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洞察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不断完善自我。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和综合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写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到你。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一
—劳动街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讨论稿)。
为大力深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生态型教育,积极创建生态型课堂,培植科研型教师,引领学校特色文化,成就创新型学生,在张掖市教育局大力推进高效课堂之际,甘州区教育局成立了“构建生态型高效课堂”行动研究总课题组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究,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推行‘236’课堂教学模式,倾力打造理想课堂”的实验研究。现将讨论稿下发给大家,请大家结合各学科及各课型特点,认真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推进我校高效课堂的实施。
一、概念界定。
理想课堂首先是高效课堂。高效的“效”,首先是“效果”,其次是“效率”,根本上指的是“效益”。效果显著的课堂不一定是理想课堂,理想课堂一定是效果显著的课堂;效率很高的课堂也不一定是理想课堂,但,理想课堂一定是效率很高的课堂。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理想课堂。
给予上述对理想课堂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认为推行“236”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236”是指两个教学原则: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集体交流;六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反馈测评。
通过推行“236”教学模式努力使我校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二、理论依据。
从研究层面来看,在省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叶澜教授所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朱永新先生“知识、生活和生命的共鸣”的新教育课堂,肖川先生提出的“唤醒沉睡潜能,激活封存记忆,开启幽闭心智,放飞囚禁情愫”的课堂,《学记》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课堂,其实都是对理想课堂在不同方向和维度上的探索和追求。王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李炳亭课改名校访谈,江苏翔宇学校“理想课堂”的实施,对我校开展“236理想课堂”模式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结合我校课堂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实际应用。
(1)以学为主。
(2)先学后教1.“2”是指两个教学原则: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2.“3”是指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集体交流。
(1)自主学习。
内涵: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实际情况,在教师的帮助下,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等,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行为。自主学习是课堂交流的重要基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学习特征。
主要方式:个人自学教材,借助多种学习资源,以课前预习为载体,初步了解掌握基础知识,找寻学习内容的难点疑点。
(2)合作学习。
内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学预习的情况在小组内质疑解惑,相互交流,为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互助合作的学习行为。
主要方式:固定小组的协作学习,小组间的针对性交流。
(3)集体交流。
内涵:集中学习是指学生在基础知识夯实、多数问题解决的情况下,在教师引导下,能者为师,对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讲解,直到搞懂为止,并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巩固性强化训练。
主要方式:集中精讲点评,能者为师,微型达标。
3.“6”是指六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反馈测评。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约3分钟)。
第二环节:目标导学(约2分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是打造理想课堂的基础。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约5分钟)。这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督促和指导,对象是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第四环节:合作交流(约10分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可以是师徒合作,也可以是组内其他成员合作。主要是对自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探讨交流、反思补救。
第五环节:展示提升(约15分钟)。可以是小组成员依次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展示。教师要做到及时点拨、点评,并有预见性的提出新问题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让学生享有一种成就感。同时通过小组量化评比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六个环节:反馈测评(5分钟)。课堂检测的习题具有全面性(训练与检测相结合、检测与反馈相结合)、真实性(不能看书和参考资料,必须独立完成)、差异性(菜单式的作业,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及时性(快节奏、课堂上做)、多样性(书面作业、口头回答、演板、背诵、默写等)。通过反馈检测,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以便迅速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四、预期目标。
以高效课堂的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培训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般规律,概括提高教学效益的一般方法。落实“六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坚持“五还”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黑板还给学生、把展示还给学生、把课堂上的作业权还给学生。体现“三性”即课堂的真实、轻松和高效性和“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角色。
以“课堂提效、学生提劲、教师提能、学校提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重点突破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重建教学制度,深化教学研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乐”起来,学生“动”起来,在“还、活、乐、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高效学习、张扬自我、放飞思维、舒展灵性,从而构建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效果显著的生态高效课堂——理想课堂,使课堂教学从低效到高效,从低耗到高质,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讨论重点。
1.“236”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各学段是否适用?怎样确定?(讨论修订)。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二
第一段:导言(200字)。
在大多数学科学习中,课堂讨论都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帮助学生思考、探究问题和表达观点。在我的学习经历中,我曾多次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对其心得体会有了深入认识。
第二段:课堂讨论的好处(250字)。
首先,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讨论,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理解和归纳,从而更深入地掌握所学内容。其次,课堂讨论能够创造一个交流的环境,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借助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来完善自己的思路。此外,课堂讨论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第三段:如何有效参与课堂讨论(250字)。
要想在课堂讨论中有所收获,我们需要有效地参与其中。首先,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并积极回应和提出问题。其次,我们需要准备充分,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可以提前思考和整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此外,要遵守一定的讨论规则,保持适当的沟通礼仪和态度,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第四段:课堂讨论缺陷及应对方法(300字)。
虽然课堂讨论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有些同学可能由于自身的害羞、胆怯等原因不能积极参与,而有些同学可能在表达观点时过于激进,甚至使气氛变得不友好。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比如,针对内向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发言、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于表达过于激烈的同学,可以耐心听取他们的观点、适当控制场面,以使讨论更加和谐。
第五段:总结(200字)。
课堂讨论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然而,要想真正获得课堂讨论的好处,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并以友善的态度面对不足之处。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掘课堂讨论的潜力,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三
课堂规范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有序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最近,我的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课堂规范的讨论,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了课堂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个人学习的影响。
首先,课堂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我们的讨论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尊重师长和同学、保持安静、爱护教室设施等是课堂规范的基本要求。当一个课堂中每个人都在遵守这些规范时,就能够有效减少干扰,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变得更加专注和高效,教师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同学们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其次,课堂规范的遵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在课堂讨论中,同学们提到了学生对自己言行负责并且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范要求同学们在每堂课都保持良好的规范行为,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专注听讲等。通过课堂规范的要求,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守时、守纪律等良好习惯。这种自律意识将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他们更有能力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另外,课堂规范的遵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我们班级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到了团队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相互的信任才能使整个班集体更加和谐。在课堂规范的约束下,同学们要尽可能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在学习中有效,还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最后,我个人从课堂规范讨论中获得了一些启示。首先,我意识到要做好自己是课堂规范遵守的首要条件,只有做到自己守规矩,才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人。其次,我认识到尊重他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在课堂中我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观点,并尊重他人对规范的贡献。最后,我意识到规范只是一种基础,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需要更加努力、更加专注的学习态度。
总之,课堂规范的讨论是对学生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遵守课堂规范,学生们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受益良多。而个人来说,我也从这次讨论中学到了很多启示,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能够更好地守规矩、尊重他人并且更加专注地对待学习。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教”,教给学生知识,而这实际上只能是老师单方面强加灌输给学生知识而已,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知识,而不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传统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老师,教师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和空间,这固然可以在课堂时间内讲足够多的知识点,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老师在课堂时间内所传授的知识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觉不够,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则会不能消化掉听到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五
教师、教学、教研是我校的立校之本。每周的教研活动,使我校老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仍存在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问题,制约了优秀生提高、学困生进步,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阻碍。在县教育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经过认真学习和周密准备,决定进行翻转课堂实验。为使实验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验目标。
1、以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为目标,解决学生消极厌学,效率低下的学困问题,让学生能力强起来,成绩好起来,课堂效率真正的高起来。
2、使学生、教师的成长与学校发展同步实现,与时俱进。
3、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重点,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实施办法:
1、翻转课堂实验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实际,实施在中、高年级进行,每个年级段抽出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以三、四、五年级为主,六年级可参与。每个年级段另抽出两名骨干教师辅助实验班教师做好准备工作,鼓励其他老师尝试参与。
2、实验班老师要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平台,并教会学生收发电子邮件,做好基于网络的信息交流及日常辅导工作,让家长看到网络学习的优势,为全面开展“翻转课堂”的做准备。
3、参与“翻转”实践的老师根据学生情况与教学进度时间安排,做好知识的整合和重组,并定期提供一份翻转课堂的完整资料传到学校q群文件中,以便大家共享。
4、统计班级有电脑的学生,没有电脑的学生到微机教室完成作业,各实验班老师提前协商,调配好微机室的使用时间。
5、可借鉴昌乐一中的翻转经验,在制作学前的《自主质疑阶段学案》时,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和“在线测学”等方面的内容;《训练展示阶段学案》时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和“总结反思”等内容。
6、遵循求真务实原则。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认识到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认知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不搞形式,不搞假翻转、假合作、假互动。
7、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有一定难度,将定期召开翻转课堂经验交流会,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解决。边实验边完善,整合资源,发展创新,找到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翻转教学”模式,以及付诸实践的“翻转教学”方案。
看过小学课堂改革实施方案的人还看了: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六
在课堂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课堂规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我特意参加了一次有关课堂规范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深深认识到了课堂规范的重要性,也收获了一些启示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了课堂规范是学习的基石。在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课堂规范是保证学习秩序的重要手段。只有当课堂规范得到充分的遵守和贯彻,学生才能专注于学习,教师才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正如讨论中提到的,课堂规范不仅是学习的约束,更是传递价值观和培养良好习惯的途径。因此,在课堂中,我将更加注重遵守课堂规范,以此为基础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规范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在讨论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课堂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体成员的努力。只有当每个学生都自觉遵守规定的课堂规范,才能形成整体的秩序和和谐的学习氛围。作为学生,我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们共同制定和遵守课堂规范。同时,我还要理解和支持教师为了维护课堂秩序而采取的措施和决策,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课堂规范的执行需要全面的体系化建设。在讨论中,我们也发现现有的课堂规范存在规模不够大、质量不够高等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规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包括如何制定可行的规范、如何执行的具体措施和如何评估和改进的方法等。
为了建立这个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讨论和探索。我们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教育行业人士就“课堂规范”进行系列研讨会和研讨班。我们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教育研究机构和专门从事课堂规范建设的团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我们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课堂规范体系,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四,课堂规范不仅仅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在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课堂规范不仅仅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课堂礼仪,懂得尊重他人、听从教师、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因此,我们要将课堂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参与课堂规范讨论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示。我深刻认识到课堂规范的重要性,明白了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的必要性,也明确了课堂规范的全面体系化建设的必要性,更意识到了课堂规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我将把这些认识和体会运用到实际中,自觉遵守课堂规范,积极参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七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课堂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
上课啦!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师们问好。上课时,我们用自己幽默的方式回答老师提的问题,老师也会用一些特别的方式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也不一样的方式送给同学们一些温馨的小礼物。得到礼物的同学有的很惊奇,也有的很惊喜。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课堂!一个不一样的课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课堂吧!
我希望这个课堂是幽默,诙谐的。老师教书是要经常用一些逗人发笑的话,让学生们心情感到轻松、愉快、欢乐、使学生忘记一切烦恼与包袱。把整个课堂讲“活”了,让学生们尽情的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使学生度过一节轻松,愉快而学到知识的课。
我希望这个课堂是充满知识的而有身临其境的。老师讲课时先给同学们看一些图片,让学生们在教室里也能看到一些风景、名胜,然后再上课,必要的时候最好先给同学们讲一些课外的知识,这让就能在上课的时候也能增长一些课外知识了啊。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孤独地站在这讲台,掌声还没有响起来,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姐妹弟兄们,别说你的掌声我无所谓!
俗话说,好戏在后头,但愿不出丑。我是最后一位选手,来自新盛中学的冉启兵。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向往的课堂。
曾经年少爱追梦,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我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伟人,后来高考时只考了一个师专,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我的伟人梦;之后我又梦想成为伟人的丈夫,可我没有姚明那样高大威猛,又没有刘德华那样英俊潇洒,没有彼尔。盖茨那样富甲天下,结局可想而知,黄粱美梦再次灰飞烟灭。最后,1998年的第一场雪还没有下的时候,我只能无可奈何地被赶上讲台,当上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三顿吃不饱,四堂要你吹的老师。
当爱已成往事,我不能不面对现实,既然做不了太阳,只能做一个星星,我就要做一颗最耀眼的星星;既然做不了长江黄河,只能做一条村头的小溪,我就要做一条最快乐的小溪;既然做不了参天大树,只能做一棵小草,我就要做一棵最顽强的小草;既然做不了伟人,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教师,那么我就要做一个最优秀的教师。怀着这种理念,我开始我的漫漫求索之路。我梦想着我的课堂能像春风化雨,滋润学生那干涸的心灵;我梦想着我的课堂能像初升的太阳,照亮学生心中的阴影;于是我废寝忘食,虚心勤奋。从魏书生那里我学到了课堂的浓浓的民主气氛;从霍懋征那里,我学会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从于漪那里,我学会了不但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就这样几年如一日我苦苦追寻,痛并快乐着。
追梦者人生的道路上总是那样坎坷不平,既有成功的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一次我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诉着鲁迅和藤野先生的故事,居然听到的课堂上有人唱歌的声音。原来是我班的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在唱歌,我勃然大怒,当面讥讽道:原来这位同学唱歌的声音比猪叫还要动听。当时同学们哄堂大笑,那位同学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的脸上挂着胜利者满足的微笑。不过接下来,我马上尝到了冲动的惩罚。此后这位同学再也没有来上学了,是我亲手伤害了一个学生宝贵的自尊,我追悔莫及。在一个血色的黄昏,我怀着深深地忏悔和无比的眷念给那位同学写了一封信:没有告诉我一声,你走了,这些日子又增添了对你的怀念,我想对你说,回来吧,我会好好爱你,可所有的语言都显得那样的无力,我又想干脆把你忘记,可我不能欺骗我自己。
我含着泪,读完了他的来信,心中愈加自责。从此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应该没有责骂,没有讥讽,有的是欢笑和和谐;理想的课堂应该没有高高在上,有的是平等与民主;理想的课堂应该没有任何偏见与歧视,鲜花和小草都能拥有阳光;理想的课堂没有任何的急功近利,应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
老师们,姐妹弟兄们,书山有路勤为径,教海无涯艺作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携起手来一同追求理想的课堂吧。相信在山的那一边一定有我们心中的海洋。
作为学生,课堂总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如今的课堂总是老师在讲,学生只听听,听过便罢。在我理想中的课堂中,上课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总是一人一张桌子,规规矩矩的坐在课堂上,听着老师讲课,而在我的理想之中,课堂应该是气氛活跃的,同学们也不是一人一桌,而是围成一圈,由老师在中间讲,同学们在一旁听着记着。遇到不懂的可以提出来,也可以和一旁的同学交流。这样,同学们不仅能在课堂上打起精神,这样的课堂也更亲切,更有活力。
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虽有小组讨论的时间,但大多数时间是老师在讲课,这就不免有些鼓噪乏味。有些同学甚至在听课的时候昏昏欲睡,常去与“周公”作伴,游历大江南北去了。所以,在我理想的课堂上,我们针对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和同学讨论,然后以组为代表老师和其他同学去判断对错与否。这样的课堂一定充满了智慧和思考的结晶,活跃的气氛和愉快的气息。
如果说现在的课堂已经是学生们学习知识最好的地方。其实,我认为还远远不止。我理想中的课堂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公园,田野,科技馆……诸如此类。课堂不仅是提供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要学习生活的地方。学习生活,我们可以去田间与蝴蝶相伴,观察他们的习性,那是一个生物的课堂;可以去科技馆,在那里我们可以领略到科技的伟大,放飞自己的想象,这是一个科学的课堂。总之,在我理想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畅游科学的海洋,领略自然的美景。
我们现在的课堂,同学们说想法都需要举手,难免老师有时会顾及不到。而在我理想的课堂,每一位同学都会有一台小型电脑,这台电脑连接着逃似的电脑,想要发言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下并发给老师。即使老师上课没有解决你的问题,下课也可以童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不会错过每一个灵妙的点子。
我理想中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同学们是积极的,学习是轻松的……为了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我们仍需不懈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条件,使理想早日照进现实。
理想化的课堂是怎么样的?我想,那应当是一个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至如归般的世外桃源。
我的理想课堂是自由的,同学们畅所欲言。那些所有人都笃信的真理也是可以质疑的。伟大如亚里士多德,希腊七贤之一,几乎是人类的信仰,一样会犯错。如果没有牛顿的质疑,焉知如今的物理书上是怎么描述力的呢?所以,一切定义都是不绝对准确的,能贯穿时间长河的,也只有“变化”本身了。
在课堂上最好时常辩论赛。同学们各抒己见而又不至于争得面红脖子粗,唇枪舌箭下,如果老师都被辩倒,那岂不是有别样的快感?在辩论中逐渐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在辩论中不断重新认知真理,难道不比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连音调甚至都不变化一下的死板地讲课,学生们爱听不听,反正不一定被发现得了,索性昏昏欲睡的气氛好得多?只有在自由地让学生做主人的课堂中才能使得学生有责任感。
同时,我的理想课堂中要有一位渊博的老师。孟子说:“资之深,则取其左右缝其源。”如果是老师自己不懂得清楚的事情,如何去使别人明白呢?更何况,连学生都不如的老师,有哪个学生会敬重呢?如果学生尚且连敬重老师都做不到,即使老师按着孔子的书来讲课,学生也是不会听的吧。
原来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的课堂也大有不同:以前沉重的书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同学们上学只需带一块小小的智能平板。可别小看这块平板噢,每天老师都会通过平板发布一天的课程,同学们可以自行组合,想先上哪一课就先上哪一课,都是没有问题的。要是对知识点感到困惑,可以到教室前面请教老师。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让老师因材施教,使课堂更具灵活性。不光如此,平板还会根据你的学习状况帮你梳理知识内容,找到你学习上的死角,为你的学习查漏补缺。
“小主人,您的功课已完成,是否要出去欣赏一下春日的风景呢?”清脆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我的平板在跟我说话呢!差点忘了说了,只要你上午足够努力,把一整天的功课出色完成,你就可以出去游玩。为此,同学们每天都卯足了干劲,争取前往大自然的课堂学习。
我向老师道了别,带着平板走出校门。学校左边有供学生游览的花园和树林,都美不胜收,让你流连忘返。走进花园,一股芳香袭入鼻腔,抬头一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棠花、桃花、迎春花争奇斗艳,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组成一片壮观的花海。我在花海间迷住了眼,不禁想摘下一朵来,平板立刻提醒我:“小主人,摘花是不对的哦。”我羞愧地放下了手。就在这时,几只蝴蝶飞来,在我周围打转,平板说:“蝴蝶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我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天下来,我既长了知识,又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放松心情,这大自然的课堂真令人开心!
虽然现在看来,我的理想课堂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但我相信这样亲近自然、寓教于乐的学习课堂一定会有一天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的。
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一次心灵之间的交谈,是默契合作碰撞出的火花,是同学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是我们吸取知识,扩大见闻,收获成果的地方。在这里,没有胆怯,没有紧张,没有害羞,只有轻松自然;没有你一句我一句的嘈杂只有大家认真听讲的专注表情。
课堂上,在我们收获知识时,每个人应该是快乐的,批评、严肃、心不在焉都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有愉悦、幸福、认真的专注神情。交谈中,语言也应该诙谐幽默,或不时还会引起哄堂大笑,话语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深奥道理,但是处处都跳动着哲学的音符。
我心目中的课堂是平等的。虽说老师给予我们知识,但是在我心中的课堂内,每个人都有权利,每个人都会是聆听者,每个人也都会成为讲述者。“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诉说出一些故事,每个人都会讲出自己获取的道理。这些道理和知识可能是生活中积累发现而来的,可能是从一些失败中吸取来的教训,每个人都各具优点缺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收获和经验,让我们一起学习,增加我们生活中的知识面。
我心目中的课堂是美丽的。在优美的文字中、在高望的文字中、在静悄悄的文字中,感受诗词的优美、感受散文的悠远、感受文言文的经典……今天课堂的旋律,让我们陶醉其中,陶醉在学习的快乐氛围之中。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它快乐、平等、美丽、富有诗意……。
我理想的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讲,老师听。我们的课堂,目前最缺乏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此我倒是十分想念小学时的课堂,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则在一旁静静地倾听,不时加以鼓励和改正,使每个学生都不再胆怯,踊跃发言,课上经常是妙语连珠。
其次,是自主的操作与合作。生物、物理上的实验可以有更多手动操作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与同伴合作探索、学习。遗憾的是,学校的实验室大概常年是空着的,器材貌似也不足。在实验与合作中,我们更有一种作为主人翁的乐趣与自由,而不是被动地记下一堆笔记。
其实我的理想课堂并不是空想,只是希望上过的几节“理想”的课再多上几次而已,或是再融会贯通一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理想的课堂,应更亲近自然。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又是包含在自然中的,课堂绝不能脱离自然。令我记忆犹新的仍是小学春天的一节语文活动课。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身边的一些植物,老师让我们带上纸笔,带我们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中观察。每发现一种植物,我们都会兴奋得叫起来。阳光之下,春风徐徐,我们都真切地感到了我们的母亲——自然。
综上所述,便是我理想的课堂了。课堂上自然是以学习为主,学习之中再来点乐趣与一定的自由,便是锦上添花。
课堂,可以比作一场讨论会,每个人都在这里畅所欲言,我们可以质疑每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还可以从这场讨论会中得到无穷的知识。
但,现在的课堂,早已不是这样。学生变成了一个个格式化的杯子,每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我们再也不具备创新的能力,而老师,就在一个劲地往杯中倒水,不管每个杯子是否接受,都要将水倒入杯中。
对这样的课堂,我们提不起任何的兴趣。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被当作机器人,进行着早已设定好的程序。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应该是:
活泼,应该是课堂的代名词,课堂的知识应该是活跃的,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这样学习,不会让孩子成绩下降吗?事实并非如此,例如雷奈克玩游戏中发明了听诊器等,大量事实证明,在学中玩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使用活泼的游戏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提高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真正成为一场“游戏盛宴”!
认真,是课堂必不可缺的。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认真,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无论课后怎样认真,没有课堂的40分钟终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上课时,要营造出认真的学习氛围。
激情,如同课堂中的一味调味剂。让学生们彼此交流,讨论,擦出碰撞的火花,在交谈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只有让学生彼此产生智慧的撞击,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的知识才会变得更有价值,意义。
问题,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心中难免会有些许疑问,不能够因为要面子就不提出来,只有大家一起学,互帮互助,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吧!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们所得的一切,全都来自课堂。大家都希望可以享受学习,在自己的理想课堂中,畅游学海。
我承认,我是贪心的,什么都追求完美。
我一直期望,能有一个像家一般温暖的课堂。就像,那天……。
老师也不知怎的,心情特别好,说话就好像歌唱般,委婉动听。兴致高时,发几块小糖。嗨,那个蜜,甜到了心头。
“接下来呀,老师将带领大家进入神奇部落。”吆喝!这开场白,说得像真的似的,神秘感十足。
“那,哪位同学告诉我,这个怎么解释?”呐,这就带起了学生的互动,有时嘛,学生不给力,不过也无事,找个台阶,自问自答,也能让学生松口气。当然,我还是提倡互动的。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哦,对了!我还比较喜欢实验,亲自动手,眼见为实,才更能体会自然中的奥妙哇!说到这点,咱班老师做得一点也不差,与理想中也差不多了呢。
还记得,他被公认为表情包,眼睛大大的,瞪起来,可严肃了。老师的动作总是那么花哨,惹得笑声不断,不知道的,哎那个纳闷,上课呢,笑得这么开怀,成何体统?其实呀,学生就喜欢在笑中学习,那样记忆更深刻。
说来说去,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全都源自于生活中点滴。
是啊,理想并不是梦,他们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等待我们挖掘的一天。
那如家般温暖,也洋溢着笑意,带有经验的丰富课堂,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等待,我们的发现与品位。
说起理想课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所以便把我心中的理想课堂与你们分享。
课堂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分享。而老师则是唤醒,引领这学生。因此我觉得在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下,课堂应是时时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生命的热情。
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是生动有趣的。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枯燥无味的课堂。那样的课堂既生硬,有无趣。会让同学听着听着感觉很烦躁,那种干巴巴的文字就如同断了线的珍珠。同学们怎么会提得起兴趣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还怕同学们不好好学习吗?所以,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十分重要。
我心目中理想课堂是自由轻松的。课上我们能很放松,积极举手发言,体会其中的乐趣,让课堂更加活跃。老师不要批评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引导。当然,内容要幽默风趣,最好加入一些游戏元素,那样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课上的内容。
我心目中理想课堂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们的基础以及其他一些元素,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从而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给不同水平的人做,这样的话,就不会给学生们带来许多压力,虽然压力也是要有的,但是如果太多,便会适得其反。
我知道,这样的课堂并不是一天天就可以实现的。但是,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终有一天,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实现的。
早晨醒来,我穿上衣服。睡意还未散去,我拎起放在床头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帽子,心想,今天就在床上听课吧。于是我将帽子戴在了头上。
一阵微妙的电音通过帽子传入我的脑海,随后,一段音乐开始在耳膜回荡。我的大脑也已经完全清醒了。
再次闭上眼,眼前已不是漆黑的画面,变得发白,由模糊变为清晰,由暗转变为亮,由远转变为近。一个人影,在模糊中愈见清晰。他,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观察着手中的荧屏,等到学生们全部在线,他站起身,用浑厚的嗓音说:“早上好,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视线中只剩下老师,其他的东西如魔术般渐渐隐去。老师开始讲课,那一句句话似乎都是从心底发出,每一个字都是余音绕梁,引人入胜。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我们。那一个个知识点,自然地映入脑海中。
“下面,我们看这道题。”他的手在空中轻轻一划,一道题目被放映在那。我读完题目后,细细地推敲了一会儿,未写一个字,但频幕上已显示我完成答题。原来,我的想法,都如老师的声音一般,可以互传。老师呢,查阅了我的解题思路后,一个大大的“勾”划过我的脑际。我正沾沾自喜之时,老师大喊一声:“××,不准开小差!”原来那个调皮的孩子,没有在解题,想了会别的东西,因而让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之后,老师讲了篇散文,是写草原的。他一转身,身后就出现了一片草原。老师一边慷慨激昂地朗读课文,一边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我们似乎闻到了阵阵草香,又听到了牛羊的叫声。
突然,我看到一张纸随着风飘过来,愈来愈近,最后挡住了我的视野。我凝神一看,是一张试卷。周围渐渐安静,我就“写”了起来。当然,我不是用笔,是用脑子写。试卷正按照我的进度飞快地完善。终于,当这张试卷被我的字迹填满时,试卷又被老师收去。大约过了一分钟,一个声音传来:“恭喜你达到优秀,你上午的课全部结束!”我欣喜一阵,眼中渐渐变黑。
“叮——叮——”刺耳的铃声传来,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睁开睡眼,原来刚刚是一场梦啊!
我细细地回味梦中之境,不禁想,这不就是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吗?
最近,利用寒假的时间,学习了《构筑理想课堂》一书,书中介绍的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主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读;
2、教学目标的确定;
3、有明确方向的预习;
4、严谨的教学版块;
5、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
6、教学反思。
由于近期也在进行新学期的教材解读工作,看了本书,我想就教材解读的意义结合自己实际谈谈看法:
教材解读到底应该解读什么?
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中,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定材料。因此,它被认为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工具。任何学科的教学,不能轻易地置教材于不顾,或者肆意地篡改教材。
但是不是作为教师,我们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了呢?非也。
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更不能等同于师生实际的教学实践。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应当将教材看做是教学内容的原材料,是展开课程的一个载体,而不能是唯一资源。
就语文学科而言,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要对文本进行解读,更重要的是对单元思想、主题、内容、形式的重构,甚至是对整册教材,乃至年段及更长远的教学目标在本册、本单元、本课中要渗透的内容的思考。这样纵横交错地比较,从微观走向宏观再回到微观的思考方式,才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整合好教材内容。老师站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当我们将教材有效地利用好了,学生在学习文本的时候,也才能拓展思维,语文课堂才真正能够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们很多时候是借助教参来理解课文的,但是,教材和教参分析得再详尽,却永远都不能代替老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为我们要深入研究的,不仅是文本,还有教学实际,怎样将教材与本班学生实际结合得很好,这是很难的,所以只有我们潜心钻研教材,才能真正构筑起理想的课堂。
翔宇的理想课堂,追求“三个效”,即注重课堂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为此,翔宇走出了“五部曲”。
首先是“回归”。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让课堂还归“本真”,让课堂成为“课堂”。
第二是“甄别”。机械重复的课堂缺少灵气,墨守成规的课堂缺乏思想,人云亦云的课堂缺乏个性,浮光掠影的课堂没有实效,而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有导游参与的自助游,目标明确,过程精彩,随时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第三是“规划”。新课堂结构的构建,包括器物层面的变革;流程、方法层面的设定;理念、理论层面的更新。实现理想课堂后,教师的行为路径应是:从“执行”走向“领导”,从“领导”走向“开发”。
第四是“考量”。理想课堂关注“四个度”:目标精准度、精力流失度、时间利用度、效用达成度。
第五是持续不断地去“定义”。理想课堂与人一起不断生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定义”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在翔宇人心中,理想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内容和方法的统一,主导和主体的统一,“开”与“达”的统一,“严”与“爱”的统一,“导”与“牵”的统一。
理想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获得幸福。一定要认识到课堂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增进能力,同时也是情感、精神发生、孕育的过程,学习着知识也就是学习着人生,创造着知识也就是创造着自己。它的高效益应该建筑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持上,建筑在科学的课堂结构上,建筑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上,而不是仅仅依赖教师个体素质的高低。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八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国家提出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要求老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改革首先从教师的备课开始,从原来的编写教案到现在的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为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而做的充分预设,它预设了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引导了每位学生经历预设学习的全部过程。所以一经推出,导学案便表现出了勃勃生机与燎原之势,许多学校纷纷改教案为导学案。我们学校也已实践多年,其中受益良多渐渐的也积累了一些对导学案的反思。
结合我校数学科课堂的教学情况,可以把数学导学案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和预习自测,第二部分是课堂研究和要点归纳,第三部分当堂检测,第四部分是课后练习。
第一部分中的学习目标包含三维目标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清楚每节课的要求和重难点,学起来有针对性。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以前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题看书,找出重点、难点,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预习自测部分,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在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总的来说,课前预习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效率,老师在新课引入时也省了很多时间,有时直接由学生来说或提出疑惑,有时通过简单的实例一带而过,然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通过例题总结出题型与规律、方法与步骤。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学习目标、重难点在编写上还欠妥当。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目标、重难点都来源于原来的教案,把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案中改成了“学习目标”,“重难点”则基本上是照搬照抄,实质内容没有多少不同,事实也是这样,绝大多数老师编写的导学案基本没有跳出教案的圈子。
2.课前预习有时就忽略了学生“感受新知、推导新知”的过程。预习的内容多是将要学的一些概念、定义,于是导学案上就会罗列一大堆概念和定义,其中多数编成了填空的形式,期望学生填写几个关键词或是几个问题来达到预习的'目的。相反,如果学生没有经历预习式填空,教师可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展示几个实例,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探寻出几个例子的共同特征,再类比已学知识,十分自然的得出新知的定义。然后针对其不完善之处,教师可通过反例启发学生不断纠错,直至得出正确概念;最后可适当配一些判断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此处理,亲历了观察、归纳、反思和完善的学生,才真正参与了知识形成的教学,才能真正理解概念。否则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学生会解很多题,但却说不出数学的基本概念,更领会不了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满足于学生记忆结论并模仿应用,认为“学生记住了也就会了”。这种方式的教学,也许学生学到了计算的技能,但却学不到研究数学的方法,更领会不到数学思维的快乐。
3.课前预习也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学生在完成原有的作业之后,还要通过阅读新课预习新知,实际上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其次,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原来新知完全靠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获得的,现在让他们自己推导无疑是雪上加霜,拿着问题不知从何下手。
第二部分的课堂探究主要是例题的展示、分析与总结。有了导学案,教师往往会放手让学生安静的读题思考,尝试自己解决,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但是,却忽视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教材对较难的例题不仅提供了证明的书写范例,而且还提供了分析思路。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再让学生去做。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但并非放弃教师的讲解作用,尤其是引领作用。事实上,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课堂中学生临时出现的个性化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回应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学科本质在哪里?对这个问题该如何作答?当不能立即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怎么办?上课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热闹,学生讲了很多,但对知识点更深层次的挖掘还需要教师来揭示。
另外,我觉得恰当适时的小结,一方面可以配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在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能力,对自己想法的整理、验证及归纳能力等)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存在的问题:由于惯性思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在写小结时只是呆板的把老师的板书和书上的要点摘抄下来,用一句广告语就是“我不是在小结我只是文字的搬运工”,缺少了自身的感悟和体会,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创造性的缺失。所以在使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要补全知识和结论,更应做好方法与技巧方面的批注,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各有侧重。其次,数量不能多,1~2点足矣,否则对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会产生时间上的影响。对于有些难度比较大的内容,教师也可适当帮助启发。
第三部分是当堂检测。在完成小结后,留下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堂检测题,其实也就是自我考试,因此在练习题的选择上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注重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的训练题,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如此能有效的提高作业布置、批改的质量,提高训练检测的效率。存在的问题:要保证学生紧张、有序的完成当堂检测,对教师在时间的掌控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特点灵活设置。有时上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问题比较少,时间相对宽裕,可是碰上内容难,不易理解,学生疑惑比较多,老师必须在课堂上解释清楚,势必费时较多,当堂检测的时间就难以保证。课堂的任务很可能留到课后,无形中就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
总之,导学案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设计方案。“教”的最好方式是“导”,学的最好方式是“研”。导学案实践涉及使用前“如何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学时“如何在学生自学基础上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导”。
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现有基础和认识规律,以思维为核心,以知识为载体,设计有一定思维空间的板块型宏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深度学习。既关注知识、关注过程、关注学科方法,又渗透学法。要控制学习总量和每个板块教学时间,如果加重学生负担或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都不值得推崇。
在利用导学案教学中,要体现与采用其他方式教学的不同。教师更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彰显自己学习所得,要把握学生主讲,教师少讲的原则,但绝对不是不讲,毕竟学生的自学、助学、组学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九
课堂规范是促进学生学习,维护良好课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中,老师虽然起着引领和组织的作用,但学生的参与和遵守课堂规范同样重要。最近,我参加了一次课堂规范讨论,深刻体会到规范讨论对课堂氛围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意识到规范讨论对我个人的重要意义。
第二段:深入讨论的价值
深入讨论是课堂规范中重要的一环,它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培养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在讨论环节,我们不仅可以分享个人见解,还可以倾听他人观点,拓宽自己的思维。通过集体讨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此外,深入讨论还能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增强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辩论和交流,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接受不同意见,并且在批判思考中提升自己。
第三段:规范讨论的重要性
规范讨论对于维护课堂秩序和促进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讨论之前,老师会提前布置好讨论的主题和目标,同时明确各个环节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学生厘清思路,遵守辩论规则和讨论纪律。这样的规范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规范讨论也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表达能力,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第四段:个人体会
参与规范讨论给我个人带来了很多收获。首先,通过深入的讨论,我增加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不断思考和提炼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拓宽自己的视野,对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其次,规范讨论培养了我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在团队合作和辩论中,我学会了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规范讨论也帮助我提高了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我不仅需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逻辑思路,使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第五段:总结
课堂规范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规范讨论,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交流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规范意识和自我控制力。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参与规范讨论,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长与收获。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深远的影响使得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上一学期的哲学课程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道家思想的课堂讨论。这次讨论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并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下是我在课堂讨论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讨论了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道。我们一致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原理,是一切存在的本源。道不可言说,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力,无法由智慧所捕捉。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我以前对于一切事物的深究和解释突然变得多余了,因为我意识到了人类的智慧始终无法完全理解世界的真正本质。这让我更加谦虚地面对世界,不再自以为是地对一切事物妄加评论和判断。我开始学会包容和理解,对待世界充满敬畏和谦卑之心。
其次,我们讨论了道家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修身养性的影响。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放下功利心和个人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我曾经在个人修养方面遇到困境,总是为了成功和名利而努力,但同时也常感到焦虑和疲惫。这次讨论中,我深刻领悟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我开始尝试放下功利心和欲望,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发现,当我不再过度追求外在的成功时,我反而能够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生活也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快乐。
第三,我们讨论了道家思想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启示。道家强调以德治国,提倡领导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品质去影响他人。在此讨论中,我们明确了道家与现代领导理论的契合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领导者往往过于强调权力和地位,忽视了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然而,道家思想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有效的领导不仅要具备管理和决策的能力,更要具备道德的高尚品质和行为的榜样力量。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现今的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四,我们讨论了道家思想与现代社会问题的关系。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讨论了一些当代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和人际关系的困扰等。道家思想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改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认识到,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人们的欲望和贪婪,只有通过顺应自然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我们讨论了道家思想对于个人幸福的影响。道家思想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并提倡身心的和谐与平衡。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分享了各自追求幸福的经验和心得。有些同学谈到通过冥想和静心活动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有些同学则强调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不同的方式可能适合不同的人,但我们都意识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是幸福的关键。这次讨论让我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并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幸福路径。
总结起来,这次道家思想的课堂讨论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从中领悟到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重要性,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同时,道家思想也为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理解和思考现代社会问题。我相信,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我能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道。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一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逐渐增设课堂讨论环节。课堂讨论作为一种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下是对我个人对增设课堂讨论的体会和心得的总结。
首先,增设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只是简单地记住和复述教材中的内容。而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可以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我曾参与到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同学们争论激烈,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讨论,我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其次,增设课堂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需要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提出解决方案等,这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和背诵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在一次物理课上,我们进行了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讨论。通过讨论,我发现了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关系,并且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了这个定律,这对我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通过多次的课堂讨论,我不仅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增设课堂讨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讨论中,学生们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彼此倾听和尊重对方的观点,并组织自己的思路和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我不仅分担了自己的工作,也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在一个历史课的小组讨论中,我和同学们需要研究一段历史事件,每个人负责一个方面的内容,并在讨论中交流和结合各自的观点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通过这次讨论,我发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最后,增设课堂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需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且能够批判性地评价和辩论他人的观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一个语文课的讨论中,我需要与同学们讨论一个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思考,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对我在写作和思考问题时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总之,增设课堂讨论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且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作为学生,我深切体会到了这种教学形式对我个人的帮助和影响。因此,我希望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进一步增设课堂讨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于这种教学形式。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二
近年来,学校教育不断创新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增设课堂讨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参与一段时间的课堂讨论后,我对这种教学形式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而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不再只是听众,而是参与者和创造者,这种参与感和获得成就感对于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课堂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倾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互支持、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种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课堂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进行批判性思维。他们需要质疑、思考、辩论,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同时,课堂讨论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法。这种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然而,课堂讨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内向、羞涩或者自信心不足而不愿意发表观点。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其次是讨论的时长控制问题。讨论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其他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而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到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因此,在安排讨论时间时需要做到有序和充分。
总之,增设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解决学生参与度不高和时间控制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课堂讨论的教育作用。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相信课堂讨论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三
综观当今小学数学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光靠课本够吗?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战性的,这些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本领导。如:一位老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得最多?
(2)“春”字共有几个?
(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0%。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课前,让同桌相互画正面像,课始,展示各人的作品,并引入画人的正面像有一定的常识,那就是美术上学到的“三庭五眼”;然后,通过赵本山等名人的正面画像来验证;最后,形成几道比例式来引入比例的概念。这种从美术到数学的教学,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大大拓宽了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象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时也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有的低年级老师教:“9的认识”时摆9根小棒、9个图片也要求小组合作”。实际上这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有必要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吗?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训练时多一些问题解决。
传统教学环节中的巩固训练,是学生对新知识再认识的一种实践活动,但存在着单一、机械、模仿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观摩课、公开课从新知识引入到巩固训练都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并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问题解决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所谓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解决与常规训练的主要区别之一是练习着重寻找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乘数是一位乘法”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妈妈叫小明去买土豆,邻居叫小明代买一些,小明回来算帐,列的竖式有以下三个,你能帮小明算完吗?(土豆单价可以从市场调查获知)。
(1)两家土豆数量(千克)(2)小明家买土豆用钱(分)。
()()()。
+()×()。
17()()。
(3)邻居家买土豆用钱(分)。
()()。
×()。
()()。
[1][2]下一页。
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训练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但也应该是学生探索新知识基础之上的训练,那种以较短时间结束新课,用大量练习进行训练的做法是“本末倒置”。另外,教师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熟能生巧”的合理性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熟能生笨”、“熟能生厌”则是存在的事实。
四、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校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似乎无可厚非。不然,老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完了吗?未必!
小学生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然而,中国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就算目标达到了。而西方之教育目标则相反,它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了。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承担的是“传递授业”的重任,扮演着“解惑”的角色。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四
第一段:引言(200字)。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派,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近日,在我的哲学课堂上,我们讨论了道家思想的关键概念及其应用。通过这次讨论,我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了这一哲学流派的独特魅力。在此,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讨论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解读(200字)。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追求无为而治、柔性而强的方式。在讨论中,我们深入探讨了道家思想中的关键概念“道”和“无为”。我们一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世界运行的规律和道德的标准,是人类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无为”则意味着放下功利心,顺应自然,不去干涉事物的发展。这一思想对于缓解社会压力,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三段:道家思想的实践价值(200字)。
我们进一步讨论了道家思想在实践中的价值。我们认为,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常常过分追逐功利和名利,导致社会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疏离。而道家思想提出的“无为而治”理念可以引导人们顺应自然,释放内心压力,追求自我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我们认识到,道家思想对于领导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领导者应以柔性的力量去治理,不强制他人,而是以身作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和影响身边的人。
通过这次讨论,我不仅对道家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常常感到压力很大,疲于应付各种任务和期望。然而,道家思想告诉我,过于焦虑和急切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相反,放松心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此外,我还体会到柔性的力量在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会以柔性而强的方式去面对挑战和压力,秉持“无为而治”的信念,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第五段:对道家思想的展望(300字)。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进一步思考了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我们认为,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尤其是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道家思想提出的“顺天而行”的理念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道家思想,用其智慧和理念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总结(100字)。
通过这次课堂讨论,我对道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道”和“无为”的重要概念,对于减轻社会压力、提升领导力、引导人们过更宁静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我的生活中,我会秉持道家思想的理念,以柔性而强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和困境。同时,我也期待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扬。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意识到课堂大反思大讨论的重要性,这一模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大反思大讨论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主、有效地掌握知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段:课堂大反思的实施
要想实现课堂大反思的目标,教师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步骤。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定期进行“大反思”,即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问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其次,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激励。最后,教师需要培养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信任,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愿意参与讨论和交流。
第三段:课堂大讨论的实施
课堂大讨论是另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方面地分享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并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段: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课堂大反思大讨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首先,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放心和愉快。其次,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经验,通过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学生需要有良好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对知识思考和掌握有一种持续的热情。
第五段:总结
总之,课堂大反思大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这种模式,教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这样的模式,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六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而在课堂上进行共同讨论,不仅可以解决我们个人的困惑,还能够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我对课堂共同讨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课堂共同讨论中,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新的知识和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领域,而在讨论中,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在一次课堂共同讨论中,我和同学们讨论了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我发现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多样而富有见解,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因素,这使我对这个事件有了全新的理解。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边界,也对这个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课堂共同讨论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观点和争论,这需要我们学会去分析和评判。通过辩论和论证,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以及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次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我和同学们对于一个难题存在不同的解法,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和证明,最后通过辩论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这次讨论让我认识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课堂共同讨论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讨论中,我们需要向他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和阐述。在一次文学作品的讨论中,我发现同学们对于同一篇作品有不同的解读,这些不同的解读需要我们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通过这样的讨论,我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最后,在课堂共同讨论中,我们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素质,而通过课堂共同讨论,我们可以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合作。在一次群体项目的讨论中,我与三位同学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合作,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一个部分,最后将各自的部分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这次讨论让我认识到,在一个合作的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总的来说,课堂共同讨论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争论,我们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视角,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参与讨论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七
近年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早期教育思想更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小学数学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改革思路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在新课标实施后,经过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育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本文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新课标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水平提升,并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各学校的广大教师人员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原来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被淘汰,师生关系也显得更加民主和谐。
但随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改变,在其实施和改革的过程中,仍表现出诸如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尚未得到全面落实、教学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教学方法传统呆板、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实效差等问题。由此也证明,新课标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有一些明显不足,目前仍处于改革初级阶段,今后的深入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教学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进取心和学习性都不强,还是犯了“穿新鞋走老路”的错误,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数学教学与实际联系不足。
在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状况,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备课、上课,而且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强,这一脱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即使在新课标中,教师也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导致新课本与教学老方法不融合。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严重失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年级教师都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在新课标下,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并未跟上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任课教师仍旧把教学工作当成一种任务,缺少教师责任感。学校的领导管理水平也较差,缺少必要的监管,甚至监管不到位,导致新课标教学成为了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而没有真正将教学改革提上日程,使教学改革和实际教学质量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营造学习气氛。
新课标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摇身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引导和合作方,不再占据主导地位,数学教学也已演变为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新课标主张将数学抽象问题具体化和生活化,通过模型等方式来解释和应用,营造真实且紧张的学习气氛,教职人员尽量通过生活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创设条件,提高其真实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身为教师的小学数学教职人员,首先要认真读懂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特别是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教学中,切不可为了追求形式,而盲目地进行预想,否则会适得其反,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自主活动,提高学习乐趣。
在新课标对小学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己动手体验能力入手,合理设计以“自主探索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案,再配以用合作交流的模式来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共同讨论,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开阔性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找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到探究情境设置简单化,探究内容精华化,探究过程直接化和探究方式灵活化,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获得超价值的知识能力。
(三)重视激励评价,培养学习态度。
在新课程标准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特点的'基础上,尊重其个性化的表现,有效实施“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展现自己,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的随时发现,并及时、适度、多样地对个体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性评价,能快速端正其学习态度,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客观,鼓励要有方。不能盲目地进行表扬,而应该将重点放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的情况中,身为教师一定要知道,只要方法是可行的,不管是笨法还是快速法,都应予以鼓励。
(四)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还原课堂教学的朴实面目。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重新去理解和把握总体教学目标。不能将新课程标准随意曲解和误读,让原本朴实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面目全非。
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滥用鼓励和夸奖,不加干预放任学生“放羊式”的自主学习,在合作性学习方式中只流于表面形式主义,将主动探讨变成实际应付,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收获。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育核心理念发展已经转向学生这个主体。开创新的教学思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法已经成为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新课改尝试教学阶段中发现的问题,大胆转变数学教学的传统方式,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八
课堂大反思大讨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通过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和互动,从而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参加课堂大反思大讨论,是一次全面的个人素质提升的机会。
二、心得体会
在参加课堂大反思大讨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其启迪。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我的思维。以前,我常常被自己的思维固化所限制,而通过参与训练,我发现我们有无数个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这些角度的结合和碰撞可以群策群力的得到准确的答案。 其次,我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更加感受到教师对我的关爱,他在我们讨论中问的问题很深刻,严谨,让我不断思考。更重要的是,他懂得赞赏我的努力,让我感到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可以给我自信,还可以让我更加愿意去来投入到讨论中去。
三、课堂大反思大讨论带来的益处
课堂大反思大讨论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全班同学深入思考当前问题以及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不仅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和思维,还是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课堂大反思大讨论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四、课堂大反思大讨论的优势
课堂大反思大讨论的优势特别明显。首先,它可以发掘有创造性和有思想性的想法,通过挖掘那些受到讨论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反思可以跨越教材和班级,并且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结构化的思考方式,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其次,它还可以促进组织协作和个性发展,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人脉,在讨论问题中,他们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迈步,可以找到与之相同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的规范,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五、结语
在课堂大反思大讨论中,老师和同学们的角色都有所变化。老师不再是一个单方向的传播知识的人,而是会引导大家思考,和发现学习的乐趣;同学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的资源的一个接受者,而是可以客观地评价、梳理和创造知识。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中,同学们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高效、更加快速,在给予老师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时,他们也一致相信,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会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为培养更多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做出重大贡献和帮助。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十九
课堂共同讨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思维,增强学习效果。在参与课堂共同讨论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获得了更多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技巧。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课堂共同讨论中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课堂共同讨论能够激发思维,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我学会了不仅仅囫囵吞枣地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思考和质疑。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辩论,我常常会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思维的激发使得我的学习更加深入,不仅了解了知识的表面,还能够挖掘出其中的内涵和背后的逻辑关系。
其次,课堂共同讨论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讨论中,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并分工合作,将个人的观点融入到团队讨论中。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通过团队的交流和协作,我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点的合理性。团队的力量也让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课堂共同讨论还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团队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讨论中,我逐渐掌握了如何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种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在课堂上有所体现,而且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时也能展现出来。
最后,课堂共同讨论激发了我的探索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或者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驱动我主动去寻求答案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通过课堂讨论,我学会了如何提问,如何找到答案,并享受探索知识的乐趣。这种求知欲的培养使得我的学习不再止步于课本知识,而是敢于去探索更多的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课堂共同讨论是一种促进深度学习和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参与其中,我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更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和主动学习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课堂共同讨论的魅力,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成长。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二十
一、引言:现代教学理念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许多教育者开始注重增设课堂讨论环节,以促进学生的思辨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增设课堂讨论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互动。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1.讨论环节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激情。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主体,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质疑或探索。这种自主性的学习过程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思考兴趣,进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
2.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结论。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彼此的思维火花,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这样的讨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这种对不同观点的接受和批判性思维的锻炼,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1.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讨论环节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团队合作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提高了他们与他人相互配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与他人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相互倾听和尊重彼此的观点。这种团队协作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他们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了准备。
3.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在团队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激发自己的潜力。
四、增进师生互动。
1.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课堂讨论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增强了教学效果。
2.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过程,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和需求。
3.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合作。通过课堂讨论,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建立了互信和合作的基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讨论,同时也会更加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
五、结论:增设课堂讨论环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增进师生互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课堂讨论的优势,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课堂讨论的作用篇二十一
太高兴了,盼望以久的语文课终于到了。有同学会问:只不过一堂语文课而已,你这么高兴干吗?不瞒你说,今天的这堂语文课,老师可会让我们当一回小记者呢!伴着热烈的掌声,记者会开始了。第一组是邹昕与方成。我怀着看戏的心情观看起来。邹昕不愧是老江湖,先风度翩翩地请方成坐下,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发问起来,虽然是老江湖,但毕竟是第一组上台,表情还有点儿生硬,不过总体来说不错。可方成却迥然不同,总是抓自己的头,似乎太紧张了,但是紧张归紧张,人家也是老江湖,回答却是对答如流,好像有过排练一样。而我的心情也越来越高兴了,不仅因为上面同学的采访,也因为我从方成身上学到了更多的好的学习方法。第一组下去了,第二组有上来了,这一组的记者夏博竟让老师登上了“宝座”。可是夏博面对老师好像有点儿紧张过头了,没有将话筒递给老师,而是将话筒追着老师,这模样将同学们都逗得暗暗直笑,但是一会儿我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老师的回答使我明白了老师在我们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多少精力,同学们的笑声也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惭愧,在某些女同学脸上出现了一种晶莹的`液体。我还没感动得完,方成就把我“拉上”了台,他采访的对象竟然是我。我刚刚坐下,方成就发问了,他问完后,我拿过话筒,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台下的同学们,突然觉得同学们脸上都带着一种坏笑,一种不可抑制的紧张感涌上心头,腿也不住地颤动起来,想不让它动都不行,可是再不快点儿就来不及了,我只能两眼盯住话筒进行我的“演讲”。下台后,同学们的评价还行,对与我这种不经常上台的人来说就是很好了。而老师也说要用新的眼光来审视我了。在记者会即将结束是,我借用邹昕的一句话,顺水推舟让老师重登“宝座”,我也当上了小记者了。第二次上台就没有第一次的紧张了。毕竟有一点儿经验了么。我镇定地拿起话筒开始发问,由于老师回答的比较快,我的几个小问题一下子就问完了,我随意地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么?”这一下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学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我则从小记者变成了话筒传递者,不过老师不愧是阅历丰富,一一进行解答。最后也是用一阵热烈的掌声结束了记者会。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我的信心,也是我们了解了班上同学、老师的另一面,增加了班级的团结,真希望老师能够多搞几次这样的活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31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