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教案样本,这些教案设计精良,适合不同学习阶段和课程特点的教学需求。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一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俺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俺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俺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干考好。
学习贵在锲而不舍,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俺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二
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揭示课题。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
远近闻名。
疯长。
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
远近闻名。
挥舞。
养分。
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
疯
靠
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三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第二、三自然段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第四自然段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第五自然段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课文的重难点是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四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5)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导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2、教师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投影片、教学挂图。
1、板书课题,指名读。
2、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了许多问题,还记得吗?(学生回忆问题)(谁剪枝?为什么剪枝?怎样剪枝?剪枝后结果怎样?)。
3、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放声自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1、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齐读,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能手?(指导说话)。
(2)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2)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是怎样剪枝的?(指名做手势)。
4、过渡:看着一根根枝条被剪下,作者产生了什么疑问?
出示句子: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指名朗读)。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样对我说?
1、自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王大伯说的话。圈出你以为与剪枝有关的词句。
2、谁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
3、用因为……所以……来介绍为什么剪枝?(指名练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
5、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是这个意思?)。
(1)出示将信将疑,作者怀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书:
减少——枝条增加——产量?
师:春天到了,桃园里很美,也很热闹,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1、教师范读,学生闭眼,边听边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读,挑最喜欢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读。
4、指名读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
5、试背,评议。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他看见了什么?
1、口头填空: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的桃子。
一个个桃子仿佛()。
2、怎样写的,我们一起读一下。(齐读)。
3、此时,作者心里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板书:减少——增加。
5、减少什么?增加什么?我们再来读一下王大伯说的话。(齐读)。
6、指名回答,板书:(擦掉?)(减少的那些枝条对桃树来说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举一些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指名举例)。
如:(1)小明背英语单词,每天背100个,十天下来,他只记住了50个。后来他改变方法啊,每天背10个,10天后,他记住了100个。
1、挑选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减少——枝条——不利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七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录音,小黑板。
两课时。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远近闻名疯长挥舞。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读。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八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俺”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俺”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俺疑惑?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俺非常不理解,俺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俺的疑惑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佳话,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作者依照事物的发展顺序,依循“生疑-----释疑-----明理”的线索,紧扣题目记叙。
学情分析:。
作者能写出,说明作者善于观察。作为园艺师的王大伯修剪枝条不足为怪。可“我”却细心的发现王大伯剪的是一些很粗壮的枝条,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王大伯的说明,道出了“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一生活中的辨证的哲理,给人深刻的启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
5、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三、精读训练。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5)(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
用钢笔描红,并在田字格上仿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5)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导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那么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是什么?
2、教师小结: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十
景行小学 麦慧。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挥、舞、夺、熟、娃、蛋、禁、番、*”,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王大伯说的那番话。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哲理,并融会贯通领会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例中蕴涵哲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剪枝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花开 热切盼望。
结桃 又惊又喜。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回忆以前学过的描写孙中山的课文《不懂就要问》,板书:学问 说说自己的理解。
2. 总结:刚才我们说的是学习中的“学问”,现在谁来说说生活中的学问?(生自由发言)。
3.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 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3) 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 检查自学效果。
仿佛 * 挥舞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满怀好奇。
(2)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
(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比谁读得最棒?
(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三次进园看到的景象不同;初步了解剪枝的学问。
三、学习部分生字。
2. 指导学生描红、仿影、临摹。
26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 。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剪枝的学问》。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一共几次进桃园?各在什么季节?(“我”一共三次进桃园,分别在“冬季”、“春天”、“夏天”)。
二、感知课文 。
1.师提问让生思考:“我”三次进桃园,心情各有不同,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并把整个句子好好读读。
2.讨论交流:
(1)第一次比较复杂,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示“我”的心情?(板书: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2)第二次进桃园呢?(盼望)。
(3)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也跟上面一致,该在“盼望”前边加上一个什么词?(板书:热切盼望)。
(4)我第三次进讨园呢?(板书:又惊又喜)。
三、细读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
1. 师生共同探究“满怀好奇”。
(1)“我”进桃园为什么好奇呢?结合词语理解“远近闻名”
(2)还能从哪里也能看出王大伯是个种桃能手?
2.把这一段的意思说给大家听听。
3.共同探究“一脸疑惑”。 。
(1)“我”满怀好奇地进入桃园,为什么转眼间“一脸疑惑”了呢?谁来做一做“一脸疑惑”的样子?请学生表演,帮助理解词义。
(2)指导朗读。谁来把“我”的一脸疑惑读出来?试一试,读出来。(齐读)。
4.探究讨论“将信将疑”。 。
(1)对于“我”的一脸疑惑,着急发问:王大伯是怎么做的?(王大伯给我讲了剪枝的学问)。
(4)王大伯的话有几层意思?一点一点来描述。
(5)再读王大伯的话,体会我的“将信将疑”。
(6)练习朗读王大伯的话,要让我们听了之后都相信你剪枝剪得有学问。 。
5.探究学习“热切盼望、又惊又喜”。
(2)小组朗读,其余思考、想象:听了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听朗读,交流、评议)。
(3)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春天的美丽。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深化认识。
1. 拓展:下面的事件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呢?用心去品析一下。
2. 例:兵不在多,而在精。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五.拓展作业 。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十一
2.自读1、2自然段,划出描写王大伯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词句。
师:什么样的人是种桃能手?(在种桃方面很有研究)。
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你是怎么知道的?(抓住远近闻名,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几个词指导学生读好。)。
3.出示我的问话:王大伯,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对这位种桃能手,我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抓住挥舞、一根根体会王大伯剪枝剪得多;抓住我的问句中怎么啦?干吗好好的枝条剪掉来理解我的焦急,对王大伯剪枝做法的不理解之情。)。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
4.默读第三节,边读边思考:从王大伯的话中,你了解到剪枝有什么学问呢?
(1)四人小组围绕主要问题王大伯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展开讨论;师巡视,下到各小组倾听。组织学生汇报,引导交流。
(2)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留下的是什么枝条?
(3)师:王大伯对这两种枝条的态度怎样?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
(4)出示第三节,试着读一读王大伯的这番话。
(5)师:看来,剪枝真是有学问啊!你读懂了吗?
自主选择读书的伙伴,分角色读。
(6)师:可是,我对王大伯的话为什么会将信将疑?你有什么想法?
5.后来,我相信了吗?读一读最后两小节。边读边想想,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1)读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对有关句子进行批注。
(2)组织学生在组内和全班交流自己的体会。(抓住春天时桃花盛开的语句,即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抓住暑假时走进桃园看到的景象,即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脸蛋,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正是由于剪枝,使得桃花开得茂盛,桃子结得大而多。)。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十二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录音,小黑板。
两课时。
1、谈话,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2、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疯长远近闻名挥舞养分吸收营养。
(2)指名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领会部分词语的意思。
(4)指导书写生字:嚓疯靠注意间架结构难写的生字。
3、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相机指点。
1、学习第5节,出示减少是为了增加,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个事情中得知的?
齐读第5节。
2、学习1、2节。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读一读1、2节。
(4)读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
*王大伯剪得多,从哪里可以看出?
*剪掉这么多的枝条,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样问王大伯的?这两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1、2两节。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剪枝的学问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的:
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
2、听写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尝试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近闻名、总是、大、甜)。
换词理解能手(能人)、远近闻名(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2)读好这一段,在评议中明白该读出敬佩的语气。
过渡: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
2、学习第二段。
(1)我跟你一样好奇,板书:满怀好奇,带表情读好这个词语,略皱眉。
(2)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结得那么大,那么甜呢?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问个究竟。
(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4)我看到了什么?(读出相应句子)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用个词语概括这番情景。(我看到王大伯他们在剪枝。)。
(5)再读,说说还从这写内容中读懂了什么?
(剪枝动作熟练、潇洒;慧眼识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无用枝,经验丰富;剪掉了许多的枝条)。
(6)好好的枝条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说表情是什么样的呢?读他问王大伯的话,你可以理解当时的他。
出示: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7)看到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诉了我。同桌一问一答,说清原因。
(8)指名直接对话表演。
(10)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真不愧是个种桃能手啊!分角色朗读对话。
(11)我听了王大伯的话,不再一脸疑惑,出现了什么变化?板书:将信将疑。
结合课文理解将信将疑: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为什么我会将信将疑呢?(种桃能手不会做不利于桃子丰收的事,但剪掉了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12)指导读好将信将疑时心里想的话。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播放图片欣赏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树下戏)随机说上几句古诗赞赞眼前景象。
(3)此时的我最盼望什么?
(4)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语气轻松、愉快。
4、学习第四段。
(1)桃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所以暑假一到,我就来到了王大伯的桃园。这时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指名读相应语句。只见后面都是我看到的情景。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样?(惊讶、高兴,即又惊又喜)。
(4)读好啊这个语气词中代表的感情,再读我看到的景象。
(5)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惊的是:大伯的预料成了现实,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喜的是: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6)此时的我不禁想起什么?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7)现在的我还将信将疑吗?我明白了什么?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啊。这劳动中也藏着丰富的学问,我们可得好好向生活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呀。
(8)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怎样判断无用枝?怎样剪才合适?等等)。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四、作业设计。
1、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
2、语气词练习,填一填,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7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