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22 18:10:53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汇总
时间:2023-04-22 18:10:53     小编:zdfb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篇一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轴对称的美感,知道大自然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出示轴对称图片

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1、出示例1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1)合作探究

①这幅图对称吗?

②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③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④点b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⑤点c和点( )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个小格。

⑥我发现: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汇报交流:

①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①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②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④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p84做一做第2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2.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画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运动 (二) 轴对称(1)

方格纸上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从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入手,认识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然后通过作松树图形来找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案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方格纸、课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探索新知

1、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要想顺利的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我们刚刚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画。

教师:很好,怎样来找点呢,所有的点都找吗?

预设: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出的各个点即可。

教师:谁能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确定对称轴,找出关键点,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然后点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你能简要概述一下上面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时的步骤吗?

学生:确定对称轴后,一找关键点;二数出距离;三点对应点;四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充分的讨论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总结出方法,进行提炼,学生记忆的会更深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267427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