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模板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04:54:04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模板23篇)
时间:2023-11-07 04:54:04     小编:LZ文人

写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并总结我们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路和逻辑。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经验。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一

一是社会消费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3亿元、同比增长12.4%。

二是财政收支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2.1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9%。

三是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194.7亿元、同比增长6.2%,贷款余额达1428.2亿元、同比增长8.3%。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5元、同比增长7.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元、同比增长9.4%。

五是就业形势平稳有序。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1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7%,低于控制指标0.63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二

影响,使全州非公经济继续连结平稳较快增添。截止尾,全州挂号注册的非公经济总户数60935户,增添16.2%,从业人130325人,增添12.6%,注册资金1042061万元,增添28.6%,上缴税金97451万元,增添6.4%,估量完成增添值133亿元,增添14.8%。

一、20我州非公经济成长的特点。

(一)非公经济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20尾,全州非公经济吸纳就业人员130325人,增添12.6%,持续三年连结两位数以上的增添,完成省查核使命的104。3%。非公经济吸纳社会就业能力的增强,有用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不变社会、扩年夜就业阐扬了积极浸染。

(二)非公经济上缴税金增速放缓。我州非公经济上缴税金自成立非公经济统计轨制以来,每年均连结两位数以上增添,出格是至之间,年均增添46%,2010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上半岁首度呈现负增添,到2010年6月底,全州非公经济上缴税金同比下降9.3%,到下半年,州委、州政府采纳各类法子起头显效,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截止2010年尾,全州非公经济上缴税金97451万元,增添6.4%,增速较上年度下降近30个百分点。

(三)非公经济企业数目快速增添。2010年我州非公经济企业数目年夜幅增添,其中个体工商户增添最快,截止2010年尾,全州挂号注册的非公经济总户数60935户,增添16。2%,其中个体工商户57288户,增添16%,净增7912户,净增数为历年来最高。

(四)非公经济投资规模不竭扩年夜。2010年,全州非公企业注册资金达1042061万元,增添28.6%,净增23.2亿元元。其中:个体工商户171631万元,增添46.8%,私营企业814319万元,增添27。8%。

(五)企业出产经营情形有所好转。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州岁首规模以上停产企业49户,跟着州和各县政府实施的非凡优惠政策拉动和部门矿产物价钱微升,今朝已根基恢复出产。

二、工作法子。

(一)当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加速非公经济成长相关文件,出格是连系我州现实拟定的配套政策,使全州各级各部门的思惟真正统一到诚心诚意为非公经济的成长搞益处事上来。

(二)进一步优化情形,搞益处事。一是改变政府本能机能,增强处事意识。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树立率领就是处事、打点就是处事的不美观念,把为非公经济供给优质高效处事作为主要职责,不竭增强处事意识,继续开展社会评议部门行风轨制,周全促进处事质量的提高。二是鼎力成长社会中介处事系统。撑持成长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加速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手艺撑持、信息处事、打点咨询、人才培训、平安评价、资产评估、海关报关、税务代办署理、商标代办署理、海外市场代办署理等公共性处事机构培植。加速成立中介组织执业尺度和看管机制,规范处事行为,提高处事质量。三是加速培植创业教育系统。当真落实国家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舞激励全平易近创业,以公益性处事机构为载体,向企业草创者供给政策咨询和处事,解决草创阶段的.凸起坚苦,提高开办成功率。鼓舞激励投资商投资成立创业教育基地,加速创业教育系统和创业孵化基地培植,为创业人员供给全程处事,非公企业成长专项资金要对创业教育基地培植和创业教育勾当给以扶助。

(三)加年夜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用好州级非公经济成长专项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严酷按照扶持原则,严把项目审核关,对项目实施跟踪问效,确保资金用在项目成长上,有前提的县也要在本级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四)千方百计解决非公经济资金欠缺的问题。一是完美担保系统。成立和完美非公企业担保系统,鼓舞激励多形式、多渠道组建非公企业担保机构,初步形成省、州、县三级非公企业信用担保收集系统,成立三级联保机制。指导企业增强内部财政打点,对企业实施信用看管,成立企业信用网站,按期向社会发布守信企业,曝光失踪信企业,对失踪信企业给以必然赏罚。二是成立政、银、企、保四方合作机制,搭建融资平台。按期或不按期召开各类形式的银政、银企座谈会,搭建银企双向交流的平台。同时选择一批成长型企业举荐给银行,优先给以信贷撑持和金融处事。

(五)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运行剖析。今朝,我州非公经济统计监测系统已经具备必然基本,此后要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运行剖析,实时、周全、切确把握非公经济运步履态,发现问题实时协调整决,确保完成非公经济方针。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三

实习生活,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要恪守吃苦精神。因此,在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拼搏,抓住每一个机遇,迎接每一个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演绎出精彩的一幕。

刚进入市统计局的时候,很茫然,不知道要做些什么,领导叫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订一些文件,发放开会的文件,协助领导开会,倒茶水・・・・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任务,我们都很用心的去完成。刚开始来的时候,我们经常有饭局,老师教我们的餐桌礼仪只是在课堂上教,真正用到的时候,很茫然,也遇到了尴尬的时候,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才会认识到错误,去改正错误。我们市统计局实习的一共有7个人,所以不是每天都很忙,也不是每天都有事情要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呆在办公室里,一呆就是一整天,直到下班。后来慢慢走入正轨,我主要帮忙接收文件,打印文件等等,四月份,我与两位同学被调往贵港市港北区统计局帮忙,主要做的是接打电话,通知一些公司填表等等。在港北的工作,每天都非常的忙碌,一个月后,回到市统计局。

一、学习方面。

二、思想方面。

三、工作方面。

大学期间,我担任了两年的学生会文娱委员,在广播站任职。在与同学们相处的两年期间,我积极主动地为同学们服务,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促进了团队沟通与合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实习期间,我从末出现无故缺勤。我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龋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努力学到把学样学到的知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尊重领导,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始终坚持一条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四

一、农牧业生产形势看好。年我县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坚持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加大种养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业内部着力提高优质特色绿色农作物的比重,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草三元结构基本形成。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6.54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11.9%,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87.6万亩,比上年增加54.76万亩,增长32.8%,其中粮食作物78万亩,比上年增加13.36万亩;经济作物110.29万亩,比上年增加57.6万亩,全社会实有草面积31.2万亩,(包括非耕地种草),粮、经、草种植比例由上年的47:46:7调整为本年的39:45:16。在农作物种植中,受益于科技含量的提高,优质品种的推广和水利灌溉设施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农作物单产均比上年提高,其中:小麦661斤;玉米单产1202斤;油料单产426斤;西瓜亩产4568斤;黑瓜籽亩产167斤,与此同时,农民适应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依托优势发展绿色产业,特色农业和畜牧业,依托产业化发展种养业,正在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全县畜牧业养殖保持较快速度发展,在全县大上养殖的号召和下乡帮扶的带动下,全年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23.3万(头)只,其中羊293万只;猪27万口,其它牲畜3.3万只。全年牲畜出栏167.3万(头)只,其中羊出栏153万只。

林业生产继续呈现较快发展。在国家以退耕还草还牧为重点的.投资引导下,生态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2万亩,与上年持平,育苗面积3795亩,比去年减少1530亩,中、幼林扶育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5.93万亩,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3671万元,同比增长8.1%。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1885吨,比上年增加185吨,实现渔业总产值达到1735万元,与上年持平。

农牧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在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有效衔接下,特别是一批大的龙头项目如鸿鼎农贸市场、真心食品、富源蕃茄加工等项目的投入运行,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牧民收入,转移了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

二、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在面临资金紧张等瓶劲制约的影响下,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49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实现工业增加值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41.86%。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94.7%,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全县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25.51%,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主要有小麦粉产量为10.43万吨,比上年增长72.11%;机制纸产量为8118吨,比上年增长9.29%;中草药产量139.7吨,比上年增长22.02%;机制砖产量5924万块,比上的增长43.68%;玻璃制品产量为44543吨,比上年增长15.29%等,总资产贡献率比上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资金周转次数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32.4%,实现利润1503万元,比上年减少943万元,年末全县独立核算企业中,亏损企业有13个,比上年增加了3个。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77.6%。

三、财政收支缺口加大,金融运行平稳有序。

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61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024万元,同比增长27%。而全县财政总支出29266万元,增长23%。金融方面,存、贷款均有大幅度的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149395万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到120479万元,同比增长18.9%,各项贷款86268万元,同比下降8.5%。其中:农业贷款17478万元,工业贷款4188万元。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大,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对扩大内需,启动市场成效显著。

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

在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跑项目、争资金,基本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完成市下达责任目标11亿元的120%,同比增长了94%。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和电力通讯建设、黄河险工治理、人畜饮水和节水灌溉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顺利完成,市政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公共设施、房地产开发和集镇建设全面展开,城乡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展开了新一轮的城镇规划修编,实施了道路改造、垃圾处理、集中供水工程,完成了华阳步行街的开发建设,工业园区、葵花广场二期工程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古郡大酒店、体育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开工建设,新开发房地产9万平方米,城镇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载体功能逐步完善。

五、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商品物价有所回升。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增长4.2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08%,上涨8个百分点,居住和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分别上涨6.6和6.7个百分点,其余各类的价格水平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降,全县消费品市场价格平稳,购销两旺,买方市场已完全形成。全县批零贸易餐饮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44亿元,同比增长11.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44亿元,同比增长18.7%。从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增长16%,餐饮业增长46%;从分地区看,县的销售增长21.8%,县以下的销售增长11.1%。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9170户。

六、劳动就业相对稳定。我县从事国有、集体和其它类型单位的从业人员达到11895人,比去年减少1136人,下降了8.7%;农村从业人员达到92520人,比去年减少13103人,下降了10.9%,年末城镇注册登记失业率为4.8%。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我县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加大争取国家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力度,全年共争取国家投资5417万元,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招商引资手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累计引进区内外资金6.2亿元。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速度发展。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邮电通信条件的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据测算,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254万吨,公路旅客运输量达到385万人。中国电信和铁通公司年内在我县开展业务,邮电通信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通信业务中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增加,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773万元,同比增长30.2%,固定电话在城镇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用户有2360户。

九、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

我县保险事业全面发展,全县保险业务收入为2956万元,同比增长9.7%,已决赔款398万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入人心,城乡社会保障网已初步形成,全县已有15061名职工参加了统筹保险,全年交纳养老保险金1435万元,收缴率为90%。全县有6878人参加了失业保险,交纳失业保险金70万元。

十、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品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日前,全县有文化艺术团体一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各一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台、微波站各一座,电影院一座,各乡镇都建立了文化站,部分村社还有文化室。古郡晨报每周二期,全年发行电视广播覆盖率为100%。全县有普通中学16所,中学在校学生21916人,增长14.4%;小学校124所,在校小学生20406人,下降8.9%;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人数444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所,其中县级医院6所,乡级医疗机构14所,其他医院2所,乡以上医疗机构拥有床位537张,卫生技术人员661人。

十一、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执行,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县人口增长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全县拥有73242户居民,总人口达281163人,全年出生2071人,出生率为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5‰。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农民粮食直补、农机具等补贴、免税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41元,同比增长15.1%,增加453元,同时国家对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增加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以及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城镇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770元,同比增长13.8%,增加822元,职工的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2956元,比上年增加251元。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五

今年一季度,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增城市经济低开运行,呈现经济增长放缓态势。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财政收入下降,外贸出口低迷,现代服务业增长平稳,消费市场仍保持畅旺,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第一季度增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增幅同比下降个。

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调整为::。第一、三产业分别上升个和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

(一)生产方面。

1、农业生产稳步上升。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增城市完成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蔬菜种植面积万亩,增长%;蔬菜总产量万吨,增长%;水产品产量万吨,增长%;肉类产量万吨,增长%;猪肉产量万吨,增长%。

2、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回落。一季度,增城市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增城市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和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重工业下降%。

大中型企业生产下降。增城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亿元,同比下降%。

支柱产业增速较大回落。增城市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亿元,下降%,增速同比回落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基地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增长%,增幅同比减少22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完成产值亿元,增长%;摩托车制造业完成产值亿元,增长%。

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增速下降。增城市实现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产值亿元,同比下降%,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亿元,下降%,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个和个百分点。

出口产品产值下降。由于外需减弱,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出口产品产值是近几年来出现的较大幅度下降。增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产值亿元,同比下降%。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下降个点。

3、运输、邮电业增长平稳,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市货物运输量75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货物运输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下降%。旅客运输量780万人次,增长%;旅客运输周转量亿人公里,增长%。增城市邮电业务收入亿元,增长%。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城市累计接待游客万人,同比增长%,实现旅游业营业收入亿元,增长%。

(二)需求方面。

1、消费市场保持畅旺。增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其中,反映用于再生产的商品批发额亿元,增长%,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倍,显示增城市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效果明显。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亿元,增长%;民间投资亿元,下降%,占投资总额由上年的%下降至%;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亿元,增长%。

商品房销售有所回升,在碧桂园、锦绣香江。

恒大山水城等项目商品房销售良好带动下,增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增长%;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亿元,增长%。

3、外贸出口增长回落。外贸出口增长继续回落。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增城市外贸出口总值亿美元,同比下降%,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亿美元,下降%;内资企业出口亿美元,下降%。纺织品服装、鞋类出口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分别增长%和%。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下降%。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出口593万美元,下降%。摩托车及零部件出口亿美元,增长%。

(三)资金运用方面。

1、金融运行平稳。增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持续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居民储蓄存款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

2、财政收入较大回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下降%;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亿元,下降%,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个和个百分点。全市税收亿元,下降%。其中,国税收入亿元,下降%;地税收入亿元,下降%。重点税源行业和主体税种普遍出现负增长。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下降%、%、%和%。各行业税收均有不同程度减收。

(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9193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008元,同比增加869元,同比增长%;其中,工薪收入4708元,增长%,占可支配收入的%。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15元,增加513元,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404元,增长%,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250元,同比增长%。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六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抢抓有利时机,开拓思路、明确部署,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经济运行的良好开局.

一、工业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5月份,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居全省第12位,较上月前移1个位次,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1—5月份,焦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居全省第14位,较上月前移1个位次,增速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1、轻工业增长较快、比重上升.1—5月份,焦作市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8.7%和12.7%,轻工业增速明显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占焦作市工业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33.4%上升为34.8%,重工业占比从66.6%下降为65.2%.

2、非公有制增长加快.5月份,我市非公有制工业同比增长22.4%,高于焦作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1—5月份同比增长19.3%,高于焦作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拉动焦作市规上工业增长14.6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对焦作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9.5%.

3、大中型企业稳步增长.1—5月份,我市大中型企业保持稳步增长.大型企业同比增长5.3%,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拉动焦作市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对焦作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8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同比增长15.8%,比1—4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拉动焦作市工业增长5.3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对焦作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5.8个百分点,比1—4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

4、重点企业生产形势良好.1—5月份,焦作市30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2.9亿元,同比增长22.5%(现价),1—4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25.4%,实现利税32.6亿元,同比增长23.3%.30强企业中,产值同比增长的企业达到27家,增长面达到90%.

30家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增长.1—5月份,焦作市30家高成长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1.0亿元,同比增长30.3%(现价),1—4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34.0%,实现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利税5.0亿元,同比增长27.0%.30高企业中,产值同比增长的企业达到25家,增长面达到83.3%.产销率达到98.9%,产销衔接良好.

5、高耗能行业增速相对较慢.1—5月份,焦作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8.4%,增速比焦作市平均水平低6.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1—5月份,焦作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9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29.5%,居全省第11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1、施工项目增加,新开工项目减少.1—5月份,焦作市城镇施工项目1498个,同比增加1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68个,同比增加21个.在施工项目中,第一产业91个,增加26个;第二产业905个,增加28个;第三产业502个,增加77个.

2、三次产业投资均快速增长.1—5月份,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9亿元,同比增长4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01.0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01.0亿元,增长3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8.0亿元,同比增长24.4%.

3、民间投资继续快速增长.1—5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46.4亿元,增长27.9%.民间投资完成273.6亿元,增长30.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4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6%.

4、房地产业投资温和增长.1—5月份,焦作市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8.6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住宅投资24.6亿元,同比增长5.6%.

5、资金到位情况较好.1—5月份,焦作市到位资金321.0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国内贷款36.3亿元,同比增长95.1%;自筹资金274.7亿元,同比增长21.6%.

三、消费品市场持续走旺。

5月份,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8亿元,同比增长18.6%,较4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1—5月份,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4.4亿元,同比增长17.2%,居全省第12位,比1—4月份上升2个位次.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限额以上企业继续发挥导向作用,引领市场快速发展.1—5月份,焦作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57.9亿元,同比增长27.3%,高于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0.1个百分点,占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7.5%,拉动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个百分点.

2、个体经济充满活力,占据市场将近六成.5月份,焦作市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0亿元,同比增长12.1%.1—5月份,焦作市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4亿元,同比增长10.8%,占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3%.

3、批发零售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1—5月份,焦作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1.4亿元,同比增长17.4%,拉动焦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个百分点.

4、消费热点呈现多样化.1—5月份市场消费热点趋向多样化,在25类商品中,各类商品销售额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烟酒饮料、服装鞋帽、家电、金银珠宝、石油及制品类等.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信贷运行良好。

1—5月份,焦作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9亿元,同比增长38.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4亿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29.5%,居全省第12位.税收收入完成24.5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3%,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焦作市地方财政支出55.8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3亿元,同比增长36.4%.

5月末,焦作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41.2亿元,比年初增加92.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49.2亿元,比年初增加45.4元.各项贷款余额528.1亿元,比上月末增加17.2亿元,比年初增加58.7亿元.

五、市场物价持续高位运行。

初步统计,1—5月份,焦作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八大类商品价格表现为“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上涨11.6%,居住上涨4.0%,衣着类上涨3.3%,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下降0.4%,其他商品价格小幅上升.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七

根据月度报表显示,我县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一、大小春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20xx年,全县共种植大小春粮食574468亩,下降0.48,粮食总产达156201吨,增长2.44。其中:种植大春粮食350299亩,增长1.36,总产127263吨,增长2.86,种植小春粮食224169亩,下降3.23,总产28938吨,增长0.64。

二、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生产情况逐步好转。

1-11月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469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3;完成销售产值121729万元,增长7.72,产销率为82,同比下降8.1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食糖83118吨,增长0.2,酒精7213千升,下降5.13,原煤28.48万吨,下降13.43,精制茶8912吨,增长16.18,发电量8250.72万度,下降21.27,水泥65293吨,下降49.20,生产红砖xx88万块,下降7.87,工业硅17115吨,增长38.49,机制纸及浆板10876吨,增长9.38。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796万元,增长3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22020万元,房地产投资完成14550万元,农村投资26226万元。全县施工项目103个,同比增加6个,竣工项目40个,同比增加5个。

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平稳运行。

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0969万元,同比增3379万元,增长19.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715万元,增3081万元,增长31.98。完成财政总支出67072万元,增16802万元,增长33.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19487万元,比年初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达140579万元,比年初增长20.49。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非公经济不断壮大。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1-11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498万元,同比增长19.52。消费品价格总水平、零售物价总水平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分别为100.2、99.6和9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跌幅较大。

截止11月底,全县个体私营户数达12487户,同比增561户,增长4.7。其中,私营企业户数达464户,同比增73户,增长18.67;个体私营上缴税金12507万元,同比增1897万元,增长17.88。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八

根据月度报表显示,我县经济呈现以下特点:。其中:种植大春粮食350299亩,增长1.36,总产127263吨,增长2.86,种植小春粮食224169亩,下降3.23,总产28938吨,增长0.64。

二、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生产情况逐步好转。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796万元,增长3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2万元,房地产投资完成14550万元,农村投资26226万元。全县施工项目103个,同比增加6个,竣工项目40个,同比增加5个。

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平稳运行。

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0969万元,同比增3379万元,增长19.2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715万元,增3081万元,增长31.98。完成财政总支出67072万元,增16802万元,增长33.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19487万元,比年初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达140579万元,比年初增长20.49。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非公经济不断壮大。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品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1-11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498万元,同比增长19.52。消费品价格总水平、零售物价总水平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分别为100.2、99.6和93.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跌幅较大。

截止11月底,全县个体私营户数达12487户,同比增561户,增长4.7。其中,私营企业户数达464户,同比增73户,增长18.67;个体私营上缴税金12507万元,同比增1897万元,增长17.88。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九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举措,对于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年2月21日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历时四个月。在市委先进办和市委督导组同志的帮助指导下,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学教活动内容,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个人也从中受到了教育,作风得到转变,素质得到提高,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一、简要情况。

四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严格按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每个阶段的工作有动员部署、有检查落实、有总结汇报,时间和进度服从质量。我个人做到积极参加学习,认真记读书笔记,深刻剖析自己,全面落实整改措施。

(一)积极参加学习动员,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在动员学习阶段,我亲自在大会上向全局同志做动员报告,阐明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目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和要求。同时积极参加党员的集中学习和挤时间自学。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先后学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报告等书目,重点学习了党章,记了近万字的读书笔记。我还亲自向全局同志上党课,参加学习讨论和学习测试活动和听专题辅导报告,使大家对保持先进性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使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紧密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切实做到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认真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查找存在问题。

在分析评议阶段,我重点抓好“七个环节”的工作,认真查找存在问题,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体现三个“实”字。一是查找问题注重联系实际。为了能有的放矢地找准找实存在问题,我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谈心等活动,同时召开座谈会、走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访群众,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对照检查注重实事求是。为了使自己在查摆问题时能突出重点,机关党总支召开了意见反馈会,全面准确地向党员干部反馈群众意见。我认真学习了党章、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及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材料,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查找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随后,我参加了党小组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抱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开展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使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三)检查落实整改措施,改进作风提高素质。

在整改提高阶段我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一综合归类,抓住主要问题,精心制订了整改方案,听取群众意见,反复修改方案,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在制定整改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能整改的马上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列出具体整改项目,落实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边整边改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健全机关工作制度、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局党组重要事项议事规则,加强机关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恢复上班签到制度,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注意解决实际问题。我做到既严格要求,认真领导好先进性教育期间的各项工作,又身体力行的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带领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共同保持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经过群众的满意度测评,全局干部对我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率达到96%,基本满意率为4%,不满意的为零。

二、认识和体会。

这一阶段的学习教育,使我对中央在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使我懂得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借鉴历史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决策,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建设,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途径。二是使我懂得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在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上,体现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上,归结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三是使我懂得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必须澄清在重大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必须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实任务结合起来,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四是使我懂得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永恒主题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拒腐防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五是使我懂得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是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的纪律,我们必须严格用党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坚决同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六是使我懂得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前提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要深刻理解党的优良作风的丰富内涵,特别是深刻理解党的“三大作风”、“两个务必”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领导带头,着眼于人民群众,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抓好制度建设。七是使我懂得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和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模范。

三、主要收获。

(一)个人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1、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的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我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里的每一篇文章,学习胡锦涛讲话,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知识,头脑得到了充实和武装,认清了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增强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明确了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途径。使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2、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作为入党多年的共产党员、作为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我更加坚信我们党有能力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有能力带领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更加坚信自己能够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把统计局机关建设成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3、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我的纪律、作风得到进一步的端正。我更加意识到加强纪律性对做好部门整体工作和带好统计干部队伍的重要性,更加意识到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进一段时间我加强了机关管理,增强了自律意识,转变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使局机关的风气越来越好。

4、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局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工作干劲表现的更突出。全局干部保持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扬,先进性教育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次得到市委督导组的好评。

(二)机关党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完善了机关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激发了党员的活力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局党组和党总支加强制度建设以保持这种活力和战斗力,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如完善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制度,有机关党组织会议制度、党总支任期目标承诺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争先创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机关党建工作制度。为保证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好的基础。

2、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更主动、更有效。

(三)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

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个党组成员联系一个科室或部门,给予工作指导。这一举措密切了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群众的关系,增进了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同时,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进一步拓宽了党群联系与沟通的渠道,党群互动的频率明显加强。全局党外干部普遍参与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阶段的大会、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的活动,这种多形式的群众参与,密切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为以后的机关建设和统计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意见。我们班子成员在这期间多次到科室征求意见;到企业、到县市区征求意见,指导工作;到社区、到居民家庭走访慰问,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使全局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促进。

一是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3月初我局抽调12名同志,组成4个检查指导小组,派往6个县市区进行为时一周的普查工作的检查和指导,3月13日,各县市区县长及经济普查主管领导亲自来到市,就各地经济普查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普查办和各专业科室加班加点审核基层报表,进行录入和查询,按规定时间准时向省报出有关数据报表,并以较高的质量通过了省里的检查。

二是新开展的民营经济统计和劳动失业统计工作稳步进行,完成了“市职工素质情况表”、“市职工培训与鉴定情况表”的收集、审核、录入工作,完成了民营工业统计报表程序的编制和报表的布置工作。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工作正在展开。

三是统计法制建设工作有了新的成果。这期间有关科室对统计“四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归纳和整理,向省局和市有关部门做了很好的沟通,对经济普查数据和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组织了检查。

四是积极开展了统计信息服务工作。全局干部在年报、月季报报出后,认真进行资料开发,撰写了大量的经济统计信息和分析报告,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有的科室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专门整理提供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情况,得到了好评。有的同志深入到厂矿企业和基层单位搞调查研究,写出了很好的调查报告,在局和市政府的刊物上发表。贸易科、信息中心等科室完成了“旅游市场调查”、“老年人情况调查”。全局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利用大量时间整理了统计年鉴资料,进行了年鉴彩照和文稿的征集工作。

五是局办公室、计算中心等部门为全市统计工作的健康运行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局机关和各县市区的信息网络设备得到了及时的维护和保养,经济普查和各专业报表程序的使用得到了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全局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六是两支调查队的工作扎实开展。全国的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我局的城调队和企调队人员面对体制改革实际,认真履行职责,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改革,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工作学习两不误,队伍不散,秩序不乱,数据不断。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各项专业统计报表工作,做好统计信息服务工作,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做好省队和我局布置给他们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他们围绕国企改制、农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到企业、机关、社区进行调查走访,完成了多项省市布置的调查项目,写出了多篇调查分析报告和大量的工作动态和经济信息,有2篇专题调查报告得到了常务副市长兰宏良等市领导的签批。全队上下出现了改革面前人心齐,再创工作新成绩的良好局面。

3月5日副市长来到市统计局检查工作时,对统计局的扎实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市统计局的各项工作都非常积极主动而且很有创新,为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

四、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和整改目标要求和统计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差距。例如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提高不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第一手资料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工作的开拓意识还不够强等。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要以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继续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加强个人和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更好地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2、继续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一要抓住整改的重点,根据对照检查材料和群众提出的突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出问题,集中时间和精力,按照缓急轻重,分步进行整改解决。二是督促落实整改工作的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限,狠抓落实。三是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通过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风貌。

3、要继续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精神为动力,进一步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全市大局,服务基层群众。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别是要牢固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好做实本职工作。

4、要继续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推动统计工作的新发展。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全市统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大讨论,理清发展改革思路,积极实施统计创新战略,创新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积极实施人才优化战略,加强现有人才的深造。

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阶段的任务,今后,我们还要扎扎实实做好整改工作,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以良好的党性党风和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

“工业支撑、项目拉动、多元推进、协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我们局全体机关干部紧紧围绕改革攻坚战、项目攻坚战这两条主线,全面的开展了工作。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38700。

万元,同比增长。

12.8%。

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2000。

万元。

同比增长。

12%。

产品销售率达到。

95.4%。

同比增长。

0.4。

个百分点。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

135。

万元,同比增加。

59。

万元。重点企业运行平稳,吉林省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分公司上半年预计生产轴承。

220。

万套,完成工业总产值。

1600。

万元,同比增长。

45%。

其中开发卡轿车轴承。

24。

种,完成新产品产值。

700。

550。

吨,完成工业总产值。

2700。

万元,同比增长。

30%。

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550。

万元,同比下降。

19.7%。

下降主要原因是每件靠背芯价格下调近。

8

350。

万元,同比增长。

7.5。

倍。

年初将我市工业项目落实到经贸局、工业控股公司、项目办等并落实到专人,跟踪不放。截至到目前,己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一是异型胶管项目。

该项目属续建改造项目,由大安橡胶工业总公司承办,具体由经贸局负责,异型胶管项目由温德君在北京融资,目前己完成企业注册等全部手续,融资渠道有三个,据反馈的消息近期可到位资金。

二是糖厂玉米色素项目。

该项目在

3

24。

日,大安糖厂和长春天裕应用技术开发公司正式签订合同,由天裕技术开发公司以。

570。

万元买断糖厂,用于玉米黄色素等项目的开发。目前,资金尚末到位。

三是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的座椅总成项目。

大安市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成功的与武汉云鹤集团洽谈签约了生产汽车靠背座椅总成项目,目前企业正在扩建厂房和安装设备等工作,边安装,边试产品第一批产品己经供货,

7

月中旬试车。

四是尼龙。

-11。

树脂项目。

目前,该项目一是继续在与正信集团洽谈,对方表示今年一定把项目搞上去。二是寻求新的投资者。目前,己经同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的

16。

7

家公司传递了项目资料,现在工业控股公司范立君正在深圳与香港恒盈利丰投资公司洽谈。

五是本色草浆项目。

本色草浆项目争取与国情委、国家扶贪办融资合作,该项目现正在洽谈运作当中。

六是。

“大安市农业产业化促进中心”项目。

该项目实质是一个融资平台,上海泽慧企业公司为我市设计“中心”方案。该“中心”方案将包括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

按照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全力打好改革攻坚战的要求,坚持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突出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集中力量抓重点企业改制。

把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在改革与招商结合上实现突破。在有意向购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几位客商中,我们确定了双鸭山市振兴煤矿的老板做为购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招商对象,经多次洽谈和到企业实际考察,确定了企业产权出售标的

2

500。

万元,由对方买断企业产权,购买资金全部用于解决陈欠工资、集资款、欠交社保养老金、职工经济补偿金等。

二是集中时间抓破产工作,为。

“双退”打基础。

将企业的破产工作从申报、审批、评估、清算到财产分配都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抓紧抓实,并经常调度。目前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石油钻采厂、大发酒厂、石油机械配件厂、大安罐头总厂五户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近期均可以完成破产终结工作。其中: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只差法院对破产分配方案依法裁决,宣布破产终结后整个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工作将全部结束。

三是积极组织搞好宣传,公开出售一批企业。

4

月份通过大安电视台、白城日报向社会公开发布。

7

户企业出售公告,并对投标者做强做大企业的能力、经济实力、诚信度、对职工负责的态度、产品研制与市场开发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下一步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

68000。

万元,同比增长。

11.4%。

我市调整后年计划为。

77000。

万元,增长。

18.3%。

(年初计划为。

70000。

万元,增长。

15.7%。

工业增加值白城市下达计划为。

22440。

万元,同比增长。

10.3%。

我市计划为。

24000。

万元,同比增长。

17.8%。

产品销售率计划为。

97%。

比上年增长。

0.9。

个百分点(同白城)独立核算工业利润白城市下达计划为。

600。

万元,同比增长。

12.8%。

我市计划为。

650。

万元,同比增长。

22.2%。

这个指标增长速度虽然比较高,但在白城六个县市区中还是排在后面,一定要全力抓增产,力争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

下半年,要加强工业生产的指挥调度,搞好工业经济运行的超前预测和分析,要发挥经贸局、统计局、民营局及各工业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深入工业企业调查研究,掌握运行态势,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处理。要抓好统计报表工作,对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的基层单位要确定专人,对工作变动,轮岗创业造成空档的要安排专人接管,保持统计报表工作的连续性。

下半年要对重点生产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生产企业搞好协调服务,解决难题,确保这些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重点抓好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分公司、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明胶有限责任公司、油脂化工厂、恒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原第二汽车配件厂。

)

20。

企业。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分公司全年要生产轴承。

400。

万套,实现产值。

3000。

万元,实现税金。

300。

万元以上,力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要在。

7

月中旬,完成座椅总成项目改造,全面投产达效,把上半年的欠帐找回来,实现全年。

1600。

万元工业总产值目标,可新增产值。

1000。

万元,新增税金。

50。

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全年要生产明胶。

1200。

实现。

6000。

万元的工业总产值计划,预计实现税金。

200。

万元,油脂化工厂要实现工业总产值。

800。

万元,预计新增税金。

50。

万元。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一

我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推进统计体制改革加快统计信息化进程夯实统计基础力量建设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作风建设打造诚信统计品牌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推动我区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20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和党建方面。

(一)思想政治工作我局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加强对广大党员与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加强政治学习教育,使我局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通过加强思想学习和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的权力观,政绩观;通过加强党纪政纪条例法规教育和作风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抵御风险能力。

(二)党建工作。

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局加大了党建工作力度。除了共产党员按照区委先教办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阶段任务外,还要求所有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也要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并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为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另外,根据局党支部的发展计划,经过组织程序,我局今年又有3位同志被机关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要求他们定期向培养人写出思想汇报。支部还定期听取培养人对培养情况所作的汇报。

(三)精神文明建设。

多年来,我局一直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表彰。今年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针对我局年轻人多的特点,充分发挥工、青、妇的职能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结合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的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读一本好书,学一项技能,争做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让他们加强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继续开展“创文明单位,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局机关组织评选文明家庭,文明股室和文明服务标兵等活动,组织大家积极参加不同主体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区里组织的“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及扶贫助困活动,为***居委会和***居委会各送去了一台微机。这些活动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民主法制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区统计局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对我局领导班子重大决策范围、形式、基本程序和有关事项等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做到重大事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协商一致,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保障了广大党员干部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结合“四五”普法,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大家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大家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大家积极同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邪教作斗争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五)党风廉政建设。

定《**区统计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实施方案》,通过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档案,以及制定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制、党风廉政警戒制度等达到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到位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明确。

(六)政务公开和机关效能建设。

根据区委的安排部署,我局从下半年开始进行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工作。接到有关通知后,我局立即行动起来,成立了“**区统计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对公开范围、目标任务及具体工作步骤和内容等作了详细具体的安排。紧接着,根据方案规定的步骤,按照“六要”和“六清”的要求,清理了我局行政职权,并编制了行政职权目录,完成了权力审批,编制类别和项目流程图,对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举报监督电话等作了具体详细的说明。下一步将根据方案规定进行具体公开工作。根据区委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我局进行了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并作了认真的总结。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中心,高质高效,统计调查任务进展顺利。

1、狠抓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各类统计报表。精心组织、严格要求,认真抓好统计报表,准确、及时、全面、完整地上报各类统计报表,较好地完成年报和年定期统计报表。

2、追求效率,圆满完成各项统计调查。高效组织完成了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专项调查、城镇居民家庭收支预期快速调查等各类临时性调查。

3、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改革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局住户调查工作被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评为优秀。一是切实抓好数据采集、调查表审核录入上报及数据提高月活动、业务培训、等各个环节,确保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顺利开展。截止6月底,我区分省样本及分市县样本住户共158户。二是协助市调查队住户调查处工作人员深入固定联系点开展相关工作,开展困难调查户的关爱工作。三是开展电子记账,确保数据保密。鼓励有条件、年轻化、习惯上网操作的辖区记账户逐步推广电子记账工作,提高日常记账效率和住户数据质量。目前,已有101户电子记账户,占总家庭数的81.5%。

4、加强基层服务调研,开展健康服务业企业认定工作。一是为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加强对健康服务业的宏观管理需要,我局根据市统计局初步筛选的433家健康服务业法人单位开展审核认定工作,对单位详细名称、行业代码、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活动等信息进行核实。二是积极走访企业,重点走访亿元以上企业,定期下企业向企业宣传统计法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如产值、订单、销售等)情况,对数据波动较大的企业进行动态监测。

5、严格审核申报区政府资助企业的财务数据。根据区领导的指示,严格审核区政府资助企业上报数据与统计部门的数据是否相符,企业是否存在瞒报或者虚报的情况。共完成区财政局、贸工局、科技局和建设局等来函近7批次210多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核对工作。

6、实施耗能企业监控,协助做好全区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全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职责分工安排,并按龙岗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的要求,积极参加全区节能降耗相关工作会议,协助做好每年的节能考核工作。除了实施月报统计工作外,还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季度监控。

(二)突出重心,逐项落实,统计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1、全面清理职权,规范清单编制工作。我局建立“一把手”负责工作机制,对照所属职能及相应的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开展行政职权清理工作,圆满完成了清理任务,共梳理出行政职权事项22项,多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征求意见70份,通过龙岗区政府在线向社会发布权责信息表和运行流程图,让群众明晰办事程序,让群众找得到门路。

2、全力做好“四大工程”建设,3、全面梳理跟踪监测,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一是积极应对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的严峻趋势,我局按照区主要领导及经济形势分析会的要求,联合区发改、经促、科创等职能部门及各街道全面梳理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信息。二是用好我区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对亿元以上项目及未开工项目,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梳理,做好新开工项目入库工作。三是做好统计业务人员培训工作,详细制作项目入库流程文件指导街道统计人员进行上报工作,与区发改局出台了《关于印发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经费使用范围的通知》,以固定资产投资经费为激励,提高统计业务人员积极性。四是针对我区大型城市更新项目,积极协调区国土委、区更新办等职能部门,加强项目开工进度统计数据监测。五是积极与上级统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跨区项目分成比例。1-5月,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增速第四。

4、加强新增企业申报工作,完善四上企业入库管理。一是对接区经促、发改、住建等部门,对新引进注册单位采取“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对新增企业运营情况,及时梳理入库监测;二是继续延续准规模以上企业季报报送制度,监测企业的规模变化;三是对新增限上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补充纳入各专业报表单位库,确保“四上”单位应统尽统,指导督促企业如实反映增长情况,确保经济发展成果得到真实体现。截止6月底,我区四上企业共204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6家,加强四上企业的跟踪管理工作。

5、圆满完成龙岗区企业发展情况调查资料开发工作。去年,根据区领导的指示,我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区经促局、政法委及各街道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根据“在地登记”的原则,结合我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核查数据库,共37145家企业参与调查,其中法人31612家,分支机构4987家。我局委托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了《龙岗区企业发展情况调查分析》,全面梳理龙岗区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资源与经营状况,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增强龙岗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分析对推动全区企业转型升级和稳定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综合处理能力。一是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区经普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三经普工作,多次召集各街道普查机构安排工作任务,亲自走访各街道,跟踪普查工作进展。三是合理制定普查各项工作细则,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汇总各街道反映的各类问题,及时协商并提出解决方案,统一解答口径,强化了区经普办的综合处理能力。

2、重培训强基础,扎实开展普查员培训。一是开展区级经普业务培训,分四期完成了500多人次的普查业务及pda实操培训工作;二是进行了街道一级的经普业务培训,对各社区选调、招聘的普查员进行了经普业务培训,完成了3000多人次的培训工作;三是组织个体户抽样社区的普查两员参加市调查队的有关培训,完成了12个抽样社区全部155名普查两员的验收考核,个体户抽样社区的所有普查两员皆获得了市调查队颁发的考试合格证。四是开展三经普数据表内及跨表审核改错培训工作,及时对上报数据中存在表内、跨表重名重码、法人和产业单位不匹配等问题进行了核实修正。截止6月30日,我区已基本完成全区8000多家存在表内、跨表错误的单位、个体的普查信息审核修改工作。

3、现代科技助力,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一是建立身份数据库,提高普查员身份公信度。我区开发了含二维码识别的普查两员证。通过手机扫描普查两员证,普查对象可确认普查两员的身份。二是加强数据把关,引进新型数据审核系统,对各有关经济指标、从业人员数等总要信息进行严格把控。三是全面推广移动数据采集设备pda。实现了普查员入户清查、普查填报、数据录入、现场审核、数据发送等工作一次性完成。截止2014年6月30日,我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上报企业40397家,其中,国家联网直报单位2091家;非联网直报单位38306家,个体经营户信息89547家。

(四)积极开展统计法制工作,助力经普顺利开展。

1、严守“四条红线”,实现执法全覆盖。我局严守“四条红线”,坚持以自查为基础开展统计执法工作,除主要围绕工业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外,还加强对服务业、固定资产、商业专业的检查,实现执法全覆盖。上半年,共对120个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核查事项稽核,发出18份《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对359个新增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依法立案查处了1家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企业。

2、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及学法用法工作。一是通过上门调查核实、详细解释、法律法规讲解、发放法律告知书等手段,保障经普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发动开展《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知识竞赛活动。我区参赛人数在全市各区名列第一,获市统计局授予“优秀组织奖”。三是做好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召开《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修订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特区统计条例的修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在统计系统内开展单位领导班子“一把手”普法讲座活动。深入学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统计管理水平。

(五)不断提升统计服务能力,着力打造统计服务精品。

2、分析信息水平继续提升。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截止6月底,我局编发各类统计分析及信息30多篇,其中《龙岗区2014年一季度税收完成情况分析》获得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此外,还有多篇统计信息被《深圳侨报》等报刊采用,进一步提高了统计部门的社会影响。

3、调研能力有所增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和掌握的有关数据,编写系列调研统计分析文章。为各级领导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区经济运行情况提供依据。

(六)全面践行群众路线,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强化。

1、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一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规范公务用车的管控机制,积极参加车辆改革,推进局处级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整改工作。上半年我局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其中,会议费2.73万元、公务用车费用35.09万元、公务接待费0.1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32.22%、18.57%、98.84%。二是结合廉政防控风险,规范行政权责清单风险等级程度,进一步加强行业廉政建设。加强“廉政监督”力度,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在龙岗统计信息网上公开部门工作动态信息,定期公开干部任免、奖惩决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三是加强人事管理。上半年,我局办理1名科级干部退休和1名科级干部辞职手续,调入1名年轻科级干部,完成1名副科级干部提拔手续。四是顺利开展公积金及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稳妥开展一次性住房补贴发放人员名单公示及发放金额核实工作。帮助完成2名干部办理黄阁翠苑房产登记(绿本)手续。

2、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局党支部在严格执行区教育实践办统一部署的基础上,立足于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实践工作。组织全局27名在职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覆盖面达100%。开展学习教育活动16场次,参加学习活动432人次,领导干部开展讲学6场次,参加“民生体验日”活动人12次;召开听取意见座谈会6场次,开展其他形式征求意见活动2次。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表)、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群众等方式,共初步收集领导班子“四风”方面意见建议12条。一是开展读书活动。为每名党员精心挑选《旧制度与大革命》、《苦难辉煌》、《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3本书,为开展学习活动提供保障;二是每周五领导带学组织观看教育电影。观看党建微电影、《焦裕禄》、《杨善洲》等影片,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撰写观后感等活动,巩固学习效果。三是建立“微课程”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每周组织工作例会,给党员干部上20分钟“党建微课程”,充分调动了大家工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四是开展“践行群众路线、提高普查质量、加快普查速度”、“数据质量巩固提高月”系列活动,局领导班子以“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为指导,多次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

3、开展党支部换届公推直选。通过党员推荐、个人自荐、组织推荐,产生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7人,通过党支部民主测评,研究决定预备人选6名,经区直属机关工委批复同意7月初召开党支部换届选举会议。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吸收吴育真、蔡均婧2名同志为积极分子。

4、扎实推进党员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一是开展“结对子”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带领党员干部深入27户结对家庭,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为每户困难家庭送上慰问金500元,建立“党员连心卡”,公开党员联系方式,认真填写好“访谈记录本”,做好“帮扶工作台账”。二是以“儿童节”为契机,局分管领导带领党员志愿者到区福利院开展“抱抱孩子”活动,向福利院捐赠5000元慰问金。三是开展特色活动。年初,我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机关志愿者与坪东社区结对帮扶工作组成员、社工到“国际低碳城”开展节能低碳宣传暨助力社区发展“金点子”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助力社区转型升级。四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局分管领导带队到结对共建企业米兰登公司调研,制定结对共建方案,为企业拨付3万元党群共建经费,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五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年初局领导到海丰县赤山村开展关爱慰问活动和项目扶贫工作,共拨付15万元扶贫资金。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二

(一)牢牢抓实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分析调度通报考核机制,精准分析经济运行全过程监测、研判、调度,紧紧围绕gdp年度目标任务,全力补齐进度,确保二季度“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健全落实市、县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机制,主动上门服务,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优化中小企业和新增纳规企业工作持续发展,积极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对接,待省2020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实施方案出台后,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力争上半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30亿元以上。确保6月底前完成煤炭产能置换方案上报和审核确认工作,9月底前完成关闭退出矿井2对、去产能24万吨目标任务。加大鼓励住房消费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稳步进行。

(二)做好项目支撑确保投资增长。认真总结一季度项目入库的不足和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整改落实,强化入库项目和在库项目的要件支撑,确保投资顺利出数。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形成包装储备一批、前期审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申报入库一批、在建出数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实施链”,上半年项目入库达2000亿元以上,确保项目支撑率达100%。落实领导挂钩包保、督查问责等工作机制,继续按月举行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并同步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各地每月集中开工项目不低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集中力量抓好省“四个一百”、市“六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每月组织召开1次重点项目推进办公会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以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大幅提升工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市县联席会议制度,抓实项目包装、对接、洽谈、落地等关键环节,着力破解“招商难”“落地难”等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实现规模、质量“双突破”。

(三)发展重点产业培育强劲动能。定期召开重点产业推进和现场办公会,督促每个县(市、区)抓实10个产值上亿元的产业项目。抓实农业春耕生产,推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云南省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阿穆尔鱼子酱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快“研发+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稳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规模,打好“绿色食品牌”。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加快云芯硅材扩能技改、今飞500万件汽车轮毂、60万吨阳极碳素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液态金属电子电路、芯片散热器等项目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园区集约发展,鼓励“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加快推进15个商贸物流类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加快批零住餐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确保完成进出口目标任务。

(四)强化以脱贫攻坚为主的民生保障举措。紧盯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督查巡查长效机制,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水利设施、交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扶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实质性推进5所新建中小学建设,完成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二期规划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行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坚决打非治违,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五)积极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9条措施落地见效,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权责清单规范化管理,严格贯彻落实云南省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研究细化具体落实措施。巩固完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六)积极推进“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宝至清水、富源至兴义、召夸至泸西、罗平至八大河、宣威至威宁、沾益至寻甸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实质性工程量;加快宣威至富源、麒麟至师宗至泸西、富源至沾益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支持渝昆高铁建设、南昆铁路扩能改造、师宗至文山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宣威支线机场和罗平、沾益、会泽通用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抓好续建和新开工水利项目建设,确保上半年阿岗水库完成投资3亿元、车马碧水库完成投资2.5亿元。加快市应急气源储备中心建设,推进中缅天然气管道昭通支线xx段、陆良支线二期项目建设。加快互联网骨干网、城域网改造提升和光纤入户工程,加速推动4g网络、光纤宽带加快向自然村全覆盖。

(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尽快召开马龙撤县设区发展大会,凝集发展共识。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紧实施麒沾马同城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推动麒沾马高效融合、高质量发展。市直相关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协调力度,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相关县(区)政府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快特色小镇建设,防止被省退出。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继续抓好未完成整改销号的12项环保督查问题整改落实,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三

近年来,无棣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认真分析市场走向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制定了调整枣产业结构,确立了“枣业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按照现代林业发展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突出特色,突出标准化生产,突出产业化经营,突出品牌、名牌,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不断丰富示范内容,努力提高竞争力和综合效益。通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全县枣业生产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xx年,无棣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中国枣乡”。20xx年以来,无棣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全国出口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示范区”。20xx年无棣金丝小枣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为了实现无棣枣业标准化管理,再造生态枣业发展优势,无棣县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市场走向和县农业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枣业二次创业”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大枣业”发展战略。引导枣农在原有金丝小枣基础上,大力发展冬枣产业,通过高接换头等方式,推广冬枣密植园化种植,冬枣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无棣县枣业生产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面对枣业生产技术老化、管理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枣农为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过量使用化肥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冬枣和金丝小枣品质下降,大量的枣产品没有了市场。在此背景下,县委、县政府把打造中国生态枣业生产加工基地提上了日程,引导枣农在生产安全、健康、绿色的优质产品上下功夫。

县林业局大力开展了枣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无棣连续组织实施了“十万人枣业科技培训工程”,通过采取县培训技术骨干,乡镇培训到户的形式,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了枣标准化技术培训工程,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一名技术骨干。

实施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工程。无棣本着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组织实施生产环节的全过程,真正生产出高质量、无公害产品,达到市场准入要求。各乡镇分别建有4处标准化示范园,每处面积不低于500亩,目前全县已建成枣标准示范园32200亩。通过示范带动,全县枣园全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枣业生产基地”,枣果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为使全县枣树品种结构日趋合理,还开展了金丝小枣、冬枣嫁接改良工作。县委、县政府将金丝小枣品种改良作为春季林业生产的重点工作之一,共改接劣质枣园9800余亩。

无棣建立了鲁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枣业龙头企业——舜园(山东)枣业有限公司,冬枣、金丝小枣年销量在3000吨以上。舜园牌冬枣、金丝小枣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冬枣、小枣原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金丝小枣汁、冬枣汁、枣醋饮等系列枣产品已打入市场。同时万德、浩立等传统枣制品加工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万德公司的“枣木杠”品牌被评为“山东省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枣产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县枣产品加工规模由原来的不足1%增加到10%,年加工能力达到7000吨以上。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四

做好造林管护,实时监控造林实施进度对全县苗木繁殖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苗木上山造林高质高效。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2022年全县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及农民收入情况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今年以来,xxx县坚持中央一号文件为引领,紧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增长、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一产经济增长,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县第一季度一产经济运行及农民收入情况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一季度一产经济运行指标完成情况。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总产值xxx万元,同比增长xxx%;增加值xxx万元,同比增长xx%。其中,农业(种植业)完成总产值xxx万元,同比增长xxx%;林业产值xxx万元,同比增长xxx%;畜牧业完成总产值xxx万元,同比增长xxx%;渔业完成总产值xxx万元,同比增长xxx%,其他农牧林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为xxx万元。

(二)一季度农民收入情况。一季度农民收入情况。预计,xxx县2022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xxx元左右,同比增长xxx%;收入来源主要得益于xxx、xxx、xxx,其中出售糖料蔗收入xxx元,同比增长xx%;出售肉猪收入xxx元,同比增长xxx%;出售养殖鱼收入xxx万元左右。

二、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

(一)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有序推动春耕备耕。一是及时部署春耕备耕工作。2022年xx月xx日组织召开全县2022年农村工作会议暨春耕生产动员会议进行全面布置,全面启动春耕工作。二是强化保障物资和技术保障。掌握全县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对生产物资的需求情况,及时掌握缺口并补给,组织开展重要生产物资日调度工作。及时组织调入充足的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物资,保障春耕农资充足供应,支持农民提早生产、扩大生产。目前,全县保障春耕生产物资调运xxx万吨,免费发放水稻种子xxx斤,备种量xxx万公斤,玉米种子备种量xx万公斤,农药储备xxx吨。三是强化产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业科技户春耕”活动,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地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今年以来共组建服务队xx支xxx人,开展群众生产技术指导xxx人次,发放宣传资料xxx余份,共开展服务xxx人次,有效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

(二)全力抓好种养业发展,保障农产品供给。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步增加早稻播种面积,推进双季稻恢复种植,确保一季度完成早稻播种面积xxx万亩。二是狠抓“菜篮子”供保工作。加强当季蔬菜和时令水果水肥管理和病虫灾害防治,大力挖掘果蔬等经济作物增长潜力,重点抓好xx瑶族乡蔬菜种植基地、xx镇种植春黄瓜产业、xx镇香椿产业,有效提高果蔬产量,确保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xx万亩。预计一季度完成水果产量xxx万吨、蔬菜产量xxx万吨以上,同比增长分别为xxx%、xxx%。三是稳推畜禽业稳产增产。全县畜牧业生产运行平稳,市场畜产品供应充足。加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工作,抓好全县xxx个畜牧规模养殖场生产,重点抓好xx、xx、xx、xx牧业等重点大型养殖企业,确保达产满产运行,预计,一季度完成生猪、家禽、牛、羊分别出栏xxx万头、xxx万羽、xxx万头、xxx万只以上,同比增长分别为xxx%、xxx%、xxx%、xxx%。四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xxx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2022年x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的前期初步设计评审。

(三)全力抓林业产业生产,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造林管护,实时监控造林实施进度对全县苗木繁殖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苗木上山造林高质高效。截至目前,完成育苗育苗xxx万株;完成营造林xxx万亩,森林抚育xxx万亩;参与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xxx人次。大力建设以林菌、林药、林菜、林禽、林果为主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县一季度发展林下经济面积xxx万亩,林下经济产值xxx万元。合理加大社会木材采伐量,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林木采伐蓄积量xxx万立方米,同比增长xxx%,完成林业产值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完成造林面积xx万亩,其中新种油茶面积xxx亩。有序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研究制定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组织评审了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一期)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扩大一产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通过加大产业奖补力度、采用“企业+基地+脱贫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户”合作模式、示范区带动等方式,调动农户大力发展xx、xxx、xxx、xx、xxx等特色产业。主要抓好xx产业的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确保xx产业丰收高产。抓好xxx产业种植技术培训,大力推广良种良法xx技术,并实施种植扶持政策,一季度,完成糖料蔗种植面积xxxx亩(其中翻种面积xxx亩,扩种面积xxx亩)。完成新造林xxx亩,新种油茶xxx亩,八渡笋xxx亩,管护芒果xxxx万亩。

(五)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一是着力推进xxxxxx示范园、xxxxx示范园、xxxx生产示范园、今年以来,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实地,就xx个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园和xxx个加工示范园建设可行性分析和内容设计,积极与当地群众交谈、征求意见。目前已经完成园区选址等工作,正在逐步推进。

(六)落实惠农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保持粮食惠农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农业保险及时送到农户手中。xxx年农业农村厅下达我县各类补助资金xxx万元,主要涉及项目有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助、农机购置补贴、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建设、农田建设补助配套资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动物防疫补助等类别项目约xx个项目。截至目前,申请资金支付金额xxx万元,资金申请支付率xxx%,完成资金支付金额为xxx万元,完成实际支付率xxx%。

三、存在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有差距。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精准化、中高端产品与服务,品牌溢价有限。

(二)产业要素活力不足。土地空闲、低效、粗放利用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供给不足并存。人才缺乏,科技、经营等各类人才服务乡村产业的激励保证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生产方式仍处在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阶段,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三)产业链条仍然较短。产业延伸不充分,链条不完善。产业连两头不密切,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发育不够,服务水平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农户和企业间的利益联接还不紧密,产品附加值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的要求,成立xxx县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粮食安全工作。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坚持耕地优先满足粮食生产和食用农产品、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新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要全部用来种植粮食的原则,加强xxx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监管,继续推进2021年xx万亩、2022年xx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持续落实好强农扶粮政策,重点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双季稻轮作补贴等政策落实,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生产,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力争2022年完成粮食xxx万吨,水果xx万吨,蔬菜xxx万吨,生猪出栏xxx万头,家禽出栏xxx万羽,牛xx万头,羊xx万只,渔业xxx吨。

(二)全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继续加大对油茶、八渡笋、用材林、糖料蔗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力度。做好油茶、八渡笋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油茶、八渡笋、芒果技术改造培训,在油茶重点村实施1个油茶新造或高位换冠示范点建设,对连片新植或改造油茶、八渡笋、芒果的农户或企业给予更大的扶持。同时,着力抓好xx坚果新兴产业,对有条件的乡镇实施连片种植,打造澳洲坚果产业示范园。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重点引进制造生态板、实木地板和家具等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加工芒果干、果汁、果脯等芒果制品企业;提取食用油、护肤油、保健品等油茶精深加工和油茶剩余物加工企业;生产罐头、腌菜、凉席和茶具等八渡笋生产企业;造纸、酒精等蔗渣加工企业。

(三)全力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按照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要求和战略布局,结合xxx绿色发展区规划,积极谋划培育2022年乡村振兴项目,利用好现有的地理区位和资源分布,谋划推动x个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园、x个加工示范园以及全县稻菜轮作示范基地建设、全县人居环境改造及农村污水处理、全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试点推进利周集装箱生态养鱼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对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投入,助推xxx绿色生态项目发展。

(四)全力抓好经营主体培育。探索新型经营主体与脱贫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户+基地”等合作模式,引导脱贫群众采取带地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分散承包经营、基地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按照从严把关、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原则,加快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对服务能力强、质量安全优、民主管理好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提质升级力度。力争年底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xx家,继续壮大发展合作社xx家,家庭农场xxx家。

(五)全力推动品牌农业优化升级。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保障,探索与xxx农科院等高校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合作,借助农业院校技术力量,重点对我县芒果、砂糖橘、生猪、肉鸡等特色产业开展精准技术服务,不断推进我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大农产品品牌扶持政策,加大“圳品”认证培育、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业务水平。

(六)全力提高林业经济实力。着力提升林业治理水平,提升林业治理智能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盘活林业资源,推动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开展。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水平。围绕油茶“双千”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和迹地更新造林等项目,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和资源培育示范提升工程。力争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xxx万亩。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分析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商讨对策,为进一步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做出部署。会议开始的时候,县委、常务副县长秦加友同志作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一些重点单位、部门作了发言。谈的都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做好下一步的经济工作谈一些意见,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还没有沟通,不一定正确。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上半年,我县经济形势总体上比较好,一些主要指标基本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能够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与各部门、各单位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但也应该看到,我们有些指标完成的情况并不理想,有的还差距较大,如期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做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我想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是能够全面完成的。那么,目前我们的经济工作到底面临着那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我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第一个方面,国家的政策更加积极,宏观经济形势更加良好。从全局来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扩大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的投入,支持企业大力实施以降排减耗为重点的技术更新与改造,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投资、消费市场更加旺盛。从我们新疆来说,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更加良好。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我们拜城无疑将面临很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第二个方面,国家对资源开发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新疆资源富集,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的战略接替区,但现在的定位已经发生了改变,以由原来的战略接替区变为现实的资源开发区。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两、三年来,对阿克苏地区来讲,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力度都非常大,可以说是捷报频传,今年库车又发现了大的油气田,还有新和,也包括我县大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而原来两、三年以前国家是只勘探不开发作储备,现在则是既勘探又开发,而且力度逐年加大,这样就把我们潜在的优势变成了一种现实的优势。

第三个方面,交通条件或者说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几年来,国家对新疆特别是南疆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和完备,使我们具备了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对我们最现实的来讲,乌鲁木齐到库尔勒、库尔勒到库车的高速公路、217国道,还有库拜铁路支线,这都已经列入了议程。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我们提供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第四个方面,我们自身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前面是从大的方面来讲的。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的资源就不用多说,这是发展最根本最基础的优势。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雄厚,无论财政收入也好,我们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好,吸取的教训也好,还是在管理体制、人才队伍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考验和印证,使我们经济发展的条件更加具备。可以说,现在作大作强县域经济的有利条件在不断增加。我想大的就这四个方面。

同时,我们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正视。首先,从国家来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特别是加强了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强了环境保护,降耗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大,这对我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和制约。拜城主要依托重工业,自身都是一些高耗能的产业,我们难免要受到一些限制。第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银根的紧缩,使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有很多看好的项目由于受到资金周转的限制,建设的速度和力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三,国家的政策在不断完善,程序在不断规范,像过去那些“短、平、快”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从立项、可研、申报、审批到环评、建设、验收最后到投入生产,每个环节都要走到,建设周期不断拉长,使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到了些影响。第四,国家以人为本,安全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要求越来越严,规范程度越来越高,安全如果投入不到位、设施不配套,就没有办法从事生产、也不允许生产,这在一定情况也是制约我们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特别是我们在矿业开发这方面,有许多就是因为一个安全事故被停产整顿,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两三个月,企业就没有什么产值。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们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要正确面对,而且应该是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上面所讲的四大方面,对我县来说短期内确实是不利因素,但归根结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从生态经济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讲,根本上是有利于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尚处转型阶段的资源大县来说,在短时期之内是受到一定影响的。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近几年内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此,我们要分析问题、研究政策,提出我们的对策,这些对我们经济工作者来讲,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二、明确定位,抓住重点,把准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目前,我们拜城城市经济的定位也是比较清楚的。自治区也好,地区也好,都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拜城三大产业之中,我们唯一具备做大做强优势的、最有潜力的、大有可为的实际上就是第二产业,我们要建设工业强县,这就是我们拜城的定位。有什么样的定位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和重点,比如北京的定位是总部经济,上海的定位是高科技、金融经济,天津的定位是港口经济。作为拜城来讲,三大产业比重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应该是第二产业,实际上就是工业。虽然拜城长期以来是农业大县,但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要想把某一项农业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这种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三产业方面,我们所处的区位、人口、布局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三产将会有所提高,但绝对在经济体系中不可能占居主导地位。所以说,重点还是二产,还是要发展工业。我们发展工业经济,本身就具备一些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资源的优势在这里。

定位明确了以后,我们发展的重点在哪里?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告诉我们。首先,矿业的开发,这是我们城市经济的一个重点。而在矿业开发、加工和利用中,最突出的是煤炭,我县煤炭品种最全、品质最好,这是一个独特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当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劣势,比如我们的煤,整个从成矿条件来讲、从开采条件来讲,相比并不好,煤层厚度薄,有的2米,有的2米还不到,多的就是8米、10米,部分矿床周边的条件比较差,更主要的我们是高瓦斯区,风险大。我们要做成大规模煤田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但毕竟煤炭资源的总体储量和自身品质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是数得上的,所以不管怎么,煤炭这是一个重中之重。大家都很清楚,我县本身就是自治区最早的七个百万吨产煤县之一,但这已经是过去的历史了。今年库车煤炭产量至少是350万吨以上,现在百万吨产煤县不是七个,而是八个了。总之,以煤为代表的矿业开发应该是我们的一个重点。第二个重点,就是石油天然气,这也是必须要盯住的。目前来讲,仅仅是一个上游,我们现在应该支持上游的勘探开发,更主要的是要积极的介入中游和下游,想办法争取石油和天然气的就地加工,这项工作从现在开始应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进一步和中石油、中石化加强合作,特别是一些中高层的合作,搞好关系,积极服务,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前期工作,特别是一些中、下游精细加工方面的前期工作,一旦石油、天然气开发成为事实的时候,我们就能争取到就地加工之类的项目和支持。我们如果有一个石油、天然气项目上去了,那对拜城经济的带动将是不可估量的。不要说多了,如果能争取到10-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上马一个60万吨的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的话,创造的产值将远远超过我们现有的总产值,这个应该做为我们一个重要突破口,一定要从现在起就持续的紧抓不放。第三个重点,就是一些潜在的稀有金属、稀土这方面矿产的勘探、开发。目前,这一块主要是家底不清,需要加大勘探力度,开展普查、精查,为后期开发作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这需要各方的力量配合起来。第四个重点,就是要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上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这一块来说,就是要立足实际,不一定搞很大,只要能上一些中小型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就可以了。因为我前面说过,从我县农业的现实情况来讲,要把某个品种搞到大规模是不太可能的。就拿我们最大的农作物小麦、玉米包括棉花来说,它所能种植的面积和所能达到的产量都是有限度的,但是我们中小型的深加工是非常有潜力的,而且也具备良好的资源优势。但是目前在这一方面恰恰是我们的一个“短腿”,这一、两年已经在这一方面迈出了一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酱番茄加工厂已经上马,厂房现在建起来了。但是我们其它方面应该能做的,还有好多都没有做起来,这一块不管是城市经济口还是农口都应该做些努力,就是要形成一种遍地开花的局面,各个作物的都要上。小小一个柯坪县,四万多亩地,杏子能有多少?但大家都知道,多少年前人家就有一个杏脯、杏酱、杏果仁的加工厂,尽管很小,但毕竟有一个企业,而我们拜城没有。轮台县20万亩的杏子,现在大概有6个与之相关的加工企业。我县现在8万亩杏子,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应该有2-3家差不多。还有我们的羊绒、羊毛,都是闻名全国,但是我们这方面不要说深加工了,就是分等定级、分类出售都没有达到,基本上都是优劣不分的打包卖掉了。还是说柯坪,不知道他们有几只骆驼,我还没作过了解,但人家有一个骆绒加工厂,生产骆绒被。我们现有的农副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深加工这一块确确实实没有做,或者说是很不够。我想我们这么多产业,下一步发展就要围绕着农业结构调整,围绕着农民增收,加大我们工业工作的力度,使工业和农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还有其它畜产品的加工,也是很有潜力。沙雅县搞了一个“有机羊”,一个小包装,卖到了北京、上海,一公斤60-200元钱,这个中间的附加值是多大?我们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在这个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农副产品加工不求太大,最多搞个中型,就是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去促进。总之,从我们工业的重点上来讲,这四个方面应该是我们今后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相关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和分析,然后做出详细的规划和计划来,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制定规划要有远有近,近期的、现实的重中之重就是矿业开发,这是毋庸置疑的。对现有的煤矿开发项目,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金融机构也罢,应该三方合力,加快建设、开发的进度,尽快促其竣工达产。对于近期的就是要做一些项目的审查、审报和审批工作,使其能够尽快立项、投入建设,争取“十二五”期间能在石油化工方面取得突破。

三、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运行。

这几年以来,三家的配合、协作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说说政府。政府管理经济、服务经济的意识和能力有待于改进和提高。目前来讲,我们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几个亟需改进的问题。一是仍然延续着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思想,以管理为主,存在“衙门”作风,像“坐堂医生”那样,等人上门“看病”,没有一种主动服务意识,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二是检查、调研、执法等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一种配合、协调、合作的意识,使一些企业和单位为此不堪重负。三是在审批、办理等环节,讲不清、说不明,或者是拐弯抹角、想尽办法刁难、克扣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不注重学习,不注重研究国家的政策,不了解经济形势和经济动态,不善于总结经济工作规律,总是凭经验或个人感情思考问题、对待工作。国家政策已经调整了,还按过去的那一套来管理。在管理和服务中存在一种倒置的行为,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低,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正,变过去的管理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现在,有些企业为了一个很小的问题找到有关部门,有些能办的也不办,或者今天推着明天办,这个部门推到哪个部门,到底谁先办理谁后办理搞不清楚,没有一个规范的程序和流程,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内地好多地方的发展为什么快?民营经济为什么壮大?最主要是与整体的服务效力和能力有直接关系。这几年,我们在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行政审批也好,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好,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与现在的形势或者说与企业的需求有很大差距,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具体的事例我在这里不讲了,有些问题反映到我们这里的也有,有的甚至反映到上级领导哪里的也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思想不解放,反映在方方面面,总是拿一些条条框框来卡别人,说透了是不愿负责任、不敢负责任。如果都是这样,就没有了改革开放。这些问题在有些部门还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我觉得,作为一个政府,最主要的就是制定政策、搞好规划、加强监管、优化环境、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六

2020年是土默特右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给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之风险、挑战,在旗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旗上下坚决贯彻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六稳”“六保”等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线”,紧盯重点工作聚力攻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一心,直面风险挑战,逆风前行。全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经济运行持续稳步复苏,目标完成好于预期,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164.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较三季度增长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85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73.19亿元,下降1.3%。

农牧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20年,全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较三季度提升1.9个百分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2020年全旗粮食作物面积为136.3万亩,同比增长3.2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26.88万亩,同比下降10.3%。粮食总产量达80.23万吨,增长3.5%。

工业生产逐步回稳。

2020年,全旗工业增加值达32.42亿元,增长8.9%,较前三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9户,增加值增速为7.6%,位居全市第六位。

从先行指标看,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用电总量达20.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6%,较1-11月份下降2.8个百分点;综合能耗达244.2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8%,较1-11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

投资稳步回升。

2020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1%,位居全市第八位。其中,全旗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3%,同比下降28.4%。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实现“双增”。2020年,全旗商品房销售面积16.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商品房销售额7.74亿元,同比增长57.7%。

市场销售持续恢复。

2020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5%,位居全市第七位,较前11个月收窄0.7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企业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下降6.3%,商品零售额下降32.3%。按消费区域分,城镇下降24.6%,农村下降41.1%。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和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同比下降0.2%、5.1%、5.8%,降幅较1-11月份均有所收窄。

服务业逐步恢复。

2020年,交通、旅游、娱乐等服务业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规模以上服务业降幅持续收窄,全旗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9%,降幅较前11个月收窄1.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

2020年,全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46元,增长5.3%,较前三季度增长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020元,同比增长1.6%,较三季度增长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95元,同比增长7.7%,较前三季度增长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五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较上年缩小0.12,低于全市(2.46),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七

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加之“8.12”暴洪灾害,全区经济又一次遭遇重创,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各部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稳定恢复、持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下算一级核算结果,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2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61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3.49亿元,同比下降7.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17亿元,同比增长4.5%。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花椒、核桃丰产、油橄榄逢小年减产,但农业生产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到三季度由于受“8.12”暴洪灾害影响,农作物受灾严重,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2.61亿元,同比增长0.9%。

1.农作物生长面积保持稳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2.6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08万亩,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夏粮面积19.44万亩,与去年持平。

2.畜牧养殖持续萎缩。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生猪存栏10.37万头,能繁母猪1.06万头,生猪出栏11.81万头,略高于上年同期,猪、牛、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养殖效益凸显。

(二)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2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3亿元,同比下降2.3%。

1.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1%。

2.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0%。

3.从产品产量来看:中成药2295吨,同比下降14%;发电量111222.0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6.77%;商品混凝土67.7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3%;水泥产量100.25万吨,同比下降8.9%。

(三)建筑业生产持续低迷。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7.97亿元,同比下降9.2%。

(四)固定资产投资动力不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2亿元,同比下降9.14%。

从投资分类看:1.项目投资完成26.3亿元,同比下降33.63%;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同比下降75.31%,5000万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85亿元,同比下降10.88%。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22亿元,同比增长108.29%。

(五)消费市场增长乏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28亿元,同比下降5.0%。

1、按所属地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5.43亿元,同比下降16.0%;乡村实现零售额21.85亿元,同比下降2.9%。

2、按销售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4.9%;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为32.6亿元、0.69亿元和3.6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4%、12%和15.3%。

(六)财政收支呈现一降一升。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3.27亿元,同比下降0.5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6亿元,同比下降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5亿元,同比增长15.8%。

(七)金融信贷增势强劲。全年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34.1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年末住户存款余额183.48亿元,同比增长17.8%;年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64.86亿元,同比增长0.39%。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677元,同比增长5.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761元,同比增长8.4%。

(一)工业企业运行不容乐观。1、从产品产量上来看:2020年全区14户工业企业中6户发电企业的发电量为111222.08万度,同去年119293.32万度相比下降6.7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8.12”暴洪泥石流灾害导致6户企业发电机组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停产时间最长的是大元水电站,第一台机组于12月7日才开始发电,第二台机组于12月29日才开始发电,第三台机组还在维修中;水泥产量为100.25万吨,同去年110.04万吨相比下降8.9%,主要原因是疫情及“8.12”暴洪泥石流灾害导致企业停产近40天。

2、从工业企业电力消费来看: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为9234.77万度,同2019年10232.24万度相比下降9.75%,工业用电量持续负增长印证全区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的现状。

3、从产销衔接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7%,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库存中产成品为0.73亿元,同去年的0.54亿元相比增长34.9%,去库存压力依然存在。

4、从效益指标来看: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去年10.94亿元相比下降2.3%;营业成本6.88亿元,同去年6.75亿元相比增长1.9%;税金总额为0.68亿元,同去年0.53亿元相比增长29.2%,其中应交增值税0.55亿元,同去年0.44亿元相比增长26.6%;利润总额1.35亿元,同去年1.71亿元相比下降20.7%;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64.33元,同去年61.67相比,增加2.6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12.66%,同去年的15.6相比下降了2.94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发展形势严峻。由于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项目投资同比下降33.36%,而建筑业增加值包括:1.劳动者报酬;2.营业盈余;3.税金;4.固定资产折旧。今年有11户注册于本地的建筑业企业,根据相关政策,企业应在注册地上缴税金,但这11户企业合计于外地共上交税金383万元,导致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下滑严重。

(三)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全年限额以上法人单位石油零售实现14.31亿元,同比下降25.6%。石油在限上零售额中占73.1%,石油销量的减少制约了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一是从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8%,其中:武都区同比下降9.1%,项目投资下降导致石油消费需求下降;二是成品油价格经过价格窗口的几次调整,与去年相比仍低于去年同期。三是受“8.12”暴洪灾害影响,全市(注:按报表制度规定,武都区统计中石油陇南公司石油销售和零售)范围内中石油44家加油站部分受损较重,到年底才恢复营运,对全区石油消费影响较大。四是年初受疫情影响,各地限制人员外出及流动,加上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分流了油品消费,虽然从5月开始全面恢复正常营业,但还是无法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正常水平。

2、住宿和餐饮业增速下降明显。受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住宿和餐饮业影响最大,随着疫情的好转,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部分企业还是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营业水平。今年第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同比下降34.2%和45.4%,到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同比下降12%和15.3%,降幅有所收窄,但与去年相比,营业额仍处于下降趋势,导致了全区消费品市场降幅较大。

总的来看,2020年全区经济稳定恢复、企稳向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的一年,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八

2021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各项风险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蓄势”,综合实力再攀新台阶,结构转型实现新突破,发展动能彰显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经济增长动力强、态势稳、韧性足的特征持续显现,顺利实现“十四五”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163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2.4亿元,增长3.1%,两年平均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51775.4亿元,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59866.4亿元,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6%。

2021年,全省gdp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万亿元,外贸规模突破5万亿元,财政收入首破万亿元。新兴动能加速成长。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9.8%、47.5%,分别比上年提高3个、1个百分点。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6%,年内增速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双碳”目标加速落实。全年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05.4%。规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等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倍、50.4%和32%。企业效益快速增长。1—11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8.2%,两年平均增长18.6%,比2019年高出22.2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9.1%,增速比营业收入高出4.3个百分点。

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7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两年平均增长3%。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全省全年粮食总产749.2亿斤,居全国第8位;比上年增产3.41亿斤,连续5年实现增产,连续8年总产保持在700亿斤以上。其中,夏粮产量276.1亿斤,增长0.5%;秋粮产量473.1亿斤,增长0.4%。粮食播种面积8141.3万亩,比上年增加32.8万亩,增长0.4%。全年生猪出栏2210.1万头,同比增长21.1%;年末生猪存栏1482.6万头,同比增长7.8%。家禽出栏7.2亿只,同比增长2.7%。水产品产量495.5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淡水养殖348.9万吨,同比增长6.0%。

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9.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1%,制造业增长1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8%。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14.4%;民营企业增长15.9%,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5.5%;小微型企业增长14.0%。分行业看,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90%,较上年提升12.5个百分点。按累计增加值排名的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7.4%、19.2%、18.4%、15.9%、15.8%、14.7%,均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2%、17%,比规上工业分别高出4.4个、4.2个百分点,占比提升至22.5%、55.1%。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传感器、3d打印设备等数字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2.8%、39.1%、25.5%、64.3%。

2021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6%,金融业增长6.3%,房地产业增长5.8%。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8%,两年平均增长14.8%。列统的10个门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5个行业增速超过2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达30%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持续快增。1—11月,全省规上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长17.9%,高出规上服务业3.1个百分点。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带动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同比增长41.1%、50.1%。数字经济快速壮大,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6%,两年平均增长17%;其中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数据服务分别同比增长31%、153.1%。

2021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6.4%。分消费形态看,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4956.7亿元,增长15.4%;餐饮收入993.6亿元,增长21.5%。分商品类别看,全省限额以上10类主要商品零售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石油及制品类、日用品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分别增长36.9%、26.6%、22.6%、17.6%、16.7%、16.0%。新兴消费规模快速壮大。全省限额以上单位中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9%、35.2%。以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为代表的线上消费快速成长,全年限上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9%。

202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两年平均增长3.0%。其中,项目投资增长7.6%,比全部投资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6.1%,高于全部投资10.3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增长35.7%、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增长1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增长25.7%、通用设备制造增长13.1%。民间投资结构优化。全年民间投资增长6.3%,其中民间制造业投资增长16.4%,民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6.2%。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5.9%;商品房销售面积16551.8万平方米,增长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

202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52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9.6%。其中,出口32532.3亿元,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9.3%;进口19598.3亿元,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10.1%。净出口由2020年的10363亿元扩大至12934亿元。

2021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税收收入8171.3亿元,增长10.2%,税占比达81.6%。民生领域投入进一步加大。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86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943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7970.1亿元,增长15.2%。

202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较上年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1%,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0%;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1%。全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3%、13.8%。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98元,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7.1%。其中,工资性收入26721元,同比增长8.4%;经营净收入6215元,同比增长9.0%;财产净收入5316元,同比增长12.2%;转移净收入9247元,同比增长11.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43元,同比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1元,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8.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6.较上年同期缩小0.03.

总体来看,2021年全省经济稳健复苏、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较好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作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阶段,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注:

(1)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南京海关;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金融存贷款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粮食总产、生猪存栏出栏、能繁母猪存栏、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其他数据均来自省统计局。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十九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特别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回升,恢复态势持续稳固,第一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由负转正,总体经济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74.0亿元,同比下降1.5%。从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12.2%,上半年同比下降8.3%,前三季度同比下降5.0%。全年增速较一季度收窄10.7个百分点,快于全区收窄幅度4.7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1.5亿元,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提升2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56.6亿元,同比下降5.7%,较一季度收窄9.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95.9亿元,同比下降1.3%,较一季度收窄7.4个百分点。

农牧业稳步向好。我市立足绿色农牧业资源优势,以“天赋河套”区域品牌为引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为目标,不断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202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区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是唯一正向拉动产业。全市粮食面积540.3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增长0.3%;粮食产量55.2亿斤,同比增加2.4亿斤,增长4.5%,连续三年保持在50亿斤以上,粮食单产511.2公斤/亩,较上年增加21.2公斤/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规上工业降幅持续收窄。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不利局面,我市深入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坚持因企施策、一企一策,帮助解决原料、运输、用工等要素保障,工业经济发展逐月向好,降幅持续收窄。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6%,较一季度收窄11.2个百分点。2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36.0%,较一季度提升20个百分点;4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9种同比增加,增长面达40.4%,较一季度提升4.8个百分点。重点监控的30种工业品价格同比平均增长11.4%。其中,23种产品价格同比增长或持平;7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服务业复苏加快。受疫情影响,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下降8.7%,上半年同比下降7.1%,前三季度同比下降4.3%,全年下降1.3%,降幅呈逐季收窄态势。规上服务业发展稳步向好。2020年,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8.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6个规上服务业行业大类中,10个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提升;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邮政业、电信业、物业管理业、商务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社会工作业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43.8%。

有效投资进一步扩大。立足产业布局和发展定位,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延伸链条,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快于全区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0.9%,拉动投资增长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8%,拉动投资增长2.5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涉农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0.7%,占投资比重较上年提升1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2%,快于投资增速4.6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较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01.9%,快于投资增速99.3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全年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3%,较1~11月份提升8.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7.1%。

消费市场活跃度增强。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品市场的严重冲击,制定落实发放消费券、发展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等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消费品市场逐月回暖。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7%,较一季度收窄14.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所涉及的18类商品中,饮料、烟酒、书报杂志、中西药品、通讯器材5类商品呈正增长,10类商品好于前三季度。汽车、石油两大类消费加快恢复,合计实现零售额同比下降26.2%,较1~11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逐季回升。2020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6元,同比增长3.7%,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2个百分点。从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5.1%,上半年同比增长2.0%,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57元,同比增长3.1%,较前三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4元,同比增长8.5%,较前三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5.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9年的1.7缩小至1.6,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稳步回升。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2.2%,较一季度提升39.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0.7亿元,同比下降4.3%;非税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3.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6.1亿元,同比增长0.2%,较一季度提升8.0个百分点。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动减税降费和刺激消费政策的实施,市场主体活力增强、效益提高。2020年,253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74户,较1~11月份减少6户;营业收入较1~11月份收窄1.9个百分点;产销率101.2%,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25个工业行业中,有12个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48.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市场主体销售额降幅分别较前三季度收窄2.0个和0.1个百分点;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市场主体营业额降幅分别较前三季度收窄8.6个和8.5个百分点。

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以绿色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绿色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20年,全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0.9%,较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降幅高于规上工业0.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比达到29.4%,较上年提升3.0个百分点,快于规上工业增幅10.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企业58户,较上年增加15户,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4.7%,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0%,快于规上工业增速8.6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快于规上工业增速17.8个百分点,占电力行业比重达40.3%。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于服务业增速19.6个、27.5个和1.2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二十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两会”精神为动力,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转型发展突破年”活动,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基本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据初步统计,1―3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5亿元,增长1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增长8.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19%;外贸进出口总值2222.4万美元,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0.7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176.5元,增长18.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8亿元,增长2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2.6亿元,增长27.8%。从总体上看,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七个特点:

一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创新招商方式,强化跟踪问效,注重产业招商,在招大引强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一季度,新签招商项目23个,协议投资26.6亿元;内资(含续建)实际到位18亿元(含续建),增长23.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29.2万美元,增长561.2%。新签亿元以上项目4个,华润风电项目已落地,华润苏果购物中心项目也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有望近期签约。新签工业项目16个,协议投资11.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协议投资6.2亿元。进一步完善项目协调、调度、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制度,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1―3月,全县197个重点项目(含16个前期准备项目)完成投资15.9亿元,增长24.2%。其中,137个市“十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4.3亿元,增长28.6%;70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37个市“双百”工程项目完成投资6.1亿元。

二是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按照“调结构,促转变”的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项目推进、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为重点,着力壮大园区平台,取得一定成效。一季度,园区新增开发面积0.39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完成产值22.4亿元,入库税收7850万元。其中,县经济开发区新增开发面积0.3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3亿元,新增规上企业10户,完成产值20.4亿元,入库税收7100万元。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围绕企业生产与经营抓好帮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与效益大幅提升。一季度,全县净增规上企业8户,总户数达110户,规上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29.7亿元,增长38.7%;完成增加值6.9亿元,增长41.2%;(1―2月)实现利税总额5445万元,增长30.8%,其中利润3833万元,增长63.5%。

三是农业农村工作强势开局。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扎实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科技下乡及培训活动24场次,受益群众1.38万人次。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造低产桑园600亩,新发展果园3100亩,新增桑枝食用菌10万棒。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万亩基地千亩蔬菜大棚”。(本站)继续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新发展良种茶园1500亩,积极帮扶茶叶企业开发新产品,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创新和宣传营销,福泉山顶谷大方名茶协会“老竹铺”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黄山翠绿茶菊有限公司的“翠明缘”牌被认定为省级名牌产品。截止3月底,全县春茶产量42.5吨,同比增长193%;均价每公斤424元,增长178%;产值1800万元,增长245%。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增长12%;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家,达**家。加快建设园艺新村、卖花渔村等新农村和三潭枇杷科技示范园、三口柑桔科技示范园等现代农业观摩点建设,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5亿元,增长11.3%。

四是旅游市场日渐红火。制定《20歙县掀起旅游营销高潮实施方案》,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不断掀起流放营销高潮,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皖北四市春季旅游巡回促销、卖花渔村摄影一日游大赛、“情系石潭”刘士斌摄影作品展、第二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启动仪式、壬辰龙年清明汪华祭民俗文化活动、绵潭汪王庙神像(菩萨)开光民俗表演等一系列活动,积聚了大量人气,旅游市场逐渐升温。1―3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25.3万人次,增长20.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增长22.5%。其中,入境游客3.5万人次,增长15.2%;创汇1045万美元,增长17.9%。徽州古城、棠樾、雄村三大节点建设快速推进,共完成投资2.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26.9%;11个旅游综合提升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5%;新安江山水画廊、碧龙湾旅游休闲、西园、徽墨歙砚一条街等4个亮点工程完成投资3100万元;28个百佳摄影点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城乡建设扎实推进。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完成《歙县城市总体规划(―2030)》内容补充和上报市政府报批工作。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丰乐河市政、道路景观设计、城许公路、二环路和北岸镇地质灾害移民安置点方案设计取得新进展。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启动了徽杭高速公路沿线7个乡镇非徽派建筑的改徽工作,现已完成47幢,完成投资近百万元。全面启动城北市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对改造区域内土地及构筑物和种植物、经营户的调查摸底,搬迁方案初稿制定完成,正广泛征求意见。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房地产项目相继启动。截止3月底,全县63个城建“八大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5%。其中,35个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工程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9.9%。

六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强化税源控管,实行社会综合治税,加强交通运输业和商贸企业税收征管,制定土地使用税奖返政策,促进税收应收尽收。完善激励机制,调整并出台年组织收入奖励政策,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1―3月份,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占全年预算任务的30.7%,高于时序进度5.7个百分点;增幅30.5%,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暂列三区四县第3名、全省76个区县第30位(比上年同期前移5位);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9.7%,位列三区四县第2位。

七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细化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和资金监管,各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1―3月份,36项民生工程已到位资金2.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64.5%,其中,县财政配套6675万元,到位率100.2%;实际投入资金1.9亿元,实际投资进度44.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11项保障发放类项目,已通过“一卡制”发放资金2438.8万元。19项工程建设类项目中,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点已完成60处;萌坑、岔坑水库除险加固,90套廉租住房和160套公租房建设,北岸中学教学楼,桂林镇敬老院扩建,航步桥、东流桥、洪济桥加固改造等项目已开工,其余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社会儿童福利中心、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提升工程等3项我县无建设任务。4项保险类项目进展顺利,新农合参保率达98.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3万人,64819名60周岁以上老人领取养老金106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等2项培训类项目,已确定培训场所,正在对培训对象进行摸底调查。

虽然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好态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对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点项目进展不理想。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一季度,全县重点项目投资进度缓慢,对经济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投资进度方面,197个重点项目(含16个前期准备项目)投资额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3.9%,70个省“861”项目完成任务的22.5%,37个市“双百工程”项目仅完成任务的21.1%,均未达到时序进度,分别相差1.1、2.5和3.9个百分点。开、复工方面,107个续建项目复工率92.5%,仍有尚上府邸、二环路建设等8个项目未复工。74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的仅为28个,尚有歙县循环经济园区热电联产、正歙公路改建工程等46个项目未开工建设,开工率仅为37.8%,与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50%”的目标有较大差距。这些重大项目若不能在近期尽快开工建设,将对全县项目投资进度产生不小的影响。

二是招商引资进展不平衡。尽管我县一季度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绩,但问题也较为突出,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从数量上看,一季度,全县新签项目同比减少11个,协议资金减少16.3亿元,资金到位率下降3.7百分点。其中工业项目减少9个,协议投资减少1.4亿元,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从质量上看,尽管今年在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上有了一定突破,但在引进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龙头企业方面依然无实质性成果,在对接央企和知名民企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一季度,外出开展招商活动的单位数量不多,有新的招商实绩的单位更是寥寥无几,全县招商氛围不够浓厚。

三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一是土地指标问题。随着国家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逐渐深入,土地指标日益趋紧,造成s324线公路拓宽改建、北岸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开发区二期的欧珈特汽车配件、联众汽车配件、奔宇汽车散热器、震壹精密轴承等项目无法开工建设。二是征地拆迁问题。丰乐河综合治理、柏聚园旅游休闲开发、徽秀摄影城等项目因征地拆迁工作未如期完成导致无法开工建设,需要各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尽早予以解决。三是资金问题。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加大了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化工企业的搬迁,使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前提下,还要筹集新建项目资金,压力增大;银企对接会的.承诺贷款兑现率仅为**%,大量资金未能到位。四是前期工作问题。如华润风能电站、润园科技、亚泰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项目,由于规划、审批手续复杂,至今仍处在前期工作阶段,未能形成投资量,对我县各项指标的增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四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我县110户规上工业企业中除金马集团、王马电源、振龙电器等3家外,均为小型工业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附加值普遍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是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并再创新高,使善孚新材料、安达尔塑业等以石油衍生品为原料的化工行业成本大幅上升,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导致水泥、木材、造纸等行业需求萎缩,许多企业因此增速放缓;三是受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等政策取消影响,全国汽车消费进入调整通道,作为上游企业,我县的龙头企业――金马股份产品销量、价格都大受影响;四是随着国家对涉铅企业整顿力度的加大,作为我县主导产业之一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振龙、美达、王马等3家企业产值大幅下滑,振龙电源总产值更是下降了76.4%,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速。

五是财政增收和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一季度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30.5%的较快增长,主要来自于上一年度税收清缴入库以及预征税收。当前宏观经济复杂多变,下行压力大,财政后继增收不容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房地产市场低迷,一季度房地产成交量、成交面积、成交金额由去年的1638套、15.86万平方米、6.29亿元锐减为今年的400套、4.12万平方米、1.74亿元,减幅达70%以上,对地税收入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工业主导产业效益下滑,受资金和市场的双重影响,长期作为我县重要税源的主导产业机械电子、精细化工业都不同程度出现效益下滑;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持续,楼市难以在短时间内回暖,高铁建设停滞,对我县水泥、混凝土、造纸等相关产业产生消极影响,四是国家结构性减税减收因素较大,个人所得税扣除额和个体工商户纳税起征点提高,全年将减收余万元;五是因土地出让成交锐减、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将导致后继财源乏力,增收形势十分严峻。与此同时,随着民生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刚性支出大量增加,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支出、偿还到期政府性债务支出等,都对财政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任务十分繁重,财政保障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二十一

江苏省在2021年的经济运行虽然也有经历过一定波折,但从年度最终成绩来看还是相对令人满意的。因为和主要竞争对手广东省相比,上升趋势要更明显,财税、工业和gdp等增幅都要更高一些。gdp新增也超过了广东省几十亿元,略微缩小了一点差距。

那么省内各区域和各城市在去年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如何呢?gdp成绩要看,一般预算收入也要看,相比gdp存在一定的核算尺度问题,后者可能相比gdp能够更好展现经济走势的。下面就来看下2021年江苏省的财政运行状况。

全省在2021年的财税表现可以说还是非常稳健的,10.2%的同比增速虽然没有浙江省那么活跃,但也要高于广东省,在全国各省中也能是中上游的增长率了。更大的亮点就是江苏省的一般预算收入总算是跨上了万亿元大关,值得庆贺。

不过省内各城市之间就有着非常大的表现差异了,增速差较大。整体来看,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反而在2021年表现得更好,而相对发达的沿江八市有点不稳定。

沿江八市中主要还是宁镇扬三城表现较为不理想,尤其是南京和扬州,年度一般预算收入增速仅只有5.6%和3.8%。南京市虽然在年底最终险胜宁波几亿元,守住全国第九,但这一年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满意的。

可能有人会说是疫情原因了,但事实只能是小部分影响的,不能完全甩锅给疫情。在2021年上半年,宁镇扬三城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就是偏慢的,其中扬州市只有4.1%,能怪疫情吗?所以还是得从自身产业方面找原因吧。

除了宁镇扬之外,南通和苏州也是要低于全省的增幅,但苏州市因为其体量庞大,9%的同比增长率已经是可以接受了。其一般预算收入也超过了2300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城市第四。

沿江八市中只有无锡、常州和泰州在去年的财税运行相对快速,都要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收官。其中无锡市年度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了12000亿元,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在国内同档城市中,它的11.6%增幅也就仅次于发挥出色的宁波市,快于青岛、长沙等市不少。

不过无锡、常州等市在省内还不是表现最佳的,在2021年度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苏北地区。苏北五市中同比增速最低的徐州市也有12.8%,五市的增幅正好排名全省前五。虽然苏北五市的一般预算收入绝对值还是偏低的,但这样的趋势让人有所期待的。

尤其是宿迁市是其中最优者,不但增幅高达22.8%,在全省领跑,而且其税收比重也高达86.8%,同样是全省最高者。所以虽然它的一般预算收入为267.8亿元,还略低于连云港,但因为税比要高出不少,所以论其中税收早就已经超过了连云港了。

所以从全省整体来看,趋势还是非常良好的,在相对发达的沿江北市有点放缓的同时,苏北五市正在快步向前,对于全省财政收入的稳定是有不小贡献的。在2021年度整体增幅在全省以及全国各区域中都是较为优秀的。

通过多年的基建、工业投资的提升,苏北地区正在逐步成为江苏经济的新增长极。虽然至今它的财税体量还是相对偏小,但前景是可期的。这也是江苏省经济能够持续稳步向上的动力之一,全省各区域能够一起发力。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二十二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一茶、二畜、三油橄榄、四山珍”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产业增收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正常,总体形势看好。为及时了解和预测今年农村经济运行状况,深入沙洲、木鱼、青溪、房石、关庄、凉水、竹园等乡镇、村组,深入农户、田边地头、集贸市场调查了解综合分析,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良好,产业优势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增长较快。

一、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现价)实现33778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农业产值16341万元,增长14.5%;林业产值5237万元,增长2.7%;牧业产值10423万元,增长20.2%;渔业产值1545万元,增长19.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一)小春粮油喜获丰收。小春粮食总产量28041吨,比上年净增2210吨。增长8.6%;油菜籽产量4900吨,增长20.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中央的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及时兑现粮食直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强对小春粮油生产田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加之去冬今春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三是大力推广小春粮油科技栽培增产技术;四是粮油优质种植面积扩大。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骨干产业增长优势明显。一是建成骑马、孔溪、瓦砾等3200亩竹菌种植专业基地,新种植竹菌亩;二是茶叶面积新投产增加10000亩,茶叶产量达到600吨,净增200吨;三是新发展天麻种植10万窖,累计达到73万窖;四是新发展袋料香菇125万袋,累计达450万袋;五是新发展以种植长豇豆、海椒等蔬菜基地1400亩;六是8万亩油橄榄基地已有2万亩挂果;七是以柴胡、丹参、金银花等中药材新投产面积1.2万亩。

(三)畜牧业生产步伐加快,增势强劲。上半年生猪出栏93251头,同比增长15.7%;存栏156447头,增长3.8%;肉用牛出栏2116头,肉用羊出栏9000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1%、43.1%;羊存栏50161只,增长15.5%;家禽出栏660125只,增长26.7%;存栏1142170只,增长25.5%;兔毛产量79吨,增长29.5%;长毛兔存栏392349只,增长20.8%;蚕茧产量78000公斤,增长的主要原因:

继续加大专业村、养殖大户扶持力度,走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模式,上半年,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640户,其中:1000头以上5户,500-1000头35户,100-500头100户,20-100头500户;新发展山羊养殖大户400户,其中:50头以上400户;新发展家禽养殖在200只发上大户800户。

(四)林业生产发展稳定。上半年完成了8万亩油橄榄、10万亩茶叶抚育与管理,造林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速度放慢,但被省列为天然林采伐示点县,木材采伐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价格有较大增长,林业生产仍保持稳定发展。

(五)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水产养殖前景看好。上半年继续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引进业主投资开发,扩大天然养殖投放量,新发展网箱300箱,累计达到2700箱,围栏养殖面积达到6000亩,加强产后服务工作力度,养殖户的积极性提高,水产品产量达到2074吨。净增574吨。

(六)加大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取得新突破,上半年转移输出4.8万人,其中:县外输出3.5万人,县内转移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1亿元,培训农民工8540人,取得技术等级证书1246人。

(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县委县府围绕产业建立协会,加强产业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规范已建立17个专业协会的基础上,新建立10个专业协会,其中:生猪协会3个,植保协会4个,长毛兔协会1个,蔬菜协会1个,茶叶协会1个,全县已建立各类协会累计达27个,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势平稳,农资价格有所上涨。通过对九个镇的农产品、农资价格调查,主要农产品小麦每公斤1.4元与去年持平;油菜每公斤2.46元,比去年每公斤2.7元,下降0.24元;蔬菜价格每公斤0.8元,与去年基本持平;生猪(毛猪)价格每公斤6.2元,比去年6.5元,下降0.3元;鸡蛋每公斤8.4元,比同期8.0元,上涨0.4元;水果每公斤1.06元,比同期每公斤上涨0.06元;木耳每公斤56元,比同期每公斤上涨6.0元,香菇每公斤35元,比同期每公斤上涨5.0元;天麻每公斤60元,比同期每公斤上涨10元;竹菌每公斤82元,比同期每公斤78元,上涨4元。

(十)粮食种植补助资金及时兑现,20全县兑现粮食补助资金242万元,人平得到粮食补助资金11元,税费减免550万元,人平22.5元。

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篇二十三

前不久,省委组织督查调研组,分赴各地、市,对贯彻落实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的工作进行了督查调研,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各地工作起到了督促、推动作用,也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工作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这次会上又听了各地、市的汇报。总的看,各地在贯彻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中,思想重视,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开局不错。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的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仅仅是个开始,调整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在组织领导、深化改革遗迹推动“五项创新”等方面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差距,这些都亟待研究解决。

全国“两会”期间,江泽民同志到我省代表团重点就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应当重点抓好的七项工作,强调了应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我省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求我们按照已确定的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案,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努力抓出成效。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论述精辟,针对性很强,为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认识提高到江泽民同志讲话精神上来,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思想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坚定,扎实有效地推进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下面,结合我省实际,我就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讲一些体会和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

从运城调产会特别是省委七届九次全会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经济结构调整已基本取得了共识。但是,对照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我们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明显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江泽民同志在讲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时指出,“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正在加速进行,既对我们构成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面临日趋激烈纷市场竞争,如果不能抓紧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新的更大发展。”江泽民同志是从放眼世界、洞察未来的战略高度来论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的。就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学习体会。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的。美国从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适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注重开发和泣用尖端科技,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原有产业的优化升级,出现了近年来的所谓“新经济奇迹”。日本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曾保持了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后来也暴露出一些经济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发展的“泡沫”问题。因此,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日本又进入了新的大调整时期,至今仍在进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也长达二十年,前几年的一场危机又迫使其开始了又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在一些国家已经收到成效。当前,世界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各国都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此创造经济增长的新优势。从我国来看,东部发展较快的省份,如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也都适应这一趋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千方百计提高产业档次。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份,目前也在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纷纷采取调整经济结构的种种重大举措。放眼国内外,不难看出,哪里调整结构动手早,行动快,哪里就会掌握主动权,或者主动更加主动,或者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省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更需要加大调整的力度,不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同全国的差距必将进一步拉大。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缺少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战略眼光。有的左顾右盼,患得患失,抱残守缺,认为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可以慢慢来;有的认为结构调整固然重要,但现在经济环境不宽松,连工资都难以保证,当务之急是先保吃饭,顾不上调整和发展;少数贫困县领导对结构调整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有的空喊口号,并没有真抓实干,如此等等。这样的认识不改变,就无法适应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势必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更加落伍,更加被动。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

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标志是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在逐步减少,发达国家已开始从资源型转向技术型,从数量型转向品种型,从主要依赖实物成本转向主要依赖知识成本。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接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升级的进程,特别是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蓬勃兴起和广泛应用,已使一些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产业被大规模地改造转移,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倔起。如二战后发达国家曾重点发展的传统重化工业等支柱产业,有的已经被电子、原子能、航天、信息等高新科技产业代替,有的则已被现代高新技术所改造。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一般加工型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已开始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代替。同全国相比,我省的科技发展缓慢,高科技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只占%,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传统产业比重大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技术装备陈旧而技术改造滞后,产品档次偏低而新产品开发升档乏。对这类问题的严重性,有的同志看得较为深透,有了改变现状的紧迫感,但也有些同志并未真正解决认识问题。如在结构调整中,有的地方选定的潜力产品中大多还是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产品,对传统产业如何改造、提高,下功夫不够,对高新技术产业不敢问津。有的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沿海发展快的地区甚至是发达国家的事,一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抱怨没有人才、没有资金,就是抱怨环境不好。这些认识严重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使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又指出要“有选择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两个方面,对于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核心问题都是要用新技术来武装。这一点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现实选择。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口益加快,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其突出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影响不断加大,全球企业并购规模急剧扩大。年全球企业并购金额已达到了万亿美元。我国即将加入,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和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空前加大,我们面临的市场争夺之战将空前激烈。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发达国家推动的,由于它们在科技、劳动力素质上占有明显优势,加上它们在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主导或操纵地位,再加上它们在政治、军事上的恃强凌弱,这种全球化是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也为我们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发展资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说全球化对我们是利弊并存,挑战和机遇同在。正如有的专家所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就会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运用得不好,就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弊大于利。如果我们不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就难免被动挨打。我省地处内陆,经济和科技落后,人才和资金匿乏,我们的困难更多,调整的任务更为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因势利导,趋利除弊,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我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和某些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任何闭关锁国、坐井观天、关起门来自吹自擂,或者因落后面望洋兴叹、畏难而退、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年奋斗目标,关健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发展到今天,其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应该有新的要求。从战略上全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深层次要求和根本出路。就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言,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中,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其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整个国有经济的素质,增强其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实际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抓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能有力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和深化,而且把两个根本转变内在地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在论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意义时说,这种调整是“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在这里,一个“根本出路”,一个“根本性措施”,就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极端重要性讲透了。在讲到其所以重要的理由时讲了两条,第一条是说“经济结构调整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把结构调整落脚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第二条理由是说“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重要措施”,把改变结构不合理状况落脚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这两个“落脚点”,深刻阐明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统一;而讲话中关于搞好结构调整,必须深化改革、按市场规律办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建立新体制和新机制,以及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等论述,则是把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同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二、正确处理调整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调整,以调整促发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大家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省里今年下的指导性发展指标不高,有不少地、市也相应调低了指标。留有余地是对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发展得快一些。去年省政府提出“实事求是,千方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不吹牛,不虚报浮夸;千方百计,就是尽最大努力,而不是在思想上、工作上松懈,甘居落后。只有发展快了,才能解决财政困难和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解决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慢的问题。

三、积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同时加强政府的调控、引导和推动。

搞好结构调整,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从企业来讲,许多企业的经营者还缺乏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意识,遇到问题,往往不是主要“找市场”,而是主要“找市长”。一些企业不会也不敢利用各种市场手段配置生产要素。有的企业的领导,认为自己选的产品效益好,而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大,但又不愿意让别人来投资,一心想向政府要钱自己干。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做法,严重影响着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引导企业强化主体意识,引导企业面向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在选定潜力产品项目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广泛的深入的市场调查,在真正认准市场和产品的前提下,努力把产品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新。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各种市场手段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在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方面,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包括电子商务网络,收集、利用市场信息。再如,在解决资金问题上,要千方百计把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引进外资等融资手段充分运用起来。同时,要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从政府方面来说,现在,有的地方和有的领导干部,在进行结构调整中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政府“包打天下”,如定项目、定产品、跑资金、跑营销,等等。这种不以市场为导向,不以企业为主体,而由政府越俎代庖的做法,出力不讨好,往往事与愿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样的经验教训已经够多了。因此,要坚决改变以传统的计划手段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习惯做法。当然,对结构调整,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保证结构调整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要特别注意通过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坚决防止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防止那些生产能力已经过剩、没有销路的产品以“潜力产品”的名义“搭车”上路。省里和地、市都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对那些市场虽然一时看好而市场容量不大、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项目,要不要上,能不能做大,必须采取科学、慎重的态度。同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结构调整,为潜力产品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各级政府的作用,在于协调、推动、引导,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政府既不包办代替,同时又要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直接地表现在产品的品种质量和科技含量上,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经济结构的内在影响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过程,是使经济结构适应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过程。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经济发展史特别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事实证明,每一项新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往往会带动和形成一批新的相关产业,每一次大的世界性科技浪潮都会引起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以至整个经济结构的深刻而持久的变动。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高度重视科技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发挥科技作用,就要从我省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每搞一项技术改造,或开发一个新产品,或建设一个新企业,都要衡量一下它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技术上、质量上、成本上的优势,能不能占据本行业中的技术制高点。要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核心技术起点高,要争取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档次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增强,产品占领市场的份额才会扩大,占领市场的时间才会相对延长。

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关键是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人才是科技发明的主体,也是传播推广科技的载体,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人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技术工人队伍。去年上半年,省委政研室做过个调查,大量事实表明,我省人才外流的现象相当严重。而这种状况与一些地方和部门浪费人才甚至压制人才的情况同时存在,这给我们发挥科技作用造成极大困难。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台保护人才、吸纳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建立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要发挥科技的作用,就要力求在科技发展上有所跨越。江泽民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抗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进程表明,并不是先进的就永远先进,落后的就永远落后;也不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就永远拥有,没有先进技术的就永远不会有。即使现在技术比较落后,或一时还难以开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但只要有相信科技依靠科技的坚定意识、有不甘落后争创一流、敢于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雄心壮志,就会千方百计去创造环境条件,寻求开发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并不断取得成果。这样就能够使自己后来居上。对企业来说,自己设立机构,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这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力量所限,还必须依靠产学研结合的体制,还要尽快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机制。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中心,充实队伍,加大投资,同时还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力做好对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消化工作,充分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充分运用全社会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为我省产品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服务。如此,我们就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进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经济发展的起超。后发展地区所具有的后发展优势,就是体现在它能够博呆众长,提高起点,发挥优势,跳跃发展,从而实现后来居上。这样的例子在经济发展史上举不胜举。甘居落后,不思进取,或消极观望,无所作为,只知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的现象,应该坚决加以扭转。

五、努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经济结构调整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解决好国有经济的“集中”和“退出”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国有独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发展和组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下决心让国有经济从一批行业和企业退出来。改变国有经济战线过长,一批国企半死不活而我们又无力兼顾的状况,也可以给非国有经济发展让出一个发展的空间。现在我省总的情况是,该进的进也难,应退的退也难,可以说是进退两难。不少国有企业,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不想退出国企范畴,这中间有认识问题,也有具体工作问题。从认识上说,我认为应当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全局着眼,更加解放思想,尽快想办法促使一批国企退出来,以便集中资金、集中力量把确应加强的少数国有大型企业搞得更大更好。有进有退,为进而退,以退为进,以退促进,才有可能突破这个难题。

在坚持国有、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目前,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余地还很大。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多数地、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构成主要集中在三产中的商贸、餐饮、娱乐、生活服务等行业,尽管它们在缓解就业压力、吸纳劳动力、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产业质量不高,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大。为此,各地必须加强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别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科技企业。

六、深化企业改革,激活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主体。

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缺乏活力,调整结构就缺少主体,上潜力产品就缺乏合格的载体。所以,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的改革。前一段,各地在调整经济结构中比较关注的是定产品、上项目,面对国有企业改革重视不够,甚至有所放松。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得不到进一步深化,不仅要影响国企改革和发展三年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影响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各地要坚持稳中求进,因企制宜,一厂一策。不论何种形式的改革,都要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尊重职工群众的选择,反对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企业,不深入职工,坐而论道,搞形式主义,搞翻牌式的“改革”。对于利税大户企业的改制更要积极慎重,要精心选择改制办法,认真研究改制方案,确保企业改制后国家增加税收,企业增加利润,职工基本就业和个人增收。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进取,进一步拓宽改革的思路,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好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认真做好资产评估、审计、产权界定和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要抓好已改为公司制企业的规范工作,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好股权设置、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方面的遗留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进内部机制创新。要坚持“三改一加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重点抓好人本管理、营销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要进一步健全对企业厂长、经理的制约、激励机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人为因素搞垮企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广大企业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带领职工为搞好企业而拼搏进取。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防止错误理论的误导,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同样也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七、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结构长期不合理,尤其是高耗能工业多。我们要以这次结构调整为契机,下大力抓好清洁能源区建设。通过对煤炭的洗选、加工、转化等措施,搞好清洁生产,从源头上防治污染;通过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要按照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达标标准,逐步关闭“五小”工业,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同时借机发展环保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各地新上项目,必须达到国家有关环保规定标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发展。同时,要结合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逐步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和水资源匿乏的状况,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八、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涉及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出现一些企业关闭破产,部分职工下岗分流的情况,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悉心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和方法。要深入基层,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克服团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二是要满腔热忱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两个确保”,切实解决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同时,要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当前特别要注意解决好煤炭行业的脱困问题和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范围。

最后,我讲一讲加强领导和狠抓落实问题。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并以此为指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切实增强搞好经济结构调整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现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工作努力,作风深入,但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片面追求所谓“政绩”,耍“花架子”,搞“形象工程”,结果往往造成大量人财物的浪费,最终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或者热衷于跑门子、拉关系,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滥位黩职,以权谋私。这种状态不改变,当然谈不上抓好结构调整工作,也谈不上做好其他工作。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党政机构改革即将开始之际,一些干部人心浮动,过多考虑自己的进退去留,没心思抓工作。需提醒的是,机构改革很快就要展开,大家思想有点考虑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考虑个人的进退去留影响正常工作。大家一定要顾全大局,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一天职,就要尽一天责。县以上领导干部要结合“三讲”和“三讲”回头看活动,解决好思想作风问题。其次,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力量,同心同德,协调一致地抓好结构调整,保证今年起好步。各级党委、政府要统揽全局,统筹规划,确定科学的调整思路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点面结合,全面推进。要积极引导和协调各方加大“五项创新”的力度。党委、政府及下属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通力合作抓好调整。各级党委的主要职责是调查研究、宏观决策、督促检查、搞好舆论引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各级政府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狠抓落实,在具体政策的制定、重点项目的审定、环境的治理、资金的协调解决等方面真正负起责任。对各级政府来说,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自当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勇挑重担,务求必成。前不久,省委常委已就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由刘振华同志全面负责,刘泽民、薛军同志协助;其他具体工作,由各位分管副省长具体抓好落实,并负责协调好部门间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像省委这样,建立领导干部工作负责制,切实把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落实到人头,并把责任完成状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是否胜任和合格的重要内容。党政各部门,一定要从发展山西、振兴山西的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为全省的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宽松的环境。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和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要大胆选拔一批政治思想好、懂经济、懂科技、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要注意保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相对稳定性,确保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举办专题理论学习班、研讨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结构调整工作的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导经济工作的内行。

关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们的思路已经明确,大政方针已经确定。针对大家汇报的起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振华同志讲了明确的意见,作了切实的部署,就按振华同志讲的办。会后,要尽快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的任务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扎实工作,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困难和风险,我们也一定要努力实现一年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明显见效的目标,使我省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以优异成绩向党中央、向三千万山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7212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