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兴趣,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教案的编写要注意任务的分层次和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实感和成就感。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大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5、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重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谁有什么本领群众怎么看武士怎么看卖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
一、揭题、解题。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三、交流自学情况。(同前一课时)。
重点: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点词: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教学过程 。
一、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人们:欢呼、喝彩。
武士:
卖油老翁:卖油老翁认为武士的武艺好是因为什么?
朗读: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人物的态度。
2、卖油老翁有什么本领?找出直接描写卖油老翁技术高超的句子。
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态度怎样?(啧啧称赞、发呆)。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转身……油穿过……这一段讲什么?(卖油老翁为人们表演了………)。
3、假如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以下,那结果怎样?
二、朗读全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任何难的本领只要勤学苦练,就会变得很容易)。
三、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业 。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二
1、知道武士百步穿杨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辨析多音字“中”;能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3、能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2)讨论课后习题2
“课文写了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两人的本领”,试把课文分为两段。
难点突破:
第3自然段写射箭人的活主要作用是什么?
谁
有什么本领
怎么看待这种本领
围观群众
武士
卖油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熟能生巧”,指导朗读,完成作业。
1、划出表示武士射箭动用非常熟练的句子。
……立定脚跟,搭上箭,拉开弓,稍一瞄准,“嗖”的一下,果然射到……
2、划出表示卖油翁动作非常麻利的句子。
他左手拿着小嘴葫芦……钻进葫芦里去了。
3、如果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一下,分别去注油和射箭,那结果会怎样?
读出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重点是突出卖油翁熟练注油技巧和朴实平淡、波浪不惊的语言(武士、旁人只是陪衬)。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三
1、知道武士百步穿杨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辨析多音字中;能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
3、能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难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课时安排:2课时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一、初读课文。
(2)讨论课后习题2
二、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课文写了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两人的本领,试把课文分为两段。
第3自然段写射箭人的活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三读课文,完成下表:
谁
有什么本领
怎么看待这种本领
围观群众
武士
卖油翁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四、正确读写。
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熟能生巧,指导朗读,完成作业。
一、感受两个主人公的熟能生巧。
1、划出表示武士射箭动用非常熟练的句子。
立定脚跟,搭上箭,拉开弓,稍一瞄准,嗖的一下,果然射到
2、划出表示卖油翁动作非常麻利的句子。
他左手拿着小嘴葫芦钻进葫芦里去了。
3、如果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一下,分别去注油和射箭,那结果会怎样?
二、指导全文朗读:
读出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重点是突出卖油翁熟练注油技巧和朴实平淡、波浪不惊的语言(武士、旁人只是陪衬)。
三、完成作业。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四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给课文分段。(指导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话主要作用是什么?)。
重点: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点词: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五
人们:欢呼、喝彩。
武士:
卖油老翁:卖油老翁认为武士的武艺好是因为什么?
朗读: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人物的态度。
2、卖油老翁有什么本领?找出直接描写卖油老翁技术高超的句子。
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态度怎样?(啧啧称赞、发呆)。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转身油穿过这一段讲什么?(卖油老翁为人们表演了)。
3、假如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以下,那结果怎样?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
1.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2.知道武士百步穿杨和卖油翁滴油不沾的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过程 :
一.回顾引入。
2.师: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的高超本领吧!
二、学习射箭武士的高超本领(1-2自然段)。
1.师:先一起去看看射箭武士的本领如何?那就一起来读读第1、2自然段吧!
2.生:读1、2自然段。
3.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武士的箭术吗?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词汇积累)。
4.师:你们是从那里看出武士的箭术非常高超的?在场的人和卖油老翁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划一划,找一找。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求,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提高默读水平)。
5.全班交流:
说完,他立定脚跟,搭上箭,拉开弓,稍一瞄准,“嗖”的一下,果然射到那根枝条,几片叶子簌簌地落了下来。(课件出示)。
6.师:哪几个词最能看出武士箭术高超?——稍一瞄准、果然。
7.师: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武士的高超箭术。先自己试一试吧!
8.生自读——个别读——评价——再读。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10.师:看到武士能百步穿杨,在场的人们有何反应?——“好!”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11.理解“情不自禁”。
(设计意图: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12.师:如果,你们当时在场,一定也会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的。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吧!
14.朗读训练:“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
15.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三、学习卖油老翁注油的高超本领(3-5自然段)。
1.师: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可是射箭武士听了老翁的话,心里却很不高兴,于是便问道:“那么,你又有什么本领呢?”
2.师:请你们围绕“卖油老翁有何本领?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反应怎样?”(课件出示)这个问题,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3-5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前面教师教给方法带着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自学——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4.交流反馈:老翁没有回答……一滴油也没沾上。(课件出示)。
5.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老翁注油的精湛技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感受。)。
7.师:武士看了又有什么反应?——看得发呆。
8.师:大家都为老人的高超技术而称奇叫好。老翁自己却说……(学生接)。
9.师:如果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一下,分别去注油和射箭,那结果会如何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10.
师总结:是啊,射箭武士之所以能百步穿杨,卖油老翁之所以能把油注入葫芦而葫芦上铜钱小孔周围一滴油也没沾上,都是因为——熟能生巧。
四.课外拓展。
1.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能来举举例子吗?
(设计意图:从课文回归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挂钩。)。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七
常利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能在词语中辨析多音字;正确读写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习课文,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3、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4、想像说话,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教学难点: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一、回忆揭题:
这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它的故事。
二、自学感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你最佩服谁?
2、读后交流: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武士射箭百步穿杨。
老翁卖油滴油不沾。
谈谈你佩服谁?
三、学习体会:
老师读了课文后也很佩服他们高超的本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描写武士射箭部分。
1、自由读第1--2段:哪些地方让你最佩服?找到具体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
2、读后交流:
读有关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练习朗读。
能演示一下这一段的内容吗?
3、演一演:你们演示得不错,但老师总觉得没有像武士那样好?为什么?
4、假如你在场会说什么?分小组说说---交流朗读大家欢呼的句子。
5、当大家一片喝彩时却传来一个声音:老师读老翁的话: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手熟罢了。
6、练习朗读体会,老翁说此话的语气。
7、假如你听到此话会怎么想呢?读武士的话。
他能说此话,必有其道理。请学下面的内容,谁谁你佩服老翁的理由。
8、你想试一试真的注油吗?指名上前演示。
9、自我评价一下注油的过程。
读老翁注油的过程。你想说什么?在场的人和你们一样的惊讶、佩服、赞叹。
10、此刻的武士在想什么呢?
11、讨论:假如老人和武士换一下呢?(都不行了。)。
12、想象:武士第一次射箭时的情景?老翁第一次注油的情景。第二次呢?武士今天能百步穿杨,老翁能滴油不沾都是经历了好多年这么一次次的练习,练得多了,找到了窍门,本领就高了。
出示句子: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不必炫耀)。
我也没什么,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很谦虚)。
四、总结明理:
我们不能滴油不沾,而老人能,我们不能百步穿杨,而武士却能。他们的那手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
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学习课文,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很好,学习就是这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八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说说振樾的意思。振振动樾树荫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1.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振欲捕鸣闭口立。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1.指导读第一句诗。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比较字形。振晨蝉弹忽物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九
1、学会百以内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退位减法算理、连续退位。
课间,你们常做的`一项活动就是跳绳,板书课题。跳绳也是我们体育课要测查的一项。说说你的跳绳成绩。(请3-4名学生说一说)。
:这是三名同学跳绳情况统计表。
小东小红小亮。
62下48下70下。
1、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东、小红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2)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比小亮少跳几下?
2、这些问题你会解答吗?
板书:62-48=。
咱们先估计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
自由回答,追问:你这样估计有什么根据?
3、62-48到底等于多少?你能准确的算出来吗?试着独立计算结果,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1)62-40=22。
(2)62-50=12。
(3)62-42=20。
(4)68-48=20。
22-8=1412+2=1420-6=1420-6=14。
(5)用竖式计算:
板书:
62。
48。
强调:
14各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1当十,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用5-4=1。
4、用竖式解答:70-4870-62。
板书:100-48。
学生试着自己解答,小组讨论,汇报。
50+2=5251+1=5250+2=5260-8=52。
(5)竖式计算:
板书:
100。
48。
请学生把计算过程讲一讲。
52。
跳绳。
62-48=14100-48=52。
62100。
-48-48。
1452。
课后反思: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
1、学会单韵母a,能读准字母的音和它的四声;认识四线格,正确书写字母a.
2、能找到儿歌中的韵母a和含有a的音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儿歌。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到学校读书识字学本领,怎样学会读书识字呢?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就能读准字音,识很多字,读很多书,学很多本领。所以今天第一课我们就学汉语拼音。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一个单韵母。比看,谁学得最快最好。
二、观察图画,学习读音。
1、在学习方式上,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试着发音,教师点拨,学生反复练读,体会a的发音。
2、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采取多种形式,如领读、齐读、分组读等,帮助学生读准音。
3、小结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读准和记住a的读音。
4、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图画,利用手势学习声调,读准声调。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认识四声,读读a的四声;重点是二声和三声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体会这两个声调的差别。
三、指导书写,正确执笔。
1、认识四线格。
2、观察:a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学生练习写字母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视指导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四、学习儿歌。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教师范读。让学生找找这首儿歌中哪些章节含有我们所学的拼音字母“a”。
3、教师教读儿歌,学生们自己读、齐读。五、养成性教育根据“跟我学”,指导学读书时“眼离书本一尺远”。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一
[学科教学目标]。
1.学会15个生字,能正确扩词,自主积累词语。
2.会写8个字,做到书写工整。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想好再做的道理。
[延伸渗透目标]。
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城市设计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环境意识。
[重点与难点]。
认识15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几幅漂亮的城市设计图、录音机、钢琴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显示一幅城市设计图)小朋友们,这座城市美吗?
2、小朋友,能说说美在哪里吗?
3、这幅图是浩浩小朋友设计的.。今天我们要学习21课《城市设计师》。
4、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想读课文吗?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用铅笔划记不认识的字。
3、向同学、老师请教自己不认识的字。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评议。
5、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选择你最喜欢的字教给大家。
3、教师领读生字、新词。
4、开火车认读生字、扩词。
5、今天你积累了哪些词语?能用你最喜欢的词说一句话吗?
如:盛开公园里,鲜花盛开,美极啦!
6、送字宝宝回家。
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扩词。
2、猜字游戏。
3、识字挑战赛。
二、通读课文。
1、小组合作读课文,四人轮读,互相评议。
2、小组展示读。
3、齐读课文。
4、书上哪几句话写的是浩浩设计的城市,请你划出来。
5、齐读这几句话。
6、这座城市美在哪?我们生活的城市怎样?
三、我当城市设计师。
1、师:拿出画笔,把你心中的美丽城市画下来吧!
2、教师里放着舒缓的音乐,同学们在自由设计。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才、市、台、各、式、齐、计、列)指名读,扩词。
2、小老师带读。
3、(出示田字格)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4、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三、说话练习。
1、(出示词语卡片)指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生字抄两个,组一个词。
3、在电脑上设计一幅美丽的城市图。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视字词教学,重视词句的训练。课文通俗易懂,不要过多地讲解,要让学生多读、多体会。通过我们生活的城市与浩浩设计的城市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环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绿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城市图,发展学生的环境意识。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二
2.出示鲸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板书课题:鲸)。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字音重点:哺乳、肺(强调肺字的书写)。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部分字词的讲解。}。
词语理解难点:通过结合人体部位学习。
3.思考一下:鲸和鱼的区别是什么?并看看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4.交流: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相机板书: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2.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
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
3.课件出示: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完成下表:
说明方法文中的例句。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4.教师进行总结。
四。合作学习,发现特点。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相信学生对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分组合作学习研究,为自己选择适当的角色进行演一演、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的方法进行学习,进一步深入课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
2.预习课文,了解更多有关鲸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9.鲸。
大小演变种类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5、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重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板书设计:
谁有什么本领群众怎么看武士怎么看卖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给课文分段。(指导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话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交流自学情况。(同前一课时)。
重点: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点词: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读课文,小组讨论试着完成表格(表格见第一页)第二课时讨论,(填写见教参)。
五、完成作业。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教学过程:
一、板画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板画鲸)同学们,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动物?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第九课《鲸》,进一步了解这种巨大的海洋生物。
二、回顾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四十页,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鲸?(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形态、进化、种类、习性)(这些词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改变。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作者究竟怎样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呢?
1、我们来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动笔画出描写鲸的体形特点的语句。
相当于一百个成人体重。让学生算算它们的倍数关系,从而深切体会鲸的巨大。体现学科整合)。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鲸的体形巨大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研究作者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假设)。
四、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采用三步读书法来学习第一段的,一读课文,二抓特点,三学方法。以后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的说明文。
五、鲸这么大,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参照自学提示,按照三步读书法自主学习四到七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读课文,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生活习性?
2、鲸吃什么?哪些语句介绍了鲸的进食特点?
3、鲸怎样呼吸?你能根据鲸呼吸特点辨别鲸的种类吗?
4、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你能画出鲸睡觉的示意图吗?
5、鲸的生长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由读书,圈画,然后汇报。
学习呼吸特点时引导学生学习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鲸的进食特点重点指导朗读,鲸的呼吸特点重点指导辨别鲸的种类)(小黑板出示四种不同的水柱形状,让学生辨认鲸的种类和大小)。
六、鲸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鲸不是鱼,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告诉我们鲸不是鱼呢?学习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鲸为什么不是鱼吗?(强化识记,解决重点)。
七、回顾课文:通过本课学习,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八、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介绍的知识,你还知道关于鲸的知识吗?
2、阅读资料袋内容,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九、总结升华,读写结合:
鲸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它们正在日益减少。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大家可以采用本课学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鲸的自述》,既向人们介绍鲸,又呼吁人们保护鲸,可以吗?老师代表鲸家族谢谢你们。
板书设计:鲸。
形体:大、重、长。
哺乳动物。
种类:须鲸齿鲸。
鲸吃什么。
生活习性呼吸。
睡觉。
生长。
一、优点:
1、思路清晰。首先,我通过板画带着学生自然而快速地走进文本,然后与学生共同学习第一段抓住鲸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再借助自学提示让学生采用读,画,猜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第四部分,这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借助一个问题,“鲸是鱼吗?”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探究文本的氛围中,完成第二部分的学习的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一项重点知识。
2、重点突出。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我重点指导学习第一段,就是因为课文的说明方法在这段里体现最明显,也最集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找,自己读,自己体会。学生从不同的句子中体会到鲸的大和重,也读懂了作者的说明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虽说写作技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通过“训练学生采用喜欢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这个环节,我看到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三种说明方法了。
3、方法灵活。在理解鲸的体重时,我采用数据对比,让学生把“十六万公斤”“六吨”“六十千克”三个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感受鲸的体型庞大和超重。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帮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二、不足:
1、教材细节处理不到位。如:对鲸进食多而快的描述,鲸呼吸的不同形状的描述,以及鲸睡觉方式的特别,鲸生长之快等方面,都没能进行细细品读和体会,这主要是前面预设不到位,由于学生不熟悉计算方法,所以在鲸与大象、人的体重对比计算时耗费了很多时间,还有后面自学汇报时,显得过于流程化,缺少适当的点拨。
教学设计的一处遗漏,从这也看出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忽略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虽然学生汇报时已经说到这一处,可是我没有及时点拨,留下了一处遗憾。
我想,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遗憾才能使自己进步,所以,我一方面享受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也珍视缺失的遗憾,因为,我要在快乐与遗憾中继续研究和探索,争取上出更加精彩的语文课来。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五
教师活动。
1.出示毛衣的图片,同时提问:图片中画的是什么?
2.肯定学生的回答,告诉学生毛衣的衣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并让学生自己试着发i的读音。
3.请几名学生来试读,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学生试读。
4.让读得比较好的一位同学充当小老师进行领读,然后进行点评。
5.在学生基本掌握i的发音后,开始教学i的四声,首先让学生按照四声的顺序试着读一读,边读边打手势。
6.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纠正,同时范读一遍i的四声。
7.打乱i的四声的顺序,分别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学习声母y。
教师活动。
1.继续导入: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aoei四个单音节韵母,下面我们来学一个声母,它就是y,它的读音与i一样,也读衣。
2.让学生观察i和y的字形的区别,并试着在练习本上书写。
3.讲解i和y的正确写法:书写i时下面的小杆占中格,上面的小点占上格;在书写y时,上面的小叉占中格,下面的尾巴占下格。
学习音节。
教师活动。
1.出示yi的示意图,同时解说: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韵母的衣和一个声母的衣,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一个衣,大家看,大衣带着小衣来了,它是一个音节,也读衣。
2.帮助学生练习读yi的四个声调,采用各种方法认读,比如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等,同时提醒学生yi在标调时不用写点,直接标上凋号就可以。
3.让学生用yi的四个声调分别组词,帮助学生巩固音节yi的应用。
背一背,连一连。
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上的情景图,并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自读儿歌,并找出本节课学习了音节。
3.教读儿歌,重点教学比较难的字词,可以采取领读、齐读、拍手读等方式来教学。
4.出示教科书11页上的读读连连的示意图,让学生试着连一连。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六
《熟能生巧》这篇课文是根据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卖油翁》改编的。文章通过描写陈尧咨和卖油翁之间的对话和互相观摩,说明了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的道理。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掌握任何一项本领都需要长期勤学苦练,并且从中找到窍门和巧方法,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在教学设计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按事情发展顺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从两个人物入手,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分析、了解,产生强烈对比,再从中找原因、悟道理。课文的难点是第6自然段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对卖油老人斟油的描写中,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在学生自读后,我让学生找到描写老人斟油动作的词语,谈体会,让学生知道老人斟油的技术高超,因为他的动作是那么娴熟,那么轻松,但是“巧”又在哪里呢?我就让学生自己演示,再看老人斟油的视频,让他们自己读第6自然段,找一找原因。读完后,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老人让油透过钱孔并且滴油不沾的窍门就是“徐徐”地,让油“像一条细线似的”,“直流进”葫芦里,这样就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对后文联系实际谈熟能生巧就做了铺垫。
虽然我不能够面面俱到,但我能够做到更好,总之,教学相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七
教学中我打破以往以叙事性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教授的传统模式,从文中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拨开迷雾;勾画描写老人的句子,强化发差,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读句子,寻找精*语句,谈感受,直奔重点段落。
2、重视朗读指导,品味精语句,感悟精妙写法。有效地朗读,可以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味”。抓住“读”这个基本训练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殿堂。
读与评议是一对孪生兄弟,读、议、读、评,再读、再议……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卖油老人斟油的技艺高超,体验着“目瞪口呆”带来的神态巨变、心中惊叹,探寻着老人“斜眼、点头”背后的所思所想,体验着陈尧咨的狂妄自大,欣赏着老人的从容谦卑,思考着淡淡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独特的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多媒体课件。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树多)。
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桂树多)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那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今天我们就去了解桂林的山水。
1、检查预习:词语掌握得怎么样?
2、理解词语:“波澜壮阔”
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同法理解“峰峦雄伟”
3、出示: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教师指导读好“啊”字的变音。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理清楚了课文的'结构。(边引领学生小结边板书)。
1、整体把握特点:
过渡: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
2、品读漓江的水。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指名一人读)。
(1)、找依据理解“静”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2)、找依据理解“清”
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说话训练:
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现在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读表现漓江“绿”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理解“无瑕”的意思。
(4)、把三个特点连起来读,感受排比句的特点。
(5)抓对比。
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小结:作者这样写是有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啊!(板书:对比)。
(6)集体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练习背诵。
3、自读桂林的山,练习背诵。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桂林,欣赏这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一组桂林山水图片:下面配《桂林山水歌》)。
过渡:百闻不如一见,作者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齐读)。
这哪里是流淌在笔尖的文字,这分明是作者一颗灵动的心啊,让我们发自肺腑地由衷赞叹——(齐读)。
2、学习“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一段中哪—句话最能够起到总结的作用呢?
这句话,为什么用引号引起来呢?
(如果别人说的话刚好能够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能够代表你的观点,就可以引用过来。当然,用引号标注上,也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
3、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文中还能发现这样的例子吗?(“桂林山水甲天下。)。
资料:这句话最早是距今800多年前的宋朝,一个叫王正功的人说的。
作者、读者、游客、诗人、中国人、外国人、……。
古今中外的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课文小结:
古语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够走进桂林的话,一定别忘了去感受它甲天下的风景之美,领略它的文化之美。
熟能生巧教学教案设计篇十九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平日分析:
学生平日广泛的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也时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鲸的画面,所以学生一定会对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鲸的更多知识。
二、设计理念:
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鲸的几方面的特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
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出声读文,读后画出生字新词。
2、读后组内交流自学字词情况。
3、全班交流本文介绍了关了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
三、鲸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再读课文了解。
(这样设计整体把握事物的特点,培养了概括能力,为学习下文打下了铺垫)。
四、课堂练习:
1、选择正确读音。
上腭(ee)哺乳(rulu)捕获(bupu)立即(jiji)。
2、形近字组词:
鲸()肢()滤()肺()。
鱼()枝()虑()柿()。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鲸是用呼吸的,又因为鲸是,所以鲸不属于鱼类而是属于。
(2)文章分别以鲸的、、、这几方面具体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
(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了解了鲸的几方面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本文介绍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
(这样设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下文作铺垫,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
二、鲸和虾将军会找哪些理由作为自己的论据?充分读课文,边读边体会鲸的特点,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特点进行专门的学习,并交流学习所得。
(这样设计,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知)。
三、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自己所学内容,在交流讨论中学习课文。
第1段:
1、引导学生从鲸的特点是什么和作者怎样来写两方面汇报。
2、如果鲸自己体形大,休重重作为论据和虾将军争吵,想一想鲸会怎么说?请同学表演出来。
(这样设计掌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长,教师只是巧妙地点拔。而角色转换练习的设计既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2段:
1、学生继续汇报自己所学。
2、如果虾将军把这段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论据反驳鲸,那么他会怎样说?请同学们继续表演。
第3-7段:
(这样教学既能放得开,又帮助学生总结一定的学习法,写作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
四、总结全文。
1、回忆课前的小故事,运用本课所学关于鲸的知识,通过想象把故事表演完整。
(这样设计再次回归到贯穿全课的小故事并把课文的内容巧妙地揉合到故事情节展开中,使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顶点,同时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再创作)。
2、总结一课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练习:
根据你收集的鲸的资料,选择感兴趣的某一点,以“鲸的自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这样设计练习,不仅要巩固一堂课的知识,更要为学生的延伸性学习提供一个思路,创设一个空间,这样设计作业,才能使学生增长更多的知识。)。
板书:
1、外形:大列数字。
2、是哺乳动物:胎生做比较。
鲸3、种类:(1)须鲸(2)齿鲸说明方法:举例子。
4、吃食:虾小鱼大鱼海兽打比方。
5、呼吸:垂直倾斜分类别。
6、睡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6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