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运用。以下是一些编辑精心挑选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灵感。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讲讲故事的情节。
2、领悟故事所蕴涵的“做事要抓住时机”的道理。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小黑板,屏幕幻灯片
一、听故事,谈感想
有一位盛老师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她的学生听,我们来看看她的学生有什么样的感想。
二、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6-12小节
2、拼读词语真笨、抓住、关键、赞许。
3、再读,说说你同意哪个想法?为什么?相机出示小黑板,理解内容并且读好句子。
4、还有其他意见吗?结合省略号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这个故事真有意思,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近故事中,近距离的来接触一下这争论的兄弟俩。
1、自由读课文。
2、读读新词:火烤、评理、剖开。
3、再读课文这一部分,讲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兄弟俩争了又辨,辨了又争,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很又道理,理由是?
5、文中有个词语说明他们的争论没有停止,是争论不休,给休字找找合理的解释。
6、既然是争论不止,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体现争论的激烈语气,试试。找出提示语,理解不以为然,找出然字的合理解释。
7、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
8、听录音,再读。
9、教师引读文章的4、5自然段。
10、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同时展开想像,续说故事。教师适当指导,评议。
11、齐读这个故事,体会不同的语气变化。
面对争论不休的兄弟俩,我们真想说一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当引导举例。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二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导入。
(一)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2、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相机板书有关词语: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3、导: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指名说说词义。
2、导: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三、感悟故事道理。
1、师:同学们讲的真不错!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1)小节。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兄弟俩“笨”在哪里?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
(3)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引读:第1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四、总结课文。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五、作业。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四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争论的故事》,齐读课题。
生:齐读《争论的故事》。
师:听写四组词语。1.打猎为生射雁充饥2.不以为然大声争辩3.老人评理两全其美
4.抬头一看无影无踪
生(全神贯注地):学生按照要求默写,注意书写姿势。
师:投影显示正确答案,请同学们对照批改.
师:你们知道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争论的故事?
生:课文的2到5自然段讲了争论的故事。
生:(大声地答)想。
生: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应该抓住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师:课文的第三小节写的是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三节,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用横线划出哥哥说的话,用浪线划出弟弟说的话。读一读,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等。
生:根据要求自学。
师:哥哥说了什么?
生: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师:哥哥想怎么吃大雁?他说的这句话里哪个字最关键?
生:煮着吃,煮着最好吃。
师:弟弟怎么说?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师:将弟弟说的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有好味道了。
师:弟弟说的第二句话用什么关联词语连接?
生:用“只有……才”连接。
师:哥哥又是怎么争论的?
生(拍着胸脯):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哥哥说烤了吃有好味道还是没有好味道?
生:哥哥说的意思是烤了吃没有好味道。
师:哥哥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生: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师:不以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
生:这样的意思。
师:哥哥为什么“不以为然”?
生:因为哥哥觉得只有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师:你能读出“不以为然”的语气吗?
(生用不以然的语气读。)
师:你还能带着“不以为然”的神态来读一读吗?
师:哥哥不认为谁对?
生:哥哥不认为弟弟对。
师:弟弟又是怎么争论的?
生: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弟弟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生:很不服气。
师:读出这种语气。
生:练读弟弟说的话。
(读出质疑,读出不服气)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哥哥和弟弟,其他同学读叙述的部分。
生: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朗读。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评价谁读得好。
生:某某读得好,因为他读出了争论的语气。
师:哥哥和弟弟争论得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争论不休
生:在这里休是停止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争论个不停。
师:兄弟俩争论不休,老人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是什么?
生: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师:,哥哥满意;弟弟满意;这就是两全其美。
生:煮一半,哥哥满意;烤一半弟弟满意;这就是两全其美。
师: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从文章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
师: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吗?
生1(认真地):真的。
生2(疑惑地):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该生受到表扬后脸蛋红扑扑的。)
师:故事读完了,请同学们看图借助四组词语练习讲故事。
生:练习讲故事。
师:请一位同学讲故事。
生:讲故事。
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流畅,如果语速再慢一点,讲得有声有色一点就更棒了。
四、交流感想,感悟道理
生: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
师:有道理。
生:兄弟俩是要射下大雁充饥的,可他们不射大雁,却在不停地争论,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这兄弟俩可真够笨的。
生:这兄弟俩没有抓住时机,老师,我想到了一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师:板书抓住时机
师:他们没有抓住怎样的时机?
生: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这个时机。
生: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板书“先做起来”。
师:盛老师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呢,一起读读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生:(齐读)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书上的这个“…………”省略了什么?
生:还有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师:是的,因为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了12个小圆点来表示。
生:(齐说)赞许的目光
师:“赞许”说明什么?
生:说明盛老师同意同学们的说法。
生:说明盛老师对同学们的看法很满意。
生:这是盛老师在称赞同学们。
师:对,就像老师刚才称赞你们书读得好一样。
师:赞许可以换个什么意思差不多的词语?
生:赞同
生:赞扬
生:称赞
生:赞赏
师:出示: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哥哥说,弟弟说。
生:哥哥说要是我不和弟弟争论先把大雁射下来,该多好哇。
生:哥哥说我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生:弟弟说我们要是一人射下来一只大雁就好了。
师:老师想送你们几句名言,希望你们记住。
出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生:齐读名言。
五、实践练习,拓展迁移
师:是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孩子们,虽然你们的年龄还小,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以后将会面临无数的机会。让我们牢记《争论的故事》,把握瞬间,成就梦想;把握机会,创造辉煌!
生:(入情入境地再次诵读名人名言)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喜欢。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提示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争论的故事(读题),看了这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大家有这么多疑问,那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听听故事吧。课件出示背景图)
2、学生自读。(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打开课文读读看)
3、课文一共有十二个自然段,其中第十一节是一个删节号,我请这两组的同学轮流来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提出剖这个字的读音。剖很难读,他读准了,请他带大家一齐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剖。齐读三遍,开火车读一组。找找看,这个剖字在文中哪一句话里呢?谁来读一读?)
4、读了课文,来看看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无影无踪
大雁
煮争论不休烤
(他们为大雁烤着吃还是还是煮着吃而争论不休)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结果大雁飞走了。
争论不休中的休字典上有这么几种意思(休: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你看在这儿应选第几个?争论不休是说什么?(还可以指什么?)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咱们来看看兄弟俩是怎么没完没了地争论的?再读读课文,把他们争论不休的话找出来。
2、谁来读给大家听。请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朗读。(你读谁的话?谁来读弟弟?)
出示争论的这段话:
3、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说说你的理由)
a、不以为然,大声争辩上加点
b、很不服气上加点
他们把很不服气的语气读出来了吗?谁还想读一读?
c、(出示去掉提示语的一段话)你看这儿的这段话,大家读一读,看看和我们刚才读的有什么不同?有了这些词,你门有什么感受?(再出示有提示语的这段话)(这些词语就提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态度、说话的语气。你看一用提示语,我们就看出兄弟俩辩得多激烈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当时兄弟俩争论的情景。恰当地运用提示语多重要啊。)
d、谁还想来辩一辩?把哥哥与弟弟的争论语气读出来?请一学生,让他自己找一合作伙伴进行分角色朗读,再请一学生读旁白。
评价
4、他们这样争论不休,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请过路的老人来评理
得出的答案是:(课件出示)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吗?
谁来做一回老人,说一说?
但最终的结果是: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影无踪)也就是飞得不见踪影了。
5、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四人一组准备。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好?
指导:要表现出争论的语气,老人的语气。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
分组准备。选择一组表演,进行评价。
6、学生讲故事
每人准备两分钟,谁愿意来试一试?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把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词归类)
2、读
3、这篇课文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形声字:烤(换偏旁,注意不能多写一横)键(换偏旁)剖(换偏旁)
五、布置作业:
1、生字描红。
2、摘抄本课的成语。
不以为然,无影无踪两全其美烟熏火燎聚精会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六
合理的教学设计,会使教学更有效,这篇文章的教学,我以质疑导入,以学生反馈问题的情况来组织教学,努力使整个教学流程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学生在教学初提出了很多问题:谁与谁争论?为什么争论?怎样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什么?争论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提问激发了孩子探究的兴趣,我再顺势而导,引导学生以问题为线索,理清课文的脉络。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就让学生自己直接解决,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一些有难度,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就作为重点来教。这样的设计,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七
2、帮助幼儿学习描述四季特征的语言、并以故事表演的形式加以表现。
引导幼儿了解四季的季节特征。鼓励幼儿大胆地去表演故
幼儿用书,录音机,多媒体。
一、学习故事多媒体出示图片
1、老师出示春、夏、秋、冬四季四位小姑娘图片,引出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然后提问: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4、幼儿观看幼儿用书p20—21。
5、游戏:春、夏、秋、冬钻出来、把幼儿分成春夏秋冬四组,当老师说一句话或一个词,表述的是哪一个季节的特征,代表哪一季节的小朋友就站起来。
如:老师说“春风和殉”,代表“春”的那一组就站起来。“绿树成荫”,代表“夏”的那一组就站起来。
二、故事表演
1、讲故事
老师讲述故事,幼儿尝试讲出故事中的对话、
2、分角色,分段学习表演、
引导幼儿表现春、夏、秋、冬互不服气的神情、
3、幼儿分组分角色表演、
请一组表现较好的幼儿向全班幼儿进行表演、
三、说一说
1、提问: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你能说说这个季节?教师鼓励幼儿,让幼儿大胆地说一说这个季节的特点。
四、画一画
幼儿喜欢那一个季节就把它画下来、
五、教师小结、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阅读课
两课时
一、揭题质疑
1、读题
2、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说说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再读全文
3、讨论交流
四、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
2、讨论争论情形
(1)、起因
(2)、经过
(3)、结果
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评议
(1)有没有读出感情
(2)评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
五、小结这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运用自己知道的事例、知识自主探究兄弟俩失在哪里
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
1、说说这个故事
2、兄弟俩错在哪
二、扮演角色,组织读议
1、合作探究: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味儿来?
2、合作探究:兄弟俩错在哪?
三、对比感想,合理归纳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
2、补充省略号中的内容
3、联系全篇,进行归纳
五、教学生字词
1、学生指出字音的注意点
2、写字指导
3、学生描红
六、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小组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群雁飞过很想射雁争论吃雁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九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1.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2.
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观看课件
1.故事引入,让生思考:“争论”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大屏幕出示文字配音的《争论的故事》)
2.让学生质疑:谁和谁争论?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师总结:这就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完整经过)
二、学习生字,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大意
1.(大屏幕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烤鸭、剖开、充饥、浪费、满意、时机、关键、评理、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
(1)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生字,在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觉得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充饥、时机、关键、争论不休
2.问: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分别在文章的哪几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提示:第2—5段都是老师讲的故事,所以2—4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段末尾加下引号。
3.思考:其他段落又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5段,学生评议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总结: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本故事重点是语言描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注意写作时也要用上这些方法。
四、布置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争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温习课文,复述故事
1.听写本课词语:充饥、可惜、评理、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2.问:还记得文中盛老师讲的故事吗?请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讲讲这个故事。注意: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1.指名上台表演故事内容、学生评议。
2.思考:在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蕴涵的道理
1.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
2.自由读文中同学们说的话,学生谈体会。
3.老师提问,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儿?
(2)为什么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3)书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
4.换角色练说: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劝告他俩?
四、总结收获,布置课后小练笔
1.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以仿写片段来练习:如《课堂上一次争论》、《校园里的对话》等内容来练习。
3.情景模拟表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人与你争论吗?讲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
关键原谅烟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烤评剖惜笨抓费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讲兄弟俩争论不休。
盛老师问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赞许。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1、能表演哥哥和弟弟争论的经过。
2、领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能恰当使用提示语说写一句话或一个片段。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表演
2、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演一演。
3、出示:哥哥认为大雁应当,他的理由是。
弟弟认为大雁应当,他的理由是。
4、出示填空题。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而,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5、指名填空后自由读。
6、师:象这样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以后在文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三)、明理
1、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指名说)
2、书上也有四句话,先试着读一读,再分别请四位同学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
4、最后用上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5、:同学们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各抒己见。
6、这时,盛老师又是怎样做的?“赞许”是什么意思?
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拓展。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哥哥和地点争论的经过还深深地记在我们心中,尤其是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提示语,请学生再次读。
我们也要学着使用提示语,比如说,今天下午看电影,印浩岚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他一定是欢蹦着走进教室。
出示句子:印浩岚()说:“。”
指名学生用多种表示人心情高兴的词语说。
2、作业:
留心周围的人物对话,如《饭桌上的对话》、《电视机前的谈话》、《课堂上的争论》任选一题或自己写一个题目,重点写对话,要根据任务的动作、神态适当使用提示语。
(五)、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课文开始的相关导入
二、开始学习讲述《争论的故事》
(一)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3、导: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2、导: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三、请同学们感悟一下故事道理
1、师:同学们讲的真不错!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节。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兄弟俩“笨”在哪里?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
(3)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引读:第1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四、最好课堂上一起来总结课文。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五、作业
小练笔:把自己生活中接触的有关争论的故事写下来。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小黑板、挂图、录音。
两课时。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17。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的课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一事无成。全文主要以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发展,以“讲”代“叙”,故事紧凑,可读性强。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上,让学生读中感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过射大雁的时机。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重视以下两点: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五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与写的联系,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充分朗读、充分感悟知道了兄弟俩是怎样争论不休的,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评读,体会提示语的恰当运用能直接有效地提示说话的语气、态度。第二课时,重点落实恰当运用提示语的训练。在课文感想部分的教学结束后,安排以读学写的训练:文中兄弟俩是为大雁怎么好吃而争论,实际生活中你们争论过吗?如果要把争论的场面写下来,应怎么写?通过这样的过渡,让学生复习反馈第一课时的学习所得,明确除了要知道争论的内容,关键要写好争论人的表情、动作、说话的语气等。在这基础上,安排了一个课堂素描,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学生围绕“能不能多看电视?”这一话题展开的争论场面,当堂完成这一组对话提示语的添加训练。通过这样学以致用的扎实训练,我想学生对怎样写好对话,怎样正确使用提示语就会加深印象,从“学会”成为“会学”“会用”。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六
备课时,初读课文,发现《争论的故事》结构非常清楚:第一部分写了盛老师给同学们讲的一个故事,第二部分写了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感想部分实际上就说明了故事蕴含的道理。“这么简单的文章,学生自己读一读,内容和道理都明白了,这课(而且是展示课)可怎么上呀?”我不禁有些担心起来,真怕自己上不好这节语文课。可上课的时间、内容早已定好了,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我只好硬着头皮,赶紧去钻研教材,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设计教案。
今天的课上下来,并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我感觉课堂上的“语文味”还是比较浓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交流中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有效利用课文插图:
课文中的插图是教学时不能忽视的,小小的一张插图,和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较好地利用了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疏理了课文,理解了词意。
教学环节1:
(出示图)图中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观察图画,联系课文内容,根据两人所持的不同意见“哥哥认为大雁应该煮着吃,弟弟认为大雁应该烤着吃。”判断出了图上人物的身份,形象地了解了“煮、烤”的意思。
教学环节2: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让学生看图、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烟熏火燎”的理解。学生通过看图,明白哥哥说烤了吃没有什么好味道的原因是他认为“烟、火苗接触到大雁,使它的外皮变颜色,染上烟火味,有可能会烧焦”。
评议:你们真会查“无字词典”呀!
二、进行以文为本的表演:
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讲讲这个故事。在课堂教学初始环节,我就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词语,让学生借助词语简要地说了故事内容。如果读完故事后,再让学生完整地讲这个故事,我觉得教学的意义不大。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围绕兄弟俩的第二回合争论,抓重点词句谈体会,读好对话,演好对话。
兄弟俩争论的观点截然不同,他们的理由都很充分,学生读对话,谈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抓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就该、很不服气”这些词语体会到兄弟俩争论的激烈、都认为对方说得不对,互不服气。还感受到对话中的许多反问句更强调出不服气的语气。
接着,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和反问句,把激烈的争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同桌合作,练朗读、练表演。指名表演时,学生充分体现出对文本的理解。学生扭头不看对方,表示对对方观点的不认同,很好地表现出了“不以为然”的样子。“大声争辩”时语言说得快速、响亮。演弟弟的学生两手*腰,把“很不服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读、演得有声有色,深刻地阐述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拓展学习的空间:
有故事,有感想,是这篇课文的独有特色。“感想部分”巧借同学之口,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阐明了道理。如何使学生既和文中同学的感受产生会心的共鸣,又不失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独特感受呢?我先引导学生将故事读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找到兄弟俩在这件事中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及时射下大雁”,没有抓住“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这个最佳时机,先将大雁射下来。有学生向兄弟俩提出建议“他们可以先射一只下来,再争论也不迟。”有位学生甚至替他们想了一个更妙的方法“他们是打猎为生的,箭法一定不错,何不一齐拉弓射箭,射下两只大雁来不是更好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文中“感想部分”,不用再过多地讲解,学生对“抓住时机,先做起来。”这个道理已经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接下来补充阅读的名言警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没有人碰不到机会,只是你是否把握。”“坐着说,何如起来行。——周恩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更进一步巩固了课文的学习。
四、找准结合点,引导学生乐于表达:
同学们在读这篇课文时,发现课文中感想部分的对话没有提示语。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我向学生说明了:“这段对话没有提示语,是因为话语接得比较紧凑,每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点在话的内容。”
我设计了学着这篇课文中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进行对话片断的小练笔。
【教师出示:老师问大家:“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能说说理由吗?”
“ ”
“ ”
“ ”
“ ”
…………】。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交流:
“我最喜欢信鸽,因为它能为人们传递信息。”
“我最喜欢大熊猫,因为它是中国的国宝。”
“我最喜欢小白兔,因为它浑身雪白,有一对长耳朵,一双红宝石一样的眼睛。”
“我最喜欢小鸟,因为它可以展翅高飞。”
“我最喜欢小鸡,因为小鸡毛茸茸的,像一个黄色的绒球,很可爱。”
“我最喜欢小狗,因为它很通人性,对人很忠诚,能帮助人们看家护院。”
“我最喜欢花豹,因为它既跑得快,又会爬树。”
“我最喜欢蜜蜂,因为它们非常勤劳,可以酿出香甜的蜜。”
“我最喜欢青蛙,因为它是庄稼的保护神。”
…………。
孩子是非常喜欢小动物的,设计这样一个说话、写话练习,结合了课文中独特的段落形式,选取了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在学生学习了《雪儿》《放飞蜻蜓》《保护青蛙》等内容之后,孩子们调用自己平时的观察所得,运用掌握的词句说、写出了动物的特点,更在不知不觉中体现了本课写兄弟俩争论时表明观点、列举论据的说理句式特点。形式虽然简单,但效果良好。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论的故事。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2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相机板书有关词语: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3导: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指名说说词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2导: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1师:同学们讲的真不错!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1)小节。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兄弟俩“笨”在哪里?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
(3)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引读:第11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小练笔:把自己生活中接触的有关争论的故事写下来。
争论的故事教案篇十八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争论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复习检查,整体把握。
4.抬头一看无影无踪。
生(全神贯注地):学生按照要求默写,注意书写姿势。
师:投影显示正确答案,请同学们对照批改.
三、抓住重点,品词析句。
师:你们知道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争论的故事?
生:(大声地答)想。
生:要想讲好这个故事,应该抓住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师:课文的第三小节写的是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三节,请同学们根据自学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用横线划出哥哥说的话,用浪线划出弟弟说的话。读一读,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等。
生:根据要求自学。
师:哥哥说了什么?
生: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师:哥哥想怎么吃大雁?他说的这句话里哪个字最关键?
生:煮着吃,煮着最好吃。
师:弟弟怎么说?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师:将弟弟说的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生:再好的东西,一煮就没有好味道了。
师:弟弟说的第二句话用什么关联词语连接?
生:用“只有……才”连接。
师:哥哥又是怎么争论的?
生(拍着胸脯):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师:哥哥说烤了吃有好味道还是没有好味道?
生:哥哥说的意思是烤了吃没有好味道。
师:哥哥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生: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师:不以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
生:这样的意思。
师:哥哥为什么“不以为然”?
生:因为哥哥觉得只有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师:你能读出“不以为然”的语气吗?
(生用不以然的语气读。)。
师:你还能带着“不以为然”的神态来读一读吗?
师:哥哥不认为谁对?
生:哥哥不认为弟弟对。
师:弟弟又是怎么争论的?
生: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师:弟弟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
生:很不服气。
师:读出这种语气。
生:练读弟弟说的话。
(读出质疑,读出不服气)。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哥哥和弟弟,其他同学读叙述的部分。
生: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朗读。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评价谁读得好。
生:某某读得好,因为他读出了争论的语气。
师:哥哥和弟弟争论得怎么样?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争论不休。
生:在这里休是停止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争论个不停。
师:兄弟俩争论不休,老人出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是什么?
生: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师:,哥哥满意;弟弟满意;这就是两全其美。
生:煮一半,哥哥满意;烤一半弟弟满意;这就是两全其美。
师: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从文章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
师: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吗?
生1(认真地):真的。
生2(疑惑地):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该生受到表扬后脸蛋红扑扑的。)。
师:故事读完了,请同学们看图借助四组词语练习讲故事。
生:练习讲故事。
师:请一位同学讲故事。
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流畅,如果语速再慢一点,讲得有声有色一点就更棒了。
四、交流感想,感悟道理。
生:兄弟俩应该先把大雁射下来再商量怎么吃。
师:有道理。
生:兄弟俩是要射下大雁充饥的,可他们不射大雁,却在不停地争论,结果大雁早就飞走了,这兄弟俩可真够笨的。
生:这兄弟俩没有抓住时机,老师,我想到了一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师:板书抓住时机。
师:他们没有抓住怎样的时机?
生: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这个时机。
生: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板书“先做起来”。
师:盛老师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呢,一起读读吧。
一句一句地出示。
生:(齐读)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书上的这个“…………”省略了什么?
生:还有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师:是的,因为省略的是一些同学发言的整段整段的话,所以用了12个小圆点来表示。
生:(齐说)赞许的目光。
师:“赞许”说明什么?
生:说明盛老师同意同学们的说法。
生:说明盛老师对同学们的看法很满意。
生:这是盛老师在称赞同学们。
师:对,就像老师刚才称赞你们书读得好一样。
师:赞许可以换个什么意思差不多的词语?
生:赞同。
生:赞扬。
生:称赞。
生:赞赏。
师:出示:听了同学们的议论,哥哥说,弟弟说。
生:哥哥说要是我不和弟弟争论先把大雁射下来,该多好哇。
生:哥哥说我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生:弟弟说我们要是一人射下来一只大雁就好了。
师:老师想送你们几句名言,希望你们记住。
出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歌德)。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生:齐读名言。
五、实践练习,拓展迁移。
师:是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把握时机,就会与成功擦肩而过。孩子们,虽然你们的年龄还小,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以后将会面临无数的机会。让我们牢记《争论的故事》,把握瞬间,成就梦想;把握机会,创造辉煌!
生:(入情入境地再次诵读名人名言)。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生:喜欢。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3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