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2:33:08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大全(20篇)
时间:2023-11-30 12:33:08     小编:雅蕊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总结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经验。精选几篇优秀的总结范文,让我们一起探索写作的奥秘。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一

数学是一门根底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它的根底性表现在其许多思想办法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中,特别是微积分思想和矢量思想,普遍运用到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因而,大学教员应充沛加大微积分思想在教学中的使用研讨。

[关键词]。

作爲理工类大先生必需学习的一门课程,大学物理的根底性和理论性很强,在大学课程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大先生学习大学物理,不只可以学习到物理学的根底知识,更可以爲今后从事更深化的学习及任务奠定良好根底,同时还能无效地锤炼迷信思想及发明性思想才能,因而,无效地进步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关于先生今后的学习和开展,还是关于物理方面的研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假如说我看得比他人更远一些,那是由于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微积分创造者之一牛顿曾说过的话。早在三国时,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割圆术的思想:把一个圆联系的越细致,那麼损失的就越少,不断切割到不能切割爲止,那麼和圆周合体时没什麼区别了。他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用一个正多边形与圆内接,近似描绘一个圆形,虽然在多边形的边数较少的状况下这种近似的误差比拟大,但这种误差随着边数的不时添加也会逐步增加最终消逝。它在联系的进程中运用到的是根底的几何与代数,优点在于直观且抽象的表达,并且提出了一种极限思想:可以经过趋近的手腕失掉一个恣意准确度的后果。极限的概念和物理中的质点运动关联亲密。总的来说,一个微观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工夫是有延续性的,质点的地位、速度和减速度都是随着工夫不时地停止延续性的过渡,在某个时辰,这些物理量并不存在跃进变化。用极限来解释就是:一个时辰与下一相邻时辰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有限小,在这个工夫距离里,这些物理质变化近似爲零。牛顿把这两个有限小量的比值与运动学的定义相结合,从而定义了有限微分这个概念的原型。后来,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又处理了求变速运动、变力做功等成绩。至此,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可以说是爲微积分奠定了实际基石,并完善了经典力学构造。

二、关于如何构建微积分思想的考虑。

2.1虽然大学重生提早在中学阶段学习了物理知识,并且曾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根底及技艺,也培育了本人的一套学习物理学的办法。但是大学物理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与中学物理教学和学习存在很多不同,尤其在教学与学习思想办法及原理方面,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区别之一在于难度的改动,中学时期学习的物理量以及概念都是复杂、根底的常量,遇到的成绩也是由这些复杂常量构成的,而在大学物理中,成绩的难度进步了,由以前复杂的常量物理成绩,变爲复杂的变量物理成绩,由于先生很难在短工夫内从中学时期固定的思想形式中跳出来,所以,虽然微积分思想在大学教学中普遍使用,但他们却不能灵敏地将微积分思想运用到物理中去,很多大先生都反映,大学物理是绝对较难学好的一科,即便在课堂上听懂了原理,但实践中还是不会做题。因此教员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进程中应该充沛运用微积分思想,把它融入到教学中,结合例题协助先生构建微积分思想,让他们能在实践中灵敏运用,进步他们学习的效率。

2.2微积分在大学物理中占据重要局部,并且有普遍的运用,例多么多物理概念、定律都是以微积分的方式来定义的,因而指点先生尽快纯熟地掌握微积分原理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使用,并学会灵敏运用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让先生树立微积分思想,将思想、原理和办法与物理成绩结合起来,从而处理成绩。物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由简及难,从最根本、最复杂的景象着手,微积分思想具有很强的辩证性,在使用它来处理研讨物理成绩时,普通思绪就是化大爲小,把大成绩停止分解,变成几个复杂的小成绩,依照由重及轻,一个一个处理。这种思绪的优点在于把无限变爲有限,把近似变爲准确,把复杂的`变量成绩转化爲复杂的常量成绩,这样既可以进步处理物理成绩的效率,更可以进步物理教学与学习的效果。近似处置在物理学中的意思就是抓住成绩关键,疏忽主要方面,把难变爲复杂,然后经过处理复杂的成绩进而处理难题。

2.3在大学物理中采用微积分的思想处理成绩是爲了选取微分元后,可以在微元范围内把复杂的成绩近似成根本的成绩。例如在研讨变力做功时,假如采用普通处置办法会特别费事,但是采用微积分思想,处置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关于求一质点在变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做曲线运动时做的功这个题,就可以采用微积分的思想,把质点的曲线运动途径,联系爲有数个微元,视变力爲恒定,联系后的曲线途径可以看作有数个短直线,这样,将变力曲线做功成绩,转化成了复杂的直线恒力做功成绩,最初对这些直线途径做功求和,就失掉了变力曲线做的功。

三、关于如何构建矢量思想的考虑。

3.1在物理学科中,矢量运算规律及矢量方程的运用相当普遍。现如今的大学重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经常不能正确的表示矢量,这是由于中学时期,教师对先生的要求并不严厉,这就招致了他们跳不出中学时的物理思想形式,他们对标量、矢量和矢量方程的了解不到位,还没无形成矢量思想。因而,他们到了大学之后,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依然不能正确的书写矢量,至于对它的了解就只停留在复杂的字面意思了,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先生构建微积分思想,还要引导他们构建矢量思想。

3.2在高中人教版课本中,标量只要大小,没无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无方向。因而,有的先生就构成无方向的是矢量,没方向的是标量的惯性思想,这种惯性思想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先生停止纠正。但由于中学时的惯性思想,很多先生对遵照四边形分解规律的物理量是矢量,否则是标量这个定义并不深入,因而在素日里做题会发生许多错误,例如电流及电动势等物理量,其既有大小,也无方向,但并不是矢量。矢量的定义中,要求矢量必需契合平行四边形分解规律。所以我们在处理物理成绩时,假如运用矢量思想办法处理,通常要将矢量转变爲标量来停止计算,同时把矢量向某一方向或许坐标系停止投影,因此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坐标系。

3.3如在处理斜面运动成绩时,我们可以首先树立坐标体系,选择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两个方向停止构建,将复杂的矢量转变爲复杂的标量,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矢量办法的高效性。又如,在研讨曲线运动中,自然坐标系往往不易处理成绩,大学物理中的矢量和微元通常是互相关联的,关于矢量微积分的求解,首先应该将矢量转变爲标量,把矢量向某一方向投影,采用矢量点积的办法或许叉积转化爲标量停止运算,或许间接使用直角坐标系的正交分解办法,停止点积或许叉积后再停止积分运算。只要深入的了解矢量微积分,才干正确地运用,因而,教员在教学中应该精选例题,争取早日指点先生构建矢量思想、树立模型,学会运用物理办法和思想剖析和求解实践成绩。

四、结论。

微积分思想和矢量思想在大学物理的教学和学习中,不只作爲一种教学工具,更是一种思想办法的使用。因而,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员应经过解说详细的实例,来引导和协助先生将微积分和矢量的思想与物理成绩相结合,让他们学会构建模型,纯熟地运用微积分和矢量办法剖析处理物理成绩。这样做既能进步教学效率,又能培育先生的迷信思想办法。而先生只要将微积分与详细物理成绩相结合,掌握微积分以及矢量的剖析办法和技巧,无机结合其他的物文科学办法,才干完成将微积分和矢量法从运算工具转变爲思想办法的综合运用,进而纯熟地处理一些复杂的物理变量成绩,如今的大先生需求做的是了解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和联络,培育本人学习大学物理的兴味,进步本人剖析成绩和处理成绩的才能,爲未来从事工程技术和迷信研讨奠定扎实的物理根底。

参考文献:。

[3]王晓明.关于大学物理中微积分思想与矢量思想教学的考虑[j].中国校外教育,(5):126.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二

摘要:如今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这个大背景下,怎样才能够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探究性教学,就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简单的探讨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以及推广,学生所受到的关注度以及重视度日益上升。换句话来说,在尊重、尊敬教师的基础前提下,还必须尊重、重视学生,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及时的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够跟随社会的发展脚步,从而培养出达到国家、社会要求的人才,这也就要求了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的、合理的进行探究性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探究性能力,才能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以及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的、热情的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当中;教师必须全面的去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探究性的`互动以及沟通;教师要带着宽容、欣赏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探究性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善于对高中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适当的以及及时的指导、评价,并且运用这些评价有效的再一次组织循环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获得知识。

2.1质疑、释疑形式质疑、释疑这种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常用的探究式教学形式。

质疑、释疑形式,指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个教学结论进行质疑,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对这个结论进行相关的验证活动。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来展开针对性的探究,引导学生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真正的、真确的结论。

2.2问题导向形式。

从探究性教学的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高中数学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特定的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是教师特定设置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是无论探究性的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还是由学生提出的,其关键都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高中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

3.1趣味的激发高中生探究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动力。

正是因为这样,要想做好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就必须先选择好探究的内容,如果说所探究的内容太过无味、无趣,那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会变成应付,那么就不可能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也不可能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比如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指数一课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将250这个数字放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这仅仅又是一个枯燥的数字,没有任何的探究意义,更不用说因此而产生探究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展开指数教学的时候,将指数的概念、定义等等相关的问题,用有趣的手法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立刻产生兴趣。

而通过有趣味性的导入手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自然的激发出来,从而增强对指数知识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要想能够成功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应该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比如说在学习高中数学中的双曲线及标准方程一课的时侯,教师可以先利用教学工具,将法国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然后透过具体的图片导入教学的课题,这样就能够从一开始让学生们对双曲线这个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以及兴趣,并且带着这种正面的、积极的情绪进入到数学探究性学习当中。

3.2从认知结构上进行教学定位。

随着社会教育观念的发展、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观这个前提下得到了了巩固。而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学生这个主体的认知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清楚的认识到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良好的培养高中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掌握、了解高中生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以及能力,否则就不能够制定出适合的、良好的教学方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即将要学习到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两者之间相关的联系,从而判断出学生的知识构成,比如说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一般定义以及性质以后,就会接着学习具体的函数,包括了幂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等知识,而在一般情况下,已有的函数知识是上位的,具体的函数知识是下位的,而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又有上位观念发生部分的质变,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的基础上,去探究以及理解新的知识,也就是用一般化的函数知识去指导学生探究具体的函数性质。这样一来,通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顺承分析,就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既减轻了学生的探究性难度,又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前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的组织合理的、适当的探究性活动,并且有机的将探究性教学渗透到所有的教学环节当中去,让高中生能够在数学教学充分的体验到思考的过程,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重建知识,并且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究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及其原则分析[j].中学数学杂志,20xx.

[2]严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xx.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三

1.做好课前准备。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做好课前准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教案外,还要做好每堂课的教具准备。如:准备好本堂课的小黑板、字牌、词牌;准备好实物、标本、图片,并把这些都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增强直观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低年级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因此,他们掌握知识的特点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有些字词靠老师单纯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根据内容提前做好课前教学准备,采取直观教学,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如:讲“马”、“牛”、“羊”等字的教学时,运用图片,把画的马拿出来,贴在“马”字的右边,这样很快使学生认识到右边的.字是“马”,图文对应形象具体,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种利用图片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能发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师所普遍使用。

2.创设情境,活跃气氛。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对等,让学生身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之中愉快识字。

3.充分感受汉字本身的魅力。

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文字之一,识字时可充分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增强识字兴趣。如:教学“日”、“月”、“火”、“竹”、“鸟”等象形字时,可先出示相关的图画或实物,再出示象形字符号,让学生思考这些“符号”和“实物”之间的联系,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这样便于学生了解每一笔所表示的意义。会意字“林”、“森”、“从”、“众”、“品”、“磊”等的教学,教师只需略作引导,学生就能立刻明白,这些字的读音、字义以及部件表义的含义。当学生发现难学难记的方块汉字原来内涵如此丰富,就会产生无穷的学习兴趣。

4.“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儿歌识字法。(语文教学论文)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根据汉字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渴”和“喝”容易混淆,歌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就能使学生极易记住偏旁区别。“高”字歌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一个歌诀,“高”字的字形便跃然纸上。

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也能帮助学生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宋家有女坐当中”――案,“牛走独木桥”――生……许多汉字都可以通过猜谜语来识记。

故事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识字,也能激发他们识字兴趣。如教学“游”字时,可编这样的故事:“游泳要到水(7)里去,游泳池是方(方)形的,大人(人)带孩子(子)去游泳。”这样通过故事把生字的各个部件弄清楚,便于学生趣味识记。

识字方法还有很多,如:比较法、动作演示法、折字法、熟字加一加、熟字减一减等等。老师要结合所学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

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也可培养学生识字的敏感性和深厚兴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商场里的商品名称、校园里的校训,小学生守则,同学姓名,课程表,墙报,家庭中的电视、电脑、食品、玩具的包装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另外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也不失为识字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盘龙一小)。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四

经济学是考察社会经济现象、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而计量经济学则是揭示经济学理论所考察的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规律。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关键取决于能否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理解经济现象,能否构建恰当的经济模型,能否准确进行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使研究结论客观反映经济规律,进而为政策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目前,虽然计量经济学已被列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重要课程,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培养好计量经济学人才任重道远。为更好提升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计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重在培养学生基于经济学理论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勇于提出问题。譬如,在研究通货膨胀时,学生应回顾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等通胀形成机制,思考这些理论能否解释现实。以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为例,显然,每个人都经历与感知到了该轮通货膨胀对自身的影响,企业家感觉到原材料上涨,居民感觉到菜价上涨,学生发现食堂饭菜价格上升。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思考此轮通胀的原因与货币供给过多是否相关,进而要思考此轮通胀与过去通胀是否存在相同特征。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这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与研究计量经济学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理解经济问题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对同一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存在不同的看法。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发展日新月异,这种快速的知识更新使得师生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此外,经济现象本身也伴随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复杂变化,对这些日益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入考察,也考验着我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的能力。因此,深刻理解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机制,重在能否正确应用计量经济学。仍以通胀现象为例,学生可能首先联想到的是货币需求函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广义货币(m2)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观察,m2增速于2009年起快速下降,但与此同时,通胀却表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该现象提醒我们,若以非线性货币需求函数建模,则可以揭示通胀与货币需求间的复杂关系。为此,适时引导学生针对我国特定的数据,探索性研究通胀与货币需求间的复杂关系,能够培养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计量经济理论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计量经济学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于能否发展计量经济学理论。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通胀现象,逐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检验通货膨胀与m2是否是平稳序列?这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该关系是否具有非对称、非线性的特征?怎样检验与估计非对称、非线性的长期均衡关系?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学习与发展计量理论,这需要我们拓展既有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因此,在研究中准确理解与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特别是针对数据特征拓展计量理论,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重点。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改革路径。

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单位根检验与基于非平稳变量的建模技术;描述经济现象复杂动态性的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这些理论与方法与之前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相比存在较大区别,为使教学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相适应,许多教师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突出实验教学等角度思考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基于培养学生能力这一角度,借鉴以往教学改革的有益建议,结合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方面践行教学活动。

(一)立足引导与启发。

首先要清晰讲授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适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智能。例如,在讲解参数估计量的线性无偏最小方差性质中,应分析估计量是被解释变量的线性样本组合,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估计量的本质,在理解估计量为一个随机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其是否服从特定的分布,最终引导学生理解估计量的方差以及对备选估计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基于估计量的有效性,再讲解渐进无偏与渐进最优估计量。接下来,适时展示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量的仿真结果,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计量经济理论,把引导学生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一体化。

(二)贯穿“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位一体。

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从经典计量经济学适当拓展到现代计量经济学,并据此阐释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注重学生的学习反应,清晰介绍相关前沿理论。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重在:一要阐释回归分析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二是要培养学生根据我国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的能力;三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讲授内容进行延伸。计量经济学前沿的理论与方法集中在文献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结构从教材延伸至文献中。比如,在讲授异方差时,适时引出arch模型及其应用;在讲授面板模型时,适时延伸到动态面板模型与广义矩估计,并结合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的面板数据,介绍动态面板模型和广义矩估计的分析思路。这种适时适度地引申新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概念,还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进行应用研究。

(三)充分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

针对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望而生畏的现状,我们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通过编程将计量经济学中晦涩难懂的估计与检验理论转化为仿真结果,使得学生对抽象数学公式的模糊认识,转化为对仿真图形直观深入的理解。比如,线性无偏有效估计量的统计含义,既是参数估计中最基础的知识,又是大多数学生难懂的部分。在教学中采用仿真实验和仿真图形,让学生对抽象的计量理论产生直观的认识。又如,模型的误设定(如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性)及其导致的相应后果,是学习传统线性计量模型基本假设的重点,由于需要较强的数理统计学基础,这部分内容不但学生难理解,也是教师难以诠释清楚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能够形象展示违背经典计量经济假设下所导致的结果,促进学生对设定正确模型的重要意义产生深刻理解。这种仿真实验的教学模式不仅避免数学方面繁杂的推导过程,防止学生对计量经济理论“望而生畏”,还培养了其创新性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创新策略。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干中学”这种新型教学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如下策略。

1.在课堂讲授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共同讨论问题,适时延伸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对相关前沿文献的学习。例如,为何采用标准差衡量估计量的精度?ols与广义gmm的估计原理区别在哪?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为何区别于常规分布?通过不断提出类似问题,与学生“互动式”讨论并且解答问题,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度与广度发展,还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协调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模型设定、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理论和方法,并促进其学以致用,能够进行经济学研究,但绝对不应以软件操作教学替代基础理论的教学。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适时操作相关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解释软件输出结果,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3.通过案例与数据分析,建立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管是经济学理论,还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运行规律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基于我国的实际例子讲授计量模型,容易激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针对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难懂”,上述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干中学”等先进教学理论的精神实质,不仅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计量经济学,也开拓了其知识视野,培养学习、研究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五

众所周知识字课是孩子们最不愿意上的、最枯燥乏味的课。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他们好变化、爱新异,如果教学方式呆板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可是,有的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需要学生自己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我学习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现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联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为自主识字奠定了基础。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位新朋友”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新字。这就是联系已有知识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是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积累,运用熟识的语言材料说出新字和曾经认识的字所组成的词,如:“合”可组合作、合格、合影、合用、百合花等,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可以拓宽识字途径。

在教学“笔”字时,我吸取别的班出现错误的教训,利用实物“毛笔”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察笔杆是用什么做的,学生回答:竹子。对了,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学生回答:是用毛做的。没错,因此“笔”下面是个“毛”字,“竹字头”和“毛”合起来就是“笔”,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笔来写字的。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生动地记住了“笔”的字形,通过练习发现,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三是联系客观事物识记生字。也就是在教学时,把字形和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印象,丰富表象,促进记忆和理解。如:在讲古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亭”、“停”,好多学生分不清,我便利用亭子图和“亭”比较,首现让学生进行观察,根据他们所说内容来摆出字的各个部件,‘点儿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摆完字读音ting,紧接着来了个人变成单人旁成了“停”,告诉他们这个字也念ting,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两个字,还分清了它的意思。

认知心理学家曾证明,视觉是人最可靠的感觉系统,人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而形象的辅助更能加深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深刻。所以,我尽量准备实物进行联系教学。

二、比较识字。

在常用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也有许多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这就使“比较”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识字教学手段,但比较方法的运用也是很讲究的。如:有的教师讲“很”时,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多写一笔,却顺手在“很”上加个点,结果孩子们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改过来。可见,第一印象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

1、换偏旁,像“逃、桃、跳、挑”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在汉字中有许多,换偏旁比较便成了最好的方法。在学习“跳”时,学生会与“逃”“桃”进行比较,找出字形之间的异同,不但能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意。

2、顺口溜比较法,学习“哭”时,学生用“笑”比较,哭是两只大眼流眼泪,天上有竹笑死人。轻松地分清了两个字。

3、记生字忆熟字,学了“贝”回忆“见”;学了“受”回忆“爱”;学了“令”回忆“今”.需要注意的'是,提起熟字时要加强指导,不要走过场。

所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稍作引导,既能增强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又让他们掌握了识字方法。我感觉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手段。

三、玩中识字。

1、自主探究。

好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中学,学中玩,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可以用11个字来概括: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把识字教学与他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你会突然醒悟:孩子们才是学习的发现者。如:〈〈操场上〉〉生字教学时,我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分别写在卡片上,做游戏时,让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其他孩子猜,猜对了奖励,错误扣分。他们从具体的每一个动作中,发现了“打、拍、拔”的共同点,也发现了“跳、跑、踢”的相似处,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识字,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认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2、用中巩固。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学过的字力求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与词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也要为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力求实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所以,在学过生字后为字找朋友,组词、说句子,积累语言。

3、活动方式。

1)找“妈妈”学生很有兴趣,如:学习“祖”字时,我告诉他们“祖”是由“示字旁”加而且的“且”组成,“且”就是“祖”的“妈妈”.这样学生在学会“祖”的同时,也记住了“且”,为学习“粗、组”打下了基础,一般情况用卡片进行。

2)换“衣服”其实是换偏旁的别称,通常放在学字前,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便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学“睛”先出示“清”然后用目字旁换下三点水旁成为“睛”问:“你认识我吗?青换上‘目字旁’这件新衣服是什么字,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新字,又复习了旧知识,对于区别形近字也有明显效果。

3)找”位置“,实际就是选字填空,区别同音字时可用此方法。如:学习”石“”时“两个字时,出示()间和()子,让学生对号入座。

4)戴”帽子“用于区别多音字或选择正确读音时使用,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5)我做你猜,学生比较偏爱,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孩子猜‘是黄吗?’其他孩子说‘不是’,直至猜对。仿佛一下子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既纠正字的读音,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6)找”家园“是全班动起来,手中拿各种结构的字卡按字形结构、字音、字义等,展开”找家“活动。要求学生先想后行动,自己找”家园“,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字的结构、字音和用途。

总之,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终于明白:要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生字和学生第一次见面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要认识的字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识记生字的效果越好。也就是说,第一次讲授知识时需要特别明确。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六

原本以为凭借小学到高中这十余年所总结出的数学学习方法,就能轻松应对大学高等数学的学习。

然而,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真正体会到高等数学的学习特点与以往所学习的数学大相径庭。因此,我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高等数学的独特之处,总结出一套新的有效的方法,才能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做到游刃有余。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高等数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识记的知识相对减少,理解的知识点相对增加;

(2)不仅要求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还要明白其来龙去脉;

(3)系实际多,对专业学习帮助大;

(4)教师授课速度快,课下复习与预习必不可少。

以前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满各种公式和结论,我便一边在书上勾画,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

然后像背单词一样,把一堆公式与结论死记硬背下来。

哪种类型的题目用哪个公式、哪条结论,老师都已一一总结出来,我只需要将其对号入座,便可将问题解答出来。

而现在,我不再有那么多需要识记的结论。

唯一需要记住的只是数目不多的一些定义、定理和推论。

老师也不会给出固定的解题套路。因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不同,它更要求理解。只要充分理解了各个知识点,遇到题目可以自己分析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所以,学习高等数学,记忆的负担轻了,但对思维的要求却提高了。

每一次高数课,都是一次大脑的思维训练,都是一次提升理解力的好机会。

高等数学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以解出答案为目标。

我们必须知道解题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中学时期学过的许多定理并不特别要求我们理解其结论的推导过程。

而高等数学课本中的每一个定理都有详细的证明。

最初,我以为只要把定理内容记住,能做题就行了。

然而,渐渐地,我发现如果没有真正明白每个定理的来龙去脉,就不能真正掌握它,更谈不上什么运用自如了。

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定理的推导。有时候,某些地方很难理解,我便反复思考,或请教老师、同学。尽管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我却认为非常值得。

因为只有通过自己去探索的知识,才是掌握得最好的。

总而言之,高等数学的以上几个特点,使我的数学学习历程充满了挑战,同时也给了我难得的锻炼机会,让我收获多多。

进入大学之前,我们都是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的东西并不多。在大学却不同了。

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数学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如此,高等数学的课本上有了更多与实际内容相关的`内容,这对专业学习的帮助是不可低估的。

比如“常用简单经济函数介绍”中所列举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等等在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都有用到。

而“极值原理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这一节与经济学中的“边际问题”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作为基础,经济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无法解决。

当我亲身学习了高等数学,并试图把它运用到经济问题的分析中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数学方法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经济理论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也坚定了我努力学好高等数学的决心。希望未来自己可以凭借扎实的数理基础,在经济领域里大展鸿图。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的一门课程,自然与其它课程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讲课速度快。

刚开始,我非常不适应。上一题还没有消化,老师已经讲完下一题了。带着几分焦虑,我向学长请教学习经验,才明白大学学习的重点不仅仅是课堂,课下的预习与复习是学好高数的必要条件。

于是,每节课前我都认真预习,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课堂上有选择、有计划地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归纳总结。逐渐地,我便感到高数课变得轻松有趣。只要肯努力,高等数学并不会太难。

高等数学有其独特之处,但它毕竟是数学,那么一定量的习题自然必不可少。

通过练习,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运用。

以上便是本人一个多学期以来,学习高等数学的一些体会。

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七

摘要:审美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有审美教育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因为有审美的教育才能为高中枯燥和深奥的数学知识带来更多的趣味和内涵,也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高中数学的美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的策略。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正因为它的严谨,就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和美感。它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比例协调之美、结构严谨之美、布局合理之美等。从数学的表现形式看,概念、等式、体系都具有美感。而且,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也具有美感。比如,它的简约、类比、抽象、无限等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获得了美感享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美育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点,还要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来经历审美体验。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通过概念和命题的教学来达到美育的功能。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展示数学的美。比如,在教授函数y=f(x)中,因为具有f这个对应规则,式子中的两个变量x和y就被连接起来成立为一个等式,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之美。再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三角函数线以及它的图象的做法呈现出来的奇异之美,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圆锥曲线中去寻找数学的对称和谐之美。此外,数学也有动静结合之美。比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他们二者之间就具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美感进行挖掘,让高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对数学美的本质进行探讨和领会。

数学教学中不仅具备科学、严谨的美感,也是艺术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来达到数学美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对数学的艺术美进行展示,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熏陶。数学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2.1数学的结构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之间进行详略的处理,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品质进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数学结构美带来的功能。2.2高中数学的形式美高中数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此它的`形式就多种多样,这就是他的形式美。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这就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课件的制作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和手段的多种多样就是数学的形式美。2.3高中数学的机智美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奥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教师运用数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数学呈现出来的机智美,体现了数学具备的调控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奇迹之美,惊讶之美。此外,数学还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它的应用之美,也就是实用之美。在数学论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创造之美。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掌握,发现它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美的内容进行传授,其次是对本质进行揭示,再次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渗透。这样就利于对学生数学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他们的心智进行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3.1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美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教师要将美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被美所感染,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数学美可以直接感知,有些数学美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这些美的类型去分析,巧妙融入教学之中。明确的方程、独特的图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要素;抽象的概念,固定的公式,虽然无法直接窥见其中存在的美,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的抽象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使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解题方式上进行美育教学,使本身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又趣味十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受到点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

3.2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高中数学知识如它的符号是单调的,公式也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奥而无味。其实,这正是数学的朴素简单之美,由这些简单的元素进行运用和组合构成数学的巨大的、美丽的大厦,因此它蕴含了哲学的内在美,也具备理性之美。要让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就必须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对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就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特点,让学生能直观地验证自己对于立体几何的想象是否正确,对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学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

3.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美的思维进行解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传授固然很重要,学生也必须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要对数学美的规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美的规律,对数学美进行思考和认识,进而再运用数学美。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运用数学美,这样就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美和创造出数学美,提升他们的全面的素质。

4结语。

高中数学美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它还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探求真理的思路;它帮助学生检验真理;它寓美于教,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它能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数学美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浅谈数学高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xx(6):24.

[2]霍拥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12):38,13.

[3]徐永旺.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4):269.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八

摘要:文章从数学探究的基本含义出发,分析了高中数学“探究性内容”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的建议:了解探究式数学思维,掌握探究式方法;充分创造探究教学的现实情境,挖掘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材;数学思维;探究性内容。

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我国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教科书中虽设有探究学习的内容,但常常不被学校及任课教师所重视,在日常的学习中把高考考试大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认识,探寻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方法,为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

数学探究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概念,但由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数学的探究过程,可以将数学探究的本质进行概括,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让数学更富有现实意义。教育部在高中课程中,设置数学探究这一内容,有其深刻的含义和影响,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贴近生活的思考能力,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去记忆数学的概念和结论公式,能够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培养其严谨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何使它更好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中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但在我国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探究内容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探究性内容”教学的现状。首先,有一部分初中数学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的.日常作业都难以应付,更何况生活中的探究内容。再加上探究内容属于非考试范围内,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了也没有用,只有极少的学生对探究部分很感兴趣,但苦于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一般都等待教师讲解。其次,一些高中教师在苦苦找寻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只能忍痛舍弃。常规的教学课时都不够用,还要常常占用体育、美术等课时,更何况“探究性内容”的扩展讲解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无法在原有课程上完成,所以常常被一带而过。(二)“探究性内容”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很多教师认为探究课是在浪费高中生的课业时间,对它在创新力和思考力上能给予学生的深度影响完全没有意识到。其次,在数学公开课上,选择的都是常规性教学内容,对于数学探究内容的交流少之又少。最后,“探究性内容”需要学生主动地开展,但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缺乏对数学探究性内容的思考,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真空地带。

数学教学是由数学概念、命题、方法组成的知识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就要形成关于数学的认知结构系统,要明白数学的定理是采用逻辑推理,从基本概念和前提出发而完成的总结。(一)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主导原则我国的教育界主导思想在逐渐改变,从前在课堂上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1]。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参与,甚至是主动研究数学探究的内容,而教师只是探究课程上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并对学生的探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二)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对象性原则学生作为探究内容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发掘他们的思想所在,用高中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讲解探究内容,通过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完成从原来的“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内容的学习。探究式教学比其他教学方式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适度性原则学生要在短时间里学完高中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光有探究方式是不够的。在探究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和探究的内容进行分析,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四、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利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常规开展探究课程的时候,教师发现在课堂的秩序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探究课程需要学生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真正地理解问题,需要耗费更多更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处理时间与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合理的安排。

(一)了解探究式数学思维,掌握探究式方法探究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对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发展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有探究式数学思维,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推动学生思维发展[2]。同时,教师还要掌握探究式教学方法,即教学过程中,先进行情境导入,再引导学生归纳猜想,最后指导学生推理论证。例如,自然界中有很多螺线,二十世纪它也是艺术家们作品创作的主要元素,请说明为什么螺线不是一种函数图像?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函数角度去观察、猜测其中没有给出的具体数学信息或条件,通过思考使自己对知识进行补充。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九

一、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克服只重视“堂上导读、练笔”的倾向。

尽管“堂上导读、练笔”作为目前自能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容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自能作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为没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也就不能发展丰富的想象能力,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如果缺乏了这些能力,即使他们阅读面再广,词汇再丰富,他们也难以从生活中发现好的写作素材,难以抓住事物的特点,更不能形象、准确地用语言把事物描绘出来。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仅靠“导读”与“练笔”就能培养起来的,还必须靠教师在课堂上指导观察、看图、看录像,朗诵欣赏好词好句,在课堂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接触大自然、旅行参观、观察各种事物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其他必要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作文“自能”的目的!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克服只重视“导读、练笔”的单一性教学倾向。

从目前我市的“自能作文”教学现状看,一些教师局限于“导读、练笔”的单一教法上,不能积极大胆地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法,还错误地认为只有“导读、练笔”这样的形式才称得上是有特色的“自能作文”教学,才能区别于“多媒体作文教学”。

这些观点和做法,其实都是忽视了“自能作文”的多样性,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其实,各种教法都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例如我们在导读、练笔时,一样可以借助幻灯、实物、录像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发挥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作用,让它为“自能作文”服务。这样做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与作文兴趣协调发展。

三、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克服忽视学生生活空间的倾向。

[1][2]。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

曾听一位学生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宁可做十道数学难题,也不写一篇作文!”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害怕写作文学生的心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也许就是从害怕写作文开始的。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作上有了兴趣作导航,同学们才会扬起写作风帆,化被动为主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以生活为本源的作文教学,首先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生活范围只局限于校园小天地再加上家庭“鸽子笼”,生活程式只是围绕读书这个中心环节的机械运作,生活内容则局限于课堂内外无休止的技能训练。这种紧张而单调的生活节奏使学生全然丧失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他们无力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品味生活的内涵。语文教师应感应时代的脉搏,解放蒙盖学生大脑和眼睛的外部束缚,细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

1、留心观察生活。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见解。我们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2、积极参与生活。

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是学生活动的两大板块。学生对生活的积极参与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多寡。中学语文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到学校的语文教学,小到一个文学社团、一张海报,它是中学校园文化中最亮丽的风景。有人对校园文化作了形象的比喻:文学社团,学生通向社会的“桥梁”;语文讲座,校园语文文化的“麦当劳”;语文板报,展示校园语文文化的“窗口”;影视、广播,与语文教学“律动”;书摊、报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这足以说明中学校园语文文化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利用好这块阵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校园生活充满热情,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历史上许多文学家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在教读苏教板第三单元“挚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我便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品读朱自清《背影》和邹韬奋《我的母亲》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品读黄飞《甜甜的泥土》和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两篇小小说立意的新奇和结尾的惊奇后,让学生模仿写作。许多平时害怕写作的同学听说可模仿课文,兴致很高,纷纷写下如《母亲的眼睛》、《父亲的背影》、《哥哥的口头禅》等文章,很有生活味道。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课交流,小组评选出优秀作文。我惊奇地发现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竟然脱颖而出,当堂念了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母亲与父亲离婚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们全力救助母亲的经过。此文写得让人动容,能牵动读者的心,把读者带入那“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许多同学从此次作文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三、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1、学习课文好例子。语文课文教学其实也是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可以这么说:课文是例子,是优秀范文,教师分析课文,特别是好词、好句、好段,写得如何好?好在哪里?这些是我们写作时知识的累积过程,而我们写作是运用知识、展示知识的过程。“文学作品是作者生命的律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能把课文割裂得支离破碎,使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

2、鼓励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是进行写作迁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两年来,我要求学生进行“每日一抄”,即每天晚自习时由值日生在黑板上抄写一些与语文有关的知识,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成语典故、写景状物、诗词歌赋乃至谜语笑话等,待至第二天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请同学口头介绍和评论。实践证明,通过“每日一抄”,同学们在写作、书法、口头表达等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另外,我还养成学生爱看爱积累“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的习惯。两年下来,同学们积累了厚厚的两本,他们高兴地说:“这是我们写作的宝!”

此外,我还布置了《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冷酷的坐车人外貌的想象描写、《天净沙・秋思》的散文改写,《桃花源记》的读写等。这些题目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行文中有极强的对文章参悟意识,有对主人公性格的把握和对命运的关切,有对环境再创造的细微体会,真正达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学生说:“我做梦都想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我们应该点燃他们创作的欲望。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编写作文专刊,取名为《萌芽》,用电脑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大家品读,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相信经过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他们应该会宁可写一篇文章,也不选择单做数学难题了!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一

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宠爱,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爱面子,逆反心理强,意志薄弱。别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因此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成长中的孩子天真,他们渴望父母、老师看到自己的优点,给予他们精神鼓励。为了更好的走进学生心灵,本学期策划了“相信,我能行”的主题班会,达到了鼓励学生发扬自己长处的效果。

二、掌握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反思型的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理解,尤其是“问题学生”,做事不考虑后果,不能总批评指责,要善于激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产生内在动力,达到转化的目的。

1.建立信誉卡。便于及时了解学情,内容可写悄悄话,反应问题,提建议,批评老师等。

3.多表扬,少批评。问题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跟不上、自卑等原因,但他们不仅有很强的承受力,被别人批评还在微笑,而且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输赢一个面孔。对此,他们的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进步,老师都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是借一次也好,他们也会高兴的不得了,会加倍努力。

4.热爱劳动教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热爱劳动,才能更好的热爱学校,热爱祖国。

5.建立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锻炼耐挫折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帮一,一盯一”的竞争办法,大家你追我赶形成竞争氛围,比如,让最快的杨媛媛盯最慢的蒲子轩;让最厉害的程洁盯最爱偷懒的张云飞。

三、真情投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1.唱班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相聚,有心才会珍惜……”用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

2.优化班级管理。层层落实,设立多个岗位,路队长制,图书管理制等。让学生自己管自己,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3.偏爱后进生。大量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在管理中克服不良行为。

我班有一名蒲宗峰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常打妹妹,骂奶奶,无人管教。让他当上卫生组长,委以重任后,转变很快。

4.班主任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爱心,用爱的教育来打学生内心世界,再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优等生,对他们应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绝不能因为学习而忽视缺点。

四、规范习惯,狠抓养成教育。

1.培养习惯。小学生是图书习惯,写字姿势,感恩等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我有时让孩子给妈妈洗脚;有时讲中外名人爱国、文明等故事。第五周学校组织感恩普通话演讲赛后,有位同学问:“老师,我为什么没有地方感恩?”这时我适时教育,那是你没有认真听,感恩无处不在,从身边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帮助不给大人添麻烦,爱护公物等都是最好的感恩。2.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路队:每段路选一名队长负责。早读:进教室就读书,由值日班长负责。上操、站队:做到快、静、齐,由文体委员负责。读书:只在教室中看,不准带回家。

五、真情互动,与家长成为朋友。

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很有必要,因为家长也需要学习,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1.心灵沟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呢?这是因为家长落后,不了解学生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不幸,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不快乐。看到孩子不高兴时,要及时询问原因对其帮助。

2.提高认识。让家长明白:“花有再开时,人无再少年”,孩子的确输不起。

3.开好家长会。首先用家乡话拉近大家的距离,其次告诉大家我们都是怀着共同的心愿走到一起来的,这是兄弟姐妹间的座谈会。然后把自己平时工作中需要家长配合支持的困难当面说清楚,取得大家的谅解和支持,有利于自己今后工作的开展。

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让学生自己写鉴定。通过自查互查,对照反思准确评价自己。

2.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认真开会班会,将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不良现象。选两组班干部轮流竞争,即可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室布置是大家最头痛的事,可参照电脑,自己去加工处理,选出适合自己的。

4.寻求心理平衡。心态决定一切。忘掉一切烦恼,将多余的劳动当做锻炼身体。

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班主任“苦”!苦是正常的,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不但要随时关注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卫生打扫、课间、上课、上操、吃饭、自习、板报、各类活动,还要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情况,还得惦记着在班上树立正气,压倒歪风邪气,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向上的氛围,有时还有一些偶发事件也要占去班主任的很多时间,何况班主任也是由教学任务的。

班主任“乐”?抑或“累”?认为做班主任乐在其中的教师,我们也知道很多。正如居里夫人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地提炼镭,人们赞美她富有牺牲精神,有顽强的毅力。

总之,我将继续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经验,联系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中不断发生、不断学习。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二

一、注重课堂氛围“严肃活泼”

在这一点上,主要是指教师对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的合理调控。当前,教师对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的调控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一是纪律涣散,秩序混乱,导致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受到严重干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不仅与学生自身的自觉性有关,更与教师的责任心及课堂管理有着直接联系。如此的课堂场景不仅会滋长学生放荡不羁的恶习,还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应有的威严。二是过于强化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容易使学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甚至出现畏惧心理。因此,本人主张课堂氛围“严肃而活泼”。在有效把握课堂严肃性的同时,还应努力设法活跃课堂氛围,做到“严而不紧,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张弛有度”。这样便能使学生处于积极、轻松、快乐的学习状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充分促进“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再优秀的学生毕竟不是天才,他们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点拨;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是摇控器,它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因此,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有师生均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并努力做到协作互动、默契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可以说,师生互动是一切教学手段都应遵循的教学法则,离开了互动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其结果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物理学是一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生动、形象、直观的探究活动,不但能使生硬的`公式、定理以及概念显得有根有据、迎刃而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根本提升,还能在探究活动中形成交流合作意识,进而领悟客观规律的真谛,树立探究大自然奥秘的信念。当然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应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让学生把兴趣停留在实验现象本身,而应努力引导他们带着某种探究目的去观察实验现象、处理探究证据或数据,再通过交流合作、分析总结得出客观规律。这既是开展科学探究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

四、巧妙运用“激励点评”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若不能正确引导,则会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本人曾经开展过以下教学探究活动:

我校物理教材当前使用的是沪科版,当讲完第六章“力与运动”后,我对自己所任课的八年级两个班进行测试,然后分别对42-45分的5个同学(甲组)、52-55分的5个同学(乙组)、62-65分的5个同学(丙组)和72-75分的5个同学(丁组)进行不同方式的关注:对甲组同学毫不客气,经常在他们答错问题时采取严厉批评的态度;对乙组同学则从不提问;对丙组同学则经常予以激励点评;对丁组同学虽然也经常提问,但既不激励也不批评。3个星期后,进行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的测试,结果令我大为震惊:甲组同学与乙组同学、乙组同学与丙组同学、以及丁组同学和乙组同学的平均分都拉开了更大的差距,而丙组同学与丁组同学则缩小了差距。由此充分说明,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关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一味地批评,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在心理上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从而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学生漠然置之,会给他们笼罩被忽略的阴影,致使他们渐生自惭形秽的心理,将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失去阳光的沐浴,并对他们潜能的挖掘产生严重制约。

(三)、适时巧用“激励点评”,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这无疑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此可见,“激励点评”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巧妙手段,它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阳光的慰藉,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崔化剂。

五、重视“课堂监测和课堂表象”

这里的课堂监测主要是指对课堂纪律的监督维护和知识技能的全面检测,而课堂表象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领悟层次不同而表现出来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外在反应。课堂纪律的监督维护在前面第“一”点已作论述,这里主要针对知识技能的检测和反馈发表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各种反馈信息,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弥补方案。这样,便会实现以下教学流程的良性循环:

六、“师恩普照、情感沟通”

某所中学的领导曾经在初中学生中展开了一次关于教师形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个非常让人担忧的问题:某教师任课的所有班级课堂氛围十分安静,究其原因却是该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学生甚至经常遭受皮肉之苦。每当触碰到该教师的眼神,听到该教师的声音,甚至提及该教师的名字,都会让他们不寒而栗、胆战心惊。课堂上,学生不是在肃静听课,而是在怯怯地设法避免来自老师的严厉喝斥和皮肉之苦。

总之,课堂教学是促进师生互动、彰显师生互动的最佳平台,每一名教师都应努力在这个平台上使自己的角色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树立终生学习、终生奋斗、终生奉献的信念,以毕生精力谱写现代教育事业的新篇章,无怨无悔、积极进取,用智慧的双手托起素质教育辉煌的明天!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三

[摘要]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在他们的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因此,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耐心和顽强的毅力,坚持反复抓、抓反复,这样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提高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

近几年来,我校招收的学生中有个别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这样的成绩令任课教师感到无奈,令孩子的家长感到束手无策,也极大地影响了其所在班级的考核成绩。自从我当了班主任之后,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对这样的学习困难学生作出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应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我愿把个人的粗浅体会奉献给大家,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学生表率。

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对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最熟悉。因而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的成败,班主任的身教是关键。无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应特别注意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时时处处使自己的行为文明规范,做学生表率,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这样,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才能奏效。

二、克服晕轮效应,平等对待学生。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看一个人时,由于他的某一特点突出,于是这一特点就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特点和品质。被突出的这一点,起到了类似晕轮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班主任的思想认识为晕轮效应所俘获,就会造成偏激、片面的思维方法,导致对学生认识偏差,犯“一偏概全”的错误。比如,由于尖子生学习成绩好,使班主任对他们产生了好的印象,便认为一好百好,甚至还人为地赋予他其它好的品质;由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使班主任对他们大为恼火,便认为一坏百坏,还人为地赋予他不好的品质。班主任不平等地对待学生,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它会使尖子生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会使学习困难学生身上蕴藏着的进步动机消失,使隐藏的.后进因子恶变,从而形成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态。因此,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警惕晕轮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永远不要歧视学习困难学生,而要仔细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然后满腔热情、充满信心地去帮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

三、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习成绩。

法国心理学家杜姆林认为:“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对学习的态度和在运用智力潜力方面的方法问题,乃是事情的关键,这种方法是可以学会的。只要方法得当,态度端正,差生也可以赶上来。”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学习兴趣低,自控力差,成绩大多不理想,因而首先要帮助他们把学习赶上去。

1.加大对纪律的管理。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系统地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请假必须提前告诉班主任,在预备铃响之前必须进入教室,上课不能随便做小动作或说话等等。在纪律方面先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作风,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组织“学习方法交流会”。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刚入学时,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不会支配时间。这时可以邀请上一届的尖子生到班级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他们了解初中和中专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让本班学习好的学生介绍具体的方法,也可让学习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叙述提高的“门径”,还可让学习困难学生谈谈学习中的苦恼及过程,请全班同学一起来“会诊”,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适当地进行考试。隔一段时间由各科课代表根据教师上课讲的重点内容出题考试,从中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平日学习存在的问题。发现后,应及时找一些同学和任课教师等了解其平日表现和课堂上的情况,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步向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并督促他们尽力完成。在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再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考试,以此来督促他们的学习。

4.帮助结成“一帮一”学习对子。班主任可以对后进生在座位上予以适当照顾,使他们处于教师注意力的最佳范围,这有利于控制他们,增强其自制性。还可以帮学习困难学生找一个品学兼优的同桌,与他们结成学习对子,平日进行辅导、补课,在临近考试时帮助整理考试要点等,给他们提供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的条件,利用榜样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发挥积极作用,带动其它发展。学习困难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制能力差、厌学情绪严重,他们大多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积极鼓励他们参加。近年来我班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越野赛、演讲赛和书画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他们在活动中帮班级借运动器械和服装,并且参加了许多比赛而且获得了优异成绩。在其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密切师生关系,更深地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成功和价值就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承认,进而得到鼓舞和进步的动力,这样不但可以把他们真正融入集体之中,而且能使他们消除无所作为的思想,以此来带动学习等其它方面的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心理上感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唤起了他们求知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四、密切家长关系,形成统一合力。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有六个方面,而第一个方面就是家庭。因而要想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各个方面取得更理想的学习困难学生转化效果,班主任必须要经常和这些学生家长保持电话或书信上的联系。可能有的班主任会这样认为,学生不出问题不需联系,一出问题就应通知家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无形中给学生留下了“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就是告状”的不良印象,从而增长了学生对班主任的对立情绪,不利于对他们的思想转化。要想摆脱这种困境,班主任在他们尚未暴露问题之前就应及时与家长联系,掌握了他们的全面情况后,就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一旦他们有了一点进步,就给予充分肯定,及时同家长取得联系,予以必要的鼓励。即使他们出了问题需要家长知道时,也最好先谈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后谈他们的问题与不足。这样既能密切师生感情,又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转化,更能融洽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四

二、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组织提问比赛活动。

在分析探讨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如此才可以培养学生有提问的习惯,也有助于促使学问题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漫长的习惯培养,因此要求初中物理老师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除采用科学合理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案外,还需要在精神方面对学生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五

回首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有茫然,有艰辛,有喜悦,也有收获。小学英语尤其是低年级英语主要是单词和简单的对话。可是面对注意力不够集中且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的小学生,简单机械的教学实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虑到英语单词是表音文字,无法将它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为了不让学生对英文单词产生厌倦和望而生畏的情绪,有时看见学生把单词搞错,也不敢多加指点。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成型的想法了。并开始有了自己特色和一些收获。同时,对于单词教学这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也开始有了积极地探索和进步。

首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改变自身对英文单词那种严正以待的紧张态度和要求完全掌握的急切心态。我们十分明确,小学英语并不像中学英语有升学的压力,需要将单词教学列为重中之重,然而,小学英语注重会话教学及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所以单词又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调整我们自己在教学单词时的心态尤为重要。

一.不求背出,求认出。

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对于一种全新的而且与母语完全部同的语言要求其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一个单词,显然期望过高,并不切实际。单词教学应以吸引小学生为起点。在教学中,我尝试为每一个单词设计一张单词卡片,形态各异,如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形,椭圆形。将单词的音、形、意结合进行操练。学生会被那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卡片吸引,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单词的音和形同时储存在大脑中。当然,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有许多时候完全忘记或是忘记单词的一部分,不要紧,这只是一种正常的反复。若在这个阶段稍稍加强单词的出示力度和新鲜感,则学生的记忆强度会达到最高点。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同一卡片及单词逐渐熟悉,并能脱口而出。此时,训练该进入第二步,就是设计另一种类型的单词卡片,如图让单词的音和形产生一定的分离。折去单词,学生一般能很快说出单词,而折去图片,只看单词,则能检验学生对单词的认读程度。这两步的训练需要在长时间内不断地给予刺激。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更多的看到学生的进步,而不要一味追求学生一看到离子的图片,就能直接说pear,p-e-a-r,pear.这不现实,同时不但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也让教师自己在教学中陷入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大家都很明白那会导致什么。

二.不求完整记忆,求分音节或找小单元记忆。

小学英语单词虽较中学的简单了很多,但由于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不一样,我们的要求也当然要有所不同。

对于教材上出现的重点单词,大纲要求完全掌握,但是我认为“完全”并不代表一次完成,可以逐步进行。如果渴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一个单词,必然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又或是要让学生在课外投入许多精力,这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而且常常是事半功倍。我认为,教师应用一种平常心待之。我利用音节划分法,让学生分步记忆。如bag.bg,cat.ct,稍长一点的单词尽量让他们找到里面的小单元或已经认识的字母。适当自编一些儿歌,在说唱中愉快的习得英语。例如pencil里面有个pen,woman里面有个man。利用简单的划分,让学生明白原来英文单词只要读得准,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和对比,认准每个单词的特点反复强化就基本上能认得出来。

三.各种感官的并用。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如果没有输入“听”和输出“说”那么将失去语言的意义。但我并不是简单的让他们听和读。每次听录音的时候我都要求他们眼睛看着听到的词或句子,手指指着听到的词或句子,嘴里在重复着听到的词或句子。然后比比谁读的最好。眼,耳,手,口等各种感官并用。每一步都有目的,每一步又都相辅相成。即集中了他们的全部精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他们漫无目的机械的听读。不知不觉中已经认识了单词和句子。

四.设计多样性的趣味性的单词游戏。

五.请求家长的合作。

听,读,背,始终是有点枯燥,一些学生也会偷懒。一旦要求反馈到教师时,一些程度稍差的学生由于害怕老师的不满和指责,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而教师往往会让较好的学生或家长去监督他们。这在某些时候有效,但我认为这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错失了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在这点上我经常鼓励家长在家时不要去监管孩子而是去指导和帮助孩子。在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中选出自己需要的。比如给孩子讲一些西方的逸闻趣事,童话传说等等。让孩子爱上英语。如果能爱上英语那吗就不愁学不好英语了。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探索,我们一定能走到罗马!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六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例如,《意林》《中学生博览》等比较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杂志。根据调查,初中生普遍对这些杂志感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喜欢的书刊,心理上接受现代文,这样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一个讲授者和引导者,其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前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学模式过于固定,二是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普遍也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针对教学过程中,设计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将每个小组之中的答案综合比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析和补充。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由于紧张会对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不准确,做题时也过于注重速度,导致成绩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应指导学生首先阅读文章标题,接着把握全文的大意,了解文章的问题,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一般作者在写作时,都会借助一些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了解作者情感倾向的前提下,对细节进行揣摩,从而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侧重点,结合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进行解答。

初中语文不仅承担着汉语教学的任务,对中国文化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精神,构建自身的文化观,培养学生的思想深度。在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文化意义,必然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有所提升。对于现代文阅读,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维,更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知识素质。所以,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根据教材内容,对文章中的文化意识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素质。

总之,现代文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改善以往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思想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文章的文化意识,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目标。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七

摘要: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克劳德·伯尔那曾说过:“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可见生理课在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中等医学教育一直担负着培养基层实用型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形成一支具有一定活力的基层医护教育体系则显得更为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冲击、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体系体制的改革,使中等医学教育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本人根据中专生理教学的科学理论和教学特点,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生理教学的经验,对中专生理课教学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式、问题式教学,谈几点体会。

《生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独立设置,在于它本身蕴含了互相联系和对立统一的关系,将整体、动态、发展、联系的辩证观点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培养了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它是中等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重点课,因此,提高学生的掌握率就尤为重要。但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中专学校招生条件放宽,造成所招学生文化程度和基本素质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生理教师需要探寻的重要问题。本人根据中专生理教学的科学理论和教学特点,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生理教学的经验,对中专生理课教学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紧扣教学大纲,优化各章内容,简化原理描述,突出重点内容。

在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尽量变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因材施教,创新教育。

因为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多,汉语言教学有一定障碍,采取因材施教就很重要。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而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在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才能了如指掌,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注重板书书写,让学生能看懂、读懂、做好学习笔记。第二步是分别激励。要求学生在正视自己的缺点后,克服困难。克服困难离不开激励,成功教育的手段之一便是适时、有效的激励。激励是促使学生尝试成功的源泉,激励充满着争取成功的力量。第三步是要有针对性。即针对同样的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讲解和回答,也即是教学中针对个体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三、合理应用挂图和板图。

多媒体课件能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融为一体,图文声像并茂,并辅以配音说明,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清晰,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根本就没有条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此时教师手中仅有的挂图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挂图不全,无法将所有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即板图。通过板图和挂图相结合,让学生尽量掌握所学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担,学习积极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板图和挂图相结合,把课堂教学激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四、启发式、问题式教学。

生理学的内容是经过实验验证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组成的,根据生理学的特点,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在把握学生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对本堂课要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和何时提出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例如,讲述尿的生成和排放时,讲到影响因素时,可以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体会,就是在自己大量饮水后上厕所的次数会增加?学生立即就会探讨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启发了思路。又如讲授声音的传导途径时,提问,为什么录音机里自己的声音和生活中自己的声音不一样?通过解释,就可以将新课讲授完成。总之,在生理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生理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五、对比和总结。

对同一章节的并列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讲授,比单独分别讲授效果好。如:感觉器官的近点和远点的区别;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产生原因;心肌细胞生物电中把窦房结、p细胞、浦肯野氏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画在黑板上,学生很快就能区分哪个是自律细胞,哪个是工作细胞,哪个是快反应细胞,哪个是反应细胞。每一章的内容讲完后,可进行概括性的对比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的轮廓,形成一个整体概念。在总结中要重视图表、表格的作用,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让学生理清内容梗概,分辨易混的内容,突破记忆难关。

六、重视联系。

包括联系现在就业的压力及知识的联系。常言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学生涉世不深,不懂竞争的残酷,总是在自己的想象中规划未来,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正面引导,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而知识的联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结构与机能联系。

功能是在一定结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联系起来对功能活动的特点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如:皮质肾单位与髓质肾单位结构上不同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在尿生成过程中不同的作用,皮质肾单位与尿生成有关,而髓质肾单位与尿的浓缩、稀释有关。

2.联系生理学最新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理学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要求我们必须经常查阅有关书刊资料,不断汲取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进行自我更新。同时要适当的将新进展介绍给学生,既可弥补教材滞后于学科发展的不足,又可使学生尽早获取最新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3.联系临床实际。

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性学科,为学习临床知识作准备,在讲到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时,适当联系临床实际,讲述一些典型病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是他们了解和积累临床知识的开端,有助于缩短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心理适应过程。如在讲明暗适应时,要讲视紫红质合成时,涉及夜盲症,在讲神经递质时,涉及阿托品,就可以延伸到农药中毒的抢救。渗透性利尿时,可以解释糖尿病病人为何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原因。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联系日常生活。

生理学虽然是一门深奥的医学基础课,但并不是深不可测,在生理学授课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联系日常生活,会使学生感到生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产生亲和力。例如,为什么我们摸到烫的东西会撒手,为什么小狗训练后会听话,为什么小儿最早是用嘴来感受世界等等。

七、注重实验。

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必要强化和补充。实验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自然规律的直接体现;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中是理论验证和基本数据的来源。实验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要重视试验,积极授课,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合理安排实验课时、针对性地选择和突出实验内容、规范实验课教学方法和要求等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医学生一定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学习好理论知识之后,必须要付之于实践,才会有收获。比如在学习了血型后,就知道如何判定血型,但是真正的凝集现象,学生从未见过,做一次实验,让他们自己采血,自己测试,通过指导,让他们一次掌握,受用终身,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生理学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在完全依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的同时,教师越是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适时运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板图、实验、教学碟),以及实验、临床举例等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后,才能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获得的知识越多,其学习效果也就越好,从而越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波,李茂松.《人体生理学》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姚泰.《人体生理学》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刘玲爱.《人体生理学》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八

1剖析物理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新课程标准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新教材编排的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粤教版教材,本教材在内容选取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内容上的繁、难、旧,加强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适当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了条件。本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观察、实验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教科书在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与传统的初中物理教材相比,本套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性实验。

3.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2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3梳理反思,深化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特征灵活选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地说,实现梳理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整理本章重要的思想方法,揭。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节内容,并回顾自己在本节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

3.4应用创新,拓展问题。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首先,要善于挖掘物理教材,从课本基本内容来拓展问题。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熟知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重点分析,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并能够较为熟炼地加以实际运用。其次,要善于利用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生发,拓展问题。第三,改进课后作业的布置方法,注重在作业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以拓展问题。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九

作为中专教师,不仅仅要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更重要的还要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水平,能够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规律,总结学生的各种心理表现,在完善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人格。中专教师不仅要解答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的疑问,帮助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取得成绩,还要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寻找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中专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同学、父母、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就会出现焦虑症、恐惧症等问题。教师只有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正确运用到教学和生活中去,恰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能够担当起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大部分中专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缺乏兴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中专学生在课上学生的时候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而导致中专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课上就要恰当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教育心态,用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教学态度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其次就是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面下功夫,例如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相互比拼中获得知识,等等。

(二)课下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培养良好师生关系。

当前大部分中专学生由于正处于叛逆期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与老师、同学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教师要了解并且理解中专学生的现实情况,他们独自出来读书,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叛逆的性格与同样具有叛逆性格的同学很难相处,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教师在了解到学生这种现实情况之后,要及时与学生尽快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现实困难,认真细心的倾听学生遇到的各种烦恼和问题,然后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走上正确的学习生活道路,取得学生的信任,进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学生不断建立自信,逐步培养自身乐观、健康、向上的性格,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二十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已引起了老师们对以往教学的深刻反思。但是,面对全体学生:基础不同,认识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启而不发等的情况,又觉得课堂教学真的难以调控,无所适从。如何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呢?下面我谈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几点体会:

一、与学生互换位置。

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优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下层生来说,参与率极低,时间长了,也就对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中上层学生虽然也有参与学习,但缺乏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我在一些章节的教学中与学生换个位置――让学生讲,我听,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磁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课前我告诉学生:学习这节课我想跟你们换个角色,由你们来教我,看谁教我的知识多,学生都觉得很有兴趣。我并没有向学生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和准备些什么,但却发现当天学生预习教材特别主动和认真,他们有的把教材内容看完一遍又一遍,有的看完课本又看练习册,有的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自找器材做小实验,平时很懒的学生把课文看了一遍,找一两块磁体来玩。在上课时我发现这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早早就把课本等学习工具准备好了。我先让学生告诉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磁”?我还没说完,几十只手就举起来了,我先点了那些平时学习差的学习,他们都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用到“磁”的实例,我一面感谢他们的“教”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一面以学生的身份提出我的“疑问”:生活中那么多方面用到“磁”,“磁”有什么特征、作用?学生很快就帮我解决了,并用自带的磁体做了生动的演示。更精神的是有位学生居然对课本的“同名磁体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提出了质疑,提出:在两块磁体强弱悬殊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并即时作出了演示,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后来举起了手越来越少了,但我发现越到后来的同学发言,同学们就越认真听讲,就好像发现自己缺了什么,要从别人那里找回来一样。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脸上也充满了成功感。我感觉到不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参与了学习,自觉学到了应该学的知识,积极动手动脑,敢思敢想敢质疑,学生更能体现到学习的成功愉悦。

二、做错了也有收获。

学生在做课外作业时,抄袭同学作业答案或其它参考书答案的现象比较普遍,老师对此现象也禁而不止。但我觉得学习抄袭作业很大程度上是给我们老师迫出来的,例如:有些学生不会做或做错了就要挨批评、留堂、甚至惩罚,你说学生能不抄作业吗?但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的学生都有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的差异,为什么还要布置统一的作业?既然我们是想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已学知识,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就要学让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我与学生作了一个作业协定:一、以后做作业可以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一部分做;二、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三、确实不会做,可以空出来,也可以请同学、老师指导,但要在题目中注明,四、不会做和做错了,老师一定不会批评你们,而只会帮助你们;五、要明白:只要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分析而完成的作业,不管是对是错,你们都有收获,如果是错了,改正后会更加深刻。作业协定宣布后学生反应热烈,纷纷表示支持。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不会只挑一些简单的题目做应付一下就算呢?很快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开始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题空了出来,可能也是试试我会不会真的按要求帮助他们,经过几次后,学生已经能把作业独立做完了。不过,这样的作业比原来难改多了,什么错的都有,老师累了很多,但学生抄作业的坏习惯改了,学习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学会将错就错。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你在课前准备如何充分发,有时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讲错了什么,漏什么,并及时有学生发现而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而且是理直气壮地那种气势。这时有些老师可能会手忙脚乱、十分尴尬。我有一次听课,也碰到了这种讲错的情况,但上课老师并没有手忙脚乱,而是从容解决了问题,还博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课上,老师正在认真的与学生分析一道电学计算题,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你做错了,这一喊,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听课,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同学们正在纳闷和担心,听课的老师也担心上课老师不知如何处理,要知道这样的事如果处理不当,可真要“身败名裂”。这位老师开始也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对学业生微笑着说:“同学们,刚才xx同学说我做错了,这说明他不但认真听课,还认真思考分析问题,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这种学习态度值得大家学习。现在大家认真的重新分析题目,也可以几个同学讨论,看看刚才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如果是,错在哪里,你们能不能更正。”一下子紧张的气氛就缓解了,老师心中也有了底,两分钟后,“你认为刚才是有地方做错的请举手”老师刚说完就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老师首先让刚才发现问题的同学发表了意见,再让其他同学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充满了信心,还提出了不同的几种解法。这是老师应用了将错就错的方法,及时调整了教学模式,由老师分析、讲授,变成了学生小组讨论和探究。由于老师对“突发事件”处理得当,一方面及时化解了尴尬场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这是老师的水平问题,反而感到老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好的修养,另一方面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把“一不小心的错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新动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效果。

四、缩小教学空间,增加表演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40分钟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课堂上提出问题的绝大部分都是上层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几乎没人提出问题,这不是说下层生没问题,而是他们不敢提问题和不会提问题。但是,这些下层生在课后或私下几个同学一起的时候就什么都敢说敢问,于是我就经常在适当情况下安排小组学习,每个小组上、中、下层次的学生都有,并指定了一位学生为组长,每次小组学习都是组长指定一个同学为记录员,小组中尽可能多提出并解决问题。这样就为中下层学生创造了一个敢说、敢问的小圈子,同时也为中上层的学生创造了一个“教师”角色,帮助下层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师式的学生”对于下层生来说是平等的、和谐的和没有压力的。这样,一方面中下层生有了更多的提问和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中上层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表演和锻炼机会。

五、多与学生聊聊生活。

有些老师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总是离不开学习、成绩,满以为时时“提醒”学生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样不但使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学生觉得尴尬而不敢接近老师,也使大部分的中上层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与老师沟通的兴趣,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才诚然与智力因素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关。情绪、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知识、智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者互相制约,相互促进,互相补偿。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对认知过程起着推动、维持和调节作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老师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应多点走进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生活疑难,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在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影响学生向良性方面发展。正如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向我表白的心里话:我虽然成绩差,但并不等于我不会,我很喜欢学物理,老师教我的,都记在心里,而且实际操作中我也相信比很多优生好,只是不会考试。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不要局限于所教的科目,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社会自然等等,样样都可以与学生聊,丰富学生的课外见闻,在适当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名人、伟人资料,以名人、伟人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攻克难关的顽强意志和独立创新思考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从非智力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984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