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9:40:12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大全(17篇)
时间:2023-12-04 09:40:12     小编:QJ墨客

总结是思考的时刻,让我更加深入了解自己。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首先要明确心得体会的主题和目的,然后要回顾自己的经历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后要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物、具体而丰富。我写了一篇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一

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玉米带状田!

10月16日星期三晴。

入乡驻村已到第三天了。今天我们按照乡上的安排,去***村下边的陶家村观摩学习秋季双垄全膜覆盖技术。因为那里有个种植老板承包了千亩撂荒土地,准备在明年开春时种植马铃薯。正好这些天他在组织劳力开展秋季覆膜。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乡政府梅乡长和县新闻中心的小钟记者。

走出乡政府大门往县城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车辆拐弯跨过米拉沟走上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路面不宽,斜跨在陡峭的山坡上,坑坑洼洼十分难行,从车窗望右望去,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随行的钟记者吓得的眼睛都不敢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了洋芋老板的“大本营”。其实那是个窑洞,因为那是在土崖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在上面搭些木棒,上面盖些草和土,就成了简易的房屋洞。我们下车时,窑洞门前支着一口大锅,听洋芋老板说锅里是在煮洋芋。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我们稍稍休息后,跟随洋芋刘老板徒步向山上行走。山路曲曲弯弯,比较难走。不过政府梅乡长似乎走惯了山路,走得很轻松。对于这点山路,我也很轻松,一直快步走在大家的前面。约莫走了40来分钟,我们终于走到了山顶。向下望去,刘老板所承包的大部分耕地已翻耕并进行了秋季覆膜,白茫茫的一片连一片,好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池塘。从山梁继续前行一公里左右时,一大帮农民群众正在田里用机械覆膜。我们来到田边,和农民们一阵寒暄后,一个个都拿起铁锨,和田里的老农们一齐跟随覆膜机开展覆膜。以前没见过覆膜机,开展覆膜一直是用起垄机起垄,用手工覆膜。现在的覆膜机十分灵活,除在地头需要对地膜压土外,起垄、撒肥都是自动化。梅乡长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工作人员一齐从老农门手中接过铁锨,一前一后地跟在覆膜机后边往铺好的地膜上压土。压土的技术不难,每隔一米左右压上一道土,害怕刮风后地膜被卷走。在和老乡们说说笑笑的干了20来分钟后,没有劳作习惯的我们似乎有点累了,一个个气喘吁吁。随行的记者不断地抓拍我们劳作的照片,但是大家都似乎有点难为情,也许是认为有点做作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点劳动真的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从小在家帮助家人下田劳动,这么一点劳动真是小菜一碟。

道别田里劳作的乡亲们后,我们下山。比起上山,下山较为轻松。可是对我们随行的小钟记者来讲,这一上一下的徒步行走已够受了。到山下刘老板的大本营时,门前大锅里的洋芋已香气扑鼻。揭开锅盖,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洋芋绽的开了花。大家乐呵呵地大吃起来。味道真的很香,以前不怎么爱吃煮洋芋的我,今天却一连吃了三个。吃过洋芋,我们开始坐车返回。可能是累了,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在想近年来干群关系疏远甚至恶化,与我们的广大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很大的关系。这次选派干部开展的入乡驻村活动如果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将对改善干群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10月17日星期四晴。

今天上午10点,我和驻村帮扶组的同事们一齐赶到乡政府,参加乡里组织召开的全膜栽培动员会议。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及全乡干部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政府梅乡长和几位与我同龄的副乡长端坐在主席台中央。因为我现在的身份是驻村干部,所以仲副乡长虽然让我坐主席台,但我坚持坐在了主席台下边。多年未参加过乡镇会议的缘故吧,还真有点新奇。

会议由梅乡长主持,简短精炼的开场白后,由王副乡长安排部署了全乡全膜栽培工作,主要是动员全乡群众抓紧开展秋季覆膜,并积极做好残膜的回收工作;辛副乡长安排部署了农村低保、交通安全等工作;仲副乡长总结了秋季拾棉工作,对完成任务好的还通过发放面粉形式进行了奖励。最后,梅乡长用简短精炼的话语强调了以上工作。整个会议不到一个小时,很是紧凑。记得十年前在乡镇工作时,那些个书记、乡镇长们滔滔不语,台上的讲了个没完没了,台下的却在打瞌睡。我想与中央的八项规定相对照,今天的会议应该是个真正的短会。

会议结束后,政府梅乡长说她陪我们驻村帮扶组去***村,我们当然是欣然同意。到政府食堂吃过中午饭,我们回到了***村。早已等候在村里的驻村干部老谢已召集好了村里在家的党员和村社长。见到我们,他们很是热情,一一与我们握手问好。他们衣着较旧但穿戴整齐,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所以我们的会议只能在村委马主任家召开。会议还是由梅乡长主持。介绍过我们后,梅乡长简短的说明了开展这次入乡驻村帮扶活动的来意。接下来,梅乡长让我说说。因为第一次和村里的党员们见面,所以我在回村的路上,思考了点要说的东西。首先我简要地介绍了自我,特别是说明了我是农村出身、早些年在农村工作等等情况。然后我按照市里召开动员会时的部署和要求,简要地说明了我们驻村帮扶组下村工作的目的和主要任务。他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老党员还不时地点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等我们几位驻村干部说完,梅乡长让村社干部和党员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及工作上的建议。这些党员们还是挺有素质的,他们发言有次有序,完全不像以前我在乡镇工作时,到有的村开会,大家七嘴八舌,吆五喝六,乱糟糟的。他们的发言也很集中,主要是建议我们硬化他们的通村道路,加强村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梅乡长也一一解答,说明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组共同研究后逐步解决。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二

接下来,我们走访了村委委员、老党员冶青贤家。他家较社长家情况相对较好,和他攀谈中得知他的儿子学阿文已拿到阿訇资格证,在外开学一年多,收入也不错。家里种了三十几亩地,其中种植玉米22亩,前两天秸秆和玉米棒子一齐按青饲草卖出,每亩收入了1500元。我和他粗略算了一下,他家今年在种植业方面可收入40000元以上,除去成本,纯收入在30000元左右。我心里想种庄稼有这样的收入很不错,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只能养家糊口。说到这里他说种庄稼有这样的收入还是感谢政府大力推广种植玉米,要不然这里的耕地大部分已撂荒了。

随后我们又到了老党员冶建福家。进门前听包村干部老谢讲,冶建福是上届村支部书记,这届落选了,可能有些怨言。但是我们和他谈的还是合得来,没有怨言也没有牢骚。聊完一些家常,他还建议我们充分利用村内的玉米秸秆在村内发展牛羊育肥产业,我们认为这是个好建议。***村现在大面积种植玉米,玉米秸秆很多,不是当柴烧就是喂牲口,可他们家家仅有的几头大牲畜吃不了多少,因此发展牛羊育肥产业很有潜力。走出他家时,已五点多,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走访。回村委马主任家的路上我想,走访调研还是很有效果,如果不深入农户,我们不可能全面了解群众疾苦,也听不到群众的真正心声。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学习民情日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记录身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变化和民众的需求。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学习民情日记的活动,并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个活动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

第二段:了解民情(250字)。

学习民情日记的第一步是了解民情。在我参与的活动中,我去了一个陌生的社区,走访了许多居民,并记录下他们的生活情况和意见。通过与居民们的交流,我意识到民众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诉求。有些人关心教育问题,有些人关注医疗资源,还有些人关心社区环境。通过了解民情,我更加认识到社会的多元性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所承担的责任。

第三段:倾听民意(250字)。

了解民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倾听民意。在我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倾听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每个人都需要被倾听和尊重,只有我们真正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倾听民意,我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记录下居民的意见,同时也能够与他们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只有通过倾听,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四段:传播民意(250字)。

学习民情日记不仅要记录下居民的问题和需求,还要传播民意。在我参与的活动中,我们将收集到的日记整理成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传达。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帮助居民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改善生活的条件。而我们作为大学生,也能够通过传播民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共鸣。传播民意不仅仅是一种声音的传递,更是一种开启对话的机会,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解决问题。

第五段:心得与展望(300字)。

通过学习民情日记,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诉求,只有我们去了解和关注,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这个过程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力量,应当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未来,我将继续学习民情日记的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100字)。

学习民情日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和传播民意,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也让我明确了作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就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四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民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通过观察、了解和记录当下社会的民情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需求和心声,从而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民情日记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记录,既包括正面积极的新闻事件,也包括负面的社会问题。通过记录这些不同的民情,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们的情感、需求和意愿,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此外,民情日记还可以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年轻的公民,我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注和热爱。我将自己每天的观察和体验记录在我的民情日记中。近期,我注意到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使用者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停放在人行道上,给行人造成了困扰。我在我的日记中写下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包括加强对共享单车停放的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同时,我还记录了一些社会不公的现象,例如贫富差距的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呼吁社会关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四段:记录正面积极的民情。

除了记录社会问题,我也用我的民情日记来记录一些正面积极的民情。例如,在我所居住的小区里,经常会举办各种志愿者活动。我记录了一次社区清洁活动,看到一群热心的志愿者自发地为小区清扫卫生,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佩。我在民情日记中特别强调了这类积极的行为对社区建设和社会和谐的贡献,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

第五段:总结感悟。

通过记录民情日记,我深切体会到每个个体对社会的影响力和责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日常观察和记录,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做出一份贡献。同时,民情日记也提醒我要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加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

通过我的实践和体会,我强烈推崇每个人都应该记录自己的民情日记,通过记录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现问题,并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每个公民的参与和付出,我们的社会才能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五

现如今,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我们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对周围的关注与理解。作为一个当代青年,我决定用心去观察身边的民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记录下我所见所感,总结出一些珍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敏锐观察力带来的开阔视野。

在记录民情日记的过程中,我开始注重观察力的培养。每天,我都会练习自己慢慢行走,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原来,城市的繁华并不仅仅停留在街头巷尾,它还融入到了每个人的血液里。我发现,在地铁上,人们或是用手机看小说,或是揣着包无视周围,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各种信息所侵占。而在公园里,年轻人们在追逐篮球,老人们在草地上散步,孩子们在玩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这份忙碌的生活。通过这些观察,我开始明白,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人们的生活态度的改变。

第三段:感悟生活,感受温暖。

通过记录日记,我开始发现了一些人们生活中的温暖瞬间。有一次,我路过一个小巷子,发现有一个爱心公益组织正在为那些流浪汉们发放温暖的午餐。他们用爱心和关怀温暖着这个社会的角落。而在街头,我也常常看到一些义工在为行人们指路,他们手上没有一分报酬,却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大家提供帮助。这些平凡的人们在我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付出和善良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传递这份温暖,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四段:真实的民生状况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记录民情日记,我开始了解到许多人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我亲眼目睹了一些孩子上学艰难的情况。人们用最简陋的设施,却收获到最坚强的毅力。他们渴望知识,却因为家庭负担太重而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梦想。这些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平等,激起了我要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第五段:记录与传递,塑造更美好的未来。

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和观察,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我明白了观察力的重要性,发现了人们生活中的温暖瞬间,了解到了人们的生活困境。而这一切的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心去观察、记录,并且不断传递和分享,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改变现状,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记录民情日记,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观察社会的进程,传递温暖,呼唤公正。我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用心去观察并且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六

为了给以后开展工作奠定坚定基础,这几天我深入实际,了解村情民意,通过走访调查,我了解到:韩家坊村现有住户452户,总人口1622人,耕地面积6249亩,近年来通过走种养结合的路子,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引进雅士利集团入住应县后,支部一班人带领广大农民抓住机遇,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发展势头日甚一日,奶牛业已成为村里的一项主导产业。

2014年4月13日阴。

我想作为一名村干部,就应当走进农村,向群众征求意见,听取反映,积极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农村发家致富。

这几天我参观了村里的几个现代化挤奶站,看到奶户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手工挤奶,而是改用了方便、快捷的挤奶机。我确实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奶站里,我看到一位大爷正在用热毛巾擦拭奶牛的奶包,老大爷指着奶包上的一些小疙瘩,心疼而又无奈地说,也不知什么毛病,该怎么治呢?通过和其他几个前来挤奶的奶户聊天,得知有的奶户收入颇丰,有的奶户则收入一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奶牛发病率较高,牛奶产量、质量上不去。

2014年4月14日晴。

为了帮助奶户掌握科学喂养方法和预防奶牛常见病的方法.我通过努力找到了雅士利公司奶源部的宋廷日经理和品管部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咨询,通过向他们请教得知影响牛奶质量的指标主要有:脂肪、干物质、蛋白质、奶温、新鲜度、酸度等,通过查阅相关奶牛养殖和科学喂养的书籍,上网下载最新的科学喂养和疾病预防的方法,然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村里的奶户传授相关知识,并和他们共同研究探讨并总结如何防治奶牛常见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奶牛的发病率并逐渐提高了奶牛产奶的数量和质量。支部一班人通过大力宣传并积极鼓励村民们大养特养奶牛,目前,全村养奶牛1915头,兴建养殖园区2个,可容住58户养奶牛大户,有现代化挤奶站7个,日产鲜奶15吨,年产鲜奶5000吨,成为全县的第一养奶牛大村。

2014年4月15日晴。

我一直认为,要做好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勤锻炼、多参与,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经验。由于自己学的是会计专业,在做好村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帮助乡财政所的老会计做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由于乡里的一名老会计用电脑会计软件怎么都无法结转上年的账目,乡党委指派我去协助工作,通过和老会计一块反复探讨、调试,最终顺利完成了上年全部会计账目的结转工作。

2014年4月22日晴。

上午,县委组织部对我们村上年度的党建工作进行检查时,对村里的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这对下一步搞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回想自己任职以来,一直没有放松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认真参加县委组织部的培训及乡里召开的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并及时将上级精神传达到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我深知自身的担子很重,也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用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积极认真做好党建工作,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我积极参加“两委”会议,做好村里的“软件”工作:上好党课,定期或遇有重大事项时召开支部会议、党员大会,整理并作好相关会议记录。

2014年4月28日晴。

我认为作为一名村干部,不仅要做好村里的工作,还要服从上级组织领导,做好乡党委政府安排的临时性工作。这段时间我参与了田副乡长带领开展的臧寨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自己做到了团结其他同志,认真走访农户,如实填报数据。由于农业普查表格多,数据量大,而时间又短,所以工作量很大,但是经过大家的相互配合,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

2014年5月1日晴。

转眼间到韩家坊工作半年多了,在县委组织部及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关心帮助和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的基层工作与锻炼实践,使我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工作的经验也由零开始,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半年多来萦绕在头脑的许多想法更加清晰了,下一步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积极的和村里领导和乡里领导进行沟通,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教育,使我对到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提高自己在处理村里复杂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要促进村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项目支持,寻找适合村里发展的项目,向上争取,通过项目带动村里整体发展,如现在开展的养殖园区扩建和沼气池建设等。

4.继续深入到村组、农户家中,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我想只有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才能利用我的知识水平和其他特长爱好为群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促进农村基层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养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为一名国家的有用之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农村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平凡繁琐的小事。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把做好每一件事作为一种习惯,当你坚持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困难越来越少。现在的坚持是二十岁的天职,四十岁的成本,六十岁的骄傲,八十岁的无悔。”少一分好高骛远,多一分脚踏实地,坚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点点滴滴终将汇集成海,我们的青春也将无比绚烂,我们的舞台将无比宽广。

【范文3】。

2014年4月8日。

今天事情比较多。

上午,在李丹纪和王德海同志陪同下,围着村子转了一圈,看了看村四周的村容村貌,重点看了看胶河拦水工程的周围土地。

然后,又到邻村——盛家庄村走访调研,与该村书记赵爱宝及部分班子成员交流学习工作经验。走访发现,该村两委组织班子建设方面值得学习,主要原因是该村书记多年一直在岗位上工作,领导带头能力较强,得到了大多数群众认可。

下午,走访了村民李丹孝家。李丹孝58岁,是当前村计生主任李俊的父亲,也是多年年的老支部书记,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建议。他说,农村经济要发展,村集体必须要有收入,集体有了钱,才能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才能更得到群众认可。针对逄家沟发展村集体收入方面,他提出了两条思路。一是发展养猪业。按照他测算,如果建立一个养200头猪规模的饲养厂,第一年投资大约20万,一年可为村集体贡献纯收入8万元,三年左右时间收回投资后,以后每年盈余都可作为集体资产。第二是发展美国鸭的养殖,这是一条比较新颖的饲养科目,投资小回报大,但是他对具体养殖说不清楚,还需下一步择机咨询相关专家做出客观判断。

晚上,邀请了4名村名代表和10名班子成员召开了一次村民意见征求会。会上各位代表和班子成员都一一发言,站在一名普通村民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最终大家意见比较统一。今年当务之急,是要办理路面硬化、自来水和土地调整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难度很大,矛盾焦点多,需要群策群力。

散会后,我又商同丹纪书记马上召集召开了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次会议。重点讨论今晚意见征求会的情况,讨论班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会上,大家对如何干实事,干好事比较迷茫,对能否干事创业严重缺乏信心。比如,在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请问大家是否知道广大村民对我们干事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是否有信心带领全体群众克服干事创业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复杂的非预测性困难?大家顿时没了底,但也同时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许多细节问题展开了互相探讨。

会议没有形成决议,但是对我触动很深。我的感受,个人做事情需要调查摸底,班子做事情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必要的论证,单凭一腔热血简单的确定下某件大事并且开始推动;如果没有得到广大群众首肯,将来出了问题,到时肯定是无比被动!那时,最难堪的肯定是班子成员,受伤害最大的,也是班子自身。

所以,新班子要办事情,还需要充分的磨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还需在充分吃透民情,摸清民意的基础上再谋启动。百废待兴,万事开头难,后续的难题还有很多。

明天计划仍是继续调研,走访几户群众,力争尽快把大家的需求摸上来,把村集体发展的思路摸上来,形成一份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

更多。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七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可几天的大雨连锦,我村防汛工作面临重要时期,我在村委会办公室已无法静下心来写民情日记了,只有到重点低保户家走访。刚才走了五华里路去谢长古家,现在要到黄长娣家了解情况。

黄长娣早年丧夫,带着两个小孩,一家居住在小河对面,与村小组其他人家相距几百米,属于独村独门独户的情况。再是,为了调解她家与钟义胜、钟运辉家山林纠纷问题,现在去她家还真是一举两得了。

我还是第一次去她家,没有想到去她的路那么难走,远远看得到房子就是找不到路,我只有打着雨伞,卷高裤脚往河边走去。走到河边,那时正好有位村民在过河,我问她去黄长娣家是不是往这里走?她回答说:这里是可以去,但现在河水大,很深,我都浸湿了裤子,你过河的话也会浸湿裤子。我说不怕,我就把裤脚卷得高高的,过了之后,裤子还是浸湿了。

我走进黄长娣家之后,当她看到是我,就马上招呼说:兰同志你来了,快进屋座。听到声音,她儿子、女儿都一起来到客厅,烧开的烧开水,洗杯子的洗杯子,黄长娣即非常热情,反复叫我吃粽子,我盛情难即,就边吃粽子边聊天,了解近期大雨洪水时期有无发生水灾情况,她回答没有发生大的水灾,一切还好。听后,我就放心了。之后,我向她说明到她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回馈前次诉求的山林纠纷问题。我只有将我向周围人群了解的情况及向钟义胜、钟运辉调查的情况反馈给她。我说:既然你公公把山林卖出去了,凭我们“三送”工作队的权限是无法帮你要回来的,不是我们不去做工作,而是我们的职责所限,权力所限。我们只有调解的权利,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当他们不肯调解时,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经过我的反复、耐心解释。她表示理解我工作的难处,并说:只要你尽心尽职了,我就感谢了,和理解了。我说:理解“万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八

社区民情日记是一种记录社区日常生活的方式,通过观察社区内的人、事、物,记录下它们的变化、发展以及对我们的影响。最近我参加了社区民情日记的活动,深深感受到其意义,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力量。

在社区民情日记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每天定时定点地去拍照、记录社区发生的事情,并且记录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区的变化和发展,并记录下来,为以后的社区规划和发展提供数据和依据。同时,在记录社区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更多地参与社区的活动,认识到更多的社区人员和朋友,增加社交交流的机会。

在社区民情日记的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社区居民、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记录社区的发展变化,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社区人员的生活情况、社区内文化习惯以及社会和谐安宁的程度。在发现社区的问题和矛盾时,我们也可以及时反映并解决,一同互帮互助。

社区民情日记的记录,不仅便于社区的规划、开展工作,也提高了我对社区变化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从一个侧面加强了个人责任感,形成了一种参与共建社区的新气象。更多的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不断健全了社区民主和自治的基础,更发展了社区文化和社区经济,进一步地促进了邻里互助与交流。

社区民情日记记录下来的信息,是经过居民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并构建的。这些数据能够促使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地了解社区居民的状况需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记录下来的整合数据能够促进社区发行的进步,促进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完善交流。同时,还传递给社区人员对社区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激励着居民们更加关注和参与社区事件。

社区民情日记并不是一种过分坚持的记录方式,而是一种思考和交流,反映了居民对社区生活的认知和关注。这样的记录方式规规矩矩地定时定点地去记录,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居民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是一种思想交流、共同探讨,一百个接受度也不及一个认识度。因此,接下来需要不断地完善此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打破陈旧的观念和想法,为社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支柱。

总之,通过社区民情日记的活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区,记录下社区的历程和变化,发现社区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也可以增加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机会,提高社区的自治和文化水平,进一步推进社区的发展。认真地记录好社区民情日记,为社区发展贡献属于我们的一份力量。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九

第一段:引言(150字)。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自治区,新疆地理位置特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门目的地。最近,我有幸到新疆旅行,并在旅途中记录了一系列的民情日记,深入了解了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通过这次旅行,我领略到了新疆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也深感新疆的和谐与包容。我将在下文中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多元民族的新疆(250字)。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维吾尔、哈萨克、汉族等多个民族。我在去喀纳斯湖的路上遇到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代表。他们穿戴着各自的传统服饰,操着自己的母语,彼此交流。在社交中,我感受到了每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十分自豪。这种多元的民族氛围在新疆随处可见,它让我领略到了中国的多彩文化。

第三段:新疆的美丽景色(250字)。

新疆地域广阔,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看到金色的沙丘,浩瀚的戈壁滩;在天山山脉中欣赏到壮丽的雪山和湖泊。我还游览了新疆最美的草原——喀纳斯湖。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群山环绕,景色令人陶醉。这些美丽的景色使我对大自然的伟力和新疆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四段:新疆的文化和宗教(300字)。

新疆的文化和宗教是新疆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和田地区游览了著名的玉器市场,看到了精美绝伦的玉石艺术品。在喀什地区,我参观了中国境内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这座寺庙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宏伟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当地的信教群众虔诚地踏实地祈祷,我对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怀有敬意。新疆的文化和宗教多元融合的氛围给了我很多启示,也让我对新疆人民的包容和和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五段:新疆给我带来的反思(250字)。

在新疆的旅行中,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成长背景和环境。在现代社会,人们可能因为文化、宗教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分歧和矛盾,导致社会不和谐。然而,在新疆,我看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相尊重。我反省自己,在面对不同文化和宗教时是否也能以包容和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他人。新疆的民情日记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鼓励我更加开放地去认识和接纳不同的文化。

结束语(100字)。

通过这次新疆之旅,我深刻地领略到了这场博大精深的民族饭宴。新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民之间的和谐互助让我印象深刻。这次旅行使我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并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去认识世界。我希望将这种理解和体验与更多人分享,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和谐发展。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

今天,我们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干部蹲点和联村入户工作组到张家寨实地了解了进寨路和进山通道因工程建设需要而被毁坏和占用的情况,并组织召开了由村民石正有、石正祥、石正良、石正昌、石正富、石国进、张洪成、张洪全参加的村民小组会议,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晚上,我们走访了县政协委员杨文香、征地农民杨朝昌和退休职工杨定昌,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了解小田坝村经济社会发展、文明建设、基层党建及维稳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听取了他们对抓好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意见建议。

20xx年5月6日多云。

今天,我们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干部蹲点和联村入户工作组到小桃树自然村第一、第二村民小组调研农户生产生活情况,与小田坝茶厂分厂厂长李家旺、农户何积维、陈有庆,特困户张洪海、高家旺等逐户进行了座谈;晚上走访了退休职工、村老协会主席杨家义,老党员杨元昌、杨进昌,征地户杨茂建、周萍。了解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来源,并听取了他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在了解村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想法后,我们认为小田坝经济发展要上去,一是要抓好茶园、红花油茶的管护,相关部门要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管好茶园和红花油茶,确保两项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借鉴隆阳区海棠村发展花椒产业的做法,比照小田坝的气候条件探索发展花椒产业。三是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项目,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建设新村庄。四是争取社保部门支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工并积极实施劳务输出。

20xx年5月7-8日晴转多云。

经过前几天的调研,我们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干部蹲点和联村入户工作组了解到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抢收小麦和栽种大春是重中之中。为帮助农户搞好生产,我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参加劳动。

5月7日我们到一户农户家包谷地里帮助除草,虽然长时间不参加劳动,但大家还是热情高涨。在简单分配任务后我们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几十分钟下来大家感觉到很累,主人劝我们休息,但为了完成任务,休息一会儿我们又赶紧投入到“战斗”。大家一面干活一面聊天,忍着烈日的炙烤和手臂的酸痛,大家相互鼓劲和帮助,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斗,终于完成了任务,主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5月8日,我们又到一户农户家帮助收割小麦,因为我们是机关下来的,主人告诉我们能干多少干多少,不要过分劳累,不然会中署。虽然昨天参加劳动还有些疲劳,但我们还是鼓足干劲,挥动镰刀干了起来。割小麦与产铲包谷不同,要弯下腰去干活,十多分钟下来大家累得腰酸背痛,这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农民。主人几次劝我们回去休息都被我们拒绝了,这反倒拉近了我们与主人的距离。通过4个多小时的劳动,我们割完了1亩多的小麦,主人笑着说我们劳力都超过他们了。两天的劳动大家都很疲惫,晚上没有再入户进行座谈,天黑就上床休息了。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天的劳动,我们与农户有说有笑,不仅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中在群众与干部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同时又接受了锻炼和教育,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群众、改进作风。

20xx年4月28日(星期四)。

带着部领导的嘱托,来不及洗去满身的灰尘,一到村委会,就急切地与卡斯镇党委班子、大水平村“两委”班子见面座谈。听取情况介绍后,对卡斯镇大水平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一个感性的认识:该村属较大的行政村,人口5466人,下辖27个村民小组;处于交通要道,村民思想较为活跃;外出打工人员1500人左右、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弱一点;山区、坝区都有,产业发展任务重;经济社会虽有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面对农村基层开展联村入户工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围绕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任务来推进工作,开展好民情恳谈,熟悉了解情况。要沉下身子,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研究,尽快熟悉社情民意。要学会跑“腿”,通过走村串户、走访座谈、入户调研等形式了解情况,获得群众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学会动“脑”,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要多向有经验的同志咨询请教,并注意及时总结,积累经验。

20xx年4月9日(星期五)。

到过小学、红泥田等地之后,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一行来来到了新沟“地委干部教育基地”。据村主任赵如明所言:当年,杨善洲老书书记带领地委机关干部到基地分期分批开展学习锻炼,引进桔子种植之后,当地人才会种桔子。他帮犁地,老书记帮他看牛。基地占地面积约76亩,满山尽是桔子树。身处桔林的环抱,想起了杨善洲老书记,想到了联村入户工作。

思考: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开展联村入户工作,向老书记学什么?要像杨善洲声望那样,放下架子,“话”和群众说到一起,;要像杨善洲老书记那样,静下心来,“心”和群众连在一起;要像杨善洲那样,伏下身子,“事”和群众办到一起。

20xx年5月1日。

5月1日、5月3日、5月5日,三天三个不同时段,从犁地,到垒墒、盖膜,到移栽,我们联村入户工作队一行与村“两委”成员数次深入新村烤烟规模种植区。

为实现烤烟300亩的种植任务,在昌宁县、卡斯镇相关扶持政策(大户规模种植30亩奖励“气死牛”垒墒机1台,50亩以上除奖励“气死牛”垒墒机1台外,还奖励5000元)的支持下,村“两委”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将土地整合起来,集中规划种80亩烤烟,并引进耉街乡茶水生种植大户进行连片种植。今年,整个卡斯镇实现大户种植64户。

思考:实现农村土地有效流转,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关键所在。实践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形成烤烟特色产业,必将有效发展农村经济。这一模式,其他地方的经验已具有示范意义。作为大水平村这样一个既有山区、又有坝区,涵盖烤烟、香料烟、甘蔗、水稻、蔬菜等产业的行政村,有必要思考和研究这一模式,积极探索农村流转的有效方式,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一

中阳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村,1026人、316户、水田820亩,其他耕地150亩,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08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每三户拥有一辆汽车,已是一个富裕村,不但公路户户通,村里建起了综合楼,有图书馆、电教室、卫生室,还建了汽车站,是全省小康示范村。

石峰村地处新化西部山区,全村548人、142户、452亩水田、42亩旱土、1600山地,亦是一典型的山区农业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是有名的贫困村,村里虽通了公路,因住户十分分散,到各家交通亦不方便。

两村相比,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上,在湘中地区算多的。均无别的资源,同属单一农业村。但中阳村地处城郊交通条件好,石峰村处在偏远的山区,虽有路,但距城远。两村按常理不应相差如此之大,究其因,除了交通这客观原因外,有三大根本性的差距:

一是文化基础差别大。中阳村20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学历有190人,而石峰村不到50%,且中阳村拥有农民技师职称15人,石峰村无1人。

二是村支两委的核心作用相差甚远。中阳村以支书为核心的班子,一心为民,长时间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且有良好的'组织意识。引导农民成立联合体,以强带弱,以富带贫,共同发展。石峰村则是一个仅能被动应对上级要求的村支两委。

三是对劳动和富裕的认识不一样。石峰村外出打工比例为壮劳力的50%,而中阳村为85%,石峰村55岁以上劳力基本不出村。而中阳村最大打工人员高达69岁,石峰村有几位赚了几万元,回村里建了房子后再不外出,而中阳村在城里和农村均有住房的大有人在,仍在打工。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是政府解决农村教育的长期必然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战略,科技兴农是上策。加快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紧密相连。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靠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其重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为最终实现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更好地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促进劳动力转移服务。

启示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是农村工作重中之重。一方面党的各项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贯彻,抓落实,另一方面农村各种社会关系要由党的基层组织来协调,还有激励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靠有效的基层组织去作为。

启示三:建设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合理有序,不能搞盲目建设。在调查中发现,湖南农村人均耕少,而人均住房占地宽,尤其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将住房建设看得比什么都重,将此视为富裕的象征,劳动的积累,一切发展成果展示。由此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大量占有耕地;二是闲置大量资金;三是资源大浪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0-150平方)。占了耕地后,严重影响发展后劲,闲置资金,使得农村扩大再生产能力低下,浪费资源,造成大量的住房闲置。由此得到三点启示:一是科学引导农村村镇规划已刻不容缓;二是征收土地占用税政策可探讨并试点;三是引导农村消费,如引导农民进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已到了迅速推进城镇化的成熟和关键时期。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二

4月1日,金铁公司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到永昌县南坝乡永安村进行联村联户认门、认人的“双认”活动,为我们以后对联系户进行帮扶奠定了基础。我们去的时候带了一皮卡车全厂职工捐赠的图书。我们到村委会卸车的时候,几个农民兄弟看见了焊接、电力等方面的书说:“有了这些书,我们日后农闲时出去打工也就有手艺了”。我当时就想,难得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我回去一定收集更多相关方面的书,让他们有更多学习资料。文化帮扶才能从实质上解决他们的贫穷。完了我们跟随村委会的人员到了自己的联系户那里,进行了认门和认人活动。民情日记2:

深入联系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对接工作。

为认真贯彻省、市、公司“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4月10日,我前往自己的联系户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详细了解家庭状况。

蔡立飞,现年43岁,全家五口人,母亲年事已高,一儿一女,自己和妻子种有3亩大麦,0.6亩蔬菜,房子7间,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农闲时外出打工,年均收入7000余元。主要困难:1、南坝乡永安村自然条件差,土地面积较小。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2、家中人口多,但劳动力少,无法靠劳动致富。3、各种惠农、扶助、救助政策宣传还不到位。

在全面了解了联系户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生活情况、产业发展。

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实际困难制定了帮扶计划。一是免费为全家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二是发放农资品化肥四袋,地膜一卷。民情日记3:

以身作则积极帮扶。

5月6日,天气刚刚转暖,再次前往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开展“双联双民”行动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扶物资。

虽然这次帮扶无法彻底改变他们的家庭状况,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心切心沟通,使我深切感受到农民的纯朴与勤劳,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自己生活条件的优越,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对我以后的工作是一种鼓励。我要趁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春风,我将以最热烈的情怀,最积极的行动,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倾情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们出谋划策,脱贫致富。

6月5日,我带着我县农牧局的同学又来到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让我的同学从大麦的种植到田间管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到他家田间进行了实地勘察,对下一次浇水和施肥时间作了科学的计划,让蔡立飞和他的妻子很吃惊。蔡立飞说:“中了这么多年庄稼了,还没先到种个大麦还要这么多文化”,大家听了都笑了。我告诉他说:“我会多带一些有种植、养殖经验的专家来这里为他和村上的乡亲们指导农牧业的发展,也会让他们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

6月19日,在炎炎的夏日,我带着我女儿和她的同学又一次来到。

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为缺少劳动力的蔡立飞家干农活。这次帮扶不但把他们家落下的农活赶了上去,还让我和我的女儿深深地体会到农民的不易。我们那一天没有赶回家中,而是在他家过得夜,睡在农村的大炕上,我失眠了。日后有时间我一定会多来着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为农民兄弟出把力;同时我也想帮他的孩子找一个好一点的学校,让他们接收到更好的教育,日后也为家乡建设出力。民情日记6:

7月15日,我在大麦成熟之际又来到南坝乡永安村蔡立飞家中,一方面帮助他家中收获大麦,另一方面就大麦收割后外出打工的事情进行了商量沟通,他决定就家中大麦收割完后到公司民工队来卸精矿粉以贴补家用。7月21日我为他进行了安全培训并且成功到民工队干起了装卸工。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三

4月17日的早晨,春雷阵阵,黑压压一片,暴风雨就要来临。今天是县商务局“二对一”帮扶第三组下乡的日子。8时30分,在商务局副局长谢四洋和扶贫专干邓超军的组织下,我们一行10人准时在局院子集合,前往花门镇黄山村,开始我们的帮扶之行。

一路上,我们冒雨前进,猜测着自己的帮扶对象是什么情况?该怎么样帮助他们?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顺着邓超军所指的方向,前面就是黄山村,这个村与我们刚经过的村子有点不一样,位置显得有点偏僻.远远望去,很少有醒目的瓷砖房,房屋密集而不起眼。走近了,与村支书、花门镇的干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立即前往空巢老人赵校平家,我们来到一栋又矮又破的土砖房前,土墙在风雨的长期侵蚀下显得泛白,跨过门槛,稍高一点的人得低着头才能不被碰着,地面潮湿而又高高低低,昏暗的光线下坐着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听村支书说明来意,老人显得很是激动,谢局长亲切地询问老人的有关情况,与老人聊起了家常,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并反复叮嘱有困难记得随时打电话联系。

来到第二家是留守儿童赵琳家,因上学没有见到本人,她今年12岁,听村支书说赵琳母亲因犯肝癌病逝,父亲经受不起打击,长期外出几年都没有回家,不知所踪,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养活,今天又碰上奶奶突发病情,去了县人民医院。这使得我们的心中有些许遗憾,并不免为她的家人和前途担忧。

当看到和听到这些情况,我们的心被深深震撼了,谢局长连忙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传达了他的一些想法:这次帮扶行动不能只流于表面形式,单纯只为了送慰问金,走过场,仅仅代表自己来过,而应多同他们了解与交流,聆听生活中的'难处,并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他们解决1至2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要以情帮扶,以行动帮扶。用一种心态,把我们的帮扶对象当成是自己的“亲戚”。是啊!只有亲了,才会发自内心的去帮助;只有亲了,才会常常记挂;只有亲了,才会把帮扶当成一种责任;只有亲了,才会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只有亲了,帮扶任务才算是有了成效。

我们冒雨步行,穿梭在需要帮扶的对象家中,继续着帮扶任务。每到过一家,我们的心情就变得越来沉重,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得已的困难和苦楚,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但他们的心都是这样的纯朴和热情。

中午12时,我们结束了帮扶行程。在回程的路上,我们积极讨论,谢局长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此次帮扶,对各自的帮扶对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送上了慰问金,下一步的帮扶工作做好民情联系卡,把帮扶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现状、收入来源、目前存在的困难、对帮扶工作的期望等情况进行统一摸底调查,要求每个帮扶队员制定好下一步的帮扶计划与实施方案。

虽然这次帮扶力量显得那样微薄,但有他们期盼和信任的目光,帮扶之路,我们会义无反顾的继续前行。我的帮扶对象,我的新“亲戚”,我们一定会常“回家”看看。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四

在槐树村支部书记的协调下,苍溪职中免费接收了她,还减免了学杂费,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她呢?”1月13日,记者随手翻看苍溪县旅游局局长刘平的“民情日记”,日记清晰地记录了一个党员干部“走基层”情况。(四川日报1月14日)。

目前,根据四川省委“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以下简称走基层)活动要求,四川各地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并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活动高潮。苍溪县旅游局局长刘平的“民情日记”,实实在在的体现着党员干部如何走基层,如何了解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民情日记”已成为督促党员干部工作不深入,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必不可少的账本。

“走基层”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改变。走基层,需深入基层“接地气”,主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确保工作“有底气”、服务“聚人气”,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靠学习推进思想、政治、能力、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如何走好基层,其一,要改变工作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基层,与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情倾听民声,真切体验疾苦,真情关爱民生,了解社会、了解群众。切实增强立足基层、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二,围绕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院坝交流、基层夜话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排查矛盾纠纷,问需问计于民。以“走基层”为切入点,以有效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其三,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四风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确保实现由“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的转变、实现由“文山会海”到“真抓实干”的转变。

“民情日记”是一项自觉的监督,能力戒形式主义,紧扣中心工作,突出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发展资源向基层集聚,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诉求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服务通道,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促进社会发展。

二、

四川集中开展“走基层惠民生”活动: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走基层,其实质是密切与群众联系,深入到第一线了解民情,是在践行群众路线。

人民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柱,是执政机关服务的对象,走到基层去就是要了解基层人民的想法、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困难,就是要密切与他们的鱼水深情。走基层不应该是政治任务,不应该是形式工程,更不应该当做是“业绩”加分条例。在笔者看来,走基层应该是要扎得下自己的根,应该是要与群众谈得拢心,更应该要与群众结得上亲。

一、走基层要扎得下根:有的人把走基层当做是完成任务,那么自己就用走基层这个名目随便挑选上一个地儿,开上车到乡里去看看群众的生活,吃吃饭喝喝茶,一天工作时间到又开着车回到单位上就算是走了一天基层。试问这样的走法意义何在?下了一趟基层,脚没用上几下,耳朵没有听到乡音,嘴巴没有干过几下,最终群众只会牢骚的说“几爷子些就晓得来蹭吃蹭喝”。走基层,应该要放下官家身份,弯下腰,脚踩实地,闻闻乡土气息,身上沾染点天然泥色洗释都市的污染。走基层,应该要静下来,要多看、多听、多问、多交谈、多用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走基层,应该要用耐心、用关心、用诚心、用智慧,向大树一样把自己的思想和理想扎根在淳朴的基层。

二、走基层要谈得拢心:走基层,不要一副高姿态,不要抱着自己是来视察民情,你们应该高兴甚至是要敬畏我。而应该要放开自己的心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用心与他们交谈,把他们的心谈拢,真正体验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困难。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官腔,多使用地方方言和群众的话,增强群众对机关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让他们放心的把心里话都拿出来唠唠嗑,达到执政部门与民众能够坦诚互待的和谐局面。

三、走基层要结得上亲: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主角,是根基。没有人民何来国家,何谈社会,何具行政部门?官民本是一家亲,民间有句话说“亲戚亲戚,要走才亲。”我们所谓的官并不是人民的驾驭者,只是社会的管理者,是人民的服务者,本就是一家亲戚血浓于水。所以机关干部要多走下基层,多与群众交流才能长久结的上亲,不能只是一个电话嘘寒问暖,或是只让下边的人来反映情况。不能够让三人成虎的情况发生,要下到基层结上亲,多看、多问、多听、多思考、多反省才能够领会走基层的含义,才能得到民声民意,才能实事求是的制定出科学决策,才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五

6月27日,金南“镇党员干部在行动”微信群里,村建站工作人员顾春明发出的一条信息,引来了众多机关干部的关注。原来,顾春明在大走访中,来到了福寿五组朱成红家,发现他家生活比较困难,家里饲养的100来只母鸡需要销售,但来批发的小商贩总是压价,让原本想通过养鸡脱贫的朱家人心里凉了半截。于是,顾春明主动提出帮助其售卖母鸡和鸡蛋,这才有了微信群中的信息。为了卖出好价钱,顾春明自己带头买了鸡,并宰杀好拍成图片发出来,让大家见到实实在在腹有黄油的土鸡,机关党员干部看到后争相以市场价购买,为农户解决难题。

这只是金南镇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三进三帮”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的一个镜头。

自“三进三帮”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金南镇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省、市、县要求。该镇党委书记万祥华多次在会议上要求,“大走访”必须实实在在,不走形式。听民声,不是讲点漂亮话;解民困,不是送点钱和物;每个机关党员干部都要带着“感情”沉下去,为老百姓办实事,特别是党委班子成员要带头做好表率。

同时,为确保活动扎实有序开展,该镇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多措并举,推动大走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活动的开展,得到了该镇干群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在该镇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大走访热潮,做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受到群众欢迎。

全镇机关党员同志不约而同的带上爱心和真情,开始了“大走访”活动。遇到生活困难的家庭,许多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的当场慷慨解囊,自掏腰包,给予资金扶持,有的购置食用油、大米、牛奶饼干等食品,二次上门给以慰问。细心的女同志们发现有的困难家庭有小孩子时,主动结亲,当起了“党员爸妈”,把家里孩子大半新的衣物捐助出来。

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呼百应力量强。炎炎夏日,挡不住金南镇机关党员干部继续“大走访”的热情,他们点点滴滴的行动,正汇成一股暖流,流淌在金南镇百姓的心头。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六

新疆是中国西部的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我前往新疆的旅途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地区的独特之处。新疆不仅有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还有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情。这些民情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对新疆的理解更加深入。

第二段:新疆地区的民族多样性。

新疆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地区,这些民族分别保留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在我旅行的过程中,我有幸与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各个民族的人们交流,了解到他们的风土人情。我发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语言、宗教、服饰还是饮食习惯,都各具特色。这种民族的多样性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也让我深深被吸引。

第三段:新疆地区的宗教信仰。

在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和佛教两大宗教信仰。伊斯兰教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主要信仰,而佛教则是蒙古族和藏族等民族的主要信仰。在我游览新疆的清真寺和佛教寺庙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宗教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这些宗教建筑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宗教的场所,也成为了人们交流、休息的地方。除此之外,我还有幸参加了一些宗教活动,亲身感受到了当地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热情。这种宗教的存在让我明白了文化和信仰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

第四段:新疆的美食文化。

新疆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遐迩。在新疆,我品尝了各种美食,如大盘鸡、羊肉串、手抓饭等。这些美食口感独特,风味十足,让人回味无穷。我还有幸参加了一次当地的烤肉宴会,真正领略到了新疆人对食物的独特热爱。除了美食,新疆还有特色的甜点和茶文化,如新疆拌面和奶茶。这些美食文化充分展示了新疆独特的风味和品味,让我爱上了这个地方的饮食文化。

第五段:新疆的自然风光。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天山山脉、库尔勒大峡谷等。这些自然景观令人惊叹,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曾登上天山山顶,俯瞰着群山连绵不断的壮丽景色,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此外,新疆还有湖泊、河流等水景,如喀纳斯湖和伊犁河。这些自然风光让我体验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让我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结尾:总结体会。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新疆的民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这种多样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许多魅力。我深深感受到了新疆人民对文化和信仰的热爱以及对食物和自然的热情。这次旅行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信仰。我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来到新疆,与当地人民一起分享他们独特的民情。

民情日记心得体会民情日记篇十七

金秋九月,云高气爽。一行五六人,驱车来到郊区不远的小村落,积极落实“深化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民心活动。

村子不大,却有一个很温馨的名字--可乐坡。村落别致,整体划一,街道整洁卫生,少了那份城区商场店铺的喧嚣,少了那车水马龙的浮躁,真是一块沃土。值班的两位基层干部,朴实热情,落落大方;得知我们的来意,向村支部书记简要汇报了工作后,积极召集人员,安排工作,也就一二十分钟的功夫,那帮人陆续来到村委大院;洋溢的笑脸,无法掩盖住那份忙于秋收的那身劳累;欢快的言语,更是无法掩饰住那份秋收的喜悦!

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朴实的问候,彼此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因路远晚到一步的村支书,就着院子里的自来水池重洗了一下双手的泥土,简单的洗了下脸,略有歉意的握手,一句“让你们久等了的话语”,尤其让我感动。一个村支书,既是干部,又是村民;既要管理好大家,又要照顾好小家,放下手中的农活,来配合完成这一“民心活动”。

几路人马,忙活了一个大中午,陆陆续续的都回到了村委大院,基本上都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村委干部热情诚恳的邀请我们去吃工作餐,我们婉转拒绝了……回来的途中,大家话语不多,但心里都有一种感动:淳朴、善良、乐观、顽强,这就是中国的农民群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392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