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编写教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下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测量教学教案篇一
文言文《活见鬼》是教材“破除迷信”单元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而笑。因为人教课标版教材在此前没有出现过文言课文,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可借助教材的编排特点(即古文同译文一起出现),让学生借助译文疏通古文文意,在学习中对比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导,激活学生的想象,实现多元对话,从而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会写“炊、趋、沾、踉、跄、愕”6个生字,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之处,对照白话文读懂文言文。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体会文章的含义,得到不迷信鬼神,不疑神疑鬼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体会文题。
齐读课题,体会题目的字面意思。
创设语境:“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过渡:其实啊,这三个字就出自一则小笑话,名字就是--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指名读文。
教师关注:本课的六个生字和多音字“撩”“亟”的读音。
(2)读出停顿。
课件出示:标注停顿的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反馈。
2.借助译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主学习:借助书上的译文,了解文章大意。
过渡:文章的大意弄懂了,我们来个对读。我读白话文,你们对应读出文言文,可以吗?
(三)文白对读,品味文言。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思考:通过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对读,你们有什么发现?(语言简练)。
过渡:没错,文言文的语言就是这样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简洁、凝练的文字吧!
学生齐读。
(四)深入研读,走进故事。
师:读得过瘾!我想问问:读这个笑话,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笑?
学生批注:用横线画出文中可笑之处。
学生汇报。
1.品味:“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自由练读:关注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
指名读文,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什么样?(引导学生说一段话)。
想象画面:第二个闯入者的样子。
引读: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做糕的人刚刚起来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指名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我们这些读者又是何等的幸运,在作者的文字间目睹了这样的画面--齐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过渡:真是有意思。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狼狈相,于是--(屏幕: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思考:两个人在大笑,难道他们仅仅在笑对方此时的狼狈吗?
过渡:孩子们,不急于回答,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个人的经历。
2.品味:“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过渡:文中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值大雨)嗯,在这个鬼天气里,首先出场的是--(赴饮夜归者),雨中的他--(持盖自蔽)。此时,他看见--(一人立檐下),那人--(即投伞下同行)。
指名读文。
学生想象: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赴饮者心生疑虑,他在想--。
学生想象:于是他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就开始慌了,他想--。
师:小点声啊,别让鬼听到你的心里话呀!怎么办呀,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于是,赴饮者--(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好一个赴饮者呀,居然把鬼挤下了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听他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赴饮者的害怕,一起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师:好奇怪呀,二人同行,作者却只写了赴饮者,投伞下者又是怎样的呢?
(大屏幕:久之,不语,他在想--;对方以足撩之,他在想--;对方奋力挤之桥下,他在想--;当他从河水中挣扎上岸的时候,他在想--)。
学生想象。
师:你的想象力令我钦佩,我们不妨合作一下,我来叙述故事,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赴饮夜归者和投伞下者的心里所想。
(配乐)(师: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赴饮夜归者想--学生甲;久之,不语,投伞下者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以足撩之,偶不相值,心想--学生甲;被对方以足撩之,虽偶不相值,但心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牙关一咬,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心想--;在河水中苦苦挣扎的投伞下者心想--)。
小结:爽极了,掌声在哪里。我想问问,文章里到底有没有鬼?(没有)我说有,而且还同时存在两个,谁知道两个鬼藏在哪儿?(……)没错,两个人心中各藏有一个鬼。知道这是什么鬼吗?(……)是胆小鬼。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炊糕者晨起看到的场景--(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令我们读者捧腹的画面--(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思考:现在,谁来说说看,二人相识愕然,不觉大笑,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狼狈吗?
学生回答。
(五)深化主题,布置作业。
学生悟理,齐读全文。
师:回家后,你可以把这则笑话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们听,因为正是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引读课题)。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赴饮者投伞者。
疑神疑鬼。
测量教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理念:
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组织猜测、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组学生讨论、思考。
二、动手实验,探索公式1.观察、比较,建立猜想。
引导生观察例4中的三个几何体,提问: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教师提示: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圆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可以模仿这样的方法来转化。
(1)小组合作研究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演示操作。
a请一名学生演示用切插拼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其他学生模仿操作。
b思考: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c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a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b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c你的猜想正确吗?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d小结: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e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师板书公式:v=sh观察、比较,猜想。
学生分小组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插拼的方法。
模仿操作。
学生闭眼独立联想。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分析。
验证猜想。
口答条件。
学生自学书本,概括公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第26页试一试,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应用体积公式求圆柱的体积一般需要两个条件,即底面积和高。
2.完成第26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先看图说说每个圆柱中的已知条件,再各自计算,计算后,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强调: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要先算出底面积。
3.完成第26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读题后强调说说为什么电饭煲要从里面量底面直径和高,然后列式解答。
先说条件,在计算,然后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先思考里外的区别,再独立练习。
先想象,再计算。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交流学习的方法。
测量教学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第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检测。
一根圆柱形钢材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1分米,每立方。
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一共重多少千克?
合作探究。
完成练习七第7题。
师引导学生审题。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解题思路。
生独立完成。
展示、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8题。
指导学生读题,明白抹水泥部分是哪几个面。
指名说出想的过程。
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评价。
完成练习七第9题。
指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白这个大棚实际上就是半个圆柱。
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评价。
完成思考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要想求出圆钢的体积就必须先求出圆柱形储水桶的底面积。
当堂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
课后拓展。
教学反思:
测量教学教案篇四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
滴漏实验。
】
滴漏实验。
】
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四、延伸:
测量教学教案篇五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选用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回忆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完善认知结构,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奥妙;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二、回顾与整理1.提问:你能说一说各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板书公式)。
2.请大家回忆一下各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提问:你认为这些计算公式哪一个是最基础的?为什么?
回忆推导过程,
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三、练习与实践1.求下面各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1)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
(2)长方体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1.2米。
(3)底面半径3分米、高5分米的圆柱。
(4)底面周长12.56厘米,高0.3分米。
2.学生解答后提问:
“第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你能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吗?(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
学生独立解答。
判断说理。
进一步比较表面积和体积。
解题以后你还有什么体会?
(认真审题、正确选择方法、细心计算)。
3.填一填。
(1)小明用小正方体魔方搭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个魔方。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小正方体的()倍。
(2)将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切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块,并将这些小块拼成一排,能摆()米长。
a、10b、100c、1000d、1。
(3)圆锥体的底面积缩小3倍,高扩大3倍,体积()。
a、缩小3倍b、不变c、缩小9倍d、无法确定。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a、16b、48c、32d、24。
4.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有一个圆柱形状的储水箱,它的侧面由一块边长6.28分米的正方形铁皮围成。这个储水箱最多能储水多少升?(接缝略去不计)。
(3)一种计算机包装箱,标明的尺寸是380×266×530。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做这个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谈谈解题体会。
学生填空后说说想的过程。
学生独立解答后,
分组交流解题方法。
四、课堂总结。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在复习过程中,你觉得还有哪些困难?
反馈思路及方法。
测量教学教案篇六
2.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常见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整理--实践运用--总结反思”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巩固有关面积、体积单位的表象,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完善认知结构。最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复习表面积和体积。
二、回顾与整理。
三、练习与实践。
1.提问: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计算方法)。
2.提问: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它们有什么区别?
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吗?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卧室的地面面积是15()。
(2)一瓶牛奶大约有250()。
(3)我们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4()。
2.提问:你能用学过的体积单位描述自己身边物体的体积吗?
3.填空:
0.5立方米=()立方分米。
1.04升=()毫升。
6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75毫升=()立方厘米。
学生完成后,追问换算方法。
4.看图口答求表面积的算式。
5.解决实际问题:
(3)制作下面圆柱形状的物体,至少各需要多少铁皮?
a.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2厘米。
b.水桶底面直径40厘米,高50厘米。
c.通风管横截面周长0.628米,高1.2米。
提问:分别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为什么?结合实物说说表面积的含义。
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说说含义及区别。
学生各自填一填。
举例说说一些物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填空,说说换算方法。
看图口答算式。
学生独立解答,
并根据题意说清楚理由。
做一做,比一比。
四、总结与反思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测量教学教案篇七
授课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1)。
教学基本。
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9~20页的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五1~4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让我们来试试看。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体积。
1、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
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
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
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
(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杯,倒满水。
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背的水多。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
思考:
(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
2、认识容积。
2、学习例7。
(1)出示两盒书。
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
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板书:容积)。
追问:这两个书盒,谁的容积大一些?为什么?
(2)试一试。
下面那个玻璃杯的容积大一些,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
师:什么是玻璃杯的容积,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思考: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五第1题。
4、完成练习五第2题。
5、完成练习五第3题。
6、完成练习五第4题。
作
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
计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结
测量教学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确定方法使计算简便。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指名口算。
10-6.9=4.2÷0.6=1.3×0.4+0.3×13=。
58+36=1.08×0.5=0.8÷0.16=。
二、复习解答应用题。
1、做58页第7题。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调查,再把调查结果课内交流。
1、做58页第9题。
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学生完成后选择适当的机会组织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围绕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测量教学教案篇九
在圆柱体上绕线。
根据缠绕的圈数判断线段的长短。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圆柱体积木,上面有一段彩色线(线的一头固定在圆柱体上,各圆柱体上的线长短一)。
粗细相同的`圆柱体五个,上面缠绕彩色线2—6圈,l一5的数字标签。
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5页,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绕线圈。
幼儿操作小教具(圆柱体积木),将线段整齐地缠绕在圆柱体积木上,然后用手按住线头,数一数自己绕了几圈。
将线段放开,与同伴比一比线段的长度。
与同伴交换圆柱体积木,再次缠绕比较,感知圈数与线段长短的关系。
按线段的长短给五个圆柱体排序,并依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贴上1—5的数字标签。
出示已缠绕线圈的五个圆柱体积木。比一比哪个圆柱体上绕的线最长,哪个圆柱体上的线最短。
二、比长短。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理解操作要求。
数一数不同颜色的绳子分别绕了几个圈,找到相应的长短标记后连线。
观察、比较各种颜色彩条的长度,给相同长度彩条下的灯笼涂上相同的颜色。
请几名幼儿展示操作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建议】。
采用幼儿操作在前、教师演示验证在后的做法,可以让幼儿自主积累有关的直接经验,这是探索圈数与长度之间关系的必经过程。如果幼儿在操作中有不同想法,可让他们再次操作验证,获得正确的结论。
用于缠绕的线段不宜太长,以方便幼儿比较。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3、培养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一、导入新课。
2、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介绍蓝鲸: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遍布全球各大洋海域。它身长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170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到容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度。它常在水面张开血盆大口,把虾和海水一起吞入口中,接着闭嘴滤出海水,把小虾吞进腹内。一头蓝鲸每天要吃约4吨重的小磷虾。如果它肚中的食物少于2吨,它就会饿得发慌,好像是永远吃不饱似的。所以它经常潜入水深三四十米处,搜寻食物。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左右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喷泉。)。
3、揭示课题: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鲸鱼,轮船,卡车载重量,大象体重,一堆石头……)。
4、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教学新知。
1、初步认识吨。
(1)观察课本第31页主题图。
(2)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列式:100×10=1000(千克)。
(5)指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6)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2)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重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1)出示例8。4吨=()千克3000千克=()吨。
(2)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3、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
(1)第1题,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2)第2题,学生先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七”第3题。
对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吨。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一
课程目标:
1、了解测量器械,操作节制测量的行动措施,大大年夜致学会测量物件的是非。
2、学会测量功能与是非之间的干系,长物件用长器械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器械测量则次数多。
3、小错误之间合作,测量对比难测量的器械。
课程豫备:
1、测量器械豫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前把小朋侪按人均数分好组。
课程起头:
1、教员向导小朋侪们讲出高矮,是非,胖瘦等等相马糊的马糊象,让孩子们先从自我了解的`不雅点进手。再向导到小朋侪们有没有癖好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瞅终于是长的照旧短的。
2、教员把器械分发给每组小朋侪,教员在台上先事前给小朋侪们树模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侪们瞅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等于什么长度。
3、孩子们起头用手中的器械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功能讲演教员。
4、教员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行动措施有错,则必要及时纠正并诱导。
5、对付测量准确的小组的孩子,默示好的孩子,则给以大大年夜声的赞美。
6、测量纰谬的孩子,应该鼓舞激励再测一次,教员可以再次给以树模。若是一向没法操作节制才气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准确的小朋侪帮忙树模。
课程收场:
课程总结:
经由过程测量课程,非但让小朋侪们操作节制了测量的器械,而且也学会了测量的行动措施,对付小朋侪们培育晋升数学癖好是有极大大年夜帮忙的。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三
1,认识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方法,粗略学会测量物件的长短。
2,学会测量结果与长短之间的关系,长物件用长工具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工具测量则次数多。
3,小伙伴之间合作,测量比较难测量的工具。
【课程准备】。
1,测量工具准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先把小朋友按人均数分好组。
【课程过程】。
1,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讲出高矮,长短,胖瘦等等相对的东西,让孩子们先从自我认识的概念入手。再引导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看到底是长的还是短的。
2,老师把工具分发给每一组小朋友,老师在台上先事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友们看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就是什么长度。
3,孩子们开始用手中的工具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
4,老师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方法有错,则需要及时更正并指导。
5,对于测量正确的小组的孩子,表现好的孩子,则给予大声的夸奖。
6,测量错误的孩子,应该鼓励再测一次,老师可以再次给予示范。若是一直无法掌握技巧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正确的小朋友帮助示范。
【课程结束】。
【课程总结】。
通过测量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掌握了测量的工具,而且也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对于小朋友们培养数学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四
教科书第27页例6,“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第6—15题。
1、巩固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2、巩固千米和米的换算,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3、提高估测能力,加深对长度观念的理解掌握,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对具体情境中的距离使用合适的长度的单位进行估测。
正确地进行估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势比划出来(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说一说生活中的1千米。
2、填一填:6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千米=()米3050米=()千米()米。
3、导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或者不必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物体的长短、一段距离的长度,只需对物体的长短、距离的长度进行估测就可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估测。(板书课题:估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同学们,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离我们城区三小大约有多远?你会估计吗?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本第27页例6.
(2)自学课本第27页例6,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
(3)提问:例6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估计的?(提问3—5名学生)。
(4)小结: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来估计。
2、应用:
(1)说一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距离学校有多远?你是怎么进行估计的?
(2)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三间教室长10米左右,宽5米左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6题(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大约有多远。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完成练习六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让学生独立练习,评讲时找出每一种路线,再比较。)。
4、完成练习六第14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汇报。)。
5、完成练习六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8、11、13题。
2、课外作业:练习六第7题,第12题,阅读第30页“生活中的数学”。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五
(1)演示课本图3-1,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物理教案-测量。
(2)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3)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
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课本图3-2实验问: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空气)。
(2)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随堂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小结: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摄氏度的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4、回声。
(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已知:v=340m/s;t=1.5s。
求:s。
解:s=vt1=340m/s×1/2×1.5s=255m。
答:略。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测量》。
2、声音传播: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3、回声: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m)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六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一、故事导入。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我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我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基于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上进行学习的,同时需要学生对体积、容积概念的明确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让学生提前预习,即自主看书去理解教材中所展示的测量方法,在新课学习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操作验证以及探究测量原理上面,这是因为考虑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出测量方法的不实际性做出的决定。
在导入部分通过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引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然后分组进行操作验证,让学生经历操作感受测量方法的原理,即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同时在学生们理解了算法之后提出类似的问题:如何计算1粒黄豆的体积,如何计算1粒玉米和花生豆的体积等,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在最后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们通过画图来解释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加深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孩子们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
总体的探究和问题的解决还算不错,但在最后问题的拓展中学生虽然有了思路,但是语言的表述不够简洁明确,不能清楚反映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想象期望是美好的,但实际操作中的数形结合特别是图形的绘制还是需要练习巩固,立体图形的绘制不是很规范,虽然是草图仅供说明问题,但基本的立体框架要正确,还是需要不断的引导和示范,规范画图,树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感觉自己有些急于求成吧,算是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后给孩子们的提高训练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5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