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课堂论文(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3:40:08
美在课堂论文(优质12篇)
时间:2023-12-06 13:40:08     小编:XY字客

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镜像,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世界的思索与感悟。写总结时,可以采用一些统计数据或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总结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下文是一些通用的总结写作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美在课堂论文篇一

责任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生成及问题解决。这是一项全方位的教学策略,授课前要引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课堂上要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并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后实践和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导师”;同时,教师也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师益友”——不再以“讲课”为主,而是以“导课”为主;不再是一位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一位穿针引线的“联系人”。

合作学习,可改变过去学生单向接受学习的状况,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构建责任课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融入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借助情境引发问题;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深入一个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悉心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讨论、交流的小组,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展示和点评反馈。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从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并通过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互帮互教,达成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必须做到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适度适量;课外作业不但要控制量,而且要分层布置。因此,责任课堂还强调“精讲精练”策略。“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和生生双向活动,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精讲”中,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直观(感性)到抽象(理性)的特点,且以直观启发为主时,采取“观察操作概括”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已知(旧知)到未知(新知)的特点,且以精讲启发为主时,采取“自学精讲理解”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假设(问题)到证明(论证)的特点,且以发现启发为主时,采取“问题讨论发现”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范例(个别)到通类(一般)的特点,且以范例启发为主时,采取“示范理解运用”的策略。“精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例题和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分层次地练,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美在课堂论文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越来越束缚着教育本身的发展。在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改革进一步深人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而发生转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将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和教学实例,从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结尾的方法等三方面初步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1灵活采用多种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入能很快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因此,导入方式的设计应求新、求思、求活。但是,政治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灵活采用其中一、两种方法。

1.1引经据典导入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感性直观、具有典型性的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名人名言等导入教学,可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特别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如在讲“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时,用“按图索骥”、“画家画牛”的典故导入新课。在讲“量变与质变”时,用“笨人吃饼”的故事导入新课。在讲“坚持联系的观点”时,用“美国物理学家格拉塞尔在喝啤酒时看到酒杯中一串串上升的气泡,从中受到启发,研究出高能粒子飞行的轨迹,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通俗易懂,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小组辩论法。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怎样使学生能辨明真伪,准确记忆,甚至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其实对这类问题,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辩论,许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辩论前,首先要求学生共同讨论,拟出小组所持观点的依据。在辩论过程中必须是在对方陈述结束后,再提出新的反驳意见或补充发言。当然在小组辩论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辩论指导。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节时,通过讲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然后组织正反双方各四名同学辩论:“鲁人徙于越,必穷还是必富。”其余同学填好记录卡,作为课堂作业上交。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最后教师总结点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具有反作用。我们在遵循市场规律时,还要学会创造性思维,才能获得商机、抢占市场,改善人民的消费结构。”通过总结点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辩论,激起学生思维的冲突,使学生在互相驳斥、辩解中发现真相,从而更加巩固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知识竞赛法。根据学生通常具有好胜心的特点,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或抢答或必答,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如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让学生竞赛,分别说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没有很好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有关成语、俗语。在讲“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时,让学生分组判断哪些是“规律”,哪些是“现象”,从而认清规律的含义。这样,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小组获胜而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合学习的积极性。

2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契机。

2.1高中政治教材改革。长期以来,由于中学政治课程理论研究薄弱,课程实践中不能较好地处理课程、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以及课程内部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80年代初以来,虽经几次尝试,但变革幅度还不够大,效果也不尽理想,不能更好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完善课程结构是课程理论的要求,也是中学政治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较,新教材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更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更能体现向素质、能力培养转轨,更具有可操作性。

2.2高改。高考可以说是中学学科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棒,综观近两年的综合卷(小综合),我们可以发现试卷既较好地体现了“减负”精神,又在综合、能力、创新,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使用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高立意、高思维、前瞻性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素质性”,可以肯定地说以后高考的综合卷(大综合)这一特色将更加鲜明。

3课堂教学。

3.1培养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实中,学生对于政治课的看法其实也是相当落伍的,他们认为政治课比较枯燥,考试也只要背背就行了,所以对于政治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其实,我们把政治课上得生动有趣可能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些,因为政治课涉及面相当广泛,不管是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它的知识含量和时代特征都相当突出,学生本身也需要这些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兴趣,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并勤于积累各种资料和素材,设计问题情境要巧妙,寓言、歇后语、诗歌、民谣、谚语、漫画都可以为我所用,让学生在课上有新感觉,新体验,诱导他们去探寻新的发现,从而可以使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造意识。

3.2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态度受教师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3+x模式下的政治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已形成共识。我认为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教师对他们热情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喜爱他所教的这门课,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这对于发展师生情谊,促进学生人格和智力发育具有重大意义。

3.3注重理论联系现实。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即要求动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去了解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去分析国内外的社会热点,从而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再死记知识也适应不了现代高考要求,广大学生必须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为适应高考要求,需采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作为教师应重视书本理论和将现实中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和新鲜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课堂效果还比较好,就学生而言,让学生每天收看中央一台的午间《新闻30分》这一档节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周内社会热点和现实材料,并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就同一问题组织展开讨论和辩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理解知识的深度和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政治热点等方面的思考是一个新的尝试,效果比较好。

3.4夯实基础知识。无论是高考的需要,还是今后学生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教师注重培养以传授识记、理解、应用、获取知识的方法为核心的学习能力,然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要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作铺垫,因此,夯实基础知识仍是关系学生发展的一个大前提,作为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尽可能地讲透、讲全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热情,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5提高分析能力。世界日新月异,问题层出不穷,整个世界就在问题的不断发现和解决中发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依赖于正确地分析问题,分析能力人人都有,水平却因人而异。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可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课后练习采用书面表达的方式来展示分析结果,通过有计划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这不仅有利于顺应高考的趋向,也有益于学生成长。

4结语。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最显著特征。它集中体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学生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变革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政治教师应当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有利于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2张文学.论当代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

美在课堂论文篇三

进课堂之前能事先了解内容,充分与授课老师沟通,了解该老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考,他将从哪里着力,他希望听课者关注哪些教学环节,得到哪方面的反馈,从而共同确定听课的重点。昆虫学家、商人和教师结伴在黄昏散步。昆虫学家听到蟋蟀叫声;商人听见银元掉地的声音;教师听到茅草屋朗朗的读书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在什么地方,就会在什么地方得到收获;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到教室干什么?我们的想法是我要自我成长,先要有自助,然后才能对别人实施帮助。”因此,进教室前就要开始思考:思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的统一,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联系;思考“假如我来上课,我该怎么处理”?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1、思考自己进入课堂的目的。陈瑶说过:课堂观察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说明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进课堂,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是先自助后帮助,即成长自己的同时帮助授课者,达到共同研究提高的目的。不要单纯的认为,校长、主任进入课堂就是为了讲台上的老师。

2、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理念和追求,这种思考会使我们在课后的交流中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的统一。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课堂观察追求有效教学。3、需要思考“假如我来讲,我该怎样?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课堂观察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在课后交流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具体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这种思考使观察者置身其中,在观察和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吸纳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同伴互助”,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课堂观察后的资料分析、评议交流和自我反思可以起到激励教师、改进教学、共同提高的作用。要把握以下几点:

1、环节设计很重要。要创设注重全体参与、平等交流的形式。就像我们追求教师少讲,学生多活动,也就是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一样。课堂观察后的交流也应该这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中介绍的步骤,可供借鉴。

(1)你确定的主题对你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明确主题)。

(2)就相关主题,你有什么特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共同讨论?(讲课者谈感受)。

(3)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困惑?(全体参与)。

(4)请大家对困惑发表看法。(合作讨论)。

(5)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质疑询问)。

(6)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梳理。(教研组长的作用)。

2、以平等交流为基础。课后交流是一种研究,是参与者围绕课堂上的教学信息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教学,并探讨教学实践的种种可能性。重在引起参与者对话交流,在交流中促进参与者思想提升。因此,需要以平等交流为基础。参与者要坚信对话者有对话者自己的思考和他的打算,而且有他的道理。不能认为只有我的东西对,我的东西管用。我们认为,教学活动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种选择性,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面前,我们都需要询问,需要倾听,少用句号,多用问号和逗号。需要容忍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探讨多样性。在平等交流的议课过程中,既要克服参与者消极接受评判和批判的“小媳妇心态”。又要防止采取高傲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态度,惟我独尊。事实上,当一个人不愿意听别人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想听他说;而当自己什么也不敢说的时候,别人也就不屑于同他说。失去独立和平等的对话关系,就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

3、这样的话语结构,授课教师易于接受。以学论教告诉我们,交流时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可以这样说,“我注意到”、“我发现”。这样的话教师易于接受,彼此是平等参与的主体,针对问题,互相探讨,达到“双赢”。

为了“双赢”的目的,可以采用这样的话语结构:“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将这样设计……”,“我这样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将这样设计……”它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察授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执教,我将这样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我这样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规定了参与者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授课老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困惑和问题;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将这样设计……”“我这样设计,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同时赋予了所有参与者一项平等的质询权利,在这样的话语结构中,没有谁的意见不会被接受。

总之,课堂观察是一种立体性的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课堂观察总是观察者以认真负责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等多种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高效的课堂观察是准确的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而讲求技巧、充满智慧的评议氛围更易于参与者敞开心扉,各抒己见。从而在集体反思中,发挥大家的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美在课堂论文篇四

智慧与有效犹如一对双胞胎,是紧密相连的,智慧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而有效的课堂必定充满智慧。一直以来,我校在教育局与东师大引领下积极探索构建智慧课堂的同时,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让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学改革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最高境界。

一、让智慧呼唤灵感课堂。

1、重视理论学习。

学校积极推荐、印发相关学习材料,传递科研、课改等信息并按时组织教师学习。将《新课程标准》、《开平区智慧课堂评价标准》、《税东中学智慧课堂评价标准》以及税东中学智慧教学21条,全校教师皆已配备人手一份,也多次由周校长组织学习,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学校的的教学常规细则,让我们的教学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学科大组进行《课堂生成的智慧》相关理论学习,本学期至少两次,有组长搜集材料在统一的时间内组织学习。学校还会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等相关书籍的推荐,让全体教师都能了解深刻明白智慧课堂的内涵。而实施前提是要求教师们做到四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千方百计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千方百计的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千方百计的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视备课改革。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潜心研读教材,细心分析学情,精心研读课标,全心课堂设计,才能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时至今日,第一轮新课程已经结束,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教学设计,我们有必要对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改革,让集体备课产生更高的效应。备课组共同研究教材,并确定组内成员的主备内容,然后分头备课,对疑难问题及时组织讨论。使用者把主备者的教案打印出来之后,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自己对教学方式的选择等等,直接在已打印的教案上进行修改。这样的形式,老师们既了解了主备者的意图,又不缺乏自己的个性设计,也方便了学校对备课情况的跟踪了解。同时,把作业布置情况和板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具体体现。当然怎样的形式更有效,我们始终在探索,不断在完善。所有的改革,我们的宗旨是希望课堂能成为孩子的乐园,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乐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3、重视教学环节。

我们认真学习了开平区智慧课堂的要求,并制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智慧课堂具体环节和智慧课堂21条,根据每一条结合自己所教数学学科进行分析组内讨论交流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新授课智慧五环教学法:

(一)、展示目标,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成果展示,共享快乐;

(四)、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五)、回顾反思,拓展延伸复习课智慧六环教学法:

(一)、自主复习梳理;

(二)、课堂展示答疑;

(三)、思维能力提升;

(四)、知识方法归纳;

(五)、巩固练习反馈;

(六)、课后整理总结。

新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火花的集成舞台。上学期我和青年赵素芳结成还结了对子,小赵老师在我的指导下成长的很快,赵老师参加了开平区说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学校讲了一节汇报课,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还有我在全校老师智慧课堂交流上代表数学组讲授了一节观摩课,该课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赞扬。

三、让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等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探究中,实质上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在探索、交流、思考、操作等富有成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关注“争”点,激发思考,启迪智慧。记得有人说过:“只要有思想的碰撞,必定有思维的成长。”在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考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等都会引起学生之间智慧的交锋,这样的交锋是教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这种“争”点,以“争”点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激烈的争锋、智慧的碰撞中擦出思维的火花。

也就是说,“高效教学”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策划者,不是主演而是导演兼配角,而且是最佳配角。

总之,智慧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是学生合作探究、真正体验学习乐趣的课堂。让我们摒弃陋习,享受自由;舒展灵性,创造奇迹。让生命的活力在智慧中涌动与生长,使课堂成为奏响学生智慧灵动旋律的知识殿堂吧!

美在课堂论文篇五

精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推进、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始终合理,使教学课前理解透彻、备课充分。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要高度关注三点:一是教师备课,二是教师讲授,三是学生参与。从备课环节来看,针对目前使用的新教材起点高、难度大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而且要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目前已有的知识起点和最近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讲授环节来看,教师要注意做到精讲,目标明确不啰嗦、条理清晰不含糊,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从学生参与来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是愉悦,是精神的满足,而不再是枯燥的机械灌输。

二、以高效的教学管理驾驭课堂教学活动。

要做到课堂教学管理优化高效,需要教师重视两点:一是强化课堂时间管理,二是强化学习策略管理。从强化课堂时间管理来看,就是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要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努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从强化学习策略管理来看,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加强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学科实际,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努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尊严的生命体,他们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师生双方情感实现沟通和协调,建立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调动真实有效的学生参与。因此,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客观现实的个性差异,相信学生具有的潜能,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并把这个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反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相信自己,敢于解除思想上的约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并能从教师那里及时获得真诚正确的课堂学习效果反馈。教学过程是一个“两主”和谐的双边活动过程,要不断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在重视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后,还必须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构起有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快乐学习着,健康成长着。

美在课堂论文篇六

在责任课堂的构建中,我们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热情的激发,通过内外合力,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例如,在自读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课文时,许多学生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于是,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及可以证明这件事情的证据。学生在凝神静思后,纷纷主动表述自己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以及“曾经生活”的证据。随后,我再次带领学生寻找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由于有了情境铺垫,学生顺利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责任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辩论,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一课时,可采取“倒嚼甘蔗”的方法,重点抓住文章最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来导入——同学们读过课文后,有没有发现,作者对老王照顾有加,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看不起他,为什么最后却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如此,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走入文本,在研读中去不断明确“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指谁,再去寻找“幸运的人”为什么对“不幸者”愧怍的原因;进而明白:这是一篇作者反省自己、表达忏悔和愧怍之情的纪实性散文,真正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作者如何赞美老王的朴实、厚道和善良,而是为了真诚地表达因当初对老王的不平等、不尊重而生发的忏悔和愧怍之情,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责任课堂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式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就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积淀素养。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可先抛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这个问题;教学《威尼斯商人》一课时,也可提出“法理与情理谁更重要”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时,一些精彩激辩和话语交锋会“闪亮登场”。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获得提升。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尽管用边讲边问的点拨式教学方法代替了“满堂灌”,但仍存在由于问题设计不合理,反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现象。责任课堂强调问题的质与量以及呈现方式,即问题应当少而精,并有一定的层次,要在问题之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教学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一文时,我让学生重点思考三个问题:文章中写了哪几个不同地方的“雨景”?作者为什么说是“冷雨”?“冷雨”为什么不用看,而用“听”?这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主问题,既是由浅入深的问题,也是可以成为深层次课堂教学研讨的“链式问题”。在学生交流答案的过程中,及时释疑,并作总结。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并落实在自身的社会行为之中。这是责任课堂的又一核心内容。教师可利用各种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泰州长江大桥,了解建筑力学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结合电磁感应的教学,参观泰州电厂,等等。参观的同时,对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的参观和调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眼目睹物理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了解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培养了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美在课堂论文篇七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豆子闹课堂议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老师从包里掏出一个鼓鼓的红袋子,指着它问我们:“猜猜这里面是什么?”我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吃的,有的说玩具,有的说是生活用品。王老师走过来,让我们摸一摸袋子。里面的东西有大有小,大的圆滚滚的,小的两边胖中间瘦,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叫到:“是豆子,是豆子!”老师笑着在黑板上写下正确答案:“豆子”。而今天的游戏也跟豆子有关,叫‘豆子闹课堂’。

第一个游戏叫‘牛刀小试—夹豆豆’。我们每对同桌都分到两个碗和两双筷子,要讲一个碗里的豆子尽量多的夹到另一个碗里。我们都拿起筷子,严阵以待。“预备,开始!”我和魏闯义就赶紧把筷子伸进碗里,夹起最大的`豆子—黑豆,拼命往另一个碗里扔。再看看大家:张烨将筷子倒过来,头贴近碗,小心翼翼的夹。林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喊:快!快!快!”但是她越着急,手就越抖,豆子就越难夹,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稳如泰山的样子。我也和林笑一样,急得直抓头发。“3,2,1,停!”游戏终于结束了。结果夹最多的是张烨和他同桌。他俩们手舞足蹈,好像中了彩似的。

第二个游戏加大了难度,叫‘豆子进气球’。老师给我们每对同桌每人一个气球,让我们将气球吹大,将豆子夹进去。比赛开始了,我谨慎地吹气球,生怕一不留神,气球就爆了。魏闯义,夹起几粒豆子,放在气球的“嘴巴”上。我小心翼翼的把气球捏住,让气球把豆子咽下去。转眼间,比赛结束了,张烨他们又获胜了,我们不禁投去羡慕的目光。

一个小小的游戏,包含着简单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一定要有耐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美在课堂论文篇八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把以“教”为重心转变以“学”为重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提出的初衷,旨在克服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弊端,从这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应试教育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而素质教育则将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素质教育则面对全体受教育者;应试教育内容局限于智育,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简言之,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教”的重心转向“学”的重心。

应试的课堂教学,大多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考试为目的,强调为“教”而教,重视的是对课本上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突出的是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而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三个一切”的素质教育理念,就应变换课堂教学思维的角度,实现由“教”的重心向“学”的重心的转换。在教学中,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课后辅导、课外活动,都始终坚持以学为本,以学生现有知识掌握的情况为纲,着眼于“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重视学生生物学知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理解、运用能力的发展。若在没有摸清学生生物学知识底子的情况下照本宣科,由于学生头脑中缺乏新知识的连接点或停靠点,听起来就犹如听“天书”。比如,生物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或概念经老师讲解后,学生仍然感到茫然不解,乃至重复讲解分析多次后,学生仍掌握不好。这时,教师大多情绪低沉、不耐烦,甚至埋怨学生笨。其实,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师生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的缘故。教师以为容易、简单,在于自己已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相关生物学知识,而且大脑的思维、理解能力比学生强,而学生则不然。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应首先实现由“教”的重心向“学”的重心的转移,这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二、多种媒体进课堂。

人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但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既难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也难以向学生讲透抽象的知识。而利用生物学挂图、模型、投影或实物等媒体,则可以变抽象的知识为生动的直观。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也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可以说,生物学教学内容涉及神奇奥妙的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植物王国,这些内容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容易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直观视觉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奇异的生命世界里,无疑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引起学生兴趣,促进知识的掌握。

三、实际生活进课堂。

生物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根尖的结构”中,可把讲解根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的知识与揠苗不能助长、浇水过多或不足对农作物的危害的实际农业生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在学习“生态平衡”一课时,应指导学生对本地的水质变化、生物资源数量的变化等情况进行了解、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联系调查的情况可向学生介绍近几年来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身有体会地感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要建立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应在营造民主气氛、自我建构学习能力和因材施教上狠下工夫。首先,教学活动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应在一种和谐、愉悦、民主、平等、合作的气氛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将学生作为平等角色和合作者来对待,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而不是强行灌输,强迫接受自己的观点。其二,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我观察、自主分析、自我推理、自我归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才能了解“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其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只要把素质教育理念与所教学科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找出两者恰当的切入点,原先那种死板、僵化的课堂教学将会变成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活泼生动发展的“主战场”。在生物教学中,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之中,“教”为重心转变为“学”为重心,让多种媒体、实验生活“进”课堂,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因“生”制宜地要求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美在课堂论文篇九

premiere课堂教学――项目任务引领下的导学议赛结五步教学法。

摘要:premiereprocs3是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消除学生厌学情绪,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呢?项目任务引领下的“五步教学法”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导学议赛结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项目任务。

职业高中类学校比较注重职业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的挖掘和培养都较为欠缺,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学间的学习气氛不够浓厚,大家都在漫无目的地消磨时光。加之学生的学习基础都较差,因此相互的负面影响之下会有厌学现象的产生。

项目任务引领下的导学议赛结五步教学法,是比较适合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项目任务引领下的导学议赛结五步教学法”,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理解。

项目任务引领下的“五步教学法”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主发展为教学目标,结合企业项目流程,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创新,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导、学、议、赛、结五步教学法它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环节。

一、导。

“导”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学习铺路搭桥。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入课题。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二、学。

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讲解。()比如,在premiere“视频特效”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对视频特效理解得更透彻,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下视频使用方法。完成项目任务时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制作。

三、议。

“议”即议论、讨论,是“导、学、议、练(赛)、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关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着对项目任务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或不同方法进行讨论的过程。讨论是在“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把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及教师预设拓展性、提高性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由于学生的理解和领会程度不同,所以同一问题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讨论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亲口尝“梨子”的过程。让学生在议的过程中感受团体合力,在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中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练。

学后的训练是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督导思维训练,力促温故知新,使学生拓宽知识、发展思维、磨炼意志、提高学习力的重要形式。“练”的目的不但是为了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课内练重点教材,练系统知识,练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注意既要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性练习,又要有拓展性、提高性的训练。要求学生快速高效、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督查,提醒纠正不良习惯和做法,并监督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还可以采用小竞赛的方法,把问题变成竞赛题,以提高学生的荣誉感。

五、结(评)。

根据premiereprocs3课程特点,课堂上基本都是完成视频短片的制作,无论是以小组形式还是个体形式,最终作业是以作品的形式呈现。这样在课堂教学环节“结”的这一部分,先让学生以小组对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然后各小组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示交流,并叙述创作思路和实施步骤。这样既促进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养成,又能通过讲述创作过程,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回顾总结。教师要把容易忽视和混淆不清的知识进一步强调,指导学生把新知识进行条理化的全面归纳,把新旧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以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太谷职中)。

美在课堂论文篇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教学目标。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教学手段能够多样化,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使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出新时期的中学生。

一、营造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身心愉悦的进行学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所以,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平台。是教学的思想保障,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式都显得苍白无力。做为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转变权威家长式的教学态度,进行人性化教学,将情感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言谈举止要有亲和力,用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喜欢和老师交流思想,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自然会爱戴和尊敬老师。教师要注重个性差异,提倡尊重、理解、沟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结协作,创设学生自主发展的条件,鼓励探索创新,重视能力培养。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用一言堂,满堂灌的讲课形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缺乏互动,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改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把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三者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他们自主的建构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究深入。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感情,指导学生积累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比如,在阅读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进行朗读,默读,快速阅读,详读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及自身修养。通过订阅报刊杂志,欣赏名家名作等,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知识的丰富性最大程度展现出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总之,面对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工作者要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推进教学整体改革的进程,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语文教师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

美在课堂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企业的两化融合开展,教育也在逐步进行信息化融合,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认可度低,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严规范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理念及意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充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定位;专业素养;教学模式。

1帮助学生角色定位与信息化理念更新。

首先,无论是本科院校学生还是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几乎都是想做些轻松的办公室工作,不愿吃苦,也觉得没必要吃苦,这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另一部分原因源于社会,学生的思想开始严重走偏,导致学习态度上的各种不屑,影响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化的教学异于传统教学,将更多的新时代的岗位技术融合入信息化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并让知识接轨,使学生得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刻认知。

1.1选择路线,角色定位。

与教师评职称时选择走中专、中学、高校路线一样,定位的起点不一样,那么爬升的难度和过程要求也不一样,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前也要选择路线方向,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肯定自我。而对于企业来讲,他们也根据不同情况会给予员工定位,寻找每个人的切入点,分配合适的岗位,所以前提条件你已经具备企业要求的切入点,那么学生自己定位和被企业定位之间是不一样的,肯定存在出入,很多学生因此工作不久就会不满意,频繁换岗,不能稳定工作,实际上还是对于自己的定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事实上每个人自身条件不同,对于知识的学习会有偏向性,因此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展现的方式的尝试的接受态度,以及之后作业种类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调查,摸清每类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路线规划和角色定位。

问题总是相辅相成,我们必须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企业一般将员工定为三类,操作蓝领、技术蓝领、以及工程师。操作蓝领即一般的操作工;技术蓝领即熟练操作工,又称初级技术员;工程师即资深熟练操作工,中高级技术员。目前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定位为一般操作工,而就业的目标却是办公室技术人员,显然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企业肯定会将机会给更高能力或者更高学历的人,然而不论你学历多高,企业都希望员工能先到各个一线部门去学习实践,最后根据一段期间的学习情况来定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样员工就有了在一线操作的经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不至于盲目做事,导致返工,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

但是职业院校学生心中的目标和普通高校学生的一般无二,最初他们也是激情昂扬的,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比别人差,不希望被大材小用,但是碍于自己是职校的学生,又总是多了份自卑自弃,要使这类学生能更进一步接近的自己的目标,必须重新定位,确定新的路线方向,比如技术蓝领,学生学习的技能要求不再是学会,而是熟练,告诉学生考核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企业需要技术人员,我们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员,在企业中,在专业领域挖掘自己的价值,在多次的实践中得到深刻的理论基础认识,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起来,技术得到提升,企业一定会以高工资稳定这类员工,学生要从思想上理清思绪,确定方向,找到目标。

1.2信息化理念更新。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要知道,你在进步的同时,企业也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如果你的进步速度跟不上,必然还是觉得累的。因此,我们除了要时刻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也要了解跟专业相关的企业的发展,比如目前企业在推出什么产品,这类产品用于什么地方,需求量如何,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理念的更新,大小企业都在进行两化融合的尝试,使得各项工作越来越有秩序并且高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已有的资源,自主学习探索知识,如今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国家也建立了数字化教学平台,有很多分步的微课教学视频,详细地解说了基本知识,方法多样化,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思路下去理解知识。

只要学生有学习意识,肯学,那么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学习,不必单一的依赖课堂教学,学生课前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课堂上老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全员参与活动,一起探讨,深入理解知识。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会学生学会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随时进行自我学习和通过评价系统进行自我肯定,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听课,只注重课堂时间又提高不了效率,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自己,通过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教师只是充当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寻找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路径,使得学习过程不感到劳累,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化的技术也是不断更新改进的,新技术在教学上的引进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激情,任何有助于学生进步的教学技术都需要努力提炼后尝试运用教学,总结教学后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成熟信息化技术教学。

2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与实践要求,提高专业素养。

老师不仅仅承担的是传授知识的角色,也承担着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而专业素养恰恰是企业最为重视的,如果员工专业素养好,做事态度端正,责任意识强,肯学习肯吃苦,企业必然看重并大力培养。在企业中,一项规范动作的达标练习,员工重复做一个动作,当设备显示合格,并多次重复操作,没有出现误差才能在岗位上做这个动作,也就是说要求员工的操作绝对规范,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因为一道工序的错误可能会影响整个过程。将在企业拍摄到的这一类照片、视频等通过课堂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企业的要求是多么严谨,从另一方面来讲,设备如此精准,可以实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见信息技术的进步,鼓励学生从严谨求实的态度开始,掌握技能,学习经验,巩固理论,态度决定一切,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随时都要学习准备,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候体现你的不一般。学生要有实践规范意识,只有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领悟才能更好地进行,这种实践规范意识一方面源于性格主导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老师的要求不严格。

前者,要配合班主任一起在课堂课后教育引导,俗话说性格决定一生,可见拥有好的性格十分重要,有时候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容易产生脾气,因为学不会或者学不好,心里烦躁,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环节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途径。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来源于无数次的实践,不要怕动手实践,动手操作越多,体会就会越多,再加上持续进行的理论知识的探索与沉淀,思维看法就越有说服力,才可以向技术员或者工程师方向努力。

3.1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被认为是教育史上最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知识过于碎片化的问题,促进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导向学习技能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先学习知识再用脱离背景的问题进行练习的状况。问题激发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反过来被用于问题的解决。作为问题导向学习,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作品更加多样,这才是问题导向学习的精髓所在,学生积极热情、广泛平等地参加讨论,更能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2翻转课堂。

课前共享学习资源,微课讲授基本知识点,根据知识内容布置合理、有趣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微课承担的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主要是内化的过程,因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思想上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展开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由传统被动学习怕表现,转变为学生自己愿意表达,享受互动学习的过程,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这过程中进行纠错解惑,总结知识,提升应用;课后通过作业、作品等形式呈现学习结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3轮岗学习模式。

为了提升实训课教学质量,改变原先因学生多老师少所导致的教学质量问题,在授课时,采取学生分批老师分模块进行授课,轮岗学习模式,比如将一个51人的班级分成三部分,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每位老师负责一个模块,学生到指定负责该模块的老师处学习,合格后进入下一模块,这样所有学生全员参与,且亲身体验,实践过程变得完整且多样化,与企业期望的新员工轮岗实践丰富工作经验的理念是一致的,通过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摆正态度,正确看待一线轮岗工作的过程,在今后的实习工作过程中,不至于怕吃苦、不能坚持,频繁换岗,导致学无所获,只有认识到这是企业培养、观察员工,给予员工发展机会的一种模式,抓住机会,坚持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4结语。

总之,企业在发展,教育也必须要跟上发展步伐,信息化是手段,也是使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发展趋势和期望要求,只有改变教学模式,引入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信息理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动态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服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黄丽华,傅新华.成功的企业信息化——上海市信息化示范企业的十大案例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在课堂论文篇十二

摘要: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以至于小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小学生减负和真正实现小学生的快乐学习。于是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着重从认识学生、师生关系、教科书的使用和教学反思四方面论述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很有必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一线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殷切的希望。但是现实中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小学教师少之又少。新式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以人为本,在满足学生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业务水平,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认识学生。

以人为本,教师需充分认识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教师不能通过单方面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通过充分认识学生,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有效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学生:

1.学生的认知水平。当代认知建构主义鼻祖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运动感知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低中年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超越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朝着非直接感知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地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

2.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习的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即学生原有的知识会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新知识的学习也会对原有的知识技能起到扩充、改组或修正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发展水平的差距,并缩小其中的差距,并不断向前发展。

3.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学习风格对学习环境有不同的偏爱,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偏爱,有各自偏爱或擅长的学习方式,要想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满足大多数人的学习风格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化的教学指导,反对传统课堂教师毫无差别的“满堂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师生关系。

1.以人为本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为前提,而积极的课堂互动又以师生、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前提。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课堂教学活动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不良的师生关系,则会对教学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2.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要多聆听学生的声音和感受,尊重他们并平等的交流对话,给予他们更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小学生还是一群处于发展阶段的孩子,其身心和认知水平还未发展成熟,对于他们课上自由散漫的行为和答非所问的“幼稚”回答,教师都应该有耐心和给予重视,理解他们才能减少课堂不必要的“弦外之音”.面对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教师不应该戴“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相反地要一视同仁地平等对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在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对自己的重视时,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动力,而这种情感态度和关系会移情到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真实发自内心的,不矫揉造作,师生之间可以直言不讳,坦诚相见。师生之间超越了年龄、身份和地位的界限,真诚、公平地建立起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使学生愿意对教师袒露真实的态度和情感,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促进师生关系更加的开放和透明,课堂教学的环境也更加和谐融洽。

三、教科书的使用。

用好教科书才能保证以人为本。教科书是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物化形态。今天的课程教学理念以用教科书教来取代教教科书,突出以人为本,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教科书的作用和文本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教科书内容,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度挖掘文本价值,二度开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一本多用,充分发挥教科书在特定时间内的价值。

2.教师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增删、更换和重组。教师对教科书需纵向和横向地扩展,即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可以联系过去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理解新课内容,或者是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后延伸和学科渗透;对于一些老旧的、远落后于当前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科书内容予以简单带过或忽略删除;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进度和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教科书内容顺序和节奏的调整,以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3.教科书的活用。教师要合理地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教师要把教科书内容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情感体验活动,从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内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教师对学生和自己的负责。教学反思是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平台,是教师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及领悟与发现教学规律的重要载体,能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实践中自觉调整和改进教学行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并保证学生的良性发展。

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或多或少会跟教师的教学预设目标有所偏差,教学反思要做到,一方面教师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自己能力不足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微格教学和教学参观等方式提高、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牢、无法与时俱进的教师,可以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技术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自己的成功方法、教学心得和学生的创新想法,甚至是课堂上不经意的“意外”生成性内容,都可以及时记下并长期坚持,以此,教师不仅能通过日积月累的素材来加强日后教学的技巧性和丰富性,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也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性事件也显得游刃有余。如此像日记形式的反思可以以写促思,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信心,以思促教,使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有效的小学课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坚持不懈,为此积极探索、发现和实践。当然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不止如此,如,教学手段的因素、教学组织形式的因素以及课堂的环境因素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减少不利因素,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与创新,创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找到真正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廖丽芳。教师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600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