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论文(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6:45:16
体育课堂论文(实用15篇)
时间:2023-11-27 06:45:16     小编:翰墨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有效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吗?这些总结范文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不同主题,相信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

体育课堂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在今天教革的新形式下,如何领会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的精神,如何通过体育课使高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受到很大的启发,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本文重点论述了本人是如何转变观念、如何安排体育教学,使体育课充满生机、深受学生喜爱的。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形式;转变;半开放式;电教手段;教学评价。

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已经好几年,为我们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依据体育教学大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我们首先对我校高职学校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经过了九年的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通过对田径、体操、球类各项目、武术等项目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身体素质,并在个别项目上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技能和浓厚的兴趣。传统的体育课,教材过于统一,上课形式过于单调,严重阻碍、限制了高职学校生能力的发展和对体育课的兴趣,不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

学生已经厌倦了从小学至中学的立正、反复练习技术动作,而且在其中也体验不出什么乐趣。我认为,到了高职学校,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球类项目上表现出来的技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再去用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的形式进行上课,将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的。所以,原有的安排统一、单调乏味的内容以及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和练习的形式,有意或者无意地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上课形式的转变——注重关注学习的全过程。

既然要摆脱传统的,就要有一套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崭新上课形式才行,我们体育科组保守一点选择了“半开放式”的上课形式。为什么只选择“半开放式”呢?因为教学大纲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学年都要通过五项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考核,所以目前我们只可以小面积地试验一下,一节体育课把学生按人数分成两组,一组由教师带领练习达标项目,一组给他们去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练习或根据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小组进行游戏性质的比赛,教师根据时间鸣哨进行两组轮换。“半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和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选择项目上体育课,我们担心可能不会被学校领导以及其他教师所接受,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认为:体育教师就应该是言传身教、全班学生排好整齐的队伍认真地听教师讲解示范、并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丝不苟认真地练习才对,让学生开怀地去玩那就是大逆不道、那就是放羊式的教学。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思想斗争,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大胆地尝试一下。

以前我们体育教师唯恐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不到东西,在体育课上拼命地向学生传授技术,自己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我认为体育课,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总是向学生传授技术为主,应该教会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并经常组织一些竞赛来检验自己的体育课好与差。学生对技术学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学生喜欢研究,学生不喜欢“你应该这样做”的体育课,让他们在游戏比赛中去体会技术不行吗?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不是去参加体育比赛,不要老是教那么深奥的技术,把体育学习的选择权交给他们。我认为老师应是导演,运动场上的发挥还得靠他们自己。平时无论是课上或课下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比赛,因为体育比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会使陷入困境的体育课焕发生机,学生为了准备比赛绝不会在体育活动中消极怠工的,而且会更细心的研究动作技术,为了比赛的需要,他们强制自己锻炼,去更多的了解体育,在比赛成功中他们真正体验到体育的愉悦感,不成功他们也会在老师的鼓励、指导下继续坚持锻炼下去,争取以后的胜利,而且通过比赛也检验了学生的实力,充实了他们的体育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经过一年的“半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意想的不到的良好效果,但是存在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可回避。

第一,这种形式的上课对体育器材和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学年整个一年下来我们在体育器材方面的花费超过前三年所用体育器材费用的总和,如果有三个班同时上课,运动场地严重不足。

第二,开放时间内学生进行篮球或足球比赛时,教师不在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差一点的同学受伤的情况明显增多。

第三,个别自觉性差一点、对各个体育项目都不感兴趣的同学,特别是女生,在开放时间内游手浩闲、无所事事、东奔西走,影响不好。以上这三点不足,我们要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逐步去解决。

二、课堂形式的转变——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利用每学期的第一节诱导课和下雨天体育课,在教室内利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课的教学。我校在电教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20xx年我校的所有课室都安装了电教平台和先进的投影仪,并且为每位教师还配备了手提电脑,大大方便了我们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一年当中本人先后利用电脑上了二十节理论课,经过本人的精心制作和选材,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体育保健知识、体育比赛精彩集锦、世界杯简介、学打乒乓球、学打羽毛球、学打篮球、全国运动会简介,声情并貌的理论课,大大提高了学生上理论课的兴趣,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会了科学健身的方法,同时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机会,原本对体育一窍不通的同学也逐渐喜爱上体育课了。

经过一年来的“半开放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平均在40%以上。无论男女生一听说上体育课,也无论是在室外或室内,都高兴的不得了,同时我们这种上课形式也得到学校及教师们的肯定,如果有一天国家体育锻炼标真的取消了,我们还会去大胆地尝试“完全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但是上面提到的“半开放式”体育教学所暴露出来的比较明显的三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如何合理地使用和保管好体育器材、减少损坏和丢失?如何去解决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何能减少开放时间内学生伤害事故的出现?如何来管理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我们要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半开放式”教学形式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才会更健全。可以说在新形势下,对我们体育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也将会勇敢地面对挑战,让这种形式的教学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三、评价形式的转变——重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学生自评——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运动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发展情况,结合平时体育课上的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等表现,以及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情况,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第确定自己的等级。

2、小组互评——由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依据每个成员的体能及运动技能的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结合平时课上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个互评,最后确定等级。

3、教师评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情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结合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情况,最后确定学生体育成绩的等级。

评价形式的转变,促使学生注重每节课的表现,既要积极投入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又要协调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改变独生子女的傲慢态度,为适应社会环境或者说为今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们发现,运用新的评价机制后,学生的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加,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特别在耐力素质上表现尤为突出。譬如,20xx级六班共有46位女生,高二测得的800米成绩与高一800米成绩比较,有41位学生不同程度进步了,3位同学维持在同一水平,2位稍有退步。而在以往,高中女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是一年不如一年,越大越懒,越跑越慢,这种现象是体育教师有目共睹的。

鉴于以上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觉得在制订体育教学评价标准时,必须突出其导向功能,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价值上下功夫,必须讲究科学性,而不能以体育教师的主观意志来代替评价标准,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发展规律。只有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他们现阶段的学习发展过程,才是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我们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2]评价改革及其反思教育科学研究、10。

[3]评价方式的转变——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福建教育、10。

体育课堂论文篇二

前言:继今年初,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在北京隆重开幕之后,我市也在5月23日盛大启动,全市掀起轰轰烈烈的锻炼身体的热潮。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旨在欢快氛围下锻炼身体,其注重的是活跃气氛,培养兴趣,愉悦身心,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在最新的调查研究中,全国在校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下滑最厉害的是我们广东学生,造成此况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体育课堂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究其因是课堂气氛死板,培养不起学生运动的兴趣。从而造成学生课余没运动的习惯,体质就每况愈下。

我们课改的浪潮也流淌了好几年,然而,大体也是练身不悦心――教学模式呈僵硬壮像部队军训;悦心而不练身――教学模式呈放羊状像一盆散沙;不见进步,而且一步步的走回旧路――填鸭式教学。要改善这一颓势,必须借助阳光运动的“阳光”,体育锻炼是可以轻松活泼地进行的。回归学生真心喜欢的体育课,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运动习惯。只有这样,学生体质才能提高。该如何做,下面本人浅析见解。

一、设置良好融洽的教学环境。良好融洽的教学环境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和谐氛围,它是影响师生心理互动的重要的外部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互相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为师生的良性互动奠定基础。良好融洽的教学环境既是师生互动的手段,又是师生互动的目的。目前,当务之急是教师放下架子,别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父威可畏的旧思想了。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建议,还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甚至对教师的观点进行挑战。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评价,而是要常常报以“阳光式”的赞赏!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师生之间民主协商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要新鲜。小学的学生好玩、好动、好新奇,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根据儿童上述心理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上都要有“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体验“新、奇、活”的原则,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了运动乐趣,这样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反之单调、呆板、死搬教条的教学会扼杀学生活动的动机,最终会失去我们的学生。从而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的兴趣,体质自然的下降。现在,需要我们切实的紧跟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为我们“保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饿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的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花朵的成长需要阳光的普照。体育教师便是花朵所需的阳光所在。要增强学生的体质,需要我们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发出阳光,照耀他们。

参考文献:

陈涛《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心理互动》。

佚名《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

佚名《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儿童少年的特点进行教学》。

体育课堂论文篇三

教师即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观念如果不能改变,改善教学质量也只是空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给学生做好榜样,工作不仅要认真负责更要对学生宽容和充分的了解,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给予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要随着改变,教学备课等相关准备工作也要随之发展完善,要将教学内容与对学生认识相结合,采取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可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只做课堂的旁观者,老师要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及时解决问题与矛盾。

1.2教学课程优化设置。

教学的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对教学成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学的课堂设置不能只利于期末成绩的考核,更多的是要适合学生自身的身心教育和未来发展,普通学校是培养综合性人才,高职体育院校是培养专一性人才,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合适,学校要安排学生学习时尽量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而不是强制性安排,要给予自由选择的空间,否则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只会对课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课堂设置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1.3注重教学方式。

1.3.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学院不仅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短期内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学生未来的长期打算,因而要以此为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除了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技能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和与体育相关知识的传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脱离实践则一切都是虚设,而实践脱离理论则容易在实践中防错受伤。

1.3.2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老师的教学方式和产生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古板粗糙乱糟糟的教学氛围只能产生负面效果。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老师知识起到引导作用,在传授知识时除了解释清楚相关知识要点时,还要通过实践用以演示,并让学生也实践学习,对知识印象加深牢固。在实践联系时可以让学生互助来练习,相互指出正确不正确的地方,通过他人的练习了解到资金的错误。教师亦可以通过游戏或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小团队,每次自己上台讲解知识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课堂中来,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1.3.3合理的教育评估。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但现在的教学目的慢慢偏离了轨道,因为考试在中国的教育中地位是最高的,越来越多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考核取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教育的评估应该建立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方面的发展基础上来制定评价标准。要采取综合的评估方法,不可只注重最后的期末成绩,要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期末一次的考核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个学期学习的成果,只重视期末成绩只会以偏概全;要综合自身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学校不能仅考虑老师给出的片面评价,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评价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成绩不突出但是平日积极主动,乐于助人,有组织能力号召力等也是值得鼓励的;定量与定价评估相结合,这样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语。

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如火朝天的进行中,但切记不要雷声大雨点小,要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学校要努力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要优化学习课程让学生更利于自身的发展。教师要自身发展的同时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更利于教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高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通过经验结语实践再结语再实践慢慢改变来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体育课堂论文篇四

摘要:教育始终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是最有效率的教育。体育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将从体育运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体育课堂融入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体育课堂融入现实生活的途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课堂现实生活关系实际意义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受“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局限于校园内,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教学方法局限于传授,教学目标局限于“合格标准”。都忽略了体育教学应该服务于现实生活。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体育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实现五个“领域目标”,能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把体育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值得我们注意探讨的问题。

1.体育运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人们已经开始把问候语言由“你吃了吗”换为“你运动了吗”,人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运动时尚”的观念,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体育运动已经不再只是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了,它已经体现出了娱乐、交际、缓解生活压力、调节情绪等作用。同时,体育运动也给人们带来了人生最大的财富——健康,给人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快乐。

可见,体育运动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实生活离不开体育运。

体育课堂论文篇五

对于初中阶段体育学科教育教学来讲,德育教育同为重要。体育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健康观念,使学生通过日常的体育训练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还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砺练坚强的意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目前,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依据,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合适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还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通过努力,找到初中体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促使课堂流光溢彩。

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和理解德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推动德育工作发展的前提。德育教学重在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影响和教育,体育教学则更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观念的培养。德育是学生做事做人的内在影响因素,也是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工作是外力,是学生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够对学生的主观认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能够促使学生转变生活和学习态度。初中体育能够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发挥动态教育优势,以运动作为核心,以体育练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发挥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心理的作用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又能够进行脑力思维,充分融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作用,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行为培植思维,以思维引导行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发挥体育活动的实践功能,并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道德培养、人格塑造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的合作互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团队合作和成员失误,让学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学会如何正确对待错判和漏判等。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喊喊口号,也不能只是做做书面上的文章,而是需要以体育实践推动德育工作开展,以德育工作促进体育工作的进步。

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是初中时期教育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目的和意义做出简明扼要的阐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在思想上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顺利实施教学做好铺垫。这种方法需要教师用坚定、充满期望和热情的话语进行表达。以使学生备受感染。

效果奖励法。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好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他们所喜爱的球类项目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锻炼。在达到增加练习的同时,教师能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让更多的学生迈人到合格的行列中。

感染熏陶法。德育教育中感染熏陶的艺术能使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教育,要充分发挥此法在思品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从点滴人手,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中应充分利用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教师所展示出的良好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优良的品质好行为习惯,使之更好完成体育的学习。当然,良好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发挥优势,注重方法的指导,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法进行锻炼,可以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到其他同学,只有与其他同学团结合作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比如,在800米的长跑训练中,学生都害怕累,不想继续坚持。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跑了下来,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跑步的兴趣。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以八个人为一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且还要让他们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当取完名字之后,教师要讲解关于此次跑步的要求,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调动学生练习跑步的积极性。在小组跑步过程中,体力好的学生要帮助体力差的学生,并且要鼓励他们,在此过程中就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主义观念。这种教学理念中也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真正懂得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同窗之情。

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知识贫乏谈不上教书,更谈不上什么育人。体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体育学科的系统知识,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思想往往贯穿于学科的体系中,体现在知识结构的联系之中。新课标体育教材是根据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学校体育的功能、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情确定的,编教材时把各种有益的思想渗透在教材之中,只有系统的掌握才能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辩证唯物论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而教师自身也要有良好师德和健康的意识,时时处处用向上的情绪,谈吐文雅,严予律己的行为,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高尚的文明言行,优良的品质,以身作则的形象,健康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终身难忘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德育的效果也将会大大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应用有效措施,开展小组合作,满足德育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促进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开展。

体育课堂论文篇六

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游戏既可以使学生感到快乐,又可以帮助教师教授体育技能知识,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体育游戏的外在形式,而没有合理地利用游戏帮助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作者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便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许多教师上课时喜欢运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滥用游戏的现象,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定,因此如何巧用合理恰当的体育游戏,辅助课堂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1研究对象:体育教师对游戏在体育课中的教学运用。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查阅收集近年来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教案、体育视频课,观看近几年省、市、区、校教师的公开课,常态课,对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

目前初中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心理特征,以下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法出现的较常见的问题。

3.1游戏缺乏针对性,目的性不明,为了游戏而游戏。部分教师为达到“快乐课堂”的目的,忽视课堂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中选择游戏纯粹为了愉悦学生,学生虽然在课堂中体验了乐趣,但没有达到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导致游戏仅仅成为课堂的调节剂,而不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

3.2游戏的目的任务缺乏明确性。有些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过于考虑游戏本身,缺乏对体育教学规律及学生实际的思考,导致游戏与体育教学两张皮,使得游戏偏离为体育教学服务的主题。

3.3游戏缺乏适宜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师根据体育课的内容、实际情况、学生情况、游戏的特点,选择和设计游戏的时间,负荷越大、学生参与度越高的观点有待改变。

3.4游戏过程中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游戏缺乏安全教育。初中生好表现,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难新颖而脱离学生实际的游戏,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如分组后,学生都要遵守的方法和规则,特别是投掷项目、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球类游戏等,更要注意有组织、有纪律、有次序、有步骤,否则很容易出现混乱,影响教学的开展。

3.5游戏总结评价不够及时、全面。在总结中,评定要公平合理,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

4.1明确体育游戏的对象。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具有个性,游戏太简单,他们会觉得幼稚;太难,又挫伤其积极性,因此要明确对象,选择适合的游戏。并结合音乐伴奏,使游戏的内容体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演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2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因此,体育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来编排与选择体育游戏。体育游戏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量小到量大、由简到繁的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顺序,符合做热身准备活动、专项活动、放松的游戏规律,并精心安排游戏合理地穿插到课程体系结构中。例如游戏准备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达到让学生身体发热,兴奋性提高,为基本部分做好各方面准备,因此,准备部分应采用运动量适中,兴奋性恰当,时间又不会太长的游戏。而对于基本部分中的体育游戏所要达到的要求,应尽量与教材内容所要求的技术相一致,从而使学生生理、心理全面和谐地发展。对于那些难度较高的技术、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过早采用游戏,否则会让学生形成不正确的技术,它只有在学生的技术技能基本定型后,游戏才会达到强化技术的极好目的。同时对那些精神高度集中或过程较复杂的游戏,不安排在那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学习部分,避免相互干扰,产生负迁移。

4.3采用简单易行、趣味性、针对性的游戏,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组织进行体育游戏时,注意掌控游戏的时间与次数,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分组时,应考虑学生的水平,要区别对待,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4.4注意游戏结束时机,教师应及时点评及鼓励,评价时注意评价的艺术。当游戏已达到预期效果,或学生体力下降,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立即结束游戏。并公正地评定结果,指出各组在发挥集体智慧、遵守纪律、执行规则、技战术运用等方面的优缺点,对优胜者提出表扬和指出不足。此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

4.5团结合作,积极探究。分析不同技战术,发挥积极探究作用,把智力与体力有机地结合,拓展游戏的外延,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游戏变得有趣。

4.6考虑学生在游戏中的安全因素,加强管理,有组织有纪律,以便游戏顺利进行。在游戏中教师要随时强调安全教育,关注学生的游戏安全,一般采用教学分组、由组长带头层层管理的措施。

合理恰当地运用好体育游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入研究,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健康成长。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徐燕华.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07,(02).

[4]曲扬,栗岩.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大众科技,2009,(02).

体育课堂论文篇七

新课程已经在我校开展到了第六个年头,也是小学阶段一个轮回的最后一年。小学体育新课程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呼唤充满活力的体育新课堂。而教师的评价语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合适的课堂评价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体育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语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现今的体育课堂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评价语,这样的评价语,不仅仅难以激起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会让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形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将失去!这样的体育课堂有什么活力可言!

因此,结合平时的听课、学习和本人的一些课堂实践,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我认为教师的评价语,不应该太繁、太杂。对于体育教师的评价语来说,更应该言简意赅。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并能以自己的行动回报你的评价;对学生的赞扬一定是真心的,如当一个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可以走上前,握住他的手,赞扬道:“你真细心啊,能发现别人没注意的问题,真了不起啊!”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非常高兴。平时我们在课堂评价中,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给予适当、精练的评价,让评价语如同美妙的歌声,给整个课堂一种引导、调节的作用。

如在教学《前滚翻》时,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有学生提出:“有同学带着眼镜翻不安全。”有这么细心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由衷的高兴与感谢,:“你真是太细心了,老师也要向你学习。”而当有的学生做了错误的动作,身体不够跟进时,我们可以说:“不错,不过下巴再靠近点膝盖,你的动作会更加漂亮!”通过练习,每个人的动作都做的越来越标准了。

二、表扬先进,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总是给学生们讲一些体育名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以及自主的观看一些体育赛事,认识了比如姚明、刘翔等体育名人的刻苦训练,以及成材的故事。

奥运会后,我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奥运明星,然后以奥运明星的名字来冠名各个小队。同时,我还将奥林匹克的真谛“重在参与”讲给学生听,并且通过奥林匹克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同时,我结合平时的教学,每周进行评比,设立“运动之星”、“体育明星”、“奖杯”等多种不同的奖项,“运动之星”指那些专项成绩突出的学生;“体育明星”是指那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奖杯”是发给那些体育课上表现好,练习积极努力的学生,也可以重点照顾那些体育后进生。评比方式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每周评出的人物就是我们学生身边的榜样,作为榜样的同学也将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在具体的技能教学中,比如小飞同学的动作特别突出,这时我总是让学生停止练习,并对全体同学说:“请小飞同学把他的精彩动作再回放一遍”。这种被我称之为“精彩回放”的即时评价,使表演的学生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为其他的同学树立了榜样。

三、机智巧妙,准确评价。

教师课堂评价语忌单一老套,左一个“很好”,右一个“很好”,久而久之,学生定会感到厌烦,可能学生对你的课堂评价也将麻木。反之,评价语言灵活多样,学生就爱听、听其不厌。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下一个。”“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

比如在教学篮球投篮内容时,有学生在用双手抬着球抛投,我看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动作在我们常规的学习中是知识性错误,必须要纠正,不然学生养成习惯后对以后的学习不利。于是我走过去,并且让其他的学生一起围过来,对他们说到:“这样投篮不好,因为这样出手点太低了,很容易被对方防守住,我们要这样双手上举,这样投篮,对方就不太好防守了。”于是大家又开始练习了。

同时教师的评价要求准确,也就是说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因此准确评价是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一“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在此基础上,用词再考究、语句再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应当有分寸感,评价语应当恰如其分、婉转。准确而又得体的评价语,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方法。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因此我想,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正好是这样一种能帮助我们尽量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方法,也是非常有效、以及简洁的.一种方法。

四、幽默风趣,充满情趣。

幽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

因此幽默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气腾腾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美好境界。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欢迎、喜爱。课堂上,教师的幽默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课堂中的幽默能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课堂中师生能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师大都是一副冰冷的表情,硬声声的评价语,这样根本难以在学生的心里激起浪花。

比如,在教学武术操时,有些学生的动作是软绵绵的,我就幽默的说:“我们现在是在练习武术,可不是在跳舞哦!”于是学生们开心一笑,精神为之一振,我们练习武术操的效果就来了。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合作者的体育教师,我们还需要不断修炼我们的评价语言,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在师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身处于天高云淡的操场,又有如此精彩评价语的体育课堂,学生怎么能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在教师这样的评价语的熏染下,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应运而生。可以说,精当的评价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符合《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2.韦志成《教学语言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

3.杨海燕《课堂教学情景中的教师言语评价行为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

年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获得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体育课堂论文篇八

教师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手段。教师语言艺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技能技巧。对教师语言艺术的特殊要求及其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是出教师要“培养一代新人”这一特殊任务所决定的。教师语言具有融合课堂调控、提高课堂有效性、进行教学评价等多种功能。

一、教师语言艺术的作用。

教师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技巧。教师语言艺术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生的思想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来完成的。教师对语言艺术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运用得好,质量就高;运用得不好,质量就差。教师语言艺术反映着教师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外界事物多、复杂,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教师要用语言启发,满足学生对体育科学的求知欲望,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加强理论知识、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使他们在体力和心理上通过连续不断的身体运动,创造一种积极主动学习或练习的特定环境,通过提问等语言设计,启发积极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调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教师语言艺术不但把思想和知识传授绘了学生,同时把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把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也教给了学生。所以不能把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视为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从实际意义上来看,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科学方法,提高教师认识问题、分板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这种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体育教师的角色语言要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应注意语言的形象化、节奏感、含蓄性、幽默感等。教学语言必须使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即普通话,这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

1.科学性科学性的语言要求教学语言言简意赅,确切表达教学内容,做到有层次和条理化,教学语言应讲究艺术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形象化的语言可使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习不带强制性和突发性,而是具有自觉性、愉悦性和渐进性,通过具体生动的美好形象去吸引、感染、诱导学生,使人自觉自愿、心情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象和创造的材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和知识教育。如教排球跳起空中扣球时,运用“肘在耳边臂放松.挺胸展腹反弓形,击球腰腹先用力,提肩挥臂甩如鞭”生动形象化的教学程序语言。教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伸手迎球,伸臂抖腕、拨指”。纠正推铅球最后用力后蹬不足错误动作时,把蹬地腿的动作幽默比喻为“把地球蹬反”等,通过体育教师的角色语言.简洁含蓄有韵味,令学生反复思索,回味无穷,思而有得,从中领略到体育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幽默化风趣形象化的语言可化“死水”为“活水”,变“隔膜”为“相融”,有利于体育教学中和谐状态的形成,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效果。

2.激励性体育教学中,如何采用语言的激励艺术,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身心潜力,通过激励手段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起因于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的需要,而需要又引发积极情感和行为的心理诱因。可见,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内在的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现代行为科学指出:激励原则包括需要论、期望论和强化论三个方面。这里的期望值是指他本人对于自己行为效果的概率估计,效价是指行为结果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或意义的大小。强化论是指在一种行为后面跟着强化时,加强这种行为,表扬、奖励、提升等属于正强化,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属于负强化。正负强化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使人的行为获得定向的控制,最终引导到预期的最佳激励状态。

体育教学中通常属于肯定、表扬、奖励等正强化的激励形式,学生都喜欢。对于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向勇敢顽强加强作风培养方面发展,严格组织纪律性,严格要求,多在安静条件下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注意激励手段的艺术性。对于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他们内心体验深刻、丰富,兴奋慢,行动迟缓,情绪不易外露,做难度较大练习时,往往有畏难情绪,自信心不足。对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可布置持久而较多的练习任务,发扬细心谨慎、体验深刻的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加强保护和帮助,简化动作难度,如降低栏架、跳高的高度等,让一些素质、技术不如自己但能完成动作的学生示范、帮助,激励完成动作,产生满意感,分享完成动作后的胜利喜悦和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喜悦心情。

体育课堂论文篇九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文章从改变传统评价模式,促进评价内容多元化;因材施“评”;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增强对自身的认知程三个方面度手探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课堂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模式满足当前教育的实际需求。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模式,体育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将热情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好玩好动是天性,但是艰苦的体育训练,使学生无法坚持下去,通过多样化的体育课堂评价方式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1]。

一、促进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普遍存在只重视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学生自身身体条件的差异,以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的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来说是不够全面的,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评价。因此,为了保证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保证从体育学习训练的各个角度综合评价,增加评价内容,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为了确保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时除了基本的体育技能结果考核以外,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个人身体素质都应该列入评价考核的范畴。同时,对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人员自身也应该作为评价考核的内容,体育教学目标可以作为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而教学评价人员容易受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综合能力水平的差异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此,都必须列入评价内容的范围,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因材施“评”

通过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生表现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价。对于那些在体育课堂活动中表现活跃,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以此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这种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对于课堂活动中表现一般或者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分析,是由于性格内向因素造成的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现,还是根本上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解决。另外,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也应该“区别对待”,进行差异化评价。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脑力发育以及身体技能发育方面条件不同,若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则容易出现影响低年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准备不同的差异化评价方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选择。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考核评价应该从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开始,适当地降低活动难度,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高年级学生适当的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反应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体育项目,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增加项目难度。例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三、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增强对自身的认知程度。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是体育课堂多元化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自我反省和相互学习的主要途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正确认识自己。在开学初期,教师可以将体育学习互评的内容与方法在课堂上宣布,为后期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做好基础,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内容可以从日常参加体育训练的态度、积极性以及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等多方面评价,对于体育技能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情况为参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其他同学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相比教师角度的评价结果,这样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评价其他同学的同时又可以起到反省自己学习锻炼的目的[2]。学生自我反省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在体育项目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带动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训练中,更好地完善自己,达到体育训练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传统单一式的教学评价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加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成绩考核,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与引导,树立其自信心,真正增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爆发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要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考核方法,采用因材施“评”的模式进行差异化评价,适当采用学生间互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伟军.多元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3):212.

[2]胡亚萍.多元评价体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和运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3):175.

体育课堂论文篇十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设计特色以及如何达成目标等。

1、分析《课程标准》等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2、分析本课内容的功能价值、结构和在同一内容不同水平、课次学习中的地位、作用和联系,为确定教学重难点提供依据。

3、分析本课主辅教材的关系。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基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同类项目的技能水平等。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1、期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的知识。

2、技术学习和体能发展两方面。

3、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培养等情感态度方面。

尽量采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来描述,技能目标应包含内容、条件、标准三要素。

明确本课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等是哪些,为什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单位


学生人数


授课时间


课次


教学内容

主教材

辅教材

课的结构

教学与练习内容

练习

目的要求

与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场地器材


练习密

度预计


课后反思


体育课堂论文篇十一

初一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如何上好小学生的体育课呢?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发挥初中生喜欢玩的特点,通过游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下面就对胡老师的这节初一年级体育课做一点评:。

第一:我们从教案的设计和内容上看,可以知道胡老师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教案的流程清晰明了。内容丰富详实。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教态和蔼可亲,师生交流恰到好处。在一节课中老师始终面带微笑,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里掌握了运动技能,体会了锻炼身体的乐趣。

第三:学生队伍调动与上课纪律较好。而且胡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例如在接力跑开始之前,胡老师让学生先认真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鞋带,一面跑动的时候被绊倒,足以体现出老师在平时上课的规范性与较为扎实在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节课总有不足存在是正常的。但我们要总结好,反思好尽量让同样的错误不要出现。下面我把我认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各位老师探讨一下。

第一: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主体性不够突出,时间分配还要重新划分下,把主教材的地位提高,同时内容搭配欠考虑,放松部分的内容是否合适还有待探讨。

第二:在课活动密度和活动强度上还需加强。对于一节跑步类的课时内容好象底了点。这可能与场地、器材等有关,但不管怎样,说明老师在课时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安排上有些问题,还需要再反思下。第三.示范时间的把握胡老师做的比较晚一直到10几分钟了才做示范,而且延续的时间过长。老师应该要把自己的强项早点亮出来,这样就可以早点把学生积极性提高起来。

体育课堂论文篇十二

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自己的经验和现成教案,甚至有部分教师的教案与实际教学不相符,所谓“教案归教案,教学归教学”,其随意性之大得惊人,这种现象在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中居多,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关注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了万事万物的不断变化(微观上),我们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凭经验往往会忽视我们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正如教育学家罗杰斯说的,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较大的白鼠”(行为主义观点)与“较慢的计算机”(认知心理学观点)。经验诚可贵,而反思价更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关注“主体”的发展变化,过去有句行话叫做“备课要备学生”,这句话既是经验的总结,也说明了课前反思的一个道理。

课前反思包括我们在课前围绕教学工作的一系列行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教学环境因素、教学对象等等。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教学经验往往被看成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不否认,教学经验很重要,是一个好的教师必备的条件。但经验对人又有很大的束缚作用,它让我们只看到过去,对未来缺乏展望,我们不但要借助于经验,还应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未来的课堂上。

四是教学主体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这是我们反思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立足于在经验、教训和教学理念、策略、条件,以及学生、班级的基础之上反思。设计教学方案时,还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本课与上次课的联系多大?”“是否与学生的兴趣与运动技能相适应”,“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得到健康地发展”,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伤害事故及应急处理,对不同班的针对性、适用性如何等等,也有一种“应急预案”的性质,总之在课前进行全面审视与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案才能科学周密地实施。

体育课堂论文篇十三

这学期刚开学的一段时间,每个班的体育课常规都很好,我只要站到前面,总能看见一群站得端端正正的孩子,那时我的心情特别的高兴,觉得孩子们大了一岁真不一样,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原型暴露了,特别有一个班,不管是体育委员在前面,还是老师在前面,始终都是唧唧咋咋,好心情一下就没有了,气得我是不得不发火,顿时我的脸色也变了,声音也变了,但孩子们还是变乖了,但课堂又感觉少了一点活跃的气氛,但我又不敢让他们活跃,所以只好一直都板着脸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站的端端正正的,这样,我的心情也稍微变得好起来。这样的课堂在那个班一直延续到了期末。

但那天的一节课:在完成准备活动后我将孩子们带到折返跑的练习场地,但正要走的时候,队伍中传来了低低的笑声,紧接着便是哈哈大笑,我顺眼望去,原来是其他班上的学生在做游戏,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动作特别滑稽,惹的这边的同学笑了,还有几个调皮的,忍不住模仿起来。看到可爱的孩子们我也忍不住笑了。

“陈老师笑啦!”不知是那位学生喊了起来。

有了刚才的笑声,学生们的脸上也荡漾着笑容,又有一个学生小声的说:“好久没见陈老师笑了,陈老师笑起来比板着脸好看多了。”听到这里,不知不觉中,笑容在我的脸上荡漾开来。学生看到后,都欣喜地说:“老师笑啦!”

由于前面的轻松,继续上课时我没有立即将笑脸收回,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张微笑的脸。环顾四周,我发现学生的脸上出现了异样的表情,眼中充满了猜疑,不一会就在我的感染下露出灿烂的微笑。在接下来的课中,大家敢说,敢笑,敢练,也敢问了,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扫刚开课时的沉寂。同学们的掌声与加油助威声响成一片,连平时上课特别爱“捣乱”的几个同学也特别“安静”。整堂课没有了过去的担心,教学中我找到了轻松和愉快。

回想以前课堂上的沉寂,以及每个学生望我时畏缩的目光,我和学生的距离拉得实在太大了。在下课前小结时我说道:“以后我会在你们面前展示真实的自我,再也不会板着脸了,但是你们可要遵守课堂纪律啊!我们约定好吗。”学生痛快地答应了。

体育课堂论文篇十四

李老师执教的这节体育课创设了“绳彩飞扬”的主题情境,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利用自主创编了多种游戏,通过让学生自主创新等游戏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本课集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富有创意地“玩”的过程中,体验到体育课学习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本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本课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的短绳,让学生在自由组成的小组内创编游戏,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教师把课堂中大量的时间放在让学生自编游戏,自己利用学具自己玩,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自主设计游戏,设计玩法,实现自主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去挖掘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2、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本课,老师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让他们和自己喜欢的学生组成一队,根据所提供的短绳在小组内设计游戏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创意发展的空间。学生小组为完成共同任务而承担个人责任,通过互相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有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创编了玩摇篮、跳绳、拖人运送法、捆腿后行进等多种玩法。在合作的氛围中,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无论学生创编游戏,还是之后的展示,及拉大网游戏,教师都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和学生一起玩。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贴近。当学生出现偏差的时候进行引导,但并不局限学生的创编思路,给学生广阔的创意空间。

4、较好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本课使用的器材很少,只有若干短绳,但这课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巧用,不仅让学生利用它来创编多种游戏,还利用它来作为道具进行跳舞,进行放松练习。教师通过引导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开发出日常生活中的并非体育器材的短绳的许多新功能。发挥场地和器材的最大效益。

5、课的结束部分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的收获,引学生怎样利用有限的用具自已创编有趣的游戏,这里把本课内容引到课外,是值得学习的。

体育课堂论文篇十五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密切协作的活动。初中体育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又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有不同之处,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研究体育教学活动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内涵。体育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在反复磨练中积累教学经验,在执着追求中提升教学能力,在思维碰撞中追求教学质效。

一、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有形。

体育课堂结构并无固定形式。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几年一线体育教师教学的经历,使我体会到: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若要顺利完成教学,一定要构建优质的课堂结构。首先要领会并有效处理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其次要科学合理地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第三要恰当使用教学方法。只要从以上几点入手,细心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就使课堂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从而激活教材,生动课堂。

1、思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除了体现本质特征的身体发展和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把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目标有机融入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目标更符合新课程所追求的对学生的完整教育,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益。

2、思考教学内容。

如何科学合理地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练方法,如何把理念变为实际,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体育教材内容横向组织的研究,从动作结构及其技术特征出发,把握教材内涵,理清教材脉络,善于分析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本质差别,正确处理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教材衔接和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

3、思考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是优化课堂的必要措施。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案例】。

横箱分腿腾越作为支跳类项目之一,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安全要求较高。它由快速助跑、用力踏跳、支撑提臀、快速推手、分腿过箱、挺身及时、平稳落地动作构成。动作结构与山羊分腿腾越相似,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提臀充分、分腿大、推手必须更快更有力。学生在学习横箱分腿腾越过程中产生恐惧、紧张心理现象也是支跳教学的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架构课堂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达到预设目标?这就需要体育老师根据教学重难点,把动作结构中有互补性的、可替代性的项目组织在一起。于是,我安排了山羊分腿腾越――大山羊――横箱上提高支撑点的塑料垫――横箱分腿腾越的逐步过渡。从诱导性练习到分层学练,注重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倡导“分层学练、相互激励”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提臀分腿和快速推手的技术要领,及时抓住学生跳箱时出现的恐惧感和敢于挑战自我的不同心理,不断激励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和加油,相互保护与帮助,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作为一线体育老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还要研究学情学法;不仅要研究场地器材,还要善于把教学实践与实际生活相整合以此完善优化课堂结构,在精益求精中打造有效课堂,还体育课堂原来的本质。

二、立足课堂实践,使课堂有神。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直面问题,拓展思路,创新教法,听取合理建议,完善教学,才能有效地控制课堂,使课堂有“神”,提高教学的质效。

【案例】。

这是一节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教学课。教学设计主线是: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练习――分析、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提高练习。可是第一个班的课结束后,我感觉教学收效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认为运球动作简单,大家多少都会一些,老师教的动作技术性强,比较单调,所以听得不带劲儿,练得不投入。接下来第二个班的课,我作了如下的调整:示范行进间运球中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动作――学生尝试练习――边讲解边示范正确动作――学生改进练习。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学生们首先被夸张的错误动作所吸引,练习中为了避免犯类似错误,练得非常用心,对正确技术的理解也逐步加深。正当我准备用这样的程序进行第三个班的教学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这是下午的第一节课,骄阳似火。学生们集合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还处在午休后的懵懂状态,两眼无神,精神不振。见此情形,我想先得给学生们一个调整状态的过程。于是我选择首先让学生自由运球投篮三分钟。三分钟过后,我发现学生们眼睛也亮了,声音也响了,精神状态明显提高。此时,我开始了原来准备的教学计划,想不到的是虽然多花了三分钟的计划外时间,但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练习非常投入,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馈并灵活改变,创设最佳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且锻炼了教师组织教学、把握课堂的能力。课堂有神,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摸清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特征与变化规律后,可以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提高我们体育老师教学能力,增添体育课堂魅力的重要途径。

三、聚焦课堂反思,使课堂有根。

课堂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习惯做法。教师通过反思来分析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总结和简要评述。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反思内容可长可短,主要将这节课的感受、问题、经验等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种扎根于课堂,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案例】。

这是下午的第一节体育课,按学期教学进度安排,七年级二班应该开始“跨越式跳高单元”第一课时的学习。依照单元计划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条:粗略掌握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主动观察和评价别人的动作技术,表现出积极参与练习的.行为。

课上,我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按照由分解到完整的递进学习顺序学生自主练习,并且在练习前引导学生:只要认真练好基本技术才能跳过跟高的高度。课中,按照学习技术动作的常规要求,4个小组的横杆均设定在较低的高度,没有做升降杆的要求,以防止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挑战高度而淡忘技术学习的效果。然而,学生的学习情况却很难令人满意,学生练习2-3次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队伍开始混乱、有说有笑,有一些同学干脆停止了练习,教学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遗憾,把这节课的感受写到了教学后记中:课前设定的两天主要学习目标均未达成,原因是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技术动作掌握得不好,评价行为发生率很低,是一节失败的体育课。

通过与同事的共同探讨,我又拟定了一份“跨越式跳高单元计划”,大致思路是:第一次课让学生按运动能力分组(水平接近的学生在一组),然后介绍简单的比赛规则与安全事项,接着让他们比赛。第二次课再引入基本技术学习和主动评价的要求,接下来的课是技术运用(比赛)、提高、综合评价等。结果,按这份计划重新组织教学,学生在上课时都跃跃欲试、主动练习,那种高兴劲儿是前所未有的。

失败经历了,成功也感受了,欣喜之余,我深深地领悟到:之所以第二次课能够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对第一次课堂设计的反思,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教学规律进行的深入研究。从中,我得到很多启发,其实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是要扎根课堂扎根实践,对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方法和结果进行审视与分析,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思维品质,使自己在课堂实战中更好的成长。

每一次教学实践,促进一些思考,每一次思考,促进一种成长。反复实践与感悟,反复反思与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呈螺旋式上升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不懈的学习和长期不断的积累,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辛的精神。实践体育课堂,使我教学能力有了提升;追求有效教学,使我教学理念有了升华。坚信,只有不断学习与反思、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素养,做一名既能武也能文的优秀体育老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521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