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论文(汇总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6:52:13
行为心理学论文(汇总16篇)
时间:2023-11-26 06:52:13     小编:梦幻泡

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应该包含具体的数据和案例,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总结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必要环节,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你的总结能力。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一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生理和心理逐步步人“成人”状态,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尤其在网络和媒体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容量也大不同于以往,致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受到挑战。洞悉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心理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恰当教育与适当引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大学生课堂行为类型。

一是积极参与型。此类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课堂上用心听讲,记笔记,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同时也会使用各类手段搜集、求证授课信息,比如用手机、笔记本上网查询课堂中提到的概念、理论等。

二是适时充电型。此类学生对课堂本身并不一定是十分投入,而是留出部分精力来自主学习,会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或相关的专业书籍。

三是出勤不全型。此类学生存在迟到、旷课甚至逃课现象。有的请人帮忙代上课、代答到。“逃课网”可能是他们经常光顾的网站。

四是娱乐休闲型。此类学生多对流行、时尚话题十分感兴趣,喜欢各类电子设备,上课时,常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聊qq、刷人人网、刷微博、炒股票等。

五是无聊厌烦型。此类学生一般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但是又出于考勤的无奈出现在课堂,常见的有课堂上走神、睡觉、吃东西等。

六是消极抵抗型。此类学生常见的有集体沉默、对教师提问不理不睬。

七是意外浪漫型。此类学生比较少见,属于个别情况。比如男女朋友在课堂上有亲密行为、浪漫表白等。

前两种类型行为是比较有建设性意义的积极行为。而后五种都属于是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对其行为进行引导。

积极参与型的学生,除自身学习兴趣浓厚外,充分利用大学短暂的几年时间获取以后就业的资本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适时充电型的学生,就业导向则十分明确。他们更愿意学习一些可以直接应用到实践的东西,对上课教师讲到的理论知识会有选择、有鉴别地去听,并且更愿意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主动动用其他资源(如图书馆)来了解相关技能操作。出勤不全型的学生,可以从学生、教师、教育体制三方面来分析原因。从学生方面来说,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的就业导向较明显,很多大学生会活跃于各类学生活动中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而无暇顾及只讲理论的课堂。二是大学录取的专业并非自己喜爱的专业,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存在抵触情绪。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呆板、教师人格魅力不够等,都会导致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从教育体制来说,中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的体制,也直接造成大学生在经历了三年高中时期“艰苦奋战”后的突然松懈,缺乏动力和约束机制来促进学习。

综观来说,上述三种类型学生的课堂行为与当代文化背景有着一定关系。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人才的标准也正发生巨大变化,仅仅有大学生的学历并不足以立足社会,综合竞争力变得日益重要。因此,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也比以往更加关注自身未来发展和就业形势。

娱乐休闲型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一般不会特别介意,对课堂上教师所讲内容也会持无所谓的态度,只关心流行、时尚话题。在他们眼中,教师可能是“老古董”,教学的内容可能已经“陈旧过时”。对这类学生而言,来上课既不耽误自己“做事”,又可以挣点考勤分数,可谓一举两得。其实,这类学生头脑一般比较灵活,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比较敏感,且接受能力快。教师如果能够适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将变得十分活跃。

无聊厌烦型的学生,有些类似于出勤不全的学生,但是比后者可能更胆量不足、更屈服教师权威。这类学生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都容易引发此类问题。他们希望教师不要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讲一些教材之外的东西,讲课的节奏更快一些,容易的内容不要重复,课堂之初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等。对这类学生,只需给予更多具体目标,就可进行较好的引导。

消极抵抗型的学生,对课堂极度淡漠,不参与、不反对,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这其实是一种缺乏归属感的表现。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了低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会产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即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和关系,如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课堂中学生的这种需要没有被满足,就不会积极参与课堂之中。如果有很多学生都存在这种消极抵抗的表现,课堂上教师自讲自的,学生各做各的,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责任扩散现象”。也就是说当在场的人越多,每个人就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越小。大学课堂中的集体沉默现象,部分可以归因为每个学生都觉得回答问题不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必要做“出头鸟”。

意外浪漫型的学生,在课堂中比较少见。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刚步人成年早期的大学生,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亲密感来源于友情和爱情,即希望找到一个人与自己分享快乐和痛苦,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互相帮助。因而,恋爱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正常,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处理恋爱与其他事情的关系。因此就出现一些比较“出格”的课堂表白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教学秩序,却被大学生误认为是“浪漫”。

三、课堂教学中心理学的实践与应用。

我国著名学者周国韬等人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感、增加外部目的、认知知识价值观。w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十分必要。

第一,鉴于大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和就业形势日益关注,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注人更多“就业指南、实战指导”的元素。在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提供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尤其针对工科类学生,可以尝试邀请校外专家来亲临现场,并在课堂中尽量多安排一些实践技能,给学生以锻炼的'平台。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可以借鉴“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思路,即以现实问题作为学习活动的起点,学生在活动中共同决定如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相互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针对课堂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该设法了解学生深层次心理需求。不同类型的学生必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设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为此,教师应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帮助他们建立团队(如采用分组讨论、任务小组等形式),赋予学生归属感,满足其“爱与归属的需要”,调38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课要尽力做到难度适宜、逻辑清楚、计划清晰。遵循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帮助学生明确其学习目标,满足其“求知的需要”。同时,给学生发展的舞台,课堂上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多鼓励学生看书、读文献、做演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争取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针对部分学生漫不经心的态度,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其实也是一种人际互动关系,只有相互对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活动才可以顺利进行。尤其对大学生而言,别人的评价对今后的行为影响非常重要。心理学家赫洛克的实验表明,没有反馈的学习效果最差。[6]很多教师会让学生自主讲课,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是很好的锻炼,但是学生也期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比较全面、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反馈,以便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第四,教师应该注意课堂中的各种心理学效应,并减少对学生的刻板印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心理学效应也存在于课堂这个特殊的社会活动场所,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认知失衡效应等的合理利用和恰当防范,也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7]另外,部分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是因为觉得教师对他存在不好的“刻板印象”,这在艺术生身上体现尤其明显。身为教师,应该严加防范自身出现这种倾向,要用客观独立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

第五,教师应借鉴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用在高校教师身上更加贴切。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高校教师应该了解他们这种特点,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欣赏。从根本上说,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动机;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安全、轻松的心理氛围。这种尊重并非放低自己取悦学生,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学生,对学生表现出的个性表示理解,不“唯师独尊”。当然,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能仅仅通过对学生表示包容就能达到效果,而年轻教师可能更多表现为与学生做朋友,适当地表示支持,进行平等对话。

第六,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部分学生认为“严格不失幽默,博学而不浮夸;犀利有想法,学术好实践强”是具有最强吸引力的老师。如果教师可以尽自己所能,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印象管理,以符合学生心目中理想老师的形象,相信课堂教学也会增加新的色彩和活力。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二

1.教学思想的局限性。

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

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

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三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人格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系统地分析了人格心理学课程中自我剖析案例的操作过程,并指出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我剖析;案例教学;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个体内心世界领域的心理科学,学习人格心理学首先要让学生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作为心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全面透彻剖析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了解每个人的人格特异性。这样一门探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学科,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没有学会实际分析人的性格特点,那么,学习本门课程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自我剖析、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推演分析别人的心理特点,把不同流派和不同理论家的观点都可以运用在个体分析中。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待专业课比较认真,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学生对待这门课有较多期待,能投入更多的热情,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较高热情基础上,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案例教学,就能强化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讨论分析是个案教学的主要手段,案例是学生自身相关经历以及自我剖析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案例促使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能力,是教学的目标,案例教学可以作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较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把书本知识和学生自身特点融为一体,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案例教学以课堂分析讨论、小组学习、解决问题作为主要途径,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主动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却没有提高。因此,可以在课堂中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实现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具体现象和人格特征的分析中。分析讨论的过程是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从而,为专业学习提供保障。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加强教学相长的体验。

二、人格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中为包头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选用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该教材系统性强,各个理论流派知识连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笔者基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知识的讲解,第二部分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作用是服务于专业知识的讲授,使专业知识更加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选取案例。

人格心理学的案例可以选取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生活事件,也可以是个体特点的自我剖析,还可以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创伤性事件。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要强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遵守“保密原则”,对每一位学生提供的案例,只供课堂学习,不能私下议论,更不能传播,同时对每一个案例,在课堂前需经学生同意作为教学个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讨论,在讨论中使用的案例不是随意列举的例子,而应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在尊重个案学生本意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设计研讨的事例。案例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提高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人格特点。

(二)呈现案例。

选好合适的案例后,就要把它呈现在课堂上。人格心理学案例大多采用自我剖析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具体事件发生时间、过程、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再次提及此事件时的感受。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可以观察学生的声音、表情、语言和动作,甚至一部分学生在陈述案例时痛哭流涕或欲言又止,通过这样一系列微表情和语言都能让学生们更准确地体会这个案例,更好地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同时,这样的释放和倾诉也能让案例本人得到一定的心理疏导,许多压抑在心里的问题随着倾诉逐渐释怀,反而能让案例本人在这件事件中的阴影消失。这类案例分析安排的时间应该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后,这样在巩固课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应用具体化,能让学生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指导分析。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个人案例,同学们未必把握个案的核心内容,也不能快速分析个人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个体案例教学的优势,它通过教师启发性指导,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个案描述的事件与个人人格特点的相关性,进而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心理特点。

(四)课堂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参照对比,进行自我分析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一般按人数划分为若干小组并让每名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思考、观点、疑惑都表达出来,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们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个案讨论中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式。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师管理课堂,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指导,使学生始终围绕个案进行讨论分析,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纵深分析,拓展广度,尽量避免表露教师的观点,以免给学生过多的心理暗示。

(五)课堂总结。

个案讨论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对学生表达的观点、思考的方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专业知识在个案中的运用,分析个案中显示的个体的人格特点,并对相关人格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与辨别。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及时肯定并回应学生,同时也要指出问题所在,这样能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讨论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案例教学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材不恰当。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紧紧围绕课堂知识点进行。如果案例选取不得当,那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不能把个案和个人特点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不能正确地分析各种人格障碍,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所以在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案例的恰当性需要认真把握。

(二)教师和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在个案剖析中十分重要,在个案教学中,需要教师有耐心认真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方式,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往往因为授课时间有限,学时数有限、学生知识有限等缺少必要的引导。同时,人格心理学作为分析人的一门学科,在分析个体人格特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痛哭、崩溃、发狂等心理焦躁的状态,给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对一部分特殊案例和情绪失控的学生及时做出安排。同时学生也要改变只接受讲授的方式,要调动自己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能力上有待提高。

四、结束语。

在以探讨人的个性形成的特点以及人格障碍为主线的人格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格特点,在这些差异中,积累不同的案例素材,可以丰富他们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以后心理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丹东师专学报,,(4).

[2]张建育。案例教学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3]范蔚。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人格教育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3).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四

色彩依附于具体的形象而作用于人的感官,它最容易被人所感受,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们对色彩的热爱已是由来已久,自古以来,在许多器皿上可以不加纹饰,但不能不敷于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对于色彩的追求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园林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着过去的传统构图方式,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和更具时代气息,本文就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色彩的作用。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五

1)背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建设“两型社会”的呼吁,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具的绿色环保。绿色材料竹、藤、柳所制作的家具,因其造型轻巧且具有独特材质肌理,满足了人们对“返朴归真”生活方式的向往。但目前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税率下调等一系列挑战,我国竹、藤、柳条家具出口在艰难中前行。由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种植面积大,玉米苞叶材料极为丰富。并且玉米苞叶由植物纤维构成,其编织效果典雅、清新,是营造自然清新的家居氛围的良好材料。目前玉米苞叶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以产品设计的方法充分地开发利用玉米苞叶这一环保资源,是我们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现状。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周一称,全年玉米产量约为2.15亿吨。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需求量的增大,都带来了丰富的玉米苞叶资源。我国玉米苞叶编织以山东最著名,仅胶东地区,销售即达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玉米苞叶生产拥有完善的漂白工艺和染色工艺,而且经加工处理,使之更加洁白、柔软,可防虫蛀,并且有七千多种花色。但即便如此,玉米苞叶的应用仍不广泛,只是应用在工艺品等小件日用品中,如门帘、坐垫、地毯、提篮等。

3)玉米苞叶特性。

视觉特性在原料上,玉米苞叶分内层和外层。内层苞叶颜色偏白,质地柔软,韧性强。用其编织出来的坐垫、窗帘、地毯可为居室增添了典雅、清城市园林设计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它主要以表现城市发展形态及空间布局为主,其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同时,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1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美术、地域文化、建筑特色、雕塑等各个方面的艺术与自然情况结合在一起,主要体现在园林的装饰品、使用的材料、园林的分布格局等各个方面。目前,在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文化艺术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这主要涉及到关键性内容为能够有效的规划空间布局,保证城市的整个形态,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的环境,更好的保证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对现代园林设计理念的.理解。

各种园林工程项目,包括水景设计、道路设计、绿色种植等,必须专注于完成后的景观效果,以创造良好的景观。随着绿化项目规范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功能,对现在的园林设计一般要求:。

(1)营造的结果具有艺术性。园林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人舒适和美丽的享受。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关键在于植物配置、景观、建筑的古典园林等,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2)综合性比较强。绿化是整体是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工程的指导下开展总体设计意图,其设计和建造应结合地形、水系统、园路、广场、花园建设,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想法,确保总体设计意图的实现。

3园林设计的原则分析。

3.1多样性保护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要着重保护当地的物种,避免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太大的扰动。各个区域都有其自有的生态系统,大范围的扰动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根据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设计好园林的结构布局,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3.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体现的主要是物种与物种、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应保证生物生长环境良好。具体方式可为:首先,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需科学、合理,根据植物自身特点设置功能健全的复层群落结构,从而实现植物间的互相补充以及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园林绿地中应保证生物流的畅通,使生物生态位各得其所,如将连通绿地,或在道路两侧设置生物迁移通道等。

3.3相对统一的规则。

园林设计在城市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园林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要依据地域的特色,确保园林每一个景观都与周边的环境保持统一。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设计方法及设计观念进行更新,按照相对统一的规则对园林进行设计。

4现代设计思想的应用。

4.1现代绘画与雕塑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绘画因其线条和色彩的丰富多彩,很容易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从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是一幅现代绘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随着雕塑材料的不断扩大,其空间逐渐由内部向外扩散,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其强大的艺术效果。

4.2设计理念以绿色为主。

园林环境应该是鲜花盛开,满目苍翠,绿色相呼应,这是最令人愉快的风景,也是最让人感到轻松,舒适的景观。要创造一个优美的绿化景观,需要进行设计,特别是景观的合理配置,在园林里基本上都是休闲绿色环保为主导色,但在此基础上,还体现出不同的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来。例如,在鲜花盛开的春天,夏天浓荫覆盖,在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是傲雪寒梅在景观设计也可以添加一些精神内涵。

4.3现代虚拟技术的应用。

大量新的辅助设计工具的出现(如犀牛软件、sketchup、玛雅软件等)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表现方式,使园林设计从传统的2d转变到3d、4d空间中,使人们在电脑合成的环境里获得进入角色的体验。

4.4现代园林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相协调。

设计现代园林时要考虑到,在不同的季节当中都能体现出园林的不同人文景观。现代园林设计还应注重与自然的协调,使用的植物生命力要非常强,抵抗力也比较高,尽量栽种本地植被,因为这样的植物适应性更好,成活率更高。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使用就地挖水或者引水工程来增加园林景观的效果。

5结语。

在现代化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使空间要素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园林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园林的发展,提高园林的使用性能,增加园林的效益。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六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目前国外对具体类型的园林设计中的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但理论研究较少,且国内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在后期研究时可将这些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给后续研究提供便利。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与建筑心理学相关的资料较多,而专门研究园林心理学的几乎没有,虽然园林与建筑密不可分,但还是应在实际中分析总结有关园林心理学的内容并整理成册。中国古典园林中已能看出园林设计者已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但在古代书籍中并未见相关记录,导致一部分好的范例没能上升到理论继承下来。现如今,应该根据现有资料及景观,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加以应用。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出现学习园林心理学理论而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这将导致无法将其很好的用在实际设计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灵活变通,不仅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园林设计中去。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优秀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孙雪芳.园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七

具体内容新闻宣传借条述廉,检测题征文了赏析自我介绍贬义词工作思路!邀请函党支部复习题说明文自我批评;文言文人生哲理教材规定的好段闭幕词介绍信的信自荐信例句翻译了状物屈原申请报告例句,测试题委托书工作褒义词倡议书建军节实施方案纪要。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八

国内外关于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研究基本还处在发展阶段,国外的研究相对来说要较为完善一些,而且对于理论的研究也刚起步。而国内的研究只局限于具体应用上。总的来说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应用研究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有关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较少。

目前国外的研究在某些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人的行为心理学。如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居住区设计等。这方面的研究要比国内的相关研究较早,也比较完善。而理论的研究比较少,并且是关于人的行为心理与设计之间关系以及认识方面的研究。但其主体是研究人的心理,注重理论研究,并没有详细,系统的研究园林景观设计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但其研究的理论可以作为设计研究的指导,理论基础,最根本的知识。

2.2相关研究中建筑心理学较多,园林心理学较少。

国内的一些研究中都提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与建筑设计或者环境设计的关系。而真正提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比较少。园林设计本身就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因此,园林心理学的研究也应该在建筑心理学的研究中总结、完善。

2.3中国传统园林中存在心理学思想,但未形成理论。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中,有很多地方都存在心理学的思想,符合人的心理观念,但并未形成专门的理论。一些好的思想并没有继承下来,这是比较可惜的。应该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分析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些优秀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园林心理学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2.4有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作指导,但并未应用普及到园林设计中。

格式塔心理学是很好的指导园林设计的心理学理论。但真正应用到园林设计中的却非常少。因此,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并应用到国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而不是纯粹的学习理论知识。

在国内诸多文章中,只有一篇是专门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而且其内容也只局限于植物配置与心理学的应用上园林设计内容丰富,每一方面都蕴涵了与人的行为心理学的关系。因^此要系统、全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的关系,并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九

心理学,应以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客观上能够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探索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来解答人的行为是怎样发生的,和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哭和笑,都是人的行为。

但是,无缘无故的哭,或者无缘无故的笑,绝对是没有的。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促发的,而不是偶然自发的。

只有处在当时的那个环境状态之中,也就是人的心理受到当时那一环境气氛的感染时,眼泪才能流出来,笑声才会发出来。

然而,心理学所说的“环境”,往往与周围的实际状态有所不同。

即,客观的地理状态或物理状态总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是真真确确,实实在在。

这,在心理学中常常不称其为“环境”。

关于上述问题,考夫卡曾举出下面的一个例子。

严冬的一个黄昏,在猛烈的暴风雪中,一个骑马的旅行人好不容易,才摸到一家客店的门前。由于一望无垠的大雪覆盖,他已分辨不出哪儿是路,哪儿是田野。在狂风暴雪之中,为了今晚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已策马盘旋了好几个时辰,终于,来到这里。

店主人走出门口,看见这位旅行人,顿感惊愕万分,于是,讯问旅行人,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旅行人并未答话,只是默默无言地指了指客店的正前方,这样一来,更使店主人莫名惊讶,他说:“您是从昆斯坦斯湖上渡过来的啊!难道您还不知道吗?”旅行人听到这话后,不由过度惊恐,遂从马背上坠落而亡。

这个故事是说,旅行人所走过的道路,从客观上看,是被落雪覆盖的湖面,而在当时,却是他所不知道的,因此,他把湖面当作原野,而一往直前骑马奔驰过来了。

这说明,旅行人如果事先就知道那儿即是湖面,他的行为,自然也会完完全全不同。

这样看来,区别在于,把客观上同一个“落雪覆盖的湖面”,即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看作是一片雪原,而把按这种想法采取行为的环境叫做“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即原有的地理环境,这种情况,当然也有。

不过,必须看到,由于不同的人人生经历不同,认知的层面亦是不同,在多数场合,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方法,“行为环境”是要有所改变的。

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环境或物理环境,而是这种“行为环境”。

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

正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之中,人的行为,才最终得以发生。

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

所谓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

在这里,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

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

环境刺激,是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

而行为反应,则是环境刺激最后引起的结果。

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则存在着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连续而又复杂的中间过程,

它们,就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人的心理领域内诸过程及其转型。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总是起着支配、调节有机体行为的作用。

所以,在整个反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反射的意义在于,它总是激发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顺应环境,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

因此,反射,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

因而,所谓行为,即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顺应。

以研究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其对象的心理学,实质上,也就是研究有机体如何对环境刺激采取行为反应,以顺应环境的科学。

也不应是那种简单的、仅做机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仅用刺激与反应的字眼就能“客观地”加以描述的、与动物等同的行为。

人,并不是只能无一例外地对呈现于面前的刺激作出反应。

人,并不是只会“刺激——反应”的机器。

人,比机器人要复杂的多。

要全面地认识人的行为,就必须抓住人类所独有的那些东西,重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

要结合有机体的生理过程,来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因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生理机制;

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其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得以发生。

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因而,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要把人当作人来分析、研究。

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老鼠、猴子或白鸽。

人,就是人。

人,是理性的人。

人,是社会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与个性。

人,决不能与动物相混同。

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

人的行为,乃是存在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定的人的行为。

应该从人的外部联系,来认识人的行为。

企图脱离社会来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丝毫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所以,心理学,也就应当是人化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理论目标,即在于实用。

与此相适应,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应该具有三种基本效用:

一、以相当的精确性,来解释人的行为;

二、以相当的合理性,来预测人的行为;

三、以相当的有效性,来控制人的行为。

如果不具备上述效用,心理学,就将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追求研究之现实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科学,心理学总是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以实用性为目的,因此,心理学,实际上也就是实用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

摘要:

从广义上来讲,投资心理学就是研究投资主体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狭义上来讲,投资心理学就是研究公益市场参与者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关键词:投资;心理;股票。

投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时常的接触到它。比如说:你在做生意赚钱后,你会考虑这笔钱该去干吗?对大多数人来讲,最好的地方就是银行。因为我这样既可以赚钱又可以让钱生钱,这是民众的投资心理。而对于股民而言,他们投资的对象是那些有前途的公司,有前途的行业。为什么这些股民会有这样的选择吗?因为他们受到投资心理学的影响。

有一则古老的华尔街格言说:市场是被两个因素驱动着――恐惧和贪婪。很多人会说,贪婪在20世纪90年代高科技泡沫期间主导了市场,而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则是恐惧情绪控制了人们的行为。尽管这话说得没错,但这种界定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人类的头脑和情感如此复杂,仅用恐惧和贪婪情绪来解释人们在决策中所受到的影响,显然是不够的。

证券投资心理学这门最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新型学科,反映了科学发展向着基础与应用并重以及有关学科相互吸收融合共进的时代潮流。从心理学来看,投资心理学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部门,一个崭新的分支领域,与当下人们经济生活、投资行为、增值心理莫不们经济生活、投资行为、增值心理莫不息息相关。投资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一种瑰宝。投资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经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点。而针对股民而言,股神巴菲特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要贪婪,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投机。”投资作为一种金钱与数字的游戏,其有“投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吗?不可否认,投资是一门科学,投资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财富知识的基础然后再做出理性的判断。但投资也是一门艺术,不是说只要你永远超人一等的智商就可以了,它还需要你具有超人的胆量,敢于创新的精神,具备某种直觉某种悟性。

也许,你会觉得投资是一种取巧的生财的方式;也许你会把投资与赌博划等号;也许,你会对投资有一种恐惧或者不信任的感觉。那么,我会觉得你的投资心理没有摆正!刚刚在你的眼中的只不过是投资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实投资是你针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赚钱渠道作出判断之后而作出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你必须要克服过度的自信和缺乏信心两种极端心理。同时又必须掌握对自己心理的调节,进而达到调整自己的情绪,思维,意志等心理过程的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考虑投资时,你的周围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更有可能有许多人的劝告,阻扰,还有嘲讽,偏见等等。此时此刻,你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放弃任何一丁点商机,也许其中会有挫折,但是真真的财富往往就在那么小小的挫折中。

投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在投资中我们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在投资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不同的人对于投资的目的不同,但不可否认我们都想做那个大赢家,想在投资中无疑需要自身的努力,而投资心理学则会教会我们更好的投资,因此投资心理学对我们的发展尤为重要。期待我们在投资中走的更远吗,飞的更高!

那么,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投资者的性格特征呢?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投资者的性格特征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证券营业部中经常会看到某些个性鲜明的投资者,如1996年的大牛市,没有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前,有的投资者就专门追涨杀跌,那时的股票一天涨20%-30%是常有的事。到1996年年底,居然有两只股票一天涨100%以上,追涨杀跌就是这种股民的性格特征之一;有的投资者年年解套年年套,总是喜欢在高位去追买热点股票,形成一种习惯性上套,被套住了从不愿认赔割肉,等待来年解套以后,又忍不住杀入其他的股票,最后又被套一年,这也是一种性格特征;还有的股民总是能买上黑马股,总是骑不住,要么赚点小钱被震荡出来,要么不赚钱或赔点小钱,然后仓皇出局。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我们称之为一贯性操作偏差。这些一贯性的操作偏差形成了不同投资者的独特性格。某些性格特征在某些投资者身上屡屡出现,真的是像命运一样难以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尽管气质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但性格却是相对容易改变的心理特征。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会难以改变自己的性格呢?为什么会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性格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由于性格的因素造成的。因为每一次被套的股票都不相同、或每一次股市下跌的原因都与上一次不同,似乎每一次失败者与性格没有关系。其实,这恰恰是症结所在。所以,我们认为《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对我们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投资心理学》这门课程的作用甚至于远远超过了其他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证券投资心理学,李小梅,证券导刊,20xx.10。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一

1、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平的机会。

2、冰山是我们熟悉的意象,就像主角在农场长大,牛马这些动物是他熟知的意象,所以,我们发展出这个美妙的冰山隐喻。

3、你现在所要做的不是去羡慕别人,而是好好去享受,去珍惜这几年美好的珍贵的时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去为自己好好活。

4、人类先发明了旅行,然后又不停地追问,旅行的意义。其实,世间所有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就是后悔莫及。人生如旅,简单点,你打得赢怪物,就收得到礼物。

5、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6、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过得去的是经验,过不去的是经历,对你都有裨益。

7、当别人说你看起来总是那么平静与淡然,只有你自己心里知道,而今的平静与淡然是用多少眼泪学回来的;此时此刻的波澜不惊,又是曾被多少波澜几乎淹没过。生命中所有的挫折与伤痛、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造就你和锻炼你。

8、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再美的花园,都有不洁净的东西;再幸福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事情。世界总是优劣并存,注意力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以清净心看世界,红尘的喧嚣就无法动摇你的心;用欢喜心过生活,生活中的不如意就影响不了你的心情。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9、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

10、关于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大家都不傻,谁都是聪明人,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貌似在做一件傻事,那只能是说明你不了解这个人。

11、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这是人最大的悲哀。

12、要永远坚信这一点,一切都会变的。无论受多大创伤,心情多么沉重,一贫如洗也好,都要坚持住。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13、智慧是一种可以买来注射到静脉里的东西。

14、世上总有些人是谈不来的,何必计较太多。

15、多心的人注定活得辛苦,因为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绪所左右。多心的人总是胡思乱想,结果是困在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中,动弹不得。有时候,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16、生活多么需要感知力。感知力让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去体贴和怜恤他人,并在他人的处境里观照出我们同样是软弱的、需要被怜恤的人。

17、沉默气人,脏话伤人,真话也有可能得罪人。但,无论是沉默,脏话还是得罪人的真话,都比谎言干净一千倍。谎言最害人,先害了别人,慢慢也会害了自己。

18、永远不要把人拿来比较,每个人都与众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差异性。

19、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20、人就是这样的吧。有时会闷闷不乐,有时会钻牛角尖,胡思乱想地感觉自己很悲惨。有时还会觉得自己心情特别好,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做。这两种心情都会有的。两者出现的概率差不多。时间就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当中过去的。

21、事情总是在你最不抱期望的时候得到解决,所以,永远不要放弃。

22、相爱的时候需要真诚,争执的时候需要沟通,生气的时候需要冷静,愉快的时候需要分享,指责的时候需要谅解,过日子需要包容。

23、一个人懂的东西越少,看到的东西越少,往往容易自我膨胀。反而看的多了,懂的东西越多的人,更加的谦虚。谦虚并不是说否定自己,谦虚的人并不是说不自信,而是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定位。

24、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活一天就拥有24个小时,你浇灌在哪里,哪里就可能长出灿烂的花朵。你每周读一本书,十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猎百家。你每天写500个字,十年就是180万字,你就可以著作等身。你每天发呆,十年就成呆萌。你每天狂吃,十年就成胖子。专业无它,专注而已。

25、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接受爱的人离开,接受亲的人离世,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喜欢自己,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一起以及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份。长大的自己会对自己说“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26、世上没有“挤不出”的时间,也没有“找不到”的人。“没空档”,是相比之下另有重要的事。“没时间”,是你不肯赶、不肯忙,甚至不肯少睡一阵子。如果愿意,再辛苦,也能飞到千里以外,见对方一面。

27、执着是一种负担,放弃是一种解脱。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不能拥有那么多,何必要求那么多。世间,若有人呵护你的痛楚,那就更疼。没有人,你欠矜贵,但是坚强争气。

28、不是所有的爱好都要有用。只要这爱好带给你快乐。人总要找到一件喜欢的事……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9、错误的`开始,未必不能走到完美的结束,人生没有什么事是一定的。都是在碰,在等,在慢慢寻找。

30、最好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看穿了你所有的软弱和不堪,我仍旧愿意送你一把伞,我也只能送你一把伞,因为你只能一个人走进风雨。

31、真正点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败了就再努力,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永远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生中的最灿烂的风景。

32、生活有两大误区: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

33、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是,如果一个人变得更一致性(一致地表达自己,不指责对方、不讨好对方、不与对方讲大道理、不忽视对方),百分之百,关系会改变。如果你逐渐地将你自己的生命能量带出来,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会改变。但如果你把这些当成技巧,那就不会改变。

34、你年纪青青,别思考什么人生,自己的事情都还没做到最好,偏偏要摆出一副看破红尘的姿态,你读过一百本书怎样,一千本书又怎样,自己没有走完一遭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得的。

35、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过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

36、拒绝了别人的求爱,她自然会去找更合适的人相爱;拒绝了别人的求助,她自然会去找更合适的人寻求帮助。所以,你不必担心你的拒绝会让别人失去爱的勇气、丧失前进的能力;相反,如果你不敢拒绝,才是纠结了自己,耽误了别人。

37、因为你给的嬉笑太盛,于是没有人再欣赏你的认真。

38、我们都是这样的人:面对压力,我们本能地选择顺从,因为我们没有被说服过,也懒得说服别人;人,都是骄傲和自以为是的,相安无事的唯一办法是欺骗。

39、该来的始终会来,千万别太着急,如果你失去了耐心,就会失去更多。该走过的路总是要走过的,从来不要认为你走错了路,哪怕最后转了一个大弯。这条路上你看到的风景总是特属于你自己的,没有人能夺走它。

40、坚强,不是面对悲伤不流一滴泪,而是擦干眼泪后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一切都已结束,一切都将开始。

41、如果你哭,你只能一个人哭,没有人在意你的懦弱,只有慢慢地选择坚强。如果你笑,全世界都会陪着你笑,你给世界一缕阳光,世界还你一个春天。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寂寞中行走,不要期望他人来解读你的心灵,认同你的思想,要知道,你只是行走在世界的路上,而世界却给了你全部天空。

42、无条件积极关注:一个人健康、完整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最基本的必需品就是在婴幼儿期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仍能觉得自己受到他人的真正尊重、理解。

43、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乐。虽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况世界不止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现象累积起来的。看,听,阅历就更丰富了。

44、哭泣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但是女人不能在别人面前流泪,这会被别人同情,哭的时候一定要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这样,你流了多少泪就会变得有多坚强。

45、人生之路,从起点到终点,奔波忙碌中也遇人无数。能有缘遇到,同路,并肩走上一程,即算缘分与幸事。然而人生的残酷在于,绝少或者没有人能一路相陪。所以,人,注定了要学会一个人走。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二

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

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

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

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三

摘要:心理学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心理学教学中采用恰当的策略,使心理学的德育功能现实化并整体提高心理学教学的德育效果,必须把知识教学与品德引导相结合;教师引领和学生体悟相结合;有意安排与无意浸润相统一;教学活动与德育陶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多协调;教学与心理服务相结合。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心理学教学从字面上来看其实就是向学生们讲解与心理有关的故事,心理学其实是通过文学领域演变而来的,它的本质其实就是挖掘学生内心的思想,对学生的内心深处进行感化。教师在对学生讲述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因为心理学的内容涉及面很广,绝对不单纯地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要与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德育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在很多方面都有德育的涉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德育的教育。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们在青年时期都已经形成了十分健全的思想,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们在社会上希望能够被大家理解,同时还对未来抱有很多的希望。所以,在这段时期,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这段时间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品格,对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成绩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遇到困难或者是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往往产生消极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最终形成扭曲的人格。

2心理学教学渗透德育教学的作用。

2.1心理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建设。

很多的知识教学本身就是和品德相结合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品德的教学引导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心理学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品德的提升。心理学主要是阐明人的内心活动,而且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能够细微地观察出一个人的内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渗透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2心理学与德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体会,心理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的内心思想,还应该去将心理学课本上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同时还要融入一些感悟和思考。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不去对学生加以德育的教育,那么心理学的知识完全不可能主动地转化为德育知识,由此看来,教师对学生这部分的教育十分必要。

2.3能够促进有意安排与无意浸润相统一。

有意的安排与无意的渗透就是指教师既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又要不自然地向学生讲解德育知识,可以通过举一些例子来向学生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得更为透彻。由于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直接地向学生讲解心理学的含义及意义,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学习得十分牢固。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学生一些行为的支撑点,学生拥有一个高尚的品德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格环境。由此看来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都要求心理学教师拥有全面的素质、高尚的人格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师还应该积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3如何在心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

3.1改变教学模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对学生心理学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总是给人以很难亲近的感觉,因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地在下面听讲,做好课堂笔记。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新的教学模式的采用,可以很好地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教书授课的时候通常会用亲切的语气来讲解生活中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感受来制定教学计划。也可以说,如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方法运用得合理,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尤其是在德育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当他们无法自己独立去解决的时候,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时间久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在这一方面要尤其注意,因为这点是最容易忽视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讲解心理学的内容,而是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到自己的所学知识,同时利用这些知识去不断地完善自己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这段时间,教师应该多听学生们倾述自己的心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2充实教学内容,完成心理学课堂与时俱进的转变。

心理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自从在心理学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之后,能够大大改善这种局面,因为在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求之下,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学生多样化的个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的个性来选择教学方法。同样,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多列举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来记忆,例如:全国优秀少年标兵、十佳青年等优秀的事迹。学生在学习这些人物事迹的同时就能学习到课堂上的知识,而且记忆得十分牢固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3.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增强教师的德育观。

目前很多心理学教师的工作效率不高,通常都是花费很多时间在课堂上或者课后,但是取得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所以,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素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就是增强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只有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了,才能真正教会学生。第二就是教师的道德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只有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往往会把老师当作是自己的榜样来学习,所以,在这一点上也是尤为重要的。第三就是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教师应该多加学习新的心理学的知识或者是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充实起来,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会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讲解知识。第四就是教师要时时刻刻地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指路灯,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在困境中成长。

4结语。

时代在变迁,经济在发展,竞争不断加剧,给我国心理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从很多方面完善心理学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在心理学教育中增加德育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变目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使其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姜励群,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四

行为心理学读后感,人的一举一动都向别人透露着信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行为心理学读后感,欢迎阅读!

一些肢体语言会泄露你内心的想法,即使这个想法你并不知道,这些,你都知道吗?据现在的科学研究来看,人们所知道的肢体语言也只有70-80%的正确率。

作者对肢体语言很感兴趣的起源在书上并没有说,但是他和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他得了咽喉类的疾病,有好几天不能说话,所以天天在观测人的表情,肢体语言。

美国著名心理专家保罗.埃克曼小时候也有同样的经历,因为搬到新的地方,不懂该地方的语言,只能靠观察来猜周围人说的是什么。

任何组成人的部分都可以表示这个人的想法。

眼耳口鼻,手足都是受观测的对象。

微表情之所以称为微表情,是因为这些表情非常细微,很难察觉,是人无意识的表达。

本书通过先分析一些行为或者表情,然后再举相关例子来说明。

读起来很有说服力。

和同类书籍fbi微表情分析类似(但是书上外国人的表情更加丰富)。

比较感兴趣的是,本书称,鼻子有海绵体,所以人撒谎是都会无意识的触摸鼻子或者鼻子周边。

要注意的是,撒谎可能会触摸鼻子,不是一定会。

触摸鼻子也不一定是撒谎。

自我安抚的时候会抚摸自己的颈部和锁骨,说谎的时候也可能如此。

正是因为这种可能,不确定,才会让行为心理学显得那么神秘,让人有征服它的想法。

微表情有什么用呢?可以用于商业谈判中,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运用在调查犯罪中。

不过一想,日常生活中有人一直观测自己,探听和分析自己内心想法就觉得有点不太好了。

在学期初,我抱着求知的心态选修《心理学》,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有选择的阅读相关书目,在学期末,我获得了一个对心理学比较笼统、综合的认识。

在写作前,我尝试构思了多种不同行文方式,最后,我选择了这种“剃刀式”的结构,即第一部分概括老师课堂讲授的精神,第二部分展开讲述我受到老师启发后的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总体上,老师的授课思路就是在普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联系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联系亲身经历或者接触的例子,并且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我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思考、成长,走向一段美丽的'大学生之路。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表现出力求全面的趋向。

从心理学归属于哲学的思考点出发,讨论“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接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建议我们涉猎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再到具体围绕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黄金塑造时期而有选择的讲授心理学知识,不断强调生命的美好,关爱父母,以及各种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等等。

这种授课方式,与其说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输或者双方面的知识的交流,我则更偏向于那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此时,课堂就成为了一座桥梁。

无论如何,这都全面地体现了老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关心,同时,又试图努力“兼营”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的传授,这无疑让我们更接近“面对—反思—调控”的处理问题的积极的方式。

我逃过课,但是只要我坐在教室里,我必然专心听讲,尝试理解老师的讲义。

临近期末,回想学习的历程,我对这门课程下这样的总结。

老师是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授课主线,间以穿插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

例如,心理预警——珍爱生命、大学生生活六大原则、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等等,诸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老师是以育人为先为讲授的理念的。

但是,让我真正感动或者敬服的不仅是这样的理念,而是他那种授课方式。

我观察发现,他努力追求的仿佛是引导大学生在他的课堂听讲中找到突破正摆在人生面前的困惑,如恋爱问题,于是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可行的方法,如来回地穿梭于讲台和课室后排,找到一个学生与老师在某方面上的平衡点,我相信,也许他实质上是明白的,这个平衡点可能不是制高点,但或许是一个最优解——一个让师生都满意的状态。

老实说,我丝毫不曾怀疑老师的授课目标,但是,有那么一个片刻,我确实怀疑过老师的知识水平,后来,我才发现他知识面广,联想力丰富,准备充分,于是,我的目光又开始注视讲台。

“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是追求一种批判式思维,请老师您见谅。

在课堂上听讲,受到老师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课外阅读,我改变了对心理学一些不同主张的认识,尤其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涉及非常多学科,传统上,心理学被分为五个子领域: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因为主要领域要与相关领域相结合学习,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

所以,谈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脱离心理学的轨道,只是与其它主张形成强烈的反差,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

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介绍,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复制过来,大可以参考百度的百科名片。

在这里,我想尝试谈的是我自己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这个理论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联想理解。

道德在我们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

如果道德也是一个以供需平衡的市场的话,那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试问有多少个经济人的多少个需求得到了预期的供应?也就是说,从全球上来考虑,单是所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还是得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供给。

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短缺的水资源,让人担心的食物,被破坏的自然坏境,越来越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难道这些都不足以充分证明我们人类的道德正在面临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共同规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运用这条规律去改造我们的世界。

电影《2012》、g20峰会讨论、稀土“战争”与中国环境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印度安得拉邦的危机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开始重新考虑“道德”,赋予“道德”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理念。

例如,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生产主义,我们关心的是,可否偶尔停下来小憩,回想一下历程,问一问自己的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在马不停蹄的进程中得到满足了吗?例如,现在非常倡导的low—carbon生活,在生理上,减少了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也是减少了对自己的生命的威胁吗?这难道不是“道德”的适应时代变化的体现吗?简而言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相对科学的思考自身发展的线索,让我们意识到那还没被意识到的潜意识。

用闲暇时间仔细的读了一本书,我对其中一个章节比较有感触!行为学与撒谎,笔者写的很有感触,写出了人们在面对一个不真实世界,的各种表现。

“叙述事情时候眼睛是向左下方看的,代表在回忆,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人大脑用来回忆的的地方在右脑,往事我们需要思考回忆才能记起,谎言则是事先编造的谗言罢了,再加上心里“虚”,第一反应是以最快的速度讲完,自然用不着回忆了,换句话说不用调动神经和细胞了!“说谎者眼神在说谎前会眼神飘移,在想好说什么慌后,眼神变得肯定,当你冷静的反驳他,他的眼神会再次飘移!”如果被发现,估计你会对他产生定式效应(即心理学的,当别人欺骗过你一次,或者多次,你就相信以后这些事情是他所为!)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只不过我们需要尽量做到少说慌。

相信朋友们一定在别人问你:“你是不是去xx女生家了?”你的回答可能非常坚定“不我没有去,真的!”也可能是“我要是能去就好了……”。

第一种回答七八成是去过的了,明显在撒谎!后者则不同!这是根据说谎者心里有一个急性心里想让你确定他的答案!我们总会惊讶“惊讶的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的了,真正的惊讶转瞬即逝”。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五

随着营销学理论的出现、发展和行为科学知识体系的成熟,西方消费者行为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消费者导向观念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对研究商业战略和分析商业实践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专业和学术背景的学者特别是具有心理学背景的研究者加入这一领域的研究,使这方面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实证研究传统,更加注重商业实践中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定性分析,从而大大提高对营销活动的指导性与启发性。

一、消费文化、价值观理论与消费者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发现消费者行为与购买决策中受到以下因素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价值观、象征性符号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消费者,也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主要有理论有:

1.符号价值理论。符号消费理论(semiotics)认为:消费行为已不是单纯的需要满足,消费的前提是商品必须成为符号。消费行为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和组织完整,消费行为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符号学为研究和分析在特殊环境下的现象产生机制提供架构。消费者消费过程能产生两方面的符号价值:提高消费者自我认同感的自我符号价值和提高社会认同感的社会符号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分析了消费者在市场中是怎样理解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认为,符号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品牌意义上,品牌管理是被用来创造和维护认同感等象征性意义的主要方式。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在构建他们的自我概念并产生自我与品牌联系。对消费者来说,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和品牌与消费者或特定相关群体的密切程度是高度相关的。符号价值理论研究表明: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不仅注重产品效用,而且还注重产品的符号价值。产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要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符号价值或象征性意义才能让消费者忠诚。

目前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是消费者在追求不同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时所体现出来的创造力上。研究表明,消费者在广告与营销刺激作用下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自我感觉影响了消费者反应与决策,并通过认同感、利用价值以及追求能够体现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消费得以实现。

二、消费决策理论发展与消费者体验。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消费者主权进一步得到确立。学者们开始注重研究人的本性(人格与自我)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对市场结构与营销策略的影响。有关研究主要有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选择中的信息过程理论和多重态度模型。近年来主要集中研究消费体验、介入以及消费者知识等。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同,对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研究也开始悄然兴起,这些使得消费者行为理论结构和概念进一步拓展。

消费体验论主张把消费者包括幻想、情感和兴趣的行为称为“个人体验”,认为消费行为是一个消费者受内在动机驱动而寻求个体心境体验的情感经验过程。通过对信息过程与消费者行为的个人体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对大多数的购买者行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释,传统消费者行为研究却忽视了消费者体验这一重要问题。如对于诸如休闲活动消费、消费者审美观点、象征物含义、消费者对于多样性变化的追求、对于享乐消费的反应、产生心理情绪的原因、在艺术上的渴望、白日梦、创造行为、情感、娱乐等很多行为就只能从消费体验论中得到深入的理解。有研究还进一步证明了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消费者花费的金钱数额、购买的产品价格、购买欲望等既受情感和认知的作用,也受消费者自我调节力的影响。这可能是未来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领域。

h.krugman早在1965年就提出了“介入”的概念,但直到80年代初,这一概念才对消费者行为研究产生真正的影响。对消费者介入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理论要义的概念界定(主要包括介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介入类型、介入性质、介入级别或强度等)、理论模型和度量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等方面,同时介入模型研究也是建立在对相关产品或服务、兴趣、特定活动的一般性介入问题的层级式概念化基础上。研究认为,介入有三个基本的衡量因素:一是与消费者体验的兴趣强度相关的介入强度,以反映评估消费者介入的程度;二是介入方向,以反映面向产品本身、广告、购买和购买决策,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三是介入的持续性,用于区分持久介入和情态介入。介入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有关。

随着“消费体验”、“介入”、“消费者知识”、“情绪”、“情境”等观点的引入使消费者行为分析变得更加富有实践意义,这些对消费者研究已超越了以往主要关注购买过程的范围。

行为心理学论文篇十六

观众是影视艺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影视艺术的再创造者,这种双重身份使观众在影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研究观众的审美需要,不能忽视的是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这种心理活动既包括视听结合的审美感知阶段,又包括充满情感的审美理解阶段。

关键词。

影视受众接受美学传播学。

一、从接受美学视域下探寻受众心理。

在文学领域,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接受美学,是作为对当代西方作者中心论批评和文本中心论批评的反叛而出现的。从充分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到提出了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并进而将接受美学发展为文本--读者相互交流与对话的新理论。把“意义未定与空白”作为作品好坏与否的一个标准,强调读者及其阅读,实现了西方文论第二次大转向。

在接触接受美学之前,需要对“召唤性结构”这一术语做一简单阐释。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提出的“召唤性结构”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总有待于进一步的补充。但从本文的图式化结构来看,这一补充是永远不能全部完成的。”他看到了作品形象体系仅仅构成一个图式框架,中间有许多不确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去填充、丰富甚至重建。伊瑟尔继承并发挥了英加登的观点,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本文结构就是“召唤性结构”。它召唤读者有可能把作品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本文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电影在电影语言上有了显著的变革和创新,综合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镜头和俯仰拍摄等)、快速摄影、变焦距镜头、跳接、定格等电影语言广为流行。但是,同时西方影视美学研究日益转向观众,尤其是雅克·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论,使观众心理学特别是观众深层心理结构的研究日占上风,甚至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也在1977年出版了《想象的能指》这部著作,标志着电影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衡量一部影视作品优劣的标准至少是由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受众自身的认识水准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创造者必须依据在创作的心理过程、尊重观众参与的意愿与观众的参与,所有可能的方法去鼓励艺术语言和艺术的热情的观众的参与,这将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完成后,为更多的观众去接受。

二、从传播学角度透析受众心理。

观众是影视艺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影视艺术的再创造者,这种双重身份使观众在影视艺术美学的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欣赏者是通过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活动,把作品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脑中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再创造对艺术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进行再评价。”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群体不仅表现在他们要联系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阅历去理解影视艺术,而且能在艺术家创造的基础上进行能动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活动与创作主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于甚至背离创作主体的特点,表现出观众在接受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影视艺术是极富观众参与和渗入的艺术,同时观众把这种参与性和渗入性用言行自由地表现出来。

观众在接受影视艺术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需要--审美需要。它是人对美的一种带有极强倾向性和迫切感的精神追求。当然这种审美需要由于观众的受教育程度、艺术修养、情感上的内在需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特点的存在而使得影视艺术在创作时能够更多彩地表现生活,使社会意识和内驱力达到无形的统一。因此,“对影视观众审美需要的研究,将具有更为深远的实践意义”。研究观众的审美需要,不能忽视的是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这种心理活动既包括视听结合的审美感知阶段,又包括充满情感的审美理解阶段。所以观众在接受影视艺术时得到的不仅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而且在思想、认识、情操、道德等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感觉,它属于审美的范畴,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审美的感知,这种感知要求观众具有对影视艺术视听的能力。“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由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种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程度为限。”对于影视观众来讲要具备对于艺术的感受能力,没有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再美的艺术也毫无意义。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感知使接受者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从影视艺术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在审美理解阶段。审美理解活动始终贯穿着充满情感的联想、想象和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并始终洋溢着情感的波涛。审美联想是在审美感知基础上产生的并不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是审美接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心理形式。审美想象是比审美联想更高一级的创造审美意象的心理活动,是人类的高级属性。审美意象是充满情感的生动活泼的朦朦胧胧的情理统一的意中之象。这一系列心理活动,虽然处于不同的层次,但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

三、从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动关系中解析受众心理。

对受众研究的共同关注是进行接受美学和传播学互动研究的切入点。

接受美学将文学史看成文学效果历史的审美策略,这一理论基础其实是将整个审美活动看成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姚斯自己也说过“文学研究不是完美的语言结构,也不是封闭的符号系统,而是依靠问与答进行解释,使创作与接受及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过程合理化的历史学”在此接受美学暗合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五个”模式或许能从传播学的角度重新冷释接受美学的意义。“五个”模式即谁(控制分析)——说什么(内容分析)——媒介(媒介分析)——对谁说(媒介分析)——取得效果(效果分析)。

在接受美学之前的文艺理论,更注重的研究对象是“谁”控制研究,“说什么”内容分析如符号、原型研究,而忽视了“渠道”媒介分析,“对谁说”受众分析和“取得效果”效果分析。而接受美学正是在审美传播轨迹上将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展,使审美传播过程的研究趋于完整这样,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在基础理论上的共通点显而易见。

按照传播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目的、动机、内外特性,均影响着传播的进展,最典型的就是一种选择性的心理活动。接受美学的诸多理论,如期待视野、未定点等,如果放在传播学内考察,则都处在这种选择性心理活动的关照下。选择性心理过程的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几十年来比较一致的理论是,信息在流动的每一个过程中必然受到传播环境的制约,传播环境的不同必然影响传者、媒介以至受众的状态,从而最终影响到信息的接受。而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中“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对此作了新的阐释。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播学和接受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合流的趋势。以传播学的理论重新让释美学,很可能成为美学研究的一条蹊径。如精神分析美学,它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个人传播问题,从自我、本我到超我,是人的内部信息或者说心智在人的不同精神层面上传播的过程。但是,传播学和美学又不可能合二为一,它们毕竟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但基于上述两种理论的相近、合流之处,进行一些借鉴和互动研究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美学家和传播学者都应该注意到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812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