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改革策划(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5 04:37:09
教师改革策划(优秀14篇)
时间:2023-12-15 04:37:09     小编:琉璃

"总结是对个人或团队工作的一种评估和反思,是进步的关键一步。"总结应该注重分析和归纳,将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些总结的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改革策划篇一

提到高效课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把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如果说原来我们老师就像领头雁,那么我们领到哪儿,学生就要飞到哪儿。当学生飞不到我们指定的位置时,就会受到我们的指责。高效课堂中,老师要把这种“带”变为“推”,把学生推到学生的舞台上,我们要甘愿退居幕后。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改革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首先,老师们应该从心理上尽快接受并适应我校高效课改的现实。我们在课堂中的角色将发生变化、在课堂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甚至作业、备课都有较大的改变,我们要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同时还要做好被质疑的准备。

其次是老师要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效课堂。一开学,学生会发现教室的环境布置变了、座位变了、作业变了、老师也变了,这些变化会引起孩子的好奇,老师们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使学生尽快的适应老师、适应课堂、适应学校。

作为一个经常与家长打交道的班主任老师,我想很多家长对改革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会有个别家长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质疑、面对困惑,老师们,我们要耐心解释,及时沟通,不要让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我们的课改。胡校长讲话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这次改革,他有信心,再大的困难他都会挺过去的。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也应该充满信心,一定要相信我们能行!

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想,如果把基础知识当做牛奶和面包的话,那么当学生解决了温饱问题,来到我们的课堂,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才是生命的狂欢。面对这样的课堂,我很期待。什么时候我们喋喋不休、疲惫不堪的讲解可以变为春风化雨、画龙点睛式的指导、点拨、推动。我坚信,我们全体教师在胡校长的带领下,统一思想,鼓足信心,坚定不移的把高效课堂改革推行下去,我们一定会在最后的时间创造高效课堂改革的奇迹,让我们一起加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改革策划篇二

教师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建设的基石。作为教育者,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改革对于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在教师改革的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改革要注重个人素质提高。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模范。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教师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其次,教师改革要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教师职业不再只是一种传统的稳定职业,而是需要不断发展、成长的职业。在教师改革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职业规划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了解教育政策和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主动跟进时代的步伐,紧跟教育改革的脚步。

第三,教师改革要持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教师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技术培训,了解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运用科技手段改进教学,使学生在更主动、更互动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教师改革要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在教师改革中,我们要始终把提升教育质量放在首位,时刻牢记教育是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我们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们研讨教学问题,互相借鉴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教师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教师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仅靠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地位,为教师的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家长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教师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之,教师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个人素质提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并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只有这样,教师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改革策划篇三

通过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相关资料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参与者,而不是主角,是课堂教学改革最直接的一环。在课上我们不仅要讲好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课堂上影响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四个:一是教师状态,二是学生习惯,三是课堂管理,四是流程设计。从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教师通过认真研习教学参考用书,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在课前就明确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绝大多数的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要合理设计教学各环节。

根据“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在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1.自主质疑。

这是中心环节,即学生的自学环节。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进而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兴趣后,教师要顺势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前,教师要对学生探究的程序,对学生探究的方法精心研究,预设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得到的多种结论,并研究解决的方法。学生在自学探究期间,要先给学生安排独立思考、学习的时间,对有难度的需要合作的时候再合作。独立思考应用时间保证,不匆匆而过,此时课堂应保持一定的安静性。

2.合作释疑。

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结束之后,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自学结果交流,生生互动,解疑排难;教师展示合作研究的问题,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讨。

3.点拨归纳。

对各小组合作研讨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组织全班研讨或直接由教师解决。在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解决疑难问题以后,教师(或师生合作)对所学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归纳总结方法规律,使学生在知识掌握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提升。

4.巩固提升。

教师紧扣三维目标,拟定有一定层次的单元测试题(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检测,检查要当堂独立完成。反馈可采用公布答案、互换检查、教师抽批等多种方式,要当堂完成,注重小组间的差异及错误问题的处理。

三、课堂教师参与要当、准、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课堂参与时机要恰当,切入要准确,内容要精准,不可将结论托盘于学生;要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教师要精准的指导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并进行课堂反馈与总结。教师的引导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指到关键处,指到有用之处,设疑要设到到学生心里去,设出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指导与设疑的技巧,体现出教学新理念。设疑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设疑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四、教师要构建一个活跃的课堂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把状态放在首位、把常规做到极致”。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使课堂活而不乱,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

总之,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本真的治学精神,而不在于形式。减负提质课堂教学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减负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师改革策划篇四

一、加强学习,树立课改新理念。

(一)、加强“自学互帮导学法”相关理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具体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决定着课改能否顺利开展。为了使我校课改得以顺利进行,根据我校实际情景,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经过多种渠道,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有效更新,为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1、进取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文件要求,我校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自学互帮导学法”理论学习培训,听专题讲座,观摩先进的课堂教学。经过学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教师们都能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本事,以全新的素质结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校内培训,认真有效的开展。

(1)我校结合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扎实开展“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改系列讲座、专题学习。组织教师们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景认真讨论交流,共讨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实际经验和实施困难。共享实施新课改带来的喜悦与成就,共谋如何更好实施新课改的方法与策略。

(2)认真反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师们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评价量表,不断审查自我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励教师不求一步登天,但能循序提升。鼓励教师们每一天更新一个新理念,每月研究出堂示范课,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真总结。并将心得体会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将此项活动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资料,促使教师对自我的教学方法、教育资料进行反思研究。

(二)、实行“推门听课”,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加速提升。

课堂是课改的主战场,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在我校实行领导“推门进课堂”的形式,督促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的本事,加快课改的步伐。每年还举行了校内“课堂导学”竞赛,对优秀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课改的进取性,并涌现出一批在新课改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轻教师。我们还进取将他们推荐到市上其他学校上公开课,不断锻炼他们,在课改道路上更快的成长。

二、取得的成绩。

我校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校涌现出一批课改新秀,如:任建军被列为市骨干教师,在教研室安排下多次到外校献课,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学校教师任利琼在教研室卿彪教师的推荐下,在市级“自学互帮导学法”小学语文班培训中上了示范课,得到大家一致认同。邹可祥、罗宏教师多次参加广安市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并上公开课。在学校教科室的大力鼓舞校,学校教师进取撰写新课改教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地区级等不一样级别教育刊物上刊登发表或获奖。

三、存在的困惑。

(1)“自学互帮导学法”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发现,注重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但在教学探讨中,不少教师谈到:手放得太开,学生容易迷失方向;手收得太紧,学生又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开放度,成了我们比较棘手的难题。教师们始终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尤其大班额教学中,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照顾好每个学生。

(2)“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似乎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放松,于是又教师认为,按照“自学互帮导学法”要求,教师为了到达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学的过程,学习效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能够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

四、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我们将坚持做到:

1、抓好校内教研组活动,经过教研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得到提升。

2、努力培养新生力量,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课改的主力军。

3、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设法拓宽教师培训渠道,让教师不断充电,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向前发展。

4、抓好课题的研究,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总结课改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分析与反思,撰写经验文章与同行交流。

教师改革策划篇五

今年起,山西省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开始发放绩效工资。记者7月20日从省政府获悉,相关实施意见已经出台。根据意见,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从2xx-x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根据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学校工作人员上年度12个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核定。每年核定一次。其中,义务教育教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平均水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财政部门按照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将随基本工资和学校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的调整相应调整。

今后,山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将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具体发放办法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教育部门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学校在核定的总额内根据规范的分配程序,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分配。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教师工资制度改革。

教师改革策划篇六

1270万中小学教师,即将收到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总理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强调,重视教育、关心教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职责。要深化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地区从教,要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

他说:“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是教师。”

长期以来,在基层一线从教的中小学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工作操心多压力大,但事业上升通道相对狭窄: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最高职称只能评到“副高”,职业发展面临“天花板”;一些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不善于做科研、写论文,很难获得应有的职称和待遇;甚至,在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还出现了“行政权力过大”、“暗箱操作”等“潜规则”。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2019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和陕西省宝鸡市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9年9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在今年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这项改革正式在全国全面推开。

在常务会上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媒体则形象地比喻称,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推出的各项改革举措,堪称一份“节日大礼包”。

“大礼包”中有哪些“干货”

“大礼包”里面有哪些“干货”?首先,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后,原本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被统一为初、中、高级,并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了基层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让小学老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级”职称,从而拓展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职业地位。

其次,改革也修订了原有的职称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这不仅让疲于“发论文”的中小学教师“松口气”,更重新树立了一种更加科学的用人导向,引导教师更加愿意在一线从事教学,更有动力去农村或边远地区执教。

第三,本届政府大力推动的“公开”理念,也贯穿在本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总理明确,要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从而让职称评定的过程不仅更加科学,也更加公开透明。

第四,此次改革力推“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既防止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确保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时兑现,又用制度鼓励教师从中学到小学、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事实上,最终从国务院发出的这个“大礼包”中得到实惠的,不仅是1270万中小学教师。总理曾反复强调,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传承文明的载体。同时,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含义,这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总理指出:“要缩小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必须首先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

因此,全面推广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不仅将直接惠及全体中小学教师,也将促进整个社会的起点公平。事实上,后者才是国务院此次发出“大礼包”中更深一层的涵义。

教师改革策划篇七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教师则是教育的基石。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教师改革意见于近期出台,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在观摩学习这份重要文件后,我深受启发和教育,下面将分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因此,教师职业需要更高的认可和回报。这份意见提出,教师职称制度将进行改革,抬高职称的门槛,提高职称评定的严格性。这给了广大教师一个明确的方向,激发了我们进一步深化学习、持续专研的热情。而且,提高教师的职称,也能有效地推动教师队伍的优胜劣汰,激发教师的竞争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其次是教师培训和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教师改革意见提出,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的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优质资源,丰富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欢迎和拥护,因为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始终保持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

再次是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教师工作环境和待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份意见提出,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使教师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工作条件。我认为这对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待遇得到提高,教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而且,优秀的人才才会选择成为教师,这样才能为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还有就是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意见中提到,要建立起科学、公正、客观的教师评价体系。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有益的举措,因为它使得教师的工作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和评价。同时,也能够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让教师得到肯定和成长,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这份意见提出了建立起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对教师队伍进行分类、分层、分级管理。这将有助于理顺教师队伍的结构,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队伍的潜力和活力,使学校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总之,这份教师改革意见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激励了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激情燃烧。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教师团结奋进,共同努力,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教育事业!

教师改革策划篇八

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深受鼓舞,感触颇深,教育事关民族的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也有点滴思考,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育理念陈旧,对师、生的评价标准有偏差,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文艺素养不佳。现结合《纲要》的精神,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表我个人3点浅薄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确接受教育的意义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此转变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接受教育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人应该是有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人,而不是只会应付考试,而为人处事能力一般甚至很差的人!因此必须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具体来讲,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差不能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虽然我们目前也有所谓的“德、智、体、美、劳”的一套评价体系,但众所周知,这一套已完全流于形式!现实是基本只看成绩,而且要看这个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回答问题情况、社会诚信记录、志愿服务情况、人际关系、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特殊才艺、创造力、科技发明等。相应地,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优秀学生比率、学生成绩提高程度等,还要看其教学、科研论文、成就、志愿服务、社会诚信、身心健康状况、综合素质等,这样评出来的学生和教师才是真正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和只会制造考试机器的机器!

其次,学生所有素质的培养中,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整个民族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大大改进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方面面。特别是教学方法,必须大力改进!抛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以及其他死板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愉快式教学,以真正打开学生思维;另外,多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在第二课堂中,设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并在场地、设施、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形成一种制度,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成为学校常规性工作。使学生在愉悦、轻松、和谐、健康的环境条件下成长为具有创造性灵活思维、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修养的人才。这一点我们学校已经做在了其他学校的前面。

再者,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创造力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1.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知识、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那他对社会大众就不可能有多大贡献,甚至起负作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公民意识教育,前者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良好品德,什么是不好品德,应该如何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后者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全体国民的一分子,自己的责任、义务,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进而良好的公民。我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不可谓不重视,实际是特别特别重视,有时甚至重视程度超过专业教育!但实际效果令人大跌眼镜!人们普遍看到的是现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度、道德水准的普遍严重下降!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我认为这里既有体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教育方式、教材等因素。比如体制因素,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要诚信,不能弄虚作假,但由于体制原因或其他人为的社会的因素,使学生和老师在某些时候不得不走形式、弄虚作假,以应付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者领导个人喜好等等,这些现象每时每刻都在教育领域普遍发生(当然其他领域也大同小异)。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的刻板、陈旧、说教味太浓的教条等因素影响,使我国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非常失败!我们这种体制和教育形式自身使它成为了形式主义的过场!这与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要求相去甚远!更不用说培养大量良好的社会公民了!

2.艺术素养教育,各领域的真正的大家,都不是死啃书本的人,他们大都具有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各方面的良好修养,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艺术素养对于一个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无庸置疑!而我国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要么不够重视,要么教育的方式有待改进,总之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建议在学校加强艺术类教师的配备,另一方面,多开这方面选修课。

《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素质教育等问题都将得到较好解决,教与学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教师改革策划篇九

教师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教育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作为从业多年的教师,我深感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不仅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转变,而且我们的角色和责任也发生了转变。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深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改革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打破传统观念改革思维方式。

教师改革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现代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改革思维方式意味着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只有将自己置于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在改革中成长,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发展。

第三段: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育质量。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还要成为学生引路人。我们需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质量。在改革中,我重视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学习他们的优点并改进自己的不足。通过专业发展,我得到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指导,提高了我的教育水平。

第四段:关注学生成长改变教育方式。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改革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我提倡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学生的成绩和发展的改善,使我更有信心和动力继续推动教育改革。

第五段:情感与事业融合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投入情感和热情,才能走得更远。在改革过程中,我与学生建立了更深厚的情感关系。我将学生成长和个人发展作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并与他们一同成长。与学生共同进步,互相激励与启迪,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与动力。正是因为有他们,我才坚定地走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

总结:教师改革是我们教师的必经之路,尽管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如果我们能够积极探索、持续学习,我们定能在改革中追求进步。通过打破传统观念,注重专业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和融入情感与事业的融合,我体会到了改革的力量和改革给予我的成长。我相信,只有在教师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助力中国教育的腾飞。

教师改革策划篇十

教师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职责重大、使命光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变革,以及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为此,近年来,教师改革成为了教育的重要议题,教师们也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些心得和体会。本文将介绍教师改革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并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首先,教师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灌输,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我的实践中,我意识到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我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改革,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次,教师改革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些个性化需求,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我开始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对于有创意思维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我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通过这样的改革,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再次,教师改革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变革中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师德使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的实践中,我注重自身的素质提升,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我从不推诿责任,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通过这样的改革,我发现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们变得更加有担当和有意义。

最后,教师改革需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伙伴,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师改革中,我们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需求,为其提供更贴心的教育服务。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我在这方面的改革实践中,发现通过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学生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利用,学生的发展前景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总之,教师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师德建设以及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可以实现教育的创新和提升。希望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更多的教师能够拥抱变革,积极探索,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改革策划篇十一

教师资格证

考试改革时间从2015年考试正式实施。以下是由小编整理

关于

教师资格证改革新方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部昨天公布《中

小学

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

面试

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的教师资格考试仅考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改革后的统考将增设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查,突出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此外,目前的.考试以知识性考题为主,试点后则以实践能力题为主,同时邀请大量一线优秀教师参加命题,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特色题型,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师范生进入教师资格考试范围,对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能够促进师范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想当老师不仅要参加全国统考,教师资格也不再终身拥有,而是定期注册。教育部昨天同时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201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率先在浙江、湖北两省启动,2012年增加了河北、上海等4个试点省份,今年又新增山西、安徽等4个省份。

据教育部统计,在前两年的试点工作中,共组织4次全国性考试,6省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27.5%。而试点前,各试点省考试通过率一般在70%以上。同时,6个试点省分别选取1到2个地级市开展了定期注册试点,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分析,从前两年的试点来看,由

专业

化教育考试机构,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师资格考试,改变了过去的考试和认定不分、组织不够规范的现象,能增强教师资格考试的社会公信力,改变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不高的情况,以提高教师职业准入门槛。此外,定期注册改革能够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摸清教师队伍底数,规范教师资格证书管理,推进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

本月,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公开征求意见,年底前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个惩治师德失范问题的法规,其中将划定教师师德红线。

教育部昨天公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将包括教育、考核、激励、惩处等七方面。

我国将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生培养、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都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师德表彰奖励将纳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范围。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合格,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红线,许涛举例说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物,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都触犯了师德红线,在办法中将被禁止。

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司法部门;对教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者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的,还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我国还将建立师德年度评议制度以及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各省级行政部门和学校将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利用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接受举报。

教师改革策划篇十二

基础改革是当前教育系统中重要的一项事业,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也是基础改革的重要实施者,其改革心得和体会对于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基础改革的前景和影响。

基础改革将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教师也将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育改革将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优化,教育的质量也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育改革使得教师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教师要把课程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教学重点也更加注重基础,提升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提升教育科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自我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教学中的不同挑战。

第五段:总结。

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其改革心得和体会对于基础改革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基础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面对人际关系问题和学生需求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坚持不懈地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教师改革策划篇十三

2015年11月教师资格考试将实行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主要考核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将实行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面试科目: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语文、英语、数学、社会、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具体受理时间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予以公布。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在受理申请期限内向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在规定时间向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一)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件一)一式两份;

(二)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四)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六)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

教师资格证书领取注意事项:教师资格认定结束后,已通过资格认定的人员根据当地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在当地认定证书部门进行领取。必须由本人领取证书,并持本人有效证件。如需代领的,请代领人提供身份证原件、申请人身份证原件。领取时须在领取现场签字。

教师改革策划篇十四

xx年上半年,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即将启动。xx年12月31日,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该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暂设每年3月和11月各一次,面试暂设每年5月和12月各一次。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方可报名参加面试。

这次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旨在建立体系完善、标准统一、认定规范、管理科学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师资质量;并以考试评价体系引领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

教师资格考试将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由省招考办和省教师培训交流中心统一组织,国家确定笔试成绩合格线,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面试合格线。

具有辽宁省户籍,或人事关系在辽宁省者,可报名参加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需要留意的是,xx年12月31日之前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与所学专业相应的中小学教师资格;xx年1月1日之后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者,不再执行直接认定的政策,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95769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