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案编写时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以便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一些学科专家撰写的教案模板,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场景,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一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教学设想。
2、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是要深入研究的,可以让学生当堂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简介伍尔夫生平和创作及意识流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一个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家族成员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在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自然形成她高贵的气质。快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的打击,从1895年起她最亲近的人相继死亡,这使她经历了多次不同的程度精神崩溃。精神病症折磨了她一生。
1941年3月,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投河自尽。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查逊等。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的。这一信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像的途径,借助这一途径,我们可以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哪怕是虚构的),以此摆脱以往那令人心虚的假设。
二、默读全文,学习其结构和选材特点、表达特点。
1、明确结构:找出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并概括要点。(答案详见《词语手册》)。
讲讲本文的结构特点: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严谨。
2、本文的选材特点:由想像点出发,有关联的。
3、表达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或描写加上议论或抒情(许多真知灼见就突现在这样的实虚转换之间)。
以第3段为例,作者把议论、抒情、叙述和描写结合在一起。
四、探讨文章主题。
在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你认为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想要表达什么?
1、表现的是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活的自由流畅。
2、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与永恒。
3、更为激烈的是,在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挑战。
4、她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垃圾箱,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想。
5、反对战争。
总结: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生活的偶然性与命运的必然性的问题、对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对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对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对女性反抗男性观念的问题等,进行了意义重大的体验与感悟。
五、专题探讨: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
1、对“内心真实”的流动的记录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2、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手法。
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灵魂世界,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层的奥秘。人物的意识流动不受客观时空的限制,有很大跳跃性。
按照意识流小说的这一特点,自拟题目,练习写一篇描绘人的心理意识流动的短文。以教室里的事物、人作为关联点,用联想的方式写一段话,列出大致提纲:想到了什么事物、情景,用什么表达方式。(如锁、宣传语、电风扇、钟、前面同学的后脑勺等;所用的方法有联系的也有相似的。例:时针、分针、秒针是一台戏的三个主角,而周围的刻度是配角,而钟的底色黄色则是广袤无垠的时间,它们在上演着永不休止的相似的戏剧。)。
msn(中国大学网)。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二
明确:共六次。
a。“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崖壁的侧坡)。
b。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c。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象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d。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e。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f。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1。p103品悟其内容的哲理性似乎搞艺术创作的,多少有点神经质或怪癖。
2。p104“只有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中间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玫瑰花形状的斑块,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越来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样……”:引申联想、想象。
3。p104中部内容:作为另一个“我”,本我审视自我,在想象莎翁此刻就在此地的这把椅子上坐着会发生什么,进行模拟实验。
4。(该页往下)“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连那些真诚地相信自己不爱听别人赞扬的谦虚而灰色的人们头脑里,也经常会产生这种想法。……”:
注意连贯、变换而引申生发出来的线索,把握思路的连续性。
5。p105上部“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怎么会变得“凸出”?如何理解?(背景突出,主体消隐)。
6。(该页中部偏下)“确实带着些幻影的味道”“非法的自由感”——心灵是自由的。
7。p105底部“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一个平滑的古冢,就象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相似联想。
1。p103中间偏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英国历史上怎样的一个时代?
3。(该页最后一自然段第三句话)“金斯威”:地名?
1。诗的语言产生诗意效果。
a。p106底部“……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
b。p107下部“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舞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2。内容分散笔法极其散漫;体裁不象小说,倒象个散文。总之,本文是篇叙写心理的作品。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体会意识流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及与传统小说的区别。
3、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6、学习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首先的重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突破方法:通过预习提纲导引,化难为易,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解读文本。
【教学难点】。
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体会意识流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及与传统小说的区别。突破方法,教师课堂点拨,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与文本对话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点拨导读法,通过预习提纲点拨,通过课文悟读点拨,通过比较阅读点拨,通过巧设教学突破口点拨,通过有效的训练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941年3月28日,一位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入了水的深处,深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二、作者介绍、意识流小说简介:
(一)作者介绍: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的女作家。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弗吉尼亚天分很高,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二十二岁时开始发表文章。她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她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小说创作之余,她还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她的作品还有传记和女权问题论著。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以及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曾多次发作精神分裂症。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二)意识流文学:
20世纪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崛起的新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而得名。它是西方作家在深重的现实面前普遍感到悲观、孤寂,并接受当时哲学界推行的非理性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的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在表现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象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由于意识流小说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得他们的小说走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终于衰落下来,被其他艺术流派所代替。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说,意识流仍有其可取之处。意识流小说能打破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
三、理清思路:
意识流小说往往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时空跳跃性大,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但只要细心,还是能抓住作者的思路。
(一)跳读课文,划出标志作者思路变化的过渡性语句:
1、第1段第1句。
2、第2段第2句“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
3、第3段第1句。
4、第5段第1句。
5、第8段第1、2句。
6、第9段第1、2句。
7、第10段。
8、第13段第1句。
9、第17段。
(二)主人公对墙上的斑点有哪几次猜测?请大家概述。
[点拨]具有地说,小说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岸壁的侧坡。
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力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块,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四、结构主题:
(一)我们常听说小说结构有线形的、有圆形的,你觉得这篇小说结构有什么特点?
[点拨]以一个支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结构形式。在课文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第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
(二)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题进行归纳。
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猜想与思考,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对生活的偶然性与命运的必然性的问题、对生命的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对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对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对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观念的问题等,进行了体验与感悟。
五、总结扩展:
[总结]。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回忆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总的来说,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不同。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但这样的作品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扩展]。
伍尔夫的小说,除了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主要特征:
1、小说的人物不多,主要角色一般为女性,且常常是母亲,如达洛卫夫人、拉姆齐夫人。反映的是中上层社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动荡时期里的精神世界。
2、善于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去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表现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海浪》以一天的时间变化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象征人生的各个阶段:《到灯塔去》以物质世界的“窗”作为观察生活的窗口,以“灯塔”来象征“明暗交替”的生活,以及人物的性格。
3、描写富有诗意,文笔流畅委婉。《到灯塔去》的第二部,犹如一首散文长诗,读来清新。她的作品中没有像乔伊斯的小说中那样的复杂文体,也没有大量的语言变化。
4、人物意识的流转方式多姿多彩。有限定于同一人物的“单独型”(《墙上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有多种意识流混杂的“交叉型”(《达洛卫夫人》),有以一种意识流为纽带的“放射型”(《到灯塔去》),也有多股意识保持分流的“平行型”(《海浪》)。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四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脑海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墙上的斑点》中的“三美”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版。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观。
研究提纲:
(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2)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形成。
(3)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看她的生命观。
(4)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作品看她的生命观。
(5)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对我们的启迪。
参读书目:
(1)伍厚凯《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孔小炯译《伍尔夫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梅、张耀东译《伍尔夫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版。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五
一.检查自读效果。
问: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明确:共六次。
a.“红”的联想(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崖壁的侧坡)。
b.看到斑点好象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铁路旁郊外的别墅。
c.看着斑点太大太圆,不象钉子,于是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想到了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
d.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到了伦敦的星期日,还有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e.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
f.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的生存。
二.品味课文,随感随录:
1.p103品悟其内容的哲理性似乎搞艺术创作的,多少有点神经质或怪癖。
2.p104“只有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中间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玫瑰花形状的斑块,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越来越清楚、越--我也不知道怎样……”:引申联想、想象。
3.p104中部内容:作为另一个“我”,本我审视自我,在想象莎翁此刻就在此地的这把椅子上坐着会发生什么,进行模拟实验。
4.(该页往下)“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连那些真诚地相信自己不爱听别人赞扬的谦虚而灰色的人们头脑里,也经常会产生这种想法。……”:
注意连贯、变换而引申生发出来的线索,把握思路的连续性。
5.p105上部“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怎么会变得“凸出”?如何理解?(背景突出,主体消隐)。
6.(该页中部偏下)“确实带着些幻影的味道”“非法的自由感”--心灵是自由的。
7.p105底部“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一个平滑的古冢,就象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相似联想。
三.整理疑点(读书贵有疑)。
1.p103中间偏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英国历史上怎样的一个时代?
3.(该页最后一自然段第三句话)“金斯威”:地名?
四.整理感悟,谈出认识:
1.诗的语言产生诗意效果。
a.p106底部“……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
b.p107下部“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舞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2.内容分散笔法极其散漫;体裁不象小说,倒象个散文。总之,本文是篇叙写心理的作品。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六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1、理解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
2、理解和把握的课文基本结构。
简介伍尔夫生平和创作及意识流小说:
1882-1941;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41年投河自尽。
强调内心;“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猁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詹姆士的兄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乔伊斯和多罗西·理查逊等。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的。这一信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像的途径,借助这一途径,我们可以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哪怕是虚构的),以此摆脱以往那令人心虚的假设。
对斑点的推测。
意识涉及的事、物。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生动、更重要。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七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1、理解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思想内容。
2、理解和把握的课文基本结构。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墙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不离线索,通过触发物斑点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回到斑点,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严谨有序。
(永远不离线索,内容从斑点开始,又回到斑点,像一个花瓣,严谨有序)。
读了《墙上的斑点》后,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不同。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八
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重点:
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
(二)“我”是什么样的人?
【讨论交流】
(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
【讨论明确】
回忆、瞬间 房间 我 联想、发现是蜗牛
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
(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阅读讨论】
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二)《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什么?我们站起来走近它看一看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不去做而要猜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阅读交流】
意识流小说显示的是思维的流动、思想的过程、思考的快感、意识的力量。
【阅读讨论】
一共有六次
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板书:现实的折射——探寻:斑点——现实、思想——蜗牛
(四)揣摩小说的结构
【讨论交流】
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的结构形式,小说中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小说的所有线索都严谨有序,“我”的联想从“斑点”出发,展开繁复叙述,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像一个花瓣又回到斑点,六次联想,就像六个颜色不同的花瓣,“斑点”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种种不相关联的思绪串联或叠加在一起。
板书:精巧的结构——辐射结构(整体)、线性结构(局部)、环形结构(首尾)
这是一篇记录意识流动的小说,其中的情形每时每刻也在你的头脑中发生,因此你也可以体验它。
墙上的斑点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3.感知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过程;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探究活动。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墙上的斑点》中的“三美”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版。(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
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小说》中所写的:“小说的适当素材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适当素材;头脑和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都有用处。”因此,《墙上的斑点》不是关于那个“斑点”的小说,“斑点”不过是触发她丰富联想与想像的一个媒介而已,小说的主题也正浓缩在她恣肆汪洋的想像和探求中。
反复细读这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漫不经心”的意识流动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例如她揭示了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真实——生命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它是不确定的甚至神秘的,不可能为它找到明确的结论,正如我们面对面地坐在车厢里,相互观看,只能看到些朦胧的幻影,或者犹如与车厢外的人一样擦肩而过,难以彼此了解。
在作品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还表达了一种“平静的、幸福的联想”——一棵树倒下了,它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换言之,弗吉尼亚·伍尔夫有这样一个信念: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与永恒。更为激烈的是,在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挑战,她愤慨地指出:“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她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垃圾箱,她渴望拥有一个“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序列表,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想。
总之,《墙上的斑点》蕴涵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许多意义重大的体验和领悟,它触及到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以及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观念的问题等等。正因如此,《墙上的斑点》才产生一种巨大的震撼力与穿透力,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使我们的灵魂在阅读中得到洗涤。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一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从《墙上的斑点》看意识流小说的诗意美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墙上的斑点》的语言美(诗性语言)
(3)《墙上的斑点》的结构美(诗性结构)
(4)《墙上的斑点》的想像美(诗意想像)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墙上的斑点》中的“三美”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年版。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二
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重点:
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
(二)“我”是什么样的'人?
【讨论交流】。
(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
【讨论明确】。
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
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
(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阅读讨论】。
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二)《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什么?我们站起来走近它看一看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不去做而要猜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阅读交流】。
意识流小说显示的是思维的流动、思想的过程、思考的快感、意识的力量。
【阅读讨论】。
一共有六次。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板书:现实的折射——探寻:斑点——现实、思想——蜗牛。
(四)揣摩小说的结构。
【讨论交流】。
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的结构形式,小说中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小说的所有线索都严谨有序,“我”的联想从“斑点”出发,展开繁复叙述,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像一个花瓣又回到斑点,六次联想,就像六个颜色不同的花瓣,“斑点”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种种不相关联的思绪串联或叠加在一起。
板书:精巧的结构——辐射结构(整体)、线性结构(局部)、环形结构(首尾)。
这是一篇记录意识流动的小说,其中的情形每时每刻也在你的头脑中发生,因此你也可以体验它。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3.感知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过程;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墙上的斑点》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探究活动。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版。(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观。
研究提纲:
(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2)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形成。
(3)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看她的生命观。
(4)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作品看她的生命观。
(5)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对我们的启迪。
参读书目:
(1)伍厚凯《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四川人民出版社版。
(2)《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孔小炯译《伍尔夫随笔集》,海天出版社版。
(4)黄梅、张耀东译《伍尔夫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版。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四
时常看到苹果上方有斑点,可这并不影响苹果的味道。甚至,苹果依旧飘香。
众所周知,发明大王爱迪生历经一千多次的失败,才发明了灯泡,为全世界造福。对于他的失败,没有人表示鄙夷,因为他成功了!如果说,失败通向成功,成功点缀人生的话,那么失败便是使人生闪光的基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伤心的历史,而那段往事,就是红红苹果上的一个小小的斑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就是身份再高,品质再好的人,也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因为,他也是从小孩到大人,从幼稚到成熟的。
毛泽东主席是我国第一任主席,他的功绩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尽管他错误地发动了““””,但人们却并未忘记他的价值,并未忘记他的正确思想,他的生命价值没有因过错而丧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将过失看得太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及时改正错误,延续生命的价值!
苹果上的斑点,固然不美丽,但它却象征着成熟和收获。
苹果上的斑点,意外着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意味着美丽结局前的一段痛苦的感觉。
苹果上的斑点,是今后启人奋发的小小的资本和幸福的回忆。
朋友,也许你也是一个有斑点的苹果。那么,我祝贺你,因为一个没有斑点的苹果,就好象一个没有挫折过的人生,恐怕,他是不能经历什么风雨,也不能有什么成绩的。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五
问:课文中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
明确:共六次。 。
二.品味课文,随感随录: 。
1.p103 品悟其内容的哲理性似乎搞艺术创作的,多少有点神经质或怪癖。 。
注意连贯、变换而引申生发出来的线索,把握思路的连续性。 。
三.整理疑点(读书贵有疑) 。
1.p103中间偏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英国历史上怎样的一个时代? 。
3.(该页最后一自然段第三句话)“金斯威”:地名? 。
四.整理感悟,谈出认识: 。
1.诗的语言产生诗意效果。 。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六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同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
总的说来,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实施。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英国著名小说家维吉尼亚・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点放在对人物思想和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的印象效果。1919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该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类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变化莫测。与大多数意识流小说一样,初读往往不能理清头绪,可是细读后就会发现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继而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可谓是乱中有法。
(一)“形散”――“形聚”
《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除了主人公一人外,没有其他人物,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小说在开始,即主人公第一次看见墙上斑点时,便使读者开始进入她的潜意识深处,在大约四千字的文章中我们遨游在主人公纷繁复杂的意识流之中。意识流小说便是这样一反传统的使用人物肖像、行动、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描写人的意识流过程,展示其心灵世界为主来塑造手段,使读者很难看到类向化的物和人格。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无意识的想象和自由联想亦是一种非理性独白。这样的心理过程,在无数毫不相关的事物间跳跃,或者说是无数个连续不断的“由此及彼”的联结,虽然就想象的内容而言是杂乱无章的,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想象的线索确实很有条理的。作者就好像抓住了一根线索的线头,沿着这个线头慢慢的理出了人物想象的轨迹。
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按时间次序编排故情节的结构,故事叙述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和因果关系的制约,而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组织情节。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上,一般表现为时间上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上的逻辑关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并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在心理变化和意识的流动中,常常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彼此颠倒、交叉、相互渗透,使人物的视觉、回忆、向往三种现象交织、重叠在一起,根据“心理时间”创造出异常的结构,从而展现人的意识的跳跃、穿插的复杂性。“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性。“那个斑点”几次将主人公拉回到现实中来,其结果只是让她的思想向更远方驰骋,以跳跃的方式,在“现实―幻想、现在―未来、此生―来世”之间自由跳跃,主人公的意识是一种非常自由、任意流淌的令人难以捉摸状态,却真实地表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即时性和不可捉摸性。
(二)“神散”――“神聚”
伍尔夫强调写主观真实,她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揭示人物“心理的隐曲”,要敢于“撇开一切她认为是外来的因素”,要把内心切“微尘”,“连同它的光彩,它的粗俗,它的缺乏连贯,它的闪电般突然跃现的意义”全部记载下来,即使这样写出来“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最终结局”,也不要紧。在《墙上的斑点》这篇小说中,就突出了这一理念,首先,主人公的一句“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对战争的憎恨,接下去突然冒出一个似乎与战争无关的念头:“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战争也像蜗牛那么令人憎恶、讨厌。“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这是战争带来的充满忧伤、无奈的感叹。“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里,不会行动、不会说话、无法集中目光,在青草脚下,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呢?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人们再过五十年也是无法说清楚的。”这又是多么令人心酸的悲哀。“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尊卑序列表。据我猜想,大战后它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这是多么强烈的愿望。一个生活在世界大战期间,厌恶、憎恨战争的妇女,对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没有自由、平等的现实强烈不满,对虚伪充斥、压抑沉闷的的社会氛围极其反感,安定宁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向读者展现了缤纷的意象和非凡的想象。主人公从想象墙上的斑点是挂肖像画的钉子留下的痕迹开始,顺着这条思路,各种意象纷至沓来:房屋的前主人、火车经过的郊外别墅、正举起网球拍的年轻人、装订书钉的浅蓝色罐子、鸟笼、溜冰鞋、手风琴、家具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意象的并置,不仅产生了一种蒙太奇的效果,而且反映出一种“真实”,一种对客观现实的内心感受,一种对感受到的客观真实加以提炼升华后得到的“内在真实”或“终极真实”。这样,斑点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它不仅只是一个斑点,它象征一种存在物,作为物件,作为具体的东西,作为身外的世界,它能代表着一种现实感,带给人安慰,平静人的不愉快的思想。伍尔夫通过对象征性意象的运用,巧妙地将人物的心灵与外在世界联系起来,构筑了一个心灵――意象――心灵”的交互模式。作品中“我”的全部意象和事物,在幽微、深邃的意识的感知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小说的象征意蕴已不再是孤立的形象或语言,而是架起整部作品的重要深层结构之一。《墙上的斑点》的意识裹挟意象的模式使其有了完美自足的结构,这一点似乎使它同现实拉开了距离。然而其深层结构的象征意蕴又使它与现实紧密相联,并由此揭示出这个“小斑点”中的“大世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七
在《水浒传》中,我最敬佩的一位人物那就是——武松。武松赤手空拳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自己赢得了都头的职位。我觉得他是个勇敢,有英雄气概的人。记得还有一次,他杀了蒋门神和张都监还有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自己的鲜血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这一段,我看出了武松敢作敢当的好品质。
《水浒传》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后的第三十四回——英雄聚义排座位。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家举起“替天行道”的旗子,大家将位排毕,入座。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久不息、广为流传的名著,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八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教师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教师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归纳要点:
1.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教师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 。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写主人公看到,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从看意识流小说的诗意美。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的语言美(诗性语言)。
(3)的结构美(诗性结构)。
(4)的想像美(诗意想像)。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中的“三美”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观。
研究提纲:
(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2)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形成。
(3)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看她的生命观。
(4)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作品看她的生命观。
(5)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对我们的启迪。
参读书目:
(1)伍厚凯《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孔小炯译《伍尔夫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梅、张耀东译《伍尔夫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十九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据他说,那家人搬出这所房子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套别种式样的家具,他正在说,按他的想法,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时候,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
但是,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它太大、太圆了。我本来可以站起来,但是,即使我站起身来瞧瞧它,十之八九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够了。就从三只装着订书工具的浅蓝色罐子说起吧,这永远是遗失的东西当中丢失得最神秘的几件——哪只猫会去咬它们,哪只老鼠会去啃它们呢?再数下去,还有那几个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全都丢失了,还有一些珠宝,也遗失了。有乳白宝石、绿宝石,它们都散失在芜菁的根部旁边。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节衣缩食积蓄起来的啊!此刻我四周全是挺有分量的家具,身上还穿着几件衣服,简直是奇迹。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飞快速度,表达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可是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因为我不是一个警惕心很高的管家——只要瞧瞧壁炉上的尘土就知道了,据说就是这样的尘土把特洛伊城严严地埋了三层,只有一些罐子的碎片是它们没法毁灭的,这一点完全能叫人相信。
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不感觉敌意,也不觉得有阻碍。我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离开表面,离开表面上的生硬的个别事实。让我稳住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莎士比亚……对啦,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行。这个人稳稳地坐在扶手椅里,凝视着炉火,就这样——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源源不断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泻而下,进入他的头脑。他把前额倚在自己的手上,于是人们站在敞开的大门外面向里张望——我们假设这个景象发生在夏天的傍晚——可是,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它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我希望能碰上一条使人愉快的思路,同时这条思路也能间接地给我增添几分光彩,这样的想法是最令人愉快的了。连那些真诚地相信自己不爱听别人赞扬的谦虚而灰色的人们头脑里,也经常会产生这种想法。它们不是直接恭维自己,妙就妙在这里。这些想法是这样的:
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我不敢肯定,不过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使我觉得如果我用手指顺着墙壁摸过去,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一个平滑的古冢,就像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那些古冢,据说,它们要不是坟墓,就是宿营地。在两者之中,我倒宁愿它们是坟墓,我像多数英国人一样偏爱忧伤,并且认为在散步结束时想到草地下埋着白骨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定有一部书写到过它。一定有哪位古物收藏家把这些白骨发掘出来,给它们起了名字……我想知道古物收藏家会是什么样的人?多半准是些退役的上校,领着一伙上了年纪的工人爬到这儿的顶上,检查泥块和石头,和附近的牧师互相通信。牧师在早餐的时候拆开信件来看,觉得自己颇为重要。为了比较不同的箭镞,还需要作多次乡间旅行,到本州的首府去,这种旅行对于牧师和他们的老伴都是一种愉快的职责,他们的老伴正想做樱桃酱,或者正想收拾一下书房。他们完全有理由希望那个关于营地或者坟墓的重大问题长期悬而不决。而上校本人对于就这个问题的两方面能否搜集到证据则感到愉快而达观。的确,他最后终于倾向于营地说。由于受到反对,他便写了一篇文章,准备拿到当地会社的季度例会上宣读,恰好在这时他中风病倒,他的最后一个清醒的念头不是想到妻子和儿女,而是想到营地和箭镞,这个箭镞已经被收藏进当地博物馆的展柜,和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一把伊利莎白时代的铁钉、一大堆都铎王朝时代的土制烟斗、一件罗马时代的陶器,以及纳尔逊用来喝酒的酒杯放在一起——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证明了什么。
不,不,什么也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发现。假如我在此时此刻站起身来,弄明白果真是——我们怎么说不好呢?——一枚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钉进墙里已经有两百年,直到现在,由于一代又一代女仆耐心的擦拭,钉子的顶端得以露出到油漆外面,正在一间墙壁雪白、炉火熊熊的房间里第一次看见现代的生活,我这样做又能得到些什么呢?知识吗?还是可供进一步思考的题材?不论是静坐着还是站起来我都一样能思考。什么是知识?我们的学者不过是那些蹲在洞穴和森林里熬药草、盘问地老鼠或记载星辰的语言的巫婆和隐士们的后代,要不,他们还能是什么呢?我们的迷信逐渐消失,我们对美和健康的思想越来越尊重,我们也就不那么崇敬他们了……是的,人们能够想像出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
大自然又在这里玩弄她保存自己的老把戏了。她认为这条思路至多不过白白浪费一些精力,或许会和现实发生一点冲突,因为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惠特克是知道的。大自然忠告你说,不要为此感到恼怒,而要从中得到安慰;假如你无法得到安慰,假如你一定要破坏这一小时的平静,那就去想想吧。
我懂得大自然耍的是什么把戏——她在暗中怂恿我们采取行动以便结束那些容易令人兴奋或痛苦的思想。我想,正因如此,我们对实干家总不免稍有一点轻视——我们认为这类人不爱思索。不过,我们也不妨注视,来打断那些不愉快的思想。
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我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把那两位大主教和那位大法官统统逐人了虚无的幻境。这里,是一件具体的东西,是一件真实的东西。我们半夜从一场噩梦中惊醒,也往往这样,急忙扭亮电灯,静静地躺一会儿,赞赏着衣柜,赞赏着实在的物体,赞赏着现实,赞赏着身外的世界,它证明除了我们自身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事物。我们想弄清楚的也就是这个问题。木头是一件值得加以思索的愉快的事物。它产生于一棵树,树木会生长,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起来的。它们长在草地上、森林里、小河边——这些全是我们喜欢去想的事物——它们长着、长着,长了许多年,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我们。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我喜欢去想那些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旗帜一样逆流而上的鱼群;我还喜欢去想那些在河床上一点点地垒起一座座圆顶土堆的水甲虫。我喜欢想像那棵树本身的情景:首先是它自身木质的细密干燥的感觉,然后想像它感受到雷雨的摧残;接下去就感到树液缓慢地、舒畅地一滴滴流出来。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紧地合拢起来,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什么弱点也不暴露,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六月里鸟儿的鸣啭听起来一定很震耳,很不习惯;小昆虫在树皮的拆皱上吃力地爬过去,或者在树叶搭成的薄薄的绿色天篷上面晒太阳,它们红宝石般的眼睛直盯着前方,这时候它们的脚会感觉到多么寒冷啊……大地的寒气凛冽逼人,压得树木的纤维一根根地断裂开来。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还有的变成了房间的护壁板,男人和女人们在喝过茶以后就坐在这间屋里抽烟。这棵树勾起了许许多多平静的、幸福的联想。我很愿意挨个儿去思索它们——可是遇到了阻碍……我想到什么地方啦?是怎么样想到这里的呢?一棵树?一条河?丘陵草原地带?惠特克年鉴?盛开水仙花的原野?我什么也记不起来啦。一切在转动、在下沉、在滑开去、在消失……事物陷进了大动荡之中。有人正在俯身对我说:
“我要出去买份报纸。”
“是吗?”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争见鬼去吧!……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
哦,!那是一只蜗牛。 。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二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3、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
二,教学设想。
2、对联想方法的把握和材料的选取是要深入研究的。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1分钟30秒)。
现代主义文学有很多流派,比如,表现主义、荒诞派、魔缓现实主义等,我们今天这节课主要是赏析一下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幻灯)请大家看一下,对于这样一个墙上的斑点,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把它写成一篇小说的呢,想一想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介绍作者:(1分钟)。
那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对现代小说,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非常脆弱,多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最后在1941年,投河自尽。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前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还是一个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思想体现在她的作品中。
她的意识流代表作主要是:《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
(三)简介意识流小说(2分钟30秒)。
什么是意识流,意识,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包括回忆、幻想、思想、各种感觉、印象,“意识流”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家借用这个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意识流”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
意识流小说家否定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认为现实生活是表面的,而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不可界说的内在精神”则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强调“内心真实”,展现的是人们的内在精神,从而折射现实生活。这一方面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产物。意识流小说的兴起归于社会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在一个动荡不安、矛盾激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的自尊与自信每况愈下,而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却与日剧增,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着重表现西方人的复杂心态与悲观情绪,从而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现实。
(四)代表作家:
代表作家除了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和美国的福克纳: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代表作,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翻阅。
马赛尔普鲁斯特(marcelproust)《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
詹姆斯乔依斯(jamesjoyce)《尤利西斯》(1922)。
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喧嚣与骚动》(1929)。
(五)分析课文(三十五分钟)。
1,《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创作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者篇小说,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并且做出标记)(十分钟)。
思考1:
小说对“墙上的斑点”有几次推测。每次产生了什么联想?
思考2:
2,思考1,请同学们回答,每回答一次可点击一次。(可以在同学们回答之后展示)。
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
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
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
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
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
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
4)、可能是玫瑰花瓣。
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5)、凸出在墙上。
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
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树、树的生存。
3,思考2:
a,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结),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b,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的结构形式,课文中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作品的所有线索都,严谨有序,作者的联想从“斑点”出发,展开叙述,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像一个花瓣又回到斑点,六次联想,就像六个颜色不同的花瓣,“斑点”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种种不相关联的思绪串联或叠加在一起。
4,思考3:通过分析课文,我想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下面请大家考虑一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之间的区别?(请同学们讨论发言)最后指出自己的观点。
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这里“我”的意识成了小说绝对的权威、绝对中心,我认为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分别有这样的特点,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点击)。
传统小说:
二、在结构布局上有戏剧化的特点,根据素材和创作需要选择悲剧或喜剧的模式;
四、遵循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原则。
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二、遵循由里及表、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通过内心折射现实;
四、运用自由联想、象征暗示、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心理分析手法。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分析了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这篇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远远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种技巧,一种叙述视角上的花样翻新,它是需要超常的各方面的功力的,既需要知识文化的、又需要思想观念的、还需要情感体验的,当然也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感悟力于智慧,读意识流小说,以及其他现代小说,也是需要读者具备多方面功力,否则是难以读懂的。至今,评论家也很难把《墙上的斑点》这样的意识流小说梳理得十分清楚。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重要的是体会意识流小说和传统小说在创作上的不同。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二十一
3.感知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过程;
4.分析小说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 。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也成了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来赏析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看看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有什么不同。
二、简介伍尔夫及意识流小说。
可以根据扩展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来简介作者及意识流小说。重点可放在对意识流小说的介绍上。
三、初读小说,整体感知。
揭示:这是一篇很奇特的小说。女主人公冬日平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着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一惯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艺术主张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再读小说,探究小说写法上的特点。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片断,并加以分析,最后,在学生发言讨论的基础上,可归纳要点:
1.通篇是内心独白。“我”看到墙上有一块黑色的“污迹”,意识就随之飘逸开去,后来发现,这一污迹原是一只蜗牛。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
2.“我”从看到船上有一斑点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自由联想。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第二课时。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对比。
可以和学生共同回忆曾经阅读过的小说(以教材中的为主),并让学生对某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进行分析,然后大家针对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间可让学生诵读相关段落。之后总结如下:
1.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由作家出面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它常常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 。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
2.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艺术特征。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忆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意识流小说家直接从弗洛伊德那里吸取了“自由联想”的理论,把它们作为自己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一般正常的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写主人公看到,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打破时空界限的,但在具体“回忆”的那段时间,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
4.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刺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搞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的痕迹吧。”
从看意识流小说的诗意美。
研究提纲:
(1)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的语言美(诗性语言)。
(3)的结构美(诗性结构)。
(4)的想像美(诗意想像)。
(5)意识流小说中的诗意美集中体现在中的“三美”
参读书目:
(1)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2)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3)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4)伍尔夫著,刘炳善译《书和画像》,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观。
研究提纲:
(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2)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的形成。
(3)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看她的生命观。
(4)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作品看她的生命观。
(5)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观对我们的启迪。
参读书目:
(1)伍厚凯《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孔小炯译《伍尔夫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梅、张耀东译《伍尔夫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墙上的斑点教案篇二十二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此书中,他以幽默的语调揭露了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与崇洋思想盲目结合所带来的弊端。“围城”取自书中人物苏文纨所说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我们的生活也就像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也逃不出无形的四堵墙下无尽的压力和束缚。
书中苏文纨把方鸿渐放进了他的城,却将苦苦追寻他的赵辛楣据于城外,但最终反而将自己锁在了曹元朗的城里。这样一层一层的城最终造成了她婚姻的悲剧。当然也有事业的围城,三闾大学里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压抑着方鸿渐,致使他放弃了那里,离开了这座城,面对的却是一个留存着封建思想的家庭纷争中,让他一步步踏入了爱情的陷阱,走入事业的低谷中,从而导致了一个如此悲凉的结局。
钱钟书先生在这本书中把当代社会的封建,留学生的傲气,事业的争斗以及朋友之间迂腐的恭维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清了当代社会的光明与黑暗。友谊、亲情、学历的重要给与了我们压力,这些压力又转化到激烈的勾心斗角的社会竞争中去。我们不能逾越社会这座大围城,我们只能尽全力,充满自信地去拼搏,并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座围城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生活的哲学——《围城》读后感。
书中主人公方鸿渐本认为博士头衔毫无实际,可为了恭维丈人和父亲,买了个博士文凭,“这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可见当时崇洋媚外,追名逐利的思想有多么迂腐。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用这种带有幽默而又深含哲理的比喻批判了当时人们扭曲的人性。方鸿渐离家一年,回家的时候“远别虽非等于暂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要回锅,要煮一回才会熟。”作者巧妙地把每次的归途比作是煮一次回锅饭,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书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如:“夜仿佛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了,它给太阳拥抱住,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这句把夜写得富有生命力,又能给人一番遐想,真是美极了。又如:“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看到这些,真是不得不佩服钱钟书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者在文中鲜明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孤芳自赏的鲍小姐,儒弱玩世的方鸿渐,争风吃醋的苏文纨和唐晓芙,执着顽固的赵辛楣等等,他们在这座围城里争来斗去,百家笔记网()这里面充斥着虚荣、丑陋、庸俗,当然也有自信、坚强、执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缺点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且地位爬高了新标识。”其实优点跟缺点一样,如果我们没有爬树的经历,这些潜在的东西就不会被人发现。这样书中的人物自然就冲不进别人的城,也走不出自己的墙。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堵城呢?小时候,我们就像一根线牵着的风筝,可以自由地观赏城外的风光,肆无忌惮地做任何事,但始终都有一根线引导着我们,伴我们成长。后来,这根线越变越短,我们开始有了来自学习的压力、父母的压力还有责任的压力。我们的内心被压抑在这四角冰冷的城里。可不管怎样,我们始终都要面对这种人生,面对这里面激烈的竞争,压力的束缚。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座城里创造异彩,增添一些自己的光亮。
读完《围城》这本书,我的感悟也许就似书中的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了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读《围城》有感字。
非常不喜欢看小说,就像我上次看围城是今年6月的时候就开始看了,我只看了三分之二后面的部分现在也没有看完。主人翁没有愁苦到足以成为诗人,又没有冷漠到像个哲学家,但是他明白自己是个废人。
《围城》是别人推荐给我的,她觉得我的现阶段的一些问题非常适合看这本书,看了之后觉得围城太复杂了,不太适合我看。看的期间真的很想放弃阅读,这类书不是我会阅读的风格,但是推荐人说:“去看。婚姻比看书难多了”。
越看越所一种局促与困顿感,好似笼中之鸟,少了一些自由,听起来就无法fu吸。在刚开始读的第一两天里,我在苏小姐的一部分的遭遇里读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会有点紧张感,但读到后面人物构架的大部分还是和我完全不一样的,在事情的起初,苏小姐明明看到了方先生的人品构架,在船上和鲍小姐发生的一段故事,为什么要去招惹这样的方先生呢?所以导致我一路走来就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苏小姐的出场方式我就很不喜欢,一开始就带着非常复杂的情绪去接触周围的人,使得前面引起的人物共鸣在后面的阶段好感全无。
所以,《围城》也只是一部小说,我就算读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不必大失所望,我也不必有强烈的代入感,从而失去了幻想与期待。有的痛苦,并不属于现实中的你和我,阅读中,我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牢记这一点。也许情境相似,但那不是自己,人性嘛,大抵如此。对围城后来的附注也如是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真是再形象不过!人生如围城之处又何止婚姻和职业,只是这二者,在短暂的人生中占据了太多的篇幅,说是主旋律并不为过。知道钱钟书的人大都也了解他和杨绛的婚姻代表了爱情最美好的部分,他们成为了人生中彼此的灵魂伴侣。拥有美好婚姻的钱钟书却创作出了让人读完会惧怕婚姻的《围城》。
读《围城》有感2000字。
小说当中,人物的个性和表现,可以说是书中极具表现力的一部分,方鸿渐,我们的主人公,故事的中心,也是读者代入感最深最多的一个人物。我们从方鸿渐的眼里去看周边的事物,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对他时而感到讽刺,时而感到同情,时而又转为关切。时而看到自己微笑的影子。
杨绛后来说到,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这两个特点说明了方鸿渐的个性,没什么真才实学,却有着读书人那倔强的傲气。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的自己,我就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觉得以前的自己骨子里老是有股傲气,可是奇怪的是我并没有什么才华,我非常看的清自己的平凡。
要知道,人世间遇到相互喜欢的两个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大概因为大家都更爱自己,都小心翼翼的保护好自己的自尊心,然后不断地等着对方先走一步,先付出一些,一点点试探,直到感情到了尽头。
看到赵辛楣和孙鸿渐那一地鸡毛的婚姻,小说的结尾处意味深长: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的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柔嘉会回来吗?后面会怎样呢?我希望的是,他们夫妻能够尽快和好。要有多少缘分才能成为夫妻呢?既然成为了夫妻,那么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里面还有好多人物没有写,尤其是可爱的赵辛楣同学,但他的确让我们觉得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朋友。愿我再读,会对辛楣兄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读《围城》有感1500字:
上世纪80年代读过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那时年轻,对这部不朽之作认识还是很肤浅,那么多年过去了,小说中的故事、人物都已经记不清了。还记得几句经典:“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去年拜读了杨绛作品《将饮茶》,其中写了钱钟书《围城》的写作过程,又勾起了我对这部小说的兴趣,利用春节长假重新读了一遍。
小说中的人物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韩学愈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虽然小说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当下的生活、职场却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特别是当年知识分子的这些特质,在现在的所谓白领阶层同样存在,时间跨越久远但传递的同样吻合当下时代的内心世界。
读完小说你会发现你也有方鸿渐的影子,虽然有才气但不算优秀。你的人生经历或许有相似之处,你也许也遇到过鲍小姐这样的艳遇,你看到了自己相似的影子。方鸿渐能够讨女人喜欢,却胆小怕事,难有担当。职场上能力一般,勉强应付,与人争斗又缺少胆识,只能自己生闷气。放不下面子去溜须拍马,讨不了前丈人、丈母的欢心,也处理不好现夫人家族长辈的关系。还好遇到了自认为同病相怜的赵辛楣帮忙,才勉强有个营生的去处。遇到波折自己又无法处理,弄的生活一团糟。
赵辛楣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较少,是作者创造的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物,生活中应该是二个人的复合体,通常我们都希望能够遇到贵人相助的事情发生。不过曾经是情敌也太戏剧化,也只能在小说中才是这样。
读《围城》有感1500字。
苏文纨这样的美女加才女你一定也遇到过,只是你不够高富帅才无法让她爱上你。“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很多年过去了,当你再一次遇到她时,你忽然发现她也会变得俗不可耐,让你大倒胃口。
孙柔嘉这样的女人是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不漂亮也不难看,普通大学毕业,家境一般,有点小心机,职场上这种女人人缘较好。这样的人往往最能够成为你的老婆,有时既让你喜欢也会让你讨厌的女人。但是你的老婆又不像她,一定懂得收放自如,“作”得恰到好处,否则也会一拍两散。当然关键你比方鸿渐能干,也有安抚女人的本事,所以你们才会相伴几十年。
韩学愈这样的人职场上其实很多,只是你周围的这种人读了《围城》之后绝不会自己对号入座,因为这种人从来不自己照镜子,总是把镜子对着别人照。小说中的他因为博士文凭是买来的,老婆也是假冒美国籍的白俄罗斯人。读后感·他生怕被方鸿渐揭穿而用尽手段,“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当下职场上你遇到的人也许同样怀着某种自卑,脸上又表现的特别自大,成了你的“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小说描写的围城包括爱情、婚姻、家庭及职场。人人都有“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感叹,找不到围城的大门,你的人生将会是不如意的,就如同小说的结尾,你的生活会乱作一团。
年轻时第一次读《围城》心是抽紧的,因为不知道如何找到围城的大门,找到了也不知道打开大门的密码。
“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现在才明白,其实这就是围城的大门,而且没有密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1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