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简易方程教案(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9:49:13
最新解简易方程教案(优秀13篇)
时间:2023-12-05 09:49:13     小编:文锋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案设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一直线上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情况,能阐述不同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等方法体会在一条直线上植树三种基本情况的联系。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阐述不同情况下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图片、小棒、习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点与间隔数。

同学们已经四年级了,在学校里上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老师要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

师: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相邻两位同学之间间隔1米。

师:排得不错。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

师讲解:这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做队伍的全长(总长);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做间隔(板书:间隔、强调间的读音是四声);现在3名同学站队有几个间隔;(2个)这三名同学也可以当成三个点(板书:点)。

老师把这几个同学排队的情况抽象成平面图(师板书平面图),你能看懂吗?这几个点表示什么?点与点之间的是间隔。

师:间隔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再数一数在平面图上有几个点?几个间隔呢?想象一下,四个同学排成一队会有几个点,几个间隔?试着像老师这样用线段图来表示。(生试画、展示)。

师:如果是5名同学、6名同学以至于更多的同学站队会有几个点,几个间隔?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小棒来演示验证一下,摆的越多越好。(老师叫停)。

师:数一数,5个同学是几个点,几个间隔?6个呢……。

师:在刚才同学的站队及你的整个摆小棒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排队人数比间隔多1,间隔比人数少1)。

师:请同学们把学具整理一下。

师:在我们教室里也有这样点与间隔的现象存在,请同学们用你智慧的眼睛找一找。

生1:四个桌子间有4个点,3个间隔。

生2:三个窗户间有3个点,2个间隔。

生3:棚上有两盏灯,所以就有2个点,1个间隔。

师:大家都抬头来仔细观察、并且认真数一下,两盏灯之间到底有几个点,几个间隔?(2个点、1个间隔)。

师:你认为什么是间隔?(灯与灯之间的距离就是间隔)。

师:间隔就是距离,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灯与灯之间有距离吗?(有)这就是间隔。灯与墙之间有距离吗?(有)那也是间隔。现在请同学们再数一数现在你看到的是几个点,几个间隔?(2个点、3个间隔)。

二、引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像同学们站队这样与点和间隔有关的问题,数学家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三、植树问题与同学站队建立联系,找出两端都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默读两遍,通过阅读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说信息)。

师:这里说的种树和刚才的排队活动有什么联系?(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讲解)。

师: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小棒摆一摆,看100米的小路上到底可以栽多少棵树苗?然后将你摆的抽象成平面图在练习本上画出来。(生试摆、试画)(找一生上黑板画线段图,生说是如何想的,可能出现的答案:我是这样表示的。先画一条长的线段表示这条小路,再画出第一个间隔,标出这个间隔的长是20米。)。

师:我们可以直接算出什么?列式100÷20=5。

师:这个5表示什么呢?(有5个间隔,这条小路可以分成20米长的5段)所以5的单位是什么?(个)完成这道题了吗?(没有)为什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这一题的解题过程。

师:通过摆一摆和画线段图,你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吗?(生答:棵数总比间隔数多1)能用一个公式的形式表示它们的关系吗?(板书:棵数=间隔数+1)。

师:什么情况下棵数比间隔数多1呢?(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两端都不植树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得出在两端都植树的情况下。(板书:两端都植树)。

过渡小结:刚才,同学们把植树和排队活动联系起来,发现了当两端植树时棵数=间隔数+1。是不是说只有植树才是植树问题呢?(不是的)对,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也有植树问题,回忆一下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植树问题。(生说现象)。

四、如果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动物园里也存在植树问题,请看: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准备多少棵树苗合适,汇报。(60÷12+1=6)。

有不同看法吗?

师:公园里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师贴图(先贴大象馆和猩猩馆,再从大象馆开始每隔12米贴一棵树)。

师:是不是有上当的感觉?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不再上这样的当呢?怎样把题目改严谨呢?讨论改题。

生重新做题。讨论一下此时棵数与间隔有什么关系。(板书:棵数=间隔数-1)什么情况下?(两端都不植树)。

汇报。(在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树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

五、解决实际问题。

你能运用刚才的发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试一试吧。

1、口答。

(1)如果一排树两头都种,有5个间隔,能种()棵树。

(2)从头至尾栽了10棵树,那么间隔数是()。

2、在一条30米的小路一侧摆花盆(两端都不摆),间隔长度是3米,需要多少盆花?

3、彩旗队插旗,每隔6米插一面,共插36面,从第一面到最后一面的距离有多远?

六、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2)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3)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4题解方程;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三题,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前三题、第5题。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三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改写时应该怎样想。

改写时应该怎样想,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一、复习。

二、教学小数除以整数。

1、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

(1)、出示例5:21.5乘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1.510、100、1000的商。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

21.510=2.15。

21.5100=0.215。

21.510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21.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

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算法和结果。

三、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1、?教学例6。

(1)、口答20__米=()千米、5000米=()千米。

在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求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只要怎么办?

(3)提问:500米=()千米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时,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你是怎样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的?愿意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吗?

2.教学试一试。

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

适当指导改写30米的写法。

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两题。

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适当介绍相关的知识。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四、全课总结(略)。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四

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多媒体课件。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使孩子在一个充满鼓励,充满肯定,充满分享,充满赞美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感悟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都做些什么?生:看电视、补课等。

2、师:出去玩同样会学到知识,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上周日小明和妈妈去公园玩就遇到了好多数学问题。(课件显示)小明最喜欢坐飞机了,于是妈妈给了他一些钱,让他自己去买票。(课件显示)他花了5元钱,还剩15元,妈妈给了小明多少钱,你们知道吗?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并列式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用含未知数x的方法进行汇报肯定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教学例题(课件显示)玩下一项游乐项目,先去买票,票价6元,买两张,还剩38元,你知道这次妈妈又给了小明多少钱吗?想一想,这组信息中蕴含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汇报。师肯定学生发言。下面,我们就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做?学生猜想。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找出的数量关系,根据刚才讨论的结果来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吧?。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归纳步骤。师:学到这,请同学们回顾并讨论一下,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时经过了哪些步骤?学生充分讨论后汇报。师:看看数学专家是怎么归纳的呢?(出示投影)肯定学生,赞扬学生。

1、师:小明玩了半天,他和妈妈都感到口渴了,不知买什么饮料好。谁愿意帮小明出出主意?师:现在我们虚拟购买饮料的场景。我当售货员,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买饮料。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求每瓶水的价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请其他同学针对他们的思考方法和解答过程提出意见。

2、(课件演示)小明选择了买酸奶。(出示小票)看了小明的购物小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数量)学生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后小组成员互评,并给有困难的同学帮助。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最后,妈妈还剩下38元钱,要买些水果回去,看到苹果每千克3元;梨每千克2元;香蕉每千克6元;桔子每千克4元,可还要剩下20元钱买生日蛋糕。如果你是小明,你想卖哪种水果呢?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算一算,看看能买几斤?学生可讨论,可试做。做后汇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从各方面回答。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课后让我们继续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要学会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才能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五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六

一、填空:

1、含有()的等式叫做方程,求方程()叫做解方程。

2、王师傅第一天做m个零件,接下来的两天做了3m个零件,平均每天做()个零件。

3、一桶“森林泉”天然饮用水连桶重9千克,喝掉一半水后,还剩下a千克,桶重()千克。

4、甲仓库有大米x袋,乙仓库所有大米是甲仓库的3x,那么3x表示(),x+3x表示()。

5、比x多12.5的数,在扩大4倍是()。

6、老王a岁,小李a-18岁,再过c年后他们相差()岁。

二、解方程或用方程解。

1、5与10的积比一个数的一半少8.4,求这个数。

2、78除以一个数得8余6,求这个数是多少。

3、7x+0.3=0.12+2x4、0.27×3-6x=0.51。

三、列方程解题:

延伸阅读:浅议如何教好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

摘要:解方程在小学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因此,提升小学生在解方程方面的知识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学数学解方程方面的知识,提升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学习能力。就教师如何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好解方程的知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程。

一、解方程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把解方程方面的知识编排在第九册的教科书上,给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之处,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来讲授方程,让学生更能理解方程的基本性质。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改变教授方程知识的顺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通过思考问题的本质,并尝试通过自己的研究来理解解未知方程的学习过程,对于解未知方程有一个具体的理解思路,找出解方程的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解方程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解方程的方式方法。

解方程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学习到小学数学解方程的知识点。而由于个人性格上的差异,每个教师在教育中都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1.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教授内容。

科学地安排教授学习任务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教师想要在解方程方面给学生打下学习的基础,就必须学会科学地安排自己教授的学习任务,这样能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解方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加能够理解方程中的基本性质和解方程的一般规律。

2.教师要正确引领学生,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

一个方程必定有两种及以上的解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方程的性质引领学生的思维,把复杂的方程逐渐的简单化,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更多数学方程的新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定关于方程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地了解小学数学解方程的知识;加强小学生自主探索小学数学解方程的能力。例如,小学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中,“2x+10=22”学生可以通过直接移项得到2x=22-10,合并方程等式的右边得到2x=12,两边再同时除以一个2,就可以得到答案x=6。但是教师如果让学生自己进行解方程运算,就能够找出另外一种解题的方法:先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5=11,再通过移项得到x=6。从方程的解法中,就能够发现第二种解题方法比第一种解法较之简单。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沟通。

沟通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解方程知识交流的一座桥梁。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启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思想,使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思考事物本身的性质,慢慢地尝试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相互讨论、总结,得出方程的解决方案来。所以,教师应该更加倾向于对于学生来说更为有利的交流式教学。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解方程在数学知识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整理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和学习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凤莲.对小学阶段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冷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5):111.

[3]沈梓建.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n].学知,2010.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七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课件,习题板。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88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师生一共有多少人吗?(板书:88+x)。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研究这些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隐藏的数学奥秘,想知道吗?请你用饱满的姿态告诉老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认识天平。

(二)新课学习。

自学指导(一)。

自学p53,分别说一说图1,图2,,显示的信息。

图1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

图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再看图3说说图3显示的信息。

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码重。

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码轻。

请用算式表示图3数量关系。

天平1、100+x200。

天平2、100+x300。

再看图4说说图4显示的信息,请用算式表示图4数量关系。

100+x=250。

观察比较下列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观察比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

写出几个等式。

请学生把这里的等式分类,并说说你们是如何分类的?

20+30=50。

20+χ=100。

50×2=100。

14-8=6。

3y=180。

78×3=234。

100+2y=3×50。

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数,有的没有未知数)。

教师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八

今天早上在库沟小学听了张福华老师的《简易方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复习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复习课,以往只是从教学策略上了解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当今天真真正正的倾听了一节复习课后,感受颇深,所学甚多,只奈何有言吐不出,下面就简单说一些听完这节课的体会。

首先,张老师的语言简练干脆,善于利用名言名句。

在课的开始,大屏幕上就展示出了俄国乌申斯基的一句话:“装着一些片段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这句话的展示,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整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这节课的目的所在。在回顾整理,构建网络这一环节,张老师在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例题的知识点时又说了一句“不动笔墨不读书”,提醒了学生看例题时可以适时的进行批画,将遗忘的知识点突出显示出来。在课的最后又课件展示了韦达和爱因斯坦的名言警句。

其次,目录归纳知识点,清楚明了。

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会头疼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一册课本时知识点的归纳,只奈何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所有知识点系统的展现给学生。本节课张老师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目录展示法,让所有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清楚的摆了出来,方便了学生的回顾和整理。

最后,练习充实有趣,层次分明。

闯关形式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在一,二,三的闯关中,依次将基础知识点,重难点进行了练习,稳固。学生在回答闯关的答案时,张老师经常会问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再回顾。例如,在一名学生回答bx8等于8b时,问为什么不是b8?在学生回答axa=a的平方时,问为什么不是2a?看似不经意的询问,却巩固了细微处的知识点。

当然,张老师的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例如,创设了有效地复习情景,亲和力强,能及时唤起回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等等。通过这节课,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对以后上好复习课有了更多的信心。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九

1、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解简易方程》及练习二十六1~5题。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了求未知数x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一)创设情境,自主体验。

本课以游戏导入,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平衡,自主体验,积累数学材料,为更好地引入新课,理解概念作铺垫。并且无论是生活中(cn—teacher。com)有趣的平衡现象,还是天平称东西的实际状态,都无不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们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体验,更有潜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求实的精神。

(二)突出重点,自主探索。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溶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剥茧抽丝般汲取知识的养分。

(三)自学思考,获取新知。

在教学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时,通过出示两道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方程的解?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解方程?请举例说明。”改变了以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加以阐明,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依赖于直观这一矛盾。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检验方法时,也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检验的方法及规范书写格式。

(四)使用交流,注重评价。

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新的教学理念使合作学习的意义更加广泛,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等。生生合作有助于相互验证、集思广益。师生合作体现在“师导”,尤其在学生思维受阻,关键知识点的领会上,在本课中,有多处让同桌互说互评互查的过程,合作的力量必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也将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十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而简易方程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在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简易方程不仅是一种数学工具,更是我们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向指引。下面我将从实例、思维拓展、逻辑思维等几个方面来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简易方程通过实例的有效运用,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物理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方程来求解。例如,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简易方程V=gt可以快速算出速度。又如在经济学中,通过收入方程和支出方程来求得剩余收入,确定个人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用简易方程算得的金额快速核对超市收银员的找零是否准确,免去了人工计算的繁琐,提高效率。简易方程以其简练的形式,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提高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简易方程的学习还有助于拓展我们的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方程的应用。而在实例的背后,蕴含的解题思维和转换能力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通过对实例的思考,我们能够发现问题隐含的规律,把握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在运用简易方程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抽象、归纳问题的特征。这种思维的训练和拓展,对我们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简易方程还是逻辑思维的一种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列方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简易的形式,并通过逐步推导来逐步求得结果。这种推导过程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各种规律,使问题求解过程更加合理和可靠。计算机的普及和使用,更使得逻辑思维成为当代人必备的一项技能。通过学习简易方程,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能力,也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我们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复杂的问题。

总之,简易方程是我们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我们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向指引。通过运用简易方程解决问题的实例,我们不仅能够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逻辑思维的训练中,我们能通过简易方程的应用,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积极运用简易方程,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十一

北京是神圣的,是令人向往的,是孩子们熟悉的,也是遥远的、陌生的。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它国际化、现代化的气息,是缺少生活阅历,生活在小城市的学生所难以体会的。课文的第2段介绍的是北京的古迹——天安门,而3、4段则介绍北京的交通、绿化等比较现代化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把“朗读指导”与“美景展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美丽的北京的同时,再读相关文字,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北京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由表象到内化。这样就能更好的“读”,更深透的“悟”。

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从整体—部分—整体。在课前我先播放了一段北京的美景视频短片,让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美,然后再以旅游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去感知天安门、柏油马路、立交桥和其他的名胜古迹的美,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从心底发出赞叹: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就这样遵循从整体—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原则,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十二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播放了中国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祖国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后通过了解中国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中国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

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并拎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供大家到课堂上来研究。课前学生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谁上了这一堂难忘的课?”“难忘的一课上的内容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就让学生的自学的过程中解决,并马上反馈。

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篇,前后三次出现,实际上是本文的抒情脉络,一层进一层地叩击读者心扉,这是文章的主线,也是难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通过对三次出现这句话时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让学生感受中国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明白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更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国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学生自己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指导。

然而本节课在教学时,我没有将课堂拉回到“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一课?”这个主问题上来,没有让学生来完整地说一说作者认为这节课难忘的原因,致使本节课的中心仍不够突出。

三、课前收集资料,交流不是单一因素。

本课教学前请学生们收集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台湾“光复”有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以及孔子、郑成功、孙中山、诸葛亮及其他一些中国历史上伟人的资料。运用资料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是要激起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的。但是本节课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什么时候做补充把握不够适时,人物介绍前后有重复,造成环节不紧密。教师对伟人的介绍语言情感也不够充足,也致使学生的感情不到位,后面的写话没有水到渠成。我们在理解文字内容之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当学生写话完成进行交流时,还要对学生语言表达上有所评点,让学生能有所提升。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资料,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呢?这仍然是我困惑的问题。

四、略读课文教学老师的位置。

解简易方程教案篇十三

在通读教参时我初步感受到:简易方程太容易了,学生一学肯定能掌握好。本单元引入等式性质进行教学解方程的方法,简单的一句话,只要记住同加、同减、同乘、同除就行了,这有什么难的。

正如我所想的,聪明的学生一学就会,并且掌握的很好,但学生是参差不齐的,一小部分学生通过月考可以看出来,他们掌握的还是不好。怎么了?讲了一遍又一遍怎么还没掌握住?不行,我还的从类型与多加练习下手,就不相信他们学不会。接下来我就把方程总结成六种类型,每组每天出一道题,课前三分钟做完。刚开始肯定是做不完的,就利用上课的一点时间让学生做完。一天一天过去了,通过批改发现孩子们进步了、掌握了。我反省到:

看来数学不能只站在某一个点上做“井底之蛙”的狭隘的教学,教师不仅仅从本单元、本年级、本学段和小学范畴内分析把握教学内容,更应该从学生发展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上把握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多次通过观察就发现未知数的值是多少,但却还要把烦琐的过程写出来。

例如:

x+1.2=8,根据等式的性质,学生很容易发现两边同减1.2,得出x=6.8。写出过程是:

x+1.2=8,。

解:x+1.2-1.2=8-1.2。

x=6.8。

在写过程时学生习惯根据加、减、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来写,面对如上的繁杂过程接受的缓慢,无奈。

本单元的教学使我对新教材和新课标又加深了认识,也许当完整的教学完本单元的知识时又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9262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