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论文(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9:49:03
古代汉语论文(通用18篇)
时间:2023-11-26 19:49:03     小编:笔砚

阅读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思维。写总结时,要注意简明扼要,言之有物,突出重点,尽量避免罗列无关紧要的细节。总结的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启示和思考,但我们要抓住其中的核心要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

古代汉语论文篇一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古代汉语论文篇二

根据笔者的观察,内容单一、形式固化的体育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参与运动兴趣不高,意愿不强,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功能也无从体现。为此,学校要重视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以我校实际为例,每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以下内容。

1.入场律动(6分42秒):其作用是调整队形,使学生迅速从静止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2.七彩阳光分组游戏(8分32秒):这是反映学校精神面貌的大型集体活动,学生用短绳、长绳、板球、橡皮筋、毽子、沙包等小型器械按班级开展活动,可以鼓舞人心,增强凝聚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3.韵律操(4分26秒):韵律操是一项激情、健康和经典的时尚运动。它以律动的基本要领为核心,以身体协调为基础,吸收、融合了多种现代优秀的艺术元素编创而成,是包含了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兴体育娱乐活动。既丰富了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活,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继承和发扬了体育精神。

4.跑操(3分15秒):其作用是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展现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二、缓解学习压力。

体育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知识难度、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心理负担。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压力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大多数家长往往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与兴趣班,没有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这些压力无法通过正确的途径得到释放时,极易导致小学生出现压抑、烦躁继而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阳光体育运动既保证了学生每天的活动量,增强了学生体质,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压力释放的合理出口,一举两得。

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

现代社会,锻炼成为时尚,健康也被作为个人财富。想通过一周三节体育课培养自主锻炼能力与终身体育意识显然远远不够。学校体育教师如能及时正确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对终身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影响,并适时地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将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能力。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阳光体育活动都以韵律操、健美操、跑步、武术等形式展开,很多学校根据本校和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调整过后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更加符合本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质水平等实际情况,对增强本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校,固应有良好运动习惯;学生出校,亦应能促进社会运动风气。”阳光体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基层学校更应该在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上多动脑筋,设计出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的活动项目,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古代汉语论文篇三

(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云南昭通657000)。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定量测量实验中,学生虽然通过实验获得了结果,但其结果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教师要能清楚解释类似的诸多问题,就需要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误差分析,能使教师“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也正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真实而具体的体现,进行误差分析是教师从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而使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应该重视误差分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通过误差分析,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种现象中温度还未到熔点便开始熔化,是萘粉不纯或者温度计零点不准而造成的系统误差.对第二种现象,广西师范大学的罗星凯教授则分析说:“主要是萘粉受热不均产生的系统误差.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即把盛萘粉的试管没入水中加热),就使接触试管内壁的萘粉到试管中心处的萘粉之间有一温度梯度,外层萘粉温度高,中心处萘粉温度低,萘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故这种温差较大.这样,外层萘粉已开始熔化,但中心处的萘粉温度尚未达熔点,还在继续升温,而当中心处的萘粉温度也达到熔点时,本应保持一段时间温度不再上升,但此前已熔化的液态萘内部已存在温差(靠近试管内壁液态萘的温度超过熔点),致使液态萘发生对流,加快了导热,这就加快了剩下部分固态萘的熔化.”

二、通过误差分析,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1.分析系统误差,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现对两种选择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来回答这一问题,电路如图5所示.。

误差理论告诉我们,电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如果实验中两表都选小量程,指针均能偏过量程的2/3,但均可能超量程,是否可能超量程就不能选用呢?我们知道,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具有限流和保护功能,而且实验中总要求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端.本实验中,当电压表示值在2,00~3.00伏范围内(满量程的2/3以上)。

2.分析偶然误差,合理选择实验仪器。

三、通过误差分析,找出提高实验结果准确度的有效办法。

例3用感量为0.2克的天平和精密度(最小分度)为1锄?的量筒测铝柱体的密度.若测得m-(57.3±0.2)g(估计读数的偶然误差为0.2g),v=v2-i/i=(21.0+0.5)cm(vl为量筒中原来水的体积,v2为浸入铝柱体后水的体积,估计读数的偶然误差为精度的一半,即0.5cm)。

该实验中“天平、量筒测量时产生的误差主要是偶然误差,而系统误差可略去不计”,这也可用下述实验加以验证:水,倒入另外的容器内,水后,将先倒入容器内的水加入量筒内水中,依此进行,发现每次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0cm……,即量筒自身的固定系统误差非常小.故此实验中主要分析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物体的密度为:

p-7n/v;57.3/21.0-2.73g/cm3。

根据误差理论,被测柱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

8m;am.2/57.3卸.003=0.3%。

8v=2aw(v2-vl)=2x0.5/21.0=0.048=4.8%。

根据间接测量的误差传递公式,密度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8p=8m+8v.05-5%。

这一误差来源主要是体积的测量.怎样减小这一误差呢?

四、通过误差分析,判断学生实验结果。

例4在上文密度测量的例析中,已求得铝柱体密度为p=2.73g/cm3,由最大相对误差5%求得最大绝大误差:

古代汉语论文篇四

摘要: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本来,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苏联教育家列节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胡适的《我的母亲》写得清新质朴,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例如,分析母亲对我的严格管教这些细节,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母亲对“我”、对其他亲人、对自己名誉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感受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为人特点,使学生真正窥视到母亲那颗金子般的心灵。这样让学生在饱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

一篇文章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之美感呢?领会掌握这一点,不仅对阅读有帮助,而且对写作构思、文章的安排有借鉴作用。正如建造一座大厦,如何总体构架,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布置装饰,形成建筑形式新颖、独特的美感?如果我们把握了文章组织材料的脉络、方法,那么会有“涉足斯文也,则有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要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作品时,借助文章分析的各种方法把本来繁杂的材料化为富有建筑美感的形式作分析领会。如,把握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材料安排:“相识――相处――离别――思念”,抒发对藤野先生的热爱、感激之情,通篇还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全文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给人以统一和谐的美感。

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我们知道,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不是露天的珍珠,伸手可以摸得着;也不是碧天的银星,抬头可以看得见。它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和生动逼真的意境中,因此应开辟学生审美想象的通道,即通过作者用来描写艺术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使学生在审美欣赏、想象中得到熏陶。如,教学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优美语言来启发学生展开审美想象。“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可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像,用语言去描述“春水、小树”的视觉形象,体会“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总之,利用美感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不仅会使文章形象鲜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法指导》.河池地区教研室主编。

[2]《语文课堂艺术》.河池地区教研室主编。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4]张云岗《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史的美感教育》。

[5]刘伯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6]诸荣会《从优美到崇高》。

古代汉语论文篇五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语文课堂的关键内容,更是语文学科的精粹所在,而汉语言文学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又是两大重要分支。在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阶段,古代汉语不仅是教学重点,更是学生反馈频率较高的教学难点之一。因此,创新并优化语文课堂古代汉语文学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我认为教学可以从基础知识、对比总结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三方面入手,具体可参考文中三种策略。

一、重视词句诵读,夯实基础知识。

古汉语的字词句段含蓄而精炼,与现代汉语差别迥异,因此会给学生们带来生疏感,许多学生也反映古汉语拗口、晦涩,据此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教学和强化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来夯实古汉语基础知识。

比如古诗文教学中我会常常将课堂的很大比重分配给反复诵读的过程,因为古诗文的语句和谐、押韵,而韵律美又是它的突出特点,反复诵读既可以初步理解诗句含义,又能帮助学生感知韵律美。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崔颢的《黄鹤楼》等等,我会先组织学生们自行进行初步诵读,将词句读熟并揣摩整首诗的内容;然后给大家播放朗读录音,在范读的作用下,让学生们感知诵读技巧和韵律的美感;之后由学生们再次自主进行诵读,互相品评诵读的情况,在鉴赏和品味中,感悟古诗文的韵律之美,增进诵读的能力。再比如,针对一些古汉语中的基础知识,我会鼓励学生们结成自学小组,以讨论的形式,将每一课的生字、生词的含义、用法进行分解和整理,如《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舍去”的“去”字在今天的含义是“到某地去”,而古义则为“离开”;《烛之武退秦师》中“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东道主”也是古今异义的词语。这些重点词句的分析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基础知识的夯实让他们对古汉语中表达情感、描述故事的理解都有所助力。重视诵读、牢固基础知识,为古汉语文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对比分析总结,促进融会贯通。

古汉语文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许多同类知识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虚词的用法、不同年代古诗词的风格等等,同时对比分析也是学习古汉语文学的不错方法,据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无论是学习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文学常识都是一项重点内容,以古诗词为例,每首古诗词都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描绘的意境,而这些情感往往又与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遭遇紧密相连。熟读晚唐诗的人都会发现,晚唐诗的整体风格偏向于浓郁的感伤,比如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忧时悯乱、感叹身世,而杜牧的.诗则常常利用象征来抒发苦闷。在引领学生们接触晚唐诗时,我展示了杜牧的《赤壁》和《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及李商隐的一组《无题》和《锦瑟》等,组织学生对比这些晚唐诗并进行讨论,在对比分析中学生们注意到了晚唐社会凋零、政局混乱的背景,因此也理解了晚唐诗华丽忧郁而又感伤浓郁的特点,还对如“小李杜”等晚唐代表诗人的作诗风格、性格特点进行了归纳。由此,对比之下使得古汉语文学知识条理清晰,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们对知识追本溯源、融会贯通,这样的形式效果可见一斑。

三、构建知识体系,倡导课外阅读。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也是消除应试教育和“被动学习”影响的有力手段。据此教师应倡导古汉语文学方面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们涉猎更加广泛,促使其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的时候不难发现,实词和虚词的学习是学生们最为头痛的问题,以虚词为例,它们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但是却有丰富的用法,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义也不同,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文言文的知识体系,我常常向学生们推荐《史记》这本课外读物,一来其中的文章都是古汉语文章的精华,二来学生在课堂或者考试中接触到的许多文章也出自其中,很有阅读价值。我会让学生们制定阅读计划,如每天读一篇《史记》的文章,先通读,然后试着逐字逐句翻译,最后对照译文进行整合。在课外阅读中,学生们与虚词的接触更加频繁,结合课内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而”“之”“以”“为”等虚词的多种用法都有所涉猎,于是我鼓励学生们将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总结到“积累本”上并时常翻阅,同时可以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见到一次虚词就总结到本子上,如《荆轲刺秦王》中“与”字共出现四次,有“人不敢与忤视”“欲与俱”等,每一次出现时都作为介词使用,意为“和,同,跟”,学生们就可以将这些例子记录下来。课外阅读和积累,让学生们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优化学习方法,一举多得。

总而言之,古代汉语文学的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夯实,从字、词、句入手,强调诵读的作用;其次,要鼓励学生对比相关、相近的古汉语知识,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学习;最后,应重视引入知识体系的概念,倡导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完善学习方法。以上是我关于语文课堂优化古汉语文学教学内容方式的初步总结,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新的思路和体会。今后我会继续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争取将课堂组织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徐景宏。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32)。

[2]杜兰。论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j]。才智,(05)。

古代汉语论文篇六

对话式教学初探。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人意味着教育在语言中,通过交往作用于师生的心灵,开掘着精神的生命。因此,语言对话就是教育的存在,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对话对于教育的进行,对于师生的交往具有本源上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师独占发言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活生生的生命窒息于获取知识、占有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结果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这种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缺乏交往和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质意义――对话,否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了,这无疑是给贫瘠的土地施加了新的肥料,在这片精神焕发和创意十足的智慧的沃土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茁壮地成长。尤其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对于当前要求大力弘扬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对话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话式”教学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有着先进的理论依据。

就教育的本质方面而言,叶澜教授就曾提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就会进一步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季亚琴科也说:“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以交往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其实,从《论语》对孔夫子教学的记载,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已经就有了这种教学思想的萌芽和教学实践的雏形。新课标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于平等对话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二、语文教学特别需要交流与对话。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语文课怎么教?教什么?传统观念当中总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想法:那就是一堂课总要“交给”学生一些东西(知识)。知识传授得多和少、好和坏,直接体现着这节课的价值。殊不知,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不是接受和记忆,而是感受、体验、自省和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东西,需要老师重视学生自己的东西――语文的、生活的、社会的。(应该说,在这些方面,一些学生的储备还是很丰富的,认识和深度也是具有相当水平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借助有关载体,如课文,去展示、交流、确认学生对生活的这种理解、感受、体验和认识,并进而加以提升。对学生来说,他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和不拿出来不一样,有交流和没交流不一样,得到别人的确认和没得到别人的确认不一样。其间,老师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而不是越俎代庖,什么都靠老师去“讲”,老师要实现由传授者、管理者到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角色的转换必然要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单项意义的“讲授”已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交流与对话。

在课堂上要形成对话,完成对话,就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要尊重学生,乐纳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平等是交流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和你“交流”,主动地想“说”什么,必须要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下进行。只要是学生真诚的、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都是要尊重的,理解的,并且让他认识到是有价值的。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同学们对文中人物进行点评,谈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本意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可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竟然说:“老师,我觉得这两个骗子也值得我们学习。”我当时一愣,因为在我的头脑中根本没有这个储备,再说骗子有什么值得学习呢?但我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让他说说为什么。他说:“这两个骗子之所以行骗成功,是因为他们为自己编织的衣服定下了这样一个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人们心理最脆弱的地方,他们敏捷的思维、善于揣摩人们的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听后对他富有创意的答案大大的鼓励了一番,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维和洞察力是值得学习的,但行为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位同学欣然地接受了我的建议。通过这样的对话,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创造了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如果老师放不掉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或者固守着自己的“权威”,学生说的不符合自己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老师就加以否定,甚至于给以批评,那么交流很难进行的。

2、要努力打开学生闭锁的内心世界。中学生,心理正处于闭锁期。要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课堂的充分交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的恰到好处。有的问题太浅或太小,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有的问题太深或太大,学生无从谈起或摸不着头脑;有的问题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对此学生“没兴趣”,等等,都会使课堂失去交流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定好,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要想办法去激励。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家的男子汉》时,选择了一个好话题,即: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有了这个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个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这个话题的展开切入到了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学生投入,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从话题设置的对象看,“对话式”教学的话题除了教师设置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有话说。当然教师也要发挥其指导作用,提出一定的话题要求和必要的范围,以免脱离文本。另外话题的设置,在与文本有着必然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让“对话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创新式教学即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学生本身就能完成课程标准上规定的任务,这同样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关注。

首先我认为在对话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只有当这些问题教师能高瞻远瞩地了然于胸之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所倡导的总设计师角色不是传统意义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井然有序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尤其是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会出现课堂中的喧闹情境,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要格外留心,绝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在教室里漫步。要观察每一组确实在讨论吗,弄清不讨论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松懈要及时促进,如果有困难要给予一定的帮助,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态度去关照他们。对话过程中生生之间难免会出现分歧、冷场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主持人的机智,去引导学生达成某种共识(只是在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继续发言。

再次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强调地是这种表演与“独白”式教育中那种唱独角戏的表演不同,“对话式”教学的表演是一种真诚的表演,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以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我采用平等互动的对话式教学,让学生读课文,谈海伦凯勒是怎样度过三天的,让学生视线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个体与群体进行交流,串起学生丰富的读说议写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对话交流,形成了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曲。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人类知识及其他精神产品的、精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如果没有教材,教学活动几乎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懂了没有。如果将教材比作是建筑的设计图纸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工匠,教学的好坏取决于工匠是否忠实地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了施工。

然而,在对话教学中,教材的权威被消解了,它由“圣经”变为了一种“材料”,对话彻底改变了搬运和移植知识的教学形态。教材中心、知识专制不得不退场,新的教学秩序得以建立。如果说教材是一首乐谱的话,那么教师则是作品的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不是因为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用自己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给乐曲赋予了第二生命。同样,教师和课程的对话也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是教师赋予教材第二生命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非对话的时代,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美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育,前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也在《教学论与生活》一书中从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关系角度进行过论述。然而,他们无一例外地将视线停留于学生身上,缺乏对教师的关怀。对话式教学则真正把教师和学生放到了平等的地位,从生命的高度、生活的视角考察教学。教师不再是默默无闻、甘作人梯的“铺路石”,也不再扮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剧角色。教学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会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教师不仅“照亮着别人”,同时,也成就着自我,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对话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独语状态,它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古代汉语论文篇七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18、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释本义。

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31、判断句:是指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对主语做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32、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

33、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34、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35、“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

36、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

37、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38、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

39、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

40、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41、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

42、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43、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

44、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关或相通。

45、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

古代汉语论文篇八

常由人提到,在否定句中有个词序问题。所谓否定句,是指含有“不”“莫”这一类字眼的句子。比如“不知道我”,古人说的时候,要把词序颠倒过来,说成“不我知”。这就是说,在否定句中要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还有“你”字,古代说成“汝”。“他”字说成“之”,“自己”说成“己”。这一类都是代词,在否定句中,如作宾语用,一律提到动词前面,说成“不我知”“不汝知”“不之知”“不己知”。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律,用得很普遍,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况。

疑问句中的宾语,也要提前。不过这里有的限制,宾词必须是代词。比如“何”字,是个代词,它在“尔何知”这句话中作宾语用,需要提到动词前面。如果不提前,说成“尔知何”,那不合语法。有个成语“何去何从”,意思是离开什么,追随什么。这个“何”字也在动词的前面。《孟子》中有句话:“先生将何之。”“之”者,往也,是“去”的意思。这个“何”是动词“之”的宾语,需要提前。上古时候,“往”字不带直接宾语,因此这句话不能改成“先生将何往”。何以见得?这可用《孟子》中另外一句话作比较说明。《孟子》中有句话说:“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这个“焉”字作“于何处”讲,而“于”是介词,所以“焉”能当“往”的间接宾语用。

学习古代汉语语法,要仔细进行分析。宾语要提前,得有条件,那就是必定在否定句、疑问句的情况下。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普通名词,那就不能提前。比如说“不骑马”,就不能说成“不马骑”。“知我”,不能说成“我知”,因为这不是否定句。如果学习时,忘了这些条件,那就容易出错。《论语》中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怕自己不知道人家。这句话中,“不己知”中的“己”字,提到了动词前面,“不知人”的“人”却没有提前。这些地方都值得注意。语法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有的可研究得很细。不妨再举个例子。“之”和“往”有分别,“之”本来是“往”的意思,但从语法上看,“之”不等于“往”,其中有差别。“之”的后面可以带直接宾语,而“往”则不能。比如说到宋国去,可说“之宋”,到齐国去,可说“之齐”,但不能说“往宋”、“往齐”。总之是我们也要注意学习语法。

古代汉语论文篇九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发展的,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但同时它也不可能变化得很大,因为它一方面有发展,一方面还有它的稳固性。因为有继承,所以几千年前的汉语和现代汉语有许多共同处,这是继承的一方面,但它也有发展的一方面,这就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学习汉语首先须树立历史观点,知道它有相同,有不同,有继承,有发展,这对我们学习汉语是有很大好处的。

现在就词汇方面来谈,词汇方面也是有继承有发展的。那末我们对语言的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如果是很大的不同,容易发现,也容易知道它不同。古代没有的东西,现在有的,语言的表现就不同。如现代的飞机、拖拉机以及各种科学和工具,都是古代所没有的,当然它就不同;还有些东西是古代有现在没有的,因为古代有许多风俗习惯和工具,都是现在所没有的,所以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找出从前古老的词汇来,这种大不相同的地方,大家都容易注意到。但是,有些并不是大不相同,而是大同小异,古代的和现代的看起来好象是一样的,可是真正仔细考察起来,却并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两者不可能有很大不同。刚才说的很大的不同,只是小部分不同,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的。因为从古代来是有继承的一面,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它也有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又同又不同、大同小异的地方。从词的意义的变化,可以看出历史观点的重要。我们要研究古今这些词的意义的异同,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应该搞得很清楚。因为看古书,太深的字不怕,我们可以查字典得到解答。如“靔”字,这个字太深,但我们从《康熙字典》上可以查出这个字就是道家的“天”,一点也不难。又如“墬”字,这个字也很深,但是我们一查《辞海》,知道它就是“地”字。所以说,难字难不倒我们,容易的字,倒易迷糊。刚才举的许多字,都是很容易的字,每人都认识它,由于太熟悉了,所以古今的不同就容易忽略,容易放过,这样使我们读古书读得半懂半不懂,实际就是不懂,那就有点象我们读日文,许多字我们认识,就是不懂它的意义。当然读古代汉语不能与读日文相比,但是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要以为字很熟就懂得它的意义了。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树立历史观点。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

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这条路很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必定拉得很长。请拨给他三万人马,拦截敌军的粮草,再截断他们的后路,不用十天,定可将韩信等人的头献上,但陈余没有同意。

就这样,韩信在井陉狭窄道路没有遭到袭击。在出井陉口前,他先派两千轻骑兵从隐蔽小道上山,在那里观察赵军,准备行动。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为先头部队,命他们出了井陉口就背靠河水,摆开战斗列队。

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认为这是犯了兵家的大忌。天刚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旌旗和仪仗,大模大样地开出井陉口。赵军立即打开营垒,向汉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激战了一会儿,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阵地的部队马上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一

为此,刘邦命丞相萧何制订一个国家根本大法,使举国上下有法可循。萧何从县吏一直当到大臣,对民情比较熟悉。早在起义军进入秦都咸阳的时候,他就收取秦朝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等情况。他奉命后,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参照秦朝的制度,制定出了《九章律》。

军事方面也得有个法令。韩信是位卓越的军事家。在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刘邦让他制定军法。大臣张苍是有名的历算家,刘邦叫他制定了有关历数、度、量、衡等的规章制度。他还命博士官叔孙通制定礼仪制度,使君臣之间有了规定的礼节,大家都能遵照执行。刘邦年轻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了皇帝也没有读书的习惯。太中大夫陆贾喜欢读书写文章,还常常在刘邦面前谈论《经》、《书》。刘邦每天处理政事已经非常繁忙,时间不够用,听多了就感到厌烦。有一次,他骂陆贾道:“我是骑在马上取得天下的,关《诗》、《书》什么事!”

陆贾又耐心地说:“陛下是骑在马上取得天下的,可是能骑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自古以来的圣君、贤王,都要研究治理天下的办法,文武不能偏废,国家才能巩固。”

刘邦觉得陆贾说的话有理,便说:“好吧,你既然知书达理,就把秦朝为什么灭亡,我为什么取得天下,以及从古到今朝廷兴亡成败的大事,都写出来给我看。”不久,陆贾写出了十二篇文章。刘邦看后觉得很有启发,就把这些文章编成一部书起名《新琼》。

刘邦还立下誓约,并叫人将分封功臣的文书用朱砂书写,铸成铁券,把它放在金属做成的盒子和石室中。然后藏在宗庙里面,以便永久保存。

就这样,刘邦虽然每天忙得一点空闲时间也没有,但离他所要达到的规模还远得很。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二

学习古代汉语最单纯的收获,是能让自己对于古代文言体系的把握变得富有理据性。文以载道,通晓训诂音韵文字小学之道才算完成了对整个文言体系的登堂,至于入室,相去甚远。古代汉语是古代经验的累积,读古代汉语对于传承我们国家最优秀的文化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个人而言,文言语辞刚劲而典雅,这无异于给我们提供了认知上的感受与心灵的愉悦,对于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以及不凡的谈吐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本站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

字典。

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

三字经。

》、“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

唐诗。

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又到了期末了。同时也预示着这一学期古典文学的学习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古典文学的余音还回旋在我的脑海里。它并将激发我有继续学习的兴趣。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去体会,让我们去了解等等。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中国博大精的文化。这样的文化里:有现实的真实再现;有思想上的名家名著;有情感上的真知真谛;有军事上的智谋才能……这些都被后人记录下来,而文学在此就承担了相当的责任和重量。

我不仅仅了解了作品,我还了解了许多名人名家。

接着是屈原。他是位爱国主义诗人,堆起了我国诗歌的第二座高峰。他的精神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敬仰,他的“楚辞”也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的精神思想,文学成就都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他个人而讲,却是抗争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他虽然逝世了几千年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因此,我们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来纪念他。

司马迁,一个天才的史学家,又称“史圣人”。读完他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后,我知道了他伟大的志向,坎坷的经历,执着的精神;了解了他创作《史记》以继《春秋》的壮举和用心。他受刑之后仍忍辱著书,评判历史,褒善贬恶。他这种“言必信,行必果,诺必城”的美好品德值得我们去学习。记忆最深的要数这几句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总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是我们学习古典文学所必须具备的。

这一篇篇杰出的作品,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人物,无一不是来自文人之笔,正是由于人们的心灵可以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人们的思绪可以跨越时空的阻碍,人们的思想可以在此平台日趋完善和理性。

写了这么多比较混乱和无头绪,但我理解的实在少之又少,我希望老师在授课时能多讲讲有关作家的经历和文学作品看鉴赏,使我们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现在我对文学还没有更多的了解,但我希望通过文学可以让我充实,令我茁壮成长。让我懂得如何去体悟人生和领悟生活。

2

页,当前第。

2

1

2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三

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只能依据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古代书面语的情况怎样呢?请看下面两段材料: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孔子徒弟,姓曾名参,根前奉侍来。孔子说:“在先的圣人有至好的德,紧要的道理。以这个勾当顺治天下有(蒙古语助词,相当于”啊“)。百姓每(们)自然和顺有。上下人无怨心有。你省得(懂得)么?”曾子起来说道是:“我不省得,怎知道着(呢)?”孔子说:“孝道的勾当是德行的根有。教人的勾当先以这孝道里生出来。”———贯云石《孝经直解》上面所引的第一段材料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孝经》的原文。第二段是元代大臣贯云石解释《孝经》的“白话讲章”。

当时元代皇帝读不懂《孝经》,便由精通汉文的大臣用当时的口语作解释,写下来便成了一篇反映当时口语的白话文。可见,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还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古代汉语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话,而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和口语的关系怎样呢?文言文最初与口语较为接近,后来同口语逐渐脱节,并形成一套较为定型的词汇,语法系统。口语在不断发展变化,而文言则处于相对凝固的状态,但它又不是一层不变的。尤其是秦汉以后的作家在模仿先秦经典作品进行写作时,他们不能不受当时口语和民间创作的影响,不断给文言增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使文言也有所发展和变化。所以我们说,文言文是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模仿它所写的种类作品的语言,如诸子百家、《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实际应用的范例。直到“五四”运动,文言文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现代白话文所取代。

因此,一般把“五四”时期定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限。

为什么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重点是文言文,尤其是先秦两汉散文,而不是古白话呢?这是因为在我国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文言文担负了记录、传播、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历代许多伟大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曾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笔遗产,就必须有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自然重点是文言。从殷周到清末,文言尽管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词汇、结构和表达方式早在先秦两汉时代已基本定型,并且创作了许多典范的文言作品。因此,可以就只要能读懂先秦两汉典型的文言文,就能读懂其后大多数文言文,算是学好了古代汉语。

什么是古白话呢?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古白话上承古代汉语,下接现代汉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把古白话弄清楚,那就不能说对古代汉语有了全面的认识。因此,研究古代汉语也应该重视对古白话的研究。但古白话与文言文比较而言,它毕竟离现代汉语近一些,总体难度小一些,况且古白话使用范围大致限于唐宋以后的俗文学作品,可以不作为我们学习研究古代汉语的重点。前人是怎样研究古汉语并有些什么贡献呢?古汉语从它产生开始,就有人对它进行研究,但真正作为一问学问,还是从开始的。我国传统语文学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统称为“小学”。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王力先生的说法,从汉代至清代,古汉语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即偏重文字训诂的研究。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自然对语义的研究就比较重视,其代表作品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一时期,为了读经的需要,还出现了许多经学大师,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他对《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所作的注,对后世也有巨大影响。从南北朝到明末是音韵研究阶段。南北朝以后,诗律学兴起,于是研究韵律和节奏成了当时的“热门”。南朝沈约著《四声谱》,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并把这种认识运用到诗律的实践上。这一时期,韵书已开始出现,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一部韵书,它在汉语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根据《切韵》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考今音。从十三世纪开始,音韵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话语言方面。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为北曲创作需要而作的,它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汉语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也是最有成绩的阶段,清统治者严厉钳制思想,一般学者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与考证,汉语的古音和古义研究在这一时期有很多发明。《说文》之学,此时最盛。段王裁、桂馥、王筠、朱骏声是最著名的《说文》四大家;高邮五氏父子王念之、王引之虽不以《说文》名家,其成就却在《说文》四家之上;此时在古音方面,特别是古韵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顾武、江永、戴震、段五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浩、章炳麟、黄侃等都有卓越成就。

此外,以研究金文和甲骨文为主的古文字学也开始也新局面。吴大、孙诏让、罗振、王国维郭沫若都是研究金文和甲骨文的名家。字典编纂也有很大进展,如《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统籍纂诂》等均是集大成的辞书。语法作为中国语文研究中心的一门新兴学问,此时也有了开创性的发展。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首先创立了一些语法术语并分别了词类,成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

综观我国传统的古汉语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成就也很显著,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几百种,汉语研究的专著,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尽管如此,我国传统的汉语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发达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历来“小学”总是经学的附庸,基本上以经字为中心,因而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普遍存在重古轻今、重通语轻方言、书面语轻口语的现象,这就必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建国后,王力先生在大学中文课程中首倡开设《古代汉语》课程,从此,全国各高校相继响应,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有关汉语研究的学会和专门研究机构。在古汉语研究领域,人才辈出,著作如林。这一切都给我们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一般实学者来说,怎样学习才能费力较少,而收获较大呢?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这时主要指文言文)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古奥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要说“诀窍”和“捷径”,很好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那么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还是可能的。

因为学习古代汉语,目的是为了读古书,文选是古书的举例,是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各种古汉语知识的综合体现。不读文选,不仅知识不能掌握,而且也很难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作为文学作品,在了解文句以后,要着重领会这几句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趣、爱好和态度等,作为古汉语材料,则要求切实弄懂“鼓”、“瑟”、“希”、“铿”、“尔”、“舍”、“而”、“作”这些词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如不切实弄懂,就没有达到古汉语学习的要求。要逐字逐句读,不能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如前例,按古汉语的学习要求,应该懂得,“鼓”原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但不能作“敲打”解,而应作“弹奏”解,因为“瑟”不同“鼓”,是一种拨弦乐器,“希”同“稀”,这里不能解释为“稀少”,而是指瑟的声音渐渐减慢减弱,接近尾声。“尔”是助词,用在象声词“铿”的后面,开窍推瑟发出的声音。象声词或形容词后加“尔”或“然”都是同一种构词方法。“作”一般作“劳作”解,这里用的是本义,作“起来”解,即“起身”。

“而”是连词,连接“舍瑟”和“作”两个动作,但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偏正关系。读文选就应该这样一字一句,细细比较推敲。当然不是每一句都要平均用力,可以有重点有一般,但必须有这样认真仔细的态度。还要注意常用词和特殊句式。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对于这段话中的“晋侯”、“秦伯”、“郑”、“楚”、“函陵”、“汜南”等人名,爵位、国名、地名等只要一般了解即可:“晋侯秦伯围郑”这样的句式古今也一样,不必多花力气。面对于“以”、“其”、“于”、“贰”、“军”这些常用词的意义或用法则必须掌握,对于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无礼于……”、“贰于……”这样的句式,也应该注意比较、分析。“无礼于……”或“贰于……”句式虽然相似,但表达的意义则不完全相同。“无礼于晋”是指对晋国无礼,“贰于楚”则不是对楚有二心,而是指表面上跟晋好,实际上向着楚。要熟读成诵。古汉语在用词造句等许多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有一套特殊词汇,句式和修饰手法,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时代的书面语。

要真正熟悉古汉语,掌握古汉语的微妙差别,最好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读熟,有些片断要能够背诵。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也就“看来百事只在熟”,“熟则精”、“精则巧”。“工夫自熟中出”。

学习古汉语,在重视读文选的同时,还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把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知识学到手,用它来驾驭分析古汉语语言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天知识不断更新的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能也不应该像古人那样十“年寒窗”,完全沉浸在古书堆中,慢慢用自己的感性经验去摸索、体会。这样做花力费时太多。何况今天我们还有许多有利条件,因为前人已花了许多精力,为我们整理出有关古汉语的规律知识。古汉语知识涉及面很广,重点应该是学习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词是语言的建筑料,要能读懂古书,至少到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

所谓常用词,是指那些古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而不是那些冷僻的使用频率很低的词。所谓“掌握”,就是要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弄懂并记住这些常用词的常用义,特别是那些细微差别。《史记。

项羽本纪》:“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使者,皆斩之。”我们知道羊是很温驯的,怎么说“狠如羊”呢?原来古代“狠”是“不听从”的意思。羊有时很犟,你拉它,它就是不走。又如《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初学者指出疑问,霍光是男的,上官桀身为左将军,自然也是男的,说二人“结婚”,不可理解。其实古代结为夫妻的双方,女方的亲属可称为“婿”,男方的亲属可称为“姻”,这里指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桀的儿子做妻子,双方成了亲“家”。可见应该从古今比较之中逐步掌握这些常用词。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之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

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如《史记。扁鹊传》:“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这句话中的“生死人”

是什么意思?按现代汉语语法规律去理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解,就讲不通。在古代汉语中,这里的“生”是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是活着的意思。“生死人”即扁鹊能使死人复生。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四

学习古代汉语最单纯的收获,是能让自己对于古代文言体系的把握变得富有理据性。文以载道,通晓训诂音韵文字小学之道才算完成了对整个文言体系的登堂,至于入室,相去甚远。古代汉语是古代经验的累积,读古代汉语对于传承我们国家最优秀的文化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个人而言,文言语辞刚劲而典雅,这无异于给我们提供了认知上的感受与心灵的愉悦,对于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以及不凡的谈吐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本站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五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又到了期末了。同时也预示着这一学期古典文学的学习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古典文学的余音还回旋在我的脑海里。它并将激发我有继续学习的兴趣。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去体会,让我们去了解等等。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中国博大精的文化。这样的文化里:有现实的真实再现;有思想上的名家名著;有情感上的真知真谛;有军事上的智谋才能……这些都被后人记录下来,而文学在此就承担了相当的责任和重量。

我不仅仅了解了作品,我还了解了许多名人名家。

接着是屈原。他是位爱国主义诗人,堆起了我国诗歌的第二座高峰。他的精神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敬仰,他的“楚辞”也濡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他的精神思想,文学成就都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他个人而讲,却是抗争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他虽然逝世了几千年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因此,我们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来纪念他。

司马迁,一个天才的史学家,又称“史圣人”。读完他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后,我知道了他伟大的志向,坎坷的经历,执着的精神;了解了他创作《史记》以继《春秋》的壮举和用心。他受刑之后仍忍辱著书,评判历史,褒善贬恶。他这种“言必信,行必果,诺必城”的美好品德值得我们去学习。记忆最深的要数这几句了:“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总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是我们学习古典文学所必须具备的。

这一篇篇杰出的作品,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人物,无一不是来自文人之笔,正是由于人们的心灵可以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人们的思绪可以跨越时空的阻碍,人们的思想可以在此平台日趋完善和理性。

写了这么多比较混乱和无头绪,但我理解的实在少之又少,我希望老师在授课时能多讲讲有关作家的经历和文学作品看鉴赏,使我们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现在我对文学还没有更多的了解,但我希望通过文学可以让我充实,令我茁壮成长。让我懂得如何去体悟人生和领悟生活。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六

现代汉语为白话文,为大多数国人理解学习,而古代汉语则为中国独创,很多字词语句和现在相比,意义差别较大,所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学习了近一个学期的古代汉语后,我对“望文生义”这个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现代汉语中有不少。

成语。

这其实是古代汉语的一部分一般人仅知道一个成语的引申义但对它的原义则孤陋寡闻。例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它用来形容两件事情毫不相干但究其原义则会叫许多人大吃一惊它的原义是指牝牡相诱即动物交配的意思如果你“望文生义”了则会成为一段笑料因而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培养一个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对每个字斟酌一番,虽有“咬文嚼字”之嫌,但却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尊重古人成果的表现。

自从文字改革以来,国人多写简化字,有的人为了附庸风雅,会象征性地写几个。

繁体字。

然而他们未必懂得体字代表的意义因此常常张冠李戴。例如“发”这个字繁体字“髪”和“發”两个读音意义完全不同其中前一个读“发展”的“发”是“发射”、“产生”、“兴起”等义为动词;后一个读“头发”的“发”为去声指“头发”。这种现象其实为古代汉语中异体字、古今字的常识异体字是指字音意义完全相同但字形不同的字古今字是指古代的某一义经发展而产生了新字这个新字与古字在字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古代汉语的字义多与造字结构有关由此产生了一个字的原义但许多字的原义现在已不用仅用它的引申义然而在一些文献资料中许多字还使用它的原义引申义反而比较少。

历时一个半学期的古代汉语课结束了,在听张教授讲解的过程中,自己真正学到了很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学习心得和体会。于是在结课之际,来谈谈自己的关于学习古汉语的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文化始终传承的文明古国,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考古发掘的斑驳甲骨文,再到历朝历代遒劲奇秀的书法艺术,无不散发着历经数千年洗礼的汉语言的神奇魅力。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去了解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同时,学习古代汉语使我们更便捷的阅读古代优秀典籍,去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在《古代汉语教程》的第一页写着摘自《论语》的一句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要广博的学习,更要有一个坚定的追求目标;好问又要多考虑当前的问题。我想这也应是做学问之道。我们从小学到现在也读了十几年的书,读书容易,但确立一个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坚持努力是不容易的。

也许多数人认为学习古代汉语会是枯燥的课程,但通过张教授的讲解和学习的深入,发现学习古汉语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每个汉字被创造时都有它最初的意义,而历经岁月的变迁,它的样子会变,也许你依然可以认出它,但却读不懂它了。现在,我们普遍使用学习的是简体字,简体字虽然使用简单方便,但也使文字失去了它原本应有的意义和造型原则。张教授在讲解繁体字时,用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使我们清晰的记住汉字的原有意义和创造由来。同时老师在上课时,用幽默的语言结合现实的事例,来讲解枯燥的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些的确应该感谢张教授。

苏轼曾有言“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信息量巨大而且便捷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尽力去读书,去读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代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知识的影响,让书卷气来点缀生活的色彩。学习古汉语,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也许我们不是专门去搞古汉语的研究,但是它提升的不只是我们的单纯的语言知识,还有阅历和能力。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兴趣是做学问最重要的动力,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学习古汉语课的过程中,虽然学的不深,但的确很受用,就像老师给了你一把钥匙,然后,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去探索了。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七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句。

a“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省略“于”字,“动+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为”字句。a“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a“见+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

(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为……所……”句。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为……所”句。

a“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被字句”。

a“被+施事者+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

a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

b“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c“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d“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古代汉语论文篇十八

提到具体措施,首先是要拿出时间,慢慢地学。应当循序渐进,不能急躁,不能企图一下子就学好。这就是所谓欲速则不达。学外国语,有所谓“俄语一月通”,一个月内学通俄语,那种学法是不会学得牢固的。学习古汉语也一样,不能企图一两个月学好。我们说,学古汉语,学一二年不算多。北大学生,每周学四小时,学二年,还只能学到一般的东西,谈不到学得深透。学习不能速成。我知道大家想学得快学得好,希望能讲些规律,以为掌握了规律就算学好。规律是需要讲的,但不能把规律看得很简单。学习语文是个反复的过程,快了不行。比如给古书断句,很不简单,常常有点错的情况。点错的或点不断句的,那他一定不懂书的意思,就算是点对了,也还不能说他就一定懂。同学们常点不断句,他们提出问题,问怎样点才能点得对。这就涉及到掌握规律的问题。不会断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词汇方面的原因,有语法方面的原因,还有不了解古时风俗习惯的原因,等等。可见规律是很复杂的。如果只是讲规律,不从感性知识方面入手,那是不行的。两者应结合起来。刚才有人提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总的回答一句,就是学得多了,才能逐渐积累起来,积累多了,问题就解决了。要不然,一个一个问题解决,零星琐碎,而且还达不到自己的愿望。那么,究竟怎么办呢?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这书市面上有卖的,其中一共有两百多篇文章,不要求都读,可以少读些,读三五十篇就可以。要读,就要读些思想性较好的或自己爱读的文章,最好能够背诵,至少要读熟此外还可念些诗,读读《唐读三百首》。三百首太多,不妨打个折扣,也挑选些思想性好、爱读的诗读读,读一二百篇也就可以了。要读得熟,熟能生巧。所以学古汉语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念三五十篇古文,一二百首唐诗。宁可少些,但要学得精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3864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