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读后感(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0:06:02
中国史纲读后感(精选13篇)
时间:2023-11-29 00:06:02     小编:梦幻泡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思考整理出来,以增进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问题进行延伸和补充,以加深读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小编整理了一些读后感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一

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

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基础。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若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则实足以沟通幻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则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

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

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

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

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榜样。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二

《新中国史》除全面记载新中国以来的历史变迁外,更深刻指出了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面临的当今挑战与困境。

首先,书中表达出对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认可。书中游刃有余地将新中国历史变迁融入全球社会主义发展史,充分揭示了新中国从建国到今天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书中丰富的历史事实,深刻地表达出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其次,书中指出了社会主义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新中国史认为,社会主义发展受到了外界影响,改革缓慢、局限性强等问题长期存在。虽然中国经历了发展和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经济不均衡、政治体制变更、社会治理模式改革等,迫使中国具有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的需求。

最后,书中提出了新中国未来应当重视的方向。按照既有的历史发展路线,中国应当实现民本、和谐的发展。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应当积极推进“新社会主义”理念的实施。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追求优先把温馨的家庭和建设崇尚民主的社会的政治法理,使每一位公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形成以国家为核心、市场为基础、民主协作为方式、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通过对《新中国史》的学习,我感受到了新中国发展史深远绵长的痕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运动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与今天对未来所承载的憧憬。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更新的发展状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扰,这一历史使命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努力创造,携手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三

在这个暑假里,我除了作业生涯、娱乐时光,还有那充实的阅读生活。

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喜欢的当属半小时漫画系列,这个系列的书全套12册,其中《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共4册。读了它,我才知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么的诙谐有趣!

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看半小时漫画,通五千年历史。比如它是这样描述唐玄宗的一生:“唐玄宗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45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可是一个身处顶点的男人,人生轨迹非常简单,活是一条抛物线:前半生英明神武,王者荣耀;后半生惨不忍睹,整个垮掉……”

我一口气读完了中国史4部,中国史5还未出版,第4部在元朝的历史长河中戛然而止。想到这里,我不禁“悲从中来”,真希望作者能快点更新,我无比期待!

最后,我想借用作者的一句话来形容《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翻开本书,在笑出腹肌的同时,不知不觉通晓历史”。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四

看历史于我,是有变迁之路的。最开始历史,特别喜欢看野史,比如历史上出格到不能被正史记录的风花雪月、俊男美女,尤其喜欢看中国历史上出格的女性,如何在被封建压迫如此厉害的程度下,依然能呼风唤雨,发挥女性或者母性对国家固有的影响力;随后看历史,喜欢看一个特定的朝代,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这是宋史,对于特定的朝代是如何兴旺发达然后烈火烹油最终曲终人散,从中看出一个朝代的兴衰兆头,进而能在生活中早日看到类似的兆头;接着就开始看通史,看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甚至上升到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之前曾经经历了什么。

历史,其实属于越来越有趣的学科,虽然任何历史书都不能百分百打包票自己是信史,但如同对待算命的态度一般,信则有不信则无,用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进入历史中,发现历史中最符合人类情感选择的行为,将之相信并认同为真实的历史,不正如同推理小说一般有趣吗?老话说读史使人明智,究竟有没有明智无法做出判断,但越是读史,越是感触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一切仿佛理所当然的发生,但一切彷佛都是重复之前的经历,历史总是特别的相似又充满了小唯独的新意,这是另一个角度的有趣。

废话了那么多如何看历史,其实只是为了引入这本书的正题。书中讲中国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维度,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春秋战国之前视为上古,秦至明视为中古,清为近代,民国为现代,这样的唯独划分可能同作者的时代背景有关,清朝之所以被单独划分,同清朝存在的年代刚好处于工业革命有关,其他欧洲甚至日本都开始利用工业革命自我强大,而清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闭关锁国,虽然和前朝的封建统治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整个国际局势都在变化,我自岿然不动的清朝是必须单独拿出来。

既然是一本极简中国史,必然对历史只能截取主要脉络,朝代的交替往往简而言之,除了有限的影响朝堂变局的人被单独提到几句,其他人都隐匿在文字背后,成了无名英雄。然而即便是简单的历史,也依然保留了对政治、军事、人文、学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不同维度的探讨,毕竟历史除了是朝代的兴旺更替、皇帝的世袭罔替之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也正是如此这些,才形成了当代国人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气质。

一个朝代的统治方式与前一个朝代相比,总是有所改变和创新。一方面是前朝的亡故正是后朝需要吸取的教训,自然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对统治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然给统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毕竟社会财富越来越充盈,社会人口越来越多,都讲增加统治难度。因此,一味的复古并非好事,虽然从古代历史中有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但经验教训需要结合新时代新环境进行改良,而不能直接就上,否则容易变为王莽的悲剧。

关于中国历史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于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的国仇家恨。从另一角度,这句话说明了人心思变,总是不满足于当下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天下太平时作死折腾导致合久必分,天下纷争时又开始高歌宁为太平犬末为乱世人而期待分久必合。越是藩篱割据的年代,越容易产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感;越是太平盛世的年代,越容易产生繁花似锦轰轰烈烈的喜剧感。中国的老百姓一直都被认为是最容易统治和驾驭的,虽然短时间能通过演戏作假或者作威作福获得成功,但要长治久安必然需要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

元朝和清朝,都是很典型的游牧民族统治中国、统治汉族的朝代,但两个朝代存活时间差别甚巨,尤其是如同巨人一般在欧亚大陆上摧枯拉朽无往不利的元朝竟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寿命,原因何在。书中给出的答案特别出乎人意料之外,继承人生命的长短。其实元朝和清朝都没有很好的继承人制度,上一代雄主死亡后都产生过政权更替的家族内斗,清朝比元朝稍微幸运一点在于清朝的康熙皇帝活得蛮长的,所以有足够的时间理顺统治汉人的方式方法,进而产生较为长期的朝代命运。

民国时期并不代表有民族主义,这从清朝的灭亡竟然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便可看出,当时社会上的忠君思想和民族主义两者之间的斗争,民族主义并未占据上风。而随着帝国列强对国家的不断索取,普通的汉人心中大一统的思想的根深蒂固,最终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而正是这种内心中保有的民族主义,让中国在面对危机中依然能奋发图强,最终成就了延续千年以上不断档的文明。虽然有说法中华文明其实在魏晋便已断绝,但笔者更认同文化的自我更新和传承,断层可能存在,但不代表不能重新捡起,而重新捡起后的延续,与我能认可为没有断档。

书中甚至有特别与时代同步的思想,或者说前瞻性的思想:对比中西方文明,中国文明能更缓慢而坚定的逐渐发展,对待周遭能宽容平等,信奉大家一起互惠互利共赢共长,因而有中国文明拯救世界的可能。其实在明朝下西洋中,就能看出中华文化尊重外邦、团结外邦、共同发展的意味,而目前的一带一路共同发展,也颇有此味道。中国人毕竟是孔孟儒家熏陶了几年前的中庸之道,不温不火但脚踏实地,虽然在发展速度上可能会有所限制,但坚持的力量超乎想象。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式,的确是爱读的一本历史书。最后借作者在那个年代就能发出的有自信的回答结束此文:"要矫正它,非有特殊的文化,和相当的实力,又谁能负此使命?中国人起来啊!"。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五

就像在美国做的一样,作为一个代议制国家,英国把民选代议制也带到了殖民地。英国的代议制在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南非等地都成功运行。

因此,以欧洲移民为主体的英属殖民地今天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而同样以欧洲移民为主体的西班牙(包括葡萄牙)殖民地今天则大都是发展中国家。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数百年旧式殖民统治,决定了拉丁美洲今天的落后面貌。

殖民地时代的吏制腐败、卖官鬻爵、效率低下,在独立之后,也保留了下来。因此今天南美社会存在着“家长制、裙带关系、办事唯亲和奴隶主义等弊端,使拉美社会缺少公民责任感”。这成为拉丁美洲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障碍,也是拉美国家今天迟迟难以完全现代化的原因。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六

内容简介: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亦常作笔名。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写有《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使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梁启超的激赏。后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了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张荫麟与夏鼐、吴晗和钱钟书并称“清华文学院四才子”;被吴宓称为“梁任公第二”;梁启超首次与他相见,也赞叹为“天才”。

张荫麟,除了一本未完成的教科书,张荫麟似乎再没留下什么。这本不到16万字的小册子便是《中国史纲》。但这本薄薄的作品不幸成为作者终生的绝唱。“卢沟桥事变”后,张荫麟不得不搁笔,当时刚写到东汉建立。直至他5年后病逝于贵州遵义浙江大学,《中国史纲》也只是更新了序言部分。

《中国史纲》一书包涵序文、十一章和最后的附录三部分。作为文章主体的十一章,作者着重讲述了自中国史的黎明商朝起,到西汉王莽改制失败与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这一段的历史事件。附录主讲了东汉前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北宋从建立到宋神宗这一时期的一些历史。

在主体的十一章中,作者将大量笔墨(前6章)用于写前秦以前的历史,又将其中的四章用于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方面。

读后感:

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著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

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基础。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若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则实足以沟通幻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则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

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王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

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

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

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榜样。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七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中国史》,记载了从夏到清的一些故事,因为它是简版的。不过,里面有接近200个图片,不仅有桃花团一事还有我在西安看过的三王杯。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可是他写出了一整套中国史,里面写的很完成,就连原始人的人吃人的肉和脑子都写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秦始皇修筑长城不是自私的,他可以引敌人到长城的一个四面城墙的包围里。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八

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一套六册《哈佛中国史》,我很好奇这些号称汉学家的老外会如何思考和写作中国史。

前几年国内掀起一股明史热,儿子六年级读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对明史相当感兴趣,看过一遍还不过瘾,在多伦多留学每天坚持听《明朝那些事儿》音频。于是我首先找来本套中国史的主编卜正民(timothybrook)亲自撰写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一册,看看与我们在国内读到的明史有何差异。

读老外的历史书,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容易犯困,感觉老外写历史总是事无巨细、婆婆妈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没有一条贯穿全书、勾引阅读兴趣的主线。哪像读中国人写的历史书,宫廷心计、官宦攻讦、用兵伐谋、征战疆场……让人惊心动魄、欲罢不能、引人入胜。

比如那本几年一大热的《万历十五年》,早在30年前大学老师就列为必读书目,作者黄仁宇参加了《剑桥中国史》的撰写,负责明史部分,后来有了这本书,但我读过总是找不着感觉。这套《哈佛中国史》可读性算不错,但仍然读着读着不掐一下大腿就走神了。

老外写历史,运用史料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中国人写历史,取信正史,其他野史旁料,最多作为补充佐证。这套《哈佛中国史》似乎并不看重正史资料这类“重要史料”,而是大量考证引用考古文物、出土文献、书画瓷器、建筑家具、平民家谱、地方物志、个人札记等等这类“边缘史料”。

读完全书,我与儿子交流心得体会。他告诉我,他们历史老师要求做research时尽量使用primarysources,我们所说的“正史”,实际上是secondarysources,而上述那些所谓“边缘史料”才是primarysources。

除了重视一手材料的`直接使用,国外学术研究还将参考文献索引作为呈现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我翻看了这套《哈佛中国史》六册,大致每本书的参考文献、索引和注释等都要占到全书页数的1/5-1/4,极尽详实,其中参考文献还严格区分“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分列。这也就罢了,最让我觉得这些老外脱裤子放屁的是,卜正民在书中有一个地方引用了他自己另一本著作中的一段话,也照样煞有介事地标注出来!

这让我联想到儿子到国外上学第一学期,初次做地理课的project,费了好大工夫做出来,我也觉得像模像样,与国内学校刷题作业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但作业交上去后得分不高,咨询老师后才知道,原来缺少了参考文献标注列示。那个project一共要求四部分:手绘图、制作表格、文字说明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这一部分完全没得分。

老外为什么如此看重参考文献?因为参考文献反映了你的研究过程,便于检索和查证,另外是道德和版权的约束,不能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此后,儿子逐渐知道了research的要求。最近科学课又做了一个project,儿子得了6+,分数不错。但儿子告诉我,老师说他的文献索引列得还是不够详细。儿子说他做research时,文章中要使用的资料没有立刻记下参考文献,最后要列参考文献的时候再去查找,有些信息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了。看来,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要彻底扭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外写历史,不但运用史料与我们大相径庭,更关键的是研究方法和史观,与我们云泥之别。

手捧《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开读之前我就很纳闷:作者没有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把元与明分作两个朝代来写,而是融合在一起。元与明这两个完全没有共性的朝代,放到一起怎么写?开读之后更让我找不着北:蒙古人如何把南宋小朝廷追赶至崖山海葬,朱元璋又如何从元末乱世枭雄中摘取胜利之桃……诸如此类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又觉得不可缺失的“大事件”,作者连一个字也没提。

读完全书,我略一算计,全书正文共10章260页,其中关于宫廷政治、朝代兴亡(即中国人传统史观)的内容只有2章38页,不到全书六分之一!作者把六分之五的篇幅用于详细考证论述幅员、经济生态、家族、物华、气象变化、信仰、迷信等等内容,与我们中国人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帝王史观几乎不搭界。

琐碎也就罢了,毕竟老外的研究方法大有可取之处;都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完这本史书,却让我更找不着北。这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历史观。想想也是,像我这样从小读《三国演义》长大,上学又饱受阶级斗争史观教育的一代人,在我们过去的历史观中,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反抗压迫的斗争史。

后来,随着史观逐渐多元化,社会上也掀起一股股历史热,我们知道了农民起义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要力量。但历史研究方法论仍然局限于传统正史范畴,加之充斥荧幕的帝王宫廷剧和历史畅销书的推波助澜,在我们的历史观中,中国历史似乎又演变成一部王朝兴替、权谋斗争的历史。在这种历史观的长期浸淫下,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种下了一种帝王情结。因此,时下国人无论自身地位如何卑微、处境如何不堪,但只要一说起南海局势、洞朗对峙,人人立马声高八度成为《环球时报》的时事评论员,“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茅庐者,近就算了。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九

在我家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很多很多有趣的图书,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每次我去拿书阅读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本书——《半小时漫画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作家陈磊。陈磊还有两个外号——二混子和混子哥。在《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本书里,陈磊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读起来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在书里,作家陈磊还给一些历史事件创造出了巧记方法,让人一看就能顺利记住,比如六国灭亡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如果你觉得不好记,可以把秦也加在后面,一下子就变成:喊赵薇去演齐秦!

在我看来,这本书里最好看的当然是隋唐时期里的“玄武门之变”了。它主要讲了李世民和另外两个太子争夺皇位的故事。本来应该是大太子李建成当皇帝的,但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和三太子作文李元吉,自己当上了皇帝。这一段历史,我看了很多遍,可还是看不够,在被李世民的足智多谋给折服时,也为他们手足相残感到难过。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里面的“武则天升职记”,更是看得我爆笑连连。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才能,真是让我特别钦佩。看到她的故事,我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生活在武则天那个时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有时空穿梭机,我倒真想穿梭到那个时代去看看呢。

我非常喜欢历史,对于历史书也非常偏爱,之前一直都是读文言文,觉得有点吃力,最近我发现一本漫画的中国历史书,里面的内容非常有趣,所以我想将这本书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就是《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以漫画的形式说历史的书其实并不少,但是在这本书中将历史讲得非常有趣,这一点非常令人赞叹。

这本书是从西周开始讲起的,西周干掉了商朝成为了天下的霸主。这时候西周国王就开始分封诸侯,在这里作者用漫画的形式将西周比方成一个班级,老师是周王,同学是诸侯,在这个班级里有几个大个子。

齐桓公死后齐国就乱了,之后晋国,楚国相继称霸,他们不把老师周天子放在眼里。这个楚国是自己给自己封的王,在这本书中是一个插班生,而且普通话也说不好,被称为南蛮。秦国因为救周王有功,获得了封赏。后来吴国打败了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才复国了。

看完《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我为作者的才华感到惊叹,用漫画这种新奇的方式将历史讲得如此生动。以往枯燥乏味的历史在这里变得非常有趣。让历史事件在脑海里有很深的印象,这给枯燥乏味的生活添加了很多乐趣。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十

我把《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看完了,这本书可以说非常好,而且“漫画”这两个字指的并不是像丁丁历险记一样,而是配了一些图片,而且图片比较多罢了,里面的文字其实也很多,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会有一种非常简单,有趣的方式讲历史,让人一看就记住,确实值得翻看。

先说说,他会用哪些有趣的事让人轻而易举地记住历史,在第一本书里的方法是“把东周列国想像成一个班级”老师是周王朝,学生是100个小国,这些小国之间经常打架闹矛盾,有时候闹严重了,被打到流血,就背着包袱,走出了教室,这其实是指国家被灭亡了。第一本漫画历史的`简介是,这100个小国打来打去,最后只剩下了七个大国,他们就是韩赵魏楚燕齐秦,而秦国国又特别的强大,你是剩下的六个同学就拉帮结派,要一起对抗秦国,但秦王远交近攻,最终还是破了这个六国联盟,佔领了整个教室,最后还把老师给赶出去了,一个人占一个教室听起来不太实际,但是一听这种方法,我就记住东周列国了,可见他的实用程度还是非常大的。

在另外两本书里,已经没有这样的比喻了,不过还是让人非常易懂,听一下就记住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后两本书用了非常幽默的方式。惯用伎俩: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文景帝一起说“吃牛肉干要两粒一起吃,才最好”那我们就懂了,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人把汉推向了高潮。还会用非常好玩的方式说明情况,比如说,白衣渡江,上面打了几个大字,白衣是只便衣,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要不然你渡个试试,下面放出来大图片,一群人穿着白色的衣服过河,城墙上的士兵边扔石头边说“有鬼啊”看这种书,感觉不到读历史的乏味,反而觉得越看越像在看会儿,以后如果我要写历史书,要按照这种方式写,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方法是最好用的。

书里的画也不错,每一张都搞笑的要死,把人物萌化,当皇帝变成傀儡的时候,就化控制皇帝的那个人手里提了一个皇帝木偶,说起义军是一波一波全国各地起来的,就把他们都画成地鼠,这一波消灭了,另一波又冒出来了,不是漫画,却比漫画更好玩。

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诙谐幽默。让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知道了很多成语的真正来源,如秦晋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着重从纷繁复杂、事无巨细的历史中捋出清晰的历史脉络,避免信息繁杂而使读者产生负担或厌烦,帮助读者通俗易懂地掌握历史主干,让我们在有兴趣阅读其他史书时能更加轻松。

正如诸多历史学家所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为读者,我认为正确解读历史,了解历史,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世接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使国家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十一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中华上下五千年,怎么成长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剑桥中国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

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

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

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

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

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

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

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

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

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

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

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

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

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

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

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

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

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

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

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

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

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

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

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

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

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

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

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

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差不多一年过去了(2013年3月28日-2014年3月19日),我看完了《剑桥中国史》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十一卷。

《剑桥中国史》由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负责人john king fairbank费正清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denis twitchett崔瑞德共同主编。

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

包括《剑桥中国秦汉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上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剑桥中国明代史上下卷》、《剑桥晚清史上下两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两卷》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两卷》。

《剑桥中国史》除了11卷中文版本外,还包括已经出版但未翻译的《剑桥上古史》、《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上卷》、《剑桥清代前期史上卷》,以及未出版的《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下卷》、《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下卷》和《剑桥清代前期史下卷》。

《剑桥中国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每一章都由不同的专家编写。

因为中国有记录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对所有朝代所有方面都精通的人恐怕还不存在。

这些专家有华人、日本人、欧洲人,也有美国人,主编之一费正清就是举世有名的汉学家,另外对明代史有出色研究的黄仁宇也是作者之一。

这些专家除了来自各个大学外,竟然还有像编写明代史上卷第三章“洪武之治”的纽约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小约翰·d.郎洛瓦这样的人士。

诚然,《剑桥中国史》并非只是这上百名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是在古代和近代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编撰的。

中国的二十四史自然是最重要的引用来源,同时剑桥中国史还引用了几千年来众多中国历史学家的成果;除了中国人以外,毫无意外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引用得最多。

在最近几百年西方文明强盛以前,日本人研究和模仿的主要对象是中国。

这也回答了当初朋友们关于外国人编辑中国史专业度和可信度的疑问。

剑桥中国史涵盖的幅度非常宽广。

除了一般历史书所着重讲述的政治史外,剑桥中国史还在哲学宗教思想史、经济史、文化等方面也花了相当多的笔墨。

另外,剑桥中国史非常重视数据的使用,这在以往我看过不多的中国人编的历史书中较为少见。

剑桥中国史让我大大开拓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以来的近代史。

共产党执政之后,为了维护统治的正统性,和历朝历代一样,对历史进行了有利于自身的“篡改”。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时期和主题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民主试验、第一次国共合作、1940年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早期和红卫兵的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能够把这些历史在中国内地翻译出来,让我颇感欣慰。

我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照英文原版,以确认中译本是否以及有多大程度的删节。

不够,中译本中包含了对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的估计,这个例子让我相信中译本即使有删减,也是非常有限的。

起初读这本书是源于给我们上中国近现代史老师的大力推荐,此君是一位讲课比较放旷随意却又是真正热爱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好老师。

上课第一天他就给我们提到了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的话题,然后推荐了《剑桥中国晚清史》这本书,他说这本书中有很多观点非常有趣,非常具有颠覆性,我自己也不是一个教材上写怎样我就相信它就是那样的人,所以这本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决定好好拜读一番。

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可以这么解释,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历史已经是过去时,已经没有办法完全真实地复原,关于历史的真假与否永远都无法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史书中言之凿凿的历史事件或许并不完全正确甚至有可能是与真实完全相悖的,历史人物更是如此,很多人并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比如提起刘邦很多人想到的只是他打败项羽那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建立汉朝的丰功伟绩,而提到秦始皇人们想到的大概也只是他的焚书坑儒与残暴统治,关于他们相同的一点是都很少有人去关注与他们所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相反的那一面,好像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只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就好像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的不真实性对人们评判历史的标准有着怎样的影响,所以我们读历史不能以一种绝对的、没有转圜余地的心态去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无孰对孰错之分,但至少它应该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更不能是以偏概全的。

关于这一点书中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只是我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根据此书中的观点及其特点得出的一些感悟。

另一个其实就浮于表面却总是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费正清先生在本书导言“旧秩序”中就提到了,费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争论,主要原因是“普遍存在对历史的无知状态”,历史学的作用是了解所有有关方面的情况、动机和作用,如果只涉及冲突的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就不能很好滴理解它。

举个例子,书中认为1840-1841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文件提供的都是官方的观点,而未详细记载战争期间普通中国人民的经历,(窃以为此处也应加上英国普通民众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与中国方面形成对比,从而可以了解到普通大众对战争的影响与战争对普通大众的影响,但其实对这方面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我们只能从战争的一个方面,即政府的角度来看待这场重要的战争),故表面上已经很清楚的事件依然未被人们充分了解,造成了“对历史的无知状态”。

这个观点给我的启发是:即使我们无法了解到一件事情真实的情况,我们也不应该只针对它的一个方面盖棺定论。

正因为史书记载存在片面性,所以我们才要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事件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复原历史,但最起码我们应该尊重它存在时期的各种可能性。

读这本书唯一让我觉得吃力的一点就是每一章节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密,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但瑕不掩瑜,它依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建议大家在研读教材记载历史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会有很多前所未有的收获。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十二

这几年漫画科普的风一直很大,关注了混知的公众号之后,断断续续有看到一些关于中国史的漫画,因为一直比较零散也没太在意。直到最近突然对历史很感兴趣,很想好好的读点书。但是作为历史小白的我害怕被教材吓退,于是选择了轻松一点的方式进入历史的门槛。花了两周时间看完《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5》,写个简单的读后感吧。

对历史一窍不通又感兴趣的成年人。

买之前本来打算是自己看完再给孩子读一遍,大家一起进步,但是看完以后打消了这个念头。这套书里面的一些网络用词和颜色幽默不太适合未成年人,作者为了表述更有趣会隐隐的“开个不那么明显的车”。如果是十几岁的孩子,我不太建议用这套书来作为历史书的入门。虽然现在的青少年思想普遍较为成熟,性教育也不再是羞于启齿的事情,但至少我个人认为还是在家长或者大人的指导下阅读比较利于身心健康。

这套书也不太适合“历史通”,因为里面的内容很简略,毕竟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史,历经了那么多的朝代更迭,要浓缩在薄薄的五本书里面,那就只能保留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已经很好的人再看这套书可能就没什么收获,还不如花时间去钻研野史来得有趣。

讲述浅显易懂,总结归纳的历史规律易理解。

这套书很厉害的地方在于作者的历史底蕴深厚,而且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并且结合趣味性时效性强的笑点进行转述,把朝代的更迭刻画成一个个有趣的短片或故事,阅读起来轻松有趣,好几个晚上我都一不小心就看到凌晨。那些年被历史课支配的困意,终于找到了终结者。

看完这套书以后,我不止能清晰地理清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顺序,居然还分清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生活的朝代,并且奇迹般地在脑海中浮现那个朝代是繁荣还是衰败,是和平还是战乱。更神奇的是还记住了一些历史大事件,并且明白这些事件给那个时代带来的影响力。对于我来说这真的是极大的进步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再开始看深奥的历史书就会容易很多。

最后用这套书最后一页的内容来总结一下这篇读后感吧。

海萍说:“我不完美,一路跌跌撞撞,可是我渴望学习,尝试挑战,寻求突破,希望有一天我能健步如飞,昂首阔步。”

这四本书是我给小迈准备的,经过了王先生这个历史通的鉴定后,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且建议我和孩子一起阅读,因为内容更丰富,系统性更强,看完以后我的历史感会更立体更强。

所以现在这四本书我正在研读中,越看越觉得当时下单的我很明智嘛!这几本书个人认为就很适合正在学习历史的孩子们看,漫画的形式不会觉得枯燥,而且内容立体丰富,也不会担心过于不正经,认字以后的孩子自己看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是从东周列国开始讲,清朝灭亡结束的。而《我们的历史》和《中国历史地图》都是从上古时代,原始部落开始,并且在后面还分类了几大板块,系统性和内容都更全面一些。两套书其实是一个作者,买其中一套就可以了,内容有重复。我当时买两套是因为开本问题,一套小一些便于携带,一套a3那么大,适合和孩子一起读。

中国史纲读后感篇十三

《孙子练女兵》是《史记》里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孙子也是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中国史记读后感3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一本厚厚的史书,一本被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典籍,轻轻的翻开,让我们的思想随着历史的齿轮一齐波动·成长。

从黄尧禹舜到秦皇汉武,有多少英才在其中绽放璀璨的光芒,有多少谋略者让我们啧啧称赞,有多少故事激励了我们步步前行,又有多少圣明之人成为了我们的指明灯。慨叹着一切的变幻轮回,不禁有些痴迷。

话说,周武王去世,由于成王年幼,周公辅佐成王,协助成王伐诛作乱的武庚·管叔,帮忙成王处理朝政,尽管曾受到质疑,但他仍然为成王为国家奉献着,最终在历史与真实的鉴证下,证明了他自我。

楚王项羽,可谓是英雄。曾于帐中斩宋义头,慑服诸将,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有勇有谋,只可惜造化弄人,项羽的太过君子,再加上时运不济,最终只能自刎乌江,可项羽毕竟是一代英才,最终仍能得到许多人的敬仰。

张仪,可谓史上最有本事的一名辩士。以往被笞数百,事后只问他的妻子:“视吾舌尚在不”?初听,觉得像个笑话,再一想,才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让人敬畏,只要舌在足矣。可就是这个舌,在战国的历史上曾卷起了一段风云。

凭张仪三寸不烂之舌,使魏国归于秦,利用计谋,离间楚齐,最终使秦齐联合攻楚,楚曾发誓要杀张仪,而张仪孤身至敌营仍能冷静行事,以自我敏锐的思维得以逃脱。他有的不仅仅是谋略,还有的是胆识,能够这样说,秦统一六国与张仪的游说是密不可分的。

《孙子兵法》,一部古今中外将者必读之书,孙武,齐国人,辅佐吴王,三令五申的故事曾广为传颂,其后世子孙孙膑,也是一位出色的谋略者,其围魏救赵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曾因庞涓的妒忌,髌骨被除成了残疾,在齐国帮忙韩国抵抗魏国时,以每一天灶减一半为计,击败魏国,并掳的魏太子,从此,孙膑名显天下。这样的睿智,让人不由称赞。

历史长河中,英才、谋略值得我们欣赏,而那些激励着我们步步前行的故事,更值得我们慨叹。

我们仍在前行的路上,也许会有许多冲突,会有许多的绊脚石。我们就应当学习孔子的泰然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要学会韩信的感恩于忍耐。他们的事例激励着我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以自我的智慧如此处事。

其实《史记》能够写出来就是一个奇迹。太史公司马迁在忍受如此大的屈辱之下,于牢狱之中完成了此部著作,那里也同样体现着司马迁坚韧的性格与坚强的意志力,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为了证明自我的志向,在恶劣的环境下默默的耕耘着。

一部史书,叙述了自黄帝以来至太初二记,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不管是帝本纪,十表,八书,王侯的世家,名人的列传,还是太史公的自序,都积聚了历史的精髓,是司马迁与历代人智慧的结晶,那里将是一番别样的天空。

在历史的长河中,《史记》记载了一些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是我收获不小呀。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秦始皇到唐朝这一段期间,是这本书的重点在这里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李广从不畏惧。

这么一位可敬的大将,在最后还是自尽了,哎,这是可惜中的可惜.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历史中的宝书,可贵的史书。

《史记》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爸爸送我的版本是白话文版。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读完了这本书。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阅读《史记》这本书的收获。

在《史记》里,我读到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尊师重道的事迹。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学生宫敬叔要去周朝京都洛阳朝拜天子,孔子知道老子在洛阳居住,为了能向老子请教古代的“礼制”,便和宫敬叔一同前往洛阳。来到洛阳的第二天,孔子便迫不及待地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老子当时正在著书立说,听闻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拜访,立即放下手中的刀笔,迎接孔子。孔子进入大厅,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后,才向老子请教古代的“礼制”。因为孔子态度很诚恳,老子就很详细地跟他讲解古代的“礼制”。孔子学到了很多关于古代“礼制”的知识。

闭卷沉思,我想到了我的老师。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刚上小学,没有定性,上课忍不住玩小玩意儿,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第一次提醒了我,我就停了下来,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了,又把小玩意拿出来玩,老师那双火眼金睛又发现了,就叫我站起来。本以为这样我就可以好好听课,谁知道,我再次玩起了小玩意。于是老师板着脸说:“站起来也能玩,要好好听课才是。把手上的东西拿上来,没收!”我看着老师严厉的脸,便知道我在课堂上玩小玩意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知识,我羞愧地红着脸低着头,乖乖地把手上的小玩意交到讲台前。当我转过背,发现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当时我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并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批评你,让你在课堂上站起来,是因为你影响到了课堂秩序,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要记住:尊重别人是在庄严自己!”

孔子是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把自己当成学生,千里迢迢地去向老子求学。给我们树立了尊师重道的榜样。

相较于孔子,我在学识上是一张白纸,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各方面都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而尊师重道是我人生中永不停止的课程。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1844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