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和概括。"在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找到改进的方向。"一起来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8课《神奇的克隆》。
教材简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二
1.认识生字,理解词句,读通顺课文。
2.初步了解克隆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3.初步了解说明文中心突出、科学性强、条理清楚的特点,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克隆”,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二自然段,说说什么是克隆?
再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意理解,说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是科普文章,介绍了克隆的一般知识,说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指名说说:
本文中心是?
说明的顺序是?
5.朗读全文。
三、作业。
《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什么是克隆?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读。
2.指名说说什么是克隆?
出示: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师指出:这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一般句型:“……就是……”
指名说一句。
三、学习第二段。
1.小组合作阅读。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交流。
指名说说。
(1)从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个方面来介绍。
(2)归纳说明方法:
分类别:分几个类别来说明。
四、学习第三段。
1.小组合作阅读。
朗读后分析讨论课文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的?
2.交流归纳。
先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再分说:可以……可以……。
最后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总——分——总。
五、总结全文。
1.集体朗读全文。
2.指名交流:
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六、作业。
1.《补充习题》。
2.课外收集一二个克隆的事例。
板书: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造福人类——培育、挽救、培植。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三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2、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概括得出:神话中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
(3)高等动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说明方法:下定义。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时间、名字的来由。“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从学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来引导学生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保护生态方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体会“诱人”一词的含义,想想它有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将自己从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本组成员听。)。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概括得出:神话中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
(3)高等动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说明方法:下定义。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时间、名字的来由。“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从学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来引导学生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保护生态方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学习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体会“诱人”一词的含义,想想它有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将自己从资料上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本组成员听。)。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造福人类无性繁殖。
诱人前景。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六
主备人。
仇中玲。
所在学校。
工人子弟。
单 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一)、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二)、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神奇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神奇)。
(三)、查字典理解“神奇”(稀奇而神秘)。
(四)、克隆,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一)、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二)、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三)、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四)、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1)、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2)、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3)、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五)、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神奇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词。
(二)、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
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2)、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三)、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1)、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2)、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3)、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4)、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一)、《神奇的克隆》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神奇的克隆》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二)、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一)、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将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一些知识卡片。)。
板书设计。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克隆的作用 造福人类。
科学小品文本身对学生来说就充满了诱惑,了解了克隆一词的含义后,直接到文本中寻找答案。
理清文本的脉络,学习说明文的条理性。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结合课文,适时的灌输相关知识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再次回顾文本,复习说明方法,巩固知识点。
在学生对克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克隆充满好奇时,让他们搜集了解相关内容。
教后反思。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指板书“克隆”,引导学生激疑提问。
提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2、在“克隆”二字前加上怎样的词语描述,学生练说。出示理解“奇妙的”三字,(稀奇而巧妙)不读全文,你们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奇妙)。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自学并划出有生字词。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诱人。
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交流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结合。(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a、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c、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5、学生讨论后归纳。
三、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段落。
四、作业。指导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指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b、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2、学习第二段。
(2)班内开展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a、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b、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3、学习第三段。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a、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b、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c、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d、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四、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1、《克隆之谜》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克隆之谜》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2、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五、练习。
1、说说克隆这项技术奇妙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2、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
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分类别。
下定义。
培育培植挽救。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九
()()()()()()()()。
雌性濒临灭绝卓有成效克隆一模一样。
殖()例()饲()薯()。
植()列()伺()署()。
1、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2、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相结合,可以大大增加饲养效率。
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4、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1、蝴蝶____花丛,____树林,____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a穿过越过飞过b飞过穿过越过。
2、红军老爷爷满怀_____向我们讲述了红军四团在夺取泸定桥与敌人进行______战斗的.经过。听完故事,同学们的心情非常______。在英雄精神的_______下,大家表示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a激烈激动激情激励。
b激情激烈激动激励。
1、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___的结合,才能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种繁殖叫有性繁殖。与之不同的是,无性繁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________。
3、_______年,______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只克隆羊,名字叫_______.
4.克隆技术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在医学上,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十
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全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说教法
这是一篇说明性科普文章,介绍有关克隆技术的科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认为教学本文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自然界的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及克隆的前景——师生互动,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说明方法——布置练习题,搜集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说教学过程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本单元的主题为“科技之光”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握文体特点,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神奇的克隆》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动植物、微生物克隆的不同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
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而说明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明白作者是如何说明克隆的神奇所在。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明白。基于五年级学生学情及《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体会并学习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明白作者是如何说明克隆的神奇所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克隆”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将指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由于前面学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分成了两个课时。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好地引出下文教学。
随后,引导学生带着自读目标初读课文,并借助字词教学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在书中走几个来回。”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真正走上几个来回,才能把书读通了读懂了。因此,二读时着重指导朗读和对课文整体脉络的把握。然后,可以多种形式来读课文,小组赛读,男女生分读等让学生再次感知文章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这也培养了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这一环节充分落实后,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部分内容就基本实现了。
第二课时的教学应该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也是课堂教学亮点新意的展示,下面,我就第二课时教学谈谈我的设想。
(一)紧扣文眼,层层推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会抓关键的题眼进行教学,常常能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神奇的克隆》这一课题,毫无疑义就得抓“神奇”二字进行教学。在课始复习上堂课所得后,教者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你觉得克隆“神奇”在哪儿?边读边在文中适当批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最后小组代表全班交流。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能够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充分自主地学习,交流也能紧紧围绕“神奇”二字展开,学生紧扣文眼,自主探究,不仅再次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还充分感受到克隆的神奇的之处!
(二)巧抓语言,当堂训练
大部分说明文叙述简洁,语言缺乏感染力,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时,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知道除了文中介绍的柳树、马铃薯、仙人掌外,还有桑树、葡萄、桂花、桃花、宝石花等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领,此时让学生模仿课文介绍的方法,当堂试着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的克隆。通过抓住课文关键处语文,不仅能读懂很多植物具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而且非常之“神奇”,还能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真是一举多得!
(三)体会语言,了解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对于阅读说明性文章,有这样的要求:“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学说明性文章,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之外,应该还厚着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等也是说明性文章的本色所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了解作者基本的说明方法,如第二自然段中对克隆是什么,作者采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结合学生了解的数学中的定义,从已有的旧知中明白下定义的妙处。而文本从植物到微生物再到高等生物,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采用了举例子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进一步补充文本,并告知学生,大家采用的方法就是和文本一样的说明方法,从实践中明白说明方法的好处。通过对这些说明方法的了解,明白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明克隆的神奇所在。也就解决了过程与方法这部分目标的内容。
(四)创设话题,思辨导行
教学说明文不仅要把握文本语言的特点,还要善于捕捉可训练点,静心设计,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明辨是非,培养语感,获得多方位的提升。《神奇的克隆》结尾写到: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如果你是“一名克隆专家,你会克隆什么?”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明白,我们利用“克隆”技术不是来享受,不是来伤害他人,而应该用其造福人类,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有了“说”的话题,并且在“说”的过程中训练了语言表达,认清了“克隆”的价值取向,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举例子)
植物
无性繁殖(下定义) 微生物
高等生物
8、神奇的克隆 培育 (分类别)
造福人类 挽救
培植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华,板书是教师的第二颜面。在板书中可以看出整篇课文的结构,说明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板书突出中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结构。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此刻站在这里,我深切体会到:有多少位教师就有多少种说课!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设计,恳请批评指正!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4、知道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初步理清文章脉络(此为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1、师:我爸爸是一位爱侍弄花草树木的人,每当现在这个季节,常见我爸把一种树接到另一种树上,我好奇的问爸爸在干什么,他总是喜滋滋地告诉我:“我在嫁接树林呢!”还看见过他在秋季把桂花树、石榴树的树枝埋到泥土下,第二年春季就把这些压过的枝条移到另一处栽种。我常问爸爸这又是在干什么,他总乐呵呵地说:“我这叫压条。”今天人们给它用了一个新的科学名词叫……(生齐答:克隆!)知道老师今天与大家学习哪篇课文吗?2、板书课题:7、神奇的克隆,生齐读题。
1、自由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
(1)指名分段读文,达到读通读顺;
(2)指名板演“薯”、“率”,检查对生字的识记(其他同学描红生字,加强识记效果)。
3、默读课文:要求: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如自己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4、归纳汇总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联系读文、生活,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1、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点内容:
(1)什么是“克隆”?
(2)、“克隆”实验成功;
(3)、克隆造福人类。]。
2、通读全文,思考:克隆“神奇”在哪里?(从高等动物、植物、单细胞微生物及克隆在医学上的运用引导学生全面回答此问题。)。
(师小结本节内容,过渡下一环节)。
1、描红、临写课后生字每字两遍;
2、继续熟读全文,课外查找有关克隆的资料,试着完成课外第3题;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挂图、生字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神奇的克隆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 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 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 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无性繁殖
(1-2)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6-9)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5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