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我们规划未来、实现目标的有效工具。为了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任务的背景和要求。范文中有一些经验和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计划。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一
根据《_民法典》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有关精神,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同意将本项目的_____工程的劳务承包给乙方,为明确双方权力与义务,特签订如下协议条款,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称与地点。
该工程为_____________工程,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承包方式与要求。
该工程甲方采取分工种,单价组合成总价的形式,以包税、包工、包食宿方式承包给乙方。要求承包队伍具备劳务承包资质,主要工种要有上岗证书,并且编制人员花名册交甲方存档备查。
三、工程承包单价与内容。
经双方协商,该_______工程按_______元/的承包单价由乙方进行承包,其承包单价包括以下内容:完成建设方提供的全套施工图纸、交底纪要、变更的有关施工的全部内容;现场规整与清理;_____________米范围内地面水*运输;制作设备的维护、保养;材料的节约;与其他队伍配合等内容。
四、工程质量与安全。
根据业主要求,该工程质量要求达到优良,因此单项承包必须确保优良,如本工程质量被评定为优良工程,甲方适当给予奖励,如承包单项评定为不合格,由乙方进行返工修理直至合格,其返工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并从乙方劳务结算中扣回。
乙方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甲方管理人员的安排,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为使工人增强安全意识,带队及班组负责人每天安排工作量,要进行安全交底教育,强调安全操作,带好安全帽,装好安系好安全带,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凡因乙方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均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经济、法律责任。
五、文明施工与奖罚。
乙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文明施工手册,在自己承包的范围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严格把好材料节约关,不准乱锯、乱丢、浪费材料,如发现在分清责任后给予罚款。同时,乙方负责人必须管好自己的队伍,长沙市以外的人员,进入现场前,办好暂住证,严禁有非典疑似病人进入施工现场,严格遵守治安管理条例,违者予以罚款,乙方人员必须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遵守工地一切规章制度。将身份证、计划生育证报甲方。未满法定年龄,不得来工地做工。如所有违反规定者,参照项目部相关规定处罚。
六、付款方式与工期。
该工程乙方队伍进场后,其先期费用由乙方负责,甲方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借给乙方一定数量的生活费,主体封顶付至劳务费的______%。工程竣工付至劳务费的______%。办完工程结算付至劳务费的______%。留______%待保修期满后一个月内付清。由于该工程工期紧,而且业主奖罚严励,为确保工程按工期竣工竣工,故乙方进场须交纳工期保证金_______万元。乙方在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甲方确定的工期控制点,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如因乙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除扣工期保证金外,将根据甲方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给予处罚。
七、双方权力与义务。
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资格审查,对乙方违反合同条款内容实施处罚,经济赔偿及辞退的权力。
甲方根据工程要求,安排乙方实施工程承包内容,乙方应无条件遵照执行。
甲方提供给乙方尽可能方便的施工条件,并按劳务合同约定和业主付款情况支付劳务费。
甲方对乙方提供来的施工作业人员实行实名制,建立健康状况档案,对有残疾及智力障碍的作业人员一律清退,不得入场施工。
乙方必须向甲方提交符合承包资质并有权对甲方提出合法要求,主动承担合同内容的全部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乙主必须按甲方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乙方不得擅自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出现的人身伤害及死亡事故,乙方必须承担全部责任,甲方概不负责。
乙方有权拒绝甲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指令,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供甲方参考。
乙方不得使用残疾及智力障碍的作业人员,不得瞒报,私自使用。同时乙方应提供人员名单、身份证。
乙方要管好自己的队伍,不得在工地及之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一旦造成的犯罪的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为确保工期,乙方必须按甲方要求,保证工程足够的劳动力,不得消极怠工。
八、违约责任与其他。
以上条款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违反或造成工程停工,必须追究违约方责任。
如因乙方原因损害公司信誉、现场设备及对工程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全部损失,并从承包劳务费中扣除。
属于乙方自备设备,自带工具用具等,乙方必须自己保管,不得因此对甲方提出其他要求,更不得找借口影响开程质量和进度,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本合同一式叁份,甲方______份,乙方______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益。
甲方: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____月__日___________年____月__日。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二
城市是人类文明产物,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近年来,我县城镇面貌发生崭新变化,城建工作取得了进步。但人们依旧抱怨:老城与新城开发不平衡、城市功能不健全,环境卫生条件不好,专业市场不足、厂矿噪音粉尘污染、占道经营等方面问题,这表明城建工作与人们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我们也正在着力改进。在城市建设中,国外“穷人进城、富人出城”现象值得我们思考,这是为什么?城区人口集中,空气不畅,交通拥挤,垃圾多,噪音大,气温高,建筑将人与大自然隔离,人与人缺乏交流。这说明了在城镇建设上出了问题,偏离了人的本质要求,这个要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自然的平衡,城市机体的内部协调,人所建造的城市与整个生态系统不协调,对人的生态形成了威胁,人要逃避城市。我们离不开城市!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来建设和改造城市。这一理念在全球已经兴起,这就是建设生态城市。一、充分认识加快建设生态城镇的意义生态城镇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自然环境为依据,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以社会体制为经络,形成人与自然、社会三者高效和谐共生互惠的城镇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它就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首先,建设生态城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已逐渐退化为物理意义上的城市,它本身不健康使得整个地球也不健康。城市在发挥着区域经济凝聚中心、驱动源泉、人类聚落作用的同时,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交通阻塞、空气汽染、水体污染、住房紧张、治安恶化、生态原地减少、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历史文脉断裂、城市特色遗失等等。生态城市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反思。如今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和中国人口的1/3以上已居住在城市,把城镇建设成合乎生态要求的人类理想家园,这已是人们的不懈追求。目前,一种以可更新能源系统、内部物资循环再生、无毒建材使用、室内温室种植和屋顶花园、高效美观的自然照明等为特征的“生态建筑”已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县地处内陆河源地区,工业化程度不高,但在城镇建设中必须吸取和借鉴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以负责的态度来设计和建造生态城镇。第二,建设生态城镇是绿色旬阳的重要支撑。绿色旬阳包括绿色环境、绿色产业、绿色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基础。生态城镇作为健康、安全、舒适、优美,天人合一、温馨舒适的家园的表现,要求功能配套,基础完备,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居住生活需求,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建设布局、环境的选择上都将产生重大变革,更加符合“绿色”理念。尤其是我县把生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建成陕南旅游胜地,建设生态城镇就更加必要。第三,建设生态城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理查德・瑞吉斯特:“人类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建设城市的方式、城市人口密度和多样性。”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今后一段时间我县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改变自然与人类环境的关键时期,是城镇发展的高潮时期,随着人民生活的追求层次发生变化,自然、生态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健康型生态居住环境是人们的最迫切需求。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引领人们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的潮流,引导人们按规律去生产生活生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城镇具有良好的机遇和现实条件。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步伐的加快,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以及迁移式扶贫、生态移民等项目的推进,国家加强对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农村经济等政策,这使我们建设生态城镇具备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我县位于秦巴腹地,城镇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历史积淀深厚。近年来我县城建工作快速推进,取得较好成效和许多工作经验,特别是绿色旬阳建设的实践富有实效。生态城镇的理念已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在了城镇建设的许多具体工作之中,这些都为建设生态城镇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建设生态城镇是破解城镇化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认识有偏差,对城镇化重要性及推进城镇化认识不明确、简单地理解为撤乡并镇、人口增加,这样片面理解,对推进城镇化工作极为不利,城镇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居住人口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的城镇化,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城镇化,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为农民进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有浮躁心态,不能盲目攀比,赶进度。不能盲目铺摊子、大兴土木,造“空壳城市”。二是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功能不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层次低,脏、乱、差问题普遍,生态环境脆弱。三是城镇体系、交通体系、水资源规划衔接不紧,先建设后规范现象严重,缺乏整体协调发展。四是城镇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经济支撑,对农村经济带动作用差、辐射力不强。五是城镇缺乏个性特色,设计趋同。建筑格局单调,韵味不浓,没有特色和吸引力。这些方面的问题集中一点就是方方面面体现出不和谐,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指导建设的正确思想,没有树立生态的理念。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建设生态城镇加快建设生态城镇,最根本的是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立足旬阳自然禀赋,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建设以净化、绿化、美化、山水相依为标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山水园林生态景观;以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经济生态化为特征的绿色环保生态产业;以“形、神”兼备,人文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城镇就是要建设与自然平衡、和谐的人居环境,对地处河源地区的山区县份来讲,首先应该是山水园林城镇,森林环抱、绿茵遍地、四季葱翠,噪声得到控制,气候自然调节,水土合理保持,生态环境和谐,景色美丽动人。城镇经济是无公害环保的产业体系,是花园式工厂、环保安全清洁生产技术,交通便捷,服务功能完备,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城市文化具有浓厚的风土人情,道德礼仪,法制观念,具有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城镇精神风貌。在这里,自然环境、城市与人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的精力更加充沛,身体更加健康,创造力更加旺盛,必然会大大促进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建设生态城镇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方针,突出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主题,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人口、提升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经营城镇资源、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小而精,秀而美,富有个性,既具有文化品位又有环保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城镇体系。培育一批天蓝、水清、山绿、景美、特色明鲜,引人入胜的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的城镇;发展城镇中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环保的特色产业;孕育一种融传统健康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建设殷实、健康、文明的生态县城、集镇、新村、社区。1、以加强城乡规划为先导建设生态城镇。规划是发展的前提,是城镇发展的定位器,城镇的生态化首先是规划的生态化。生态城镇规划就是把生态理念贯穿于城镇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构建生态县城、生态集镇、生态新村、生态社区、生态小区体系,对城镇布局、结构、建筑、色调、雕塑、小品等设施要用生态学来审视,使城镇平面、空间显现艺术性生态性。生态城市规划有一些基本的原则:(1)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2)恢复退化的土地;(3)平衡发展;(4)制止城市蔓延;(5)优化能源;(6)发展经济;(7)提供健康和安全;(8)鼓励共享;(9)促进社会公平;(10)尊重历史;(11)丰富文化景观;(12)修复生物圈。按照生态城市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原则来修编规划,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完善城镇体系规划。这个规划主要管城市和农村发展如何衔接,管城镇布局、新村的设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县城、集镇、新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要贯彻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原则,实行集镇群的协同式发展模式。通过以交通体系为纽带和依托,变城乡经济分割、孤立、无序为统一、联系、有序的发展格局。二是高起点修编县城总体规划。规划必须体现完整性超前性,少走弯路。县城所有建筑物的配套协调,风格搭配、韵律和谐、生态环境要从总体上作出完整的规划设计。突出县城精神的设计与塑造,利用独特的山水地貌及组团功能形态,把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给山造势,给水补形,设计自然、宁静、幽朴的“太极城”特色艺术形象。对建筑的式样、色彩、高度要与周围山水建筑物相得益彰,这些问题都要在城镇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搞好县城总体规划中的消防、供水、排污、供电、通讯等专项规划,力争与县城总体规划同步。在建设中必须坚持按规划建城镇,一张蓝图管到底。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建设紧密衔接,分区定位,统筹规划。全面推行“两证一书”制度,各小区建设必须编制详规,一律不得先建后规划,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督管。三是编制新村建设规划。逐步健全全县新村规划体系。坚持“八位一体”,综合治理,科学规划新村建设。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房,搞好试点稳步推进。结合百强村建设、生态移民、迁移式扶贫、退耕还林等工程,分散、连片集中、点面结合,依坡就势,一面坡一条路进行整体布局,打破裁弯取直、挖山打岩的传统模式。2、以完善城镇功能为基础建设生态城镇。水、电、路、防洪、环卫等配套设施要优先规划,规范红、黄、紫、蓝线,新开发的集镇、小区原则上基础设施先行建设,现有集镇要逐步配套。文化、广电、体育、教育、社区福利等公用设施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城镇功能。要完善社区、小区的配套功能,较大的`住宅小区要设置必要的文体、卫生、保健等设施,增强休闲功能和人文内涵。要抓好城镇建设项目,储备、论证、推介、争取公益性市政设施项目,突出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项目。集镇建设重点抓好给排水、垃圾掩埋项目。当前制约集镇基础建设的难题就是资金短缺。要通过土地经营、社会集资、招商引资、向上争取、盘活存量资产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3、以培育城镇特色产业推行清洁生产为内涵建设生态城镇。产业是城镇的血液,产业旺、城镇兴、人民富,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生态城镇就是发展生态产业,一是要突出农业产业化。各乡镇要找准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公司+中介组织(协会)+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结合农业园区建设,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为县城服务的配套农业种养业,建立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扶持二、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流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三是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障碍。在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社会保障体制上都要为农民进城开绿灯,消除政策性障碍。4、以加大城镇综合整治力度为突破口建设生态城镇。我县地处河源地区,城镇大多依山傍水,要建设生态城镇,必须把城镇纳入山川秀美建设的大范畴来考虑,把城区和郊区环境治理同时兼顾。一方面,要养山护水治田建园,搞好城镇周围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大河道整治,兴竹养花,使城镇周围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另一方面要加大城镇区环境整治力度,使之“干净、畅通、绿化、明亮、整齐”。持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抓重点,更要抓难点。下功夫治理城市脏、乱、差,抓好城市容貌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占道经营问题,切实保障城市道路干净、畅通、市政设施完好无损。加大对城市广告的管理力度,对主要街道、主要建筑的户外广告要精心设计,坚决杜绝违章建筑、零星插建的行为,坚决拆除影响市容景观和内容不文明的一切牌匾和标语,严厉打击在公共场所乱张贴、乱刻、乱堆放、乱吊挂等行为。要以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抓好道路养护和排水管网维护,消灭街道坑洼不平和污水乱流、垃圾杂物乱堆放的现象。以道路、公厕、垃圾收集点为重点,加强对垃圾的全程管理,确保城市街道卫生整治。第三,要着力抓好城市绿化工作。进一步作好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完善城市“绿线”制度,通过拆墙透绿,屋顶铺绿,植草皮,路街整治,推进绿化。建设绿地要从用地、布局、造型、色彩、朝向、标志物等方面,精心设计,出精品,不贪洋求大,与自然相协调。特别是在花草树木的品种选择上要因地制宜,有本地特色,关键在于形成个性,选择出县树、县花、县鸟。第四,要加强对城市建设工地的环境治理。结合整顿建筑市场秩序,狠抓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把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作为文明工地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建筑垃圾清运管理,有效遏止沿河倾倒、堵路毁田、破坏环境的现象。5、以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为切入点建设生态城镇。城镇管理是确保城镇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坚持依法管城。逐步完善城镇管理法规体系,加大《县城区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探索综合执法管理模式,组建执法队伍,严格文明执法。积极开展创建文明集镇,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活动。以企业―学校―新村―居住小区―街道―集镇―县城为生态建设单元,分类指导建设生态社区。从各机关单位做起抓起,创建文明大院、文明单位。突出加强城镇社区建设,改善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功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创建一批文明社区。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生态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的形态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态城镇建设是全新的理念,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城建各项工作都要凝聚在这一目标和任务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一是树立生态意识、生态观念。要把思想统一在建设绿色旬阳上,深刻认识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根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自觉用生态城镇的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努力建设生态家园。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提高决策水平,从宏观上把握发展动态,使建设中不走弯路或少些败笔。要加强市民文明意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文明素质,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爱,爱城如爱家的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视各种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普及生态城镇的知识,公开曝光破坏和有损城镇建设的人和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家园的浓厚氛围。二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县城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城建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切实解决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要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安排部署城镇建设,把生态观念贯穿集镇和新村的建设中。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分工负责。三是要加大城建资金的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四是建设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城建管理队伍,培育一批专业性人才。(作者系旬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三
随着人口、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城市已经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大型城市,芒市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作为一位在芒市生活多年的居民,我有幸目睹和体验了芒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从中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
芒市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发展了工业、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空气、水源和噪音污染等。芒市政府下定决心,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推进城市生态化和环保治理,建设生态城市。在芒市可持续发展指导下,芒市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自然保护、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要打造一个生态城市,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规划,芒市在规划中注重实施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策略,并严格实施各种环保标准,提高环保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城市的搬迁、发展面积和土地使用,同时积极推广绿色交通、建筑节能等技术手段,全力实现城市化和环保治理的有机结合。
在芒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工业和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制度已经得到普及,城市绿地和公园体系逐渐丰富。我还能够看到,绿色交通的推广和发展成果正在不断显现,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市民的出行方式也变得更加方便和低碳。
所有的这些举措和成果都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活幸福感。在芒市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满足,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空气清新、天蓝、水清、土净,也为生态旅游和健康养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第五段:总结。
通过经验的体验与感悟,我认为,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其次要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深层次的实施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动能,不断满足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四
首先,我谨代表溆浦县委、县人大、县*、县*对绥宁县四大家领导一行莅临我县考察交流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县县城建设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溆浦县委、县*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城市化率达到32%,县城建设先后投入资金30亿元,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5*方公里,居住人口近15万,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呈现出投入多、力度大、质量高、速度快等特点,城市品位、承载力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日益改善。20xx年10月我县成功实现“省卫”授牌,今年又顺利通过“省卫”复查。
一、突出规划引领,正确定位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和龙头。近年来,县委、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规划作为引领城市建设的龙头,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坚持资源整合、功能优化、发展统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修改完成了《溆浦县城市总体规划(20xx年—20xx年)》,确定了“改造城中、开发城北、完善城南、拓展城东、重塑城西”的总体思路和以商贸为主导,生活、居住协调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一心、一带、四组团”布局结构,实现了规划的超前性和可行性的统一。同时,加快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目前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详细规划还做到大手笔、大气魄,邀请国内外著名设计师设计。如城北新区开发规划邀请湖南大学的建筑设计大师担纲完成;城西新城开发规划则邀请加拿大沃尔玛公司总裁罗伯特精心设计。这些规划设计既富有山城特色,又充满水乡神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坚持“*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组织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此外,严格规划执法。今年我县专门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全县私房建设的紧急通知》(溆政【20xx】1号)文件,严禁规划区内建小产权房和私人建房,严厉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规划区建房行为。
二、突出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我县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先导,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力争把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人居适宜、活力繁荣的美丽城市,取得良好实效,肯德基、湖南佳惠、湖南步步高、华天大酒店等著名零售、连锁企业相继登陆溆浦。
(二)加强房地产开发,推动产业发展。近三年来,共完成房地产投资亿元,累计新开工面积万*方米,在建面积万*方米,竣工万*方米,实现税收亿元,支柱产业地位逐步显现。先后建成了格林新城、兆隆花园、溆水明珠、*、月亮湾、星星苑等一批中高档多层、高层房地产项目,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培植支柱产业发挥了重要贡献。
(三)加强安居工程建设,构建和谐县城。我们把廉租住房建设、保障目标作为县委、县*为民办实事承诺项目之一,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责任制落实和向上级项目争取力度,五年来共争取中央专项补贴资金万元,省财政专项补贴资金389万元,实施廉租房建设项目8个,共开工1800套,万*方米,共发放租赁补贴万元,为城市4565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
三、突出城市经营,加快城市提质步伐。
城市建设融资难,是我们欠发展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近年来,我们为破解城市建设融资难问题,加大城市建设融资*台建设,努力做活城市经营文章,取得良好成效。
(一)做实*台,理顺融资体制。我县20xx年成立县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为扭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规模小、资产少、负债高,政企不分,主要靠银行贷款、财政担保实施城市建设局面,近年来县委、县*着力加强公司资产、资源注入和债务偿还机制建设,变城市投资公司输血功能为引血、输血、造血功能皆俱的活力*台。至20xx年底,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亿元,实有资产达到6亿多元,并通过*、人民银行、银监会认定为履行融资职能的*台公司,建立起了“融资—建设—经营—偿债”一体化,资本良性循环的投融资管理*台。
(二)拓展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努力拓展银行贷、项目争、招商引三个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建设融资难问题。近年来,我县通过向银行贷先后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亿元用于屈原大道和迎宾西路两厢的土地开发建设、贷款445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贷款6161万元用于廉租房和经济房项目建设,从农发行贷款2470万元用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贷款亿元用于土地储备项目;通过项目争,把城建项目精心包装,积极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笼子;通过项目引,以bt、bot、ppp模式分别与浙江菲达、湖南财信、湖南金辉集团、义乌明通电子集团、湖南百龙置业签署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人民公园、桔颂坝、城东绕城线建设、园艺西路两厢土地开发等项目合作协议,总引资达4亿元以上。
(三)盘活资源,努力经营城市。按照“以地养城、以业兴城、以城建城”的思路,加快城市资产集聚、重组和运营,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存量资产资本化、无形资产有形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土地资源市场化,即*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一律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今年我县共储备1210亩土地。存量资产资本化,即将闲置国有资产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经营,加快资产变现处置,以多种形式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无形资产有形化,即大力推进公用事业经营权和特殊行业特许经营权、广告发布权、道路命名权、房地产开发权等无偿资产的有偿转让。投资主体多元化,即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域行业的限制,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和社会资金、民间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建设。
四、突出城市管理,打造文明靓丽新城。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长期以来,我县城市管理明显滞后于建设。针对这一状况,我县不断顺理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措施,创新工作举措,使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城市“脏乱差”面貌得到切实改观。一是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先后组建成立了县城市执法局、公用事业管理局等职能机构,实现城市建管高度分离;调整充实了创建办、爱卫办等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形成“*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工作合力有效增强。二是突出城市卫生保洁。县城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实行“一普三保”作业制,垃圾清扫做到日产日清。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和“爱国卫生周”活动,重点解决城区公众聚集场所、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地段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强化市容市貌整治。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执法和户外广告清理专项行动,重点对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贩、以路为市、乱张乱贴等违规行为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市容市貌整洁规范有序。四是严格交通秩序管理。先后完成城北三角坪和城南园艺路两处路口红绿灯系统设置,屈原大道限速电子卡口安装和警予学校、县幼儿园、三完小、二中、四完小、凯文学校、屈原广场等地段减速路拱、警示性标志建设;依法取缔城区载客三轮摩托车,组建成立顺安出租车公司;积极开展火车站广场整治,全力规范公交汽车营运秩序,严厉打击客运市场非法营运车辆,有效规范城区交通秩序。
尊敬的绥宁县领导,溆浦属湘西欠发达县,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只能说还是刚起步,与发达地区、与贵县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你们能不辞辛劳,亲自来我县座谈交流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为我们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建设、管理经验提供了宝贵机会,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五
摘要:本论文概述生态城市的定义、特点,着重阐述生态城市的规划理论。
1.1研究背景。
21世纪的历史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历史。在整个20世纪,世界的城市化率不高于13%,而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50%,且仍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巨大的效益、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引发了环境污染、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生态破坏、资源的过度枯竭等城市病的出现。一些世纪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警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的城市化近年来同样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迅速膨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但悲哀的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走了西方的老路,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这是我们为经济发展付出的高昂的、沉重的代价。于是中国人开始寻求一条新的道路,积极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正在形成。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城市,逐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理论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而且实现了同代以及代际之间的公平,另外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1.2研究意义。
2.1定义。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城市不仅体现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意愿。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过程中提出。
来的,他把生态城市定义为“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与自。
然的物质和生活方式”。
1981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
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是这一概念过于理想化,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87年,雷吉斯特在起专著《生态城市伯克利》一书中把生态城市定义为:生态城市追。
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这种定义增加了生态城市的可操作性。
代科学与技术手段来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
能源,提高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互惠共生。
李扬帆、朱晓东、黄贤金等根据生态城市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全球性、基础性等特征,构建了生态城市系统概念模型框架:
2.2特点。
2.2.1和谐性。
一个充满绿色、充满生机、充满关心和爱心的人居环境。
2.2.2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的“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科学高效地利用各种资。
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所。
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2.2.3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可以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
满足现代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2.4整体性或系统性。
生态城市不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力整体。
利益,生态城市是由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组成的具有开放性、依耐性的复合生态。
系统。各子系统在“生态城市”这个大系统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均衡发展。
2.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的,而且。
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是以。
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
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
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指。
导人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3.1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内涵。
可持续发展既不单纯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也不单纯是指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而。
是人与自然地共生与共进,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稳定。因此,可。
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内在本质的反印。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生态的内在规。
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它的总体要求是:第一,调控的机制能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不能超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第三,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创造一。
个多样化的、稳定的、充满生机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城市规划。
4.1基本概念。
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建。
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2基本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
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
将自然融入其中。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四个基本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
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4.3一般程序。
思想,依据生态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结合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
4.4平台。
本章简单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规划理论,从而。
对生态城市的规划有了初步的认识。据此,我们对生态城市的前景进行一些展望。我们的基。
本态度是:形式严峻,困难很多,但趋势好转,前景乐观,可以预言。生态城市并不是一个。
不可企及、尽善尽美的理想意境,而是一个逐步逼近、可望可及的具体目标。所以我认为,今天的生态蓝图,明天定会兑现。
参考文献:赵运林、周东升编著。城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六
宁海县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众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12月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第4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按照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的要求,先后投入41亿元创建资金,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活动,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作者:郑金平作者单位: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刊名:今日浙江英文刊名:zhejiangtoday年,卷(期):“”(8)分类号:关键词: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七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要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状态,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在我国诸多的城市中开展。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气废水的排放使得环境不断的恶化,便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变得十分重要。只有进行合理而正确的环境艺术设计才能够促进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一)认识上的混淆。
在生态城市的发展当中,由于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园林设计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界限,导致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上发生了混乱,进而使得设计师在环境设计与规划当中存在漏洞与失误。园林绿化设计相比较其他的土木工程来说有较大的不同,在其内艺术性与历史性的蕴含上相比之其他建筑设施要更丰富,需要设计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对于某一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布局设计,其包含的范围比之绿化园林要广的多,例如设计区域的自身生态环境,地面植被与建筑设施的分布与外观以及区域内各部分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和整体的协调性等等。这意味着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的植株分布,要以城市整体的建筑为主导,结合气候,景观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整部布局设计,也只有充分考虑到这几方面的因素,才能确保所得的设计为生态设计。
(二)整体实现与局部操作的矛盾。
在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时,容易发生局部分隔开来进而导致整体不协调的现象出现。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引申得到的一种概念,既是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城市系统。但是,在当前的一些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很容易吧某些区域单独划分出来进行设计,进而导致整体的不协调或者局部设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现象出现。例如,对某一区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充分考虑到该区域内的所有设施与环境体系,使得内部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这一区域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但是,区域必定不会是单独存在的,其周边的未进行设计改造的环境部分必定会对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改造的区域产生影响,轻微的影响可能仅会对该区域产生轻微的破坏,而一些较恶劣的环境影响则很容易抵消其内部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与局部的矛盾还涉及到城市与农村区域的矛盾,如何统筹这两方面的因素,使之相互融合,达到城市,建筑,地区,园林之间相互融合,就能创造出一种融合的美感,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
(三)利益驱动问题。
虽然当前可持续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大势所趋,但是,利益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并且是影响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如何统筹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益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时,必定会涉及到城市中一些传承的生态景观与传统的建筑设施。对这些传统的部分是进行全部推翻更新还是保养维护,便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个体现。仅考虑到当前发展的利益,便很容易造成传统元素的流逝。因此,为了长远利益的考虑,对于这些传统元素进行保护,但在保护的同时要针对它们自身的特点进行周边环境的改善,充分利用它们自身的价值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可见的利益。
(一)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可以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性内容。虽然体现在设计图纸上各部分的分布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在实际的分布当中却是空间的,立体的。在这里立体的分布格局当中,人们需要进行诸多的工作以及生活内容。而这些内容统一起来,则离不开建筑设施,绿化设计。建筑设施的立体感很强,是空间设计中的主体所在。其高度,外观,功能在环境设计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某一区域中的建筑体系没有一个协调的外观形象,而是“各自为政”,就会使得布局设计的空间感丧失。只有保证在进行建筑的`空间设计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达到协调统一,才能增加设计区域的美感。
(二)绿化设计。
由于都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中建筑设施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呈现出一种沉重感,压迫感,极大的影响着都市中居住的人们的心理状态。而通过有效的绿化设计,可以降低都市的这种不良影响,在人们的紧张生活节奏中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与放松的区域。一些都市白领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当中,情绪得不到释放,压抑在心中,即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水准,还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产生危害。而绿化场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暂离工作,亲近自然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释放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愉悦身心。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设计师们要依据城市的自身特点,进行植株的选择以及植株的分布。使得移植的植株能够健康的成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植株的外观与城市整体的理念相协调。例如,对一些水分较多的区域需要选择抗涝的植株。
(三)水体设计。
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离不开水体设计这一步。水既是人们与其他生物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又是环境调节的重要物质之一。但是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水废气的排放导致水环境不断的下降,水质受影响极深。在城市的环境设计当中,水体设计是其根本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城市中生活的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以及一些生产当中所需的用水,在确保水分供给的同时,还要确保水分的可循环利用,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利用水自身的特性,进行环境设计,为人们提供观赏的水景观,既增加了城市的美感,又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利用水资源设计的景观通常是一些城内河,人工湖,喷泉等等,这些场景为城市居民提供相应的休憩场所,还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亮色,所以说,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中的根本性内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居住地的周边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一条清晰明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钱丽竹.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4).
[2]何礼.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j].艺术科技,2013(1).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土地资源浪费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城市概念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我近期有幸参观了一个生态城市的项目,深受启发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注意到生态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城市里,各项建设和发展都以环保和节能为出发点,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该生态城市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能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了很多。我深感生态城市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是考虑长远的发展。
其次,我觉得生态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要以人为本。在这个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和需求被放在了首位。公园和休闲设施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活动的机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此外,该生态城市还注重城市的美观与宜居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非常精心,街道整洁有序,建筑物布局和材料的选择都给人一种和谐美感。通过这一切,我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增长,更为了人民的幸福和舒适。
第三,我还发现生态城市在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举措。相比于传统的城市,该生态城市更加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高铁、地铁、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取代了传统的机动车辆,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而且,城市中设置了便民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骑自行车或步行更加方便、快捷。我对这种绿色出行的理念肃然起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
第四,生态城市还强调了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社区是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在该生态城市中,社区设有公共设施和服务中心,人们可以在社区中解决大部分的生活需求,这样可以减少人们的出行频率,节约时间和成本。此外,社区组织还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增强了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我认为生态城市的社区建设模式值得借鉴,它能够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认为要实现生态城市的理念,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出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市民也要积极参与,提高环保意识,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使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诚然,建设一个生态城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信未来的城市会更加美好。
总之,参观这个生态城市的项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的交通规划和管理、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推广。通过我在这个生态城市中的所见所闻,我更加相信只有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够建设出绿色、宜居的城市,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九
(1)数据表明,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近80%。此外,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的生态城市。
(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3)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是: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每150至200米设一个站点。环境保护专家认为,这种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
(4)弗斯特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总共才占全球面积3%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资源。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500万和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这种发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
(5)《经济周刊》认为,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这方面,美国纽约市计划到,1.3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平;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减少使用税的征收。
(6)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蒂芬·贝林格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零指标。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这是基本理念,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
9、阅读第(1)段,说说“生态城市”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2分)。
10、第(3)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4)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5)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2分)。
11、第(5段)加点的.“减少”一词的词性是什么?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减少使用税的征收”的意义。(3分)。
12、为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请你另外提出两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2分)。
参考答案:
9、(2分)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2分)。
10、(2分)第(5)段写纽约市的减排计划(或减排措施)。(1分)逻辑说明顺序。(1分)。
11、(3分)“减少”的词性是动词。(1分)意义:鼓励市民积极安装太阳能设备,(1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1分)(答案接近酌情给分)。
12、(2分)示例:(1)使用节能灯(2)减少公共场所照明时间(3)限时限温使用空调(4)安装生活用水循环使用的设施。(合理即可)。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十
城市这一人工环境综合体,由地表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以及环境综合作用而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运动方向的有机整体,称其为城市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后代人和其它城市发展的前提下,以满足当代人的福利需求为目的,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通过规划、监测和调控等手段引导城市生态复合系统向更加和谐、平稳、均衡和互补状态的定向动态过程,体现了城市系统的一种状态或目标。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发挥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笔者试以公平、持续、协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实践,以桐乡市为例,通过三大目标规划有效解决桐乡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寻求三大规划目标的统一和三大矛盾的解决,最终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向高级阶段推进。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和功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
从解决桐乡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角度出发,规划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把“三高”农业和有机农业结合起来,规划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形成良好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农、鱼、禽水生生态经济系统,湿地综合利用开发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污水自净生态经济系统;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经济系统。在企业层面上要根据生态效率,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产品包装“绿色化”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区域层面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问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从解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出发,重点规划档次高、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家具、钢铁、木工机械等专业市场,培育和壮大花卉、汽车、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塑料、布匹、水产等新兴的专业市场,结合桐乡市规划开发建设高档商贸中心。规划和建设信息网络,形成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信息产业基地,加快以科技服务、社区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形成覆盖范围广、服务水平高,渗透到各行业、千家万户的综合服务体系:合理规划房地产业,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战略,严格控制房地产用地外延扩展,消化闲置商品房,切实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人居环境;积极规划好旅游产业,要在特色旅游上下功夫,创立一批区域性特色“旅游品牌”,发展规模旅游,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将城市中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矛盾。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加剧。在桐乡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使工业布局规划结合城镇规划,防止境外污染型工业向本市转移;要淘汰落后的工业技术,大力推广节约型资源、能源、原材料,减少污染性的工业技术和方法;其次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再次要发展生态型工业体系,建立好重点工业园区。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机制,把保护耕地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和“三高农业”。从景观生态角度统筹安排城乡园林绿地的系统规划,在保护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良性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具有水乡和基础景观特色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社会的可持续性。除了有效的经济增长外,可持续发展城市谋求的是在不同的利益团体中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追求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桐乡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键领域。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桐乡人具有强烈的发展经济意识。而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是以人口为主体的立体结构,并与城市经济、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人口、文化、教育、卫生与健康、艺术、体育、价值观念和社会网络等。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
首先,由于桐乡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于中等城市,因此必须增加人口集聚,人口数量是确保桐乡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特别重视外来人口的管理,在规划中合理安排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其次,从人文生态角度出发,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完善社区物业管理、社区供给与保障、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多功能社区中心的结构规划。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大力发展先进的职业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大学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比例,引进人才,搞好科技开发、转化与应用。科学、教育、文化事业是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推广者和传承者,只有科学、教育得到发展,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结语。
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因在于人类单纯追求某些经济目标,同时又缺乏生态经济意识。因此在总结以往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城市是发展的载体,而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和目标。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提高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效益为最终目标。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实际上就是协调三方面的利益发展经济,公平地分配发展的成果,同时确保这一过程不损害城市生态系统,最终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三者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三者的矛盾并不仅仅是对抗,其本质是相互依存和互补的。生产与生活的矛盾是经济利益与供给劳动者生存所需发生的冲突,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是经济利益与保障自然资源环境产出的冲突,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则是同时面对的两难问题。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十一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1] [2] [3] [4]。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十二
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城市规划所受到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文章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及其推行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措施进行阐述,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生态性。
城市的规划及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较多的污染物,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目前,城市的规划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生态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态性及绿色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进行积极的配合,以使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朝着更为有序、高效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1、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人们的生理及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前景来说非常重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的和谐具有促进作用,使城市内部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虽然地广物博,但这些资源在地里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区域性,而由于前些年在发展过程当中环保的意识不够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实行生态城市规划,能够有效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对城市人民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在当前社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绿地规划的合理性不高。
城市规划过程中,绿化所占的面积较小,布局的合理性不高。我国的南北方地区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对于布局及绿地面积问题均有所欠缺,如北方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方的浙江省杭州市等城市,在规划的过程当中,绿地所占的面积均较少,这些城市在规划的过程当中,主要将绿地以点和块的形式进行分布,缺少大量的片状结构,且其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多以地面草为主,缺少灌木、乔木等植物,植物的整体高度偏低。
2.2城市绿植空间结构分布层次性不高。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为了增强城市的美感,可采用不同种类的绿植,将生态环境在空间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而目前较多城市的规划施工单位,为了便于施工并介绍规划成本,所选择的绿植品种过于单一,在空间搭配上缺乏层次感及过度感,是整个城市的绿色规划过于单调,没有新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及审美疲劳。
2.3部分地区对于生态城市的认识程度不高。
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受到的重视度较高,而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往往不高,较为注重工业发展建设,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透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及招商引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尽量保证其科学、合理且长远,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生态城市的规划也变得更加重视,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不仅能够使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心健康,还能起到吸引投资的作用,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应首先对其编制的科学性进行保证。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同的城市应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是因为城市不同,其景观、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往往不同,在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时,应使城市建筑与生态景观共同发展,以使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融合,在设计时,可以将街道两边的景观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作为一个设计整体进行设计,以便能够对街边的景色进行保护,实现景观收益,总之,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首先根据该地区的实际作用与价值进行设计,突出其实际价值的同时将生态设计融入到整个城市规划当中,在提高城市生态文明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3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基础。
城市的发展及演变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均分不爱沿江沿海一带,这些城市本身的生态环境基础较高,因此在对这种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时,除了要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外,还应对其进行保护,以免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在具体规划时,应将城市中固有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的资源,减少跨省、跨区等移植情况的发生,整个规划应以顺势为主,以免所引来的外界资源因不适应规划城市的地里环境发生死亡,反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态循环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走廊。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对城市的内部进行规划,对城市的周边也将进行一定的规划,在规划时,应将城市的发展边界、缓冲区域及用作与外界联系的生态循环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由于绿色容积率对于城市规划及城市的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应对城市整体的地面绿色容积率进行控制。
3.5加大绿色活动的推广力度。
科学的进步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这些新型能源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自然反应而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这些新型能源不仅能环节我国能源的使用压力,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使用传统能源所产生的污染,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应将这些新型的能源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减少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如可将路灯所采用的电能由传统的火力发电改为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还可在建筑的过程中使用保温性较高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室内温度的变化。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除了要保证城市建设的实用性与环保性,还应注重城市整体的美观性,这种美观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空间布局上,在进行布局时,应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处理,使城市绿化当中不仅只有草坪,还有灌木、乔木等其他绿植品种,以减少绿植的单一性,使人们在经过城市的不同地区时能感受到不同的绿色风光,增强城市带给人的新鲜感。
4、结语。
城市的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随着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城市居民的心中,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良好的城市规划,还能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中,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生态城市在保护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有幸参观了一座生态城市,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与感悟。
第一段:宜人的生活环境。
我所参观的这座生态城市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园绿地遍地开花,空气清新宜人。一入城市,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大片绿色的花园。这座城市注重保护生态资源,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丰富植被覆盖,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翠绿色的画卷。公园绿地的设置不仅让城市居民享受到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还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
第二段:便捷的交通系统。
这座生态城市的交通系统也是人们赞扬不已的。城市的交通网络十分便捷,不仅有齐全的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还广泛普及电动汽车,并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交通方式出行。在这座城市里,我感受到了出行的便捷和舒适。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行,都能很快到达目的地。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还鼓励了人们积极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段:智能化的建筑设计。
这座生态城市的建筑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的建筑不仅外观别致,更注重智能化的设计和运用。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同时,建筑物的绿化屋顶和墙体不仅美观,还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这些智能化的建筑设计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第四段:人文关怀的社区建设。
这座生态城市的社区建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社区里设有各种设施配套,包括医疗机构、学校、儿童乐园等。社区里还鼓励居民自我管理和参与社区事务,使居民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和友情。这种人文关怀的社区建设不仅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满足了居民的各种需求,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第五段: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这座生态城市以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城市拥有废弃物分类回收系统,倡导居民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使城市拥有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环境,还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通过参观这座生态城市,我深切体会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生态城市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希望未来更多的城市能够借鉴这座生态城市的经验,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为我们留下更加美好的城市和生活。
生态城市工作计划篇十四
芒市生态城市是一个融合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模式,在这个城市里,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得到了平衡的发展。我很荣幸参与了芒市生态城市的观察和了解,深刻认识到这个城市所得到的收获和成就。
芒市的空气质量好,天空干净明朗,但并不像一些人天真地以为的那样。这是有实际可持续性的环保理念和垃圾管理计划得以得到落实的结果。人们很重视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文化,更少制造垃圾,并且按照垃圾分类的计划将垃圾分类,便于垃圾的处理,降低污染的扩散。我们在马路旁边的垃圾桶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设计,有几个开口设备分类不同的垃圾。在芒市生态城市里,环境的干净清爽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第三段: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许多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芒市生态城市特别注重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这种预防第一条件就是让人们尊重自然界。芒市有一些著名的生态公园,如白龙湖公园,广药公园和百花山公园。这些公园的建设彰显了生态城市文化的真正意义。例如,白龙湖公园采用了湿地景观设计,广药公园采用了仿导流的大自然风景布局,百花山公园根据地文设计。这些公园的建造使得自然界被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在长期预防自然灾害的解决方案中,这是一种有效和适宜的方法。
第四段:公众意识。
在芒市生态城市里,公众环保意识是由多方面发展而来的。例如,芒市卫生部门促进公民参与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政府不断提醒居民少用塑料袋和纸张,而选择可以重复使用的袋子和包装盒。建议用二手书的地方被置于图书馆和书店之间,这是鼓励人们传递和共享我们的社区资源,同时也为大量人们的SECONDHAND文化积累起大量的信心。
第五段:未来展望。
芒市生态城市已经走在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芒市的贡献也不断扩大。未来,芒市生态城市应该继续努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同时,生态城市与大自然之间适应性和韧性的关系应该更加紧密地绑定。芒市生态城市应该继续维持和平衡自然界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和伟大意义。
结尾:
在芒市,我们深入观察了它的生态风貌,了解和欣赏了它的环保理念的文化特征,以及与我们相同的对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我们理解到,让城市正常发展同时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计划,这种平衡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芒市生态城市正在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其相关成就和经验应该广泛应用到其他城市中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0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