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思维的碰撞,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建议采用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总结,例如按照时间顺序、按照重要性等进行排序和归类。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撰写。
写年味的初中篇一
提到新年,市民肯定会想到烟花、年夜饭、拜年等等,但是随着一波又一波复古潮的来临,红彤彤的剪纸再次出现在市民的视线中。可是在市民视线中的剪纸不再仅仅是贴在窗户上,还贴在茶杯上、餐桌上,贴在灯饰里,甚至贴在浴室里。剪纸艺术的融入让家居的年味更加浓了。
春节贴剪纸是很有讲究的,最常见的就是家家户户贴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剪制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剪纸很容易烘托过节的气氛,过春节的时候在窗户上贴窗花,在以前是很流行的。譬如“喜鹊报春”,“老鼠嫁女”等,这些有代表性的剪纸但对今天而言,似乎也不够时尚,于是我选择剪一些比较简单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窗花。
春节时,邻居张女士正马不停蹄地为家里营造节日氛围。其中,制作剪纸、贴剪纸占了一大部分时间,张女士有个打算,让家人过一个复古式的新年。
剪纸最初是贴在窗户上的,有的人几乎将所有的窗户上都贴上了剪纸,虽然大小差不多,但是每张剪纸的花样却都不一样,而且我的剪纸所用的纸不是普通的纸,而是那种只须沾一点点水就能贴上,而一撕就能下来那种纸,如此每次揭下来不至于太过于麻烦。
谈到窗户上贴剪纸,不得不谈谈邻居书房里面的剪纸了。书房里,白色的书柜显得有些冷清、安静,但贴上红红的窗花,书房一下子就热闹了许多。张女士认为,如果还是觉得年味不够浓,可以在一些小物件比如相框上装饰一些小型的剪纸。
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市民,可在餐桌、餐椅上都用剪纸装饰了一番,而且在餐桌上方的灯上也用上了剪纸。更绝的是在浴室内都出现了剪纸的身影,在刘太太家里记者看到,剪纸随处可见,但却看不到一丝凌乱,这些剪纸反而错落有致。
不过,贴剪纸还是很有讲究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物体的大小来选择图案,而且要注意适当点缀即可,没必要“面面俱到”。
写年味的初中篇二
日子如溪水,每天都随着小河流走。时间走过时,你留下了了什么?你又做了什么?我们行走在消逝中。当迈出了童年大门,时间老人给我点亮了一个光环,我无奈。当我走进初中的大门,领悟人生的道理,习惯变为行为,揭示了更多的同学,了解了更多老师的艰辛,而稚气面孔写的不再是我,我无奈。
甜——提篮春光看妈妈。
鸟儿用婉转的歌声回报大树,花儿用沁人的花香回报绿叶,而走进初中的门的我,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少年。我不再用稚气的语气让父母为自己付出。而是在爸爸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为他递上一双拖鞋;在妈妈做家务时,主动要求分给自己人物……爸爸妈妈看到这般乖巧的我,笑了。提篮春光看妈妈,初中的滋味,是甜的。
苦——机遇与坚持不懈。
进入初中,学习科目增多了,时间安排紧了。在这富有挑战的黄金时期,学习优秀的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是紧密相连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是中学给我的第一印象。学习式的“生存”,可谓是万马奔腾,稍不小心,就会落后。机遇在坚持不懈中,初中的滋味,是苦的。
辣——一步与一生。
战国时期,宋国宋囊公一时之气,不听他人劝言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兵力强大,直攻宋国。最后,宋囊公战败,被关入大牢,经过双方调解,宋囊公得到释放,但因大战是受过重伤,出牢不到一年就死了。由此可见,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关系到我们一生。尤其是我们现在青年时期,心理发育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时而会受到一些不良的人或物的诱惑,但我们必须自制好自我。一步决定一生,初中的滋味,是辣的。
相信,在经历了这些酸甜苦辣后,我们可以接受风雨的洗礼,沐浴在阳光下。
写年味的初中篇三
中国有一段时间有些崇洋媚外,以至于一些传统的东西都逐渐消逝了,就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
还好,近些年,国家对中国的传统逐渐重视起来了。各种关于传统的节目浮出水面,而中国人最重视的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作为传统节日的代表,自然是被高度重视,每一年都将传统推向更高的一阶。
春节临近时,在外工作的人们都忙着往家赶,我们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每家每户都开始打扫房子,贴起了对联、挂起了灯笼。街道两旁一片红火……到了夜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在电视前守着看春晚,聊聊家常,孩子们买了各种焰火在街道旁边放。接近凌晨时,大家一起看着春晚倒数“8、7、6、5……0”迎接20xx年,“砰砰砰砰”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一家人齐声说“新年快乐”,孩子们向长辈送出了许多祝福,大人微笑着将手中的红包递给孩子们,孩子们心满意足地拿着守岁红包进入了梦乡。
大年初二,我们一起去亲戚家拜年。一到门口就响起了炮竹的噼啪声,进了门,我们互相道新年好,长辈们马上把红包递给孩子,孩子们都眉开眼笑的。坐到饭桌前,火锅冒着热腾腾的蒸气,房子里充满了喜庆和热闹。下午和亲戚家的孩子们出去放花炮,把炮竹放到瓶子里,土堆里炸,引得孩子们欢呼尖叫,看到的大人们都好意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安全,孩子们齐声应着,笑嘻嘻地道谢。
接下来也是各种走访亲戚,也有许多亲戚到我们家来拜年,随着一声声“新年好”,家人们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年味也愈来愈浓!
过年的形式是多样的,但年味永远都不会变,中国的年会永远让人们感到温暖和幸福!
写年味的初中篇四
一年当中,最盼望到来的,也无非是过年。
每当除夕之夜,我们一家八口人,便会聚在一起看春晚。旁边的取暖器发出喜庆的红光。每当这时,我就会偷偷地把外面买到的雪花啤酒倒在水杯里,慢慢喝掉,万一别人问我这是什么水,我就会说,是七喜,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呢。喝完啤酒我也没有像大人们那样大吵大嚷,只是两颊浮起一层淡红,洗掉杯子中的酒味后,我就去做我的春秋大梦了。我至今还记得那啤酒的味道,饱含着一份侥幸和淡淡的喜悦,配上一股酸酸的味道。
拜访亲戚其实没什么好玩的,大人之间说的也无非是老掉牙的客套话,呆在室内多么无聊,那我还能玩什么呢?外面的爆竹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每次在大院里放烟火、鞭炮,我总会捂着耳朵大叫,跑到五米开外的地方,再好奇地走近看那红鞭炮像条受到惊吓的蛇似的蹦起来。
最精彩的是,姑父把鞭炮放在无人机上飞到天空中,发出的响声引起村里好多人的注意:小孩子在院子里吵吵嚷嚷,喜悦地乱蹦乱跳;大人们抬头张望,像虔诚的教徒注视着耶稣像。他们丝毫不惧怕会有落单的小纸炮在身边爆开。呵,快乐使人勇敢。不得不说,孩子们的喜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鞭炮爆的味道,吸入鼻中,似乎都带有一丝放松和自豪的味道。
拿红包也是我喜欢的一件事,经过大人们套路般有气无力、吼声动天地拉扯后,钱也多多少少会进入我的口袋里。每当我像个守财奴一般数着一叠钱时,心中都乐开了花。可钱却从来不用,藏在大大小小的书里面,而且都是妈妈不喜欢看的书中。听好些人说,妈妈会在我们不注意时偷偷拿走压岁钱买化妆品,我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每当妈妈买了新的化妆品后,我总要偷偷摸摸地检查着压岁钱是否减少。紧张之后便有如释重负的喜悦的味道。
每到别人应该拜访我们家的时候,我就会趴在床沿看亲戚送来的礼物。送得最多的是香烟和牛奶,我爱吃的麻糖也会偶尔在其中。妈妈总是告诉我不要在客人面前拆开他们带来的礼物,那样很不礼貌。所以每次我巴不得客人们放下礼物就赶快走。爷爷也很喜欢吃麻糖,他每次会像个孩子一样,跟我一起凑到麻糖前,抢麻糖吃。甜酥酥的麻糖入口即化,如果心急用牙齿咬,芝麻便会躲入牙缝里,任凭我使出三十六计也不能将他们剔除,但甜味在口中回味绵长。
写年味的初中篇五
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或许是喜欢这年味罢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什么都往嘴里塞,管他干不干净呢,有的吃就行!渐渐的,长大了,也开始懂了些事儿,也不那么盼望过年了,对年味的追求也渐淡了许多,总想快些把作业写完。呵呵,或许真的长大了吧。
但是,没了年味的年总觉得不那么想过年了。“去找找年味吧!”我对自己说。
外面蒙蒙的细雨,却无法浇灭心中的热火。乘着高铁去北京找一找与家乡不一样的年味。京城的年味确实不一样。在王府井小吃街的两边云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吆喝声如针一般穿过细雨,传到耳中。小吃街上,人潮涌动着。进去了,你就甭想出来了。我的胸贴着你的背,他的背贴着你的胸。人潮间不留一丝间隙,买个东西还得别人帮着递。看见自己喜欢的就赶快买,哪还关心钱呀!这不一会儿,手上就已经拿上了五根羊肉串,一串冰糖草莓和一碗爆羊肚,趁热赶紧吃了,再配上一瓶美酒,那可真是有种像李白的感觉了。都这个时候了,还哪里管吃相好不好看啊,直接就像个印度男人一样,用手抓着吃了。呀,刚才小解忘洗手了,管他呢,吃完了在洗也不迟呀!
不知不觉中,又似乎回到了小时候,什么都拿来吃,直接用手不洗手地不讲道理的吃,不顾一切地吃。只要好吃就往嘴里塞。吃饱喝足了,就慢慢地走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觉,不去想作业什么的,只要开心就行。
写年味的初中篇六
背倚着木门,木门光滑而灰溜,散发出冬日阳光般的温暖灶膛里柴禾劈哩啪啦地响着。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奶奶在锅台上翻炒着,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咳了出来。
像单调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萧索的颜色,铺天盖地地撒满了整个窗台,可即使是这样无事做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有数不清的乐趣。运气好的时候堂哥伊东逮住一两只野兔子,这是让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纪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红扑扑的脸,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墙上,听那杀兔子时野兔乱扑腾的声音,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间孩子们会摆弄那两毛钱一盒的擦炮,一擦盒边沿,往冰面上一扔,只听啪的一声。冰面上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记。扔进空罐头瓶子里的声音更奇特,瓮声瓮气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几个进去,罐头就常会震得打颤。各个村庄上此起彼伏的炸响的声音,算不上大,却大肆地炫耀着孩子们的快乐。
似乎吃食都总是别人家的好吃些。两三个孩子挤在厨房的矮桌子边,脚却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然后,每一个人一海碗面就端了过来,都挑了大块的鸡油在碗底,香得钻入骨髓。将粗瓷碗有缺口的一边转到另一边,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摇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汤,暖烘烘的。于是几个孩子埋着头呼哧呼哧,不亦乐乎。
到了傍晚,炊烟在远处一点点升了起来,直直的,不浓,略高一点时便渐渐地散了。于是,那绵长的亲切的呼喊声就悠悠地在空旷的田野、河岸上散开来了。浓郁的乡音,满蕴爱怜。若是喊了两三声依旧不见孩子虎头虎脑的身影,母亲或奶奶就拎着饭铲子奔出院门吆喝起来。袅袅的炊烟,模糊的喊话,一点点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凭旧年的声音无形地在脑海里出现,又带着不能再触及的遗憾流回往昔,怅然而美丽。
打野兔、玩擦炮、挤在厨房里吃刚捞出来的面,都是最质朴的家常生活写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不经雕琢的平淡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满是作者对家乡最深切的怀念,笔淡而情浓。
写年味的初中篇七
年味,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干净净,挂上喜庆的中国结,并且相互赠送礼品,送红包,拜年问候。从这个时候,我已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爷爷奶奶也忙着谢年,整个房间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情。
看春晚当然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当然,最勾引我们童心的东西非烟花莫属了。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表哥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邻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凤凰”,摔炮也来凑热闹……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了夜空,可谓壮观啊!
有句话说得好,“春节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更上一层楼!
写年味的初中篇八
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街上的行人脚步匆忙,路边的树摇摆不定,被风儿吹得沙沙作响。而年,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悄无声息地伴随着红色元素,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年的味道渐渐浓了起来。
也许是从门上倒贴的福字开始,空气中有了一丝喜悦的气氛。站在门外排干净身上的残雪和晦气,叩在门上的手也叩在了福上,心中抚平那一份激动。门开了,站在你面前的是洋溢着笑容的家人,桌上温热的饭菜和一个个温暖的拥抱。此时会发现,年,赋予了门一个深刻的含义,仅仅是那几张快要褪色的红纸,也足以唤醒一个人对家的回忆。一声“我回来了”,包含的是在外奔波忙碌的游子对温暖的向往。年,像平缓的岁月河湾中的一股激流,冲荡起幸福的水花,似乎为了告诉我们,那些漫长而平凡的日子都是为迎接几日的狂欢而做的铺垫,是值得去怀念和感谢的。
抑或是斑斓的霓虹灯与烟火一起擦亮夜空的刹那,遥远的古代与当今似乎被连成一线,在平静的夜晚,火光划破那一刻的孤寂,点燃爆竹与喧闹,把气氛推向高潮。继后发展出了烟花,集光感与乐感于一体的浪漫消耗品,这是人们对火的崇敬与对光的依恋。随着一声声惊天动地的爆破声,一束束光飞速冲向云霄,在数百米高空散开成璀璨的火光,惊鸿一瞥后遁入浓稠的夜色中。现在,只需要轻轻按下开关,闪烁不停、变换颜色的彩色霓虹灯便会亮起,无声无味,点缀着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年,可以是多人热闹的狂欢,也可以是独自宁静的庆祝。
所有的快乐凝聚在几只杯子撞在一起时发出的“叮当”与异口同声的“新年快乐”中被点燃。几张熟悉的脸,桌上五颜六色的佳肴,互相的一段寒暄,不同的经历与对新年相同的祝福,在一起碰撞出阵阵笑声,所有的不愉快都被埋藏在脑后,为希望的秧苗做肥料。
年,是节日,是温暖的象征,是感情的寄托,是人们聚在一起的理由,也是存在于世代炎黄子孙心中的一份牵挂,因此,它成了所有节日中最令人期盼的节日。它是短暂的,在热情渐渐冷却的过程中跑远了,但是它带给中国人对幸福的憧憬是绵长的,涓涓细流,迂回流转进岁月的大江大湖,永不干涸。
写年味的初中篇九
拂开头上悄然坠跌的雪花,在云烟缭绕中,品味着年味的袅袅。
石子路围绕在小小的院,踩在上面,有着微妙的触觉。朱红的门、粉白的墙、精巧的亭子。葱郁的数息间流泻出细碎的阳光。几个老人静坐树下,捧着一杯香茗,茶叶沉淀在杯底如一尾青鲤,苍老的眼中荡漾着新年的希冀。几个孩子,放着一串串鞭炮。那清脆的笑声和鞭炮声,悄然划入了春节的颂歌。远处的灯笼,似在微笑。近旁的小桌上早已摆好几道小菜。桌边小锅仍在慢炖着什么。这恬静的快乐,采自此岸的年味。
院里的灯笼落满灰尘,它的最后一声心跳也归于了网上的蜘蛛。一阵冬风也凉了这凋零的小院。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
年味是如此简单,但也不简单。它总会勾起一些回忆,让人意味深长,是家人的陪伴,还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浓浓的,挥之不去。今年的年与往年相比是与众不同的,今年的年显得格外清静。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那天早晨,天空格外晴朗,根本不像往年过年时的"寒中暖",窗外隐隐约约可以听见一些人家的烟花和爆竹声,听着这新年常有的"音乐",心里想:"这就是那不变的年味了吧。"
那天午饭,我和父母还有姐姐和奶奶,一起去到了外婆家。刚一进门,屋里打扫得格外干净,地上和桌椅上一尘不染。外婆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餐,听见我们一家进门的动静,连忙放下厨具、关上燃气灶上的火、热情地向我们走来。我看见外婆踏着健步向我们走来,心里想:“外婆已经年过古稀了,身体还这么好。”于是我就上前去问她,她和蔼地说,她每天都会去锻炼身体,让我也要多锻炼。在她慈祥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她是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了。
我又去看了看门前那副格外吸引人眼球的“福”字显得年味更加浓厚,我心里想:“这就是那不变的年味吧。”
中午的阳光并不比早晨的阳光弱,反而更加光彩夺目。我们在这明媚的阳光下开始午餐。饭菜中有腊鱼腊肉、肉丸子等过年必备菜品,吃起来不仅仅是有浓浓的香味,更是有浓浓的年味。
在吃过晚餐(团圆饭)后,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节目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播出,带给全国的观众喜庆热闹的气氛。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零点。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迎来了农历新年,在这个时刻家家户户放起了爆竹,来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一年,也总结了去年的收获。准备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地奋斗。
我将这年味细细品尝,体会到了快乐,收获了我们的成长。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奋斗,不忘初心。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一
晚上,大家都聚到了一起吃年夜饭,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陈列在桌上,每一盘菜都像艺术品一样,让人舍不得吃。大家畅谈这一年里趣事和收获,个个面露笑容,仿佛一切不美好的心情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亲情团圆里,我看到一股浓厚的年味。
大人们高兴地来到麻将桌前,玩起了麻将。但输赢在这一刻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孩子们则打开了电视。现在,所有的节目都是与过年有关,我又感受到了浓重的年味。
大家“全副武装”来到楼下,干嘛呢?放擦炮啊!弟弟先用打火机点燃擦炮的头,让擦炮在手中燃烧三秒,接着便立刻把它丢入池塘。只听“嗵”的一声闷响,水花便被擦炮溅到半空之中。他又把擦炮往地上使劲儿一扔,擦炮“啪”的一声惊响,便立即爆散开来,四周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儿。
我看到弟弟玩得这么开心,于是也试着玩了一个擦炮。没想到我的胆子越玩越大,最后竟然超过了弟弟玩炮的胆子。我把擦炮放进烟盒里,结果把烟盒炸成三半;我又把擦炮插在泥土里,一点,便撒腿就跑,结果把泥土炸了一个小洞。
我们又一起点鞭炮,放烟花,听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看见烟花在空中交绘出一副美丽的图画。从空气中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了一股浓厚的年味。
快到十二点了,即将敲响新年的钟声。“321”,鸡年到了!窗外数不清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天空如同白昼般亮丽。一声一声,一下一下,震醒了黑夜,划亮了长空。四面八方轰然炸响的鞭炮声,空气中的硝烟的味道,那也是年的味道,是人们喜悦的味道。我看着那绚丽的烟火,也在心中默默许下了心愿。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就是我们中国的春节。
每当春节即将到来时,我的心中只盼望快点老家,与一家人团聚,坐在餐桌前,说着祝福语,吃着年夜饭,接着一家人坐在坐在沙发上,观看着春晚,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迎来新的一年后大家便纷纷放起礼花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今年我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时,发现院子与往日相比,喜庆多了:院子的围墙挂上了鲜红的彩带;门上的对联,纸张红的像正午的太阳,纸上的黑字显得的十分有力,红中有黑,黑中有红,十分夺目;屋子里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有一条龙和一只凤凰,写着四个大字“龙凤吉祥”。妈妈不禁夸赞道:“真是年味十足啊!”姑妈笑着回答:“那肯定,难得这房子改善好了,不增点年味那能行?”妈妈笑着说:“也对,应该增添点年味。”我听到她们说的话后,我开始渐渐感受到年味了。
当我们迎来新年到来时,纷纷跑到院子里放鞭炮,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期待的时刻了,看着璀璨的烟花,看着喷涌而出的礼花,我们的睡意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我心想:“这也是一种年味。”
原来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年味中包含着大家对新一年的期望与祝福。年味一直在我们身边,家人团聚变有年味。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三
清晨,天刚刚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会儿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的沉静。为过年地来到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在睡梦中被吵醒啦!我坐在床上,伸了伸懒腰,擦了擦口水,打了个哈欠,穿着衣服的走出了家门迎接新年的来到!
这新年可真热闹啊!还这么早就有了这么多的孩子,还有大人们在外面放着烟花和爆竹!今天是过年,当然也少不了美食。今天爸爸做了好多吃的。有清蒸鱼,红烧肉,猪脚姜醋蛋,白勺虾,梅菜扣肉,还有酿豆腐。这一些菜都非常好吃,好吃的让我没话说!这一些吃的,让我喜欢上了过年。
每当过年就要全家团圆!每当团圆,有非常多的小朋友陪我玩。坐在一起吃美食!晚上一起也可以放烟花爆竹,还可以一起守岁真是非常有趣啊!
我非常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有享不尽的美食。还有很多小朋友陪你一起玩。大人们还会给你压岁钱。就是早上的时候有点不太喜欢,他们实在都起的太早了,打扰了我的美梦!早晨对我来说简直跟鱼没有水一样痛苦。但是只要有美食出现在我眼前,我就能立刻活泼起来,就像鱼重新回归到水里一样!可那些都是幻想!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年味也越来越没有从前那么有趣了!
想起小时候和哥哥姐姐还有弟弟妹妹他们一起在田野里玩爆竹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开心啊,可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大家坐在昨天就是拿起手机一个劲的在那不停的玩!真想回到小时候,来个要去的时候啊!
天空烟花还在绽放我捡起地上遗落的爆竹。用火点燃,想想时候一样项空中“蹦”一阵响亮的爆炸声散着浓浓的儿时年味。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四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热闹了起来,因为过年了,是家家户户,在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日子。
按照人们的习惯,过年当然是要吃年夜饭的,我们一家坐在一起,准备吃年夜饭,餐桌上的饭菜真丰富,看的我眼花缭乱,不知先吃那个好。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今年发生的趣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祝福的话,相互举杯敬酒,给对方送祝福,充满了和谐的气氛,十分热闹,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气氛非常融洽,真叫合家欢乐呀!
天渐渐黑了,这时耳边传来几振炮响,我和我的弟弟妹妹听到后也按捺不住的想要去放炮了,许多烟花陆续射入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美丽光彩,漆黑天空烟花照亮了变得五光十色。我上了楼,鸟瞰下方,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仿佛全世界都被光明笼罩着。响起了彻夜不绝的鞭炮声,整个小区火树银花,场面十分壮观。那炮声如雷鸣一般,不断地在我耳边徘徊。
第二天,我的家乡又开始舞狮了只听见从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声。我赶紧凑上前去。舞狮的'人在正中央在表演,舞狮表演时的人敲着手里的乐器,他们正绘声绘色地表演着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他们人人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咚咚锵锵……。”舞狮子的开始大显身手了!他们二人合扮一头狮子,一个人执头,一个人扮尾。主要是靠狮子头指挥。狮子是金黄色的,让人们觉得无比清爽。斗狮子的人手中拿着一个斗大的绣球,不停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走来走去。
这一年的春节就在欢笑中过去。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五
皎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街边的路灯已经亮了起来。人们在街上漫步,鳞次栉比的高楼耸立在地上。只有屋檐上的红灯笼和空气中飘来的菜香,才让人感受到一丝年味。城里不像乡下,可以在田野里肆无忌惮地放着爆竹。就算屋檐上挂着火红的灯笼,年味也不及乡下浓。
乡下,腊月二十三后,春节就算拉开了帷幕。人们在家里写对联、剪窗花、走亲访友,好不热闹。而在城市,人们都在辛苦地工作着,丝毫没有在意春节是否来临。
这样,终于迎来了除夕。乡下,人们大张旗鼓地过除夕。烟花从早放到晚,“隆隆”的响声震得耳朵疼,可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城里,留下的只有那些不能回家的人。城里,更显空寂。
除夕夜,飘荡在空气中的菜香,勾起了人们肚子里的馋虫,也勾起了人们儿时的回忆。
儿时,和兄弟姊妹一起放爆竹,一起偷酥肉吃,一起说悄悄话。每到守岁时,自己总是信誓旦旦地承诺,这次一定要睁着眼睛进入新的一年。却总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醒来时,就会埋怨别人,怎么不叫醒自己。
回忆起儿时时,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挑挑嘴角,绽放出一个微笑。
如果自己一人过春节,就算桌上大鱼大肉,还不如小时偷吃的酥肉美味。如果家人在旁,不管是清汤寡水,还是粗茶淡饭,都会觉得比山珍海味还要美味。
除夕后,年味依旧飘荡在空气中,挥散不去。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屋外烟花绽放的声音。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母亲忙前忙后的团圆饭的味道。年味是什么?年味是街坊邻居互相说过年好的氛围。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六
我总觉得城里的年味儿少了些,过个年无非就是电视电脑,聚餐购物。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总觉得少了些人情味儿。而在乡下的老家,我才真正体会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
还没到大年三十,码头上便挤满了人。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杀鸡宰鸭声不绝于耳。孩子们的口袋里塞满了刚买的鞭炮,聚在一起点着玩。有高级一点的一飞冲天,有中等些的花棒,也有两块钱三十六枚的摔炮,各种各样,花样百出。我想,那些商家一定赚得盆丰钵满,心里乐开了花。当然,鞭炮不是男孩子的特权,身为女生的我,也常常点个炮扔进泥坑里,看那泥点飞溅的壮观场面。话虽如此,我也曾干过一件坏事,至今记忆犹新把柴火堆点燃了。幸好当时及时发现并扑灭,不然一定被爸妈唠叨死。嘿嘿,其实我时候也曾悻悻地解释:这样才红红火火嘛。
在噼里啪啦的声音中,便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时候。我的表弟写得一手不错的书法,春联当然是由他来写了。蟾宫降玉兔,红梅迎新春,春染千涛时时绿,雨苏万物处处歌,写了一幅又一幅,送了一幅又一幅,贴了一幅又一幅。那红艳艳的纸配上春意盎然的字,年味儿更加浓了。
到了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的女人们便更加忙了。她们走过来走过去,像上了发条的人偶,也似一个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洗菜择菜,切菜炒菜,中间还夹杂着欢声笑语。一掀锅盖,香气随着蒸汽扑面而来,淘气的小孩忍不住偷吃一点,那嘴角留油又不承认偷吃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
都别嗑瓜子了,开饭喽!外婆中气十足地喊了声,大家纷纷站起来,拍拍抖抖身上的瓜子壳,走向已摆满美食的大餐桌。哇小孩不仅惊叹了一声,看着那一桌好菜直流口水。小弟眼疾手快,抓起前一个鸡腿就往嘴里送,好像有人跟他抢似的。大人们则文雅多了,等人都到齐了才动筷子。看着一双双筷子在盘子和碗中来回移动,一张张嘴开开合合,大家脸上都表现出了温馨满足的神情。不时的碰杯,一句句祝福,化作一个个音符奏响新一年的开场曲。家的温暖在人们心中氤氲开来,年味儿又浓了一分。
故乡的年味儿充满了人情味儿,质朴而香醇,就像一块浓郁的巧克力,融于唇齿之间,在心中化开,流淌......
写年味的初中篇十七
古语云“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但我却觉得,随着时代变迁,年味似乎渐渐稀释了。
想曾经,老家好不热闹,亲戚们共聚一厅,面前摆着播放着春晚节目的电视,唠家常,磕瓜子,其乐融融。兄弟姐妹们都雀跃的在院子里高举着烟花挥舞,大狗也跟着一起欢腾。那时的春节,是怎样的热闹,是怎样的年味十足啊!
可如今呢?不准放炮竹,春晚节目也提不起大家的兴致了,那又谈何年味可言?大家只顾着干自己的事情,根本不会有多好玩吧,过年于我,似乎只是放假而已。
我便也不再为新春的到来而兴奋,更不再奢求王安石所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样喜庆的场景了。到了老家,对爷爷奶奶说过新年好后便钻进了房间和妹妹一起看电视。过了一会儿,忽然闻见一股温柔的香气,循着香气,馋嘴的我便拉着妹妹一起钻进了厨房,天哪!大家正挤在厨房里忙活着呢,有熬汤的、炒菜的、煮饭的、还有洗菜的……大大的厨房竟然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奶奶熬成了鲜黄浓稠的鸡汤,那朴实的味道顺着风轻轻的笼罩着我的身体;妈妈炒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那红油伴着热气沸腾着,香甜的味道也若有若无的挑逗着我的味蕾,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食用这些美味。眼瞧着菜肴满了餐桌,座位上陆陆续续坐满了人,大家嘘寒问暖,竟然也年味十足。
刚到的弟弟晃晃悠悠走到爷爷面前有模有样的鞠了一躬“嗲嗲新年好,恭喜发财!”爷爷眼都笑弯弯,接话到“恭喜发财!”说着就从裤口袋里爽快的掏出一沓厚厚的红包,抽出一张拍在弟弟的手掌心。大家都乐呵呵的,也是一番喜气洋洋。对于爷爷给的压岁钱,大家从来都不推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老人的一番心意。
首座的爷爷端着酒杯,脸不知是兴奋还是喝了白酒的缘故,涨得红红的。总喜欢和爷爷吵嘴的奶奶也一脸慈祥的看着,招呼着大家吃饭。手机在这时好像已经不再重要,小孩子们依然嬉笑打闹,大人们夹着饭菜边吃边说,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火锅的热气和大家的热情一起直冲上了屋顶,没有烟花,没有春晚,却依然喜庆。
人心在,年味一直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4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