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读完一本书后的感受和思考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也是对自己阅读水平的一种检验。读完一本好书后,我想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我的感受和思考。此外,读者可以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或者对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解读,加深读者对书的理解。以下是一些有关读后感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最初读时就有一种浓浓的苦涩味道。语言很朴实简单,就像邻居的大爷和你闲扯,叨叨几句家长里短,讲讲村里其他人的.事情似的,格局也不大,三言两语尽是“口头话”。可一页页翻下去,故事又不简单,刘震云说到的这些人: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却莫名其妙地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几十年前的爷爷辈儿,还是80年代的新中国,人们的生活变了,可人的内心却没有变。有的仅是为了维护那一份能“说得上话”的友谊,与一个在背后语人是非的人交心,乃至受伤。写到最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分成“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书里的每一个人,都为了和别人“说不上话”苦了一辈子。试想,当年老时身边无一人可述说心事,那该是多么可叹可怜呀,不是指单纯的跟人讲话交流,而是讲得上话,说得出心事!
作者啰啰嗦嗦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是很详尽的叙述。如果不是这样,真记不住理不清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有几处让我印象很深。最开始的一句话,“不拿你当朋友的人,你赶着巴结了一辈子,拿你当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诶,交心会伤心呐!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屁颠颠去巴结,结果人家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外界的纷绕太多,诱惑、陷阱、虚荣、攀比、虚情假意、逢场作戏会迷了本该清澈的双眼,麻木、冷漠、提防不应过多占据淳朴善良的心。你不得不去想每一句背后的意思,你不得不想每个人的动机,你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是小说里面反复提到的“和谁说的上话”的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交朋友的标尺,作者的标尺应该是“说的上话”,很低的要求。这么低的要求放在现实中仿佛高不可攀的峭壁,有多少是能说的上话的,懂你的朋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的小伙伴各自成家,上班养娃,还不忘自我投资,自己转得跟陀螺一样,哪有那么多心思去关心别人,有,可是很少。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可能不联系就是一辈子,是啊,朋友总是一波来一波去,不是不想联系,是怕联系后只有“最近好吗,忙不忙?”回答“还行”或“挺好”,随后就是尴尬的“呵呵”,便无话可说。人是会孤单,与此书为友,他能和你说得上话。
《一句顶一万句》的源头,是刘震云故乡的一个故事:祖母有一个叔叔,一辈子单身,未娶亲,无朋友,独来独往,只与一头老牛,成了至交。有一天,这头牛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凌晨,他离家出走了。后来,四乡八镇都找了,所有的井也打捞了,河沿也瞧了,仍不见叔叔的身影。他就这样消失。从熟悉的故土离开。从能掌控、能安心、能温暖身心的民间烟火中离开。他要去找一句话,一句能和他“说得着”的话。这句话在哪儿,他不知道,但是,他得去。人生就是百年孤独。越是辛苦谋生,越接近孤独的实质。放牛的、卖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贩驴的、喊丧的、染布的……其生活的深处,都是真实的、不掺水的孤独。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与生俱来的负重,是踽踽前行的长叹息,泪满襟,是油盐酱醋的底味——除了孤,还有苦,世间诸事,件件藏着心酸。
读这本书之前,本来以为这种苦只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才有。在家里做着各自的事情,一晚上可以互相之间一句话不说,这似乎已经成为常态;曾经一起吃饭聊天吹牛逼的高中同学,进了大学就没怎么再说过话;也同样因为说不上话,身边的一对对分分合合……看了小说才知道,原来从两千年前中国人就都因为这个原因心里苦着。这种苦不是别的,就是孤独。孤独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办法拯救的,无法改变的人生常态。喧嚣热闹背后本质全是孤独。中国人喜欢热闹,是因为一大帮人闹哄哄的时候可以暂时忘了孤独,当曲终人散不得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又要觉得孤独了。书里面牛爱国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经琢磨过: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可能去投奔的却只有两三个。平日里和老婆说不上话,已经觉得孤独了,遇到走投无路的情况,就更加觉得孤苦无依,只好去千里之外找曾经“说的上话”的战友。可有的时候,离家已经千里之外,却还是“心里乱”,只好走得更远。孔子两千年前就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都以为是老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心里很开心。可书里老汪说得好:你们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从远方来的这个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反倒是因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才能放心地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心里话说了,就舒坦了。
“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书中反映的说话情况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国现实,大家噼里啪啦说很多话,总想讲明白理清楚,结果越来越乱越来越乱。这世上的许多事,等到理清,就不可能明白了。曾经很羡慕那种一两句话轻描淡写却互相讲到心坎上的状态,想在生活中找,却很难找到。为了多点了解或者仅仅是消除误解,总免不了叽里呱啦说一大堆话,最后越说误解越多了解越少。但又能怎样呢,话总不说实在憋得难受,说了又只会越说越孤单,一辈子也说不出个朋友,这就是全部的现实了。
刘震云先生用很朴实的大白话讲出了许多一针见血戳人心眼的道理。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挨打不算受欺负,被人蒙了,就算受欺负了。”
“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他在世界上主要急两件事。一是人说话不算话;二是遇事认死理儿,一件事,理儿事先在那里摆着,人变了,理儿变了。”
其实大道理讲再多都没用,自己心里都很清楚,只有当自己真正经历了事,才能深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一句顶一万句,能说句话就能解决的事何必说一万句呢,能讲一句就能点明的肯定要比讲一万句都扯不清楚来的好啊。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分了两部分来写,在决定买这本书来读时,看过这本书的简介。第一部分说是写吴摩西出延津找与他能说到一起去的养女,名为出延津记;第二部分是写吴摩西养女的儿子回延津寻找吴摩西的故事,名为回延津记。
既是扫完这简介,开读的时候便也依着简介的思路在探究书里的故事。我开始读这本书,是我在理发店做头发,理发师说得要三四个小时,另外一起买的《一个人的朝圣》有两本,想着《一句顶一万句》会不会正好就读完。然后就在人来人往,嘈杂的环境下翻开了。看着看着便四周的声音都消散了,一心沉静在绕乱的小说里;不是沉静在小说里,而是在纠结简介里人物怎么还没出现;也不是纠结人物还没出现,而是被作者铺天的不是而是的排比句给绕昏了。四个小时,愣是没将出延津记这部分读完,也没有读到吴摩西的出场;吴摩西也不是没出场,而是他出场的时候叫杨百顺。
看完第一部分才知道吴摩西原是姓杨,是卖豆腐的老杨的儿子,因为当了“杀人犯”,“杀”了老杨和老马而逃出;也不是真杀了老杨和老马,而是在心里杀了他们,自此就离开了杨家庄。后来传教的老詹给他改名为杨摩西,并为他的第9个发展的信徒,虽然杨摩西还是离开了老詹的破庙,但是大家都叫习惯他的名字,便也不再改回杨百顺了。为何他又改姓吴了,原来他后来嫁给了吴姓寡妇,改了姓,也有了与他说的上话的养女巧玲。他与寡妇说不着,寡妇后来与人跑了,便有了他出延津,且把巧玲丢了的事。
整本书虽然在话上不是直戳要点的写着,有很多绕饶弯弯,但也正是这些绕饶弯弯让人有着一直读着丢不开手的魔力。
第二部分的回延津记,牛爱国,也就是曹青娥的三儿子,曹青娥也就是当初吴巧玲。曹青娥一开始与三儿子并说不着,但是六七十岁后就与牛爱国说的着了,将吴摩西的事情都说与了牛爱国听,但是牛爱国与母亲又说不着,每次也就是听着。后来牛爱国离开沁源,曹青娥又与三儿子说不着了,与孙女百慧说着了。曹青娥病危时的只言片语,百慧将奶奶平时与她说的事说出来,牛爱国便明了了曹青娥的'意思。用了一个故事,才能让儿子懂她的意思,便也是一个费劲。后来,牛爱国的老婆与人跑了,牛爱国本不想找,但姐姐说要找,就算是假找。与七十年前一样的情形,当他决定要带百慧去的时候,我心中不忍担心悲剧的重演。但在走前夜里,百慧竟生病,牛爱国便就一人踏上假找的路。一路走,一路想可以去的地方,本是假找,走着走着倒成了真找,也不是真找,因为不是找的庞丽娜;也是真找,因为他突然想找到有关母亲养父吴摩西的故事,就有了回延津这一出;后来又变成了找章楚红,倒也是成了真正的找。
说得着的也都渐渐生疏,或是闹了矛盾了;说不着的却又变得说得着,然后走走又说不着了!一辈子都在寻找,能解孤独的人,经心活过,才知道,人呀,总有不可避免的孤独时光。近来不是有句话说的很好么,你的孤独,虽败尤荣!一句顶一万句,是不是也有另一层含义,人一辈子寻寻觅觅那个能说一万句的人,还不如自己在孤独中清醒的一句话呢!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本没有结局的书,他讲的是人生,是人。关于人和人生的,往往没有终结,所以这样的结尾带来的阅读效果是深刻的。牛爱国在离开家之后辗转奔波,终于知道自己需要找什么了,故事结尾的那通电话最后是他一句:“不,得找。”
找什么?找到他真正在乎的,找到他内心里真正想要的,找到真真切切让他体会到生命的美好的。而此时,这些于他而言,就是章楚红,那个可以和他说得上话,可以让他大大方方放开做自己的别人家的女人。世事多么奇妙,这个别人就是他自己的朋友,在他有难时慷慨给予帮助的好人。一边是寻到知己的欢愉,一边是背叛好友的罪恶,但是推开牛爱国逃离的既不是罪恶,也不是欢愉,而是对好友李昆的畏惧,他害怕被报复,这种畏惧让他放弃了这个女人,逃回了家乡。
牛爱国终于决心去找章楚红,是经历了许多个圈的,他得感谢他的母亲曹青娥,他母亲的养父罗长礼,罗长礼的孙子罗安江,还有许多别的他需要感谢的人。这些人比他绕的圈更多,但最终没能在人世间活得明白,却让后来人吸取了前人的教训,少走了许多弯路,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人生的道理。这个道理在行文里是个中心——找一个说的着的人,过一个像样的人生。
人生是需要追求幸福的。但是幸福不是凑合,书中的很多人都在凑合人生。杨百顺的爹老杨,一辈子认定赶大车的老马是自己的朋友,任何掏心窝的话都说给老马,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也找老马。可是老马呢,却从不认为老杨是他的朋友,他甚至觉得老杨是个累赘,每次和老杨的对话,皆是打马虎眼,老杨却当了真。因为这些个被当了真的乱主意,倒也成全了些本不可能成全你事,比如杨百利去了“延津新学”,杨百业阴差阳错娶到了富贵人家的女儿秦曼卿。
又比如杨百顺的弟弟杨百利,他也在混乱地追逐幸福的过程中,凑合起了日子。先是在“延津新学”的学堂里和牛国兴学会了“喷空”,两人十分能说得来,后来学堂关了,两人为了还能在一起,都到了牛国兴爸开的铁治厂,结果两人最后话没说好闹掰了,杨百利跟着机务段老万到了新乡当司炉。杨百利追随的是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却从未想过自己该如何与人说话,该如何让与他说得上话的人仍愿与他说话,他也不明白真正的说得上话是什么意思。因此他是不幸福的。或许他表面上可以找到说话的人,到真正理解她,与他心意相投的人却是没有。
主人公杨百顺一生都在追逐,他追逐的是内心的踏实,那是他的幸福。他为了不卖豆腐,先是去杀猪,再是去染坊挑水,去竹业社破竹子,在县政府种地,入赘给吴香香。在这漫长的'周折中,杨百顺也曾有过可以说的着的人,但只是在当时,换个时间、地点、场景,又一切都变了。入赘吴香香本是图个靠山,他与家里断了关系,什么也没有。吴香香一开起来与他说得着,后来说不着,杨百顺干脆事事随着她做主,倒是和吴香香的女儿巧玲说得上话。然而世上的事,多是出乎意料,巧玲被杨百顺一时疏忽,让人拐跑了。杨百顺从此没了心中唯一的寄托,便离开了家乡,踏上了追寻让自己心安之境的路途。
这本书看得我很纠结,不是纠结自己,而是纠结书中的人。在我看来,明明可以这样过日子,他们偏要那样过日子,本来是像春天发芽冒绿的小植物一样生命力鲜活的人生,到了他们身上却成了窝在阴晦角落自怨自艾的苔藓般阴暗的人生。这大概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特征。不同于今日的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世界。这也是时代的限制。上个世纪甚至这个世纪初或者现在仍有许多许多人因为各种原音,不能追求精神,更糟的是,有的人,甚至没有精神世界这一意识。这是极其可悲的现实。这种状况使得许多人的一生都难得幸福。
这使我想到我身边的许多人,许多事。其中有一个人活生生被精神的虚空压垮的人。虽是这个时代的人,但他是生和长在贫困农村的,是真实生长在书中描写的那种大环境下的。和杨百顺一样,他和自己的父母说不上话,当然没有到和杨百顺一样和家里断绝关系的程度。二十多岁他在家里的社会的压力下娶了一个大家都认为会过日子的女人,而这个人他从认识到结婚并未花多长时间相互了解,婚后几年这个女人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他成了乡下所有人都羡慕的有房子有儿子的人。然而几年之后,年轻时活泼健康的一个人像中了魔咒一样沉溺上了赌博,身体也患上了许多病症。家里的亲友都对他恶语相对,让他改回来。没有人问他,你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是不是有什么包袱。当我得知这些事时,我的第一想法是除非他招到一个解开他内心的人,他这一生可能改不回来了。然而这样的人,他是找不到了。他的父母五六十岁了,身边的亲友大部分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大环境对他的心理提示都是“你不行了,你这样是对不起人”。在这样的声音里活着的人,都难以向阳光生长。待我有一次接触了他的妻子,我更加理解了为何他会变得那样颓废。那是我在一个乡下的客厅里,只见一个打扮十分土气的女人带着一个男孩走了进来,一进来她便用充满怨气的语调埋怨那个男孩,嘟囔着不想要这个孩子。短暂的接触让我觉得见到了电影里上个世纪的老派中年妇女,心态阴暗,思想落后,不懂人情。那时我开始深深同情那个孩子,从小就要在阴暗的氛围里度过,那时我也理解他为何自甘堕落,我想这个女人大概也是以对男孩一样的语气对他说“真不想和你一起”。
幸福啊是个多么珍贵的东西,你需要在茫茫人海,渺渺时空中认真寻找,是凑合不得的。幸福也不是别人眼中的,是自己感受的。追逐幸福是需要勇气打破成规的,规矩里的幸福不一定是你的。牛爱国最终放下一切去寻找章楚红,那便是看透了这层理,他要去说他想对章楚红说的话,他要去听章楚红要对他说的话,即使时间过了境况变了,话也许会变味,然而那是他的心告诉他的,得去找她。去找她是他的幸福,那便是美的。
人生需要追逐幸福。杨百顺去了,牛爱国去了,结局是什么谁知道呢,但相比凑合人生的结局,追逐幸福的结局是没有失败的。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四
最近非常辛苦地读完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读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难过,觉得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窝囊啊,距离自己一直理解的现实生活好遥远。
无论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孤独的,窝囊的,没有复杂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随波逐流地被命运无情和被动地安排,随遇而安,太没有生活的乐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我忽然觉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运的,我和老公说得着,有的话可说,这应该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儿子关系不错,没有太多矛盾和纠结,陪着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多幸福。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励志小说看多了,不适应这种没有生活朝气的命运,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积极的小说对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励,所以,一句顶一万句,带给我的负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别像他们那样憋屈啊。
小说要表达的可能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说得上话,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许只想突出一点来说透吧。
看完了小说,为转换心情,我上网挑了个喜剧爱情电影《一夜惊喜》来冲洗我心中的堵,让我快速回到快乐幸福的好生活中。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五
刚开始读时颇不顺利,感觉是翻开了一本百家姓,老张讲故事牵出了老李,老顾的摊子左边是老王,右边是卖豆腐的老孙,还有剃头的老关,老啥啥,老啥啥,人物太多混淆不清,说不清谁是主,就像一部乡村记事。
适应了本书这样的人物出场安排后,也慢慢缕清了人物主线是谁,抱歉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似乎是叫杨百顺吧?后来改名为吴摩西。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改变,一步一步走完了一生,那些出现在你生命里的过客,一刀一刀给你刻画出一辈子。
书中出现的小角色颇多,可以说每一个都性格鲜明,不知道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染坊里的那个老板,热爱猴子,爱寻思事,有工人犯了错就爱盯着他看,再低下头想,这个一想,就把人给想怕了,比骂你打你还难受。
前半部分取名“出延津记”,后半部分取名“回延津记”,前半部分讲的是一个男人从少年到中年,离开延津去外面打拼,后半部分讲的是跟这个男人有瓜葛的一个小姑娘,被卖到外地,长大后想回到生她长她的故乡,顾为“回延津记”,布局结构有点像《灿烂千阳》,两个有关联的人,分别占据书的一半。但不同于《灿烂千阳》的是,这本书没有明确的结局,杨百顺的子孙(杨百顺生前最爱的,因为长得像老詹)究竟想问那个小姑娘什么话,那个小姑娘的儿子的情人想跟他说什么话,都不知道,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也许正应了书名,这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顶一万句。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六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那些表面上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交往甚多,宾客盈门的人其实骨子里最孤独!
在现实生活中,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利益的动物。人与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利益的关系。被现实的诸多利益所羁绊着,有些人就逐渐变得不好意思说,不往深处去说,不敢说。因为假如好的时候,你说了心里话,到不好的时候,你的话有可能被歪曲,被利用,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和武器。而往往能伤着你的人,却正是你身边的那些“哥们”、“闺蜜”们。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还知道你有多冤!于是人们就只能藏着掖着憋着忍着。久而久之,许多心里的委屈,心里的苦闷,心里的寂寞,心里的压抑都无处倾诉。又不能像有宗教信仰的人那样,可以跟上帝去说,跟主去说。所以虽身处热闹,心却孤独!找个能说话的人容易,但找个能说得上心里话的人确实不容易!话,一旦成为了心与心沟通的最佳方式,寻找和孤独便会伴随人的一生。
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给我的最大心灵震撼是原来人的孤独竟如此巨大!两个很熟悉的人,甚至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虽近在咫尺,心也可能会隔着千山万水。也可能无话,也可能说不上话!这不,为了找话,书中的主人公牛爱国一个人翻山越岭,从河南滑县到延津,又从延津来到陕西咸阳。最后还是何玉芬戳中了牛爱国的心事。何玉芬说,就算你找到了这些,也解不了你的心烦。的确,牛爱国的心事就是要找回章楚红说的话,因为章楚红没说出的话,和吴摩西(杨百顺、杨摩西、罗长礼)临终前要对巧玲(曹改心、曹青娥)说的话同样重要。可是当牛爱国再想去找章楚红,这个唯一能和他说得上心里话的女人却去了北京或者不知去向了。其实此时的牛爱国只是想要告诉章楚红一句新话,那就是他想好了,可以带她走!
这部小说语句洗练,干净利落,三言两语就说清一件事,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戳心。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上篇是写吴摩西为了寻找丢失的养女巧玲走出延津,下篇是写牛爱国(巧玲的儿子)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走向延津。主人公吴摩西和牛爱国以及由这两个人牵扯出来的众多人,都是在“找话”。老汪说,有朋自远方来,乐个啥?恰恰是圣人伤了心,要是身边有朋友,知心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看来找个朋友难,找个能说上体己话的朋友更难。总之,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人永远不能被彻底理解,心与心之间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永远都无法无缝衔接。“亲密无间”或许只是人类的一个愿望,“肝胆相照”也不过是人类夸下的一个海口。因为还有“同床异梦”“貌合神离”“阴奉阳违”“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等。
对于“一句顶一万句”的理解,我认为,有时候关系再好,一句话,就可能把人得罪了;而一个外人的一句话,也有可能就改变了你的人生方向。关键时候关键人物的关键的话,一句就顶一万句。比如《水浒传》里郓哥给武大和武松说的话,比如《三国演义》里貂蝉对董卓和吕布说的话;比如《红楼梦》里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说的话;比如《西厢记》里小红娘对崔莺莺和张生说的话;再比如书中冯修文和崔立凡对牛爱国说的话。这些话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都影响着或决定着人物的命运。
再来分享书中的两个小细节:一是吴摩西本来想在火车站杀死出轨的吴香香和老高,但看到他们恩爱着吃白薯,老高能降得住吴香香,他们能说上话。他们骗了吴摩西,但没有骗他们自己。吴摩西顿悟了,放下了屠刀。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给吴香香和老高打个对号了呢?是该喝彩还是该诅咒?二是章楚红破釜沉舟,与李昆各奔东西,为什么没去山西找牛爱国,而是割断过去,去往他乡。难道她和牛爱国能说上心里话也是假的?是该可怜还是该可恨?我想还是要回到本书的主题。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全书主要就是在讲孤独。在讲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心的孤独,在讲孤独的历史,孤独的轮回,孤独的世代延续。书中所有的人最终都是孤独的。孤独似乎贯穿着他们悲苦的一生,无法抹去。
既知孤独,便守孤独。但是“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所以人还是要活在当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以前的恩恩怨怨都一切随风,遇事想开点,看淡点,看远点,不要把悲伤和苦难刻意放大化,心也就宽了,气也就顺了。其实人这一辈子,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心情。有一个棒棒的身子骨,再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想不长寿都难!也就不要再管他孤独不孤独了!
当然,您也可以继续选择快乐的孤独着。也许孤独并不可怕,也许孤独本来就是人生的一个常态吧,既然不能彻底消除孤独,那么就强大内心,去享受孤独吧,您说呢?!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七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这是来自这本书的经典录语之一。能不能与人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都与我们人生路上息息相关,这也许是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原因吧。
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孤独的吴摩西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养女而走出延津;第二部分写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而走向延津。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的心理写照。多半的友情,是建立在共同话题之上的,主人公吴摩西为了生计,与戏子手谈,和县长一起韬光养晦,但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在吴摩西眼里,县长是自己的朋友,在县长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吴摩西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去找一个能帮助自己的朋友,可是他们的友情随时间推移,慢慢变质了;吴摩西去投奔他人,却抵不过别人一句闲话。
人都是自私的,你为他付出,他不一定会为你付出,最恐怖的是表面朋友,背里却捅你一刀。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想找一个真心朋友,真的很难。
在千万人中能找到一个能和你说得上话的真心朋友一定要珍惜,这是很难得的,在十几年的路上,我才遇到一个真心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和自己说上话的人,但能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真的很少。我们之所以累,是我们在寻找路上花太多精力了,心累了,人也就累了。
无论在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是孤独的,我们一生都在寻找。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八
在读《一句顶一万句》之前,我以为它应该是一部情感纠葛主线条的书,但读到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全篇“不是…不是…也不是…而是…”的经典风格让我记忆犹新,书里的人物都亲切,老杨,老马…等一系列人物都那么新奇有那么亲切,好像小时候听妈妈讲姥姥的故事。回到循环的人情世故,村庄和田野都装着小人物们类似的命运。书里最辽远的.一桩孤独,就是巧玲“一梦醒来,窗外的月牙,映在枣树的树杈间。”
“(某件事)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而是因为……”,这一下就扯出了好多事,带出了好多理。这些理看着挺绕,挺扯,但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一个理看起来一句话就能说清,但放到真实生活中,可能一万句话也说不清。所以,要找个能说上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真是太难了。吴摩西半生坎坷,看着处处占理,却处处说不上话,一直在人生路上奔波,只知自己叫什么,从哪儿来,却不知要到哪儿去。牛爱国是吴摩西的翻版,表面上看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但实际上都走不出心灵的困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真让很惊叹,很喜欢,细细把读每一次“常用句式”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受!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九
初读此书,觉得此书非常生涩难读,人物关系复杂,墨迹无趣。内心浮躁是很难读这样的书籍。当我静下心来读完整本书之后却舍不得就这样结束,心情很复杂,很难去解释那种沉重,失落与孤单,压抑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好的书籍大抵如此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冲击,像明镜让我们可以照看自己的模样,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明镜,它能照亮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单、叙事直接、朴实无华。正如书名“一句顶一万句”,一字一句都构成言说的艺术,无一句废话。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讲的是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和回味,便会明白实际上讲的是孤独的历史。“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延续。小说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上话,然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想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但是越长大越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孤独才是人生常态。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很真实的反应了底层百姓的人性和人心,读此书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会想起我的外公,我自幼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印象中外公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有一个“说得上话”的姐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会走上几天的路,风餐露宿,就为了能和这个“说得上话”的姐夫说说话,和这个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聊聊天、喝点小酒。像极了书中主人翁,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的去找自己认为能帮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帮自己说道说道。
为了摆脱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声响和热闹,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像书中的人们一样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当然,阅读此书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非常好看,让人爱不释卷,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简洁先练,又暗含寓意,构成言说的艺术。是一部众生喧哗而又怀抱巨大沉默的小说。而刘氏幽默,总让你会心一笑。
最终用了两口气,读完了《一句顶一万句》,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获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学奖,而是一直就喜欢刘震云的作品。
读罢,心绪再不能平静。望着车窗外疾驰而过,薄雾笼罩着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体升腾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这苍茫大地上的人间百态,芸芸众生,回味着中国人经历着的千年孤独。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能过心的人却千里难寻;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说得上话,且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一句顶一万句》书中的内容极其丰沛。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故事的厚度、宽度和深度,让人看到百年苍生的宽广和深邃。人世间百态丛生,恩恩怨怨,伦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剥肉,一码一码,码放得整整齐齐”。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n对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妇,情人,雇主与员工……既觉得繁复又简单,且充满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组织关系,朋友间的情谊,家庭的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
书中描写的虽是一班生活在乡土间的卑微百姓:卖豆腐的老杨,剃头的老裴,打铁的老李,以及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你生活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对书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关于书名,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相对于书的内容,书的名字应该是一块冰,掉到水里也就是书的内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块石头,在水里还是石头……”
一句顶一万句:“那一句”应该是句什么话?就是一句有见识的话,因为“一句有见识的话,顶的上一万句废话”。书中的人物为了那句话,一个“走出”,一个“回归”,苦苦找寻百年,孤独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活的苦难,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如影随形的陪伴着一代代中国人。
朋友是危险的,知心的话更是危险的,有时甚至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难测,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变了,情景变了,时间变了,朋友也变了。因此,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一句顶一万句》,好书啊好书!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一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刘震云历时三年的倾心之作,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以河南延津为背景,小说分为两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杨百顺、牛爱国分别的一出一回,好像总是在重复相同的故事,从起点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两人千丝万缕的联系皆因说得着说不着而起。展现的是中国乡村最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实,书中人物命运循环往复,一句闲话就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有时候是说者无心,但无论怎样都坏在了说的上面,而有时又翻山越岭只为探求一句话,杨百顺因为一句话离开了延津,而牛爱国又因为一句话回到延津。
“全不知她不是上了吴摩西的当,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不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而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也不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是上了总理衙门的当。不管是上了谁的当,吴摩西成了吴摩西。”文章有很多这样的句型、段落,初读时一段话要看半天才能理顺,给人感觉就像在凑字数,不过好在多了些趣味性,像极了现实吵架中的理;再读时有点窥见其中的高明,通过否定后又确认原因的方式,反映人物经历或心理活动,这样一来,人物之间那复杂又纠结的关系,读者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十六岁的杨百顺要出杨家庄,出杨家庄是因为自己恨老杨,恨老杨是因为老杨把上学的机会给了杨百顺的弟弟,让自己磨豆腐。可磨豆腐也没那么恨,更恨的是老杨听了老马的话算计自己。可老马并不是故意要算计自己,老马是嫌老杨烦,随口说了个馊主意。可老马烦老杨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烦,而是老杨总想着听老马的主意,老马觉得老杨占了他便宜。于是当杨百顺情绪爆发要去杀人时,居然不知道该去杀谁,好像自己跟这庄上的人其实都有仇,这才一怒而走。
文中的一句话不是一句话,一句话能绕出十句话,十句话能绕出一万句话,一个人和事绕出另一个人和事绕,而人和事绕也不是人和事本身绕,是人和人互相绕。人和人不交心,心里是一个意思,讲出来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和意思不一样,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如同一个毛线团一样,弯弯绕绕,最终揉作一团。有一个人不绕,就是传教的老詹。他要教导别人信主的理由是主能让你明白,“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可他一辈子只有八个半信徒,延津人不信他,延津人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文中塑造了许多平凡的老百姓,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人,找一个好朋友已经很不容易,你可能跟某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起未必就能说得上话,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就是话找话,无法言传,像影子一样跟着人的苦闷和孤独。我们希望有人能说得上话,希望摆脱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温暖的抚慰,都处在摆脱孤独的努力之中,以致不惜制造某种虚假的响动和声音。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找可以说话的人,而自己身边的父子、夫妻不是可以说话的人呢,父母不爱子女而爱养女,夫妻不爱彼此而出轨,逃避处理关系而去找其他的关系,可能和一个人能不能说得着不是给他天天做鱼,或是生过他养育过他,而是要注重人与人的交流、将心比心。
之所以不断的寻找说得着的人,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就开始寻求精神的愉悦,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不可兼得,相比物质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和愉悦的获得需要人与人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能说得上话的人的“一句话”。
文中的各种人物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平凡、最普通的平民形象,包括杀猪的、打铁的、剃头的、卖馒头的、耍猴的、喊丧的、卖豆腐的、传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真正还原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精神世界,从底层民众的角度书写了一种平民的孤独。
孤独这一略显矫揉造作的词并不是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专有,平凡的小人物同样在心灵深处存在着孤独,像杨百顺,为了逃避孤独,他不断的改名为杨摩西、吴摩西、直到罗长礼,这其中包含的辛酸和无奈,可以看作中国底层民众悲怆命运的缩影。孤独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己伯乐的渴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文中“孤独——寻找一一寻不得一一孤独”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轮回,为了“说得着”,主人公不停地苦苦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已不是以往的那人,于是又陷入了孤独的深渊。他们不断寻找,想要跳出这个轮回,找到一个“能说得着的人”,最终却总也逃不过宿命的力量。“孤独”是引发寻找“说的着”的原因,而“说不着”又唤醒了内心的孤独,主人公一生的漂泊都是在这个圈中,拼命奔跑,却总也摆脱不掉,在寻找的过程中品味着人生的孤独。
书中精神世界最丰富的人可能就属传教的老詹,他没有妻儿,只有花费一辈子发展起来的八个半不诚心的教徒,但是至少他还有信念与执着。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伤痛无法抚慰,只能任由自己不爱该爱的人,压抑,沉默,爆发,再次压抑,在沉默中爆发,在沉默中灭亡。
“出延津”与“回延津”之间历经百年,三代人的拼命挣扎、寻找,形成了宿命式的循环。“一句话”是一个象征符号,一个需要解开的密码锁,为了摆脱孤独,吴摩西离开了这个地方,为了摆脱孤独,牛爱国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二
偶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最震撼我的就是对人性中孤独的刻画,让人震惊,令人深思。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最终都会孤独地离开。活着,也许就是为了寻找一个能与自己“说的上话”的人,也就是现在说的朋友或者知己,活着本来就是件不易的事、孤独的事,但只要有人能懂自己,遇到事情有人可以商量,开心时有人可以分享,悲伤时有人能够安慰,那么这份孤独便可以排解,和相知相惜的人在一起,话不在多,也许真的可以一句顶一万句。
人是一个群居动物,有时身处闹市,仍觉得孤独,我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外国人有信仰,可以向主倾诉心曲,人神交流;而国人缺少信仰,当需要倾诉的时候,往往不知该向谁倾诉,谁会愿意听你倾诉,身处人海,茫然四顾,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这种心理需求压抑得太久,便成了难以排遣的孤独。孤独的人希望有人懂,却不喜欢别人把他看透,往往为了面子或者那点可怜的自尊,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煎熬。
这个知己,无关贫富,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投缘就好。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寻找那个投缘的、“说得着的”人。大部分人身边不缺朋友,聚在一起大多谈论国事、单位的事、他人的事,但谈自己的少,敞开心扉的更少。我们缺少那种心有灵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达成默契的朋友,当然这个要求甚高,即使在一起生活了若干年的夫妻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这样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如此,孤独就在所难免了。
有时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想说却不敢畅所欲言,怕别人抓住把柄,给自己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有时被传统的礼仪道德约束着,一些敏感的话题想说却不好说不便说;有时由于各自的认识水平不同,说了产生不了共鸣,说了也白说,干脆就不想说懒得说。
常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有了心结,仅靠外在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朋友再多再好,也代替不了自己,即便是自己最亲的家人,也难以做到感同身受。外因虽不可小视,但内因才是关键。自己想通了,阴霾就会消散,孤独就成为你审时度势、拷问灵魂的利器,成为你人生之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孤独是无人能走进灵魂深处产生共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处不胜寒,是永不服输,是不向某个人或者某种势力屈服妥协。孤独的人,能品出人生的真谛,能看透世事的冷暖;孤独的人,得意时一般不忘我,失意时不自贱;孤独的人,可以独享心灵的宁静,体悟生活中的一份精致与淡雅。
偶尔的孤独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就像经常喝茶的人,偶尔喝一次咖啡,感受一下不同的滋味,也是一种享受。人们常说,情到深处人孤独,情深无人懂得、珍惜,又不可言说,那种无法排解的孤独只能独享,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既想体会又想逃离的事实。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三
初读此书,本以为啰里啰嗦要挺久才能看完,结果一旦掉进故事里便欲罢不能,三两天倒也看完了。
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像极了我们所处环境:我认识你,你认识他,他认识她,而我又认识她。兜兜转转,万事只是个绕。原来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上部“出延津记”讲述了杨百顺(吴摩西)在经历了卖豆腐、杀猪、染布、卖馒头等营生之后出走延津假装寻找私奔的妻子,却因中途丢了养女而不再回头,其中描绘的社会生活颇有民国之风;下部“回延津记”讲述了牛爱国回到故乡寻亲的故事,读来有现代文学的写实之风。一出一进,绵延三代,跌宕百年。这些小人物平凡,孤独,在忙碌的生活中挣扎、呐喊。
高级知识分子总是通过艺术创作来舒展情绪,与千千万万的欣赏者获得精神的共鸣。而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普通劳动人民更多的则是通过“说话”来消解心中所想。既然是“说话”,最好的就是能找着那个倾听你“说话”的人,于是便有了杨百顺只和巧玲说得着;吴香香和老高说得着,甚至不惜背负骂名私奔;牛爱国和章楚红说得着;小蒋和庞丽娜说得着.....他们不惜翻山越岭百里寻找故人倾诉,只为将心中的事情码放整齐。
执着而又坚强的中国人总是会为生命刻上“寻找”的烙印,我们相信命中注定,相信生命唯一,即使耗上整个青春甚至是一生也要找到那个对的人。这种情感或许自古有之,只是在今天这个愈加强调个性化的时代显得更加棱角分明。既然如此,就要更加坦然接受这孤单、漫长、荒凉的一生:这是生命的底色啊,改不了的。“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意大利的老詹在传教时总是问三句话:“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想起武林外传里吕秀才问姬无命的那一幕,姬无命思考良久最后吐血而亡。这么深刻的哲学问题在当时的杨百顺看来太简单了:我不过是从杨家庄而来,想要随着师傅混口饭吃。
老詹期待的当然不是这个答案,但这就是中西方人的思维差距。如果我是老詹,听到这样的回答,再想想自己所处的光景,肯定也吐血而亡:对牛弹琴,孺子不可教。杨百顺是卖豆腐的杨百顺,是假装信教的杨摩西,是嫁给了吴香香的吴摩西,是出走延津背井离乡只想着可以喊丧的罗长礼:他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心中一直期待的那个人。然而这些都不是他,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谁。不过是随着苟且的生活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生存下去。这种自我认知的迷失也是孤独的重要来源。
在每一个漫漫长夜继续整顿心情,第二天再度出发?是生存的惯性,是精神世界的安宁,是内心坚定的信仰。
变的是人性,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才是永恒的灯塔。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四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五
《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以洗练的语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巧妙的叙事安排很好地将充满八十年代中国乡村气息的平民日常生活刻画了出来。在书中出现的人物充满了各自的特点,从市井小民到地方官员人生的刻画和描写都随着主人公的场景移动轮流叙说,对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也塑造出了一批令人感叹的孤独者的形象,众多丰满的形象为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风气。
文本中,人与人有说得上话与说不上话的关系,说得上话的少,说不上话的多。说不上话的又可以大致分为向外寻找说得上话的以及自己想象“喷空”两种。例如书中的两个主人公杨百顺和牛爱国都属于与人说不上话、向外寻找与自己说得上话的人,而杨百顺的弟弟杨百利则是靠自己想向“喷空”来与自己对话,与同样喜欢用这种方式与自己对话的人对话。在这本书中所出现的人物,大多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与旁人无法进行合乎心灵的沟通,也就是说都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交流。无关谁对谁错,只是彼此内心的世界不能处在同样的水平线上。
比如说一开始,卖豆腐的老杨和赶大车的老马,老杨跟老马过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跟老马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可是老马却不跟老杨过心,因为老马打心底里看不老杨,但他说起话来又离不开老杨。老杨“事不拿人话拿人”的感叹更是表现了人与人的对话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这样的安排更具有点睛的效果。
看这本书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想到“尬聊”一词。何谓“尬聊”?即双方之间极其尴尬的聊天。为什么是很尴尬的聊天?因为聊天的话题并不是双方都很想就此深谈的内容,又找不到很好的谈话方向所以只能选取一些双方都比较熟悉的比较日常琐碎的话题继续聊天,这种情况属于双方说不上话的范畴。人们的生活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变了,可是人内心的渴求还是没有变。以前,乡里邻里之间走家串户地四处聊天,只为寻找可以说得上话的人和表达自己内心想说的话。现在,由网络连接的各头通过各种聊天软件表达自己,寻找说得上话的人。不过都是为了避免没有说得上话的人的孤独感罢了。
可是,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这些方式都奏效了吗?并没有。那种与人说不上话的孤独感还是伴随在人们的身旁,没有消失;那种困扰了人们千年的孤独依然笼罩在人们的头上,没有消失。书中八十年代的中国乡村,两个主人公的出走、私塾先生老汪的出走、“喷空”的杨百利都是在为了摆脱说不上话的孤独。
现实中,同一屋檐下的人们可以很长时间都不用话语交流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手机里的各类软件。在聊天软件上,对着熟悉的人不能有话直说,也不能有事说事,不然会容易变得生疏,因为要有所顾忌;对着陌生人的时候反而可以高谈论阔,无话不说,不必忌讳什么东西。无论是有所忌讳还是无所顾忌,都是为了能够拥有能说得上话的人而采取的方式。可是孤独的问题依然挥之不去,人们都希望可以无话不说,却只能无话可说。为了寻找而寻找,为了说话而说话,这种可怕的心灵孤寂让许多人都在迷茫中丢失了自己,迷失了前路。
精神上的孤独存在于各个阶层、各个时代之中,有些人比较清楚自己为何而孤独,可有些人却弄不明白那就是孤独,尽管不明白,也不妨碍他们对这种感觉的深刻体验。人多喜欢热闹,在喧嚣的环境下最是容易摆脱孤独的情绪,可也是这样喧嚣的环境中最能凸显人的孤独。俗话有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万句不过心的话语始终也比不过一句能够暖心的话,这就是“一句顶一万句”。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六
舍不得掩卷是有些个理还没码完,有些个人要跳出来蹦跶显形,有些个事要对照明鉴。“这日子过的是以后,不是过的以前。”这样想来,还有什么可值得掰扯的呢?显然是要说给自个的。
这里面多出来一个时间模式。
这后面我们分两条线走,一个是瘸腿,一个人;一个是瘸子,好多人,有悲欢离合。
事儿得一件一件理,可理儿就是那么个理儿,瘸腿一个人,原本不必理,自认门清,无法无天,自得其乐。瘸子不行,在亲情、爱情、友情的俗世里如果瞅不见自个,又找不到说的上话的,多半就是瘸子且不得好终。整个下半部人生就是这样:事码不好,话说不上,人找不对,即便阴差阳错找对了也是失了魂丢了人,即使懂得了一些道理也过不好当下。为何?因为瘸子好面子,他忘了自个是谁,总是活在别人的认为里,根,弄差了;因为瘸子把现在活在了以前里,自然也就没了以后。因为瘸子总是一个事掰扯到另一个事,其实码不清也就算了,怕就怕恶魔缠身后的私语,我不杀人,也要放火。如此这般,落下了病根:在循环往复里得了一个可怕的病:在过往的世界里沉沦、寻找,在如今的世界里继续犯错、丢失,及无从谈起的未来。
瘸了腿的有可能成了瘸子再爬不起来,没了耳垂的曼卿反倒值得期许。虽也下眉叹息,武断有余,然知书达理,勇气可嘉。奈何老刘回回绕绕,浓墨重彩,独独至此也是惜墨如金,亦无从谈起以后,当真是无一安好,好不孤独。
家人不能选,我且珍惜。
过往不必选,唯有珍惜。
一万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七
最近因为看了朗读者。喜欢上了一个作家:刘震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他的一本书《一句顶一万句》。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日子得往后过,不会再回到从前了。
是啊。回味着这句话,我想起来难忘的2016。在这一年里,我不幸的被恶性肿瘤亲吻。为了活着,切去了身体的一部分。术后,第一次在浴室洗澡的时候,面对残缺的身体,我痛哭失声。我以后的路还应该怎样走。在亲人,医生的陪伴下,我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在老师同学的陪伴下,我的脸上又恢复了童真的笑容。尽管以后还有5年的后续治疗,还要不停的顶起复查,但是,这些都打不倒我的生活信念。正是: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是的,生活还要往前走。不能因为一点坎坷就选择投降。在治疗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好多病友,她们大多多才多艺,有巧手姐姐:新新,有演员阿姨:天伦,有瑜伽教练:爱的世界……她们的生活热情也感染了我。
在病后的日子里,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又在间断了一个治疗时期后,参加了少年宫的舞蹈班。反正生活中到处是歌声,到处是欢笑。因为我的笑声,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她们都说,我变了,变得比以前更开朗乐观了。
知道刘震云作家也是源于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每期必看。看完以后,总会去思考我今后的生活之路。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不能残疾。
日子总是要往后过的,是的,只要活着就充满了希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769759.html】