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自然的论文(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23:27:11
崇拜自然的论文(优质14篇)
时间:2023-11-06 23:27:11     小编:字海

作文是一种对思维的整理和归纳,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注重细节,注意字句的选择和排列的顺序。小编找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一

小学自然教材是小学自然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小学自然教学目的的基矗如何发挥自然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实现教材的优化处理,是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把握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就题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教材。把握教材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例如,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关键是掌握地球的公转。因此,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公转,而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认识,是在四季星象不同的现象启发下逐步形成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验能力。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除了自转外还有公转,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发生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四季形成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二、突出重点是教材优化处理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经加工处理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成份上去,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池塘和森林里的生物》一课以前,学生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已初步掌握,现在学习池塘和森林群落就有一定的基础,教这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看书和插图,研究这些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为什么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何其它联系?”等方面。

自然教材中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中应把新授课的新知识突出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突出重点不是只抓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时必须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识和已初步掌握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发生点、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教材。

三、适当补充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必要形式。

大自然中的现象纷繁复杂,小学自然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自然现象罗列起来,只能选择少量而且有较强典型性的内容。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往往会因新旧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知识,形成知识空白点,造成新知识学习的跨度大、难度高;或者因感性知识积累不足造成对理性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困难,等等。因此,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教材中有两幅游泳插图,要求学生说出身上的水蒸发时有什么感觉,进而得出水蒸发的规律。一般认为会游泳的学生都有这种体会,其实学生在游泳时对上岸后身上水蒸发的这种无意感觉没有太深的印象,而对缺乏感性知识的学生直接让他们说出对蒸发的体会和规律当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可以相应增加一个实验,让学生用水擦在手臂上(气温低时最好用75%的酒精代替水,效果更好),体会一下蒸发时、蒸发后的感觉,再回忆一下夏天游泳出游泳池时和身上水晒干以后的感觉,进而得出水的蒸发规律。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二

多少年来,大自然都遭到毁灭性破坏,那些无知的人们也只有无知的乱伐,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台风,海啸,地震,甚至于龙卷风,这都是大自然对那些破坏自然的始作俑者——人类的“馈赠”。直到那一切真正地过去,人们才开始寻找原因,甚至还有指天大骂,怨天尤人,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应得的。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那个无知的孩童,殊不知是大自然创造了人类的祖先,哺育了人类的始祖,才会有人类今时今日的“成就”。在自然母亲的面前所摆弄的伎俩,也只是人类处于“孩童时期”的叛逆,但孩童始终会长大,到那时才开始了解自然,才意识到自己在“孩童时期”所犯下的“无知”的过错,相信人类,是会长大的,到心志真正成熟起来的那个时候。

人类,永远是地球的一部分,无法取代什么,也只有一次次的进步,才懂得敬畏自然,人与自然,是和谐的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只有真正地相辅相成,才能真真正正地和谐下去,才能有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三

“山顶洞人”原始骨针具的发现,证实了中国自然医学起源于距今已有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哲早在至少25前就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经络,创造了举世无双的针灸经络学说。可以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极其宝贵的科学财富。

面对茫茫宇宙,中国人着眼于时间的流动和延续,视自然界为生命的不断衍育过程。中国人至高的生命伦理观是:人和万物在同一时间之舟中共存共荣。整体观和广义生命观促使中国人注重事物的功能和关系。功能支配形体,因此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所研究的对象始终是有思想感情的活人。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

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是助人抗病,即帮助人体恢复和提高自身具有的免疫和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体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健身的科学。这正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在治疗学上的体现。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及生态问题等日益严重,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以天人对立、对抗疗法为特征的西方医学体系在其高度发展中,受到了很大冲击。因为人是一个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复杂开放系统,很多病痛的根源是来自人体自身,坚持对抗的方法,背离了医学本身的定义;更何况人类生存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人与内外环境的协同关系,在这里西方医学根本找不到对抗对手。随着一大批病理单纯的疾患被较好地控制,另一类病理复杂的“心身疾病”向人类医学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病变,西方医学再一次失去了对抗对手,医用化学武器显得软弱无力,手术刀更是无用武之地。

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大气、土壤、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等,甚至饮水都遭到不同程度污染的今天,人类眼看着大量物种在地球上灭绝的时候,西方医学惯用的化学药物和手术刀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充其量是当体内产生癌变之后,西方医学能早诊断、早切除而已。而那些本来就是从健康细胞中蜕变而来的'癌细胞,从理论上不可能被外力彻底消灭。更何况人类机体还要时刻忍受着医源性疾患的侵袭。许多有效、特效药恰恰也是人体的致病因子,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必然是抗药菌株的产生,滥用化学药物竟能每年误杀数以百万计的人命,其他医源性潜在危险也正在不断地显现。人类的这个危机,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然而,人类应该如何解决这个危机呢?答案是:推广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融汇人类东西方多元文化,建立21世纪世界新文化体系。大力发展自然医学,建立现代绿色医学体系。

刘弘章教授的这部《漫谈三分治七分养》就是根据他多年保健治病的经验系统整理而成,充分体现了自然医学天人合一、主客相容的和谐理念,堪称一部医理新著,保健佳作。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四

生命是含苞待放的花,每个花都各不相同,有些生命因为身份卑微,从不曾被人正眼瞧过。有的则就是另一个情况。

我曾听同桌说,他养过一只水母,可惜最后没养几天,水母便死了。我急切地问:“为什么会死啊?”“水母不是海里生长的吗?咱这儿又没海,没法让水母住真正的海水里,于是,就要在淡水里加上盐,让水母在加盐淡水里生活,有一回,我不小心失手把盐加多了,水母就死了。”同桌平静的说着,并没有流露出忧伤之色,好像水母的死和他没关系一样。原本是海中的精灵,却被渔夫打捞上来,成为了渔夫换钱的工具,失去自由,本以为会换得平安,却不想,终是没有平安度过一生。

由此可见,想养一只宠物就要对它负责任,反之,就会伤害到它,非但会使它失去自由,还有可能是他失去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也不可以重来,所以要对每一个小宠物负责。

卑微的小草、小花,也一样。没有几个人懂得它们的心声。在公园里,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让公园更美丽,空气更清香,可是却被人被无情的摘折。花朵上的花瓣会被撕开,人们任花瓣随风飞扬。草坪上的小草,被人们践踏,挺立的身姿被骤然压倒,有些人却还不以为然,可悲的人性。

每个人,每种动物,每株植物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天意,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应该去尊重它,去尊重每一个人,每一株植物,每种动物。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五

人类依附自然而生存,自然是人类物质的源头,精神的大后方。大自然慷慨地赐予我们食物、空气、水、阳光和一切美好的事物。当我们生病时,心情烦闷时,会跑到自然中,借助大自然巨大的力量来疗伤,平复情绪,找回本我,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中去。

起伏的山峦,涌动的白云,婉转的鸟鸣,跳跃的松鼠,欢唱的溪流,用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慢慢体味大自然的美好意蕴,感受大地的厚实,感受生命的顽强,体味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秘密。

如果你没有见过雪山苍鹰,你一定见过孔雀开屏;如果你没有见过蝙蝠夜行,你一定见过大雁南飞;如果你没有听过虎啸龙吟,你一定听过莺声燕语。那些原本应该腾跃在山野丛林中的动物,那些原本应该飞翔在蓝天旷野的鸟类,它们不再灵动美丽,不再霸气逼人,而是被盛在了精致的瓷盘汤碗中。

我们是不是要的太多了?是不是太贪婪?无度索取,缺乏一颗敬畏之心。米什莱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全宇宙之爱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伟大的,都是重要的,都是平等的。”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各种动物、植物的家园。

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只是在前行的路上迷失了自己,以至于越走越远。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就是遵循世间万物的规律,遵从宇宙间的“大道”,从而做到天人合一,和谐共处。

地震、海啸、瘟疫、雪崩等等,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而卑微的。所谓的人类文明和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矛盾的。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清自己,我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索取有度。否则,打败我们的人,一定是我们自己。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六

中华民族自古便是一个细腻、感性的民族,暮春花谢看年华易落,茶烟袅袅品人生沉浮,大江东去感光阴飞逝,晦明盈亏读悲欢离合。由此,我便有理由相信,我可以贴近自然,并试图领悟自然的启示。

花是一种启示。零落成泥余香如故的傲骨雪梅,独处深谷亦自芳的幽兰,隐居南山孤高自洁的霜菊,中通外直的节竹。这四种花的启示便是中国人品格的源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与奉献便是另一种启示。今天的生活就是领悟到了这种启示的人们所共同努力创造出的硕果。

水是一种启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中国人的心中,水是至善的化身,也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以柔克刚的体现。那水便启示我们,做人的最高标准莫过于如水。水的澄澈,因其自身的净化作用。做人如水,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不会同流合污,永远保持自己的本性。水的坚韧,因其滴水穿石的精神。做人如水,拥有水的毅力与耐心,世上定无难事。水的灵活,因其能顺应地势而行。做人如水,面临陡崖要勇敢向前。一泻千里成为辉煌的瀑布,路遇狭涧要涓涓细流,小心谨慎细水长流,陷入绝境要灵活变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月是一种启示。月因其阴晴圆缺为人所遗憾,更为人所欣赏。因有阴晴,人们才会有“明月几时有?”的期待,有“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怨恨,有与之对影成三人的情趣。变化使它更富有吸引力与人情味。其实做人也如此,如月似弓,有了平时松弛与积累,才能在表现的那一刻做得最好。

茶是一种启示。缱绻干枯的叶子在热水的洗礼下慢慢舒展,返老还童的绿意,初生婴儿的娇嫩,将深藏的春意重新吐露,薄薄的白雾中浮现菜茶女的笑意,缕缕的芳香缠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这不禁让人想到经历过挫折风雨的人,他们深邃的思想便如同茶,其貌不扬,却深不可测。做人,亦要如茶。

大自然给人的启示实在太多,太深。我们永远不知道它在想什么。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或许是钻石。细心品味大自然的启示,你会明白,名誉是热情矗立在阳光下的影子。根是一朵对荣誉不屑一顾的花。

认真领悟大自然的启示,它会使鸢飞戾天着,望峰息心。经纶世务着,窥谷忘返。领悟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便找到了人生正确的方向。朋友们,这便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七

小学自然教材是小学自然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小学自然教学目的的基矗如何发挥自然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实现教材的优化处理,是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把握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就题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教材。把握教材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例如,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关键是掌握地球的公转。因此,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公转,而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认识,是在四季星象不同的现象启发下逐步形成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验能力。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除了自转外还有公转,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发生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四季形成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二、突出重点是教材优化处理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经加工处理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成份上去,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池塘和森林里的生物》一课以前,学生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已初步掌握,现在学习池塘和森林群落就有一定的基础,教这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看书和插图,研究这些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为什么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何其它联系?”等方面。

自然教材中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中应把新授课的新知识突出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突出重点不是只抓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时必须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识和已初步掌握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发生点、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教材。

三、适当补充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必要形式。

大自然中的现象纷繁复杂,小学自然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自然现象罗列起来,只能选择少量而且有较强典型性的内容。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往往会因新旧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知识,形成知识空白点,造成新知识学习的跨度大、难度高;或者因感性知识积累不足造成对理性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困难,等等。因此,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教学《水的蒸发和沸腾》一课,教材中有两幅游泳插图,要求学生说出身上的水蒸发时有什么感觉,进而得出水蒸发的规律。一般认为会游泳的学生都有这种体会,其实学生在游泳时对上岸后身上水蒸发的这种无意感觉没有太深的印象,而对缺乏感性知识的学生直接让他们说出对蒸发的体会和规律当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可以相应增加一个实验,让学生用水擦在手臂上(气温低时最好用75%的酒精代替水,效果更好),体会一下蒸发时、蒸发后的感觉,再回忆一下夏天游泳出游泳池时和身上水晒干以后的感觉,进而得出水的蒸发规律。

[1][2]。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八

一、人力资源审计的基础性理论问题

首先,人力资源审计的概念。

人力资源审计,是指国家、社会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的使用及其会计核算进行监督、评价,以促进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第二,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历程。

1950年马丁德尔在《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对组织中管理能力的评价问题,并明确提出包括对董事会和经理人的业绩评价在内的10项评价标准。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产业会议委员会出版了《致高级管理层的人事管理审计与报告》。人事管理审计被定义为对决定公司人事管理效果的人事政策、程序和实践的分析与评估。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对公用事业管理审计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得到强化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之后,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领域,已形成不少完善的理论与模型,诸如人力资源指数、人力资源计分卡等人力资源管理工具,还做成了软件投入使用。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九

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偏执而狂热地崇拜某一个人。有些人看到电视节目里的帅哥就要尖叫,把手机锁屏设成那人的脸,若是赶上人家坐飞机,恨不得提前一天跑到航站楼里接机;还有另外一些人,把崇拜的人作**供着,高呼着“万岁”与“万寿无疆”的口号,仅是看见了一张大字报,便开始批斗炮轰——妻子揭发丈夫,学生打死老师;更有另一些人,如今已逃到国外躲了起来,给游人讲着活摘器官的笑话,说自己追随的大师已上山修行去了。

一个朴素的想法是:历史上的伟人、智者。

我想,崇拜不是目的,作为目的的它毫无意义。人类之所以崇拜,大概是出于一种对他人过分的认同与一种对教诲过分的感激。那么既然如此,我想我们应当仅崇拜他人的可取之处,取之己用,并且永远保持理性,杜绝偏执与狂热。毕竟,“吾爱吾偶像,吾更爱真理”。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十

所谓文化,是什么?知识,又是什么?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

“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不会蛮横到无可教化。”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我们现在学习知识,学习的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知识使人聪慧,文化是人有教养。文化与知识将现代人与古代的野人区别开来。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演变而来,知识也是经过时间的历练而发出金黄的色彩。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很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文化很重要,毛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知识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未来的基石。而文化不仅仅是存在于头脑中的粮仓,深谷中的长桥,更是存在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

文化是经过时间的历练,漫长的发展,历史人类的奉献而形成的,可是,纵观现在文化所处的境地,似乎只是利用的工具。

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知识灌输着,有时根本来不及消化,就随着大量的知识付诸东流了,在脑子里只是有印象而已,根本谈不上完全理解,熟能生巧。有时甚至为了得到成绩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知识本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本是宝石放出的光芒,而现在,却没有人为了本真的文化而探索,剩下的只是为了一纸证书而学习知识的拼命三郎。我在这里敬仰知识,崇拜文化,可我们是否考虑过国家的现状,茫茫人海之中,还剩下几个只为寻找真正的知识而不求任何成就回报的人?作为学生,本应学习知识,让文化的光芒越发璀璨,可学生却已经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麻木机器人,不会思考,不会动手。文化之光已经越来越惨淡。

作为国家的新一代,我们敬仰知识,崇拜文化,但我们更应该思考思考,何为真正的文化,何为国家的栋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十一

“山顶洞人”原始骨针具的发现,证实了中国自然医学起源于距今已有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哲早在至少2500年前就以超人的智慧发现了经络,创造了举世无双的针灸经络学说。可以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极其宝贵的科学财富。

面对茫茫宇宙,中国人着眼于时间的流动和延续,视自然界为生命的不断衍育过程。中国人至高的生命伦理观是:人和万物在同一时间之舟中共存共荣。整体观和广义生命观促使中国人注重事物的功能和关系。功能支配形体,因此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所研究的对象始终是有思想感情的活人。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

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是助人抗病,即帮助人体恢复和提高自身具有的免疫和调节能力,调动和激发人体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健身的科学。这正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在治疗学上的体现。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及生态问题等日益严重,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以天人对立、对抗疗法为特征的西方医学体系在其高度发展中,受到了很大冲击。因为人是一个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复杂开放系统,很多病痛的根源是来自人体自身,坚持对抗的方法,背离了医学本身的定义;更何况人类生存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人与内外环境的协同关系,在这里西方医学根本找不到对抗对手。随着一大批病理单纯的疾患被较好地控制,另一类病理复杂的“心身疾病”向人类医学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病变,西方医学再一次失去了对抗对手,医用化学武器显得软弱无力,手术刀更是无用武之地。

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大气、土壤、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等,甚至饮水都遭到不同程度污染的今天,人类眼看着大量物种在地球上灭绝的时候,西方医学惯用的化学药物和手术刀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充其量是当体内产生癌变之后,西方医学能早诊断、早切除而已。而那些本来就是从健康细胞中蜕变而来的癌细胞,从理论上不可能被外力彻底消灭。更何况人类机体还要时刻忍受着医源性疾患的侵袭。许多有效、特效药恰恰也是人体的致病因子,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必然是抗药菌株的产生,滥用化学药物竟能每年误杀数以百万计的人命,其他医源性潜在危险也正在不断地显现。人类的这个危机,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然而,人类应该如何解决这个危机呢?答案是:推广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融汇人类东西方多元文化,建立21世纪世界新文化体系。大力发展自然医学,建立现代绿色医学体系。

刘弘章教授的这部《漫谈三分治七分养》就是根据他多年保健治病的经验系统整理而成,充分体现了自然医学天人合一、主客相容的和谐理念,堪称一部医理新著,保健佳作。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十二

自然数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故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深深烙上了文化的印记.现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用以代表这些数的文字所包蕴的文化意义,从而初步判定这些字的产生,一方面与人类的早期生活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则与原始的卜筮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连带关系,同时与“易”的关系尤为密切.正因如此,这些字在后世才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而不再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数.

作者:程建功何茂活作者单位:河西学院中文系,甘肃,张掖,734000刊名:河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hexiuniversity年,卷(期):200521(6)分类号:g02关键词:自然数文字文化意义原始卜筮易经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十三

我国古代水源崇拜中最重要的是河流崇拜.河流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息息相关.先民们将河流神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河流神.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河流神虔诚的奉敬及隆重的祭祀.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就多有记载,其中有关黄河神祭祀的`不下五百条.在祭祀中,人们常常把大量牛、羊等物沉入河中,甚至用人作祭品,以示诚意.除黄河外,流经殷都及其附近的洹水、漳水、淇水、水等河流,也是殷人祭祀的对象,只是受祭的规模与次数远不如黄河神.周代出现了所谓“四渎”的说法,具体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四条著名河流,官方主要祭祀它们,民间一般只祭祀自己居住区附近的河流神.这一礼俗到汉代成为定制,此后,一直为历代所继承,甚至列入祀典.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时黄河瓠子决口改道,屡塞屡坏,于是汉武帝便亲临黄河祭祀河神.可见古人对河神的信仰程度之深.

作者:魏子任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158信箱刊名:华夏文化英文刊名:chineseculture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崇拜自然的论文篇十四

中国古代史学不但留下了种类繁多、卷峡浩繁的历史文献,而且蕴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史学思想,其史学文化之发达,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史学家们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对象、特点、方法与目的的多重思考,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特征,主要包括“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成一家之言”的创新思维、“以史为鉴”的鉴戒思维和“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思维。以往学术界比较重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个案分析,却很少进行整体研究,把握总体特征。本文基于此,拟对中国古代史学的五个主要思维特征作出论述,以此揭示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民族特性。

一、“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

“究天人之际”,即是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亦即天道对于人事的影响。中国古代史学谈论人事,总是离不开天道,而将天与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体现出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特征。

从理论渊源来讲,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最以道治天下,而三代以后则是以法把持天下。因此,三代是治世,汉唐则是乱世。史学家司马光就明显表现出对于三代的推崇。司马光肯定三代为治世,认为相较于三代,汉唐政治总体上是逐渐衰落的。如两汉“虽不能若三代之圣王,然犹尊君卑臣,“敦尚名节”;魏晋以降,社会“风俗日坏”,“不顾名节”;唐代进一步衰落,社会“不复论尊卑之序、是非之理”;到了五代,“天下荡然莫知礼义为何物矣”。朱熹认为三代君王有圣人之心,所以社会得到大治;汉唐君臣急功好利,心术不正,如汉高祖、唐太宗等做事“都是自智谋功利中做出来,不是自圣贤门户来,不是自自家心地义理中流出”o4ic}=,所以社会得不到大治。应该说,司马光、朱熹等人对于汉唐历史的评价,秉持的是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明显地打上了理学的烙印。

二、“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

“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即是肯定历史变化发展的思维。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历史,普遍重视对于历史过程的认识,注重贯通的历史意识;而在“通古今”的过程中,则重视运用历史变易的观点来进行审视,肯定历史的变易过程是一种盛衰之变。“通变”的思想也源自于《周易》,《系辞传下》将《周易》的这一思维集中表述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变易是《周易》的显著特点,司马迁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太史封序》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中》引孔颖达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有“变”然后则“通”,《周易》肯定大千世界与人类社会都是周流变通的,所谓“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自然界普遍、永恒的盈虚消长与社会历史的盛衰变化是相通的,所以丰卦象辞说:旧中则是,月盈则食,天地虚盈,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革卦象辞也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系辞传下》则结合伏羲氏以来的历史,肯定这种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性。

《周易》的通变思维启发了中国古代史学的“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最早明确以“通古今之变”作为《史记》的撰述旨趣,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记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上下三千年的历史,用通变的眼光来认识和把握历史过程的治乱兴衰之变。纵观司马迁的通变思想,其一是“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勺’字》,对古今历史追溯其原始,察究其终结,同时注意考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盛衰之变及其相互转化。《史记》的编纂结构体现了这种“原始察终”的思想,其中十二本纪旨在考察王迹的兴衰;十表将历史划分为五帝三王、东周、战国、秦汉之际、汉兴以来五个时期,整体反映了自黄帝以来三千年历史发展变化之大势;八书记述的是历代制度的演进情况;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则主要叙述了各类历史人物在历史变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史记》的“见盛观衰”思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肯定历史变易是一种盛衰之变;其二是强调事物的盛衰是相互包含的,要注意察觉盛世历史向衰败转变的可能性。司马迁充分认识到历史盛衰之变的复杂性,如《殷本纪》所记商王朝的历史,就体现出了历史的衰、兴、复衰、复兴的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所记从春秋到战国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兴衰变易过程,其中充满着周王室和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势力此消彼长的盛衰之变。因此,历史的盛衰之变不是一种简单的两段论,而是盛衰互包、盛衰转化的,要想保持历史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盛中见衰,以防微杜渐。

司马迁受《易传》“《易》穷则变”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承敝易变”的历史变革论。司马迁将《易传》的变易思想运用于考察社会历史,指出一个政权的覆灭,必然是这个政权在制度上出现了种种弊端,因此,代之而起的新兴政权就必须要针对前朝制度的种种弊端进行变易,只有这样,新兴的政权才能得到稳定。他认为汉朝的兴起与稳定,就是针对周秦累积的种种弊端,“承敝易变,使人不倦”的结果。《史记》重视对于变革历史的记述,而略于和平时期的历史记述。据统计,《史记》关于黄帝以来三千年历史记述总共有五十二万余字,而关于周初、战国、秦汉之际和武帝建元后四个主要变革时期的历史记述,却有四十余万字,由此可见其重视变革历史记述之一斑。有学者称这种撰述原则为详变略渐,是有道理的。

三、“成一家之言”的创新思维

“成一家之言”,即是要求史家必须在史学认识上见解独到,史书编纂上发凡起例,也就是具有一种创新的思维。中国古代史学从史学思想到历史编纂,都普遍力求“成一家之言”,强调创新思维。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最早以“成一家之言”作为历史撰述旨趣的是司马迁。先秦学术虽有诸子百家的称说,却只有史学而没有史家,所以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没有标立“史家”名目。司马迁提出“成一家之言”,自寿彝先生认为这“是在史学领域里第一次提出了‘家’的概念”那么司马迁所成史家之“言”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司马迁两次谈到“成一家之言”问题,其一是《汉书》所载《报任安书》所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二是《太史公自序》所谓作《太史公书》,“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其实这两处的记载,包含了史学认识与史书编纂两个方面的思想,也就是史家之“言”的具体内涵。

首先,从史学认识来讲。《报任安书》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从研究对象而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则是从研究目的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史记》的“成一家之言”包含了天人古今的内容。以时空关系而论,“究天人之际”指的是历史撰述的空间范围,“通古今之变”指的是历史撰述的时间跨度。合而言之,它们便是历史记载的全部对象。以理论思维而论,“究天人之际”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观,是一种天人一系的整体思维;而“通古今之变”则是一种历史观,体现的是对历史整个过程的思考。从研究目的而言,《史记》的“成一家之言”包含了史料的搜集与考辨和“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两层含义。“网罗”史料,是史家进行历史研究和撰述的前提条件;而网罗的“旧闻”并不都能当作可信的资料加以使用,还必须要对其进行考实,以期揭示历史的'真相。而历史研究的终极目的不只是去发现历史真相,还要去求得其中的真理,即要在揭示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历史“成败兴坏”之变及其规律。而《史记》关于历史“成败兴坏”的“一家言”,则主要包括“载其清静,民以宁之”的政治观,“富者,人之情性”的经济观和“存亡在所任”的人才观。

其次,从史书编纂而言。《史记》在史书编纂上的“一家言”,主要体现在创立了纪传体通史体裁。从历史编纂渊源来讲,先秦的《竹书纪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这说明迟至战国末年,人们已经关注对历史的贯通考察;而《世本》则是一部包含“帝系”、“本纪”、“世家”、“传”、“谱”、“氏姓”、“居”、“作”等多种体例的史书,这表明先秦史书的历史编纂体例已由单一向综合四、“以史为鉴”的鉴戒思维“以史为鉴”,即是强调历史的鉴戒功能。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历史,往往植根于高度的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本着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通过书写历史的兴亡成败,以为现实政治做借鉴,体现了重视经世致用的特点。

中国古代史学“以史为鉴”的鉴戒思维,最早系统而明确地产生于《尚书》,《尚书・酒浩》记载了武王对其弟康王说:“古人有言日: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今惟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表达了周武王要以殷人灭亡的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好好地照照周人自己的想法。当然这里“古人有言日”,说明这种以史为鉴的思想还可以上溯到更远的时期。《尚书》中的《康浩》、《召浩》、《多士》、《多方》、《无逸》、《君爽》和《立政》等篇,都有关于夏、商兴亡的讨论,如《召浩》就说“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表明了周人要以夏、商的灭亡做借鉴的执政理念。

那么,《尚书》的作者为何有如此强烈的以史为鉴的思想呢?这是与西周初年严峻的政治形势分不开的。历史上的周灭商,其实是“小邦周”灭了“天邑商”、“大邦殷”,所以取得统治的周人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于商周之际周人的忧患意识,《易传》也有反映,《系辞下》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说:《易》之为书,“其出人以度外内,使之惧,又明于忧患与故”。在《易传》的作者看来,《易经》所反映的是商、周之际政治盛衰转换的那段历史,所以其文辞饱含着一种忧患的意识。周人正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才会强烈地要以殷人的灭亡作为自己的借鉴。也可以说,《尚书》的以史为鉴思维,其实是周初稳定统治的迫切政治需要。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像《尚书》这样出于现实政治统治的迫切需要而强调以史为鉴的,以汉初史学的“过秦”思潮和唐初史学的“以隋为鉴”最且什弃。

四、“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思维

“求真”与“求道”,是中国古代史学关于历史之“真”的一种认识。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历史之“真”包含着史实之真与道义之真两个方面,前者旨在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后者是基于一种伦理道德的判断,我们将这样一种求真理念称作二重性思维。这种“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性思维,要求中国古代史学一方面要追求史实之真,从历史的真实中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探求历史治乱兴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要追求道义之真,从神意角度论证王权的合理合法性,发挥历史学的道德教化功能。

首先谈“求真”,即追求史实之真。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过程中,史学家们始终致力于追求史实之真,并且在史学“求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第一,先秦史家求真精神的产生。最能体现先秦史家求真精神的,当属“太史简”。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载,春秋时期的齐国权臣崔杆因齐太史书“崔杆就其君”而连杀其兄弟三人,最后因太史弟继续坚持书写而作罢,“太史简”的故事成为春秋史官崇尚并践行“秉笔直书”原则的典范。先秦史家求真精神在史著中的体现,则以《春秋》和《左传》为代表。孔子《春秋》虽然重用褒贬避讳书法,却又能站在道德批判的角度,对尊、亲、贤者违礼行径不加回护,并且尽可能地“把二百余年的臣就君、子就父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后世的人们”。

同时孔子也重视文献的实证,《春秋》的编次乃其“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的结果。《左传》记事详尽,书法不讳,刘知裘称赞其“善恶毕彰,真伪尽露”,并从叙事角度发出“向使孔经独用,《左传》不作,则当代行事,安得而详者哉”i39i(《中左》)的感叹。先秦史学崇尚求真精神,首先是与史官起源的神圣性有关。史官起源于巫,原为神职,而巫是沟通天人的,作史记事是为了享报于天。这种带有神学目性的记事,必须要求真实。其次也与对历史知识鉴戒作用的认识有关。如《易・大畜・象传》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诗经・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召浩》说:“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春秋》“窃取”警世教化之义等,鉴戒使历史记载的真实性成去一种i弘妖。

宋元明清历史撰述重视天理。范祖禹著《唐鉴》,从理学角度将武周统治历史看作是“母后祸乱”时期,纪年方式完全援引《春秋》“公在乾侯”例,以此申明褒贬之义。该书叙史、论史,处处皆以天理为标准。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是一部“会归一理之纯粹”的史学著作,其“义正而法严,辞核而旨深,陶铸历史之偏驳,会归一理之纯粹,振麟经之坠绪,垂豁范于将来,盖斯文之能事备矣”。

章学诚认为,历史撰述的目的是“传述忠孝节义”,使“纲常赖以扶持,世教赖以撑住。《文史通义》的很多篇章如《史德》、《妇学》、《诗话》等,都是以宣扬纲常伦理道德为旨趣的。上述五种思维形式,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古代史学思维的全部特征,却也大致揭示了其主要特征。通过对这些思维特征的具体阐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史学思想的民族特性,以便更好地继承中国古代史学思想这份宝贵遗产。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56342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