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何优雅地表达情感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给出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一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而城市化的进程虽然使得城市综合发展快速进步,但是城市的弹性能力却相对较弱。我国自从提出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后就特别重视弹性城市的发展,弹性城市的规划是保证城市生命力旺盛的具体表现,因此为了提高城市的弹性指数,我国近几年来特别关注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尤其在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还保留着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了保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自然灾害多发区,一些新城的建设就特别的运用了弹性城市的理念坚实规划的。
[关键词]弹性城市;规划框架;策略。
引言。
人类出于自觉趋利避害的愿望,都愿意生活在弹性指数较高的城市,一来是这样的城市会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二来是这样的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环境的条件要好一些,且应对灾难的恢复能力也要强一些。我国的人群聚集地就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城市弹性规划选择的重要性,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应变能力强,因此人口密集,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弹性规划比较弱,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政治环境、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于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人口稀疏,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人口集聚程度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安定等各项指标的具体表现上,都是弹性指数较高的典型代表。
1、弹性城市概述。
1.1弹性城市的含义。
弹性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适应新环境,遭遇灾后的恢复能力快,并且偶发的灾难不足以影响该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这样的城市一般具有经济能力强、政治环境安静、社会环境和谐的特点,因此城市的承受能力、弹性能力和再造能力都要强一些,这也表现为弹性城市的三个具体阶段。当城市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城市能够自身毫不费力的消化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这就说明城市的承受能力强;当城市的外部环境增加大的压力,城市还能够自觉的进行自我调整,应对变化,就说明城市的弹性指数高;当城市面对的变化程度再次加深,外部环境施加的压力不断增加,城市还能够井然有序的发展,这说明城市具有很强的再造力。弹性城市的三个表现阶段的`应变能力和该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要提升城市的弹性指数,就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抓起,提高城市在这三个方面的自我调节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弹性能力增强。
1.2弹性城市的发展原则。
弹性城市的发展原则是在它的三个表现阶段中体现出来的,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要发展弹性城市,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要遵循多远化发展的原则、模块化经济发展的原则、社会资本的独立性原则、经济发展的特色性原则、允许符合性原则、信息渠道畅通性原则和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原则。城市弹性能力的提高要遵循以上七条发展规划原则,努力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弹性城市的规划框架分析。
2.1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弹性城市的建设规划主要以提高城市的应变能力为前提,城市的自然环境应变能力是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从国内弹性城市建设的例子来看,自然环境是影响城市弹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自然灾害应对系统是否发达,是衡量弹性城市的首要条件。如果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系统不完善,将会给城市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提高弹性城市的自然灾害应变能力就要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从提高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着手改变。城市的自然环境脆弱和城市所处的地形地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量如何降低地势和地域气候对于城市的冲击。再分析好影响城市脆弱性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后,就要在规划建设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抗干扰力,按照长远规划的方案有效的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2.2经济环境的脆弱性。
我国的经济环境在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以后开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就使得各行各业的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经济好的时候国民经济各方面整体提升,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损失严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无一幸免,这种局势更多的发应在大、中城市,经济危机严重的时候使得各行各业裁员严重,而大、中城市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因此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发应。弹性城市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城市的经济独立性强,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越强,而城市的经济独立能力差,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越弱。因此在规划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的时候,应该将城市的经济独立指标纳入一个重要指标。虽然综合性的经济发展能够快速的拉动国民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有很大的危险性。城市在发展综合性经济的时候,还要逐渐建立起城市的模块性经济,鼓励企业发展模块性经济。对于有实力发展模块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鼓励政策,以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建立弹性城市的榜样。
2.3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脆弱性。
城市的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体现在城市的结构发展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城市的弹性能力强弱和这个城市的人口工作结构有着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也能够影响城市弹性能力的强弱。当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中、青年的男性劳动力为主的话就说明城市的社会结构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经济压力大,城市的社会公共压力大。相反,城市的劳动力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城市的社会公共压力就小,城市的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
2.4城市系统的脆弱性。
弹性城市的城市系统综合指数一般比较强,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小,社会发展秩序相对和谐,城市的自然环境抗风险能力也要强,就说明城市的弹性能力强。要避免城市系统的脆弱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城市经济向模块化转变,制定公民应该遵守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城市的公共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公民和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共同努力,降低城市系统的脆弱性。
3、结语。
简而言之,我国弹性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在弹性城市规划整体的框架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弹性城市。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二
西方企业预算管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的企业预算管理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才有50多年的时间,在未来十几年中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并发展至与国外企业预算管理相当的水平,是我国企业预算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对于企业预算的对象研究,要追溯到财务的本质。财务本质的主要观点有资金运动论、资金关系论、价值运动论、货币关系论等,这些观点对财务本质的描述都停留在“价值流”的层面上。然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这一价值流的“权利”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具有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以“财权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便成为现代财务的主流,也是财务本质最恰当的表述。作为财务活动的企业预算对象就是“财权流”的预算,是“价值流”与“权力流”的预算。
对企业预算编制的起点存在很多观点,主要有销售预算起点、资本预算起点、现金流量起点、利润预算起点等。有学者认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将企业预算管理分为四大模式:企业初创期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以资本预算为起点的;增长期的预算管理是以销售为起点的;市场成熟期的预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起点的(即利润预算起点);衰退期的预算管理是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由于回避了对企业预算编制对象的研究,企业预算没有编制划分细致的权力预算,关于企业资产重组、合并、兼并、拍卖等重要的价值预算,有些企业并没有纳入预算的范围。企业预算不仅要进行价值预算与权力预算,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价值与权力的配比预算,才能设计出以预算为基础的价值与权力配比的企业内部激励与约束制度,以规避企业预算控制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按照西蒙的观点,任何一项决策都包含着价值要素与事实要素。把这一要素划分理念引入财务目标领域,那么前者是一个理想的价值目标问题;后者是一个现实的效率目标问题。企业预算长远目标应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短期目标应以作业为基础,以作业优化为企业预算的现实目标。
只有让企业预算符合企业战略的要求,才能使企业财权管理符合企业产权管理的要求。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企业一旦选择了战略重点,也就决定了企业预算具体目标的基本取向。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财务因素,还要将非财务因素考虑在内,许多企业为使企业预算符合企业战略要求,在预算管理中采用平衡记分卡技术来解决战略执行力考核的计量难题。
(二)作业优化是企业预算的现实目标。作业预算不仅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使作业核算的标准化管理有了可靠的依据。作业基础预算(abb)本身既包含了资源的预算,也包含了作业的预算,故可为企业战略价值链优化提供必要信息。由于abb以作业为编制基础,使得企业的作业活动可以清晰地反映企业的战略方向,将战略与作业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abb关注企业预算的静态作业流程,更强调动态作业优化。如果战略预算是企业预算的第一层次,那么,明确某项成本(或费用)是否与战略相关,是否可以避免就是预算管理战略层次下的预算第二层次――预算避免。如果某项成本(或费用)不能避免,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控制其发生数额。这是预算管理的预算避免下的预算第三层次――预算控制。只有在企业战略上避免成本发生,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或消除浪费。
中外现行财务管理原则总体上是以利益为取向的。但我们不能因企业财务管理以讲求效率为原则而否认其公平性。企业预算管理不能把人当作是“经济动物”,不能采用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方式,而应把人看作是“社会人”,以“人本管理”为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力求在企业预算管理中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与效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企业预算管理中“人文思维”更强调“公平”,如完善企业项目投资中项目分配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企业预算编制中参与预算制度、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中柔性预算管理等等。企业预算的原则应在“效率”基础上讲求“公平”。
很多人把平衡作为原则。本文认为平衡应属于预算编制方法的范畴。传统财务观念要求财务资金在每个时期(年或半年)内达到收支平衡,是以一年时间为预算周期平衡的标准。年度平衡理念与战略预算平衡理念(一般为三至五年)相去甚远,短期效用目标突现。为克服此缺点,国外正盛行平衡记分卡战略地图这种以周期性平衡为理念的预算编制模式。允许和鼓励企业更多地利用负债来取得财务杠杆收益,只要求企业在一定经营周期内或一定的还债周期内做到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大致平衡,即以周期性平衡预算编制方法取代年度平衡预算编制方法,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预算的战略目标。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三
[摘要]会计学能否“敏感”地触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反应性”地拓展自己的边界,将人力资源作为对象纳进自己的范畴,决定着会计学能否承前启后地进行理论创新。目前财务会计的“权益理论”主要是根植于产业经济年代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的理论。要想将人力资源纳进财务会计的体系,在解决计量题目之后,最重要的是考虑修正权益理论。将财务会计对象由财务资源扩大到能够导致企业价值增值的财务资源与人力资源,并将之反映到相应的权益理论中,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进进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扫清障碍。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
一个公道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框架应包括:人力资源会计基本理论、人力资源估价、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效率评价。在这个体系中,人力资源估价居于核心地位。它不仅影响人力资源的本钱和效益,同时还决定着员工激励方式的公道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处理贯串于人力资源会计活动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个方面。从目标和职能看,它不仅为企业人力资源的融投资决策以及人力资源效率的监控和评价提供依据,而且对于验证人力资源估价的正确性、实施人力资源价值的动态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效率监控和评价是人力资源会计治理的事中与事后环节,发挥着动态控制和绩效鉴定的功能,它是实现人力资源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人力资源产权收益分配的重要依据。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是对人力资源会计实践知识所做出的符合逻辑的系统性抽象和总结,它来自于实践,同时又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与方法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依据,并为人力资源会计的进一步实践提供指导。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目标、人力资源会计环境和人力资源会计假设等方面。
人力资源会计目标是指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相关方法与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而且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有关决策和实际运作提供指导。
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人力资源会计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各种内外条件,包括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等。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不仅影响着人力资源会计的行为过程,而且制约着人力资源的组织和运用效率。
人力资源会计假设则是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条件,它为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符合逻辑的环境界定,是确保理论具有科学性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有其特殊性,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假设不能简单地完全沿袭传统会计的四大假设,而应结合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对传统假设进行重新熟悉并适当扩充。
(一)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特性分析
人力资源计量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确定人力资源价值,其核心是对人力资源进行估价。既包括各个层次人力资源的估价,也包括各种类型人力资源的估价;既包括以确定初始交易价格为目的的未使用人力资源的估价,也包括以界定产权份额和收益分配为目的的在用人力资源的估价。相对于物力资源的计价,人力资源估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1 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对人力资源的估价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根据人力资源的资产状况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进行价值重估和修正。
2 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在对人力资源进行估价时,应当针对特定的企业、特定的行业和特定的地域来确定人力资源价值。对于人力资源估价(特别是当受用人单位之托对某人力资源进行估价时),必须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对其所在(或将要)就业单位的适用性。据以形成有针对性的评估价值,这一点对于那些具有较强专用性的人力资源来说,尤为重要。
3 模糊性。所谓模糊性是指人力资源估价的结果是相对于一定标的物的价值估计,因而缺乏确定性和精确性。
由此可见,对人力资源的估价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建立动态的价值评估系统,进行适时估价。同时,对人力资源的估价也不是尽对正确的,而需要建立公道的价值分析体系,以定量估价为依据,注重定性方面的分析和调整。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模式
人力资源计量是人力资源会计各环节定量分析的基础,也是贯串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一项核心内容。综观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种模式:
1 人力资源本钱会计。人力资源本钱会计是指“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本钱的计量和报告。”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初始取得(招聘)本钱和再投资基金的筹集本钱以及员工的遣散本钱等几个方面,是以投进价值为基础计量人力资源本钱价值的方法,具体到企业实际应用,体现在人力资源融资本钱和人力资源投资本钱中。
根据人力资源价值的形成方式,人力资源本钱主要划分为取得本钱、开发本钱和遣散本钱。人力资源的估价方法可以采用历史本钱法、重置本钱法和机会本钱法。
2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利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治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团体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以人力资源的产出价值为基础,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个体价值计量模式和群体价值计量模式两种。
3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在引进国外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成果的'同时,出于对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考虑,从企业激励机制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实际,逐步将产权理论引进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是指以人力资源所有者凭借其对企业资本的产权所应分享的收益为基础,对人力资源进行估价的方法。人力资源权益会计夸大劳动者投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自然人力和人力资本)与投资者投进企业的物力资源一样形成类似实收资本的资本。也应获得剩余索取权。它将企业中应获得剩余索取权的员工范围由把握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扩大到了企业的全体员工。
人力资源权益具有多元性,既包括债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即契约工资与法定保险,也包括股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即税后收益分配。并且,人力资源所有者享受的税后收益相对于非人力资源所有者享受的税后收益意义更为广泛,既包括与人力资源产权相对应的收益,也包括与非人力资源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收益。
(三)基于负债或融资租赁观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
1 负债或融资租赁观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型。人力资本不仅具有债权特性,而且具有股权特性,因此,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亦具有负债和权益的双重属性。由此看来,结合人力资源特殊性,可以采用负债观或融资租赁观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即把企业投资人力资本、占有人力资产看作是企业对人力资源所有者的负债(或租赁),把企业预计给予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年报酬总额看作债务利息(年利息或年租金),把年报酬预算总额除以当年银行借款利率(或年租金率)即得负债额(或租赁资产价值),也即该员工所对应的人力资产确当年价值。以负债观为例,人力资产价值计量模型为:
v=h/i=(g f j)/i
式中:v为人力资产价值或人力资源负债;r为员工所获年报酬预算总额;g为年工资预算额;f为年福利预算额;j为年奖金预算额;i为银行借款年利率。
此公式简单易行,且v反映的是该人力资产的公允价值。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报酬是相对公允的,它是某一时期某一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宏观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素质能力(学历、天赋、经验、体力和健康、实际产出等)等实际条件下企业组织和员工相互博弈的结果。因而能综合、真实地反映特定时间特定地区该人力资源在该行业、该工种中的年使用价格,即被看作负债v的年资金本钱(年利息)。
2 根据人力资源的权益性质对负债观计量模型的改进。持有企业股份或期权的高级员工(包括以技术进股的企业股东、不领取工资报酬但参与企业运作的所有者),属于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也应纳进企业人力资产核算之列。融进了权益因素后,人力资产计价模型应稍作改动,即在原有的负债观计量模型的分子上增加员工从企业取得的股权收进,此时模型变形为:
v=b/i=(g f j s)/i
此模型适用于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和所有员工,应用范围更广。员工持股收进可以换算为人力资产和人力负债的理由是:从负债观来看,员工为企业的服务从企业得到收进s,相当于员工贷了s/i数额的款项给企业使用,企业获得这些资产的同时,也负上了相应数额的债务。由于企业在赠与员工股份时已按票面价值记录了所有者权益,即股本,故在终极计算的v中应减往相应数额(一般不即是s,i)后再进账,而人力资产则不必减往。
3 非货币丈量方式。人力资源可以使用多种非货币丈量方法,如一张个人能力和技能的简单清单、个人业绩评分或排名以及对态度的评价。最经常使用的非货币丈量方法来自likert&bowers变量模式,是确定“一个企业人类组织的效率”。以“组织测试”这种理论模式为基础的问卷是用来丈量“组织天气的”。假如雇员能够敏锐地感知企业的工作气氛,那么这一问卷的答案可以作为人力资产的一种非货币计量。另外,对于企业的经营治理型人力资源价值,还可以采取模糊计量的方法。
治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利用传统的货币计量方法来表现经济事物的尽对隶属关系固然精确并有利于决策,但客观上讲,精确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其本身存在一个“度-,的题目。会计核算中坏账的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公允价值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估计,因此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近似性。企业家人力资本(指专业治理职员)的特殊复合性,是货币指标所无法体现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个人、组织以及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也并非用非货币指标就可以完全体现。从而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应该将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结合,精确性计进。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础,它是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运动过程(跫资、投资、分配等)的各个环节(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信息处理,据以为各个信息用户(内部治理者和外部投资者)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一种治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核算与报 人力资源会计表露的主要信息有:与人力资源投资本钱有关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本钱、开发本钱、使用本钱等;与人力资源价值有关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以及有关计量结果方面的信息;与人力资源负债或权益有关的信息,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活动情况,以及参与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信息。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表露。可以通过编制内部报表及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报告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对目前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必要改进的方式来进行,并通过附表或表注的方式进行表外表露。对不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的相关信息还可以用情况说明书的方式进行表露。
事实上,人力资源会计由于迄今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计量方法,所以相关的信息质量题目尚存疑虑;并且由于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表露需要承担巨额的簿记本钱,是否符合本钱一效益原则也受到质疑。比较典型的就是最早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barry公司在尝试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几年后,由于本钱题目和各方面顾虑而由对外公布改为对内报告。
人力资源效率包括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两个方面,相应地,人力资源效率评价也应包括配置效率的评价和利用效率的评价。
(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
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应当是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配置。从微观经济理论角度分析,是指当非人力资源投进一定时,人力资源投进的边际产出达到最大时的配置。因此要确定人力资源是否达到最优配置,有必要测算人力资源在不同配置规模下的边际产出,看其边际产出是否达到最大。从人力资源内部结构看,则应测算当产出一定时,不同层次人力资源之间的边际技术替换率是否相等。
(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
从广义上说,用于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模型很多,从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模型到目前的各种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指标,均可用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此外,笔者以为投进产出对比法和效率差异比较法是两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1 投进产出对比法。投进产出对比法就是将人力资源的投进价值与其产出价值进行比较,据以评价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它是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的最直接方法。这里,人力资源投进价值是按照一定方法所确定的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产出价值包括总产出价值和净产出价值两个方面。其中。总产出价值是指没有扣除耗费的产出价值,可以用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总产值或收进额来计量。人力资源投进和产出均有其相对的独特性。投进是指凝聚了政府和个人教育投资基础上的再投资,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在投资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既包括职业培训方面的教育投资,也包括以奖金、股票、持股计划等方式进行的激励性投资;既有以货币性资产进行的投资,也有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进行的投资。因此。此处的人力资源投资在主体上仅指企业主体的投资,而不包括政府以及人力资源个体自身的投资;在范围上则包括了作为投资代价的各种资产(现金、实物资产、股票等)的价值总额。同理。此处的总产出价值或净产出价值,也均是指与人力资源投进价值相关的部分。而不是与全部资本对应的产出价值。所以,在具体评价时,需要公道区分属于物力资源的产出和属于人力资源的产出。简单的方法是在假定物力资源技术条件与物力资源价值正相关,并且等量资本获得等量产出的基础上,先按全部资本计算出资本产出率,然后再按物力资源价值与人力资源价值的比例计算人力资源产出率,据以确定人力资源效率。例如,以息税前利润(ebit)作为产出指标的人力资源效率可按下式计算:
2 效率差异比较法。效率差异比较法可以作为衡量人力资本逾额利用效率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一定的效率基数为基础,以高于或低于效率基数的差异作为人力资本逾额利用效率的衡量方法。这里的效率基数可以选择行业均匀资本产出率。由于行业均匀资本产出率是与行业均匀物质资本条件、均匀结构资本条件和均匀人力资本条件相对应的产出效率,与其比较的差异可以说明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相对于行业均匀水平的逾额或不足。要正确确定人力资本的逾额利用效率,首先需要确定行业的均匀物质资本条件,比较企业与行业均匀物质资本条件的差异,并按照一定的方法予以调整,以确保物质条件具有可比性。
除此之外,比较常用的还有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是指收益现值与本钱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内部收益率法是教育经济学中用于衡量教育收益率的一种比较公认和通行的方法,其他各部分或岗位也可用其来确定人力资本的效率控制标准。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四
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而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要以实现经济上的增长为目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在管理创新上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融合。我们知道,影响社会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环境、制度政策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不能用单纯的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做出考量,因此,基于当下形势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要扩大业务与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管理创新上的信息化,能够长期保证企业具备优势因素,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优势地位,扩大经济收益上的增长。但是,两化融合已经成为经济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企业必然会加大对信息化的重视力度,采用各种手段扩大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为了能够保持优势发展的可持续,在管理创新上必须要做到动态发展模式,不断探求新型的发展模式,注重管理制度上的灵活性,提升两化融合的操作性,使两化融合的成果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管理创新上,实现企业两化融合的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2]。
3.2重视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性。
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要依托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制度上的变革,只有企业配套设施及模式上做出了调整,才能确保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达到规避市场风险、扩大优势地位的目的。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创新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性,要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决策的重要内容,只有确定了两化融合的地位,才能在企业单位内部的结构升级与优化中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企业经营战略方面,加强对企业两化融合的力度,能够有效地统筹与协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管理活动,能够合理地规划管理创新模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深化了两化融合的力度,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明确企业各部门的权责,为了保证企业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保证信息来源的全面与可靠,要借助企业两化融合闭合管理模式的特点,增加企业决策战略的可靠性,助力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3.3采用开放协助的创新管理模式。
两化融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是时代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企业必须要坚定两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的意识,采用系统化的管理创新方法,循序渐进,不断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向与内容,达到适应当前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的目的[3]。为了能够扩大两化融合的经济价值,必须要采用开放协助的创新管理模式。由于两化融合形势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企业只有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同时保证较高的市场敏锐度,才能有效发挥两化融合的作用,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具体的管理创新中,企业要注重实现动态改进与全局优化,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改善企业管理上的不足,不断以系统性的改进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扩大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3.4重视构建员工考核制度。
企业两化融合的效果直接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予以体现,而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入的参与,推动企业的正常发展依靠于员工的付出,因此,企业的两化融合必须要注重与企业员工的互动。随着两化融合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完善中,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满足企业各阶层的切实需求,同时也要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各阶层的现状,才能保证企业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必须要重视构建企业员工的考核制度,在考核制度中明确企业的发展利益与员工的发展需求,落实国家的改革政策,在管理制度上体现企业的文化,同时透明、健全的人事制度还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的职业规划,健全的员工考核制度,能够有效避免生产环节上的风险,避免人为误操作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于企业员工培训,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两化融合作用于企业的发展就是实现了人与器械的完美配合,因此,重视员工的创造能力,能够有效发挥两化融合的经济作用,提升企业的价值,促进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要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重视可持续的优势发展、重视企业战略的高度一致性、采用开放协助的创新管理模式、重视构建员工考核制度等策略。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发展,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还能不断调整两化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路,为企业的管理创新模式注入实践的内涵,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调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我国产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五
当前,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的大气候里,可以说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是以很积极的面貌向前推进的,通过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课改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踏入误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使新课程标准更好地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计划分阶段,缺乏系统性。
课程改革后,取消了原体育教学大纲,推出了新课程标准,又把同一水平两个年级的教材合并。这一举措,极大地拓宽了体育教学的空间,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但体育教师如果忽略了教研组的统一管理和互相的协调,“各自为战”,就可能破坏小学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例如,某校6位专职体育教师分别担任各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分别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特长及场地器材制订计划,进行教学。当这些学生到了高一年级时,往往会调换体育教师,再由后来的体育教师制订计划,进行教学。而两位教师的理念有差异、能力有强弱、设想有区别,制订的计划也各有特色。那么,对于学生整个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体系就有可能出现“断裂”或“重叠”现象。
二、体育技术教学的盲然,缺乏指导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应把“竞技体育”转变为“健康体育”,淡化技术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但技术淡化并不是彻底抛弃技术。这就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把握技术淡化的度。例如,在水平一(二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分淡化技术,不讲技术,让学生自由“创造”,爱怎样跳就怎样跳,跳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忽略跳前的准备姿势,跳时的蹬地、摆臂技术,跳后的落地缓冲。不仅对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具有负面作用,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学生落地动作不正确,不能正确缓冲,容易扭伤脚,产生过大的震动,又会对以后的运动产生害怕心理。相反,如不淡化技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就不能摆脱原来常规教学的影子,不能体现《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片面,缺乏全面性。
《标准》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也留下了一道难题。例如,中长跑练习既是学生必须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锻炼品质、磨练意志的好方法。但这却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练习内容,即使教师通过思想教育,使他们勉强接受,大多的学生还是带着不满的情绪,应付教师的任务。此外,现在学生的体质和承受能力值得担忧。曾有报道称:某校开学典礼十五分钟,就有十多个学生晕倒,有心脏不好的,有低血糖的,有抵抗力差的。随着安全教学的理念进入课堂,这也使教师在选择这些教学内容时慎之又慎。部分教师在思想上也产生了最好避免这些教学内容的想法。
学生在练习内容的选择性上具有较大的主观倾向性。因此,单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就会对某些项目开展较多,而一些项目开展必定会减少,教学内容也就缺乏全面性了。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缺乏实效性。
《标准》要求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课改的新形势下也创新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索法、课件演示法。也创造了多种教学方式:如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复式教学等。但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并非运用得越多越好,越新越好。一堂课热热闹闹,花样繁多,其教学效果并非以教学方法的“新旧”与“多少”成正比。同一内容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而怎样选择、选择什么方法才是有效的、合理的教学,这又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五、教学时空的局限,缺乏延展性。
学生并不是工厂生产的产品,到下班就停产,做到哪算哪,做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学生是不断发展的个体,教育应有一定的延展性,体育教学也应遵循这个规律,教师应对他们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指导,课内和课外只是指导形式、方法的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用有限的课内时间学到的知识、方法去指导课外的自主锻炼。而现在,很多学校过分强调“质量”意识,而这个“质量”又是极其偏面的,只关注语、数、外的分数,而忽略了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质量――学生身体的质量。
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地要求,学校领导以学生的排名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以学生的成绩互相“比拼”的现象,都促使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每位学生的分数上。每年考,每学期考,每单元考,甚至毕业班每月考或没周考的现象也见多不怪了。
繁重的作业负担、课后补习,挤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本应锻炼、参加实践活动、休息的时间被占据了,父母、教师、乃至学生本人都无暇顾及身体的质量,体育教学时空的延展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对策与建议:
1、各年级教学计划的制订要有系统性、稳定性。
课程改革后,小学体育总课时数增加了,体育教师数也相应增加了(包括兼职),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往往都是根据体育教师各自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设想,各人订各人的,各年级归各年级订。这样,在上下两年级的衔接上往往会出现问题,教学内容或出现重复,或出现断层。因此,建议在学期、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时,改变各人各订,各年级各订的现象。全体体育教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先根据各地各校各年级的情况,集中研究、共同讨论,制订相对系统、完整、一体的各年级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然后由教师个人研究制订课时教学计划。这样,由共同讨论“教什么”,由个人研究“怎样教”的教学计划才能缩小年级间的“阶段性”,保持“系统性”。另外,所制订的教学计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一年一变,随心所欲,当实践证实有缺陷或不可行时再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这样,才能使整个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又给师生创造性的发挥留下相对充足的时空。
2、应对不同水平阶段动作技术作出总体要求或指导性建议。
课改提倡淡化技术是相对而言的。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基础的学生,所淡化的度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体育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技术学习的要求也应随之提高。低年级(水平一)阶段,应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积极参加锻炼的意识为主,初步接触简单动作的技术;中年级(水平二)阶段,以动作的雏形为要求,不过分追求动作技术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的细节部分;高年级(水平三)阶段,开始补充细节,相对完善动作。因此,本人建议各个地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动作作出总体的要求,避免两个极端化。
3、教学内容全面化,避免单一化。
《标准》提出满足学生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的全面化并不矛盾的。从培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运动欲望,再组织学生练习,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了。例如:耐力跑一直是师生最头疼的内容,教师可首先让学生了解耐力跑的意义及对身体的作用,然后设创情景,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欲望,再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定时跑、定距跑、追逐跑、接力跑、越野跑、障碍跑等。最后轻点成绩重评过程,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努力练习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4、教学方法追求实效性,避免花哨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所有的教学都应围绕“健康第一”的大目标进行。教学方法也应根据教学目标来选取,不计新旧、不求花样。只要能更好地服务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水平一(二年级)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通过自身的讲解、示范进行教学。如果用课件演示动作,一方面没有教师直接示范清楚、逼真;其次也拉远了学生与动作间的距离,使学生与动作间产生隔阂。因此,教学方法的取舍要追求实效性。
5、改变观念、开发资源,还体育教学时空的延展性。
要达成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仅靠每周的三至四节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首先要改变观念。领导、教师要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使学生经常进行锻炼,切不可用孩子的健康去换取学习成绩。其次要善于开发社会资源,挖掘自身潜力,依靠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争空间、挤时间,给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成长。例如,节假日学生活动场地、器材受到限制,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条件,开放部分场地、器材。再如,因为体育活动需要较大经费的支持,因此,学校可为学生以“小俱乐部”的形式争取企业的赞助,开发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1――6年级)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司云《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中国学校体育,-4。
3、孙瑞龙《体育与健康大课程模式的课题实验报告》江苏教育,-1b。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六
是艺术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今年3月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因此作为独立门类的艺术学获得了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性.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和紧迫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艺术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为立足点.将其引入人文学视野中进行观照.并试图探索一种全新的艺术学理论教学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从国外的艺术理论基础教材寻找破困之路。教材是教育者对本学科现有知识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阐释的产物。它往往反映了教育者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国内引进了几种国外艺术理论通用教材.如加纳罗.阿特休勒的《艺术:让人成为人》(第7版).大卫?马丁的《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第6版)。它们都是美国比较流行的艺术理论教材.其共同特点是在人文学的视野下观照艺术.以此向学生系统阐述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我们现有的艺术理论教材是造成学生疏离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教材虽曰概论.其实都是动辄四.五十万字.醉心于建立_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理论体系.试图灌输给学生所谓对艺术的全面认识.结果却是‘看来很像一本‘教科书结果也可能使一般学生完全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也失去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借艺术来启发自我生命的可能。
究其原因是教材的编撰者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来看待.常常自说自话.并不理会接受效果。如以人文学立场来调整编撰思路.我们的教材就应当尽童深入浅出地介绍艺术相关知识.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的实例应以当下鲜活的艺术现象为主,或者赋予经典的艺术形象以新鲜活泼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想的艺术理论教材.应当充分借鉴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在《艺术:让人成为人》.《艺术与人文:艺术导论》等通行教材中.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下的艺术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讲解。在许多问题上不是首先提供标准答案.而是设置某个讨论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参与的状态.从而激发他的主体性:”幸福是否是-个纯粹主观的状态?或者.它是不是绝对的?要么我们会完全拥有.要么我们就完全得不到?“2加上教材囹文并茂.语言活泼.所列举的实又能够贴近现实生活.这样做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蒋勋所言:”一本教科书.若不沦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阅读者双方大量的介入的'3艺术理论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把他简单视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其实就是发扬人文学拥抱人之价值的基本立场。
从人文学视野来观照艺术理论教学.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看待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国外艺术理论教学中.艺术往往与其他人文学科并置在-起.比如文学、语言、哲学、宗教.历史等?这样一来.我们对艺术的考察就放到了_个广阔的空间之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才可以瘫鹨酝那种画地为牢的狭小格局.,从历史和现状来看.艺术都是在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和撞击中获得无限活力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即_切对艺术的理论探索.都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人文视野中去展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深入理解艺术的精髓,,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就不会独守一隅而偏狭自大。
综上所述.艺术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艺术理论.并从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中获得最宝贵的体验..而现在高校的艺术教学却是让学生成为娴熟拿握技巧的’机器而未能培养他们成为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这恰与人文学的宗旨背道而驰。得益于人文学的启迪.当下高校艺术理论教学可以获得某种方法论的自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艺术理论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对当下艺术现象的关注.更新艺术知识和观念.经常保持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如果能做到这些改变.高校艺术理论教学才会迎来走出困境的契机。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七
1.1大学体育课程研究现状。
1.1.2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课程模式多样化,但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伴随体育课程模式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势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大一统模式”、“二段式模式”“、俱乐部模式”和“三自主选项模式”。这些模式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均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然而它们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趋势[2-7]。
1.2.1大学体育课程的综合化。
大学体育课程应在体质健康、个性完善、社会适应、社会公德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1.2.2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在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实现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3大学体育课程的人文性。
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传承及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使命,传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还兼顾传承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的领悟。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体育的精神内涵,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1.2.4大学体育课程的过渡性。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折的衔接点,是进行终身教育的关键时期,课内获得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课外体育参与是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关键。因此,大学体育课程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还应包括课外体育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3对大学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是以传承和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为主要方式,以科学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高校体育课内课外锻炼为主要实践平台,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
2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课程是我校311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从目前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实践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落后于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2.1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学校的价值导向,忽视了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和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为教材,以技术教学为核心;教学方法以“传习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体育选修课开设以竞技项目为主,缺乏体育文化和体育健身知识类的选修课程,如:奥林匹克文化、健康促进等此类课程,很难形成对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2.2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活动是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平台。我校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和各项球类比赛,把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欢乐节,开始集中举办各项体育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外体育活动目的不明确,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脱离了育人这个核心;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较为松散,没有形成固定的结构,缺乏连贯性;课外体育竞赛项目举办时间较为集中,在同年12月,一个月内要举办十多项竞赛,而全年的其它月份没有任何大型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型和参与性不强,学生受益面很小;体育社团活动开展得比较少。
2.3体育场馆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我校每年对体育场馆设施都有较大的投入,但跟不上学校招生规模的速度,现有的场地要满足两万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有些捉肘见襟,另外在体育场馆的调配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学校一些的大型活动经常占用体育场馆,使得本来就不足场馆设施又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3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框架体系设计。
3.1三亚学院育人理念和价值导向。
(1)引导学生践行“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2)搭建和营造各种平台、机制、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3)引导学生学会上岗、上梯阶的竞争策略,培养学生受社会欢迎、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综合竞争能力。(4)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融理论、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着眼于行动力(解决问题)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以“311”的课程模式突出人才培养规格,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具有五个基本素养(工具、专业、人文、人格、行动力),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3.2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理念设计。
在突出“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核心,注重体育课程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最终实现“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使命。
3.3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基本框架设计。
在三亚学院体育课程理念指导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人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能力协调发展,这需要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熏陶和体育人文通识教育等环节来实现。
第一,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在充分调查学生项目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的运动水平层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兴趣,使学生主动认识和参与该项运动,并不断体会该项目的人文内涵,进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逐步从中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达到自觉坚持锻炼,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第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和运动队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给体育骨干和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各项目的文化内涵。以体育欢乐节赛事为核心、以传统的“中国体育节”为基础打造“月月精品赛事”,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人人爱锻炼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年年奥运、天天健身、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体育文化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主动参与锻炼的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让生命更加强大、更加活力,让生活更加多彩、更加幸福。”
第三,实施体育人文通识教育。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传承及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使命,传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竞争文化,还兼顾传承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的领悟。开发体育人文通识课程资源,实施体育人文通识教育,将健全人格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生存技能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人格品行、精神素养的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第四,促进大学体育特色教材体系的开发。在这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适合我们这次教学改革理念的教材体系目前还处于空白,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体系的初级、中级、高级教材和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教材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化水平。第五,实现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合理调配。体育俱乐部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体育欢乐节、中国体育节、课外锻炼体系、课外竞赛体系、体育社团、运动队训练等)、场馆对外开放等对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利用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实现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合理调配,它是保证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3.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特色教材建设、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合理调配。
3.5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拟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确立三亚学院体育课程观和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理念、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体系构建、三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及支撑体系、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特色教材体系设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调配。
4结语。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改革框架体系是在认识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校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导向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在理论上,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人格发展、组织协调能力及适应现代社会的应变能力等融入到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利用高校体育俱乐部课内、课外大课堂,以健康人格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人格品行、精神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实践上,以生存技能和终身锻炼技能为基础,课内俱乐部教学为龙头,课外俱乐部锻炼(课外参与、运动训练)为主要载体,体育人文通识教育选修为辅助,通过体育场馆器材的合理调配,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八
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是一项十分严肃的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开放的精神进行积极创新。
3.1必须更新理念。
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对应的只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工程建设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我国要由建筑业大国转变为建筑业强国必须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和科学技术是推进建设项目前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认识到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落后的技术,但是先进的技术不能弥补落后的管理。认识到建设项目管理可以飞跃,但不能简单跨越。中国建筑业没有经过科学管理阶段,要想发展,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
3.2必须坚持开放的思路。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开放性,都善于借鉴别的学科研究成果,都坚持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必须善于吸收别的学科先进成果,借鉴别的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拓展思路,大胆创新,才能形成具有先进性的理论体系。
3.3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
管理是科学,表现在管理有规律,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注重研究、分析,掌握建设项目的规律性,实现从定性的经验型的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有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建立模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方法和工具体系,实现管理向数据化、定量化方向发展,真正使“软”科学成为“硬,,技术。
4.结语。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也是苍白的理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规模空前的工程建设,许多重大工程建设实践迫切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同时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迫切需要上升至理论层面。发展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正逢其时。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从管理技术和方法、制度设计等方面构建先进完整的项目管理理论,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九
在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学前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安全发展现已成为重中之重了。研究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奠定我国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可以使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近些年不少地方不断改革学前教育的模式,分析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
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是一项十分严肃的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开放的精神进行积极创新。
3.1必须更新理念。
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对应的只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现代工程建设必须依靠科学管理。我国要由建筑业大国转变为建筑业强国必须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和科学技术是推进建设项目前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认识到先进的管理可以弥补落后的技术,但是先进的技术不能弥补落后的管理。认识到建设项目管理可以飞跃,但不能简单跨越。中国建筑业没有经过科学管理阶段,要想发展,必须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
3.2必须坚持开放的思路。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开放性,都善于借鉴别的学科研究成果,都坚持不断发展。建设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必须善于吸收别的学科先进成果,借鉴别的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拓展思路,大胆创新,才能形成具有先进性的理论体系。
3.3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
管理是科学,表现在管理有规律,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关键是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注重研究、分析,掌握建设项目的规律性,实现从定性的经验型的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有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建立模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方法和工具体系,实现管理向数据化、定量化方向发展,真正使“软”科学成为“硬,,技术。
4.结语。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也是苍白的理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规模空前的工程建设,许多重大工程建设实践迫切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同时实践中也产生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迫切需要上升至理论层面。发展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正逢其时。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从管理技术和方法、制度设计等方面构建先进完整的项目管理理论,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一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建设项目管理学科设置和理论框架体系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定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不清晰的问题,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提高,影响了建设项目理论的发展。当前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正处于关键时期,应以开放的思路,充分借鉴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和项目管理实践,构建完整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体系,推进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
1.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型工程建设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持久的快速发展期,中国建筑业也活跃在国际建筑领域,成为推动国际建筑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必须加快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依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支撑,引导建筑业发展和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必须从传统的、狭义的项目管理向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转变。
1.1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借鉴相关学科发展成果。
建设项目管理是技术和经济的综合。从管理技术方面来讲,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从经济分析方面来看,建设项目管理各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经济关系,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建设项目管理涉及面广,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存在必然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管理科学和新经济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运用各学科成熟的理论成果,分析研究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规律,从管理技术和制度设计等方面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1.2建设项目管理必须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
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体制自从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国际范围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特别是建筑业作为最早走向市场的行业,市场化发育较成熟。可以说支撑我国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市场的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水平。
理论,按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理论和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改造传统的建筑业,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业水平的唯一途径。按照工业化、物流管理等理论,丰富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是构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2.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内容。
2.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理论。
建设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交易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都要通过一定的交易方式形成以经济合同为纽带的经济关系。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只重视建设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很少研究作为建设活动主体经济人之间的关系及制度设计。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效率。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应充分运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新经济学的观点和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改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项目治理结构。
(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
制度是一系列运动约束和非运动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建设项目管理基础的投资体制和方式,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也带来很大影响。建设项目制度设计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原理,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制度分析和制度设计,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律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2)建设项目治理结构。
建设项目治理结构是指建设项目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规范委托一代理各方之间关系的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建设项目组织机构体制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是由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组成的复杂的经济关系。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在产权关系上存在着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建设项目管理治理结构研究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分析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的投资所有权、控制权分离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研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和防止出现“代理人”问题。
(3)建设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
建设项目的单件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在组织上普遍采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形式进行施工。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项目部实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部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特别是当前建设项目重要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已很高,项目部与集团公司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我国企业资质制度、项目建设模式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表现出不经济的特点。研究规范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对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建设项目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组成越来越高。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适应建设项目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理科学和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努力使建设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
(1)充分运用管理科学理论。
自从20世纪初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后,管理科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支撑了西方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讲,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将人们从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场革命,就不可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管理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利用管理科学理论成果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构建适应建设项目管理需要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和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充分运用工业化理论。
建设工程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坚持采用大工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是将建设工程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构建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运用工业化和现代物流等理论,丰富和发展项目管理理论,用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科学化、专业化等技术和手段代替传统的建筑工业生产方式,将其转变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轨道上来。
(3)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
现代项目管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研究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型、特大型工程项目的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取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项目管理知识模块化、项目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原理等理论流派。项目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要系统研究国际上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充分借鉴其合理成分,努力与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建设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2.3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技术科学,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优地实现组织目标,并为决策提供依据。当然建设项目决策不仅依靠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要凭借经验与艺术,但是随着项目决策难度和复杂程度加大,建设项目决策必须建立在基于科学方法的信息处理和可行性研究上。当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建设项目管理大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1)相关问题概念化。
钱学森曾经指出,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总是把与系统有关的数量关系归纳为系统机制和性能的数学方程组,即数学模型建立后在约束条件下求得这个数学方程组,找出答案。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去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关键是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正确地定义问题。建设项目由于对象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抛开具体项目对象的不同,就管理特点而言,具有同质性。相关问题概念化就是要运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将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进行相应归纳,便于运用相关管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建立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关键是对复杂的管理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并进行概念化。
(2)建立数学模型。
管理科学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各种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学科。数学模型是实现系统的一种简明映像,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定量分析不仅能够使人们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便于使用计算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管理科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进一步发展覆盖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完善网络计划、决策、规划等模型,形成能支撑建设项目管理的模型库。
(3)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项目管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信息技术除运用于相关决策分析和数学模型求解外,要广泛运用于建设项目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重点是在开发综合管理软件的同时,在统一工作分解和编码的前提下针对工序、工艺和专项管理工作开发适用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二
马文·明斯基(marvinleeminsky,1927)是“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1955),由戈夫曼(goffman,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其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戈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框架理论的来源有两方面的取向,一方面是心理学,一方面是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主要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框架,他们认为框架是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称基模,schema),“为人们据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心智代表,若经启用可影响其后续诠释或判断”(黄惠萍,20xx)。另有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认为,框架是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中安排信息,以至于一个议题的某些东西在个人的认知资源中占有更大的部分。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这一部分东西在影响个人的判断和推断上变得很重要[1]。
实际上,这两种研究中的“框架”一词的含义已经有了一些差别,前者指的是已经形成的框架(frame),后者指的框架形成的过程(framing)。虽然frame和framing两个英文单词对应的中文都是“框架”,但显然是两层意思,而这两层意思在框架理论的相关叙述中也时常交替出现。
加姆桑(gammson)在戈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3]。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gitlin,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中国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中。
国学。
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戈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来自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和微观层面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特定的诠释框架来理解日常生活[4]。通过对于社会角色、社会情境的诠释,使人们能够了解特定行动场景中自己应有的交往行为和表现,从而协调与他人的行为,使日程生活井然有序。框架就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期望。这是所谓的象征互动视角。
心理层面的研究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信息和建构信息的方法。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去体验现实,并根据这种框架采取行动,从而建构现实。这就是预期理论。
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可以说,它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新闻媒介框架是在戈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心理学层面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得来的。新闻媒介框架由瑟尔斯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介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造议题。
框架理论关注媒介生产,但并不把生产看成一个封闭孤立的过程,而是把生产及其产品(文本)置于特定语境——诸种关系之中。这诸种关系又可分为两类:一是把文本自身作为一个自足体系(刻意强调的、阐释的和呈现的符码),考察其内在的关系并由此所凸现的意义;二是文本生产和整个外在环境的关系(重要的制度化部分),捕捉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张力以及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三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
四、论文主体。
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四
20xx年10月20日,我在海口实验中学听了汤教授关于《教研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对如何写教研论文有了新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教研论文的必要性。
为了让我们明白如何撰写教研论文,汤教授一开始便采用了生动的例子讲述如何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我们的论文才有“论”下去的必要性。因此,如何发现问题是些教研论文的关键,汤教授就问题来源作了深刻的讲解。人我们从五个方面来思考:
1、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2、自己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3、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4、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5、自己说不清楚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举一些实际例子。
不论是评审职称的需要,或是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还是仅仅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以上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写论文时好好思考、借鉴。
二、教研论文的写作原则。
1、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形成文字,可参考相关文献,但不可抄袭别人的作品,这是首要原则。
2、博览深思,禁止迷信权威。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我们自己更要以身作则。正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考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只有博览群书,日积月累,撰写论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当然,书本的知识固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可或缺的养料,不过大多是理论知识,难免有过时的知识,所谓权威知识的正确性也是相对的。作为一名有志的年轻人,我们要敢于从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知识,才能产生超越前人的知识高度。因此,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三、写作要求。
听了汤教授的讲座,我对写作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其他老师做法的提炼,更多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老师的经验荟萃,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特点,选取有一定理论色彩的典型案例。其次,关于学术论文,一般都由假设开始,经过理论验证,事实论证,有一定的思辨行的研究。而教学案例可以从教学方法、教育对象、教学模式、考试分析等入手。以上写作要求,为自己今后练习写作指明了方向。
活到老学到老,做一名学习型的新时代教师是自己一直的追求。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五
要感谢对研究提供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合作单位。
要感谢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和个人。
要感谢协助诊断和提出重要建议的人。
要感谢给予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要感谢做出贡献但不能成为作者的人,如提供技术帮助和给予财力、物力支持的人,阐明其支援的性质。下图是论文致谢的范文:
注意事项。
对确实给予了帮助的单位或个人,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不能为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
不能以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文的知名专家写在志谢中。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六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争夺生存和的空间,引进了战略治理新理念。顺应于战略治理这一企业治理革命,将本钱治理导进企业战略治理并与之融合,无疑是传统本钱治理会计顺应潮流的重大突破。本文侧重探讨战略本钱治理的基本框架。
一、战略本钱治理的基本概念。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辞海》(1979年版)对战略的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治理形成了企业战略治理。战略治理(strategicmanagement)一词最初由美国学学者安索夫(ansoff)在其1976年所著《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治理》一书中提出,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近年来,战略治理通常被视为将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与调整过程中相关战略要素综合而成的一种经营治理;是在对企业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企业长期和短期目标。进而开发和实施导向目标的企业战略的全过程。典型的战略治理过程包含企业环境分析、确立目标与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等阶段。
本钱治理是企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钱治理中导进战略治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本钱治理。在战略思想指导下,战略本钱治理关注本钱治理的战略环境,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本钱治理”。本钱治理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开发的实施,实质上就是本钱治理会计信息贯串于战略治理循环,本钱分析与本钱信息置身于战略治理的广泛空间,与战略的相关要素结合在一起,通过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本钱结构和本钱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上风。战略成木治理的基本框架是关注本钱驱动因素,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明确本钱治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功能定位。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本钱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本钱治理的基本框架。
二、战略本钱治理的基本框架。
1.价值链分析。
每一种终极产品从其最初的原材料投进至到达终极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这种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竞争上的价值链(value―chain)。
行业价值链分析与企业价值链分析:由作业特性决定,价值链一般按行业构成,相关行业之间有交叉价值链。任何一个企业均位于某行业价值链中的某一段,企业内部也可分解为很多单元价值链。每个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本钱与效益。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假如企业价值链上的所有活动的累计总本钱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战略本钱上风。在战略本钱治理中,往往突破企业自身价值链,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步降低成木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本钱上风。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在行业中往往存在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者。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分析,测算出竞争对手的本钱与之进行比较,根据企业的不同战略,确定扬长避短的策略争取本钱上风。
2.本钱动因分析。
作业影响成木,动因影响作业,因此动因是引起本钱发生的根本原因。本钱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的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本钱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本钱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治理等。本钱动因分析超出了传统本钱分析的狭隘范围(企业内部、责任中心)和少量因素(产量、产品制造本钱要素),而代之以更宽广、与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本钱。战略本钱动因对本钱的影响比重比较大,可塑性也大,从战略本钱动因来考虑本钱治理,可以控制住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大量潜伏的本钱。战略本钱动因又可大体分为结构性本钱动因(structuralcostdriver)和执行性本钱动因(executioncostdriver)两大类。
结构性本钱动因:结构性本钱动因是指与组织基础结构和战略本钱整势相关的本钱驱动因素,通常包括:(1)规模:在开发、制造、营销等方面的投资规模;(2)范围:指企业价值链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前者与业务范围有关。后者与规模相关;(3)经验:即熟练程度的积累。通常与企业作业的重复次数相关;(4)技术:指企业在每一个价值链活动中所运用的技术处理方式;(5)多样性:提供给客户的产品、服务的种类。结构性本钱动因分析就是分析以上本钱驱动因素对价值链活动本钱的直接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价值链活动本钱的影响,终极可回纳为一个“选择”:企业采用何等规模和范围,如何设定目标和经验,如何选择技术和多样性等,这种选择能够决定企业的“本钱地位”。结构性本钱动因分析根据其属性无疑是企业在经济结构层面的战略选择。
执行性本钱动因分析:执行性本钱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本钱驱动因素,通常包括:(1)劳动力对企业投进的向心力;(2)全面质量治理;(3)能力利用;(4)联系。企业的.各种价值链活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执行本钱动因与结构性本钱动因有着不同的性质。在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执行性本钱动因分析。可以进步各种生产执行性因素的能动性及优化它们之间的组合,从而使价值链活动达到最优化而降低价值链总本钱。
3.战略定位分析。
(1)本钱领先战略:本钱领先战略是诸战略中最为明确的一种。在这种战略指导下,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本钱生产(服务)厂商,也就是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本钱来取得竞争上风。假如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本钱领先地位。那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产业均匀或接近均匀的水平,就能获取优于均匀水平的经营业绩。在与对手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本钱领先者的低本钱上风将转化为高收益。本钱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就是本钱领先者,而不是成为竞争这一地位的几个企业之一,所以,本钱领先是一种格外夸大先发制人策略的一种战略。本钱领先战略可通过大规模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本钱控制来实现,企业必须发现和开发所有本钱上风资源。
(2)差异领先战略:当一个企业能够为买方提供一些独特的、对买方来说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产品时,这个企业就具有了区别其他竞争对手的经营差异性。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或在本钱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以显示经营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应是买方所希看的或乐意接受的。如能获得差异领先的地位,就可以得到价格溢价的报酬,或在一定的价格下出售更多的产品,或在周期性、季节性市场萎缩期间获得诸如买方忠诚等相应的利益。差异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选择那些有利于竞争的并能使自己的经营独具特色的性质,重在创新。
固然经营差异包括了质量,但其含义要广阔得多,经营差异领先战略是通过价值链全方位为买方创造价值。
经营差异的代价一般较高,它不能直接降低本钱,但可以通过价格溢价或增加销售量相对降低总本钱。只要企业获得的总收益超过为经营差异而追加的本钱,经营差异就会使企业获得竞争上风。
(3)目标集聚战略:假如企业能同时取得本钱领先和差异领先的竞争上风,回报将是巨额的,由于收益是累加的―一差异领先会带来价格溢价,与此同时本钱领先意味着本钱的降低。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要想全面地、长期地同时取得本钱领先和差异领先的地位,是不现实的。目标集聚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种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细分市场,以取得在某个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上风。这种战略的条件是:企业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的竞争对手。目标集聚战略有两种形式,本钱领先目标集聚战略寻求在目标市场上的本钱上风,差异领先目标集聚战略则追求目标市场上的差异上风。目标集聚战略通常选择对替换品最具抵抗力或竞争对手最弱之处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同样具有取得超过产业均匀收益的能力,假如企业能够在某个目标市场上获得本钱领先或差异领先的地位,并且这一目标市场的产业结构很有吸引力,那么实施该战略的企业将会获得超过其产业均匀水平的收益。
(4)生命周期战略:产品生命周期以为,任何产品从导进市场到终极退出市场都是一个有限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可由几个明显的阶段加以区分,分别为产品的导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因而需采取不同的阶段策略。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可以很好地指导企业的战略本钱治理。在导进期和成长期,可采取战略,以进步市场份额为战略目标,加大投进,重视差异领先,甚至不惜牺牲短期收益和现金流量;在成熟期,可采取固守战略,以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和维持现有竞争地位为目标,重视和保持本钱领先,尽可能延长本期间;在衰退期,可采取收获与撤退战略,以预期收益和现金流量最大化为战略目标,甚至不惜牺牲(有时是主动退出)市场份额。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充分体现了战略本钱治理的长远性思想,不仅适用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直至产业的生命周期。
(5)整合战略:整合可以扩张企业的价值链活动。横向整合扩大企业业务规模,纵向整合则往往超越企业的业务范围,沿行业价值链方向向前或向后延伸整合。运用整合战略,调整(增加或解除)整合程度,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进步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一项价值活动的本钱常受制子规模或规模的不经济。规模经济产生于以不同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更大范围的活动能力,意味着满负荷运行的活动在较大的规模上效率更高。横向整合扩大规模。规模与经济并不是正比例直线相关,随着规模的扩大,协调的复杂性和非直接本钱的跳跃式增力。可能导致某项价值活动中规模的不经济。正确运用横向整合战略,控制规模适度,可取得本钱上风及最佳本钱效益比。
一项价值活动的纵向整合的程度也会其本钱,如有关‘自制还是购买“的战略决策就涉及到前后整合的选择。纵向整合可以避免利用市场本钱回避强有力的竞争供方或买方,也可以带来联合作业的经济性等,从多方面降低本钱。纵向整合不可避免地有本钱支出,也不问可知地有利益期看,在任何战略本钱决策中,本钱和利益都是必须同时考虑的。当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或更加有利可图、更加轻易实现时,也可采用有限整合或准整合战略。有限整合对供给商与顾客设立了严格的限制。可以避免为抵消侃价实力而进行完全整合的必要性。准整合是指在纵向相关的业务间建立一种关系(介于长期合同和完全拥有所有权之间),可以在不发生全面本钱的情况下取得纵向整合的一些或很多利益。
当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进行战略目标调整,根据企业现有内部职能,若解除(或部分解除)整合时能够降低价值链活动本钱而又很少影响企业收益时,解除(或部分解除)整合也是一种可选的方案。整合战略充分体现了战略本钱治理的全局性思想。
三、战略本钱治理的基本步骤。
1.战略环境:环境分析是战略本钱治理(初始或循环)的逻辑出发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本钱治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本钱的竞争地位――强项、弱点、机会、威胁等以决定企业是否进进、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段价值链活动。环境分析的基本是价值链分析,通过对行业价值链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对企业内部分析以了解自身的价值链;对竞争对手分析以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以确定战略本钱治理的方向。
2.战略规划。经过环境分析,确定企业是否进进、发展、固守或撤出某一行业某一段价值链活动后,下一步就是进行战略规划以确定企业如何进进、发展、固守或撤出该价值链活动。战略规划首先在明确战略本钱治理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战略本钱治理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全面的、长期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目标。各目标之间须保持一致性和层次性,组成目标。正确的目标有助于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为了实现所确定的目标,根据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及目标要求,制定相应的基本战略、策略及实施计划。
3.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按实施计划中的要求与进度进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确立预期工作成效的标准,对照标准,衡量偏差、辨析与纠正偏差,从而控制本钱动因。只有控制本钱动因,特别是主要价值链活动的本钱动因,才能真正控制本钱,保证战略成木治理目标的实现。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控制过程包含控制因子,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等。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控制。当战略目标已实现或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超过了控制能力时,则需进行战略调整,即重新开始进行战略环境、战略规划等进进新一轮循环。
4.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是战略本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计量与评价通常包括业绩指标的设置、考核、评价、控制、反馈、调整、激励等。传统的业绩指标主要是面向作业的。缺少与战略方向和目标的相关性,有些被企业鼓励的行为实在与企业战略并不具有一致性。因此,须将战略思想贯串于战略本钱治理的整个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战略业绩指标应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全面体现企业的长远利益;(2)集中反映与战略决策密切相关的内外部因素;(3)重视企业内部跨部分合作的特点;(4)综合运用不同层次的业绩指标;(5)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货币的、非货币的)业绩指标;(6)业绩的可控性;(7)将战略业绩指标的执行贯串于计划过程和评价过程。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估需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求得平衡,它既要能肯定内部业绩的改进,又借助外部标准衡量企业的竞争能力,它既要比较本钱治理战略的执行结果与最初目标,又要评价取得这一结果的业务过程。具体是比较“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条件下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而带来的相对收益或损失。总之,战略本钱治理的业绩计量与评价应围绕战略目标来进行,并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加企业的战略本钱上风。
论文的理论框架篇十七
引言: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会面临写作论文的挑战。而一个优秀的论文框架对于写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合理的论文框架对于论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个人经验,以五段式的文章框架来阐述对于论文框架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重要性和目的。
一个论文框架是一篇论文的基础结构,它是一个蓝图,指导着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关注哪些方面,起到对论文内容的组织和规划作用。一个合理的论文框架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论证流程。因此,在撰写论文之前,我发现制定一个详细的论文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明确的论文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思路,避免在写作过程中跑题或者重复论证。
第二段:框架的构成。
一个完善的论文框架应该包括引言、论述、论点和结论等几个基本部分。引言部分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研究问题,论述部分是对研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论点部分是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结论部分则是总结全文并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概括。在这些部分之间,还应有过渡段落来连接各个部分,以确保论文整体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第三段:明确的论文目标和重点。
在制定论文框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明确论文的目标和重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论证过程中避免陷入过于琐碎的细节或者迷失在论文主题之外的内容里。我们可以通过对研究问题的分析和论点的提出,来明确我们论文的目标。然后,在每一部分中,我们需要突出重点,有选择地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论文的针对性和深度。
第四段:灵活应用论文框架。
我们制定的论文框架应该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即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实际撰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观点或者证据,这时就需要对框架进行微调,以保证整个论文的一致性和条理性。此外,如果我们的论文长度有限,则需要在论文框架中做适当的删减和精简,以确保论文的紧凑性和清晰性。
结论:通过对论文框架的充分了解和灵活应用,我深刻认识到在写作过程中,一个清晰、连贯的论文框架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论文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好思路,明确论文的重点和目标,并使整篇论文更加连贯和有条理。因此,我将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论文框架的构建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论文的质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6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