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能够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种种真相和价值,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感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受生活。我曾经在大自然中看到了生命的奇迹,这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一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打开封面引入眼帘的只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是的,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没什么可抱怨,做一个乐观者活下去就挺好。不能时时开心,尽量做吧。
书中说的是和佛有些关系的哲理(暂且称做哲理吧),其实佛并不是我们很多人所谓的迷信的东西,在我的理解中佛学至少是一种能修身养性的学问,当真正了解后就知道并不是所谓的那些迷信。前几天和朋友说起这事,讨论到佛似乎和现实社会矛盾,佛讲究的是一些与世无争之类的,而现实中需要生活下去必须去竞争,所谓适者生存。我们只能在这样的社会中争我们该争取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如书中说的,活要活的有意义,人生不是用来虚度的。
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也许吧,要是想着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那么有什么好事儿出现的时候我们高兴,不好的事儿的时候也没什么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无可抱怨的。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苦乐皆有心造,乐观、悲观只是一念之间。这段时间经历的事似乎让我更明白了这句话。其实很多事都是内心所想,没什么太多过不去的,当你一根筋的时候把不算太坏的事来回想着,那么必定痛苦。
反过来说,当遇到一些事不太过于想它,试着尽量控制内心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很快过去,人不能太一根筋。一念之间能改变我们的心态,试着让自己变好起来。书中索达吉堪布说的,“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们不应该太执着,否则会引生无量痛苦”。就是一个梦,有的人梦长些,有的人梦短些,何不让自己的梦更有意义?”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对于生气也许这么考虑更好吧,虽然现在很难做到这点,慢慢学习吧。人生不可能那么完美,缺憾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佛的处事是怎么样的?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看书时候自我反省了一下下,发现之前有些小事,可能自己觉得不算别人的隐私,所以聊天的时候可能会和比较好的朋友偶尔提及。想想自己还是错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很多东西都是别人的隐私。我们不该说出来,即使是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者可能会出现的好事也都不要说出来,也许说出来了就变得不好了,跟“天机不可泄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对于计划还没实现之前,就四处宣扬的话,很容易遇到违缘,半途夭折。世间一切本事无常,所以做事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处说。对于守口如瓶这事,个人还需要多加修养的。
《格言联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在这里我知道了,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俗话说的好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必要到处说人家的是非。所以管住自己的舌头,呵呵。
对于不讲理之人应该学会敷衍,因为我们有时多也躲不开,对于这样的人可用安忍来对待,或不答话,或随他所说,暂时随顺。过去了也就好了,没什么的。
书中关于“忍”说了这么一句话。忍,是人生中最难修的。看过后回想起来真的如此,很多时候遇到不开心或者被人说几句等,脾气立马就上来了,根本忍不住。所谓“忍字高来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要能经得起考验。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这样的考验,慢慢来吧。
书的后面有一章是很有意义的,说到:父母就是菩萨。正如索大吉大师所说,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孝”字的结构,上是“老”,下是“子”,本义是子女应把父母顶在头上,可现在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对于这个我也反思过很多次,自己也会偶尔对父母发脾气,经常惹他们生气,甚至有时候恶语伤人,这就是大不敬。很多做子女的也许也会这样,因为对于最亲近的人,我们都理所应当的认为说说无妨之类的。
生老病死都有福,苦才是人生中说了“生死事大,早做准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是学佛的。我同样敬佩他,他能把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很有意义,虽然我不知道他怎么做的,不过试着靠近吧。如果哪一天真的不在了,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吧。不求跟他一样伟大,但求问心无愧。关心身边的人,祝福对我们好或者伤害过我们的所有人。如果是情侣即使最终没走到一块儿,我们也祝福她们吧,替她们祈福。一切随缘,当知道生死是福,明白生老病死只不过一个轮回。我们会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
书中很多关于让我们懂得人生的东西,只是现在还很多无法理解,无法都进入自己的脑袋。我也不想说全部都很快就能领悟,也许没过多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所以还是写下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虽不能全部记下,但有点滴也许已经足够。关于这些内容,希望看到的朋友可以懂得些什么,如果能帮助到你们当然是我的荣幸了。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二
读了著名上师索达吉堪布所著的《苦才是人生》,上师以简明又富有甚深含义的言词,阐述了苦与乐的真谛,以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导我们如何获得快乐、解脱痛苦,让我获益其中。
苦,人生为什么苦?苦又源于哪里?苦与乐究竟有什么关系?人们都想要离苦得乐,却又寻找不到苦的真相。上师开篇讲到“且不论生、老、病、死都是苦,单单在日常生活中,就难免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而世人自落地之日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被各种依时而生的苦痛抑遏,并且一生为此苦心孤诣。
我们拥有的、想要取得的'、未曾得到的一切万事万物,其实都只是昙花一现,致使我们总是在放不下与求不得中焦虑,一直执着于一颗被自己蒙蔽的心,却全然不知亘古不变的只有“什么都在变”。我们即使攥的再紧,结果只会事与愿违,所有的一切终将不会与自己的灵魂至死不渝,时间不会给任何事物这样的机会。
上师在文章中写道:“有智者说,人的奇怪之处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换取健康;活着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死时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所以,明白无常、接受无常,便是化苦为乐的开始。
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自己的方式好好活着,即使活着很苦、很累,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可是,谁都不会永远活着,但绝对会最终死去。为何人们又极度畏惧并且避讳着死亡?因为在人们的意识里,死亡就是走向黑暗,意味着所有一切都终将失去;因为对它无知,所以又毫无准备。我们放不下执着的、贪念的所有一切,也没有办法解脱对死亡的焦灼迷茫。
佛陀说“到了无可舍弃的境地,就是你超脱生死的时候”,可世人都在取舍之间,惴惴不安的徘徊着、痛苦着。因为我们未曾反观内省,也从来不愿给自己时间觉知自己、明了自己。
文中有一个观点:“其实,整个世界,全部是我们心的显现。”诸多的人一生都在想方设法看透世人的心,追求着别人的生活,往往忽略了了知自己的内心,从来未曾明白过自己。所以漠视着生命的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相,更不知道最终的归途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生命路上的的泥泞耿耿于怀,因为它不仅污染了鞋子,更堵塞了我们的心。我们生气却对于泥泞无可奈何,可是我们忘记了本是自己踩到了泥泞,打扰了它的安然,受苦的本是它。所以说,我们忽略的从来都是自己带给别人的困扰,还妄想通过改变外境、改变别人使自己获得快乐,最终还是品着无尽的苦果而不自知。
“万物唯心造”,唯心,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所以,一切从改变自己的内心开始。
快乐从来不是因为得到,而是源于放下。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领悟这样一门至深的修心智慧,还有什么苦无可解脱。
在生命这样一条看似漫长又极其短暂的修行路上,愿我们都能不辜负此生的自己,真正能够离苦得乐!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三
《苦才是人生》,最初吸引我的是书名,看作者索达吉堪布的简介:他“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主管汉僧。因感汉地佛子因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以窍诀方式传讲。二十多年日不缺讲,夜不乏译。”他这种坚毅的精神,几人能做到?!
当时,正值母亲身患癌症晚期,手术后住院治疗。我一直认为,我的人生是苦的:从小父亲不在身边,跟着姥姥长大,身为老大,一直觉得母亲对妹妹疼爱有加,我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心、疼爱,心里有时充满怨恨、不满,看着身边的同学跟母亲撒娇、受宠,满眼羡慕,常常偷偷落泪,既使周末、过年放假,我也不愿意回家,借各种理由滞留在同学家不愿回去。婚后,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两个人常因为观念观点不同而争吵不休,我想要的是平淡而和美的日子,既使吃糠咽菜也相敬如宾,那样我也会感到过的很幸福。可是,不是,既便为了孩子,我也不愿要勉强凑合的婚姻,我断然离婚。我不相信:母亲在父亲病逝后能养活我们姐妹四个,我不能养好一个儿子!
母亲要养活我们三、四个姐妹,没让我们冻着、饿着,就该知足吧,哪里还顾得上照顾每个儿女的心情!特别是1987年父亲病逝后,没有工作的母亲艰难地供养我和大妹同年上大学,另两个妹妹尚小,也需要照顾,在我已参加工作能自立的情况下仍然支持我继续上大学,这是多么无私的母爱和付出!
我感恩母亲,渐渐抚平了我心里的创伤,心柔软起来,丰富起来,渐渐地充满了爱的力量,也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不再抗拒母亲,不再拒绝回家陪伴她。特别是她在患癌手术后的四年多时间里,我隔断了和同学朋友的来往,不再往外跑;周末、假日还有母亲住院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陪伴在她的身边,尽可能的照顾她、关心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听她唠叨以前的一切过往旧事,她的要强、好胜、宁折不弯的性格使她刚强一生,也是她致病的根源。
自母亲患癌以来,我就跟妹妹们说:“谁都不许在母亲面前掉一滴眼泪,尽最大的努力挽留母亲的生命。四年半的时光,是暗淡无光的日子,我们时刻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一次次陪伴母亲闯过鬼门关,今天不知明天的母亲会怎样,每一天都当做母亲的最后一天来过。我常跟母亲讲:过好每一天,过一天就高兴一天,谁也不知明天谁会怎样。我把两个因车祸、上吊意外死亡的同学的事儿告诉她,让她了解生命的无常,看淡生死,要活的开朗乐观,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母亲在我们面前也从来没有流露过一丝儿的害怕、畏惧,更没有唉声叹气、害怕过,一直是坚强地面对病魔。母亲跟小妹说,没想到我能照顾得她这么好,她挺知足的!在最后这四年多时间,是我和三妹陪伴、照顾母亲最多,我从没有再说过任何埋怨母亲的话语,只是告诉她非常理解她,没让我们冻着、饿着,仍然支持供养我们四个上大学,还要照顾年迈病重的姥爷、姥娘,为他们养老送终,我们都挺感激她的。
母亲按照她的想法,在不冷不热的日子,在我们姐妹四个都在的时候,没有痛苦地走完她的人生路,离开了这个世界,应该是她想要的最好的方式。索达吉堪布说:“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人生善变,谁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路上充满了艰辛、坎坷,也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磨难,才换来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成熟,“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我们都只看到别人光鲜靓丽的一面,就像冰心老人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此时的明艳,可当初的芽,却经历了牺牲的血雨和奋斗的泪泉。人生不如意事十有_,只有战胜苦难,才能迎来幸福辉煌的人生。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四
索达吉堪布是藏地伟大的佛学上师,被誉为”当代玄奘“。他在《苦才是人生》这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痛苦的不同方法。其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有高峰就会有低谷,磕磕绊绊也是寻常之事。
苦难,它是障碍,是难关;却也是机遇,是挑战,关键是你如何去看待它,所谓一念起则万法生,当你把苦难当成修行,当成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考验,则会有很多解决痛苦的不同方式,战胜它,其实并不难!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些时候免不了会感到很痛苦。比如,有朋友之间的,如觉得能够给自己正能量和善良互助的朋友实属难遇;有工作方面的,如看到各自利己,谁也不想吃了亏而显现的各种一时的也好不一时的也好。这些不快等等,大多是有关人生态度方面的。很多时候也想过用许多的方式想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找朋友吃饭,和朋友诳街,去看电影、去购物、去旅游,但那些许的快乐只是昙花易谢,回归安静后,那份痛苦的感受依旧清晰深刻的印在自己的内心。
读了这本书后,自己想通了许多,也放下了许多。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这其实就是个心态问题,索达吉堪布一语道出了苦与乐的真谛。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
在我们的人生中,抱怨工作环境不如意者十有_,把所有工作中的烦恼与不快归根于工作岗位的不好,却较少扪心自问:我的心境怎么啦?堪布上师告诉我们,与其一味地怨天尤人,总想改变外境来让自己快乐,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在微信的平台上,我也收藏了这么几句话:”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态。“”人生不只有快乐,还有悲伤。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须知,福兮祸所依,得意不可张狂“。在你人生在世,要学会调心,要学会知足常乐,多点阿q精神。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作为教师行业的我们,工资待遇不高,还要和各种家长打交道,从事着脑力和体力工作的双重压力,不干这行不知其中的苦楚。这种种都是让我们不停烦恼与抱怨的话题。面对这种工作上的”苦难“,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去面对这种种委屈。
面对苦难,有的人始终保持心境的平和,微笑面对,而有的人却因为他人的过失,产生委屈、愤怒或者失望的各种负面情绪。而你这态度的一些不同往往决定了最后,你是打败苦难还是被苦难所打败。还记得书中那位国王梦中的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种种得失荣辱,用不着放在心上,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苦与乐,一切皆由心造。宠辱不惊,笑看成败,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苦才是人生》,我只读了一遍,我想这本书我一定会再读的,因为其中蕴含着大智慧。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五
《苦才是人生》,最初吸引我的是书名,看作者索达吉堪布的简介:他“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主管汉僧。因感汉地佛子因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以窍诀方式传讲。二十多年日不缺讲,夜不乏译。”他这种坚毅的精神,几人能做到?!
当时,正值母亲身患癌症晚期,手术后住院治疗。我一直认为,我的人生是苦的:从小父亲不在身边,跟着姥姥长大,身为老大,一直觉得母亲对妹妹疼爱有加,我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心、疼爱,心里有时充满怨恨、不满,看着身边的同学跟母亲撒娇、受宠,满眼羡慕,常常偷偷落泪,既使周末、过年放假,我也不愿意回家,借各种理由滞留在同学家不愿回去。婚后,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两个人常因为观念观点不同而争吵不休,我想要的是平淡而和美的日子,既使吃糠咽菜也相敬如宾,那样我也会感到过的很幸福。可是,不是,既便为了孩子,我也不愿要勉强凑合的婚姻,我断然离婚。我不相信:母亲在父亲病逝后能养活我们姐妹四个,我不能养好一个儿子!
母亲要养活我们三、四个姐妹,没让我们冻着、饿着,就该知足吧,哪里还顾得上照顾每个儿女的心情!特别是1987年父亲病逝后,没有工作的母亲艰难地供养我和大妹同年上大学,另两个妹妹尚小,也需要照顾,在我已参加工作能自立的情况下仍然支持我继续上大学,这是多么无私的母爱和付出!
我感恩母亲,渐渐抚平了我心里的创伤,心柔软起来,丰富起来,渐渐地充满了爱的力量,也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不再抗拒母亲,不再拒绝回家陪伴她。特别是她在患癌手术后的四年多时间里,我隔断了和同学朋友的来往,不再往外跑;周末、假日还有母亲住院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陪伴在她的身边,尽可能的照顾她、关心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听她唠叨以前的一切过往旧事,她的要强、好胜、宁折不弯的性格使她刚强一生,也是她致病的根源。
自母亲患癌以来,我就跟妹妹们说:“谁都不许在母亲面前掉一滴眼泪,尽最大的努力挽留母亲的生命。四年半的时光,是暗淡无光的日子,我们时刻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一次次陪伴母亲闯过鬼门关,今天不知明天的母亲会怎样,每一天都当做母亲的最后一天来过。我常跟母亲讲:过好每一天,过一天就高兴一天,谁也不知明天谁会怎样。我把两个因车祸、上吊意外死亡的同学的事儿告诉她,让她了解生命的无常,看淡生死,要活的开朗乐观,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母亲在我们面前也从来没有流露过一丝儿的害怕、畏惧,更没有唉声叹气、害怕过,一直是坚强地面对病魔。
母亲跟小妹说,没想到我能照顾得她这么好,她挺知足的!在最后这四年多时间,是我和三妹陪伴、照顾母亲最多,我从没有再说过任何埋怨母亲的话语,只是告诉她非常理解她,没让我们冻着、饿着,仍然支持供养我们四个上大学,还要照顾年迈病重的姥爷、姥娘,为他们养老送终,我们都挺感激她的。
母亲按照她的想法,在不冷不热的日子,在我们姐妹四个都在的时候,没有痛苦地走完她的人生路,离开了这个世界,应该是她想要的最好的方式。
索达吉堪布说:“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人生善变,谁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路上充满了艰辛、坎坷,也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磨难,才换来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成熟,“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我们都只看到别人光鲜靓丽的一面,就像冰心老人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此时的明艳,可当初的芽,却经历了牺牲的血雨和奋斗的泪泉。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六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打开封面引入眼帘的只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是的,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没什么可抱怨,做一个乐观者活下去就挺好。不能时时开心,尽量做吧。
书中说的是和佛有些关系的哲理(暂且称做哲理吧),其实佛并不是我们很多人所谓的迷信的东西,在我的理解中佛学至少是一种能修身养性的学问,当真正了解后就知道并不是所谓的那些迷信。前几天和朋友说起这事,讨论到佛似乎和现实社会矛盾,佛讲究的是一些与世无争之类的,而现实中需要生活下去必须去竞争,所谓适者生存。我们只能在这样的社会中争我们该争取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如书中说的,活要活的有意义,人生不是用来虚度的。
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也许吧,要是想着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那么有什么好事儿出现的时候我们高兴,不好的事儿的时候也没什么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无可抱怨的。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苦乐皆有心造,乐观、悲观只是一念之间。这段时间经历的事似乎让我更明白了这句话。其实很多事都是内心所想,没什么太多过不去的,当你一根筋的时候把不算太坏的事来回想着,那么必定痛苦。反过来说,当遇到一些事不太过于想它,试着尽量控制内心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很快过去,人不能太一根筋。一念之间能改变我们的心态,试着让自己变好起来。书中索达吉堪布说的,“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们不应该太执着,否则会引生无量痛苦”。就是一个梦,有的人梦长些,有的人梦短些,何不让自己的梦更有意义?”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对于生气也许这么考虑更好吧,虽然现在很难做到这点,慢慢学习吧。人生不可能那么完美,缺憾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佛的处事是怎么样的?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看书时候自我反省了一下下,发现之前有些小事,可能自己觉得不算别人的隐私,所以聊天的时候可能会和比较好的朋友偶尔提及。想想自己还是错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很多东西都是别人的隐私。我们不该说出来,即使是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者可能会出现的好事也都不要说出来,也许说出来了就变得不好了,跟“天机不可泄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对于计划还没实现之前,就四处宣扬的话,很容易遇到违缘,半途夭折。世间一切本事无常,所以做事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处说。对于守口如瓶这事,个人还需要多加修养的。
《格言联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在这里我知道了,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俗话说的好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必要到处说人家的是非。所以管住自己的舌头,呵呵。
对于不讲理之人应该学会敷衍,因为我们有时多也躲不开,对于这样的人可用安忍来对待,或不答话,或随他所说,暂时随顺。过去了也就好了,没什么的。
书中关于“忍”说了这么一句话。忍,是人生中最难修的。看过后回想起来真的如此,很多时候遇到不开心或者被人说几句等,脾气立马就上来了,根本忍不住。所谓“忍字高来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要能经得起考验。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这样的考验,慢慢来吧。
生老病死都有福,苦才是人生中说了“生死事大,早做准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是学佛的。我同样敬佩他,他能把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很有意义,虽然我不知道他怎么做的,不过试着靠近吧。如果哪一天真的不在了,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吧。不求跟他一样伟大,但求问心无愧。关心身边的人,祝福对我们好或者伤害过我们的所有人。如果是情侣即使最终没走到一块儿,我们也祝福她们吧,替她们祈福。一切随缘,当知道生死是福,明白生老病死只不过一个轮回。我们会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
书中很多关于让我们懂得人生的东西,只是现在还很多无法理解,无法都进入自己的脑袋。我也不想说全部都很快就能领悟,也许没过多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所以还是写下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虽不能全部记下,但有点滴也许已经足够。关于这些内容,希望看到的朋友可以懂得些什么,如果能帮助到你们当然是我的荣幸了。至于提到的佛,如果抱着迷信的态度去认识它,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接触,小心走火入魔,哈哈(说句玩笑话)。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七
作者在序言中写到这样一句话:“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
索达吉堪布—藏地伟大的佛学上师,被誉为“当代玄奘”。他在《苦才是人生》这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痛苦的不同方法。其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有高峰就会有低谷,磕磕绊绊也是寻常之事。苦难,它是障碍,是难关;却也是机遇,是挑战,关键是你如何去看待它,所谓一念起则万法生,当你把苦难当成修行,当成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考验,则会有很多解决痛苦的不同方式,战胜它,其实并不难!
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人生在世,要学会调心,要学会知足常乐,多点阿q精神。
作为收费行业的我们,总是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刁难以及委屈,司机的.刁蛮、胡搅蛮缠,以及对收费政策的不理解,对我们的不尊重所产生的各种侮辱行为。这种种都是让我们不停烦恼与抱怨的话题。面对这种工作上的“苦难”,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去面对这种种委屈和刁难。记得,以前有位同事,无论碰到怎么样的恶劣的司机都不会去发脾气,我们就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了句另我至今难忘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就是面对“苦难”,所给出的不同态度——有的人始终保持心境的平和,微笑面对,而有的人却因为他人的过失,产生委屈、愤怒或者失望的各种负面情绪。而你这态度的一些微不同往往决定了最后,你是打败苦难还是被苦难所打败。比较欣赏书中那位国王梦中的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种种得失荣辱,用不着放在心上,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
苦与乐,一切皆由心造。宠辱不惊,笑看成败,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寻味的道理,我们要慢慢去学习去品味。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八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打开封面引入眼帘的只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是的,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没什么可抱怨,做一个乐观者活下去就挺好。不能时时开心,尽量做吧。
书中说的是和佛有些关系的哲理(暂且称做哲理吧),其实佛并不是我们很多人所谓的迷信的东西,在我的理解中佛学至少是一种能修身养性的学问,当真正了解后就知道并不是所谓的那些迷信。前几天和朋友说起这事,讨论到佛似乎和现实社会矛盾,佛讲究的是一些与世无争之类的,而现实中需要生活下去必须去竞争,所谓适者生存。我们只能在这样的社会中争我们该争取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如书中说的,活要活的有意义,人生不是用来虚度的。
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也许吧,要是想着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那么有什么好事儿出现的时候我们高兴,不好的事儿的时候也没什么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无可抱怨的。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苦乐皆有心造,乐观、悲观只是一念之间。这段时间经历的事似乎让我更明白了这句话。其实很多事都是内心所想,没什么太多过不去的,当你一根筋的时候把不算太坏的事来回想着,那么必定痛苦。反过来说,当遇到一些事不太过于想它,试着尽量控制内心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很快过去,人不能太一根筋。一念之间能改变我们的心态,试着让自己变好起来。书中索达吉堪布说的,“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们不应该太执着,否则会引生无量痛苦”。就是一个梦,有的人梦长些,有的人梦短些,何不让自己的梦更有意义?”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对于生气也许这么考虑更好吧,虽然现在很难做到这点,慢慢学习吧。人生不可能那么完美,缺憾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佛的处事是怎么样的?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看书时候自我反省了一下下,发现之前有些小事,可能自己觉得不算别人的隐私,所以聊天的时候可能会和比较好的朋友偶尔提及。想想自己还是错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很多东西都是别人的隐私。我们不该说出来,即使是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者可能会出现的好事也都不要说出来,也许说出来了就变得不好了,跟“天机不可泄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对于计划还没实现之前,就四处宣扬的话,很容易遇到违缘,半途夭折。世间一切本事无常,所以做事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处说。对于守口如瓶这事,个人还需要多加修养的。
《格言联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在这里我知道了,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俗话说的好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必要到处说人家的是非。所以管住自己的舌头,呵呵。
对于不讲理之人应该学会敷衍,因为我们有时多也躲不开,对于这样的人可用安忍来对待,或不答话,或随他所说,暂时随顺。过去了也就好了,没什么的。
书中关于“忍”说了这么一句话。忍,是人生中最难修的。看过后回想起来真的如此,很多时候遇到不开心或者被人说几句等,脾气立马就上来了,根本忍不住。所谓“忍字高来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要能经得起考验。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这样的考验,慢慢来吧。
生老病死都有福,苦才是人生中说了“生死事大,早做准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是学佛的。我同样敬佩他,他能把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很有意义,虽然我不知道他怎么做的,不过试着靠近吧。如果哪一天真的不在了,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吧。不求跟他一样伟大,但求问心无愧。关心身边的人,祝福对我们好或者伤害过我们的所有人。如果是情侣即使最终没走到一块儿,我们也祝福她们吧,替她们祈福。一切随缘,当知道生死是福,明白生老病死只不过一个轮回。我们会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
书中很多关于让我们懂得人生的东西,只是现在还很多无法理解,无法都进入自己的脑袋。我也不想说全部都很快就能领悟,也许没过多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所以还是写下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虽不能全部记下,但有点滴也许已经足够。关于这些内容,希望看到的朋友可以懂得些什么,如果能帮助到你们当然是我的荣幸了。至于提到的佛,如果抱着迷信的态度去认识它,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接触,小心走火入魔,哈哈(说句玩笑话)。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九
本书的作者力克·胡哲天生患有海豹肢症,除了躯干外唯一的工具就是只有两个脚趾的小左脚。可以想象生活对他而言是多么不公平啊!出生时,力克的父母都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妈妈甚至拒绝抱抱自己的孩子。这对任何人都是极大的打击和难以愈合的伤口。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放弃,慢慢开始接受和面对现实。
童年时期的力克可以说无忧无虑,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面对无数的挑战,而他都努力地一服了。长到了上学的年纪,力克陷入了困境,他一度因身体的缺陷和对生活的绝望动过轻生的念头。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这种愚蠢而不负责任的想法。他想到了给他安慰和帮助的父母,鼓励和支持他的家人,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他们。于是力克决定好好活下去。他开始在自己身上寻找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来提高信心。他试着交一些朋友,试着融入周围。虽然常常被同学排斥、嘲弄、或被称为“外星人”,但他主动并真诚地和同学交谈,同学们逐渐了解了他,都和他成为了朋友。他从朋友那里也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动力。最终力克战胜了困难成为了不起的人。如今力克·胡哲不断拜访各地的学校、教会、贫民窟和监狱甚至垃圾城,与那里的人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散播希望与爱。告诉人们他的经验,提醒大家信念和行动的重要,鼓励他们要有信心。至今已有6亿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他的充满勇气的人生。他的事迹已经深入心地激励了很多人。
力克·胡哲的成功在于他对于人生的“不设限”,正常人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体验。因为他们有健全的身体,无后顾之忧,所以人们就只把目光停留在哪些失去的东西或曾经的伤上,而没有真正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正常人就平凡地过了一生。他们错在了对人生的“设限”上。力克·胡哲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被打垮,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他的一次特别的考验和计划,他与哪些“受限”的人生不同,他认为:“只要有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力克最打动我的是他的乐观和信心。人在逆境中很容易被击垮而随之放弃了目标。而力克正是相反。古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力克就一直是一艘满载着幸福和乐观的小舟,前进于逆流之中。力克告诉人们: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是啊,没有目标怎么付出行动?力克自己就是一盏为人们照亮目标的灯。让千千万万的人重拾梦想走向成功。而我呢?我问自己,幼儿园大班开始学钢琴,到了三年级就以功课太忙为由不再练习。至今只开启过三年多的钢琴仍静静地睡在房间里。眼看学钢琴的同学一个个全考上了十级,我只能躲在角落里偷窥她们胜利的笑容。于是每次走过那架钢琴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内疚和茫然。曾经最爱的钢琴成了永远的遗憾。写到这儿时,力克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对我说:“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
对,拒绝放弃就是成功的秘诀!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十
《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读完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总有些东西久久地萦绕在心头,却总也不愿让它散去。
我想,我的状态和他是有些相似的。前几天和johnson讨论关于婚姻的话题,我说其实对于这个我也要在不远的将来要步入的阶段感到害怕和迷茫,他的话或多或少让我感到安慰:
我看过对教育学最浪漫的解释是: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孩子你慢慢来》中,龙应台对两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中的快乐、矛盾和烦恼刻画的细致入微。
她在其中这样描写到:飞飞出世,我开始了解什么叫命运。从同一个子宫出来,出来的一刻,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安安吮吸时穷凶极"饿",飞飞却慢条斯理。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安安的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他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带领着小的。
而飞飞,既然从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既然一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遂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他轻松、快乐、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他没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轻易得到别人的爱。别人大量的爱又使他更轻松、快乐、简单。这就是命运。我常常在想,在父母的眼中,我和妹妹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目送》一篇中,我最喜欢的部分。
·
那么我的父母呢,他们的人生中目送了那么多次自己的父母和子女的背影,他们是否也像我一样,曾在暗处偷偷的落泪?
有人说,一段感情中,付出最多的人,爱的越深。可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都不求回报,从我们呱呱坠地时起强烈的亲密无间,到我们长大后他们的放手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的爱在我们身上的体现,是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因为他们知道,离别,是成长的第一步,不曾体会过孤独,就不可能真正的成长和强大。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和妹妹在有限的资源里得到最好的教育,让我们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拥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尊严和快乐。
在我写这篇读后感的同时,也是我的第一届学生在考场中奋笔疾书的时刻,在此也祝愿我的孩儿们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为自己无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十一
style="color:#125b86">
杨绛先生老年说的话必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她也悟出了很多很多道理,下面,我来就她的这本《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一书中结合她所说,说说我的看法。
走到了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对生活一定有很多的感悟,虽然她自己觉得自己老了,但是她并不是那种消极的人吧可以说。她说:“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这是在讨论鬼神的存在与不存在,也许鬼神是有的,也许鬼神也是没有的。
“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我觉得人就应该要这样,就事论事。
“每个人如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而事情已经过去。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当时却是不由自主。”或许每个人回顾自己的过往中都常常为自己的做的不好的事愧疚,包括我自己,但是我们总是在事后才会领悟,有的事情只有做过才知道会是怎样,才会知道以后该是怎样。我回顾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也时常感到后悔愧疚,不好意思。然后又渐渐忘掉,除非经过某件事除非有人提起,又不会太注意这些不好的事,这真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可是认真来说,这又不是很复杂。
人各有命,或许我们的命好,或许我们的命不好。我们不能选择我们一出生下来就有的环境,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我们自己以后的命。就像农村百姓殉国,也是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这是一种高尚!
“声名显赫的人,死后没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淡忘倒也罢了,被不相识,不相知的人说长道短,甚至戏说,恶搞,没完没了,死而有知,必定不会舒服”可见后世人对死去的人的`评论,如果是赞扬,那必定会令人欣喜,如果是批评,那定会令人不舒服,说到这里,问题也来了,我们不能随便评价别人,不能随便请假某件事情的好坏。
我们常常在照镜子的时候认为自己多么多么好看,认为镜子里的自己有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实并不然,有的镜子会把丑照成美,商场里的大镜子一定是会把人照的美美的,不然怎么能够让顾客买衣服呢?我们自己单独照镜子的时候也是这种心理,自己总是好看的吧,镜子里的自己多么多么好看。但是有时候我们只有真正的认清了自己,才能够做一个足够好的人。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十二
高尔基爷爷说:书是人类进步饿阶梯。的确,读书是一种享受。自我识字开始,我就爱上了读书,从书中我感受到了酸甜苦辣。
酸
甜
记得有一次,还是在四年级时的一堂课外兴趣课。开始王老师给我们讲了磁铁的特点和功用,不一会儿,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磁铁的磁力会不会消失呢?”同学生们都陷入了思考的“深渊”之中。我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本书,然后昂起头,抬起身子,高举小手。老师还正在犯难,看到我举起了手,就像看到了救星似的,把我叫了起来,我自信满满地回答:“自然磁铁的磁力是不会消失的,而人造磁铁的磁力是会逐渐消失。”老师听了很满意,又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得意的说:“我是在书上看到的。”老师听了以后点了点头说:“大家应该向康宇馨同学学习,多看些有用的书。”所有的同学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苦
有一天,我在写作业。写着写着,忽然想起老师帮我借的《淘气包马小跳》,便扔下作业向那本书扑去,美滋滋的看了起来。可不知什么时候妈妈走了进来,她还以为我在认真的写作业,可我却在看课外书!随后,我就被老妈连骂带打的“赏”了一遍。
辣
读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读书可以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读书可以让你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带来酸甜苦辣的“味道”。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十三
《人生不设限》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澳大利亚人力克因患有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他遭遇许多歧视和嘲笑,受到了社会的排斥,但他没有悲观,没有气馁,而是坚强、勇敢而乐观地活了下来,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无法想象的成绩,展示了自己的精彩。
力克会游泳、会潜水、会踢足球、会溜滑板、会打高尔夫球。他21岁大学毕业后,取得了会计及财务规划双学位,还出版过两张畅销的全球dvd。他在五大洲25个国家,举办了1500多场演讲。他以“有限”的躯体,创造了无限的生命奇迹。
孩子们,没有四肢的力克都能做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谈谈你们自己的感受吧。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十四
每个人小时侯都看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灰姑娘”很多女孩梦寐以求的事情。童话足以让我们充满幻想。每个童话结局都是快乐的,即使卖火柴的小女孩有多悲惨,但是最终她也会如愿以尝地和奶奶一起生活了。即使长大了,也会怀念旧的时光。
我们都一样,都是喜欢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的,但都逃不过悲伤,读书就是这样可以让我们拥有暂时的幻想,一时的幻想,一时的忘我,对于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读书,作者飞过这个离奇的经历,也渴望带你飞过;读书像电影,你很享受里面的时光,但是,电影一散场,灯光一亮,悲喜皆会抛在脑后,而我们,将在各自的生活里继续我们不会停止脚步在生活的道路上。
读书是天,那么与它紧紧相连的就是作文的飞翔。每个老师都会说过,要写好作文就要多读书。每次听,都会觉得有点闷。其实,真的是对的。,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发了我们的爱和我们的同情,不知不觉中我们逐渐改变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用真挚的感情抒发,用心灵的感受写作。或许写出来的不是最好的文章,但就是最真心的文笔。
苦才是人生读书心得感悟篇十五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此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这一幕非常打动我。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0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