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一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会a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电教平台。
1、出示三个小动物,让学生围绕三个小动物提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1.教学例2。
出示小老鼠的问题:
出示例2。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
学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师: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每盒彩色笔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笔有多少支?(3x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副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3x+4 = 40。
教师:很好!谁能再说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
学生:每盒彩色笔有x支,3盒彩色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师:对!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如果方程是x+4 = 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
学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数+加数 = 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 = 40-4,再得出3x = 36。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学生在算草纸上进行检验。请一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求出3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小猫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解方程18-2x = 5。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以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这个方程你是怎么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 = 被减数-差”得出2x = 18-5,2x = 13,x = 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出示。接着,教师出示例3:解方程6×3-2x = 5。
教师: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相同点是:等号右边都是5,等号左边都要减去2x;不同点是:18-2x = 5的等号左边只有一步运算,而6×3-2x = 5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
教师:6×3-2x = 5,等号左边的两步运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于18。这样方程6×3-2x = 5就变成了18-2x = 5。所以,解方程6×3-2x = 5,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出6×3的值。那么,下一步该怎样做呢?刚才我们已经做过,自己把方程6×3-2x = 5解出来。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例3,同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教师小结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解。
3.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09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课堂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根据和过程。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第一行的两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仍然要注意检查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完以后,每一题让学生说一说解的过程和解题的根据。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2题。
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题目,让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来解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方程的异同点,解法的异同点。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4题。
让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别求出两个方程的解,再判断上面的五个数中哪两个数是这两个方程的解?(可以。)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出示课题: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二
人教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九册p59例2。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分层练习,让学生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解方程:x+15=48x—3.2=2.6
解答后说一说(1)你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2)说出等式的另外一个基本性质。
(计算机分别演示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注意“不为0”)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板书:解简易方程。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2。
(1)出示情景图。
(2)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
(3)怎样用天平图表示这个方程?(左边是3个x,右边是18)
(4)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的值,要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一个x,而天平又保持平衡,两边该怎样分?(两边同时平均分成3份)
计算机动画演示:天平两边各剩一份。问:每份怎样?(分别平衡)
(5)反映在方程上,就是我们学过的等式的哪个基本性质呢?
(6)自主探索,试解方程并检验(会用这个基本性质解方程吗?试试看!)。
评讲(强调书写格式和自觉检验)。
2、指导阅读书p59,质疑。
3、想一想、试一试:解方程x÷3=2。1
自己说一说解题的依据和方法。(强调口头检验)
4、小结:我们已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你认为解方程时需要注意什么?
(下面就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
(三)基础练习设计:
1、说出下列方程的解法。
2、选择正确答案。(全班用手势表示)
(1)x+8=30①x=22②x=38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指出:平时解方程后都可以自觉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3、对比练习。
4、解决问题。(列出方程并解答。)
(1)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上面两个问题解决得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检测性的分组接力竞赛,有信心赢吗?)
5、学习检测。(接力竞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是的,解方程的依据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解完方程后还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一般可以用代入法进行检验。下面我们继续挑战一道有难度的拓展题。)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三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操作天平:
a、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50×2=100)
b、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茶叶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茶叶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3)出示天平称东西的示意图,让学生用式子表示。(出示卡片)
30+20=502x+50>10080<2x
3x=180100+20<100+50100+2x=50×3
x—18=2460÷20=3x÷11=5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出示实投):
80<2x2x+50>100100+20<100+50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3x=180100+2x=50×3
x—18=2460÷20=3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有两种,并掌握这两种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出示课本主题图(课件)
(1)根据图画列方程
(2)反馈:
a、x+3=9
b、9—x=3
c、9—3=x
(强调:列方程时x不单独出现在等号的一边,因为这样这个方程没有意义。)
(3)以x+3=9为例教学解方程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2、解下列方程。(用两种方法解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完成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吗?x=2呢?(完成后汇报)
生:x=3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3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生:x=2不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2时左边5×2=10,右边是15,左边和右边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解简易方程
1、复习等式的性质
师: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五
教科书第110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的5~9题。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新课。
教学例4:小黑板出示:
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
问:要列出方程解这类题目,首先应该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先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师:根据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列方程,要按照题意把文字叙述的内容“翻译”成等式。通常是按照题目叙述的顺序写出等式。你试一试,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学生试做,板书:6x-35=13,让一学生到黑板上计算。)
提高练习:(出示)一个数的6倍减去7和5的积,差是13,求这个数。
学生试做。提示:在“解”字的后面先要写明设哪个数为x。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
教师行间巡视,收集不同的方程,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做,问:这里前两题与后两题有什
么不同?
3.做练习二十七第8题先让学生读题,第(1)题,问:这道题里包含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能找出来吗?(原有的+又运来的=现在一共有的)下面两小题,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做完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7题。
课后小结: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六
1、这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了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这节课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应用题做了准备,为后面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例等内容时要直接运用,这节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1、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很感兴趣,这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方程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1、结合具体图例,进一步理解等式不变的规律,会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1、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的不变规律是什么?
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
1、电脑出示课件例1。
2、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要求盒子中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该怎样列方程?我们怎样解这个方程?
3、探究怎样解方程。
利用天平让学生进行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且保持天平平衡?
(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从两边各拿走3个玻璃球,天平仍然平衡。)
4、知识迁移。
把刚才天平的做法用到方程上,也就是方程两边怎样做,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板书+3—3=9—3
x=6
5、追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因为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就是通过等式的变化,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6、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7、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怎么验算呢?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验算。(x=6是方程的解)
8、学生练习:解方程(x+21=32 x+41=50)
9、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
10、如果方程的两边同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为什么?
11、学生尝试解方程:x—3=9
12、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
13、小结: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根据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实际上是加了什么就减去什么,减了什么就加上什么,两边同时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1、填一填(出示课件)。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决问题实际问题。
2、书上“做一做”第1题(1)题
3、巩固尝试:解方程(出示课件)。
让学生独立完成会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方程,强调验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内探究像32—x=10这类方程可以怎样解?
练习十一第5题一二行,第6题一行。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七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三个目标将为后面的教学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
(1)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难点是:
(2)难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下面,对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定计划进行如下操作:(1、复习铺垫;2、探究新知;3、例题解析;4、巩固练习;5、归纳小结;6、布置作业。)六个步骤
1.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提问的目的:让学生回忆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这样做的目的: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应用。
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2、探究新知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看书上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这样做的目的: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方程的性
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目的: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57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勾上这两句话并齐读三遍。
这样做的目的:学生齐读的时候,我可以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例题解析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
师:这个方程用天平怎么表示呢?
生:天平左边放x个和3个球,右边放9个球。(电脑显示)
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方程。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平衡吗?怎样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什么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5、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为x=6是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6、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电脑显示:解方程要注意:
(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2.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
(1)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抛出问题,什么叫方程?什么是方程的性质?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2)由例题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解方程:x+6=7.8;x-6=7.8;6x=7.8;x÷6=7.8。
讲解例题。说明在方程的两边什么情况应该同时加,什么情况该同时减,什么情况该同时乘,什么情况该同时除?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接下来,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情景图:
x元x元x元
18元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会列方程吗?然后说出图意并列出方程。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①列出方程并解答:每个福娃x元,买5个共花80元。
②看题回答:1.6x=6.4(要解这个方程,方程两边应同时?)
(看来解法掌握得不错,下面看谁的反应最快。)
①选择正确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x+8=30的解是()a.x=22b.x=38
0.3x=0.21的解是()a.x=7b.x=0.7
x=5是方程()的解。a.15x=3b.6x=30
x=30是方程()的解。a.0.2x=6b.2x=15
(5)总结结论: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解简易方程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6)变式延伸: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行重构,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优等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有能力接受的学生)
(7)板书:略
(8)布置作业。p66第5—7题。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八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50 2=10
(二)列式.
1.一支钢笔 元,2支钢笔多少元?
2. 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 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 =100.
(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
3.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解简易方程教学目标篇九
1、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30+x=150 x-54>80 65—45=20 7x=56
2、根据题意列方程
(1)山东省高中学历的人数是1002万人,是大专学历的3倍,大专学历的人数是x万人。
(2)山东省总人口是9079万人,其中男人4595万人,女人x万人
(3)山东省乡村人口是5629万人,比城镇人口多2179万人,城镇人口是x万人。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及下面的信息,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004年6月1日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只。)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问题板书出来: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
根据提出的问题,同学讨论应该怎样列式解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个别学生老师指导。指名回答。用算术方法解答:860—600=260(只)除了算术方法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吗?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用x表示增加的只数,可列方程:600+x=860)
3、合作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程怎样求出x呢?
让学生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瓶啤酒,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放上同等重量的东西,天平才能平衡。如果在左边加上10克重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加上10克重的物体,反过来在左边减去10克的物体,要使天平平衡右边也要减去10克的物体,看教材62页图,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同桌看图讨论:天平左边的盘子里是x,右边的盘子里是20 ,这时天平平衡那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x=20的时候才能使天平平衡,也就是等号两边正好相等。
师小结: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发现来求出方程里面的未知数x。我们把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就叫做方程的解,x=10是x+10=10+1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解方程,体会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
我们来解600+x=860这个方程,教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方程的步骤;
先写个“解”字,然后根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同时减去600,理解解方程过程的简化书写,并且解题时适当运用简化书写。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关注“解”和“等于号”书写要求。
指导检验:x=86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如何检验?教师板书检验过程。
5、课堂练习:出示:x―30=80 反馈,关注书写过程并说说检验过程。
1、完成书本第64页自主练习1题,学生完成后同桌交流
2、括号里哪一个x的制式方程的解?
43+x=62 (x=105 x=19) x-56=37 (x=19 x=93)
先独立思考,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看图列方程。
出示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看图列式。
提问: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解出上述方程。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个人课堂学习表现如何
学生选择两题(加法方程和减法方程各一个)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检验过程,反馈计算情况。
1、基础作业:自主练习1、2、3
2、拓展作业:一点通:部分练习
板书设计:
解简易方程
解;:设大约增加了x只黔金猴。
600 + x = 860
600+x-600 = 860-600
x =260
检验:方程左边=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边
所以,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7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