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热衷于探索宇宙的奥秘,寻找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表达清晰、论证有力是关键。这些范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希望能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一
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实质需求,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另外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越来越明显,但是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及情况。在落实相关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人才培养为立足点和切入点,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目标忽略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方向,实际的教学策略与学生个人的就业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这一现象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对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体制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现有的教育体制无法更好地满足社会以及市场发展的实质需求,高职生的英语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一点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对高职英语教育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存在一定的实践教育意义,符合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
2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
高职英语教育的内容以及环节相对较为复杂,在落实相关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英文老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立足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特点,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保障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以及小组内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
2.1具有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的双重属性。
与普通高等教育之中的英语教育相比,高职英语教育具备职业教育的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际教育的分类标准,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分析时,明确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以面向实际,面向具体职业为切入点,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学习之后获得从事某一个职业或行业的实际技能以及知识,另外完成一级学业的学生,往往能够直接具备进入劳务市场的相关能力以及条件。其次,与中职英语教育相比,高职英语教育存在高等英语教育的特点,大部分的课堂内容以及教育结构尽管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上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真实需求,符合社会各界以及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标准。除此之外,在知识的深度以及广度上,高职英语教育能够突破中职英语教育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许多老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只关注简单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只能够掌握一定的数量的词汇以及语法,但是与他人在生活实践以及交流的过程之中,无法用英语来进行主动的沟通以及表达。另外许多学生往往连一份英语报纸都看不懂,在写英文函件的过程之中感到无从下手,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我国现有的英语教学过于传统和落后,大部分的英语老师只注重哑巴式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死记硬背为切入点和基础,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词汇量的大量积累,尽管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学习基础,但是对于任何一门语言学习来说,掌握语言的具体表达技巧并进行主动的应用以及实践才是核心以及前提,只有保证学生将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语言学习的作用及价值。高职英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实际应用为基础和前提,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以及探究,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之中,高职英语课堂主要以模拟实训的形式为基础和前提,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积极地开展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就业实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相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另外即使学生无法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个人实践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也会采取因材施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从目前来看,高级英语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具体感知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书面交际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落实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学校加大投入改善现有的实际条件以及实习环境,另一方面,在开放式办学条件的引导之下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保证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依托现有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充分地实现外企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配置,以此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不同行业及领域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级英语人才。
2.3主要强调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高职英语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深入分析高职英语教学的内涵以及实质,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发展。结合我国语言学界的相关要求以及研究结论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学术英语以及专门用途英语两大体系。其中,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学术英语主要以培养专门的外国语言工作者为核心和基础,专门用途英语则主要培养在特定行业领域之中能够使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及实践的专门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后者主要是职业英语。高职英语教育老师必须要立足于英语教学的现实条件以及相关要求,明确英语的具体属性以及人才培养标准,通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有效落实为社会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
3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3.1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许多高职英语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过于落后以及传统,严重偏离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方向,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具体要求,难以保证学生在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实现个人的全方位成长。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和前提,在落实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之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忽略了人才培养以及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本质特点,难以保障自身的人才教育目标符合岗位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实际的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水平不容乐观,学生个人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落后,导致英语教学忽略了学生需求的真实分析,没有直接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出发点以及前提,难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从教学模式上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以黑板以及课本加粉笔的教学形式为主,大部分老师只能够进行英语知识的简单传授,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老师知识的灌输,老师在讲台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堂之中记笔记,其中老师是课堂中的主角以及主体,学生是听众,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以及沟通,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主。另外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所获得的学习以及提升的机会相对较少,许多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个人学习的灵活性以及自觉性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过于依赖课堂学习,学习较为被动以及机械。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难以将个人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之中,个人的就业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社会竞争力。
3.2高职特点不突出,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
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之中往往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没有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学生的爱好和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地选择及划分。另外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来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整个课堂非常安静,老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较少,往往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另一种则是整个课堂氛围非常热闹,人声鼎沸,老师往往无法更好地表达个人的意见以及看法,学生在整个课堂之中互相闲聊以及逗乐打趣。任何一种极端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人成绩的有效提升,同时许多教师也对现有的英语课缺乏信心,实际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不容乐观。
3.3方式落后,不符合就业需要。
其中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明确强调,英语属于考试课,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主要以笔试为主,通过一张标准化的试卷来衡量学生的最终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水平。其次,在对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分析时也会以此为依据和重要的参考。另外还有一部分学校往往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是否取得毕业证的参考依据,这一点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同时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实现个人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在这种较为落后及单一的考核方式影响之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词汇量的积累以及笔试成绩,将过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过分看重最终的分数,忽略了学生综合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表达技巧的提升,难以实现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将个人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
4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
为了真正保障高职英语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老师需要以学生就业的总体目标为前提,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依据,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有效落实高中英语教学。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英语老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国家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妥善处理好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以及素质提升之间的相关性,对现有的考核方式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进行不断更新,通过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来保障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
4.1努力更新高职英语教育观念,适应就业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不同的领域以及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过程之中,社会各界对人才以及智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其中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积极地以就业为导向,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有效地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以及基础,保障学生在完成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实现个人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的整体提升。
4.2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保障。
要想保障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以及精髓,英语老师首先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真实需求,积极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后期的学习以及培训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及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老师个人的教育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方向,只有一个综合经验较为丰富同时教育水平较高的老师才能够保障学生更好地完成个人的学业,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出个人的价值。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技术以及专业理论,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实现技术与专业理论实现了紧密的联合。高职英语老师除了需要精通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熟练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主动地引导。对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注重提高老师的综合能力,以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以及要求,专业课老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需要对老师在不同领域中的科技推广能力以及生产经营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实践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4.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就业的关键。
老师需要采取分类分层次的教学,立足于学生考试成绩及学习情况,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之下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其中分层次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打好前期英语学习基础的前提之上更好地实现自身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另外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之中,分层次的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明确个人的职业就业方向,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动性地学习以及提升。另外老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口头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的突破传统单一性的教学模式,以英语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为前提,明确趣味性以及文化性的具体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平台来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参与及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以及发展。
5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职英语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英语教学手段的有效突破以及革新。
参考文献:
[1]贾方.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01).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03).
[3]川子.中国高等教育:直面入世冲击——浅析跨入wto门坎的我国高等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z1).
[4]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01).
[6]魏涛.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10)。
[7]顾琦.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以湖北理工学院专科公共英语教学为例[j].青年文学家,(21).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二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高职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职生也越来越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的高职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高职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合适位置,是高职生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模式设置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对实践重视不够,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毕业生到生产、服务一线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实施高职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岗位需求出发,紧密围绕实际岗位的具体工作而展开,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最终通过职业资格考核或岗位技能鉴定进行检验。教学内容应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获得技能。各专业根据对应企业不同的岗位,将所需要的知识划分成相应的项目,将各项目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化解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能力,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建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并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之中,所有专业的实践类学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为实现实践与理论相融并进,岗位与课堂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行业企业中不同岗位及岗位群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结构和要素,将这些技能结构和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职业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实行情境育人,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入到生产性实训各个环节。加强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建设,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及时补充现场新技术所需求的设备,实现实训设备的标准化,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和工学结合校内化。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求,各职业学院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参加工作和接触社会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加深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在现场真实环境中感受专业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专业技能。
4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实行职业能力考评。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重理论、轻实践,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进取精神,引导教学发展,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发展提高。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始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考评,三是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努力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把学生取得“双证”率作为考评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四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
5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要求所有教师应有明确的“双师型”意识,把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目标;二是专业课教师都应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也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里手;三是每个“双师型”教师都应具有指挥、示范、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四是一个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应和学科、专业建设配套,努力建成结构合理、数量适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三
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事业只有重视就业问题才能真正的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来,计算机教学也是如此。
纵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需要,知识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因此,基于就业因素的思考,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毋庸置疑,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一切知识最终是要用到实处的,也就是说,学生只有真正能够在工作中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才符合单位的基本需要。
要想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目前,各学校都基本上具备了信息化的教学条件,还有不少学校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了计算机。
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拥有独立电脑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
在此境遇下,也就为实践教学开创了良好的条件。
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质资源,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各种计算机实践机遇。
由于计算机教学比较抽象,仅仅依靠理论教学,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因此,科学合理的开展实践教学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了。
对此,学校要做到两点,一是尽可能的把计算机课程教学安排到可以信息化的`教室,可以达到教师一边讲课,学生一边实践的优良教学效果。
二是学校要尽量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进行学习,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把学生集中起来互相学习,而且还有教师的指导,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课后训练,这种课后训练指的是学生用自己的电脑予以实践理论知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校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如在讲授ppt制作时,由于课堂时间较少,学生必须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训练和学习。
另外,学校还可以科学的限定学生的上网时间,以防一些不自觉的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二、倡导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就业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学校要想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需要搞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就是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整个教学环境是开放的。
要做到这一点,具体来说,还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开放”。
这种“开放”指的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同学们之间可以随时商议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交流能力会大大提升,原因在于,由于在传统思维中一般人认为课堂是比较严肃的,以至于使得一些人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而当学生真正的发言之后,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加,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把握住课堂纪律,还需要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
应该指出,计算机教学也包含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由此可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绝对不能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比如,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应该指出,任何单位都比较喜欢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
那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呢?要做到这一点,学校需要多管齐下的采取措施,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教育。
思想决定行动,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开拓创新能力,首要的是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对此,一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新思想,教师都要给予积极鼓励。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发现那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
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知识的培训。
毫无疑问,计算机教学是专门教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
当今世界,知识越来越细化,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在此情况下,计算机教学就需要渗透多远知识,比如可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渗透软件专业、网络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等不同专业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而学习到更多的关于计算机的其他的专业的知识。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开拓创新的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在一个比较优秀的环境里,学生也会变的优秀。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就需要创设良好的开拓创新的环境。
对此,教师要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对于在创新方面做的比较优秀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开拓创新当成正面旗帜,因而也就会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勇于尝试了。
总之,要想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就业素质的培养,就需要从就业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出发,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知识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扎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第4期。
[1]蔡仲儒.从就业途径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第3期。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它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较好的就业率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物理学作为理工专业的`基础课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之时,高职的物理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的高职物理教学,建立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教学体系,是摆在广大高职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作者:赵再琴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554300刊名:技术物理教学英文刊名:technicalphysicsteaching年,卷(期):17(4)分类号:g63关键词: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五
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从形势发展看,“以就业为导向”已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
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领导指出,“就业导向”指引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
首先,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社会认可度,力争通过5年努力在就业率上有明显提高。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一次就业率提高20个以上百分点;培育100所就业率在90%以上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培育1000个就业率在90%以上的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
显然,在这3项目标中,建立机制是关键所在。这一机制应有以下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水平符合“就业”要求;能使90%以上的毕(结)业生,在适合的岗位上及时就业或创业。
—方便有条件、有需要的学生随时肄业踏上工作岗位(就业或创业);方便已在岗位工作的中青年随时来校(脱产或不脱产),提高学历或短期培训,符合“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建立健全这种机制。
“以就业为导向”口号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既有根本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首先,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21世纪更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大批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观念还未能转变,还未能把办学定位到培养高技能人才上,在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倾向,在学校发展方向上仍有盲目攀高、升格倾向,这显然是与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不符的。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正是强调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其次,“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但近年来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明显偏低,高职高专毕业生108万人,平均就业率仅55。7%,即近半数毕业生未能及时上岗。这不仅妨碍了人力资源的使用,影响经济建设,更对高职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不同步、社会对高职教育了解尚不多等环境因素有关,更与高职教育自身的`不足有关。相当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尽管想办好高职教育,但在具体工作上存在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急需,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未能获得资格证书,就业信息通道不畅等等。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正是督促这些院校切实改进工作。
再次,“以就业为导向”符合毕业生的强烈意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90%以上的希望毕业后能及时踏上工作岗位,要求“专升本”的仅5—60l0。就业(或创业)愿望的强烈当然与其家庭影响有关,有人作抽样调查得知,高职学生92%来自中低收人家庭,家长希望他们的子女尽早找到工作,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或其他方面的压力。这种愿望应得到理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的高低,对社会稳定以及缩小贫富差距都有直接影响。“以就业为导向”是对毕业生意愿的直接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的间接支持。
三、“以就业为导向”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以就业为导向”是一个新口号,在贯彻中应明确几个问题:
问题之一:“以就业为导向”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否矛盾?否。“高等技术应用性”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在高职教育的起步阶段,为了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习惯上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这个方面。而“就业”,则表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也是普通劳动者。“就业”和“高等技术应用”都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在当前,突出“就业”更适应目前形势特点。
问题之二:“以就业为导向”还要不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要。高职教育和所有教育一样重视“以人为本”,通过课程的合理结构和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
问题之三:“以就业为导向”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否一致?“社会需求”既包括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又包括生源市场的需求,其外延较宽。从过去经验看,两者需求有时会出现时间差,在就业市场上已趋饱和的专业,在生源市场上还可能是热门。但从根本上看,就业市场是主导方面,在就业市场上受欢迎的专业必将引导生源市场。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从根本上说符合社会需求。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六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学院的主要职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新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涌现,社会急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摸索高职教学规律,规范高职教学管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高职教学规律,遵循高职教育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专业性和综合性、掌握专业知识和发展职业技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统一要求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的原则,注重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为规范教学管理,高职学院应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协助院长主持教学日常管理。建立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措施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要建立健全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质量监督等制度,应制订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材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做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有章可依,依法治教,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导向、运行、管理、评价、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二、适应市场设盆专业,根据岗位开发课程。
1.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科学规划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学院应特别重视专业设置、专业改革与专业建设。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开办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需要为导向,以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要利用信息网络,收集专业信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办学条件,依靠和主动服务于行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开办行业和社会所需的紧缺专业。要组织专门课题组进行调研并聘请有关专家,尤其是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各方面人士共同参与评估与决策。
2、根据岗位变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方案。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开发课程,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证。高职学院应按照职业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深人到生产单位进行调研,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岗位或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提取,消除多门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适当地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删除一些陈旧过时的、偏多偏高偏深又不实用的理论章节并减少理论教学时数;专业理论课课程内容应充分满足技术应用范围内的实际需要,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业实践课课程内容应体现产学结合的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体现技术教育特色,构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应用技术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为此高职学院应根据企业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1.研究和制仃实践性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和考核。
对高职教育而言.实践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我们要制订单独的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实训教学计划。实践、实训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技能培养目标;二是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这样就明确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便于达到实践性教学效果,真正突出实践教学地位,以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另外,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课时比例应达到50%以上,而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要求高且比较复杂的.专业,实践课时还应增加。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观察实实在在的现象,通过实验实习验证书本上的原理结论,将书本上图形符号与实验实习中的元件实物相贯通。实验实习不仅为理论教学服务,而且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服务。因此要加强技能性、技术性的实践教学。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对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术的认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取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的材料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现场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提供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决策,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另外,要编写切实可行、富有实效的实践性教学大纲和具有针对性的实验实习指导书;要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要改革考核办法,考核要以实践操作结果为主,要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核,直到达到目标要求,考核还可与考证定级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紧密结合。
2.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为加强高职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严格实行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中的作用,高度重视高职毕业生的操作技能考试,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人事部、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7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促进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为贯彻以上精神,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一是高职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要拿到毕业证书,又要获得一个或多个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加强高职院校主体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即“一教双证”制,使学生毕业时避免重复考核,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内容要主动向行业和企业的要求靠拢。三是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水平。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级工或初级工水平,与中职学生差别不大。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高技能人才是社会最急需的,高职院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任务,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具体体现。要创建多功能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社会岗位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育网络,开发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多种途径。如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顾问或成员,或让企业在学校建立专用培训室,对企业需要的特殊规格人才进行培养,或是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使其提高技能和技术。
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始终贯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强化计算机、外语等通用能力,专业专项技能教学循序渐进,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建立现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根据产业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学研活动,把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实践向教学的延伸,把学生的就业准备与岗前培训结合起来,实现就业准备提前化,上岗零距离。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七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院的高职教育改革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高职教育观念,努力建设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形成学院办学特色,着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课堂评估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在科研促进教学上有新的作为。
在我国提出实现工业现代化和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就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来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实际,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脱节,没有形成高职的特色,致使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岗位的需求,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和方法不正确,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势变化的要求。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我院高职教育起步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尤其需要借鉴其它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努力避免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要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手把握市场的规律,一手把握教育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我院的高职教育改革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要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高职教育观念。首先我们要对发展高职教育充满信心。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必然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济建设需要大批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这是学院高职发展难得的机遇,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
在以什么标准来发展高职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标准的观念。离开了就业导向的标准,发展高职教育就会偏离方向。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我们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找准我们的定位,办出我们的特色,谋求我们的发展。我们要从以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就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做一个好的高级“蓝领”、“灰领”,并把这种教育思想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第三要着力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强教之本,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兄弟院校、大公司大企业中聘请一批高质量的名师来做我们的兼职教师,这是确保学生学得进、学得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措施。
我们自己的教师一般要定向两门高职课程,开新课的老师要实行试讲准入制。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上课不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教师要采取措施改进他们的教学,逐步在有些专业有些课程上学生选老师制。
第四要形成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周济部长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要逐步从三年调整为两年,各级职业教育的培养期限、方式要坚持多样化、灵活性、不拘一格。”这其实就是对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要求。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确,我们的高职教育就是要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培训一线岗位的有知识有技能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而如何培养培训这种人才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在采用的基本上还是先基础知识、后专业基础知识,再专业提高,然后实习的传统模式。
这种传统的模式是不利于学生就业需求的、不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我们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研究试点先基础知识,再实习,然后专业提高,最后实习的模式。就是让学生先学一个学期的基础知识后,就到企业中去实习一个学期或更长一点的时间。
让学生具备一定感性知识后再进行专业提高。实习期间可以计算学分,纳入课程学习计划。以前旅游专业第二个学期就组织学生到滕王阁等单位实习,第五个学期又组织到义乌大酒店实习,有的学生现在已经留在义乌大酒店工作。旅游班也根据实习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整,这实际是进行了校企合作的初步尝试,但力度还不足。我们要进行学分制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有一定的难度,但一定要探索,一定要有新的突破,一定要为促进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五要以课堂评估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要进一步突出系主任负责制,系主任要切实履行好本系部教学质量监督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强化教务处在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中的宏观督导协调职能,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考评,要继续完善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完善学生考评教师的制度。我们要通过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使我们分配制度的改革真正实现好的效益。
我们还要把抓好业余班管理摆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教务处要会同各系部认真研究出业余班的管理办法,要通过考试和考勤改革,使业余班教学管理有个新气象、新变化。
第六要在科研促进教学上有新的作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总体上讲,基础薄弱、空气不浓厚、队伍实力不强。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部门的计划、组织、调控等职能,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研课题,重点组织一批能促进学院教学和管理水平的科研,确定几个院级的科研课题并加强过程跟踪。要使我们的科研工作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相结合,同推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同推进学院管理相结合,同推进学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相结合。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八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立足点和核心,保证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真正地走向社会岗位,发挥个人的作用。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高职教育,同时作为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核心和基础,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以及实践,将个人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习实践中,以此来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和个性化成长。该文以高职英语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实现我国高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九
1.教材针对性不足。
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质量的好坏,是英语课堂的重要载体。目前的高职院校中,使用的英语教材包括《新职业英语》和《新视野》两种,虽然这两种教材的教学内容设置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教材的内容均与高职学校教育的专业性特点联系不大,在学生课程专业知识的衔接方面不够准确。
2.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放在首位,但当前的高职教育却忽略了这一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不够投入,导致无法适应就业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就业,这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所在,除此之外,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方面也是不够细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未得到明显提升。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十分落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在英语教学方面,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在教学中也没有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
以就业为导向指在教育教学中着重分析职业岗位需求,对于需求较大的岗位加大培养力度,需求较小的职业岗位适量减少培养力度,使得职业培养与当前的市场需求相适应。高职教育作为以就业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方式,必须全面认识教学与就业的关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1.优化教学环境。
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环境,不断增加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良好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意识,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条件较好的部分院校,可以考虑聘请外教,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真实的感受英语使用的语言环境,更好的将英语教学与具体实践联系起来。
2.编写适合的`教材。
虽然目前在使用的英语教材存在自身优越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与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不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职院校的职业性需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必须编写适合高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材,教材编写必须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做到具体专业具体的针对性。教材编写必须同时满足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两大方面,在基础知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重点教授相关专业知识,做到基础与实践相结合。
3.重视实践教学。
高职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就业,因此,高职教育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模拟具体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之外,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细化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完成任务,以此提高英语运用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适用于社会需求的各类型实用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模式方面必须摒弃传统,另辟蹊径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素质与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在英语教育方面尤其如此,英语教育必须以不断提高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
每年都有大批的计算机人才进入社会,但社会每年能为计算机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是有限的。中职学生相对于其他高校毕业的学生在学历上没有竞争优势,他们只有练就一身强硬的基本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提高就业胜算。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势在必行。
高校扩招对中职学校是一个挑战。中职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为了自身的发展,应该立足于自身“职业”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核心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因素。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报以希望的,不管孩子读的是什么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职业学校的立命之本就是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实用人才。学生在学校中能够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是进入社会的基础,也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对孩子抱有的期望。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实现学生技能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胜任社会的工作。
社会各个行业在引进计算机人才时,都希望得到实践能力强、工作适应能力强的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良好的社会声誉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自然能使学校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导航标,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的思维进行碰撞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交流和学习中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达成相同的认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中职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应对未来岗位工作必须进行锻炼的一项技能。计算机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边进行理论教学,边让学生动手操作。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实践。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成为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社会上的计算机人才非常多,但是真正具备良好创新能力的人很少。中职学生想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要先加强自身的修炼,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增加就业竞争中胜算的砝码。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生进行动画制作时,教师没必要给学生以死的套路和模式,而是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发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总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是社会和学生都需要的。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时,要注重以就业为指引,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学有所成,成为未来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另外,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对计算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素质。职业教育目前阶段也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建立起学校、企业交流体系,教师、学生能实时了解企业的运行方式及真正需求,计算机教学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2]刘梅青.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探索创新,,(5).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影响力也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培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成了新的重大问题,社会必然将是否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作为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新标准。提高网络实践教学水平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日后在社会职场的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这种影响下加强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得较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在我国广大的高专院校中其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严重,殊不知“纸上学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只有在相关教学理论知识的指引下,重视与此相结合的教学实验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其真正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日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高专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大二就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然而,开课早并不意味着学得好,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不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始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相对匮乏,教学依赖的设备往往只有电脑,使得学生们不能完全掌握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其二具备综合性及设计性的实践教学也相对缺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全面系统的综合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模式,缺乏一定的设计性。其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没有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兴趣,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仅限于pc机。其四,计算机网络专题实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生们没有经过单独的针对性的训练而不能很好地掌握网络技术的某个特定的技术方法。其五,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学时设计的不够,导致学生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能完全掌握相关方法与技术的学习,往往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不能有效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框架,更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方法与技术解决相关网络技术难题,优化网络模式,更加强调其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网络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因此加强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有层次有目的的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搭建实验平台,开设网络实验。
网络实验在设计之初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统一知识水平,从而针对性的设计有实用性的实验网络实验。其目的是在于能够对学生日后的工作能有所帮助,而不仅仅是单纯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对于网络组建方面的实验,其教学任务应该主要包括网线的制作与布置,构建局域网等。这类实验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可开设的具体实验可包括:水晶头制作、交换机级联和配置实验、路由器、三层交换的配置实验等。其次对于网络管理方面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网络管理应用知识。这一类的实验具体可包括mac地址绑定、vlan配置、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路由器单臂路由实验等。最后对于网络安全监控方面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与防护能力,能够应对自如的解决日后工作中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一类的实验具体可开设:防火墙的配置实验、服务器安全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等。
2.2强调自主实验,把关实验纪律。
网络教学实验室往往场地宽阔,空间自由,因此必须对现场操作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纪律控制,防止自由散漫、抄袭的现象发生。如果没有制定严格的实验纪律,不一再强调自主实验的重要性,学生们普遍难以完成实验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也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其专业技能,完成教学设计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并且严格执行:规定实验期间老师应该全程指导与监督,随时了解学生们的实验进度;不定时抽取实验成员更好更快的完成实验任务;推广并表扬实验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兴趣。通过这些小的措施更好的达到老师的监督作用,使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相关的网络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开拓思维。因此在网络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针对性的设计多方面的故障与问题,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及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
2.3重视综合实验,评价实验效果。
通常在单项实验完成后应该设计综合性实验,否则网络实验便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不能起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作用。综合性实验不同于单项实验,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环节,在这一阶段老师只需给出一个实验结果或者较为广泛的实验方向,并不对任何实验细节作任何规定。举例来说,开展局域网综合实验,老师只需对网络性质、规模及实验成果作一个简短的说明,之后由学生独立自主的划分vlan,规划ip,布置网线,组件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配置等。只有通过这种自主性的综合实验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这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与问题往往具有突发性,这样一来更能很好地考验学生的排除故障能力与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工作也必不可少,它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可通过两部分完成,首先是评价单项实验,然后评价综合实验,从学生在实验中体现的实验知识与技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从而得到实验成果评价。
2.4培养实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多是根据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述实施的,学生只是机械的听取老师讲述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按着步骤操作,根本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实验效果甚微。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改革首先就得改革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开辟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实验开展之前,老师只需告知大致的实验方向即可,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一定的点拨,其余部分都得依靠学生自主思考与实践,这样一来才能积极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结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实践教学尚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在未来必须大力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重视学生综合动手设计能力、分析处理技术难题和创新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而且能掌握系统的各个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努力。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二
计算机网络(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是长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计算机网络》第一节教学内容。
学生可能对网络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具体的运用。学生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对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应该没有问题。本节课学生对网络的拓扑结构,掌握起来会困难一些。
本节内容是长春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单元《计算机网络》第一节教学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掌握因特网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应用
(2)让学生调查了解网络系统的应用情况,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通过上网搜寻网络功能的新发展和讨论生活中接触过得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实例,增强深入络知识的兴趣。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
1课时
p52 实践与提高 1 2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三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四
摘要: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使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并且它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乃至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非常重要,使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针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模式作了深入探讨。
前言:目前,计算机技术这一现代化科技手段,已经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且被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技术支持,现如今我国计算机专业也经开展了许多的后续基础课程,越来越多的课程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间的会话以及生生间的讨论和协作活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已经被认为是开展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撑。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国外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信息技术水平正处于发展中阶段,相比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不能够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发展,实验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在学生与教师等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计算机网络课程并非是那种简单容易的小儿科知识,在研究生中能够找到对计算机网络精通的技术性人才都是少之又少,我国一部分研究生在通过多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及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才能够真正学会了计算机网络;然而一部分本科生则是以片面的理解去反映:“计算机网络课程太简单”,但当其接触到实际的时候,其便会发现自己对很多的技术性概念理解的还不够彻底,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差。然而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授课教师,要想着有限定时间里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原理讲清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非易衷这些情况表明,社会迫切需要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教练。
想要编写出一本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较好的教材,我们深感其责任的重大。如何去应用有限的篇幅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貌系统而又全面地介绍体现出来,并且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能够让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与标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发展速度迅猛,其技术水平的发展速度用爆表来形容也不为过。
通过对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领域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讲清楚并且能够具体地说出来,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在于是否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完全理解,并且要结合实际去进行操作,理论与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将二者相互结合,但是教材的编写不同于网络产品的说明书,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且可以对学生的复习和自习提供有利的帮助,能够使读者的眼界更加开阔。
二、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应用板书的形式及简单的幻灯片演示的形式进行教学,很难得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得到做得到”,让学生能够在直观上看待知识理论,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管能动性。可以将一些理论性、片面性的知识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让抽象的算法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减少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crc校验等理论课程。如今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被动变主动。
在我国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够在教师的教导下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并且不去思考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逐渐取缔,如今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既能够完成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
在现今课堂上,很少见到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及教师平时上课的授课习惯。显然,这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当代的教学发展的需求。对于目前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措施来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气氛搞得更加活跃:
首先,每节课前,将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并且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解答,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让学生们都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学习中开拓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探索精神,并且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讨论,增加学生互动交流时间。课堂中,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内部讨论,最后由负责人进行总结。针对问题,再由学生踊跃回答或者教师给予解答。教师只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们都能够自主的提出问题,并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思考性。
最后,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对于那些教学课程中比较简单的知识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进行讲解。在培养学生能够大胆发言的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们必须认真预习,并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后才能把课讲好,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一)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科技产物,他可以将文字、照片等信息快速的进行传递,在时间和速度上都要远远超过于邮政通信等信息传递方式。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或几分钟的时间里将信息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并且电子邮件的信息是用键盘来进行输入的,摒弃了传统手写的方式,从而使信息的保存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信息群发工作中,必须要将信件内容复制成多份,并且要分批量进行发送投递,对方接收的时间也不是很统一,而电子邮件可以将一封邮件同时发送到多个邮箱当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群发信息的复杂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时间。现如今,电子邮件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给学生下发作业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的作业及问题做出解答和指导,使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因此,现如今电子邮件也经成为现代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交流的重要方式。
(二)聊天室。
聊天室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又一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它可以在互联网中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的相互传递,使其在互联网中能够准时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进行交互,因此,聊天室更具有实时性。在聊天室中,所有的参与者都不会受到系统的权限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在聊天室中,参与者可以针对公开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聊天室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聊天室中提出问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和研究,也可相互之间聊一聊在学习中和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聊天室中很少有学生会提出专业的学术问题,然而更多的是情感发面的交流,通过聊天室的交流,可以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及人生态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即时信息交互系统。
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又带上了新的巅峰,在聊天室的基础上,即实信息交互系统现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早期qq,msn得到了广大人们的一度追捧,现如今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发展的越来越快,其形式更加多种多样,例如微信、陌陌等,在现代化教学的过程中,即时信息交互系统可以使教学内容实时同步,并且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让彼此之间时刻都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四)讨论区。
讨论区是以bbs技术为主要支持的,并且其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界面形式,起作用的本质就是能够实现实时交互。万维网作为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根据地,其上面的讨论区更是精彩万分,其中包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等多种网络多媒体信息话题供人们交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实时交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讨论区常常被用作实时交互系统来进行使用,但是讨论区与聊天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讨论区不支持点对点的交互,如果想要实现一点对一点的交互,在讨论区中可以引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另外讨论区和聊天室一样,都是没有权限的限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并且在讨论区上的内容可以长期保留,学生和教师可以反复阅读,相关的话题和知识内容都会永久性保存,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查阅。因此,其具有组织管理功能。
结论:现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代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互联网教学是互联网技术与教学课程完美结合的产物,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对我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家网络院校都已经停止招生,但是,并不能够说明网络教学的不好,只是在网络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还没有得到解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及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交互模式还不够完善,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必将成为现代化教育领域的主导者,成为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5]杨立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153-156+168.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五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2.能力目标:收集有关机器人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辑整理。
3.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
机器人的发展史。
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1课时。
准备有关介绍机器人的演示文稿、照片、录像资料等。
本课主要分成:知道机器人一词的由来、知道机器人的种类、了解机器人结构特征和不同功能、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
由于学生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往往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等。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来交流:“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机器人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出示有关机器人的幻灯片,较系统、完整地介绍机器人的由来、种类、特征、发展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本课要重点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史,介绍它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杰出”表现,同时让学生思考体会: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样子!
通过谈话引入新课——生活中你看到过机器人吗?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些机器人资料,一上课就先来交流展示。
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互相交流,围绕现在的机器人都能做哪些事情、机器人代替人类有什么好处等来谈。让学生来感受体会,发表个人见解,交流互动。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可以适时展示事先准备的有关机器人发展史的图片、录像资料,在让学生做一些适当笔记的同时,也积极思考:什么样的才叫机器人呢?你能给它下个定义吗?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
第三个环节,让全体学生畅想:未来的机器人又将如何发展呢?布置本次课堂作业:画一幅机器人的科幻画。学生上机操作。
最后,教师小结,点评作业。同时,开始安排全班分组,一般以4~5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共同学习,使用一套教学机器人。也可以就刚才学生未完的话题继续展开讨论。
练习建议:
1.上机作业:我心目中的机器人,要求画一幅机器人科幻画。
2.课外作业:收集机器人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word简报。巩固本次课堂教学效果,为下节课作铺垫和准备。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六
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技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理对象整合成网络,对我们影响巨大。首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达到能源节约的效果。另外物联网有着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的优势可以对物体实施更精密及时的控制,这种及时精密的控制和管理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效率。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通过“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2.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质量不高。
面对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由于紧张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为了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从而使知识不能成系统的传授给学生。由于物联网科技的进步速度太快,学校难以有足够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新科技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理论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在面对专业性极强的物联网新技术、新理论学习时,根本达不到自学效果。
2.2教材更新缓慢,教学内容滞后。
联网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新应用、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时也要求技术人员能动态更新网络知识。虽然现有的网络教材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其更新的速度远不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与物联网相关的网络新技术如adhoc网络、传感器网络、体域网知识等都未能及时补充到教材里,造成计算机网络教材在内容上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前瞻性、系统性与实践性必定无法得以保证。
2.3实验条件受限,理论与实践脱节。
网络设备由于其有着较高的科技附加值,因此普遍价格比较昂贵,作为教学主体的学校由于设备仅仅用来教学不能产生直接的利润,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对网络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一套理论,但进行理论实践时面对的却是已经淘汰设备的尴尬现象。这样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刚学习的抽象的知识很快就会被学生忘记。
面对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严峻任务,如何对现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成了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目前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彻底的改革。
3.1加大对硬件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力度。
在当前软件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大量的数据都来自于手工输入或从文件导入的现成数据,这就局限了软件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如果能多元化的接收数据,就可以扩大软件系统的使用范围。进入“后硬件”时代后,我们关心的不再是硬件产品的研发,而是在硬件产品后的软件开发,但绝大部分都对硬件产品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硬、软研发脱节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身边对物联网应用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说对超市的射频扫码系统,通过一定的理论技术学习将硬件的教学融汇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将数据采集任务下放到超市的日常运营当中,从而增进学生对数据来源和物联网应用的认识。在现今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就准备对感知层技术应用的教学,一旦物联网技术发展成熟,软件技术便可以顺利的过渡到物联网时代,否则的软件技术教学又将滞后3-4年。
3.2配备软、硬件结合的物联网软件开发实验室。
如今我们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主要运用pc机和对应软件产品的模拟进行教学实验操作,然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所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不够的。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不再是只凭借编写代码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代码编写和硬件设备的系统集成才能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针对这种特点,我们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建立软、硬件结合的物联网软件开发实验室,让学生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融入硬件使用的相关特性,并且提前掌握物联网的信号收集、传输和处理等知识,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3.3加大教职员工的培训力度,抓好教学工作。
物联网毕竟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大多数人都还不是很了解。对于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的概念是接触了不少,但许多学校都缺乏物联网实验室及能指导做物联网实验的技术人员,这也是使学校软件技术跟不上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介于此,可以每学期利用空闲或专门去企业学习锻炼,把先进的技术带入校园。不能闭门造车,落后就要被淘汰。
4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已经做出了很多改革,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困难仍然存在。面对物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今天,我们教学机构需要在保持原有良好教学体系的前提下,对相关课程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原理为指导,做好物联网技术的人才培养工作。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设计篇十七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陕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统一教材,初中第一册第1课《认识计算机》,内容安排为一课时,教学过程按照40分钟进行设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
3、能够正确连接计算机的各大主要部件(显示器、主机、耳机等);
4、尝试了解有关硬件的常识,如cpu的品牌、显示器的种类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组协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各显所长,团结协作的方法;
2、在游戏竞赛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操作示范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培养组织与沟通、让步与赞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加深友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和学以致用的意识,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常见硬件的常识性知识;
2、初步体验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增强团队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难点。
1、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具体应用;
2、游戏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和课堂组织的有效性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游戏:(3分钟)。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情境导入。
[师]介绍本节课任务:进行一场“电脑diy”竞赛游戏。
游戏环境:“电脑diy特卖场”
游戏情节: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为“顾客”购买电脑,其余学生分组扮演“diy商家”,通过讲解功能和组装部件吸引“顾客”购买本店电脑,最终被“顾客”选中的“商家”获胜。
[生]以四个大组为单位,根据课前填写的“角色分工单”进行角色扮演——“顾客”、“导购”和“组装”人员,并在每组为这三个角色分别确定一个“负责人”。
通过设定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
课堂气氛热烈,为以后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全员参与,体验游戏:(30分钟)。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货比三家。
10分钟。
[师]现在进行游戏的第一个环节——货比三家。
游戏规则:顾客团(分组)光顾不同商家的展台,咨询相应的问题,并给予商家一定的评价;商家必须通过“咨询”这关,否则取消继续比赛资格。
活动引导:将4个大组的顾客团和商家进行交叉安排,比如让第一大组的顾客团光临第二大组的商铺,而第二大组的顾客团光临第三大组的商铺,以此类推。这样既节约时间也体现公平。
教师可根据各班情况,选择参与到某大组进行活动及时辅导或进行全班的整体指挥和宏观调控。
[生]各大组的“顾客团”按照《市场调查表》对所指定的商铺进行计算机硬件问题咨询,并进行量化考核。
顾客团的负责人必须按照《市场调查表》的问题和考核标准认真进行咨询,顾客可以向商家的任意一名成员咨询问题,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通过本环节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
本环节主要完成课堂基础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硬件的识记、输入、输出设备的区分等。
游戏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买卖双方的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在角色扮演中锻炼了语言表达和交流协作能力。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特色展销。
15分钟。
[师]现在进行游戏的第二个环节——特色展销。
游戏规则:商家的导购人员要尽显才华、施展浑身解数,尽可能多的介绍有关硬件的知识(例如显示器的种类、cpu的品牌和参数指标等)、简单组装电脑,吸引顾客。
活动引导:这时可以不对顾客团进行定向指派,顾客们可以任意光顾每家商铺,听取导购人员的介绍,并经过集体商议进行评价考核。
教师必须宏观引导,防止学生有起哄或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也要避免出现“冷场”及时提示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展现个性特长。
[生]卖方的导购员施展各自才华,将课前准备好的课外知识介绍给顾客,不仅相互比拼知识的丰富程度还要竞赛语言表达能力和硬件操作技能。
买方的'顾客团认真听取卖方介绍,并根据《市场调查表》综合考评各个商家的展示能力,集体讨论后作出公正评价。
本环节主要完成课堂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如cpu的品牌、显示器的类型等;了解主机箱内部常见的部件,如cpu、内存条等;掌握基本硬件的连接,如显示器、鼠标键盘、耳机等与主机的连接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游戏角色设计体现差异教学思想,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分展现特长,所有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顾
客
评
议
5
分钟。
[师]现在进行游戏的第三个环节——顾客评议。
游戏规则:由各组顾客团根据《市场调查表》的评分细则进行综合考评,共同评议出一个获胜商家。
活动引导:由各组顾客团负责人共4名同老师一起根据《市场调查表》的成绩以及各组商家的综合表现,评选出获胜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同学评选“最佳导购员”、“文明顾客团”等称号,给更多学生鼓励和表彰的机会。
教师在评价阶段要注意协调和引导学生尊重民主评议、重视集体荣誉,培养学生公正地评价他人和正确地接受评价的心理素质。
[生]顾客团成员集体进行评议,完成《市场调查表》,再由4大组的顾客团负责人同老师一起评选出获胜者。
各组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反馈,找出活动中表现的闪光点或不足之处,分享在游戏中的得失与快乐。
本环节是展现游戏结果的环节,根据《市场调查表》严格量化考核,评选优胜者,既体现了公平竞争和透明评比,又充分肯定了买卖双方的权益,让学习过程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学会赞赏别人和正确对待评价结果。
(三)总结评价,回顾游戏:(7分钟)。
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安排。
设计意图及反馈评价。
总结回顾。
[师]我们圆满完成了本次“电脑diy”竞赛活动,现在宣布比赛结果:
获得优胜的“商家”以及获得“最佳导购员”、“文明顾客团”称号的个人和集体。
通过这场游戏,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进行讨论、发言,总结个人在游戏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
(提示下节课内容)。
[生]进行讨论、发言,有的提出安装“软件”。
[师]大家会给电脑安装软件吗?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请大家一起给自己的电脑安装软件。
评价环节可以在角色之间、角色内部以及任意学生间进行,通过交流评价,学生体会到参与游戏的乐趣和作出成绩受到肯定的满足。
本节课由于内容安排,对于软件部分知识留在下节课进行,因此在总结环节做一个铺垫和提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07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