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能力的锤炼,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帮助。
城市化论文篇一
在凤阳,引淮入城不是一个新话题。六百年前,明中都皇城引淮水,使古都护城河水成为不腐的活水;此后,清朝年间新建府城,护城河也引中都护城河水使其成为流动之水。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凤阳城内水系成了一城死水。多年来,面对城内横流的死水、污水,政府和老百姓心里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引水入城、聚水润城。
一城死水变成活水,满沟污水变成清水,多条龙须沟变成景观带9月26日,引淮入城工程正式通水,清清淮河水成功引入凤阳新老两个城区,实现了几届县委、县政府谋划已久未能实施的蓝图,凤阳百姓几十年的期盼终成现实。20xx年,县委、县政府将引淮入城工程纳入为民办理的十件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解决一系列困难,争分夺秒将好事办好办实。引淮水入城第一步就是要从淮河提水,取水口就在位于淮河岸边的门台电灌站的一级站。从这里,淮河水经过三级提升,以每秒3.82吨、每小时13752吨的流量逆势而上,中途通过分水闸口“兵分两路”。
一路经蚂蚁山完成16公里跋涉,辗转来到凤阳中学校后新城水系,与新城区水系对接,自流经过新城区各条景观河道,汇入城南水沫河,随水沫河水一同流入濠河,最终经濠河回到淮河;另一路流至武临新河,再经过第四级提水,流入明中都城护城河,通过地下涵管,注入老城区护城河,大约5公里路程,随后通过排水渠在安东桥处注入独山河,最后经濠河流回淮河。引淮入城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科学论证、高效规划是保证其真正产生作用的重要条件。该工程通过“北截、西导、南梳、东排”,对新老主城区“一河三沟一库”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一水连两城,一水通两系,循环利用淮河水,构建“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城市水系。
“为了完成从淮河引水入凤阳城,县委、县政府拿出1287万元维修引水渠道,从位于淮河的入水口开始疏浚、扩挖,原来很多沟渠都是土渠,现在全部衬砌,16公里引水渠道沿途大大小小的跑冒滴漏沟、渠全部封堵。”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说。负责新城水系规划的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指着一摞摞规划设计书说,“在总的规划下,我们还做了很多单项规划,县里主要领导明确要求,要瞄准长远,每一步都要科学规划、高标准规划,坚决不做低标准的重复建设。”“只要天气允许,我们不分白天黑夜抢工期。”县重点局城市水系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保质保量地实施这项民生工程,在质量方面,我们实施重点监管,要求五大员全部到岗,工程总监、项目代表、总监代表、安全员、质量员时刻在现场监管,确保这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完成。
”新城区水系治理一期工程总投资2534万元,北起西华街北侧、经凤阳中学东侧、丹桂花园北侧,东侧、南至前门路南侧接独山河支流,向东沿永乐路北侧穿过凤凰路、惠政路、中都大道,接滨河景观二期,水系贯穿凤阳整个新城区,全长5.8公里,河道宽8米,景观绿化达7.8万平方米。这样大的工程推进难度可想而知,土地纠纷问题是其中的难中之最。在新城区水系治理一期工程二标段现场,府城镇相关负责人指着工地说,“有少数不理解的,我们镇村干部就沉下身子,到群众家里反复做工作,让大家知道引淮工程会给我们群众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对我们凤阳环境改善有哪些好处,最终取得了大家的全面理解和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本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利于民的原则推进工程。
据统计,引淮入城一期工程截至目前征地约260亩,征地赔偿金、地上附属物赔偿等,政府累计拿出了近1300万元资金。同时,县委、政府也坚决处置恶意“投机”“占便宜”现象,确保标准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目前,一期一标段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标段正在收尾阶段,预计10月底可全部竣工。高规格的规划、大手笔的投入、严要求的施工,带来的是新老城区一条条水系和一带带风景,在建设新城区水系的同时,沿水系还规划建设了大片具有园林特色的绿化带,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凤阳花鼓”景观,配以凤阳凤画,让人耳目一新,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目标。在老城区护城河边,负责河面清洁的李师傅深有感触,“我在老护城河捞水草已经三四年了,原来水质差,水泛黑泛绿,一到阴天下雨还翻底,一阵阵臭气。现在,护城河里的脏水都被排走了,水干净了,水藻少了,沿河岸的老百姓夏天也敢开窗户了。引淮入城,真是咱们的民心工程。”
城市化论文篇二
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人类在生产及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养成低能耗及低能量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基于当前环境情况,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低碳环保工作当中,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和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尽自己最大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遵守相关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1环境监测为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提供可能。
从环境监测的职能及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是对社会进行服务,防止环境污染,而对于低碳環保生活而言,它是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环境监测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了可能。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的生存环境,根据低碳环保生活中的有关规定,利用收集到的样品,对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水资源、大气、土壤、噪音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判断其是否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的有关标准。另外在进行环境监测评价之后,也要制定相关策略,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有效控制,提升环境质量,为低碳环保生活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2.2环境监测可以对低碳环保进行有效监督。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影响低碳环保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基于这种形势,也产生了一些环境体系评价方法,比如环境监测就是一种典型、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低碳环保生活进行有效监督。具体而言,某地区一旦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环境监测部门就必须马上到达污染现场,在了解污染情况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有效评估,并进行应急监测工作,对污染物的性质、影响程度、所属类型、散播速度等进行充分了解,之后与环保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措施,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监测人员在对污染物样品进行分析后,要合理提出治理建议,为环保措施的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在必要时,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对社会大众公布监测结果,让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的起因、影响、治理措施等,使他们能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程度,便于对他们以后的生活行为进行约束,进而让社会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和谐。比如,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存在很多工厂及车辆,产生了严重的雾霾现象,利用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大气中pm2.5、co2、so2等污染物的浓度,对空气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并将分析结果传达给环保部门,让其采取相关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全面治理和防范,提升空气质量,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2.3环境监测始终存在于低碳环保生活中。
比如在生活当中想要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那么该工程项目在经过立项、分析、规划、设计等一系列过程后,在开展施工活动前,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实行有效分析和监测,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以符合低碳环保生活的相关标准。在进行施工活动时,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将监测结果和施工之前实行对比,了解项目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程度。另外,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环境监测人员依然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工作,对项目可行性再一次进行全面分析,比如对其污染物排放实行有效评估等,进而决定该项目是否可以继续运行。由此看来,对于低碳环保生活而言,环境监测是始终存在的,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而环境监测又是实现低碳环保生活的有效手段[2]。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环保生活得到了多数人的青睐,而环境监测可以为实现低碳环保生活提供可能,并始终存在于低碳环保生活当中,具有极强的监督职能,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进而约束他们的生产及生活行为,对环境进行保护。另外对于一些相关部门来说,也要在了解低碳环保生活和环境监测关系的基础上,对监测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及创新,确保监测水平,为低碳生活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林龙,谷惠玲.低碳环保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0:124.
城市化论文篇三
摘要:低碳环保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环境,要想创造这种生活环境,就离不开环境监测。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介绍环境监测的职能及意义基础上,对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低碳环保;环境监测;有效监督。
引言:
要想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需要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损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监测对低碳环保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人们要想快速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应该提升对环境监测的认知,明确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
1环境监测的职能及意义。
1.1环境监测的职能。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监测样品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索环境变化情况,它的职能特征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第一,它的基础虽然是统计学,但是也融合了社会科学以及自然中一些精华成分。第二,它的职能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在环境监测完成之后,对产生的有关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水资源、大气、噪音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在了解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对其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环境治理及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低碳环保生活的`规划提供科学性参考依据。
1.2环境监测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目的就是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好,人类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影响低碳生活环境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汽车尾气、硫化物等,对环境实施监测不仅能够让人类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督促,进而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让人类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生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也可以认为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提醒及监测的一个过程[1]。
城市化论文篇四
城中村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人口素质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切实了解社区居民文化基础和文化需求取向,继承和发展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习俗,发挥大学生和外来人口这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的作用。并注意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共同探索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论文关键词】。
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外来人口文化需求。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认清“城中村”现象,有助于把握我国城市化的特殊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探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城中村”的改造,进一步推进“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试以g市l街道的调研为切入口,对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体验观察与阐释,并对发展走向提出笔者的思考建议。
1l街道及其社区文化的基本情况。
l街道办事处管辖下的l中心居委和k居委两个居委会(即是原未进行“村改居”的l村,为考察完整意义上的“城中村”,本文尊重历史与现状,调研对象包括上述两个居委,并从表述方便上考虑,在下文将两个居委会按现行街道建制统称为l),是g市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城中村”之一,其所在地是规划中g市未来的城市中心——z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g市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居住、办公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因此,其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城中村”的典型,更对“城中村”社区文化的如何发展提升具有启发性意义。
l街道现有本地人口约6300人,外地人约12600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人口比例是1:2。根据该社区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本地居民高中以下文凭占33%,中专或中技文凭的占25%,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40%,研究生学历占2%。各种职业在这里广泛的存在,其中党政机构有关的从业人员占1%,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占8%,个体经商占25%,自由职业者占32%,其他占34%。
街道有一个文化站,文化站设站长1人(属街道办事处正式编制人员),另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聘用制)。文化站建有培训室、舞蹈室、旱冰场、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现有各种业余文艺活动团队12个。共建单位有g市聋人学校、某某小学、小区某某花园。文化站一直致力于整理当地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乐社、醒狮、龙舟等,且此三者都在g市有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化站于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l街道是某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系的部分学生被街道居委会聘为“社区助理”。地域内的其它几所高校常与l街道联合开展“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讲、文化表演、志愿者活动等。
2调研分析。
在l街道党政领导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于2-3月,通过采用访问、座谈、实地察看、抽样问卷、参加活动等方式方法,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其中,发出当面访谈抽样调查问卷220份,调研对象为包括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居民,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是90%;回收答卷中,本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72份,占36.4%,外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126份,占63.6%。
2.1居民的文化基础教育。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中村”的本地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房屋出租、集体分红等获利又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愿望。l街道近年来一直开设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提高本地居民的素质。在调查到的72位本地居民中,共有36位(占50%)参与过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有49%的人认为参与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31%的人认为帮助一般,20%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被访者还是保留一定程度上的“村民保守心理”,对于“l街道的文化活动都只是l街道本地人的活动”,有42%的人比较赞同这一说法,有31%的人不太赞同这一说法,有27%的人不赞同这一说法。这一定程度反映出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所起的作用,只是还必须再进一步的加强。
2.2居民的社区文化参与认同。
调查显示:只有25%的居民在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有40%的居民扮演观众的角色,但是却有25%的居民很少或几乎没有去关注过。38%的居民认为其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有29%的居民认为太欠缺。有关文化站的使用,有21%的人表示经常去文化站活动,有27%的人表示很少去文化站活动,12%的人没有去过文化站。有关图书室的使用方面,有59%没有办理图书室的借阅证,有28%办理图书室借阅证,在办理图书室借阅证的人中,有45%的人经常或比较经常去图书室借书,7%的很少去借书,10%从不曾去借过书。有84%的人觉得图书室能够满足或一般能够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有10%的人觉得不是很能满足,有6%的人觉得不能满足。而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认同上,只有18%的居民认为l街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非常符合或很符合省特级文化站的称号,34%的居民认为一般符合,17%的居民认为不符合,25%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其获得省特级文化站这件事,这一方面由于其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省特级文化站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
2.3居民的文化需求取向。
调查中显示,l街道居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有33%的居民表示基本上一整天都有空的,而有55%的居民在空闲时间主要进行户内活动,只有23%的居民表示在空闲的时候会参加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60%的居民表示他们是愿意参加社区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但是67%的居民表示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在选择文化活动方式上,有24%的居民表示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集体活动,有37%的居民更喜欢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24%的居民喜欢参加一些外来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至于l街道目前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其文化需求,有59%的人觉得完全或基本能够满足,有40%的人觉得不满足,有10%的人觉得很不满足。这些一系列数据显示出l街道现有的文化活动仍未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4一个特殊群体——外来暂住人员的文化需求关注。
l街道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聚居地,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兼顾到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街道没有太多主要是针对外来人员文化需求的文化建设,外来人员对当地文化建设也是不太了解,对社区集体文化活动与建设参与度不高。当然,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仍然是以行政行为为主,社区居民仍然是处在客体地位,外来人口的地位相对来讲更是低。由于经费、场地紧张等原因,一些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社区百姓的需要仍有较大距离,外来的“新移民”、“过客”在他们眼里往往成了文化建设中“被遗忘的群落”。同时,由于外来暂住人员群体在城市生存压力大,往往工作时间很长,甚至没有休息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还未能成为他们的重要需求。此外,从“官方”的角度看,他们与原有村民关系密切,心理上的认同感强,在管理上又有一套驾轻就熟的经验,因此很自然地把文化建设的注意力放在本土村民身上,而对社区中的“新移民”中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丰富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2.5社区文化的一股新活力: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得到认可。
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居民认为大学生在社区搞得志愿者服务活动“很受居民欢迎,居民参与热情很高,活动受到居民的好评”。对于目前大学生进社区开展活动,70%的居民认为“活动的次数不够多,希望再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以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3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要高度关注“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
“城中村”在乡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村民的社会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中处处留有乡村文化的烙印,一方面他们渴望享受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城市问题敬而远之,这种尴尬而困惑的境地使得他们成为亦乡亦城的“边缘人”。“城中村”村民由于土地的丧失,在就业上被迫从农业向非农转移,但是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与土地、出租屋经济收益,使一些村民成为无业的食利阶层—“二世祖”。而一些村民由于文化水平与技能水平较低,则只能从事修理、搬运等服务或体力工作。另外,由于就业和传统观念的差别,村民无论在交往对象或范围上都极其有限,无法快速融入城市环境、分享城市文明。由此可见,村民的非正常收入、就业状况和社会文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很难在文化层面上快速城市化。所以,村民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城中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社区文化建设是形成人们社区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明素养,培养居民的主体、平等、责任意识、公益观念和互助精神,也是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城中村”居民在满足对物质生产生活产品需求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体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3.2街道、居委在“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应发挥好指导与服务职能。
社区文化是一种公共生活领域的文化,它的文化基础是社会公德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它与平等、权利、义务和正义等理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城中村”的社区文化主要是植根于当地农村,原住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一套适应农村社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社区成员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对原社区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都市文化、外来文化与原住民文化不断发生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冲突中有融合,碰撞中产生交流。街道、居委必须坚持塑造现代文明居民这一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营造健康向上的“城中村”社区文化氛围,培育平等、参与、友爱、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理念,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通过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的文化活动,创造社区成员交往接触,增强其认同感,凝聚社区居民人心。另外,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使得“城中村”居住着许多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他们比常人承受着更多的经济和精神压抑,政府也可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抚慰。此外,在政府加快其职能转换的进程同时,政府也应该及时理顺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与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权责关系,这一点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显得尤有急迫。
3.3创新社区文化运作机制,活跃“城中村”社区文化。
要改变过去那种完全通过政府自身来承办和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做法,充分依靠社区居民的力量来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建立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组织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实现广大市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自行组织、自行操作和自行管理。积极培育和建立社区中介组织和文化社团。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要大胆地引入市场机制,把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行为相对一部分让给市场,挖掘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动力。通过市场化、产业化机制的有效运行,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使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支持,逐步使社区文化的发展走上自主性发展的新路。
3.4关注外来人口的文化需求,在交流与融合中共建和谐社区。
“城中村”由于其可供住房量大价廉、交通便捷,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在此聚居。“城中村”的发展趋势是本土居民越来越少,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事实地将“城中村”内的居住人口分为常住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两个不同的群体。一方面,原住居民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排外意识,给外地人融入当地文化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由于在外漂泊和生活艰辛,大多和自己原属同一地域的人往来,很难完全融入本地社会,使他们对“城中村”很少有强的归属感。这就造成了“城中村”社区环境不断恶化、社会问题滋生。因此,对于“城中村”合理城市化而言,其实质就是实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化,使他们融入城市文化、享受城市文明,实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整合和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生活相互作用来实现,这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3.5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创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就社区而言,尤其是“城中村”社区,社会弱势群体结集较多,需加大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的力度,而其需要提供的绝大多数的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但目前社区基层服务人员和社会义工等公益资源较为紧张,较难以满足居民的需要。而大学里有着大量的青年志愿者资源,可以较好地补充这一不足。
针对目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资源实际,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
一是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在社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咨询服务。通过这样的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既提供了便民服务,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同时丰富和促进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二是对居民进行义务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为居民的再就业奠定知识基础。
三是关爱社区青少年问题,重点扶助社区弱势群体。一方面要以模范作用,协助引导教育好失学、失业、失管的青少年,另一方面要将社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失业人员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
四是关爱外来流动人口,促进文化融合。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作为桥梁,促进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文化交流,为社区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提供条件。
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志愿者必将会成为未来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所以在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培养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成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机制,使社区文化志愿者在一种规范、有效、科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社区中的各个部门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和方便,以使社区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得以更好的发挥,为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城市化论文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着眼点,以期最终消除障碍,推进我国城市化健康、积极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城市化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人口转化、剩余劳动力的走向以及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把握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二、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1.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征。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1978年增长到17.92%,近30年只提高7.3%,发展速度很慢。“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由的36.09%增长到的41.8%,达到43%,年均增长1.4%。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由1978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底的56,212万人,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8个。
2.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截至,全国城市总数为662个,其中,东部地区293个,占44.26%,中部地区247个,占37.31%,西部地区122个,占18.43%。
3.城镇化水平低。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值比重,年,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7.6%,而城镇化水平为43%,二者相差44.6个百分点。
四、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波动大、水平较低,故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在长期计划经济“城乡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以产生、固化乃至于不断强化。政府借助于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粮油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城乡有别的管理体系。城乡居民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最终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即所谓的城乡差别。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首先,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偏好。其次,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3.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我国的城市化历程表现出与这种规律较大程度的背离,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么定位模糊、摇摆不定;要么彼此“借鉴”,简单复制。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4.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在城市外围空间拓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现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则严重滞后。从城市景观的外观上看,我国的城市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但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积淀上则呈现出天壤之别。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后续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五、完善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我国城市管理的水平。
1.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要逐步摒弃片面强调发展城市(尤其更多地停留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的传统做法,而应从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角度谋划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审视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结构雷同、个性模糊是一个普遍问题。城市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未来功能的定位上均显示出明显的趋同性,这种现象对于城市的后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实践证明,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个性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弱化行政干预力度。应强化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淡化行政干预色彩,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学习和运用现代经营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4.突破制度瓶颈,净化外部环境。改革现行的城市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社保制度,降低外来劳动力在城市生活、就业成本。努力为市民和农民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目的。
六、结论。
1.要正确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人口流动、产业政策、区域平衡、科技进步、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当作整体一盘棋来统筹制定总体战略。
2.必须将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逐渐过渡为辅助模式,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战略下,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确立“以大中城市拉动型”的城市化主流模式,同时解决“三农”问题,逐渐把农业纳入规模产业现代农业进行经营,只有这样的经济工作和城市化才能真正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姚士谋,陈振光等.中国的城市群.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2.
[2]傅崇兰,董黎明.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
[3]薛东前.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地理科学进展..2.
[4]周干峙.用科学规划开创城镇建设新局面.城市规划.2006.1.
[5]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等.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的综合分析.经济地理..6.
城市化论文篇六
本文对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进行概念的介绍和阐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分类,概念进行介绍和界定;结合当今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历程及当今概况,包括大雁塔广场,书院门街区等实例来阐述其营造方法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联系;最后,提出在人居环境科学观指导下,我们如何进行建筑学科的设计和研究。
0导言。
随着人们环境科学意识和需求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众人瞩目。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工作和休息之余的重要场所,它是城市的客厅,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更是展现城市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地方。
1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与实践的起源。
希腊建筑师c.a.杜克塞迪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研究人类聚居的理论,又称城市居住规划学、人类环境生态学。1965年在希腊雅典成立人类聚居学世界学会。
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仅仅各自研究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侧面,而人类聚居学则要吸收上述各学科的成果,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类聚居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了解和掌握人类聚居的发展规律;一方面要解决人类聚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创造出良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杜克塞迪斯按规模大小把人类聚居分成15级层次单位:个人、居室、住宅、住宅组团、小型邻里、邻里、集镇、城市、大城市、大都会、城市组团、大城市群区、城市地区、城市洲、全球城市。这15级单位上下互相联系构成人类聚居系统,要想解决各层次中的问题,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研究。
2当今城市空间的意义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一方面由于社会模式的变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减少,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因此在建筑学科上,比如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人们迫切需要一些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近些年,学界已经提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能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空气和生活垃圾污染,气候异常等再次让人们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不再是只重视经济发展的局面,而是要达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
3我国人居环境的科学研究和城市公共空间。
中国古代是以“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思想来造城的,城市设计是在做如何能更好的体现“君权神授”思想,而不是在满足普通人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多是自发形成。近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建筑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传入,对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的建设触动很大,城市空间建设方面基本上是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于是,当今流行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很多理论大多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4中国当今城市空间设计的具体实例。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在中国,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的趋势开始抹杀地域文化,致使当地文脉出现断裂,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在商业街的建设问题上,全国的商业街不计其数,而商业街上的商铺品牌内容大同小异,建筑立面和围合空间也基本上清一色全是国际化,现代化,缺少地方特色。另外由于汽车越来越多,后期管理存在问题等,更加恶化了很多城市的公共空间,使这些空间变的不合理,不自然。
当然,结合科学人居环境的优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也是屡见不鲜,接下来说几个关于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间例子。
4.1大雁塔广场。
大雁塔广场保持了与城市道路,周围步行系统的合理联系,增强了广场交通的便利性与易达性,由于景观连续性的需求,而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来联系从雁塔路到广场上的人群,整个广场作为一个交通岛避开城市交通对广场人流的影响。广场保持了与城市环境的联系,将广场与大雁塔,陕西民俗大观园,陕西戏曲大观园和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之间进行了整体化研究。广场的人行出入避开了公交汽车站点,但又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停车场设置在人行入口的西面,阻止了汽车对广场空间的干扰和侵占。通过序景(喷泉)--主景(大雁塔)增强了广场的统一性和可识别性,产生了方位感,秩序性和导向性。
地面以及周边实体建筑限定出了大雁塔广场的空间形态,大雁塔北广场是三面围合型广场,南广场是三面开敞型广场,广场周围建筑物的围合形态很好的保持了广场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通过轴线,序列的空间组织方法,有效的达到了喷泉池--大雁塔--玄奘雕塑这一空间虚实有序的连续性。设计中利用了多种空间组合方式及物质设计要素,形成了广场空间的标志性视觉主导界面,在尺度,轮廓,底部构图,细部处理等方面协调呼应,保持了界面的连续性。
4.2书院门步行街区。
书院门步行街区结合了西安市总体布局,保持了街道与城市地形地貌的协调,与历史,地域文脉的呼应,成为一条展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的'博物馆。根据街道的性质,服务对象及交通承载能力,确定了街道的形式,剖面宽度,结构模式;充分考虑了城市街道静态,动态景观构成要素,并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实用性,观赏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街道两侧种植落叶树种,满足正常需求的同时也加大了绿化。出入口设计采用了牌坊和跨界牌楼的形式来限定环境,减少了外界交通干扰,增强了街道的标志性。内部街道与顺城巷的关中民俗体验长廊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结合的很好。街道内部合理安排了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停车区域以及相互关系,景观小品,座椅和垃圾箱的外形与周围环境十分融合。
街道内部具有很好的空间封闭感和序列感,由于书院门步行街是折线型的街道,在街道转角处设计有小型广场,放大了空间节点,形成小的供人们驻足交谈,欣赏的空间。书院门步行街具有很好的空间连续性,通过建筑,景观要素的视觉连续性,强化了街道的形态特征,很好的表现出了与人文景观相一致的建筑立面尺度,轮廓,门窗,色彩,质感,风格及符号。考虑到步行运动方式的人们对场景重复变化的时间和距离的感受,注重了对场景的细节,空间节奏变化,景观的丰富多样化,以达到人们慢速行进中步移景异的感受体验。
5结语。
引用一段吴良镛先生的话:“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栋建筑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要融合经济,社会,地理等,从城市走向城乡区域的整体协调;景观学要融合生态学等观念的发展,从咫尺天涯走向大地园林,为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或许只有系统化,生态化和人性化是建筑以至于城市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当今建筑学科的高速发展,我们更要在建设和营造公共空间上以系统化为手段,生态化为目标,人性化为职责,相信我们能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的方法论将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亲切。
城市化论文篇七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一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一些“滞后”现状,本文就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滞后现状为契机,分析一下其形成的原因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滞后;原因;策略。
一、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的现状及其原因。
1.学生。
高职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高考中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或者是一些职业学院毕业自考上来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学生在上高中或者是职业学院的时候,英语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衡量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是以考试为目地的去学习,没有真正了解学习英语的作用,再由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进入高职院校也是为了学习一技之能,往往忽略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了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没有学习兴趣,这也是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的最基本原因,只有让高职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学习英语,高职行业中的英语教学才有提高的可能。
2.教师。
高职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只当教师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定位,观念陈旧,不清楚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所以没有设置相应的英语教学课程,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率,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只注重课本,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学生本来的学习基础就不是很好,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再加上教师的一味照本宣科,不但让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连以往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的学生也渐渐的'失去了兴趣,还有高职教师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对于英语学习的最新模式没有概念,这一点也是制约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3.高职学院。
现在的高职学院还是以分数为主,以考试为目的的学校,高职学院没有认识到学校的本质,高职学院与本科学院培养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高职学院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学校往往将学生的英语成绩与一些职业证书挂钩,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忽略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也没有侧重点,现在的高职学院主要培养教师的编写能力,撰稿能力,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教师接触外界,进修等的培养,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让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来讲就是对现代化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程度上不来,没有应有的重视,将院校的声誉当作最重要的事情,将大力度投入在了招生方面,却没有加大力度在学生英语的应用培养上,这样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
4.高职教材。
针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教材很少,现有的一些教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没有应有的针对性,这也是制约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适当的聘请一些外教来与学生多做交流,举办一些英语讲堂等课外活动,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平时多举办一些讲座,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为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创造展现机会,多与其它学校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做交流,进而实现扬长避短的目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指标,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加强基础的练习,分层教学,并设置一帮一小组,规定时间进行考核,并将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实施奖励,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
2.加大学校硬件设备的投资。
高职学院应该多吸取本科学院的优点,加大教学设备的投资,多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来完善教学设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让教师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学校加强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
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来吸引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鼓励现有的教师考取职称并努力进修,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的挖掘现有英语教师的潜力,要加强对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听课和评比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4.做好教材的选择。
一定要谨慎选择高职英语教学的教材,不要选择那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材,要选择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材,最重要的是选择的教材一定要适应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也就是具有实用性,教材应加大力度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好是有声教材,这样的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体制也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5.改善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估模式。
传统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就是笔试,为了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高职学院应该用一种新颖的考察模式,例如,在考试中增加英语的对话能力考察、英语的听力能力考察、英语的应用能力考察等,最主要的目地就是使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学习英语,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最终目的,让学生从高职学院毕业以后能尽快的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快的融入其中。
总结:
高职学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机构,其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学院应该以这个为出发点,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提高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滞后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松,陶婧.如何贯彻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09).
[2]林桂敏,王建军.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设计原则初探[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3]卢春梅,宋丽伟,王雪莲.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改善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4]刘艳林,张建英,杨晓.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5]陈水银.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特点和方法探讨[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城市化论文篇八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每个高校都在做的事情,良好的学风建设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帮助很大,能有效改善高校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健康积极的人生观,能够帮助那些整天躲在寝室足不出户的”宅男“积极走进社会,良好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学风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努力进取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有很大帮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学生在经历了九年寒窗苦读,终于走到大学,很多学生就认为可以暂时放下紧张的学习,好好享受下人生。但是大学是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场所。因此高校学风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并帮助学生建立充足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就能很快发现高校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大学生上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继续接受教育,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大学生学风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狐学生树立坚定的学习动力和方向。通过帮助学生树立目标,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从而逐渐走向人生巅峰,使得大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使命感。学风建设还体现在能够通过兴趣吸引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学生,并通过相互鼓励、相互竞争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学,就会发现到处都是”高手“,就是难免使得有些学生优越感荡然无存,甚至变得自卑孤僻。而大学生学风建设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育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和鼓励,并积极培养学生之间成立兴趣小组,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来达到学业的提升。由于大学生处于年轻气盛、不服输的阶段,通过志同道合的同学的鼓励和激励,能够很快刺激学生奋发图强、迎面赶上。而且通过学习小组能够较好的加强学生融入大学生活,从而在人际沟通中加强自身的社交能力,并逐渐完善自身的性格。
(四)减少学生考试压力。
由于当前大学考试十分频繁,这对很多偏科的学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在考英语四、六级中,很多学生就会出现考前抑郁症,很多学生担心考试过不了,会影响学位。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会一段时间伴随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考试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学风建设就要积极搭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通过在日常学习中的不断的演练和知识巩固,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在考试前,就达到了”城中有粮、心里不慌“的良好心态。
(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很多学生虽然学业很好,但是其性格却并不健全,有的甚至比较情绪化,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变得焦躁和不安,甚至还有攻击性倾向。真对这一点,高校学风建设就针对学生具体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学生不安的兴趣,并努力让学生逐渐融入到正常的大学生活中,逐渐和身边同学展开良好沟通,从自闭、孤僻中脱离出来。此外,学风建设还通过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各种兴趣,学生在参与各种大学社团中逐渐找到更多的兴趣志向,并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
(六)帮助学生避免网络的诱惑。
由于当前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很轻易连接到网络。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世界,甚至不能自拔。因此,就需要紧抓学风建设,对学生的上课考勤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在学生上课时,使用科技手段屏蔽课堂信号,使得学生无法在上课时玩游戏,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沉溺度。
二、加强学生建设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长期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只有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回报。
(一)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
高校学风建设需要采用各种的手段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高校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格,因此并不能像对待中小学生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而是要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课外活动来进行。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思想品德、”三观正“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影响和感染其他学生,使其能够明白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要通过积极的一对一沟通,将学生一些独特的”见解“进行合理解释和纠正,从而完成对学生的”三观“教育。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兴趣普遍下降。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学风建设就需要在大一时期将本专业优秀的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请进学校,并以企业的角度来讲述专业知识对于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告知学生如果不能在大学时期掌握扎实的知识体系,就无法在今后的职业生涯获得较好的发展,收入会直接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现身说法“的教育,从而给学生震撼,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开展各种奖惩措施,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由于高校学生都是年轻气盛的青年,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并不会轻易服输。因此高校学风建设就要积极开展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学习兴趣差的学生提升成绩。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不断激励学生,这样就能较好的利用学生的进取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学习动力。
(四)帮助学生树立成就感。
学习是一种不断接受挫折和成就的过程,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学生,都会经历各种学习上的挫折,但是也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但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收获更多的只是挫折感,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学风建设就要适当的根据这些学生的长处增设不同的竞赛。例如有些学生擅长跑步,就可以通过班级比赛发扬学生的长处,并提升学生的成就感,通过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信心和动力,进而将这种信心带入到专业学习中,再通过学习小组的努力,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城市化论文篇九
早在20世纪30年代,希腊学者倒萨迪亚斯在深入了解与研究了古代希腊城市后,清楚的感觉到现代城市中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恶化。其像通过所从事的专业区改善和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提出人类聚居学的概念,目的在于真正地理解城市聚居和乡村聚居的客观规律,进而更好的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人类聚居的建设活动。
我国学者吴良镛先生“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其在“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构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群,其是联贯一切与人居环境的形成于发展有关的学科,其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等。是将建筑学,景观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复杂巨系统。
现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聚集,主要中心城市的区域面积在不断的增长。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数量每年都在逐步增长,区域面积也在不断的像周边不断扩大。呈贡区为昆明市的一个新区,其经济在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速上升。城市配套的住宅小区的数量在呈贡新区也快速的增加,而各小区在处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等问题上不一而足。雨花毓秀小区作为一个新建住宅小区在规划与设计中,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一个人居环境,达到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环境优美,服务便利的目的,进而为今后同等规模的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1雨花毓秀小区的自然系统。
1.1雨花毓秀小区自然系统概况。
雨花毓秀小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属于北纬亚热带气候,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繁花不断,独特是地区环境,气候条件及植物资源从而赢得“春城”的美誉。呈贡区位于昆明市区东南方,滇池东岸。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宜人,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型,且日照充足。年均气温为14.7℃,全年无霜期达到285天,年均降水量为789.6毫米。夏季多雨,冬季多晴天,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雨花毓秀小区位于呈贡区大学城内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对面,紧邻景明南路,春融东路和聚贤街,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相连。据调研,雨花毓秀小区绿化率达到40%左右,小区绿化覆盖率高,交通方便。
1.2雨花毓秀小区绿化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的绿化率高达40%左右,主要以乔木为主,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在建筑与建筑的空地上,以种植绿化和铺地相结合形成小游园,充分利用了建筑间的空地营造人居环境。小区内多处地段造景观水池,在水池旁利用绿化,休憩空间营造亲水空间,使绿化空间更加自然化。
1.3雨花毓秀小区环境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在沿入户道路以小区内机动车道路旁都设有垃圾桶,其在每单元的入户门出设有生活垃圾定点回收箱。但通过调研发现,作者发现其绿地草坪的垃圾较多,景观水池里也有少量漂浮的塑料制品等垃圾的现象。在入户生活垃圾定点回收处的垃圾存量较多,有些甚至堆满整个垃圾桶而没人来及时清扫。部分景观水池由于是人造水面,水面面积较小,水质不好甚至有的出现了蚊虫滋生的情况。建议小区物业加强卫生管理,安排物业管理人员勤加打扫。其景观水池的.漂浮垃圾应及时清理进而保持水质。
2雨花毓秀小区的居住系统。
2.1雨花毓秀小区居住系统概况。
呈贡区雨花毓秀小区,为云南师范学,云南民族大学、师大附中附小的教师配套小区,其主要是为上述大学的教职工解决其住房等问题。小区共有建筑57栋总计4361户。其在公共空间安排了幼儿园,体育健身器具,生活超市和公共活动广场空间。建筑物的布局上周边沿城市干道建筑物以中高层为主,小区中心地段以多层为主,为小区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建筑物与建筑物的间隙空地安排各种空地和广场方便居民间的交流。
2.2雨花毓秀小区住宅建筑。
雨花毓秀小区的住宅建筑,主要以中高层为主,中心地带有少量多层建筑,坐北朝南,适宜日常居住。但是,小区住户在阳台上自行安装风格不一的阳台护栏,部分户主将太阳能热水安装在阳台上,更有部分户主直接讲招租广告挂在阳台栏杆上,使的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感被破坏。在作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在多栋一楼的住户中有的讲入口直接开设在阳台从草地上直接进户,更有部分住户将一层改建为商店,进而占用公共绿地。建议物业加强管理,对住户的护栏风格进行统一,应该统一规定住户安装空调或太阳能的位置。占用公共绿地的情况应严加监督,在一层改建为商店的情况应该及时阻止,进而提升建筑的整体风貌,确保公共绿地的合理使用,进而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2.3雨花毓秀小区公共设施。
雨花毓秀小区内设有幼儿园,生活超市,小型商店等,各种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方便小区居民的生活。沿小区道路旁设有社区服务宣传栏,其主要是宣传安全卫生和国家的最近政策等内容。小区内设有多个地下停车场,且在对应住宅楼处就近设置了垂直疏散口,以方便居民到达地下停车场的相应车位。但是地下停车场中所停车辆并不多,大多数车主选择就近的道路停放,地面停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在小区中电动摩托车的数量较多,很多电动摩托车就近停放在每栋的入户单元楼前,一定程度造成道路的拥挤。建议小区物业限制地面停车数量,引导更多的居民将车停入其就近的地下停车场,进而将更加方便小区的管理。小区应增设非机动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停放场地,将其统一管理。
2.4雨花毓秀小区娱乐设施。
雨花毓秀小区为一新建小区,其在多处绿地上建设了多处以健身和儿童娱乐为主题的小广场,充分的考虑到居民的休闲健身的需求。其也预留了部分空地并铺设地砖方便居民进行小规模的聚会或群体活动。健身小广场上布置了部分安全性高的基本健身器材,其主要是以安静的体育项目为主,尽量避免了人们活动是过大的噪声干扰其他居民的休息和工作。儿童娱乐广场上主要布置一些儿童喜欢玩中型设备,且在周边布置了家长休息座椅,方便家长在儿童玩耍时观察其行踪,进而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能。在儿童娱乐广场周边多值高大乔木,减少儿童娱乐时的欢笑声干扰周边住户,其充分在考虑到小区的声环境,营造一种宜居的氛围的同时也兼顾到小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使其各种人群的体验达到最佳。
3雨花毓秀小区的支撑系统。
3.1雨花毓秀小区支撑系统概况。
雨花毓秀小区,其毗邻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师大附中附小,离大学和中小学都比较近。其距昆明地铁一号线联大街站米,据昆明火车南站(昆明高铁站)仅1000米,其交通方便易达。小区三面临城市干道:景明南路、聚贤街、春融东路,并在其设有出入口,多趟公交车直达,出行方便。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非常适宜居住和生活。
3.2雨花毓秀小区道路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的小区路与组团路路况较好,路面平整,道路侧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满足居民的临时停车和来访人员停车的要求。小区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了车流量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故道路面宽充分满足现今车流量的影响并预留了发展空地。宅间路上铺设透水性材料,在昆明的雨季有利与雨水的排放进而不会造成雨水堆积的现象,方便居民的出行。
小区在临城市干道了三面分别开设了三个出入口连接城市干道,并在与城市干道相连处设置交通环岛,缓解了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
4总结。
作为昆明市呈贡区内的一处住宅小区,雨花毓秀小区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建筑尺度宜人。其交通方便易达,出行方便,小区配套设施齐全。但是,小区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今后小区的新建者们能够避免此类问题与不足,进而使新建小区能够处理好人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建设活动中,设计者能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打造出更多的人居环境与宜居小区。
城市化论文篇十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需要完全一致、完全成正比,城市化与工业化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不应该死板、单一的要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提出适合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方案与建议,这样才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2.1认清我国的特殊国情,不可盲目照搬西方成功的城市化发展模型,这是协调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且我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城市化进程也表现出了特殊的一面,所以盲目照搬西方现成的城市化发展模型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协调好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必须认清我国现今特定的历史环境,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政策。
2.2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工业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使劳动者积累财富,提高了劳动者的购买力,大量农民劳动者脱离农民身份,转为城市人口,这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购买力的提升会扩大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这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如能正确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坚持科学发展观点正确方针,不可只求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与工业规模,要遵循城市化的客观发展规律。城市化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城市周边的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不能急于扩大城市规模而无规划、盲目的扩张城市规模,这不仅会导致城市发展规划不合理,也会导致耕用土地的浪费。工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不可以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片面发展工业规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在发展城市和壮大工业的时候,要正确制定方针政策,不可片面要求规模,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和工业。
2.4正确发展第三产业,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能源与资源有较小的要求,同时又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对城市化与工业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合理发展第三产业可以调节工业壮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2.5调整相关城乡隔离政策,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由于户籍制度等相关城乡隔离制度的存在,使大量的已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农民无法成为城市人口,也增加了在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又延缓了工业化的发展,适当调整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不仅可以加快城市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工业的壮大。综上,处在城市化高速稳定发展阶段的中国,必然会面临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但是如能正确借鉴以往成功经验,顺应城市化的客观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综合发展第二产业并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使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必定会走得更加顺畅、和谐、可持续。
城市化论文篇十一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拿出方案的研究过程。
2.能够利用地理统计图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并对一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的自然地理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进一步学习人文地理知识,对他们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能够通过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他们人文地理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人文地理素养。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
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
(二)教学难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什么是城市化。
1.[思考]多媒体显示长三角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城市化含义。
通过观察长三角的变化图片,引出城市化的含义,即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思考]结合城市化的含义得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
2.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市化发展主要的动力有哪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结合课本及日常生活实际去思考形成推力和拉力的因素可能会有哪些呢?
活动2【讲授】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问]城市化是什么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工业革命)。
(读图提示: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形状,各阶段的名称)。
填表回答:。
填表城市三个阶段差别回答:
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
答案:。
(1).从早到晚: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印度。
(2).三个发达国家均处在城市化的后期,巴西为中期的加速阶段,印度为初期阶段。
(3).发达国家:减速,外迁,城市中心衰落。
活动4【讲授】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特点: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很快,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论文篇十二
城市化的含意及其指标众说纷纭,角度不同,见地也不同。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一种特殊商品,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种特殊商品的普及化。实施城市化战略对于我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可能性。
今后20年是我国工业化中期发展时期,经济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其标志是我国工业化初期产业,如纺织、普通食品、普通建材等,已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难以再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增长。目前,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已转向以机械电子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以建材、建筑业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这些产业的未来需求量大、投资量多、资本技术密集,它们的发展无疑会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就决定了我国未来20年城市化必然是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另外据估计,今后20年至少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人们普遍认为,未来20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是我国未来2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在此对实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和条件作一分析。从国内形势看,国内有效需求后劲不足,居民消费呈现疲软状态,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如何发挥少存款多投资拉动需求,刺激消费传统的第一、二产业趋于成熟并走多从次化、纵深化、一体化发展,而第三产业未改变产业布局,进出口结构,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消费。城市化战略为其提供了环境,并且逐步改变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从国际形势看,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中国要增强竞争实力为其向规模发展,而小城市小乡镇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经济战略优势、品牌战略,建立综合型、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特点的城市。随着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小作坊,小工厂,小企业已不适应当代要求,走城市化战略是国际形势的要求。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表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方向、趋势。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的趋势预测。
在我国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1997年)左右,今后将进入从3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将出现以下几个基本趋势。
(一)大城市将比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
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潮流。究其原因,一是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居民收入水平高,虽然建设成本也相对高一些,但最终收益(收入减成本)还是比中小城市好。二是大城市功能全,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城市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三是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更强有力的带动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在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和重要的时候,在城市群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大城市的作用更加明显,原来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四是随着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有效地解决所谓“大城市病”现象,从而为大城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例如,城市交通拥挤可以采取有轨交通、路口立交、路口停车线前移和路口四角扩宽等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已能够有效的控制。
因此,未来我国的城市化应当注意大城市的作用,在不放慢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鼓励大城市适当超前发展。当然也还要注意不要超一定的“度”,我们认为以大城市人口增长保持在整个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1倍以内为宜。同时,发展大城市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城市容量问题。因此,在考虑加快发展大城市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容量问题,做到大中小规模城市合理的协调发展。
(二)以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城市群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特大城市根据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与国际交往作用的事实,在新的一轮对外开放纷纷制定了建立国际大都市的战略设想,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又增加了新的积极因素。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所谓中央商务中心区(cbd)的建设。cbd是国内外大公司总部的聚集分布区,它负责组织和指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企业、工厂以及商业机构有效运行。由于各路大公司聚集在一起,它们能就近从事各种那些位于繁华的闹市区的大百货商店、大商场所无法比拟的大笔交易。
城市群(带)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扩展演变规律来看,其顺序是由“点”到“线”到“面”,当城市发展向“线”两边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城市带就出现了。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今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这三个大城市群集聚。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大城市群目前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以此为中心,中国还应考虑规划一系列的城市经济带,并发展一批有特色的中心城市,如综合型、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特点的'城市。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面、线、点形成后,将有一半的人口、gdp的80%、全国工业产值的90%以及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这些地域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起飞也已到来。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服务价格的开放,将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但由于城市化进入起飞阶段后,城建规模巨大,估计每年约需投资总额高达5000亿元左右,如此惊人的投资单靠财政投资和价格开放后的收入是绝对不够的。目前国家财政总收入也只有8000亿元左右,因此,必须进一步开拓城建筹资渠道。根据国外经验,可选择的筹资渠道有政府专项城建债券、以bot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城市入户电网线路的改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水源设施、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础设施的价格,并把原来的财政上的“暗补”变为进入居民收入的“明补”。最后,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价格,建立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和居民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按“成本+合理利润”的原则,共同制定大家能够接受的合理的价格。
只有通过上述改革,才能一方面有效地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供应,另一方面适当抑止现有城市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过度的需求。从而使“城市生活”在市场的调节下达到供求平衡,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价格放开后,开始是会有一个价格上涨的时期,但随着“城市生活”供应量在较高的价格的引导下迅速提高,在供求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将使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逐步下降到正常的水平。从而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按市场经济规律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要求其消费者有相适的选择权利。否则市场的分割势必还会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此,有人担心户籍制度的取消会引起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使城市人满为患。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的放开,使“城市生活”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出来,户口放开的城市只可能吸引那些符合这一收入水平的人进入,低于这一收入水平的人群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会自动离开,以寻求符合其收入水平的地方。这一点实际上被我国目前在许多方面已不起作用的户籍制度本身所证实。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大城市里会暂时出现一些“贫民窟”现象,但只要对此加以特殊的行政干预,这一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在此还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城乡差别还很大,户籍制度在调整人口的合理分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等方面还起着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户籍制度的取消是一项长期的目标,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地去实现。
(四)鼓励多种形式的城市化模式的发展。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一项中长期任务,各国城市化进程既遵循着一般共同的规律,同时又有其特点和与其国情相适应的具体模式。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经济实力还比较落后,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化必须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注意节约各种宝贵的稀缺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耕地及水资源。为此,适当的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另外,农村城市化是各国城市化起步阶段普遍采取的模式。既鼓励就地城市化模式的发展,也积极鼓励异地城市化模式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两种基本城市化模式各自的优势,共同有效地促进城市化起飞阶段发展的顺利进行。
城市化论文篇十三
学术界内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但是其理论只是一个平均的结果,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各个国家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也不尽相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国内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化严重落后与工业化,这种观点主要基于对我国的工业产值分析,其一,工业产值的片面提升,甚至超过了人均收入所拉动的工业产值的提升,其二,我国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严重减缓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导致我国的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不协调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严重不协调,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第二阶段,1992年~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从根本上说,之所以会导致城市化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脱离,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其主要有以下表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并没有与之俱增,城市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大大延迟了城市化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但是这时实施的却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政策,这也使得大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农村人不能成为城市人,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远离自己的家乡,到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打工赚钱,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着,但由于特殊的户籍制度等城乡隔离制度的阻碍,大量的农民工无法摆脱农民的身份成为城市人口,这又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使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相脱离,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离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并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节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也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解决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协调问题刻不容缓。
城市化论文篇十四
城市建设学院。
学生会文艺部。
2010年10月。
城市建设学院。
赛事主旨:2010年,充满活力的一年,青春激昂的一年,学院迎来了又一批的锌锌学子,他们带着满腔热诚,加入到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这个大家庭当中,为了让他们尽快的熟悉新的环境,更快的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中,我院与化工院举办了这次的迎新生晚会,使新生去感受校园的活跃气息,更带动整个校园的气氛,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通过此次晚会,还可以挖掘更多的文艺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能够为新生提供一个新老生交流的平台。
(一)活动时间:10月13日。
(二)活动地点:室外舞台。
(三)活动流程。
海选排练彩排正式演出。
1.9月20日晚进行海选,报名的同学每人最多一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展。
示,由评委选出若干人进入排练阶段。
2、进入排练阶段的人,由文艺部带领排练、彩排、准备伴奏等。
4、晚会中场时,由主持人,和观众进行互动游戏,以活跃现场气氛。
5、最后由全体演员一同登台谢幕,与赞助商合影。
6、由学生会成员组织全体观众有序退场。
(四)活动报名。
报名资格:城市建设学院与化工学院全体学生。
自愿报名。
各班负责人将名单报给文艺部,由文艺部在9月20日在218教室进行海。
选。
(五)活动安排。
1、晚会宣传由宣传部负责。
2、主持人两男两女,由两院主持人社团推荐。
3、晚会赞助由院外联部负责。
4、晚会设备包括麦克风、音响等由文艺部派人负责。
5、晚会中的互动游戏等由文艺部及组织部负责。。
6、晚会当晚嘉宾席及观众席由主席领导,体育部协助。
7、晚会结束后全体学生会负责打扫场地。
城市建设学院。
学生会文艺部。
2010年10月。
城市化论文篇十五
摘要:地沟油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无论哪一类都因其成分中含有有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成分,而不应该出现在餐桌上。但作为废物其利用价值并不小,如果合理有效利用,其价值也极其客观。目前主要的有效利用途径有利用酶解法制造生物柴油、生产肥皂、动物饲料、化工原料等。
作者:高材1306班宋宇学号:2013012313关键字:地沟油生物柴油废弃油脂的利用正文:
地沟油中的有害物质使其注定不该出现在饭桌上,但其利用价值不应被忽视,如果找到有效利用地沟油使其能够创造经济利益的方法,那么既可以减少地沟油流入餐桌上,又可以废物利用创造经济价值。
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地沟油可分为三类:
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
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地沟油”是一种质量极差、极不卫生的非食用油。一旦食用“地沟油”,它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严重后果。所以“地沟油”是严禁用于食用油领域的。但是,也确有一些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而不顾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私自生产加工“地沟油”并作为食用油低价销售给一些小餐馆,给人们的身心都带来极大伤害。因此“地沟油”这个名称已经成为了对人们生活中带来身体伤害的各类劣质油的代名词。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地沟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所有的“地沟油”都会含铅量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则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地沟油”是对从酒店、餐馆收来潲水(泔水、残菜剩饭等)和地沟油进行加工提炼,去除臭味而流到食用油市场的成品油。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
地沟油如此剧毒,其成分其实主要为高级脂肪酸及高级脂肪等有机物,其有害成分主要是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其利用价值在于有机物分离和有效的利用。
目前国外对地沟油的处理方法有:
日本高价回收当燃料。
日本有三个让地沟油迅速消失的高招。首先,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其次,回收来的废油中立刻加入蓖麻油以防重新被食用。专业公司要将回收的地沟油加工成可供垃圾车燃烧的生物柴油,因此,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往回收来的地沟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蓖麻油,蓖麻油是完全无法食用的,这样,不仅方便了日后提纯时使用,还从根本上防止了地沟油重新流向餐桌;第三,对食品卫生非常苛刻的社会舆论监督。日本社会对食品卫生有着极其敏感的神经。在日本,一旦发生类似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的事件,除了受到法律严惩之外,肇事企业肯定会因失去顾客而倒闭。在这种情况下,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社会成本之高让违法犯罪者望而却步。
美国乱用乱卖得关门。
美国食用废油回收主要经过两个步骤。在餐馆和家庭厨房的洗碗槽下方都装有“厨房废物粉碎机”。第一步,人们需要进行初次筛选,先将那些肉渣、菜叶之类不太油腻的食物,通过这个机器直接打碎后从下水道排出;第二步,那些油分含量高的食物不能放入粉碎机,而是需要专门收集起来,倒入专用垃圾桶里,等待专门的公司前来回收。记者看到,很多社区里都设有一种全封闭的垃圾桶,用来专门盛放废油。
这些桶里的废油将统一由美国食用废油回收公司进行回收。这些公司必须取得卫生和环保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拥有专业的运输、回收及加工设备。公司会定期从餐馆和居民区回收废油。餐馆如果私自将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将被停业。
德国每桶泔水有身份证。
德国的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很快就能查明。德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也出现过地沟油横行的情况。不法商贩把地沟油再加工后悄悄卖给餐馆,二次使用。此后,德国政府及时推出泔水回收的法律,对其进行跟踪监督,效果明显。
德国餐馆必须与政府签订“泔水回收合同”。详细规定了泔水由哪家企业回收、何时回收、回收后由谁加工等。同时,开餐馆前,必须购置油水分离的设备。分离出来的油由政府特批的公司统一回收,这些公司许多都是上市企业,规模很大。回收来的废油,除了制成生物柴油外,不少企业还从中提炼出特殊成分,用于生产化学品、有机肥料等。德国联邦卫生部一名官员对记者说,德国地沟油回收利用率已达到100%。
英国专设废油垃圾桶。
在英国,总能看到有人将一瓶瓶用过的食用油倒入回收中心的大垃圾桶内。这一行动正是英国政府制订出的一项餐饮废油回收计划。
英国大部分住宅集中区,都设有一个蓝色的大型废油收集桶。据伦敦市政环境事务人员巴拉迪介绍,这是专门回收家庭废油的,附近小区的居民都可以将自家使用过的废油用玻璃瓶收集起来,统一倒在桶里。桶内可存放1000升油。在油桶上方,安装有一个过滤网,方便居民过滤食物残渣。
英国对于餐饮行业废油的处理办法有三种:将废油倒入政府免费发放的容器中;再由政府认可的公司负责收集;最终将这些油加工成可利用的生物柴油等产品。无论数量多少,都不允许将餐厨废油、油脂和脂肪倒入水槽,否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新西兰所有泔水先粉碎。
新西兰政府规定,烹调废油不允许倒入水槽或是厕所,无论数量多少,无论是在餐厅还是家里。因为其中的油脂会阻塞管道、污染水源、破坏生态环境。
新西兰餐馆的厨房里,都安装有食物垃圾处理机以及油脂分离装置。居民家庭厨房里也装有食物垃圾处理机,安装于厨房水槽下,与排水管相连。每几户人家房子下面有一个简易的油脂过滤装置,分离烹调以后的废油脂。废油回收公司提供上门服务,他们用移动的专业过滤设备,上门为餐馆或家庭进行食用油过滤并清洗油桶。
目前我国有效利用地沟油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用“地沟油”制备选矿药剂。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王化军教授等人研发成功“地沟油”制备选矿药剂的综合利用技术,这项技术可利用“地沟油”生产用于选矿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钠,几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北京科技大学已于2009年开展了用“地沟油”分解的脂肪酸作为选矿捕收剂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满意的试验结果。该项技术已开始在部分钢铁企业应用,并正在申请国家专利。有关专家认为,该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避免环境污染、降低选矿成本、减少食品安全威胁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地沟油”生产乙醇、沼气新技术。
一桶桶泔水经过分拣、分离,一部分变身生物柴油的原料,另一部分继续发酵成为燃料乙醇和沼气,剩余的废渣则全部转化为肥料。这就是合肥科学岛目睹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置过程。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昔日令人头疼的餐厨泔水和“地沟油”,如今却变废为宝,成为新能源。
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掌握了餐厨废弃物生产乙醇和沼气的能源化处置技术,并形成两项发明专利。据介绍,该技术将餐厨废弃物变身为四件“宝贝”,即生物柴油、乙醇、沼气和生物肥料。餐厨废弃物中的油脂先经过分离精制变成生物柴油,然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成分经过酶解、厌氧发酵等过程转化为燃料乙醇,将乙醇发酵残留物和其他有机成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将沼气工程的沼渣沼液通过处理变成生物肥料。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其能源化思路有别于国内以饲料化为主的技术路线,避免餐厨废弃物再次进入人类食物链,产生同源性积累引发疾病风险。
“地沟油”变身航空油。
从2011年9月开始,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将实现新的突破,他们要对炒菜用过的油进行加工,为飞机提供燃料。“地沟油”变飞机燃油,成本猛增,但更高效、更绿色。skynrg公司采用了“加氢可再生飞行燃料”技术。先将植物油进行脱氧处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有机化学过程,关键一步是进行加氢裂化,在持续的氢气压力作用下,分子间碳键被破坏,生成较小的碳氢化合物,其产物就是不饱和烃,此时,就已经很接近燃料了,然后再进行“异构化”,即将化学物质的自身组成结构进行改变,真正成为所需要的“可再生飞行燃料”。
2012年8月5日,中石化镇海炼化有关人士透露,最快到2013年1月份,将完成对实验生产的生物质航空煤油进行适航审定的准备工作。
2012年2月,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受理了中石化提出的生物质航空煤油的适航申请。知情人士称,民航总局和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正一起对中石化的生物航煤进行专家讨论和适航论证,只有论证通过了才能试飞,试飞通过之后才能够规模化生产。
事实上,是欧盟的航空碳税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对生物质航空煤油规模化生产的探索。“生物航煤的理念是正确的。欧盟已经开始征收航空碳税,但是如果我们用生物燃料的话,它就没办法再征收了。”镇海炼化有关人士称。
目前国内处理地沟油(废食用油)的方法是采用固定化酶法生产生物柴油,该工艺不仅具有技术创新先进,流程合理可靠,经济环保,节能再生,变废为宝的优势,还具备反应条件温和,对原料无选择性,设备简单,醇用量少,废物零排放等特点。
生物柴油作为清洁能源,可代替矿物燃料油,且不含重金属,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出来的固废物可以作蛋白饲料添加剂,高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发电,其废水经发酵后转为有机液肥,可以用于蔬菜种植。
未来地沟油的利用途径也应从其有机物的本质出发,向化工原料,生物能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http://b。
城市化论文篇十六
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而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资源、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能否正确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立足现实,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化,挑战,对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已经被确定为我国下一阶段改革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然而,这样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却是建立在绝对程度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之上的。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与浪费现象并存的严峻考验。面对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发展前景,各地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投资量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建设投资,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大量资本性投资,等等。因此,快速城市化时期也必然是高强度固定资产投资时期,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成为一大课题。在环境保护方面,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无法回收,排入大气后会造成温室效应。不仅仅是燃煤,城市大量的汽车、密集的人口、直接燃烧各种燃料也在排放二氧化碳。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日益严重。除了大气环境问题,城市化带来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相应要解决的城市水资源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水处理和回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必须在城市建设中及时解决。
二、城市交通拥堵。
三、传统管理制度下的巨大城乡差异。
中国现有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2.25倍左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隔离的二元管理制度,把中国公民人为地分割在城乡两个不同的生活平台,城乡居民之间在就业选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城乡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均衡性,加剧了城乡差距,提高了农民的进城成本,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挑战。
四、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近在眼前。在不远的将来,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问题。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收费不足,没有历史积存的储蓄积累,服务体系不健全,已难以面对老龄社会到达时的需要。中国农村居民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也没有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未来十几年,当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变成城镇居民后,意味着未来有近半数的城镇居民是没有社会保障的,这就给未来的中国社会埋下了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挑战,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在遵循城市化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管理。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能够缓解交通、环境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建设规划必须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城市管理的民主和透明程度应大大提高,以便在市民的监督和促进下尽快提高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城市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应予以强化,为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水平基础。
(二)加强绿化和环境保护投资。在恢复并保护生态平衡,增加环保设施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恢复草原植被、保护农田、加大城市绿化面积,不仅仅具有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义,还具有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变传统的以高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也不失为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一大办法,建筑能耗在城市建设中的比重是很大的。
(三)、逐步消解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居民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是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必须改变。逐步规范户口类型,实行以迁入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鼓励有相对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进入城镇定居。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民进城后的生存成本,这是建立城乡居民均衡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四)完善并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把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从农村地区进城的新移民。城市的新移民相对比较年轻,还将在城市就业工作许多年,他们加入社会保障体系,可带来更多的社保资金,有助于防止社保“现收现付”制危机的发生,有助于向储蓄投资制过渡。
城市化论文篇十七
1.1房地产与房地产业广义的房地产包括土地上建立的永久性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甚至一些自然资源如矿藏资源、水资源等也被包括在内。此外,广义的房地产业也涵盖了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种权益和所衍生出的相应权利。狭义的房地产,包括了房产与地产,是作为财产的建筑物以及所占用范围内土地的总称,也可以是房屋与土地在经济方面的商品体现。房地产业,顾名思义是一直与房屋土地的产权相关的行业,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商品化,我国的房地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了涵盖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管理、劳务、中介等各种功能的重要行业,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资、融资、买卖、租赁服务也十分活跃,众多的房地产装饰、物业公司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繁荣。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总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业涉及行业广泛,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内在的相互关联性,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带来了人们对房地产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平衡和优化,带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总体状况,也反作用于房地产业,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
1.2城市化城市化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步由集中在农村变为集中在城市,即出现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大量的新增人口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区域进一步扩大,同时出现了更多新兴城市。在城市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大量农业劳动人口转移到城市中,从事新的非农业工作,经济职能发生改变。在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这些新增城市人口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都会随之改变,用新的生活方式来适应城市化的转变。
2、城市化和房地产作用机制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人们对于住房的客观要求,必然导致房屋价格的增加,住房的增加将导致土地供应的紧张,土地价格经过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变化为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将反作用于土地需求,在不断的拉锯中形成城市土地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平衡,有效构成城市化与房地产之间的联动机制。房地产行业跟别的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极大的拉动内需,对很多产业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在改变人们居住的条件、促进和完善城市的功能方面都发挥很大作用。就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看,房地产产业的强劲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俨然成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极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房地产产业是一个基础行业,跟设计行业、钢材行业、建筑行业、制造业、建材等诸多行业联系十分紧密,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整体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再有就是房地产行业也是具有较强可投资的行业,在招商引资方面很具优势,这也很好的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房地产的高聚成性能够很好的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房地产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通过房地产的发展极大改变了城市的风貌、很好的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3、结束语。
终上所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在改变人们居住的条件、促进和完善城市的功能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他们是相互发展、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的关系。
城市化论文篇十八
2、坚持“三学一做”。
二、示范镇工作。
1、协调头道沟还迁区选得期房人员过渡安置费(10月4日-10月3日)。
2、协助配合滨青班完成陈圈、善门口拆迁拆违及补偿工作。
3、关于中心桥村村民过渡费资金支付审批工作。
4、两试点村筹备组工作人员相关补贴审批工作。
5、对接区城镇办上报相关汇报材料工作。
三、棚户区改造工作。
1、协调沿河四村选房完成后剩余693套空置房相关费用。
2、对接棚改办上报相关汇报材料工作。
3、沿河四村棚改还迁安置工作结束后,对相关资金进行梳理和结算工作。
四、其他工作。
1、完成街道部署防疫工作。
2、完成包保社区创文攻坚工作。
3、完成信访件、8890热线回复工作。
4、接待群众关于城市化政策咨询。
5、协助律师完成法院诉讼案件、出庭等工作。
6、其他临时性工作。
城市化论文篇十九
今年以来,x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步骤,四大战略措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河滨市区的发展思路,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x。
xxxx年,我们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一是为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更名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并壮大了执法队伍,添配了执法装备,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x得到加强。为规范执法行为,又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逐街逐路,定员定岗定责,严格奖惩兑现,使执法队员的责任心加强,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城市顽疾得到规范和遏制,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二是按照“建养分离,事权分离”的原则,对园林处、环卫处进行了作业方式改革,将环卫道路保洁、园林养护管理任务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运做的模式转变。环卫处对x以来老城区以外新增城市道路共计50万x方米的道路保洁进行了分段招标。园林处对老城区和产业区起步区段x万x方米的绿化管理进行了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提高了道路保洁质量和园林养护管理水x。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
(一)是城市道路建设工程。(1)x路翻新工程。由x设计院设计,全长2300米,宽9米,共拆除原涵洞2300米,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暗渠翻新工程已完工。路面造面工程春节后马上进行。(2)x路整体改造工程。由x城建设计院根据清华大学对x路及xx路两侧整体改造的总体规划进行设计。道路工程全长x米,主路宽x米,双向八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5米,全用花岗岩铺设,两侧路灯采用国内先进的灯光设施,所有管线全部入地,工程总投资x万元。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二)是园林绿化工程。(1)x广场及x绿化带工程。x广场及南北延伸绿化带总面积x万x方米,总投资x万元,由x园林设计院设计。目前,已完成广场绿化和绿化带建设,广场硬化、铺装及广场、绿地内的景观、管理房基本完工。主体雕塑、草坪灯、喷泉正在抓紧设计、施工。(2)南、北工业区绿化工程。x区绿化是今年绿化工程的重点。对x区的x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栽植各类乔灌木x万株,绿化面积达x万x方米,完成投资x万元。同时,对起步区出现的残树断垄,缺土少苗部分,进行回填、补植常绿树、撒播草种,进一步巩固了绿化效果。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热电厂及供热工程。热电厂由x投资建设,总投资x元人民币,年发电x度,提供x万x方米的供暖热源。目前,已完成土建投资x万元,其中主厂房投资x万元。化水车间、加压泵站、水塔、烟囱、破碎车间和干煤棚主体工程已完工。供热工程由x设计院设计,工程项目设计供热能力为x万x方米,总投资x万元,需敷设主管道x公里,建设x个分配站。目前,主管线已全部敷设完毕,占地x亩的首站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二级管线改造基本结束;x分配站,已完成x个,各分配站锅炉房已经确定,居民室内设施改造正在进行之中。(2)天然气管网工程。天然气工程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由市政府统一投资,x区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并协调地上附着物补偿及拆迁工作。我区段工程总投资x万元,需敷设主管道x公里,需挖掘回填土石方x万立方米,现已基本完成。
(四)是工业、生活污水管网敷设工程。(1)x工业区一期污水管网和两次穿越x工程。将南区的污水经自来水厂和东关两次穿河底送到工商分局门前,沿x河绿化带直穿x小山和x高速至x总排污管网,目前,工程已完工。(2)x发展区排污工程。该工程自x向北至x厂北侧,向东穿高压走廊绿化带,再过x路,接入x区总排污管,该工程已完工。(3)x河城区段河床污水截流工程。该工程从x河到x街东端敷设一条长x米,直径为500d800cm的水泥管,将5处长期向内夹河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全部接入主管道送到总排污管网,彻底结束老城区雨污混流、污水排放至x河的历史。该工程已经施工完毕。(4)全长3500米的南区污水二期工程。该工程经x区沿x路到x河东岸沿河向北至x以北段,已开工建设。
三、加快旧城改造及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在给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及便利的出行条件的同时,为彻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x年,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x村整体改造工程。我们在x年将芝阳村整体拆迁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改造。重点建设了x万x方米的回迁房,用于安置x村回迁户x和连城路改造涉及的回迁户x户。目前,x万x方米回迁房已基本完工。二是吸引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x年,我区主要是进行了x小区等开发建设,总开发面积x万x方米,总投资x万元。通过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城市住宅档次都有了较大提高,城市居民住宅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四、积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为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多种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搞好小城镇建设。一是采取以点带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心镇典型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心镇“四个一”活动,主要抓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区四个镇两个办事处共投资x万元,硬化路面x万x方米;投资x元改造自来水,以改善农村农民用水问题;投资534万元,建设桥梁6座;投资510万元,绿化面积42.78万x方米。二是加大园区建设。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今年8个工业园区共落实项目65个,投资8.33亿元,建成区面积24.75万x方米。三是严肃规划纲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项目的制度。根据我区发展现代化生态河滨城市的战略思想,对x办事处镇驻地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调整,按照全区总体规划思路重新进行了规划,并对部分镇、办事处的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
总之,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水x得到提高。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省市的要求,跟兄弟县市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把我区的城市化工作搞好。
二00五年六月一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9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