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作业设计论文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2:58:03
最热作业设计论文大全(20篇)
时间:2023-10-30 02:58:03     小编:雅蕊

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一些突发的变化。文字清晰明了,用词准确简洁,是一篇完美总结的要求。以下是专家给出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十个建议,请大家参考。

作业设计论文篇一

以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的微课应用为例,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在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微课的开发应用策略和其在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微课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微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更加理想。数学作业是学生发挥个性化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借助微课方式实现数学作业辅导,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作业讲解微课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保证自己在课堂中能够真实、有效地为学生讲解数学作业,就需要将作业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结合制作出相应的作业讲解微课,通过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保证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拥有更强的知识联系能力与应用能力。

1)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分析、总结出自己在课堂中都为学生呈现了哪些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通过回顾自身教学环节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案,准确了解上节课数学教学要点与重点,进而使微课在短时间内能够呈现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小学数学教师应回顾自己在上节课中都为学生布置了哪些数学作业,在了解数学作业内容以及布置作业的目的后,重点分析相关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知识,以便后期微课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3)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制作作业讲解微课前,了解班级学生相关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完成效果较为理想,但大部分学生采用单一方法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在微课中呈现出多种解题方法;针对大部分学生尚未给出正确回答的作业,则需要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原因入手,为学生录制讲解微课。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解决学生疑惑在作业讲解微课的支持下,相信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作业题目,掌握作业题目的解题方法。但是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班级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作业解题方法,甚至可能存在对知识似懂非懂的学生。此时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根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制作微课,以便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完“认识时间”一课后,为学生提出“1小时50分钟等于多少分钟”这一题目时,部分学生由于听课效果并不理想,在刚刚接触时间观念时,难以理解时间点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会将“1小时50分钟”认为是下午的“13:50”。教师在利用微课为学生解决这一题目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疑惑,就应借助微课中为学生放映出的钟表,为学生讲解时刻与时间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自己所提出的“1小时50分钟”并不等于“13:50”,让学生明确“1小时5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以便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时间换算。

设置相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组成因素,只有能够灵活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同类型题目解题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水平才会得到提升。因此,建议教师在应用微课为学生进行数学作业辅导过程中,灵活利用微课,以数学概念为支撑,为学生设置相关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作业的同时能够进行多次数学练习,使得学生举一反三,发散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同时,在为学生设置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合理使用前期布置作业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学生对布设的新问题出现唐突和陌生的感觉,让学生产生“我做过类似的题目且已经学会了解答方法”的想法,从而更积极地参与题目解决过程。若学生能够自己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则可以起到增强学习信心的作用,在做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若学生无法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呈现出原题目,让学生对比一下都改动了题目中的哪些内容,并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以便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自己来完成作业。

分析题目解题要点,呈现正确解题方法分析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可以发现错误解题方法与正确解题方法之间往往只在很小的细节上存在差异。基于此,教师在提供作业辅导过程中可以采用反例教学法,在微课中引入错误的解题方式,并呈现出正确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找准题目解题要点,促使学生在后期做题过程中,为了提高做题准确率,可以详细划分题目要点与重点,并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一堂教学课后会为学生布置几道数学作业题,以便学生可以在完成过程中消化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每一道题目的完成情况。针对班级中所有学生均出现错误的题目,教师需要加大微课中的分析力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拿到一道题目后,应从何处入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在合理分析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出正确的解题方式,让学生对正确解题方式的印象更加深刻;针对班级中学生准确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则应收集不同学生的解题方法,并将其呈现在微课视频中,保证学生所接触到的题目解决方法更全面,让学生可以在接触不同解题方法后,结合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选择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促使学生朝个性化方向发展。

总结作业题目类型,梳理习题解题思路在能够明确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思路后,学生日后遇到相关题目时,就可以顺利完成解答。基于此,为了提升学生数学解题水平,让学生拥有更强的数学能力,笔者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微课中引导学生积极总结作业内容相类似但题目类型不同时,自己所采取的解题思路。若学生在不同题目类型中的解题思路并无较大差异,教师则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呈现出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如排除法的解题思路、反推法的解题思路等,促使学生可以将解题思路与教师提供的作业联系起来,在验证与利用的基础上,梳理出不同习题的解题思路,并在后期做题过程中合理利用。

如在讲解“简易方程”一课时,学生不仅会接触到选择题,还会接触到应用题。虽然对于学生而言,做选择题与做应用题的思路相同,他们都会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但是由于选择题中已经给出特定的答案,往往只是让学生在四个答案中选择出一个正确的,若学生可以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则能够通过反推或排除的方法做选择题。此时学生的做题准确率与做题效率均会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会更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简易方程”选择题与应用题的区别,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与解题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总结出选择题做题技巧,促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准确。

在小学数学作业辅导中开发并应用微课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利用微课为学生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辅导时,教师必须以适当的讲解方式,保证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理解其中所涉及的数学内容。

2)将微课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微课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水平。

3)不断提高微课制作水平。由于小学生通常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因此,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微课制作方法,保证在微课中可以引入更多动态元素,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而帮助他们理解数学作业题目,更好地完成作业。

总之,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潮流。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做好数学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环节更扎实地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作业讲解微课,为学生呈现正确的解题方法,梳理习题解题思路,解决疑惑,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保证学生可以在微课的支持下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在勤加练习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2]杨财英.探究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7(73):88.

作业设计论文篇二

我们在作业分层方面的做法是,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作业也进行相应的分层。

1、硬性分层:即老师只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分层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次为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b层次为成绩中等的学生,而c层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好,人数也较少(不在班级公布学生所处的层次,但学生知道自己的层次)。这种分层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分数是硬性的。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其他因素,如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差异,和学习潜力的差异等。教学时,学生则按上课时的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并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2、软性分层:即老师给出分层题目,比如说同一节课后,布置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选愿意做的层次完成就可以了,同时鼓励a层学生挑战b层题目,b层学生挑战c层题目,c层学生挑战课外资料。或者布置好对于绝大部分中等层次学生适当的作业后,可对层次好的学生布置几道加大难度的附加题,当然也可鼓励中等生尝试去解决难题,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软性分层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进行自主选择,满足不同的需要。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惰性强的学生养成更大的惰性。

3、多样化分层:即老师不拘于常规,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分层方式,以完成不同时期对学生训练的要求。

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也响应了“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口号。是优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每次上完课,我都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必做题与选做题或定量不定时作业。例如:在布置课外阅读杂志《数学报》就是属定量不定时。我给这样不同要求,学生们都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力所能的作业。

2、评价方式随之改变。因作业的布置是因生而异,即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被评价者处于主动地位。所以,学生都能受到老师不同地鼓励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例如:我班有两个学生,一个叫侯鞠,一个叫陆张杜。刚进入我班时,他们俩均很差。针对这种特殊学生,我给他俩布置的作业是每天坚持练习口算20条,适当练习新课教学中的基础题;班级或年级小测试时也给他删去一些难题,并且将这些难题的分数加到其他基础题中让他们进行测试。这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教师不断给以赞扬、鼓励。他们的学习就很愉悦,学习的干劲就很足。期末测试他俩与大家相同的试卷,也分别取得了62分和65分的好成绩,比以前有极大进步。

3、师生心情皆愉悦了。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所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具有个性化,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这种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并且它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现象,避免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现象,现在他们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饿的吃饱,饱的吃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了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学生高兴了,老师也就愉悦了,因为“以学论教”,“教”就是为了促“学”。

由于进行分层次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致使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增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熟悉整个教学年段的内容、熟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熟悉所教班级这三项基本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要改变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充分关注学生: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学情分析,从而进行教案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正是这些改变,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布置作业,是老师尊重学生的体现。老师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为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而创设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真正能起到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作业设计论文篇三

摘要: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精心设计的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较差,未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作业的效果,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优化作业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的策略,并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示例。

关键词:职高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的迫切性

现今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有很多学生进入了职高,职业高中里又有多种类型,有参加高职高考的升学班,也有直接面临就业的中专班。而在升学班中学生的作业情况也各有不同,大致有这么几个现象:

1.作业设计采取“一刀切”方式,缺少层次性。面对学生不同的个体,导致学生中“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作业数量太多,采取题海战术,机械重复,没有精挑细选,精心设计。

3.作业的形式单调,内容乏味,缺少情趣,学生大量的作业只局限于数学运算,纯粹的计算与学生生活联系少,呈现的形式单一,缺少动手实践探索。

4.作业评价注重结果,缺乏情感性,缺乏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对学生作业的思路、思考角度以及学生个人体验的关注。

二、优化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要紧扣教学目标,然后针对目标选择和布置作业,保证总目标的落实。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业要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服务,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思考、感受知识,亲自进行学习实践和学习新知的尝试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

3.实效性原则。布置作业要适度,要重视知识、能力的点滴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4.差异性原则。设计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方式的接受能力作适当调整,分层布置。

5.探究性原则。在设计作业时,教者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设计开放性作业,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性作业主要有想象型、操作型等题型。

6.适时鼓励原则。对学生来说,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教师要适时肯定各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时时受到鼓舞,自信得到提升,热情不断高涨。

三、优化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1.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然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设计题型可以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

a档: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训练。这类题目运用对象是班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训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学会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

b档: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本档作业题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c档:作业题型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它包括综合面广、灵活程度深、创新意识强的题目等),通过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达到熟能生巧,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题目要精选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教师注重题目典型性、易错性,精心设计这些典型练习、易错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精心选择典型作业

设计所学内容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从中去巩固这些例题的基本方法、基本策略、基本思想。通过典型题的解答,学生对知识有了一个再认知的过程,并且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策略有了更高的实践体验。

(2)精心选择易错作业

通过易错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提高题后反思能力和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作业要趣味化、生活化,题型要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如,选择、填空、解答、作图、探索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4.作业的评价

在作业少而精的基础上,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判断对与错、好与差,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更要“因材而评”,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和数学水平等,给予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策略,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应以鼓励为主,要求宽些;对易骄傲自满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应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其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使其改正缺点,如:“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纠正其不良倾向,培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要充分重视作业评语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不只是课堂上统一讲评,还要加强个别指导,应在作业本上多做指导性、启发性的批注,体现教师的耐心、细心,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

教师合理而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而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占红颖。施分层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的行动研究。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

张才朝。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成才之路,(8)。

作业设计论文篇四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内化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规定:“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后的延伸——作业。

作为教师要从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多研究,要在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要讲究趣味性,要情趣结合,使学生对语文作业爱做、乐做,使语文作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考虑两个问题,即“做什么”和“怎样做”。

一、课堂作业“做什么”

1、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注意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既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

2、注重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实践性是通过作业设计表现出来的实践和体验。学习资源和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为我们的课堂设计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3、课堂作业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检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4、“兴趣是做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约束。”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努力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活泼多样、富有童趣的作业练习,使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既获得知识又得到发展。

5、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堂作业设计要注意挖掘其他学科中有利于落实听说读写的因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逐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6、“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作业设计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充分考虑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有效的课堂作业中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达到作业设计训练的高效、实效、有效。

二、课堂作业“怎样做”

1、趣味性作业

语文资源无处不在,这些资源常常跃入学生视野,如墙上的“名人名言”、充满人性的“警示语”、大街上的“广告语”、路旁的花草树木、农村的田野风光、大自然的变幻等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如:“母亲的微笑”多么有魅力呀!如果把它改写成一首小诗多好啊!创造就在你心中,试一试,一定行!

3、开放性作业

新课程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设计的作业形式应灵活多样,将不同内容融为一体,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4、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将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

(1)画一画。让学生读文章后,根据内容画一画、涂一涂,使学生把作业也当成一种艺术享受。如同学们读《咏柳》后,试一试,看能不能把春天的柳树画出来,然后写段赞美柳树的文字。

(2)做一做。如为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设计名片。

5、自主性作业

学生因家庭生活背景的不同,以及学习基础、智力、情感等因素的发展不一致,他们语文水平的各不相同,反映在作业速度、水平高低等方面。我们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分层作业,分层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在学业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才能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性。

当作业有了层次,学生有选择的自由,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同程度地开发学生,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作业设计论文篇五

张碧英

(浙江省新昌县梅渚镇中心小学)

摘 要:美术教学中课堂作业的尝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美术作业展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公开展示与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如何提高教师课堂作业尝试的有效性与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作业展示谈了一些浅见。

关键词:美术作业尝试;美术作业展示;有效;多样

美术教学中课堂作业的尝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激活学生思维、调整教学进程、加强学生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美术作业展以它直观综合性特点便于学生总体地认识和把握各课的内容及相互关系,贯通各节课、各部分分散的知识,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印象。在观看作业展的同时,学生会默默地把自己的作业与同类展出作业进行比较、评价。它能积极引导师生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用行动来充实、完善未来的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难以完成,作业雷同,作业随便等情况屡见不鲜,学生的作业展示也很少。学校的橱窗里挂的经常是个别学生的比赛作品,涉及面狭窄。现代教育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本人以自己所学所用,针对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尝试与多样展示谈一些浅见。

一、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尝试

(一)领悟教材

教材编排上的四个学习领域更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参与性。因此作为教师,要改变原先单纯的教材实施者、执行者,而向课程的开放决策、创新上发展。教师要充分学习教材、理解教材、活用教材,让学生尝试作业时才能围绕三维目标准确定位。

如,在教学浙美版第七册《材料妙用》一课时,书中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假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材料”的妙用,宽泛地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随带各种废旧材料,那结果可能是学生开始磨磨蹭蹭,难以决定用什么材料做什么造型,最终作业完成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我在教学本课时,要求学生带一些旧电线,在课堂中展示一些用电线创作的作品,传授了一些利用电线的技巧。例如,在椅子上来回拉电线,把电线变直;让电线缠在圆形、方形的物品上,制作圆形、方形等,之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技巧把电线巧妙利用,尝试创造。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作业,创作的作业五花八门,有三轮车、自行车、伞、花、椅子、拖鞋等,讲评、展示作业后,我向学生展示一些利用其他材料创作的造型图片,开阔学生眼界,并鼓励学生课后尝试。

教师活用教材,不是面面俱到地让学生尝试各种材料。缩小作业范围,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

学生的兴趣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作业的完成效果。教师要学会了解各个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动机,才能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美术作业的特性又区别于其他作业,因为材料准备繁杂,作业时间长,完成效果具有不可预见性。作业的效益与作业兴趣的持续保持受到挑战,尤其是学生随着年级的提高,美术作业兴趣却呈现下降的趋势。美术课堂作业完成效果与其他学科作业相比具有完成效率低、效果难以当堂反映、评价弱等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敷衍的态度。

因而对美术教师来讲,课堂作业的设计是否能够从学生的心理、认知角度考虑,想办法让学生从内心上接受与喜爱美术作业,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三)尊重差异

学生的差异性主要指个体发展阶段的差异,个体间起点行为水平的差异及发展潜能上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性对美术作业来说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让美术作业更具有丰富性与独特性。课堂中美术作业的差异性并不单纯只是表现在学生作业的技能与构思上,往往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理解与评价的观念差异上。学生的作业是其个体艺术创作的主观思维与对客观物象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理解与表现,肯定学生的个性化作业,鼓励作业求同存异。弱化或批评统一性、同一性作业,强调与表扬富有个性的、独特的作业,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张扬艺术个性。

美术课堂中,时间短、任务多,学生的美术作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只要是符合一定的艺术规律,具有一定的技能技法以及思想内涵,达到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方向,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亮点的就是好作业。

(四)把握生成

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在预设的课堂中抓住教学生成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通过作业变式手法,保持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我在教学浙美版第八册《蔬果造型》一课时,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蔬果。但总有许多学生什么都没有准备,全班学生所带的蔬果合起来,也才够几个学生作业。我为很多学生没带材料生闷气着。“老师,×××在玩彩色笔。”随着学生的喊叫,我将目光投向他,只见那个学生把许多彩色笔插接在一起,好像一把“枪”.我灵机一动,顺势问:“同学们,他插的像什么?”“枪。”“×××虽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作业,但他能利用身边的材料造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没有带蔬果的同学,你能利用身边的物品造型吗?”顿时课堂热闹起来,一节课下来,除了有造型可爱的蔬果,还有用书本搭建的“房子”,作业笔制造的“大炮”,彩笔拼接的“桥”等。利用课堂生成的精彩,布置富有创意的作业,演绎了成功的一课。

(五)循序渐进

美术作业是学生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步骤,也是发挥想象、提高技能的过程。课堂作业又具有一定的时空要求,作业尝试就要考虑到实效性、针对性、层次性与开放性。掌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作业尝试与分层评价指标设计等环节。我设计了五个层次的作业尝试对策。

1.临摹

主要是针对作业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另外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无法达成目标的学生降低要求,只要求采用临摹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临摹的过程合理,虽然没有创新性,但要努力寻找其作业的优点。

2.加工

教师提供一定的媒介与材料,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半成品作业上进行添加。这样既可减少课堂作业的时间,也可减轻学生的思维强度。这样的作业设计,省时省力,可操作性强,效果好。如,在教学《卡通人物》一课时,先学习卡通人物的五官表达方式,再给学生提供五官不完整的脸型轮廓,让学生添加五官,最后作业要求设计完整的卡通人物头像。

3.合作

合作作业能让学生的思维交融与碰撞,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课堂作业更丰富饱满,如上面提到的《蔬果造型》一课,在课堂内独自创作,学生很难完成。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往往作业新颖完整,每位学生在合作中又达到了技能目标。

但合作并不是通用药,并不是提倡所有的课都合作,更不提倡表面热热闹闹而实际毫无效果的合作。

4.互补

在课堂上,学生的作业完成总有先后,作为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辅导与修改。但教师个人力量会一时无法满足大量涌现的作业,这时,利用学生来做“小老师”.采用学生互助互帮的形式进行作业的修改,但这样的修改关键是教师要进行引导与指导,并经常性地训练。如果学生能将现学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他人的美术作业上,这正是我们教师要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方向。

5.创作

美术作业的最高层次是创作。尝试作业时也要考虑一批中等以上的尖子生。对他们的作业一定要求具有挑战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教师只需要将基本的方法教给学生,放开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适时地将创作要求告知他们,相信这些学生的能力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二、美术课堂作业的多样展示

美术作业展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公开展示与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作业展的检阅和评价,促使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在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愉悦中增强自信。

教学中我重视美术作业展,从中受益匪浅,也归纳出一些作业展示方式。

(一)课内展示

1.分组自我展示

在下课前10分钟,让学生自己拿了作业,分组排列在讲台前,把作业高高举起,向全班同学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每次我按照作业完成的先后顺序,分批让学生上台展示,学生非常积极。因为能够先上台展示,本身就是一种荣耀,说明作业快;其次能够最先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这样的作业展示不但覆盖面广(几乎每个学生可以轮到展示),而且特别能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平时美术作业不理想的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同学的一句“这位同学的作业有进步”而努力。

2.分组互动展示

上面的展示方法,有时我也作适当的调整,让同桌拿自己的作业分组上台展示,这样的展示,有利于作者把自己的作业与别人的作业进行比较。经常性的自己拿自己的作业进行展示,会看到自己的作业与别人作业的差距。

3.典型作业展示

这种展示可能比较普遍,就是选取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往往作为范例或典型作业展示。这里也分为很多种形式,有时让学生把完成的作业让大家评评看看;有时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有时用实物投影仪投放某位优秀学生作业的全过程,这种展示不只是一个美术作业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的展示,这样便于学生借鉴这位同学作业时构思、绘制、勾勒、着色的全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有很大作用。教学一段时间后,对画在美术作业本上的作业,我会选取部分作业本,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逐页回顾展示自己的作业,评价一段时间以来,作业的得失优劣,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4.摄影图片展示

课间巡视之际,我习惯用手机拍下部分学生作业,“成品”“半成品”都有,这样便于在电脑上向平行班学生展示作业。优秀作业都拍成照片存于电脑,一届一届的学生毕业了,但他们的作业还保留在我的电脑里,新的一届学生来了,这些作业又可以向他们展示。

5.美化教室展示

一些手工制作作业,很多时候就直接展示于教室一角。有时是展在窗台上,有时是贴在窗户上(如,剪纸作业),有时是展在教室后的墙壁上。

(二)课外展示

1.橱窗专版展示

一般学校,在橱窗里展示的多是比赛作品或者是特意为展览而创作的作品,很少直接把课堂作业展示那里,总以为课堂作业“不上档次”.但是,这些所谓的作品里,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绘制的成分占多少呢?这就不得而知,而美术课堂作业的真实性就不容置疑啦。记得当初我校展出第一期学生作业时,连续几天,专版前挤满了人。因为以往展出的都是各年段中美术优秀者的作品,作品大,作者少,大部分学生以敬仰的态度来观看这些作品,他们很多时候心里想的是“反正我不可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而课堂作业,画面小,作者多,展出后,听到很多的一句话是“我的作业上专版啦”,一些手工制作在橱窗里展出更是大受学生欢迎。

2.外墙装饰展示

学校的走廊过道外墙上,各校各有各的装饰风格。有的是挂名人像,贴名言,有的贴文明用语等等不一。但这些离学生的心灵很远,经常把学生的美术作业挑选一部分,布置其上,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这样的举措,弥补了一些因为校级橱窗专版有限而不能使作业“上墙”的学生的遗憾,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况且作业是对外开放的,学生的积极性更易调动。

3.小区专版展示

街道小区基本有橱窗专栏,分小区,与居委会联系,定期展出学生作业,这样的展出,因为在校外,又是自己的居住地,父母与左邻右舍都要看到,学生要“面子”,总是想把作业做得更好。而且这份工作不必老师多操心,可以选择让这小区的几位学生与家长配合布置展览,自己孩子的作品展出,家长都是乐意帮忙的。

美术作业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比较、借鉴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是一种良好的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它具有以“展”代“教”的作用,以此作示范,易于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理解和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标准,培养其艺术判断力和欣赏能力。学生在这里有双重身份,既是观众又是作者。他们欣赏别人,同时也会被别人欣赏。尽管在作业中还存在着不少缺陷,但学生总是在努力运用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去表现美、创造美,表现出可贵的探索意识。因此学生在观“展”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愉悦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启迪和升华。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作业应该是课程发展的延伸,是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发展的创造过程。如果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理解教材,明确目标,弄清重难点,运用任务分层、学生分层、作业分层及作业四个层次的策略尝试作业,及时多样地展示学生的作业,相信美术课堂作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钱初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业设计论文篇六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1、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将是在师生沟通的时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讲授《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时候,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了齐声否定之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望着笔者“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课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卢婉敏吸进去吗?”同学们开心答到:“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的方法。

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2、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6?8?6?8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呵’字非常的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当笔者一问什么是“呵”时,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迸发。又如《两a,jl辩日》,几乎都是学生在疏通文意在争辩。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昕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4、平等评学激趣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尤其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瓦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于作文的评改,笔者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笔者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力四射,每周六的作文评讲课也成了同学们的周末礼物——开心一刻,收获无限。曾有老师感叹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老师”。的确,一次考试,语文老师需几天才能改完,而那时学生早已把考试内容遗忘到九天云外,劳而功小。对此笔者尝试着改革,在上学期,除了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笔者全“放手”:头天考,第二天白评自改,老师讲评时作好评改指导,学生个人无法把握的可询问老师。刚开始实行时,笔者还真担心学生乱给分数,但从事后收上来的试卷可看出学生还是诚实可信的。这种评改方式可把学生由过去的注重“形”(即分数)转而注重“质”(明白每一题的得失),从而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下一阶段的测试。

5、教师魅力激趣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是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的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作业设计论文篇七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从而布置合适的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小学生课外作业既多又滥,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儿童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我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了变革,真正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一、快乐学习运动记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位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能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将学习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因人而异形式不一

(l)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较a套餐要低一层次;而c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在作业形式上也要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面、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增加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和爸爸一同制作拼音卡,搜集资料,参观调查;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排演课本剧等。

三、多科整合开放作业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作业改革中,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他们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他们跟爸爸妈妈学着去某场买菜;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综上所述,作业的革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业改革要踏踏实实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

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录下“智慧的火花”,在作业的引导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作业不但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而且他们能及时体验作业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作业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语文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业设计论文篇八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等作用。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完善自己的教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语文课外作业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据调查,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约有80%的老师重视练习的作用,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对学生情况的研究分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目的不明确。对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认识模糊。部分教师几乎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是抄词语、做《评价手册》。课外作业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机械的抄写,让学生失去了完成课外作业的兴趣。

“度”不适合。有的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太多,一晚上要学生抄一个单元的生字、词语或一下子完成两张测试题等,以至于学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完,甚至有的低年级学生写不完,只能家长代劳。我们邻居的一个孩子,才读二年级,每天一回家就写作业,吃了晚饭接着写,所有作业写完已将近九点钟,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

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许多教师感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不好或完成得很差,甚至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学生认为作业无趣。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自觉性”,对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就只能被动完成,当然效果不佳。有些教师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则为做作业而做作业,不管合适不合适,有没有作用,学生都得做。这样造成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根本“消化”不了,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又得不到提高。教师呢,只管学生做了没有,效果如何则放在次要地位,从而造成课外作业不到位。

批改草率。很多老师都只为检查学生有没有做课外作业,批改时潦草地写上一个等第,毫无激励性的语言。有些老师片面追求作业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的作业答案稍有违背的地方,都予以否认。办公室里常有这样的老师,拿着红笔,一脸怒气,在学生作业完成不认真的情况下,立马把那个不争气的学生叫来,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久而久之,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甚至使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也有了一种恐惧感。

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据问卷调查显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语文课外作业不满意,有多数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的最大希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坚持课外作业布置“少而精”的原则,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目的

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是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如为达到巩固字词的目的,一般一篇课文第一课时上完,可布置让学生抄写生字、课后的词语。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老师可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形式:上网、翻阅图书、调查访问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积累的资料以记录、剪贴、照片、绘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专门的资料积累本上。如为了达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目的,教师可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为了检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可在文中选择重点词语让学生练习造句。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学完《老师,您好!》或《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诗歌后,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来写一写自己的父母或家乡。如为了让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学完课文《小镇的早晨》,我让学生观察校园的早晨,抓住校园早晨的特点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小练笔,学生有“法”可依,所以写得都不错。

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这样的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二、把准课外作业的“度”

这里的“度”包括量度和难度。所谓量度就是作业量的多少,即花多少时间完成,有多少题目等。难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所布置的作业有多少学生能顺利完成。

首先,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量太少,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作业量太多,学生做不完则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要把准难度,要遵循大纲,吃透教材,把握年级段训练重点,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虑个体差异,做到难度有针对性。对于优秀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提高题,如写小练笔、搜集相关的资料等。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就比较适合做一些字词积累、简单运用等。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思维潜能得到挖掘,努力争取把作业布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如教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我针对班上学生的差异,设计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词语。2、学习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3、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三十年后,我又来到了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完成,结果学生做得很好。

三、丰富课外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教师不妨改变一下,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这就要老师尝试变化题型;或变换角度,以大语文观看待语文课外作业,如收听收看新闻,向家长复述课文等。更值得尝试的是,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如绘画、设计、剪贴、摘抄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绘画,学生画上了一棵大树,在树根部写生字,在树干上组词,在树叶上造句,设计新颖,图文并茂,我对此加以表扬、鼓励,学生可开心了,一个个很用心地去完成作业,字也写得更棒了。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作业:用三天的时间,走访老人,和他们谈一谈“裹足”、“小脚”,然后写一篇采访报告。又如学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让学生去收集像肖邦这样热爱祖国的音乐家,学生很快找来了很多音乐家的生平简介,有关音乐家的故事,他们的代表曲磁带,这样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又欣赏了名曲。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完课文《负荆请罪》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排演课本剧,然后进行比赛,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演得很投入。

四、认真对待课外作业的批改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学校不检查,所以批改就比较马虎、草率。其实,课外作业中也体现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因此教师的每一次作业批改,都应及时、认真。认真批改作业应该这样做: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和作业订正的要求;加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书写认真、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认真批改作业还意味着老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心灵世界,在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难困惑的同时,教育他们热爱生活,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如有一次,我翻开一本家庭作业本,一位学生在作业后面写上了这样的一段话:“魏老师,您昨天对我说的话我一定会牢记,您放心吧,我一定改正缺点,看我的表现吧!”我一想:哦,原来这位男生昨天我找他谈心,因为他最近上课老走神,我询问了原因并教育了他。没想到他还真听进去了。我马上在后面写上: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说到做到!作业发下去,我发现这个孩子两眼放光,脸上非常兴奋。因为平时的课堂作业是不允许学生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写,所以,很多时候课外作业本就成了学生和我的“对话本”。有的学生向我倾诉烦恼,有的请教问题,有的学生还出题目考我。有些脑筋急转弯还真把我难倒了,我只好向办公室的老师请教,请教还不会的,只好上网查找,如果还查不到的话,我只好老老实实承认:对不起!这道题请赐教!这下那个学生可得意了,下次的作业中除了上一题的答案,又多了一题,这一题变成了选择题,降低了难度,真有意思。当然,作业中更多的是学生送上的一句句轻轻地问候、温馨的祝福。我嗓子哑了,学生马上在本子上提醒:注意保护身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我除了表示我的感谢,我也会用极为平常的一句赞语,点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热情,鼓励孩子们把字写工整,努力学习等。我们老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多大的赏赐,而是要真诚地送去一份赞许。也许您的一句赞语,可以让学生欣喜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更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业设计论文篇九

一、自主性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作业的余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性作业:

1.学习了《颐和园》你能按游览的顺序画出路线图吗?请试着做一做。

2.当一回导游,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听。

3.小组合作出一期以“颐和园”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这些自主作业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同时又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完成,他们非常乐意,学习兴趣浓厚。

二、储备性作业

教师在课前要让学生收集学习内容的相关资料,可通过查阅图书、网络下载等途径进行搜集,借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在学习《跨越千年的美丽》一文时,课前有的学生翻阅了《居里夫人传》,有的在网上查找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上课时学生踊跃发言,交流展示了文本中没有的知识:“在镭提炼成功以后,居里夫妇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19,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等。显然,有了这些内容铺垫和润色,使这篇科普性文章不再显得那么枯燥了,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也提高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三、情趣性作业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生活的语文作业。学习课文时,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在课堂上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唱一唱等形式各异的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把学生引向一个有趣的文本世界,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启发其思考,激发其想象。情趣性作业可以设计成表演式的,比如把课文《晏子使楚》《将相和》改编成课本剧。在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在学习《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一课时,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分角色进行创新表演。学生经过反复朗读,用心体味,不仅揣摩出了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还在角色表演中加入了动作,丰富了人物的情感体验。在课文快结束时,我又设计了一个拓展性作业:嘎子第二次比赛,他会赢吗?学生略作思考之后,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接着,我又大屏幕出示原著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比对,当学生发现文章的结局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之时,课堂马上变得热闹起来——居然引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大讨论,让课堂再次掀起新高潮。勇于实践,乐于实践,实践中获真知,这是我们设计作业的目的。这一小小的片段,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思想品质的认识,也真正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作业

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用意?”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很好地起到了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化提高,使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对知识有了更真切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体验性作业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一种“大语文”学习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体验等活动,加强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体验中掌握知识。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体验性作业:整理自己的旧照片,办一个“我的成长”记录册,把自己童年最美好的时光记录下来,并配上插图文字作以说明。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仅了解到了许多生活中必备的常识,而且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使作业由枯燥变得有趣,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掌握了知识,让家庭作业更具有实效性。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设计时,教师要对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顶层设计,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作业这一载体激起求知的欲望,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充分感悟语文的魅力。

作者:周秋霞单位: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

[摘要]在对多个化学漂白实验方案进行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经筛选确定用过氧化氢漂白牵牛花和玫瑰花花瓣,并详细考察了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和不同漂白温度下的完全漂白时间,最终设计了高中化学漂白课堂实验方案,为高中阶段开展化学漂白课堂实验提供参考。

发表于:2017/5/2515:46:28点击数:12次商业空间设计探讨

发表于:2017/3/309:02:59点击数:93次藤编家具设计分析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一

2会计制度设计学习体会

班级:姓名:学号:序号:

本学期学习了《会计制度设计》这门学课。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学习,我对会计、会计工作流程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有了较深的了解,尤其对会计制度有了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企业之所以成功,与健全有效的会计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企业致胜的法宝之一。我根据对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体会和收获并联系学习《会计制度设计》的理论知识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以及大学生学习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的规范,是会计工作应该遵守的工作准绳。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包括: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会计制度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和会计法规的规定并结合会计工作实际,运用文字,图标等形式对全部会计事物和会计处理手续以及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系统规划的工作。搞好会计制度设计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制度;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有效抑制会计工作的混乱局面,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加强会计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将来很有可能从事会计工作。所以我们学习《会计制度》这门学课是很有必要的。做好企业会计工作,对于降低成本,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工作单位的会计制度。若有机会从事会计制度设计的工作,我们通过这门课所学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将是非常有用的。二、会计制度设计的具体内容会计制度的具体设计是根据总体设计确定的内容,全书以“设计”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组织、基本方法与操作技能以及具体地设计各种凭证、帐表的形式、种类及其使用方法,业务处理的办法等,以组成一套可以实施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4考、积极创新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单位量体裁衣,设计健全有效的会计制度,保证单位经济业务的有序进行。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二

摘要:在信息爆炸、产品日益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广告的思考与选择逐渐模糊,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但在社会不断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人们的本性变化较小。在现有的广告创意设计中,设计者基于人性的思考,通过科学调查获得大量资讯,注重对人们生活形态、心理、生理、审美等方面的分析和把握,就能从人性层面分析广告创意设计和用户需求,最后获得基于人性思考的广告创新策略。基于此,该文探讨人性在广告创意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人性广告创意策略。

在信息爆炸、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产品日益同质化。某种产品与服务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就要在广告创意上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通过对人性化设计恰如其分的展现,最终达到广告的目的,影响消费者的行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现代广告设计者应当遵循人性的特点,准确分析人们的生活形态、心理、生理、审美等,基于人性思考进行广告创意,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此,研究基于人性思考的广告创意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人性的思考。

儒家的性善论、法家的性恶论、佛家的中性论以及道家的无为论是我国古代思想中对人性的深刻认知。通常,人们将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七情与六欲视为人的天然本性,也就是人性。人有生理需求、社会属性和自我实现需求,追求生命安全、荣誉、安逸,逃避恐惧、忧伤,还要学习、交往,这些都是人的本能表现。无论性善还是性恶,都只是人性真实的表现,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广告创意的主体与服务对象是人,是研究人的需求的科学,也是研究艺术与技术的科学。因此,设计者对人性研究得越深入,对消费者的定位就越准确,引导消费者的观念、唤起消费者的行动就越容易实现。

二、基于人性思考的广告创意策略。

几乎所有成功的广告创意都是从人性的视角采用广告说服策略。人性是广告创意的灵魂,创意来源于设计者对人性的洞察。优秀的广告创意通过对受众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心理感知等方面的思考影响受众,进而改变或促进其购买行为。

1.基于人性欲望。

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有弱点,如贪婪、恐惧、懒惰等。关于人性的一切弱点,广告都能借助产品功能和人性引导用户的行为,最终达到一定的目的。人性最普遍也是最显着的特点突出反映在欲望上。欲望会使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情感发生变化。设计者基于人性思考开展广告创意设计时,应当研究人的欲望,基于人类美好的、良善的、积极的、进步的欲望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如,某洗衣粉的广告词“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某果汁广告词“今天你喝了吗”,某洗发水广告词“(雪)该停了”,等等。这些广告创意在介绍商品的同时,引发了人性某方面的.欲望,提升了宣传效果。

2.基于人生态度。

人性的善主要表现在“诚信”与“仁爱”两个方面。广告创意设计对善的表达核心应基于这两个方面,对人们进行感化,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弘扬人性本善的广告是对消费者的关怀和对消费者个性的尊重。如此,基于人性思考的广告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并引发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在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中,小男孩端水给妈妈洗脚,是因为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这一广告创意设计基于人性思考和生活中的小事,广告效果较佳,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3.基于情感记忆点。

广告创意要借助人性达到刺激人们情感的目的。如,某方便面品牌基于大众对于方便面快捷、方便的认知,在整个广告设计中强调一个“等”字。在广告中,呈现了等待约会的女孩、等待下载图片的少年、等待绿灯放行的摩托车手等形象。此后,广告词“来一客,不要等”与人性本能非常接近,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可以快速创造出一种情趣盎然的氛围,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其心理反应模式是受众根据自己的标准(如个性、兴趣、期待、经验等)选择广告信息,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

4.基于审美通感。

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能相通。广告作为现代比较常见的设计艺术形式,目的在于调动受众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揣度、体会难以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并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进而产生一种任何单一的视、听、嗅、味、触觉中没有的新感觉。

结语。

新时期的广告创意从说教模式逐渐向注重受众转变。在现实生活中,广告设计者应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向受众传递一种生活方式的信息,促进广告与受众的沟通,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李蕾。人性化视角的广告策略。淄博师专学报,2010(2)。

[2]李蕾,马丽霞。人性化视角的广告策略。青年记者,2014(5)。

[3]陈京晶。现代广告创作中的人性化思考。科技视界,2015(2)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三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王 静,是20xx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o seven a+新概念清吧 vi 设计》。论文是在胡红忠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功能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功能和意义。

vi 视觉识别设计是企业cis(corporate identity)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对其内在质量和市场定位的可视化图形设计方法的使用和可视化的结果,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运行和周围的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最直接、最常见的信息平台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伴随社会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倍激烈。伴随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和扩展,企业 vi 视觉识别设计通过与企业推动品牌战略有机的融会在一起,使企业 vi 视觉识别设计发展到崭新的高度与地步。企业的vi视觉识别设计通过视觉识别和科学传播的有效也显的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

vi作为一个商业经济的标志,有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是受社会经济、企业文化、艺术风格多方面影响的;同时它担负着对信息诉求的传播,有着很强壮的社会功能性。随着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无品牌意识到品牌阶段,大致经历了一个从vl意识重视冷漠的过程。现在,vi形象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公司品牌的内涵和精神,该vi设计的研究应站在文化社会学的高度,从经济,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探索与思考。而且vi设计和企业发展的问题相关,对通信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和其他方面的分析,也有必然的积极意义。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 vi 设计的概念,vi 设计的基本原则,o seven a+新概念清吧vi 设计的基本流程和 vi 设计元素的概念,所有的过程和设计经验,明确 vi 设计。通过整个设计,让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对企业 vi 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图形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理论知识、研究视野和实际研究水平的有限,在本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四

一、庭院景观设计的前期工作

同公共景观的设计一样,理解场地、尊重场地的肌理非常重要。当一块土地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成了私家庭院后,赋予这块土地的则是新的文化和意义。尊重场地很大一方面则转化成尊重场地的主人、尊重主人的文化背景和信仰。据不完全调查,目前杭州地区消费别墅的主要群体大都是中年及中年以上人群,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中国的风水意识。关于风水,我们既不论它是迷信,也不说它是科学,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变成活在民间和人们心中的一种通俗信仰,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应该尊重它。譬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业主就会明确地提出,在哪个方位要有一个水池,在哪里要有几棵大树等(当然,这些都是业主请风水先生相地后提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对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庭院地形坡度、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周边环境视线,完成了这项工作,很多时候就能形成大体构思和方向。这一步工作现实操作起来可能会有很多不便,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还是要尽可能地争取实现。接下来就是设计师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来营造美丽的庭院了。

二、庭院空间设计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用来增强空间的品质。景观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视觉美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营造各种能激发心灵去感受的空间,特别是在这只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空间里,尤其需要。空间设计环节对于庭院设计的成败是关键。目前别墅开发针对不同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庭园面积大小不一,小则一两百平方米,大到几千平方米。别墅面积大都在200m2~1000m2之间,这样的尺度给了庭院设计一个很大的发挥空间。别墅是人类对于自然追求的产物,大多别墅开发都选择依山傍水,因而别墅庭院的地形构成也是丰富多样,加上建筑座落于花园中的模式,使得大部分花园都有了东、南、西、北四个独特、大小不一的空间。这些空间构成形式丰富,经过上一步的现场观察工作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使其突出各自的特点,且相互间能完美结合是设计的重点。欢快的入口环境,迎接着主人的归来;幽静的竹径拂去你心灵的疲惫;洒满阳光的露台,让你尽情地享受着这“一方净土”给你带来的惬意;清澈野趣的水池里,鱼儿在畅游,蜻蜓来点缀;开阔的阳光大草坪,带给你舒畅的心情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精致、漂亮的小景时而“侵入”到你的视野中。每一个画面和空间都出现在最合适地方,最合适的时间。

三、庭院植被设计

作为庭院景观的基础,庭院植被除了本身带来的四季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用来营造竖向与上部的围合感而不仅仅是装饰。首先,植被对组合庭院空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别墅区开发对于整体的'效果要求较高,别墅单体都采用开放式,不允许高大构筑物的建造,因此私家庭院的空间或开阔,或隐蔽,或幽深,这些都需要通过植被的设计来实现;其次是植被对于建筑的修饰作用,建筑要融于花园中也需要植被的设计来实现,合理巧妙地发挥植物的造型特性,与建筑组合在一起,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最后,如水体、花架、假山、小路等景观元素的运用也需要植被的组合才能更加生动。

四、庭院摆设、装饰设计

这个环节是画龙点睛的环节,也是目前最不被重视或是忽略的环节。庭院的装饰如同室内的软装修,一个没有家饰和经过精心摆设的居所是不完整的,缺少灵魂的。在庭院里,它的装饰可以是门前主人精心栽培的盆花;可以是几个精美的陶罐;可以是象征着吉祥的小雕塑;也可以是别墅一隅的四季鲜花。总之它们都是主人喜欢的、并给庭院增添魅力的元素。

一个庭院的设计营造成功与否,与庭院大小无关,与造价高低无关,与是否豪华无关,而是取决于这个庭院是否和主人的心灵进行着对话。私家庭院不是权利和地位的代名词,而是属于主人一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一方净土”。庭院一角的小菜园里有老人的身影,传承着上一代人的朴实与善良;阳光草坪上孩子欢快的笑声承接着未来的希望;全家人在晴好的夜晚一起望着天上的星星、月亮,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营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追求的是人类灵魂的宁静澄澈。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五

系列广告是指在同一广告媒介或不同媒介连续传播的一组广告,这组广告是基于同一主题或同一风格的广告创意设计表现。系列广告在一定的时间连续发布,彼此之间相隔时间不长,能够使广告受众对系列广告产生连贯的认知。系列广告与单一广告相比具有创意的延续性,时空的扩展性,多种媒体的差异性,广告的整体与连续性。所以系列广告较单一广告在视觉感受、传播力度、效果持久方面更具优势。

二、系列广告的设计表现类型

(一)层层递进型。在发布广告时依据每一时期目标市场的特征进行推进,每次广告将前一次广告概念进行进一步演绎,层层推进表现广告创意,表达广告主题。其在形式上对信息做进一步深入挖掘,使受众由浅入深的了解广告信息,并逐步了解广告的目标与发展,此形式可以传达彼此关联、层层递进的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深入,从而达到广告效应。

(二)信息并列型。这种类型的系列广告,每一单篇分别反映不同的广告信息,同时每一单篇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之间的信息表现为一种并列关系。其在形式上采用统一的格式,每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广告创意,最终以组合方式完成整体广告印象,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实现广告的价值功能。

(三)产品系列型。系列广告具有种类多、声势大、连带强的特点,在广告宣传时根据系列产品特征进行针对性宣传从而形成系列性特征,能够使广告受众对系列广告产生连贯的印象。

三、广告系列感的设计表现

(一)广告设计形式上的表现。1.同一种构图形式。其是指图形,文字、设计布局统一,但图形元素与文字内容根据主题进行系列变化,在视觉效果上风格非常接近,从而形成整体一致的系列化感觉。2.同一色调协调。每种设计的构图、布局有所变化,但字体设计、图形处理风格一致,在视觉上有强烈的整体系列感受。3.同一造型元素。在系列广告中,同一的造型元素,但文字、内容有所变化,编排布局有所不同,但在视觉上营造出整体系列的效果。4.同一设计风格。在广告设计时同一的设计风格会在视觉效果上产生整体一致的感觉,从而形成系列广告。

(二)广告内容上的体现.系列化的广告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广告间在变化中的联系,虽然各个广告的创意角度、表现方位不同,但都是表述同一个观念或同一个主题,让每次的广告与观众见面时,都有熟悉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接受的信息不断加强,以达到同一的传播目的。如可口可乐系列广告,从“加量不加价,马年欢乐多”到“可口更可乐,羊年喜洋洋”再到“加量不加价,金猴贺新春”,可口可乐的新年促销广告在风格上都有明显的统一性与整体性。1.独特的形象代言。广告中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必然会对消费者有更大的触动,引起共鸣,所以可口可乐运用一对系着红肚兜的小泥人,而小泥娃娃惟妙惟肖的快乐表情深深地吸引了中国的观众。2.合家团圆的新年欢乐场景。在新年里有些元素是亘古不变的,如阖家团圆,春联,鞭炮,这些也一一用到广告中,营造了欢乐的新年气氛。3.生肖的巧妙呈现。生肖是中国年的象征之一,可口可乐广告除了讲述合家欢聚的天伦之乐,还通过小泥人与生肖的互动,在强调新年气氛的同时,更为来年的产品打下伏笔。

四、系列广告的策略分析

系列广告的内容对其质量具有决定作用。系列广告的内容应充分与产品个性结合,要有自己的特性。

(一)独特的销售主张.广告的表现内容要与独特的销售主张统一,因此,系列广告中各篇广告的策划必须服从于一个统一的主题,这个主题同时是广告的一个有力卖点,即独特的销售主张。比如紫薇系列广告阳光行动系列,主要突出的是全景阳光然后从户型的各个侧面系列表达,从而达到宣传目的。

(二)递进式宣传.系列广告之所以能发挥比单一广告更大的威力,就在于它的系列性,这种系列性不仅需要通过有意的提示来表现,更需要通过精心的层次设计来发挥系列广告的引力作用,从而达到目的。系列广告最便捷的方法是通过高密度的广告投放,此种方式耗费大,对策划的要求较高。而系列广告最为引人注意的照应方式是悬念,此种方式与促销结合,效果极佳。

(三)广告卖点要突出.系列广告主题是卖点,各分题也同样是一个卖点。强点突出卖点,主要从便于受众理解并接受信息的角度出发。由于系列广告常常不像策划者所想的那样,受众收到的或许只是系列广告某一期的某一个信息,所以必须强调卖点。

本文简单分析系列广告的设计表现和策略,在具体的应用时,由于面临的广告策划环境不同,常常会表现出差异,因此,系列广告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广告制定者的灵活把握与精心设计。

参考文献:

[1]潘强.广告设计[m].科学出版社,2011.

[2]崔生国.广告设计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张青.平面广告设计经典案例剖析[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六

题目:平面广告的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的目的:平面广告设计对于平面广告传播及其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特点在于围绕视觉形式动力进行设计,强调平面广告设计吸引受众注意,是遵循受众接受心理规律及视觉原理,充分传达广告信息,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

选题的意义:本文把众多方法表现形式置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着重对平面广告设计

这些新的视觉表现形式及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丰富平面广告形态的表情。

二、主要内容及提纲

主要内容:阐述了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概念与软件的运用,并举例说明。

提纲:

1、平面广告的基本概念

2、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2.(1)photoshopcs软件环境

2.(2)photoshopcs功能

2.(3)photoshop的工具应用

3、点、线、面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3.(1)造型要素——点

3.(2)造型要素——线

3.(3)造型要素——面

4、平面广告“立体化”表现形式

4.(1)“立体化”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

4.(2)“立体化”表现形式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三、主要方法和措施

主要方法:

1、社会考察(根据事例进行研究)

2、文献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

3、网络信息研究(网络资料研究分析)

主要措施:

1、老师的专业指导

2、网络资源的利用

3、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平面设计艺术》李砚祖、芦影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史》赵农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3、《设计学概论》尹定邦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出版

4、《photoshopcs教程》21世纪工作室编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平面广告设计》何洁编著—北京:中南大学出版社,1999.

6、《设计平面设计》林华编著—中南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7、《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广州:美术出版社

8、《视觉传达设计与传统图形》靳埭强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9、《界现代设计史》朱和平编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七

笔者针对阅读课中理由设计的重要性、设计的原则以及理由的分类,阐述如何在阅读课上科学的设计理由:包括理由明确具体、有计划性、有启发性、有多样性、有阶梯性、有度。

以此来体现阅读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理由的提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已占据主导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果。

优秀生回答理由相对过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回答理由相对过少;理由的设置没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发学生积极深思的阅读习惯等等。

基于上述理由,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初中英语阅读课上,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理由进行研究。

之前,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策略。

本课题结合了前人的经验,又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以改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二、阅读课中理由设计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有目的的阅读材料,获取其中的相关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进行信息重组,以此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理由的设计极为关键。

好的理由可以让学生大大受益。

科学、合理及巧妙的设计理由会更大限度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深思,进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理由的设计,把学生引入理由情境,引导他们积极深思,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而理由的设计又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

因此,笔者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理由设计进行研究,希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课中教学理由设计的原则以及理由的分类

1、目标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理由,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

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避开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

2、层次性原则

教师设计理由时应分出层次,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渐进性原则

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积累的过程。

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4、量力性原则

教师在理由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理由设计要有“弹性”。

至于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理由的分类,从阅读材料本身来看,“理由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认知类理由,分析类理由及评价类理由。

这类理由只要通过快速阅读或浏览就能把握文中事实和细节,从阅读材料中找出正确答案。

这类练习可训练学生又快又准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与认知类理由相比,分析类理由难度上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句子的表层意思,更能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并考察学生理解、分析理由的能力。

回答分析理由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且能理解句子的隐含之意,并运用文中的语言线索进行分析、重组和归纳,根据上下文揣摩真正的含义,这种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是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关于评价类理由,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的认识和看法,围绕阅读材料中的理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类理由不仅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检验,难度大,层次高。

基于以上三种分类,教师在设计理由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深思,巧妙、科学的进行设计。

四、阅读课中理由提出的策略

而从学情来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理由。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层次大不相同,因此,在设计理由的时候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理由的设计要明确具体

阅读理由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水平,能为学生理解,让学生有思路可循,切不可含糊不清,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

2、理由的设计要有计划性

教师在设计理由前,要仔细备课,认真研读阅读材料,之后精心设计理由。

而且,对于同样一个理由,可能会有几个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深思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如何训练学生的多角度的深思理由的能力。

因此,充分备课非常重要。

3、理由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理由时,要考虑理由的提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深思后得出答案,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动脑的好习惯,积极参与深思理由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1.)理由的设计要有多样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一篇文章,阅读理由的设置要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选择题,问答题,判断正误题,填充表格题等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由的设计要有阶梯性

首先,阅读理由的设计应难易结合,因为我们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这样题型的设置会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而不是只关注某几个学生。

这样的教学手段会推动所有同学学习的动力,积极投入课堂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阅读理由的设计应层层递进,先设计一些铺垫性的理由,逐渐深入,提出揭示文章主题的理由,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达到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目的。

(3.)把握理由设计的度

理由的设计要把握好度,难度、深度和广度。

科学的设计理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深思的快乐,同食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英语的综合能力。

五、结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理由设计尤为关键。

在理由设计与实施的环节,应根据学情,设计好每一个理由。

理由的设计要明确具体,有计划性,有启发性,有多样性,有阶梯性,有度。

要符合学生的水平,要精心设计、深思理由,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理由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理由要难易结合、鼓励全员参与,要把握好难度、深度和广度。

理由之间应有联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遵循着这样的设计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实现对阅读课教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小学外语教学.6

〔4〕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徐育兵课堂提问初探〔a〕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05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八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何为设计速写,设计速写的作用,设计速写与绘画类的速写有何异同,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了设计速写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设计速写;特征;教学方式;兴趣

一、设计速写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室内外环境设计;以生活用品、家用器具、工业产品外观等为主进行的产品造型设计;以陈列展示、企业形象等为主进行的平面设计以及等。但无论哪种设计,最后都是要以具体实体形象直观的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极强的造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设计速写是训练学生增强其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将来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人员收集素材、记录灵感、与客户沟通、向客户展示创意的最快速、简便的方式之一。

1、设计速写具有锻炼学生造型能力的功能

艺术设计师的设计速写决定着他的产品图纸的效果,也就直接决定着后期的产品制作,所以设计师的造型基本功决定着他的想法能否顺利、完整的实体形象展现出来。概念车的设计草图总是复杂而精细。时装大师的手绘效果图也是非常美的绘画作品。

在一张小小的速写中,浓缩了对概括能力、观察能力、构图能力的训练。民办高校学生的造型能力大多数都比较薄弱,画素描和速写是很好的提高造型能力的手段。但是高考班的集训让他们很厌烦紧张的、长期的素描训练,速写也是一种素描,但是时间短、随意性又较强,很少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他们的心里压力较小,较容易长期坚持练习,同时也避免了发生画素描时“磨”的问题。

2、设计速写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设计速写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人体、空间、比例、透视、构图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学生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写生时,临摹大师速写时,描绘优秀的设计作品时,这些蕴含着艺术形式美法则的知识和作品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使之逐步的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速写可以第一时间记录设计师的灵感、

二、设计速写的基本特征

1、绘画类速写与设计类速写的异同点

画家画速写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收集素材以及锻炼造型能力。收集素材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相机,但是用手画的速写通常更生动,保留了绘画感,有的画家现场画的速写再回去之后经过一番整理和修饰,就是一幅完整的创作作品,所以绘画类速写中是带着许多画家个人情感的,同时为了画面的效果,画家会使用省略、加减、夸张等很多的艺术手法。绘画类的速写是为了艺术创作而用,而艺术创作主要是为了表现美感、表达人类情感,所以绘画类速写并不要求绝对的准确和严格的细节刻画。

设计类速写与绘画类速写具有同样的搜集素材和锻炼造型能力的作用。但设计类速写往往要求要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写实性。

设计的宗旨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设计师,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作出为人服务的“物”,那么设计速写就要将解决方案以准确、明了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并且所有的细节都要表现清楚,才能与客户、工人进行沟通交流。

2、设计速写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

设计速写按工具分有铅笔速写、钢笔速写、炭笔速写等等,按画法分有线描式速写、明暗式速写、快速画法、线条与明暗相结合的综合画法等,上色时可以选取马克笔、彩铅、水彩、水粉,色粉笔、还可以彩铅和马克笔混合使用,彩铅和水彩混合使用等等。

三、设计速写的教学

1、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速写水平,在画法上尽量选取线描式速写。

画速写时要同时融入理智和情感,虽然设计速写大都要求具有准确性,但是小心翼翼的描画出的形体必然是死板和僵硬的,准确不代表不生动,而是说要锻炼洞察力和整体概括能力。

(1)学生在画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对描绘对象的第一感觉,在画的过程中一直贯彻着这种感觉,仔细观察写生对象的形体、气质、职业等特点。即观其形、会其神、见其美,力求“意在笔先”、“以形写神”。将对对象的神情、动态刻画出来。

以人物速写为例,短时间的速写作业,学生主要注意的是大的动态等,人物的五官、衣服的小细节等刻画的不到位,长期作业可以强迫学生多画细节性的东西,可以深入刻画五官,也可以更多的注意线条的穿插,思考如何用线条的前后压叠来表现体积。另外,现在的时装非常多样化,衣服的抽摺、兜子等有极强的可画性,许多学生在刻画这些细节的时候也发现了描绘对象的趣味性,增强了他们的绘画积极性。

(4)要求学生尽量选取线描式速写

学生的绘画基础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的学生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如果采取明暗速写的话,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结构理解不清楚的地方会用阴影一带而过,这不利于速写技能的提高,用线条画速写,每一笔线条的走向都决定着结构的准确性,加强了学生对待作品的严谨态度,也提高了速写的准确性和写实性。

以建筑速写为例,建筑速写的教学中可以先画室内,后画室外。在教学中我感到要锻炼学生线的造型语言,可以画不同风格和材质的建筑。如农村小院和城市的高楼大厦等,通过这几种场景的练习可让学生观察不同建筑存在不同线的变化,学习运用不同线去表现不同的物,循序渐进加强学生在写生中对线的'造型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线造型的能力。

(5)加强形式感的要求,激发学生创作乐趣。

纸张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肌理、色彩个不相同的纸张,加强作业形式感,提高学生绘画兴趣。学生上交速写作业时,要求他们将作业进行装裱,这与其他设计类专业课程也达到了形式感的一致。

四、强化学生的默写能力

有意识的安排直接写生和默写的交替进行。写生一段时间后,可以对这段时间内的写生对象进行默写,同时对画面进行一定的整理、修饰,使画面更加完整,这样由浅入深,由目识到记忆,由局部描绘到整体描绘,加强了对对象的理性认识,加强了对画面构图等能力的训练,也就将强提高速写的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欣赏好的速写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1、对大师级范画的分析和临摹

2、对教师作品的分析

教师的作品可以说是为课堂教学而准备的教具,教师与学生同时在课堂上画速写,这样学生可以及时的掌握自己不擅长的部分的绘画方式,切实的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教师拿自己的作品给学生分析,让学生在教材的内容之外又有了新的参考目标。

3、对学生优秀作品的分析

学生自己的作品是最适合拿来借鉴和学习的,因为学生之间的绘画基础差的不是太多,优秀的学生作品中成功的表现方式、塑造手法比起大师和教师作品更容易被掌握,所以可以将高年级同学或者本年级同学的优秀作品拿来作为“范画”分析,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对“范画”中不足的地方指出来并加以分析,分析这种不足形成的原因以及克服的办法,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史国良、史国良速写作品集[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张成忠、设计速写[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业设计论文篇十九

在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指导下,将现代企业的人文精神融入屋顶花园的设计中。

为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

屋顶花园的经济效益是指建设方一方面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另一方面为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而在建筑物的顶部设计的空中花园。

这类花园与地面花园无异,只因处于建筑物的顶部而被称为屋顶花园。

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福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屋顶花园的环境效益是指屋顶花园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维护和改善作用。

屋顶花园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存的原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满足三者的平衡关系。

1.2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存

根据屋顶花园受建设面积限制的特点,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考虑建筑面积与屋顶花园建设面积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布局。

屋顶花园由软景观和硬质景观构成,在建造屋顶花园软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植被覆盖率与屋顶花园总面积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屋顶花园的植被覆盖率应占花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水体设施也是软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建筑物顶部建设水体设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水压无法满足建筑物的高度。

因此,在设计屋顶花园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水体设施与建造物之间的关系。

在建造屋顶花园的硬质景观时,应将硬质景观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起来,设计出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具有美观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景观。

举个例子,在建造屋顶花园的休息椅时,不仅要考虑休息椅的造型所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更要保证休息椅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人体尺度大小。

1.3具有安全性

屋顶花园的设计无疑加重了建筑物顶楼的负荷,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则需设计师在设计屋顶花园时对建筑物顶楼的负重值有所了解,合理安排符合建筑物安全性的屋顶花园载重设计。

应选择具有保护性能的护栏,并合理控制护栏的高度,防止意外跌落事件的发生。

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的作用

2.1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由于屋顶花园和地面花园具有无异性,在将地面植物移栽到建筑物顶部时,并不会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

因此,植物在屋顶同样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达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

(2)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一种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城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吸收的太阳热量高于郊区建筑物,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少等等。

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在降低建筑物温度升高幅度的同时,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

(3)屋顶花园的设计可以隔热保温,起到节能的作用。

夏天,屋顶花园可以减少太阳光对建筑物的直接曝晒,降低建筑物内空调的使用频率,有利于节约电能和水资源。

冬天,屋顶花园能防止建筑物顶部冷缩开裂,对建筑物起到保温作用。

2.2屋顶花园设计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1)屋顶花园设计能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房地产业的兴起使得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减少,在建筑物顶部建造花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物侵占城市绿化面积的问题。

此外,屋顶花园的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形状设计的,对建筑物起到装饰作用。

每年春天,大地复苏,植物抽芽拔节,为自然送上一抹新绿,给建筑物带来勃勃生机。

当夏天来临,屋顶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建筑物笼罩在一片绿海之中,给炎炎夏日带来丝丝清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屋顶花园硕果累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冬天是冰雪的天地,置身于远离地面喧嚣的屋顶花园,放眼望去,城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2)屋顶花园的设计能增加绿化面积,解决建筑物与植被争地的矛盾。

城市新生人口的增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与日俱增,使城市规模在主动与被动间扩大了。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逐渐缩小,钢筋混凝土代替了绿色植被,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侵犯。

屋顶花园的设计是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解决建筑物与绿色植被争地问题的有效措施。

3结束语

态平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更在美化城市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效。

作业设计论文篇二十

我市课改起步较早,本人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进行语文的教学设计时,力求创造性使用教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积极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语文作业。下面,谈谈自己设计的一些作业类型。

语言积累型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而语文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平时加强积累。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就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比如教学完《观舞记》后,同学们被冰心笔下充满异国文化风情的形象所感染。课后,我就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课文运用了大量美的词语、句子、修辞等来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请找出来,做成分类积累卡。又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我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离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语言精华,丰富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文学欣赏型

一个学期,一册语文书30篇文对于一名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仅是干旱中幼苗的一滴水。因此,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作业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文学名著武装学生”是我语文作业设计中的重要理念。我有意识从课本中引出重点作家的作品,并指导、布置他们去阅读。比如七年级课文中由寓言可引申到《伊索寓言》;由法布尔可引申到《昆虫记》;由冰心可引申到《繁星》、《春水》;由鲁迅可引申到《朝花夕拾》;由笛福可引申到《鲁滨逊漂流记》;由郭沫若可引申到《女神》、《星空》等等。每个月可以上1-2节“名著推荐课”,1-2节“读后展示课”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指导及鼓励。还利用假期给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的读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极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能动性.

朗读感悟型

一篇课文“三分文章、七分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演讲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作业设计中必要一环。为了培养、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我设计的课文预习作业是自己朗读三遍,给父母朗读一遍。朗读第一遍,圈点勾画查字典;朗读第二遍,整体感知悟主题;朗读第三遍,读出感情品语言。朗读三遍后,展示给父母,让父母鼓励性点评。优美的诗文还可以实际配乐朗诵作业,如在做《春》、《散步》、《纸船寄母亲》等优美散文、诗歌,朗诵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增强语感,提高朗读水平,加深情感体验。

练习写作型

写作能力是语文重要的能力之一。写作对于一个中学生无过多技巧可言,只有多阅读、多练笔才能有较大的提高。而传统教学的一个学期六、七遍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我结合课文想方设法让学生多练笔。如教完《皇帝的新装》,让学生续写结尾;学完《走一步,再走一步》、《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等课文,让学生将原文缩写成200字左右的小文章;学完《观沧海》、《天净沙秋思》等诗词,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写成200字左右的小散文;学完《最后一课》,让学生改变人称,以韩麦尔先生的口吻改写原文,也可以“小弗郎士走在回家的路上”为开头续写;学完《木兰诗》,让学生补写木兰回乡时的情景;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仿造“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也许……也许……也许……总而言之”等句式仿写片断。也可仿造“雪地捕鸟”这段文字,联想生活中做过的游戏,写出该游戏的连续动作;学完《丑小鸭》,让学生发挥想象,长成美丽的天鹅的“丑小鸭”又来到当初出生的地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请以“我又回来了”为题写篇400字左右的文章;学完《伤仲永》,问中的方仲永为何会从一个天才变为一个平常人?请你谈谈看法,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

实践活动型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践活动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生活领域,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

这一类型具体又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

学一学。如学习《竹影》一课,让学生模仿文章画竹影,在有月亮的晚上动手画一画,将课文知识内化为学生脑中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久违的童真。

画一画。我过古典诗词博大精深,为了帮助理解、感悟感悟课文内容,我们可以采取诗配画的形式,很好地训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可以在学习了某个人物描写之后,让学生画一画这个人物,尽量做到形神兼备,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演一演。有些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比较强,场面描写精彩,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进行表演。比如《丑小鸭》、《爸爸的花儿落了》、《皇帝的新装》等,这样入情入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能力,还可以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查一查。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戏曲大舞台》等知识性较强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学习。

辩一辩。比如开始教学有关“探险”这一单元时,可以布置学生就“探险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准备辩论,学完这一单元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布置辩论的作业,会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辩论中,发展了学生的倾听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语文阅读由封闭转向开放,实现语文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

看一看。鼓励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艺术人生〉、〈今日说法〉等名牌栏目。也可以听一听每天早上6: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读一读每天的报纸。

总之,实践活动型作业关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问题探究型

任何课文学完后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学生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表现。问题探究型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自己尚未理解或未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和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比如鲁迅的〈风筝〉这篇课文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学生提出了不少闪烁着指挥火花的问题:

1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4作者借写童年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感情?表现了什么主题?

5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是真忘了吗?

……

问题探究型作业对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培养学生动脑的良好习惯无疑是一种极好的促进,况且今后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一批勇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只有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去探索、去寻找它的答案和解决办法,才是真正具有创造精神的表现,也才能真正造福于社会。事实证明,这种形式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展示学生个人才智都是一种极好的尝试。

情感体验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语文作业布置时,教师初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训练、知识积累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作业中也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在教完〈我的信念〉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居里夫人〉;教完〈黄河颂〉,设计作业、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朱卫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类型探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07929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