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毕业论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7:40:18
成本毕业论文(精选17篇)
时间:2023-12-06 07:40:18     小编:BW笔侠

总结是我们反思经验的重要方式,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吸取教训。写总结时要注意清晰明了的结构,分段合理,逻辑严密,避免重复和冗长。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的方向。

成本毕业论文篇一

选题意义。

企业不单单是法人盈利为主要目的,企业存在的根本,从客观上说,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员工就业,专业领域文明高度,依法纳税四项。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被大众企业忽略的问题,关键看决策人的侧重点和企业文化的轴心。企业能尽职尽责的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发展事态优良,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说是国计民生的企业,也是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随着企业的扩大化,层次化,多元化的发展,必定会使社会人民更大的受益,也使这个企业成为行业的常青树。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一方面是不得不,因为企业做大后,直接对社会的贡献就是上交的利税,还有就是通过增加雇员间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再间接就是通过产业链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比如企业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自身运作的供应商)等等。这些是企业自觉不自觉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各界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它需要有雇员、供应商、销售商、合作伙伴、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离开了哪一块,它都无法顺利发展壮大。这些与企业相联系的群体就是社会,也就是说企业发展的资源是社会给予的,当然企业必须有相应的回报,如支付工资、货款、对外宣传公关、市场策划等,同时,企业为树立自己的品牌,还可能会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企业从社会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支付相应的.回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这样的往复循环,企业就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从而发展壮大(理论上是这样),因为企业的付出总会小于它所得的回报,否则的话,企业就会倒闭了。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文献法:查阅相关文件,获得相关基本知识、理论。

案例分析法: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比较分析法: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几个典型中小企业作比较研究和归纳总结。

论文写作提纲。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及价值。

二、企业社会成本的概论。

(一)企业社会成本的定义。

(二)企业社会成本的内容。

(三)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

三、我国企业社会成本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社会成本的认识不足,观念模糊不清。

(二)企业社会成本存在不一致性。

(三)企业社会成本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四)企业社会成本不能用货币来量化计量。

(五)企业社会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四、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立足国家方面解决企业的社会成本。

(二)立足企业方面解决企业的社会成本。

五、参考文献…………。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

刘地亮、万寿义.企业社会成本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专家视点2009.07。

覃阳、袁霁.浅析我国社会成本问题[j]华商,2007.01。

焦知岳.研究真实的世界[j]经济评述2009.04。

焦知岳.研究真实的世界[j]经济评述2009.04。

曾鸿.企业社会成本初析[[j]经营与管理。

刘地亮、万寿义.企业社会成本的特征及构成分析财会学习2009.07。

刘地亮.企业社会成本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07.12。

谢来辉,从环境经济学视角重读社会成本问题[j山东经济.07。

曾鸿:企业社会成本初析[j]经营与管理2002.5。

李艳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成本问题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01。

陈静.企业社会成本之我见[j].商品与质量3月刊。

谢志华,企业社会成本及其形式和控制,会计研究1995年第12期.

陈建武,试析社会成本的核算[j]湖北社会科学.01。

冯宇,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04。

何晓琪,政府社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万寿义:解决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2005.9。

陈沁苑,社会成本与资源节约型园区问题建设[j]财经管理2009.11。

成本毕业论文篇二

xx年3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xx年11月―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xx年2月―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xx年3月―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成本毕业论文篇三

1、选题的意义: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的成本信息,它贯穿于产品供、产、销的各个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成本会计可以立足于企业的经营方针,为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奠定基础。注重对成本会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企业成本会计应用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使小型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本身的竞争能力。

2、内研究状况:

我国对成本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成本会计才逐渐被关注。许多学者结合西方管理会计出现的新思维、新方法对中国的企业成本会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由于环境的变革而应采取的对策。在《企业成本会计的管理与应用》中,作者王昕、魏宁薇研究了企业成本会计的风险类型及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对策。岳鹏成在他的文章《企业成本会计的科学应用》指出了成本会计数额较大,隐含着较多的坏账将会影响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帅革在《企业成本会计的应用现状及改善对策》一文中指出了企业成本会计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余绪婴、欧阳清等学者从总结我国成本会计发展历程的角度,探索新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适应模式。传统的理念认为,成本会计主要目标是正确进行成本计量。因此,成本会计的范畴就是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核算与报告。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计量成本、分配费用、报告成本核算信息。早期的成本会计理论大都是这种观点,将成本会计看作制定和公布成本标准,计算和记录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将其与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并将与此有关的资料向经营管理者报告,以便采取措施降低成本。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成本会计即处于此状态。

3、国外研究状况:

日本和欧美从九十年代开始全面推广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会计学权威罗伯卡普兰和罗宾,库拍为代表所建立的面向流程管“作业成本法管理”.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加企业价值的目的。而在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推动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西方国家对成本会计的研究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不断对成本会计的管理及应用进行研究。戴维德·莱肯在他的《成本会计论》中,从企业成本角度出发,认为成本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运营,由于企业间的这种经济活动导致了他们相互竞争,并对企业成本会计的管理程序和质量做出定量相关性的分析。在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4、研究大纲:

一、引言。

三、小型企业成本会计应用的现状。

(一)对成本效益的内涵理解不正确。

(二)对成本会计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三)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没有完全形成。

1.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程度不高。

2.复合型人才缺乏。

3.办公软件的局限。

(四)新制造环境无法准确的计算产品成本。

(一)正确理解成本会计效益的构成。

1.降低成本。

2.增加企业的利润。

(二)明确成本会计的岗位职责。

(三)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

(五)树立长效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思想。

五、结束语。

5、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了解小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获取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状况,并采用实地调查企业等方法来了解成本会计的现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方法进行论文写作,分析小型企业在成本会计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对策。不断完善初稿并最终定稿。

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分析法、比较法。

6、参考文献:

[1]垢世强。浅析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j].商场现代化,(24)。

[2]朱斌。现代企业金融体系中成本会计的应用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

[3]邢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

[4]邓斌,周超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j].特区经济,(9)。

[5]李文波。成本会计的变化趋势及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3)。

[6]王希春。成本会计的研究现状[j].经济研究导-t0,(19)。

[7]赵平。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j].财会研究,2009(14)。

[8]裘卫红。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

[9]欧阳清,万寿义。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0]昊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成本毕业论文篇四

早在几年之前,美容服务行业就被视为将成为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近几年国内的美容及相关市场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美容业带来了彻骨的寒冷,导致大多数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化妆品公司销售业绩下滑。不过中国市场却“风景这边独好”,以23.8%的速度高歌猛进,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200亿元,行业利润以37.9%的速度增长。

中国美容市场的巨大潜力,不仅吸引了诸如自然美、现代美容、莎莎国际、修身堂等国际品牌的不断强势加入,也使得本土品牌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南京美的世界也是其中的逐力者之一。“我们打算在2014年和2015年完成上市。”南京美的世界纤体spa国际连锁机构董事长谢璞若这样说。美的世界成立于1994年,总部注册于香港。这家历时近20年的公司,依然走在优化管理的路上。

作为中国spa行业的十佳企业之一,从1994年创立至今,美的世界已经被打造成江苏省唯一一家集美容、纤体、spa和专业咨询、管理、教育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目前拥有10余家连锁直营店,2012年计划新增连锁店总数能达到60家。对于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美容spa行业,谢普若认为美容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赢利点必须发生转变。

在诸如餐饮连锁等不断遭遇挑战之际,美容、美发、美甲、spa等本土服务业连锁以非常迅速的生长速度崛起。但是雷同的盈利模式,客户的不稳定性和员工的频繁流动,使得很多带有浓重的小本生意色彩的连锁服务业在连锁店上升到一定数量时遭遇了经营瓶颈。

谢璞若告诉我们,“其实连锁服务行业跟其他连锁行业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以美容院连锁为例,当店铺和连锁规模都很小时,我们的盈利模式可能是‘营业额主要依靠护肤美容产品的销售’;但当行业演进到开大店、大型连锁的时候,盈利模式就需要‘依靠护理、按摩、纤体等服务收费,以及提供一种休闲放松和社交的空间’,服务型连锁企业的眼光,需要从物质层面挪开,转向消费者所注重的精神层面。”

伴随盈利模式的转变,总部的功能也被放大,从原来单一的产品配送、人才培训,到现在的企业文化输出,品牌塑造,在高附加值上争取差异化经营空间。

连锁服务业的总部需要具备梳理整个组织框架的能力,做到各有所长各有所施,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对整个机构有一个详实、真切的掌控。通过对制度流程的梳理及对管理体系的完善,总部要将管理工具更加细化更有针对性,这样更有助于总部管控直营机构,同时减少烦乱管理工作的弊端,全部实现考核制和数字化管理。此外还要通过对岗位的调整以及为员工提供常年的辅导培训,推动一些有能力的员工发挥其专长,实现自己和企业的共同价值,拉近员工与企业的距离,突出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资金管理上,尤其需要完善现金流预算管理制度。

谢璞若强调,只有这样才能使连锁经营总部管理职责实现发展理念明确化、运作模式明了化、后勤保障系统顺畅化、研发能力持续化,资金管理精细化。

成本毕业论文篇五

人们对成本的认识随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成本观引导人们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为大家分享了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我国当前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很不完善。文章简要分析了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企业在面临多重竞争的同时为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发掘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并巩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加强战略成本管理便于企业站在战略层面统一筹划,使其在合适的机遇下得到更快的发展。鉴于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造经验相对于西方起步较晚,本文将以西方较成熟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为基本框架,积极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在战略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建议对策。

战略成本管理指会计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搜集整理分析企业自身及其竞争对手的资料,帮助企业管理层站在企业整体战略的层面上实施成本管理,从而创造一系列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得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将成本管理理念贯穿于整个生产及再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

2.1国外发展状况。

会计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它的发展始终依赖于经济,所以每个时代会计的最高水平或者前沿思想总是出现在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从英美到日本,无一例外。

成本管理思想最先便是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出战略决策所需信息。”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他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进行成本分析,这一方法后来被广泛运用。美国的很多后辈学者踩在波特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也作出了很多贡献。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会计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将成本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中。

2.2国内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才开始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研究,相对于国外在这方面起步较晚。随着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在国内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大,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研究所的战略成本管理课题组对我国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于国内企业大多实行传统成本管理,不能给国内学者提供合适的环境以便突破在研究方法上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认识和分析而未能与实际相结合的瓶颈,所以我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现有的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也难以为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保障。

制造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当下研究的热门话题。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大环境让整个制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制造业企业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好成本控制是帮助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从战略的角度,企业首先要分析企业产品所处的阶段确定不同的战略以发展企业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确定了这一战略以后企业就要确定采取不同的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即产品差异战略和成本领导战略,一旦企业的竞争战略确定,企业就要弄清其成本产生于哪些地方,明白了产品成本的联结。随后企业要进行动因分析,从战略上找出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然后寻找降低成本的战略。同时应该明白的是成本管理不再只是管理层的责任,从企业战略层面上来讲,我们应该将成本管理的观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里,形成全员成本管理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在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这四个环节上做到行之有效的控制。

3.1控制设计环节的成本。

最终产品的形成归功于企业设计团队的自行研发开发和设计,这往往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点。由于设计人员经常不能很好地掌控市场所需,使得产品的效用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不能很好地创造顾客价值,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这反映出一个关乎成本的问题,即与市场脱节的产品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得不偿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弄清市场的真正需求,再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设计开发。

3.2控制采购环节的成本。

控制采购环节的成本,并不意味着要求采购人员一味地与供应商协调以降低采购价格,这样往往会导致供应商与采购人员之间出现回扣或者导致购买材料质量下降,增加产品废品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在重视采购人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与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这样可以使企业得到长期优惠的进料价格也可以使供应商有长期稳定的客户,达到双赢的局面。

3.3控制生产环节的成本。

虽然制造业企业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最丰富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使用的方法或许已不再适用。制造企业将生产成本粗略地分为料工费,重点放在对于原材料的控制上,但是这样不利于充分利用原材料。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要将关注重点放到提高生产效率上来,使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多余的浪费,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4控制销售服务环节的成本。

控制成本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销售服务环节了。企业往往为了更好地销售产品而辅以较高质量的销售服务,但是事实证明有时高质量的销售服务只带来了的高成本而对产品销售本身并未起到很大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应明白决定产品市场的关键因素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产品质量本身,过于重视其他方面的投入往往是浪费资源。

四.结论。

企业应站在战略的角度注意培养员工的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使成本控制在符合企业战略的大框架内能够通过员工的意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使成本控制成为行之有效的现实。

成本毕业论文篇六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4]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5]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6]卢梭.忏悔录[m].范希衡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卢梭.新爱洛漪丝[m].伊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卢梭.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9]卢梭.政治制度论[m].崇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0]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卢梭.政治经济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卢梭.致博蒙书[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3]卢梭.植物学通信[m].熊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4]卢梭.山中来信[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m].吴克峰、胡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16]卢梭.文学与道德杂篇[m].吴雅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7]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m].刘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8]霍布森.狄德罗与卢梭:启蒙脉络[m].胡振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9]凯利.卢梭的榜样人生――作为政治哲学的《忏悔录》[m].黄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1]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m].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2]列奥施特劳斯.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m].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3]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4]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m].申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5]列奥施特劳斯.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施特劳斯思想入门[m].郭振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6]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7]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增订版)[m].张辉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8]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m].占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29]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0]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成本毕业论文篇七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成本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原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其理论与方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本会计实务。本文对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初步探讨。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成本会计作为一种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成本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据此,我们可将成本会计目标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

(一)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二)具体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怎样提供信息。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与管理控制。

(三)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成本会计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的选题方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注意...

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注意事项成本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会计工作的制约因素或前提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主要有成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成本计算分期、多重计量、公正分配等假设。

(一)成本会计主体。按照现代成本会计的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等独立的经济主体是成本开支的真正主体,其成本是指为最终实现目标而耗费或放弃的各种物质资料、劳务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或者说是为争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应排除一切与其经济活动无关的强加或强行摊派的成本,包括所有者及经营者的一切个人开支;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机构的不合理摊派;其他单位的成本耗费等。

(二)持续经营。是指成本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这样才能使成本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各项资产以持续经营价值计价,资产的耗费以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费用成本体现已耗资产价值的货币反映,从而保持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成本计算分期。持续经营确定了目前及将来的预期状态,为了提供一定时期的成本会计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周期相一致,会计分期的运用,使得成本会计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和内容上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正确划分各个时期的成本费用界限。这样,才能有利于费用、收入、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误导使用者。

(四)多重计量。成本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中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耗费,而且包括人力资源体力和脑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费。货币计量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人力资源精神成本等非货币计量属性完全转化为货币计量,是难以做到的或其准确性不能保证。所以,成本会计的计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既采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实物指标,甚至用文字来说明职工对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

(五)公正分配。费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谓公正,主要是指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根据因果关系,选择与所分配费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当然,公正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既是主观假设,也是成本会计陈报信息的`一项基本前提。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并且具有既侧重于单位整体的资金运动,更侧重于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性质上来说,成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为此,“费用”这一成本会计对象可以细化为营运成本、期间费用、损益、现金流量等具体要素。

四、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规范成本会计行为的指南,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一)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二)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在具体选择分配方法时,按照受益性原则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对各分配对象所分配的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受益多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目标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发生的成本支出能够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需要。

(四)可理解性原则。既然成本会计的现实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个质量特征。所谓可理解性,指既要保证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使使用者不得要领。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在保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力求使成本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资源。

(五)实际成本原则。企业或其他组织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如可能采用定额法、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但为了正确地计算当期的盈利水平,需要在核算期期末时,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成本计算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日益复杂性来看,实际成本计算只是成本计算的基础、核心和主体,而不是全部。

(六)成本效益性原则。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有当其效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成本会计信息也是如此。从管理者的角度,提供的成本信息越丰富,越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要受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需要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之间有密切的协作。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披露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设计成本会计制度、确定成本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成本会计目标属于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构成其理论基石;成本会计假设规定了成本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成本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体现了成本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成本会计原则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成本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

成本毕业论文篇八

时间如梭,转眼毕业在即。回想在大学求学的四年,心中充满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在此专心学习,陶冶情操。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副教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王老师不仅在学业上言传身教,而且以其高尚的品格给我以情操上的熏陶。本文的写作更是直接得益于他的悉心指点,从论文的选题到体系的安排,从观点推敲到字句斟酌,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师恩重于山,师恩难报。我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做出点成绩,以博恩师一笑。

另外,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秉承了他们朴实、坚韧的性格,也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因为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进而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最后,我必须感谢我的朋友,正是因为他们在电脑技术上的无私指引,我才能得以顺利完成该论文。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感谢老师在百忙中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所给予的无私关怀、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会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选题,构架的设计,还是论文观点的表述,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给予我很大的启发。老师的认真负责和严格要求的治学态度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老师以自己宽广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指出了论文写作中的许多问题,使我受益匪浅。老师教育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我困惑时给予我指导,生活上对我倍加关心,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我倍感亲人般的温暖。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很庆幸自己遇到这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恩师对我的教导是我最大的收获。

最后感谢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朋友们,感谢在论文写作阶段对我关怀无微不至的父母。你们的关怀和支持,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成本毕业论文篇九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项目化教改旨在鼓励高职教师购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践行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理念,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其对实践性的高要求也亟须进行教学过程再造。从笔者所在单位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角度及完成的整体教学设计及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比对了教改前后的异同,发现问题的同时产生思考。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教学。

一、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的必要性。

成本会计岗位是工业企业财务岗位中重要的一环,相应的,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也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一直被高职的学生认为是会计专业课程中公式繁多、核算枯燥、相对复杂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系统性、实践性、专业性等特点也是课程教学的难点。常规的讲授等方法经过验证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开展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紧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教学条件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通过面向岗位的分析、开展项目的设计、设置具体连贯的任务。通过仿真的教学环境、工作软件,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企业的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技能得到真正提升。

二、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实践。

通过企业调研,确定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对应的实际岗位,确定工作流程,开展整体教学设计,以三个教学项目开展课堂主线教学,一个课外实训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本核算综合项目作为主要考核项目。重新制订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等,注重技能的培养和效果。依托三个典型企业的课内成本核算项目、一个企业1个月经济业务全流程账务处理,对课程内容模块进行重新整合,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蕴含在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前后对比。

(一)教学内容发生变化。

1.教改前:教学内容按照选用的教材来进行安排,一般是按照总论、章节的顺序授课,辅以课后习题和实训。知识点的讲解碎片化,会计业务的内容不连贯,无法再现成本会计工作流程。

2.教改后:找准本课程理论支撑,设计包含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开展的教学项目和考核项目;将知识点蕴含其中,并辅以实训,边学边做;课赛结合。以三个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为背景的教学项目作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将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任务融入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按顺序开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辅以成本核算的知识点学习并能应用。用一个具体企业某月的综合业务项目作为课外项目,考查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在整个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所占的位置,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一个企业成本核算综合考核项目以及知识点理论考核开展对学生知识、能力目标的考核和验收。以“江苏省高职会计技能大赛”成本岗位实际赛题做专项训练,课赛结合。

(二)教学方法发生变化。

1.教改前:学院会计类课程已基本实现了“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名称由成本会计变为成本会计实务,使用了高职项目化教材,但经过几轮的使用,发现与本次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求中项目的概念、项目化教材的概念仍有很大差距;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先讲后做、理实一体、习题载体、反复训练”。

2.教改后:尝试使用“任务引领、先做后讲、易错精讲、学做循环”,确定课程对应的岗位和工作流程,设计项目和情境,学生完成成本核算岗位的全流程工作任务。

四、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的思考。

(一)项目化课程教改在会计类课程实施上有难度。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并非想象中的容易,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都需要教师去克服和适应。尤其是会计类课程已经习惯了先教后学的模式,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项目化教改设计对成本会计课程来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轮次的在授课中改进。

(二)“双线并行”模式中课外项目如何设计。

课外项目的设计在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颇受推崇,对于“会计类”课程来说,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对于课外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学生的考核,成为教师考虑的重点,一个综合的、有难度的、可行的、有趣的能排除学生相互抄袭课外项目的设计,是课程组成员下一步将要解决的问题。

(三)注重引导学生的'方法。

就以往教学情况来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课堂注意力集中,任务完成较好;项目化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些学生难以接受先做后学,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有抵触情绪,需要教师悉心的引导。此外,课堂教学时间被拉长,更多的知识学习内容需要放在课外,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增强,那么对课外的知识点学习需设计有效的考核和控制方法,否则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这些都是课程组需要考虑的环节。

(四)课程再学习给教师提出新要求。

经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系统地学习了职教院校整体教改、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等辅导教材,听取了专家关于“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的重点点评和辅导报告,学习了其他项目化改造课程的先进之处,使我们对本专业、本课程有了深入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在课程再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看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之处,如项目的选择、课程趣味性、考核项目的实施、课外项目的设计这些问题。课程教改也对教师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下企业锻炼等实际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五、小结。

为进一步深化项目化教学改革,践行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将在以下一些方面继续探索。第一,整体教学设计的项目进一步推敲和落实,不断改进课程教学项目的合理性和合适性,考虑可行的课外项目,争取能做到双线并行的项目化教学。第二,围绕知识点,制作微课,辅以课堂教学,期望能实现翻转课堂。第三,课程单元设计需要细化,落实到每个授课环节。第四,注重课程授课积累,做好教学效果的学生调查,将项目化课程设计落实到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婷.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j].商业会计,(3).

[2]梁彩霞.高职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初探[j].财会通讯,2014(4).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长久的发展动力,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运用的效果,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解决私营企业人才外流的现象,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

一、现阶段私营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私营企业由于产权关系的约束,难以建立规范、科学的激励机制。很多私营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着误区:对核心员工的选拔、培养与激励还停留在人治上,没有相关的制度;或者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制度不完善,有的流于形式没能够很好地执行下去。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激励相对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把员工同企业联系成为命运共同体。企业主不愿用股权补偿经营者和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奖惩以好恶而定等弊端直接或间接地妨碍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二)以经济手段为主,忽略了精神激励。

重视经济手段与物质利益,过分强调规章制度的约束与奖金的刺激,这种激励手段使下属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造成一些员工为追求短期利益,采取短期行为去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有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以重金诱惑,但却长时间不能兑现,结果适得其反;而有些经营状况稍好的企业还停留在片面以物质刺激为主,忽略了精神激励。

(三)忽视了团队激励,缺乏凝聚力。

根据工作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一个组织中通常划分成若干个比较小的部门。团体事实上并不等于团队。合理的团队激励,能从根本上增强团队合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很多私营企业因企业主的短视,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短期行为。使其员工的“打短工”意识较重,只在乎薪酬和锻炼机会,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使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主之间缺乏凝聚感情。

(四)紧张的劳资关系。

现今,大部分私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主往往把员工看成赚钱的机器,采用泰勒制管理。企业主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员工利益,造成劳资关系紧张,主要表现在:违规延长工作时间;克扣拖欠工资;不能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主忽视与员工的感情交流。

(五)评价滞后,目标僵固。

一些企业在年初提出的目标,到年终才评;各项竞争中的优秀者,要等到年终再去表彰,容易造成员工的热情减退或淡忘。只重视大目标,忽视“小目标”的评价,对成就水平较高的员工来说,很难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热情逐减,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内驱的作用。私营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受高薪引诱不辞而别,技术骨干被挖走等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这充分暴露了私营企业缺乏凝聚力,也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二、实行有效激励的对策。

(一)完善激励机制。

有研究表明,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三分之一,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三分之二的潜能也发挥出来。企业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良好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按需激励,调动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考虑每个员工特殊的需要,了解员工现在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企业的激励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因时而变且因人而异,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二)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激励机制要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薪酬激励隐含着成就激励与地位激励等。员工通过加薪能带来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与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其次,发动员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把集体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使其对企业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感,形成“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良性心理状态与“爱企如家”的工作效果;还有领导者的榜样激励,企业要积极倡导员工向优秀人物学习。最后是危机感激励。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竞争,让员工形成“唇亡齿寒”的意识,产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就是一种激励。

(三)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的需要不同,实行差别激励。面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可采用与绩效挂钩的薪酬、表彰与赞赏、带薪休假、提供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等;对一般管理人员的激励,可以使其经济报酬与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挂钩,对管理人员来说,晋升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对他们要善于授权,同时要努力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面对经营者的激励,很多私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年薪制,年薪制是私营企业向经营者提供报酬的较佳形式,它能较好地把经营者的业绩与经营成果联系起来,其关键问题是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如何克服短期效应,常用的指标有净资产增值率、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私营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四)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注重团队激励。

现代私营企业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企业文化塑造人,塑造一种为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融入员工个人的价值观里,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各领域各行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但无论是行业的发展,还是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与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只有所采取的经济管理模式是科学而准确的,才会对社会经济起到正面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因此,选择何种经济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只有对传统的模式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创新,才能对当前经济体系中经济管理发挥的作用和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经济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出正确的引导作用。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当前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希望可以为将来的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经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状况,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作为衡量国家发达程度和经济发展形态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可以在经济管理的有力推动下,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使经济结构的设计与国情相匹配,使经济管理模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方能使其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概念。

经济管理在本质上可以认为是管理行为的一种,其通过对不断完善和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变化进行综合性概括和总结,并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所做出的预判,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经济管理措施,即称之为经济管理。从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为了确保经济管理模式满足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突破。

毫无疑问,经济管理与社会繁荣紧密相关,不够科学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其内在的弊端和问题迟早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及时果断的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回避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隐患。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目标,充分展现出自身的实力和价值,则必须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经济体系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和修正,使企业的经济管理不断向现代化靠拢,从而为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若想使经济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则首先必须切实改革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方式是改善经济管理模式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当代中国,创新是一切领域和行业都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其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力保障;同时,创新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参与到经济管理的各方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紧密合作,从而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方式要求各负其责,责任必须明确,从而确保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本质是民主和集中,其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同,科学模式和合理方法的确定不能单纯听取某一方面的意见和说法,是要通过广泛的听取意见,而后科学集中而产生的,因为经济管理涉及到每个人的切实利益;而且,民主集中的过程也能够使员工充分享受到工作的过程,促进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但在笔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强行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使得员工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也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此类管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而且从长期来看,也会限制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可以说,管理的民主化,将是未来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管理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才可以充分汇聚全员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工作。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与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内在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不仅可以使对经济的管控更加有效,也有利于经济管理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效益最大化,不断促进我国的经济向繁荣方向迈进。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相对成熟,那么在此背景下,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应该如何参考和借鉴传统的经济管理经验和思维方式,则成为当下经济研究领域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而且,实践已经充分表明,经济管理现代化中的管理模式和策略是可以充分体现现代化管理的各种要素的,足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而近年来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基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文化与经济管理的有效结合,众所周知,在当前的文化体系建设中,经济管理可以直接作用于文化范畴,而文化的提高和普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又可以有力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二是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在如今的市场交易环节中,企业之间更关注交易过程中的双方利益共识和交易所带来的风险性。为了更加深人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管理者必须了解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并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的主导。

三、结语。

综合上述,在当今世界已经步入到了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早日促进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则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充分迎合时代需求,推动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向着民主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赵丽.试论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j].消费导刊,,(5):151.

[4]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41.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很难生存,可谓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与降低直接就等于增加收入和利润,一个规范科学全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使整个公司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然而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所以就需要学习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然后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进行有效监督,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占有成本优势,但在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这一方面不够重视,甚至相当的薄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日趋转向成本的竞争,企业的成本越低,越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因而,成本控制成为现今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永恒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要做到科学、有效地成本控制,首先就是要正确的认识“成本”,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内容,可按成本形成全过程分为:产品投产前生产准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投产前的成本控制,也称成本的事前控制,是指对影响成本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规划、审核、确定目标成本,它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同时也称事中控制,是指生产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随时与目标成本对比,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销售包装、运输、广告、推销费用、售后服务和销售机构开支等控制。

以成本的发生为基点,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确定成本目标,它是成本的前期控制;事中控制主要围绕成本标准,一时一事对单项成本开支进行控制;事后控制则是在成本形成之后,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考核,用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把日常发生的差异及其原因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成本升降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为下一个成本循环的目标成本确定提出改进意见,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它是成本的后期控制。

三、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一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已经开始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仍有大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比较落后。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的意识薄弱。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的现象,没有充分认识到成本对于整个企业的意义所在。据调查,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只有中专以下学历,从事管理工作的年限也大多较短,严重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更多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所以,这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成本全方位控制的要求。在员工素质方面,中小企业的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及中小企业经营者不注重员工的后期培训,致使员工素质得不到提高,这样就无法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生产技术,也无法贯彻执行先进的管理方法,造成企业始终停留在资源浪费大、管理落后的生产经营局面。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后、员工的素质低下、成本控制意识薄弱严重制约了现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观念落后,滞后于形势发展。

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观念也相对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对成本控制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控制。

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节约成了控制成本的基本手段,认为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就是做好了成本控制,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企业内部的领导人员对成本控制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单纯地认为收入提高了利润也就上去了。殊不知,即使收入提高了,成本仍旧很高的话,结果还是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从现代成本控制的角度看,成本的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下降。所以企业不能将成本控制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投入产出的高效管理。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三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高速发展,在建筑施工中药严格做好质量、项目和成本管理,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现代建筑经营与管理概论。

1.1.基本建设。

固定资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为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服务的物资资料。使用年限;单位价值。

基本建设:建筑、购置、安装固定资产的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工作。

1.2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决策、设计、施工到建成投产所经历的全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程序。编审项目建议书:轮廓设想和立项先导、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环保、外部协作条件等、编审设计任务书:进一步落实技术、经济指标可靠性,建设条件等、编审设计文件: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标准;建设地址;总投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总概算-修正总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建设:施工准备;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固定资产移交-决算。

1.3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生产的单件性:用途;材料、结构、艺术形式不断高速发展、生产的流动性:产品固定;严格的施工顺序;生产者及工具流动、生产过程具有综合性:生产过程复杂,协作单位多、受气候等条件影响大:露天操作;影响因素多:设计变更、资金、物资供应。生产过程不可间断:合理组织,统筹安排;时间不间断,空间不脱节、生产周期长:大量占用人、财、物;资金时间价值。

2.资金时间价值和等值的计算。

资金的价值随时间推移而变化。通货膨胀;承担风险;货币增值:投资,储蓄。

2.1利息与利率。

利息是因为占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i;利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支付的利息和本金之比,i。

单利: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不把先期计息周期中的利息累加到本金中去。利息总额与借贷时间成正比。

p为本金,f为本利和,n为计息期数。

复利:在计息期内每一计息期计算一次利息,并把这一期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次计算利息的本金。

2.2现金流量图。

项目(方案)在寿命期内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序列。

水平线表示项目的寿命周期(时间坐标),时间可用计息期数或具体日期标记。垂直箭线表示现金流量大小,箭头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现金流出,流量大小与线长成比例。对同一笔资金,借贷双方现金流量相反。

3.建筑经济项目管理。

3.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1.1建立健全的施工质管机制规范,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中要让管理机制落到实处,在施工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达到监督施工质量的目的,最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质量保证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工程的承接、调研、施工材料的选购、施工生产工艺的操作等。在工程施工时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3.1.2pdca循环的应用。pdca循环,是确立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原理。其中,p等于计划,是确定为达到预期的各项质量目标,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提出作业技术活动方案;d等于施工,即进行质量计划目标和施工方案的交底,落实相关条件并按质量计划的目标所确定的程序和方法展开作业技术活动;c等于检查,首先是检查有没有严格按照预定的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其次是检查实际的施工结果是否达到预定的`质量要求;a等于处理,即对检验中发现偏离目标值的纠偏及改正,包括应急措施、预防措施及持续改进途径。

3.1.3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选择最优化的施工方式。

在施工材料控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物质基础。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3.2工程项目策划。

工程项目策划是指项目业主或策划人员根据业主投资设想与总目标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对项目建设活动的整体策略进行运筹规划,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作预先的考虑和设想。

3.2.1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主要环节。

投资机会研究、投资方案构思、目标设计、方案策划、可行性研究。

图2项目累计投资及其影响曲线。

3.2.2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的重要性。

项目前期策划工作的意义:项目构思和项目目标的确立可解决项目的方向性问题。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工作具有的全局性影响。

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的作用:构思工程项目系统框架、形成项目的竞争优势、决策保证作用、项目计划的依据、预测的作用、项目管理创新作用。

3.3.1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全员成本管理不仅要在思想上加强成本费用节约意识,而且要在机制上加以强化。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全员成本意识,另一方面是完善相关责任机制。要把项目的成本目标逐项分解到各项目班子、项目成本工作人员及全体职工中,让每一单项工程都要降低成本费用标准,每一项工作要制定费用标准,节奖超罚,用机制来培养和强化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教育和机制约束来达到人人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增强成本控制增长和促进成本降低的观念。

3.3.3科学管理成本信息化。

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是项目部管理好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的必要手段。要使成本项目管理良好,可以适时的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随着影响工程成本的因素的不断增加,各部门要处理的信息就增加,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成本管理能够使其方便快捷,同时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来适应项目管理的需要。

3.3.4建筑企业具体成本控制。

(1)决策阶段的成本。

首先要对市场进行考察,对项目进行策划、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实现项目的最优化。虽然项目的决策阶段所需投入费用很少,但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2)设计阶段的成本。

设计阶段的成本包括项目方案设计成本、计划成本、招投标成本、管理成本和施工前准备的成本。这阶段对成本的影响很大,设计的项目直接影响房产项目的成本控制。

(3)施工阶段的成本。

施工阶段的成本是房产开发项目建造过程所产生的费用,一般包括开工前准备费用、施工成本和竣工验收成本。该阶段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涉及到的方面多,影响广泛,受市场和政策影响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房产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4.结语。

建筑经济与管理关系到建筑企业的高速发展好坏,关系到其市场竞争力,两者密不可分,要不断的做好建筑企业的质量、项目和成本管理工作,为建筑企业高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月红.分析建设市场现状加强建设市场管理[j]建设经济。

[2]齐全新.成本费用控制之我见.市场研究,第10期。

[3]殷卫星.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工程质量[j].中外建筑。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四

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竞争不断升温,为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逐步融入wto体系以及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全国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行业进入了微利时期。对电力企业而言,如何在建设改造中降低成本,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强化成本效益观念,就是要从效益角度来看待投入,使投入与产出相互配比,并使产出在大于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产出不仅表现为财务报告中的收益,而且必须是与现金流入密切相关的效益。为充分体现成本效益观念,有的企业分别对各个施工项目点采用了流量与成本结合的管理方法,即流量成本管理法。从纵向延伸于投标期、施工期以及竣工服务期,从横向扩展到企业各个部门(包括外生产部门)的成本以及外购物资成本。每个施工项目不但成本独立计算,现金流量也独立计算,项目成本参照施工预算,注重成本结构管理,项目现金流量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使得每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情况及每个月现金流量情况一目了然。流量成本管理法的正确实施,能够及时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资料,避免企业及下属单位的盲目投入,以回避经营风险。因此,从效益角度实现成本管理创新十分必要。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析制度。

成本控制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一定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一项合理的成本分析制度。电力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另一关键所在就是做好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一)事前计划。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主管部门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应商,制定每期的项目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拟定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结合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订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2.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应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由企业经理组织经营、工程材料和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与项目经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价格和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讨论,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后由企业经理签订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同时,还应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档案,以选择最合理的分包商与材料商,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中的成本计划进行实施和控制,包括对材料费、劳务费、管理费的控制。

1.降低材料成本。材料成本一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70%,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所在。对施工材料要进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料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方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方自行承担。同时,组织材料合理进出场,防止材料进场早而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和二次搬运或防止材料进场晚而影响工程进度。

2.节约现场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和现场经费。建筑工程工期一般较长,其临时设施费用支出占相当比例。临时设施应尽量采取易于安装和拆卸的设施,并可反复利用。现场经费主要应抓好如下两点:一是设置合理的人员配置;二是建立qc小组,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

(三)事后分析总结。

工程控制的事后分析是为下一个施工周期开展科学预测的重要环节,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要在坚持每月每季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进度、材料用量、劳务费用及机械使用费用等进行统计总结,并对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及时检查、分析、修正和补充,以达到控制总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所谓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将生产成本责任和管理人员绩效挂钩,确定责任成本目标,并加以严格管理的一种方法体系。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有着众多可控制的环节,通过责任成本管理可以促进责任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环节具体包括:

(一)建立工程收入环节的责任成本,严格施工图预算的审核,并以此作为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

(二)建立物资采购、进场验收入库、领用环节的责任成本。在物资采购上参照工程预算提供的材料型号、规格、标准实行采购招标及分档(按金额)控制。在材料进场验收入库、领用上实行量控,以此作为降低消耗的考核标准。

(三)建立劳动力、机械消耗环节的责任成本,严格定额消耗,杜绝浪费。

(四)在生产作业层建立相应的责任成本目标,以工程质量、工期为主要目标。俗话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在成本管理领域,应该由财务总监和各成本控制部门及负责点来共同完成。

(五)提高员工素质,保证成本管理质量。要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一方面企业要培养一批专职的成本管理人员,如成本工程师、成本会计师、成本经济师;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提高企业全部职工的成本管理素质。要让职工了解企业实情,懂得成本管理的意义。

四、构建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环境成本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企业在此方面的支出大幅度上升,因此控制环境成本支出,构建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控制环境成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施工环境制定项目工程环境目标,尽量避免因扩大环境影响而增加成本支出。

(二)对施工环节影响环境的因子进行预控和跟踪监测,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环境事故损失或环境罚款成本。

(三)控制环境治理成本。包括环保设施运转、环境项目运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事务的管理等。

(四)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将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作为施工成本的组成部分进行成本控制,并在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中充分考虑环境支出,增加针对环境因素的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等。

参考文献:?

梅艳冰.浅谈电力建设企业成本预算管理[j].广西电业,.

金玲.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电力学报,2006,(02).

童清琳.浅谈电力建设企业成本及其控制[j].中国电力教育,,(04).?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五

[1]张彭鹏,闫泽鹏,李可用。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成本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8):47-48.[2]胡春龙。试论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43.[3]何文青。试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53.[4]柯浩。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56.[5]刘心家,张晓丽。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5):78-80.[6]杨扬。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8(07):205-208.[7]廖莺燕。对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的.若干思考[j].中外建筑,2018(10):182-183.[8]陈泊丞。基于价值链的多项目施工成本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1):88.[9]任志涛,雷瑞波,刘颖,张利民。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21):113-117.[10]上官秀丽。论建筑施工成本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j].山西建筑,2018,44(32):235-236.[11]李晓蓓。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35-236.[12]冯志伟。内部审计对公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j].会计师,2018(20):56-57.[13]邓晓琴,朱啸宇。浅谈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21-22.[14]宗荣业。论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区,2018(01):195+197.[15]王蔚。如何做好项目施工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区,2018(02):176-177.[16]岳崇奎。bim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1):172-173.[17]张磊。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1):146-147.[18]杨燕飞。基于bim的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02):219-220.[19]李华山。浅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8,44(02):227-228.[20]张先斌。论钻孔灌注施工成本控制注意事项[j].四川建材,2018,44(01):221+226.[21]王威。公路工程机械设备施工成本控制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01):52.[22]张佳。燃气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控制与研究[j].石化技术,2018,25(01):290-291.[23]曹方方。浅析大直径泥水盾构的施工成本及控制[j].建筑与预算,2018(01):15-17.[24]左丽娜。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门窗,2018(01):218.[25]蒋逵,张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8(02):195.[26]郭胜忠。浅谈盾构施工成本控制[j].建设科技,2018(03):103-104.[27]杨立峰。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及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189-190.[28]杨忠兴。简述桥梁工程施工成本核算和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2):260.[29]陈昊。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j].智能城市,2018,4(02):124-125.[30]王敏。建筑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程序分析与方法探究[j].智能城市,2018,4(05):67.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长久的发展动力,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运用的效果,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解决私营企业人才外流的现象,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

一、现阶段私营企业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私营企业由于产权关系的约束,难以建立规范、科学的激励机制。很多私营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着误区:对核心员工的选拔、培养与激励还停留在人治上,没有相关的制度;或者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制度不完善,有的流于形式没能够很好地执行下去。对于管理人员而言,激励相对不足,不能从根本上把员工同企业联系成为命运共同体。企业主不愿用股权补偿经营者和劳动者对企业的贡献,奖惩以好恶而定等弊端直接或间接地妨碍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

(二)以经济手段为主,忽略了精神激励。

重视经济手段与物质利益,过分强调规章制度的约束与奖金的刺激,这种激励手段使下属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造成一些员工为追求短期利益,采取短期行为去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有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以重金诱惑,但却长时间不能兑现,结果适得其反;而有些经营状况稍好的企业还停留在片面以物质刺激为主,忽略了精神激励。

(三)忽视了团队激励,缺乏凝聚力。

根据工作性质和职能的不同,一个组织中通常划分成若干个比较小的部门。团体事实上并不等于团队。合理的团队激励,能从根本上增强团队合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很多私营企业因企业主的短视,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短期行为。使其员工的“打短工”意识较重,只在乎薪酬和锻炼机会,对企业没有归属感,使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企业主之间缺乏凝聚感情。

(四)紧张的劳资关系。

现今,大部分私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主往往把员工看成赚钱的机器,采用泰勒制管理。企业主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员工利益,造成劳资关系紧张,主要表现在:违规延长工作时间;克扣拖欠工资;不能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主忽视与员工的感情交流。

(五)评价滞后,目标僵固。

一些企业在年初提出的目标,到年终才评;各项竞争中的优秀者,要等到年终再去表彰,容易造成员工的热情减退或淡忘。只重视大目标,忽视“小目标”的评价,对成就水平较高的员工来说,很难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热情逐减,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内驱的作用。私营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受高薪引诱不辞而别,技术骨干被挖走等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这充分暴露了私营企业缺乏凝聚力,也给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二、实行有效激励的对策。

(一)完善激励机制。

有研究表明,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三分之一,而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三分之二的潜能也发挥出来。企业能否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良好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按需激励,调动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考虑每个员工特殊的需要,了解员工现在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企业的激励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因时而变且因人而异,才能实现各取所需,达到提高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二)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激励机制要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并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薪酬激励隐含着成就激励与地位激励等。

员工通过加薪能带来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与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其次,发动员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把集体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使其对企业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感,形成“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良性心理状态与“爱企如家”的工作效果;还有领导者的榜样激励,企业要积极倡导员工向优秀人物学习。最后是危机感激励。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竞争,让员工形成“唇亡齿寒”的意识,产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就是一种激励。

(三)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的需要不同,实行差别激励。面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可采用与绩效挂钩的薪酬、表彰与赞赏、带薪休假、提供个人发展和晋升机会等;对一般管理人员的激励,可以使其经济报酬与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挂钩,对管理人员来说,晋升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对他们要善于授权,同时要努力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面对经营者的激励,很多私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可以采用年薪制,年薪制是私营企业向经营者提供报酬的较佳形式,它能较好地把经营者的业绩与经营成果联系起来,其关键问题是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如何克服短期效应,常用的指标有净资产增值率、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私营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四)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注重团队激励。

现代私营企业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解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企业文化塑造人,塑造一种为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融入员工个人的价值观里,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其次,由冒险投机转向稳健长远。企业要在自身的文化形态中强化稳健和长期经营的特征。除了短期目标之外,更要注意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确立一系列战略步骤,使员工们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每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最后,由企业主专制管理转向集体民主。私营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有过人的胆识与能力,这对企业的初期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面临的是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企业主已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应付各种问题,往往陶醉在过去的成绩之中,而对忠诚和有能力的人缺乏信任,以致误入歧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现在的员工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已不满足只是被动地听命于人,而希望能更多地参与企业决策,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因此,私营企业应该具有更多的民主化氛围,文化中应有更多集体主义的、倡导民主参与的特征。

三、结束语。

对激励机制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激励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跑道的立体开放系统。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其重要内容不再是板着面孔式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一门融进了管理者和员工对事业献身的独特的艺术。企业在实际管理中会遇到不可预测种种难题,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交叉使用多种激励方法,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目的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1]王国保.中国私营企业管理激励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2]杨斌,杨清涛.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员工激励机制[j].安徽农学通报,,(11).

[3]郭太祥.论企业管理激励机制构建[j].商业现代化,,(15).

[4]李红梅.私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成本毕业论文篇十七

的金济危机让企业更加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三、研究方案。

1本课题要求在收集企业各种成本控制方法后,加以整理分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6468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