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论文(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12:17:21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实用18篇)
时间:2023-11-08 12:17:21     小编:雨中梧

在这个分类中,你能找到一些不那么常见但同样重要的主题。为了写出有说服力的总结,我们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编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系统性思考。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华部分,供大家观摩学习。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一

摘要:中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哲学思想极其丰富,以《周易》为发端形成的多种流派的人生哲学思想对人的成长、进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就应认真研究和充分挖掘中国文化当中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精华,建立符合中国社会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指导人的成长,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生涯发展;人生哲学;职业指导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情欲,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邬昆如.人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黄东桂等.佛教人生观探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论文]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二

内容摘要:古人对自然的看法以及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促使他们把山水画的发展逐步引向内向性的认识,尤其是儒释道思想对山水画产生了深刻影响。文人士大夫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对经典思想的话语权以及他们对山水画的权威性评论,是把山水画引向内向性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古代山水画内向性图真转移。

中国山水画的产生和思想内涵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知识背景和思想历史有关,儒、释、道思想的演变以及文学理论的影响,使中国山水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表现模式。画家们将古人对自然的看法作为必须遵循的信条,传统哲学思想下的思维模式成为绘画的至上追求。五代、北宋时期,画家对自然的表现达到了近乎真实的境界,但其后的社会发展并没有把“图真”继续发展下去,而整个社会的发展由外向被引入内向,在这个过程中,权力意识影响和左右着宫廷画家及社会文化的导向,使来源于实践的山水知识体系成为一种教条的程式化的山水精神追求。与此同时,文人士大夫因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与对经典思想的话语权,导致他们对山水画的认识成为权威性的评论。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文人士大夫更加强了思想内向性的倾向,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山水画是不同于西方风景绘画的表现特征的。

一、古人对自然的看法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是把山水画的发展引向内向性的认识根源。

1.古人对自然的看法。

古人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正是形成山水画的一个意识因素。正是人对自然的主动亲近,才能使人与天地自然相近。山水画成为传达古人对天地自然情感追求的精神物化场所,也是一个物质层面表达之上的精神世界。古人把自己对天地自然的情怀,用笔墨传于山川云水。山川云水成为自身心灵情感的外化载体,继而去追寻宇宙间的大道。此时,山川云水之物理之形与“图真”之貌这些物质境界,仅仅是空灵的艺术精神境界的物质表达途径,所以“图真”并非古人对山水的终极追求,这样一来山水画就有了被引向内心的意识基础。

2.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影响。

山水画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古人把“游于艺”作为他们从艺的标准,其中规定了中国画的性质和方向,像米芾,苏东坡、倪云林、黄公望等文人把墨戏看做艺术的最高标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山水画,在经历了早期对自然近乎真实的“图真”表现之后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一个以“解胸中逸气”为目标的发展方向,一个更加关照自身内心世界情感发展的方向,这样一来山水画就被有意识地引向思想的内向性。

3.老、庄的道家思想对山水画内向性的影响。

庄子主张艺术家是绝对自由的,不受拘束的。面对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道家拒绝入世、遁入山林,求得自我解脱,所以后世文人多主张怡情悦性、自我陶冶。唐以后山水画的主要画家大多是具有隐士思想的人,作画多自娱,所以道家思想对古代绘画影响巨大。老、庄之道是形而上的,老庄思想把画家引向思想的内向性,引向内心世界。内心情感的表现是他们在创作中非常在意的,因为一些画家无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思想意识的转向在此时成为一种必然。两宋之后的山水画家都以此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准。宋代画家在山水画上所表现的'观点正是道家思想内向性转变的思想呈现。

较之宋代,元代的山水画家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元代初期的社会政治因素和异族人的统治,导致画家、学者、诗人等离散各地,政治上备受压抑,权力进一步丧失。一些士人不愿入世,而是逍遥出世,知识分子的心境向内向性进一步发展,这时出现的“复古”态度成为了一种躲避与逃离现实的依托。当山水画历经了图真表现的两宋时期,开始转向内向之时,画家们已经真切地认识到了绘画与真实的彻底分离,这种内向性转移不是无意识的,而是一种在社会各种因素作用下有意识的集体意识转变。

老庄思想对明清绘画的影响仍很大,山水画更多的是寄托了古人的精神情感,而非单纯的物理图真的视觉满足。这些思想体现了画家在思想上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对内心的思考参悟,这直接导致了山水画思想的内向性转变。

二、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权威性的评论,是把山水画引向内向性的理论依据。

中国山水画是与山水理论共同发展起来的,画论多以哲学为基础,基本上都是绘画美学,这些都和中国文人的社会地位有关。当文人介入绘画之后,绘画就不再是单纯的图像表现了。文人画重书法用笔,如果一个画画的人不懂得文学、不读书,那是不入流。只有文人欣赏的画才叫高雅,否则便是低俗,就是工匠画。文人话语系统构成社会文化不可逾越的标准,所以当文人鄙视“形似”时,画院的画家都尊其理论。同时,文人士大夫把他们对社会、自然及人生的认识所形成的哲学思想反映到山水画之中,用理论著作的方式,对自然山水进行权威性的解释和阐述,这些儒释道思想成为山水画的审美准则,文人画成为中国画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五代以来的绘画发展演变中可以看出,文人画不是流派,而是中国画演变的结果。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表达自然的“图真”之后,由于儒、释、道思想的相互融合及政治的影响,画家的思想与认识被引向内心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绘画是否表现“象”外之意成为审美理想的标准,后世中国传统山水画就在五代两宋画家确立的艺术精神追求中,绘画风格与笔墨程式上整体向思想的内向性转移,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山水画艺术。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吕澎.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三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古人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有诸多的论述.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道家重视”道“,遵道以行,虚静处下,以建立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和谐等等.这些观点可以用儒家的”八条“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概括之.而对古代和谐思想的梳理,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作者:谭玲艳李国俊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刊名:大庆社会科学英文刊名:daqingsocialsciences年,卷(期):”“(6)分类号:b221关键词: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现实思考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文学、艺术、教育、伦理、宗教、哲学、军事、政治、科学、风俗等方面,其丰富多样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纵观整个文化发展史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学术流派萌生、演变的发展历程看,从尧、舜、禹的开拓精神,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争芳斗艳、百家争鸣,再到秦末时期董仲舒为统一思想而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宋元时期的程朱理学、陆王也学,再至明清时期,王夫之等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儒学长期占主导地位,多元的学术价值理念并存的格局。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孕育出了自强不息、宽厚包容、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等高尚的品质,这些品质既是中华民族深入血液的精神命脉,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绵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君子气概激励着每一代奋发图强的青年学生,使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发学习。这种思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发着中华民族的青春和活力。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爱国情怀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之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根源。从古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近代的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再到现代的中国梦,伴随着五千年文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教育着广大的学生,引导着学生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求的人本主义精神一直提醒着人们要注重人和,提倡自身的修养。在当今时代下,人本主义精神所倡导的是个人价值的提升,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立脚点,也是思想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传统优秀文化作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和我国大学生总体思想水平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对于思想层面的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希望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沉淀自己,塑造良好的品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浮躁之风在大学生群体中日渐扩大,大学生的思想尚处于塑造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自我。目前,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解决。

所谓传统,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指那些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沉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并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所传承的社会元素,其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如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从理论意义上来说,传统优秀文化是一种观念、意识的内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表现出多种形式。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元素才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沉淀积蓄下来,成为优秀文化的主要成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对外来文化产生包容和同化。另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并没有足够地重视,也没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和传播,学校重学术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扭曲,不能够很好地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忽视对于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

(二)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一些低俗文化的盛行,诸如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高校大学生中得到了传播,造成奉献精神弱化、失信违法现象滋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德育教育,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蚀,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一些学生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愈加淡薄,盲从和迷信的思想充斥着学生的价值观,使他们怀疑甚至产生否定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缺少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还不够,不能真正认识到礼文化的内涵和实质,甚至出现了错误的认识和抗拒的态度。而随着全球化范围的扩大,思想多元化,也出现了多种文化交织碰撞的情况,如果大学生认识不到位,不能认真对待就很容易盲目跟从落后腐朽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深远的,其发挥的价值也是深远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文化将一些民族气质和精神传至人们的内心深处,去影响其行为习惯,塑造其独特的个性。而大学生目前处于成长和成熟期,一些轻浮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可,加之功利性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并不大的误区,从而阻碍了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进一步学习的吸收,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极具价值的精神财富,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通过这种精神资源的作用,可以促进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思想文化的全球化也在逐步蔓延,对于这种形势,我们要善于辩证地看待。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提出,各种外来文化必然会充斥到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这种文化全球化能够丰富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更加面向现代化和国家化;另一方面,却也要看到,随着西方文化中一些负面、不良的文化的进入,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会潜移默化地产生新的变化,这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未来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面对复杂的形势,我国深深植根于大学生思想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有效的弱化负面思想的作用,使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充分地发挥功效。

(二)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将所接触和学习的外在的`社会规范、道德法律等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然后指导自身的行为,形成一种观念和信条,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理性。如果大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提炼和升华,作为自己内心的一种行为原则,那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会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也能够有效地抵御不良思想的腐蚀,独善其身。同时,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随着其思想素质的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素养、行为模式也将更加趋于良性发展。

(三)能够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到现在足以证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和存在的必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展现出优秀的气质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人格魅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能够鼓励大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迎难而上;爱国主义的情怀能够促使大学生为国家富强的目标贡献自身的价值;人本主义的精神能够优化大学生的为人处事原则,做到人和,追求和谐的发展理念。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强化和推进作用。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能够发挥重大的功效,促进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五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典型例题】

例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时孔子最早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以缓和阶级矛盾,所以说其进步作用在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而不可能成为推动各国变法的理论论据,所以可排除选项c。选项d体现的是墨家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所以“仁”的思想不可能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a项排除。

【答案】b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再认历史事实和阅读、分析理解历史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读懂材料,本段材料的意思是如果仅以行政命令和刑罚来治理百姓,他们要能免受刑罚,但没有道德意识。如果用道德和礼来对待百姓,则老百姓有道德意识,有自我约束力。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德政理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和谐的人际关系b礼貌待人

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

2.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a

3.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a

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学习思考相结合d择优而教b

5.称誉孔子为“万师世表”的皇帝

a汉武帝b唐太宗c康熙帝d乾隆帝c

6.孔子的思想言论主要保存在

a《书经》b《礼经》c《论语》d《春秋》c

7.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d

8.《老子》中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其

a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d以柔克刚的思想a

二.问答题

9.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贡献分别是什么?

9.(1)思想方面: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是“仁”,“仁即爱人”,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提出遵循“忠恕”之道实现“爱人”。其思想核心之二是“礼”,主张通过“克己”实现“复礼”,他理想中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2)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3)教育方面: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因材施教”,对学习方法上要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把学与思相结合等。(4)文化事业:整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10.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10.老子将“道”抽象化,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在天之前已有“道”,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它无形无迹,玄秘莫测,是无意志、无为的自然本体。

【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涵义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无类d诲人不倦c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择优而教b

3.下列表述能够反映孔子思想核心的是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民贵君轻”,“政在得民”d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b

4.“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

a孔子的“仁”学思想b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c老子的辩证法思想d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d]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c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具体说来,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甚至声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实际上是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在历史观方面,它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思考: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7.儒家学派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是因为:它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1)在天道观上,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2)在历史观上,以变通来适合形势的发展;(3)在社会伦理观上,能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4)在修身治国方面,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因此儒学以他的灵活多变性,人性化和实用性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六

摘要:在我国语文教学而言,朱自清先生对于语文教育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朱自清先生27年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他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语文教育的多个层面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从而使当时的语文教学工作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同时又具备较强的独创性教育思想。朱自清的语文教学思想具备严谨的理论体系,不仅在当时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能够较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具备较强的开拓性精神和价值,即便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时期,其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依然值得推崇,具备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现代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设置最早的一门学科,从小学阶段直到高中毕业的期间,学生一直都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以至于学生和教师对于语文课都不敢掉以轻心,将其作为学习阶段的重要基础性学科。而国家在语文学科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改革现状仍不令人满意。谈及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几乎能列举出各种各样教师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学模式过于机械化、程序化、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乐趣性、缺乏启示性和激发性等,从而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进而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因素,最终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

一、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

对于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而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其最大的特点。朱自清极力驳斥传统观点将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对待的态度,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人格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感情培养等多种需求。在师生关系中,朱自清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在其中应该处于辅助性地位。以及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写作、语言训练等多方面都应该融入强大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朱自清语文教育的内涵所在[1]。在其理论认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是一对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共同体。如果单纯考虑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很容易将语文的额绚烂多彩的内涵以及独具一格的魅力抹杀,同时也会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形式化的不良影响;如果单纯考虑其人文性特点,又会产生对基础性知识和读写能力等环节的弱化,同样也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工具和基础,也是推动语文教学工作人文性提升的内在因素;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延续和发展,同样也是实现其工具性的有效手段,两者的融合发展对于提高现代语文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朱自清的.教育理念中,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应该坚持两者兼顾的原则,避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

二、朱自清语文教学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通过开拓出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中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已经掌握一定的听说能力。在进入学校学习后,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利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多种语言环境,来实现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有实践研究表明,语文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来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只是将学习途径局限于课堂之上,视野范围仅停留在教科书之上,忽视了课外阅读。这样使得语文教学比较封闭,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2]。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朱自清先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肯定,使得学生去自助也与,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积累一定的素材,提升语言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语文能力。

2、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也和其他的学科一样,培养学生认识世界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性学科,可以培养人们学习知识,认知文明,有着比较高的功用价值,主要是培养人们的独立思考,促进人们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地想象。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显得更加的重要。中学生正在处于思想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思维比较活跃,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借鉴朱自清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同时要对课堂进行监督,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之下,语文教学工作不在局限在口耳相传和死记硬背之上,而是要求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创新和研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工作之中。语文学习作为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就需要学生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培养语文习惯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实现其培养学生人格的目标。根据这层意义,朱自强的语文教学理念中的教学目标无疑和现代语文教学特征不谋而合,因此必然会对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2]马萍.朱自清作文教学思想与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3):94.

[3]张锦艳.朱自清作文教学思想与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七

解一种文化的主导思想方式与了解这种文化的时间观有内在关联。这不仅仅是马丁・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的看法的一种延伸,而且可以在另外一些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家(比如尼采、柏格森、胡塞尔等等)那里找到这样那样的支持。按照这个思路,要比较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就需要知晓它所包含的时间观。这个问题到目前这止似乎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

中世纪以来,西方人对时间的最主要两种看法,一是末世论(目的论)的,二是物理自然的。前者来自基督教,认为真实的时间由人与上帝的关系构成;因此,时间或历史向着最终决定这种关系的那个终点--最后审判--而趋进。后一种时间观与人测量时间的精密手段相关。按照它,时间从根本上讲与人的存在与否无关,它是一种客观的、匀质的、不可逆的单向流逝,本身无意义可言,只是物质实体存在的一种方式。当然,二十世纪以来,在科学、哲学的新进展中,出现了新的时间观,尤其以广义现象学的时间观与我们有关。至于古代西方的或古希腊的时间观,是个有趣的问题。首先,它既不是末世论的,又不(只)是物理自然的。其次,我们看到,古希腊的奥菲斯(orpheus)教认为:时间(chronus)乃是运动与区别的本原,因而也就是万物和世界的本原;[1]另一种说法讲时间乃是收获之神。因此,后来的古希腊哲学中讲“生成”、“变化”和“运动”的学说可以被看作对于这时间本原的某种解释,而讲“数”、“存在是一”、“理念(相)”的学说则力图超出这种时间(即不再认时间为本原),或将时间凝固在没有“过去”与“未来”的“现在”之中。亚里士多德折衷二者,将时间定义为“关于前后的运动?氖?薄?2]总之,对于古希腊人、特别是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人来讲,时间起码隐含地(implicitly)是个涉及本原的问题,但它在本世纪之前的西方哲学中极少作为一个本原问题得到直接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们往往是通过西方传统“哲学”的概念形而上学视域来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所以,迄今极少有人能关注这种思想中本原意义上的时间问题。然而,只要我们不带形而上学偏见地阅读先秦、特别是战国之前的文献,就会强烈地感到“时”的突出地位。在那样一个塑造中华文明特征的生机勃勃的“时”代中,最智慧的人们大都有一种原发的时间体验;而这在别的文明传统中是罕见的,正如古希腊人对纯形式之“数”和“存在”之“相”的体验在其他文明中几乎不存在一样。

先秦人讲的“时”主要指“天时”,“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书・益稷》);[3]“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易・丰・彖)。但这天时并不只意味着“四时”和“时制”(比如夏之时制、周之时制),而有着更微妙的“消息”。我们可以称“时制”、“四时”等意义上的天时为“天之时”,即天的时间表现,而称原本微妙的天时为“原发天时”或“原发时间”。所谓“原发”(originallyhappening),是指这时间不可还原为任何“什么”,比如一种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一种物质的循环运动,而是出自时间体验自身的循环构合或发生。时间体验一定涉及“想象”,或者表现为“保持(已过去者)”,或者表现为“预期(将要到者)”;但原发的时间体验中的保持绝不只是对过去事情的“再现”,对未来事情的“预现”,而一定是过去、现在、将来相互依存着的当场呈现。当然,就是那时人讲的“天之时”也绝不是物理自然的时间和对这种时间的测量规定;它们源自阴阳、八卦、五行的理解方式,与人的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也有内在关系。此外,有关天时如何体现在人类历史中的学说也不只是邹衍和古文经学家们讲的“终始五德之说”,[4]而有更活泼的和非定序化了的表达。

本文就将探究先秦人的“原发天时”观,展示这种天时观如何演变为各种“天之时”学说,以及它们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一.《易》的原发天时观

儒家的经书和另一些先秦子书,比如《孙子》、《老子》、《庄子》等,里边包含着对原发天时观的丰富精微的阐发。我们先来看一下作为“群经之首”且为儒道所共重的《周易》中的天时观,它对于中国天道思想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远。

组成八卦的最基本单位“阴”(--)和“阳”(---),并不只是“象征”两类基本的存在形态,更不能理解为两种基本元素(elements)或亚里士多德讲的“质料”;从字形上看,此两字都与“日”有关,字义也与日的向背和运行位置有关;故《易・系辞上》6章言:“阴阳之义配日月”。对于中国古人而言,日(与月)正是与人的生存活动相关的“时”的来源。因此,《易》中的阴阳本身就意味着终极的相交和相互引发,由此而生出变化、变化之道和不测之神意。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系》上5章)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就是这种阴阳本性的表现,在二爻、三爻和六爻的层次上各“通其变”、“极其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系》上1章)

按照这种理解,易象的主要功能是在“通变”和“生生”之中显现出“天下之至变”。(《系》上10章)而这阴阳相互引发的“至变”对于中国古贤而言即原发之时。所以,《系辞》下传第一章讲的:“刚柔[即阴阳]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趣时”就意味着“趋向适宜的时机”。[5]可见,“易”之变通绝不只是数理上的组合通变,而是指在此卦爻的变化势态(“趣”或“趋”)之中开启并领会到“时机”或“天时”。反过来说也是对的,即《易》所理解的“时”不是物理自然的时间,也不是外在目的论意义上的历史时间,而是在错综变化的摩荡趋势中所构成或媾合而成的原发时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下5章)原发时间或“易时”绝非线性的,也不只是形式上循环的,而是氤氲醇化而生的时境、时气。更重要的是,这“相推而生”(《系》上2章)的原发时间必与人的“彰往察来,微显阐幽”(《系》下6章)之“知”不可分。也就是说,此原发时间乃是“时机”,得此时者必“知几(机)”,而能以“神”会事。“几”即变化之最微妙、最氤氲化醇、动于无形而得机得势之处。故“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系》上10章)“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系》下5章)所以“知几”(《系》下5章)就是知时机,乃学《易》之第一要务。

当胡塞尔(e.husserl)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以现象学的方式来研究“时间”时,

发现这种原发意义上的(既非宇宙论的、亦非目的论的)时间除了各种“趋向”及其“相互媾生”之外别无他物,连“先验的主体性”也不能在这“赫拉克利特之流”中维持。然而,正是这毫无现成性可言的“至变”是我们“领会”或“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源头。《易经》和《易传》的作者们在这一点上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相通,即深知终极实在是不可被对象化、实体化的,所以一再讲这样的话:“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系》下8章)将组成卦象的六爻说成“六虚”,正说明卦象、卦理本身以机(几)变为本,根本不预设任何“元素”的存在,而是在“不居”或“不可为典要(典常纲要)”的“周流”和“出入”之中构生出象和爻之时机含义(“度”)。简言之,“易象”之义即时机(几)之义、时机之“度”。“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系》下9章)。

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读《易》,就不仅能看出“卦时”、“爻时”,而且能体会出所有真切的解释方式中的时性。在《易》、特别是其中的《彖辞》里,“时”这个字大量出现,比如解释《乾》一个卦的文字中,“时”就出现了十多次,并且具有非常突出的诠释意义。尤其是在《豫》、《随》、《坎》、《革》等十二卦中,《彖》作者一再赞叹“时(或‘时义’、‘时用’)大矣哉”,表现出对“时”的重要性的深刻领会。《尚书》中也有大量的“时”字,但其中大部分被训解为“是”,只有少数可读为“时机”、“适时”。《易》中的“时”则大多应被理解为“时机”。

现在让我们简略地总括一下“时”在《周易》的正文(即卦象、卦爻辞、彖辞、象辞、文言)中的一些含义。

其次,广而言之,六十四卦每一卦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特殊的“卦时”,刻划出那样一个时刻的形势和人所应取的态度。比如《泰》卦表达“通泰”之时的形势(下《乾》上《坤》)、机制(“天地交而万物通”、“内阳外阴”)、趋向(“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和人应取的行动姿态(“征吉”、“包荒,……得尚于中行”、“归妹”、“勿用师”等)。其他任何一卦都是这样。

第三,每一爻位(初、二、三、四、五、上)都有特定的时机含义,且分阴阳(奇数位为阳,偶数位为阴)。爻之阴阳与位之阴阳相合为“当位”,否则“不当位”。在不少情况下,当位者(也就是当时者)吉,不当位者有咎。正所谓“六位时成”。(《乾・彖》)这些以及更复杂的一些讲究就是《系辞》中讲的“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的含义。

第四,不管是卦还是爻,“时乘”、“及时”、“时发”、“因其时”“时中”、“时行”(见《乾》、《坤》、《蒙》、《大有》等卦)都意味着“吉”或“无咎”;就是本来不利的局面,只要当事人因其时、“奉天时”(《乾・文言》)都可避难成祥。而“违时”、“失时极”(《节・象》)就总意味着不利或灾祸。由此可见,“时”在《易》的领会视野中乃是活的终极,而“与时偕行”(《乾・文言》,《坤・彖》,《益・彖》)“与时消息”(《丰・彖》)就是《易》让人达到的最高“神”境。所以,《系辞》讲:“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知来”(知晓将来)的关键就在于进入阴阳不测、唯变所适的时机化的时境中,从而能与时偕行。

“交”或“遇”就意味着相异者、相对者摆脱开自已的现成属性完全投入一个相互转化的形势之中,从而化生出新的时机和对此时机的领会。所以,这种相交转化正是最根本的“至变”。正如现象学分析中所讲的“过去”(retention,保持)与“将来”(protention,预持)的交融构成了活生生的“当下时机”(augenblick),阴阳(“阴”可理解为“过去”,“阳”可理解为“将来”)的交合则媾生出氤氲“时气”。“气”在先秦思想中总含有“时机变化”以及对此机变的领会的意思,绝不是“气一元论”,如果我们在西方形而上学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一元论”(monism,)的话。

乾上离,只有第五位是阴爻,余皆为阳爻],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译为现代文就是:“‘原本所有’,譬如阴柔得居尊位[六五爻]而张大了中道,上下阳刚纷纷[与之]相应相交,所以称‘原本所有’,也就是‘大有’。它的德性既刚健而又文采鲜明,与天相应,得时而行;所以至为亨通。”[11]此卦之所以“亨通”,在于它含有的唯一一个阴爻正处于“五”这个尊主之位(上卦的中间),且有向下趋势,因而能与阳爻们充分地相应相交,生成“原发之中”,因此“应乎天而时行”,以致亨通大有。简言之,这“中”就应理解为相交发生和维持之中,时机的出现和领会之中。正如《蒙・彖》所言:“以亨行时中也”(可译为:“通行到时机里,就可居中,就可命中)。至于比较外在意义上的“中”、“正”,都是由这个原发之“中”衍伸出去的。

一些其他的解《易》讲究,比如三才、承、乘、比、应、据、互体、反对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上面讲的“阴阳交而生时处中”这样一个最根本的易道、易理相关。

第七,所有这些解《易》的“原则”或讲究都不是可独立地、机械地运用的规则,而是在相互化洽之中的趋向指引。当机领悟和当机立断是解《易》的最终时机,而全部《易》及其解释方式都是为了帮助人进入这个“时-机”(几)之中。

二.其他的原发天时观

上一节的讨论达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即易理之根本在于“阴阳交而生时处中”。可知《易》的一切预设,比如阴阳和象数,都无“自性”可言,都是为了构设出、参与到时机领会或原发天时的媾生之中。这与西方的概念形而上学有巨大差异,而与诠释学(hermeneutik)化的现象学思路有一些重要的相通之处。

对于这两者,原本的时间都是一种纯粹的“象”的构成,用德文“bilden”表达最合适,因为这个词的动词(bilden)意为“发生”、“构成”;名词(bild)则为“象”、“画像”等。而且,它们都视原本的时间本身充满了与人生最相关的意义,决定或生成着人、民族、国家的命运(天命)。这样的时机化和域化的时间乃是我们一切“知”和“领会”的源头。

中国文化中出现的几乎全部有生命力的学说和学派都与这样一个“与天地准”的易理源头相关。它们的成熟形态一般都强调了这个原发易理时机中的某一方面,比如汉儒强调礼制,也就是象数的先天结构、位置那一方面,道家则强调易几中的“变动周流”和“与时偕行”的一面。阴阳家强调阴阳和象数的一面,因而与汉儒有共通之处。不过,它们都不会完全舍弃另外的方面;如果那样的话,就无活的持久生机而言。正因如此,它们都能够在内部形成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的倾向,比如儒家中出现了宋儒,道家变成了道教。

然而,在春秋时期,颇有一些好学深思者以原本的方式领悟着这个源头,以各自的方式天才地体现着变易交会之中的天时。下面让我们检视四位:范蠡、孔子、老子、庄子。

范蠡是春秋末越国大臣。越王勾践不听其劝,以致大败于吴国,经历了极大困苦与耻辱。然后,在范蠡辅佐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待时机成熟,一举灭掉吴国而称霸。范蠡对于天时和阴阳变化之几微有深切领会。他讲:“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12]这“时”的表现可谓“变动不居,上下无常”,因而使不精于此道者莫名其妙,往往动辄得咎。范蠡“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得以领会时机的生熟正反,多次劝阻勾践“得时不成”、“逆时”而动的意向。他苦心等待和促成的就是“人事与天地相参”或阴阳相交而构成的最佳时机。一旦时机来临,“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马上促使越王出兵伐吴。用兵的进退攻守,皆以阴阳之变为根据,“顺天道,周旋无究”,致使“吴师自溃”。吴王卑辞请和,勾践欲许之,范蠡则以天时之理力谏勾践。他说:“圣人之功,时为之庸[用]。得时不成,天有还形”。最后击鼓进兵,灭掉吴国。范蠡可说是深通易理天时之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者。但记载他言论的《论语》却没有以理论的方式来讨论天道、性命这些“大问题”。因而被黑格尔贬为“老练的、道德的教训”和“散文式的理智”。[13]而不少人也确实认为儒家的“外王”极致在汉儒,内圣的极致在宋明儒,而对孔子之为“圣”的道理只好含糊敷衍过去。其实,《论语》乃是儒家思想最深刻原发的表现,其仁说与易理之精髓息息相通。当然,尽管孔子好《易》,却并不主要依据卦象来思考和教导学生;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者是“艺”或“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另一种讲法则认为六艺指“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不管怎样,“艺”意味着灵巧、机变、有尺度感,在适时应和之中让“阴阳”或“相异者”相交,从而当场引发出某种事物和情境,因而能养成人的分寸感和对时机的领会。

中获得新鲜的诠释含义。因此,他不但本人爱引《诗》,而且特别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诠释《诗》,以造成领会礼和其他问题的时机或意境。(《论语》1/15,3/8)至于《春秋》,绝不止是史书,而是孔子的政治、伦理和思想智慧的最富时机(事件的时机、语言的时机)性的表达。可以说,这些艺在孔子那里是转化了的卦象,通过它们而领会到更有“文”化含义的易理。

这些就是孔子的“中道”或“中庸”的源头。没有技艺活动开显出的原发时境,就无活生生的“至”极(《论语》6/27)和“不勉而中”(《中庸》20章)可言,而只有外在的折衷。所以,对于孔子,中庸的终极含义就是“时中”;(《中庸》2章)即“随时以处中”,或“总在最佳的时机中”。于是,《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1章)这正是礼、乐、诗等艺术让人达到的时机化境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同上)这“中和”正是对“原发天时”的最合适的一种领会和表达,深合易理。能“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为“天时”对于中国古贤来讲就是活的终极、生成着的“中极”。孟子赞孔子为“圣之时也者”,(《孟子・万章下》)可谓言中!

老子的学说尽管不看重“艺”,但同样富于时机化含义。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将道家视为“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的典型。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42章)正是由于阴阳的相激相交(“冲”),以至有气化之“和”。此处“冲”字既可训为"涌摇交汇”,又可训为“虚”,从字面上看,则也可与“中”有关。两极相交而生居中之虚境,于义亦妥。帛书甲本此字就是“中”。按先秦人的思路,这阴阳交生之中虚或中和者,必含有原发的时机性。“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16章)可见在这虚极之处,有“作”有“复”,以构成“惚恍”之象。“视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14章)[15]“夷”、“希”、“微”都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就是“不有不无”的那样一种“惚恍”的居中状态,因此“不可”被规定(“致诘”)为任何可对象化之“物”或可描摹、再现之“状”。但它们又都有来去出入可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老子》5章)但这“来”不见其首,这“?ァ辈患?浜螅?蛩?怯搿敖瘛被於??弧9收狻叭?[夷、希、微]混而为一”,可以理解为原发时间的三时相[将来、过去、现在]媾生合一的氤氲状态。而且,原文确实马上谈到了时间之“今”与“古”。今与古的交织回荡构成了“道纪”和“自然”。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能看出道家乃“因时为业,……时变是守”,(同上序)很有见地。但须知道家的这个要旨与《易》理相通,也就是与先秦儒家的天时领会相通,而将“儒墨”置于同一档次大为不妥。至《庄子》,此“时”义大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就是游于原发天时的境界。这不限于“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养生主》)这类说法里的时机领会,更意味着“游乎天地之一气”(《庄子・大宗师》)的终极或中极时机化境界。比如“山木篇”讲的“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就意味着这样一个“与时俱化,……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时中”境界。

由以上这些阐述可知先秦人对“时”的极度敏感和原发领会。这里需要指出一点,即“随时”、“与时消息”、“守时”、“因时”等,绝不只是“按(现成的)时刻表做事”,更不是无真义可言的“机会主义”,而意味着进入或参与到原发时间或天时的构成之中。只有在其中,才能“随”和“因”。所以,随此天时而动就必为此时所化而“至诚”,也必因此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22章)这就是《中庸》讲的“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的意思。(《中庸》25章)在《中庸》的语境中,“至诚”相当于本文讲的“原发时间”,所以“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庸》20章)并不只是被动地顺因外在的规律。“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24章)此为圣人境界。

三.天时的各种表现――天之时

这种对原发时间的关注来自中国的远古传统,也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先秦之后中国文化的走向和特征,由此而形成了各种时间上的讲究和安排。有的还保持了对于原发时间的体验,有的则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外在的时间格式(schematismas)了。

中国古人“仰观于天”的长久热情在其他文明古国也有,但中国人由此不仅发展出测时的历法和作预言的占星术,而且将这种比较外在意义上的“天时”转化到人的生存领会和行为态势中来,发展出了一种天人相参的时机化的时间观。中国人真正看重的既非物质自然之天,亦非主体之人,而是在其中摩荡生发着的生存时境。

《易》一开始并不只是一部用以占卜的书,也绝不只是“观类取象”,象征和描摹现代人讲的“自然规律”的书。从根本上说来,它是一部“参天时”之书,通过卦象和解释来领会阴阳、天人相交相背之时的种种形势和处身之道。由此而可看出“德”或“美德(比如“健行之诚”、“潜隐之韧”、“避咎之惕”、“履正之中”、等等)乃是时机化形势本身所要求的,而天地万象之变化也竟可以视为媾生原发时间和生命意义之“易”。所以《系辞》说《易》是“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系》上6章)它要表达的是超出西方分类原则的一种原发混成的智慧。因此,由它可以变化出或关联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历法、兵法、医术、建筑、艺术,还是治国和修身之道。

历法早已配合于易象。比如“十二辟卦方位图”,其“来源甚古”;[16]它是将易卦中十二个有序的“阴阳消息”卦按“东西南北”等方位排列,十二“地支”与之配合。由此而见一天十二时辰和一年十二月份中的易理--阴阳如何消长;同时可见时间与(地理)空间方位的关系。类似的、做得更精巧复杂的“图”还有许多,比如揉进了“节气”的“卦气七十二候图”和“卦气六日七分图”等。由此,《易》与历法结合;而中国的历法自古便与人的活动时机紧密相连。

此外还有更复杂的“五运六气”之说,用以推算每年每季的气候及其与人的身体的关系。我想除了在中国古代的这种重天时的文化中,哪里也不会出现如此精微的“时刻表”。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推算虽然有法可依,却又绝不是完全机械的,不然就丧失了原发天时的“原发”意义。这么多本身有时间性的因素相互影响、“化洽”,所得出的不可能只是死板的定数和“规律”,而更有时潮的“随-机”趋向。[18]最终的决断或决定性的判断只能由那能充分感受这时潮之人临机作出。正所谓“时中(zhong四声)”是也!不背医书者不晓规矩方圆,只背医书而不知运用之妙者,必治(致)人于死地。对于中国古人,凡事做到精微处,无不有个太极阴阳五行,也就是变易之时机几微。这里确有理性的深思熟虑,但也绝非只限于概念理性和因果关系;在最关键处总离不了时机化的理性,也就是“圣之时”的裁决。所以养生治病如治国用兵,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才会得机得势,透微入里,游于天时的韵律之中。

可以设想,这种阴阳五行、变通周旋的易理完全可以用于理解历史和社会政治。以上已经提及孔子作《春秋》,内含微言大义,即在历史之时机情境和叙述之语境中“寓褒贬,别善恶”。战国时的邹衍,“深观阴阳消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看来,他已有意识地将“阴阳消息”、“五德[即五行的表现]”与君王之“治”联系了起来。而且,这“五德”的时间似乎也不只是指一年之中的季候,而包括了朝代或历史时代。汉代的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将阴阳五行的历史观和社会政治观与《春秋》直接挂连,全面阐释出儒学的“天之时”的含义,建立起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董仲舒相信“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天性唯时,故人性亦唯时。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人则有喜怒哀乐之四气;反过来说也可以,即天有喜怒哀乐之气,人有春夏秋冬之时。(《繁露・天辨在人》)而关键在于:“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繁露・阴阳义》)这一点对于“人主”或“王”尤其重要,因他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董仲舒写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繁露・王道通三》)这种以文字为“象”而通其原义的作法颇有《易》的古风,而其阐发的王与天地贯通之“中”也颇有深义。“是故王者唯天之施,施[法]其时而成之;……然而王之好恶喜怒,乃天之春夏秋冬也,其俱暖清寒暑而以变化成功也。天出此物者,时则岁美,不时则岁恶。人主出此四者,义则世治,不义则世乱。是故治世与美岁同数,乱世与恶岁同数,以此见人理之副天道也”。(同上)王法天就是法天之时变而成就社稷黎民,故他的好恶喜怒之发皆中节(即“义”的原义),就如同天之四时皆守时,则世治,如天之岁美。可见人主与天以时相通。“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物莫不应天化”。(同上)非常清楚,这正是《易》与阴阳五行思想的衍生和体现。

六气”说所推衍的那样,只是后者主要涉及气候灾变与人的身体中的五藏六腑的关系罢了。因此,正如上面已说过的,董仲舒的推断尽管提供了大的思想背景,但也绝对代替不了原发的时机决断,因为这正是所有这些天时推衍的根据所在。原始反终,才会有真正的“应天因时之化。”(《繁露・五行相生》)

关于时代、朝代之变易,董仲舒有“三统”或“三正”之说。“三统”,就是指三个相继的朝代,各以不同的颜色、时制来“一统于天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这颜色首先来自物候之时机,比如当寅月(十三月)之时,“天统气始通化物,物见萌达,其色黑”。如以这个月份为时制之“正月”,则是以黑色为统,于是朝服、车马、旗帜等重要标志皆取黑色。退后一个月(丑月,十二月),则“天统气始蜕化物,物始芽,其色白”;因此,以丑月为正月的朝代为白统,其色尚白。因其看重“正月”的确定,视之为“王”受天命的象征,故亦称“三统”为“三正”。“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故谓之‘王正月’也。”(同上)

照此说法,儒家并不只是按“阳尊阴卑”之说而维护“三纲五纪”的尊卑秩序,更依据阴阳易变而“天道靡常”的道理来接受并积极参与时代或朝代的更替,“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彖》)非如此不可谓“奉天应时”之真儒、大儒,而只是固守死礼的陋儒、腐儒。但儒家能接受的朝代变易必是真正应天承运、以德配天者,所以“王者[即新王]必改制”(《繁露・楚庄王》)也就是必以新统新时换旧统旧时,不然不足以示区别、“明天命”、“见天功”。无此《易》变,则无“正”、“统”可言,亦不会长久。这一说法或思路影响了后世历代君王。可见中国的“正统”观中充满了天时见地。

更奇特也更深刻的是,董仲舒和今文经学家不仅赞成朝代变易或政体“历时”说,还主张这变易之中的和谐共在,即“通三统”的“同时”说。这“通三统”讲的是,以新王或新时代为主导之统,但同时要让前两统或前两王之后代以非主导的或边缘的方式存在;也就是此二者被退封百里而为公候国,“使服其服,行其礼乐,称客而朝。”(《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这二统仍奉其祖先当王时的正朔时制,因而在其方圆百里的公国中仍服其故有之服色,行故有之礼乐,当朝天子也以“客待之,而不臣也”。

新王或新统又出现后,最老的旧统就退出三统,而被称为“帝”。帝有五位。新帝进入五帝后,最老的帝又退出以保持“五帝”之数。退帝者被称为“皇”,共有“九皇”。退出九皇者才为民。“从文化基因”或“形式”的角度上看,不主当前时制的两统仍是“统”,只是不是“正[在主导之]统”。但它们代表了“过去”,也在某种“惚恍”的意义上代表了“未来”,因过去了的某一统起码在形式上会再现而主宰未来的一个时代。这三个时代或时间向度的贯通,就是“通三统”。这“变”而“通”构成了任何一统或只变而不通的三统所没有的活生生的“天时”感受,即传统、现实和将来的充满仁爱、正义和憧憬的微妙交融,赋予历史、文化、社会以原发的和自然和谐的生存意义。由此让我们领会到孔子讲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的深邃含义。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天时观在政治、历史领域中的最有特色的一个表现,是原发的、时机化了的“人(仁)道主义”,在西方的政治理论中找不到对应者。董仲舒对《春秋》笔意(即寓褒贬于其中的记述方法)也做了许多讨论,比如“玉杯”、“竹林”、“玉英”等篇。这些都是更直接具体的时机化分析(“别嫌疑”)。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作讨论了。

结语: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天时观在《易》和几位大思想家那时的“原发”表现,以及它如何延伸到中国的古医学和政治、历史、社会的学说中。在我看来,不深刻了解这种天时思路,就不可能进入中国古代思想和整个中国文化的枢机之中,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之。

从以上的讨论可见,这种天时观与对人的生存形势的领会相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西方的现象学时间观比较接近,尤其是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化的现象学时间观接近。然而,也不可忽略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现象学的时间观,哪怕是海德格尔所讲的,都首先与个人的原发体验相关;尽管这不必是主体主义的,而是历史的和解释学境域化的,但起码它的讨论方式要以个人体验(“主体的内在意识”、“缘在”(dasein))为中心进行。中国的古代天时观则不然,它出自与社团、种族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日、月的循环消长,并被《易》象化,通过阴阳的“媾生”势态和机理来领会时机的构成特点。所以,这种时间观能孕育出各种极为精巧、复杂和准时准点(地点)的应时技艺和学说。在“朝向将来(以“将来”为时间重心)这一点上,天时观与海德格尔的时间观相仿佛,但在海德格尔那里,这种“朝向”或者表现为个人在“朝向死亡”中做出“先行决断”的体验,或者表现为对于那已消逝之“神”的“等待”姿态。在《易》和《黄帝内经》中,这种朝向却是更丰富和活泼得多的;既可以是准时准点的预测(“知几可以前知”),又可表现为“以德配天”的时机化智慧(“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和活生生的信仰。然而,古代中国的天时观缺少现象学那样的详审分析和追究,因而多为活灵活现的“体现”,而寡于反思境域中的“纯现”,以至往往被后来的思想家们所忽视遗忘。

注释:

[1]参见《希腊哲学史》,汪子嵩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75-76页。又见w.k.c.格思里(guthrie):《奥菲斯和希腊宗教》(orpheusandgreekreligion),london,1952年,80-95页。

[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219b1。

[3]此文引用中文古典文献时尽量在行文的括弧中给出出处。其中的加强符皆来自引者。

教育出版社,1995年,310页以下。

[5]《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70页。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tuebingen:neomarius,1949年,31页。

[7]作者对于“象”的原义的讨论还见于另一篇文章:“观象”,见《读书》,,4期。[8]《周易译注》,153页。

[9]参考《周易译注》,406页,但有所变动。

[10]参考《周易译注》,45页。

[11]参考《周易译注》的译文,但有较大改动。

[12]《国语・越语下》。以下言范蠡者皆出此处。

[1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卷,北京三联,1956年,119,132页。

[14]可译为:“礼制以适应时机为最重要,再者才是要合乎顺序”。

[15]此章最后一段依帛书本改动,即将王弼本的“执古之道”变为“执今之道”;“能知古始”变为“以知古始”。参见《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北京:中华书局,,298页。

[16]《周易译注》,56页。

[17]《素问》和《灵枢》皆属《黄帝内经》,引用时不再标出《黄帝内经》字样。

[18]《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帝曰:‘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不合其数,何也?’歧伯曰:‘气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盛衰多少,同其化也’。”“同化”意味着构成时机的各种因子(比如“气”、“运”)的叠合化洽。

[19]公羊《春秋》派或今文经学中的“三世说”(认人类历史由或将由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组成),似乎有目的论之嫌。但对三世说的解释往往含糊不清,既可以是“希望哲学”,又可以是“复古慕古”而含“循环”之义。不过,可以肯定,《礼运》中“大同书”所描述的大同世界(相当于太平世)比较近于西方思路中的“理想社会”的模式,而少天时智慧。我对三世说的评价与蒋庆君所说者(见蒋著《公羊学引论》,第5章,9节)不同,尽管我在阅读其书时受益良多。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八

摘要: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借鉴和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孝慈文化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孝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个人修养的润滑剂,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本文就对传统的孝慈文化以及当今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做一探讨研究。

“孝”和“慈”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核心规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孝慈精神。然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是要构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诚实守信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孝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在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保存了原始社会中的众多因素.而孝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个人修养的润滑剂,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百善孝为先“孝”和“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传统道德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逐步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孝慈精神。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这说明公元前11世纪前就已经有了孝的概念。被后世推崇的尧舜禹三代圣君中的舜即以孝著称,一旦尊亲与尊过发生矛盾,孝道与国法发生矛盾,孟子坚持维护的原则,他主张抬高尊亲而不是尊国,抬高孝道而不是国法。孝为立身之本。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如果不强调孝,社会肯定乱套。中国古代选拔领导干部,称之为“举孝廉”[3]。这样就为孝道与忠道结合起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亦纷纷而至,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研究和揭示人们思想盆地形成发展的规律[7]。

2.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哲学意蕴: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求真、旨归善和创造美上。“探求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探求真,具体表现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对现实、对生活、对学科的开放体系,保证学科获得持续发展的知识源泉,促进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真的探求,以使学科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必须合乎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创造美”。历史活动中的“美”,同时也就是对于历史必然性即“真”的'达到和对于历史合理性即“善”的实现;既研究建构学科的结构与内容之真,又研究创造人们的精神家园之美等等。对学科研究进行审美思考,超越单纯的真与善的层面,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承担社会责任的更高境界。

社会政治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要的责任是承担社会政治责任,即积极推进伦理道德的创新与发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着意于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解决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引导人们参与道德实践,积极过道德生活,加速人的道德社会化,实现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再生产。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价值导向的挑战,以及“信仰危机”,诚信,尊重等问题的考验,人们思想道德教育则成为他们道德选择、道德行为的路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3.1孝慈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现阶段正处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潮之中,“小康”与“和谐”不仅语出先秦儒家,更为有意义的是,它确立了二千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更加表达了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确信。因此,孝慈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孝慈立足于个人如何应对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整体主义的心理体悟,“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均提示着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文化,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本体性及以民为本的社会本体性。一个国家要达到良好的治理,除了依托国家强力外,还得依托精神力量。

3.2孝慈是一种有利于治国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国家要得良好的治理,更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作为治国主体的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中,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自己,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战略规划,正是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效益经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公共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唯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里精神秩序,方有真正持久、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古人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现今社会也是如此。以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慈孝文化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慈孝文化是人际和谐的范导,引导并调节人际关系走向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广之,都属于大慈孝的范畴。

4.总结。

传统孝慈文化不仅蕴涵了“民胞物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执著的理念,而且还有助于唤醒人们的伦理自觉,唤起人们的道德情感,并且有益于遏制道德衰退和生态破坏。它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色,体现了儒学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孝慈文化不仅是德的根本与起点,也是教化的根本与起点。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是人情陶冶、道德升华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注意培养公民的孝道,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九

在中国,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了中国茶文化。与此同时,茶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谈到中国的茶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是从唐代与宋代兴盛起来的。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了宫廷和社会,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和医学。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而且丰富了有关茶的精神文化。

高三:古拉尼斯。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作为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古代中国十分普遍。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种植和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茶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社会,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与“茶风俗”、“茶道”相比,“茶文化”的范畴要深广的多。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应是在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开始逐渐问世。茶开始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带有了一定得文化内涵,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聚敛成风,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养廉”的问题。于是,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在陆纳、桓温手中,饮茶已不完全是人为地使用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而是带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入了精神的层面。由此开始,饮茶并不仅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在众多思想中,玄学独树一帜,十分流行。而玄学家们,大多是所谓的名士,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因此,在东晋、南朝时,出现了许多清谈家。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虽然最初的清谈家有很多好酒,可是与酒相比,茶可整日长饮,令人清醒,从而保持思路的清晰和心态的平和。因此,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便从好酒转向了好茶。而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了。紧接着,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饮茶开始和佛教、道教联系在一起。因为坐禅是佛教徒日常中的重要环节,而坐禅要求头正背直,静心专一。这样长时间静坐,容易导致疲劳困倦,需要清心提神,因此饮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的途径,茶成为了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而在道家看来,饮茶能够帮助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从而帮助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中国茶文化也由此初见端倪。因为尽管这个时候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还没有形成,但很显然茶已经脱离了作为饮食的物质形态,具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茶文化在隋朝基本初步形成。茶在先前都是药用,而到了隋朝,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普遍饮茶的形势,也多是因为百姓认为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780年,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也以此为标志。《茶经》阐释了茶的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并把儒教、道教、佛教的思想精神与饮茶相结合,首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茶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茶文化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以后大量茶书、茶诗的开始出现,如《煎茶水记》、《十六汤品》、《采茶记》、《茶述》等。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还与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上部分提到,由于茶有提神益思、清心静气的功能,所以寺庙崇尚饮茶。许多寺院不仅在周围植茶树,还为了专门从事茶事活动而制定了茶礼、设立了茶堂。

茶业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发展,这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专业品茶的社团开始在文人中出现。如由官员组成的“汤社”、由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也十分好茶,甚至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赐茶成为皇帝笼络大臣和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给国外使节的赏赐中茶叶必不可缺。在平民百姓中,茶文化更是充满生机、绚丽多彩: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可是,尽管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也因此十分兴旺,但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茶艺,已经失去了唐代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茶文化的精神也淹没在过于精细的茶艺中,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不论是朝廷、贵族、还是文人,喝茶都成为了“喝气派”、“喝礼儿”、“玩茶”。因此在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北方少数民族饮茶,主要是出于生理上的需求,对品茶煮茗等文化精神方面的活动兴趣不大。而汉族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情形,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茶艺的返璞归真。

明清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也已经改成“撮泡法”。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都是文人雅士关于茶的传世之作的代表。随着茶的种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质地、款式、花纹也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到了晚明时期,饮茶的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文士们开始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认为应当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茶叶出口到了清朝也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更是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以茶为载体,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总之,茶文化注重“和”字,千百年来在缓解压力、凝神静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也必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对我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这些优秀民俗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他们能够对学前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应当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对这些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将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优势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将民俗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对融合的方式和理念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二

中国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其独特性令人深感震撼。在学习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的博大精深、独特性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深远影响。本文将围绕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独特性、博大精深、社会影响和当代价值展开讨论和思考。

首先,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独特性让我深感震撼。中国思想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源头,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文化体系。从古代先贤们提出的“仁爱”、“仁者爱人”等伦理观念,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形成,都展示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丰富多样。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中国人拥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这种独特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国人民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其次,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博大精深让我深感佩服。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了儒家、道家、佛教、伦理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众多方面。这些思想与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通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也影响、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儒家思想的谦卑礼让、尊师重道,道家思想的自然随遇而安、顺应自然,佛教的无私济世,都给予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命智慧和道德追求。

再次,中国思想文化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思想文化通过渗透于民族精神和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中,为中国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文明观念,使中国人民传承中国文化,保持文化自信和认同。同时,中国思想文化理念也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中起到了指导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国人民注重人情世故、讲究礼仪,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

最后,中国思想文化史具有当代价值。尽管现代社会背景与古代有所不同,但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面对文化冲突、道德困境、社会压力的时代挑战,我们可以从中国思想文化中找到回应和启示。儒家思想中的中和、和谐观念可以引导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道家思想的自然与宇宙观念可以带给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实践。中国传统的文化智慧在当代社会中能够提供独特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底线。

总之,中国思想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智慧之源,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宝库。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独特性、博大精深、社会影响和当代价值都给予了我深刻的心得和体会。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当代社会中积极传承和发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立足,为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三

关中,即渭河平原,关中之名始于战国,因位于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而得名,形如枣核,号称“八百里秦川”。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关中沃土,受益于渭河。渭河滔滔,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奔涌而下,东流入黄。北有六盘山屏障,南有秦岭横亘,犹如大河的两岸,夹峙着渭河。唐代张藉在《登咸阳北寺楼》中写道:“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即是对她的写照。渭河大德,“三源出鸟鼠,一水兴八朝”,相传华夏礼貌的始祖黄帝和炎帝既诞生于此。《国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史家考证,姬水在武功,姜水在宝鸡,都是渭河的支流。西北荒寒,不可谓地利,但周秦汉唐等封建王朝标榜史册,能够说渭河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大禹导渭开始,无论是郑国渠,还是白公渠,正是它们的滋养让八百里秦川多了一抹大国气象的红润。犹如母爱的臂膀,变贫瘠为肥沃,变荒凉为葳蕤,于是“仓禀实而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脱胎于蛮荒,向着礼貌的珠峰一步一个台阶迈出坚实的脚步。渭河由此成为秦川的一条绿色丝带,河岸的每一根芦苇都是一个传奇。渭河通衢,当年晋国大旱向秦国乞粮,秦的粮食“以船漕东转,自雍相望至绛”,能够沿渭河而下,又溯黄河、汾水而上,直达晋都。作为一国之都的长安,人烟阜盛,每年需要漕运的粮食多达数十万石数百万石,这些都要仰仗渭河。渭河之水阿,她亦曾载着李白将诗意的经纬穿针引线在华夏的布衣之上,让这儿的人们在躬耕之余眺望那轮思念的月亮。所以当你站在渭河边上,听那潺潺之音,即是这些诗句的吟哦,嗒然入心。

渭河成就了关中,“山水清丽,林跨数郡”。除此之外,关中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北有陕北高原,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连绵,东有华崤诸山,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河环抱,气势团聚。关中险要,有一个说法叫“百二秦关”,意思是说百万人攻关中,两万人足以拒之。当年范雎入秦,游说秦王:“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自秦以降,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关中的地位为经营天下者所首重。关中,多少个封建王朝枕流而栖?无需走进发黄的书页,我们也能目穿古今,那滔滔渭河淘走了无数的英雄往事,却无法吹散两岸的袅袅炊烟,那覆压大地的村庄只有听着她的呼吸才能走进睡眠,仿佛母爱的臂弯,与她在同一个脉搏上心跳。即使我们远走他乡,也会记得这条村头的长河,她让我们的.目光变得柔软,那柔软中却又有着一根坚硬的骨头,于是振作起来,遥追周秦汉唐的光芒,作弄潮儿的长吟。

酒是一方水土的物化,或浊或清,或醇或寡,或烈或淡。饮了这杯酒,似乎就以某种方式融入了当地的山山水水,继而神往不疑,反认他乡是故乡了。关中酒就是这片土地的味道,空杯余香,意犹未尽。看似寻常,其实奇崛。正像北国的冬天,以一色作墨,翩跹天地之间。当你饮了这杯酒,即是把汉唐气象吸纳于胸襟之中,眼前是霓裳声色,耳畔是金声玉振,这就是关中酒的魅惑,也是每个喝了关中酒的人庶几能够抵达的彼岸。

作者:孔金泉。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四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总是有自己的一天理论,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孔子的文化思想常识吧!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

在政治方面,他宣传“为政以德”和“礼治”,以“德”来治理人民,以“礼”来治理国家。

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

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成为儒家基本的经典。

他的言行由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孔子、孟子、荀子的观点对比:

伦理观。

治国理念。

民本思想。

历史观。

孔子。

性相近。

“仁”“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孟子。

性善论。

“仁政”“施人与民”

“民贵君轻”

社会进步。

荀子。

性恶论。

强调“仁义”“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社会进步。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五

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孕育出了众多独特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和文化传统。我的研究和学习使我深刻领悟到,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每一个思想流派和文化现象,都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学习中国思想文化史,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儒家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治国理政,注重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义务。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认识到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只有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个人主义的盛行有时候会与传统儒家思想相冲突,但我们也应该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儒家思想中的“仁”的精神,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和睦的社会。

其次,道家思想的追求自由和自然给我以启发。道家强调顺应自然,重视情感的表达和个体的自由。通过学习道家思想,我逐渐理解到人应该超越功利和物质的追求,追求内心的舒畅和灵性的升华。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的本真,追逐物质的欲望而忽略内心的需求。因此,道家思想尤为重要,它教会了我如何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第三,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法家思想给我以启迪。法家思想主要关注社会秩序和权力管理。倡导刚强果断,法治至上,主张以法律约束个人和群体的行为。通过学习法家思想,我认识到规范和制度对社会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制,才能保护人民的权益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现代社会中也存在法律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尊重法律规则的同时,注重道德伦理的建设,以避免法律的空隙和滥用。

第四,佛家思想的指导原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佛家主张超越人世烦恼,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通过学习佛家思想,我理解到生命的真谛并不在外界的物质,而是在内心的冥想和觉悟中。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各种烦恼和压力所困扰,而佛家思想教给了我如何在喧嚣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最后,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墨家、兵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这些思想流派,我将扩大自我的眼界,理解到中国古代智慧的博大精深。

总之,通过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塑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六

中国素有“酒的故乡”之称。

据考证《吕氏春秋》和《世本》等较早的文献都认为酒为仪狄所造。

《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指出了仪狄造酒的时代;《世本》认为这是造酒之始“,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说,《事物纪原》也说“少康作秫酒”。

张华《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潜《述酒诗》序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仪狄,相传为夏禹时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时人。

后来,仪狄造酒之说渐隐,杜康造酒之说益显,遂使杜康成为酒的代称。

关于“酒文化”,萧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

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

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

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

同时,中国酒文化也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

“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

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

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

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

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

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

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

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

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

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

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

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

相亲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场敬酒。

双方无异议时,席面上由双方的主婚人交换酒杯一饮而尽,或由媒人举杯饮尽,谓之“端盅”,以示婚约已成。

而在陕西安康一带,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时,一进门,便有两个妇女向之递酒,名曰“喝迎门酒”。

随后拜完天地,进入洞房,新婚夫妇双方还要共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由“合卺酒”发展来的,“卺”是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瓢,夫妻双方各执一瓢盛酒同饮。

酒在此便是约定盟誓作用,表达了夫妻双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祸福同享的决心。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

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

瑶族有喝“笑酒”的习俗,当亲朋聚饮之时,或提出笑话佐酒,或边喝边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词”。

还有广西壮族喝“交臂酒”的礼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时,要主客交臂,各饮自己所执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谊之深。

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

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

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谱”悬挂在堂屋的北墙上,下设供桌,摆上供器、供品。

贴上对联吊钱等物,作为祭祖的神坛。

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带着烧纸和白酒去先人的坟头烧纸奠酒,意为给逝者带去钱财、酒肉。

烧完纸,奠完酒,要点上一饼爆竹,意为请先人在此“喝酒拿钱”。

同时。

除夕十二点除焚高香、烧大纸、供酒、奠酒的祭仪外,还要添加供饭、子孙们磕头礼拜的祭仪,酒在这里又一次充当了主祭品的角色。

除祭祖的活动外,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祭天地、川泽、山林、社稷、芒神、蚕神、财神、龙王爷、药王爷、牛王爷、马王爷等祭祀活动,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五、小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从不单纯的作为一种饮食,而是作为一种传达寄托情感的媒介,一种交际往来的手段和符合。

中国传统酒文化有着浓郁的精神文化特点,它被寄寓了丰富的个人希望和社会期待。

同时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酒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和价值都已经远远超出了酒自身所具备的内涵。

所以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把广阔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实际社会功能相统一的文化功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酿酒科技,,(6):15~18.

[2]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吴小如.诗词札丛[m].北京出版社,1988.

[5]韩伟.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河南大学学报.第44卷第五期.9月。

[6]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邵阳学院学报.第4卷第2期.4月。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七

中国的茶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一直到现在,喝茶还是中国人的习惯。唐代是茶叶生产和贸易兴盛的开端。茶叶从唐代中期开始便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们喜欢,并从南方传到中原,再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唐代都这么有名,那么其他朝代的茶就更加有名了!

在宋朝饮茶之风日益兴盛,宋代茶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随着唐宋朝代的更迭,茶文化随着茶叶发展开始由兴到盛。

历史中元朝是一个平淡的朝代。但这个朝代对普洱茶很有研究。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由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篇十八

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系统的紧张组成部分,此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民间文化艺术的进修中,孩子们能够感遭到艺术的魅力,能够感遭到现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够感遭到一些深入的人生哲理,更有利于造就幼儿的审美才能,这些上风与幼儿教导造就幼儿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代价观的目的相一致。但是在幼儿园教导中,受教导者的年纪比拟小,教师纯真死板的讲授民间艺术文化,幼儿很难懂得此中的内容。是以,教师要依据幼儿园教学的内容,将民间艺术文化有用的渗入渗出在此中,到达预期的教学后果。

幼儿教导教学的工具一样平常是针对年纪比拟小,认知水平还不成熟的幼儿,教导教学方法不能够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对付幼儿的进修来讲,课程内容必要具备增强的趣味性,只要具备趣味性,讲堂教学的效力才会赓续地晋升。是以,在幼儿教导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就有了一个紧张的代价与意义,即有利于晋升教导教学运动的趣味性。比方幼儿在进修折纸、泥塑等常识的时刻,好奇心比拟强,这些常识对付幼儿来讲也加倍具备吸引力,幼儿在进修的时刻投入更多的精神,有利于赓续进步教导教学后果。

在幼儿教导教学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是对教导运动的一种升华,将教导教学运动上升到民族的高度,让幼儿从小就接收到民间文化艺术的陶冶,让幼儿感触感染民间文化艺术的紧张性和此中包含的魅力,有利于造就幼儿对民族的酷爱之情,晋升幼儿的汗青义务感,会更好的承当起民间文化艺术的义务。教导与文化之间的互相渗入渗出,在教授常识的同时,能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幼儿的思惟与行动,这是民间文化艺术教导的基本目的,要侧重进步幼儿的文化水平。

在汗青满漫长的发展中,很多的民间文化艺术都由于得不到传承而衰败乃至是消散。是以,在幼儿教导中渗入渗出民间艺术文化,不单单有利于教导教学运动,还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如果一个人从幼儿阶段就懂得民间艺术文化,对民间艺术文化就会发生更多的情感,对其掩护事情会加倍看重,乃至此中一个幼儿便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继承人。有的幼儿园将戏曲文化渗入渗出到幼儿教导中,很多幼儿发生浓厚的兴致,就会停止业余的进修,而且在一些业余的比赛中获得优良的成就,在以后的事情与进修中就会更好地传承戏曲文化。

幼儿园的教导教学运动,与教师的教学领导有着很大的干系,教师可否停止准确的教学事情,很大水平上决定了教学后果的好与坏。是以,为了增进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渗入渗出,就要对幼儿教师停止培训与练习。很多幼儿教师是方才卒业的大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懂得也不敷深入与透辟,要支配他们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地与观摩与进修,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懂得,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进步幼儿教师的民间文化本质,晋升其教学才能,以便在以后的教导教学运动中将之协调常识与思惟更好地创收给幼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模范,晋升民间文化艺术渗入渗出的有用性,到达良好的教学后果。

幼儿园的教学运动相对来讲比拟机动,教师能够在课程教学中渗入渗出民间文化艺术。教师能够在上课以前,用一段民间文化艺术作为导入,引发幼儿的`进修兴致。比方,咱们漳州市剪纸艺术异常的著名,在教学中咱们可借用幼儿比拟认识的剪纸艺术,在认识数字教学运动的时刻,经由进程民间文化艺术中剪纸的情势,将数字做成漂亮的剪纸展示给幼儿,幼儿在认识数字的同时,更好的感触感染剪纸这类民间艺术文化。或许教师在讲授一些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时刻,教师能够依据故事内容,让幼儿经由进程竹马戏的情势演出进去,幼儿感觉到异常的别致,更好地记着课程教学内容。是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联合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拔取一些本地的民间文化艺术情势,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进修运动中来。

情况对幼儿的影响照样比拟大的,一个丰富多彩、活泼风趣的进修情况,有利于幼儿在进修的时刻坚持踊跃的、豁达的、愉悦的心境,对付晋升教学的有用性具备紧张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咱们的先生常联合儿童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化艺术文化展开响应的主题运动,比方我县是九龙璧之乡,咱们展开了“九龙璧一条街”的运动,孩子们自小生活在华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遭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对付这个运动的热忱异常的高。在运动中,家长踊跃共同,赞助幼儿查阅相干的材料,探求林林总总的玉雕产物,教师则建立并展开了“九龙璧展览馆”、“九龙璧加工厂”等游戏运动,率领幼儿踊跃的介入到民间艺术文化的运动中。同时,咱们还在运动中经由进程多媒体,展示玉雕的构成进程,玉雕师的精深身手,玉雕品的精彩绝伦,领导幼儿对玉雕文化和玉雕师的聪明有深入的懂得,从而建立民间文化艺术渗入渗出的情况。

在幼儿教导中,师生之间的交换是最紧张的也是作为频仍的,教师不单单要指点幼儿停止进修,还要存眷幼儿的日常生活。在师生交换的进程中,教师就能够应用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加深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懂得水平,晋升教学运动的有用性。比方,当两个小朋友由于争抢一个器械而打起来的时刻,教师必要停止调理,这个时刻严格的批驳与说教都邑起到负面的感化,乃至会在幼儿的心坎深入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个时刻教师必要为幼儿讲授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进修孔融的精神,启迪幼儿的思想,幼儿意想到本身的差错,增进幼儿思惟的赓续发展,更有用的渗入渗出民间文化艺术,咱们将满族“抓嘎啦哈”游戏改编成益智游戏;将“小猫钓鱼”“下五道”“石头和小井”等棋类游戏,投放在益智区。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换。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导教学中渗入渗出民间文化艺术具备极端紧张的地位。是以幼儿教师必需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内容,赓续进步本身的本质,建立民间文化艺术的情况,增进民间文化艺术的有用渗入渗出,晋升幼儿教导的后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017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