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修正。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几篇经典总结文章,大家一起来欣赏学习吧。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一
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是展示了用电器在通电的情况下,在生活中做的事情,学生能联系生活生活感受到,电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转化,并且在这个时候就有学生提出了电能在转化过程中除了转化成希望转化成的能量,还有热能的产生。感受到了一种能量转化成了多种能量。
第二部分是认识各种能量,学生主要是对于动能和化学能不清楚,对于动能概念混淆,认为是运动产生动能,这个部分我也只给学生强调了,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但是并未做出一个很好的解释,还是需要加强这部分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第四部分,本节课小结,进行知识问答小测。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二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从电的用途非常广泛,进而直接引入对电能的认识。教材安排了两块内容:一是“电能和其他能量”;二是电能的转化。
知识与技能: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重点: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难点:能量转化的分析。
多媒体演示、“家用电器调查表”
1、引入新课。
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认识电能。
出示各种电器的图片,通过交流汇总感受电能运用的广泛性。从而揭示电能的概念。
3、认识其他能量。
出示蒸汽机、风车、声控灯、激光切割机图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些物体工作用了什么能量。此环节通过让学生运用感受几种能量的工作,借能量的工作感知初识几种常用的能量。
4、认识含有能量的物体。
出示人体运动、食物、加油机、煤炭的图片,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归纳介绍各种常见能量,提示能量的的重要性。
5、认识能量的转化。
a、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常见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并完成“家用电器调查表”。理解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b、说一说生活中你知道的关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c、出示书中的漫画,让学生说一说能量的转化。
6、练习。
设计判断题和选择题进行练习,通过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7、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交流和研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出示总结内容,让学生反馈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认识到只要有生命和运动,就需要能量,就存在能量的转换。
8、拓展延伸。
找找生活中更多关于能量转化的例子。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转化的。
教学难点:
分析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铁丝、提示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资料及事例,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2.教师准备:课件、表格。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为什么打开开关就能让电脑运行起来呢?
3、生交流。
4、出示各种电器的图片(电视机、电饭煲、洗衣机、空调、电熨斗、微波炉、电脑等)课件演示:
1.电能是一种能量,除电能外,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吗?
2、学生说说知道的各种能量。
4、出示人体运动的.图片。食物里面储存着能量。
6、(出示煤炭图)汽油具有能量,那么煤炭呢?它可以做些什么工作呢?生交流。
7、师小结:像煤炭、汽油这些物体通过燃烧发生化学变化,能让车子开动,能把水烧开,这种能量也称化学能。
(三)电能的转化。
1、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电能-------转化成其他能?让我们以“电灯”为例来讨论一下吧。
2、师:电灯输入电能,输出时将其转化成了什么呢?
3、那么电输入到其他用电器的身体后,电能又能转化成什么能呢?请四人小组边交流边完成课本中的家用电器调查表(要求每个同学写出2个)。
4、学生交流、填写。
5、交流调查表。师生共同补充。
课件出示:那么我们家庭以外的设备上的能量又是怎么转变的呢?
看课件(生日卡、电车、电影、电动门)。
6、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发现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
7、经过用电器之后,电能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其实就是“电能转化器”。
四、其他能量间的相互转换。
1、先用两手互相摩擦,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这是()能转化为()能。
2、反复弯折铁丝,摸一摸,没有什么感觉?
3、师小结:这个实验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4、你还能举出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例子吗?
6、学生交流。
7、小结:原来不但电能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换。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闯关游戏吧。
五:智慧大闯关。
1、第一关:课件出示p62的两幅图,逐一讨论:你知道这幅图中的能量是怎么转换的吗?学生交流。第一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二、三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光能。
2、这两关过完,还想试试吗?出示p62页的最后一幅图。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漫画中的能量转化。
(3)同学们找找看,能量的源头在哪儿呢?(太阳)是的,各种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3、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自然界没有能量,将会怎样?
4、师总结:原来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了,也就没有生命了。那么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吗?也就是电能从哪里来?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四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师引出课题。
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
学生举例。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2、了解能量的作用。
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
3、火箭发射活动。
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
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
记录时要认真仔细。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五
认识食物、燃料中的能量。
演示:风、流水、电、汽油、等图片若干。
分组:热水瓶、烧杯、橡皮塞瓶、一次性透明塑杯(底部穿线)。
科学家把这些都归结为“能量”,说到“能量”这个词,我们还会联想到什么?注:能量是做事的动力。虽然你看不见它,但是它每天都会在我们周围发生成千上万的反应。事实上,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1、(打开电风扇)问:是什么使风扇转动的?
2、电能是一种能量。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能量?
3、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注:能量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有许多形式,如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核能和化学能等等。所有这些形式,均可归为动能和位能两种。动能是物质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等;位能是系统状态所具有的能量,如化学能、核能和电动势能等。
4、你们有什么证明的方法吗?
5、学生分组实验。
a、橡皮塞瓶、加热实验,证明热是能量。
b、一次性透明塑杯(底部穿线)实验,证明声音也是能量。(结合生活中对超声波的应用)。
c、出示激光挂图,证明光也是能量。
6、讨论:食物中储存这能量吗?为什么?(结合生活实际来解答)。
1、说说我们知道的能量。(配合课本插图)。
2、找找我们身边的能源。
我们身边存在的能源种类。
小知识:能量和能源。
能量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有许多形式,如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核能和化学能等等。所有这些形式,均可归为动能和位能两种。动能是物质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等;位能是系统状态所具有的能量,如化学能、核能和电动势能等。
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如按使用状况分类,有常规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包括核燃料、地热能、太阳能等);如按能源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像煤、天然气、水能、风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煤气、原油加工品、火药、电能、沼气等;有些能源,如火山能、地震能、雷电能、宇宙射线能等还未能被人们所利用开发,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能源还可以根据其成因、性质和使用状况进行分类。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六
1.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1.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2.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能对问题进行认真探究。
能量间的储存和转化。
1.学生准备:铁丝。
2.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2.电使电灯亮起来了,我们把通电后能工作的机器统称为“用电器”(板书),同学们的家里肯定有很多“用电器”吧?这些用电器有了电才可以工作,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板书:能量)叫做电能。(板书:电能)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电能和能量》。
1.电能是一种能量,除电能外,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吗?
4.出示人体运动的图片。
我们身体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哪里?生说到“食物”,再出示各种食物的图片,师述:各种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人体所需的营养。原来“食物”中储存着能量,但这种能量须经过化学变化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将这种能量称“化学能”。(板书:化学能)。
6.师小结:像煤炭、汽油这些物体通过燃烧发生化学变化,能让车子开动,能把水烧开,这种能量也称化学能。
7.自然界中,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这些能量外,当然还有其他的能量。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各能量之间呢?)。
1.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让我们以“电灯”为例来讨论一下吧。
2.电灯输入电能,输出时将其转化成了什么呢?原来能量并没有消失,只是电灯输入电能后,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了。(板书:光能、热能)。
电灯可以做的工作照明输入的能量形式。
光、热。
4.学生交流、填写。
5.交流调查表。师生共同补充。(师提醒:认真倾听,发言同学讲的跟你想的是否一致,若有意见提出来补充)。
6.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发现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电能是直接转化成其他能量的吗?(电能通过什么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用电器)。
7.经过用电器之后,电能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其实就是“电能转化器”。(板书)人们利用电方便地得到需要的.动力,得到需要的光、热、声和磁通过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奇妙的转化,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变的越来越方便了。
(1)先用两手互相摩擦,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这是()能转化为()能。
2.师小结:这两个实验都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板书:例:机械能---化学能)。
3.你还能举出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例子吗?
4.演示:。
(1)机械能变电能、光能(手摇手电筒)。
(2)音乐盒。
5.小结:原来不但电能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换。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游戏吧。
课件出示p62的两幅图,逐一讨论:你知道这幅图中的能量是怎么转换的吗?学生交流。
第一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二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光能。
2.这一关过,还想试试吗?出示p62页的最后一幅图。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漫画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人体储存的化学能-----自行车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电炉的热能---水蒸气的热能。
(3)同学们找找看,能量的源头在哪儿呢?(太阳)是的,各种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3.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自然界没有能量,将会怎样?
4.师总结:原来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了,也就没有生命了。那么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吗?也就是电能从哪里来?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互转化。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七
对这一节的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的是讲授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完全达到教学目的。本人对这一节的教学设计采用以探究式活动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新的教学模式下设计教学方案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能量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概念,高中学生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中,学生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紧紧依托这些知识展开教学。
本节的引入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用问题探讨的素材展开能量流动的.过程的学习。在学习能量流动的特点之前,讨论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再以林德曼的研究为资料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思考与讨论,探讨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的过程。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量之一。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一节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复杂性的内容演变成简单易懂的内容。并加以多媒体课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名词:能量金字塔:可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做能量金字塔。
语句: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5、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八
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探究目标。
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情感目标。
能通过本课学习意识到保护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课件:关于动物生命活动的图片。
2、学生活动时佩戴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能量,它能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能量。
2、提问设疑: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吗?动物怎样获得能量?
3、讲述: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动物与能量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
二、探究新知。
(一)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1、出示课件(各种动物不同生命活动的图片。包括:飞翔,奔跑,生蛋,进食,睡眠等)。
2、提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这一活动需要能量吗?
3、学生思考后依次回答。
4、根据课堂情况适时提问: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在学习,这一过程需要能量吗?
5、引导归纳: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6、汇报结果。
7、总结: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二)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提问:当你饥饿的时候怎样补充能量?
2、生回答。
3、思考:动物会以什么方式补充能量?
4、讨论并回答。
5、学生举例说明各种动物以什么做为食物。
(提示:大部分同学只能列举出动物吃植物或动物吃动物,例如羊吃草,狼吃羊等,但不能将三者联系起来,师应依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将其联系起来。)。
6、小组讨论:草,羊,狼之间的能量流动。
8、观看《螳螂捕蝉》故事短片。
思考:故事中有哪几种动物?请把它们按谁被谁吃的顺序排列起来。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吗?
三、建立食物链概念。
1、创设情境,游戏启发。
白菜蝗虫青蛙蛇鹰,学生表演谁被谁吃。
2、引导食物链概念。
a、提问:它们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排列?它们之间的能量怎样流动?
b、学生思考,汇报结果。
c、课件展示。
(将五者用箭头连接起来,形成“链环”状,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概念)。
d、师适时板书链环锁链食物链。
e、将整个板书联系起来,讲解食物链概念。
f、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食物链吗?
生可根据板书的提示自己回答。
3、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a、观察“食物链”。
b、提问:你发现什么规律?
c、引导学生总结: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d、小组讨论,写出一条食物链。
e、小组代表展示写出的食物链,并讲述能量流动。
四、利用原有知识,巩固应用。
1、提问:你还记得《蛇与庄稼》一课吗?
课文写了蛇和庄稼的什么故事?
2、小组共同回忆,选一名代表陈述。
3、提问:为什么蛇会和庄稼的丰收有联系呢?
4、观看《蛇与庄稼》课件片段。
5、归纳总结: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被破坏,会影响整条食物链。
6、观看大自然和谐宁静的图片,引发同学们保护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意识。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九
能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节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探讨,使学生感悟到化学反应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过程中所充当的关键角色,认识到在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与技术将做出新的特殊贡献。本节课先从化学键知识着手,说明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化学反应吸收还是放出能量的关系。
一、成功之处。
1、研究学情,剖析教材,整合内容。
在初中的化学课程和生活常识的积累中,学生都能够了解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能源转化也并不陌生,但未能从能量变化角度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在高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本次教学中考虑到高一学生现阶段未学习化学键等抽象概念,学生如何从微粒观、能量转化观、能量守恒观,去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质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把握好必修与选修内容和教学难度差异就成为了本节课设计中始终贯彻的思想。为了突破重难点,本次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化学素质能力、实验创新意识的培养。
化学课程不仅教授化学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描述,实验记录,展示实验报告等环节中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看,听,说,写”基本素养,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改进的实验装置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也传递给学生科学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3、板书设计条理清晰。
有一位名校长曾说过:“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并非主要教学方式,不能只用多媒体,不写板书,只有两者合理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板书设计中杨清美老师给与了我很多修改意见。最后设计出的板书保留了完整的教学重难点内容,层次分明,利于学生回顾所学。
二、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讲授略多,放手不足。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理解,并独立说出,但作为年轻老师的我,教学经验还不足,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还不够信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2、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出现操作不规范等现象。说明有时候我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全面,有待改进,也是以后我教学中努力的重点。
通过本节课,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仍然有不足之处,认识到作为教师对教材深入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对教材,对学生分析到位,才能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
本节课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环节完整,过渡自然,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注重讲练结合,及时巩固,在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置切合学生实际,要求明确具体,能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应掌握哪些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值得借鉴。通过课堂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落实“三讲三不讲”,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观察对比现象和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并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利用神七发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flash动画演示,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最后的趣味实验——水果电池可以是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引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也略有不足:
教师在课前根据试讲情况调整了学案上小部分内容,由于时间仓促,未做到尽善尽美,出现了一些偏差,另外学案和课件中化学式上下脚标有些地方不规范。
个别环节教师应做一下评价。如学生通过flash分析原电池原理后,教师应用准确的语言将原理总结一下或引导学生总结一下;在学生做完水果电池实验后,教师应点评一下。
总之,本节课从最初试讲到最后上课,前后调整较大,如果准备的时间再充足一些,会更加完善。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一
《化学与电能》这节课,整体感觉比较流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反思整个过程的设计及实施,本人认为有以下几处亮点:
1.学生活动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与探究。
2.选择了核心内容进行探究,突出了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3.设计了四组很好的对比实验,围绕着“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让学生初步掌握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比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的新课程理念。
也有两点不足:
1.准备的对比实验还可以再多几组。
2.时间比较紧,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
总之,经过这次对外公开教学活动的洗礼,我学到了很多,收获挺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尝试这种教学方法,为新课程的教学及探究式学习的研究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二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突出了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
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并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巩固和联系。这样的安排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流畅,但缺乏的`就是创新和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重新设计:在讲电功、电能的概念分析到电功的实质时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可引起哪些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光、发热;或发生化学变化等等,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做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的大部分外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2、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转都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本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这也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问题。
2、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3、这节课的内容,表面看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不能用知识拓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讲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从现象的分析人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的外延。这一点本课做得不够。至于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多过深。
4、在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结论的得出,这样的探究有些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了。课后我觉得探究前应做好两个工作,首先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不至于他们杂乱无章,没有边际的乱猜,起不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创设情景时,我可以通过两个灯泡的亮度使学生体验到电流做功的大小不同,从而猜想电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设计实验表格,使学生注意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避免了他们实验时不知道做什么,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这样的引导,同学就能通过实验成功地测出一些有效的数据,并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出实验结论,可以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知识的达成度也很高,注意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应该是有控制的开放,探究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探究,所以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怎样做好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山坡上的岩石、运动的'汽车、熔炉里的钢、煤和苹果)、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2、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
学生准备:
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可以不完全一样)。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蓄势待发”的能量。
1、学生看第1张图片。
2、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学生回答问题,认识到岩石蕴藏着能量。
4、教师出示实物(上了发条的小闹钟、压缩了空气的玩具唧筒)并演示。
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
6、学生动手实验,抓住“蓄势待发”谈体会,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7、小结: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1、教师讲述:介绍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次介绍“动能”、“热能”、“化学能”;
第二次将以前学过的“声、光、电、磁等形式的能”一次性补充、纳入进来。
2、在生活中找具有相同形式能量的物品。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填入圆圈内。
(2)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四
科学探究: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师准备:
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山坡上的岩石、运动的汽车、熔炉里的钢、煤和苹果)、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2、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
学生准备:
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可以不完全一样)。
一、教学导入。
二、活动“蓄势待发”的能量。
1、学生看第1张图片。
2、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学生回答问题,认识到岩石蕴藏着能量。
4、教师出示实物(上了发条的小闹钟、压缩了空气的玩具唧筒)并演示。
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
6、学生动手实验,抓住“蓄势待发”谈体会,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7、小结: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三、活动各种各样的能量。
1、教师讲述:介绍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次介绍“动能”、“热能”、“化学能”;
第二次将以前学过的“声、光、电、磁等形式的能”一次性补充、纳入进来。
2、在生活中找具有相同形式能量的物品。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填入圆圈内。
(2)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五
过程与方法: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师引出课题。
二、新课。
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
学生举例。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2、了解能量的作用。
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
3、火箭发射活动。
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
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
记录时要认真仔细。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六
1、能举例说明动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链的概念。
1、能正确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2、能正确分析每条食物链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能通过本课学习意识到保护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课件:关于动物生命活动的图片。
2、学生活动时佩戴的头饰。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能量,它能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能量。
2、提问设疑: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吗?动物怎样获得能量?
3、讲述: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有关动物与能量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动物与能量。
二、探究新知。
(一)判断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1、出示课件(各种动物不同生命活动的图片。包括:飞翔,奔跑,生蛋,进食,睡眠等)。
2、提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这一活动需要能量吗?
3、学生思考后依次回答。
4、根据课堂情况适时提问: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在学习,这一过程需要能量吗?
5、引导归纳:动物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6、汇报结果。
7、总结:动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二)寻找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1、提问:当你饥饿的时候怎样补充能量?
2、生回答。
3、思考:动物会以什么方式补充能量?
4、讨论并回答。
5、学生举例说明各种动物以什么做为食物。
(提示:大部分同学只能列举出动物吃植物或动物吃动物,例如羊吃草,狼吃羊等,但不能将三者联系起来,师应依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将其联系起来。)。
6、小组讨论:草,羊,狼之间的能量流动。
8、观看《螳螂捕蝉》故事短片。
思考:故事中有哪几种动物?请把它们按谁被谁吃的`顺序排列起来。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能量流动吗?
三、建立食物链概念。
1、创设情境,游戏启发。
白菜蝗虫青蛙蛇鹰学生表演谁被谁吃。
2、引导食物链概念。
a、提问:它们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排列?它们之间的能量怎样流动?
b、学生思考,汇报结果。
c、课件展示。
(将五者用箭头连接起来,形成“链环”状,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概念)。
d、师适时板书链环锁链食物链。
e、将整个板书联系起来,讲解食物链概念。
f、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食物链吗?
生可根据板书的提示自己回答。
3、小组讨论,总结规律。
a、观察“食物链”。
b、提问:你发现什么规律?
c、引导学生总结: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d、小组讨论,写出一条食物链。
e、小组代表展示写出的食物链,并讲述能量流动。
四、利用原有知识,巩固应用。
1.提问:你还记得《蛇与庄稼》一课吗?
课文写了蛇和庄稼的什么故事?
2.小组共同回忆,选一名代表陈述。
3.提问:为什么蛇会和庄稼的丰收有联系呢?
4.观看《蛇与庄稼》课件片段。
5.归纳总结: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被破坏,会影响整条食物链。
6.观看大自然和谐宁静的图片,引发同学们保护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意识。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七
(略)。
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课件、“火箭”及“发射器”,实验表格。
(一)导入揭题:
1.播放课件“本单元的小诗歌”——“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托起风筝在蓝天自由飞翔。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让水车在河边吱呀呀地歌唱。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让向日葵绽开金黄灿烂的微笑。……我要用智慧的大脑,寻找这背后的神奇……”
2.师问:“你们知道是什么让风筝飞翔吗?”“什么让水车吱呀呀地歌唱?”“什么让向日葵微笑呢?”(依次出现投影:图片)。
3.生答:风、水、太阳。
4.再出现各种图片:它们又是依靠什么“工作”或运动的呢?
5.生答。
6.师小结:像这样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能量。风有风能,水有风能,太阳有太阳能。你还知道哪些能量的名称?师相机板书。
1.师述: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种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2.讨论后回答(看哪个小组说得多)。
(2)出示课件:课文中的插图(逐次出示)。
(3)学生回答:
a、太阳光可以使植物生长,还能用来发电,还能使热水器里的水变热,能把衣服晒干……。
b、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还能发电,能把饭煮熟,能给我们取暖……。
c、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还能使电动机转动,使电视机出图像,使电瓶车跑起来……。
d、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还能使我有力气踢球……。
e、水能可以使水车转动,可以发电,可以冲洗车辆……。
f、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还能使水面泛波……。
g、风能……。
3、师小结:太阳能可以发电、晒衣服,热能可以煮饭、烧水,电能可以使家用电器“工作”,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一句话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三、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1.过渡:那么能量的大小会影响物体运动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我们就用这“火箭发射”的实验进行探究一下。
3.猜测:橡筋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4.讨论方案:怎样才能使橡筋能量变大?
生:把橡筋拉长一些。
师:老师为了方便大家测量,在吸管上标上了刻度,(边说边演示)拉得越长,刻度越大。
师:这是个对比实验,那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完成实验方案。
5、汇报方案:
生:对比实验应该注意控制变量,只能有一个变量。
师:这里的变量是什么?
生:能量。
师:如何改变?
生:橡筋拉得长、短来改变能量大小。
师:不变量又有哪些呢?
生:火箭以及发射器都不能改变,发射器的位置最好也不改变。
师:火箭和发射器可以保持不变,那么位置应如何不变呢?
生:把发射器的下端与桌面平行,放一点在桌面上,以做支撑,保持不变。
师:还有要注意的吗?
生:还要注意、观察、记录。
师:每个刻度可以发射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这样更准确一些。
6、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
学生带实验表格,上如汇报。
师生补充、修改。
8、小结:从大家的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橡筋拉得越长,也就是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那么其他的物体运动是不是也这样呢?如风越大,风筝就飞得越高,太阳越大,热水器的水就越热……我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做个探究。
能量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八
何**。
20**年12月5日。
20**年12月8日。
1、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1、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36v40w电灯1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电流表、
电压表各1只,变阻器、电源各1个。
复习引入、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根据定义:p=w/t,w=uit。
所以,p=w/t=uit/t=ui。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3)单位:瓦、千瓦,1kw=1000w。
由公式得w=pt得。
w=pt=1kw×1h=1kw·h。
=1000w×3600s=3.6×106j。
即:1kw·h=3.6×106j。
(4)演示实验:(运行课件)。
实验数据比较: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定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
三、小结:电功和电功率的比较。
四、作业: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转化的。
教学难点:
分析能量转化。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铁丝、提示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资料及事例,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2.教师准备:课件、表格。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为什么打开开关就能让电脑运行起来呢?
3、生交流。
4、出示各种电器的图片(电视机、电饭煲、洗衣机、空调、电熨斗、微波炉、电脑等)课件演示: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电能是一种能量,除电能外,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吗?
2、学生说说知道的各种能量。
4、出示人体运动的图片。食物里面储存着能量。
6、(出示煤炭图)汽油具有能量,那么煤炭呢?它可以做些什么工作呢?生交流。
7、师小结:像煤炭、汽油这些物体通过燃烧发生化学变化,能让车子开动,能把水烧开,这种能量也称化学能。
(三)电能的转化。
1、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电能-------转化成其他能?让我们以“电灯”为例来讨论一下吧。
2、师:电灯输入电能,输出时将其转化成了什么呢?
3、那么电输入到其他用电器的身体后,电能又能转化成什么能呢?请四人小组边交流边完成课本中的家用电器调查表(要求每个同学写出2个)。
4、学生交流、填写。
5、交流调查表。师生共同补充。
课件出示:那么我们家庭以外的设备上的能量又是怎么转变的呢?
看课件(生日卡、电车、电影、电动门)。
6、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发现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
7、经过用电器之后,电能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其实就是“电能转化器”。
四、其他能量间的相互转换。
1、先用两手互相摩擦,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这是能转化为()能。
2、反复弯折铁丝,摸一摸,没有什么感觉?
3、师小结:这个实验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4、你还能举出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例子吗?
6、学生交流。
7、小结:原来不但电能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换。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闯关游戏吧。
五:智慧大闯关。
1、第一关:课件出示p62的两幅图,逐一讨论:你知道这幅图中的能量是怎么转换的吗?学生交流。第一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二、三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光能。
2、这两关过完,还想试试吗?出示p62页的最后一幅图。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漫画中的能量转化。
(3)同学们找找看,能量的源头在哪儿呢?(太阳)是的,各种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3、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自然界没有能量,将会怎样?
4、师总结:原来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了,也就没有生命了。那么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吗?也就是电能从哪里来?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1.白杨教案和教学设计。
5.观潮教学设计和课件。
7.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10.将相和教学设计优质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1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