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论文(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1 05:03:07
最新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论文(优秀14篇)
时间:2023-12-01 05:03:07     小编:笔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改革开放打开了奢侈品消费的大门,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奢侈品消费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如何看待日益增长的奢侈品消费规模,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成为了学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99-20xx年经济增长和奢侈品消费的相关数据,以人均gdp和奢侈品消费总额为序列,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介绍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法概述。介绍了奢侈品的相关概念、奢侈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以及var模型的相关理论。

其次,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奢侈品消费的现状。从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从市场规模、消费者结构、市场供求结构、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心理五方面分析了奢侈品消费的现状。

再次,选取奢侈品消费总额和人均gdp为两个时间序列,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var模型,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是奢侈品消费的原因,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最后,依据经济增长是奢侈品消费的原因这一结论,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从企业、政府、社会、消费者四个层面提出以发展本土奢侈品产业为核心的完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经济增长;奢侈品消费;本土奢侈品产业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1奢侈品的相关概念

2.1.1奢侈品的含义

2.1.2奢侈品的特征

2.1.3奢侈品的分类

2.2奢侈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2.2.1基于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和恩格尔定律的分析

2.2.2基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分析

2.2.3基于垄断模型的分析

2.2.4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

2.3var模型的相关理论

2.3.1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2.3.2协整检验

2.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3.4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2.3.5方差分解

2.4本章小结

3.1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3.2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3.2.1奢侈品市场规模分析

3.2.2奢侈品消费者结构分析

3.2.3奢侈品市场供求结构分析

3.2.4奢侈品销售渠道分析

3.2.5奢侈品消费心理分析

3.3本章小结

4.1数据选取

4.2模型选取

4.3模型构建

4.3.1单位根检验

4.3.2协整检验

4.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4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4.4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5.1企业层面

5.1.1培育本土奢侈品产业

5.1.2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5.1.3借鉴国际知名品牌发展经验

5.2政府层面

5.2.1调整进口关税税率

5.2.2规范奢侈品市场秩序

5.3社会层面

5.3.1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5.3.2加强国内外奢侈品文化交流

5.4消费者层面

5.4.1建立正确的奢侈品消费观念

5.4.2合理利用消费信贷

5.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而且,在我国股市的发展与金融经济建设的增长并不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其影响规律也是无从查找的。第一,对于我国金融经济增长较快,股市发展较好的地区而言,由于他们的股市发展时间较早,且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二,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借鉴了发达地区的股市发展模式,总结了其经验教训,但是依旧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第三,股市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不单单就是股票的参与者与竞争者,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以及现象,这些都是非预测性的。最后,股票的投资获利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监督与掌控,一般都将在一年之后,才能看见相应的效果,这也就是说它对于金融经济的增长短时间内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的。

二、间接金融机构与金融经济增长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从资金的盈余单位吸收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单位以及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经济体。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信用创造、清算支付、资源配置、信息提供和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最近几年,金融单位获取了非常多的成就,其面对着一些创新,行业之后总有了大面积的综合化的发展,而且由于跨国单位的存在,此时的金融单位也开始不断的朝着海外来发展。在这些要素的带领之下,中介单位的发展也面对着很多全新的内容。如今的中介单位的类型非常多,像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当前国际上的很多专家对于这两者的思想是一样的,也就是认为其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带动的联系。通过分析学术领域的探索意义,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在我们国家,因为金融中介本身就具有信用创造之类的功效,其对于金融经济进步肯定会有着非常强大的带动意义,许多的信息要素也证实了其彼此的关联。通过分析该项内容得知,比对于那些金融经济发展速率较快的国家可知,我们国家的金融中介本身的发展速率不快,而且有一些缺陷,此时就会干扰到金融经济的进步,因此要积极的带动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改革。

三、货币政策与金融经济增长

此类政策的关键目的就是金融经济进步。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此类政策具体的说是国家或是央行为了作用于金融经济事项而设定的方法,特别是说掌控货币供给等相关的多个方法。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设定的目的,像是控制通胀等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金融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在金融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反的,金融经济发展太快的时候,央行要设置很多的方法来降低供给,提升功效,抑制消费,此时就可以确保总的产出降低,或是将增速减弱,确保物价水平是优秀的,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分析得知,金融的进步的确是可以带动金融经济进步的,通过分析它的本质得知,金融的进步要将金融经济的进步当成是关键的背景。

因此,假如把关键点放到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金融经济增长,很显然其无法获取设定的意义。反之,要不断的调节当前的金融经济结构,要带动科技发展,要做好创新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基础中带动金融经济进步。像是在欧债现象的干扰下,要更为积极的分析自身的结构以及体系等,并非是单一的分析金融内容。换句话讲,在我国金融经济获取此类成就的时候,要形成精准的发展思想,并不应该单一的经由金融扩张之类的措施来确保金融经济的进步,要关注其内在的品质。

第一,我们国家的股市的规模还处在发展之初。由于其规模扩张,吸收的储蓄不断的增加,它对于金融经济的意义将会更为显著,贡献也就更多。期待经由发展股市来带动金融经济进步,要切实地提升市场的功效,必须不断地配置资源,确保行业运作有序才可以带动金融经济进步。

第二,当前的银行业对于金融经济的带动意义要超过股市,要积极的分析实施有序的货币体制和维护所在区域的金融经济稳定进步间的关联。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积极地扶持中小规模单位,提升此类单位的有效资金相关的需求力度。强化和国家机构间的交流,切实地体现出信贷费用的意义,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而且,要积极地强化央行的功效,认真论述货币内容。如此才可以确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保金融经济进步。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摘要:本文指出,由于六个宏观和结构性因素的变化,中国gdp的年均增长潜力很可能从过去十年的10%左右下降到今后十年的7%左右。这六个原因包括:出口减速、房地产需求减速、城镇化速度放缓、劳动力增速下降、生产率增速下降、资金成本上升。我们的使用数量模型估计的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

如果承认增长潜力的下行,则宏观政策的基本前提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实际gdp增长率下次再降到7%时,就再不意味着经济陷入萧条,而应该理解为是进入了正常、合理的增长区间。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的下降,只要能保持7%左右的gdp增长,就不会加剧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如果增长潜力是7%,而一定要用刺激政策将增长提升到9%以上,这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繁荣,但会不断导致资产泡沫、通胀、坏帐和经济大起大落等长期成本,最终不可持续。

笔者建议,在“十二”规划中正式使用7%的增长目标。另外,今后几个季度,即使同比gdp增长速度可能降低到8%左右(环比增长在三季度可能到7%),都只表明经济回落到接近本身的潜力所在,并不说明经济需要新一轮政策刺激。

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如果经济增长潜力是7%,年度cpi增长目标为3%,理想的名义gdp增长就是10%。按历史经验,m2和贷款增长幅度超过名义gdp增长3-4个百分点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在今后几年,m2和贷款增长的最优速度应该是14%,而非17-19%。

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学术命题,但却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政策含义,对这个问题的政策反应最终也会影响到每个企业和家庭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具体来说,如果中国的gdp增长潜力只是7%,而政策却人为地将增长推高到10-12%,那就必然要求向经济中注入过多的货币,从而导致通胀、资产泡沫、银行坏帐等恶果。由此而来的经济过热之后则是政策紧缩和经济大幅波动。从经济结构来看,如果增长超出潜力,在经济上行周期内会出现投资过度、能耗和污染大幅上升,随后的下行周期中又必然出现产能过剩。

打一个比方,一定年龄段内的孩子的体重增长是有自然规律的。如果非要他“快速成长,”迫使他超量进食,短期内会使他体重迅速增加,但此后会导致肥胖,最终不得不去看医生减肥。搞得不好甚至会影响其终身健康。再用开车做另外一个比方。汽车在“正常”时速下行驶是最省油(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最不容易损坏汽车的零部件(可持续的)、最不容易出事故(可减少危机的风险)。但是,如果超高速行驶,一时间固然风驰电掣,但驾驶同样距离的能耗反而会增加,机件损耗加大,故障率上升,车辆寿命缩短;更可怕的是,高速驾驶可能会导致车毁人亡。

所以,正确判断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制定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误判经济增长潜力,就会人为的造成经济大起大落、结构失衡和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如果宏观(总量)政策失当,结构调整就必然面临“两难”。例如,当gdp增长达到12%时,经济规律表明能耗增长必然超过gdp增长,节能减排就自然成为空话。换句话说,结构优化的前提是宏观政策保证经济增长接近潜力、避免大大超过潜力。笔者认为,所谓科学发展,在宏观政策领域的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搞清楚中国的增长潜力到底是多少。

下文分析了将改变中国今后经济增长潜力的六大原因。前三个原因(包括出口、地产和城镇化)主要从需求角度来判断经济增长潜力的变化。此后两个原因(包括劳动力、生产率)从供给角度看增长潜力所受到的制约。最后一个原因(资金成本)则从供求两个方面影响增长潜力。

根据这六大原因,我的结论是,中国在今后十年的gdp增长潜力很可能只有7%(甚至低于7%),远低于过去十年(定义为1999到)10.1%的gdp平均增速。笔者因此建议决策层在下一个“五年”和“十年”发展规划中将gdp增长预期定在7%。另外,基于这个7%的gdp增长潜力和3%左右的通胀目标,我认为适度的货币和信贷的年增长速度应该是14%,而不是17-19%。过高的货币增长会再次导致通胀、资产泡沫和经济结构失衡。

原因之一:出口减速

过去,中国出口经历了年均23%的高速增长,贡献了约3个百分点的年均gdp增长。但是,这个阶段出口的高速增长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是今后无法复制的。

第一,中国加入wto,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的配额和关税大幅下降,这为中国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我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估计,在2002到之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其年均出口增长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但到最近几年,中国入世对出口的推动作用已经逐步消失。

第二,发达国家(g3)在过去十年保持了年均2.8%的gdp快速增长。经过过去两年的金融危机,美、欧政府债台高筑导致财政政策被迫长期紧缩,增长潜力很可能从过去的2.8%左右下降到1.8%。根据历史上发达国家增长与中国出口的相关性,发达国家gdp增长减速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就会减速7个百分点。

第三,过去10年,出口行业中农民工的年均工资增长只有5%,而今年多起罢工事件之后低端劳工工资大幅上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按人民币计价的工资增长达每年15%,人民币对美元每年升值3%,则按美元计算的中国工资增长就达到每年18%。面对这样的成本增长速度,劳动密集型(如服装、制鞋、家具、电子零部件等)行业将很快失去竞争力,许多工厂将被迫搬到越南、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成本更低的国家。

基于上述理由,中国出口年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明显减速。笔者估计,今后10年中国年均出口增长很可能只有12%,为过去10年均增长率(23%)的一半左右。

原因之二:房地产需求减速

过去10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年增长率接近20%,是内需中最主要的一个增长来源。但是,房地产的这种高速需求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原因有三: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房改之初,城镇家庭拥有住房的比率约为20-30%。10年之后,城镇家庭的住房拥有比率已经达到70-80%,高于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比率。第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8平米,现在已经达到30平米,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鉴于这些变化,现有城镇居民对房地产的基本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有显著下降。第三、下文将阐述,中国城镇化的高峰已经过去,由城镇化所带来的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将减速。

基于上述原因,并根据与中国发展水平可比的其他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过去10年住宅销售面积的年均增长在10%左右),笔者估计,今后10年内中国住宅销售面积的年均增长率很可能减速到10%,比过去10年的平均速度减低一半。

原因之三:城镇化速度放缓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认为,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虽然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但是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预计今后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的速度将保持在0.8-1个百分点左右,很难出现“九五”、“十五”时期每年1.35-1.45个百分点的增幅。这与联合国开发人口署的计算基本吻合。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是,中国城镇化速度在“九五”期间已达到峰值,当时城镇化率平均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未来10年此城镇化率的增幅将降为年均0.8个百分点。最近的一些实际数据也支持对这个趋势的判断。比如,根据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全省“农转非”数量从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

城镇化速度放缓是人口结构老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制造业已经大量向内地迁移等一系列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伴随城镇化的对投资与消费的需求,如建筑服务、建材、汽车、通信基础设施、餐饮、公用事业等,其增长也将相应减速。此外,过去数十年间城市快速膨胀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将愈加显现,例如污染、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土地征用补偿不足、城市产业定位雷同等。例如,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100多个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cbd、大广场、度假村、欧化建筑等千城一面的投资建设短期内刺激了地方gdp,但随着城镇化速度放缓,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则不得不改变此类粗放型的规模增长,转向产业配置和城市宜居等精心规划设计,从而放弃部分经济增长速度而提高增长质量。

总体而言,城镇化速度从每年1.4个百分点降到0.8个百分点,将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而降低gdp增长的潜力。

原因之四:劳动力增速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增长,从供给角度看,资本的.高速积累和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我国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同样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源泉。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p的研究认为,在1983到间,人口红利因素对gdp增长的贡献比率高达27%。

1980年至今,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婴儿潮和大规模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但第一次和第二次婴儿潮出生的人群现在已经开始进入退休年龄,农民工进城的转移速度也在下降。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都预期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前后达到顶峰,之后第一文库网将逐渐减少,因此人口红利因素对gdp的贡献将大幅减少。今后我国gdp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的积累。

根据社科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结论,中国人口红利在已经达到最高获利点,此后则老年人口负担逐步加重,并且呈累进式加重趋势。现实生活中,高考报名人数已经开始逐年下降,农民工中青年比例不断下降,使得初级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开始逆转,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正在迅速增长。

在企业层面,由于劳动力增长速度的下降甚至劳动力绝对供给水平的下降,工资增长的压力也必然上升。另外,上国民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明显恶化导致的社会压力,将迫使政府将不得不大幅度、持续地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养老金的标准。劳力成本增长的加速会导致企业利润率的下降和生产的减速。虽然工资增长有利于促进消费和社会稳定,但我们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果显示,工资增长对gdp的净影响是负的。

综上所述,劳动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将在未来10年内将导致gdp增长潜力的下降。

原因之五: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下降

从供给面看经济增长的来源包括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等)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过去,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达到年均3%左右。但这个生产率增长速度在今后也将难以持续。

今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200美元,2年之后将超过5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明显低于5000美元时,由于产品、技术、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与发达国家,简单复制其他国家的经验――即通过引进外来资本、人才和管理经验――就可以实现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但是,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再靠简单“复制”获得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就会明显下降。我们通过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如法国、韩国、台湾、日本、巴西)的经验发现,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后的十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比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前十年下降一个百分点。

当然,不同的国家在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之后经济增长的表现差异很大。在30年以前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幅减速。过去30年,只有韩国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从“发展中”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例如韩国的人均gdp从5000美元(按美元不变价)翻了四倍,达到现在的20000美元。相反,许多拉美国家在30年以前与韩国的人均gdp相当,但在过去30年之内几乎原地踏步。比如,按不变价美元计算的巴西的人均gdp在1979年到20之间累计只增加了29%,这就是所谓的“拉美陷阱”。

这个陷阱的背后是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率增长的缺失。在达到人均5000美元的gdp水平之后,生产率提高的的主要推动力就必须从“拷贝”转向自主创新,而拉美没有做到。韩国过去30年间,人均专利注册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而同期巴西的人均专利注册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3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显然是巴西难以维持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的人均专利注册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0.6倍。这比巴西好一些,但远远低于韩过去30年的水平。除非中国能将自主创新能力成倍地提高,否则很难重现韩国在人均gdp在超过5000美元后所保持年均经济增长。相反,如果中国对知识产权不加大保护力度、自主创新受到抑制,“拉美陷阱”就可能是前车之鉴。

原因之六:利率将逐步提高,从而增加投资成本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按揭利率都呈现出严重的实际负利率。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的实际利率也呈现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持续偏低的倾向。用过去10年的平均数据计算,中国的实际存款利率(名义存款利率减cpi同比增长率)在我们所比较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中为最低(中国、美国、印度、英国、台湾、韩国)。中国的长期实际存款利率只有0.8%,而其他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接近2%。同时,中国的实际贷款利率(名义贷款利率与gdp平减指数年增长率之差)也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为最低。中国的长期实际贷款利率只有2%左右,而其他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则接近5%。

经济和金融理论的基本共识是,实际利率过低,表明资金成本相对投资回报率或产品、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过低,就会导致资产泡沫、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这一点已被国际实证研究所证明。我们用20多个国家过去2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实际利率与通胀率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表明抑制通胀要求提高实际利率。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均表明,实际利率过低,会导致和加剧通胀和地产泡沫;另外,负的实际利率会加剧通胀预期。因此,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则要求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上升。

另外,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将增加对消费和通胀的上行压力,从而迫使利率上升。人口老化也将降低储蓄率,从而推高利率。最后,随着资本帐户的逐步开放,中国的长期利率将开始出现与国际长期利率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目前中国的十年期国债利率仅为百分之3点多,远低于正常情况下美国国债长期利率5%左右的水平。

综上所述,长期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应该也将会逐步提高,而利率的上升将推高投资成本,从而抑制投资增长和gdp增长的潜力。

长期gdp增长潜力为什么是7%?

上述六个原因对gdp增长潜力有多大影响?首先,我们用最简单直观的分析办法判断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出口减速和房地产增长减速――带来的影响。然后,我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来估算这些原因多gdp增长的总体影响。

出口减速将降低gdp增长潜力1.5个百分点:如前所述,出口增长减速很可能从过去10年年均23%下降到今后的12%,减速11个百分点。历史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出口增长减速7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长就会减速1个百分点。所以,出口减速1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gdp增长潜力下降约1.5个百分点。

地产需求增长减速将降低gdp增长潜力1.2个百分点:?如前文所述,中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的增长率很可能从过去10年年均20%下降到今后的10%。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12%,假设地产需求与地产投资增长基本一致,则需求减速10个百分比就意味着gdp增长减速1.2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地产投资减速导致的产业联带效应,则对gdp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仅仅由于出口和地产需求减速这两个因素,就已经将中国的gdp增长潜力从10.1%降低了2.7个百分点至7.4%。城镇化的减速从需求面来看对gdp增长潜力还有额外的的负面影响。同时,劳动力的下降、生产率增长的减速、资金成本的上升等对gdp增长潜力还有来自供给方面的负影响。[2]?所以今后十年gdp增长的潜力很可能会降低到7%左右,在今后十年的后半部分增长潜力甚至可能低于7%。当然,保障性住房、新能源建设等政策可能提供一些新的支持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我们估计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和新能源方面的支出增长的加速基本上会被今后对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减速所抵消。

我们的cge模型表明,gdp增长潜力会下降到7%:为了比较系统地量化上述因素对gdp增长的影响,我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模拟五种冲击同时发生的情形。这样就可以将对需求和供给面的各种冲击在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内综合考虑。基本假设包括:与基准情形(即过去十年所经历的年均10.1%的gdp增长的经济环境)相比,今后十年的(1)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基准下降1个百分点;(2)劳动力的年均增长速度比基准下降1.2个百分点;(3)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偏好变化,导致地产销售增长比基准下降约10个百分点;(4)在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国外对中国出口的年均需求增长下降12个百分点;(5)资金成本比基准提高1个百分点。上文提到的城镇化放缓的部分影响已经反映在房地产增长减速中,但城镇化减速带来的其他服务需求的减速则比较难量化,暂时没有在模型中处理。

在上述五种冲击同时发生的情况下,我们的模型显示,gdp年均增长率比基准情形约下降3.1个百分点,使得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到7%左右。结果与我们前文的判断基本吻合。

宏观政策含义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今后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是7%,而不是曾经经历过的10%。gdp增长如果降到7%,不意味着经济陷入萧条,而是进入了正常、合理的增长区间。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的下降,只要能保持7%左右的gdp增长,就不会加剧失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

因此,不应该继续将8%作为今后的gdp增长的官方目标和增长的底线,更不应该将9-10%作为实际政策操作所追求的目标。如果增长潜力是7%,而一定要用刺激政策将增长提升到9%以上,这虽然可以实现短期繁荣,但会导致资产泡沫、通胀、坏帐和经济大起大落等长期成本,最终不可持续。笔者建议在“十二”规划中正式使用7%的增长目标。

笔者估计,今年三季度gdp环比增长会降到7%;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速度也很可降低到8%左右。但这些都仅仅表明经济回落到接近本身的潜力所在,并不说明经济需要新一轮政策刺激。

准确判断增长潜力对货币政策有重要意义。如果经济增长潜力是7%,年度cpi增长目标为3%,理想的名义gdp增长就是10%。按历史经验,m2和贷款增长幅度超过名义gdp增长3-4个百分点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在今后几年,m2和贷款增长的最优速度应该是14%,而非17-19%。从更长期看,在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几年以后m2的增长速度恐怕只需要高于名义gdp增长2-3个百分点,届时12-13%的m2和贷款增速就足够了。

如果政府确实担心gdp下行到7%时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对策应该是加大社保支出,而非政府主导的投资、货币扩张和重新启动地产泡沫。

注:

[2]注意,来自需求和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不能简单叠加。比如,如果需求下降3%,而相应的供给同时下降3%,则对经济的影响就是3%,而非6%。在本文研究的六个因素中,出口、地产、城镇化基本属于需求面因素,劳动力、生产率基本属于供给面因素,资金成本则同时影响供需两个方面。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不同资源的生产力不一样,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就点明了科学技术在实现经济增长中的首要性。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差异较大,资源禀赋状况有着巨大差别。譬如对于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省市,劳动力资源的机会成本就小,而对于劳动力是稀缺资源的省市,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就大。由此来看,不同的省市,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必然存在着如何有效使用资源的问题,不同的省市,对应着不同的发展战略规划。

笔者不久前使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资源禀赋情况,从而可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省市的.经济增长路径。

我们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时,可持续发展都是基于基期的资源禀赋状况、现有的要素结构比例不变的前提。换句话说,如果现有的要素结构比例是最佳的,那么长期来看,经济发展以后,要素结构比例还处于最佳状态(当然包括技术进步在内,可能改善现有的要素结构比例)。

而对于不同的要素结构比例,经济发展遵循的是“漏斗原理”,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程度上受制于一个省市要素最为稀缺的因素。可喜的是,一个省市可以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获得所需的要素。可以想象,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十分低下,而大多数要素又处于严重稀缺状态的省市,经济是很难取得高速增长的。

对全国各省市资源禀赋的分析范围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要素,它们分别是:土地存量、水资源、劳动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开放度等几个方面。

尽管各省市的资源禀赋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软件将资源禀赋亲疏程度相差不大的省市归并到一类,结果表明,所有省市可以具体分成7类。

从数据分析来看,广东属于第一类省市,市场化程度、外贸依存度、对外投资比率和固定资本份额指标排名全国第一。这表明广东省在全国属于开放程度最高,资本投资最为充裕的省市。广东省劳动力份额排列全国第四位,不过劳动力素质不高,逊于北京、上海、天津。劳动力成本很高,排列全国第三位,劳动力生产率也次于北京、上海、天津。耕地面积排在全国后列。水资源指标稍强一点,排在全国中游水平。

第二类省市是北京、上海、天津。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多项指标排在全国第2、3、4位。如外贸依存度、劳动力成本等。尽管三市的劳动力资源并非丰富,但其人力资本(知识含量)是全国最佳的,分列前三位,劳动力素质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劳动生产率遥遥领先其他省市,上海的劳动生产率甚至达到广东的2.5倍。但是上海的劳动力成本也是全国最高,北京次之。三市的耕地面积、水资源是全国最为稀缺的,位列倒数前三位。三市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北京、天津、上海分列第12、7、6位。

第三类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它们也有多项指标排在全国第2、3、4位。如市场化程度、固定资本份额,仅次于广东省。从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指标可以看出,这类省市是比较外向型的省市。劳动力资源较丰富,不过素质不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处于中游水平。

第四类省市包括海南、辽宁和福建省。除了在市场化程度、固定资本份额、劳动力份额、水资源存在一定差距以外,这类省市和第三类比较类似。

第五类包括山西、陕西、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八省(自治区)。市场化开放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劳动力资源不算丰富,土地资源非常丰富。

第六类包括湖南、四川、河南、江西、广西、河北、湖北、安徽、重庆等九省市。市场化开放程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很低,劳动力资源较丰富,水资源非常丰富。

第七类包括贵州、云南、青海。三省的资源禀赋情况非常差。绝大多数指标排列全国倒数前几位,如人力资本(知识含量)、市场化程度、外贸依存度、固定资本份额、劳动生产率等等。不过三省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全国是最丰富的。省市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各省市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不同。对于上述不同类型的省市,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才是合适的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得根据以上所作的统计分析,对各类省市的资源禀赋特征加以归纳。

1、广东省土地稀缺,不适宜发展土地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因此可以发展加工贸易,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资本份额最高,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2、北京、上海、天津的土地、水资源禀赋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不过市场开放,劳动力素质高,加上资本充裕,应该优先发展资本要素与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高附加值制造业与服务业。

3、第三类和第四类省市具有很多的相似点,我们合并分析之。对于六大省市,共同的明显特征,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尤其是外资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江苏、浙江、山东省固定资本投资份额在全国位居前列,可以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海南、福建和辽宁省可以凭借港口经济,优先发展发展加工贸易,建设外向型经济大省。加工贸易是一种以“资源换资源”的贸易方式。在发挥地方劳动力资源优势,赚取加工费的同时,加工贸易还带来了我国稀缺的资源和技术。20xx年,辽宁省外贸依存度达到33%,海南省外贸依存度为26%,均远远低于同年全国50%的水平,福建省外贸依存度与全国水平持平。

4、对于山西、陕西、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八省(自治区)来说,市场化开放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劳动力资源不算丰富,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发展土地密集型产品,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可以考虑加大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发展迅速,逐渐被很多国家接受。同时绿色有机食品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有百益无一害,备受欢迎,因此目前我们应该加大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宣传。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有机肥料多,气候多样性,再加上传统的栽培技术,可以在绿色有机食品方面大显身手。而这一点,恰恰是美国、加拿大等大国的弱项。

5、对于第六类省市来说,数字分析表明其适宜发展土地密集型产业。这一点在第七类省市上也有所体现。三省属于资源严重失调,仅有自然资源禀赋较高,经济增长所需的其他资源十分短缺。

根据我们的分析,尽管很多省市均适合发展制造业,但是各省市的实力差距很大,这也决定了各省市地方政府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举措应该存在差异性。

(1)工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很大差距。

样本省市中,只有上海、北京、江苏、黑龙江、云南五省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三资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企业主体来看,20xx年北京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7711元/人.年,而上海为140271,高出北京市近80%。同期两市三资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相差无几,北京市为123860,而上海为123303元/人.年。

我们认为,信息制造业也应该是北京、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信息制造业作为目前世界的主导产业,它所需要的资源投入与北京、上海当前的禀赋比较吻合,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两市的比较优势。当前世界信息产业的分工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研发、制造都开始向中国这样的低成本国家转移。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之下,北京、上海应该抓住机遇,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禀赋,尽快发展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制造业的一个主要中心,为中国有朝一日成为世界信息产业技术开发中心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产率的量化公式,提高生产率本质上是效率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教育体系,增加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存量。(2)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存在差距。

对可获得数据(广东、东北三省等10省市数据不可得)进行分析,浙江比例最高,达到60%,绝大多数省市处在40-50%之间,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8%,甚至低于贵州水平。云南和青海两省比例最低。

数据表明,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较高的对外开放度不但与贸易有关,而且也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关。相对而言,对于北京、浙江来说,应该进一步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作用,加快落实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扩大外来资金的带动作用。

(3)不能依赖单一的资源禀赋。

上面我们分析的是各省市优先发展其资源禀赋密集的产业,从而可以发挥本省市的比较优势,不过我们认为,仅仅发挥静态的比较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动态的竞争优势,否则就是步入“比较优势陷阱”。譬如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第五、六类省市应该发挥土地密集的比较优势,然而现状并不像我们预期中的那样。20xx年排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前十位的省市中,其中有一半的省市耕地面积位列全国末十位。

之所以出现上面的结论,主要是因为如下原因:前面的分析过程暗含着如下一个前提假设: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等同的。而实际上,科技的进步和发明使自然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禀赋在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性已大大下降。经济增长是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取决于要素结构比例。譬如东北农民可以发挥耕地资源较多的比较优势,生产需要密集投入耕地的大宗农产品,山东、福建农民则可以生产需要耕地投入较少的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因为山东、福建可以依靠其他资源进行替代贫乏的土地资源,从而弥补农业生产的劣势。另外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亦不一样。譬如北京市经济发展阶段靠前,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小,相反凭借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在农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市。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摘要: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充分就业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如果降低速度过快,虽然价格可能趋于稳定,但同样会带来问题;一方面会减少供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生活失去保障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再一方面,物价上升,特别是物价大幅度上涨会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会采取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速度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运行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的关系,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关系不显着,但这一规律仍然起作用。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难以为继。从20xx年到20xx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20xx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延续了20xx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20xx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到政府财力支持相对较少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起点,没有适当规模的投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但是我国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投资需求过旺,规模过大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以引起基础产品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加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瓶颈产业的推波助澜,短缺现象严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高增长需要不断的更高的投入,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型的,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较高的产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20xx年至20xx年,gdp年均增长10%,但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

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是高增长高储蓄。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10%,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靠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来支撑。这是我国经济有强大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

按照通常的规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增长,从而对储蓄产生影响,储蓄率会相应走低。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正好相反,经济高增长推动储蓄增长,而且增幅不断扩大,尽管20xx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的37%上升到20xx年的44%,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xx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和明证,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最终往往要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来缓解通胀的压力。也就是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总是放在降低增长速度上,而往往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真正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以低下的投资效率、很高的储蓄率或投资额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扩大就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中长期问题。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非常突出。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很难避免。但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明显超过资源许可的范围,就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又会引起通货紧缩,进而导致就业萎缩,影响社会安定。问题是,改革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极不协调。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在客观上会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统筹考虑,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问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长期较快增长,但拉动就业能力却明显下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仍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具有明显的排斥劳动力倾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也是近年外商投资的重点,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本来资本有机构成就比较高,加上外资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抑制了就业增长。相反,吸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到全社会就业规模的增长。

的cpi,20xx年7月,同比上涨5.6%,1月至7月累计上涨3.5%,央行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增强,通胀风险趋于上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解决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经济不能不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但中国人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就业增长,又要使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水平上。也就是说,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度”。

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技术进步和投资能力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能以牺牲人民的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和阻碍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大到阻碍和破坏经济增长的地位。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有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其基本原则应是不能降低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否则,通货膨胀幅度过大,人民生活承受不了。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在价格上涨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公众可承受程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总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物价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大的起伏,保证充分就业。而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切实跨出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增长方式向实现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是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白津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j].学术交流,20xx(1)

2.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浪财经20xx.04.19

3.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探讨[j].统计研究,20xx(5)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六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更新,生产生活过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主要依据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时,对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信息化;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管理逐渐的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直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通过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带动农业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当使农业经济朝着机械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1]。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

农业信息化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在农业领域逐渐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断的提高生产力,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以及机械化手段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概念界定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现阶段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以及机械化手段合理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涉及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其核心就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民生产作业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基础教育信息化、农业科技活动信息化、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信息化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等。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1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一环,现如今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保障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能够使各项生产要素调动起来,能够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力,解决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难题。逐步的深化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从而慢慢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2]。

2.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决策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人类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决策,但是人类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对农业生产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预测,比如天气、环境等不可控的因素,气候和环境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个人的经验无法进行准确的决策,这就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各项因素进行监测,可以对土壤的状况,天气状况、湿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指导农民进行决策,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不可抗力的风险,将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市场信息的指导下,能够使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更加的高效。

2.3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科学性

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很多仪器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高效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是,农业信息化是依靠各类信息技术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气象卫星等来收集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各类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帮助农民用于决策,这就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保障了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3]。

2.4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的意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逐步引导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信息化,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把握农业市场的方向。对农业市场的发展形式进行分析,对农业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最后加强政府与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保证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正常运作,对农业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农民进行农业决策,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3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才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制定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提高信息化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人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鼓励政府、学校等培养农业信息化的人才,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使得信息化人才能够在农业生产、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此同时,还可以整合与共享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引入社会力量进入农业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3]刘绍敏.中部六省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xx.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七

协整检验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旅游总收人增加0.54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增加0.198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

修正误差模型检验表明:在短期内当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532946的调整速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是说,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之间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而,重庆市可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但是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入境旅游收入对重庆经济增长以及旅游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不大。

自重庆市直辖以来,重庆市的旅游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速,但与某些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通过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创造更多吸引旅游者的条件来缩小差距。重庆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同时经济增长也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重庆入境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份额以及重庆旅游总收入的份额相对较小,重庆的旅游业还局限于国内旅游。加强旅游景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与旅游接待水平、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旅游,成为重庆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八

汇率制度是一个对汇率决定、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安排。汇率制度的目的是要与经济主体的最大化行为和预期目标相一致,同时也符合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要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推进金融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市场化,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的人民币可兑换,才能更好地发展总体经济。

目前阶段,新的汇率机制导致人民币一定程度的升值,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贸易顺差以及外资对国内投资的增加带来的大量资金涌入。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随着美元地位下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特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对接和互动加深,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和地位逐步提高,承担的权利和责任同时增加。在全球重心逐步转向人口和资源强度较高地区,以及中国经济规模扩展效应日益释放的新背景下,人民币在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实质性变化。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也就是说,今后人民币会以一定幅度循序渐进升值,维持中国以低价输入资源、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有着深远的宏观经济影响,会逐渐改变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将财富从出口商向消费者转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吕进中.中国外汇制度变迁,,7.

[2]晓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展望.金融论坛,(08).

[3]刘迎秋,韩强.利率、债务率、汇率与经济增长,.

[4]刘巍.汇率与利率.中山大学出版社,.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九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多数产业处于短缺状态,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总量快速扩张,多数企业囿于“依西方葫芦画中国瓢”的运行轨迹。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软着陆”的成功,许多产业凸现出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即便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电力、煤炭、交通等“瓶颈”行业也显得剩而不怪。中国从整体上告别了短缺经济而走向了买方市场。

中国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不能不可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同西方高度发达的成熟市场相比较,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显性的区别:

应地表现为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需求结构的过渡。众所周知,中国的家电行业历经十几年的技术引进、更新和发展,生产能力显著加强,生产总量急剧增长。同时,居民的购置欲望和消费冲动日趋强烈,可以说这为供求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合点,更为家电行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然而低收入的制约使广大消费群体购买依然乏力,消费市场显现出假性的供过于求。

第二、中国的买方市场是日已沉积的供求结构错位、买卖矛盾突出、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的相对的、不完全的买方市场。与发达国家绝对的、全面性的买方市场不同,中国的买方市场只是相对于短缺经济而言的买方市场,它并没有出现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卖不掉与买不到共生、买不起与没新东西买并存的供需结构错位的买方市场。纵观现代城市住房,由于房产商的盲目追逐,当前中国城镇积沉着大量商品住宅急待销售,但因其价格昂贵,业已形成的商品房不得不在巨大的消费市场面前长期闲置。由于既成商品的日积月累,市场供给会因闲置产品价值的不能实现而缺乏新的切入点,现有的生产能力也就失去了继续扩张的市场空间,从而进一步导致供求结构错位,买卖矛盾加深。

(一)、市场竞争强度提高行业平均利润下降

竞争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条件,剖析买方市场条件下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不难发现:第一、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显速扩张。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趋势加强,复杂的联盟竞争日益明显,国外相同产业特别是同拥有强大实力的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与日递增。第二、竞争的领域和竞争手段彻底改变。一方面,竞争领域从生产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并在整体上呈现出全面竞争的崭新格局。另一方面,价格竞争不再是竞争的主要手段,资本实力、品牌价值、专利技术、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一跃成为企业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

正是这种牵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激烈竞争,导致了企业平均利润率的不断下降。首先,企业必须不断地更新设备,引进前沿技术,增加智力资本的投入,从而相应地增大了产品成本,降低了产品利润。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盲目转移资本,投资即时利润相对看好的行业,致使行业利润下降。再次,企业迫于生存,不得不以产品的不断降价为主要方式参与行业间的残酷竞争,从而直接导致了企业收益的显速递减和平均利润率的陡然下降。

(二)、两极分化程度加剧市场细分趋势增强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必然促进优胜劣汰机制作用的强化,生产效益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特别是我国买方市场的结构性特点更加强化了企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一、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需求旺盛的短缺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设备大多接替于少数大型企业的换代产品,陈旧落后。其二、民营企业的用人制度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开始凸现,淡薄的智力资本投资意识难以适应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后的发展要求。其三、国家扶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融资渠道障碍重重。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竞争乏力、先天不足始终无法摆脱。

随着企业两极分化程度的加剧,市场细分趋势日渐明显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不断强化。第一、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大小皆全”的传统经营理念日益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以分工协作为基本特点的市场细分原则日渐见诸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象主要依靠着oem定单生产的tcl和只着眼于汽车配件“万向节”的万向集团,便是充分依靠市场细分雄踞企坛的成功典范。第二、从企业的趋势看,不仅一般性行业的市场竞争明显加剧,即便是一些垄断性行业,其进入壁垒也纷遭击破,企业垄断经营难以为继。为实现利润回报的最大化,企业不得不充分利用市场细分原则,积极融入大小企业“均利”的分层竞争格局,谋求在它并不拥有全面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上取得比较优势。享誉全球的美国菲利蒲.莫尔斯公司,其最著名的产品“万宝路”香烟所留下的商业神话,更是市场细分中的一大亮点。

(三)、市场融资日趋明显结构调整节奏加快

资本是企业生存和运行的血液。“资金足,企业青”,国内外一些百年老字号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活力倍现、长足发展,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些企业融资渠道畅通豁达,资金补给充足。可以说,无论是企业的自身积累,还是风靡叱咤的举债经营,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纵观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营运,不难发现,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性显速加强,一方面,由于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面临着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和集约化经营的巨大压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但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利润率的不断下降,资本积累能力大大弱化,企业依靠自身积累迅速筹措资金投入再生产显得力不从心,加上现代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那种“借鸡生蛋,贷钱生财”的举债经营往往“鸡飞蛋没”“财未生反赔了本”,从而,导致亏损企业赖贷银行大量惜贷,企业通过银行信贷取得资金已是困难重重。因此,未来的企业必将会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依赖会不可避免的在互动中强化。

随着市场融资趋势的加强,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更加明显,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势当力行。第一、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不容回避的挑战。第二,从国内情况看,一方面,生产和消费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需求对生产结构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运行模式发生了转变。我国经济总量的运行模式已转变为供大于求的不均衡状态。一批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点趋于成熟或衰退,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未能及时形成,出现了主导产业的阶段性“断档”。第三、从企业内部看,产业整体素质偏低,经营机制落后,市场反应迟缓,技术开发能力严重不足,加上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结构相对分散,“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始终得不到脱困。

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供求关系急剧变化,过剩经济带来的竞争显速增强,传统民营企业已举步维艰。解决好民营企业战略的适时调整、行业的相应转移、智力资本的高效经营、融资渠道的大幅扩展、技术与制度的不断创新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突出问题,已显得刻不容缓。

(一)、调整发展战略推进行业转移

发展战略是一个带方向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关键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独具的优点,曾经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发展活力。然而,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传统民营企业的“先天不足”和“后补不济”暴露无遗,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相对弱化,长期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中沉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能否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推进行业转移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曾经一时声名鹊起、利润如潮而最后却千疮百孔、颓然倒下的“巨人”与始终抱着“以战略统领市场”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咄咄逼人的旺盛态势的“烽火”,便是最富说服力的生动教材。

制定发展战略、推进行业转移既要考虑所在行业的基本特点,明析自身实力,把握市场态势,利用行业向密集化转型的成熟条件,迎合市场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表现出的强大需求,又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自身优势弥补技术差距,进而“破壳而出”。美菱集团曾受到严酷的冰箱市场饱和与需求刚性的市场挤压,在“万绿丛中几点红”的市场格局中,美菱积极跟踪技术发展前沿,不失时机地调整发展战略,在刚性的冰箱需求面上找出了一道需求“缝隙”,成为与国内其它冰箱名牌企业并驾齐驱的一朵醒目的“红花”。

(二)、加强智力资本经营提升决策理念

中国民营企业从市场中诞生,在竞争中成长,并依赖政策支持和自身独特的机制优势,取得过长足发展。然而,中国民营企业打整体上看始终做不大做不强,并在这一特殊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复杂态势,从巨人的倾覆到爱多的销匿,从飞龙的卧坡到太阳神的落山,中国的民营企业始终未能走出昙花一现的怪圈,究其根源,关键在于智力资本的经营和决策理念的提升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适应不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式管理,多数企业老板将企业的管理权、重大决策权只身独揽,把企业的发展维系于某个家族成员。这种血缘关系的管理助长了家族成员的自恃、自封,压制了非家族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抹杀了非家族成员的主体意识和对企业必需的向心与忠诚,这样,损害了企业的运转效率,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成本,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疲软、监督乏力、职员冲突、人才流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曾经强调,管理就是决策,万向集团董事会主席鲁冠球认为,对智力资本的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企业的决策与管理都应以激发人的工作活力做为终极目标。加强智力资本经营、提升决策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三)、扩展融资渠道促进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的全部生命力就在于扩展融资渠道,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纵观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多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补给不足,技术创新疲软,产品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自主开发和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加上民营企业普遍对企业研究开发的投入不够重视,技术人才缺乏创新动力和研发欲望。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指出“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

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发展轨迹,走名牌战略之路,抢占新技术新产品的制高点,增强企业的开发后劲,是企业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由之路。世界驰名的耐克公司,以别具心裁的运筹方式集中财力力克“耐克鞋气垫系统”核心技术而长盛不衰。从1984年亏损147万元作为起点发展到“中国家电大王”的海尔始终立足发展资金的补给,以匠心独运的技术创新制度,凭借灵敏的市场触角轻松切入市场,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一条强大、灵活而又凶猛的“章鱼”称雄中国家电市场,在同实力雄厚的国外跨国公司争夺市场的这种“与狼共舞”的险恶环境中独树一帜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家电奇葩。

1.《经营战略》,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2.《第五代管理》李仕模编著中国物价出版社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三版

4.“买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特点研究”臧跃茹

5.“营销创新--21世纪中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严学军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十

摘要:“四动课堂”,即生活触动、问题驱动、小组互动、思维灵动。让“四动课堂”成为教学新常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四动;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合作

按照“小班化‘四动课堂’推进会”的课改精神和工作部署,我校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五个课改实验组就本组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组内研讨、反思和交流;二是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学开放周”活动平台,各课改实验组改革和完善本组课堂模式,开设展示课,增强普适性,推进课堂模式的常态化发展。这些工作使得“四动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得到推广和普及,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也逐渐融入了“四动课堂”,即生活触动、问题驱动、小组互动、思维灵动。如何让“四动课堂”成为教学新常态是我们正在不断探索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四动课堂”的含义

(一)生活触动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情感丰富,思维水平明显提高,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力,观察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教学只有选取或营造其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他们的已有感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融合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诱发生成、逐步建构、形成感悟,才是科学合理而且高效的。同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有益的情感体验,提升科学的价值观。

(二)问题驱动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

(三)小组互动

小组互动教学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课堂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交际,较快进行信息传递,减轻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困难心理或焦虑心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获得学生独到的见解,更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比较容易得到各种满意的完整解答。

(四)思维灵动

教育不是要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这把火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思维之火。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教人怎样去思维,教人如何更灵动地思维。学生灵动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实现。学科教学主要包含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文化三个维度,其中,学科思维是学科教学的内核。因此,学科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让学生进入思维世界的核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很有帮助。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兴趣阶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空间,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比如,我上的“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这节课,教学内容很受学生欢迎,导入时我让学生欣赏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的名句,创设了优美的情境,还展示了一些合成照片的精彩实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投入了,才能使教学变被动为主动,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二)培养兴趣阶段

1.精心设计任务

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任务一般分三个层次――基础篇、提高篇和拓展篇,从简单到复杂,学生比较容易上手。

2.讲解内容要少而精

少而精主要是指讲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要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要精讲,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完成任务掌握软件的操作要领,并且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知道选择合适的软件来解决。

(三)巩固兴趣阶段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怕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对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使学生满怀希望和自信心,延迟了已有的兴趣,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的转化,从而巩固了兴趣。

如,我在一个教学任务完成之后,都进行作品展示。学生总是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当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仪或网络上时,一种得意的表情便会在他的脸上展现,我会给予适当的赞许,让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延迟兴趣的持续时间,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三、改进教师教法,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和诱发学科思维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平行问题组、递进问题链或辐射问题簇串联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恰当地嵌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问题。这一步骤不仅需要教师熟悉教学内容,还要较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成功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基础。

(二)分析问题

这一阶段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常常让全班学生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也可以让全体学生分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此阶段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当讨论发生跑题或者学生误解问题的本意时,给予其及时的提醒和引导。

(三)解决问题

即在上一阶段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可以让学生用报告的方式与全班进行交流。

(四)结果评价

包括自我评估、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评价内容为小组整体表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合理性、个人贡献等。

对应以上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四个步骤,本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即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项目教学也分为四步,以photoshop设计学生作业本封面封底为例说明。

第一步:提出项目需求。即为自己学校使用的练习本、英语簿、作文簿三种作业本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封面和封底。

第二步:进行项目分析。即为了完成设计需要收集哪些素材,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步:项目实施。包含作业本方案设计、子项目内容确定、项目小组活动实施、教师指导。

第四步:项目评价。即各组展示、交流本组设计的作业本作品,介绍设计思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然后是各个组互评,教师综合点评。

四、改变学生学法,把“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本人担任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一般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的,学习任务以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型为主(如创建个人网站、制作动画、电脑平面设计等等),学习结果多以作品形式呈现。教师首先提出相关的主题性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利用计算机(网络)共同完成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我发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分工不均的情况,也存在学生偷懒的现象。往往一个小组操作技能好的学生承担大部分工作,而一些操作技能较弱的学生会把事情推掉,这样就得不到提高。这样的现象发生,我认为是因为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个人独立完成作品能力较弱。为此,我想出一些办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一)将小组与个人结合,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每小组展示成果,还要求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个人介绍部分。通过这样的尝试,不仅每个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的荣誉感也让他们努力将自己的个人部分做得更好。

(二)及时调整小组成员的搭配

每组尽量安排一位热心、能带动其他成员一起动手的学生。保持组内异质,即组内成员在性别、能力、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里,每个成员应该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并相信他人的长处能帮助自己和整个小组获得成功。只有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合作,成员之间才能彼此尊重、平等对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要更加明确任务分工和角色分工

把小组共同面对的任务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每个成员负责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这就是任务分工;让每个成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担任某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领导者、检查者、激励者、协调者等,增进成员之间、小组与教师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性,这就是角色分工。合理的任务分工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握学习机会。

(四)完善监督体系

借助完善的监督体系对整个合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可以及时制止不良合作行为的发生,保证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监督可以分为五个层面:(1)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直接监督;(2)教师面向小组长、小组长面向组内成员的逐级监督;(3)小组之间的提示性监督;(4)成员之间的主动性监督;(5)成员的自我监督。教师是监督体系的主导者,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应向学生明确监督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既要积极保护自身的学习机会,也要自觉维护他人平等的学习机会。

(五)对合作学习要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首先,评价的主客体要具有多样性,例如,可采取教师对学生、教师对小组、学生对学生、小组对学生、小组对小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还应加大评价纵向深入的力度,让评价始终沿着“教师―小组―成员”这条主线逐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次,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以此来监督小组成员严格遵守合作的规则,矫正合作过程中不平等的合作行为,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四动课堂”可以改进并完善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只要我们经常反思、不断改进,一定能创造出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浩.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2]郭道胜.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马玉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指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十一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为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创造就业等很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要看到,由于管理者素质的良莠不齐及企业自身规模的原因,民营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吸取民营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也要找到一种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这必将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民营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难

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大多数是合伙投资,注册资本少,实力有限,规模相对较小,而其资金也多为投资人的家庭财富累积。而现实中的民营企业创业之初大都处于成长发展期,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其创立之初,大多技术水平落,经营业绩不太稳定,在财务制度上也不甚健全,再加上企业规模不大,可抵押的资产不多等等因素,使得融资难度加大。同时,在我国,缺乏专门为针对中小民企服务的金融机构,而大的金融机构在改进金融服务、开发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等方面还有缺陷。

(二)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资金使用效率低

民企的投资人多为自然人,社会层次复杂多样,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可以说,在民营企业,大多数还在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之民企负责人较容易构成“一言堂”,外行指挥内行。在资金使用方面,要么资金使用缺少计划性,过量购置不动产,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较高,面临的风险也很大;要么将大量资金闲置,导致现金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

(三)应收账款账龄长,资金周转速度慢

许多民企为了争取客户,多采用赊账方式销售,然而由于催款不力等因素,导致发生坏账,或者即使收回,账龄也很长,这必然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而不少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资本增值意识薄弱,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更加偏重于现金交易,在结算上通常采取提早支取,延后结算的方式,造成了部分资金的浪费和闲置,使得机会成本加大,损失一部分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

(四)不重视现金流量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现阶段,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对于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不够重视,资金波动很大。当企业发展势头较好时,盲目乐观,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不能正确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经营现金流不足以维持高企的经营成本时,或者是新项目投资回收期较长,收效慢时,或是原有业务资金告急、债务到期、财务风险加大等情况出现时,营运资金必然受到影响,且有可能阻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

(一)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营运资金是企业整体财务框架的组成部分,与多项财务指标密切相关。以流动资产为例,流动资产的整体规模及流动资产项下各项目所占流动资产总量的比例,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对于资产流动性、收益期望及风险预期的搭配。流动资产总额大以及速动资产占流动资产比例较大时,企业的流动性强,偿债能力较高,相应地,无力偿债的风险也就较小。

(二)营运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营运资金的管理还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贯穿于采购原料、生产加工、成品销售及款项回收的整个过程。企业各个环节上的资金有无保证,决定了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企业应尽可能的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尽量延展应付账款的期限,这样,企业的变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增加利润的目的。

(三)营运资金结构的合理配置对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

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究其原因,除了盲目扩张、管理效率低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营运资金与长期资金的结构配置以及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配置,造成资产、债务的结构性错配:大量的短期负债被用于投资长期的项目,导致企业流动负债高企,大大高于流动资产,生产环节上的资金无法保证。长此以往,企业便走入了恶性循环。靠高负债维持运转的企业,一旦无法再从银行融资,或银行因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将贷款延期,那么潜在的支付危机即刻爆发,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一)了解和掌握民营企业现金管理规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主要依靠个人投资的方式注入资本金,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而单纯依靠有限的内源融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外源筹资就显的十分重要。因此,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筹集短期资金。此外,还可以通过短期融资融券、寻找担保等方式融通资金。

(二)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制定适合企业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改变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日常资金管理,协调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运用现代的财务管理理论及方法,配合业务部门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将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必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只有通过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建立现在企业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对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率,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十二

一、引言

本文利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了各类公共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各类公共财政支出的边际效应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育和卫生支出对农村的绝对和相对贫困的扶贫效果显著,同时对农业生产、非农及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吴睿()和陈迎春(2005)的研究结果一致,月;支农支出和农村基础建设支出的扶贫效果均表现出显著负影响,说明我国支农支出和基础建设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及缺乏管理监督导致了这一结果;农业科技三项支出的扶贫效果显著,但是,科技投入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科技三项支出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显著,而专项扶贫基金只对绝对贫困的效果显著。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应优化支农支出结构、提高扶贫专项基金的效率

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和卫生的投资力度,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设施中,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有利于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从而促进农业增收。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和卫生支出对农村扶贫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投资,同时,要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投资,特别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服务补贴,使得农民享受初级医疗卫生服务,预防农民大病致贫。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十三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在对外贸易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出口贸易历史悠久,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在施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名牌战略等政策后,山东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从绝对量来看,出口总额逐年攀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改革开放初年,与山东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截止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20个,除四大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外,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所占比重趋于提高,占比已高达43.1%。其中,东盟、南美、印度等新兴市场所占比重分别高达9%、7%和3%。图1是山东省1995~20出口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图。

图11995~年山东省出口总值趋势图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1.2山东省经济增长现状1.2.1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897亿元,达到1985年的49.81倍、1990~2009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4.49%,扣除物价、通货膨胀等因素仍高达12%。可见,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较高

总的来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均居全国前列。2009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794元,比同期全国水平25511元高出10463元。2009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04元,比上年增长16305.41元增长9.2%,人均月收入1484.3元。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各项构成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呈现出新的收入特点。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13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增幅最高,增长最快,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7.3%上升为今年的7.7%。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3元,比去年增长16%,增幅仍保留在第二位。人均工资性收入13985.83元,增幅为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8.5%,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412.76元,比20增长19%。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

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篇十四

根据劳务经济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务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

项目东部中部西部

收入收入收入

(元/人)构成(%)(元/人)构成(%)(元/人)构成(%)

一、工资性1223.0439.93554.7526.71388.7724.41

收入

1、在非企业256.278.3794.774.5680.045.03

组织中得到

2、在本地企483.5315.7997.844.7167.604.24

业中得到

其中:在本315.3710.3053.082.5641.392.60

地乡镇得到

3、常住人口323.9110.57265.7212.79168.8310.60

外出从业得到

纯收入

2、第二产业158.645.1872.523.9449.563.11

3、第三产业348.4511.38168.568.12145.489.13

三、财产性70.192.2927.491.3234.152.14

收入

四、转移性185.676.0655.222.6656.523.55

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分组资料整理

平仅为30%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同等gdp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在我国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接近一半的人在本乡内就业,2/3左右在本县内就业,外出农民主要转移地也是县城。如何使农民真正融合到城镇,彻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必须进行更大程度改革,这不仅仅是个户籍制度改革问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2702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