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论文(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0:27:19
城市化论文(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7 00:27:19     小编:GZ才子

在生活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和成长方式。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和合理的条理。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城市化论文篇一

我家的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要在大城市里住,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我的二爸老实巴交,经常跟老牛为伴,跟黄土打交道。家里比较穷,几乎没有什么家产。穿的衣服破破烂烂,一双布鞋磨破了底,两手全是老茧。

以前,二爸家人多地少。后来二爸就想法子到处凑了点钱买了些好农具,决定去开荒。他在山上挖了几块地,由于土地贫脊,种不出粮食,但他经常早出晚归,不停地在地里忙活。谁知那年夏天,天气骤然下了整整半天暴雨,山上的洪水下来把地冲出一条条小沟,仅有的一层松土所剩无几,他的眉头都拧成了疙瘩。但并没有气馁,他又从别的地方挑土,准备把地添平,这样劳苦了两周。第一年,二爸种了点小麦,成活率很低,一半多的小麦长得又矮又细,不出穗,连种子都没收来。

第二年,二爸决定在地里拉沙种籽瓜。拉沙工作开始了,这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首先要在河滩里选好沙滩,然后挖好沙,再用架子车运送到很远的地里。早上得四、五点就起床,中午又不回家,只是带着干粮和水,到沙坑里一吃,一天到晚只能拉八九车,回来天黑,已是疲惫不堪,真是披星星、戴月亮。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总算给地里铺上了沙。这一年,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瓜的收成好,出籽率高,赚了两千多元,于是,二爸信心十足,不断开荒,不断拉沙,连年种瓜,雪球越滚越大,渐渐富了起来,住的房子由原来的土房变成宽大明亮的砖房,架子车换成了三轮车,此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农忙时他到地里去干活,农闲时,又办了个收购站,无论是瓜子、小杂粮、药材等他都收购。没想到生意也特别兴隆,越来越红火。在亲戚的帮助下,二爸用大卡车直接把瓜子发往省外,就这几下子可赚了一大笔钱。

渐渐地,二爸打开了致富的大门,真过起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两个哥哥又先后考上了县高中,二爸经常教导两个哥哥“不要偷懒,学习就如同农民一样,不断耕耘,就有收获,多学知识,将来才有出息。”二爸为了让两位哥哥能安心学习,在城里买了套楼房,专门由二妈来做饭给两位哥哥加强营养。同时,二爸又把土地给人承包了,一心一意做起生意,当了老板。

我的二爸,一个穷苦的农民竟然进了城,竟然住上了楼房,竟然当上了大老板,这真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却成了事实。正如二爸所说:“现今的社会,只要能吃苦,多动脑,路会越走越宽”

下一篇:我长大了作文800字

城市化论文篇二

在凤阳,引淮入城不是一个新话题。六百年前,明中都皇城引淮水,使古都护城河水成为不腐的活水;此后,清朝年间新建府城,护城河也引中都护城河水使其成为流动之水。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凤阳城内水系成了一城死水。多年来,面对城内横流的死水、污水,政府和老百姓心里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引水入城、聚水润城。

一城死水变成活水,满沟污水变成清水,多条龙须沟变成景观带9月26日,引淮入城工程正式通水,清清淮河水成功引入凤阳新老两个城区,实现了几届县委、县政府谋划已久未能实施的蓝图,凤阳百姓几十年的期盼终成现实。20xx年,县委、县政府将引淮入城工程纳入为民办理的十件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解决一系列困难,争分夺秒将好事办好办实。引淮水入城第一步就是要从淮河提水,取水口就在位于淮河岸边的门台电灌站的一级站。从这里,淮河水经过三级提升,以每秒3.82吨、每小时13752吨的流量逆势而上,中途通过分水闸口“兵分两路”。

一路经蚂蚁山完成16公里跋涉,辗转来到凤阳中学校后新城水系,与新城区水系对接,自流经过新城区各条景观河道,汇入城南水沫河,随水沫河水一同流入濠河,最终经濠河回到淮河;另一路流至武临新河,再经过第四级提水,流入明中都城护城河,通过地下涵管,注入老城区护城河,大约5公里路程,随后通过排水渠在安东桥处注入独山河,最后经濠河流回淮河。引淮入城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科学论证、高效规划是保证其真正产生作用的重要条件。该工程通过“北截、西导、南梳、东排”,对新老主城区“一河三沟一库”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一水连两城,一水通两系,循环利用淮河水,构建“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城市水系。

“为了完成从淮河引水入凤阳城,县委、县政府拿出1287万元维修引水渠道,从位于淮河的入水口开始疏浚、扩挖,原来很多沟渠都是土渠,现在全部衬砌,16公里引水渠道沿途大大小小的跑冒滴漏沟、渠全部封堵。”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说。负责新城水系规划的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指着一摞摞规划设计书说,“在总的规划下,我们还做了很多单项规划,县里主要领导明确要求,要瞄准长远,每一步都要科学规划、高标准规划,坚决不做低标准的重复建设。”“只要天气允许,我们不分白天黑夜抢工期。”县重点局城市水系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为保质保量地实施这项民生工程,在质量方面,我们实施重点监管,要求五大员全部到岗,工程总监、项目代表、总监代表、安全员、质量员时刻在现场监管,确保这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完成。

”新城区水系治理一期工程总投资2534万元,北起西华街北侧、经凤阳中学东侧、丹桂花园北侧,东侧、南至前门路南侧接独山河支流,向东沿永乐路北侧穿过凤凰路、惠政路、中都大道,接滨河景观二期,水系贯穿凤阳整个新城区,全长5.8公里,河道宽8米,景观绿化达7.8万平方米。这样大的工程推进难度可想而知,土地纠纷问题是其中的难中之最。在新城区水系治理一期工程二标段现场,府城镇相关负责人指着工地说,“有少数不理解的,我们镇村干部就沉下身子,到群众家里反复做工作,让大家知道引淮工程会给我们群众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对我们凤阳环境改善有哪些好处,最终取得了大家的全面理解和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本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利于民的原则推进工程。

据统计,引淮入城一期工程截至目前征地约260亩,征地赔偿金、地上附属物赔偿等,政府累计拿出了近1300万元资金。同时,县委、政府也坚决处置恶意“投机”“占便宜”现象,确保标准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目前,一期一标段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标段正在收尾阶段,预计10月底可全部竣工。高规格的规划、大手笔的投入、严要求的施工,带来的是新老城区一条条水系和一带带风景,在建设新城区水系的同时,沿水系还规划建设了大片具有园林特色的绿化带,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凤阳花鼓”景观,配以凤阳凤画,让人耳目一新,真正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目标。在老城区护城河边,负责河面清洁的李师傅深有感触,“我在老护城河捞水草已经三四年了,原来水质差,水泛黑泛绿,一到阴天下雨还翻底,一阵阵臭气。现在,护城河里的脏水都被排走了,水干净了,水藻少了,沿河岸的老百姓夏天也敢开窗户了。引淮入城,真是咱们的民心工程。”

城市化论文篇三

摘要:低碳环保是人类所向往的理想生活环境,要想创造这种生活环境,就离不开环境监测。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介绍环境监测的职能及意义基础上,对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低碳环保;环境监测;有效监督。

引言:

要想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需要减少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损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监测对低碳环保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人们要想快速实现低碳环保生活,就应该提升对环境监测的认知,明确环境监测与低碳环保生活之间的关系。

1环境监测的职能及意义。

1.1环境监测的职能。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监测样品进行综合性分析,探索环境变化情况,它的职能特征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第一,它的基础虽然是统计学,但是也融合了社会科学以及自然中一些精华成分。第二,它的职能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在环境监测完成之后,对产生的有关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了解水资源、大气、噪音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具体情况,在了解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对其在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环境治理及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为低碳环保生活的`规划提供科学性参考依据。

1.2环境监测的意义。

低碳生活的目的就是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好,人类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影响低碳生活环境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汽车尾气、硫化物等,对环境实施监测不仅能够让人类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进行督促,进而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让人类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生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也可以认为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提醒及监测的一个过程[1]。

城市化论文篇四

1950年—1990年间,中国有许多城市社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社区的基本形态。这种传统社区的文化形态带有多数农业文明的烙印:边界不清的熟人关系;手工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血缘、地缘形成的社区关系纽带。

南通人受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影响,拥有比较强烈的社区依赖感。如今,南通寺街里仍然有许多住户,存留着不少明清时期庭院风格的民居,传统的手工工艺及供拜佛诵经的天宁寺都流传了下来。

二、传统社区的变迁。

(一)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它导致了工商服务项目在特定地域内集聚。因工商服务项目具有更强的劳动力吸收能力,必然促使传统社区中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转变。

1895年,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建了大生纱厂,带动了老城区商业服务的繁荣,寺街一直以来的稳定形态开始瓦解。近代,人们开起手工工场,经营生意或是外出做工。改革开放以来,有空置房间的人家更是把空房改造成茶屋、书馆或旅社来吸引消费者。

可见,传统社区的经济活动变得多样,生产经营开始偏向更有利可图的工商服务领域,生产活动愈发迎合消费心理和市场需要。

(二)社区空间结构的变迁。

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同一社区的居民会因宗教、职业、文化水准、财富差异等原因,相类似的群体各集聚于一定区域。

随着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社区逐渐出现了财富和地位上的分层,居住格局被打破。寺街中仍然以传统手工和小买卖为生的居民逐渐被边缘化到社区外围,居住空间拥塞阴暗;而翻新过的社区内层是被保护的名家故宅和私人用于开设茶馆、旅社的商业民宅。

(三)社区关系的变迁。

传统社区以血缘、地缘、业缘缔结成亲密的社区关系。改革开放以前,寺街居民几乎保持着以家族为单位的聚居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社区居民间原有的`熟人关系体系逐渐破裂。首先,外来人口增加了社区的复杂性。社区环境的变化催生了居民排斥的心理状态,他们难以适应开放且异质的环境,进而消减了人际交往;其次,新生代寺街居民追求利益、速度和效率,情感沟通减少;最后,因为“个体更愿意与自身拥有相似资本的对象交往”,在具有多方面分层的社区里,寺街人交往范围的缩小化和交往对象的固定化变得合理。

三、传统社区的保护。

(一)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有学者在谈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时,提出了三个步骤:保存、更新和延续。

首先,需要保存的主要对象是历史遗存和风貌基调。寺街最为重要的历史遗存是天宁寺,它是全国罕见的宋元时期遗留下的木结构建筑,目前对天宁寺的保护未得到重视。另外,传统社区里民居风格繁杂,需要在不妨碍现代生产生活的前提下,修缮保留其原有的年代风格和特征。

其次,更新主要是针对旧建筑的工程作业,一方面是对建筑内部的改造工程,使其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要求;另一方面是拆除改建工作。当下寺街最重要的更新任务是社区外围民居的修缮、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社区道路的拓宽。

最后,对寺街建筑与历史的延续可将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者需要联系。在这一点上,寺街人已有建树:他们将宅院中的空置房改造为书馆、茶吧,用以满足城市快节奏下“慢生活主义”消费者们的需要。

(二)生态与人文环境的保护。

对社区生态和人文环境提出保护主要是基于居民异质性增强、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以及社区关系趋于淡漠化这三点现实原因。

首先,在人口构成日趋复杂的社区中应着重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活动,加强异质性个人和群体的联谊,增进对彼此的认同。

其次,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设立奖惩机制等方式,提高外来人口对社区环境的保护意识。

最后,政府应加大投入,帮助社区做好环境治理优化工作。比如在寺街中修建公厕和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引导居民和外来者的文明健康行为。

城市化论文篇五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一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一些“滞后”现状,本文就以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滞后现状为契机,分析一下其形成的原因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滞后;原因;策略。

一、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的现状及其原因。

1.学生。

高职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高考中没有考上本科的学生或者是一些职业学院毕业自考上来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学生在上高中或者是职业学院的时候,英语水平的高低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衡量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是以考试为目地的去学习,没有真正了解学习英语的作用,再由于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进入高职院校也是为了学习一技之能,往往忽略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导致了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没有学习兴趣,这也是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的最基本原因,只有让高职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学习英语,高职行业中的英语教学才有提高的可能。

2.教师。

高职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只当教师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定位,观念陈旧,不清楚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所以没有设置相应的英语教学课程,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率,由于受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只注重课本,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学生本来的学习基础就不是很好,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再加上教师的一味照本宣科,不但让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连以往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的学生也渐渐的'失去了兴趣,还有高职教师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对于英语学习的最新模式没有概念,这一点也是制约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3.高职学院。

现在的高职学院还是以分数为主,以考试为目的的学校,高职学院没有认识到学校的本质,高职学院与本科学院培养学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高职学院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学校往往将学生的英语成绩与一些职业证书挂钩,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忽略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也没有侧重点,现在的高职学院主要培养教师的编写能力,撰稿能力,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教师接触外界,进修等的培养,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让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来讲就是对现代化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程度上不来,没有应有的重视,将院校的声誉当作最重要的事情,将大力度投入在了招生方面,却没有加大力度在学生英语的应用培养上,这样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

4.高职教材。

针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教材很少,现有的一些教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没有应有的针对性,这也是制约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滞后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高职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适当的聘请一些外教来与学生多做交流,举办一些英语讲堂等课外活动,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电影,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兴趣,平时多举办一些讲座,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为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创造展现机会,多与其它学校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做交流,进而实现扬长避短的目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指标,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加强基础的练习,分层教学,并设置一帮一小组,规定时间进行考核,并将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实施奖励,以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

2.加大学校硬件设备的投资。

高职学院应该多吸取本科学院的优点,加大教学设备的投资,多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来完善教学设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让教师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学校加强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

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来吸引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鼓励现有的教师考取职称并努力进修,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的挖掘现有英语教师的潜力,要加强对青年英语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听课和评比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4.做好教材的选择。

一定要谨慎选择高职英语教学的教材,不要选择那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材,要选择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材,最重要的是选择的教材一定要适应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也就是具有实用性,教材应加大力度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好是有声教材,这样的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体制也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5.改善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估模式。

传统考察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就是笔试,为了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高职学院应该用一种新颖的考察模式,例如,在考试中增加英语的对话能力考察、英语的听力能力考察、英语的应用能力考察等,最主要的目地就是使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学习英语,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最终目的,让学生从高职学院毕业以后能尽快的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快的融入其中。

总结:

高职学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机构,其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学院应该以这个为出发点,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最主要的前提就是提高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滞后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松,陶婧.如何贯彻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09).

[2]林桂敏,王建军.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设计原则初探[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3]卢春梅,宋丽伟,王雪莲.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改善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4]刘艳林,张建英,杨晓.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5]陈水银.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特点和方法探讨[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城市化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着眼点,以期最终消除障碍,推进我国城市化健康、积极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城市化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是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人口转化、剩余劳动力的走向以及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把握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二、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1.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不断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征。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1978年增长到17.92%,近30年只提高7.3%,发展速度很慢。“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由的36.09%增长到的41.8%,达到43%,年均增长1.4%。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由1978的17,245万人增长到20底的56,212万人,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8个。

2.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城市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均高于中西部地区。截至,全国城市总数为662个,其中,东部地区293个,占44.26%,中部地区247个,占37.31%,西部地区122个,占18.43%。

3.城镇化水平低。我国的户籍制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值比重,年,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7.6%,而城镇化水平为43%,二者相差44.6个百分点。

四、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波动大、水平较低,故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在长期计划经济“城乡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以产生、固化乃至于不断强化。政府借助于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粮油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城乡有别的管理体系。城乡居民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最终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即所谓的城乡差别。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首先,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偏好。其次,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3.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我国的城市化历程表现出与这种规律较大程度的背离,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么定位模糊、摇摆不定;要么彼此“借鉴”,简单复制。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滞后。

4.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在城市外围空间拓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现有城市功能的完善则严重滞后。从城市景观的外观上看,我国的城市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但在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积淀上则呈现出天壤之别。拥挤的交通、令人担忧的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日益恶化的治安、脆弱的环保等“城市病”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后续发展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五、完善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我国城市管理的水平。

1.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要逐步摒弃片面强调发展城市(尤其更多地停留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的传统做法,而应从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角度谋划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2.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审视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结构雷同、个性模糊是一个普遍问题。城市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未来功能的定位上均显示出明显的趋同性,这种现象对于城市的后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实践证明,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上,个性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弱化行政干预力度。应强化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淡化行政干预色彩,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学习和运用现代经营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4.突破制度瓶颈,净化外部环境。改革现行的城市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社保制度,降低外来劳动力在城市生活、就业成本。努力为市民和农民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目的。

六、结论。

1.要正确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人口流动、产业政策、区域平衡、科技进步、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当作整体一盘棋来统筹制定总体战略。

2.必须将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逐渐过渡为辅助模式,在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战略下,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确立“以大中城市拉动型”的城市化主流模式,同时解决“三农”问题,逐渐把农业纳入规模产业现代农业进行经营,只有这样的经济工作和城市化才能真正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姚士谋,陈振光等.中国的城市群.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2.

[2]傅崇兰,董黎明.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

[3]薛东前.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地理科学进展..2.

[4]周干峙.用科学规划开创城镇建设新局面.城市规划.2006.1.

[5]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等.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的综合分析.经济地理..6.

城市化论文篇七

早在20世纪30年代,希腊学者倒萨迪亚斯在深入了解与研究了古代希腊城市后,清楚的感觉到现代城市中人们生活质量日渐恶化。其像通过所从事的专业区改善和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提出人类聚居学的概念,目的在于真正地理解城市聚居和乡村聚居的客观规律,进而更好的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人类聚居的建设活动。

我国学者吴良镛先生“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其在“人类聚居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构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群,其是联贯一切与人居环境的形成于发展有关的学科,其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等。是将建筑学,景观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复杂巨系统。

现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聚集,主要中心城市的区域面积在不断的增长。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数量每年都在逐步增长,区域面积也在不断的像周边不断扩大。呈贡区为昆明市的一个新区,其经济在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速上升。城市配套的住宅小区的数量在呈贡新区也快速的增加,而各小区在处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等问题上不一而足。雨花毓秀小区作为一个新建住宅小区在规划与设计中,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一个人居环境,达到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环境优美,服务便利的目的,进而为今后同等规模的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1雨花毓秀小区的自然系统。

1.1雨花毓秀小区自然系统概况。

雨花毓秀小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昆明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属于北纬亚热带气候,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繁花不断,独特是地区环境,气候条件及植物资源从而赢得“春城”的美誉。呈贡区位于昆明市区东南方,滇池东岸。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宜人,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型,且日照充足。年均气温为14.7℃,全年无霜期达到285天,年均降水量为789.6毫米。夏季多雨,冬季多晴天,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雨花毓秀小区位于呈贡区大学城内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对面,紧邻景明南路,春融东路和聚贤街,与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相连。据调研,雨花毓秀小区绿化率达到40%左右,小区绿化覆盖率高,交通方便。

1.2雨花毓秀小区绿化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的绿化率高达40%左右,主要以乔木为主,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在建筑与建筑的空地上,以种植绿化和铺地相结合形成小游园,充分利用了建筑间的空地营造人居环境。小区内多处地段造景观水池,在水池旁利用绿化,休憩空间营造亲水空间,使绿化空间更加自然化。

1.3雨花毓秀小区环境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在沿入户道路以小区内机动车道路旁都设有垃圾桶,其在每单元的入户门出设有生活垃圾定点回收箱。但通过调研发现,作者发现其绿地草坪的垃圾较多,景观水池里也有少量漂浮的塑料制品等垃圾的现象。在入户生活垃圾定点回收处的垃圾存量较多,有些甚至堆满整个垃圾桶而没人来及时清扫。部分景观水池由于是人造水面,水面面积较小,水质不好甚至有的出现了蚊虫滋生的情况。建议小区物业加强卫生管理,安排物业管理人员勤加打扫。其景观水池的.漂浮垃圾应及时清理进而保持水质。

2雨花毓秀小区的居住系统。

2.1雨花毓秀小区居住系统概况。

呈贡区雨花毓秀小区,为云南师范学,云南民族大学、师大附中附小的教师配套小区,其主要是为上述大学的教职工解决其住房等问题。小区共有建筑57栋总计4361户。其在公共空间安排了幼儿园,体育健身器具,生活超市和公共活动广场空间。建筑物的布局上周边沿城市干道建筑物以中高层为主,小区中心地段以多层为主,为小区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建筑物与建筑物的间隙空地安排各种空地和广场方便居民间的交流。

2.2雨花毓秀小区住宅建筑。

雨花毓秀小区的住宅建筑,主要以中高层为主,中心地带有少量多层建筑,坐北朝南,适宜日常居住。但是,小区住户在阳台上自行安装风格不一的阳台护栏,部分户主将太阳能热水安装在阳台上,更有部分户主直接讲招租广告挂在阳台栏杆上,使的建筑外立面的整体感被破坏。在作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在多栋一楼的住户中有的讲入口直接开设在阳台从草地上直接进户,更有部分住户将一层改建为商店,进而占用公共绿地。建议物业加强管理,对住户的护栏风格进行统一,应该统一规定住户安装空调或太阳能的位置。占用公共绿地的情况应严加监督,在一层改建为商店的情况应该及时阻止,进而提升建筑的整体风貌,确保公共绿地的合理使用,进而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2.3雨花毓秀小区公共设施。

雨花毓秀小区内设有幼儿园,生活超市,小型商店等,各种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方便小区居民的生活。沿小区道路旁设有社区服务宣传栏,其主要是宣传安全卫生和国家的最近政策等内容。小区内设有多个地下停车场,且在对应住宅楼处就近设置了垂直疏散口,以方便居民到达地下停车场的相应车位。但是地下停车场中所停车辆并不多,大多数车主选择就近的道路停放,地面停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停车场的停车数量。在小区中电动摩托车的数量较多,很多电动摩托车就近停放在每栋的入户单元楼前,一定程度造成道路的拥挤。建议小区物业限制地面停车数量,引导更多的居民将车停入其就近的地下停车场,进而将更加方便小区的管理。小区应增设非机动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停放场地,将其统一管理。

2.4雨花毓秀小区娱乐设施。

雨花毓秀小区为一新建小区,其在多处绿地上建设了多处以健身和儿童娱乐为主题的小广场,充分的考虑到居民的休闲健身的需求。其也预留了部分空地并铺设地砖方便居民进行小规模的聚会或群体活动。健身小广场上布置了部分安全性高的基本健身器材,其主要是以安静的体育项目为主,尽量避免了人们活动是过大的噪声干扰其他居民的休息和工作。儿童娱乐广场上主要布置一些儿童喜欢玩中型设备,且在周边布置了家长休息座椅,方便家长在儿童玩耍时观察其行踪,进而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能。在儿童娱乐广场周边多值高大乔木,减少儿童娱乐时的欢笑声干扰周边住户,其充分在考虑到小区的声环境,营造一种宜居的氛围的同时也兼顾到小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使其各种人群的体验达到最佳。

3雨花毓秀小区的支撑系统。

3.1雨花毓秀小区支撑系统概况。

雨花毓秀小区,其毗邻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师大附中附小,离大学和中小学都比较近。其距昆明地铁一号线联大街站米,据昆明火车南站(昆明高铁站)仅1000米,其交通方便易达。小区三面临城市干道:景明南路、聚贤街、春融东路,并在其设有出入口,多趟公交车直达,出行方便。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非常适宜居住和生活。

3.2雨花毓秀小区道路系统。

雨花毓秀小区的小区路与组团路路况较好,路面平整,道路侧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满足居民的临时停车和来访人员停车的要求。小区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了车流量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故道路面宽充分满足现今车流量的影响并预留了发展空地。宅间路上铺设透水性材料,在昆明的雨季有利与雨水的排放进而不会造成雨水堆积的现象,方便居民的出行。

小区在临城市干道了三面分别开设了三个出入口连接城市干道,并在与城市干道相连处设置交通环岛,缓解了城市干道的交通压力。

4总结。

作为昆明市呈贡区内的一处住宅小区,雨花毓秀小区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建筑尺度宜人。其交通方便易达,出行方便,小区配套设施齐全。但是,小区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今后小区的新建者们能够避免此类问题与不足,进而使新建小区能够处理好人环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建设活动中,设计者能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打造出更多的人居环境与宜居小区。

城市化论文篇八

学术界内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但是其理论只是一个平均的结果,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各个国家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也不尽相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国内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城市化严重落后与工业化,这种观点主要基于对我国的工业产值分析,其一,工业产值的片面提升,甚至超过了人均收入所拉动的工业产值的提升,其二,我国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严重减缓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导致我国的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不协调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严重不协调,城市化严重落后于工业化;第二阶段,1992年~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处于协调状态。从根本上说,之所以会导致城市化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脱离,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其主要有以下表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并没有与之俱增,城市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这大大延迟了城市化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但是这时实施的却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政策,这也使得大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农村人不能成为城市人,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远离自己的家乡,到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打工赚钱,目前,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着,但由于特殊的户籍制度等城乡隔离制度的阻碍,大量的农民工无法摆脱农民的身份成为城市人口,这又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使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相脱离,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离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并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脱节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也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解决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不协调问题刻不容缓。

城市化论文篇九

城市建设学院。

学生会文艺部。

2010年10月。

城市建设学院。

赛事主旨:2010年,充满活力的一年,青春激昂的一年,学院迎来了又一批的锌锌学子,他们带着满腔热诚,加入到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这个大家庭当中,为了让他们尽快的熟悉新的环境,更快的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中,我院与化工院举办了这次的迎新生晚会,使新生去感受校园的活跃气息,更带动整个校园的气氛,丰富了校园生活。同时,通过此次晚会,还可以挖掘更多的文艺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能够为新生提供一个新老生交流的平台。

(一)活动时间:10月13日。

(二)活动地点:室外舞台。

(三)活动流程。

海选排练彩排正式演出。

1.9月20日晚进行海选,报名的同学每人最多一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展。

示,由评委选出若干人进入排练阶段。

2、进入排练阶段的人,由文艺部带领排练、彩排、准备伴奏等。

4、晚会中场时,由主持人,和观众进行互动游戏,以活跃现场气氛。

5、最后由全体演员一同登台谢幕,与赞助商合影。

6、由学生会成员组织全体观众有序退场。

(四)活动报名。

报名资格:城市建设学院与化工学院全体学生。

自愿报名。

各班负责人将名单报给文艺部,由文艺部在9月20日在218教室进行海。

选。

(五)活动安排。

1、晚会宣传由宣传部负责。

2、主持人两男两女,由两院主持人社团推荐。

3、晚会赞助由院外联部负责。

4、晚会设备包括麦克风、音响等由文艺部派人负责。

5、晚会中的互动游戏等由文艺部及组织部负责。。

6、晚会当晚嘉宾席及观众席由主席领导,体育部协助。

7、晚会结束后全体学生会负责打扫场地。

城市建设学院。

学生会文艺部。

2010年10月。

城市化论文篇十

1.1房地产与房地产业广义的房地产包括土地上建立的永久性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甚至一些自然资源如矿藏资源、水资源等也被包括在内。此外,广义的房地产业也涵盖了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种权益和所衍生出的相应权利。狭义的房地产,包括了房产与地产,是作为财产的建筑物以及所占用范围内土地的总称,也可以是房屋与土地在经济方面的商品体现。房地产业,顾名思义是一直与房屋土地的产权相关的行业,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商品化,我国的房地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了涵盖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管理、劳务、中介等各种功能的重要行业,与房地产相关的投资、融资、买卖、租赁服务也十分活跃,众多的房地产装饰、物业公司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繁荣。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宏观经济总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业涉及行业广泛,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内在的相互关联性,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带来了人们对房地产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平衡和优化,带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总体状况,也反作用于房地产业,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规模。

1.2城市化城市化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步由集中在农村变为集中在城市,即出现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大量的新增人口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区域进一步扩大,同时出现了更多新兴城市。在城市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大量农业劳动人口转移到城市中,从事新的非农业工作,经济职能发生改变。在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这些新增城市人口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都会随之改变,用新的生活方式来适应城市化的转变。

2、城市化和房地产作用机制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人们对于住房的客观要求,必然导致房屋价格的增加,住房的增加将导致土地供应的紧张,土地价格经过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变化为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将反作用于土地需求,在不断的拉锯中形成城市土地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平衡,有效构成城市化与房地产之间的联动机制。房地产行业跟别的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极大的拉动内需,对很多产业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在改变人们居住的条件、促进和完善城市的功能方面都发挥很大作用。就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看,房地产产业的强劲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俨然成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极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房地产产业是一个基础行业,跟设计行业、钢材行业、建筑行业、制造业、建材等诸多行业联系十分紧密,房地产的快速发展整体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再有就是房地产行业也是具有较强可投资的行业,在招商引资方面很具优势,这也很好的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房地产的高聚成性能够很好的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房地产行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通过房地产的发展极大改变了城市的风貌、很好的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3、结束语。

终上所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完善在改变人们居住的条件、促进和完善城市的功能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他们是相互发展、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的关系。

城市化论文篇十一

今年以来,x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步骤,四大战略措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河滨市区的发展思路,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x。

xxxx年,我们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一是为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更名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并壮大了执法队伍,添配了执法装备,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x得到加强。为规范执法行为,又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逐街逐路,定员定岗定责,严格奖惩兑现,使执法队员的责任心加强,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城市顽疾得到规范和遏制,城市秩序明显好转。二是按照“建养分离,事权分离”的原则,对园林处、环卫处进行了作业方式改革,将环卫道路保洁、园林养护管理任务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向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产业化运做的模式转变。环卫处对x以来老城区以外新增城市道路共计50万x方米的道路保洁进行了分段招标。园林处对老城区和产业区起步区段x万x方米的绿化管理进行了公开招标。通过市场化运作,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提高了道路保洁质量和园林养护管理水x。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载体功能。

(一)是城市道路建设工程。(1)x路翻新工程。由x设计院设计,全长2300米,宽9米,共拆除原涵洞2300米,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暗渠翻新工程已完工。路面造面工程春节后马上进行。(2)x路整体改造工程。由x城建设计院根据清华大学对x路及xx路两侧整体改造的总体规划进行设计。道路工程全长x米,主路宽x米,双向八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5米,全用花岗岩铺设,两侧路灯采用国内先进的灯光设施,所有管线全部入地,工程总投资x万元。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

(二)是园林绿化工程。(1)x广场及x绿化带工程。x广场及南北延伸绿化带总面积x万x方米,总投资x万元,由x园林设计院设计。目前,已完成广场绿化和绿化带建设,广场硬化、铺装及广场、绿地内的景观、管理房基本完工。主体雕塑、草坪灯、喷泉正在抓紧设计、施工。(2)南、北工业区绿化工程。x区绿化是今年绿化工程的重点。对x区的x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栽植各类乔灌木x万株,绿化面积达x万x方米,完成投资x万元。同时,对起步区出现的残树断垄,缺土少苗部分,进行回填、补植常绿树、撒播草种,进一步巩固了绿化效果。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热电厂及供热工程。热电厂由x投资建设,总投资x元人民币,年发电x度,提供x万x方米的供暖热源。目前,已完成土建投资x万元,其中主厂房投资x万元。化水车间、加压泵站、水塔、烟囱、破碎车间和干煤棚主体工程已完工。供热工程由x设计院设计,工程项目设计供热能力为x万x方米,总投资x万元,需敷设主管道x公里,建设x个分配站。目前,主管线已全部敷设完毕,占地x亩的首站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二级管线改造基本结束;x分配站,已完成x个,各分配站锅炉房已经确定,居民室内设施改造正在进行之中。(2)天然气管网工程。天然气工程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由市政府统一投资,x区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并协调地上附着物补偿及拆迁工作。我区段工程总投资x万元,需敷设主管道x公里,需挖掘回填土石方x万立方米,现已基本完成。

(四)是工业、生活污水管网敷设工程。(1)x工业区一期污水管网和两次穿越x工程。将南区的污水经自来水厂和东关两次穿河底送到工商分局门前,沿x河绿化带直穿x小山和x高速至x总排污管网,目前,工程已完工。(2)x发展区排污工程。该工程自x向北至x厂北侧,向东穿高压走廊绿化带,再过x路,接入x区总排污管,该工程已完工。(3)x河城区段河床污水截流工程。该工程从x河到x街东端敷设一条长x米,直径为500d800cm的水泥管,将5处长期向内夹河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全部接入主管道送到总排污管网,彻底结束老城区雨污混流、污水排放至x河的历史。该工程已经施工完毕。(4)全长3500米的南区污水二期工程。该工程经x区沿x路到x河东岸沿河向北至x以北段,已开工建设。

三、加快旧城改造及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在给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及便利的出行条件的同时,为彻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x年,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x村整体改造工程。我们在x年将芝阳村整体拆迁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改造。重点建设了x万x方米的回迁房,用于安置x村回迁户x和连城路改造涉及的回迁户x户。目前,x万x方米回迁房已基本完工。二是吸引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区。x年,我区主要是进行了x小区等开发建设,总开发面积x万x方米,总投资x万元。通过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城市住宅档次都有了较大提高,城市居民住宅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四、积极加强小城镇建设。

为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多种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搞好小城镇建设。一是采取以点带面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心镇典型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心镇“四个一”活动,主要抓好道路、绿化、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区四个镇两个办事处共投资x万元,硬化路面x万x方米;投资x元改造自来水,以改善农村农民用水问题;投资534万元,建设桥梁6座;投资510万元,绿化面积42.78万x方米。二是加大园区建设。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今年8个工业园区共落实项目65个,投资8.33亿元,建成区面积24.75万x方米。三是严肃规划纲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行没有规划不审批项目的制度。根据我区发展现代化生态河滨城市的战略思想,对x办事处镇驻地的规划进行了全面调整,按照全区总体规划思路重新进行了规划,并对部分镇、办事处的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

总之,经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水x得到提高。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省市的要求,跟兄弟县市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再接再厉,把我区的城市化工作搞好。

二00五年六月一日。

城市化论文篇十二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需要完全一致、完全成正比,城市化与工业化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不应该死板、单一的要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提出适合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方案与建议,这样才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2.1认清我国的特殊国情,不可盲目照搬西方成功的城市化发展模型,这是协调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且我国因为特殊的国情,城市化进程也表现出了特殊的一面,所以盲目照搬西方现成的城市化发展模型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协调好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必须认清我国现今特定的历史环境,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政策。

2.2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工业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使劳动者积累财富,提高了劳动者的购买力,大量农民劳动者脱离农民身份,转为城市人口,这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购买力的提升会扩大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这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所以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正反馈”关系,如能正确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坚持科学发展观点正确方针,不可只求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与工业规模,要遵循城市化的客观发展规律。城市化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城市周边的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不能急于扩大城市规模而无规划、盲目的扩张城市规模,这不仅会导致城市发展规划不合理,也会导致耕用土地的浪费。工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不可以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片面发展工业规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在发展城市和壮大工业的时候,要正确制定方针政策,不可片面要求规模,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城市和工业。

2.4正确发展第三产业,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能源与资源有较小的要求,同时又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对城市化与工业化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合理发展第三产业可以调节工业壮大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2.5调整相关城乡隔离政策,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由于户籍制度等相关城乡隔离制度的存在,使大量的已经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农民无法成为城市人口,也增加了在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又延缓了工业化的发展,适当调整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不仅可以加快城市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工业的壮大。综上,处在城市化高速稳定发展阶段的中国,必然会面临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但是如能正确借鉴以往成功经验,顺应城市化的客观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综合发展第二产业并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使城市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必定会走得更加顺畅、和谐、可持续。

城市化论文篇十三

(一)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市化水平低。

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重庆现辖40个区县(自治县、市),近3/4的区县属于农业区县。末全市总人口为3059.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614.03万人,而重庆主城六个区的非农业人口就有222.79万人,是全国有名的特大城市。

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入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化开始了轻工业优先发展的“补课”,城市建设明确了补历史“欠帐”的任务,城市化的抑制因素出现松动。1978年以来,重庆的非农业人口呈持续增加态势,但增长速度较慢,以1985-1991年的最慢。

1978年至今,重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率)增长十分缓慢,19也只达到20.1%,年均增长0.38%,而全国为30.4%,同期年均增长0.6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据计算,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百分率的合理比值范围是0.8-1.5,比较发现,重庆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的增长速度。年重庆城市化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仅为0.53。1998年重庆的非农业人口比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只有0.6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范围。说明重庆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

目前,重庆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准备阶段(城市化在30%以前的发展阶段)。按城市化发展的“逻辑斯蒂”曲线来判断,今后重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将加快,特别是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30-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期。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其城市化高潮时期的发展速度曾经达到每年分别增长1.6和2.9个百分点。

(二)城镇体系不合理。

重庆现有7个建制市,645个建制镇。其中,特大城市一个,即重庆(城)市;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两个,即万州区和涪陵区,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6个,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等;其余多为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城镇。第一大城市重庆城市人口为250万,而第二大城市万州城市人口仅为30万,首位度达88。目前还空缺人口规模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见,重庆特大城市孤悬,大中城市发展极为滞后,小城镇发育十分缓慢,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极不平衡。重庆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断层极大地抑制了各城市间、各城市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梯度扩散。

重庆城市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城镇发育较完善,特别是小城市和有一定规模的乡镇密度较高,城市化水平为28.34%,而东部地区经济落后,很多属于“老、少、边、贫”地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质量差,城市化水平只有11.60%。另外,三峡库区淹没城镇迁建规划、设计、“五通一平”等前期工程滞后,进一步影响了该地区城镇的发展。重庆城镇空间布局还具有典型的线形分布特点。90%左右的城镇是沿境内江河密集分布,这与重庆的交通网络分布和工业布局直接相关。这种布局结构无疑将进一步加大重庆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造成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目前,等级最高的特大城市重庆主城区尚未完全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分布的合理格局,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不强,而且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三线”建设以来的新兴工矿城镇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不配套、自我发展能力弱。中小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和特色,产业结构趋同,工业领域重复建设普遍。

二、加速重庆城市化的基本思路。

(一)重庆的城市化模式选择。

城市化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而这两种效应发挥的程度就是城市功能和城市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从重庆的现状来看,母城所承担的经济聚集功能、辐射功能和带动功能无疑是很强的,但母城与第二级城市之间的首位度太大,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联度较小,从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母城与原万、涪、黔地区虽属同一行政区域,而其间的经济流向、经济联系可能还不如母城与四川省的泸州―内江―自贡―宜宾一带密切,原因一方面是交通不畅,另一方面还在于我市区域内部城市级差太大,没有形成完善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合理的城镇体系。

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是增强我市区域经济辐射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城市扩张受到了土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且全市地域十分广阔,加上有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功能的发挥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客观上要求有一批次级中心城市来承接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带动,形成产业梯度发展的格局。而发展小城镇,又将受到小城镇经济总量太小的制约。因此单纯发展特大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我市加快城市化步伐都是不现实的。

按照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只能以不同程度地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速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能比分散状态更快、更有效。因此,重庆的城市化也应选择重点突破的方式,充分依托重大线性基础设施,发挥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选择特大、大、中、小分层推进的城市化模式。重点培育大城市、中等城市,加快发展小城镇。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组成的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缩小城市的首位度,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但是,按核心――边缘增长理论,母城作为核心区存在,可能会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相当于边缘地区)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造成母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周边地区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为防止这种状态出现,在培育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时,除了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群,使之成为启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20__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0%。主城区功能进一步增强,万州初具大城市雏形,一批地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中等城市;连接主城区与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初步形成。

网络化发展的城市群:主城区中心城市功能已相当完善,完成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竞争力大为增强;万州大城市的城市功能渐趋完善;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扩展的基础上,以各具特色的产业为依托,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众多极核点。

――,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0%。形成长江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镇)群,各城市间由快捷通畅、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区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空间布局合理有序,城市规模适度,城市环境大为改善;城市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腾出更广阔的空间,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1.都市圈的范围。都市圈由主城区和主城区的外围组团组成,包括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所辖区域,共2500平方公里。主城区的范围:东起铜锣山,西至中梁山,北起井口、人和、唐家沱,南至小南海、钓鱼咀、道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除主城区之外,都市圈还包括鱼嘴、长生、界生、一品、北碚、西永、白市驿、西彭、两路、蔡家、鱼洞等11个外围组团。外围组团是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城市,也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2.都市圈的功能。都市圈也就是市域中心城市,是全市城镇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重庆的都市圈不仅要带动市域经济发展,更要定位于为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力争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极核。今后5-要进一步发挥“窗口”和“龙头”作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强化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功能,重点是建成“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即建成辐射长江上游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服务中心,交通枢纽、通信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与成都、武汉、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相互呼应的现代化城市群格局,城市间产业关联度大大增强。

――强化交通通信枢纽地位。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功能的载体。“十五”期间我市要继续强化骨干交通网和信息网的建设,构建起内外通畅、方便快捷、各种方式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通信体系。重庆是西部唯一集水、陆、空交通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待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建成之后,重庆铁路枢纽将是五条铁路的交汇点,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重庆港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有条件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和滚装运输中心;到“十五”末,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放射状公路交通网络已比较完善;随着江北机场二期、三期工程的完工,重庆的航空运输枢纽功能将日趋健全。通信方面重点则是建设区域信息传输骨架网络,提升重庆通信交换平台的级次,由三级交换平台上升到二级;开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交换的频率和交换质量。

――强化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服务中心功能。依托都市圈与外部完备的交通、通信网络体系,进一步强化都市圈对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散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市场体系,特别要加快要素市场的发展,营造商业氛围。发展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建成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和货运流通中心;发展博展业和传媒业,使重庆都市圈成为区域性商品展示的窗口和信息交换最活跃的地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发展教育产业和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业,建成区域性人才培训交流基地和科技服务贸易中心;创造条件争取国家支持重庆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加速资金流的集散和循环。

――构建以高技术产业为领航的产业体系。都市圈必须有高素质的产业体系为支撑,否则极可能出现城市发展的“空心化”,最终丧失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都市圈智力资源密集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将科教资源与产业基础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相结合,以跳跃式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成为区域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先导,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四)把万州和涪陵建成大城市。

重庆市城镇体系的首位度较高,特大城市城市体量很大,缺乏大城市,中等城市数量也较少。目前特大城市孤悬、且位置偏西,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联系缺乏必要的枢纽点来传输的现状迫切要求在重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建立一个大城市,发挥承东启西的衔接功能。从地理区位上看,万州和涪陵具有建成大城市的可能。万州作为原万县市的行政中心,历来是川东地区的物贸基地、交通枢纽,工业基础也相对较好。随移民迁建步伐的加快,该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改观很大,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强化,达万铁路、梁万高速公路、五桥机场陆续开工并将在“十五”建成。三峡成库以后水位上升,港口条件改善,万州将建成联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一大深水良港。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基础、地理区位,还是从市场腹地来看,万州都具备建成大城市的条件。涪陵是原涪陵市的行政中心,是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港口城市,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长涪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建成之后,该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日益凸现,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着眼于指导万州建成重庆市第二大都市,到年,城市规模达到70万人。以重庆-万州-武汉高速公路和长江为纽带,万州要定位于建成辐射渝东、川东和鄂西地区的商贸流通中心、中级人才培训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及三峡旅游服务基地。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在产业构造上,重点发展服务业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逐渐培植起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群,不断提高产业素质。近期要以移民迁建为契机,引进外来资金、技术、品牌,重组原有的产业、产品结构。

涪陵要定位于建成辐射重庆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50万人,跨入大城市的行列。在产业发展上,除了考虑现有基础外,更要着眼于如何同西边的特大城市和东边的大城市相配套,与主城区、万州相呼应,发挥区域内承东启西的功能。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建材、农产品加工、交通储运等产业。

(五)建设一批地域性中心城市。

除母城及万州之外,要在今后5-20年之内,将市域内其他具有一定城市规模和跨行政区域经济带动功能、交通便利的卫星城市培育为中等城市,主要包括合川、江津、永川、长寿、荣昌、南川、开县、奉节、黔江等地域性中心城市。其中合川、江津、永川、长寿要在20__年左右初具中等城市规模,开县、南川、奉节、黔江力争到20__年建成中等城市;到2020年,合川、江津、永川要建成人口在60-80万的大城市。

1.合川:定位于建成辐射重庆东北部和四川广安、南充地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轻纺工业。

2.江津:定位于建成辐射重庆西南部的物资集散基地、服务于母城的休闲度假基地,重点发展旅游、建材、食品等产业。

3.永川:定位于建成辐射渝西及川南的商贸流通中心,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生物技术产业。

4.长寿:定位于建成服务于重庆中部地区和四川广安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重点发展交通运输和天然气化工产业。

5.荣昌:定位于辐射川东、渝西的经济中心,要建成成渝经济走廊的重要窗口,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

6.南川:定位于建成辐射渝南及黔北地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旅游业、山林产品集散和加工业。

7.开县:定位于建成辐射渝东北山区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林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工业、商贸流通业。

8.奉节:定位于建成辐射渝东、鄂西的物资集散地,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

9.黔江:定位于建成武陵山区的经济中心,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的商贸流通中心,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轻工业。

(六)建设一批县域中心城市。

除上述地域性中心城市之外的县城,也要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县城客观上既是各县的行政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十五”和到2020年要进一步强化县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努力将其中有条件的城镇发展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

(七)加快小城镇发展。

全市共有600余个建制镇,这些小城镇是联系城乡最直接的结合点,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最基本的单元。要通过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农民加快由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减轻土地承载压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度,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引导乡镇企业、农村个体私营企业适当集中布局,向小城镇靠近,扩大小城镇的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结合重大线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小城镇布局结构,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益。

三、加速重庆城市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1.统一规划。城市规划应用具权威性、前瞻性、合理性,并具有适度的弹性,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留有自由空间,实现城市发展的动态化。城市发展中,坚持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到重要位置,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城市居民工作和学习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在产业类型选择、产业配置、人口分布、交通网络建设、教育、卫生、通信、商业网等方面有明确的发展指向。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城市入户电网线路的改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城市交通及通信枢纽、城市水源及能源设施、城市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绿化美化系统。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实行商品化、市场化,形成投资、运营、收益的良性循环机制。政府则只对那些具有社会效益、难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益设施进行投资与管理。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投入多元化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更多地吸收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介入;对有效益的基础设施进行出售、转让、租赁,以盘活存量、调整增量,投入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领域,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逐步开放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的服务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化按市场规律健康快速地发展。

3.切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牵涉面广、影响很大、政策性强,需精心设计、先易后难、有序操作,要与社会结构转型相一致,也要与新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创立及实施相衔接。

户籍制度改革要与城镇规模、布局的远景规划相结合,首先在经济较发达的县城镇以及据规划符合重点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允许农民的迁入或迁出,然后向大中城市扩展。

4.着力培育和发展中小城镇市场。要充分利用、改造和创建商业设施和商业渠道,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形成规模适度的商品批发市场,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的流通组织和商业网络。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在加强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逐步减少“官办”和“垄断”色彩。努力培育和发展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消除在中介服务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现象;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法律监督。

健全市场规则,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并完善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信用制度,加强对商业欺诈和随意违约行为的道德惩戒。

5.小城镇相对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布局过度散乱所致,而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是小城镇适度集中的前提,唯此,才可能解决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基础设施不经济等问题,进而推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发展,要分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企业空间布局规划,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区域差别制度和有差别的财税金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是内涵扩大再生产,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调节,优胜劣汰,进行兼并、联合,提高其与城市企业的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外向型乡镇企业。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乡镇企业也要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政府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给予直接投资,利用税收、土地费等经济杠杆,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和促进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

6.多元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中长期任务,城市化进程既遵循着共同的一般规律,也有其自身特点和与其实情相适应的具体模式。重庆的市情是人口多、素质低,人均资源少,经济实力弱,地区差异、城乡差距悬殊,市场化程度低,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这就要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注意节约稀缺的经济资源,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为此,重庆的城市化发展应多元化推进,大中小城市并举,即完善重庆主城区功能,适当发展大城市;大力发展中等城市;积极推进小城市、小城镇的大发展。

城市化论文篇十四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拿出方案的研究过程。

2.能够利用地理统计图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并对一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的自然地理的知识,对于他们而言,进一步学习人文地理知识,对他们形成完整的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能够通过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构建他们人文地理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人文地理素养。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

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

(二)教学难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什么是城市化。

1.[思考]多媒体显示长三角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城市化含义。

通过观察长三角的变化图片,引出城市化的含义,即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思考]结合城市化的含义得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

2.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市化发展主要的动力有哪些?

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结合课本及日常生活实际去思考形成推力和拉力的因素可能会有哪些呢?

活动2【讲授】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问]城市化是什么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工业革命)。

(读图提示: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形状,各阶段的名称)。

填表回答:。

填表城市三个阶段差别回答:

活动3【活动】课堂活动。

答案:。

(1).从早到晚: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印度。

(2).三个发达国家均处在城市化的后期,巴西为中期的加速阶段,印度为初期阶段。

(3).发达国家:减速,外迁,城市中心衰落。

活动4【讲授】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特点: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很快,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596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