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论文(热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7:39:07
公共政策的论文(热门12篇)
时间:2023-11-04 17:39:07     小编:笔砚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怎样塑造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写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到你。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一

摘要《纽约公约》是国际民商事仲裁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公约之一,五十多年来,公约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与发展,也有很多争议问题没有解决。公共政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理论与国际实践方面说明公约里的公共政策的真正含义,论证国际公共政策才是公约本来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纽约公约公共政策仲裁裁决国际公共政策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涉外民商事纠纷越来越多。为了简化诉讼程序和追求效率,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选择仲裁来代替诉讼。当一国对此类涉外纠纷作出仲裁后,其仲裁能否被另一国承认与执行就成为了涉外纠纷解决的关键。仲裁裁决能够被承认与执行才是裁判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形势下,《纽约公约》应运而生了。尽管已有许多国家承认并加入了《纽约公约》,但由于各国历史、经济和文化等的差异,对公约里的各项术语与概念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各国对一些问题的处理都不尽相同。在此,笔者无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出说明,只是对其中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简略的'探讨。

《纽约公约》第五条规定“……倘申请承认及执行地所在国之主管机关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亦得拒不承认及执行仲裁裁决:……(2)承认或执行裁决有违该国公共政策者。……”由此可知,公共政策是各国法院拒绝承认及执行外国裁决的一项理由。但是,《纽约公约》推广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宗旨又决定了公共政策并非一项绝对的、毫无限制的理由。

试想,如果一国总是以裁决违反了本国的公共政策为由而拒绝执行外国裁决,那么《纽约公约》无疑成为了一纸空文。因此,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适用范围加以研究、界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要准确的适用公共政策就要对其内涵与外延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究竟何为公共政策?根据英美法德法学理论,公共政策是支持法律体系运行的一系列规则的集合,它阐释的是将社会融合在一起的社会、道德和经济价值,这些价值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间而改变。在一定时期内,一国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这就是公共政策。一般来说,公共政策的制定都以一国的公序良俗作为基础和考量,公共政策包含的价值都是那些在一个社会中带有普遍性和广为接受的最基本的价值。

二、作为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裁决理由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国际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保留制度(拒绝外国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确能在复杂的国际司法协助中起到屏蔽某些不可协调的法律冲突的作用,使各法域的最根本公序良俗得以保障。如,遇到涉及一国国家宪法制度的公共政策,对于与此类公共政策相抵触的外国裁决,该国便可根据《纽约公约》的公共政策保留条款拒绝承认和执行该外国裁决。不过,如果某个裁决符合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公共政策,但一国却以与本国的公共政策相抵触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这种做法虽然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但有可能引起国家责任。因此,作为拒绝外国裁决理由的公共政策的性质和适用才应该严加限制。笔者认为,《纽约公约》中的公共政策从各方面看都应该归为一种国际公共政策,理由如下:

(一)从理论上看。

一般理论和实践认为,《纽约公约》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目的决定了其规定的公共政策应更多的指向“国际公共政策”。

早在上个世纪,瑞士法学家brocher就最先提出区分“国内公共政策”和“国际公共政策”两大分支。“国际”和“国内”公共政策的区分,有助于把依《纽约公约》拒绝承认与执行的外国裁决限制在很严重案件的范围内。无论任何法律体系,都会有一些共同的、最基本的价值,例如公平、中立、平等、诚实可信等等,在这些共同的价值基础上产生的公共政策就具有趋同性,亦即国际公共政策。总体来说,就是指基于国际社会作为整体而被广泛接受的规则理念和政策。而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国情都各不相同,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有的、有别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公序良俗,基于此产生的就是国内公共政策。国内公共政策主要是根据一国内的情况规定的,然而涉外案件一般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生硬的将国际案件比照国内公共政策处理,则难免出现不公或不合的后果;而且,涉外案件对本国利益的影响相较于国内案件要小,也没有苛责的必要。

(二)从国际立法与司法实践来看。

2002年国际法协会新德里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以“公共政策”为由拒绝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决议》。《决议》在总结各国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除有特殊情况,国际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应被尊重;《决议》特别说明,此处的“特殊情况”就是指承认与执行外国裁决会与‘国际公共政策’相抵触。而在英美和大陆国家的普遍司法实践里,也是认为应当将《纽约公约》中所提及的“公共政策”限制在“国际公共政策”范围内(帕森斯案),以免造成条款的滥用,使得公约的宗旨不能得到贯彻。

总的说来,公共政策保留条款应该得到限制,明确“国际公共政策”才是拒绝外国裁决执行的理由,慎用“国内公共政策”,否则极易把公共政策抗辩作为保护国内政策的工具,严重损害《公约》作用。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二

内容提要:就现代政府而言,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大多以功利主义伦理学为基本依据,秉持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利益的核心原则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尽管这种方法论有着简洁,明了的效果,但是它却无法平衡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少数人的代价。本文以政治学的视野出发,力图阐明价值,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弥补功利主义方法论的先天不足。

美国政治学学者戴维?伊斯顿从政治学系统分析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而得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这一定义突出了三个思想:

1.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

2.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

3.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

很显然,这种理解是从政治学原理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在这里关于“价值”的理解是最宽泛的,它包括了一切有用的资源。这种理解暗含着一个基本的政治学的假设,即利益及利益关系是人类社活动的基础,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利益进行社会性的分配。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那么要实现“对全社会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的.公共政策的主体在行为中必将是“趋利弊害”的,也就是说有要求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这样政策的效果才能凸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政府在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削弱了甚至是打击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以达到一种新的利益结构。这种主张本质上体现了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一、对戴维?伊斯顿的公共政策价值的追问。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换言之,一项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其本身不让一部分人享有某些东西而允许另一部分人占有它们,这种定义天然地存在着缺陷。

追问一:公共政策仅止于分配吗?公共政策的确具有价值分配功能,但人们会沿着这一话语逻辑发问:公共政策仅止于分配吗?与分配同系列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是否也是公共政策的功能所在?我们认为,公共政策除了分配社会价值的功能外,还具有生产、交换和消费社会价值的功能,表现在:1)政府通过执行直接投资、国家控股等政策,直接创制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通过签订和执行政府间外贸协议,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互相交换社会价值。wto本质上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内外社会价值的交换和互惠。3)通过制定扩大内需等政策,鼓励民众消费社会价值。如果没有公共政策的消费功能,公共政策对社会价值的生产、分配和交换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追问二:全社会的价值都能够分配吗?在戴维?伊斯顿的视野中,价值就是对人们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对人们有效用的东西太多了:阳光、雨露、地热、臭氧层等是价值;财产、权力、地位、荣誉等也是价值。前者显然是公共政策所不能分配的,后者则可以经由公共政策被分配给不同的群体。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自然价值,把后者称为人为价值。一般地说,公共政策能够分配人为价值,但却不能分配自然价值。

追问三:以什么样的价值体系进行分配?从逻辑上说,政府首先必须起自身的价值标准,才可能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换言之,政府根据什么标准分配社会价值,这是很值得研究和商榷的,不可一概而论。

追问四:价值的分配对象一定是或选吗?在戴维?伊斯顿看来,公共政策的实质在于不。

[1][2][3][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三

2.公共政策质量及其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研究

3.法治视野下的行政决策程序优化研究

4.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研究

5.我国高校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及其偏离的研究

6.聊城市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7.关于合肥市“大拆违”的公共政策分析

8.社会和谐治理理论中的公共政策视野

9.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政策研究

10.论我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

11.试论我国公共政策领域的目标管理及其人本取向

12.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启示

13.中国女性公务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研究

14.道路运输业发展政策评价研究

15.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政策研究

16.美国思想库教育决策咨询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17.刑事政策的概念界定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四

摘要: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造成资源过度开发、浪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有必要进行加强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方面的法制体系,分析现阶段相关方面的不足,提出改善的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低碳环保;公共政策;不足;改善建议;

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是国内经济发展依赖消耗自然能源过度,造成碳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上升,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在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其所产生的生存威胁已不容忽视。众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积极采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环保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要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及高产出,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生活理念、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升级等方式方法以节能减排为方向,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的发展理念,能源利用率的提升、能源结构的完善、污染排放的减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低碳环保的最终理想。实现低碳环保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理念,必然要通过公共政策对工业生产、人民活动进行导向、制约和管理。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就是引导工业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指导人们的生活行为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绿色环境;其制约功能就是限制工业生产超标排放,禁止人们生活行为上的'环境污染;其管理功能就是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以及完成政策中的所规定的任务,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政策上的管理,包括生产和生活上的行为、产品、排放等方面的管理和制约。

一、低碳环保、公共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低碳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促进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低碳环保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巨大,城市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环境优化三者可以实现同步进步的目标。国际上从《能源白皮书》到《京都议定书》,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注能源消耗、开发新能源,积极推动创新技术开发,促进低碳环保生产生活的发展,另外还有加拿大、发过、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时刻重视着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目标,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主动完成能源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创新技术开发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更进一步,但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环境美好三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目标还需努力,如何创新公共政策促进城市低碳环保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低碳环保的理念不仅仅是转变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产品再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为国际其他国家做出表率和模板作用。低碳环保理念对于国内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新问题积极应对的有效措施,通过公共政策引导、制约、管理生产生活行为,达到社会、环境、人类三者的和谐发展,对国内工业产业升级、市场经济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现科学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低碳环保的公共政策才能够实现与时俱进,持续适应国内各方面的发展,不断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二、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方面现存问题

(一)相关法律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国内城市低碳环保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低碳环保的基本法,仅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颁布了一定的法律条款,至于如何实施以及节能减排、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目前的城市低碳环保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另外在石化节约方面尚未制定,以及在已存在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上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造成了低碳环保法律实施滞后,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相关法律体系上还不够完善。

(二)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

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必然需要财政支持,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明确在城市低碳环保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投入缺失持续长久性和稳定性;在市场以及产品结构升级方面也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相关方面的税收、扶持、优惠等政策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导致市场调节不积极,产品结构升级滞后;在创新技术开发方面的财政扶持投入显示出严重不足,存在盲目投资和投资不稳定的问题,投入产出比极其不合理,造成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三)人们低碳环保意识薄弱

现阶段,造成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就是城市供暖燃煤和尾气排放,工业生产中的非法排放更是严重破坏生态化境的平衡,由于低碳环保理念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自身行为与低碳环保之间的联系,仍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产品以及一次性筷子等严重破坏绿色植被的产品,人们低碳环保认知度较浅薄导致传统思想上难以扭转以及日常行为中更是缺乏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认知。

三、关于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的完善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及其激励机制

结合国内实情,建立低碳环保相关法律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方面的缺陷,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以及石化资源和新能源方面的开发,建立相互协调的强制性法律机制,保证相关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

加强财政方面的投入力度,保证资金投入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另外,对于节能减排产品和新能源技术产品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的激励方式进而激发市场和产品升级的积极性。

(二)加强创新技术开发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在发展初期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较大,往往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仅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应该加强新能源开发技术以及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方面的开发力度,切实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新能源方面包括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尤其是核能更是蕴藏巨大能力,但是其开发方面需要高精尖技术,所以引进创新人才能够有效实现新能源方面的开发利用。

(三)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

加强低碳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渗透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中,改变原来的传统浪费资源的生活方式,自觉主动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放弃使用一次性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产品,切实创造社会发展、人类生存、自然保护的和谐氛围,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总结

现阶段,国内的城市低碳环保相关的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政策方面的强制性法律和激励机制应继续加强,低碳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应进一步加强,促使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上。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五

一、问题提出:美国侵权法中的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博弈

怀特教授在《美国侵权行为法:一部知识史》一书中将美国侵权法史划分为概念主义、现实主义、共识思想和新概念主义四个时代,并从知识史角度体现了思想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在增订部分,他通过对过失原则复兴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贯穿侵权法的若干循环模式:私法与公法,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惩罚与补偿等。在书中,怀特所描述的一种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因素在侵权法中的博弈现象吸引了我的注意。在侵权领域,个人正义似乎是永恒的主题,而公共政策却很少为人所知。事实上,围绕公与私的本位,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在侵权法发展历史上产生过数次交锋。这种交锋,其本质是侵权法惩罚或补偿之根本目的变化的体现。在侵权法的“棋盘”上,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正如“棋手”,而过错责任、严格责任、注意义务及因果关系等侵权法核心要素的变迁,都如“棋子”一般,受“棋手”驱动。例如,在个人正义占上风时,过错标准被严格遵循,而公共政策占上风时,严格责任则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怀特认为正如“棋手”的下一步走势是难以推知的一般,侵权法难以确定一个“综合性的责任标准”,其未来走向也是难以预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错的意外存续正是这种无法预测性的强力佐证。但是,事实上,侵权法本来就不可能存在一个简单的责任标准,因为其责任标准受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博弈的影响,这种博弈注定了侵权法的规则原则是复杂、动态、综合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社会环境变迁及思想变化的角度来揣测侵权法的发展趋势,正如我们虽然无法精确预测“棋局”的下一步,但总能从以往对弈的蛛丝马迹中窥见“棋局”的走势一般。

二、历史研究:美国侵权法中个人正义倾向与公共政策倾向循环

美国侵权法发展历程伴随着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倾向的循环,夹杂着公或私本位讨论。19世纪末,侵权法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应遭谴责的民事不法行为进行惩罚或震慑,个人正义因素在侵权法中占主导地位,而补偿制度的观念尚未出现。二十世纪十至四十年代,侵权法的范围悄然发生了扩张,相对性义务的出现显然在呼唤对个案进行利益衡量。伴随着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的出现,公共政策走上侵权法的历史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二十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法律思想中民主、平等的因素开始抬头,两种竞争性的法律思想并肩而行,一种认为普通法是公共政策的工具,而另一中倾向个人正义的保护。比较过失、产品责任及隐私权的新发展,体现将侵权法作为公法的思想,正在取代将侵权法作为私法的思想,对公共政策维度的关注达到顶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过失责任被证明对个人正义的追求更有效率。从以维护个人正义为目的到倾向公共政策考量,再到个人正义的复兴,美国侵权法完美展现了私―公―私的循环。作为一个论据,过错责任的发展完整地伴随着这一循环。在个人正义时期,过错责任产生并猛烈发展;公共政策时期,过错责任受限,严格责任产生;而在个人正义再次抬头的今天,过错责任出现了出乎意料的猛烈复兴。法律史的背后是思想史,将侵权法的发展与时代思潮的变迁结合起来,才能在现实中观察侵权法的演进与发展。十九世纪晚期,过失侵权的产生深受概念主义影响。二十世纪初期,概念主义由盛转衰,美国的思想出现现实主义的倾向。现实主义学者主要以客观性与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诉求和研究目标,侵权法中个人正义因素开始减弱。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共识思想的产生实际上是将现实主义披上了修正概念主义的外衣,此时的侵权法裁判已经是法官对公共政策的衡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概念主义基于经济理论和道德哲学分析等法律外部视角,为侵权法注入了新活力,个人正义抬头趋势再次显现。侵权法“活在体系的复杂的‘事实性’中,并在其中得到理解”。法律史的背后是思想史,思想史的背后是社会发展、思想变迁、政治压力或文化形态等外部因素。事实上,个人正义可能较为稳定,但公共政策确是处于变化之中的,任何时代的公共政策,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更不可能抛弃孕育其生长发育的时代文化背景。概念主义的背后是美国内战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分子为重构社会秩序;现实主义发源于二十世纪初社会改革阶段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猛烈批判;共识思想源自战后美国人运用法律中的价值和原则使“自由美国”区别于“集权主义”的呼唤;新概念主义及其后的侵权法变迁,则至少部分可归因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时代思潮的转向,依靠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正在逐步让位于市场解决方法。事实上,正是这些社会环境创造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思潮,从而像蝴蝶翅膀一样,改变了侵权法的发展走向。

三、对比思考:美国侵权法与中国侵权法

侵权法属于私法领域,其审判中的个人正义因素广为人知,但其补偿目的蕴含着公法中的利益分配,这一点很少被注意到。事实上,公与私的交锋在侵权法利益衡量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提起这种利益衡量,必须谈到美国共识思想时期的侵权法――公共政策的巅峰。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侵权法研究的主流思路是综合的法律概念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的理论创见,寻求立法者与司法者在其立法与司法活动中可能遵循的核心价值或基本原则,即所谓“共识”。共识时期是侵权法中公共政策因素“战胜”个人正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学者是普罗瑟,他给修正的现实主义披上了概念主义的法则外衣,创造了法官试图做出理性裁判,并反过来在法条中为其案件结果找出有效理由的审判方法。这种审判方法让人感到十分熟悉。中国法官在侵权法具体案件审判中关于公共政策的运用与美国共识时期如出一辙。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原因。首先,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新型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法律毕竟具有滞后性,不能穷尽所有情况;其次,舆论的力量逐渐扩大,法院在判案时“潜移默化”或者不得不将公共政策考虑其中,因为这代表了社会的“民意”,或者说是公共价值观;最后,公共政策类似于兜底条款,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时候,为了维护公平和正义,不得不引用公共政策作为判断依据。但在中国,公共政策的考量似乎占据了过于重要的地位,甚至有“过度”使用公共政策之嫌。以最高法院公报案例为例:1985~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侵权案例有130余个,其中至少12个案例与公共政策因素有密切关联或者说按照公共政策进行了审判。众所周知,法条具有稳定性和可知性,而公共政策因素具有不可预知性,这种不可预测是对法律稳定性的打击,这也是美国侵权法在共识思想后逐渐降低公共政策因素的原因,所以中国法院审判中的此类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四、合理预测: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的连接与平衡

社会环境影响思想,思想又影响了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影响了侵权法中的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因素。那么,侵权法的未来到底应当走向何方?在美国学者的观点中,他们假定侵权行为应当具有一个“综合性的责任标准”,但他们寻找此类标准的尝试从未成功。这种“综合性的责任标准”难以构建性及“侵权法未来发展”难以预测性实际上与美国的`文化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美国侵权法的危机主要体现为过错责任的危机,过错责任受到无过错责任的冲击。为了标准的统一,以过错责任为代表的个人正义与以严格责任为代表的公共政策的“战争”正在持续,主流观点支持过错责任,因为严格责任在习惯是、非二分标准的美国人看来,缺乏责任的基础,并产生了一直类似非正义的“深口袋规则”的感觉。这些问题在中国侵权法实践中轻描淡写地获得了解决,对于能熟练驾驭生活辩证法、习惯于综合性思维的中国文化看来,多重标准的存在是很容易理解的。对于美国侵权法学者来说,标准的构建甚为重要,似乎只有明确归责标准,划分出侵权法的边界,侵权才能称为一门可以预测的法律科学。但是,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从社会发展来看,思潮和法律思想的变迁带动着侵权法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的博弈,归责标准随之变动,这种公与私的争议并不完全是一个学术争论,更是社会问题,从政策需要的角度来看侵权法,保持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的连接与平衡,能更好地为解决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服务。正如损害与社会责任即是私人现象又是公共现象,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亦是法律变革的常态,这种现象与公共政策的模糊性及变动性分不开的。公共秩序政策的模糊性造成私法和公法彼此交织、循环往复、永无止息。侵权法需要个人正义与公共政策的连接与平衡,只有行走在人们希望生活其中的理想社会的地平线上,一个微言大义的侵权法才能负责任地延展其方向。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六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问题解决措施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层面的不断拓展与深化,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教育规模迅速膨胀,待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在近几年来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将成为各个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按图索骥非本专业不就业,还是勇于跨学科就业?是坚守城市辛苦营业,还是到基层去大展身手?政府应对大学毕业生如何成功实现就业、社会实习和见习岗位能给大学生就业什么帮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发展状况、及未毕业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未来的就业等话题进行探讨,因此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第一,大学生就业专业与实际学习的专业不对口。由于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对就业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择业的盲目性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专业与社会实际的不对口。因此导致许多大学生不能马上适应社会需要,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对工资的期望值过高。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于一份硬工作的需要。很多大学生都向往“铁饭碗”的工作,希望自己能及一个好的工作单位或企业,工作稳定,收入较高。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社会现状并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的愿望,因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在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部署,高度重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下面就将从公共政策角度方面来阐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措施:

(一)、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建立培训机制,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近年来,毕业后暂时未找到工

(5)、制定政策,解除特殊群体的后顾之忧。对那些思维活跃、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毕业生群体,要给予大力支持,对自主创业者,国家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办法,为创业者营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利用完善的机制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力,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对那些暂时未找到工作而家境比较困难的毕业生要给予多方面关照,在延长毕业生找工作就业时间两年之内,允许待业大学生自由选择将本人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高校或生源所在地,免收服务费用,符合社保条件的特殊困难毕业生,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在一定限度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不断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

大力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在教学计划上,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逐步将教育方式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并且要在政策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这类教育上。

(三)、合理发展经济,正确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就业最终要靠经济的增长,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俗话说的好,经济繁荣就业易,经济繁荣靠人才。只有快速、合理的发展经济,才能更好,更稳的从今就业。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就业提供巨大的空间。

据调查,目前,第三产业必然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就业比重将从现在30%上升到5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到70%以上。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持的,其中的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取得大学学历或大学学历以上的人员,第三产业成了吸收就业的主要领域。

此外,非公有制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对高层人才需求旺盛成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要载体,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渐完成,也将使国企大规模储备人才。当前,全球经济大调整,需要大批的高级技术工人,即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和较高收入的蓝领,这是人才全球化的一种趋势。努力争取将全球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地配置到中国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到时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向莘莘学子们展示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总结:

业观念、不断的完善自我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这样才能根本性的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才能真正的适应这个社会,解除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新疆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

2、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张举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孙续功

4、《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董克用

5、《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郎建华2009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七

摘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就要求大家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时代、把握时代问题。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由于公共政策的失灵,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就在于权力的异化导致了公共政策的失灵。

关键词:公共政策;社会利益;问题;研究。

一、权力异化是根本原因。

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其效用的最大化,极有可能出现“权力自肥”和寻租的后果,这就导致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偏离,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作为政府机构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其具有双重属性:一面是“社会人”,一面是“经济人”。从“社会人”的属性出发,政府机构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同样存在着基本的交换关系,他们用自身的劳动来获取个人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周围人群的认可和尊重;从“经济人”的属性来看,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则是同样是为了获得与自身劳动付出相匹配的经济报酬或者补偿,但是由于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得到远远超出自己付出劳动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所得的那一部分利益。

1.政策制定过程科学化不高。

如上文所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群体、阶层、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在他们这些利益诉求之间,既有追求共同利益的一般,也有谋求自身利益的特殊。17、18世纪的思想家,如霍布斯等人很早就告诉我们,如果任由人们依靠自身的强力或者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分配,那么终将会出现会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毫无公平和正义可言。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有序和正常繁衍,人们必须公平、公正地将各种利益资源进行分配,现实生活中,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和个人,都有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冲动,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可能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与其他利益不同体的博弈、合作和竞争,最终实现利益的相对均衡。

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叠加,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现行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经常会偏离一些规范化的程序和形式,或多或少地出现凭借决策主体即领导说了算、一言堂的现象。

2.公民参与度不高。

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和实质就在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它也是政治文明发展与否的重要标识,“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在这个价值调整过程中,涉及到每位公民的利益,所以政府政策的公共性体现为政府的政策为公共服务的程度或者说是政府符合公共利益的程度。[4]然而我国政府政策的`公共性往往不足,强势群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诸如经济实力、社会关系、社会舆论资源等因素来影响、左右公共政策。

3.制度的缺失或无效。

公共权力能否正常行使决于决策的科学与否,而科学理性的决策的关键就在于数据信息的准确和实时以及决策程序的规范和科学。但是在实际的公共管理过程中,由于公共事务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有时对于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无法进行判断,也就不可能有时间按照规范化的程序来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必须“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导致了决策主体往往会听从于自己的经验才猜测、预判事物的发展,从而做出一种有限的理性选择,最终就可能偏离政策目标。

1.培育公民社会是基础。

在各个利益群体的政策博弈中,公共政策的最终制定都将由所有参与者的互动来决定。因此,一个好的制度将很好地保证结果的最大公平性。作为防范公共政策失败的有效途径,制度创新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制度是一切公共政策实行的最低保证,没有制度作为政策,尤其是同基本国情、时代特点相配合的整套制度,公共政策都缺乏有力的支撑;其次,制度使公共政策的土壤,不可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最后,公共政策的失灵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前车之鉴,可以防止新一轮的政策失灵,从而最终建立公共政策走向成功的长效机制。

3.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责任是必要手段。

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拥有公共权力并行使公共权力。而公共权力来源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们可以操控着整个社会的每个方面。行政人员和公共权力之间的职业关系,使得行政人员这个群体具备了天生的特殊性,和其他职业的人员相比,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公共权力是行使支配性权力,这样的支配是其他任何职业所不具备的。因此,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理所当然应该具备理性和道德的双重属性。因为其具有理性,因此,他们有追逐自利的动机,但是,因为理性和道德的约束,他们更应当追求最大化的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才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和工作。

对于行政管理人员道德意识的培养,必须要紧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特点,有针对性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行政文化。文化对于人及其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行政文化也不例外。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官本位、人治文化至今仍充斥于当代中国的行政文化当中。所以要重构现在的行政文化,必须从根本上破除这些腐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红.政府的“经济人”特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11):52。

[3][美]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m].欧阳景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21.

[4]李景鹏.论政府公共性[j].天津社会科学,(6).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八

摘要: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造成资源过度开发、浪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有必要进行加强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方面的法制体系,分析现阶段相关方面的不足,提出改善的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低碳环保;公共政策;不足;改善建议;

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是国内经济发展依赖消耗自然能源过度,造成碳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上升,其在空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在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其所产生的生存威胁已不容忽视。众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积极采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法,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环保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要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及高产出,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生活理念、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升级等方式方法以节能减排为方向,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的发展理念,能源利用率的提升、能源结构的完善、污染排放的减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低碳环保的最终理想。实现低碳环保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理念,必然要通过公共政策对工业生产、人民活动进行导向、制约和管理。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就是引导工业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指导人们的生活行为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绿色环境;其制约功能就是限制工业生产超标排放,禁止人们生活行为上的环境污染;其管理功能就是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以及完成政策中的所规定的任务,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政策上的管理,包括生产和生活上的行为、产品、排放等方面的管理和制约。

一、低碳环保、公共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低碳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促进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低碳环保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巨大,城市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环境优化三者可以实现同步进步的目标。国际上从《能源白皮书》到《京都议定书》,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注能源消耗、开发新能源,积极推动创新技术开发,促进低碳环保生产生活的发展,另外还有加拿大、发过、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时刻重视着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目标,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在主动完成能源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我国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创新技术开发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更进一步,但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环境美好三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目标还需努力,如何创新公共政策促进城市低碳环保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低碳环保的理念不仅仅是转变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目标实现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产品再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为国际其他国家做出表率和模板作用。低碳环保理念对于国内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新问题积极应对的有效措施,通过公共政策引导、制约、管理生产生活行为,达到社会、环境、人类三者的和谐发展,对国内工业产业升级、市场经济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现科学的、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低碳环保的公共政策才能够实现与时俱进,持续适应国内各方面的发展,不断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二、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方面现存问题。

(一)相关法律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国内城市低碳环保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低碳环保的基本法,仅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颁布了一定的法律条款,至于如何实施以及节能减排、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目前的城市低碳环保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另外在石化节约方面尚未制定,以及在已存在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执行上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造成了低碳环保法律实施滞后,未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相关法律体系上还不够完善。

(二)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

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必然需要财政支持,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明确在城市低碳环保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投入缺失持续长久性和稳定性;在市场以及产品结构升级方面也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相关方面的税收、扶持、优惠等政策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导致市场调节不积极,产品结构升级滞后;在创新技术开发方面的财政扶持投入显示出严重不足,存在盲目投资和投资不稳定的问题,投入产出比极其不合理,造成激励机制不健全,相关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不佳。

(三)人们低碳环保意识薄弱。

现阶段,造成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就是城市供暖燃煤和尾气排放,工业生产中的非法排放更是严重破坏生态化境的平衡,由于低碳环保理念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自身行为与低碳环保之间的联系,仍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产品以及一次性筷子等严重破坏绿色植被的产品,人们低碳环保认知度较浅薄导致传统思想上难以扭转以及日常行为中更是缺乏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认知。

三、关于城市低碳环保公共政策的完善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及其激励机制。

结合国内实情,建立低碳环保相关法律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方面的缺陷,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以及石化资源和新能源方面的开发,建立相互协调的强制性法律机制,保证相关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

加强财政方面的投入力度,保证资金投入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另外,对于节能减排产品和新能源技术产品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政府通过减免税收的激励方式进而激发市场和产品升级的积极性。

(二)加强创新技术开发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在发展初期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较大,往往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仅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应该加强新能源开发技术以及节能减排创新技术方面的开发力度,切实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新能源方面包括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尤其是核能更是蕴藏巨大能力,但是其开发方面需要高精尖技术,所以引进创新人才能够有效实现新能源方面的开发利用。

(三)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

加强低碳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渗透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中,改变原来的传统浪费资源的生活方式,自觉主动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放弃使用一次性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产品,切实创造社会发展、人类生存、自然保护的和谐氛围,达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总结。

现阶段,国内的城市低碳环保相关的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不足,政策方面的强制性法律和激励机制应继续加强,低碳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应进一步加强,促使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上。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九

1.试论在我国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下的公共政策选择

2.试论我国公共政策主体的.现状

3.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4.试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公共政策目标决策

5.试论“入世”和国际新环境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6.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7.试论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特征

8.试论当前中国对非官方政策智囊的支持性政策

9.试论当前中国政策决断系统的活动规律

10.试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的体制类型

11.试论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12.当前界定决策问题的一些认识误区

13.试论当前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主要原则

14.浅论决策方案调整中的常见误区

15.试论“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政策环境因素

16.试论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17.试论当前对公共政策评价的一些误区

18.试论当前如何推进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评价

19.试论当前公共政策评价面临的制度难题

20.试论公共决策思维的新特点

21.试论“灵感”、“联想”等在公共决策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22.试论“系统分析”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23.在我国建立多者博弈的公共政策体制的若干思考

24.试分析某一公共政策案例

25.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念转型与创新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十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因此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公共政策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公共政策问题解决措施。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层面的不断拓展与深化,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教育规模迅速膨胀,待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在近几年来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将成为各个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形势:

是按图索骥非本专业不就业,还是勇于跨学科就业?是坚守城市辛苦营业,还是到基层去大展身手?政府应对大学毕业生如何成功实现就业、社会实习和见习岗位能给大学生就业什么帮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发展状况、及未毕业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未来的就业等话题进行探讨,因此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二、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第一,大学生就业专业与实际学习的专业不对口。由于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对就业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择业的盲目性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专业与社会实际的不对口。因此导致许多大学生不能马上适应社会需要,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对工资的期望值过高。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于一份硬工作的需要。很多大学生都向往“铁饭碗”的工作,希望自己能及一个好的工作单位或企业,工作稳定,收入较高。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社会现状并不能满足所有毕业生的愿望,因此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解决措施:

在分析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部署,高度重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下面就将从公共政策角度方面来阐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措施:

(一)、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建立培训机制,增强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近年来,毕业后暂时未找到工。

(5)、制定政策,解除特殊群体的后顾之忧。对那些思维活跃、富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毕业生群体,要给予大力支持,对自主创业者,国家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办法,为创业者营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利用完善的机制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力,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对那些暂时未找到工作而家境比较困难的毕业生要给予多方面关照,在延长毕业生找工作就业时间两年之内,允许待业大学生自由选择将本人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高校或生源所在地,免收服务费用,符合社保条件的特殊困难毕业生,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在一定限度内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不断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

大力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在教学计划上,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逐步将教育方式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并且要在政策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这类教育上。

(三)、合理发展经济,正确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就业最终要靠经济的增长,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俗话说的好,经济繁荣就业易,经济繁荣靠人才。只有快速、合理的发展经济,才能更好,更稳的从今就业。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就业提供巨大的空间。

据调查,目前,第三产业必然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就业比重将从现在30%上升到50%左右,发达国家已达到70%以上。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持的,其中的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取得大学学历或大学学历以上的人员,第三产业成了吸收就业的主要领域。

此外,非公有制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对高层人才需求旺盛成为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要载体,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渐完成,也将使国企大规模储备人才。当前,全球经济大调整,需要大批的高级技术工人,即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和较高收入的蓝领,这是人才全球化的一种趋势。努力争取将全球有限的就业岗位更多地配置到中国来,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到时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向莘莘学子们展示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总结:

业观念、不断的完善自我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这样才能根本性的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才能真正的适应这个社会,解除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新疆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

2、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策研究[d]张举福建师范大学。

3、《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孙续功。

4、《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思考》董克用。

5、《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就业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郎建华。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十一

(一)教材研究深度不够。西方的公共政策学教材基本都是由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或学者来编写,西方教材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阐明政策分析的含义与方法论,政策论证的功能、结构和模式,并深入阐释了政策分析方法在构建政策问题、预测政策前景、建议政策行动、监测执行结果和评价政策绩效过程的具体运用。可以说,诸如此类的教材不仅是教科学,也是学术专著,因为它们在向广大读者分析了理论视野和理论深度的同时,还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及时反映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材内容遍布着大量的概念和定义、空泛的理论、简单的方法和原则。教材暴露出重原理轻技术和方法、重理论轻问题意识的缺陷,不注重对公共政策领域中最新研究动态、最新学术观点的梳理和分析,教材的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公共政策学教材枯燥简单、索然无味,批判、消化和吸收的工作难以深入展开,导致教材的学术含量较低。

(二)教材知识综合性不强。“跨学科、综合性是公共政策学的重要特征之一”[1],与其它学科相比,公共政策学具有更广泛的学术框架,公共政策学知识涉及诸多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除此之外,公共政策研究还要求了解与公共政策有关的历史、法律、人类学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由多种学科、多种理论、多种模型和多种方法组成的综合研究领域。在西方,财政压力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原因,西方兰德公司在政策研究中运用定量分析技术的成功案例为西方公共政策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操作化基础,这几个因素共同导致经济学、定量分析和政治学构成了西方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知识基础,从而使得西方的公共政策学教材知识具有经济分析、组织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特征,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等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被充分应用和吸纳。在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硕士及mpa系列教材和公务员培训系列教材等。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公共政策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更多局限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领域。加上目前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人员的学科背景过于单一、专业知识结构不太合理,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是传统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而具有现代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专业背景的人较少,这就使得他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很难把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材之中,导致教材内容的学科知识出现单一化模式。

(三)教材形式单一。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教材“不是仅仅‘便于教师教’,而是要更‘便利于学生学’。”[2]翻阅西方的公共政策学教材,发现教材的语言都能达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效果,教材内容丰富且有层次感,深奥的原理、繁琐的`概念、抽象的理论、基本的方法能够与大量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少量有必要进行解析的概念在恰到好处的地方予以解析。教材版式设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关键概念和专有名词加粗标黑以提醒学生其重要性,同时书中还配有插图、表格,图文并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书中有意增设了一些专门的栏目,目的是为了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采用大量的图示与表格,用以更为直观地说明政策分析的程序、方法和结构;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每章后面都附有学校提示,目的是帮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在版式的设计和整体风格上过于古板和僵硬,虽然部分教科书中也偶尔插入图表及附有相关文字的说明,但整体上给读者的感觉还是过于简单且缺乏生动。教材编写模式没有摆脱定义学、原则学、分类学的固有模式,格式排版要么板块式结构要么要素式结构,缺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余地,难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这一问题出现有诸多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编写教材的动机不纯正。目前,高校教师迫于职称评定的压力和困境,为了增强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竞争筹码”,编写教材就是最快捷的途径,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去撰写教科书,这直接导致了低水准教材的泛滥。基于此,转变教材编写的思想动机,端正态度,努力实现公共政策学教材风格与版式的创新。

二、中国公共政策学科教材优化对策

(一)结合地方资源加强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纵观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基本上都未能从中国公共政策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理论并吸收到教材中来,教材内容的重心集中于西方国家或西方的公共政策的实践与理论,存在明显的“非中国化”,鉴于此,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必须重视对本土资源的发掘,我国有着数千年政府决策的丰富实践和闪耀着理性光辉的决策思想,这些实践和思想一定会对我们创新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给予宝贵的启迪。因此,将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实践与决策思想纳入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中,实现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的本土化将是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建设的方向。

(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制科学合理的教材。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存在“数量泛滥、质量低劣”的现象,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对象有本科生、研究生、mpa等,在教材的编写上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学习需要规划并编制适合各自教学对象的精品教材,避免教材之间低水平的复制。基于此,可以考虑不同机构负责不同教学对象的教材规划和撰写,各级干部培训所需的公共政策学教材的规划可以交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研究室负责,而高等院校所需公共政策学教材则由教育部负责,行政学院系统所需公共政策学教材可让国家行政学院规划,党校系统所需公共政策学教材由中央党校负责编写。

(三)加强教材编者群体的多学科背景。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还包含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等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公共政策学教材势必要反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多学科特质,这就对公共政策学教材编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大程度上要求编者具备高水平的量化分析知识和理论,尤其要具有统计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基础。

(四)加强教材的特色案例库建设。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中虽然附加了配套案例,但质量高、有特色的案例实为不多。我国的各项实践都与公共政策的创新密切相关,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社会化养老体制的建设以及公共医疗体制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示着政策的设计、创新与优化,基于此,可以对我国公共政策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库,出版公共政策案例教材,实现我国公共政策学案例教材的本土化。除此之外,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教材建设,积极进行公共政策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实现我国公共政策学教材内容与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韦彩玲 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寻求政策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4).

[2]余柏青,刘榕芳.西方教材《中日文明简史》的特色及启示[j].历史教学,(1).

公共政策的论文篇十二

一、美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特色与经验

(一)以美国本土公共政策案例为中心,重视对美国本土公共政策实践问题的研究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合作与互动

美国公共政策学一个重要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经验,就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互相结合,注重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合作与互动,这样的结果是使公共政策研究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美国公共政策学者普拉诺认为,公共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纯科学”不同,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公共政策学科价值的最根本体现。而在促进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走向融合的过程,深化学界与政府的双向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早在学科诞生之时,公共政策学创立者拉斯韦尔就指出,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必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从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来说,学者们非常需要了解政府官员对政策的认识和掌握的数据;同时,政府官员也需要了解学者们的政府研究思路和政策建议。[2]在德洛尔看来,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缺乏感性知识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大学里设公共政策学课程,应当聘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执行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与大学老师一起登上讲台。美国公共政策的发展也正好践行了拉斯韦尔、德洛尔的倡导。许多具有丰富的公共政策实务经验的又有教学水平的被美国大学不惜重金聘请到大学来讲学。而众多学者本身也具备丰富的政策咨询经验。在美国,对于从事公共政策教育的教师,一般要求具有在政府部门或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的经历,或者与政府部门有联合研究项目或咨询项目,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注重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

经历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已经发展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也是美国公共政策学繁荣发展的成功之处。公共政策学建立者拉斯韦尔认为,公共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学知识和方法,不仅要借助于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尤其是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借助于哲学、数学、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德罗尔也同样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质。美国著名公共政策专家麦考尔和韦伯在《跨学科的政策分析》一文中,探讨了政策分析与管理学科、城市规划、社会服务、法学、工程学、医学等应用专业领域之间的学科关系,分析了政策分析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学科之间的学科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政策科学———致力于科学完善政策制订的一个知识领域———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已经出现的专业,它可能从许多学科(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以及一系列有关专业(特别是管理、城市规划、社会服务和法学)中极大地获取了直接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3]早在社会矛盾激化、政策问题丛生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共政策学就兴起了跨学科研究。70年代后,发展至今,美国公共政策学多样化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典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行为主义的影响,公共政策学强调实证分析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行为主义、公共选择方法论、博弈论、个案研究、实证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定时分析、伦理分析、价值分析甚至超理性的直觉方法等方法都得到广泛应用。

(四)重视公共政策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形成丰富的学科体系

美国公共政策科学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已经形成了极为丰富和细致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大体而言,美国公共政策科学的研究领域划分可以归为如下两个层次:第一层划分是在以“政策科学”作为学科领域这一总名称之下,主要包含有政策科学总论、政策分析方法、本国公共政策、比较公共政策、政策伦理学(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研究)、战略研究、未来研究以及公共选择、经济政策学、社会政策学等分支;第二层划分是在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或功能活动方面形成的专门研究分支,如政策战略(元政策)、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规划或政策形成)、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另外致力于突破政策过程阶段论的研究者亦发展出政策变迁、政策周期、政策网络、政策范式、政策学习、政策传播与扩散等新领域。同时,近年来欧美公共政策研究领域还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一批更新更细的研究分支,如政策话语理论、协商式决策、推论式政策分析、参与式政策分析、全球公共政策网络等。[4]总之,美国公共政策学经过几十年时间发展到当代,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子学科,学科体系日益丰富。

(五)公共政策学科获得政府的充分支持,使公共政策学实现了建制化

学科建制化水平是衡量一门学科的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建制化是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根据科学社会学的观点,一个学科的社会建制也就是一个学科的机构设置,包括学术团体、基金来源、出版发行渠道、教育培训、职业化等。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政策科学的这些机构、建制已相当完备。在学术团体方面,美国已拥有不少专业学会和研究中心;在基金来源方面,既有私人资金也有政府资金;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私人组织都对公共政策感兴趣,愿意拨款或资助政策研究,在出版渠道方面,目前美国有不少政策科学的杂志,已出版了大量政策科学方面的著作或丛书;在教育培训方面,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出现了一批独立的公共政策学院,许多大学相继制订出政策科学课程大纲,开设相关课程,并出版了不少政策科学的学位授予点;在职业化方面,现有政策研究已被公认为一种新的职业,从业者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分析家”、思想库的工作人员、大学及研究生院的教师等,从业人数已具备相当规模。据7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单思想库的从业人员就有近十万人,分布在5300多个思想库中。[5]而在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过程中,有一点值得指出的,那就是美国政府部门对于公共政策学科发展的宏观调控是指导性的而非指令性的,是约束与支持共进。至今,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等官方机构并不对公共政策学科实施全面管理,而是由民间的ngo进行评估与管理,美国政府则主要从通过教育拨款和科研资助的方式来影响公共政策学科发展。

二、美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经验与特色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学者陈振明提出,中国公共政策学必须处理好规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特色)、主观性和客观性、价值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在充分注意国际规范,吸收国外政策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中国政策实践及现实政策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问题)的研究,加强政策相关知识在政策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发挥政策科学理论在政策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凸显中国政策科学的应用性、现实性和本土化。[6]然而,从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现状来看,相当多的中国公共政策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上,而非中国公共政策实践本身。有的学者甚至一提起公共政策学就言必称美国如何如何。由于中国公共政策学起步晚,在学科引进初期将研究重点放在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引进和消化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30多年后仍然将研究对象重点放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学研究上就是十分令人担心的。不客气地说,公共政策的有些问题在国外是真问题,在国内则是毫无研究价值的伪问题。因此,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必须立基于影响本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之上,加强对中国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解决中国当代公共政策问题为核心,创造性地走符合现代性标准或具有现代性内涵的公共政策学科发展之路,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学学科理论体系。为此,就必须把公共政策学研究的重心放到中国自身的政策实践上来,对我国公共政策实践活动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从中概括和总结出理论来。

(二)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应用研究

目前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研究仍然比较薄弱。除了对方法论的研究比较薄弱之外,中国公共政策学在学科基本范式上并没有成型,而这必然使公共政策学研究缺乏更深层的理论指导和更坚实的理论支点。而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表明,要实现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发展,必须既要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和矛盾是任何一个学科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为了公共政策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我们要充分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基础研究,但根据认识的最终来源是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我们又必须重视公共政策学的应用研究。进言之,就是必须重视研究中国公共政策实践,通过问题导向的研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和办法,并上升到公共政策学理论的高度,促进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

(三)必须汲取其他学科的养料,加强跨学科研究

(四)必须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发展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能足以支撑整个学科研究。公共政策学要实现自身发展,必须引入和发展多样性研究方法。西方公共政策学在百多年的发展中,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并无国界之分,它对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也是可以借鉴的。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照搬照套西方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一种研究方法是否适合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还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在这方面我们要尤其防止不加分析、囫囵吞枣地套用西方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应当发展适合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构建和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公共政策学的长远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必须重视研究领域的分化,发展分支学科,构建学科体系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内向外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细分和拓展,学科不断分化和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多姿多彩的学科体系。这就告诉我们,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必须不断开拓新领域,组建分支学科,最后形成一个壮大的学科群或学科体系。反观我国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研究领域仍显狭小,中国公共政策学在对公共政策的好多领域都缺少理性认识,这种状况很不利于中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六)必须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要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学,实现公共政策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就要得到各方的重视与支持:社会各界在公共政策研究过程中要对公共政策研究者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政府部门在公共政策研究过程要给予足够的政策参与机会和充足的研究资金支持;学术界要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建设一套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就当前来说,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大力支持公共政策学科建制化,提升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地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6812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