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理论框架(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22:38:14
论文的理论框架(精选17篇)
时间:2023-11-26 22:38:14     小编:ZS文王

总结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科技产品,避免对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推荐以下几篇阅读材料,希望能给大家的总结提供一些启发。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一

成立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统计领导小组,由省统计局牵头,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等相关单位参与,并在省统计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计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工作。

4.2明确统计分工。

由省统计部门负责统计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情况,发布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省科技部门负责统计高新技术企业情况,发布省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省经信部门负责统计信息及软件服务企业情况,发布省信息及软件服务企业统计分析报告。由省发改部门负责统计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情况,发布省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其他相关部门(包括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统计负责统计各自领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

4.3建立统计信息平台。

湖北省的现代服务业统计信息平台建设必须在省统计局的统一领导下,省科技、经信、发改等相关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进行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管理,特别是共享共用的网络平台、应用平台和数据库资源,并根据具体情况分类指导,协同实施。

4.4完善统计制度措施。

制定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办法,由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认定。开展现代服务业统计区域试点,在东湖高新区、襄阳高新区、宜昌高新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进行统计区域试点,不断探索统计工作方法。省统计、科技、发改、经信等部门逐步统一各类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尽量减少统计差异,便于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在相关部门所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基础上,由省统计局整理,每年发布一期《湖北省现代服务业年度报告》,反映湖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年度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何骏,刘杰.全球视野下中国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对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9,27(4).

[2]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江建全.国有大企业拓展现代服务业研究:以上海为例[j].改革与发展,2009,(5).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二

西方企业预算管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的企业预算管理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才有50多年的时间,在未来十几年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并发展至与国外企业预算管理相当的水平,是我国企业预算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对于企业预算的对象研究,要追溯到财务的本质。财务本质的主要观点有资金运动论、资金关系论、价值运动论、货币关系论等,这些观点对财务本质的描述都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然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这一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便成为现代财务的主流,也是财务本质最恰当的表述。作为财务活动的企业预算对象就是“财权流”的预算,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的预算。

对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存在很多观点,主要有销售预算起点、资本预算起点、现金流量起点、利润预算起点等。有学者认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将企业预算管理分为四大模式:企业初创期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增长期的预算管理是以销售为起点的;市场成熟期的预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即利润预算起点);衰退期的预算管理是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由于回避了对企业预算编制对象的研究,企业预算没有编制划分细致的权力预算,关于企业资产重组、合并、兼并、拍卖等重要的价值预算,有些企业并没有纳入预算的范围。企业预算不仅要进行价值预算与权力预算,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价值与权力的配比预算,才能设计出以预算为基础的价值与权力配比的企业内部激励与约束制度,以规避企业预算控制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按照西蒙的观点,任何一项决策都包含着价值要素与事实要素。把这一要素划分理念引入财务目标领域,那么前者是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问题;后者是一个现实的效率目标问题。企业预算长远目标应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短期目标应以作业为基础,以作业优化为企业预算的现实目标。

只有让企业预算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才能使企业财权管理符合企业产权管理的要求。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企业一旦选择了战略重点,也就决定了企业预算具体目标的基本取向。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财务因素,还要将非财务因素考虑在内,许多企业为使企业预算符合企业战略要求,在预算管理中采用平衡记分卡技术来解决战略执行力考核的计量难题。

(二)作业优化是企业预算的现实目标。作业预算不仅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使作业核算的标准化管理有了可靠的依据。作业基础预算(abb)本身既包含了资源的预算,也包含了作业的预算,故可为企业战略价值链优化提供必要信息。由于abb以作业为编制基础,使得企业的作业活动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战略方向,将战略与作业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abb关注企业预算的静态作业流程,更强调动态作业优化。如果战略预算是企业预算的第一层次,那么,明确某项成本(或费用)是否与战略相关,是否可以避免就是预算管理战略层次下的预算第二层次――预算避免。如果某项成本(或费用)不能避免,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控制其发生数额。这是预算管理的预算避免下的预算第三层次――预算控制。只有在企业战略上避免成本发生,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或消除浪费。

中外现行财务管理原则总体上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但我们不能因企业财务管理以讲求效率为原则而否认其公平性。企业预算管理不能把人当作是“经济动物”,不能采用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方式,而应把人看作是“社会人”,以“人本管理”为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力求在企业预算管理中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与效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企业预算管理中“人文思维”更强调“公平”,如完善企业项目投资中项目分配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企业预算编制中参与预算制度、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中柔性预算管理等等。企业预算的原则应在“效率”基础上讲求“公平”。

很多人把平衡作为原则。本文认为平衡应属于预算编制方法的范畴。传统财务观念要求财务资金在每个时期(年或半年)内达到收支平衡,是以一年时间为预算周期平衡的标准。年度平衡理念与战略预算平衡理念(一般为三至五年)相去甚远,短期效用目标突现。为克服此缺点,国外正盛行平衡记分卡战略地图这种以周期性平衡为理念的预算编制模式。允许和鼓励企业更多地利用负债来取得财务杠杆收益,只要求企业在一定经营周期内或一定的还债周期内做到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大致平衡,即以周期性平衡预算编制方法取代年度平衡预算编制方法,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预算的战略目标。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三

[摘要]:翻译批评的发展对推动翻译研究发展有重要作用,它经历了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读者中心的阐释模式,却无法摆脱独白的色彩。文章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从翻译批评的本质、功能、原则、规范尝试构建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以期在认识论上为翻译批评带来启示。

一、国内翻译批评现状。

翻译批评,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与翻译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种翻译理论的出现,都会为翻译批评带来新的理念和变化,如对等理论,读者反应,阐释学和解构主义均为翻译批评的发展拓宽了研究的视野。翻译批评随着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而演变,亦出现了几种翻译批评研究模式。

作者中心论以忠实于作者的原意为标准,文本不过是独特个体的表现形式。文本中心论将“忠实于原作”作为首要责任。读者中心论将读者的反应被视为译作的标准。尽管他们更新了自身的研究视角,却切断了翻译活动过程的链条作者——文本——读者(译者),进行的是独白式的研究,满足不了翻译批评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前苏联哲学家巴赫金米哈伊尔的对话理论提倡参与者之间对话,因此文章以其为理论基础,以期促进翻译批评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话理论概述。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19的《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1935年的《小说话语》,到1961年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经过逐步的补充、深化和拓展,最终构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将集中探讨对话理论的几个核心问题:

1、对话与对话性。

对话性指“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2]基于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分析,巴赫金得出结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3]对话渗透到人们最深层的精神领域。

2、对话生存的时空。

对话生存的时空包括共时性和狂欢化。[4]。

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即共时性。对话语言在共时性的作用下,在一句话中表现两种不同的声音——双声语,而且,各种声音、各种意识,在对话中同时出现,必然产生争论、交锋。狂欢化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在狂欢化的时空里,每个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和交流。

3、对话关系:自我与他者。

针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巴赫金认为,我之存在是一个“我之自我”,我以外,皆为他者“于我之他”。自我意识的加强只有建立在与他者意识的对话关系上才能成为可能。没有他者,自我就不能生存和掌控自己。只有建立在互相反映,互相接受,互相认可的基础上,自我才能获得本身的完整性。

文章作者采用对话理论进一步对翻译批评理论的内部框架尝试进行重新透视与构建,包括本质,功能,原则和规范,以期获得一些对翻译批评理论框架的新认识。

1、翻译批评的本质。

1.1翻译的本质。

鉴于翻译批评是在翻译活动之后进行,作者将从对话理论角度审视翻译活动的本质。

文学作品一旦产生,与读者相遇,在其能动参与下,作品就被不断地诠释并经历着多重考验。作为原文本的第一读者,译者发挥他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完成译作。在这其中,他不止是与原文本或者原作者相遇,还与心中假想的读者相遇。译者与目的语读者对话不可避免。译本在进入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经受各种质疑与考验,使得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不断循环。

由以上可看出,翻译是一场主体间对话的综合体,它不是单纯发生在原文本产生的空间或目的语文化的空间,而是译者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游走在原作(作者)和读者之间,来回调解,平衡,以期奏出和谐的乐章。

1.2翻译批评的本质。

基于对翻译过程中对话层次的认识,翻译批评对翻译中包含的对话也应投以关注。

基于对话理论的思想,翻译批评不再只具有对译作本身的纠错功能而是对这场对话的言说。批评者揭示这场对话的过程及背后隐含的因素,并欢迎各类声音与其对话和争论。他使用话语权开拓话语的空间,并参与构建文本的意义。

2、翻译批评的功能。

翻译批评以对话的方式实现其功能。一方面,译者通过译作言说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在批评者的队伍中大众读者没有权力言说,偶尔扮演批评者的译者处于言说和被抨击的尴尬,于是只剩下了比例很小的专家的声音。为了构成可对话的双方,批评家的声音不可或缺。译者与批评家之间的交流促使翻译批评能更好地指导与规范翻译活动,提高译作质量。

批评家对译作的回馈,同时可为目的语读者构建文本的意义作参考。目的语读者可选择批评家的批评话语获得对译作新的认识与理解。目的语读者与批评家的对话促进了对译作的理解也提高了译作在目的语中的影响力。

在进行翻译批评时,批评家们可以借助他们的批评话语为沉默的他者声辩,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强势与弱势之间交流渠道畅通,增强交流与对话,以保证互不相融的.意识能成为一个实体。

3、翻译批评的原则。

如上所说,以往的翻译批评都带有独白的色彩。巴赫金指出,“单一的声音什么也解决不了。两种声音是生活的最低条件,也是生存的最低要求。”[6]对话是生活的基本条件。翻译批评也以倾听他者的声音为准则。

从对话理论的角度来看,多重的声音促进文化及文化批评更多元化。后殖民主义为东方人的话语拓展空间;女性主义批评为女性话语而努力;新马克思主义批评为工人阶级的话语而争辩。全球化的进程要求我们关注倾听他者,讲求多样性,同时在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中寻求和谐。

对话的复杂性又要求参与对话的各个元素保持独立的立场。只有当每种意识或声音扎根于共时性和狂欢化的时空,他者才能被引入交流,批评的多样性也才能得到发展。

批评者同时要尊重他者,培养他者意识。翻译批评中的参与者包括批评者需确保对他者的意识形态认可。

4、翻译批评的规范。

翻译批评的规范准如同翻译的标准,被认为是翻译批评的尺度或基础。

文章对翻译批评规范的诠释不是力求寻找译作的终极衡量标准,而是力图为翻译批评提供发展方向,对翻译批评规范进行描述。在各种文化参与的众声喧哗的和声中,译者不必丧失自己的话语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原作,原作者,读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有自己的处理策略,也会作出必要的牺牲,但同时也应警觉文化的缺失甚至崩溃。

从对话理论角度阐释翻译批评的规范,能使译作能承载更多的对话主体,译者和批评家们能倾听更多的声音,百家争鸣,实现文化的共融。在每一次历史情境的参与之下,对于译作,形成新的言说与应答,而这也使得译作能生生不息。

四、结语。

单维的翻译批评模式,原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和读者中心逃脱不了发展的窘境,文章作者借助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期待为翻译批评理论发展开拓新的视野。翻译被视为主体间对话的综合体。因此,翻译批评即对翻译中对话的评说。本着倾听他者声音的原则,翻译批评通过对话实践提升译作价值,建立话语空间的目的。翻译批评应揭露和解释对话过程中的现象,以激起与读者的对话。作者从对话理论角度建构翻译批评的理论框架,以期人们更多关注翻译批评事业的发展,也是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4]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

[2][3]巴赫金米哈伊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玲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5]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四

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而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要以实现经济上的增长为目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在管理创新上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融合。我们知道,影响社会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环境、制度政策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不能用单纯的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做出考量,因此,基于当下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要扩大业务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管理创新上的信息化,能够长期保证企业具备优势因素,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优势地位,扩大经济收益上的增长。但是,两化融合已经成为经济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企业必然会加大对信息化的重视力度,采用各种手段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为了能够保持优势发展的可持续,在管理创新上必须要做到动态发展模式,不断探求新型的发展模式,注重管理制度上的灵活性,提升两化融合的操作性,使两化融合的成果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管理创新上,实现企业两化融合的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2]。

3.2重视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性。

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要依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制度上的变革,只有企业配套设施及模式上做出了调整,才能确保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达到规避市场风险、扩大优势地位的目的。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创新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性,要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决策的重要内容,只有确定了两化融合的地位,才能在企业单位内部的结构升级与优化中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加强对企业两化融合的力度,能够有效地统筹与协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管理活动,能够合理地规划管理创新模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深化了两化融合的力度,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明确企业各部门的权责,为了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保证信息来源的全面与可靠,要借助企业两化融合闭合管理模式的特点,增加企业决策战略的可靠性,助力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3.3采用开放协助的创新管理模式。

两化融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是时代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企业必须要坚定两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的意识,采用系统化的管理创新方法,循序渐进,不断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向与内容,达到适应当前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目的[3]。为了能够扩大两化融合的经济价值,必须要采用开放协助的创新管理模式。由于两化融合形势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企业只有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同时保证较高的市场敏锐度,才能有效发挥两化融合的作用,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具体的管理创新中,企业要注重实现动态改进与全局优化,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企业管理上的不足,不断以系统性的改进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扩大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3.4重视构建员工考核制度。

企业两化融合的效果直接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予以体现,而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入的参与,推动企业的正常发展依靠于员工的付出,因此,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要注重与企业员工的互动。随着两化融合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完善中,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满足企业各阶层的切实需求,同时也要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各阶层的现状,才能保证企业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必须要重视构建企业员工的考核制度,在考核制度中明确企业的发展利益与员工的发展需求,落实国家的改革政策,在管理制度上体现企业的文化,同时透明、健全的人事制度还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的职业规划,健全的员工考核制度,能够有效避免生产环节上的风险,避免人为误操作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于企业员工培训,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两化融合作用于企业的发展就是实现了人与器械的完美配合,因此,重视员工的创造能力,能够有效发挥两化融合的经济作用,提升企业的价值,促进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重视可持续的优势发展、重视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性、采用开放协助的创新管理模式、重视构建员工考核制度等策略。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发展,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还能不断调整两化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路,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注入实践的内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调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我国产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五

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是一项十分严肃的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开放的精神进行积极创新。

3.1必须更新理念。

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对应的只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工程建设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我国要由建筑业大国转变为建筑业强国必须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和科学技术是推进建设项目前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认识到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落后的技术,但是先进的技术不能弥补落后的管理。认识到建设项目管理可以飞跃,但不能简单跨越。中国建筑业没有经过科学管理阶段,要想发展,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

3.2必须坚持开放的思路。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开放性,都善于借鉴别的学科研究成果,都坚持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必须善于吸收别的学科先进成果,借鉴别的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拓展思路,大胆创新,才能形成具有先进性的理论体系。

3.3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

管理是科学,表现在管理有规律,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注重研究、分析,掌握建设项目的规律性,实现从定性的经验型的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有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建立模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方法和工具体系,实现管理向数据化、定量化方向发展,真正使“软”科学成为“硬,,技术。

4.结语。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也是苍白的理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规模空前的工程建设,许多重大工程建设实践迫切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同时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迫切需要上升至理论层面。发展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正逢其时。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从管理技术和方法、制度设计等方面构建先进完整的项目管理理论,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六

1.1大学体育课程研究现状。

1.1.2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课程模式多样化,但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伴随体育课程模式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势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大一统模式”、“二段式模式”“、俱乐部模式”和“三自主选项模式”。这些模式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均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然而它们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趋势[2-7]。

1.2.1大学体育课程的综合化。

大学体育课程应在体质健康、个性完善、社会适应、社会公德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1.2.2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在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实现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3大学体育课程的人文性。

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传承及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使命,传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还兼顾传承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的领悟。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体育的精神内涵,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1.2.4大学体育课程的过渡性。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折的衔接点,是进行终身教育的关键时期,课内获得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课外体育参与是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关键。因此,大学体育课程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还应包括课外体育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3对大学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是以传承和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为主要方式,以科学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高校体育课内课外锻炼为主要实践平台,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

2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课程是我校311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从目前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实践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落后于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2.1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学校的价值导向,忽视了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和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为教材,以技术教学为核心;教学方法以“传习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体育选修课开设以竞技项目为主,缺乏体育文化和体育健身知识类的选修课程,如:奥林匹克文化、健康促进等此类课程,很难形成对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2.2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活动是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平台。我校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和各项球类比赛,把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欢乐节,开始集中举办各项体育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外体育活动目的不明确,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脱离了育人这个核心;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较为松散,没有形成固定的结构,缺乏连贯性;课外体育竞赛项目举办时间较为集中,在同年12月,一个月内要举办十多项竞赛,而全年的其它月份没有任何大型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型和参与性不强,学生受益面很小;体育社团活动开展得比较少。

2.3体育场馆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我校每年对体育场馆设施都有较大的投入,但跟不上学校招生规模的速度,现有的场地要满足两万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有些捉肘见襟,另外在体育场馆的调配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学校一些的大型活动经常占用体育场馆,使得本来就不足场馆设施又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3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框架体系设计。

3.1三亚学院育人理念和价值导向。

(1)引导学生践行“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2)搭建和营造各种平台、机制、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3)引导学生学会上岗、上梯阶的竞争策略,培养学生受社会欢迎、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综合竞争能力。(4)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融理论、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着眼于行动力(解决问题)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以“311”的课程模式突出人才培养规格,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具有五个基本素养(工具、专业、人文、人格、行动力),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3.2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理念设计。

在突出“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核心,注重体育课程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最终实现“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使命。

3.3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基本框架设计。

在三亚学院体育课程理念指导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人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能力协调发展,这需要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熏陶和体育人文通识教育等环节来实现。

第一,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在充分调查学生项目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的运动水平层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兴趣,使学生主动认识和参与该项运动,并不断体会该项目的人文内涵,进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逐步从中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达到自觉坚持锻炼,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第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和运动队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给体育骨干和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各项目的文化内涵。以体育欢乐节赛事为核心、以传统的“中国体育节”为基础打造“月月精品赛事”,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人人爱锻炼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年年奥运、天天健身、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体育文化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主动参与锻炼的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让生命更加强大、更加活力,让生活更加多彩、更加幸福。”

第三,实施体育人文通识教育。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传承及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使命,传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竞争文化,还兼顾传承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的领悟。开发体育人文通识课程资源,实施体育人文通识教育,将健全人格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生存技能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人格品行、精神素养的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第四,促进大学体育特色教材体系的开发。在这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适合我们这次教学改革理念的教材体系目前还处于空白,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体系的初级、中级、高级教材和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教材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化水平。第五,实现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合理调配。体育俱乐部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体育欢乐节、中国体育节、课外锻炼体系、课外竞赛体系、体育社团、运动队训练等)、场馆对外开放等对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利用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实现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合理调配,它是保证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3.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特色教材建设、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合理调配。

3.5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拟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确立三亚学院体育课程观和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理念、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体系构建、三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及支撑体系、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特色教材体系设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调配。

4结语。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改革框架体系是在认识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校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导向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在理论上,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人格发展、组织协调能力及适应现代社会的应变能力等融入到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利用高校体育俱乐部课内、课外大课堂,以健康人格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人格品行、精神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实践上,以生存技能和终身锻炼技能为基础,课内俱乐部教学为龙头,课外俱乐部锻炼(课外参与、运动训练)为主要载体,体育人文通识教育选修为辅助,通过体育场馆器材的合理调配,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七

是艺术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今年3月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因此作为独立门类的艺术学获得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和紧迫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艺术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为立足点.将其引入人文学视野中进行观照.并试图探索一种全新的艺术学理论教学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从国外的艺术理论基础教材寻找破困之路。教材是教育者对本学科现有知识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阐释的产物。它往往反映了教育者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国内引进了几种国外艺术理论通用教材.如加纳罗.阿特休勒的《艺术:让人成为人》(第7版).大卫?马丁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第6版)。它们都是美国比较流行的艺术理论教材.其共同特点是在人文学的视野下观照艺术.以此向学生系统阐述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我们现有的艺术理论教材是造成学生疏离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教材虽曰概论.其实都是动辄四.五十万字.醉心于建立_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理论体系.试图灌输给学生所谓对艺术的全面认识.结果却是‘看来很像一本‘教科书结果也可能使一般学生完全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借艺术来启发自我生命的可能。

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编撰者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常常自说自话.并不理会接受效果。如以人文学立场来调整编撰思路.我们的教材就应当尽童深入浅出地介绍艺术相关知识.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的实例应以当下鲜活的艺术现象为主,或者赋予经典的艺术形象以新鲜活泼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想的艺术理论教材.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在《艺术:让人成为人》.《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等通行教材中.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讲解。在许多问题上不是首先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设置某个讨论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激发他的主体性:”幸福是否是-个纯粹主观的状态?或者.它是不是绝对的?要么我们会完全拥有.要么我们就完全得不到?“2加上教材囹文并茂.语言活泼.所列举的实又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做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蒋勋所言:”一本教科书.若不沦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阅读者双方大量的介入的'3艺术理论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把他简单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其实就是发扬人文学拥抱人之价值的基本立场。

从人文学视野来观照艺术理论教学.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看待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国外艺术理论教学中.艺术往往与其他人文学科并置在-起.比如文学、语言、哲学、宗教.历史等?这样一来.我们对艺术的考察就放到了_个广阔的空间之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可以瘫鹨酝那种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艺术都是在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和撞击中获得无限活力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即_切对艺术的理论探索.都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人文视野中去展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的精髓,,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就不会独守一隅而偏狭自大。

综上所述.艺术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艺术理论.并从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中获得最宝贵的体验..而现在高校的艺术教学却是让学生成为娴熟拿握技巧的’机器而未能培养他们成为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这恰与人文学的宗旨背道而驰。得益于人文学的启迪.当下高校艺术理论教学可以获得某种方法论的自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艺术理论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对当下艺术现象的关注.更新艺术知识和观念.经常保持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如果能做到这些改变.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才会迎来走出困境的契机。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八

当前,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的大气候里,可以说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以很积极的面貌向前推进的,通过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踏入误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使新课程标准更好地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计划分阶段,缺乏系统性。

课程改革后,取消了原体育教学大纲,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又把同一水平两个年级的教材合并。这一举措,极大地拓宽了体育教学的空间,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但体育教师如果忽略了教研组的统一管理和互相的协调,“各自为战”,就可能破坏小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例如,某校6位专职体育教师分别担任各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分别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特长及场地器材制订计划,进行教学。当这些学生到了高一年级时,往往会调换体育教师,再由后来的体育教师制订计划,进行教学。而两位教师的理念有差异、能力有强弱、设想有区别,制订的计划也各有特色。那么,对于学生整个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体系就有可能出现“断裂”或“重叠”现象。

二、体育技术教学的盲然,缺乏指导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应把“竞技体育”转变为“健康体育”,淡化技术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但技术淡化并不是彻底抛弃技术。这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把握技术淡化的度。例如,在水平一(二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分淡化技术,不讲技术,让学生自由“创造”,爱怎样跳就怎样跳,跳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忽略跳前的准备姿势,跳时的蹬地、摆臂技术,跳后的落地缓冲。不仅对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具有负面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学生落地动作不正确,不能正确缓冲,容易扭伤脚,产生过大的震动,又会对以后的运动产生害怕心理。相反,如不淡化技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就不能摆脱原来常规教学的影子,不能体现《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片面,缺乏全面性。

《标准》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也留下了一道难题。例如,中长跑练习既是学生必须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锻炼品质、磨练意志的好方法。但这却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练习内容,即使教师通过思想教育,使他们勉强接受,大多的学生还是带着不满的情绪,应付教师的任务。此外,现在学生的体质和承受能力值得担忧。曾有报道称:某校开学典礼十五分钟,就有十多个学生晕倒,有心脏不好的,有低血糖的,有抵抗力差的。随着安全教学的理念进入课堂,这也使教师在选择这些教学内容时慎之又慎。部分教师在思想上也产生了最好避免这些教学内容的想法。

学生在练习内容的选择性上具有较大的主观倾向性。因此,单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会对某些项目开展较多,而一些项目开展必定会减少,教学内容也就缺乏全面性了。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缺乏实效性。

《标准》要求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课改的新形势下也创新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索法、课件演示法。也创造了多种教学方式:如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但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并非运用得越多越好,越新越好。一堂课热热闹闹,花样繁多,其教学效果并非以教学方法的“新旧”与“多少”成正比。同一内容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而怎样选择、选择什么方法才是有效的、合理的教学,这又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五、教学时空的局限,缺乏延展性。

学生并不是工厂生产的产品,到下班就停产,做到哪算哪,做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教育应有一定的延展性,体育教学也应遵循这个规律,教师应对他们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指导,课内和课外只是指导形式、方法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用有限的课内时间学到的知识、方法去指导课外的自主锻炼。而现在,很多学校过分强调“质量”意识,而这个“质量”又是极其偏面的,只关注语、数、外的分数,而忽略了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质量――学生身体的质量。

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地要求,学校领导以学生的排名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以学生的成绩互相“比拼”的现象,都促使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每位学生的分数上。每年考,每学期考,每单元考,甚至毕业班每月考或没周考的现象也见多不怪了。

繁重的作业负担、课后补习,挤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本应锻炼、参加实践活动、休息的时间被占据了,父母、教师、乃至学生本人都无暇顾及身体的质量,体育教学时空的延展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对策与建议:

1、各年级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有系统性、稳定性。

课程改革后,小学体育总课时数增加了,体育教师数也相应增加了(包括兼职),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都是根据体育教师各自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设想,各人订各人的,各年级归各年级订。这样,在上下两年级的衔接上往往会出现问题,教学内容或出现重复,或出现断层。因此,建议在学期、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时,改变各人各订,各年级各订的现象。全体体育教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先根据各地各校各年级的情况,集中研究、共同讨论,制订相对系统、完整、一体的各年级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然后由教师个人研究制订课时教学计划。这样,由共同讨论“教什么”,由个人研究“怎样教”的教学计划才能缩小年级间的“阶段性”,保持“系统性”。另外,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一年一变,随心所欲,当实践证实有缺陷或不可行时再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这样,才能使整个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又给师生创造性的发挥留下相对充足的时空。

2、应对不同水平阶段动作技术作出总体要求或指导性建议。

课改提倡淡化技术是相对而言的。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基础的学生,所淡化的度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体育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技术学习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低年级(水平一)阶段,应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积极参加锻炼的意识为主,初步接触简单动作的技术;中年级(水平二)阶段,以动作的雏形为要求,不过分追求动作技术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的细节部分;高年级(水平三)阶段,开始补充细节,相对完善动作。因此,本人建议各个地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动作作出总体的要求,避免两个极端化。

3、教学内容全面化,避免单一化。

《标准》提出满足学生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的全面化并不矛盾的。从培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运动欲望,再组织学生练习,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了。例如:耐力跑一直是师生最头疼的内容,教师可首先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意义及对身体的作用,然后设创情景,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欲望,再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定时跑、定距跑、追逐跑、接力跑、越野跑、障碍跑等。最后轻点成绩重评过程,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努力练习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4、教学方法追求实效性,避免花哨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所有的教学都应围绕“健康第一”的大目标进行。教学方法也应根据教学目标来选取,不计新旧、不求花样。只要能更好地服务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通过自身的讲解、示范进行教学。如果用课件演示动作,一方面没有教师直接示范清楚、逼真;其次也拉远了学生与动作间的距离,使学生与动作间产生隔阂。因此,教学方法的取舍要追求实效性。

5、改变观念、开发资源,还体育教学时空的延展性。

要达成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仅靠每周的三至四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首先要改变观念。领导、教师要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使学生经常进行锻炼,切不可用孩子的健康去换取学习成绩。其次要善于开发社会资源,挖掘自身潜力,依靠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争空间、挤时间,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成长。例如,节假日学生活动场地、器材受到限制,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条件,开放部分场地、器材。再如,因为体育活动需要较大经费的支持,因此,学校可为学生以“小俱乐部”的形式争取企业的赞助,开发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1――6年级)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司云《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中国学校体育,-4。

3、孙瑞龙《体育与健康大课程模式的课题实验报告》江苏教育,-1b。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九

论文摘要:运动性认知是体育技能学习主要的认知形式,由此决定了体育学习方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高度一致的。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既要改变认知至上的偏颇,又要避免脱离体育认知特点空谈育人目标的极端倾向,对多样化体育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并赋予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

abstract:movementcoecialcognitiveformdecidethat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characterizedofbeingexperiencing,self-independent,secharacteristicsarealsohighloflearningapproachtophysicaleducationistovarybiasofcognitionsupremacyaswellasavoidextremetenivecharacteristic,tointegratespanersifiedlearningapproachandendueitcharacteristics,namelyexperience,self-independence,explorationandco-operation.

1问题的提出。

深刻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把体育认知形式的特殊性作为认识的起点,探讨新的。

体育学习方式的特征,以此进一步提高对体育教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的认识。

2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

一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各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包括的认知形式有三种[1]:其一是概念性认知,也就是借助言语、符号对世界的认知,这是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中广泛采用的认知形式。其二是形象性认知,这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对一定形象的想象对世界的认知,书法、绘画、音乐等的学习主要采用这种认知形式;其三是运动性认知,它是借助身体与外界发生直接的运动关系时的认知形式,它主要运用于体育以及其它的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学习中。

体育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言语和文字了解所学动作的要领,通过对示范和相关媒体的观察了解动作的形象与过程。但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学生只知道了所学的动作技能的“应然状态”,而这远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的身体把这种“应然状态”表现出来。这就要借助于“身体”这一特殊的认知工具,没有反复的身体体验与练习,即使是对体能没有很高要求的简单动作,比如徒手操,学生在身体姿态、节奏等方面也会与观察到的动作形象和所描述的动作要领大相径庭。因此,体育学习虽然包括多种认知形式,但运动性认知是体育学习的最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特殊认知形式。

3体育认知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特征。

3.1体育学习方式的体验性特征。

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往往都是从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动作的形象和要领的感知开始的。而事实上,教师无论多么规范的示范动作和多么有效的讲解,都不能真正把所学动作的有关要领的信息完全表达出来。教师(包括体育教材)可能传递给学生的,只是诸如“两臂上举”、“抬头挺胸”之类的反映动作形象的外部信息,真正在动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身体感受的内部信息,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时甚至连活动主体也“意会”不到。换句话说,完成动作的关键是动作者的内部感觉,而不是语言文字信息。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完成动作过程中有关身体感受性的内部信息。

很显然,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过程,实际也就是把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的结果转化为自己身体的直接感受,从而直接体验到所学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内部信息。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转化自然成为我们分析问题的焦点。

学生之所以能够将内部信息的内在感觉掌握,是学生将自己的主体“移入”到示范动作之中,潜势地使自己的运动得以成立,并随着客体(示范动作)虚拟运动的同时形成“运动共感”[3]。在这时,教师所体验的内在感觉或多或少地就被移入到学生方面。尽管这时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所学动作,但他或多或少地具备了那种虽然还模糊、还不太清晰,但过去未曾有过的那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才正是教师所要教、学生所要学的内容。

可见,学生动作技能的获得,是学生所获得的外部信息与身体感受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身体的直接感受,所有的关于动作技能的外部信息都是抽象的,没有意义性的。而随着身体感受的进一步加深,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学生的动作与教师提供的外部信息的吻合程度的提高,而对学生深层的意义上看,一方面加深对通过概念性认知和形象性认知所获得的外部信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所获得的关于过程、方法的体验,将会迁移到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中。

因此,体验本身既是获得技能的手段和过程,同时也和动作技能一起,成为运动性认知所追求的目标与结果,体验性也就成为体育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之一。

3.2体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特征。

人在婴幼儿时期,某些初级动作技能的形成会带有相当的主体不自觉的成分,但这些初级动作技能对此后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把自己虚拟地投入到该动作者之中”时,学习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联系自身已知或已会的动作技能去理解、揣摩和体验新动作。同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任何新动作的学习,都是在已经掌握该动作的“下位动作”之后,或者说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运动性认知之后。任何新授动作本身都会包含着相当程度的已会动作的认知成分、环节或要素,所谓的新动作实际上是原有已会动作某些要素、成分的增减与组合。因此,能否形成新的运动性认知,不在于各种辅助练习手段之间在理论上的逻辑关系正确与否,而在于有形的辅助练习是不是与学生原有的运动性认知之间具有现实的关联性,更确切地说,是学生自己能否感受到或体验到这种关联性[4]。这时决定的因素不是教师传递过来的外部信息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自身以“心”去领悟和亲身体验新旧动作之间的联系,并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以获得更有效运动性认知的结果。任何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如“手把手”地帮助或机械地重复模仿,即使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动作的外部表现上有所改变,但并不能获得适合学生自身的身体感受和体验,在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上必然是低效的。

因此,在运动性认知形式中,身体运动只是这种认知形式的一种外部表现,而真正的动作技能的形成机制还在于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身体运动的协同一致。而自主性不仅是运动性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本质要求,也是对体验性特征的进一步解读,体验本身就是自主性基础上身、心协同活动的过程。

3.3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究性特征。

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形式具有的共同特征,从心理活动过程来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新动作前都带着他过去动作学习或生活所留下的意识痕迹,以此来同化或顺应相关的新动作。同化是当新的动作技能与原来所体验到的在性质上一致时,原有的`体育技能认知结构的数量获得扩充,而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原有体育技能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内部或外部信息时而引起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生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习总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的知识和技能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这表明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不是被动接受,不能靠机械重复来掌握,而是带着个人的“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分析是对新旧动作技能之间联系的更为深刻的把握,是对内、外部信息关系的自主的理解;判断是基于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创造是既在分析判断基础上对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抉择,也是在个体独特性基础上对新的动作技能价值意义的更深层的构建和探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因此,体育学习方式的探索性特征体现了体育学习运动性认知与其它认知方式的共同特征。

3.4体育学习方式的合作性特征。

体育认知形式的特点,也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体育学习在组织形式上与其它学科本质上的不同。

虽然运动性认知在内部体验性上表现为个体性,但在外部表现上则主要表现为运动性。这在一方面反映了运动过程群体性的特点,小组与团队活动成为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也为互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互之间可以在群体活动中真实地检验学习结果,判断存在的内部原因,为个体改进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外部参考信息。另外,有些体育技能本身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和掌握的,在游戏中每个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和分享性,从而形成“先天”的合作性学习。

4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体育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

从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性认知形式的特点来看,体育学习具有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特征。诚然,从学科教学的目标看,体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动作技能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但是,无论如何,离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点来谈育人目标,则是空洞的,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把握住了动作技能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特征,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的特点和机遇。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体验性,动作技能的学习就能够从认知领域扩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增长的过程,同时还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有了动作技能学习的自主性,就能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形成高品质的学习,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探究性,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合作性,就有利于形成合作交往、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和相互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心理品质。

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不仅体现了体育学科认知形式的特点,是反映体育学科认知目标的学习方式的特征,同时也是与课程改革全面育人的目标完全一致的,更体现了体育技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媒介作用。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认知至上、体育技能惟一的偏颇,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人格精神的全方位的培养,意味着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的整合,在继承和利用前人发现和发明的一切有效的体育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住体育学科的育人特点和目标,赋予练习、游戏、比赛、体验、感悟等多种体育学习方式以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特征,任何脱离学科的认知目标来谈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倾向最终只会弱化学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是违背课程改革主旨的。

参考文献:

[1][3]贾齐.浅谈体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运动性认知[j].体育与科学(南京),1998,(2):9-11.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2001.(6):1.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

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预先动员心肺、肌肉等器官系统的机能潜力,以尽快适应即将开始的各种运动活动,以获得最佳运动健身效果。准备活动方式主要为两方面:一,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热,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提高肌肉组织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直接影响人体代谢能力,并快速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使运动损伤的风险系数降低。大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身心做好准备,并接受课程安排的训练负荷;二,进行各种牵拉练习,身体核心温度增高后,肌肉、肌腱的延伸性,呼吸深度与频率,心率次数,血氧供给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并且神经系统会因身体核心温度的提高而得到敏感度、传导速度的改善。

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身体核心温度和整体的代谢水平与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提前进入体育课程教学状态中,提高学习兴趣,减少运动损伤发生。专项准备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运动技能练习,例如:进行羽毛球教学前,先练习脚步与高远球等;速滑教学的陆地模仿等。而恰恰是如此重要的.准备活动,许多大学的体育教师不置可否,怕麻烦,没创新,使得体育课程教学越来越走向枯燥乏味,学生运动损伤时常发生。而这些弊端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热身运动而避免,根据生理学机制描述,准备活动可以提高机体肌肉温度,克服人体肌肉组织的粘滞性,提高肌肉与韧带的延伸性和弹性,减少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的运动损伤,使学生运动损伤的风险系数发生机率降至最低。在积极安排和引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的同时,要向学生讲述准备活动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根据准备活动的生理学机制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准备活动能起到的运动功能,使学生享受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确保学生在日后的运动活动中也保持良好的热身习惯。

二、准备活动的心理学机制。

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大学体育在体育课程授课方面,只强调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而学生的心理素质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纵观大学学科教学中,公共体育课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解决心里矛盾的最主要学科。由于大学体育课教学手法枯燥无味且手法单一,学生不会主动去选择体育,甚至会导致学生厌烦体育课程教学,这使得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目标,逐步成为现今大学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对学生的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有一种潜在的焦虑心态,这种焦虑心态是运动技术掌握不够到位、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害怕老师的批评等情况而产生的。这种焦虑心态的产生,是导致学生动作技术变形,无法完成教师预定完成的动作的根本因素。然后,有些学生在心理产生这种焦虑心态的同时,会因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将焦虑心态转换为一种对运动技术学习的催化剂并强化自身情绪,发挥平时动作技术练习时无法达不到的要求。而消除这种焦虑心态的方法之一就是准备活动,随着音乐的节拍,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根据仿生学原理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教师的引导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并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会相应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一阶段,机体的活跃程度完全可以达到热身效果,并会使学生尽量排除互相之间人际关系敏感、自尊心过强、情绪抑郁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状态。在经过上述准备活动,学生由于自尊心等心理状态产生的焦虑心态,会降至最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状态。

三、准备活动的教育学机制。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组成的要素之一,其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或关系,是遵循人体活动规律进行的。体育教育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矛盾、规律,从根本上谈,贯穿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就是:体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之g的矛盾或关系,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体育教学中矛盾或关系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梳理研究,对准备活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进而对准备活动和体育课之间的关系有了崭新的认识。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课前准备活动,对学生的技能掌握,心理健康,运动损伤风险,都起到明显改善。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前准备活动,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不良体育运动习惯,从心理上接受体育课,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从根本出发,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一

[摘要]会计学能否“敏感”地触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反应性”地拓展自己的边界,将人力资源作为对象纳进自己的范畴,决定着会计学能否承前启后地进行理论创新。目前财务会计的“权益理论”主要是根植于产业经济年代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的理论。要想将人力资源纳进财务会计的体系,在解决计量题目之后,最重要的是考虑修正权益理论。将财务会计对象由财务资源扩大到能够导致企业价值增值的财务资源与人力资源,并将之反映到相应的权益理论中,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进进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扫清障碍。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

一个公道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应包括:人力资源会计基本理论、人力资源估价、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效率评价。在这个体系中,人力资源估价居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影响人力资源的本钱和效益,同时还决定着员工激励方式的公道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处理贯串于人力资源会计活动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个方面。从目标和职能看,它不仅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融投资决策以及人力资源效率的监控和评价提供依据,而且对于验证人力资源估价的正确性、实施人力资源价值的动态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效率监控和评价是人力资源会计治理的事中与事后环节,发挥着动态控制和绩效鉴定的功能,它是实现人力资源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人力资源产权收益分配的重要依据。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是对人力资源会计实践知识所做出的符合逻辑的系统性抽象和总结,它来自于实践,同时又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与方法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依据,并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进一步实践提供指导。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目标、人力资源会计环境和人力资源会计假设等方面。

人力资源会计目标是指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方法与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而且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有关决策和实际运作提供指导。

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人力资源会计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各种内外条件,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等。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不仅影响着人力资源会计的行为过程,而且制约着人力资源的组织和运用效率。

人力资源会计假设则是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条件,它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符合逻辑的环境界定,是确保理论具有科学性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有其特殊性,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假设不能简单地完全沿袭传统会计的四大假设,而应结合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对传统假设进行重新熟悉并适当扩充。

(一)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性分析

人力资源计量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确定人力资源价值,其核心是对人力资源进行估价。既包括各个层次人力资源的估价,也包括各种类型人力资源的估价;既包括以确定初始交易价格为目的的未使用人力资源的估价,也包括以界定产权份额和收益分配为目的的在用人力资源的估价。相对于物力资源的计价,人力资源估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1 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对人力资源的估价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根据人力资源的资产状况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价值重估和修正。

2 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在对人力资源进行估价时,应当针对特定的企业、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地域来确定人力资源价值。对于人力资源估价(特别是当受用人单位之托对某人力资源进行估价时),必须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对其所在(或将要)就业单位的适用性。据以形成有针对性的评估价值,这一点对于那些具有较强专用性的人力资源来说,尤为重要。

3 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人力资源估价的结果是相对于一定标的物的价值估计,因而缺乏确定性和精确性。

由此可见,对人力资源的估价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建立动态的价值评估系统,进行适时估价。同时,对人力资源的估价也不是尽对正确的,而需要建立公道的价值分析体系,以定量估价为依据,注重定性方面的分析和调整。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

人力资源计量是人力资源会计各环节定量分析的基础,也是贯串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一项核心内容。综观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种模式:

1 人力资源本钱会计。人力资源本钱会计是指“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本钱的计量和报告。”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初始取得(招聘)本钱和再投资基金的筹集本钱以及员工的遣散本钱等几个方面,是以投进价值为基础计量人力资源本钱价值的方法,具体到企业实际应用,体现在人力资源融资本钱和人力资源投资本钱中。

根据人力资源价值的形成方式,人力资源本钱主要划分为取得本钱、开发本钱和遣散本钱。人力资源的估价方法可以采用历史本钱法、重置本钱法和机会本钱法。

2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利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治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团体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以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为基础,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个体价值计量模式和群体价值计量模式两种。

3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引进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成果的'同时,出于对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考虑,从企业激励机制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实际,逐步将产权理论引进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是指以人力资源所有者凭借其对企业资本的产权所应分享的收益为基础,对人力资源进行估价的方法。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夸大劳动者投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自然人力和人力资本)与投资者投进企业的物力资源一样形成类似实收资本的资本。也应获得剩余索取权。它将企业中应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员工范围由把握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扩大到了企业的全体员工。

人力资源权益具有多元性,既包括债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即契约工资与法定保险,也包括股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即税后收益分配。并且,人力资源所有者享受的税后收益相对于非人力资源所有者享受的税后收益意义更为广泛,既包括与人力资源产权相对应的收益,也包括与非人力资源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收益。

(三)基于负债或融资租赁观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

1 负债或融资租赁观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人力资本不仅具有债权特性,而且具有股权特性,因此,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亦具有负债和权益的双重属性。由此看来,结合人力资源特殊性,可以采用负债观或融资租赁观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即把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占有人力资产看作是企业对人力资源所有者的负债(或租赁),把企业预计给予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年报酬总额看作债务利息(年利息或年租金),把年报酬预算总额除以当年银行借款利率(或年租金率)即得负债额(或租赁资产价值),也即该员工所对应的人力资产确当年价值。以负债观为例,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模型为:

v=h/i=(g f j)/i

式中:v为人力资产价值或人力资源负债;r为员工所获年报酬预算总额;g为年工资预算额;f为年福利预算额;j为年奖金预算额;i为银行借款年利率。

此公式简单易行,且v反映的是该人力资产的公允价值。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报酬是相对公允的,它是某一时期某一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宏观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素质能力(学历、天赋、经验、体力和健康、实际产出等)等实际条件下企业组织和员工相互博弈的结果。因而能综合、真实地反映特定时间特定地区该人力资源在该行业、该工种中的年使用价格,即被看作负债v的年资金本钱(年利息)。

2 根据人力资源的权益性质对负债观计量模型的改进。持有企业股份或期权的高级员工(包括以技术进股的企业股东、不领取工资报酬但参与企业运作的所有者),属于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也应纳进企业人力资产核算之列。融进了权益因素后,人力资产计价模型应稍作改动,即在原有的负债观计量模型的分子上增加员工从企业取得的股权收进,此时模型变形为:

v=b/i=(g f j s)/i

此模型适用于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和所有员工,应用范围更广。员工持股收进可以换算为人力资产和人力负债的理由是:从负债观来看,员工为企业的服务从企业得到收进s,相当于员工贷了s/i数额的款项给企业使用,企业获得这些资产的同时,也负上了相应数额的债务。由于企业在赠与员工股份时已按票面价值记录了所有者权益,即股本,故在终极计算的v中应减往相应数额(一般不即是s,i)后再进账,而人力资产则不必减往。

3 非货币丈量方式。人力资源可以使用多种非货币丈量方法,如一张个人能力和技能的简单清单、个人业绩评分或排名以及对态度的评价。最经常使用的非货币丈量方法来自likert&bowers变量模式,是确定“一个企业人类组织的效率”。以“组织测试”这种理论模式为基础的问卷是用来丈量“组织天气的”。假如雇员能够敏锐地感知企业的工作气氛,那么这一问卷的答案可以作为人力资产的一种非货币计量。另外,对于企业的经营治理型人力资源价值,还可以采取模糊计量的方法。

治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利用传统的货币计量方法来表现经济事物的尽对隶属关系固然精确并有利于决策,但客观上讲,精确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其本身存在一个“度-,的题目。会计核算中坏账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公允价值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估计,因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近似性。企业家人力资本(指专业治理职员)的特殊复合性,是货币指标所无法体现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个人、组织以及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也并非用非货币指标就可以完全体现。从而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应该将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结合,精确性计进。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它是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运动过程(跫资、投资、分配等)的各个环节(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信息处理,据以为各个信息用户(内部治理者和外部投资者)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一种治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核算与报 人力资源会计表露的主要信息有:与人力资源投资本钱有关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本钱、开发本钱、使用本钱等;与人力资源价值有关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以及有关计量结果方面的信息;与人力资源负债或权益有关的信息,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活动情况,以及参与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信息。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表露。可以通过编制内部报表及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报告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对目前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必要改进的方式来进行,并通过附表或表注的方式进行表外表露。对不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相关信息还可以用情况说明书的方式进行表露。

事实上,人力资源会计由于迄今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计量方法,所以相关的信息质量题目尚存疑虑;并且由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表露需要承担巨额的簿记本钱,是否符合本钱一效益原则也受到质疑。比较典型的就是最早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barry公司在尝试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几年后,由于本钱题目和各方面顾虑而由对外公布改为对内报告。

人力资源效率包括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两个方面,相应地,人力资源效率评价也应包括配置效率的评价和利用效率的评价。

(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应当是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配置。从微观经济理论角度分析,是指当非人力资源投进一定时,人力资源投进的边际产出达到最大时的配置。因此要确定人力资源是否达到最优配置,有必要测算人力资源在不同配置规模下的边际产出,看其边际产出是否达到最大。从人力资源内部结构看,则应测算当产出一定时,不同层次人力资源之间的边际技术替换率是否相等。

(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

从广义上说,用于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模型很多,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模型到目前的各种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指标,均可用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此外,笔者以为投进产出对比法和效率差异比较法是两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1 投进产出对比法。投进产出对比法就是将人力资源的投进价值与其产出价值进行比较,据以评价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它是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最直接方法。这里,人力资源投进价值是按照一定方法所确定的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产出价值包括总产出价值和净产出价值两个方面。其中。总产出价值是指没有扣除耗费的产出价值,可以用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总产值或收进额来计量。人力资源投进和产出均有其相对的独特性。投进是指凝聚了政府和个人教育投资基础上的再投资,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在投资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既包括职业培训方面的教育投资,也包括以奖金、股票、持股计划等方式进行的激励性投资;既有以货币性资产进行的投资,也有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进行的投资。因此。此处的人力资源投资在主体上仅指企业主体的投资,而不包括政府以及人力资源个体自身的投资;在范围上则包括了作为投资代价的各种资产(现金、实物资产、股票等)的价值总额。同理。此处的总产出价值或净产出价值,也均是指与人力资源投进价值相关的部分。而不是与全部资本对应的产出价值。所以,在具体评价时,需要公道区分属于物力资源的产出和属于人力资源的产出。简单的方法是在假定物力资源技术条件与物力资源价值正相关,并且等量资本获得等量产出的基础上,先按全部资本计算出资本产出率,然后再按物力资源价值与人力资源价值的比例计算人力资源产出率,据以确定人力资源效率。例如,以息税前利润(ebit)作为产出指标的人力资源效率可按下式计算:

2 效率差异比较法。效率差异比较法可以作为衡量人力资本逾额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一定的效率基数为基础,以高于或低于效率基数的差异作为人力资本逾额利用效率的衡量方法。这里的效率基数可以选择行业均匀资本产出率。由于行业均匀资本产出率是与行业均匀物质资本条件、均匀结构资本条件和均匀人力资本条件相对应的产出效率,与其比较的差异可以说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相对于行业均匀水平的逾额或不足。要正确确定人力资本的逾额利用效率,首先需要确定行业的均匀物质资本条件,比较企业与行业均匀物质资本条件的差异,并按照一定的方法予以调整,以确保物质条件具有可比性。

除此之外,比较常用的还有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是指收益现值与本钱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内部收益率法是教育经济学中用于衡量教育收益率的一种比较公认和通行的方法,其他各部分或岗位也可用其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效率控制标准。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二

学术论文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论文框架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关键。通过梳理思路、确定结构、清晰论证以及合理安排篇幅,论文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经历了许多次论文写作的过程,积累了一些关于论文框架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合理安排篇幅。

正确合理地安排篇幅是论文框架的关键之一。通常,一篇学术论文需要包含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在我的经验中,我发现在论文中给予每个部分适当的空间和重视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引言部分,我们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引出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方法部分,我们需要详细阐述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过程,确保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我们的实验过程。然后,在结果部分,我们应该清晰地呈现研究成果,可以使用图表等方式更加直观地表达。在讨论部分,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并与已有研究相比较,指出自己的创新点。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需要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展望和建议。合理安排篇幅可以使论文结构更明确,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消化我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段:梳理思路和确定结构。

在撰写学术论文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自己的思路并确定论文的整体结构。在我的论文写作经验中,我发现这一步骤对于写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梳理思路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我们的研究内容并将其组织成一个有条理的整体。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列出提纲或写下摘要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然后,根据我们的研究目的和主题,我们需要确定论文的整体结构。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从一般到具体、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结构,或者根据时间顺序或空间布局来组织论文的结构。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读者并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第三段:清晰论证和理性分析。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需要清晰的论证和理性的分析。在进行论证时,我发现将文章分成小的论点或论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小论点都应该有明确的论据和丰富的实例来支持我们的观点。此外,我们需要尽可能客观地描述研究结果,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或其他数据分析方法来支持我们的结论,同时注重对结果的准确解读。通过清晰论证和理性分析,我们能够增强论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四段:合理运用段落和标题。

在论文框架中,段落和标题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写作中,我发现将每个段落限定在一个主题内,并在开头和结尾使用明确的过渡句能够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易读。此外,合理设置标题也是提高论文可读性的关键。每个标题应该准确地概括该部分的内容,并对下文的内容产生引导作用。通过合理运用段落和标题,我们的论文结构更加明确,读者能够更加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五段:定期修改和反思。

最后,我学到了定期修改和反思对于论文的重要性。在论文初稿完成后,我们应该留出一些时间来仔细检查和修改论文。这些修改包括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精炼句子和段落、调整结构和论证过程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地方可以更加清晰明确。通过定期修改和反思,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并不断进步。

总结:

通过论文框架的心得体会,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论文框架能够为我们的论文提供清晰的结构,有力地展示研究成果。合理安排篇幅、梳理思路和确定结构、清晰论证和理性分析、合理运用段落和标题,以及定期修改和反思都是确保论文框架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重要步骤。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并运用这些心得体会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未来的学术论文。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三

[1]刘富成,赵辉.试论物流企业市场化运作[j].长春大学学报,(9).

[2]唐俊宇.建立企业新型物流系统的构想[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4).

[3]罗永华,何忠伟,章喜为.电子供应链的构建问题初探[j].科技和产业,2004(8).

[4]周中兵.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6).

[5]李艳丽.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6(4).

[6].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7].孙元欣.供应链管理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朱新民.物流采购管理[第1版].机械出版社,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四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建设项目管理学科设置和理论框架体系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定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不清晰的问题,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提高,影响了建设项目理论的发展。当前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正处于关键时期,应以开放的思路,充分借鉴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和项目管理实践,构建完整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体系,推进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

1.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型工程建设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持久的快速发展期,中国建筑业也活跃在国际建筑领域,成为推动国际建筑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必须加快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依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支撑,引导建筑业发展和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必须从传统的、狭义的项目管理向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转变。

1.1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借鉴相关学科发展成果。

建设项目管理是技术和经济的综合。从管理技术方面来讲,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从经济分析方面来看,建设项目管理各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经济关系,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建设项目管理涉及面广,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存在必然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管理科学和新经济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运用各学科成熟的理论成果,分析研究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规律,从管理技术和制度设计等方面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1.2建设项目管理必须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

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体制自从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国际范围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特别是建筑业作为最早走向市场的行业,市场化发育较成熟。可以说支撑我国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市场的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水平。

理论,按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理论和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改造传统的建筑业,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业水平的唯一途径。按照工业化、物流管理等理论,丰富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是构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2.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内容。

2.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理论。

建设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交易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都要通过一定的交易方式形成以经济合同为纽带的经济关系。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只重视建设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很少研究作为建设活动主体经济人之间的关系及制度设计。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效率。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应充分运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新经济学的观点和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改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项目治理结构。

(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

制度是一系列运动约束和非运动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建设项目管理基础的投资体制和方式,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也带来很大影响。建设项目制度设计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原理,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制度分析和制度设计,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律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2)建设项目治理结构。

建设项目治理结构是指建设项目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规范委托一代理各方之间关系的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建设项目组织机构体制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是由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组成的复杂的经济关系。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在产权关系上存在着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建设项目管理治理结构研究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分析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的投资所有权、控制权分离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研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和防止出现“代理人”问题。

(3)建设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

建设项目的单件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在组织上普遍采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形式进行施工。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项目部实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部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特别是当前建设项目重要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已很高,项目部与集团公司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我国企业资质制度、项目建设模式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表现出不经济的特点。研究规范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对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建设项目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组成越来越高。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适应建设项目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理科学和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努力使建设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

(1)充分运用管理科学理论。

自从20世纪初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后,管理科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支撑了西方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讲,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将人们从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场革命,就不可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管理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利用管理科学理论成果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构建适应建设项目管理需要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和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充分运用工业化理论。

建设工程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坚持采用大工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是将建设工程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构建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运用工业化和现代物流等理论,丰富和发展项目管理理论,用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科学化、专业化等技术和手段代替传统的建筑工业生产方式,将其转变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轨道上来。

(3)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

现代项目管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研究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型、特大型工程项目的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取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项目管理知识模块化、项目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原理等理论流派。项目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要系统研究国际上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充分借鉴其合理成分,努力与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建设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2.3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技术科学,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优地实现组织目标,并为决策提供依据。当然建设项目决策不仅依靠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要凭借经验与艺术,但是随着项目决策难度和复杂程度加大,建设项目决策必须建立在基于科学方法的信息处理和可行性研究上。当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建设项目管理大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1)相关问题概念化。

钱学森曾经指出,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总是把与系统有关的数量关系归纳为系统机制和性能的数学方程组,即数学模型建立后在约束条件下求得这个数学方程组,找出答案。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去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关键是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正确地定义问题。建设项目由于对象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抛开具体项目对象的不同,就管理特点而言,具有同质性。相关问题概念化就是要运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将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进行相应归纳,便于运用相关管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建立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关键是对复杂的管理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并进行概念化。

(2)建立数学模型。

管理科学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各种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学科。数学模型是实现系统的一种简明映像,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定量分析不仅能够使人们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便于使用计算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管理科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进一步发展覆盖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完善网络计划、决策、规划等模型,形成能支撑建设项目管理的模型库。

(3)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项目管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技术除运用于相关决策分析和数学模型求解外,要广泛运用于建设项目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重点是在开发综合管理软件的同时,在统一工作分解和编码的前提下针对工序、工艺和专项管理工作开发适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五

全面细致的指导,帮助作者纠正和解决了许多的问题.在此衷心的.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_________老师!也同样的感谢我的朋友们以及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正式因为他们的帮助才使得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

此外,还要衷心的感谢_______________的所有老师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实践的机会!感谢母校给了我这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设计结束了,我也将跨入新的未知的生活,然而学无止境,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前进,不辜负老师和父母对我的期望。

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和我的同学们致以真挚的谢意,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们!

致谢2。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现在我发现,自身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空间。我要向那些帮助过我、鼓励过我的人们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_____老师,这次毕业设计中,作为我的指导老师,虽然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还有论文提纲的确定以及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她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知识,还有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将会对我影响深远。除此之外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编写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论文的完成,奠定了我的能力,它会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当中更加有自信。

最后,感谢这两年中陪我一起走过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你们的信任和慰勉是我前进的动力!也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失落时给我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在此过程中我倍感温暖!为了那些支持和爱护我的人,我会更加努力,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和小组的同学们致以真挚的谢意,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致谢3。

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实践、资料搜集和数据分析,本文终于完成其稿。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我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学术能力的欠缺。本论文的完成是我的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总结,也是今后学习、工作的新起点。我将会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_____副教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谢意!无论是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还是论文的最终定稿,_____老师都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悉心给予指导。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_____老师表现出来的渊博的学术知识和严谨的治学作风都将使我受益终生,也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努力的方向!

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还得到了_____大学管理学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在此对各位老师的教诲表示真诚谢意。

同时,衷心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们,三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不管岁月流逝多久多远,依然会记得曾经共有的情谊,这是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最后,对各位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评阅本文表示诚挚的感谢!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六

[1]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2.

[2]张晓燕.论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8):15-4.

[3]吴聪.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运作模式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05,(4).

[4]万晓,周宁.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物流系统配送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6).

[5]高更君,黄卫.现代物流中心的货物配送问题[j].南京:东南大学学报,(11):31-6.

[7]李重要.发展连锁配送业务应注意控制产品库存[j].湖北:邮政研究,(7):22-4.

[8]李志峰.管好物流配送发展连锁经营[j].物流配送,2001(7):21.

[9]田宇,龚国华.降低配送成本的`5中策略[j].江苏纺织,2001:4-5.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七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

四、论文主体。

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320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