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教案的编写要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这里分享一些教学设计的范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教学水平。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一
1、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使幼儿能根据不同的节奏选择乐器,并初步学会识图谱演奏。
3、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节奏谱、音乐磁带、小手小脚标记、乐器标记以及双响筒、沙球、铃鼓。
一、欣赏乐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听完之后,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放磁带2遍)。
小结:这首歌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里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草儿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别高兴,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二、识谱选择身体动作。
1、它还可以用好听的乐器来演奏呢!看,这是它的节奏谱。
2、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总结:每小结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轻,跺脚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别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结×的地方拍。
3、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重点练习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奏一下。
5、真好听,还想再听你们来一遍,行吗?
三、用乐器来演奏。
(主要介绍乐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点)。
2、轻轻拿起你的乐器宝宝,我们来用它来演奏。
准备好了吗?
3、交换乐器演奏。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二
活动来源:。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社会领域提出了“通过多种媒介和活动,使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懂得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于是在班级中我们开展了“中国民族多"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对于民族舞蹈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和幼儿通过欣赏、学跳、创编来感知民族舞蹈的特点n这次活动是其中的一次。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三段体音乐欢快、优美的音乐风格特点。
2.初步尝试合作创编蒙古族舞蹈,感受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小水桶。
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认识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2.蒙古骑马、挤奶动作练习。
二、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一)幼儿欣赏音乐。
2.幼儿。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
(二)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同时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1.现在夏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2.幼儿根据幻灯说出人们的生活。
3.你发现音乐有什么变化?
4.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这首音乐是三段体音乐表现蒙古族人民在那达慕盛会上骑马、摔跤、挤奶的欢乐场面)。
三、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快慢变化。
2.分段欣赏音乐:
(1)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2)跟着快的音乐做一做动作。、
(3)慢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4)跟着慢的音乐做一做动作。
四、幼儿分组听音乐进行编舞。
1.请幼儿听音乐分成5组进行舞蹈创编。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一起来编个舞蹈,可以加上简单的队形变换,注意音乐的快慢变化,让你的舞蹈更加漂亮。
2.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并简单介绍道具。
3.’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自由展示。
1.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展示。
2.幼儿分组自愿展示。
六、幼儿听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中国民族舞蹈体裁、主题、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在学习表演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民族舞蹈优美的动作、悦耳的旋律,而且能感受到中国各个民族的不同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丰富内涵的中国民族舞蹈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选择,但是幼儿对于民族的认识比较浅,因为民族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远,于是我们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对蒙古族、蒙古舞蹈的经验。
以前在教民族舞蹈时更多的是让幼儿模仿学习,幼儿多是单纯的训练,而大班幼儿有创编能力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于是我在让幼儿学习基本动作后进行了此次创编活动,意在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在本节活动中我选取了三段体的音乐,幼儿能够大胆创编舞蹈最重要的就是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于是活动一开始我请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对-i-=乐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分段欣赏进一步让孩子理解音乐,为幼儿创编舞蹈打下基础。为了让幼儿更丰富的创编舞蹈,我通过同伴学习、小组协商、动作频率变化、方位变换等方式引导幼儿创编,应幼儿的需要还为幼儿提供了挤奶筒,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体验成功提供帮助。
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从头到尾始终高涨,整个活动过程注重体验与感受、交流与发挥,真正达到了活动化的共同学习。
专家点评:。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传统民族舞蹈教育活动时,往往注重的是动作的训练,一般以教会为目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单纯模仿,忽视幼儿对民族舞蹈的感受力、创造性和表现能力。延庆二幼的夏淑芳老师,在进行蒙古舞蹈《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育活动时,从艺术领域核心价值入手,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和兴趣,运用不同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为幼儿前期经验的丰富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支持。蒙古族舞蹈对于大班幼儿iii来讲,相对陌生,他们不知道蒙古族的人每天在做什么,用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那些舞蹈动作,夏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对蒙古音乐和舞蹈的欣赏,丰富了幼儿关于蒙-d-it的生活经验,了解了一些民族风情和习俗,为舞蹈的创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以及认知的发展水平,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引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是能够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逐级分化,为达成iii标创造赣是草原小牧民.豢謦蠡琴擎黪》赣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例及评析了良好的条件。在有限的教育活动时间内,大班幼儿要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和特点,还要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如果没有主次之分、没有有效的调节,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教材的透彻分析,以及对本班幼儿的全貌了解,就不可能十分准确的定位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而夏老师凭着对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幼儿的爱,以及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很好地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的逐级分化,为幼儿能够有兴趣、专注的参与活动,完成活动目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是幼儿自主自由自愿状态的激发,符合艺术领域中舞蹈教学的核心价值的倡导。舞蹈的学习是富有个性和自我的学习,若千篇一律,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就严重违背了艺术领域的价值追求,而夏老师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始终站在幼儿的角度去实施教育,引领幼儿去发现、探索,整个活动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富有朝气,能够不断地听到教师接近于生活语调的亲切、愉快的说话声、歌声和笑声,让人有身临其境并渴望融入其中的愿望。总之,舞蹈教学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不但施教教师要有舞蹈素养,还要有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了解幼儿、了解幼儿教育的教师,才能够根据需要,仔细洞察幼儿美丽的童心世界,潜移默化的陶冶幼儿的心灵,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让舞蹈成为幼儿喜爱并对其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活动。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三
1.理解歌曲内容,喜欢演唱歌曲。能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有趣的表演。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理解歌曲内容。
教学准备:
一盏装有调控开关的台灯,音乐录音带。
一、谈话。
--出事台灯,教师演示台灯的调控开关,引导幼儿观察,台灯随着调控开关的旋转而变亮或变暗。
有人想给太阳装一个开关,如果太阳真的装了开关,会怎样?
二、欣赏歌曲。
--教师放歌曲录音,请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
--引导幼儿学说歌词。
三、游戏"回音壁"。
--请幼儿做回音壁,教师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比一比哪个回音壁"返回"的声音最好听。
四、游戏"录音机"。
--请幼儿做录音机。教师唱两句,"录音机"就"录"两句,看哪个"录音机"录的声音最清楚。
五、大家一起唱。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在音乐的引领下演唱歌曲。
--引导幼儿听清前奏和间奏,说好歌曲中的道白部分。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活动过程: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节奏型。
(1)听老师用铃鼓拍出××××/××××/节奏型,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一位小牧民骑着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
(2)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拍出来。
(3)随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4)用嘴模仿马蹄声哒哒/哒哒/。
3、教师在哟额拍××××/××××/节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个小节月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表示。(如高声喊“啊”等)。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教师斑竹幼儿归纳出节奏型。
活动反思: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五
1.动作协调、灵敏地快跑和助跑跨跳。
2.能勇敢、大胆地参与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田园交响曲。
2.塑料跨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学习蒙古族小朋友做小牧民引出课题。
请幼儿听音乐做骑马模仿操:
自编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跳跃、放松运动。
二、展开。
1.幼儿分散练习快跑。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牧民骑着马儿自由地在草原上奔跑。
2.练习助跑跨跳。
(1)前面有个小山坡挡住了小牧民的去路。
小牧民真勇敢,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跳起来跨越过小山坡。
(2)请个别做的好的.幼儿示范。
(3)幼儿自由分散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鼓励幼儿勇敢大胆的参与活动。
教师观察、提醒幼儿适当休息。
(1)玩法:小牧民分4组排好,先跑过草地,再跨过小山坡,最后达到对面。
每4人为一轮,看谁最勇敢、最有本领,能得第一名。
(2)规则:听信号开始游戏,不抢先,遇到障碍需跨跳过去。
三、结束。
1.勇敢的小牧民学会了新的本领,心里真高兴,跳起了欢乐的舞蹈,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2.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六
二、充分感受和表现。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歌词的学习上时间过长,应该充分相信三年级学生的能力,比较简单的节奏教师只需稍做引导就可学生自主学习。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七
1、动作协调、灵敏地快跑和助跑跨跳。
2、能勇敢、大胆地参与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1、音乐:田园交响曲
2、塑料跨栏。
一、导入
学习蒙古族小朋友做小牧民引出课题。
请幼儿听音乐做骑马模仿操:自编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跳跃、放松运动。
二、展开
1、幼儿分散练习快跑。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牧民骑着马儿自由地在草原上奔跑。
2、练习助跑跨跳。
(1)前面有个小山坡挡住了小牧民的去路。
小牧民真勇敢,一只脚用力蹬地,另一只脚跳起来跨越过小山坡。
(2)请个别做的好的幼儿示范。
(3)幼儿自由分散练习助跑跨跳的动作,鼓励幼儿勇敢大胆的参与活动。
教师观察、提醒幼儿适当休息。
3、游戏:快乐的小牧民。
(1)玩法:小牧民分4组排好,先跑过草地,再跨过小山坡,最后达到对面。每4人为一轮,看谁最勇敢、最有本领,能得第一名。
(2)规则:听信号开始游戏,不抢先,遇到障碍需跨跳过去。
三、结束
1、勇敢的小牧民学会了新的本领,心里真高兴,跳起了欢乐的舞蹈,随音乐做放松动作。
2、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八
1、能感受和表现大草原美丽的风光。
2、感受优美恬静和快乐奔放两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能与诗歌中草原的不同风景匹配。
3、能通过文学活动和美术作品来感知音乐,大胆创编各种合适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熟悉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朗诵诗歌。
2、绘画工具,录音机,配套磁带或cd。
1、欣赏草原美景。出示图画并播放音乐,请幼儿安静地欣赏。
2、组织幼儿讨论画面与哪段音乐相似,与诗歌《美丽的草原》哪一段匹配。
3、启发有根据音乐和画面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符合音乐的力度、节奏。
4、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即兴创编合十的.动作表现音乐两遍:第一遍,欣赏美丽的草原风光。第二遍,在欢乐的草原上愉快地活动。
5、请幼儿自由选择主题:美丽的草原风光或欢乐的草原进行绘画活动,注意色彩、构图与音乐性质相符。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击拍方法和强弱变化,能听节奏变换。
活动准备电子琴1台,打击乐器1套,各种瓶罐,沙子,石头,种子,水,筷子等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活动室,创设活动情境。
二、练习击拍。
1、练习基本的击拍方法,并注意强弱变化。
2、听教师的节奏击拍。
三、幼儿练习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2、引导幼儿试着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弹舌头等,并试着用这些方式为歌曲伴奏。
3、请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自己从中发现或寻找制作能发出声响的物品,作成伴奏乐器。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情况。
2、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伴奏器具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结束。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
《牧民新歌》一曲是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60年代年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表现了牧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乐曲分为四段:引子--慢板--小快板--结束段。
引子:自由抒展的引子展现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碧草如茵、天高云淡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蓬勃激越之情,非常动人。
慢板:显示乐曲主题,表现了牧民悠然骑在缓行的马上,时而明朗甜美,时而低回内在,时而又激动热情地歌唱生活,赞美家乡。
小快板:以跳荡的吐音描绘牧民策马驰聘时蹄声哒哒的欢乐情景。
结束段:情绪更为热烈,形成万马奔腾嘶呜声声的气氛,使全曲有很强的终止感。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一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快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2、培养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进一步学会控制和协调并用自己固定的节奏随音乐演奏,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1、已学会唱《小牧民》。
2、立体玩具小马,脖子上套一串小铃。
3、指导幼儿认识有关牧民的生活及劳动内容。
1、复习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xx xx︱ xx xx︱节奏型。
(1)教师用双响筒敲击xx xx︱节奏型,另一幼儿操作玩具小马,让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小马”跑时脖子上串铃发出的响声。
(2)启发幼儿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
(3)幼儿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节奏拍出来。
(4)全体幼儿随着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5)幼儿用模仿马蹄声“哒哒哒哒”或“的个的个”。
3、教师在幼儿拍xx xx︱ xx xx︱节奏声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17小节到20小节与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让幼儿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里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示?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4)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出节奏型x—︱x—︱。
5、组织幼儿二声部语音节奏,教师一个声部,全体幼儿一个声部,分别念马蹄声的节奏和串铃的节奏,欢呼声齐念。
6、讨论配器。
(1)小牧民骑着马跑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集体探索并尝试演奏。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兴,用什么乐器表示?
(3)在速度较慢的琴声伴奏下,在教师的语音提示下,幼儿打击乐器。
(4)在录音机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演奏。
(5)交换乐器演奏。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二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社会领域提出了“通过多种媒介和活动,使幼儿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懂得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于是在班级中我们开展了“中国民族多"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对于民族舞蹈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和幼儿通过欣赏、学跳、创编来感知民族舞蹈的特点n这次活动是其中的一次。
1、感受蒙古族三段体音乐欢快、优美的音乐风格特点。
2、初步尝试合作创编蒙古族舞蹈,感受创编的快乐。
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小水桶。
2、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认识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2、蒙古骑马、挤奶动作练习。
(一)幼儿欣赏音乐。
2、幼儿。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
(二)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同时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1、现在夏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2、幼儿根据幻灯说出人们的生活。
3、你发现音乐有什么变化?
4、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这首音乐是三段体音乐表现蒙古族人民在那达慕盛会上骑马、摔跤、挤奶的欢乐场面)。
2、分段欣赏音乐:
(1)快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2)跟着快的音乐做一做动作。
(3)慢的时候做什么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
(4)跟着慢的音乐做一做动作。
1、请幼儿听音乐分成5组进行舞蹈创编。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一起来编个舞蹈,可以加上简单的队形变换,注意音乐的快慢变化,让你的舞蹈更加漂亮。
2、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并简单介绍道具。
3、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展示。
2、幼儿分组自愿展示。
中国民族舞蹈体裁、主题、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幼儿在学习表演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民族舞蹈优美的动作、悦耳的旋律,而且能感受到中国各个民族的不同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作为蕴含了民族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族精神丰富内涵的中国民族舞蹈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选择,但是幼儿对于民族的认识比较浅,因为民族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远,于是我们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对蒙古族、蒙古舞蹈的经验。
以前在教民族舞蹈时更多的是让幼儿模仿学习,幼儿多是单纯的训练,而大班幼儿有创编能力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于是我在让幼儿学习基本动作后进行了此次创编活动,意在发展幼儿的创编能力。在本节活动中我选取了三段体的音乐,幼儿能够大胆创编舞蹈最重要的就是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于是活动一开始我请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对-i-=乐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分段欣赏进一步让孩子理解音乐,为幼儿创编舞蹈打下基础。为了让幼儿更丰富的创编舞蹈,我通过同伴学习、小组协商、动作频率变化、方位变换等方式引导幼儿创编,应幼儿的需要还为幼儿提供了挤奶筒,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体验成功提供帮助。
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从头到尾始终高涨,整个活动过程注重体验与感受、交流与发挥,真正达到了活动化的共同学习。
幼儿园教师在进行传统民族舞蹈教育活动时,往往注重的是动作的训练,一般以教会为目的,过程中要求幼儿单纯模仿,忽视幼儿对民族舞蹈的感受力、创造性和表现能力。延庆二幼的夏淑芳老师,在进行蒙古舞蹈《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育活动时,从艺术领域核心价值入手,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和兴趣,运用不同方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为幼儿前期经验的丰富提供了必要和有效的支持。蒙古族舞蹈对于大班幼儿来讲,相对陌生,他们不知道蒙古族的人每天在做什么,用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那些舞蹈动作,夏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对蒙古音乐和舞蹈的欣赏,丰富了幼儿关于蒙古的生活经验,了解了一些民族风情和习俗,为舞蹈的创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以及认知的发展水平,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引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是能够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逐级分化,为达成目标创造赣是草原小牧民.豢謦蠡琴擎黪》赣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例及评析了良好的条件。在有限的教育活动时间内,大班幼儿要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和特点,还要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如果没有主次之分、没有有效的调节,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教材的透彻分析,以及对本班幼儿的全貌了解,就不可能十分准确的定位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而夏老师凭着对职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幼儿的爱,以及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很好地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的逐级分化,为幼儿能够有兴趣、专注的参与活动,完成活动目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是幼儿自主自由自愿状态的激发,符合艺术领域中舞蹈教学的核心价值的倡导。舞蹈的学习是富有个性和自我的学习,若千篇一律,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就严重违背了艺术领域的价值追求,而夏老师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始终站在幼儿的角度去实施教育,引领幼儿去发现、探索,整个活动动了起来,充满了活力、富有朝气,能够不断地听到教师接近于生活语调的亲切、愉快的说话声、歌声和笑声,让人有身临其境并渴望融入其中的愿望。总之,舞蹈教学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不但施教教师要有舞蹈素养,还要有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了解幼儿、了解幼儿教育的教师,才能够根据需要,仔细洞察幼儿美丽的童心世界,潜移默化的陶冶幼儿的心灵,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让舞蹈成为幼儿喜爱并对其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活动。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三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 ××/×× ××/节奏型
(1)听老师用铃鼓拍出×× ××/×× ××/节奏型,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一位小牧民骑着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
(2)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拍出来。
(3)随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4)用嘴模仿马蹄声哒 哒/哒 哒/
3、教师在哟额拍×× ××/ ×× ××/节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个小节月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表示。(如高声喊"啊"等)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教师斑竹幼儿归纳出节奏型。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四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前奏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打节奏化解拍等形式,这样一来到了演唱部分容易进入。歌曲中的休止符部分我强调学习了一下,三年级学生零基础,草儿青青,让学生有对比的来演唱这一句。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加入动作,自编动作,这样调动了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掌握和印象。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五
大家好:今天我以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我是草原小牧民》,向大家汇报我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并发挥它的实效性。
一、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全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重复的曲调更进一步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新课程中提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活动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特点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歌曲伴奏、创编舞蹈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难点:歌曲节奏较密集,附点音符及八分休止符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遵循直观性、创造性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想象力。重点采用舞蹈引入、听唱法、难点提炼、体验创新等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力图体现: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以情感人、以美动人”是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舞蹈引入。
(二)学习歌曲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随着动听的音乐律动起来,唤起学生的饱满情绪。在学唱歌曲中我主要采用聆听范唱、学生随琴用lu模唱、视唱曲谱、随录音演唱、提炼难点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草儿青青羊儿肥,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进行节奏和声音的处理,让同学们准确掌握附点音符及八分休止符。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及表演能力,我又播放两首蒙古族儿童歌曲,第一首《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让学生学习小歌手自信的演唱,潇洒的动作。第二首《草原赞歌》是两位双胞胎小姐妹声情并茂的表演。我让学生们学习两个小歌手的演唱情绪及表情,使同学们的演唱更加完美。
(三)体验创新激发热情。
“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是草原小牧民》说课稿体验融为一体,课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充分体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四)回归生活享受音乐。
优美动听的蒙古族歌曲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蒙古族曲目,我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搜集有关内容,让他们演唱其中的几段。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更加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六、总结回顾。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充分的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将信息技术手段与音乐学科有效的整合,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也能让学生在歌唱中享受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谢谢大家。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六
2、在掌握"马蹄声"与"欢呼声"两种节奏类型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配乐方案并演奏。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并与幼儿一起拍节奏。1~16小节:拍"马蹄声"17~~20小节:拍"欢呼声"节奏,21~~22小节:拍"马蹄声"节奏,最后小姐按节拍表示结束(×/×/×/×-/)2、讨论配乐器(1)小牧民骑着马跑来,用什么乐器呢?集体探索并尝试演奏。(铃鼓、串铃等)。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兴,用什么乐器表示呢?
3、练习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做现有乐器的'模仿动作。练习过程中,提醒幼儿要保持节奏速度,与集体保持协调一致(尤其是"马蹄声"节奏)。
(2)用乐器演奏,提醒演奏铃鼓、串铃的小朋友,要用手腕用力。
(3)交换座位,看指挥自由选择乐器演奏。
在打击"马蹄声"与"欢呼声"两种节奏类型时,幼儿还不能分辨清楚。演奏起来较困难。今后要让幼儿多学习。
小牧民大班教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
2、创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声音、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2、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3、通过学习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师问:老师想问一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吗?
生:……。
师:那你了解蒙古族吗?
2、师导: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人民过着游牧的生活,长期居住在草原。那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派什么样的景象呢?(课件展示—草原风光)生:仔细观看,把看到的给大家讲一讲。
生:讨论、回答。
三、歌曲学习。
2、孩子们,他们的歌声美吗?你们也想和蒙古族孩子一起做一回小牧民,去体验一下放牧的情景吗?哎!想去可没那么简单,小牧民悄悄的告诉老师,要去必须通过他的考验。
3、节奏练习。
学习并处理歌曲。
5、学习简单的蒙古舞动作。
全班同学随音乐舞蹈,欢快的出教室(结束本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8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