的教学情景,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为教师在课堂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提供了直观、有效地帮助。

2.2“学”资源开发。

为方便学习者按学习需求灵活地查询知识,资源库将图片资源、名词解释、虚拟空间、录像资源、测试中心等重点教学资源单独设置模块。配套的教学录像为学生提供了跨越时空的现场教学资源,其他分专题的录像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直接观摩学习的教学资源。此外,资源库设置自主学习、实训基地、拓展资源等模块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补充资源,如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复习考试资料等,为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和今后的专业提升与发展提供切实地帮助。

2.3自我评价资源开发。

为了能让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资源库为每个教学项目设计了题型多样的项目测试,方便于学生按项目测试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单独设计的测试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了模拟试题和综合在线测试题目,以检验对整门课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课件还为自主学习者设计了巩固习题和答案,方便学生检查自学效果。

2.4辅助管理平台开发。

为方便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资源库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作业管理、站内邮件、学习、读书笔记等功能模块,学生撰写的作业、课程论文等材料均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递交给教师审阅。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站内邮件等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学生对实际病例兴趣高的特点,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病例导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激发学生的新奇感与需要感,既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法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毕业论文篇二

专业:

论文题目:

学号: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才能进行论文撰写。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我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

3、学生选题通过后,选题所需查阅的参考资料及文献查询方向、范围可与指导教师协商;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尽量选择近5年来的文献含[专著、教材、论文]不少于8篇。

4、所有正文内容字号为:宋体,小4号字,行距为22磅。(操作方式:点击功能栏中的格式---点击段落---点击固定值----选22磅行距)。

5、标题都为:宋体加粗—4号字,行距为22磅。

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11月11日”。

1.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应结合选题,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需要说明国内、国外的发展情况。

3、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的。

应结合所要研究具体内容,思路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有针对性。

4.本选题的参考文献资料。

5.论文撰写提纲。

拟定论文的结构,即论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论文结构完整、逻辑关系合理、拟写的内容与题目一致。

是否同意开题:1、同意2、不同意。

指导教师:年月日。

化学毕业论文篇三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小资料:参考文献要求。

其它用五号宋体行距22磅。

要有页码,页码放在每页的下面中间。页码格式为:3(五号,宋体,居中)。

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或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化学毕业论文篇四

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要充分挖掘,尤其是它的育人潜能如何通过教学实验体现出来仍需研究。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可以在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从对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从事实验研究应该是基本功。只有亲自从事研究,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科研能力并养成科研习惯。

在中学基础课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直观性和可靠性。多年来经过无数次重复,人们积累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按说应该达到“炉火纯青”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实验仍然在不断被完善、改进、改造、取代、补充。其变化动向,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1.安全、微型。这是普及化的动向,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随堂实验或家庭实验。由于其安全、用药量小,很适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同时,这一变化在防治污染方面,也具有教育作用与现实意义。

2.可靠性强。这是作为演示实验非常重要的要求,在课堂上演示的失败,再加上教师不善于科学地说明实验不成功的原因,给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因此实验改进中提高成功率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事。?因此便于操作,直观性强、适应性强、合理节约时间等都是研究的方向。

3.新材料、新方法、新手段、新设计、新组合的引进和研究。随着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的应用以及燃气、电热、光波、电孤、电火花、电磁等能量传递手段的应用,化学实验在直观、安全、快速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电脑与化学实验结合的研究也是热点。

4.可以用作补充内容的实验开发。如高温、低温、高压、减压、显微反应……又如在社会、生产、生活上有实际应用的实验开发,像洗涤剂、水质净化、粘合剂、烹饪、饮料、保健用品、废品回收、化学游戏等等,这一变化能体现化学日常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对化学能创造财富的巨大潜力产生实感。

5.改进完善目前教材中一些难度较大、设计欠佳或易引起错觉的内容,补充一些对概念理论的理解有促进作用的实验。

重视化学实验和对其进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教育行政部门要从经费上想方设法,给予保证,要重视教师、实验员提高实验能力的培训工作,要把实验教学的优劣纳入对学校教师的评估,让化学实验在育人方面的切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化学毕业论文篇五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出现诸多问题的同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周凯老师在中国青年报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掺水严重能否取消”的文章,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大讨论;何志坚老师于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关于“四成人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滥竽充数不如不做”更是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江瑞老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与其取消不如改良”的文章,体现了高等学校教师近年来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上所进行的深刻的、理性的探讨。

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重点在于运用已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解选题依据、对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验证、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以及使用专业术语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最终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良好品格。本文中,笔者围绕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1.1学生对理解不深刻。

目前,我校主要采取指导教师撰写题目、学生进行选题的方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由于少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结果对选题一知半解,个别学生甚至完全不理解。比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离子液体的制备,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学生竟不能回答评审老师提问的什么是离子液体的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毕业选题理解的不深刻,甚至是完全不理解。

1.2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思路不清晰。

少数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实验思路不清晰甚至完全没有。由于专业特点,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不只是动手搭建反应装置、称量及洗刷实验仪器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有清晰的思路指导实验进行,否则毕业论文完成得肯定是一塌糊涂。如何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进行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

1.3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

1.3.1中英文摘要不规范。

摘要在整个毕业论文中起着概括性作用,必须用最简洁的语言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做出精准的归纳,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14]。中文摘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写作冗赘、不规范,要么过多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对研究方法和结论一笔带过;要么只重点阐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忽视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重要性。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是过度依赖翻译软件,不能选择正确语法,因此学生在使用翻译软件翻译整句话时,出现了主谓颠倒、句法混乱的错误,完全是中式英语。

1.3.2前言部分逻辑混乱。

前言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逻辑混乱,不能做到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x朽果题的研究现状仅停留在文献的摘抄层次,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只是简单的文献罗列。前言应该是首先阐述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指出其工作的不足或缺陷,最后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如何得到优于前人的研究结果,这样才能发挥前言应有的作用。

1.3.3结果与讨论部分仅是实验数据的叙述。

近几年指导和评阅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数仅是对实验数据的叙述、简单地说明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不深入。这些变化在图表中都具有自明性,叙述虽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运用所学知识或查阅文献的方法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找出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本质,并提高到理论程度,这才是整个毕业论文的亮点,是让同行认可的公信力所在。有些毕业论文将结论当做讨论,结果导致讨论部分与结论重复,甚至个别毕业论文缺少讨论部分。

1.3.4结论部分不精炼。

有些本科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拖泥带水、不够精炼,误将结果当结论;还有些毕业论文的结论部分甚至不是在自己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出,而是将文献的一些结论稍作修改,这样的结论自然得到不自己研究数据的支持。

1.3.5参考文献引用、格式不准确。

如何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文献查阅、筛选和引用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科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对文献归纳不准确,文献引用偏少,特别是外文文献的引用更是缺乏。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参考文献中各个部分代表的'含义,如chemcatchem.,,4,1752-1758.其中chemcatchem代表杂志名称;4代表卷码;2012代表发表年代;1752-1758代表的则是起始和终止页码。如果上述字母和数字代表的含义不知道,肯定会造成文献引用的错误。

2.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随着考研热、公务员热的到来,很多学生只顾着各种考试的初试和复试,不能静下心做毕业论文,认为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对指导教师布置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临到答辩匆忙应付。就是这一匆忙导致了学生选题的随意性,甚至没有人选择实验步骤较多的验证性选题;写作时亦是东拼西凑,甚至出现抄袭现象。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

2.2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

化学类毕业论文撰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支持。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缺乏相关化学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学术前沿训练。毕业论文过程中出现思路不清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步骤。毕业论文中中英文摘要方面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对论文写作技能、方法及专业外语技能掌握不够。前言方面逻辑混乱、结论不精炼、文献用不当等问题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

2.3指导和评阅教师责任心不强。

学生出现不能理解选题、不能设计实验、不能科学撰写毕业论文等问题,指导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直接导致对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管理疏松,导致学生对选题及实验思路模糊,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论文工作流于形式;而评阅教师在论文评阅时给人情分等。

3、关于改进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制定有针对性的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结合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院、教研室进一步制定工作实施细则。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时间,尽量避免毕业论文与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时间的冲突;强调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必须按照指导教师布置的要求和规范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同时也应充分考虑指导、评阅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规范指导、评阅教师的操作规程。指导教师应详细讲解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查阅的方法和技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进行,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规范等。评阅教师则从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论文的学术水平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评分,避免人情分的出现。

3.2鼓励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

学生如能尽早介人教师的科研课题,既可加深学生对的理解,同时亦能掌握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和实施技巧、锻炼科研思维,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大有裨益。另外,鼓励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使低年级学生较早地和高年级学生一起融入科研环境中,使低年级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利。

化学毕业论文篇六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日益关注,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也必然地成为众矢之的,引起广泛的.讨论.要求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呼声,多年前就有,而今尤甚.笔者以为,毕业论文的去留,是事关大学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价值取向等极为根本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有些结论.在此,笔者愿意介绍一点国外情况,与大家分享.

作者:潘艺林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高教所刊名:软件工程师英文刊名:softwareengineer年,卷(期):2007“”(7)分类号:关键词:

化学毕业论文篇七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直接相关,但所涉及的范围可适当广些,参考文献数量适当多些;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失,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第一次文献检索作业中文参考文献一样,将其复制即可(注意字体为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

注意: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个标题用―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空两格)。

正文中的下标题用―五号―宋体―加粗―左对齐(空两格)。

其它用―五号―宋体―行距22磅。

要有页码,页码放在每页的下面中间。页码格式为:3(五号,宋体,居中)。

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2.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3.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或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4.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

5.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化学毕业论文篇八

微波条件下塑料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研究。

烧结ndfeb永磁材料化学镀ni-co-p合金防护层研究。

基于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及应用。

qspr研究在材料化学和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烧结ndfeb永磁材料化学镀防腐研究。

功能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复合镍电极活性材料化学镀镍及其影响研究。

聚合物薄膜和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

硅锗氰化物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微波辐射下三价锰离子促进的2-取代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某些缩酮(醛)合成中的应用。

化学毕业论文篇九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促使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探究。本篇文章立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教育工作者一些借鉴和思考,为我国高中素质教育水平提升注入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高中化学学习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存在难度,枯燥而不好理解,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实验性操作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灵活的应用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提升自身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学科,知识内容需要理解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记忆。高中化学实验的加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备的讲解,保障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的安全性,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当学生再遇到化学中的疑难点时,就会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第二,高中化学实验存在认识论价值,高中化学是一门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化学实验的支撑,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科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容易通过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学习探索的能力。第三,高中化学实验存在方法论价值,做化学实验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平台,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法论,对于化学科学知识有更加强劲的探索动力。化学实验操作更是让学生进入科学实验世界的必经之路。

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部分化学老师对高中化学的教育方面存在着应试为主,实验为辅的做法,对于实验教学缺乏重视,甚至在黑板上画几个小试剂瓶就当作实验教学了。或者是高中化学教师自己给学生操作好实验结果,让学生只对现象进行观察,却没有让学生亲自实验。除此之外,学校领导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并没有投入充足的经费进行化学仪器以及化学设备的购买以及更新,导致高中化学课本中一些必要的化学实验没有正常地开展。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一部分学校开始开设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必要课时,一部分化学教师只是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当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没有将趣味性融入到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堂中,学生做完实验之后更没有及时地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补充,也不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要求,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真谛,只是接触到了一点皮毛,失去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意义。

四、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所谓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的同时能够规范准确的进行化学知识的科学探究。学校领导以及化学教师应该提升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地加大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资金支持以及物资支持,化学教师应该摒弃应试化学教学的错误思想,重视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合理安排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除此之外,对于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一边给予指导,一边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提升学生对于探究式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倡导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我国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应该将这种教学方法融入进去,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组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于探究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提出实验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构建、共同搜集实验信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开展,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对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和规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五、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模块,一部分高中生虽然可以在化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分数,但是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却不强,也就造成了化学学习的死板化,不仅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化学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过程,需要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总结,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4]胡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六法[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a].2016.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毕业论文是当前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科生衡量四年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指标。实践过程中,本科毕业生论文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产生有着诸多原因,解决的对策主要在于现有的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改革、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的培养。

现今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快速发展时代所需的人才,而本科毕业论文则是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时代一举进入了大众化时代。随着大幅度的扩招,师资短缺,教学资源不足以及青年教师在大幅增加,本科论文质量明显下滑,内容充实,观点新颖、格式规范高水平毕业论文越来越少。在不少高校,毕业论文成了做样子、走过场。因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了更新与改革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1.论文选题大而空泛,缺乏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创新意义。

从选题的空间范围来看,很多学生喜欢拿中国和世界性问题来研究,而不注重选择与自己未来专业工作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小”问题的研究。四年大学,一些学生没有自己的专业兴趣,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课题选择比较盲目,好高骛远,在一些大的领域选题,只看到存在的问题,却很难认识哪些问题是在其知识结构范围内、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力所不及的,导致选题过大,内容空泛。在选题环节,导师发布的课题与实际或科研不能结合,题目大而空洞,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和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在选题上比较盲目。另外,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一般集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实验、写作。这样,学生在选题上的考虑时间就不足,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没有好的开始,就会造成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

2.研究方法单一,无法把专业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到论文中。

多用描述性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很多学生习惯去陈述一个事实或现象,而不是用数据去说话。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过于依赖网络资料,对资料的分析处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论述教材化,面面俱到,缺乏深度。

论文的格式多套用教材体。通过答辩发现,带“对策”一词的毕业论文,论文中对策惊人地相似。这说明本科学生还没有勇于实践和刻苦钻研的治学方法和能力,存在明显的“拼凑痕迹”或“套袭模式”。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初次参加科研活动的初级阶段的成果,由于科研基础知识和科研操作技术的储备不足,加上缺乏足够的科研时间和实践的机会,相当数量的毕业论文,是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的理论研究,带有明显的东抄西编的“拼凑痕迹”;以观察和实验法为主的应用研究,则带有明显的人为的、随意组合的“套袭模式”,从而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出现很多与科研成果的惊人的相似,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4.文献阅读量少,文献综述质量低。

论文研究的价值在于其创新,创新的过程对前人的工作要了之于心,才能避免重复工作,吸取经验教训,开拓新领域,解决未解决的`问题。因此,文献研究是一篇好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对文献综述缺乏统一的认同,他们对什么是文献综述、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缺乏理解,文献综述的质量差强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数量不足。有些本科专业学生的参考文献仅10篇左右,与广东省教育厅要求规定的参考文献在15篇以上的数量有一定的的差距;有些专业的文献综述包含在开题报告或论文正文中,篇幅偏小。第二,有些学生的文献综述所列的参考文献的数量基本达到了要求,但与论文的相关性不高;个别综述与论文内容雷同,还存在着所列文献与综述内容不相关、不配套的情形,内容与所列文献参考出入较大。另外,还有文献综述欠规范、格式混乱等问题。学生们还未懂得:要想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所发展,进而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必须重视研究文献的回顾。

5.缺乏实地调查,缺乏数据支撑,陷入定性分析,容易全盘抄袭。

学生多选偏理论性题目,不愿意去做调查性的课题。根据笔者统计的到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选题情况:基础研究类篇数占34.5%;基础应用研究类篇数占63.2%;应用研究类篇数占2.3%。课题来源方面结合生产实际的课题数只占10.5%。大多数学生都偏向于理论性研究,不愿做实际调查,导致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而且,由于缺乏数据支撑,没有定量分析,没有体现用数据来说话的科学精神,所以往往只有定性分析。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理论功底不足,无法正确理解理论要点,更不用说创新了。长此以往,学生就很容易陷入全盘照抄各种文献资料、胡乱拼凑了。

6.缺乏相关理论依据,论述肤浅。

多数学生只会去描述性事实或现象,不熟悉运用专业理论去推导和证明。或者,不会用所学的理论找到切入点,不会使用所学的方法分析、加工资料,最终就是资料的堆砌。而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类型,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采用定量分析研究的仍局限于一般的统计学处理范畴,能独立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较高层次的定性定量化处理的为数很少,而真正让事实说话的数据就少之又少了,这样就会造成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消极影响。

1.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毕业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为支撑,而这种能力则是学生毕业后应对各种岗位工作挑战所必备的资本。如果某个岗位不要求文字能力,不需要逻辑思维,甚至于不用动脑子,那也就用不上大学生了。退一步讲,假设有那种既需要上岗者有本科学历、又不要求这个本科生会写论文、搞研究的岗位,那么,这种岗位究竟存不存在、会有多少、都分布在哪些领域呢?哪个学校能担保自己培养的不会做论文的学生会找到没有具体要求的岗位?况且,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毕业后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如果连本科毕业论文都不会做,还能指望他们能读好硕士、博士?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已很成问题。其中,有研究生阶段教育自身的问题,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本科阶段的教育质量不高,特别是研究能力不强,从而累及其后续阶段的教育。

2.学生掌握定量手段少,定量分析应用训练不足。

西蒙说过:“管理就是控制”。控制的手段是数量管理。定量化是人类精确理解社会想象的有力工具和追求,在目前情况下,社会科学的很多因素尚无法做到定量化。研究方法的选择总是与研究目标相关的,同时也受到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的制约。因此,任何研究课题,都要适应于解决其研究任务的方法与手段。正确的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而本科生在学习阶段,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正规的科研训练。学生掌握定量分析方法少,定量分析应用训练不足。

3.在校期间,主要阅读对象是教材,尤其是中国式教材。

中国式教材多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倾向灌输知识和结论,忽视启发和研究。在相应教材页码表现上,中国大陆教材一般为400~500页左右的32开本,仅适合于应试教学和考试。而引进的国际教材多为500~800页的16开大本,其内容不仅涵盖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而且有各种案例、故事和习题,便于学生自学,在课时安排上则便于教师讲解和讨论。英文原版教材缺点是背景及其案例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范畴。但从另一方面讲,中文教材也少有原创性研究和案例,基本上沿用西方的理论和案例。有的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只知上课“埋头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竟基本没有翻阅过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专著,上课之余,对中文教材之外的其它教材基本“绝缘”,从而导致知识狭窄、片面,写出的论文起点低、缺乏深度和新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能力较差。

4.对文献重视不够。

文献研究是论文研究最为艰苦的一个环节。耗时费力,材料收集难度大。目前国内已有的知识数据库和一些引进的国际数据库,能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文献的研读和提炼则需要时间和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而刚刚进行实际论文写作的本科生,则普遍缺乏这一能力。

1.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授模式,着重推广以讨论、调查、实验为主的学习模式。要推行素质教育,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调查能力。首先,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各高校可在各学期穿插举办学术讲座、科研报告,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过渡到毕业设计研究阶段。另外,也可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实验设计”等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培养学生自学和研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要跳出本科毕业论文自身的圈子,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首先,不要再提什么“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代之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并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研究、实践和创新等三项能力;其次,课程设置要做适当调整。要多开设有助于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文献检索、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等等。并且,在不违反修读顺序的前提下,应尽早开课;最后,各类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三项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通过各类课程教学的“合力”,来确保本科教育质量。

3.学习发达国家国际性教学方法和理念。

短期改变应试教育,将涉及整个大环境和体制。可以引进国际教材,做到短平快,并与国际接轨;在师资上、教材、教法上,系统性引进先进的教育模式;在师资上,以引进和走出去为辅;教材上着重引进原版教材,推行双语甚至纯英文教学;强调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为创新培养人格基础;要提倡国际化,因为单纯依赖于非人员交流的间接交流,很难短时间内改变已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通过较大力度地引进外籍教师,让中外师生经常地、普遍地接触,通过耳濡目染的频繁交流,利用鲶鱼效应,开发环境改变的动力源泉,逐步形成创新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宝欣.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s1).

[3]刘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02).

[4]刘正远等.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03).

[5]丁艳芳,齐涛.谈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01).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一

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放手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学习,在小组中学生的潜力会被充分地挖掘,学生会主动地思考和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让学生进行集体探究,在集体智慧的努力下,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和感染,他们会很好地解决问题的。之后,教师可以由小组推选代表来讲解他们问题探究的结果,形成组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在学习“碳的多样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探究“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有时一个学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在学生集体的智慧下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和交流,开阔了视野,发散了思维,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教师讲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知识,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但要讲,还要让学生练习,讲练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教师刚刚讲过课堂教学重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随着给学生设置一个相应地练习,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讲过就能够掌握相应地知识。练习则是对学生最好的检验了。如果学生能够很顺利地解决问题,那么,学生一定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反之,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时候,教师给学生介绍了硅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硅的性质及制法,同时也知道了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还可制成太阳能电池、光电池等,硅的这些用途是利用了硅的什么性质?”通过问题,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硅的相关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教师的练习要适当,难度上要适合学生,数量上要适可为止,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

教师的引导应该出现在学生感到困惑或没有思路的时候。面对一个初中化学问题,如果学生很顺利地解答出来了,那么,教师的引导当然是画蛇添足,还无必要;但是如果学生面对问题凝思苦想去不得思路,教师则要适时出现,引导和点拨学生,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教师的点拨有时可能就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但是却可以给学生“引路”,让学生看到前进的方向,点燃学生思考的导火索。

例如在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时候,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明白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为了突出重难点,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探究钠的化学性质,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并正确地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做出相应地点拨,让学生去思考:“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里?金属钠很容易切开吗?金属钠的新切面有无光泽?放置一会呢?这些说明金属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为隔绝与空气接触,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那么,保存在水里行不行?”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地了解了钠的化学性质,也知道了钠与水的反应。教师的恰当引导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的思考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通向知识殿堂的顶端。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只要教师主要“讲、练、导”,并且在教学中灵活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主动思考,科学探究,不断地提高和加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二

当前,各高校体育院系对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时数进行了调整,减少了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课时,对教材内容也进行了压缩,在这种背景下,势必也要对运动生物化学考试进行改革与探索,传统的运动生物化学考试形式单一,成绩构成略显呆板,面对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仅靠期末的闭卷考试已不能体现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的要求,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创新时代下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且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中小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大同小异,而运动生物化学是一门运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样做的后果无疑割裂了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生物化学意识的培养不利,且此种僵化的考试模式在当前许多高校体育院系中比较普遍,因此,对运动生物化学考试改革的内容与途径进行探讨,以促进运动生物化学在高校体育院系中的发展。

通过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来拓宽体育院系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深化改革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各高校体育院系的重要责任之一。但检查学生对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仍离不开考试,考试作为一种传统的检验手段,可了解学生某个阶段学习的效果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据此可知,考试仍在老师与学生间起重要作用,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但选择怎样的考试方法才能真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突出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等,这似乎是当前各高校体育院系面临的教育难题之一。当前,各体育院系趋向于“典型知识点考试”,围绕教材中的典型知识点出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此种考核方法不适合新时期下对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当下素质教育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期望,所以,对运动生物化学考试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运动生物化学考试改革的内容与途径进行有益的探索。

1、1考试成绩比例的优化。

以前,很多高校体育院系的运动生物化学成绩比例较为单一,期末成绩仅凭最后的运动生物化学考试试卷成绩,即只依靠笔试成绩对学生整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这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因此,除了笔试成绩,还应对学生在课堂中考勤、回答问题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即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应包含多方面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此外,应合理优化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以邵阳学院体育系为例,运动生物化学的期末成绩分成三部分,分别为考勤成绩、实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2:2:6,此种设置在很多高校体育院系中广泛应用,优点是迫使学生重视运动生物化学整体过程的学习,不能仅靠期末突击理论知识而一举过关。但此种方式也有明显的弊端,考勤成绩主要是指学生的出勤率,少数学生会钻空子,在老师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找人代替,使考勤偏离了原来的出发点。而实验课中很多学生不思进取,等别人做出结果后才动手,存在偷懒现象。所以,高校体育院系老师要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心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2考试内容的合理设置。

运动生物化学考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而考试内容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考试内容不仅要包含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运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还要包含学生在课外进行运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还要包括学生在实验中所学习的实践知识,只有将各方面进行综合,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才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价才较为客观公正。此外,教师应纠正学生的一些认识误区,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考勤率高,上课掌握好教材的主要知识点,课后认真完成习题,通过期末考试就没问题。其实不然,学生还应掌握一些课外热点知识,对实验操作也必须进行量化考核。如生物化学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考试,将考试分成实验性考试与理论性笔试,通过这种创新性的考试方法,使学生享受到运动生物化学学习的乐趣。

2、1考试时间的多阶段化。

所有考试的终极目标是检查学生对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生物化学教师应根据本门课程教学的开展情况,在一学期或一学年中增加课堂当堂检测和阶段化考试(如月考和期中考试)的次数,特别要注重期中考试的效用,因为期中考试对一学期所学知识起着连贯的作用,对期中考试成绩的分析,可使学生对此时间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分析,以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寻找学生的自身原因,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进行补救,以提高后期的学习效果,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2、2把握出题难度。

生物化学教师在试题的选择上,应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保持基本一致,既不能随意拔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出难题、怪题,使大多数人挂科,也不能对学生过于心慈手软,出小学生水平题,试题过于容易,使大家过关,皆大欢喜。在选题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试题的难易度,科学认识考试的功能,对自己平时讲授的运动生物化学知识要了然在胸,重点难点一清二楚,使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方向跑,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运动生物化学考试改革是高校体育院系运动生物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要调整生物化学的考试内容,也要改革生物化学的考试方式。但由于改革是对当前教学的改进,其涉及的时间较长、受到的影响较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出谋划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不断进行相关的改革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对运动生物化学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将为促进运动生物化学在高校体育院系中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三

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注重理论常识以及操作技能的训练,并完全依靠于化学课程的理论内容。目前,课堂上通常以讲解大量理论论证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高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近20年来,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将化学课程列为必修课,但是课时不断被压缩和缩减,同时,化学教材的种类十分繁多和复杂,大部分化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科为中心,理论科目占据十分重要的比重,但是联系现代实际内容较少,部分内容过于陈旧,影响学生对于化学科目的学习兴趣。根据目前的情况而言,化学教学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有效形式,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获取化学常识和反应规律,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获取理论常识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非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水平,充分使得学生认识到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就目前化学教材而言,需要强化学生对于各种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如:规范学生提取试剂的方式和原则。在使用试管、容器以及滴管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提取试剂的称量、提纯、蒸馏以及回流等操作流程。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操作习惯,学会书写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和报告。在无机化学的实验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示范实际的操作原则和理论,随后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协助完成,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手段,加深对于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强化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实验操作流程图的相关资料悬挂在教室墙壁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实验操作的相关流程。

2、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于化学课程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化学实验课作为一门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的学科,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按照教材内容以及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并未作出充分的头脑思考,便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因此,需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为:首先,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老师通过挑选与教学内容存在密切关联的趣味实验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为学生演示化学实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氯化钠的提纯实验教学过程中,利于纯化的实验展现“烧不断的线”的神奇理论,其实验原理是通过使用饱和的盐水,使得沉入在水中的鸡蛋漂浮起来;而棉线经过盐水的长时间浸泡处理后,利用熔点较高的食盐在棉线燃烧的情况下,确保棉线的形状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并不会发生断裂。这样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了解有关化学实验的相关常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其次,选取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试验活动。例如:水蒸气蒸馏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茴香和桂皮,利用水蒸气蒸馏出具有浓郁香气的挥发油,通过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方式加工出实验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操作,还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机械化教学模式,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部由课堂教学所完成,而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现象:一是部分学生并未做好课前预习。书写的预习报告完全是表面文字,在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讲,进而导致实验装置的安全出现错误,甚至不知如何下手;二是部分学生过于强调化学实验的快速完成,并不知道化学实验的每一操作步骤,遇到操作困难直接寻求老师帮助。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现象,需要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启发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预习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老师可以通过将化学实验的相关视频和ppt课件放置到校园网上,并在课件中提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内容,指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例如: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实验需要借助多种设备和仪器。如:分馏、蒸馏以及水蒸气蒸馏等,老师在讲课前,为学生留出装置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时间,老师不仅能够在此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还能够在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将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一指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能够格外注意,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印象,因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老师在巡视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需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强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具备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学习环境,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化学实验,同时,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到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于理论实践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在大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严谨的科学态度,利用趣味的化学实验,加强学生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四

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小4号宋体,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

可根据需要自行加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参照以下几点来写:

1.针对论文题目,综述和论文题目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范围要适度,不要太宽。

2.综述不仅要掌握前人对此课题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此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突破点。

三.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小4号宋体,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

可根据需要自行加页。

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来写:

1.研究或解决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可以是原有工艺的改进、原有配方的改进,也可以是新材料的制备、新产品的研发,或者是制备方法的改进、某些性能方面的改进、提高和完善等。

2.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要科学、可行。可以是制备方法、物理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仪器测试方法,也可以是理论估算方法、实验设计方法等。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13月3日—x月x日。

2x月x日—x月x日。

3x月x日—x月x日。

4x月x日—x月x日。

5x月x日—6月22日。

(进度安排要与任务书中的进度安排相符,且要更详细些;字体为五号宋体,内容居中)。

五.主要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固定值,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参考文献要在开题报告中按顺序以角标形式)。

[1]魏杰,金养智.光固化涂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5.

[3]王德海,江棂.紫外光固化材料-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07.

[4]沈效峰,郁建华.光交联型水性聚氯酯乳液的研究[j].聚氨酯工业,,13(2):9-12.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五

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煤和石油),采矿时凿岩、爆破,建材粉碎、筛分,冶炼铸造等而造成的。

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尘埃颗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几种。

治理污染物的技术针对污染物的不同而不同。

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

针对颗粒污染物粒径大小,治理办法主要有干法、湿法、过滤和静电4类,最常用的就是袋式除尘器(过滤)、旋风式除尘器(干法)、泡沫除尘器(湿法)等。

随着对除尘效率要求的提高,静电除尘也逐步开始使用起来。

静电除尘器由两个电极组成。

电极间加上电流电压后,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场。

颗粒污染物随废气经过电场,粒子被离子碰撞并使其带有电荷。

带电的粉尘就向集尘极移动,达到极板。

这样,空气中污染物就被吸附在极板上,使空气得到净化,尘粒也由于本身的重力落入灰斗。

静电除尘器可以捕集一切细微粉粒或液滴,而且处理废气量大,运用温度范围广,因此被工业企业广为看好。

但由于占地面积大,投资大,使一些中小型企业不能选择。

氮、硫氧化物治理技术。

大气中由于有了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才发生大气污染,由于产生了一件又一件的污染事件。

科学家针对这类氧化物的性质,提出了解决污染的技术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催化转化法、燃烧法、生物净化法、膜分离法和稀释法。

现在最常用的是吸收法,废气经过吸收塔,与塔顶上流下的吸收液发生交流,使吸收液中的成分与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成分。

最后,当废气从塔顶出来时,已成为洁净的气体了。

这种治污方法简单,投资少,操作也方便。

治理污染还有一种常用的高烟囱稀释法。

50年代-60年代,欧洲工业发展迅速,一时找不到适用的治理技术,又不能污染城市,就产生了高达几百米的烟囱,利用高空气流扩散快的特点,使气体污染物得到稀释。

这种方法至今仍广泛使用,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利用欧洲多南风的特点,通过高度200米-300米的烟囱,可以把废气扩散到2000千米以外。

美国、日本一些大型企业也常采用这种办法来逃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气污染治理又发明了催化转化技术,这项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尾气的治理中。

汽车在怠速时排出大量尾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汽车被称为城市中的流动污染源。

现在科学家针对汽车尾气的排放,采用安装催化器,使尾气从气缸中排出后,排入催化反应器。

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一氧化碳和碳氧化合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了尾气中的污染成分。

一些发达国家对汽车尾气提出更高的排放标准,迫使汽车制造商不但采用一段净化,还发明了二段净化尾气的方法。

二段净化是在一段中一氧化碳把氮氧化物还原成氮,再排入二段催化器。

在二段催化器中,再把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尾气排放标准。

开发新型锅炉。

无论燃煤是发电还是供热、供汽,使用它的主要设备为锅炉。

我国大中城市中普遍使用小型锅炉供热,更小型的茶炉供应开水。

这样,成千上万根细小的烟囱,就一起竖直着指向天空,随时喷出一股股黑烟,污染天空。

因此科学家提出治理大气污染应从锅炉开始。

北方地区供热。首先砍掉一大批小锅炉,采用集中供热,一般茶炉改用电热茶炉。

其次,选用技术先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这种锅炉不但燃料燃烧充分,而且燃烧时能脱硫90%,对燃料选择性较广。

我国的煤,尤其西部和西南部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大于2%硫含量),在小锅炉中燃烧时,往往达不到80%的燃烧效率,而且无法去除煤中含有的硫。

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进人大气中,成为污染物。

流化床锅炉还可以进行分级燃烧。

流化床锅炉改进了锅炉结构,使燃煤在炉内沸腾式燃烧,故称流化床。

流化床中的煤燃烧比较充分,一般燃烧效率可达98%。

同时可以采用飞灰回燃等先进技术,使煤完全燃烧,减少污染物产生。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燃烧设备,如在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还可以脱除二氧化硫,省去常规的烟气脱硫装置。

近几年来,国外对流化床锅炉技术比较重视,设计和安装设备逐年增多。

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建和在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达216台,最大容量已达800吨/时。

国内这一技术发展慢一点,现在已有4台35吨/时的示范装置投入使用。

一些部门和地方计划引进400吨/时的锅炉,到21世纪,新型的流化床锅炉将逐步取代一般锅炉。

发展型煤技术。

在我国大中城市,过去十几年,普遍以煤为燃料,而且以散煤为主。

居民每年用煤量也达2亿吨左右,这个数字已经不小了,比任何一个工业部门都消耗得多。

但居民烧煤往往炉具较落后,浪费也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不可忽视。

在南方某城市,60年代,早晨家家户户把家用炉子放在马路旁,用引火柴点燃炉子。

一时,浓烟滚滚,使马路上奔走的汽车也被迫开灯。

为此,从60代开始,我国对居民燃煤采用分步走的管理办法。

首先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先用人造煤气或液化气;其次在大城市推广使用型煤,改造居民炉具。

由于蜂窝煤结构合理,开发了先进的粘结剂,使型煤燃烧充分,发火力好,深受居民欢迎。

针对家用炉具封火时一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点,又采用钢、锰催化剂和活性氯化锌催化剂作吸收剂,已在多种形式的封火减污器上使用,使封火时可减少一氧化碳80%左右。

大气污染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并要充分考虑到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优化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环境的自净能力,达到控制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

另外,还要广泛植树造林,用绿色植物来净化、美化环境。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六

对大学化学实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概述,论述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创新能力、实验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大学化学实验如何根据上述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教学模式分别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的动手创新能力、实验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验思维创新能力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大学化学实验;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大学阶段的教育相比中小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方面的培养。大学化学实验作为基础性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需要教师立足于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从而促进学生在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创新、实验设计创新以及化学思维能力方面有创新性的发展,促进当代大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创新性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首要方面就是检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大学的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教师予以重视。教师在大学化学实验方面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在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实验的动手创新能力,提供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的实践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验设计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在化学实验方面创新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学生的化学实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方面,是与化学实验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设计化学实验方面予以重视。

(三)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来讲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等,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有效进行创新是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点之一。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创新能力是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最高目标。

在明确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后,教师就要根据这些具体的教学方面设计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

(一)转变教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参与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明确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位置,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自主参与,积极动手,将各种实验的原理、实验注意事项以及不同实验条件带来实验结果之间的区分等内容与具体的化学实验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动手能力。例如,化学键以及化学能的释放等化学实验内容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并生成问题,在课堂实验过程中予以动手实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创新能力。

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二)丰富教学内容,在化学实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教学内容的丰富是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设计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师在化学实验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面进行创新。例如,在电解质溶液的设计以及评定实验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的特点,并让学生创新选择不同的溶液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从而尝试降低实验误差,或者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一些新的实验设计研究成果等。

(三)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中思维创新深度。

多样化教学模式,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指教师要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让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教学模式环境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够不断迸发出探究创新的火花,促进学生化学思维深度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思维宽度的广化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实验创新或者实验验证的命题,让学生自由结组开展实验的设计、安排以及动手操作,自己解决实验中面临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等。综上所述,大学化学实验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立足于课程基础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明确大学化学实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教师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大学化学实验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2]王明艳,马卫兴,钱保华,等。高等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及实践[j].甘肃科技,20xx(21).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七

在人才辈出的时代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加强,信息更新的不断加快,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掌握化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原有认知形成具体的新化学认知体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积极影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对化学事实性知识进行反复讲解,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重要的概念形成一定的印象,学校的考核基本上也是对这些基本性的概念识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化学课程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1.及早培养化学基本观念。

观念的养成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观念的培养应该从小就开始引导,尽管教育学中强调对“最近发展区”的充分利用,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最近发展区”的利用却并没有那么严格和充分。因而,如果能及早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必要的化学基本观念传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会有极大的帮助,就像在学生幼年的时候,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学习可以不做过多强制性的要求,只是让他们有机会了解,进而接触这一方面的内容。那么,在今后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习起来的兴趣会更大,接受能力也会更强。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会更有接受能力,因为在原有认知结构上进行学习的话,只需要对原有认知结构上的元认知知识进行提取,因而,对知识的把握和加工会更加容易。

2.采取情景教学法。

化学属于一种应用型学科,它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能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景教学的模式可以深化学生化学基本观念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况或者自己亲身感受去发现事物的本质,既有利于学生把已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体系与客观世界结合起来,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问题带入到平时生活中去思考。这样,相应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会提高。比如:教师在讲到“酸碱中和的概念”的时候,学生单纯地通过概念性描述很难对这一现象有深入的理解,既不利于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也不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如果教师告诉学生蚊子在叮咬人类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抗凝血剂的唾液,它是酸性的,而我们平常用的洗涤用品是碱性的,如果我们在被蚊子叮咬之后,不想被咬处红肿瘙痒,那就可以把洗涤用品抹在蚊子叮咬处,这就是酸碱中和。教师通过这一情景的创设,可以加深学生对酸碱中和概念的理解,也能促使学生将更大的兴趣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因为化学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

3.加强直观教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没完全发展起来,所以对化学中有些现象和有些概念还没办法理解。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教师应该对一些化学公式进行当场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室亲手做实验,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具有初步认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生成物以及反应物,并且能通过物理性质了解其化学反应的实质。笔者认为,通过不同角度构建化学反应变化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可以就这一章节的内容提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是否和燃烧的镁的质量相同”将学生引导到化学反应过程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这一问题上。然后通过用水通电分解反应,启发学生利用之前所学习的原子、分子、元素的知识并借助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结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4.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在进行某一节内容的教学的时候,可以事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还会对自己找到答案的问题记忆犹新,从而有利于他们学习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八

在线化学仪表的配备是根据测量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技术特点、重要程度等作为主要的参考条件的,并不是按照监测点的数量来配备的,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度也跟其配备的数量不成正比的。另外在仪表配备在选型方面并不是功能越先进、价格越高就越好,也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合适的型号,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来选型。一般来说能动中心会配备三套在线化学仪表系统,分别对电厂的鼓风站、热点站以及火电机组的水汽系统进行化学监督。在线化学仪表系统主要承担者对锅炉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机组凝结水的水质以及加药系统的加药和给水的控制的任务。在线化学仪表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在线ph计、电导率仪、蒸汽钠度仪、氧分析仪、硅酸根分析仪以及磷酸根分析仪。在线化学仪表监测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取样监测,使采样实现了集中化、化验连续进行,有效改善了人工取样策略的缺陷,使水汽系统在线化学监督的结果更加准确、及时,根据监测的结果可以将水汽品质的基本状态及其变化情况直观的反映出来。随着机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水汽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使是微笑的干扰也可能会造成仪表测量结果产生误差,从而对化学监督的准确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从我国化学仪表的应用现状来看,在我国电厂在线化学仪表的制造都是建立在化学测量原理基础之上,技术采用比较成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化学仪表的制造和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二次仪表可以通过离线检定来校验其准确性,因此从实践中看仪表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二次仪表本身很少出现问题。在执行水汽系统化王艳秋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热工环化仪控班广东深圳518057学监督的过程中,水汽样品的采集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的操作,为样品测量的实时、实地性提供了保障。从多年的实践总结中发现,在线化学仪表产生误差的重点位置主要在测量系统和传感器上,影响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系统泄露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泄露主要表现在漏水、漏气。减温减压系统中的冷却水发生泄漏造成水量不足,从而降低了样品冷却的效果,冷却不到位导致温度过高仪表难以进行温度补偿,直接影响水样的品质,从而影响了在线仪表测量的准确性。流量计、测量池、离子交换柱等位置发生漏气,系统中进入了空气使离子交换子的处理效果降低,样品纯度受到影响,或者形成气泡附于测量组建上对测量准确性造成影响。

(2)电极污染、钝化。测量的溶液中的杂质在电极敏感膜表面附着,降低了电极响应的速度,严重的会造成电极不响应。在配置和使用标准液、电解液的过程中,溶液泄漏或者污染导致溶液量不满足要求,直接阻碍电极的灵敏度,降低测量的准确性。另外,电极长期未被使用或者使用过于频繁,没能及时对近乎失效的电极进行火化,降低了电极的响应速度,影响测量的精度。

(3)标定校验误差。在线化学仪表中的仪器如硅酸根分析仪、磷酸根分析仪的测量准确性可以用标准物质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其它仪器的测量准确性不能用标准物质检验,而现有的检验装置只能对二次仪表的基本误差。按照目前这些标准检定在线化学仪表是在不同的仪表运行环境下完成的,对于运行条件下仪表测量存在的真实误差不但无法察觉,而且会对运行和维护单位造成一定的误导作用,以为在线化学仪表经过这样的检定后就不存在测量示值误差。

3.1定期巡检,保障在线化学仪表系统的平稳运行。

工作人员应该加大巡检力度,定期对在线化学仪表系统相关的水样管路、阀门进行检查,及时处理系统中的各种泄露问题,对水样的温度和流量进行及时的调整。另外配合人工取样,在仪表数据变化幅度较大时增加人工操作的次数,以判断仪表测量中是否存在故障,以便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3.2严格配比,定期补充标准液、活化液、参比液等。

除了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的校验工作之外,对于标准液、活化液、参比液要由实验室进行严格按照配比标准,采用高纯水配置,并且现用现配,以避免其污染或者失效。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溶液的补充或者更换。

3.3做好电极维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重视电极的维护工作,定期进行冲洗和活化。电导电极和溶氧电极定期检验、定期清洗;流通池和流通回路定期清洗;具体操作严格按照仪表操作规程进行,对经过冲洗、活化操作后响应速度及测量准确性仍未恢复的电极须立即更换,新电极在投入使用前也要做相应活化处理。

3.4建立和健全在线仪表的管理体系。

重视在线化学仪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专职人员要求具有专业的技术,定期组织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化学仪表要统一管理,建立化学仪表定期检验的长效机制。制定必要的在线化仪表检验规程和定期检验的指导书,使检验维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重视标准仪器和设备的定期送检;重视新购在线仪表的验收工作。

化学毕业论文篇十九

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耐硫阳极的制备与性能。

4、单壁碳纳米管模板法快捷制备高纯度氮化硼纳米管技术。

5、直接接触换热过程中液滴群混沌行为与传热系数耦合关系。

6、花岗岩废渣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

7、基于强抗积碳的co_2重整镍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8、混合胺溶剂吸收co_2的内冷流程模拟。

9、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

10、椭圆形内伸自紧密封高压快开人孔可行性分析。

11、双效气液并流工艺中海水脱硫特性的模拟研究。

12、陶瓷膜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3、双液滴同时撞击液膜的动力学演变。

14、高强混凝土单轴压缩声发射频率特征试验研究。

15、基于离子凝胶技术制备微米级氮化硅蜂窝陶瓷。

16、铌酸铋锶基铋层状结构复相陶瓷的介电弛豫性能。

17、铒镱双掺钇钪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制备与发光性质。

18、放电等离子烧结sic/bn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19、晶核剂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20、热泵除霜技术发展研究。

21、以碳酸钙为模板制备空心羟基磷灰石微球及其表征。

22、镁铝尖晶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23、冷却设施循环水系统节水潜力分析。

24、玻璃微珠球化炉流场及粉料球化数值模拟研究。

25、石墨烯改性lifepo_4/c正极材料低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26、纳米薄片状氯氧化铋的制备及其热解行为研究。

27、低浓度电解液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实验研究。

28、二段炉及一段炉冷集气管联合烘炉。

29、内浮顶甲醇储罐液位计的选型。

30、关于氨压机的工艺应用及其布置与配管设计的研究。

31、烧结烟气氨法脱硫与氧化脱硝复合技术。

32、某反应再生管系柔性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3、稻壳灰改性铝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

34、化工机械事故的控制与分析。

35、连接短节法兰开裂的失效分析。

36、电解锰粉制备高纯氯化锰除杂工艺研究。

37、油墨印刷方法对浮选脱墨的影响研究。

38、改性骨炭对含锌废水的吸附研究。

39、哌啶基氯代苯甲酰胺非肽类小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40、丙酮保护法合成单硬脂酸甘油酯研究。

41、含苯并噻唑链段耐热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

42、木质纤维素基吸油树脂插层有机蒙脱石吸油性能研究。

43、黏结剂相对分子质量对浇注pbx固化应力的影响。

44、山东省丛藓科苔藓植物研究。

45、槲皮素自微乳制剂的制备。

46、涤纶网络丝生产工艺对其网络牢度及m率的影响。

47、通过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

48、类石墨结构氮化碳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的研究。

49、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在有机合成的运用与实践探讨。

50、单向碳化硅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

化学毕业论文篇二十

中国台湾科学家蔡安邦博士在日本首次发现了由两种元素构成的准晶体,这一发现有助于半导体新材料的开发。

据日本科技厅提供的资料介绍,物质的构成由其原子排列特点而定。

原子呈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叫做非晶体,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叫做准晶体。

科学家于1982年发现了具有准晶体结构的合金,但是迄今发现的准晶体都由3种以上的元素构成,如铝-铜-铁、镁-铝-铜等,构成准晶体的原子团多呈20面体,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蔡安邦博士这次发现的准晶体只由铬和镱2种元素构成,其结构呈20面体,对称性不太明显,稳定性却很高。

今年41岁的蔡安邦博士出身于我国台湾省,目前在日本科技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从事准晶体的研究工作。

他的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在11月3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化学毕业论文篇二十一

很多的科学原创工作不是靠逻辑思维得到的,而是一种顿悟,是一种触类旁通。

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都应该是四面体,如工程师除了工程方面的技能,还需要科学、人文和艺术的支撑。所以,一个聪明的人不见得就能创新创造。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培养年轻人创新的素质要从创新教育开始,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素质。

现在的教育,其目的已经不像韩愈在《师说》里讲的“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校不可能传授所有的知识,所有人都需要终身学习。

那么,大学不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的能力,包括好奇心、激情、思维方式、想象力,联想力、思辩力、坚持的能力等。

一个人广泛的知识储备会为未来的创新创造储备能量。大学生也需要不断科普,使自己的知识更广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科学创新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兴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长白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区,是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然而,近年来,围绕长白山所开展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导致一些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对野生动物造成一定影响。随着人口增多和工农业发展,大多数沼泽湿地已被开垦为稻田,使各类沼泽湿地面积减少70%以上。

目前,长白山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区管理模式,将长白山生态保护分为保护区、保护规划指导区及大长白山区3个区域,适当扩大保护区面积,强化保护规划指导区的生态保护,加强大长白山区生态保护的协同合作;其次,加快推动长白山周边林业企业绿色转型,鼓励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生态产品,将保护区外围林业企业人员进行分流安置。对长白山旅游区内的旅游资源和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开发和管理;再次,坚持矿泉水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在矿泉水资源开发活动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要矿泉水水源地由政府负责规划保护,防止在矿泉水资源开发活动中造成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学家)。

目前,我国人均农业耕地不足1.3亩,相当于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

过去60年间,我国化肥施用急剧增长,有机肥施用几乎降至零点。缺少有机肥导致化肥增、产量退、地力衰、污染重。同时,我国每年农药用量约为180万吨,受农药污染耕地有1300?16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10%以上。化学农药过量使用,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造成土壤有机污染严重,且导致食品中的有害残留。

为此,建议从政策、技术、经济路径保护土壤环境。尽快启动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开展耕地质量和农田环境质量普查,建立耕地质量和土壤污染监测网络体系,根据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需求制定国家土壤保护区划,颁布食用农产品和土壤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强化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污染防控的科技支撑,加大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改良中低产田和提高土壤基础地力,强化修复病原土壤技术途径与配套措施。

卢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科普工作应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科学普及使得全民的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让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对自然有科学的认识,这对传统文化来说,也是一个激浊扬清的过程。

首先,文化是发展科技的重要基础。我国文化史和科技史都很悠久,在《尚书》《尔雅》《易经》等文化典籍中,就涉及风雷雨等自然科学现象。古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的人们用科学来解决民生问题,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1942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总结出来,体现了国际上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同。同时,四大发明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文化丰富的内涵为科技发展提供养分。文化的发展给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想象。比如中国的古代小说《封神榜》,体现了我国民间科学的幻想,千里眼和顺风耳,实际上后来這些“幻想”之光慢慢照进现实,千里眼可以联系到望远镜,还有遥感卫星。顺风耳就可联系到现代的手机。原先古人只是有些想象,但科学的发展使得这些文学的想象慢慢变成现实。

再次,科技和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文化和科技相融合,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只有科学技术这一个轮子,社会也可以发展,但容易偏移,两个轮子就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进步。比如,现在汶川地区很快就重建起来,除了技术进步,还跟中华民族有不屈不挠的传统信念有关。这种传统文化的信念,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前进动力,也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化学毕业论文篇二十二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

现在很多地方要求教师实行无纸备课,即电子备课。

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两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

而且不是每个教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

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备课速度和质量。

化学的新课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与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

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

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

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1.创设情景。

情景是引人入胜的好途径。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求知的课堂情景、成功的课堂情景,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

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解剖难点。

氧化汞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这个内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单就书上内容、图示、讲解,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确有一定的难度,把这个内容开发成课件,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就能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使教学重难点顺利解决。

3.演示整合。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经常要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

多媒体能很好地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

诸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的比较、总结,以上内容,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利用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进一步得到同化,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

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不是孤立的,化学知识也不能单一学习。

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

复习课一般应将该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

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一边讲一边将这些联系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往往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事先用软件输入到计算机中,复习时一边讲,一边逐步把知识结构显示出来。

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

教学手段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劲优势,在于它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更加宽广的道路。

然而,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不能滥用计算机多媒体。

可是纵观实际工作中,诸多同行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1.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

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绝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

2.多媒体积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

因此我们在设计积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我曾见到一个胶体的课件,其中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的动画时,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3.编制多媒体课件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

当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三维动画,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的演示,则此课件的档次就不高。

这是错误的,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替代真实的模型。

如在课件中演示乙烯、苯等物质的结构,还不如课堂上直接用它们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教学效果肯定超过三维动画演示的效果。

综上所述,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

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则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0498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