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训练范文(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2:17:05
浅谈低年级训练范文(21篇)
时间:2023-11-30 12:17:05     小编:FS文字使者

总结是我们反思过去经历的一种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总结要写得客观中带有一些主观评价,该如何衡量呢?总结范文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一

说归说,写归写。会说不一定会写,从口头表达过渡到书面表达还有一个过程,还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汉字是我国的法定文字,写话时我们要求学生尽量用汉字写话,遇到生字时才可用汉语拼音代替,从而由简到繁,达到提前读写的目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从会写完整的句子开始。为了使学生写的话具有条理性,我们出示了拼音和文字灯片:“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结果怎样?”这样,初步展示文章的框架,让学生依样画葫芦,然后指导学生反复修改、抄正。如此反复指导,学生写出的话比说出的话更精彩,更具有趣味性。如:“春天,草地上鲜花盛开,小花猫和小白兔到草地上春游。看到小鸭子掉进洞里,小花猫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端来水倒进洞里,水灌满了,小鸭子救出来了。死里逃生的小鸭子高兴得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来。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二

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的初步训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儿童从四.五岁到九.十岁,他们的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称之为语言的“习得期“。在这一阶段,“说话“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整个“说话“教学的效果。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我发现如果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它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说话“的积极性,降低“说话“的难度,提高“辩析“的准确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要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不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无意识记还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说话“训练中,教师如果能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说话“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在教学动物运动会这篇看图说话时,为了谈静止.无场的画面为动态.热闹的场景,我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动画场景:远处是一座运动场,动物们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场面非常热闹,运动场大门上有一条横幅,“动物运动会“几个字依稀可见。一群动物兴奋地由运动场方向走来,正巧遇上慢慢爬向运动场的小蜗牛,动物们叫“小蜗牛,你怎么才来呀?运动会都快结束了!“小蜗牛说:“唉,我爬利太慢了,今天天没亮我就出发了,可还是没能看到精彩的比赛。你们能把运动会的情况说给我听听吗?“动画片结束了,学生们已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澜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同学们,我们来当这些小动物,把动物运动会的情况说给小蜗牛听,好吗?“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把看到的运动会场景说给小蜗牛听。这样,借助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人而取利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注意直观,发挥想象,使学生“会说“。

[1][2][3]。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三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之重要性。而在低年级教学中,更为突出体现了说话、写话上,那么在教学中怎样辅导学生说话呢?以下是我从事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中一点体会。

一、规范语言,提高说话能力。

初入学的儿童,虽然已初步具备口头表达能力,但常常语言不规范,说话不完整。如何采取较好的、实用的方法,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更易接受呢?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带儿童语言特点的训练方法,让儿童使用规范的语言,完整的句子说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非常必要的。课堂上的回答训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的.,天天都在进行的说话训练,也是提高说话能力的方式。孩子们刚入学时,我就抓住契机上“自我介绍”的说话课,逐一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有些同学就会不假思索,张口就说:“***.”这时,我就启发诱导学生,用一定的句型说一句完整的话:“我叫***.”这样说话才叫完整。然后,在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你几岁了?”“你家住在哪里?”等等。使学生们初步明确了怎样去说完整的话。接着,再根据教材有意识的让学生认识几种单句的基本构成形式,使之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从多角度练习说话能力。

利用课时安排进行语言训练。

用这些词语进行口头造句,尽量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如:设置系列问题。

图片上有许多什么?(图片上偶遇许多黑黑的小虫子。)。

小虫子在干什么?(小虫子在爬来爬去。)。

你感觉小虫的样子怎样?(我觉得小虫的样子非常可怕。)。

你喜欢这些小虫吗?(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些小虫,太可怕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回答出了问题,再将这些话串起来,就是一段话了,坚持不懈,训练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更上一个台阶。所以说,学生语言的训练,不单单是在说话课上,而且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识字中发展说的练习,在说的过程中又巩固了识字,启迪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二者有机结合,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说话训练中注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文提倡从一年级抓起,要写的真,离不开观察,要写得美,离不开想象。教材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给某个故事续个结尾或改编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课文《司马光砸缸》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让学生先仔细观看,体会一下司马光砸缸时的情形,然后启发学生想想,除了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缸救同伴的方法外,还能用什么更好的救人办法?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可以找一根竹竿伸进缸里,让缸里的的同伴抓住竹竿,这样就可以把他拉出来了;有的说,往缸里扔一个救生圈,让缸里的同伴先抓住救生圈,然后再叫大人来救人;有的说,往缸里扔一个木盆,让缸里的同伴爬进木桶里……虽然同学们的想象不一定切合实际,但却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样深入启发,引导学生多思多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既活跃了思维,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语言作文教学效率大有益处。既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又使说话受到良好的效果,以至于下课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还想在上一节语文课。为写话课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只要坚持不懈,耐心指导,反复强化,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四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看清楚,说明白,要说出完整句子和上下连贯的意思。针对第一幅图上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并用拼音和汉字同时映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在学生明白了图上画的是小白兔、小花猫与小鸭子之后,我们进一步提示: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花猫和小白兔又在干什么?同学们透过幻灯片想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星期天,小花猫和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忽然远处传来了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花猫、小白兔和小鸭子在树林里捉迷藏,小鸭子不小心掉进大树洞里,它吓得大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下可把小花猫和小白兔急坏了。由于借助拼音与投影片帮忙,学生把句子说得完完整整,意思表达得有条有理。

第二幅图反映了课文中的小花猫、小白兔端水倒进洞里救小鸭子的内容,这是重、难点。

在“教”完第一幅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扶”的方法。我们同样出示拼音与汉字的思考题:小花猫和小白兔是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鸭子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不是采劝讲”的简单办法,而是改进投影片,克服平面图不能直观反映出来的弱点,设计了一幅抽拉片,从灯片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涨”鸭“副的情形。由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克服了空间的限制,小花猫和小白兔的神态、动作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都能准确地、具体地说出第二幅图的内容来。

有的学生说:小花猫和小白兔听到小鸭子的呼救声,飞快地跑过去一看,小鸭子边喊救命,边使劲往上蹦,可是洞太深了,怎么办呢?突然小花猫猛地一拍脑袋说:“有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于是,它们飞快地跑回家去。不一会儿,小花猫端来满满一盆水,小白兔也提来了一桶水,它们把水倒进洞里,由于小鸭子是凫水的'能手,随着水的不断上涨,小鸭子浮出了洞口。还有的说:小花猫和小白兔看见小鸭子掉进洞里后,它们说了一阵悄悄话就留了。小鸭子见了气得骂它们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后来当小花猫和小白兔倒水进洞,救出小鸭子,小鸭子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悔自己错怪了好朋友。理解第二幅图意虽然很难,但是,由于教师运用了抽拉投影,即使不讲,放手让学生思维想象,他们不仅能完整地表述图意,而且还有所创造。

第三幅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们采取了“放”的方法,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出示投影片后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小鸭子得救后的情景,从而明确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采劝教、扶、放”的教学方法,将三幅图的内容全部看清楚说明白后,我们指导学生把故事完整地、连贯地说出来。然后我们让学生听老师自编自演的配乐故事,边播边配上灯片、音像同步进行,直观新颖,生动有趣,由于形、声、光、色的综合演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很快地口述出完整的故事内容。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五

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的初步训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儿童从四.五岁到九.十岁,他们的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称之为语言的“习得期“。在这一阶段,“说话“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整个“说话“教学的效果。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我发现如果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它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说话“的积极性,降低“说话“的难度,提高“辩析“的准确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要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早在西周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不者不如乐之者”的见解.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无意识记还占优势,他们的学习活动常受直接兴趣所支配,因此更要重视兴趣的激发。在“说话“训练中,教师如果能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围绕“说话“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情境,能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儿童主动说.积极说,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在教学动物运动会这篇看图说话时,为了谈静止.无场的画面为动态.热闹的场景,我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动画场景:远处是一座运动场,动物们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场面非常热闹,运动场大门上有一条横幅,“动物运动会“几个字依稀可见。一群动物兴奋地由运动场方向走来,正巧遇上慢慢爬向运动场的小蜗牛,动物们叫“小蜗牛,你怎么才来呀?运动会都快结束了!“小蜗牛说:“唉,我爬利太慢了,今天天没亮我就出发了,可还是没能看到精彩的比赛。你们能把运动会的情况说给我听听吗?“动画片结束了,学生们已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澜的童话世界中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道:“同学们,我们来当这些小动物,把动物运动会的情况说给小蜗牛听,好吗?“天真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把看到的运动会场景说给小蜗牛听。这样,借助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语言环境,使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人而取利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注意直观,发挥想象,使学生“会说“。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些,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1.理清思路法。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是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周密性基础上,要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把话说具体.有次序,教师可以借助电教媒体的可剪辑性,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理清思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分清主次。如动物运动会这个看图说话训练的图中有三个比赛项目---赛跑.跳高.拔河,我自制了一张覆盖式投影片,先出示整幅图的幻灯片,引导学生看“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接着请学生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项目重点练说,这时我翻掉另外两个比较项目的画面,使利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集中。等重点练说的项目说好后再翻回另外两个项目,简单地说一说。这里教师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的教法,很快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习知道“说话“要详细得当,条理分明,不要眉毛有子一把抓。

2.再现生活法。这是指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一种方法。

有一次,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广柑黄澄澄,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长“;“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3.音响联想法。所谓音响联想法,就是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以生活中诸多音响为中介,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联想,从而提高“说话“能力的一种方法。它以听觉为纽带,继而引起大脑听觉.视觉.言语等运动中枢的兴奋,使学生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同时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使他们思路开阔,语言流畅,言之有物。如训练学生说一个集贸市场的场景,如果只是让学生凭经验和记忆去“说话“,学生只能摘取市场里的一些零碎景象。因为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集贸市场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个模糊的印象,没有声音,没有动感。这时如果利用电教手段,播放人集贸市场中有选择地收录的声音片段,商贩的叫卖声.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声以及鸡.鸭.鹅的鸣叫声,立刻就唤起了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活生生的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这时再要求学生说市场,他们就能说得真实.具体了。

4.诱发情感法。要学生在说话中做到言之有情,必须通过正确诱导,激发情感,使学生身临其境,作出合理想象,道出有感情的语句来。如教啄木鸟医生的看图说话训练时,我积极诱导学生进入画面中去,把自己想象成啄木鸟医生和老树。我根据故事内容利用计算机制作了一个啄木鸟医生的动画片,画面栩栩如生,但是没有声音,请学生当“配音演员“来给啄木鸟医生和老树配上对话,学生们根据画面和故事情节,声情并茂地进行对话,当啄木鸟医生看到老树低垂着头,伤以哭泣时,学生用关切的语气给啄木鸟医生配音:“老树爷爷,您哪儿不舒服呀?“给老树配音的学生用伤心的语调说:“我全身长满了虫子,难受极了,呜-呜-。“这时啄木鸟医生面带微笑地停在树上,学生又用温和的声音给啄木鸟医生配音:“老树爷爷,您别难过,我一定会把您的病冶好的。“当啄木鸟医生把老树的病冶好后,老树挺直了树干,舒展枝叶,精神抖擞,给老树配音的学生高兴地连嘴了合不拢,他配音道:“啄木鸟医生,你治好了我的病,我该怎么感谢你呢?“给啄木鸟医生配音的学生了笑着说:“不用谢,老树爷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请您保重身体啊!“这一句句洋溢着童趣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图中啄木鸟医生和老树爷爷之间的友谊之情,了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辩析词句,加强训练,使学生“说好”。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这就需要及时辩析.纠正,但是说过的内容一晃即逝,要保存它并对其进行辩析,就需要借助电教媒体。电教媒体能按教者的意图,将部分“说话“内容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辨别出其中正确和错误,培养学生敏锐的听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进行以下几种辩析训练:

1.常用词的辩析.主要是收集学生容易用错或意思容易混淆的词,编在句子里,录成磁带,让学生反复收听,找出毛病所在,分析原因,及时改正.

2.句子的辩析。主要是根据学生平时“说话“中易犯的语病,如缺主.谓语,罗嗦重复,次序颠倒,不合逻辑等,编成若干句子,把它和正确的句子混杂在一起,制成录音,让学生听后辨别哪些句子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原因何在,就怎样改正。

3.自我辩析。在语音室或教室里,学生在口头“说话“时进行同步录音。说完后自己反复听,保留优点,弥补不足。这样,利用电教媒体能保留声音资料的特点,在日积月累的辩析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自己修改口头作文的能力,使他们越说越好,越说越爱说。

总之,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电化教育能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熟练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听起来,对低年级的学生谈作文,似乎为时尚早,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扎实,作文水平从何谈起?而且学生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后,语文教学的重心不再只是积累字词、正确书写和理解词句意思这些简单的内容了,教学中开始出现一些写话的练习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没有学会很多正确的用词或是造句的技巧,就要完成一定字数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练习”--作文,这实在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

要让他们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词句写话,将口头说的话顺利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方法指导,所以让学生从小体验写话的乐趣,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作文成功之路。

一、以画带写诱发写话的兴趣。

美国的教育家格雷夫斯的早期写作实验证明:几乎所有学写作的孩子都需要从绘画开始。教过低段的老师肯定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动好问,他们常常会有“边思考边绘画”、“边思考边自言自语”等越轨行为。其实,这是他们出自于正常心理状态下的外部行为表现。学生通过涂涂抹抹,表现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要,这种涂鸦其实是创造性的萌芽。利用画画带动写话,是培养学生作文表情达意的好方法,因为画是学生自己画的,学生有内容可说可写。如果不了解这些小学生写作行为心理特点,错误地训斥、说教,将会扼杀孩子们对学习写作的兴趣。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还可以这样诱导:“你的画这么漂亮,给你的画配上几句(或一段)同样漂亮的解说词不是更好吗?”

但是由于小学生受书面语言发展的限制,语言材料不够丰富,要把画面展示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畅地写下来还有一定难度。为引导学生顺利通过语句通顺关,我经常挑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画,寥寥几笔,跃然纸上,真是画得快乐,学得轻松。慢慢地,“美丽的孔雀”,“狮子王哭了”,“我乘飞机上北京”等短语、句子走进了学生生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最基本的句式,从而打下了写话的基础。正因为童年的特点常常表现在无忧无虑的童话般色彩斑斓的图画中,这样运用绘画,融观察、思维、想象、表达为一体,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写得兴趣盎然。

二、仿写练笔培养写话的兴趣。

新教材课文中经常有精彩的片段描写,非常适合学生的仿写。仿写的训练方式包括仿句、仿段、仿篇三种。在指导学生仿写句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结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随着课内外的大量阅读,学生积累了不少好词好句,有了写句的基础后,就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说几句话到一段话的练习。学生能说清楚一句话,就一定能把几句话或一段话说清楚。

通过仿写,我仿佛看到了心灵的鸽子在飞翔,听到了情感的小溪在欢唱。很多学生都能把自己从课内外读物中学到的词语、句子用上去,效果还真不错。

三、感悟生活,引发写话的乐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感受生活是学生写话的源头活水。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人、事、物,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写下来,告诉学生,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写话的内容,看谁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出的内容最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把自己幻想的、开心的、讨厌的事情都写出来了。

有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道:“我学会骑自行车了。今天我自己骑着自行车到外婆家去,妈妈不放心地走在我后面。路上高低不平,我骑得两条腿发酸,很吃力。”还有个学生写得更生动:“今天,天气很好,太阳晒得身上暖洋洋的。我和弟弟带着小花狗到操场上去跑步。弟弟和小花狗跑得比我还快,我怎么追也追不上,跑得我满头大汗。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还可多组织一些观察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寻找生活的亮点,就能写出实实在在的日记来。如由于连绵阴雨,令春天姗姗来迟,等天一放晴,组织学生“同春天交朋友”的观察活动,让学生在田野中寻找春天的特征,学生回来后都写出了令人满意的日记,有学生写道:我看见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田野里野花开了,油菜花也快开了。我终于知道春天在哪里了。

能这样持之以恒,不断积累,不但为学生今后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培养了学生记日记的好习惯。

四、放飞想象,体验写话的乐趣。

当然,还可以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往往也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也会越有情趣。低年级学生对课文中的童话故事总是读不够、听不够。因为那使他们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这些故事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完《狼和小羊》,就让学生根据结尾展开合理想象:结果小羊怎么了?学生很快为小羊设想了两种命运。有的写可怜的小羊被恶狼咬死了,有的却描绘出与课文结尾截然相反的结果,小羊凭着智慧战胜了恶狼。学生不但在续写中提高了写话能力,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注重评价,激发写话的欲望。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多就少改,注重鼓励和情感交流,让学生想写、乐写,对自己的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如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出自己受爸爸批评后与爸爸顶嘴。我是这样评价的:“你是没什么过错,可他是你的爸爸呀。”寥寥几笔,简洁而明了,却给学生提供了这么一种信息:我已经认真阅读了你的作文,认识了你爸爸,了解了你和爸爸之间的矛盾。虽然你的爸爸批评你,但他也是出于关心呀。你应该体谅你爸爸。学生从这样的评价里,感觉到心与心的交流,更坚定了抒发真情实感的信心,在以后的写话练习中,他的劲头更高,对人对事也敢于试着去分析去评价了。

作者邮箱:pingmq2@。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七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读”也一直是最基本重要的学习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把“读”挤进课堂教学中,从小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课改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要确立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让“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立足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喜欢读书。备课要备“读”,备指导“读”的方法,对文中一些优美的语句和难读的长句,教师要范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朗读的语气。在讲课上不离“读”,讲课要讲阅读的重点、难点,用“讲”给“读”开路,在讲中教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读、渗透读,时刻不忘“读”,同时,要注重读的形式多样化。

二、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

读书时,“口、耳、眼”三者要相互配合,眼看字,口发音,耳听音,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重复,不颠倒,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比较适度。凡是通过耳听辨识出错误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当即停下,反复练读,直到达到要求再往下读,低年级学生在练读中普遍性不会断句,我就教学生按意思来断句。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由于学生不理解“处处闻啼鸟”的意思,误断成“处处/闻啼/鸟”。我引导学生理解,“闻、啼”各是什么意思,应怎样断句。通过一句一句地理解,教读,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在一年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拼音,一目双行读的能力,读正确、读流利,达到熟能成诵,只有严格要求训练,才能提高整体的朗读水平和读的质量。

三、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指名读、分行读、齐读等。让学生读而不厌,乐此不疲。还要注意读的层次性,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重在变化,逐步深入。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他们投入情感的读,有感悟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悟意、入境、动心,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我心”。如教学第一册《比尾巴》一课时,通过问答式的读,使学生知道兔、猴、孔雀尾巴各自具有的特征。让学生学会用声音表达情意的韵律,以求再现文章的意境、形象、感情,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通过朗读,增强语感能力。

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能体验到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好的`文章、诗歌、片段,就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乃至多背诵,从中得到“感悟”,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培养感情,加深理解,随时体味,储存知识,终身受用。如教学第二册《四个太阳》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这段在朗读时应注意高低起伏的变化,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美好愿望,读出舒服、清凉的感觉。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培养学生语感。

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倾听优秀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小声跟读,使他们感受到朗读中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感。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可结合录像片,引导学生带着儿童天真、稚嫩的童音读出来。使学生知道谁在雪里画了什么,进而了解这些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这样学生就轻轻松松地学会了多方面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

低年级更要抓好“读“的训练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八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九

我们在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一册里的看图说话写话《小鸭子得救了》这课的教学时,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说与写的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由面到点――观察要仔仔细细。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看清楚,说明白,要说出完整句子和上下连贯的意思。针对第一幅图上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并用拼音和汉字同时映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在学生明白了图上画的是小白兔、小花猫与小鸭子之后,我们进一步提示: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花猫和小白兔又在干什么?同学们透过幻灯片想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星期天,小花猫和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忽然远处传来了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花猫、小白兔和小鸭子在树林里捉迷藏,小鸭子不小心掉进大树洞里,它吓得大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下可把小花猫和小白兔急坏了。由于借助拼音与投影片帮忙,学生把句子说得完完整整,意思表达得有条有理。

第二幅图反映了课文中的小花猫、小白兔端水倒进洞里救小鸭子的内容,这是重、难点。

在“教”完第一幅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扶”的方法。我们同样出示拼音与汉字的思考题:小花猫和小白兔是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鸭子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不是采劝讲”的简单办法,而是改进投影片,克服平面图不能直观反映出来的弱点,设计了一幅抽拉片,从灯片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涨”鸭“副的情形。由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克服了空间的限制,小花猫和小白兔的神态、动作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都能准确地、具体地说出第二幅图的内容来。

有的学生说:小花猫和小白兔听到小鸭子的呼救声,飞快地跑过去一看,小鸭子边喊救命,边使劲往上蹦,可是洞太深了,怎么办呢?突然小花猫猛地一拍脑袋说:“有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于是,它们飞快地跑回家去。不一会儿,小花猫端来满满一盆水,小白兔也提来了一桶水,它们把水倒进洞里,由于小鸭子是凫水的能手,随着水的不断上涨,小鸭子浮出了洞口。还有的说:小花猫和小白兔看见小鸭子掉进洞里后,它们说了一阵悄悄话就留了。小鸭子见了气得骂它们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后来当小花猫和小白兔倒水进洞,救出小鸭子,小鸭子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悔自己错怪了好朋友。理解第二幅图意虽然很难,但是,由于教师运用了抽拉投影,即使不讲,放手让学生思维想象,他们不仅能完整地表述图意,而且还有所创造。

第三幅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们采取了“放”的方。

[1][2]。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

农村小孩是那样活泼可爱,是那样纯洁。这都源于他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充满着浓浓的大自然气色。然而,他们也很想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浓情用自己的双手描述出来,让同龄人一同分享这份乐趣。但是,由于农村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也没有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写作环境的渲染,只能靠老师在堂上的训练,所以,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偏低,甚至谈文色变。针对这种状况,我深深地认识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名言给我的启示:要想学生的作文水平高,必须从低年级做起,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在我便来谈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的策略。

策略一:设好阶梯导兴趣。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说写反差大。说时往往头头是道,写时却常常提笔忘字,不知如何起笔。而低年级写作水平又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设好阶梯导兴趣这一策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从我接手低年级班级开始,我便训练学生写一、两句完整的话,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发挥想象的同时能够书写心中所想。如:妈妈爱我,我爱妈妈,我和妈妈在一起认真地看书。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便训练学生能够学习写一段话。如:每逢星期天,妈妈都会给我一份惊喜,不是逛超市,就是和我到动物园玩。这个星期,妈妈竟然送我以条漂亮的裙子,我可高兴了,我真爱妈妈!通过有目的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消除低年级学生能够写话难的心理障碍,对写话产生了兴趣,他们都愿意去写了。

策略二:打开思路引源泉。

(一)结合课文阅读写话。

课文阅读是学生天天接触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我就结合课文阅读,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说说、写写。于是,我便从课文入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写话。低年级的教学以识字为主,在识字的同时积累词汇,对于这些教学任务,我除了要求他们会读会写之外,还要求注意积累、运用,进行仿写训练,在仿写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刚开始学生不会,我采取在每课听写词语的时候,先由老师用出现的词说一句话,学生写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这些词语。同时,我说的句子都与班中的人或事有关,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话,写诚实的话,这是我们指导小学生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应大力提倡。

渐渐地,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结合课文阅读进行写几句话的训练。如:

1、照样仿写。在进行写话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练习仿写一个句子,仿写一段话。教完课文《看菊花》后,我让学生画一幅图,并仿照课文第二段,写一段话。翻开学生的自由读写本,看着那一幅幅图画,那一段段文字,简直会让你忘记他们的年龄。现把他们写的话摘录如下:

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有红的、白的、黄的、淡红的,它们自由自在的漂在水面上真是美极。

花园里的花开了,有白的芍药,红的玫瑰,黄的夜来香,还有长满刺的仙人掌,走近闻一闻,啊,真香呀!

读了这些句子,你不觉得孩子们不仅是在仿照课文写,而且还在创造写作吗?他们的想象力,创造精神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2、乐写图意。即吧理解课文插图意蕴产生想说的话写下来。这不仅保持了学生对图特有的兴趣,而且为写段、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从读中想象。这是一种想象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新内容的写话训练方法。如《狼和小羊》的街尾在狼扑向小羊时嘎然而止,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依照课文情景驰骋想象,写出小羊会对付狼的方法。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不但学会了写一句话,会学会了写几句话,这时候便可以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

1、模仿佳段。佳段是指课文中最有特色、最适合训练的段落。模仿佳段,不仅能加深对佳段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写话兴趣、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可谓多练多得。如《葡萄沟》这篇课文每段都是佳作,学生读后自选喜欢的一个自然段为模仿段,再从第一自然段中人选描写枝叶、果实和颜色中的一种写一段话。

2、文本变换。主要指学生阅读古诗后乐意用自己的话变化成记叙文式的一段话。它很有训练力度,教师要多激趣导思。

3、角色换位。即学生变课文的读者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教学《难忘的泼水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课文描写中的一位傣族小朋友,写出自己是怎样过泼水节的一段话。

4、故事延续。即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发展性有个结果。

(二)结合生活观察写话。

我认为低年级的写话训练除了结合课文阅读写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外,还可以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写话训练。对低年级学生开始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即可,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待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再提出适当的要求。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闻到的、尝到的、说过的、感到的、写“被”字句,写“把”字句。以上十句的联系。知道方法是:先认识,后仿写,再以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训练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练写“十句”,优等生便可以逐步进行“连句”训练,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说,可继续强化训练,为更高层次的写话、写段做好准备。

二年级学生在已有写一句完整的话的基础上进行连句成段的训练。如:写五颜六色、写千姿百态、写各种动作等。

(三)翩翩浮想。

孩子们除了爱玩爱闹外,还爱幻想。他们常常会在头脑中创造出从来未接触过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新形象。如:当小鸡饿了,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就像在说:“小主人,快给我喂食物,我们饿了。”

经过以上循序渐进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懂得如何结合课文阅读学习写话,还懂得通过观察生活,收集写作素材来打开思路之源,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便是作文。

策略三:激励评价唤激情。

有了以上创作的源泉和写作方法还不够,为了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写作中得到适当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适当的激励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激励评价机制:

1、语言激励。学生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有质量积累的提高,有创新精神的萌发。我十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重视通过不同形式,给予表扬鼓励。

2、张贴激励。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和同学分享他的成果,因此,我在班上设立了一个《佳作欣赏》栏目,把学生的佳作张贴出来,让同学们欣赏。

3、竞赛激励。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激情,在班开展作文竞赛活动,优胜者奖励铅笔一支,还把优秀的作文装订成本,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选中了,心中涌动的写作热情更加高涨,更乐于作文。

以上策略的实施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充满无邪的童真童言跃然于纸上,更使我高兴的是孩子们对写话产生了兴趣。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一

在笔者平时对于低年级训练作文当中,发现扣分严重的除了标点符号,错别字以外,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掌握的句子不够理想,甚至出现很多语句不通顺,颠三倒四,重复嗦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孩子的句子水平呢?今天,就这个问题,笔者拿出来和各位家长同学探讨一下。

大家都非常清楚,在语文教学里,离不开“字――词――句――段――篇”,而句子则是我们语言里的基本单位,就是由词语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全面和完整的意思。

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句子要求就是,最起码要掌握两点:第一是句子能否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则是需要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这里要提醒家里有低年级孩子的家长,你们在教导孩子看图写话作文时,应多注意教孩子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看图写作基本要求。

一、句子通顺。

二、没有错别字。

三、标点符号正确。

那么围绕句子的这两点,笔者简单和家长分享一下。

首先,怎么将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怎么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句子的结构。在这里,笔者就不将中学那套教学什么“主、谓、宾、定、状、补”运用在低年级孩子身上,我们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法,使孩子快速认识怎么算是完整的.句子。可以归类4种类型句子。

特别要说明的是,下面的“谁”不一定是人,()可以是人或者事或者物,又或者是现象等等,谁一般由名词充当。

1、谁干什么(句型由三部分组成:a谁,b干,c什么)。

举例子,弟弟(谁)玩(干)泥沙(什么),小明(谁)打(干)篮球(什么),通过这些实例,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2、谁怎么样(句型由两部分组成:a谁,b怎么样)。

比如说,河水(谁)涨高了(怎么样)。母亲(谁)离开了(怎么样)等等。

3、谁有什么(句型由三部分组成:a谁,b有,c什么)。

比方说,学校(谁)有几栋教学楼(什么),明天(谁)有一场暴雨。(什么)等等。

4、谁是什么(句型由三部分组成:a谁,b是,c什么)。

又比方说,这(谁)就是一种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什么),衣服(谁)是小明的。(什么)等。

其次,表达符号的运用。

老师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表达符号的口诀歌曲。

口诀歌曲。

1、一句话说完,画句号。(。句号)。

2、中间有停顿,写逗号。(,逗号)。

3、并排语气,用顿号。(、顿号)。

4、并排分居,写分号。(;分号)。

5、引用原话,画冒号。(:冒号)。

6、疑问或发问,用问号。(?问号)。

7、命令或感叹,写感叹号。(!感叹号)。

8、文中要解释,用括号。(括号)。

9、转折或注解,写破折号。(――破折号)。

10、意思没表完,用省略号(……省略号)。

11、报刊或书名,画书名号。(《》书名号)。

低年级孩子的句子训练对于整个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家长,你们更应将孩子的句子的重视放在重要位置。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二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从而准确而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怎样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多疑问:逻辑思维产生于你的观察和发现,然而单单只是观察并不能使你逻辑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您应该对自己陌生的事物多一份好奇,默默在心里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必要时可以记在自己的随身小本子里面。这样才能让自己视野辽阔,见识倍增。

多猜想:因为逻辑思维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和认识事物,大胆猜想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大胆猜想人类是如何产生,全面认识事物内部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锻炼逻辑思维里面的发散思维。

多验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猜想付诸现实,通过自己做实验验证猜想,翻阅相关文献以及寻求专业人员咨询,纠正错误的猜想,找到正确的理论。

多总结:科学的发展就是总结的过程,我们通过观察事物,认真区分它们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处,通过他们的共性,合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通过他们的异性,有效地将它们隔离出来,进一步猜想或者归纳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页块,这样可以有效地处理加工和存储系统知识,积极锻炼逻辑思维里面的聚合思维。

理解学习分类法。我们应帮助宝宝找到分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可以讲一些通俗易懂的身边的一些例子,让宝宝渐渐认识到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点。

了解顺序概念。事物按照大小,胖瘦等都会有一个顺序。比如说我就是让宝宝自己把苹果依照大小分别送给亲人之类的,这些训练有助于宝宝更好的把握事物特征。

建立时间概念。宝宝时间观念很弱的,懂得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如“过会儿”,“马上”之类,理解这意思可以帮助宝宝更为准确并且更容易理解别人的话,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掌握一些空间概念。宝宝一生下来并不能懂得“上下左右,里外前后”这些空间概念的,但,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宝宝掌握这些空间概念。我宝宝很喜欢帮我拿东西,于是我就把东西一个摆在桌上,一个摆桌下,然后对他说先把桌子上面的某某给我,再把桌子下面的某某给我,挺实用的。

逻辑思维渗透于一切创造过程中。

逻辑思维的过程形式与创新、创造过程密切相关,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运用逻辑思维对创造成果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

思维形式的区别。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从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形式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创新思维则不同,它一般没有固定的程序,其思维方式大多都是直观、联想和灵感等。

思维方法的区别。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是逻辑中的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而创新思维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猜测、想象和顿悟。

思维方向的区别。逻辑思维一般是单向的思维,总是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向则是很多的,结果也是多样性的。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三

告别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收拾了行旅背包,我们踏进了中学的校门,放下了曾经的骄傲自大,鼓足勇气,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走进初中,我们抛下了童年的稚气,多了些青春的活力;走进初中,我们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多了些自强自立。走进初中,我们经历着生活的风雨,也沐浴着关爱的阳光;走进初中,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也增添了拼搏的激情。我们的青春,在踏进中学大门的那一刻开始飞扬,我们的梦想,在打开书本的那一刻开始起航。

这里,有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这里,有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这里,有的是紧张的学习,有的是巨大的压力。在这里,少了迷茫,多了求知的渴望,在这里,少了依赖,多了自主的学习。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我们懂得把父母嘱托与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这里,是我们人生的新起点。

走在大街上,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仅以好奇的眼光盯着陌生的世界。在学校,我们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一次次地探索未知的奥秘。在家里,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为父母排忧解难。在亲友面前,能够礼貌而自信。与同学在一块,我们一起展示青春的活力,释放青春的激情。

我们已经长大,尽管我们曾经淘气过、顽皮过,也不懂事过,那都已经过去,已经成为了历史。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许多事,我们开始懂得为他人着想,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忍让,学会了理解他人的苦衷,学会了团结、友爱。

在这里,我们懂得了许多许多,我们不再幼稚,我们开始成熟。在这里,我们挥洒着汗水,青春在飞扬。

在这里,我们获取新知识,梦想在起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四

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儿童正是机械记忆好的时候,要趁这个时候让他们多背诵一些东西。课文中的重点段、含义较深的句子都应该让他们背诵下来。背诵也不是当课后作业一布置就完事大吉,应该有指导地抓句子,抓重点词,抓关联词语,边朗读边背诵,边理解边背诵。句子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以上浅见供同仁指教。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五

训练是一种对身体和心智进行锻炼和提升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我们不仅可以培养出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训练心得体会,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培养耐心和毅力。

在训练过程中,耐心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品质。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在面对挫折时,都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毅力。我曾经遇到过学习弹吉他的挑战,起初总是弹得不好,但我不断地练习和坚持,最终取得了进步。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只要保持耐心和毅力,成功就不再遥远。

第三段: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失败和挫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无法掌握一项技能或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感到沮丧和失望。然而,接受失败和挫折是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我第一次参加驾驶学校时,我失败了几次路考,但我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成功通过了考试。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学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

第四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很多训练项目需要我们与他人合作,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一次团体训练中,我遇到了与队友意见不合的情况,但我意识到只有通过沟通和妥协,才能真正达到团队的目标。通过这次训练,我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在解决问题时达成共识。这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不仅在训练中有用,也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第五段:在训练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训练不仅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也是一种享受生活和发现乐趣的方式。在训练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和能力,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在我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写作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和成就感。每次当我完成一篇有价值的作品时,我都会感到满足和自豪。这种成就感和乐趣激励着我继续学习和进步。

总结:

通过训练,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培养耐心和毅力,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找到乐趣和成就感。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这些训练心得将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好处和帮助。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成长和进步。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六

段落一:引言(100字)。

训练是一种提高自身能力和技巧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目标,更是成长和发展的机会。通过训练,我们可以增强自信、提高技能、实现梦想。然而,训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尽管如此,训练带给我的体会是无可替代的,它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段落二:训练心态的重要性(200字)。

在训练过程中,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训练心态可以让人更加专注和投入,让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变得更轻松。通过训练,我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压力,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遇到挫折时,我会告诉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坚持下去,成功就在眼前。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我克服了许多困难,让我更加坚定了训练的信心和意愿。

段落三:训练中的目标与计划(300字)。

每次训练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目标是训练的方向和目的,而计划则是为了达到目标制定的详细步骤和时间表。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制定科学的计划,我可以更有条理地进行训练,并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目标和计划的灵活性很重要。有时候,原来设定的目标可能不够合理或现实,这时需要及时调整计划,避免陷入迷茫和困惑中。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可以让我更加专注和有效地提高自己。

段落四:自律的重要性(300字)。

训练需要坚持和自律,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要素。抵达训练场需要的不仅仅是激情和兴奋,更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自律是我在训练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品质。当疲惫困倦时,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鼓励自己要毫不气馁。自律让我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懈怠,以坚定的步伐向前迈进。自律不仅仅适用于训练,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在各个方面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段落五:训练的收获与反思(300字)。

在训练中,我得到了很多收获,他们让我深刻思考和反省。训练让我认识到,只有经过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成果和成功。训练培养了我的耐心和毅力,让我更加坚韧不拔;训练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让我更加愿意去倾听和关心他人。训练让我学会了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找到提升自我的方法和途径。每一次训练都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和领悟,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结(100字)。

通过训练,我体会到了心态的重要性,目标和计划的必要性,自律的不可或缺,以及训练所带来的收获和反思。训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动作,它需要心理素质的支撑和内外的努力。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不断突破自我。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态度。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七

一、优化情致,激发作文热情赞可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优化孩子们的情致,激发其作文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能出现学习兴趣.”早期作文训练,应坚持鼓励的原则,要适时引导学生重视说写的结果,体验成功,以激发兴趣.

作者:倪燕作者单位:通州市通州小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八

为了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教师学要加强学生的题目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解题教学中,应该重视多种题型的训练。自编题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数量关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还要考虑到思维的灵活性,编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的过程。一题多解的练习,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增强数学教学灵活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合作解题。数学科目由于其自身特点,一道题可以有多个解题方法。针对这样的特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法对数学解题过程进行教学。

将学生分组,以问题为驱动教学的根本因素,按照“合作预习,探究答案,启发引导,巩固拓展”几个环节进行。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问题,学生按组设计和交流对问题的看法。然后让学生互动解题,通过多种途径找到解题的答案,开阔学生的思路。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最后通过各组将答案与解题思路的公开与讲解,促进所有学生对于不同解题思路的理解。教师再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评价,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结合学生教育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升华,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清概念,建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严谨的、系统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则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直观的感性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始应该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提供丰富典型、全面的感知材料,千方百计地充实学生的感性材料。概念引入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直观引入,也可以从情境设疑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教师在设计具体情境时,切忌单刀直入,全盘托出,而是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循序渐进的引入。同时也要注意,概念的引入情境要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情境一定要与概念的本质属性相关联,否则会因为远离教学内容而影响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产生误导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

引入的路径要体现概念产生的背景,教师要根据概念产生的不同背景,因材施教,选定最佳的引入路径,尽力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让学生尽快触及概念的本质特点,体现概念建立过程的高效化。掌握概念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进行往复。当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还需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运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新建立的概念得以巩固。概念总是一个一个进行教学的,因此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概念常常是孤立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要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放在一起,寻找概念之间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组成概念系统,使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检索、提取和应用,促进知识的迁移,建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参与,求创新。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是触类旁通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数学不仅仅是象牙塔中的学问,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情境,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典型化,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触动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创造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如何使学生主体发展上,在数学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参与的机会,有良好的民主气氛,多鼓励少批评,树立学生信心,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能就情境而提出自己要问的数学问题。教师适时地引导让学生的问题合理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动手操作的由学生自己参与操作而得出结论。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而不是教师强加于他们的。当然学生探索中发现的错误,教师要引起重视,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此一来,我们曾经的教法研究就应转变到学法研究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才会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将自己的个性显现出来。从数学的角度说,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创新从何谈起呢?条条大路通罗马,目标只有一个,但能向目标的路途可以有多条。数学答案往往是的,但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研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突出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与学生一起认真而小心地求证。不要完全追求答案的完美,关键在于学生探索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学生能够在学习情境中积极研究,使过程尽量充实,即使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学习实践。

重思维,讲合作。

笔者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饱受批判的题海战术,从思维的角度上说,无非是以重复的过程,让学生重复解题的思维过程,使思维在反复中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只是这种方法过于机械化、形式化。且称为“海”,明显是用之偏颇,过犹不及。应当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在讲一步计算的除法应用题时,就应让学生说列式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让求份数和每份数应该用除法计算,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抽象的印象。从而能更进一步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由求份数演变而来的,能够举一反三。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看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是否思维,思维的路数。交流合作往往会有所发明创造,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充分体现生与生、师与生多向交流,虽然主张合作但必须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之后再合作,让合作交流有目的性,通过同学之间讨论,做到资源共享,培养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通常做法是引导学生从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综合到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重视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和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我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全部涂上红颜色,然后把它分成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其中三面有红颜色,两面有红颜色,一面有红颜色,没有红颜色的各有多少块?”初看这道题,似乎不好下手。首先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计算,而是先让学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探讨把大正方体分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块怎样分割;在取得一致结论后,接着让他们思考:分成的小正方体共有多少块?再想一想:三面、两面、一面涂有红颜色的小木块在割开前各分布在大正方体木块的什么位置?(可画图帮助分析)在弄清这几个问题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求答,通过分析,学生推出答案。

注意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解答完毕,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如果继续只改变要加工的零件总数,想一想两人合做完成任务的时间会不会变化?是多少?(2)为什么只改变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并不改变合作的时间?(3)我们把工作总量用“一批零件”代替具体数量行不行?(4)把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5)这道分数应用题是研究哪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解答完毕,老师以肯定的口气告诉同学这样的题叫做研究工程问题的分数应用题。由整数的工作问题的思路发展到分数的工程问题的思路是知识本质的抽象,是解题思路的飞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得出结论,不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求知过程中发展了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小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挖掘这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

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知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知。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唤起“商不变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有关旧知的重现;另一方面要为类比新知及早铺垫。如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要在教学整数、小数时就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整数、乘以小数就是……使学生在此前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建立新的联系的内部刺激物和推动力”。

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

二要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进而获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更为精确的认识;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动作思维”。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十九

请同学们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这对于巩固句子概念,建立自然段概念有好处。接下来再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找这句话写的是“谁”,再看写“谁”在“干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理解并表达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是缩句的训练。训练学生抓住句子的主干,构建句子的概念。

[1][2]。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二十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我们做了以下的尝试:一、培养习作的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课标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二、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11课《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描写的画面很美,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乐意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小学语文报》、《唐诗三百首》、《名言警句》、《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生活中积淀素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积淀素材。

1、捕捉镜头,生活中积淀。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一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从窗外飞来一只麻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麻雀飞进教室后,学生都抬头看这只麻雀,麻雀也非常惊慌,到处逃窜,如果我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思路继续讲,效果肯定不好,我就停下来,对学生说:“这只麻雀看见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所以也想进教室来听听课,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只麻雀有什么特点,等会请大家来说一说。”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那只麻雀在教室里转了几个回合以后,终于从窗口飞了出去。我给了学生10分钟相互交流的时间,然后请同学在全班讲。有一个同学讲到:“今天第一节语文课,老师正在给我们上《金色的草地》,大家都被谭简冬同学的朗读吸引住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望不到边的草地上开满了金黄的蒲公英花,也许是因为她读的太美了,连窗外的一只小麻雀也飞了进来,小麻雀尖尖的嘴巴,身上的羽毛是灰色的,胸脯是白色的。小麻雀看见教室里的人太多,一下子受惊了,就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可能是太惊慌,一下子撞到了墙,好象撞晕了,就在教室里不停地飞,飞地晕头转向,我仿佛看见它惊慌的眼神,痛苦的表情,我多么想帮助它啊,就在这时,它一下子又冲出了窗外,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我也松了一口气。”我又让学生把刚才看见的,自己想到的记下来,学生因为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亲自体验的,所以都写的很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新鲜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

2、综合训练,活动中积淀。

中年段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积淀,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值得去写。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都是描写秋天的文章,在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要求学生说秋天的快乐,写秋天的美丽,就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寻找秋天的足迹,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观察,参与活动中,积淀习作的素材。我们每周周四只有一节语文课,我把这节课给学生开展综合性活动,如成语接龙、新闻发布会、古诗背诵大比拼、读书笔记展示、课外收集展示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了思维,既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习作积累了素材。

浅谈低年级训练篇二十一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六个结合”湖北省恩施市教研室冉正芳邮编:445000电话:07188283563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六个结合”。一、读与看相结合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二、读与思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看月食》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关于月食形成的几种说法,然后让学生自由争论,关于月食形成的两种说法,你相信谁的话?为什么?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月食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在争论关于月食形成的两种说法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学生的认识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他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科学的世界观才会逐渐形成。三、读与说相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部分时,组织学生续编故事,说说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没有?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没好下场。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四、读与演相结合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我们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教师非常满意,有的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妒忌别人,骄傲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五、读与画相结合这里讲“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画风》一课时,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布置一个特殊作业,让学生也来画“风”,除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画的这些风以外,你们还能画些什么样的风?有的学生说,本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要画出七彩的风,五彩斑斓的风。有的学生说,他要把龙卷风画来为人类作贡献,把风象太阳能一样储存起来,当空调、电风扇但不用电等,真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结果同学们不但画画得好,而且想象也十分丰富,可谓“一箭双雕”。六、读与写相结合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看月食》一课时,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后,仿照这段话说几句话,并用上“像……像……像……像……”再把这几句话写下来。有的同学写道:荷塘里的荷叶,小时像个巴掌,稍大时像个玉盘,特大时像把撑开的大雨伞,到枯萎时就像稻草人头上的大草帽。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观察得挺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当然阅读教学的结合点不仅仅就这“六个”方面还有更多,只要我们教师有心,有意,有机就会有法。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548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