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优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4:23:07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优质21篇)
时间:2023-11-30 14:23:07     小编:琴心月

情感体验是一种主观的感知体验,会因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写作有积极影响。请您仔细阅读以下范文,从中提取有用的写作经验和技巧。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一

数学是一门根底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它的根底性表现在其许多思想办法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中,特别是微积分思想和矢量思想,普遍运用到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因而,大学教员应充沛加大微积分思想在教学中的使用研讨。

[关键词]。

作爲理工类大先生必需学习的一门课程,大学物理的根底性和理论性很强,在大学课程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大先生学习大学物理,不只可以学习到物理学的根底知识,更可以爲今后从事更深化的学习及任务奠定良好根底,同时还能无效地锤炼迷信思想及发明性思想才能,因而,无效地进步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关于先生今后的学习和开展,还是关于物理方面的研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假如说我看得比他人更远一些,那是由于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微积分创造者之一牛顿曾说过的话。早在三国时,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割圆术的思想:把一个圆联系的越细致,那麼损失的就越少,不断切割到不能切割爲止,那麼和圆周合体时没什麼区别了。他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用一个正多边形与圆内接,近似描绘一个圆形,虽然在多边形的边数较少的状况下这种近似的误差比拟大,但这种误差随着边数的不时添加也会逐步增加最终消逝。它在联系的进程中运用到的是根底的几何与代数,优点在于直观且抽象的表达,并且提出了一种极限思想:可以经过趋近的手腕失掉一个恣意准确度的后果。极限的概念和物理中的质点运动关联亲密。总的来说,一个微观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工夫是有延续性的,质点的地位、速度和减速度都是随着工夫不时地停止延续性的过渡,在某个时辰,这些物理量并不存在跃进变化。用极限来解释就是:一个时辰与下一相邻时辰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有限小,在这个工夫距离里,这些物理质变化近似爲零。牛顿把这两个有限小量的比值与运动学的定义相结合,从而定义了有限微分这个概念的原型。后来,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又处理了求变速运动、变力做功等成绩。至此,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可以说是爲微积分奠定了实际基石,并完善了经典力学构造。

二、关于如何构建微积分思想的考虑。

2.1虽然大学重生提早在中学阶段学习了物理知识,并且曾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根底及技艺,也培育了本人的一套学习物理学的办法。但是大学物理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与中学物理教学和学习存在很多不同,尤其在教学与学习思想办法及原理方面,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区别之一在于难度的改动,中学时期学习的物理量以及概念都是复杂、根底的常量,遇到的成绩也是由这些复杂常量构成的,而在大学物理中,成绩的难度进步了,由以前复杂的常量物理成绩,变爲复杂的变量物理成绩,由于先生很难在短工夫内从中学时期固定的思想形式中跳出来,所以,虽然微积分思想在大学教学中普遍使用,但他们却不能灵敏地将微积分思想运用到物理中去,很多大先生都反映,大学物理是绝对较难学好的一科,即便在课堂上听懂了原理,但实践中还是不会做题。因此教员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进程中应该充沛运用微积分思想,把它融入到教学中,结合例题协助先生构建微积分思想,让他们能在实践中灵敏运用,进步他们学习的效率。

2.2微积分在大学物理中占据重要局部,并且有普遍的运用,例多么多物理概念、定律都是以微积分的方式来定义的,因而指点先生尽快纯熟地掌握微积分原理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使用,并学会灵敏运用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让先生树立微积分思想,将思想、原理和办法与物理成绩结合起来,从而处理成绩。物理学科最大的特点是由简及难,从最根本、最复杂的景象着手,微积分思想具有很强的辩证性,在使用它来处理研讨物理成绩时,普通思绪就是化大爲小,把大成绩停止分解,变成几个复杂的小成绩,依照由重及轻,一个一个处理。这种思绪的优点在于把无限变爲有限,把近似变爲准确,把复杂的`变量成绩转化爲复杂的常量成绩,这样既可以进步处理物理成绩的效率,更可以进步物理教学与学习的效果。近似处置在物理学中的意思就是抓住成绩关键,疏忽主要方面,把难变爲复杂,然后经过处理复杂的成绩进而处理难题。

2.3在大学物理中采用微积分的思想处理成绩是爲了选取微分元后,可以在微元范围内把复杂的成绩近似成根本的成绩。例如在研讨变力做功时,假如采用普通处置办法会特别费事,但是采用微积分思想,处置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关于求一质点在变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做曲线运动时做的功这个题,就可以采用微积分的思想,把质点的曲线运动途径,联系爲有数个微元,视变力爲恒定,联系后的曲线途径可以看作有数个短直线,这样,将变力曲线做功成绩,转化成了复杂的直线恒力做功成绩,最初对这些直线途径做功求和,就失掉了变力曲线做的功。

三、关于如何构建矢量思想的考虑。

3.1在物理学科中,矢量运算规律及矢量方程的运用相当普遍。现如今的大学重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经常不能正确的表示矢量,这是由于中学时期,教师对先生的要求并不严厉,这就招致了他们跳不出中学时的物理思想形式,他们对标量、矢量和矢量方程的了解不到位,还没无形成矢量思想。因而,他们到了大学之后,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依然不能正确的书写矢量,至于对它的了解就只停留在复杂的字面意思了,所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先生构建微积分思想,还要引导他们构建矢量思想。

3.2在高中人教版课本中,标量只要大小,没无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无方向。因而,有的先生就构成无方向的是矢量,没方向的是标量的惯性思想,这种惯性思想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先生停止纠正。但由于中学时的惯性思想,很多先生对遵照四边形分解规律的物理量是矢量,否则是标量这个定义并不深入,因而在素日里做题会发生许多错误,例如电流及电动势等物理量,其既有大小,也无方向,但并不是矢量。矢量的定义中,要求矢量必需契合平行四边形分解规律。所以我们在处理物理成绩时,假如运用矢量思想办法处理,通常要将矢量转变爲标量来停止计算,同时把矢量向某一方向或许坐标系停止投影,因此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坐标系。

3.3如在处理斜面运动成绩时,我们可以首先树立坐标体系,选择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两个方向停止构建,将复杂的矢量转变爲复杂的标量,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矢量办法的高效性。又如,在研讨曲线运动中,自然坐标系往往不易处理成绩,大学物理中的矢量和微元通常是互相关联的,关于矢量微积分的求解,首先应该将矢量转变爲标量,把矢量向某一方向投影,采用矢量点积的办法或许叉积转化爲标量停止运算,或许间接使用直角坐标系的正交分解办法,停止点积或许叉积后再停止积分运算。只要深入的了解矢量微积分,才干正确地运用,因而,教员在教学中应该精选例题,争取早日指点先生构建矢量思想、树立模型,学会运用物理办法和思想剖析和求解实践成绩。

四、结论。

微积分思想和矢量思想在大学物理的教学和学习中,不只作爲一种教学工具,更是一种思想办法的使用。因而,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员应经过解说详细的实例,来引导和协助先生将微积分和矢量的思想与物理成绩相结合,让他们学会构建模型,纯熟地运用微积分和矢量办法剖析处理物理成绩。这样做既能进步教学效率,又能培育先生的迷信思想办法。而先生只要将微积分与详细物理成绩相结合,掌握微积分以及矢量的剖析办法和技巧,无机结合其他的物文科学办法,才干完成将微积分和矢量法从运算工具转变爲思想办法的综合运用,进而纯熟地处理一些复杂的物理变量成绩,如今的大先生需求做的是了解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区别和联络,培育本人学习大学物理的兴味,进步本人剖析成绩和处理成绩的才能,爲未来从事工程技术和迷信研讨奠定扎实的物理根底。

参考文献:。

[3]王晓明.关于大学物理中微积分思想与矢量思想教学的考虑[j].中国校外教育,(5):126.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二

众所周知识字课是孩子们最不愿意上的、最枯燥乏味的课。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他们好变化、爱新异,如果教学方式呆板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可是,有的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需要学生自己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我学习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现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联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为自主识字奠定了基础。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位新朋友”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新字。这就是联系已有知识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是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积累,运用熟识的语言材料说出新字和曾经认识的字所组成的词,如:“合”可组合作、合格、合影、合用、百合花等,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可以拓宽识字途径。

在教学“笔”字时,我吸取别的班出现错误的教训,利用实物“毛笔”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察笔杆是用什么做的,学生回答:竹子。对了,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学生回答:是用毛做的。没错,因此“笔”下面是个“毛”字,“竹字头”和“毛”合起来就是“笔”,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笔来写字的。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生动地记住了“笔”的字形,通过练习发现,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三是联系客观事物识记生字。也就是在教学时,把字形和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印象,丰富表象,促进记忆和理解。如:在讲古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亭”、“停”,好多学生分不清,我便利用亭子图和“亭”比较,首现让学生进行观察,根据他们所说内容来摆出字的各个部件,‘点儿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摆完字读音ting,紧接着来了个人变成单人旁成了“停”,告诉他们这个字也念ting,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两个字,还分清了它的意思。

认知心理学家曾证明,视觉是人最可靠的感觉系统,人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而形象的辅助更能加深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对这个字的印象深刻。所以,我尽量准备实物进行联系教学。

二、比较识字。

在常用汉字中,有许多形近字,也有许多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这就使“比较”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识字教学手段,但比较方法的运用也是很讲究的。如:有的教师讲“很”时,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多写一笔,却顺手在“很”上加个点,结果孩子们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改过来。可见,第一印象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

1、换偏旁,像“逃、桃、跳、挑”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在汉字中有许多,换偏旁比较便成了最好的方法。在学习“跳”时,学生会与“逃”“桃”进行比较,找出字形之间的异同,不但能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意。

2、顺口溜比较法,学习“哭”时,学生用“笑”比较,哭是两只大眼流眼泪,天上有竹笑死人。轻松地分清了两个字。

3、记生字忆熟字,学了“贝”回忆“见”;学了“受”回忆“爱”;学了“令”回忆“今”.需要注意的'是,提起熟字时要加强指导,不要走过场。

所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稍作引导,既能增强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又让他们掌握了识字方法。我感觉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手段。

三、玩中识字。

1、自主探究。

好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中学,学中玩,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可以用11个字来概括: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把识字教学与他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你会突然醒悟:孩子们才是学习的发现者。如:〈〈操场上〉〉生字教学时,我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分别写在卡片上,做游戏时,让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其他孩子猜,猜对了奖励,错误扣分。他们从具体的每一个动作中,发现了“打、拍、拔”的共同点,也发现了“跳、跑、踢”的相似处,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识字,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认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2、用中巩固。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学过的字力求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与词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也要为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力求实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所以,在学过生字后为字找朋友,组词、说句子,积累语言。

3、活动方式。

1)找“妈妈”学生很有兴趣,如:学习“祖”字时,我告诉他们“祖”是由“示字旁”加而且的“且”组成,“且”就是“祖”的“妈妈”.这样学生在学会“祖”的同时,也记住了“且”,为学习“粗、组”打下了基础,一般情况用卡片进行。

2)换“衣服”其实是换偏旁的别称,通常放在学字前,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便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学“睛”先出示“清”然后用目字旁换下三点水旁成为“睛”问:“你认识我吗?青换上‘目字旁’这件新衣服是什么字,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新字,又复习了旧知识,对于区别形近字也有明显效果。

3)找”位置“,实际就是选字填空,区别同音字时可用此方法。如:学习”石“”时“两个字时,出示()间和()子,让学生对号入座。

4)戴”帽子“用于区别多音字或选择正确读音时使用,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5)我做你猜,学生比较偏爱,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孩子猜‘是黄吗?’其他孩子说‘不是’,直至猜对。仿佛一下子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既纠正字的读音,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6)找”家园“是全班动起来,手中拿各种结构的字卡按字形结构、字音、字义等,展开”找家“活动。要求学生先想后行动,自己找”家园“,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字的结构、字音和用途。

总之,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我终于明白:要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生字和学生第一次见面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要认识的字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识记生字的效果越好。也就是说,第一次讲授知识时需要特别明确。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三

摘要微积分学科,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成分,对于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微积分教学在高校第一文库网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经过对于教学模式的长期探索,微积分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教学方案仍然存在完善的空间。我们有必要分析微积分教学方法的现状和弊端,并逐步改进这门学科的课程设置、指导原则和评价尺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的高素质学生,就要提升微积分教学实效,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

2教学方法改革。

微积分教学的实际效果,包括对于学生实际需求的满足,以及确保正确的教学方向。教师要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在课后,教师要认真准备课程内容、设计基本的课堂模式,并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逐步提升微积分教学效率:

2.1课前准备环节。

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立足于基本的教材内容,深入理解微积分教材的实质内涵,体会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知识基础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授课方案,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安排一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们探讨,而不要急于给出问题的标准答案。

在备课环节中,尤其要强调备课方法的针对性。例如,教师在准备基本公式一节的内容时,如果教学对象是经济专业的同学,则可以安排一些与经济学有关的实际例子如果教学对象是管理专业的同学,就需要用管理学的知识引入授课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微积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2.2方案设计环节。

授课方案的设计,指的是教师在完成课程的准备工作之后,将这些构思设计成方案,为教学活动提供参照。方案的设计,应当包括具体教学时间的分配,如科学安排讲解基本概念、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结合的时间。在设计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及时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思考方向,解答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来满足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证明一些公式时,需要首先安排时间介绍这个公式的基本含义,然后分配较多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演算与这个公式相关的题目,最后再让学生自由交换意见,通过分析反馈信息,总结出需要注意的难点问题。这种逻辑线索鲜明的教学方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节约教学资源。

2.3作业安排环节。

教师为学生安排适量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教学效果,并增强对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能力。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应当建立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作业效果的评价。对于作业的安排,不是一种随意性强的工作,而是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结合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一些与授课有关的微积分练习题。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补充教学环节的过程,也是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加入自己独特理解的过程。

例如,微积分课程中,变速直线运动是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解完。

这部分内容之后,应当结合课堂教学收到的实际效果,为学生安排适量的习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并贯通与此相关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的一系列问题,找到下一步学习的重点。

3结语。

高校开设的微积分课程,有着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宗旨。教师要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力,倡导学生运用抽象和概括思维,来进行逻辑严密的独立思考。学生应当将所学到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微积分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

参考文献。

[1]柴俊.我国微积分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兼论美国ap微积分计划给我们的启示[j].大学数学,(3).

[2]张奠宙.微积分教学:从冰冷的美丽到火热的思考[j].高等数学研究,2006(2).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四

经济学是考察社会经济现象、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而计量经济学则是揭示经济学理论所考察的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规律。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关键取决于能否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理解经济现象,能否构建恰当的经济模型,能否准确进行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使研究结论客观反映经济规律,进而为政策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目前,虽然计量经济学已被列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专业的重要课程,但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培养好计量经济学人才任重道远。为更好提升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计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重在培养学生基于经济学理论观察社会经济现象,勇于提出问题。譬如,在研究通货膨胀时,学生应回顾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等通胀形成机制,思考这些理论能否解释现实。以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为例,显然,每个人都经历与感知到了该轮通货膨胀对自身的影响,企业家感觉到原材料上涨,居民感觉到菜价上涨,学生发现食堂饭菜价格上升。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思考此轮通胀的原因与货币供给过多是否相关,进而要思考此轮通胀与过去通胀是否存在相同特征。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这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与研究计量经济学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理解经济问题的过程。由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对同一经济现象经济学家存在不同的看法。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发展日新月异,这种快速的知识更新使得师生需要不断学习与研究。此外,经济现象本身也伴随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复杂变化,对这些日益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入考察,也考验着我们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的能力。因此,深刻理解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机制,重在能否正确应用计量经济学。仍以通胀现象为例,学生可能首先联想到的是货币需求函数,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广义货币(m2)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观察,m2增速于2009年起快速下降,但与此同时,通胀却表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该现象提醒我们,若以非线性货币需求函数建模,则可以揭示通胀与货币需求间的复杂关系。为此,适时引导学生针对我国特定的数据,探索性研究通胀与货币需求间的复杂关系,能够培养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计量经济理论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在计量经济学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于能否发展计量经济学理论。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通胀现象,逐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检验通货膨胀与m2是否是平稳序列?这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该关系是否具有非对称、非线性的特征?怎样检验与估计非对称、非线性的长期均衡关系?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学习与发展计量理论,这需要我们拓展既有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因此,在研究中准确理解与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特别是针对数据特征拓展计量理论,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重点。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改革路径。

现代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单位根检验与基于非平稳变量的建模技术;描述经济现象复杂动态性的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这些理论与方法与之前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相比存在较大区别,为使教学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相适应,许多教师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突出实验教学等角度思考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基于培养学生能力这一角度,借鉴以往教学改革的有益建议,结合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方面践行教学活动。

(一)立足引导与启发。

首先要清晰讲授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梳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适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智能。例如,在讲解参数估计量的线性无偏最小方差性质中,应分析估计量是被解释变量的线性样本组合,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估计量的本质,在理解估计量为一个随机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其是否服从特定的分布,最终引导学生理解估计量的方差以及对备选估计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基于估计量的有效性,再讲解渐进无偏与渐进最优估计量。接下来,适时展示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量的仿真结果,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的计量经济理论,把引导学生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一体化。

(二)贯穿“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位一体。

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从经典计量经济学适当拓展到现代计量经济学,并据此阐释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注重学生的学习反应,清晰介绍相关前沿理论。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重在:一要阐释回归分析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二是要培养学生根据我国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的能力;三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讲授内容进行延伸。计量经济学前沿的理论与方法集中在文献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结构从教材延伸至文献中。比如,在讲授异方差时,适时引出arch模型及其应用;在讲授面板模型时,适时延伸到动态面板模型与广义矩估计,并结合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的面板数据,介绍动态面板模型和广义矩估计的分析思路。这种适时适度地引申新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深入理解基础概念,还启发学生拓展知识进行应用研究。

(三)充分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

针对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望而生畏的现状,我们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术,通过编程将计量经济学中晦涩难懂的估计与检验理论转化为仿真结果,使得学生对抽象数学公式的模糊认识,转化为对仿真图形直观深入的理解。比如,线性无偏有效估计量的统计含义,既是参数估计中最基础的知识,又是大多数学生难懂的部分。在教学中采用仿真实验和仿真图形,让学生对抽象的计量理论产生直观的认识。又如,模型的误设定(如随机误差项的异方差性)及其导致的相应后果,是学习传统线性计量模型基本假设的重点,由于需要较强的数理统计学基础,这部分内容不但学生难理解,也是教师难以诠释清楚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能够形象展示违背经典计量经济假设下所导致的结果,促进学生对设定正确模型的重要意义产生深刻理解。这种仿真实验的教学模式不仅避免数学方面繁杂的推导过程,防止学生对计量经济理论“望而生畏”,还培养了其创新性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创新策略。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干中学”这种新型教学理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如下策略。

1.在课堂讲授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共同讨论问题,适时延伸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对相关前沿文献的学习。例如,为何采用标准差衡量估计量的精度?ols与广义gmm的估计原理区别在哪?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为何区别于常规分布?通过不断提出类似问题,与学生“互动式”讨论并且解答问题,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度与广度发展,还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协调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模型设定、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理论和方法,并促进其学以致用,能够进行经济学研究,但绝对不应以软件操作教学替代基础理论的教学。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适时操作相关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解释软件输出结果,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3.通过案例与数据分析,建立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管是经济学理论,还是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运行规律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基于我国的实际例子讲授计量模型,容易激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针对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难懂”,上述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动学习”和“干中学”等先进教学理论的精神实质,不仅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计量经济学,也开拓了其知识视野,培养学习、研究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五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学者,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各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也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要平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它就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而高效课堂是促使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稳定提升的主要途径,所以,高效课堂成为整个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成为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一个相当棘手的话题。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提出几种策略。

一、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教学结果才会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与课堂产生共鸣,让他们能够触景生情,积极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比如,我在教学高一《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章中“函数及其表示”这一知识点时,为了促使学生很快清晰地掌握完整的函数定义,我结合学生刚学过的《集合》这一章内容进行导入,首先,我借助有关集合的两个例题,让学生回顾与集合相关的知识,然后我根据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提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们班50人中,每个阶段的学生人数都不尽相同,成绩分布如下,90――100分5人,80――90分12人,70――80人10人,60――70分8人,60――50分5人,40――50分5分,30――40分3人,20――30分0人,而20分以下2人,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各个阶段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概率是多少?”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我在教学《空间几何体》这一章时,为了促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空间集合图形,我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了两个例子,如“粉笔盒”“电冰箱”“洗衣机”,而后再结合空间集合图形的结构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再让学生联系的亲身经历,谈谈他们所认识的`空间几何图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动脑,主动思考,很快地就走进课堂,融入教学,这对我下一步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重视“问题”在教学开展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教学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作为整个数学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重要性,要善于“提问”.

1.在关键处提问。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直接途径,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的最有利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精”问,问题要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切忌提“对不对”“是不是”“不是吗”等毫无启发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函数》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我通过“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函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意提问的技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有许多的提问技巧。教师要善于总结、归纳,并灵活运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最好在关键处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动脑。其次,提问的语言尽量简单、明了、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接受。最后,每次提问,教师都应该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切忌盲目地提问,无效地提问。

三、提倡学生注重预习。

学习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有机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因素在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就高中数学这门教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而言,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要求都很严。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也曾清晰地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倡导学生自主动手,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预习、习题预习。在文本预习中,学生要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并且通过分析、整理,能够掌握概念、公式的特点、规律,同时,在预习中能够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作上相应的标记符号,方便在新授课中的学习。在习题预习中,要重点根据文中例题进行分析,总结做题思路以及格式,能够提前将文本相应的习题做一遍,并找出相应的重难点。

四、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新课程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角色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相对于以往的以老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为主的新型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转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化的对象加以控制和支配,二者同为主体。认识到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关系,教师就不能推行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教师只需要伺机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发展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广大教育者不断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姜世武。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学苑教育,(15)。

[2]宋扣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六

摘要:审美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有审美教育才能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因为有审美的教育才能为高中枯燥和深奥的数学知识带来更多的趣味和内涵,也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质量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内容是对高中数学的美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的策略。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正因为它的严谨,就绽放出了别样的魅力和美感。它展现出和谐对称之美,比例协调之美、结构严谨之美、布局合理之美等。从数学的表现形式看,概念、等式、体系都具有美感。而且,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也具有美感。比如,它的简约、类比、抽象、无限等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获得了美感享受,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来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美育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点,还要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过程来经历审美体验。因此,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通过概念和命题的教学来达到美育的功能。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展示数学的美。比如,在教授函数y=f(x)中,因为具有f这个对应规则,式子中的两个变量x和y就被连接起来成立为一个等式,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符号美和简单之美。再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三角函数线以及它的图象的做法呈现出来的奇异之美,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圆锥曲线中去寻找数学的对称和谐之美。此外,数学也有动静结合之美。比如,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他们二者之间就具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这些美感进行挖掘,让高中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对数学美的本质进行探讨和领会。

数学教学中不仅具备科学、严谨的美感,也是艺术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的素质的提升来达到数学美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才能在教学中对数学的艺术美进行展示,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熏陶。数学教学的艺术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2.1数学的结构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之间进行详略的处理,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双基”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品质进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因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是数学结构美带来的功能。2.2高中数学的形式美高中数学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因此它的`形式就多种多样,这就是他的形式美。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这就体现出形式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课件的制作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和手段的多种多样就是数学的形式美。2.3高中数学的机智美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奥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教师运用数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化解矛盾过程中,数学呈现出来的机智美,体现了数学具备的调控能力。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带来的奇迹之美,惊讶之美。此外,数学还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它的应用之美,也就是实用之美。在数学论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它的创造之美。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规律进行掌握,发现它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教师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美的内容进行传授,其次是对本质进行揭示,再次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渗透。这样就利于对学生数学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他们的心智进行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3.1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美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美,教师要将美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被美所感染,具备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数学美可以直接感知,有些数学美比较抽象,因此,要根据这些美的类型去分析,巧妙融入教学之中。明确的方程、独特的图形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直接要素;抽象的概念,固定的公式,虽然无法直接窥见其中存在的美,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数学的抽象之美,教师要充分挖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历史典故不胜枚举。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使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在解题方式上进行美育教学,使本身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而又趣味十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受到点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用数学知识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

3.2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美感。从表面上看,高中数学知识如它的符号是单调的,公式也是枯燥的,教学内容也比较深奥而无味。其实,这正是数学的朴素简单之美,由这些简单的元素进行运用和组合构成数学的巨大的、美丽的大厦,因此它蕴含了哲学的内在美,也具备理性之美。要让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去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就必须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对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个抽象的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就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展示立体几何的空间特点,让学生能直观地验证自己对于立体几何的想象是否正确,对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直观的学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增加了趣味性。

3.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美的思维进行解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对知识点的传授固然很重要,学生也必须对其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要对数学美的规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美的规律,对数学美进行思考和认识,进而再运用数学美。所以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运用数学美,这样就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美和创造出数学美,提升他们的全面的素质。

4结语。

高中数学美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创造、发明数学的激情;它还能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探求真理的思路;它帮助学生检验真理;它寓美于教,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它能达到以美启智的作用,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提升数学美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宇.浅谈数学高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xx(6):24.

[2]霍拥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12):38,13.

[3]徐永旺.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4):269.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七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微积分教学中的困难并对知识体系安排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自身的体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围绕问题组织的教学中学习数学,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为学生构建了微积分新的教学体系,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知识体系微积分探索。

微积分(calculus)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应用的数学分支,是高等数学中的核心知识,它的发展是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定义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体积等提供了方法。从十七世纪微积分学创立起,伴随着广泛的应用,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这门课的基本内容已经定型。

在西藏从事高等数学尤其是微积分教学,有很多现实的困难要面对。由于种种原因西藏数学教育内部存在一些问题,如藏族学生学习数学存在双重语言障碍、小学数学教育基础薄弱等,造成学生中学数学知识储备不足,这给大学和中学数学教学衔接形成很多障碍,加之近几年高校课时又不断压缩,造成高等数学学时紧张。这些困难可能导致有的教师上课不得不赶进度,为了学生考核而教学,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够重视,追究不深,造成学生考分很高却对微积分的核心思想掌握并不透彻的尴尬,耗费时间、精力却达不到目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在西藏地区有必要针对现实情况对微积分教学加以改革,建构传授微积分知识的良好体系,更好地化解学生基础知识欠缺和课时少的双重压力,把微积分的数学本质教给学生。

1知识体系安排的重要性。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在回答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中国教育之问时说,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模式,应该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传统的教育观念片面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面的铺陈,这样的教学有时甚至阻碍了学术“天才”、尖子生开展学术探究的激情和个性张扬。我们尝试着用“带着问题打基础”的学习观念,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将内容组织的主要形式变为:从问题情境到学生活动到意义建构到数学理论到数学运用最后到回顾反思。这中间需要对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和安排。过去,西藏农牧学院在分级教学的'高层次班级中使用同济大学数学系编的《高等数学》教材时,通过研究,总把常微分方程一章提前安排在一元函数微积分后教学,虽然教材使用不便,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此教材在新版(第六版)中,终于对深广度进行了修订和调整,其中微分方程一章调整在上册第七章。这一变化体现的是教育实事求是和创新精神,着实令人欣慰,体现出教材服务于教学的精神。

好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得学生在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过程中领悟本质。我们要试图让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成为一本好的软教材,怎么教,讲什么,他心中有数,他会依赖于心而不是依赖于书。具体在微积分教学安排上,应该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以问题引导学习,逐步改变学生中学中形成的学数学就是为了做题和考试的思维模式,尽量采用“归纳法”,既讲逻辑又讲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的思维活动,养成根据研究的问题探究和学习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2围绕问题组织的教学。

纵观微积分,吴文俊说“龚教授以其敏锐的目光指出了微积分的核心是单变量的newton――leibniz微积分基本定理以及多变量的stokes公式,可谓切中要害,并使高等院校的初学者得以轻松地登堂入室。”正是这一“定理”和“公式”把微积分串联了起来,给微积分该怎样组织教学以启迪。

2.1曲边梯形的面积从何而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微积分教学要还原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曲边梯形面积的计算就是很好的实际问题,也是开启微积分教学大门的钥匙,通过层层设问,步步逼近来实现教学过程。

2.1.1为什么要求无穷小之和。

f(x)dx=f()(b-a)中f()正可谓f(x)在[a,b]上的平均值。

2.1.2什么是极限及其作用。

蕴含在上述问题中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有限逼近无限,显然极限研究不可缺少。此时才是引入极限的好时机。定积分定义比较完整地概括了积分思想,也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极限和定积分概念的实质。根限将高等数学中不同的内容统一到了一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极限方法是研究数学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微积分的基础,也正是由于极限,使得高等数学处处充满变化,有些变化没完没了,让高等数学成为研究动态的数学,这正是高等数学区别于初等数学的地方之一。但是关于极限学习,不在于领悟极限的,定义,而是通过极限学习,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2.2怎么计算引出的话题。

2.3微小变量的商能变成什么。

函数与其导函数是两个不同的函数。导函数只是反映函数在一点的局部特征,它在解决直与曲的矛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核心思想便是以直代曲,即在微小的邻域内,可以用一段切线段来代替曲线以简化计算过程。如果要了解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整体性态,就需要在导函数及函数间建立起桥梁关系,微分中值定理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实现了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应用导函数判断函数增加、减少、极值、凹凸、拐点等重要性态以及求极限的洛必达法则。

2.4再说定积分。

搞清楚了积分和微分的思想和定义,就明白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定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即知道了函数的导函数,反求原函数。在应用上,定积分作用不仅如此,它被大量应用于求和,为了方便在各类数学模型上的有效运用,就要进一步学习和领会微元法的要领,会分析和找“元素”,寻求被积表达式。最后再给出如平面图形面积、旋转体体积、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平面曲线弧长、转动惯量、变力作功、曲面面积、液体压力、重心等一系列实际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深理解和总结能利用定积分计算的题目具有的特点。

2.5方法与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在概念上有根本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怎么算导数与不定积分,是求定积分的关键,而极限问题又是其中的重要工具,根据西藏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和课时可以灵活调整,深浅可以自由把握,技巧性的知识由学生的接受程度可多可少。

3探索后的回顾。

围绕问题组织教学,使得整个知识体系浑然一体,有机统一,不再抽象难理解。这种教学体系贯彻应用启发式和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求问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积极性,可以加深学生对无限项求和的量变引起质变、导数定义中的无限接近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通过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真正吃透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整个教学中极限和微积分基本定理起到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作用,导数与不定积分既是知识又是方法,最终都统一到微分与积分的现实用处这一核心体系上。

4结语。

微积分又叫无穷小分析,它的产生革新了数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其中知识是基础,方法是中介,思想才是本源。要抓住数学本质并解释这种本质,如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解决的途径探索等。教学中要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让知识体系中潜在的联系与区别浮出水面,建构出微积分新的教学体系,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大罗桑朗杰,房灵敏.西藏数学教育的特点、问题与发展对策初探[j].西藏研究,(2).

[2]吴文俊.龚教授《简明微积分》读后感[j].高等数学研究,(3).

[3]张映姜.数学思想方法与创新教育[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4).

[4]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八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多种手段可以较好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兴趣;动态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普及,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成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动态变化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多媒体技术,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并迅速成为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可极大地优化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cai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或是再加些实物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既不能像某些学科那要形象、生动、具体,也不可能像一些学科那样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难怪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也不得不思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值得数学教师仔细研究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效果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数学教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传统的数学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个死板的过程再配上一堆堆抽象、深奥的公式、定理,使人望而生畏。而在cai教学环境中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利用cai的图形、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声音等。用形象、准确、精美的图像取代以往提着的小黑板上画就的框框和图形,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口沫横飞的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必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扫数学课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性质的应用涉及到人造卫星的问题,用计算机以动画方式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又比如,《立体几何》中,讲授圆柱和圆锥、球的定义时,学生不易想象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通过计算计模拟矩形围绕一边、直角三角形围绕一条直角边,半圆围绕直径旋转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即可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平面图形在空间变化的印象,学生学习有了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例如,在研究幂函数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幂函数的相关性质,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例如:三角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含参数问题时,学生往往觉得此类问题特别棘手,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对参数的真正作用,也能够在具体的模拟演示下,逐步领悟到对于参数的分类讨论原则和分类讨论标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注意学生的回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知识体系的演系与知识点的揭示。

(一)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讲解集合时,利用课件可以轻而易地将交集、并集、子集、真子集等概念表示清楚。而在立体几何中,对柱体、锥体的简单性质和有关知识则可以轻轻松松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如在解立体几何中有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可利用立体几何知识直接解决,也可利用向量来解决。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三、生活信息的汲取。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科学、管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如何对每章的有关阅读材料中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有关数学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而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功能,设置情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媒体或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设置房产、台风、跳伞、撞车等热门话题的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四、课堂反馈练习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激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得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一)盲目追求媒体直观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椭圆的定义的时候,引入的时候,像放电影似的列举了很多椭圆型的东西,图形是生动有趣,但是学生很容易被那些椭圆型的建筑图形吸引,从而背离教者的本意。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课件内容华而不实,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放大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忽视或轻视板书。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着高级投影仪来使用,一节课上下来,黑板上只有个课题。学生也一直在看投影仪,由于时间关系也来不及记笔记,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违背教学规律。我坚信,只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努力研究、认真探索,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完善,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必将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九

1.做好课前准备。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做好课前准备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教案外,还要做好每堂课的教具准备。如:准备好本堂课的小黑板、字牌、词牌;准备好实物、标本、图片,并把这些都安排在适当的位置,增强直观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低年级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因此,他们掌握知识的特点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有些字词靠老师单纯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根据内容提前做好课前教学准备,采取直观教学,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如:讲“马”、“牛”、“羊”等字的教学时,运用图片,把画的马拿出来,贴在“马”字的右边,这样很快使学生认识到右边的.字是“马”,图文对应形象具体,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种利用图片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能发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师所普遍使用。

2.创设情境,活跃气氛。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对等,让学生身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之中愉快识字。

3.充分感受汉字本身的魅力。

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文字之一,识字时可充分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等特点,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增强识字兴趣。如:教学“日”、“月”、“火”、“竹”、“鸟”等象形字时,可先出示相关的图画或实物,再出示象形字符号,让学生思考这些“符号”和“实物”之间的联系,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这样便于学生了解每一笔所表示的意义。会意字“林”、“森”、“从”、“众”、“品”、“磊”等的教学,教师只需略作引导,学生就能立刻明白,这些字的读音、字义以及部件表义的含义。当学生发现难学难记的方块汉字原来内涵如此丰富,就会产生无穷的学习兴趣。

4.“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儿歌识字法。(语文教学论文)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根据汉字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渴”和“喝”容易混淆,歌诀“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就能使学生极易记住偏旁区别。“高”字歌诀:“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一个歌诀,“高”字的字形便跃然纸上。

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也能帮助学生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宋家有女坐当中”――案,“牛走独木桥”――生……许多汉字都可以通过猜谜语来识记。

故事识字法。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识字,也能激发他们识字兴趣。如教学“游”字时,可编这样的故事:“游泳要到水(7)里去,游泳池是方(方)形的,大人(人)带孩子(子)去游泳。”这样通过故事把生字的各个部件弄清楚,便于学生趣味识记。

识字方法还有很多,如:比较法、动作演示法、折字法、熟字加一加、熟字减一减等等。老师要结合所学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

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也可培养学生识字的敏感性和深厚兴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商场里的商品名称、校园里的校训,小学生守则,同学姓名,课程表,墙报,家庭中的电视、电脑、食品、玩具的包装等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另外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从阅读中尝到识字的乐趣,也不失为识字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盘龙一小)。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

摘要:文章从数学探究的基本含义出发,分析了高中数学“探究性内容”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的建议:了解探究式数学思维,掌握探究式方法;充分创造探究教学的现实情境,挖掘探究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材;数学思维;探究性内容。

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我国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教科书中虽设有探究学习的内容,但常常不被学校及任课教师所重视,在日常的学习中把高考考试大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认识,探寻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使用方法,为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

数学探究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概念,但由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数学的探究过程,可以将数学探究的本质进行概括,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让数学更富有现实意义。教育部在高中课程中,设置数学探究这一内容,有其深刻的含义和影响,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贴近生活的思考能力,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去记忆数学的概念和结论公式,能够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培养其严谨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何使它更好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中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但在我国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探究内容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探究性内容”教学的现状。首先,有一部分初中数学基础就比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的.日常作业都难以应付,更何况生活中的探究内容。再加上探究内容属于非考试范围内,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了也没有用,只有极少的学生对探究部分很感兴趣,但苦于学习的时间紧、任务重,一般都等待教师讲解。其次,一些高中教师在苦苦找寻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只能忍痛舍弃。常规的教学课时都不够用,还要常常占用体育、美术等课时,更何况“探究性内容”的扩展讲解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无法在原有课程上完成,所以常常被一带而过。(二)“探究性内容”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很多教师认为探究课是在浪费高中生的课业时间,对它在创新力和思考力上能给予学生的深度影响完全没有意识到。其次,在数学公开课上,选择的都是常规性教学内容,对于数学探究内容的交流少之又少。最后,“探究性内容”需要学生主动地开展,但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缺乏对数学探究性内容的思考,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真空地带。

数学教学是由数学概念、命题、方法组成的知识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就要形成关于数学的认知结构系统,要明白数学的定理是采用逻辑推理,从基本概念和前提出发而完成的总结。(一)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主导原则我国的教育界主导思想在逐渐改变,从前在课堂上由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1]。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参与,甚至是主动研究数学探究的内容,而教师只是探究课程上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并对学生的探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二)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对象性原则学生作为探究内容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发掘他们的思想所在,用高中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讲解探究内容,通过各种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完成从原来的“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内容的学习。探究式教学比其他教学方式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探究式教学应该遵从适度性原则学生要在短时间里学完高中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光有探究方式是不够的。在探究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和探究的内容进行分析,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四、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利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常规开展探究课程的时候,教师发现在课堂的秩序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探究课程需要学生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真正地理解问题,需要耗费更多更长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处理时间与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合理的安排。

(一)了解探究式数学思维,掌握探究式方法探究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上具有很大的作用,对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发展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有探究式数学思维,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推动学生思维发展[2]。同时,教师还要掌握探究式教学方法,即教学过程中,先进行情境导入,再引导学生归纳猜想,最后指导学生推理论证。例如,自然界中有很多螺线,二十世纪它也是艺术家们作品创作的主要元素,请说明为什么螺线不是一种函数图像?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函数角度去观察、猜测其中没有给出的具体数学信息或条件,通过思考使自己对知识进行补充。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一

摘要:如今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这个大背景下,怎样才能够提高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自主能力,才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探究性教学,就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简单的探讨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以及推广,学生所受到的关注度以及重视度日益上升。换句话来说,在尊重、尊敬教师的基础前提下,还必须尊重、重视学生,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及时的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够跟随社会的发展脚步,从而培养出达到国家、社会要求的人才,这也就要求了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的、合理的进行探究性教学,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探究性能力,才能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以及发展。

教师应该积极的、热情的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当中;教师必须全面的去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探究性的`互动以及沟通;教师要带着宽容、欣赏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探究性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善于对高中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合理的、适当的以及及时的指导、评价,并且运用这些评价有效的再一次组织循环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获得知识。

2.1质疑、释疑形式质疑、释疑这种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常用的探究式教学形式。

质疑、释疑形式,指的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个教学结论进行质疑,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对这个结论进行相关的验证活动。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来展开针对性的探究,引导学生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得到真正的、真确的结论。

2.2问题导向形式。

从探究性教学的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高中数学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特定的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是教师特定设置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但是无论探究性的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还是由学生提出的,其关键都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高中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

3.1趣味的激发高中生探究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动力。

正是因为这样,要想做好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就必须先选择好探究的内容,如果说所探究的内容太过无味、无趣,那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会变成应付,那么就不可能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也不可能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比如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指数一课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将250这个数字放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这仅仅又是一个枯燥的数字,没有任何的探究意义,更不用说因此而产生探究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展开指数教学的时候,将指数的概念、定义等等相关的问题,用有趣的手法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立刻产生兴趣。

而通过有趣味性的导入手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自然的激发出来,从而增强对指数知识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要想能够成功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应该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比如说在学习高中数学中的双曲线及标准方程一课的时侯,教师可以先利用教学工具,将法国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然后透过具体的图片导入教学的课题,这样就能够从一开始让学生们对双曲线这个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以及兴趣,并且带着这种正面的、积极的情绪进入到数学探究性学习当中。

3.2从认知结构上进行教学定位。

随着社会教育观念的发展、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观这个前提下得到了了巩固。而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学生这个主体的认知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清楚的认识到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良好的培养高中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掌握、了解高中生数学知识的认知结构以及能力,否则就不能够制定出适合的、良好的教学方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即将要学习到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两者之间相关的联系,从而判断出学生的知识构成,比如说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一般定义以及性质以后,就会接着学习具体的函数,包括了幂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等等知识,而在一般情况下,已有的函数知识是上位的,具体的函数知识是下位的,而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又有上位观念发生部分的质变,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区分新旧知识的异同的基础上,去探究以及理解新的知识,也就是用一般化的函数知识去指导学生探究具体的函数性质。这样一来,通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顺承分析,就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既减轻了学生的探究性难度,又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前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的组织合理的、适当的探究性活动,并且有机的将探究性教学渗透到所有的教学环节当中去,让高中生能够在数学教学充分的体验到思考的过程,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重建知识,并且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培养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究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及其原则分析[j].中学数学杂志,20xx.

[2]严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xx.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二

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并且很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学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出现问题,这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是各学科教学中都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和自身的实际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知识。例如,现有一个大型的电子报时钟,在钟表的界面上需要进行装饰,每一分钟的刻度上都要装上一只小彩灯,当到达晚上9:35:20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度内一共有多少只小彩灯?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情境,学生能够想象到这样的画面,走进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钟表的样子,还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知道,分针转动一个刻度的角度应该是6°,时针一分钟转动的`角度是0。5°,钟表上一共是有60个小彩灯,当晚上9点30分的时候,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夹角为105°,那么中间的小彩灯就是17个,再过5分20秒的时间,分针转过5个刻度,经过5个小彩灯,但是时针并没有跨过一个,所以最终的彩灯数量应该是12个。

二、分组合作,实现高中数学同步性。

分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能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效促进互动交流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时,学生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小组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更加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这期间,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认真地进行思考和交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三

曾听一位学生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宁可做十道数学难题,也不写一篇作文!”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害怕写作文学生的心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也许就是从害怕写作文开始的。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作上有了兴趣作导航,同学们才会扬起写作风帆,化被动为主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以生活为本源的作文教学,首先必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生活范围只局限于校园小天地再加上家庭“鸽子笼”,生活程式只是围绕读书这个中心环节的机械运作,生活内容则局限于课堂内外无休止的技能训练。这种紧张而单调的生活节奏使学生全然丧失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他们无力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品味生活的内涵。语文教师应感应时代的脉搏,解放蒙盖学生大脑和眼睛的外部束缚,细心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

1、留心观察生活。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见解。我们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2、积极参与生活。

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是学生活动的两大板块。学生对生活的积极参与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多寡。中学语文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到学校的语文教学,小到一个文学社团、一张海报,它是中学校园文化中最亮丽的风景。有人对校园文化作了形象的比喻:文学社团,学生通向社会的“桥梁”;语文讲座,校园语文文化的“麦当劳”;语文板报,展示校园语文文化的“窗口”;影视、广播,与语文教学“律动”;书摊、报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补充”。这足以说明中学校园语文文化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利用好这块阵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校园生活充满热情,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历史上许多文学家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在教读苏教板第三单元“挚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我便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品读朱自清《背影》和邹韬奋《我的母亲》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摄取闪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品读黄飞《甜甜的泥土》和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两篇小小说立意的新奇和结尾的惊奇后,让学生模仿写作。许多平时害怕写作的同学听说可模仿课文,兴致很高,纷纷写下如《母亲的眼睛》、《父亲的背影》、《哥哥的口头禅》等文章,很有生活味道。我特意安排了一节课交流,小组评选出优秀作文。我惊奇地发现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竟然脱颖而出,当堂念了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饱含深情地叙述了母亲与父亲离婚后突患重病,舅舅姨姨们全力救助母亲的经过。此文写得让人动容,能牵动读者的心,把读者带入那“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许多同学从此次作文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三、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1、学习课文好例子。语文课文教学其实也是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可以这么说:课文是例子,是优秀范文,教师分析课文,特别是好词、好句、好段,写得如何好?好在哪里?这些是我们写作时知识的累积过程,而我们写作是运用知识、展示知识的过程。“文学作品是作者生命的律动”,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能把课文割裂得支离破碎,使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

2、鼓励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是进行写作迁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两年来,我要求学生进行“每日一抄”,即每天晚自习时由值日生在黑板上抄写一些与语文有关的知识,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成语典故、写景状物、诗词歌赋乃至谜语笑话等,待至第二天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请同学口头介绍和评论。实践证明,通过“每日一抄”,同学们在写作、书法、口头表达等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另外,我还养成学生爱看爱积累“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的习惯。两年下来,同学们积累了厚厚的两本,他们高兴地说:“这是我们写作的宝!”

此外,我还布置了《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冷酷的坐车人外貌的想象描写、《天净沙・秋思》的散文改写,《桃花源记》的读写等。这些题目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行文中有极强的对文章参悟意识,有对主人公性格的把握和对命运的关切,有对环境再创造的细微体会,真正达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学生说:“我做梦都想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我们应该点燃他们创作的欲望。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编写作文专刊,取名为《萌芽》,用电脑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大家品读,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相信经过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他们应该会宁可写一篇文章,也不选择单做数学难题了!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四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是高分子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深入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高分子物理具有概念多而抽象、结构纷繁而复杂、性能多变等特点被公认为高分子专业最难讲和最难学的专业课。不少学生认为高分子物理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等,因而课堂上缺乏足够学习兴趣。另外一些学生反应平时课堂上能够听懂老师授课内容,但是在实际中遇到高分子物理具体问题,感觉不知如何解决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典型问题,高分子物理老师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启发式、问答式互动教学等。作者所在学校将此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此阶段的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识还比较局限,笔者在高分子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一些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专业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作者有以下一些体会和感受。

1注重高分子物理史的讲解。

高分子物理的每个概念、公式,都有其出现的时间和年代,都是为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提出的。适当讲授高分子物理史,帮助学生通过高分子物理历史讯号和高分子物理科学家认识高分子物理,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在讲解高分子的链结构高分子链的交联时,引入橡胶硫化的发明史:两千五百年前亚马逊河流域的印地安人将橡胶树汁徐在脚上,发明了橡胶靴子,不过一天后靴子会逐渐解体,直到1839年,goodyear将橡胶原汁加入硫,使橡胶分子发生交联制造出稳定的橡胶,开启了橡胶工业的时代。另外,结合本系涂料专业特色,给学生介绍目前涂料的发展前沿自愈合涂料,其基本原理是高分子之间通过氢键作用产生物理交联.通过以上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交联的重要性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体会高分子物理的魅力,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高分子物理知识的理解。

2深入浅出地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公式。

基本概念多是高分子物理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一些概念高度抽象、不好理解,这对于刚刚接触高分子物理的学生们来说,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如果在讲解过程中,照本宣科,学生不仅印象不深,还会出现前学后忘,而且容易把概念相互混淆。那么,如何达到“多而不乱”、“多而不忘”的学习效果呢?以“高分子链无规线团”概念为例,课本上的定义比较抽象,难理解,在讲课时可以将其具体化,并以staudinger当时认为高分子链是硬梆梆的竿子,但这并不能显示橡胶的弹性特性,kuhn提出高分子链象意大利面条一样有弹性、柔韧性的长链分子,以上高分子链形象生动的比喻加深了学生对高分子链构象的理解。再以“玻璃态和橡胶态”概念为例,把高分子链段比作蛇,因为蛇是冷血动物,其体内热量主要来自周围的环境,在温度低的时候被冻僵保持不动以节省能量,这种状态这有点类似高分子的玻璃态,在温度高的时候从外界获得能量可以运动,这点与聚合物的橡胶态类似,以上比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玻璃态和橡胶态聚合物的链段运动情况,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又如交联橡胶弹性的统计力学应力一应变状态方程非常重要,它将聚合物微观结构与其宏观力学性能联系起来,课本上推导比较复杂,步骤多、公式多,不好理解而且容易忘。事实上只要抓住内能对橡胶弹性的贡献为零,橡胶弹性的本质是嫡弹性,按照以下思路推导,思路比较清晰而且好理解,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公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

3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典型案例教学。

高分子物理理论性强,应用性也很强,高分子物理教材限于篇幅主要阐述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应用方面讲得比较少。对于教师在讲授这些基本知识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的以课本上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描述,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穿插丰富的,不断更新的例子来说明,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高分子物理。如在聚合物的.液晶态一节中课本上对著名的芳纶纤维聚对苯二甲酞对苯二胺(杜邦公司的商品名为kevlar)介绍较少,在讲解中可以详细分析该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其由刚性长分子构成而且其分子链沿长度方向高度取向,并且分子间有很强的氢键作用,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因此由该纤维组成的织物能防止子弹的穿过,因此可用来做防弹背心。此外,该液晶态聚合物熔点在500℃以上,很难熔融加工,结晶性很强也很难溶解,杜邦公司stephaniekwolek选用复合溶剂n一甲基毗咯烷酮和少量无机盐氯化钙使其溶解,而氯化钙的作用主要是破坏分子间的氢键,从而解决了溶解问题,以上案例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液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而且还了解了其溶解的原理和加工的方法。作者主要从事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积累了一些有关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照片、数据与样品。在“高分子玻璃化转变、结晶、高分子的力学行为、粘弹性”等章节中列举了较多的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体会,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多组分体系结构与性能的了解,还引发了同学对科研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4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高分子物理学中涉及很多聚合物和许多抽象的概念,模型、公式和曲线,学生凭空难想象也难以理解。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同时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如由于学生在大三上半学期同时学习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在高物讲解中涉及到一些聚合物学生对其结构组成还不熟悉,在制作课件时作者就充分考虑到这点在课件中给出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式,帮助学生理解聚合物结构特点。在如在讲解高分子的构型与构象、高分子的晶态结构中像单晶、球晶、串晶、球晶生长等、高分子的溶解过程、高分子粘弹性的四元件模型可通过图片、flash动画,可以让学生们能够从多角度、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观察,使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并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高分子物理作为高分子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高分子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想学,并使其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具有一定的专业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或今后从事高分子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五

班主任,这平凡的岗位,肩负着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期望,可见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他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不仅要让学生成才,而且要让学生成人。当然想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科任教师的愿望。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凭干劲和一般热情是不行的,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是对新时期班主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这就使得我们班主任必须重新构建新理念,随时代变迁不断地调整自己,保持与时俱进。

那么,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撑起普渡的方舟,将全班学生送抵德才兼备的彼岸。

一.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一支部队,没有一个出色将领的领导、管理,很可能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或敌情,往往一触即溃。同样,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最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的“将领”——班主任。班主任既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又是班集体的灵魂与核心,他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学生在接纳他的同时,也是对其个人魅力的肯定,其言行举止都会在学生当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学生对自己和班集体寄以较高的期望值,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要求或者奋斗目标,都会易于为学生接受,并积极付诸行动,从而使班集体呈现出一种你追我赶、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相反,一个缺乏个人魅力的班主任,学生对其失望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班集体的期望值,这不仅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也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及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执行。

二.行端仪美、谈吐文明。

班主任的穿着打扮,是其内在美的外在表现,无声地传播着文明与美,向学生暗示着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与充满信心。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虽然是个心地善良、治学严谨的好教师,却因为经常衣冠不整而倍受本国学生嘲笑,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衣着打扮潜在的教育功能对教师魅力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交流的工具,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文明礼貌、亲切温柔的用语的适时、适当使用,会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班主任仪表和语言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育无小事,只有把仪表、语言这样的小事做好、做细,班主任的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

三.博学多才、能力出众。

如果说班主任的品德是决定班主任威信的根本性因素,那么班主任的“才”可以影响威信的大小。孔子推崇六艺,所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皆能,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更是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我们常看到那些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如讲课洒脱,文笔生辉,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首好曲,能与学生共同参加文体活动。这些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与好感,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和威信,由对老师的敬佩之情转为自觉服从老师的教导。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应具有上面所说的一些能力之外,还要有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对未来的展望能力、对学生的感召能力以及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当然,一个人要具备的能力是很多的,而能力的形成也是要受到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和业务功底,而且还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一颗爱生如子的诚挚的心。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六

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综合分析初中语文特点制定渐进式阅读目标,即阅读教学注重体现阶段性特点,通过完成不同阶段的阅读目标,逐步向整体阅读目标靠近,以此逐渐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高效的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制初中语文教材由很多选文组成,但是这些选文的渐进性表现并不明显,因此,为了保证初中生建立较为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应注重渐进式的阅读指导。首先,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实践中,应充分把握教材特点,根据学生对语文认知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阅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渐进式的阅读提纲,以此确保其落实到实际的阅读实践中;其次,教师在渐进式阅读实践中应重点把握渐进式阅读特点,注重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经过大量实践证明,渐进式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过程的循序渐进,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渐进的.跨度和节奏,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2.结合教材单元制定渐进阅读单元目标。

观察初中语文教材可知,其主要根据不同主题划分单元,单元之前的衔接性和渐进性较差,因此初初中语文渐进式阅读实践研究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褚光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以单元为单位制定渐进式阅读目标。首先,教师制定单元阅读目标时应严格遵守渐进性原则,并不是要求目标涵盖内容面面俱到,而应主次分明体现层次感,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其次,注重单元阅读目标的分解,这是体现渐进式阅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综合考虑不同单元特点和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阅读技能训练、基本知识划分到不同单元中,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加以重视,通过采用讨论、辩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完成不同单元渐进阅读目标;最后,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渐进式阅读教学前后衔接性较强,因此为了保证其有效的实施,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针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辅导,例如为其补课,帮助其复习等,进而使学生在每个环节均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实现渐进式教学目标。

3.结合文本内容制定渐进阅读课时目标。

把握不同文本的阅读目标关系着渐进式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应根据文学作品类型制定课时阅读目标。另外由于文学作品较为重视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制定的课时阅读目标应要求学生认真体会文本语言特点,体现文本内容抒发的感情。例如,阅读小说作品时,教师应让学生思考文本内容体现的感情如何等。

1.明确阅读指导目标。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实践中应明确阅读指导目标,并注意与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尤其应避免运用满堂灌的不良教学方法。教师进行渐进式阅读指导时应清晰地认识到,阅读并不是要求学生孤立地理解某篇课文,而应触类旁通掌握渐进式学习方法,体会渐进式阅读的真正内涵,培养其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最终实现初中语文渐进式阅读指导目标。

2.制订学期主阅读计划。

制订学期主阅读计划主要包括列出详细的阅读要求、阅读具体安排和阅读评价规则三方面内容,其中阅读要求应仅仅围绕教材内容,并以讲读课文为主。首先,教师应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渐进式阅读教学,例如将阅读课安排在周三课时;其次,上阅读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列出预习要求,例如要求学生注意作者简介、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做好难点的标记等,为在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腾出时间;最后,学生阅读结束后应举行师生间互动交流活动,选出小组代表让其发表阅读感受,并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疑难问题。

阅读具体安排环节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制定不同阅读主题的阅读目标,最后对阅读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时需要依照评价规则进行“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的评价,其中通过阅读,将学生能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能够初步把握评价为合格,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地概括出文章内容,且能清晰地认识文章结构和思想则评价为良好,如学生不但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结构、思想,而且还能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则评价为优秀。通过阅读评价追踪渐进式阅读教学成效,能够及时发现阅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调整,为渐进式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阅读是掌握初中语文知识的重要方法,对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影响深远,为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积极开展渐进式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七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已引起了老师们对以往教学的深刻反思。但是,面对全体学生:基础不同,认识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启而不发等的情况,又觉得课堂教学真的难以调控,无所适从。如何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呢?下面我谈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几点体会:

一、与学生互换位置。

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优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下层生来说,参与率极低,时间长了,也就对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中上层学生虽然也有参与学习,但缺乏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我在一些章节的教学中与学生换个位置――让学生讲,我听,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磁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现象,课前我告诉学生:学习这节课我想跟你们换个角色,由你们来教我,看谁教我的知识多,学生都觉得很有兴趣。我并没有向学生提出什么特别的要求和准备些什么,但却发现当天学生预习教材特别主动和认真,他们有的把教材内容看完一遍又一遍,有的看完课本又看练习册,有的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自找器材做小实验,平时很懒的学生把课文看了一遍,找一两块磁体来玩。在上课时我发现这节课学生的精神状态特别好,早早就把课本等学习工具准备好了。我先让学生告诉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磁”?我还没说完,几十只手就举起来了,我先点了那些平时学习差的学习,他们都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用到“磁”的实例,我一面感谢他们的“教”让我知道了很多知识,一面以学生的身份提出我的“疑问”:生活中那么多方面用到“磁”,“磁”有什么特征、作用?学生很快就帮我解决了,并用自带的磁体做了生动的演示。更精神的是有位学生居然对课本的“同名磁体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提出了质疑,提出:在两块磁体强弱悬殊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并即时作出了演示,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后来举起了手越来越少了,但我发现越到后来的同学发言,同学们就越认真听讲,就好像发现自己缺了什么,要从别人那里找回来一样。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脸上也充满了成功感。我感觉到不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参与了学习,自觉学到了应该学的知识,积极动手动脑,敢思敢想敢质疑,学生更能体现到学习的成功愉悦。

二、做错了也有收获。

学生在做课外作业时,抄袭同学作业答案或其它参考书答案的现象比较普遍,老师对此现象也禁而不止。但我觉得学习抄袭作业很大程度上是给我们老师迫出来的,例如:有些学生不会做或做错了就要挨批评、留堂、甚至惩罚,你说学生能不抄作业吗?但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的学生都有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的差异,为什么还要布置统一的作业?既然我们是想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已学知识,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就要学让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我与学生作了一个作业协定:一、以后做作业可以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一部分做;二、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三、确实不会做,可以空出来,也可以请同学、老师指导,但要在题目中注明,四、不会做和做错了,老师一定不会批评你们,而只会帮助你们;五、要明白:只要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分析而完成的作业,不管是对是错,你们都有收获,如果是错了,改正后会更加深刻。作业协定宣布后学生反应热烈,纷纷表示支持。开始,我还担心学生不会只挑一些简单的题目做应付一下就算呢?很快就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开始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题空了出来,可能也是试试我会不会真的按要求帮助他们,经过几次后,学生已经能把作业独立做完了。不过,这样的作业比原来难改多了,什么错的都有,老师累了很多,但学生抄作业的坏习惯改了,学习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学会将错就错。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你在课前准备如何充分发,有时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讲错了什么,漏什么,并及时有学生发现而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而且是理直气壮地那种气势。这时有些老师可能会手忙脚乱、十分尴尬。我有一次听课,也碰到了这种讲错的情况,但上课老师并没有手忙脚乱,而是从容解决了问题,还博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课上,老师正在认真的与学生分析一道电学计算题,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你做错了,这一喊,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听课,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同学们正在纳闷和担心,听课的老师也担心上课老师不知如何处理,要知道这样的事如果处理不当,可真要“身败名裂”。这位老师开始也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对学业生微笑着说:“同学们,刚才xx同学说我做错了,这说明他不但认真听课,还认真思考分析问题,敢于向老师提出质疑,这种学习态度值得大家学习。现在大家认真的重新分析题目,也可以几个同学讨论,看看刚才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如果是,错在哪里,你们能不能更正。”一下子紧张的气氛就缓解了,老师心中也有了底,两分钟后,“你认为刚才是有地方做错的请举手”老师刚说完就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老师首先让刚才发现问题的同学发表了意见,再让其他同学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充满了信心,还提出了不同的几种解法。这是老师应用了将错就错的方法,及时调整了教学模式,由老师分析、讲授,变成了学生小组讨论和探究。由于老师对“突发事件”处理得当,一方面及时化解了尴尬场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这是老师的水平问题,反而感到老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好的修养,另一方面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把“一不小心的错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新动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效果。

四、缩小教学空间,增加表演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但是我们不难发现,40分钟实在是太少了,而且课堂上提出问题的绝大部分都是上层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几乎没人提出问题,这不是说下层生没问题,而是他们不敢提问题和不会提问题。但是,这些下层生在课后或私下几个同学一起的时候就什么都敢说敢问,于是我就经常在适当情况下安排小组学习,每个小组上、中、下层次的学生都有,并指定了一位学生为组长,每次小组学习都是组长指定一个同学为记录员,小组中尽可能多提出并解决问题。这样就为中下层学生创造了一个敢说、敢问的小圈子,同时也为中上层的学生创造了一个“教师”角色,帮助下层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师式的学生”对于下层生来说是平等的、和谐的和没有压力的。这样,一方面中下层生有了更多的提问和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中上层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表演和锻炼机会。

五、多与学生聊聊生活。

有些老师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总是离不开学习、成绩,满以为时时“提醒”学生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样不但使相当一部分中下层学生觉得尴尬而不敢接近老师,也使大部分的中上层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失去与老师沟通的兴趣,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才诚然与智力因素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关。情绪、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知识、智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者互相制约,相互促进,互相补偿。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对认知过程起着推动、维持和调节作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老师在课外与学生聊天时,应多点走进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生活疑难,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在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影响学生向良性方面发展。正如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向我表白的心里话:我虽然成绩差,但并不等于我不会,我很喜欢学物理,老师教我的,都记在心里,而且实际操作中我也相信比很多优生好,只是不会考试。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不要局限于所教的科目,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社会自然等等,样样都可以与学生聊,丰富学生的课外见闻,在适当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名人、伟人资料,以名人、伟人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攻克难关的顽强意志和独立创新思考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从非智力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八

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宠爱,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爱面子,逆反心理强,意志薄弱。别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因此班主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成长中的孩子天真,他们渴望父母、老师看到自己的优点,给予他们精神鼓励。为了更好的走进学生心灵,本学期策划了“相信,我能行”的主题班会,达到了鼓励学生发扬自己长处的效果。

二、掌握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做反思型的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理解,尤其是“问题学生”,做事不考虑后果,不能总批评指责,要善于激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其产生内在动力,达到转化的目的。

1.建立信誉卡。便于及时了解学情,内容可写悄悄话,反应问题,提建议,批评老师等。

3.多表扬,少批评。问题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跟不上、自卑等原因,但他们不仅有很强的承受力,被别人批评还在微笑,而且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输赢一个面孔。对此,他们的哪怕一点点微小的进步,老师都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是借一次也好,他们也会高兴的不得了,会加倍努力。

4.热爱劳动教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热爱劳动,才能更好的热爱学校,热爱祖国。

5.建立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锻炼耐挫折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帮一,一盯一”的竞争办法,大家你追我赶形成竞争氛围,比如,让最快的杨媛媛盯最慢的蒲子轩;让最厉害的程洁盯最爱偷懒的张云飞。

三、真情投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1.唱班歌。“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相聚,有心才会珍惜……”用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

2.优化班级管理。层层落实,设立多个岗位,路队长制,图书管理制等。让学生自己管自己,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3.偏爱后进生。大量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在管理中克服不良行为。

我班有一名蒲宗峰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常打妹妹,骂奶奶,无人管教。让他当上卫生组长,委以重任后,转变很快。

4.班主任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爱心,用爱的教育来打学生内心世界,再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优等生,对他们应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绝不能因为学习而忽视缺点。

四、规范习惯,狠抓养成教育。

1.培养习惯。小学生是图书习惯,写字姿势,感恩等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我有时让孩子给妈妈洗脚;有时讲中外名人爱国、文明等故事。第五周学校组织感恩普通话演讲赛后,有位同学问:“老师,我为什么没有地方感恩?”这时我适时教育,那是你没有认真听,感恩无处不在,从身边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帮助不给大人添麻烦,爱护公物等都是最好的感恩。2.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路队:每段路选一名队长负责。早读:进教室就读书,由值日班长负责。上操、站队:做到快、静、齐,由文体委员负责。读书:只在教室中看,不准带回家。

五、真情互动,与家长成为朋友。

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很有必要,因为家长也需要学习,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1.心灵沟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表现出逆反心理呢?这是因为家长落后,不了解学生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不幸,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不快乐。看到孩子不高兴时,要及时询问原因对其帮助。

2.提高认识。让家长明白:“花有再开时,人无再少年”,孩子的确输不起。

3.开好家长会。首先用家乡话拉近大家的距离,其次告诉大家我们都是怀着共同的心愿走到一起来的,这是兄弟姐妹间的座谈会。然后把自己平时工作中需要家长配合支持的困难当面说清楚,取得大家的谅解和支持,有利于自己今后工作的开展。

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让学生自己写鉴定。通过自查互查,对照反思准确评价自己。

2.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认真开会班会,将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不良现象。选两组班干部轮流竞争,即可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室布置是大家最头痛的事,可参照电脑,自己去加工处理,选出适合自己的。

4.寻求心理平衡。心态决定一切。忘掉一切烦恼,将多余的劳动当做锻炼身体。

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班主任“苦”!苦是正常的,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不但要随时关注班级各方面的情况:卫生打扫、课间、上课、上操、吃饭、自习、板报、各类活动,还要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情况,还得惦记着在班上树立正气,压倒歪风邪气,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向上的氛围,有时还有一些偶发事件也要占去班主任的很多时间,何况班主任也是由教学任务的。

班主任“乐”?抑或“累”?认为做班主任乐在其中的教师,我们也知道很多。正如居里夫人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地提炼镭,人们赞美她富有牺牲精神,有顽强的毅力。

总之,我将继续提高对班主任工作的再认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经验,联系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中不断发生、不断学习。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十九

回首几年来的教学工作,有茫然,有艰辛,有喜悦,也有收获。小学英语尤其是低年级英语主要是单词和简单的对话。可是面对注意力不够集中且集中时间相对较短的小学生,简单机械的教学实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虑到英语单词是表音文字,无法将它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为了不让学生对英文单词产生厌倦和望而生畏的情绪,有时看见学生把单词搞错,也不敢多加指点。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成型的想法了。并开始有了自己特色和一些收获。同时,对于单词教学这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也开始有了积极地探索和进步。

首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改变自身对英文单词那种严正以待的紧张态度和要求完全掌握的急切心态。我们十分明确,小学英语并不像中学英语有升学的压力,需要将单词教学列为重中之重,然而,小学英语注重会话教学及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所以单词又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调整我们自己在教学单词时的心态尤为重要。

一.不求背出,求认出。

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对于一种全新的而且与母语完全部同的语言要求其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一个单词,显然期望过高,并不切实际。单词教学应以吸引小学生为起点。在教学中,我尝试为每一个单词设计一张单词卡片,形态各异,如长方形,正方形,五角星形,椭圆形。将单词的音、形、意结合进行操练。学生会被那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卡片吸引,而在不知不觉中将单词的音和形同时储存在大脑中。当然,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有许多时候完全忘记或是忘记单词的一部分,不要紧,这只是一种正常的反复。若在这个阶段稍稍加强单词的出示力度和新鲜感,则学生的记忆强度会达到最高点。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同一卡片及单词逐渐熟悉,并能脱口而出。此时,训练该进入第二步,就是设计另一种类型的单词卡片,如图让单词的音和形产生一定的分离。折去单词,学生一般能很快说出单词,而折去图片,只看单词,则能检验学生对单词的认读程度。这两步的训练需要在长时间内不断地给予刺激。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更多的看到学生的进步,而不要一味追求学生一看到离子的图片,就能直接说pear,p-e-a-r,pear.这不现实,同时不但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也让教师自己在教学中陷入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大家都很明白那会导致什么。

二.不求完整记忆,求分音节或找小单元记忆。

小学英语单词虽较中学的简单了很多,但由于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不一样,我们的要求也当然要有所不同。

对于教材上出现的重点单词,大纲要求完全掌握,但是我认为“完全”并不代表一次完成,可以逐步进行。如果渴望学生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一个单词,必然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又或是要让学生在课外投入许多精力,这无疑是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而且常常是事半功倍。我认为,教师应用一种平常心待之。我利用音节划分法,让学生分步记忆。如bag.bg,cat.ct,稍长一点的单词尽量让他们找到里面的小单元或已经认识的字母。适当自编一些儿歌,在说唱中愉快的习得英语。例如pencil里面有个pen,woman里面有个man。利用简单的划分,让学生明白原来英文单词只要读得准,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和对比,认准每个单词的特点反复强化就基本上能认得出来。

三.各种感官的并用。

英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如果没有输入“听”和输出“说”那么将失去语言的意义。但我并不是简单的让他们听和读。每次听录音的时候我都要求他们眼睛看着听到的词或句子,手指指着听到的词或句子,嘴里在重复着听到的词或句子。然后比比谁读的最好。眼,耳,手,口等各种感官并用。每一步都有目的,每一步又都相辅相成。即集中了他们的全部精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他们漫无目的机械的听读。不知不觉中已经认识了单词和句子。

四.设计多样性的趣味性的单词游戏。

五.请求家长的合作。

听,读,背,始终是有点枯燥,一些学生也会偷懒。一旦要求反馈到教师时,一些程度稍差的学生由于害怕老师的不满和指责,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而教师往往会让较好的学生或家长去监督他们。这在某些时候有效,但我认为这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错失了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在这点上我经常鼓励家长在家时不要去监管孩子而是去指导和帮助孩子。在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中选出自己需要的。比如给孩子讲一些西方的逸闻趣事,童话传说等等。让孩子爱上英语。如果能爱上英语那吗就不愁学不好英语了。

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探索,我们一定能走到罗马!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二十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它为我们指明了物理教学活动的方向,即必须从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入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生活化情境物理教学向学生表明:物理就在你的身边,生活需要物理,物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一条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通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努力把教材里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如何创建“生活化”物理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资源,尊重学生的`文化,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物理、用物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也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2.使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有必要去思考一下学生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哪些活动情景可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等,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桥梁,创设生活化情景,将“生活原型”与“物理模型”有机整合,让学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1)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生活化情境。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倾向,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新奇的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热传递时,让学生看这样一个实验,用火轻而易举地烧掉一张纸条,把同样的纸条紧缠绕在铁棒上,再用火烧,纸条安然无恙,学生目瞪口呆。再告诉学生,一些骗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假毛料服装坑害人,怎样不上当受骗呢?创设这些情境使学生既觉得新奇,又倍感亲切,但就是不知所以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2)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创设生活化情境。

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不断遭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来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的冲动。例如,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将分别带有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孔的三张白纸发给学生,并提问:太阳光线射过这些小孔在地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光斑?几乎所有学生都这样回答,跟几何图形一样。然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在阳光下观察光斑的形状,结果光斑都是圆形的(也可以在日光灯下观察,结果是细长的光斑)。现象与学生的想象出现了差异,从而造成了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自始至终带着这个问题主动学习。

(3)利用学生的实验活动创设生活化情境。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投放足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验证假释,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例如,在讲比热的概念时,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样的电热器下,加热半壶水比一壶水先沸腾,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在电热器下加热同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升的越高(在没有沸腾前),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接下来我提问:如果加热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质,结果又会如何呢?怎样比较水和其他物质间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并以实验加以验证,分析归纳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3.使学生活动生活化。

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教师应因地制宜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获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这样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重要的实验资源。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物理教师任重道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情景中发现物理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能主动探究物理问题并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的物理素养真正得以提高。

微积分教学的体会论文篇二十一

所谓快乐教学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时代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生活、生存压力巨大。如何应对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以更好地面对生活挑战,是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压力也波及到学生,被动学习、思想偏激、心理扭曲等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学生恐学、厌学、逃学,甚至有的看见书就发慌,拿起笔就哆嗦,他们已经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到了一起。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参悟不了生命的意义,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创造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只有那些让人感觉快乐的事情才能让人乐此不疲地去做。我们必须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对待,用一个真正平等的态度来确认孩子的自我价值。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快乐,跟孩子一道以积极乐观、豁达坦然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快乐教学,首先要求教育者必须拥有积极健康的快乐情绪。以快乐的情绪感染人,以快乐的氛围熏陶人,以快乐的理念开导人,以快乐的内容启迪人,以快乐的方法培养人,使学生乐而有度,乐中受益。

实施快乐教学法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原则。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是有效实施快乐教育的法宝。学生都喜欢微笑的快乐的老师。快乐的教学氛围容易让老师的创造性和主导作用得以最大的发挥,更容易让学生增强自信力,激发想象力,激活创造力。教师应当用快乐的语言开导学生,用快乐的行动影响学生,注重言传身教。

2、尊重个体,有教无类的原则。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斯宾塞主张永远把孩子作为一个主体,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诱导和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承认个性差异,不拿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在实施快乐教育时,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说笑上,不能无视他人的自尊和人格,应特别注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和进取心,体现出爱心不论亲疏,教育不分种群。

3、理解宽容,巧妙暗示的原则。

“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这孩子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唉呀,这孩子力气真大呀,这么重的东西他都拿得起来。”……这样饱含情感、带着宽容和赞美的暗示,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一定会表现得很出色。这种暗示运用到我们的学生身上,也一定会让学生欣喜不已。斯宾塞认为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暗示就像是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积极的暗示,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的暗示,必定会在孩子的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快乐教育同样需要本着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在循循善诱的工作中需要抓住时机,以朋友的身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用真爱和智慧把快乐内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让快乐酝酿出学生不屈的勇气,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带领学生走出误区,走向成功。千万不能不讲方法,强迫接受,出现“成年人以爱的名义对孩子所犯下的错误,结果却让孩子用一生的痛苦来承担”的悲剧局面。

快乐何来?快乐源于知足,源于坚持,源于超越,源于达观,源于尽责,源于感恩,源于宽容。

1、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相信事在人为,善待自我,将自我完善经常化。

心态是人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心态决定行为的方向和质量。保持快乐的情绪需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突破思维定势,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自我鼓励,不让生气惩罚自己。教育就是教人育心,一个拥有快乐心态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缺点。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快乐,就应遇表扬的事高声地说,批评的事幽默地说;紧张的事轻松地说,严肃的事和蔼地说;激励人的事动情地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将来再说。

2、赏识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尽责,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常怀感恩心,永驻尽责志,坦然面对得失,承认美中不足是常态,这是快乐人的快乐秘笈。拥有感恩的心,能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的美丽,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那么平淡的生活也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生活中,成败不必问,得失不必究,只要用心至真、用情至深,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过程和结果都是幸福快乐的。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要以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为快乐,为朋友众多且贤良能干而快乐,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事实上在赞美别人的快乐的同时,也有向别人学习的心理,这是有益的快乐;而以骄奢淫逸、贪图富贵、损人利己为快乐则是有损身心健康的快乐。

3、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换副“眼镜”看世界。

“把每个人看成天使,自己便感觉生活在天堂里;把每个人看成魔鬼,自己便感觉生活在地狱里。”同样的半杯水,在乐观者眼里是希望,悲观者眼里是绝望。其实快乐就这么简单,只要换个心情,换个角度!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在这方面颇有思考,他在引导学生写《谈学习是享受》的文章时,引导学生变换100个不同角度去考虑,成功地从“背书是享受”、“考试是享受”、“上课是享受”、“阅读是享受”等100个方面让每位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4、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这是追求深层次的快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那些聪明仁爱的人,总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快乐,体验高雅的生活情趣,懂得拥有快乐,让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知心姐姐”卢勤常告诫孩子们: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是满足感,往外拿是幸福感、成就感。人只有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价值,才会觉得自己很重要,从而体验到助人的快乐。

5、学会倾诉,学会倾听,诉出心头的苦,说出心中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爱,真的需要说出来,美好的情感当你说出来时,也会唤起别人同样美好的情感。人有快乐也都本能地希望与他人共享,把快乐跟人共享,快乐就会加倍。同样,有了痛苦你就喊,它可以释放心头的忧愁和恐惧,把忧愁与人诉说,忧愁就会减半。斯宾塞认为,不管怎样的学生,他都需要交流,他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于是他发明了“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片”,在类似扑克牌上写问题给孩子抽,让孩子讲讲自己担心或快乐的事、自己的期望或心愿,家长也跟着抽,也回答问题,跟孩子交心,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12个问题让人们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了他们的朋友。人们把这个游戏叫做“斯宾塞纸牌”。

6、实现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活动化、生活化、生态化。

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采取活动化、生活化、生态化的形式来传递教育的信息,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如“智慧风铃”在音乐中学语言;“一把植物的种子”作自然观察整理成自然笔记;“家中的小地图”培养方向感、地理观;“数字跳房子”学数学……把教育的目标付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1793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