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热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5:34:17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热门19篇)
时间:2023-12-03 05:34:17     小编:文锋

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抒发。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过去的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一

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对台湾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认为是台湾农村经济腾飞的一项秘密武器,这是被台湾舆论界所公认的,也被认为是台湾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技术及职业教育”是台湾技术教育的又一别名,简称“技职教育”。所以,在有关台湾的文献资料中发现技职教育这样的术语,其实是指其职业教育。据此,本文就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领导与制度保障、硬件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分别作一简要探讨。

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吸收现代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确立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并在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职业学校注重升学和就业并重,许多学校不再把升学看作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指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就业,为当地经济服务。在招生体制上,台湾农村职教招生不以单纯的考试分数录取学生,而是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总之,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确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观,促进了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劳动者,为台湾农村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制度关联理论认为:不同制度之间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那就是要在同一种制度内,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或互补的关系,并具有整体协调性的特点。由于完整的制度系统是由不同的制度组成的,要想使这个系统有序、高效的运行,就必须使不同的制度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有关联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是制度关联理论的意义所在。从这点上来说,台湾农村职业教育也是由职业教育劳动就业制度、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等多种相互关联的制度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的不同制度共同推动着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的成功,关键在于有坚实的领导与制度保障。

(一)协调部门与城乡关系,建立纵向垂直的职教管理体制。

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由多种不同的制度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些不同的制度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不等的,处于基础地位的管理体制制度就决定了其他相关制度是否会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台湾现行的县级职业中心的领导体制是:成立教育局(技术职业教育司)统一领导管理全县职业技术教育。这种领导体制的好处就是机构的任务明确,精力集中,工作摆上位置,减少了过去的扯皮现象,便于统筹规划就业前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成人教育,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上级的指示、要求能得到较快贯彻落实,提高了服务能力。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是否得到切当安排、各层级间的教育是否实现有效衔接、课程是否得到切实实施都有赖于这种职教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有效。

(二)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责任,确立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体制。

经费投入为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决定了台湾农村职教发展的水平和规模。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多种形式,教育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通过对教育的人力资本的合理投资,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收益,如促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台湾,大部分的学者、经济学家及政府官员对此都达成了共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台湾当局把教育作为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素质的根本。因而,台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对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趋势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是上升的,其增长率超过了gdp与政府其他支出的增长率。并且台湾农村的私立教育也很发达,私人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筹措,这些都为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面向企业与社会需求,构建规范统一的职业证照制度。

职业证照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保障农村劳动者合理、有效就业的制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所要解决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问题,担当着中介的角色,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的有效沟通,打破传统教育与社会、企业的藩篱,在学校、社会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可以“交流”的桥梁。台湾农村职业证照分为丙、乙、甲三级,学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途径来取得相应的执业证照,执业证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就业、升迁等方面。因此,台湾农村职教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仅能拿到毕业证书,通过自己在校努力还能拿到相应等级的执业证照证书。据不完全统计,在1992至1998年期间,就有大约35万职教学生取得了丙级执业证照证书,其中也包括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学生。

注重实践教学是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亮点之一。良好的实践教学就需要过硬的硬件设备支撑。政府及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使其能提供精良的实习设备,充足的实习岗位。台湾的农村职教学校还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据统计,台湾某些中等职业学校甚至配备了大约1000多台计算机,真正实现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

(一)基地建设:科技推广示范园,带动农民科技致富。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基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学生可以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能将教师在课堂讲的书本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实践知识。因而,基地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社会、学校及企业向学生推广技能知识的重要场地。因此,衡量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师资水平的高低及专业建设是否合理就是看其基地建设的好坏。台湾农村职业学校要想保证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不断加大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真正做到使基地成为高新科学技术的辐射源和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的实体,并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及实现教育与台湾当地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从而带动经济的健康、长足的发展,实现区域协调。

(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且大量涌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如智能广播、数字化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职业学校的飞速发展。台湾农村职教学校在教学领域大量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音像录音技术、在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观察、交互学习中大量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之后,农村职教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将书本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音像,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台湾当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农村职业学校的现代化。

专业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社会与经济上,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切入点,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其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的影响,因而加强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是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关键之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设置与开发、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专业管理与专业评估。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效。

(一)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满足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应对台湾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县域职业教育现已形成面向一、二、三产业的专业层次体系。台湾农村职业学校根据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学生的需求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当地的条件为基础,创造性地开设有关职业教育新的专业,拓宽、更新老专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形成优势的、有当地特色的专业群。

(二)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

台湾农村职业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施产学合作,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提供今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企业参与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反映企业和岗位的需求,也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就业。

(三)开展县域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督导机制。

在台湾,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学校专业建设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多重、多渠道的.、高效透明的监督领导机制。针对不同地方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其质量标准是不同的。同时,还鼓励社会、企业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进行评估以及监督,以实现对学校、地方政府的双重监督,防止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真正做到透明、公开。增加农村职业学校的透明度,从而规范农村职业学校间的竞争行为,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当地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五、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培养农村职教学生及农民的基础知识能力及通识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育新世纪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总目标。其教学内容具体有:

2.培养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化社会特质,加强运用信息的能力;

3.重视人文精神的陶冶、职业道德的养成,强调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养成;

5.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即“学年学分制”。在教学内容上,台湾农村职业学校还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美德和技能实训培养。

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也颇具特色,主要有:

(一)校企协作教学法。

校企协作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台湾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提倡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校企协作是教学由简单的理论传授到实际应用的一种转变,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台湾农村职业学校对校企协作教学法运用很好。其主要做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的课程与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相关,学生利用寒暑假,由学校推荐到相关的企业实习和勤工俭学,培养其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会被优先推荐到这些单位就业。目前,在台湾的农村职业学校里,主要实行“季度学习法”,即在校的3个月时间学习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再到实习岗位接受3个月左右的实习,每6个月轮换一次,并通过考试进行检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企业所急需的大批人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促进了台湾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引导探究教学法。

引导探究教学法是由德国的一位名叫ru-dolf.waltz的学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率先提出来的,最初是项目式培训的一种补充形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慢慢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之中,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与已有经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优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积极性。台湾农村职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态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行为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为提高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总之,引导探究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七、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保障。

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台湾农村职业教育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实行严格的录用制度。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的。首先,必须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这是迈向教师职业的第一道门槛。然后还要经过考试。台湾于1967年5月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法》规定,专业课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又要有本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二)多渠道引进师资。

台湾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引进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通过正规考试的途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模式。如以职业学校为基地培养急需的教师,重金礼聘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来校授课,同时还聘请技术专业人员充实本校的师资队伍,这些方法切实可行地解决了台湾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匮乏的问题。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这些教师不但学历层次高,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能够推荐学生去相应的单位实习,同时这些教师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台湾地区在推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十分重视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农村职业学校在聘请人员时所谓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局限性,这一措施极大地吸引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到农村职校任教。

(三)实行优厚的待遇。

在台湾,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都比较高,教师职业是吸引人的职业之一。除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种奖金和津贴。政府于1967年5月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法》以及1978年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规程》规定:“承认专业课教师的行业工龄为教龄,发给相应的教龄津贴,与在校的教龄累计也可享受退休后拿百分之百的待遇。”这个法律的颁布为台湾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地位、工资待遇提供了法律保障。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二

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处于不断的改革发展过程当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发展变革,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职业教育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复杂,并且强调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发展初期的高潮时代,到中期的回落,又到如今发展的机遇期,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如今经济发展全球化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国职业教育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现行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这种梯次构成的职业教育结构与普通教育体系基本对应,不同的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处于专科,没有设立本科层次。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层次体系当中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占份额都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已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并且成长为工作于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骨干力量,推动了不同区域各类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基于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反应了职业教育本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很多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企业当中都受到重视,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目前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在1978~,这一阶段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高潮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期,主要体现为职业院校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第二个阶段在~,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开始下滑。第三个阶段大约在~,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期。这一阶段正处于国家“十一五”和“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过程当中,国家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数量有所增加,因此职业教育在此期间受到了重视,在良好的机遇下得到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1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为主要发展目标,但是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诸多环境并未对这一发展理念进行落实。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职业院校有必要坚持职业人才的育人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内在发展与外界需求的统一,进而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体现。

4.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满足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育目标。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较高的就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有必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求。

4.3坚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打造特色职业教育。

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无论是职业院校的数量还是专业建设的数量都在不断提高,使得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坚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地方职业院校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的进行学科设置,打造特色强势专业,以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职业院校要善于依托和利用区域优势和自然资源积极开始特色专业,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进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供给侧改革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推力,应打破现状桎梏,直面教育问题,透析并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人才培养与人才凝聚、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与教育共享、教育创新与教育评价五个方面的国际化定位,从而进一步建设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蕴含中国特色、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关键词]。

当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创业新型经济区的设置与崛起,为我国经济社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

唯有明确了发展方向,才能打破桎梏束缚,才能建成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蕴含中国特色、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向成为我们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思索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正处在需求侧转型供给侧的变革进程之中,在这一宏大经济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蕴含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已初步构建,较为成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和强劲的发展态势走向世界,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示范引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服务经济社会方面比普通高等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彻底,所创造的生产价值更为显著,这一点已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与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随着市场需求逐渐体现其特有的存在地位与社会价值的。

《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发与实施,对我国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与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纵向延伸和培养规格横向发展得到了有效开发与实践。

尤其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更是落实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发展体系建设,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战略层面的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路径探索取得了累累硕果,基本形成了贯通中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应用路径。

能力本位理念、终身教育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职业能力观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实一体学习理论的日趋完善,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持续性引领作用。

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和卓越人才培养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更加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打通和拓宽高素质高技能综合性人才培养通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新型校企合作的结晶。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掘,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透彻,其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实力日益增强。

我国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深化综合改革的基础上,立足高等教育,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点,不断推进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转变,不断推动市场需求向有效供给转变,不断推进示范、特色和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工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推动高职院校高效高质发展。

同时,要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并在此统领下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教学、评价的驱动创新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质的变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4.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和创业进程日益加快。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诸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对综合性高级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的现实问题不容回避。

加快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有效途径,创新驱动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任务主流。

为了进一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进程,应对发展挑战,顺应时代要求,国家研究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直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难题,优先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化、国际化,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增强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也使高等职业教育在“十三五”布局改革发展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高等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重组与优化,不断适应经济发展驱动,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合作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尤其在国家经济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主旋律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清现实,查摆缺陷,深入反思,科学论证,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逐渐与经济转型发展相契合,率先完成有效的供给侧改革,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大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增长速度的减缓、产能的过剩,整个经济结构正从需求侧管理为主过渡到聚焦供给侧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仍然有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有用之才,除了进行一线生产外难以承担更大的责任,接受职业教育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同时,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忽视了自身的思想提升,在发展理念上故步自封,在发展路径上墨守成规,漠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对新常态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创新驱动发展的热情。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四

摘要:教学管理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模式模式机制。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

可以看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在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中是核心内容之一,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作用重要。

现就我院教育教学管理做如下几方面探讨:

一、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其基本特征就是以专业建设为基点,因此,必须基于岗位设置和社会分工来建立专业,并围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健全专业建设机制,既要提高认识,调整管理体制,也要突出重点和重心,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考评办法保障机制,也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教学管理观念等方面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具有社会性、差异性和综合性等主要特征。我系探索了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一分三”的教学管理模式。“回归高职本质、体现企业要求”,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组成该模式的高职教学标准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的`具体内容。

三、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方法、手段等在当今经济情况下有特殊性。高职教育是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要求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服务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基于以上思考,对于怎样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做出了以下探讨: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教务处(系、部)及其所属教研室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三是完善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通过课程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

3.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第一,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第三,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对学院级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

4.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考核时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质量进行把关。

四、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应性改革。

1.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改革: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的要求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紧密围绕社会的需求,以职业对技能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课程应按职业和岗位所包含的技能训练和技能体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内容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关知识的深度,而是适当扩展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增强操作性和应用性内容,加大实践性环节比例,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职教育的教学组织与教学形式的适应性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职业岗位的通用性知识和技能需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基础课要做到学与练相结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动手,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真实理解和实际掌握。专业课内容采用以学生实际训练为主、教师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具体表现在:其一,在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性教学观念。其二,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要有所提高。其三,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无论是加强理论教学,还是加强实践教学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四,将前三点固定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中,体现在教材中,体现在教师的实践教学中,强化“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工人,方案即产品”的理念。

3.教材建设的适应性改革:教材问题是目前困扰和阻碍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难点问题之一。

4.思想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适应性改革:随着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高职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给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张宁.浅谈教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重要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

[2]王峰,张晓晓.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j].中国教育研究2007,(5).

[3]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沪),,(6).10-20)[4]袁德宁.教学管理现代化与教育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5]王峰,张晓晓.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j].中国教育研究2007,(5).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五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早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果颇丰。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样是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相互并存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矛盾体中得到创新发展的。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亟待我们创新工作思路,依靠改革,破解难题,推进工作。

一、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职普发展不平衡,比例严重失调。以我市为例: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在全民义务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职普比例严重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导向的双重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基础教育,而轻视职业技术教育;其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够健全,措施办法还不到位,学生对口升学面狭窄;其三,绝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孩子都希望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根深蹄固,出现职业技术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的现象长期存在。

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严重匮乏。其一,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都是由基础课教师通过转岗而来,他们尚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过程,学校一部分教师难以适应目前岗位的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其二,学校外聘专业课教师工资费用较高,学校无力长期承受这样的资金压力;其三,外聘适宜的大学生来校任教,人员编制问题往往有无法解决,一些志愿到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学习用人方面又求之不得的人才无法迈进学校的门槛。

第三,实践实训设备不足。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设备落后和教学设备不足的现实问题,如汽修、数控等等专业对实际技能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实训实践课的严重不足,课堂教学远远多于实践教学,使学生专业技术不精,实际操作能力差,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难以满足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

第四,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过低。学生学非所用的现象非常严重,专业对口率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主要培养从事生产和经营一线的操作技术或经营管理的人员,他们就业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技术特长,而从就业的实际情况看,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更换岗位较频繁。毕业生经常更换工作岗位已成为家常便饭,一些毕业生试用期未满就更换了岗位。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较低。毕业生初次就业工资标准仅仅在全市最低工资线上,就一千五、六百元。

第五,用人单位用工持证上岗不到位。用人企业在招录工人时往往没有依据劳动法办事,部分工人无证上岗。这样势必造成培训不培训一个样,有证无证一个样,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坚实基础,客观上要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大量涌现。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用工的“技工荒”和大量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就业难”。

第一,从实际出发,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公共资源,创建县区级公共实训基地,切实解决培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对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进行调查摸底,作出评估。对已经停止招生的或生源非常困难,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的学校要进行撤并重组整合。600多名在校生、6000余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和实习车间,各式车铣刨床、焊机60余台,学校免除了农村生源的全部学杂费,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还能获得2000元助学金,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这就是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职教中心,靠政策扶持、行业助推、就业通畅。

第二,从体制上深化改革,解决专业课教师匮乏问题。职业技术教育迫切需要教学和技能都过硬的双师型人才,应改进招聘录用办法,千方百计吸引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到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其一,安排教师到生产基地学习充电、进修实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人人争做双师型教师。其二,科研院所要定期为教师进行培训授课,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其三,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学校对教师的需求状况,集约优化教师资源,统筹分配各专业教师。其四,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根据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用人需求,设置相应对口专业。

第三,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考评管理,创新考核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师的业绩考核管理。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实训。所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是更加注重对实践实训的考核。不妨可以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增加实践实训考核科目,推行理论实践双评制度;职称评定中提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训课的授课时间的考评权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对毕业生的考试和考评。要改变过去的唯分数考试,可以借鉴交管部门考驾照管理方式。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进行县市区范围内的统一考核,合格后方能获取毕业证书。

第四,多措并举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采取特岗教师待遇;定期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等等。

参考文献:

[1]李香钻.让职业教育永远走在春天里[j].中国政协,2014(15).

[2]刘文娅.浅谈技能大赛主推职业教育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6).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六

从不同学者对职业教育制度的解释来看,关于职业教育制度目前还缺乏较为规范统一的认识,对其概念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要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就必须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规范化界定。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制度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协调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教育行政机构以及社会其他组织或机构)的关系,以保障职业院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各方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教育活动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理解,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就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以及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所制定的协调城乡职业院校利益关系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理解这一制度还要明确两点: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是为解放和发展城乡职教生产力服务的;另一方面,是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服务的,以推进城乡职教资源的交叉互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制度固态化严重。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着农民的增收,关系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脱节,脱离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背离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思想。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担负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职责,使其掌握一定职业技术,顺利转移就业;此外,职业教育还要担负起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使农民具有现代农业技能,进而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责。但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办学机制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城乡统筹发展缺乏来自农民自身的推动力。

2.职业教育制度僵化,缺乏灵活性。

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分配利益,维持和稳定现有秩序,协调各方利益,调解冲突[6]。职业教育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制定统一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不管是在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在社会环境、发展战略机遇上都存在差异,不能适应统一的制度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没有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整齐划一的制度供给模式不利于在实质上推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想要更进一步发展,但受到旧有制度的约束,致使当地的优势得不到切实发挥;而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则达不到制度要求的发展水平,办学条件落后,“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实践操作基地和实习设备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制度供给不足。

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制度的保驾护航,职业教育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制度的保障。并且制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制定是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代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对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精、尖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然而,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不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制定相适应的制度。从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在立法制度、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办学制度等方面都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市场调节机制方面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较少,办学制度不够灵活,缺乏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够合理,缺乏有效合理的投入监督机制。这些关键领域的制度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方面尤为欠缺。作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一的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的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而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型农民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不足,没有制度保障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就需要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以及企业参与办学等各方面加强制度供给。

(三)制度供给不平衡。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深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供给也带有城乡二元特色。与农村职业教育相比,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具备更多的优势条件,首先,办学条件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在优势制度的保障下,拥有先进的实践操作基地,与企业联系也更为紧密,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职业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和实践操作基地,参与办学的企业也很少。其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多于农村,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广泛,主要有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拨款、参与办学的企业投资、社会民间组织的赞助等;而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绝大多数是靠政府的教育拨款,其他方面的来源则很少,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本来就起点低,需要教育经费开支的地方很多,有限的教育经费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城乡供给不平衡,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相差甚远,也就谈不上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在教育的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就业就不平等;就业不平等,收入就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生活就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下一代就不平等,依次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环路。”罗伯特达尔也认为:“不平等来源于制度的偏狭,一种是制度排斥,另一种是利用制度来制造不平等。”[7]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存在一定的城市偏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优先发展城市,农村支持城市发展,集中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工业发展等观念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城市偏向性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设计时忽略了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环境、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异,基本上以城市教育和工业发展需求作为制定政策、建立制度标准,难以发展出具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更难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城市偏向型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的供给或设计中发挥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七

要扭转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均衡、农村职业教育制度滞后的局面,有效的制度设计非常必要。制度作为一门科学,在其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和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同样也要依照这一原则。“政府本质上是一个安排者或提供者,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主要职能是“决定什么应该通过集体去做,为谁而做,做到什么程度或什么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8]。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秉承公平正义、和谐的原则,并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合理的制度体系,对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

1.公平原则。

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承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写道:“在制度设计中首要价值就是公平正义,犹如真理是思想折射的首要价值一样。”[9]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然而,我国城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效率优先政策的影响,并且这种效率优先政策逐步被放大,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善这一局面,对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保障城乡居民平等接受教育,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益和自我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也能为农村居民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从国外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以及给予人们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时,要牢牢抓住制度设计的公平性,把公平原则作为教育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保证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2.和谐原则。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以及共同发展的关系。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必须遵守和谐原则,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环境的基本准则。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以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交叉融合和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城乡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能力。与此同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的目的还在于尽快改变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制度性落差[10],加快和谐教育制度格局的构建。

3.系统原则。

设计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求政府与职业学校之间的沟通配合,还要充分把握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历史节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的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关起门搞制度设计不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城乡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时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切实将城乡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内外部条件结合起来[11]。同时,也要求在理论视野上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并且在实践层面遵循系统性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制度系统涵盖理念、对象、规则和载体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一不可[12]。制度设计中的理念要素代表的是对所设计出的制度进行的价值期许和定位,不同价值理念定位下所创设的制度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对象是指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对制度进行的范围指向,也是对制度所涉及的范围、领域进行界定和划分。规则代表的是制度的具体内容,由一系列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等组成。载体指的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其形式主要有法律条文、规章以及正式制度。这四个要素在制度设计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系统,各要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需要对制度要素进行系统性把握,以保证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写道:“基本公约不仅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以道德的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身体上的不平等。”[13]制度作为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城乡居民平等享受职业教育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失衡现状,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在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进行设计时,要明确城乡职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着眼于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14]。明确了制度设计的目标方向后,就要以区域统筹为重点,着手建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框架结构。首先,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及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树立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域理念,在统筹城乡职教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地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其次,在市域范围内,要切实根据中央教育部门制定的制度建设架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城乡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落实对城乡职业教育管理的政策一致性。最后,在县域范围内,要畅通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通道,以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完善补偿性政策所对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层制度设计目标。

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利益间的协调性,这里所说利益协调性主要是指设计出的制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能够很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社会制度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同时也是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准绳,职业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其设计也包含了一定利益阶层的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其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中,在强调公共教育利益的同时,还应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这里的各方利益关系主要包括城乡之间、城乡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与师生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来说,城乡之间以及城乡职业院校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涉及到国家对教育投资以及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职业院校与师生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协调;职业院校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学校的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如果这些基本利益关系在制度设计中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也不利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设计中必须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协调性,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制度设计能力建设。

这里的双向性是指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具体包括师资、教学资源、信息以及资金等要素在城乡职校间的流动。目前,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二元化,即城市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师资资源的不均等化。具体到教育类别角度,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中也表现出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职业教育学校规模优于农村,城市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以及教学基础设施优于农村,使得城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整体上都优于农村。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城市与农村统一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中,要注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双向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增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可以适当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制度倾斜。在前期阶段,职业教育要素的流动以从城市到农村为主,当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双向交流就进入正常、有序、均衡、互补的质态,使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真正实现“城乡共建、城乡互补、城乡共享”。

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由于长期受到原有重城轻农政策的影响,城乡职业教育在发展速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城市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远快于农村,如在制度层面不加以干涉,这种差距还会持续加大。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中要注重二者发展的协同性,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这里所说的协同化发展,不是暂停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待农村职业教育的追赶,当然也不是单一地理解为城市支持农村或者说农村依附于城市。相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协调的发展和动态的均衡,是城乡职校携手共同发展、共生共荣。同时,也要认识到城乡职业院校在原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平衡,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还需要适当的差别对待。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很大原因是过去几十年间重城轻农的历史“欠账”问题,所以要加快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补偿性制度,弥合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政策制度设计是价值层面最为根本的保障。与此同时,充足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协调统一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在制度设计向农村倾斜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要逐步消除阻碍其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壁垒,构建一个城乡职业教育和谐共生的制度环境。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八

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初级职称教师多,中、高级职称教师少,学历层次偏低。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缺乏由行业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较低。

1.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大。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双师型”教师总体比例偏低,而且,目前好多高职院校对“双师型”只是停留在有“双证”的层面上,多数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存在明显差距。

1.3科研整体水平偏低,含金量不高。

高职院校起步晚,底子薄,科研资源有限,科研人才缺乏,没有专业的科研人才带头搞科研。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因此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如何搞科研无从下手。很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比较重,无暇顾及科研,到了该晋升职称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写几篇文章发表,造成文章质量偏低,含金量不高。

1.4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不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从而导致招生数量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1.5校企合作不完善,实践教学成效低。

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书本上学到的好多知识在企业早已经不用,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好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不足、配套设施缺乏等给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很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二、解决的对策。

2.1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高职院校要给中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并实行“一带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使中青年教师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任务。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和提高。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改善知识结构,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是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要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把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双师”素质。

2.3更新观念,树立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团队。

建设,提高科研整体水平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在培训环节上,要“走出去、请进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目前,普遍认为科研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2]。高职院校应该上上下下动员起来,树立科研强校的理念,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工程,共同把科研工作做好,形成人人爱科研,个个作科研的良好氛围,提高科研整体水平。

2.4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

“贴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职业群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要面向社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设置专业,坚持“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5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校所学及时用到工作实际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企业接受师生实践实习基地,发挥企业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工厂或企业的形式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更直观的认识,现在训练的就是将来工作中要做的,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注重师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整体水平;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为目标,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促发展,在创新中抓机遇,在务实中做跨越,使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九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及其如何实施的看法。人类社会自有教育活动开始,就有教育观念,而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在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对高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育的市场观念、平等观念、国际合作观念、依法办学的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教学观念。

1.关于教育市场的观念。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动因来自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也就是市场竞争机制。存在选择,才会有竞争,高职院校才会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就学人数锐减,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因此,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

2.关于教育平等的观念。

教育平等不仅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尤为重要。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3.关于国际合作的观念。

国际高职教育已经逐步成熟,我国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教育部也提出,在未来十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国内外合作力度,特别要注重专业合oct.20,no.5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初步实现国际知名的目标。

4.关于依法办学的观念。

(1)21世纪新的知识观。首先,明确知识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与人的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相关,存在于员工、师生、社会全体成员的头脑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其次,两类知识如何实现转移和迁移。途径一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途径二就是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之路。

(2)高职教育的质量观。所谓高职教育质量观,就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高职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应从几个方面评价教育质量:一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需要相适应的程度;二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三是高职教育毕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吻合程度相适应;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相适应;五是社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程度与实际效果相适应;六是高职毕业生的合格率、成材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总体评价;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

(3)高职教育的教学观。高职教育教学观主要应体现出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二体现出“知能并重,手脑兼修”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和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好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关系;三是体现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个人特点、就业趋向和职业岗位标准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成为某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四是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原则,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

二、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社科人文修养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今后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1.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按照基础知识牢固、强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应有选择权。他们可以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将多元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如以问题为本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元教学模式,并普遍运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设计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布置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素质。三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四是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从主观方面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前提;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从客观方面而言,要努力做到营造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态势。

三、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

1.树立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及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模式就是“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在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这也是符合职业教育定位和特点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的,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一脉相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符合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应用性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应该具有整体性,而传统的学科课程已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即使从单一学科课程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学科形式也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探索、倡导的诸如模块课程、主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等课程类型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都在力求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努力反映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后,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关注了认知的心理顺序和态度因素。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模式。课程开发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符合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可以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教师按照六步法设计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六步法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从而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经验并构建应用知识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要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即学习与职业有关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通过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强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特征的认识,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法。

2.专业实践能力要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包括行业发展、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等;要强化企业职业实践的训练,即直接参加与职业有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这种企业实践训练应贯穿于从职教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到多方面积累教学经验的成长阶段,直至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工作能力的增强。

3.教学实践能力在现代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要参加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在具体的职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熟练掌握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的理论,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成为驾驭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并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以促进职教教师教学行动能力的提高。

4.科研能力通过参加教学方面的教研和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本专业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攻关,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5.提高学历层次能力要努力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合作教育与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之路,也是实现隐性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更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背景从世界范围看,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高等职业校企合作教育最早产生在美国。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然而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双元制”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各类模式。

2.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按照十几年来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九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2.5+0.5”、“3.5+1+0.5”培养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这些合作模式成了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2+1”、“2.5+0.5”、“3.5+1+0.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学校关起门来办学、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脱节的难题,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但如何发挥学校、企业这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校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校企双赢,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从参与主体来讲,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实现形式上讲,大多数院校还是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和中层次合作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实现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也就是另一个办学主体——“企业”这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还往往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或者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2+1”的“1”,还做得不到位,企业认为学校派学生实习是给企业添麻烦,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另外学校管理还不到位,有的时候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学校疏于管理,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指校企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企业人员培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全面、深入、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事实上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

(3)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一是请进来,让企业全程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互动的基础之上,既要通过特色吸引企业,通过利益驱动企业,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成立职教集团,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按照“真实性、生产性、示范性、开放性”及“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为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与企业联合建立全过程、全实景、全方位的“校厂一体”的职教集团,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四是构筑校外校企合作基地,保证实习就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大学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在一定的治理结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建立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助于使大学内外部的各利益相关方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我们需要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更新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等。在内部治理上,大学治理应强调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强调大学法人的办学自主权;应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要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管理者的潜能;应当明确和保护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

潜江境内水网稠密、河湖密集,享有“小龙虾之乡”的美誉。在10多年来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之后,集科研、培育、餐饮、出口、深加工于一体化的小龙虾产业新格局在潜江形成。潜江市小龙虾绿色无公害的品牌创建于20春,坚持走生态养殖的路线。“虾稻轮作”形式的先河也于潜江市开创,先后产生了包括“虾藕共存”“虾稻轮作”在内的等多种模式以及建立了高标准小龙虾核心生态养殖专用池塘。

1.2研究意义。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同时进行旅游文化的建设,这大大体现了旅游的前提是维护生态环境,此外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使用能够得到促进,也有助于人们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认识,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旅游者更好的享受旅游的乐趣,从而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1产业规模。

潜江小龙虾产业集群在长时间不断的发展成长下,已然成为潜江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柱和依靠,潜江市因而荣获“小龙虾加工进出口第一市”的美称。,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的养殖面积规模、出口创汇价值规模已均可在全国范围居于榜首之位。与此同时,潜江小龙虾产业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小龙虾产业的重心已由简单的养殖出口逐渐转移,对深加工、加工出口、国内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营力度也已加大,产业规模的逐渐完善,从而以“市场营销、加工出口、科学管理、生态养殖繁育养殖、”为主体的逐渐专业全面的产业链出现。

2.2产业专业化。

要在中国繁多的小龙虾产业集群中脱颖而出,单单依靠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潜江小龙虾产业集群之所以屹立不倒并且愈发“强壮”,大多得力于其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在潜江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依托莱克团体在潜江市政府的鼎力拥戴下在共投资3亿元,成立了全国最大的苗种选育小龙虾繁育核心,以满足小龙虾产业发展需求。潜江成立了全国首家针对小龙虾产业链的专业技能培训学校——潜江龙虾职业学院。为了满足扩大需求,更好的提供作业环境,三个水产品加工园区——熊口、后湖、浩口,并且修筑、建设按国家标准的规范化厂房,打造龙虾加工企业开展平台,推动整个产业化向集群方向进化。

2.3政府政策扶持。

潜江市政府在《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小龙虾养殖财政扶持申报审核工作,给小龙虾养殖的贫困户、困难户提供众多扶持基金,促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潜江市政府实行“七通一平”,水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得到加强,先后投入众多资金,引导小龙虾产业集群发展。对于水产养殖以及小龙虾养殖贫困户,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精准扶贫,为了提升弱户的消费效率和程度,对其进行了小龙虾产业养殖技术的进一步专业培训。

3.1旅游新城的建设。

潜江市依靠其位于江汉平原的地理优势,着力打造江汉运河文明旅游新城市布局建设。依靠“龙虾之乡”“曹禺故里”的美誉,重点抓好曹禺文化产业园、生态龙虾城建设,将其突出打造为城市名片,同时开发蕴含江汉风情的民俗文化、存有红色遗迹的红色文化、以章华台为代表的楚国文化、以兴隆水利为代表的水利文化,建设相关旅游风景区。充分运用招商引资的形式,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模式,并发挥市场力量,投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创立发展文化产业。对专业体育场馆、商业表演和体育比赛的国内专业管理和规范的引进和支持。

3.2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台经考证位于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附近。宽度接近1000米,长度接近米的章华台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其中高度可至5米,宽度可达100米,长度可约300米的放鹰台是在其周围的十几座宫殿基址中规模最大的。迄今为止,章华台所在的龙湾遗址是楚国离宫建筑遗址中我国发现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遗址群落。潜江市将在此遗址的基础上依照“开发运用”批示精神建立一个包含民间街与民间博物馆的章华台中国龙湾影视基地,借此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据悉,采用人工操作模式的该建设将于4月上旬完成其目标主体建设,并在8月份完全竣工,并力争在展出两个月后的10月份正式开馆。

4.1创新的理念、模式、举措。

为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更好的适应新常态、新业态、新形势、新事态、新业态、新机遇,要用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模式、创新的理念。增强旅游文明名目产业的招商力度,进一步转变体制和机制;以点连线带面,用全域旅游、全域文化的概念,创建出一批有特色的小城镇、村庄和街道;增强潜江旅游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加快旅游人员的建立,加快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开展、有效的引进国内外著名酒店等。

4.2政府干预。

建设市级政府指导下的高标准文明游览领导小组,将城市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严重问题采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处理。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人担任主任,市旅游局主要人员担任副主任,林业局、公安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旅游发展委员会,以此作为市政府下的专门机构,并赋予其相应职权,使其充分发挥职能特权,能够及时处理相关问题,集中发展城市旅游产业。

4.3政策扶持。

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如何加快潜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相关的配套措施,修正潜江市文化旅游方面的规划制作发展的蓝图,为潜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4.4加快旅游景区景点通达工程建设。

为加速城市游览景区项目建立,应尽快完善潜江市基础交通建设及配套措施。设立旅游专用通道、在各大景区建立游客中心,在景区采用标准统一化的旅游大巴、建立一套完整、标准化的旅游服务措施。

4.5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

潜江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据此打造健康养生、修心问禅、名人故居、生态观光等路线。还可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与潜江市周边地旅游景区城市签订旅游共同发展的协定,共同布局发展线路。从而争取将潜江市列入国家、省级旅游精品线路。

4.6开发旅游纪念商品。

整合最具有城市特色的食品、官方工艺品,将其开发包装制成旅游纪念品,在火车站、景区游客中心等固定场所进行销售。并在传统纪念品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创新,增加其商品附加值,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销售规模,增加旅游纪念品所带来的销售收入。

4.7建设风情特色街。

建设风情特色街。根据本地的现实情况。建设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风情街,这当中包括文化街、餐饮街、老城街、名人故居街、民国风情街等各式特色街。以此来推动潜江市特色街道的可持续发展。

4.8培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培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与潜江市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人才的对口培养。可以有效的解决旅游文化人才匮乏的现状。此外,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引进基金,从外引进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

5结语。

潜江市具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天然禀赋,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施文化休闲大旅游区域战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将旅游文化产业纳入全省经济整体发展规划,进一步出台实施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优化旅游产业构造,促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尽快将潜江市建立成为国内外较有知名度,以及高层次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逢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淮海论坛,(8).

[2]艾劲松.潜江小龙虾与气象[j].气象知识,(4).

[3]杨薇.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3(05).

[4]曹阜忠.对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社会主义论坛,2012(6).

[5]贺丽丽.庆阳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管理观察,2013(24).

[6]王能荣.潜江市建设“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j].决策与信息,2013(06).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一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正在由“供给导向”逐渐向“需求导向”转化。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越来越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社会观念、教学理念、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本文重点围绕高职院校如何瞄准社会需求搞好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如下三点思考。

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目的就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又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键环节,因此,专业设置能否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效。就业导向赋予高职教育很强的市场特征,正如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一样,能不断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抢手的人才的学校才有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讲,哪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好,并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和组合,这样的学校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不断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专业设置应当瞄准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这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是现实需要问题;二是未来几年内,市场将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这是需求趋势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特征,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正是因为如此,高职院校在规划设置专业时,对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讲,从宏观层面上:需要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中观层面:需要对国家特别是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进行深入研究。从微观层面,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用人趋向。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三个层面,才能做到审视现实、前沿研究、全面规划,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与互动。

2.专业设置要突出行业特征。

在设置专业前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认真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系统化。可以考虑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颁布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专业目录。

3.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岗位不断更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适应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需要,还要密切关注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人才效益获得的急切性等特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发一些“超前性”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未来需求。当然,专业调整不能草率、盲目、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否则,将难于培育名专业、名教师,难于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

4.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的趋势,使职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往往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增强覆盖面,形成“一专多能”效应,以适应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的趋势,利于学生就业和学校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计——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不应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重点应当是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托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技术呈复合化的趋势,可将课程分类组织成若干模块,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结合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不断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由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优化也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才能及时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使毕业生始终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职业特点。

2.围绕“应用”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基础课与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乃至更新。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3.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学生人文素质课程。

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将面对的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环境,如果学生社会适应力比较差,就会直接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最终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就难以维持。所以,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顺利对接,除了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外,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看,不可能开设系统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在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可重点设置能够显在地作用于学生的人文能力的培训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除此之外,考虑到高职教育课时的局限性,更多的是把学生人文能力实训实践与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特别要注意在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中融入人文能力养成。这样由外而内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三、教学模式——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但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由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教学模式转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关键要抓好以下二个方面:

1.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板擦包打天下的状况,一方面要在校内创造“仿真”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术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深入到实践一线,通过岗位实训,提高其从事相关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要聘请部分职业经理、总工程师担任学生实验、实习、实践的指导顾问。同时,还要更多地引进多媒体技术,嫁接改造现有的教学手段,坚持以图代文,图文并茂,边讲边学,增加学生的感知认识和学习的立体感、动态感。为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与真实职业情境直接相关的学习场所的创建,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可能做到:从实训设备、实训工具到现场工况都按照实际的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使用,把学习情境塑造成“现场实践”的“真实存在”的状态,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提高技能,增长知识。

2.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行业、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模式很多,从行业和企业看:行业和企业可按自愿原则向高职院校注入资金,派出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与学校共同把握办学方向;可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另外,企业还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从学校看: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借助企业实力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这种合作或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是互补的,能达到企业和院校的双赢。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市场运作行为,是对人才市场、就业市场的一个深度挖掘,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与联系非常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院校加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地区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用人趋向等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了解对方所需,主动上门推销自己,当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主动服务,搞好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

参考文献:

[1]侯静,王庭宽.谈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6,24.[2]易兰华.高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内涵及特征研究.职教论坛,2005,31.[3]刘振华,高书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中国科技信息,2006,2.[4]马庆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本土化思考.职教论坛,2007,1.[5]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职教论坛,2005,21.[6]张喜春,戚文革,关键.高职新“2+1”教育模式探究.教育与职业,2006,33.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二

摘要:为了更好的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快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资本为核心的路径。政府的引导作用是基础,企业必须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社会资本;文化产业;三位一体。

在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中,资本是文化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最重要的纽带。引入社会资本,为实现西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西安可以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资本为核心,按照“三位一体”的模式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这种路径可分三步完成。

一、政府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

这一步的主导思想是建立政府在此路径中主导作用,把社会资本先引导到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文化领域,一旦试点证明这些投资有着高于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大量社会资金就会不断涌入,使社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入上进入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良性循环。可采取一下四种方式:

(一)公共工程特许权。

公共工程特许权也叫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是指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协议,授予签约方的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项目公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投入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的成本,并取得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二)移交-经营-移交。

移交-经营-移交即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方式,是指政府把己经投产运营的基础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特许经营权移交给民间投资人,通过在约定期限的经营,民间投资人收回全部投资和合理回报,待特许经营期结束后,政府再将项目的所有权收回。

(三)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

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方式,就是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

(四)、私人融资计划。

私人融资计划即pf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模式,是指利用私人或私有机构的资金、人员、技术和管理优势进行公共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与经营,政府对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购买,也可以合营方式或者以授予私营部门收费特权的形式出现。

二、文化企业市场化运作。

这一步是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用市场化的产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获得市场化融资机会,以实现社会资本进入留在文化产业。具体可分三个方面完成:

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企业要有在走市场化的信心,企业化运营。

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内容为王,产品的市场化是吸引投资的源动力。如果没有内容创新,就难以打造出符合群众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精品。以此来吸引社会资本的不断投入。

(三)融资方式市场化。

有了产业的市场化和产品的市场化后,文化企业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寻找融资渠道和创造融资环境。金融的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多种市场化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筹到发展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收益,进一步留住社会资本。

三、社会资本主动投资文化产业。

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大量的'社会资本有组织,有程序的进入文化产业,充实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实现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是通过产权转换与重组的方式,对国有文化资产的重新配置以及对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再优化。社会资本成立文化产业股权基金来不断投资文化产业。

(二)建设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平台。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潜力巨大。大量的社会资本有组织,有程序的进入文化产业,从传统投资领转向新兴投资领域。从海量文化内容,到大众流行文化艺术符号在传统产业上的普遍应用,社会资本可投资的产业链从服务到信息到文化,拓宽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充实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实现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三

教育工作是一项没有定数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不同的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并非绝对。但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招生门槛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从行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中的经验技术大于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即可参与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作。在这类学校招生之初,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于是这类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值远远小于普通学校,课堂中也易于出现多样的不良行为,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不当的课堂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诱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由来已久,学校在加强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进行培训。纵观近些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课堂的管理,或者有心管理,却无从下手,管理后效果甚微或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课堂不良行为。

在我们对比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堂表现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和频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课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明确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力不从心的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教师。通常职业教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成果缺乏自信和较高的期盼值。职业教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本意是友善的,希望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学生却错误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师生之间存在交流的误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不一致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无目的学习使中职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人生就像赛跑,终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始终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失去目标,也就等同于失去前进的方向,成为盲目在海中漂流的小舟,努力与否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抱着混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整日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对这一类学校学生的尊重感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低,这也促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放弃学习。过往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仍未毕业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希望,在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念。

三、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习课堂管理知识当外界对职业教育存在异议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践行者和完善者,其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着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所适用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对课堂不良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不定期地与学生讨论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是很长,它是古代传统的师父收徒弟、口传心授的升级版和学校系统教育版。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该行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尽早地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实习可以每一学期都设置,时间不用很长,但是要与这一阶段的课程相适应。在阶段性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又可以带着实习中的经验和问题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再学习。这种反复的教育方式,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效率。同行业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产业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研发新的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在吸收职业学校优质毕业生的同时,也能够把企业员工送入学校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总结。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相信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陈战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分析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剖析了江西省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职业学: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形势;问题;建议;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

江西农业职业教育是江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基层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摇篮。作为直接服务江西“三农”的农业职业: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农业职业教育的国际与国内发展形势。

目前,世界上多数农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例如法国形成了农业科研创新体系,以国家农业研究:为主体,农业科研机构作为补充。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着力发展农业教育,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比超过70豫。荷兰则实行农业免费教育制度,并规定农民在没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条件下无经营农场的资格。

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恢复,我国农业中专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农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时代,并且逐渐成为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北京、山东、江苏、浙江、辽宁、新疆等省市的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脱颖而出,一些农业类职业:校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校建设行列。

2、江西省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省份相比,发展缓慢,差距仍较大,没有一所农业类职业:校入围国家示范行列。这既有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原因,也有来自农业职业:校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1-2]。

2.1农业职业教育招生困难。

部分人对农业职业教育存在固有偏见,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考生大多不愿意报考农业职业:校,导致农业职业:校的招生及发展受阻。

2.2政府对农业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新型、先进的教学设备无力购进,导致农业类:校办学条件与教学设备落后,限制了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2.3农业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

农业职业教育各层次与类别协调度不够,重复办学情况严重,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4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农村、农民需要有差距。

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人才培养和农民技术需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教育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理解不足。

2.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由于高等农业教育的科研投入较少、周期长、成效慢,许多科研成果难以直接有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部分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及率等均已达到70%耀80%,而我国仅为30%耀40%。

3、建议。

为推动农业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应完善农业产业劳动准入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联系,促使农业职业教育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3.2发挥政府在农业职业教育上的引领作用。

在政策上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建立起多元化农业教育投资机制。同时,保证对农业职业教育有利的政策环境,充分考虑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并给予专门的政策支持。

3.3创造环境,构筑农业职业:校人才通往“三农”的道路。

自开始,江西省推动了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工作,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落实不到位,因此要继续推动基层农技人员“三定向”培养工作,使培养计划真正落实到位[3-4]。

4、对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发展的思考。

学:要树立“以基地强基础、以创业带就业、以合作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破解难题、消除瓶颈、谋求发展,加快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步伐。

4.1加快转变思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面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形势,学: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融入到“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中去,切实发挥农业职业:校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中的重要作用[5-8]。

4.2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争取政策,创造一切条件,加快重大条件平台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速度,建设符合农业职业教育需要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升学:的.办学治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组织开展内容实用、学习期限灵活、学习形式多样的职业技术培训。同时,逐步建立起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创业指导一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4.4服务地方经济,改革专业结构。

根据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同时结合区域特色进行专业设置,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特色骨干专业,增强培养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4.5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和教育,并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推进专业教师假期轮训制度,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努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5、参考文献。

[3]张丽.江西省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7]张瑞,朱德全.城乡统筹视“下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以重庆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4):7-13.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一直没能引起传统教育学者关注的学科,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于把高等教育学认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其实,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没有分支学科说那么简单。通过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与传统教育学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而在一门学科创生之初,人们对它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往往并不十分明确。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几部高等教育学著作中,分别是这样论述的: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的高等教育学新学科。――潘懋元著的《高等教育学》(1984)。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科学。――田建国著的《高等教育学》(1990)。

上述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内容的高等教育学的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是每一种高等教育学是否揭示出了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或特殊规律。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关于作为基本的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受教育学局限性的影响,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高等教育一直没有引起传统教育学者的关注。传统的教育学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盘”。但是,我国的普通教育学却又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现象关注不多甚至视而不见,那些对教育学感兴趣的学者也主要是关注中小学教育而不关注高等教育,其结果是高等教育不但被社会科学家忽视,而且被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所忽视。因此高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找不到理论根基,在传统的“教育系”或“教科院”这些教育学的组织建制里高等教育研究难有安身之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自身相对独立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由高等教育学承担理论建设的任务,以人类一切高等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规律,反映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并对现存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原理进行制度化梳理,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由概念、原理、原则、规律等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据笔者分析,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并列的兄弟关系。

但是一般人却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为什么高等教育学研究还要进行学科化的探讨;为什么长期以来,教育系(学院)里面一直没有开设高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而是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呢。因此,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学学科演进历程的客观分析,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建制的问题。

三、教育学的演进过程。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国民教育运动,伴随着国民教育运动的展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进行师资培训的师范院校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实践需要,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便诞生了。在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教育学就成为了一门必需的课程。对此,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里指出:“也许教育学是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意图提供系统说明,并帮助他们掌握传授知识的方法。”基于这种背景,当时的大学为了更好地为师范学校培养师资,便开始开设教育学讲座。当时的教育学,根据实践的需要,其研究对象只能为普通教育,其关注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其存在的形式是成为中小学师资培训中的一门课程。教育学形成学科,最大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迫切需求,即普及教育所导致的师资培训的压力。“教育学”便是用来培训职业教师的,最初的目的就是指导与规范学校教育的实践。

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的进展一直不大,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不符实,名为教育学,实为普通教育学。其二,由于教育学以师资培训的课程形式存在,因此其内容主要关注教学的方法、原则、程序、规律等问题。这种传统的沿袭,教育学就成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学问或艺术,而非研究“教育是什么”的科学。其结果是“当固定化的学制、教科书和班级授课制这“三位一体”的学校体制形成的时候,当以学校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形成的时候,大规模的培养人才的本质在教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传统教育学本身,却走向了衰微。

总之,由于历史的局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上,还是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一开始就是不完备的,而且一直没有完备起来。可以认为,历史上的教育学只能相当于普通教育学。

历史上,高等教育的兴起远远早于普通教育。自古希腊起,接受教育就是少数统治者子弟的特权,因此,在古代,教育一直就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理论就是高等教育的理论。但是等到近代民主思想勃兴,接受教育成了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之后,普及的全民的教育理论才应运而生,教育讨论的也就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上,似乎并未注意到高等教育所独有的问题。换言之,就教育研究的历史来看,整个教育研究一开始就是以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开端的。但是,在近代普及的全民的教育出现之后,教育学却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由于普通教育最先面临普及化的任务,出于师资培训的需要,普通教育成了教育学关注的主要对象。与之相比,高等教育虽然兴起较早,但一直居于象牙塔中,世俗化较晚。

中世纪大学以后,现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集中于20世纪上半叶。经过了这次大发展,整个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开始显现,高等教育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潮开始兴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教育学局限性的影响,高等教育还没有成为传统教育学者关注的对象。传统的教育学仍然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要想得到关注,必须构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以中国为例,20世纪中期潘懋元先生首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分析当时形势,高等教育研究毫无基础,要建学科谈何容易,但是不建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又无从谈起。当时的情况,就学科的合法性而言,在教育系里谋求高等教育研究的建制,借助教育学的名义开展高等教育研究较为有利。但当时的教育系由于对高等教育毫无研究,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持排斥态度。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便依托综合大学成立“高教所”发展起来。不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虽名为“学科”,但经典的成果不多,学科的含义并不强。而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草创基本延续了教育学的体系,重走了普通教育学的老路。

不少学者形成了“由普通教育学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初建和成型,但也使高等教育学成为普通教育学的直接延伸和简单移植,高等教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和体系不完善。因此,必须突破普通教育学研究定势的束缚,尽快摆脱高等教育学对普通教育学的依赖,站在高等教育学立场上,以自身的逻辑为线索进行学科的研究和建设。那么,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在大学里获得了独立的建制,高等教育进行学科诉求,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有之义。事实上,就学科本义而言,学科就是独立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学科诉求的意义不大。因为在学科的含义里,一个重要的内含就是学科建制。可以想象,如果教育学是完备的,那么,高等教育学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教育学的门下开展研究,就好比经济学门下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样。但由于教育学不完备,高等教育学在教育学门下既无法建制,又无法利用它的学术资源。高等教育研究不得不另立门户,重新创业。那么,既然是重新创业,“名正言顺”则尤为重要。事实上,既然高等教育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建制,那么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学科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高等教育学明知逻辑上不可能取得与教育学并行的独立学科地位,却又不得不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对此论述,很多学者可能不以为然。因为,在一般人的眼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似乎就是要诉求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我认为,这种想法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讲可能都是对于常识的一种误解。原因在于,如果教育学是完备的,高等教育自然而然是一个二级学科,无须诉求,就象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一样,就是一个二级学科,无需争论高等教育是不是学科,能不能成为学科。现实情况是,教育学是不完备的,教育学仅限于教育学,这时说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则有其名无其实。因为,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明明是“兄弟”关系,现在在“逻辑”上却一定要说它们是“父子”关系,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高等教育学的诉求经历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独立的历史还很漫长。近年来,教育学重建思潮的兴起提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即完备的教育学,也许将会出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问题可能自动消解,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将不再成为问题。那么,教育学应如何进行重建呢?通过教育学的重建,教育学将成为真正完备的教育学科,这样,高等教育学的学术研究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1984.

[2]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1999.

[3]侯怀银,王霞.高等教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研究,2006,(4).

[4]李硕毫.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王建华.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关系争议――兼论教育学的未来.学前教育研究,2007,(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六

党的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作者:肖芸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7)分类号:g71关键词: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七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存在着密切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都要受到地方经济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大小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只有当地方经济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分条件时,高等职业教育才会发展壮大,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壮大是不现实的。同样,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也受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设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等。如果地方经济疲软,提供不了这些条件,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时,必然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地方经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层次结构。

不同地方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着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主要表现在知识与技术的密集化,对有知识有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这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考验,进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产生影响。

(三)地方经济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扩大生源、吸纳就业。

地方经济发展较快,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一般较高,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更为迫切,接受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较高,这就相对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人员迫于压力而选择继续教育或培训,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其再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条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毕业生就业将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导致第一产业毕业生就业人员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毕业生就业人员比例逐步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注重就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将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可见,地方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地方企业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一)办学理念落后,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阵地,以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为目标。它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还具有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职业性等特征。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忽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职能,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人才的培养标准难以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导致其毕业生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经费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需改善。

目前,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模较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相对于普通高校,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较少,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如科技信息化程度和教学技术的应用仍然相对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由于财力不足,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比较落后,使得培训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不合理,缺乏实践性。

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上,学科型教师的比重较大,而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随着这些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扩招,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对于教师的需求不断地增加,许多教师来自中专、中职、大专等学校,或者是刚刚走出高校校门的年轻人,要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要么缺乏实践能力。

(四)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缺乏适应性。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不相符合,比如专业设置重复、混乱,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甚至简单地套用本科学科专业目录,这种专业设置远离了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也不符合职业教育重实践的特点,且缺乏适应性。由于专业设置缺乏对与市场适应性,导致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五)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关系不紧密,校企合作不深入。

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企业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主题,也是直接受益者。而目前,高职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升学,忽视与企业间的联系,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地结合企业所需,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明确办学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先明确其办学定位,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训内容,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市场需求,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得到改善和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中去,实现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在不断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之处,完善自身,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二)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多元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机制。

相比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更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于实训基地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需要较多较好的实训设施,也就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多种渠道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用以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设备的更新,改善教学条件。

(三)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育,其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即具备双师型素质。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拥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6]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分期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并定期检查,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让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能,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针对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限的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面向社会和企业外聘专业技能型人才,扩大双师型比例。

(四)对接地方经济,优化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取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在对市场及岗位需求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新的专业,对于老专业进行改造,实现其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

(五)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由学校、企业和社会来共同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以市场的需求为标准,为行业、社会、企业培养人才,同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产学研各方共赢。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7]显然,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学校、企业、社会的积极性,调解三方的矛盾,真正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八

在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为解决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跨国国际化教育的问题,为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本土学生创造接受跨文化教育机会,培养高职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介绍了我国在实施本土国际化方面的多种举措。

关键词。

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根据国际交流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留学的学生;第二是走进来,到本国进行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第三类是在本国进行本土国际化课程学习的本土学生。

本土国际化是指为暂时无法接受跨境教育的学生所提供的与课程、服务以及国际交流相关的国际化活动或手段,强调培养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使本土学生不走出国门便可以接受国际化教育。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认为中国本土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我国高校应该采取措施提升本土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本土学生与国际留学生的交流。

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国际化水平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来说更低。

中国要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彰显国际竞争力,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为未能走出国门的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即“本土国际化”,满足本国和海外市场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只有实现了本土的国际化,才能有更好的基础“走出去”。

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本土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要选择。

1与课程有关的本土国际化策略。

1.1国际课程体系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

高校能够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关键是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颁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加明确提出:“要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针对中国职业院校工科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现状,采取“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共同培养”和“实训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从德国行动导向学教学方法到实训车间建设标准、建设方案、实训设备配置到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管理、师资培训、就业服务等全方位与中国职业院校进行高技能人才共同培养,从而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在资格证书的引入方面,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与英国职业资格监管部门合作开展sqa-hnd项目,促进中英两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合作。

此外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在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方面与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引入了英国的护士培训资格证书、法国的物业管理资格证书、意大利的时装设计师资格证书培训以及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培训证书等。

1.2使用海外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上暂时还没有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相关项目和政策,但是各省已经开始把建设双语教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项目。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认为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是实现国际化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在四个专业中引进和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并实施双语教育。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会计、计算机、国贸等多个专业采用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授课。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中该校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由建设前的0门发展到目前的5门课。

1.3引进先进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国际上有四种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北美的cbe职业教育模式、英国的btec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九

摘要: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小学教育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短板,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均、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手段“棍棒化”等问题。小学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奠基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西部教育发展的坚实力量,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因此,学校在改善学校物质环境的同时,应注重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家长和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的发展往往与国家和地区的兴衰紧密相关。西部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小学教育作为西部发展的推动力量,理应受到重视与优先发展。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获得较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因此相对来说西部小学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能得到基本保障,如走读生一天可以领两份“营养餐”,包括面包、饼干和水果。但与东部地区的小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

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1]据相关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但西藏、青海等地达标率不到10%[2]。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即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均能接受适当的教育,但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民族传统与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从而导致男女生比例出现失衡。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h校中,六年级的男女比例为3:1。

(二)师资力量不足。

青海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衡。就笔者的实地调查得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三所小学教师数量为95人,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近40%,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教师行业亟待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外地优秀人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愿来西部工作,青海本地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则千方百计选择经济好的地方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提高,青海省累计流失人数超过3万人,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5万人以上[3],导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难以维持。

(三)棍棒式教学、逃学事件冷处理。

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a很肯定地向我这样说道:“我以前在江苏进修过,听过很多当地教师的公开课,确实如你们所说的,他们上课很有激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比我们强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教师b认为西部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在于高海拔的相对缺氧的生活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学生的智力不如东部地区,学生普遍注意力分散。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教育质量,他们常采用棍棒式教育,“我们也不想通过棍棒式教育,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书本知识我们也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体罚”。此外教师对待学生逃学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东部不同。腼腆的五年级学生a逃学,没上学也没回家,家长和教师均没有外出寻找a,教师c解释道“这种事很常见,他们饿了会自己回家”,三天以后a确实独自回家了。而在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家长面对此类情况会选择报警而非置之不理。

(四)特殊儿童混班教学。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青海地区,普通小学将特殊儿童纳入教育范围中,但在如何教育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尚无定论。就一案例进行说明:三年级小朋友b,性格内向,看到老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并不能认清所有学生,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b。直到班主任d告诉我这名学生家族遗传性智力存在缺陷,动作迟缓,我才注意到他。有次我的课结束,但因为要做眼保健操,必须要有教师守在班级中,我就暂时留在班级中了,实际上学生只是各自玩各自的。我无意间发现b似乎在拨弄自己的衣服,便走过去看看。原来因为天气较热,他想把自己的毛衣脱掉,但总是拉不开校服外套的'拉链,于是我帮了他。我在帮他弄时很多其他学生围了过来,我便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应帮助他人。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效果却出奇的好。令我惊讶的是,自此之后,b常常在我上课之前的两分钟前递给我一些自己的零食,有时是一小撮蚕豆,有时是葡萄干或者板栗。这让我很感动,不是为这些零食,而是孩子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这是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在这个班级中,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教育,学生对于诸如宋文明的同学并无特殊待遇。尽管在教育过程特殊儿童常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教师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此外,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小学的重视度较低,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学生初中一毕业,考不上当地的高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去寺庙念佛经。青海省贵德县唯一的普通高中每年大约接收450名高一新生,而整个县城约有1000名初三学生,中考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去出去打工或上职业高中,职高上完之后就回家放羊或从事某种技工类工作。由于政策倾斜,当地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二、青海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试图改善青海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应追本溯源,寻求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在影响青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关键的是无法确保财政资金分配的效率性以及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一)财政拨款的效率。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支出资金80%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来说,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能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县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无法确保其经费的配置效率。青海地区学校的特点在于建筑、设施配备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上,如教师个人能力、师资培训方面投资等方面的比重较小。正是财政拨款的效率性存在不足,导致青海地区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不均衡的特点。

(二)社会观念的偏差。

生态学理论主张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微系统是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受到教育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家长对教师职业持有以下观点,“你知道学生的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教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往往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当个老师!””言外之意是在家长的认知系统里,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差或者最不屑去从事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存在偏见。教师的职业声望在西部地区处于偏低水平,这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关,教育自身不被重视,使得教师职业声望较低。

鉴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实际,不能满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由于政策的适度倾斜,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经费使用多是用于改善学校的建筑环境,相对忽略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管理层对政府拨款的使用应具有谋划性,在积极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各年级部相关学习活动的经费应有所增加,减少形式化的经费投入。此外,为促进各民族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多举办民族文化竞赛,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统一。

(二)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的主体包括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承担儿童教育的义务,重视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作用,主动与教师共同交流。由于西部地区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多是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小学,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孩子百分之百负责”,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合力的过程,绝非单靠教师个人能够成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师负责制”观念;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应转变“棍棒教育”观念,树立全纳教育观。棍棒教育是迫于无奈的办法,但教师应相信每个儿童是善良纯正的个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和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多与学生交流,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此长彼消的过程;此外社会人员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间接因素,应树立“人人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不只是以教育系统以外的旁观者自居,肯定教育的价值,认同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职业声望,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1.培养“留得住”的师范生。

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是提升西部教育质量的后备军,改变西部教育滞后的现状必须将发展师范生教育视为先导性工作。西部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并不少,解决西部人才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才。师范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以确保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其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鼓励师范生留在西部工作,尽管西部条件不如东部优越,但大学教师应注意搜集西部教育的现状资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三,鼓励师范生深入西部贫困地区体验教学,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西部师资力量的不足,了解西部教育的现状。

2.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实行轮换制教学,延迟退休年限等,使教师能安心工作,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学校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通过外出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能力,此外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应关注东部学校的相关信息,与东部小学教师和领导就学校建设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借鉴东部的优秀教学经验,同时,应实时更新教学硬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性保障。

3.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人才。

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多方力量集中的结果,促进西部教育发展需要东西部的协同合作。西部高校在提高自身师范生教育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吸收东部地区人才。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中东部教育人才望而却步。积极引进外地人才,首先应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向西部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借鉴经验;其次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如江苏省对口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研究生支教行动已取得较好效益,建议西部地区应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从中东部选派优秀大学生或优秀骨干教师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

作者:包钰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中外比较[j].人民论坛,(12):18.。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278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