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得教案(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1 05:14:15
灯笼得教案(通用14篇)
时间:2023-12-01 05:14:15     小编:念青松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备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

灯笼得教案篇一

1、了解民问花灯的制作材料、工具、程序,产生亲手制作的愿望。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3、在参与装饰花灯的过程中,丰富审美感受与体验。

1、请民间艺人来园现场表演制作花灯。

2、半成品花灯骨架、各色纸。

1、介绍做花灯的艺人,激发参与活动的愿望。

2、观察已经制作好的花灯,讨论制作需要的材料。

3、看艺人现场表演扎兔子灯,了解做兔子灯的工具、材料及制作方法。

(1)幼儿猜测兔子灯的制作方法。

(2)幼儿观看扎制兔子灯,大胆提出疑惑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3)讨论、归纳兔子灯的制作方法。(用竹篾扎成兔子的骨架——裱糊白纸——用彩色纸进行美化装饰——装上可以滚动的轮子并安上蜡烛。)。

4、分组合作,对半成品花灯骨架进行美化、装饰。

(1)观察半成品花灯骨架,商量装饰的办法。

(2)分组合作,美化装饰花灯。

在区域中提供可拼插成花灯的吹塑纸、毛线、剪刀、笔等制作材料,供幼儿尝试用对插连接的方法自制花灯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装饰。

灯笼得教案篇二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数学符号)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不同特征的剪纸灯笼(大小、颜色、握柄、流苏、花纹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题。

一、谈话导入价值取向:引发兴趣,导入挂灯笼的话题。

1、导入: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了,大家在国庆节的时候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喜庆)热闹。今天,我们将与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价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题中的组成部分。

1、认读加法题:1+2=3,2+1=3关键提问:

1)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几个数字?几个符号?)小结:有数字、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叫加号,"="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读等于。

三、说一说价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2、1、出示一串三个灯笼的图片及算式题:1+2=32+1=3(两个算式题分别出现的)导入:根据这张图片,老师列了一个加法算式题,小朋友一起仔细看一看这些灯笼。

3、关键提问:这些符号和数字都表示什么呢?

小结:这二数学题中有"+"叫加法,表示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叫等号,"="后面的数表示总共有多少,也叫总数;前面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2个大灯笼和1个小灯笼,后面的数字表示灯笼的总数。

(如:一盏打灯笼加上两盏小灯笼,总共有3盏灯笼···)。

四、看灯笼找算式题价值取向:理解并运用加法算式题的实际意义。

2、幼儿操作:

操作要求:观察各串灯笼,分辨他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小结: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灯笼得教案篇三

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折纸的兴趣也比较大,能够认真折纸,但是对于看图示折纸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的灵活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1、图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5、图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5、图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把做好的灯笼悬挂在窗台上,让全体幼儿来欣赏,找出折得好或装饰得好的灯笼,让幼儿说出喜欢哪一个,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

灯笼得教案篇四

1,愿意参与涂色活动,感受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知道灯笼的颜色是红红的。

3,锻炼幼儿手的灵活度,完成自己的作品。

1,画有灯笼轮廓的纸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颜色的蜡笔若干。

3,录音机一个,磁带一盒。

提问一:宝宝们,我们过节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提问二:宝宝们,我们过节和过新年的时候,门口和街上都挂上好多好多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好多好多的灯笼)。

提问三:宝宝,你看到的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交流,学说红红的灯笼)。

1,教师出示画有灯笼轮廓的纸,提问:宝宝,这是什么呀?(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说出涂色)。

3,教师向幼儿讲解做画的要求:

1,教师范画,重点突出涂色时方向要一致。(例左右左右、上下上下)。

2,提问:宝宝,老师是怎么涂色画红红的灯笼的?

4,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涂色。

1,幼儿动手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任选方法涂色,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互相谦让。

(1)我们今天的小画家的画真棒,瞧xxx涂的颜色非常均匀,xxx这次也能大胆地画画了,……逐一出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让我们把红红的灯笼挂在教室的门上,好吗?结束活动。

灯笼得教案篇五

为了庆祝中秋佳节喜迎接国庆节的到来,让孩子能参与并且感受节日的气氛,我园特举行一次庆中秋、迎国庆|“创意灯笼,点亮祝福”亲子灯笼创作大赛。为了让幼儿有一个难忘的回忆,请家长们与幼儿共同制作灯笼,庆祝中秋佳节。

灯笼得教案篇六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灯笼得教案篇七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乡村人们善良、充满关爱之情、亲情的品质;。

3、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过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现,明白遇事要善于动脑思考,要勇敢、坚强。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两课时。

1、板书:满山的灯笼火把。

2、一起朗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3、为什么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本课生字词。瘦杂盲婆幕溜亏恰肢艰苦坚信渴望喧哗悠长哆嗦焦急挣扎援救幸亏盲。

3、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问题3。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发言。

3、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

1、全班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改正)主要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和“我”的成长地是在四川农村。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把“我”送到乡下吗?(因为“我”的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所以把“我”送到乡下外婆家)。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知道了文中的“我”因为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就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

1、师述: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九课《满山的灯笼火把》,这节课继续学习。

2、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意见什么事?

1、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为什么这样认为?请大家默读课文3、4、5自然段。反馈:坚强、勇敢、沉着、冷静、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同时板书)。

2、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找出书中有关句子。学生反馈时,老师边指导理解边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是心理描写,说明他坚强、勇敢、有头脑。指导朗读出坚定的语气。

第四自然段:表现出他坚强、沉着、冷静。(板书:不哭也不喊)。

第五自然段:他坚持什么?你坚持过干什么吗?用“坚持”说句子指导朗读出坚定的信念的语气。

3、文中的我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时,在孤寂寒冷的时刻,也害怕过,也着急过,文中哪儿写了?你从哪儿看出他害怕、着急的。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

b第四自然段末尾。这一句没有写作者怎么样,为什么你却感觉作者害怕、着急呢?(指导环境描写可以突出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这样既可以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我为什么会坠入土里?

理解第二自然段中天气的恶劣,行走艰难。(找出重点词语,注意朗读)。

5、在遇到坠入井中的危险时,我先哭喊着,挣扎着,很快,我明白这样不行。于是不哭也不喊,拽着井边的杂草坚持着、坚信着,我坚信的来救我的亲人们真的来了吗?结果怎样?默读课文6至8自然段。

6、我当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体会:一声又一声、一线、一片、一大片等词语,指导朗读。

7、我当时怎样?泪如泉涌(板书:泪如泉涌)理解:泪如泉涌。

8、师述: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除了指泪是热的,还有什么是热的?心为什么是热的?(被乡亲们的关爱之情感动了,这是感激的泪)板书:关爱之情、感激之情(师述:亲情是伟大的。由于我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所以我们更要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

9、“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设问句)有什么作用?(强调全村的一百多人都出来找我。)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师述全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9满山的灯笼火把。

沉着冷静。

坚强勇敢关爱之情。

||。

我---哭喊着---不哭也不喊---泪如泉涌。

||。

有头脑感激之情。

灯笼得教案篇八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小班挂灯笼教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是内容哦!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 2 5,3+2 2 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

灯笼得教案篇九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涂色活动,感受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知道灯笼的颜色是红红的。

3,锻炼幼儿手的灵活度,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画有灯笼轮廓的纸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颜色的蜡笔若干。

3,录音机一个,磁带一盒。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一:宝宝们,我们过节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提问二:宝宝们,我们过节和过新年的时候,门口和街上都挂上好多好多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好多好多的灯笼)。

提问三:宝宝,你看到的`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交流,学说红红的灯笼)。

(二)引导幼儿学习作画。

1,教师出示画有灯笼轮廓的纸,提问:宝宝,这是什么呀?(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说出涂色)。

3,教师向幼儿讲解做画的要求:

1,教师范画,重点突出涂色时方向要一致。(例左右左右、上下上下)。

2,提问:宝宝,老师是怎么涂色画红红的灯笼的?

4,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涂色。

1,幼儿动手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

任选方法涂色,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互相谦让。

(三)讲评幼儿作品,让幼儿感受成功。

(1)我们今天的小画家的画真棒,瞧xxx涂的颜色非常均匀,xxx这次也能大胆地画画了,……逐一出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让我们把红红的灯笼挂在教室的门上,好吗?结束活动。

灯笼得教案篇十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

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

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主题活动二:制作月饼。

1、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灯笼得教案篇十一

1、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运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灯笼,促进双手的协调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购买的红灯笼一个,圆形灯笼(三片纸做的)范样一个,菱形灯笼(四片纸做的)范样一个。教室里预先拉上绳。

2、毛钱做的灯笼穗子,固体胶,剪刀。

3、幼儿操作材料。

1、出示实物红灯笼,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儿见过灯笼?都见过什么养的灯笼?设么时候挂灯笼?

2、出示圆形灯笼范样,幼儿仔细观察,探索灯笼制作方法。

提问:它们是有什么纸做的?是用几片纸做的?是怎么粘在一起的?

3、教师边示范边提出制作要求。

(1)制作灯笼的彩色纸可以是三张,也可以是四张、五张等。

(2)对折后在彩纸的反面粘上胶,纸片的边角要对齐、粘牢。

(3)粘合最后一篇纸时,先把穗子挂线夹在灯笼中间。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业后热心帮助别人。

(2)帮助能力弱对幼儿掌握对折、粘连的方法。

5、把幼儿制作的灯笼挂起来,共同欣赏。

讨论:说说哪个灯笼做的好,好在那里。

6、出示菱形灯笼范样,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回家尝试制作。

灯笼得教案篇十二

设计思路:

1、活动的价值。

灯笼是中国人传统的喜庆用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灯笼颜色、大小、花纹、样式各不相同,幼儿在欣赏中发现不同,感受灯笼带给人们的喜庆氛围。

2、幼儿的经验。

幼儿对5以内的组成有所了解,今天的活动就是以“我是中国人”——挂灯笼为载体,让孩子在比较灯笼不同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组成经验学习5的加法。

3、环节的设计。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说说灯笼,让幼儿走进灯笼,感受灯笼给人们带来的喜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第二个环节,观察比较灯笼,为后续的运用特征进行加法做准备。第三个环节,挂灯笼,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习5以内的加法。第四个环节,分享交流,进一步巩固。

活动目标:

1.寻找灯笼的不同特征,进行式题与灯笼配对,理解加法式题的意义。

2.体验式题在生活的运用,有学习加法式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灯笼,算式题、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灯笼说不同——引导幼儿看看说说灯笼的不同特征。

1.出示4串灯笼,观察灯笼的不同特征。

小结:灯笼代表了喜庆代表了欢乐,她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俗。

2.这么多的灯笼看起来真是非常喜庆啊,但你们仔细观察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这里的灯笼除了大小不一样,有的花纹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

二、看灯笼找算式——根据灯笼不同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1.观察灯笼的数量。

(1)这里有几串灯笼?

(2)每串灯笼有几盏?一串灯笼上面有5盏灯笼,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呢?

2.根据灯笼的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符号。

(1)出示加法算式:这是什么?(加法算式题.)。

(2)算式题也可以表示5盏灯笼,你们会读吗?

这些式题上有什么?

小结:原来加法算式题中有符号,有数字。这是加号,等号(出示+,=)。在念的时候2加上3等于5。

3.根据灯笼的.特征,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2)出示3+2=5:你来找找这个式题。

(3)出示4+1=5;1+4=5:还有2道再请xx,xx来试试。

三、看图片找算式——幼儿根据图片找相应的算式题,进一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1.出示教具:这里有些什么喜庆的物品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可以用哪道算式题来表示?

3.幼儿操作,要求:每个小朋友拿一张图片然后开始找算式题,如果你找到一道式题和在图片做朋友,那很好,说明你学会了大班的本领。当然如果你能找到两道甚至是三道式题,那就更好了。

4.交流。

(1)先念式题,再说图片上的事情。(个别幼儿介绍)。

(2)集体验证:看看,图片和加法式题都找对了吗?有什么问题?

(3)找式题(同一图片不同式题;同一式题不同图片)。

小结:原来同一张图片可以用不同的式题表示,同一式题可以说不一样的事情,看你说的是哪件事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灯笼得教案篇十三

1、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将剪刀、笔等放回原处。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自制灯笼的步骤图。

2、红色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抹布等。

1、欣赏教师自制的小花灯。

2、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讨论活动规则。

3、尝试用剪、贴、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开展《听鼓点玩灯》的游戏,体验做做、玩玩的快乐。

灯笼得教案篇十四

(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编者有意设计导语,是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方法,为学文设置铺垫)。

二、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好。从课题处入手,大胆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轻声读文,画生字词。

2、同桌合作,互读互纠。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检测自学情况。

(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上作记号。

2、大堂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注意课堂中的生成。

4、梳理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直奔重点。(学习2—5自然段)。

1、观察课文插图1,说出所见所思。

2、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为什么乱挣的结果只会更坏?(想象乱挣的结果,理解“坚持”的意义。)。

b、从作者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首先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学生与图亲密接触,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体会作者的勇敢坚强、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品质,突出重点。其次,利用文本空白处,激发学生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读中感悟,读中体验。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

2、指名读被感动的句子,说说理由。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意思,能够迁移运用。

(渴望、满山遍野、泪如泉涌、是热的)。

4、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认识设问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我发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三、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1、开火车有感情朗读课文。

2、寻找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

3、尝试复述故事。

(课标指出:积累语言材料的途径是复述。阅读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302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