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阅读理解答案篇一
这是一篇记事课文,主要讲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到湖里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懂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课文语言浅显,层次分明,叙事清楚。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的读书,让他们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关键问题的引领,指导他们在自主阅读中理解并体会汤姆复杂的心理变化,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遗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坚定的话语给他以深刻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人感受到那种喜出望外和极不情愿的神态和心情。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汤姆钓鱼动作的.娴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涟漪”、“小心翼翼”、“夜幕初垂”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汤姆钓鱼动作的娴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ppt课件
2课时
课前预热: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的穿着怎么样?(清爽、休闲)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去钓鱼,并在钓鱼的途中分享给大家一个感人的故事。大家做好准备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一起学习(指黑板板书)第17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预设: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结果怎样?
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
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字正腔圆。
汤姆钓鱼鱼饵鱼竿
上钩拖出从未允许
低沉坚定丝毫必须
遵守规定铭刻回响
夜幕初垂银色涟漪小心翼翼斩钉截铁
师正音:“垂、斩”为翘舌音;“遵”为平舌音;“铭、汤”为后鼻音。“竿”读第一声。
2、指名分段读课文,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个别长句子。
3、(出示填空)同桌交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夜幕初垂,汤姆和爸爸到湖中小岛钓鱼。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获得了爸爸的赞赏。但爸爸却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命令他:“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但最终他还是放了,因为他知道:“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相机板书:汤姆爸爸钓鱼)
三、
1、过渡:这是一条什么鱼?(大鲈鱼)
2、(出示句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面对这么大的鲈鱼,爸爸是怎么说的?
比较句子:你把这条鱼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用什么语气读?你从哪知道的?(“必须”“!”)
再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出命令的语气。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说说你从第一自然段获得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体会第一句所描绘的环境的幽静美好,指导学生用舒缓的语气读。
3、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文段,圈出动词,感受汤姆钓鱼动作的娴熟。
(2)加上动作读一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齐读,指导学生读出汤姆钓鱼动作的连贯。
(4)拓展:选动词填空。
4、小结:汤姆用他那十分娴熟的钓鱼技巧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爸爸却让他放掉,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汤姆将鱼放掉后有没有后悔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同桌交流难写的生字,分享记字方法。
形近字:“豪”与“毫”、“未”与“末”、“允”与“充”
儿歌会意法:“钓”和“钩”:一点鱼饵钓钓钓,带上弯钩钩钩钩。
2、范写“垂”、“钓”、“钩”,生描红、仿影、临写各两个。
3、展示评价。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阅读理解答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幻灯片、卡片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
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
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
20“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惊喜→不情愿
爸爸: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阅读理解答案篇三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自读自悟,交流品读,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
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梳理文脉,整体感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1.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1.介绍作者,引入新课。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
顺势引导:爸爸为什么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品读课题
爸爸说的这一句话,就是课题!连感叹号和双引号都完整地保留了!
读好课题,是我们读好这篇文章的第一步,请试一试!
交流读题:(评价、分享读题方法。学生先评,再由老师小结:特意强调了“必须”和“!”,读出严肃,读出不容商量的说话语气)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在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品读课题”中,为了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一)出示自读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串。(准备好了,我要开始寻找爱读书、会读书的同学了!)
2.指名读、齐读。
你发现了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写钓鱼的过程)
3.这些词放到句子里,会读得更好!“夜幕初垂,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读一读,理解“夜幕初垂”。(告诉我们汤姆和爸爸钓鱼的时间,也描写了环境。)
①指导学生观察“垂”。(“垂”哪种笔画最多?横画都有什么特点?哪一横最长呢?“横”画最多,这个字共有四个横。小结方法:横画多的字,多横变化一横长,间距相等更稳当。)
②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及每一笔的特点。学生书空。
③在田字格里范写。(起笔平撇先写千,第一横画莫要长,一竖挺拔立中央,中间长横两边伸,两个短竖往里斜;下面两横依次短。)
4.小试牛刀:练写“垂”。
5.“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动作不同,用词也不一样,多么准确呀!)出示“鱼钩”和“钓线”。
①“钓”与“钩”是两个极易混淆的字。要想区分它们,就要牢记它们细微的差别。
②老师编了则“顺口溜”,帮助你们区分。“小金钩,细又弯,包字头下撇折点(钩);金勺儿,亮闪闪,钓鱼可要耐心点(钓)。”指名读。
③小试牛刀:继续练写“钩、钓”。
6.提醒学生提笔即练字,注意写字姿势,落实课标提出的“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的要求。
(三)检查课文朗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思考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这句话的起因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谁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这也是我们写叙事作文时常提到的“六要素”中的三要素。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张庆先生多次强调指出:阅读教学应强化初读,书不读熟不“开讲”。以疑促读,以评促读,以读促读,真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体现汤姆的“惊喜”?
2.汇报体现汤姆的“惊喜”的句子。
预设1:“鱼竿弯成了弧形”“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
预设2:“微笑着”“赞赏的目光”
预设3:“哇!”“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3.引读句子。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耳边就传来了爸爸低沉的声音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爸爸的声音不高,但却很威严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爸爸的语气非常坚定
——“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听了爸爸的话,汤姆只好
——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在默读中,让学生学会沉思。老师体现导的价值,引导学生抓主线,品细节,穿插合作朗读、体会朗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并适时板书,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体会汤姆的心情变化。
1.总结:看着大鲈鱼游向湖心,汤姆心中有些遗憾。那么他最终后悔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5—12自然段,再去共同探讨!
2.布置作业:完成写字纸上的作业,再仿写2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87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