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放风筝 放风筝的散文随笔(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21:35:11
随笔放风筝 放风筝的散文随笔(实用8篇)
时间:2023-11-07 21:35:11     小编:HT书生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随笔放风筝篇一

春来地暖阳气升。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绝好时候。今年刚过雨水,性急的人们已经带着孩子,来到城市广场和田野河坡里放起了风筝。看着这欢快温馨的场面,不由想起半世纪以前我们少年的时候。

小男孩没有不喜欢放风筝的,那年月几乎没有卖风筝的,想放要自己扎。最简单的风筝,是用竹帘子上拆下来的竹篾,扎成长方形的架子,糊上一层薄纸,尺把见方,像个大瓦片,底下缀上一些布条作尾巴,就可以跑着放起来了。那时候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连空中的电线都很少,到处可以放风筝;当然,大风筝扎得出奇,互相比赛性质的放风筝还是要到河坡里。

放风筝一定要在春天是有讲究的,不光是春天景致好,更重要的是春天的风劲而稳。放风筝离不开风,冬天风倒是大,但吹得太猛;春季过后,风又变小了,都不适宜风筝升空。惟有开春以后,天空是蓝的,桃花是红的,麦苗青,菜花黄,风儿不大不小,人儿不冷不热,是放风筝的黄金季节。

放风筝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比较大的、漂亮的风筝只有大人才能玩起来,50年前,虽然都是自家扎的风筝,但各有绝招,做工精细,种类繁多,样式美观。那时候,我随父母住在人民医院的老院子里。医院里有几个大人每年都要放风筝,从他们动手扎风筝起,我们孩子们就围在一边兴奋起来。这种大风筝,骨架用竹子,绷面用绢绸,绘制精致,五色缤纷。

放风筝的线也有路数,小风筝用合股的棉线就行,大风筝就要用坚固的丝线,线绕在用木棍钉成的、可以用双手旋转的'木拐上,用起来灵活迅速,可以收放自如。扎好风筝拴线的角度、长短都有一定比例,要准确无误;尾巴重量要配备合适,否则不是放不起来,就是容易栽跟头。

放风筝除了风筝本身和线、拐子硬件要好之外,技术非常重要。放风筝像驾驶飞机一样,起飞和着陆时最容易出事,最怕电线和大树,要善于躲避。放飞的时候,至少要两个人配合,测好风向后,牵线的人在前面跑,拿风筝的人在后边送,力要用一致,风筝借着风力直冲上天,大家就可以在下边尽情欣赏了。

放风筝这个人很关键,他要根据风力,对风筝线的松弛控制得当。风太大的时候,风筝会左右摇摆,突然向高处跃升;如果线拉得很紧,一不小心,风筝就会一头栽下来,这时候不能慌,要顺着风劲随时松线,风筝很快又浮起来了,这叫退一步海阔天空。手段差的人看见风筝要栽跟头,便急忙往回收线,反而造成风筝一头栽到地上,弄不好连骨架都摔碎了。而在风力减弱的时候,风筝会自然下降,这时候要频频扯抖,尽量放线,然后再及时收回,一松一紧,有张有弛,可以维持风筝在风中平稳飞行而不下坠。

风筝的“筝”字,就是古筝的“筝”字,原本是一种乐器。《洵刍路》中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这就是风筝名称的来历了。

50年前,大人们做的风筝,奇就奇在不光能飞能响,还能“送幡”,幡就是用铁丝圈套在风筝线上,圈上附一长香和彩练;等风筝在空中稳定时,将幡放飞,铁丝圈和香被风吹着在空中飘荡上滑,顺着线抵达风筝脚下为止,用送幡的方式,点燃风筝事先带上去的那挂鞭炮,空中会传来清脆的鞭炮声。这是放风筝的最高境界,仰观者无不拍手叫好,欢欣鼓舞。50年过去了,许是孤陋寡闻,我没有再见过比送幡更高级的放风筝的方式。

放风筝的过程,既是一种快乐,又能品味人生。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何不让我们的思绪和风筝一样放飞呢!

随笔放风筝篇二

放过风筝的人都知道,风筝和人之间是通过一根线相联系着的,如果线断了,风筝就将随风而去,可能再也无法寻回。

早晨起床后翻看朋友圈,十年之前认识的姑娘一朝出阁,虽无深交,然之于相识始终抱持感念心境,默默祝福。

昨天见了超过十年之久没有见过面的.高中同学,也就是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再也没有机会见过面。最近两年虽偶有联系,但彼此交流也并不多。

相识时还是舞象之年,转眼已过而立,十年时间于人生来讲算不得短,然而回望又只是一瞬之间。

多年未见,免不得提及同窗之时的一些人事,很多人已无法立时想起,很多事压根已脱离了记忆。

一路走来,在不同的地方结识各种新朋友,同时也渐渐地失去了一些老朋友,经年之后,自始至终一直不曾疏离的毕竟寥寥数人。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何尝不是一根线,这根线有时短些,有时长远,有时不知不觉断掉了也实属无奈。

线有两端,是近是远是断也不全由一方决定,你可以努力,但也要随缘,能做到无怨无悔毕竟困难,轻松坦然或许才是较好的归属。

“天上的风筝哪儿去了,一眨眼,不见了~”

随笔放风筝篇三

带着这些幻想与疑问,我踏上了通往公园的汽车,因为风筝节在公园举行。刚一下车,我就被一个巨大的风车吸引了。这个大风车足足有三米多高,我需要把头仰得很高才能够看到。它巨大的风叶就像是一把扇子,好像要帮我把燥热赶跑。可是,就在我陶醉在这个巨大的风车中时,一阵唰唰的声音吸引了我。我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眼前简直就是一片风车的'海洋,各式各样的风车在风的帮助下快乐地旋转着,仿佛在向我表示欢迎。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风车,对于我来说还是头一次。妈妈不停地为我拍照,可是我哪有心情拍照呢?我的精力都用在了和风车的嬉戏中。我拿起其中的一个迎风举起,風车立刻转了起来。它旋转的样子十分可爱,就像是一个高速运转的车轮,不知要奔向哪里?我从这片风车的花丛中走到另一片花丛中,又从那片花丛走到另一片花丛,那一刻,我自己仿佛也成了风车丛中的一员。

我快乐地奔跑着,高兴地欢呼着,真想把所有的风车都带走。可是,却不能,因为还有其他人要欣赏。我只能借助妈妈的手机将它们都拍了下来,这样回家之后就可以慢慢欣赏啦。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可是留给我的快乐却一直都不会忘记。

随笔放风筝篇四

我是最爱放风筝的。

每年到了三月份春风吹来的时候,我都梦想有一个风筝。因为我可以像书里写的那样,在空地上尽情的放,享受快乐。可是大人并不给我买。他们多半认为这是无用的东西,没有那闲钱买别的,况且家里经济并不是那么好。可是为什么连买风筝的钱也没有呢?小小的我心里郁猝的很。

有一次上街,走过一片空地。些微冷的风吹过,忽然看见有一只风筝在地上飘。我很想把它捡起来,但我不敢。那是一只彩色的蝴蝶风筝,特别漂亮,我跟妈妈说:“妈妈,你看,地上有只风筝。”妈妈却说莫去捡。我小声道:“可是不要钱呐。”妈妈却拉着我走远了。

不用说,心里当然是很难过的。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风筝呢。

但买不了,可以自己做呀。于是再长大一些,有一天在家里,我就自己做起来了。先拿几张不要的旧的`卷子,竹片和一些胶布,还有毛线。先把竹片削好,再跟纸贴在一起,我还用线把它缝好。再在尾部贴几片纸条,再用毛线绑好,最后画一些图案,就可以了。

我把风筝拿到外面,叫妹妹托着,自己便往前跑,谁知那风筝在空中打了一个转就跌下来了。我把它捡起来,又让妹妹托着,又跑,可是风筝太重了,飞不起来。

不过有一次却是成功了的,那是我和一个男孩子合作做的一个大风筝,用的依旧是不要的旧卷子,竹片,胶布,毛线。那天风很大,我们在田野上,他叫我托着风筝,他便跑。试了几次,才终于飞了起来。他拉着线,看着风筝飞的很高,而我则跟着飞着的风筝跑来跑去,心里很欢喜。

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却是我多年的夙愿,每次看见电视里的人放风筝就特别羡慕。每次上街看到店里挂着那些蜻蜓啊蝴蝶什么的各种类的风筝就特别想往。每次总是忍不住想,要是我也能放该多好。而那次放风筝算是满足我的心愿了。看着它飞得高高的,仿佛自己也飞得高高高的一样。

而现在,那只风筝已布满了灰尘,不知到哪儿去了。以后放风筝机会也很少了吧。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快乐的时刻!那是珍贵的纪念。

随笔放风筝篇五

《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虽然只在小说的两个地方出现,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更是作者对未来希望的象征。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跳出了一般个人与社会前台背景的关系,跳出了人和社会那种互相影响的从属关系,儿子与父亲、人和祖国就像风筝那样,互相挣脱又互相纠缠,逃不出宿命的天空。以下是随笔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小说选段:

追风筝的人随笔200字【第一篇:我与哈登的小时候】

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葚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葚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我依然能记得哈桑坐在树上的样子,阳光穿过叶子,照着他那浑圆的脸庞。他的脸很像木头刻成的中国娃娃,鼻子大而扁平,双眼眯斜如同竹叶,在不同光线下会显现出金色、绿色,甚至是宝石蓝。我依然能看到他长得较低的小耳朵,还有突出的下巴,肉乎乎的,看起来像是一团后来才加上去的附属物。他的嘴唇从中间裂开,这兴许是那个制作中国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又或者只是由于他的疲倦和心不在焉。她唱什么歌呢?哈桑跟我总是问,虽然我们已经知道——阿里已经告诉过我们无数次了,我们只是想听阿里唱。

追风筝的人随笔200字【第二篇:我们的追逐】

我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曾不惜一切去追逐当下最执着的想要得到的事物,它也许只是爸爸的专宠、兄弟的情谊、对那个一直暗恋的王子抑或公主的爱慕……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那时心中的风筝,我们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里想的都是它。可是当时光滚滚向前,我们是否发现曾经执着追寻的、或为此放弃了的是否都是值得的呢?为了得到,我们曾选择放弃、背叛、谎言、隐忍……可是那短暂的得到又会怎样那,幸福和快乐只是慢慢的淹没在自责、愧疚和恐惧中!

追风筝的人随笔200字【第三篇:我想起了哈桑】

我站在厨房里,听筒贴在耳朵上,我知道电话线连着的,并不只是拉辛汗,还有我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挂了电话,我离开家门,到金门公园北边的斯普瑞柯湖边散步。晌午的骄阳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十艘轻舟在和风的吹拂中漂行。我抬起头,望见两只红色的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它们舞动着,飞越公园西边的树林,飞越风车,并排飘浮着,如同一双眼睛俯视着旧金山,这个我现在当成家园的城市。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随笔200字【第四篇:生活总会继续】

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每逢哈桑和我在索拉博电影院看完印度片回家,阿里、拉辛汗、爸爸或者爸爸那些九流三教的朋友,各种远房亲戚在那座房子进进出出。我想知道的只有这些:电影里面那个姑娘找到幸福了吗?电影里面那个家伙胜利地实现了他的梦想吗?还是失败了,郁郁而终?他们想知道的是结局是不是幸福。如果今天有人问起哈桑、索拉博和我的故事结局是否圆满,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有人能回答吗?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追风筝的人随笔200字【第五篇:我又想起了哈桑的远去】

我叹气,颓然坐倒在椅子上。一道阳光照在床上,在我们两人中间,而就在那一瞬间,那张死灰的脸从光线那边看着我,它像极了哈桑的面孔。不是那个整天跟我玩弹珠直到毛拉唱起晚祷、阿里喊我们回家的哈桑,不是那个太阳没入西边的黏土屋顶时我们从山丘上追逐而下的哈桑,而是我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见到的那个哈桑,那个我透过自己房间雨水迷蒙的窗户望着的、在夏日温暖的倾盆大雨中拖着行李的、走在阿里背后、将行李塞进爸爸的轿车后厢的哈桑。


随笔放风筝篇六

墨蓝的天空,金黄的啤酒,纯白的泡沫……那些个乡土的记忆哟!

那时,云绵薄如谁的面纱,天空的高远里包含着一个无忧无虑的我。一家人忙活着晚饭,都挤在厨房里,翻卷着的从那朱红色门框中奔涌出的白色气团,模糊了家人的身影,只剩下黑黑的轮廓。可不加掩饰的笑声却在空气里漾开,随着白雾飘散开来,就像被线牵引的风筝。我嗅着浓郁的香,一头扎进那白色的云朵里。

当头顶的天空一点点地由浅蓝幻化为醉人的幽蓝时,院子上的星空就热闹起来。爷爷搅动玻璃里的啤酒,发出快乐清脆的叮当声,金黄的`啤酒和纯白的泡沫在墨蓝的天空里映照出迷人的色彩。我不等泡沫消去,硬要喝了一口,嘴上又沾了些,像是老神仙的胡须。欢笑声便纷纷扬扬落满这生我养我的黑土地。

童年模糊又精致的记忆牵引着在外读书的我,虽离家乡不远,却不知为何不常回去,只是经常回忆。

这天,飘逸的云朵就像童年迷失的童话,静静地淌在蓝色梦境里。我踏进家门,依稀还能拾起童年掉落在这里的笑声。爷爷见到我,淡淡的一句“回来啦”,我却分明看见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真切地听到他的布鞋与地面愈加欢快的摩擦声。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着,她的身子像突然间瘦小了一样,渐渐模糊在翻腾的雾气里。厨房门框上朱红的漆零碎不堪,房里白色的墙上夹杂着黄色的油斑和聚集成众的黑斑,不登大雅之堂的厨房却不可思议地将空气都染上熟悉的味道。我依恋着它,就像风筝依恋着线……吃完后,爸爸匆匆收拾好东西叫我快走。“再玩会儿?”奶奶说。她近乎恳求的语气让我的心一阵湿漉漉的疼。“不了,孩子作业要写。”爷爷红着鼻头说:“去吧,路上不要急。”

天边浓浓的红色晕开,温暖又遥不可及。我扭过头,看见两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又急转过来,再不敢看,因为心中带着乡味的线会绷得生生地疼,天边那只飞远的风筝,那根剪不断的情思,被那黑土地默默牵引着。

随笔放风筝篇七

眼下天气转暖,大人小孩谁愿困于家中呀,早已忙趁东风放纸鸢了。风筝也许是此时最能和屏幕抗衡的神器了。这初春的风刀被雨水腐蚀过,受阳光消融过,竟少了几许锋利的锐气。

风筝是活泼的精灵,敏捷地跑在东风之首;风筝是早春的花朵,骄傲地绽放在白云之侧。

在河滩空旷处,有两只漂亮的风筝高举绝红尘,与云共卷舒,那轻快自在的神气,让众人不约而同地仰视它。“飞得真高呀!谁放的?”哦,一位是十来岁的小男孩,正坐在河堤的台阶上悠然自得地抖着纶线,红红的小脸泛着自豪的光泽,一副陶醉的模样;另一位是二十出头的姑娘,站在河堤上与同伴开心地聊天,随意抖动一下线轴,自任风筝飘若素云浮碧汉。

那边是一对儿年轻的恋人,正兴致勃勃地拿着刚买来的蝴蝶风筝开始操练,女孩边跑边放线,男孩稍稍拨动纶线,“蝴蝶”在头上打转,两个人又调整了一下方向,“蝴蝶”稳稳身姿,带动丝线扶摇而上,“蝴蝶”许是嗅到了迎春花的芬芳,为它舞蹈起来了。

正是“大小随意俱活跃,高卑无意较腾冲”,五颜六色的风筝享受清风的抚摸,放风筝的人儿享受自由的奔跑。人儿、风筝都是这广袤大地盛开的花朵,以无尽的繁华喜迎新春。

此刻,已是姹紫嫣红开遍,春满人间了吧。

随笔放风筝篇八

今天闲着无聊,我便去整了整东西,无意间,我看见了一只风筝,我拿出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字:翱翔的人生风筝。看着这几个字,我不禁想起了这只风筝的由来。

那是小学的一次期中考“爸,妈,我考到你们规定的分数,你们说要给我的奖赏呢?”期中成绩一公布,我就满怀欣喜的拿着试卷回家向爸爸妈妈说道。因为他们在考试前说过只要达到目标分就可以得到奖赏,所以我便问他们要奖赏。爸爸看了我的成绩后说道:“恩,这次考得不错,我们说话算数,明天就给你。”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觉得天格外清朗,小鸟唧唧喳喳,好想在为我庆祝,花儿开得也格外美丽:“不知道爸妈会给我准备什么礼物,是我最喜欢的娃娃,是卡哇伊得连衣裙还是美丽的书包……”一路上我不停地想着爸妈给我准备的礼物。

回到家,我高兴的对妈妈说“妈,我的礼物呢”妈妈一看兴奋的我,笑着递过来一个盒子,我笑着说“妈,你什么时候学会了搞神秘啊”我拆开包装,打开一看,却大失所望,不是连衣裙,不是娃娃,也不是书包,只是一只简简单单的风筝。我奇怪的问“妈,现在是夏天,哪有人放风筝啊!你干嘛送我风筝啊?”

“现在是夏天当然不能放风筝,我们之所以送你风筝,不是为了让你放飞它,而是让你放飞自己,像风筝一样翱翔在天空中,让你不因小成绩而骄傲自满,而是像风筝一样时刻不松懈,为抵达蓝天作出拼搏。”听了妈妈的话,我想了想,由衷的说了声;“妈妈。谢谢你。”

“翱翔的人生风筝”这一个字时时刻刻映在我的脑海里,它教育我在人生道路上,要永不松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045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