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教学资源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下面是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实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一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
量角器 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硬的纸板) 三角板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三角形,
师: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三角形。
师:介绍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中每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三个。
师:这三个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通过直角三角板知道的
生3:我预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是不是向他们说的一样,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二、自主探索,进行验证
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生1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看看是不是180度 生2:把三角形撕下来
生3:把三个角顺次画下来也可以
生4:拼一拼的方法
师:好!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师:cai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合作探究:
1、每四人一组,每组至少选两个三角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
2、看那个小组验证的方法新、方法多
师:在巡视,并进行个别操作指导
三、交流探索的方法和结果
孩子们探索的方法可能有三个:
生1:一是用量角器量各个角,然后再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用这种方法求的结果可能是180度也可能比180度小一些,也可能比180度大一些。
生2:二是用转化法,把三角形中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生3:三是折一折,把三个角折在一起,折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由此得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师:孩子们,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到底是多少度呢?
生:180度。
五、拓展应用
1、基础练习
2、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六、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材是先让学生通过计算三角尺得个内角的度数和,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吗?再通过组织操作活动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根据这样的教材安排,本课的重点也就应放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索上,让学生在探索中深入理解得出过程。针对教材的如此安排,我也设计了如下的开放的课堂预设:
1、要知道我们猜测的是否正确,你有什么办法验证呢?
先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在小组里交流。
生一:我们组根据刚才三角板的内角和是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得出的,所以,我们就用量角器量出了三个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学生说出了测量的度数相加,虽然不是很精确180度,量的过程中有点误差,得到了在180度左右。
生二:我们组是把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跟书上一样去折,折在一起发现正好是个平角,所以我们发现锐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度。(及时表扬了能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生三:我们组把钝角三角形跟刚才一组一样,折在一起,发现也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
生四:我们组研究的是直角三角形,跟上面两组的同学一样折在一起,三个角拼起来也是一个平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
生五:我们也是折的,但我们没有把三个角折在一起,而是把两个小的角折到直角那里发现两个锐角合起来正好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重合,图形也就成了一个长方形,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再加个直角也就是180度。
也有同学提出了采用了减下角再拼的方法。
以上这个小片段,虽然在孩子们表述中没这么流利,完整,但却是他们最真实的发现,这堂课上下来,感觉收获很大。
自己感觉这节课的设计上把握了学生学习起点与心理,遵循了教材让学生先猜想再验证的思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重复粉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交流机会。学生思考着,讨论着,交流着,感悟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三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师: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
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
计算的结果为准。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想比较。
指导学生看图,弄清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指的是哪三个角。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会变化的。
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四
l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的定义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
2.能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进行角度计算和简单推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解决问题,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探究、表述、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与严谨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l重点:
难点:
l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目的:通过对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其中的道理.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五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师: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
计算的结果为准。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六
1、知识与技能: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课件、各种三角形。
1、猜谜语:。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
2、猜三角形。
3、引出课题。
师:为什么不会出现两个直角?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数学王国,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板书课题)。
2、猜一猜。
3、验证。
4、学生汇报。
(1)测量。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三人小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师演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5)数学小知识。
5、巩固知识。
教师:为什么不是360°?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1、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
2、判断。
3、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求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七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51~54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第1~5题。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木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不条、三角板等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到黑板前学交警指挥交通车时的各种动作姿势。
2.指名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刚才所观察交警的手与手、手与身躯构成的角。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形状是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后,你想探索三角形的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板书:意义、特征、特性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1.学生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
教师出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
(1)(2)(3)
学生讨论三个图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为什么?
刚才大家在判断上述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时,都注意到三条线段,围成等这些重要条件(板书:三条段、围成),谁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练习
(1)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2)(3)(4)(5)
(二)探索三角形的特征
(1)虽然三角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谁能说说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分组讨论)
(2)小组指定代表说说讨论的结果。
板书:边——3条
角——3个
顶点——3个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
多媒体出示三角形,让学生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4)学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边、角、顶点。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多媒体出示电线杆、自行车、货柜架等实物图,让学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分组讨论后,指定学生回答)
这说明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稳定性)
举出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哪些部位是做成三角形的。
三、练习。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三角形。
4.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探讨了三角形的哪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意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特征:边——3条
角——3个
顶点——3个
特性:稳定性。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九
由定理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可能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钝角。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按角分类:
用集合表示,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生活,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课件展示课本情境图)
生1:建筑物上有三角形。(课件动态闪烁三角形)
生2:吊重机的架子上。
生3:吊重机的铁线上。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1:自行车上三角形。
生2:电线杆上有三角形。
生3:班里的流动红旗有三角形。
师:天坛、金字塔、铁塔、天安门、铁架、自行车上都有三角形。(课件展示)
师: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1:第一个不是三角形,因为有一条边是弯曲了,不是线段。
2:第二个也不是三角形,它的边没有合拢在一起。
师:也就是它的边没有封闭吧。但它是由三条边组成的呀?所以光有三条边组成不行,还要封闭起来。
3:第三个不是三角形,他没有封闭起来,而且有四条线段。
4:第四个不是三角形,虽然有三条边,三个角,但也没封闭起来。
5:第五个呢,图形封闭起来了,所以是三角形。
师:根据对这些图形的判断,小组讨论:上面哪种说法更准确?
师:根据刚才的判断,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和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不一定是三角形。
师:总结三角形的定义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二).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师:小组内展示画的三角形,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师:请你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板书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动态演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归纳三角形的特点。
(三).三角形的特性。
生: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
师:请拿出平行四边形,用手拉动,感受三角形的不稳定性。
师:去掉一条边,再扣上围成三角形。再拉一拉有什么感觉?
生:拉不动。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稳定性)
师: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所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1:自行车中间的铁架有三角形。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2:篮球架上有三角形。有稳定的作用,如果不是三角形,有可能会掉下来,压到同学了。
3:电线杆上有三角形。有稳定的作用。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举行,我国的射击健儿曾在历届的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什么射击健儿的手和枪支要成一个三角形呢?(课件展示)
生1:可以稳定枪支。
生2:这样可以瞄准目标。
师: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还有:马扎,空调架子。(课件展示)
活学活用:
桌子太摇晃,怎样能使它加固?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课后习题
一、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错)
2、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对)
3、每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错)
二、判断下列图形是三角形吗?
答案:都不是三角形
三、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到三角形吗?怎样测量这个屋顶的高度?
答案:屋顶是三角形,画出三角形的高即可测量。
拓展提升
生: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平行四边形的底。(老师板演画高)
师: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我们来看有一位同学做的高.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请你在练习纸第1题的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
师:同位用三角尺互相检查一下,高画对了吗?再看一下底标对吗?
生:从b点到ac边引一条垂线,b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这个三角形的高,ac边是这个三角形的底。
师: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ac边重合,沿着ac边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过b点,从b点到ac边引一条垂线。b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它的高,ac边是它的底。(板演)
师: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和同桌说一说刚才画的高是以哪条边为底画的?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生1:不是,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
生2: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活学活用
你能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吗?
板书
三角形的特性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猜想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师生合作等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比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逐渐由实验过渡到论证。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验,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二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的是"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教学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我以引入,猜测,证实,深化和应用五个活动环节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数学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呈现情境:出示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内角"。( 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 长方形有几个内角 (四个)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 (都是直角)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360°)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呢 从而引入课题。
让学生整体感知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这样的教学, 将三角形内角和置于平面图形内角和的大背景中, 拓展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数学知识背景, 渗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效地避免了新知识的"横空出现"。
提出问题:长方形内角和是360°,那么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撕―拼:利用平角是180°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能否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 请学生同桌合作,从学具中选出一个三角形,撕下来拼一拼。
(3)折—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向内折,把这三个内角拼组成一个平角,一个平角是180°,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画: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 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起来, 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 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
质疑: 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它们的内角和会是一样吗
观察:(指着黑板上两个大小不同但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并说明原因,三角形变大了, 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结论: 角的两条边长了, 但角的大小不变。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实验: 教师先在黑板上固定小棒, 然后用活动角与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手拿活动角的顶点处, 往下压, 形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活动角在变大, 而另外两个角在变小。这样多次变化, 活动角越来越大, 而另外两个角越来越小。最后, 当活动角的两条边与小棒重合时。
结论:活动角就是一个平角180°, 另外两个角都是0°。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容易受图形或物体的外在形式的影响。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与角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观察利用"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旧知识来理解说明。
对于利用精巧的小教具的演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想象, 充分感受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感悟三角形内角和不变的原因。
1。基础练习:书本练习十四的习题9,求出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2) 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4。智力大挑战: 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内角和吗 书本练习十四的习题
习题是沟通知识联系的有效手段。在本节课的四个层次的练习中, 能充分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纵横联系,逐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而发展思维,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第二题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去解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角的特征, 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题通过两个三角形的分与合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此过程中三角内角的 变化情况,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
第四题是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 学生能把这些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将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联系起来,并逐步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以此促进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知识的整体构建。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三
1.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1.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五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谜语: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
2、猜三角形
3、引出课题。
师:为什么不会出现两个直角?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数学王国,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三角形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2、猜一猜。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验证。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4、学生汇报。
(1)测量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三人小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师演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4)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数学小知识。
5、巩固知识。
(2)把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问: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为什么不是360°?
三、解决相关问题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1、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
2、判断。
3、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求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六
教师创设情境采用的是给学生制造思维障碍的方法,让学生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欲擒故纵,有其果,学生肯定会究其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数学的真谛,此创设情境的方法真是妙哉。听课时,我也为他这样的设计感到高兴,心想,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学生一堂课显得比较沉闷,只有部分好学生在迎合老师,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课后,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二是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好学生反应快,答案脱口而出,其他学生思维还没产生任何的碰撞,更没经历实验的过程。
三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大都缺少质疑权威的意识和习惯,显得顺从,没有主张和个性。在好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其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真正知道的有多少?但正因为是好学生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中,这是学习的权威啊,他说的肯定是对的,结果大家只有稀里糊涂的点头附和,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吃了夹生饭,根本没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看似精彩的情境创设,如果得不到教师适度的调控和把握,也焕发不出它应有的光彩。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深刻的思考、仔细的推敲以上情境的创设,也不难发现,它尽管有它的闪光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设计引入没有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没有照顾到全体,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也就是它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再者,最后一题,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基础上的拓展,任何多边形都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来计算内角和,学生无一人能够想出办法,仔细想想,是我们的题目出的太难,还是学生太笨呢?都不是,是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没发挥出来,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部活力,也就无谈学生的动手实验、猜想、验证。当然,学生的实验、猜想、验证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堂课的问题,而是朝朝夕夕,无声无息的渗透。作为任何一个站在教学前沿的教师,我们都应有这样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丰富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十七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三、试一试。
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
计算的结果为准。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3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