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6:51:08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9 16:51:08     小编:琉璃

语文学习需要注重理解和运用。写作的要素有哪些?一起来学习吧。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一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本课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已掌握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欠缺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思想:

(1)注重生活资源与课堂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注重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整合,为学生创新提供另一条思考的路径。

理念:

(1)注重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通过书本、网络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的意识。

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重点: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的知识要点及相互关系。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画面演示,画外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这是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道题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刚才,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1)请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注意:相遇与相距的区分。

(2)老师叙述,学生表演。

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

提问:问这两位同学,每人走几分钟,再问大家,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

(二)尝试探索

1、出示例题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师生对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他们两1分钟走了多少路?2分钟呢?3分钟呢?

(2)4分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相遇时,小强和小丽所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关系?(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思考)

3、列式讨论

(1)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要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主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65×4+70×4

第二种:(65+70)×4

4、认识速度和

5、质疑

“对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吗”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2、看图说题,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一人说题,其他人列式。

3、游戏

再请两位同学表演,并提问两人相对而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1)两人相遇;

(2)行走一段未相遇;

(3)相遇后继续行走。

给两位同学带上不同的头饰。头饰上标有65米、70米字样,分别表示速度。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5分钟时间的牌子。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知识回顾,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三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一课时    。

1、列式计算   。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抵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抵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联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流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联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1)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五

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整理和复习(一)第课时/共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写法。

2.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重点:熟练解答求一个数是(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以及百分比应用题。

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下面表格。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小数0.16。

分数。

百分数24.5%0.9%。

2.只列式,不计算。

(1)40占50的几分之几?(2)50是40的百分之几?

(3)5比8少百分之几?(4)8比5多百分之几?

二、知识梳理。

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百分数写法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甲数是200,乙数是150。

(1)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2)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3)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4)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算式: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看作单位“1”。

三、深化练习: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其中合格率是95%,这里的95%表示什么?

2.一条水渠已修的比未修的长25%,这里的25%表示什么?未修的比已修的短百。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分之几?

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p104第1、2、3题。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六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七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步计算和应用》中的相遇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分析教材,理清思路;优选教法,注重学法;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一、 分析教材,理清思路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技能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发展性目标:经历比较、优化的学习过程,发展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性目标: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 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 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部分:

(一)在情境中感知

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二)在游戏中引入

游戏1:红绿灯相向 游戏2:跨步子相对

思考:两个游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2、 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3、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三)在操作中发现

小组合作:

(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上册《相遇问题》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上册《相遇问题》说课稿答)

c、请教同学

(2) 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四)在巩固中深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练习题时,我对教材做了处理,设计了一个智力大冲浪,智夺小红旗的环节,力求形式多样,条件问题开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第一环节:起跑线,是只列式不计算的基本练习

1、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甲队的进度是12米/天,乙队的进度是14米/天。经15天打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二环节:加油站:自选超市: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

1、比一比三道题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环节:凯旋门: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你真棒祝贺你随着一声声赞扬,同学们肯定会一路过关斩将,站到领奖台上。

(四)在总结中提高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八

我们都知道,“相遇问题”是四年级应用题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讲解此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我就仔细对本知识点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一条事半功倍的的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我决定用两课时把本知识点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基础类型的课。课始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了“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新知做以铺垫。然后重点是引领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相遇、同时、相向(相对)”的概念。主要采用的是实际演示法和游戏法让学生对此部分知识中最关键的词语加以理解。等学生对这个基本概念搞清楚之后,第三部我就开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例举了一个行程方面的例题,首先是求路程、然后变换题型求时间,再求某一方的速度。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课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求每种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结合练习题加以巩固。

第二课时:是知识的扩展。我主要是先对课后所涉及的知识延伸了行进行了分析,然后引领学生归纳出:

1、同时,相向,不相遇。

2、不同时,相向、相遇。

3、相背行程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经过大量练习之后,我再把知识面拓展到工作方面,让学生明白这种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工作方面求时间、求工作效率、求工作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为了使学生提高练习课的效率我还要求学生只列示不计算。

两节课我都是采用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新知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放下权利,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规律,获取新知。在这样的安排下,课上的十分顺畅。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九

各位领导、老师: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津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步计算和应用》中的相遇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分析教材,理清思路;优选教法,注重学法;优化程序,突出主体。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之后进行的教学。本内容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借助生活原型,可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学好此内容,也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明确相遇问题的特点;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分析解答相遇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推理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本内容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实施知识目标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法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教师则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除此之外,我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学到不同的数学,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巩固深化、课后小节。

(一)创设情境。

1.引发思考:每天早晨背着书包来上学,马路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们会很快地说出:车多、人多)。

2.播放录像:注意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哪些情况?(在现实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了车辆在行驶的方向上有以下情况:相对、相反、同向)。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基于此,课始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学习。

(二)实践探究。

1、理解意义。

(2)制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哪些内容?

(教师依学生所说归纳出学习目标并板书:意义、规律、应用)。

(3)联系生活——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属于相遇问题?

(4)归纳小结——要想出现相遇的情况应具备哪些条件?

(板书:两个物体、同时、两地、相对、相遇)。

(5)教师指出——本节课侧重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行进的规律。

2、实践操作。

小组合作:(1)利用相遇卡,两位同学同时从两端行进,一位每次行3厘米,另一位每次行进2厘米。

(2)每行进一次把数据填入表中。

行的次数。

红色线段长。

兰色线段长。

两色线段长度和。

两色线段距离。

132510。

264105。

396150。

(3)观察表中的数据,研讨发现了什么?

3、应用规律。

例:(媒体出示)90页,例3。

(1)自己选择学习方式。

a独立完成(鼓励用多种解法)。

b借助教材(依据小标题列式解答)。

c请教同学。

(2)指名板演,讲解思路。

(三)巩固深化。

1、口答:

先说说解答思路,再列式计算——目的是巩固新知。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每分走42米,小芳每分走48米。经过4.5分两人在学校相遇(学校在两家位置之间)两家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自选——让学生依个人掌握知识情况,选择练习题。

(1)练习十八1、2。

3、编题:

小红每分跑300米,小明每分跑320米,自己设计运动情况并编题。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点评:

本节课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使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教学方法的设计合理新颖。在课的开始播放录像——马路上的场景,把学生带入了生活的情景中,从录像中学生很快弄明白“相向”、“相遇”、“同向”等概念,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既直观形象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巧妙的设计了“相遇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究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新课做好了铺垫。在巩固深化这一环节中,开放性练习的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运动情况),由学生自主选择,从单一走向开放,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本节课的设计,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他们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教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问题,即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学生要首先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

多媒体课件,两个能在一条线上自由活动的小人。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家住哪儿吗?悄悄告诉你们吧,刘老师家离着人民公园非常近,到底有多近呢?你们来看。

ppt出示:刘老师从家出发步行去人民公园,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到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ppt出示:刘老师家距离人民公园有多远?

你会解决吗?

ppt:60×5=300(米)。

这60表示什么?5呢?300呢?

通过这个小例题,我们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点新问题,好不好?

预设: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

把这几个关键词搞明白了,大家再来读这个题。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学的行程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今天研究的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而且是怎么运动的?(同时出发、相对运动、最后相遇)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称作“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遇。

现在你能和你的同桌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吗?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桌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

预设:出现相遇点在中间和相遇点不在中间两种情况。

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3、理解速度和。

老师制作了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小人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请两名同学上台来慢放一遍刚才的相遇过程,生边操作老师边提问:

一分钟后他俩分别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两分钟后他俩又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呢?

通过两个可活动的小人一分钟、一分钟地走,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内他俩一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相遇点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

4、画线段图。

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绎把相遇过程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吗?

投影学生作品,点评。你能看明白他的线段图吗?还有哪些补充和改正的?

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师出示课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自己动手试试。做的快的同学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做出来的同学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争取一会儿发言时让大家都能听明白你的意思。

找2生板书2种方法,点评。

回顾这两种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相遇问题的?

小结:方法1: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方法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6、体会线段图的好处。

对比题目文字和线段图,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线段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便于我们理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像这样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就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用到。

1、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4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只列式不计算)。

3、两人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甲的打字速度是85字/分,乙的打字速度是65字/分。1小时后两人共同录完。请问这份稿件一共多少字?(只列式不计算)。

刚才这些问题也不是相遇问题呀,为什么你还用这种方法呢?

小结:他们的题型都跟相遇问题差不多,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一样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德州市实验小学刘丽。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节课在力求扎实的基础上作一点创新,有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两地、同时、相向、相遇是相遇问题的四要素,如果只是抽象地讲解这些概念既不利学生的理解,又使学生对应用题感到枯燥,缺乏兴趣。因此我在本节课中创设了三种情境。

1、问题情境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起点。通过实际生活中班干部需要当面商量班级事情引出相遇问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索动机。

2、表演情境让两个学生表演“相向而行”其他同学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走路这一平常现象,引出“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概念,建立起概念的具体表象,为概括出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在数学上表述为“当两物体距离为0时,表明相遇”由相遇引出两个要点:

1、相遇时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

2、相遇时两物所行路程和等于总路程。这两点是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准备题中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演示中又蕴含着“速度和”的含义,为例题的解决作了铺垫。在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思路中,第二种解法较为简便,但理解相对较难些,学生也是通过课件的演示来更好地理解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的含义。

二、突现主体,适时而导。

这节课我想对应用题的传统教学思路稍作改变,把老师出题,学生读题,审题、解题的被动的接受式教学方式转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由老师给学生提供生活中一个熟悉的情境dd学生上学途中相遇这一日常生活常见现象。通过课件演示,然后由学生编题,尝试解决,小组汇报比较策略,让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最大化。教师只是在学生出现“愤”、“悱”状态时的适时引导,做到“启而不发”。如在学生编完题后,抓住关键点让学生谈谈对“4分钟相遇”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汇报两种解题思路后,针对部分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不易理解情况,再辅以课件演示,突破对速度和的理解,从而对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这种数量关系心领神会,并为下节课求相遇时间打下扎实基础。

三、层递练习,优化思维。

数学有思维健美操的美称。应用题教学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后,精心设计层递性的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在基本练习巩固新知后,设计了“通过变换时空”的变式题,由相遇应用题的特征因素“同时、相向”而行变化为背向、先行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分析后也能用相遇问题的思路来解决,使得思维由简单的模仿到初步的创新,在课堂小测验中,设计一道“两人一起行走了5分钟,求路程的问题,既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又可检查学生对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这种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在行走时间上设置思维发散点,让学生进一步考虑一起行走了5分钟后可能出现几种情况,然后现出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解决,从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思考与困惑: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得沉闷。如小测验中的三道选择题,当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时,可以组织讨论,然后再继续解答。另外对两种解法的数量关系强调得还不够。特别是准备题中的“两家的距离等于两人走过的路程”,这关系太过于轻描淡写了。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材上直接给出了两人同时相对而行的情境,而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想办法解决王老师怎样才能尽快拿到材料的问题,从而引出相遇问题,这样使学生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作为学生的组织者――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本土化,生活化。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述案例中,当出示条件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想了解哪些数学问题,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提出了一连串的五个问题。这一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不是与己无关的、枯燥无味的,而是生活中所必需的。从而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孩子们带进数学天地。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去探索。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水平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求出了相遇的时间,并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解答,什么情况下用方程解答比较简单,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了知识上的互补,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构建能力,自我养成对待学习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上的三大要素,也是在教学方法上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课堂上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决不示范。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还学生们一片蓝天,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自我调控的时间,学生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问题,即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学生要首先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 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

多媒体课件,两个能在一条线上自由活动的小人。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家住哪儿吗?悄悄告诉你们吧,刘老师家离着人民公园非常近,到底有多近呢?你们来看。

ppt出示:刘老师从家出发步行去人民公园,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到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ppt出示:刘老师家距离人民公园有多远?

你会解决吗?

ppt:60×5=300(米)

这60表示什么?5呢?300呢?

通过这个小例题,我们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点新问题,好不好?

1、初步感知相遇问题

预设: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

把这几个关键词搞明白了,大家再来读这个题。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学的行程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今天研究的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而且是怎么运动的?(同时出发、相对运动、最后相遇)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称作“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遇。

2、合作演绎相遇问题

现在你能和你的同桌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吗?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桌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

预设:出现相遇点在中间和相遇点不在中间两种情况。

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3、理解速度和

老师制作了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小人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请两名同学上台来慢放一遍刚才的相遇过程,生边操作老师边提问:

一分钟后他俩分别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两分钟后他俩又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呢?

通过两个可活动的小人一分钟、一分钟地走,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内他俩一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相遇点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

4、画线段图

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绎把相遇过程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吗?

投影学生作品,点评。你能看明白他的线段图吗?还有哪些补充和改正的?

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师出示课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5、自主解决问题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自己动手试试。做的快的同学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做出来的同学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争取一会儿发言时让大家都能听明白你的意思。

找2生板书2种方法,点评。

回顾这两种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相遇问题的?

小结:方法1: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方法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6、体会线段图的好处

对比题目文字和线段图,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线段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便于我们理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像这样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就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用到。

1、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4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只列式不计算)

3、两人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甲的打字速度是85字/分,乙的打字速度是65字/分。1小时后两人共同录完。请问这份稿件一共多少字?(只列式不计算)

刚才这些问题也不是相遇问题呀,为什么你还用这种方法呢?

小结:他们的题型都跟相遇问题差不多,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一样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德州市实验小学 刘丽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5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

2、创设“送材料”的情境。

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的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离村附近。

三、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第3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第5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千克”的数量关系了出方程并求出解。

板书设计:

相遇。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时两车相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五

本次公开课,我的课题是《交通与数学——相遇》。通过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情况分析,以及课件的准备,我顺利的上了这次公开课。课后,我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这节课既有优点,又有不足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1、灵活处理教材,创设生活情景《交通与数学——相遇》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许多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经遇到过。在课的开始,我创设了“淘气误把笑笑的作业本带回家了,要是你是淘气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自然地引出要给笑笑送去就遇到了今天学习的知识——相遇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的导入,让学生看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用到交通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2、配合课件演示,加深学生理解。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的利用课件演示,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仔细看,把看到过程说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点拨,从实物演示中抽象出线段图,由直观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过程中,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引导者,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发言意识、合作意识。

1、课前对学生已学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不到位。在课堂上,学生显然对画线段图很陌生,以至于耽搁了课堂时间,从而导致时间不够。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多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相遇问题,但我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有点偏移于方程,这是本节课最失败的地方。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分析教材,抓住重难点。

3、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反而自己讲得过多,应该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4、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没有很圆满的结束本节课。

5、对新课标不够熟悉,新课标的改革,很多知识发生的一些改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准,自己也要多学习,做到自己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6、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以后的课堂中可以准备一些数学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节课虽然上得不是很成功,确让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的不足,以便于改正。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缺点,更要多学习,多交流,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篇十六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环节很流畅,在分点的时候,我让班里同学自己思考、讨论,同学认为分成3个点比较好。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还是没有把点分成5个,只好有我说出了5个点的位置。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进一步加强。

实验方法是由我通过多媒体直接出示的,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没有按方法进行操作,看出学生对实验方法没有完全理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出示实验方法还不够有效。我在巡视实验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可以将五串回形针分别挂到磁铁的五个点上,如果掉下来的,说明磁性弱,吸住了掉不下来的,说明磁性强。“他们对自己想法不敢肯定,所以没有起来说,可是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想法也是行得通的,也是可以得出中间弱,两头强这个特性的。

后来下课了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想法肯定很多,而我在课上出示实验方法时,为了教学的顺利,并没有问诸如”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之后,就开始这行下一项的活动了,有时我们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忽略学生,忽略学生中高高举起的小手,时间长了,学生可能也就是沉醉于教师的平平淡淡。

也许教师平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会激发起孩子们主动探究的欲望,诸如”你这个想法真好,就是与众不同。“”相信同学们对于你这样的独特想法肯定会刮目相看。“”真了不起,你这个发现让老师也感到意外!“……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想必会让孩子们乐上好一阵子。次数多了,孩子们求异的思想会更深一些。有时候,当孩子们中没有出现不同想法的时候,老师可能也要有意识地去帮学生创造机会,抓住一点可以激发的”苗头“,启发并帮助他表述想法,一次,两次,孩子们也就有了相应的方法。《磁铁的两极》是继《磁铁的磁性》后的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的两极的磁性最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但磁性最强,还能指示南北方向。探究活动也从原来的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伸到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课文安排了3个观察、实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可转动的磁铁,从而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形成南极、北极的概念。第二个活动则自主开展实验探究进一步研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规律。第三个活动是玩磁铁小车的游戏,是运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活动。3个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活动虽难度不大,但要在40分钟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让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是要花点心思的。于是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成了我这节课的主攻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477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